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9清代文学

9清代文学

9清代文学
9清代文学

第九编清代文学

章节名称:清代文学概述

授课时数:1

教学目的和任务:

对清代文学的整体状况有基本的了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清代前期的两个重要思潮:重实与感伤及其在文学中的体现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

第一节社会概况

明代末年,李自成等人领导的大规模农民起义推翻了明王朝。由于农民起义军的各种局限,给了居住在东北地区的满洲族政权入主中原的机会。公元1644年,已称帝建国的清朝统治者在明朝降将吴三桂引导下入主中原,定都北京建立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清王朝建立后,用40年时间逐步完成了对全国的军事征服,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为巩固政权,采取了恢复生产、安定社会的措施。到了康熙20年(公元1681年)社会经济有了明显发展。到乾隆年间,耕地面积比顺治年间增加了一倍,农业生产技术和单位面积产量都有较大提高。当时华北和江南最为繁华,两湖、两广、四川也得到开发。手工业和商业比明代更为发达,苏州、杭州、扬州、江宁、广州、汉口、北京已成为规模很大的工商业城市。这一时期社会繁荣,被称为“康乾盛世。

从康熙末年开始,伴随着经济的繁荣,统治阶级也日益腐朽,土地兼并也加速进行。特别是乾隆后期,官僚、贵族、富商、地主豪绅掠夺了大量土地,积聚了巨额财富,朝政日趋腐败,贪污成风,人们的不满情绪越来越高涨。到了嘉庆道光年间,农民起义和少数民族起义相继发生,清王朝陷入了严重的政治危机。道光20年(公元1840年)爆发了鸦片战争,中国由一个封建社会演变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文学史上沿用了历史学的分期,习惯于将此前的称为古代文学,此后的称为近代文学。

第二节文化与学术概况

从清初到鸦片战争的近二百年间,文化领域内的斗争也很尖锐。清王朝为了控制人们的思想,竭力推崇程朱理学,定都伊始便尊孔崇儒。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用八股文,取《四书》《五经》命题,只能用朱熹等人的著作阐述经义,使宋代理学成为清代的官方哲学。

206

清政府还下令编篡多种卷帙浩繁的辞书、总集、丛书和类书,先后编篡了《康熙字典》《渊鉴类函》《佩文韵府》《古今图书集成》《全唐诗》《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收经史子集典籍三千四百馀种,近十万卷,为我国古代文化典籍的一大总汇。以现在的眼光看清代的图书大整理有三个作用:第一,拉拢和控制了大批学者,当时的许多学者都是常年埋头故纸堆不问世事。第二,对全国的图书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检查,并且命令各地查缴“违碍“书籍,然后销毁。从这个角度看这是文化专制造成的图书厄运。第三,使古代图书典籍得到整理和保存,也方便了学者研究和使用。

清王朝还大兴文字狱,案件之多,株连之广,惩治之残酷,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有些案件牵连到几百人甚至上千人。使知识分子不敢批评朝政,写诗作文都有顾忌。

在清政府大力倡导整理古代文化典籍与大兴文字狱的双重影响下,在学术上形成了乾嘉学派。

乾嘉学派又称乾嘉朴学,朴学即质朴之学,与明代“空谈心性”“束书不观,游淡无根”的学风相对。它的渊源是汉学,汉儒治经最重名物训诂。它的近源是顾炎武经世致用的学术思想。主张从文字、音韵、训诂入手,求得对儒家经典的理解。到康熙末年,考证之学代替了经世之学,学者们由考经而考史,在诸如文字、金石、音韵、训诂、舆地、天文历算、典章制度、古籍考证、注疏、校勘、辑佚、辨伪、目录等领域,长期进行窄而深的研究。这些研究对整理保存古代典籍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中国学术史上占有一定的历史地位。但总的看来,却只是做了学术研究的基础工作,脱离现实的倾向导致缺乏思想理论的建树。

第三节清代文学概况

清代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古代文学的大总结时期。这一时期,各种文体都很繁荣,文学流派众多,文学理论也比前代有所突破,呈现全面繁荣的局面。

1、清诗概况。

清初诗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抗清爱国志士,如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他们的诗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民族气节。另一类是仕清又忏悔者,如钱谦益、吴伟业,他们的晚年在痛苦中度过,思想矛盾都表现在诗中。

康熙年间的诗坛领袖王士祯创立神韵说,影响极大。

乾隆年间的袁枚创性灵说,沈德潜创格调说,翁方纲创肌理说,他们的创作和理论都有各自的特点。

2、清词概况

清代的词人、词作、词论均多于前代,被称为文学史上的“词之中兴”。以陈维崧为宗主的阳羡词派、以朱彝尊为领袖的浙西词派、以张惠言为代表的常州

207

词派、以及被称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己”的纳兰性德,在词创作方面都极有建树。

3、清散文概况

清初散文沿着明代“唐宋派”的路线向前发展,如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学者主要写经世致用之文。另外较重要的散文作家有侯方域、魏禧、汪琬都较有成就。

康熙至乾隆年间产生的桐城派,是清代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它的代表人物是方苞、刘大槐、姚鼐,他们的古文理论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清代的骈文在乾隆时期得到复兴,以阮元为代表的文笔派为文尚骈尚偶,为骈文力争正统地位。经过论争产生了不拘骈散之论。

4、清戏概况

清代戏剧作家作品数量都十分可观。杂剧数量1300种左右,传奇数量约在1100种左右。杂剧数量虽多于传奇,但清代戏剧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传奇方面,而又以清初传奇为重头戏。

清初传奇创作主要有三种流派:以李玉为首的苏州派,其身份和作品都具有较强的市民色彩;以吴伟业、尤侗为代表的文人派,其作品有较强的案头化倾向;以李渔为代表的形式派,他们讲究戏剧的娱乐功能和形式技巧。在此三派之后,代表清代戏剧最高成就的是被称为“南洪北孔”的历史剧作家洪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

清初以后,戏剧创作的质量急转直下,乾隆时期的杂剧传奇多平庸之作,只有蒋士铨的传奇和杨潮观的杂剧有较高的价值。

李渔还就明代传奇的得失,总结出一套系统的编剧和表演的理论,在《闲情偶寄》一书的“词曲部”“演习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5、清小说概况

小说创作的繁荣代表了清代文学的主要成就。从数量来看,据《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和其他材料的统计,清代白话通俗小说的数量大约在400种左右;据《中国文言小说总目提要》,清代文言小说数量大约在500种左右。这个数字超过明代,居历代之首。

从题材类型看,白话小说在明代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神魔、世情四大小说类型的基础上,又衍变出才子佳人小说、才学小说、讽刺小说、公案小说等新题材。文言小说在志怪、志人、传奇等传统类型的基础上形成了“剪灯系列”“虞初系列”、拟唐传奇系列。各种题材的小说异彩纷呈,百花齐放。

到清代,文人独立创作的小说已十分成熟,一些优秀作家认识生活和概括生活的能力都有很大提高,产生了《聊斋志异》《红楼梦》《儒林外史》等小说史上的颠峰之作。

208

章节名称:清前期诗文与词

授课时数:4

教学目的和任务:

使学生对清初诗文与词有深入理解。并掌握抗清与仕清文人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杜丽娘情欲觉醒与时代审美思潮的呼应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

第一章清前期诗文与词

第一节清前期政治、经济和文学概论

(一)满族建立清王朝后,对汉民族进行残酷镇压,民族矛盾加剧,清初四十多年民族反抗的斗争连绵不断。

(二)满族经济带有浓厚的奴隶制残余,进入汉族地区后,把已进入后期的封建经济拉向农奴制经济,三次圈地运动,允许奴隶存在,使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遭到严重破坏。

(三)康熙时,停止圈地,实行科举,开设学校,缓和了矛盾,使封建经济得到恢复。

(四)清前期是战乱和恢复时期,文学反映了时代的特点。诗文、戏曲和小说都存在着强烈的反抗民族压迫、阶级压迫的内容。

第二节遗民诗人

(一)清初的遗民诗人亲身参加了反抗民族压迫的抗清斗争。他们所写下的诗文富有强烈的战斗性和现实主义精神。以清初启蒙主义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为代表,从文章内容上抨击晚明散文的空疏,强调文章的社会功能,因他们又是著名学者,所以被称为“学人之文”。

1、顾炎武的生平著作和文学主张:参加抗清的保卫战,文学上主张创作的目的为“经世致用”“明道救世”,反对摹拟。他在《与友人书十七》中说:“君诗之病在于有杜,君文之病在于有韩欧。有此蹊径于胸中,便终身不脱依傍二字,断不能登峰造极。”

讲解:《精卫》

2、黄宗羲生平著作:其父黄尊素是东林党重要人物,被阉党迫害致死。明亡后抗清十余年。失败后,隐居乡间,讲学著书。尖锐批判封建政治,提出“工商皆本”,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思想。

讲解《原君》

209

《原君》反映了黄宗羲的思想和文风,鲜明有力地向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皇帝挑战,向封建国家体制、封建伦理道德观念挑战,可见其学说的民主精神与不屈的斗争精神。

3、王夫之生平著作和文学主张:哲学上倡导唯物主义;历史观主张进化论;文学上反对复古,主张创新,反对创作上的形式主义,重视创作的思想内容。

第三节清初入仕诗人

真正主宰清初诗坛的是入清后入仕的诗人钱谦益、吴伟业,这些诗人常为自己的政治选择而懊悔,后半生多是在矛盾与痛苦中度过。在文学上能兼融并蓄,有较高的艺术水平。

(一)钱谦益,曾任明礼部侍郎、南明弘光朝任礼部尚书。后率先降清,又辞官抗清。明清之际沧桑巨变和自己的污点成了他诗的素材。其为诗主张学宋,又能兼融唐人诗歌之长,汇唐宋诗风为一炉,形成“情真而体婉,力厚而沉思,音雅而节和,味浓而色丽”的特色。被称为清初江左三大家之首。

讲解《后秋兴之十三》

这首诗技巧圆熟,语言沉郁,极富形象性、暗示性,代表了他后期诗歌的最高水准。

(二)吴伟业,明崇祯时官左庶子,明亡后被迫仕清,任国子监祭酒,一年后辞归。经历与钱谦益略同,在文学观念上却不同,他取法唐诗又能吸收宋诗之长。他早年的诗华艳绮丽,藻采风流;明亡后苍凉凄楚,风骨遒劲。

讲解《圆圆曲》“梅村体”

此诗写明末清初之巨变,真实深婉,故有“一代诗史”之称。

第四节清初三大家

清初散文另一派以侯方域、魏禧、汪琬为代表,主要从文章风格上力戒晚明文章的纤佻,恢复唐宋散文的传统,被称为“文人之文”,号称“清初三大家。”

(一)侯方域在清初三大家中较突出,他追随唐宋八大家和司马迁的文风,讲究文章的气势和生动,一些传记文如《李姬传》、《马伶传》、《任源邃传》都能写出人物性格和生动的情节,其中不乏传奇小说笔法,人称“以小说为古文辞”

(二)魏禧认为“文章之能事,在于积理”。“积理”就是观察和认识生活。其文章受《左传》、苏洵影响,叙事简洁而又传神。《大铁椎传》记叙一身怀绝技而又不为世用的侠客,文章细腻、生动。

(三)汪琬论文主张明于辞义,合于经旨,博观约取,归于雅驯。他的观念比较传统,但文章长于叙事,文字朴实,《江天一传》记事简要,刻画性格鲜明,

210

历来被人称颂。

第五节“南施北宋”与“南朱北王”

“南施北宋”指施闺章与宋琬,他们比较关心现实生活和民间苦难。施的诗风冲淡闲远,较多文人高雅格调;宋的诗风雄深磊落,怨而不怒。

王士祯自钱谦益去世后,成为一代诗坛盟主。提出了影响一代诗人的“神韵说”,其实质是力图摆脱政治等社会性因素对诗歌的干扰,而更多注重诗歌本身淡远清新、含蓄蕴籍的境界,强调诗歌的陶情冶性的娱乐功能。他竭力推崇王、孟诗风,作品也以描写山水景色和个人情怀为主,其诗多七言绝句。

讲解《秋柳》、《秦淮杂诗》

朱彝尊的诗以学力、辞藻见长,用笔雄健。早期的诗多叹息故国沦亡,感慨民生疾苦,后期格调平和闲雅。其诗由唐入宋,比较鲜明地反映了清初诗坛演变的趋势。

第六节清前期的词

明末清初词坛。以陈子龙为首的云间词派作品,于风流婉丽之中寄托了历史兴亡之感。同时期的王夫之、屈大均、钱谦益、宋琬等人虽政治立场各不相同,但词作中蕴含的兴亡之感和凄楚之情多相类似。但真正开创清词风气,使之中兴的却是以陈维崧为首的阳羡词派和朱彝尊为首的浙西词派,以及自成一家的纳兰性德。

(一)陈维崧学识渊博,才情纵横,长调小令,均能运用自如。一生填词1800余首,“古今词人无出其右”。其词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师法苏辛,使豪放词大放异彩。他在词创作上打破传统束缚,以现实题材入词,以重大社会问题入词,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创立阳羡词派。

讲解《点绛唇》《醉落魄》

(二)朱彝尊与陈维崧的词风明显不同,推举姜夔、张炎等婉约词风,认为“清空”是词的最高境界。注重格律技巧。创立浙西词派。

讲解《卖花声》《解佩令》

(三)顾贞观与陈维崧、朱彝尊被称为“词家三绝”,他以词代书写给朋友的《金缕曲》看似平淡,细品却如惊涛骇浪,用情深婉,是词中杰作。

讲解《金缕曲》

(四)纳兰性德是位感情丰富,才华横溢的词人,王国维对他评价甚高,说他是“北宋以来,一人而已”,梁启超认为他的词“直追后主”。尤其是他悼念亡妻词写得哀感幽绝,感人至深。

讲解《金缕曲》《蝶恋花》

章节名称:清初戏曲与《长生殿》《桃花扇》

授课时数:2

211

教学目的和任务:

使学生了解清初戏曲成就及戏曲理论的发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长生殿》与《桃花扇》主题之辨析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

第二章清初戏曲与《长生殿》《桃花扇》

第一节清初戏曲概述

清初戏曲的数量少于中期,但却达到了清代戏曲的高峰。传奇数量虽少于杂剧,但艺术质量却超过杂剧。所以清初的传奇代表清代戏曲的最高水平。清初戏曲创作有三个流派:

(一)以李玉为代表的苏州派,其作者身分和作品都具较强的市民色彩。李玉早期《一笠庵四种曲》,包括《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被称为“一人永占”。

《清忠谱》写苏州市民反对魏忠贤党羽的真实事件。

《千钟禄》写巨大的历史变动给人们带来的失落感。苏州派作家朱素臣的《十五贯》系改编宋话本,广为流传。

(二)以吴伟业、尤侗为代表的文人派,其作品有案头化倾向。吴伟业的《秣陵春》、《通天台》、《临春阁》多是抒发亡国之悲。尤侗的《读离骚》、《桃花源》、《吊琵琶》都是借前人故事抒写怀才不遇的情怀。

(三)以李渔为代表的形式派,他们讲究戏曲的形式技巧,以戏曲的娱乐功能为最高目标。李渔作剧10种,几乎全部是婚恋故事,大量运用偶然性、意外性、误会、认错、逆转等手法。

第二节《长生殿》

(一)洪升的生平、著作

1、一生贫苦,没有出仕,政治上受到两次打击后,隐居原籍,寄情山水。

2、先后师事诸名家诗人,学众家之长,有诗集留世。戏剧创作现流传的有《四婵娟》和《长生殿》。

(二)《长生殿》的思想

1、《长生殿》的故事是一历史题材,见于史传,流传于民间,历代文人进行创作,思想倾向各有不同。

2、对《长生殿》的主题思想认识不一,或说歌颂爱情,或说讽刺罪恶,或说思想混乱,或说双重主题,众说纷纭。

212

3、作品的主线是描写李隆基和杨玉环二人爱情的悲剧,作家笔下的主角既是帝王妃子,又是在传说基础上创造出的理想人物,有浓重的浪漫主义色彩。

4、作品也揭露了唐王朝政治的腐败,这是全剧的一条副线,是作为李、杨爱情的背景去描写的。一方面是李、杨二人寄情声色造成的后果,一方面又是导致他们二人悲剧的直接原因。

第三节孔尚任和《桃花扇》

(一)孔尚任的生平著作

1、孔尚任的一生可分两个时期:前期对清王朝感恩戴德,怀有效忠报国的抱负;后期感受到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的深重,写下不少反映现实、抒发不平的诗文。

2、《桃花扇》演出后,遭到打击,罢官归里。

3、诗文与戏剧创作。有诗文集《石门山集》、《湖海集》,传奇《小忽雷》。

(二)《桃花扇》的思想

1、作品“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通过李香君、侯方域的爱情故事,反映了南明王朝的兴亡。抒发了历史兴亡与人生虚幻的感慨。

2、作品揭露了南明王朝皇帝昏庸,奸臣专权残暴的罪恶。揭示出这一小朝廷灭亡的原因。

3、作品以悲壮的心情歌颂了英勇抗战、壮烈牺牲的民族英雄史可法,痛斥了屈节投降的民族败类。

4、歌颂了李、侯二人坚贞不渝的爱情和他们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分析侯方域和李香君形象。

5、剧本没揭示出明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结尾的消极思想。

(三)《桃花扇》的艺术特色

1、作者实地调查,搜集资料,剧中涉及的大事和人物基本上都是真人真事,但作者又“稍有点染”,进行艺术加工,做到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完美统一。主要人物李香君形象塑造非常成功。

2、结构与构思独具匠心,以一把扇子贯穿全剧,既有象征意义,又在结构上起到穿线的作用。

第四节李渔的戏曲理论

李渔的小说、戏曲都有成就,但影响最大的是他的戏曲理论。在《闲情偶寄》中有详尽阐述。

(一)强调剧本创作的“舞台性”,最重演出效果。“手则握笔,口却登场”

(二)强调剧本创作的创新性“脱窠臼”“戒荒唐”“审虚实”

(三)重视剧本结构,“立主脑”“减头绪”“密针线”。

(四)“贵浅显,戒浮泛“的语言。

213

(五)精当的宾白与自然的科诨。

章节名称:清初的白话小说

授课时数:1

教学目的和任务:

了解清初白话小说概貌及其在小说史上的传承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清初白话小说的历史地位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

第三章清初白话小说

第一节《水浒》续书三种

明代小说的巨大成就影响了清初文人,出现了大量续书。有两种情况一是仿造,一是假借原书人物,另行结撰故事。较为出色的是《水浒》续书。

(一)陈忱的《水浒后传》完全否定了梁山好汉接受招安的结局,写征方腊后,宋江、卢俊义死去,梁山旧头领重新占山据水,反抗官府,后在李俊领导下到海外创业。不但揭露了尖锐的社会矛盾,还借抗金的历史,总结明忘的历史教训。

(二)青莲室主人的《后水浒传》以写“水浒”为名,实写南宋杨幺洞庭起义。该书承接宋江被毒死情节,通过罗真人指出宋江、卢俊义又下界转生为杨幺、王摩。以此表现起义将士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

(三)俞万春的《荡寇志》与上两部续书不同,写梁山好汉没有受招安、征方腊等情节,而是被诛杀殆尽。主旨是“尊王灭寇”维护封建统治。

第二节《醒世姻缘传》和才子佳人小说

《醒世姻缘传》在题材上继承《金瓶梅》以家庭生活反映社会问题的传统,其一夫五妻争宠的模式也照搬。但它突出了社会人生的幻灭感。

才子佳人小说是以青年男女爱情婚姻为题材的小说,在清初蔚为大宗。它的情节多为固定模式:一见钟情,私定终身,拨乱离散,及第团圆。总的倾向是存情去欲。这种倾向一方面是对明末主情思潮的修正,另一方面又对《红楼梦》的创作提供了正反两方的经验。著名作品有《玉娇梨》、《平山冷燕》、《定情人》。

章节名称:蒲松龄和聊斋志异

授课时数:2

教学目的和任务:

让学生全面了解《聊斋》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教学重点和难点:

214

《聊斋志异》中狐鬼形象的文化内蕴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

第四章蒲松龄和《聊斋志异》

第一节蒲松龄的生平著作

(一)生于清贫的书香之家,一生贫苦不得志,深切体会到社会的罪恶和下层人民生活的痛苦,这些为他的创作打下深厚的生活和思想基础。

讲解《聊斋自志》

(二)著作丰富,诗、词、文、戏剧、小说、俚曲各种形式都有创作。

(三)诗、文除应酬之作外,不少诗文揭露了封建官吏、地主豪绅盘剥荼毒人民的罪行和科举制度的弊端。

(四)俚曲韵白相间,是供民间艺人说唱的作品,思想性强,艺术上有独自的特色。

(五)《聊斋志异》和版本。蒲氏生前无资刻印,已有抄本流传,现存作者手抄本上半部。乾隆16年铸雪斋抄本。今存最早刻本为乾隆31年赵起杲所刻青柯亭本。吕湛恩、何垠的注本,但明伦的评本。上世纪60年代张友鹤整理出会校会注会评本。

第二节《聊斋志异》的思想

(一)揭露权贵、豪绅欺压、凌辱下层人民的罪恶,颂扬反抗压迫,不畏强权的英勇斗争精神,表现了作者进步的民主主义思想,如《席方平》、《促织》、《梦狼》、《红玉》、《石清虚》等。

讲解《席方平》、《促织》

(二)抨击科举制度的种种弊端和封建文人为猎取功名而不顾廉耻的丑行。如《考弊司》、《司文郎》、《于去恶》、《王子安》等。

(三)歌颂青年男女反对封建婚姻,冲破礼教束缚,追求自由、美好爱情的斗争精神。对忘恩负义,玩弄女性的劣行给予无情鞭笞。如《连城》、《王桂庵》、《公孙九娘》、《鸦头》、《瑞云》、《细侯》、《窦氏》等。

(四)富有深刻意义的寓言式小说和公案小说。如《劳山道士》、《武技》、《胭脂》等。

第三节《聊斋志异》的艺术特色

(一)以传奇笔法表现志怪内容。他创造的花妖狐鬼都有寓意,是象征性的文学意象。

(二)以丰富奇异的文学想象创造了一个幻想世界,借花狐鬼怪曲折地反映了人类社会的现实。

215

(三)人物千姿百态,性格各有不同,以细节描写突出人物特点。同类人写出差异,刻画出人物复杂的性格特征。

(四)委婉曲折的故事情节。作者巧于使用“关子”,运用伏笔、悬念,使每篇故事情节变化多端,出人意料,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

(五)基本规范的文言,叙述语言简洁洗练,人物语言灵活多样。

第四节《聊斋志异》的馀响

(一)仿效的有沈起凤的《谐铎》和邦额的《夜潭随录》、长白浩歌子的《萤窗异草》、袁枚的《子不语》。

(二)受到影响而抗衡的有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屠绅的《六合内外琐言》、俞樾《右台仙馆笔记》。

(三)《聊斋志异》与《阅微草堂笔记》异同。二书均为文言短篇小说,作者的小说观相近,但艺术追求相反。一个追求奇情幻彩、华美典雅;一个追求平实简淡、朴实无华。

章节名称:吴敬梓和《儒林外史》

授课时数:2

教学目的和任务:

使学生认识到《儒林外史》对封建礼教与八股取仕的讽刺与抨击。

教学重点和难点:

杜丽娘情欲觉醒与时代审美思潮的呼应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

第五章吴敬梓和《儒林外史》

第一节吴敬梓的生平、思想

(一)出身于名门望族,经历了家庭由鼎盛到败落,由富贵荣华到穷困潦倒的过程,对世态的炎凉、社会风气的卑劣深有感受。

(二)出身于科举世家,对功名由热衷到厌弃的经历,使他对科举制度的腐朽、封建文人的丑行有深刻的认识。

(三)交游广泛,结交形形色色的知识分子,为创作打下基础,积累了素材。《儒林外史》所传人物,大都实有其人。

(四)《儒林外史》的创作和版本。

第二节《儒林外史》的思想

(一)作品批判的矛头指向科举制度,让人看到科举是束缚知识分子的绳索,八股制艺是禁锢儒生思想的愚民术,毒害了读书人的灵魂,败坏了社会风气。

216

(二)作品批判的矛头指向程朱理学,让人看到程朱理学是杀人不见血的刀子,封建纲常伦理是骗子哲学。

(三)作品批判的矛头指向官场和社会的一些角落。

(四)作品歌颂了叛逆精神,塑造了理想人物,表现了作者初步民主主义思想和对理想的积极追求。

(五)作品的局限在于作者中虽看到了社会的黑暗,但并没找到出路。

第三节《儒林外史》的艺术特色

(一)杰出的讽刺艺术:作者创作态度是严肃的,观察认识是深刻的,对讽刺的不同对象持不同态度,运用对比和揭示矛盾的言行暴露原形;通过细节描绘和情节的逆转增强讽刺效果。

(二)被讽刺人物的喜剧行为背后,几乎都隐藏着深刻的悲剧内涵。

(三)独特的结构。没有设置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情节,而是分别以一个或几个人物为中心,形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故事;以对待功名、文行的态度设置深层结构框架。

(四)语言幽默、明快,富于形象性和个性化。

章节名称:《红楼梦》

授课时数:4

教学目的和任务:

使学生全面了解《红楼梦》及对《红楼梦》的评论、艺术成就。

教学重点和难点:

《红楼梦》式的悲剧和以往悲剧的根本不同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

第六章《红楼梦》

第一节《红楼梦》的作者

(一)红楼梦作者、续作者的考定。清代的记载,胡适的考证,近年来的异议。

(二)曹雪芹的籍贯、生年及身世。

(三)曹雪芹出身于皇室的包衣家奴,亲信之家,由于政治原因而被抄家。各种矛盾的冲击和生活上的巨大变化,对他世界观的转变和创作,起着决定的作用。

(四)红楼的创作。作者自乾隆9年(1744年)开始创作,创作过程中,得到了朋友的赞赏、鼓励。“脂砚斋”“畸笏叟”几次评阅,提出意见。约乾隆19年完成。

(五)高鹗的生平、思想,对其续书的认识和评价。

(六)红楼梦的版本:批评抄本系统和程伟元、高鹗修改续作百二十回本。

217

第二节《红楼梦》的评论

(一)脂观斋的评论。最早的评论,可了解作者生活与创作情况及创作动机。具有高超的艺术见解。

(二)诲淫说、非淫说、索隐派、解脱说。

(三)“五四”运动后新红学的功过,索隐派的新发展。以胡适《红楼梦考证》、俞平伯《红楼梦辨》为代表,使红学走出迷雾。

(四)解放后对《红楼梦》的评论,当前评红中的动态。周汝昌、李希凡、冯其庸的评论。

第三节《红楼梦》的思想

(一)《红楼梦》为我们展示了一副封建社会末期的全景图画,反映了封建社会各个方面,预示了封建社会不可挽回的衰败命运。

(二)《红楼梦》通过以贾宝玉为代表的封建叛逆者与封建势力的斗争,猛烈地抨击了封建道德的虚伪和腐朽,热情歌颂了新生的、不可抗拒的叛逆精神,表现了作者进步的社会思想和民主主义思想,这是全书的一条主线,标志着《红楼梦》思想达到的新高度。

(三)《红楼梦》的悲剧意蕴。从三个层面揭示了从表层到深层的悲剧意蕴。人生悲剧,贾宝玉连同一群身份、地位、性格不同的少女的下场,展示了他们的青春生命和美的被毁灭。社会悲剧,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荣损与共,封建政治的腐败,穷奢极欲的生活,儿孙一代不如一代的规律。道德文化悲剧,更多的悲剧是“通常之道德、通常之人情、通常之境遇为之而已”,是几千年积淀而凝固下来的正统文化的深层结构造成的性格悲剧。

分析封建叛逆者典型—贾宝玉。

(四)《红楼梦》的思想局限:“补天”思想、宿命论。

第四节《红楼梦》的艺术成就

(一)《红楼梦》的构思与结构;人物的设计,主要人物与过场人物的出场和结局。情节安排上,日常生活与重大事件的交错,主线副线发展等都独具匠心。

(二)人物塑造上把共性和个性,形似与神似很好地结合起来。同时把人物放在斗争漩涡中对比描写,以自身的言行和心理活动来揭示人物的思想与个性。

(三)语言的个性化、形象化和情趣化。

章节名称:清中叶诗文词

授课时数:2

教学目的和任务:

全面分析清中期文学现象,使学生有深入理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清中叶诗文词的感伤特征

教学方法:讲授,

218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

第七章清中叶诗文词(1723—1839)

第一节清中叶政治、经济和文学概况

(一)土地高度集中,贫富悬殊,农民奋起夺粮、抗租、夺田斗争风起云涌,清朝由兴盛逐渐转向衰落。

(二)资本主义经济萌芽有所发展,市民阶层人数增加,反映市民阶层思想意识的作品出现。统治阶级大兴文字狱,不少文人逃避斗争,钻进故纸堆中,从事古籍整理和文字考据。

(三)文学创作活跃,前代出现过的文学流派和文学风格都有回应和接响。

第二节清中叶诗文

(一)以沈德潜为代表的格调说,有感于王士祯“神韵说”内容上的空疏和飘渺,在文学创作上主张倡宏声大音,以唐诗的格调表现封建社会的政治与伦理思想。“温柔敦厚”,“怨而不怒”。

(二)以袁枚为代表的性灵说,在文学创作上承接明代公安派的文学思想,主张直抒“性灵”。

强调诗人要具备真情、个性、诗才,推重独创,反对模拟。由于生活面狭窄,其诗缺乏现实社会内容。

讲解:《独秀峰》

(三)以翁方纲为代表的肌理说。肌理喻指诗的文理和义理。强调儒家经术和学问对诗歌创作的重要性,具鲜明的复古色彩。

(四)桐城派古文:方苞刘大櫆、姚鼐、等人的创作和理论。以古文正宗自居,主张学习《左传》、《史记》以及唐宋八大家古文。以“义法“为理论核心,”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并重。以阴阳刚柔辨析文章风格。讲究雅洁的语言、平实的文风。

讲解方苞《复鲁絜非书》。

(五)阳湖派是乾隆后期的散文流派,在师承上与桐城派有渊源关系,曾师承桐城,但不满桐城古文的清规戒律,文路太窄,不足为法。他们的文章比桐城较少拘束,气势放纵,但影响远不及桐城。

(六)文笔派产生于清中叶以后,随骈体文兴起而出现代表人物阮元,主张“文必有韵,文必尚偶”,客观上对桐城派的文风起到动摇作用。

第三节清中叶的词

219

“常州词派”因开创者张惠言为常州人而得名。主张尊词体,“与诗赋之流同类而讽诵”,论词主张意内言外,“求比兴”,“重寄托”,“依物取类,贯穿比附”,以纠正浙西派末流寄兴不高之弊。代表作《木兰花慢·杨花》。

章节名称:《镜花缘》与清中叶戏剧

授课时数:1

教学目的和任务:

使学生了解这一时期小说与戏曲

教学重点和难点:

对于那些见才学处的把握和理解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

第八章《镜花缘》与清中叶戏剧

第一节《镜花缘》

(一)李汝珍的《镜花缘》通过对海外奇国见闻的描述,揭露讽刺社会现实中种种陋习和丑恶,寄寓了作家的政治理想。

(二)是一部藉学问驰骋想象,以寄托理想的小说,表现出对妇女地位、境遇的关注、思考。小说受《红楼梦》影响,尊崇女性,泣红亭和书名蕴含人生空幻和哀悼女子不幸的意味。

(三)小说一反《红楼梦》的悲剧风格。众花神虽遭不幸,但能在人生中寻找生活乐趣和解脱。笔调轻快风趣。

第二节清中叶戏剧

(一)杂剧和昆曲传奇作品多是宣扬封建道德,语言典雅,纯粹的案头读物,被称为雅部,逐渐趋于衰落。

(二)蒋士铨《藏园九种曲》,其中《冬青树》描写文天祥抗击侵略,为民族殉节的事迹,杨潮观《吟风阁》杂剧,共写了32个短剧,以史传为素材,寄托褒贬。

(三)地方花部戏的繁荣。

220

九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

九年级上册文学常识分课归纳整理 1、《沁园春雪》是一首词(体裁),“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题目。选自《毛泽东诗集》,作者毛泽东,字润之,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湖南湘潭人。 2、《雨说——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作者是台湾当代著名诗人郑愁予:台湾诗人,原名郑文韬,祖籍河北宁河,生于山东济南。重要诗作包括《梦土上》《衣钵》《窗外的女奴》《郑愁予诗选集》《郑愁予诗集Ⅰ》《燕人行》《雪的可能》《莳花刹那》《刺绣的歌谣》《寂寞的人坐着看花》。他的成名作是《错误》。 3.《星星变奏曲》选自《上海文学》。江河:原名于友泽,北京人。1980年在《上海文学》发表处女作《星星变奏曲》,著有诗集《从这里开始》《太阳和他的反光》等,是新时期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食指、北岛、顾城、舒婷、梁小斌、江河、杨炼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 4.《外国诗两首》①《蝈蝈与蛐蛐》选自《世界流派诗选》。济慈:全名约翰·济慈,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创作的第一首诗《仿斯宾塞》,代表作《圣艾格尼丝之夜》《秋颂》《夜莺颂》和《致秋天》,他的诗被认为完美的体现了西方浪漫主义诗歌的特色,并被推崇为欧洲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 ②《夜》选自《外国名诗三百首》。叶赛宁,俄罗斯诗人,代表作《变容节》《乐土》《约旦河的鸽子》《天上的鼓手》被誉为“天才的乡村歌手”,苏维埃诗歌奠基人之一。 5、《敬业与乐业》选自《饮冰室合集》,作者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中国近代的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戊戌变法。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 6、《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是法国浪漫主义浪漫主义主义作家雨果(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运动领袖,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本文选自《雨果文集》。其代表作是:《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长篇小说。 伏尔泰(1694—1778),法国启蒙主义哲学家、史学家、文学家。代表作有《哲学书简》、《形而上学论》等。卢梭(1712——1778)是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18世纪 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等。 7、《傅雷家书两则》选自《傅雷家书》,作者傅雷。他是翻译家、文艺评论家,翻译作品达34部。这两封家书,分别写于儿子消沉苦闷和欣喜成功的时候,从两个方面表达了傅雷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以两种不同的风格展现出傅雷对儿子的舐犊深情,以及对音乐艺术的真切感受。 8.《致女儿的信》选自《爱的思考》。苏霍姆林斯基:苏联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代表作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等,收在《苏霍姆林斯基选集》里。 9、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有小说,散文、诗歌、杂文等文学作品,,大都收集在《鲁迅全集》里。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我们学过他的散文有《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我们学过他的小说有《故乡》、《社戏》、《孔乙己》;他的散文诗集是《野草》, 我们学过他的《雪》;杂文集有《坟》、《热风》、《华盖集》、《且介亭杂文》,学过的作品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出自他的《且介亭杂文》。 10、《孤独之旅》节选自《草房子》,作者曹文轩。著有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 11、《我的叔叔于勒》选自法国著名文学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集《羊脂球》。他是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和356多篇中短篇小说,他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他的重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一生》、《俊友》(漂亮朋友)等,短篇小说《羊脂球》、《项链》等。 12.《心声》选自《儿童时代》。黄蓓佳:江苏如皋人。著有小说集《小船,小船》,长篇小说《夜夜狂欢》等。 1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作者是罗迦·费·因格,。美国实业家。 议论文常常用设问句。设问是一种无疑而问、自问自答的修辞方式,它的作用是提醒注意,引导思考,突

古代文学元明清考点整理

第四部分明清文学试题库 一、填空 1.被正史推为明代“开国文臣之首”的文学家是宋濂。 2.刘基寓言体散文集集名是《郁离子》。 3.刘基的散文体裁多样,而最出色的是寓言体散文。 4.明初诗坛并称的“吴中四杰”指高启、杨基、徐贲、张羽。 5.明初“吴中四杰”中,以高启、杨基的诗成就最高。 6.被清赵翼推为明代“开国诗人第一”的诗人是高启。 7.“青丘子”是高启的自号。 8.“袁白燕”指明初诗人袁凯。 9.明弘治年间茶陵诗派的领袖人物是李东阳。 13.“前七子”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后七子”以李攀龙、王世贞为代表。 14.明中叶《唐宋八大家文钞》的编选者是茅坤。 15.归有光的文集是《震川集》。 16.明中叶取得重大成果的散文流派是唐宋派。 17.“童心说”的提出者是李贽。 18.明后期思想与文学革新的旗手是李贽。 19.“公安三袁”指明代湖北公安县诗人袁宗道、袁宏道和袁中道兄弟。 20.公安派在诗歌理论上提出的核心口号是“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21.公安派诗歌理论核心口号的提出者是袁宏道。 22.竟陵派诗人大力提倡的诗歌风格是“幽深孤峭”。 23.“竟陵派”诗人的代表人物是钟惺、谭元春。 24.公安派中,小品文成就最高的作家是袁宏道。 25.晚明小品的集大成者是张岱。 26.明末复社最主要的领袖是张溥,其散文的代表作是《七录斋集》。 27.大抵论明诗者,都推陈子龙为明代最后一位大诗人。 28.明末小品文《西湖七月半》的作者是张岱。 29.《三国演义》今存最早的刊本的书名是《三国志通俗演义》,刻于明嘉靖壬午年。 30.最早径称书名为《三国演义》的修订评点者是毛纶、毛宗岗。 31.受《三国演义》的影响,明代代表性的历史演义小说还有《列国志传》。 32.《水浒传》初刻全名《忠义水浒传》。 33.《水浒传》今存最早的刊本是清康熙五年石渠阁补修的万历己丑天都外臣序100回本。 34.受《水浒传》的影响,明代代表性的英雄传奇小说还有《北宋志传》或《杨家府演义》。 35.《西游记》今见最早的刊本是万历二十年金陵世德堂刊本《新刻出像官版大字西游记》20卷100回。 36.《西游记》影响下产生的续补之作有《续西游记》、《西游补或后西游记》等。 37.受《西游记》的影响,最出名的神魔小说还有《封神演义》。 38.《金瓶梅词话》的作者署名为兰陵笑笑生。 39.明代“四大奇书”指《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

九年级下册文学常识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文学常识 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作者舒婷,当代诗人,朦胧诗派代表之一,代表作有《致橡树》《双桅船》等。 2.《梅岭三章》作者陈毅。 3.①《月夜》选自《沈尹默诗词集》,作者沈尹默,诗人、书法家,主要作品有《秋明室杂诗》《秋明长短句》等。 ②《萧红墓畔口占》选自《戴望舒选集》,戴望舒,现代诗人、翻译家,主要作品有诗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等。 ③《断章》选自《鱼目集》,作者卞之琳,诗人、翻译家,“新月派”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鱼目集》《慰劳信集》《雕虫纪历》,合集《汉园集》。 ④《风雨吟》选自《芦荻诗选》,作者芦荻,主要作品有诗集《桑野》《驰驱集》等。 ⑤《泥土》选自《鲁黎诗选》,作者鲁黎,主要作品有诗集《醒来的时候》《锻炼》《时间的歌》等。 4.《海燕》选自《高尔基文集》,是高尔基写的短篇小说“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高尔基,苏联作家,代表作有自传体小说《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 5.《孔乙己》选自《呐喊》,作者鲁迅。 6.《变色龙》选自《契诃夫小说选》,作者契诃夫,俄国作家、戏剧家,代表作有小说《第六病室》《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樱桃园》等。 7.《溜索》选自《遍地风流》,作者阿城。 8.《蒲柳人家》作者刘绍棠,主要作品有《蒲柳人家》《京门脸子》《运河的桨声》《蛾眉》等。 9.《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孟子,名轲,字子舆,邹(现在山东邹城市)

人,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政治家。孟轲发展了孔子的“礼治”和“德政”思想,提倡“王道”,主张“仁政”,“民贵君轻”,被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其思想与孔子思想合称为“孔孟之道”。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五经”为《诗经》《尚书》《礼》《易经》《乐》《春秋》。 10.《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魏策四》。《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的史书整理编辑的,共三十三篇,十二策。不辱使命,意思是完成了出使的任务。 11.《送东阳马生序》选自《宋学士文集》,作者宋濂,字景濂,号潜溪,元末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序,文体名,这是一篇赠序。 12.①《渔家傲·秋思》作者范仲淹,宋代人,字希文,后称“范文正”,文学家、政治家。 ②《江城子·密州出猎》选自《东坡乐府笺》,作者苏轼。 ③《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选自《稼轩词编年笺注》,作者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爱国词派代表,豪放派代表人物、集大成者。著有《稼轩长短句》。赋,写作。壮词,雄壮的词。 ④《满江红》选自《秋瑾集》,作者秋瑾,自称“鉴湖女侠”。 13. ①《谈读书》选自《玫瑰树》,作者培根,英国哲学家、作家,主要著作有《随笔》《新工具》等。 ②《不求甚解》选自《燕山夜话》,作者马南邨,主要著作有《燕山夜话》《邓拓诗词选》。 14.《山水画的意境》选自《李可染论文集》,作者李可染,画家,山水画成就最高。

最新九年级语文下册文学常识整理

九年级语文下册文学常识整理 1.《我爱这土地》:作者:艾青,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诗人,第一部诗集《大堰河》,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著有诗集《北方》《黎明的通知》《归来的歌》等。文题理解:艾青是土地的歌者,“土地”象征着生他养他而有多灾多难的祖国。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写下这首慷慨激昂的诗,抒发了对祖国的爱,也表达了对侵略者的仇恨。中心内容:分别描述了鸟儿歌唱的四个对象:土地、河流、风、黎明,它们的核心是“土地”,抒发了作者对祖国的刻骨铭心的真挚而深沉的爱,也表达了广大人民对侵略者的仇恨。 《乡愁》:作者:余光中,台湾诗人。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敲打乐》《白玉苦瓜》等。文题理解:“乡愁”是深切思念家乡的感情,这是客居他乡的游子最容易产生的一种内心感受。余光中的这首《乡愁》,从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家国之思。中心内容: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将乡愁寄托于相对的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寄托了两岸人民对祖国早日统一的殷切期望。 2.《我用残损的手掌》:作者:戴望舒,原名戴梦鸥,现代诗人,代表作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雨巷》等。文题理解:“我”是指诗人自己,“残损的手掌”即是实写又是虚写,它是诗中多次出现的一个意象。这首诗,是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母亲的歌。中心内容:想象中,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抚摸着被日本侵略者蹂躏的国土,表达了诗人对沦陷区人民水深火热生活的忧愤之情和对解放区的深情向往。 3.《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作者:舒婷,原名龚佩瑜,当代女诗人,代表作有《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舒婷的诗》《船》《馈赠》等,她是新时期朦胧诗派代表诗人之一。文体常识: 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有舒婷、顾城、江河、北岛等。文题理解:面对凝聚着沉重灾难和获得新生的祖国,诗人将“我”的形象熔铸在祖国的大背景下,表达了这一代人的心声。 中心内容:诗人将个体的“我”熔铸在祖国的大形象里,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我”与祖国的血肉联系,抒发了诗人强烈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 4《祖国》:作者:莱蒙托夫,19世纪俄国诗人。作品有长诗《恶魔》《童僧》,剧本《假面舞会》,长篇小说《当代英雄》等。文题理解:莱蒙托夫把对祖国的感情比作“爱情”,选取最能代表俄罗斯山川之美的景物,抒发了对祖国的“爱情”。中心内容:通过铺陈俄罗斯的自然景象和人民生活的场景,抒发了对祖国的“爱情”。 《黑人谈河流》:作者:休斯,美国著名的诗人,黑人文艺复兴运动的领袖,被称为“哈莱姆的桂冠诗人”。文题理解:《黑人谈河流》中的“河流”是个高度凝练的意象,可以理解为历史的象征。黑人对河流的追溯,就是对祖先和故土的寻根。中心内容:诗人通过黑人对河流的追溯,表达了对祖先和故土的热爱之情。 5.《孔乙己》:选自《呐喊》。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而已集》文体常识: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小说的三要素包括人物、故事情节、环境描写。小说的情节结构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文题理解:文章以小说的主人公的名字为题,预示着将围绕这个人物展开情节,并靠人物来揭示主题。而这个怪怪的名字也对应了人物性格,同时也给文章奠定了讽刺的基调。中心内容:这篇小说,通过对孔乙已后半生几个悲惨生活场景的描述,成功地塑造了封建末世受科举制度摧残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国民冷漠、麻木的状态。 6. 《蒲柳人家》:作者:刘绍棠,当代作家。他的作品格调清新淳朴,文笔通晓畅,描写从容自然,结构简洁完整,乡土色彩浓郁。文题理解:蒲柳人家本指用蒲草和柳树枝搭起房屋的人家,这里代指普通贫苦农家。中心内容:本文主要表现了一丈青大娘的豪爽、泼辣、爱打抱不平,以及何大学问的侠肝义胆,似一幅生动的风俗画,展现了人们崇高的品格。 7.《变色龙》:作者:契诃夫,俄国作家,代表作: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万尼亚舅舅》等。文题理解:作者把小说的主人公奥楚蔑洛夫警官比作变色龙,说明他是一个善于见风使舵、媚上欺下、反复

元明清文学复习大全(填空、简答、分析论述)

1.汤显祖的《南柯记》出自于唐人李公佐的小说《南柯太守传》。 2.徐渭著有《南词叙录》,是第一部研究南戏的著作。 3.《醒世姻缘传》又名《恶姻缘》,写的是冤冤相报的两世姻缘的故事。 4.“红学”是指研究《红楼梦》的一种专门学问,“五四”前的代表是(索隐 派)。 5.(京剧)的诞生,标志着花部对雅部的胜利。 6.清前期推崇南宋姜夔、张炎词风的代表词人是(朱彝尊)。 7.王士禛诗歌理论的主要主张是(神韵说)。 8.代表清骈文最高成就的作家是(汪中)。 9.晚明思想和文学革新的旗手是(李贽)。 10.以创作水浒戏知名的元杂剧作家有(康进之、高文秀)。 11.下列小说属于四大“谴责小说”的是(《老残游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官场现形记》、《孽海花》) 12.公安派提出的主要主张是“_独抒性灵,不拘格套_”。 13.夏完淳《别云间》:“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南冠”意为_囚犯___。 14.《狱中杂记》的作者方苞是清代重要古文流派__桐城__派的开创者。 15.在元散曲作家中,(马致远)是成就最高、最有影响的一家。 16.反对前后七子拟古主义最有力的文学流派是(公安派)。 17.汤显祖的名作《牡丹亭》属于(传奇) 18.《登太白楼》的作者王世贞是(明代人) 19.《席方平》中主持正义的神是(九王) 20.元代剧作家纪君祥创作的《赵氏孤儿》是一部著名的历史悲剧,剧中表 现了屠岸贾的残暴奸诈,突出了程婴等义士赴汤蹈火的牺牲精神。 21.明代很多剧作取材于《水浒传》,如李开先创作的《宝剑记》演林冲被逼 上粱山的故事.沈憬的《义侠记》演英雄武松的故事。 22.四大南戏之—的《拜月亭》是根据元杂剧作家关汉卿的杂剧《闺怨佳人 拜月亭》改编的。 23.明代剧作家王骥德的杂剧《男王后》反映了晚明文人的激情纵欲、追求 世俗享乐的感情。 24.在元杂剧剧本中,剧中人物的言语称为宾白。 25.明代剧作家孟称舜的杂剧《桃源三访》,集中体现了他对戏曲婉丽风格 的理论主张。 26.(科范),简称“科”,指的是元杂剧中的动作、表情的舞台提示,或指舞 台效果。 27.马致远的[双调·夜行船]《秋思》,被称作“(秋思之祖)”。 28.现存最早的话本小说总集是《清平山堂话》。 29.标志我国古典小说现实主义艺术发展高峰和总结的清代小说是《红楼梦》。 30.朱权著的《太和正音谱》对研究元及明初杂剧有重要价值。 31.魏良辅的《曲律》是关于昆曲的重要著作。 32.清初苏州派的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李玉,他与朱素臣等共同创作的《清忠谱》 刻画了颜佩韦等五个下层市民形象。 33.沈德潜的诗歌理论主张是(格调说)。 34.开常州词牌之风的词人是(张惠言)。 35.明末小品文成就最大的作者是(张岱)。

部编新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复习含答案

2019年部编新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复习 一、文学常识。 1.《沁园春·雪》作者是毛泽东,是一首词(体裁),“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题目。 2.《我爱这土地》选自《艾青诗选》,作者是艾青,原名蒋正涵,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光的赞歌》《向太阳》等。 3.《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作者是雨果,法国(国籍)作家,主要作品有《九三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4.《岳阳楼记》选自《范仲淹全集》,作者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朝代)政治家、文学家。 5.《醉翁亭记》作者是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宋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6.《行路难》(其一)作者是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是刘禹锡,唐代诗人,在扬州的一次酒宴上,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他屡遭贬谪、怀才不遇的命运给予同情,故其作此诗答谢。 7.《水浒》又称《水浒传》,是一部以北宋末年(朝代)宋江(人名)领导的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长篇白话小说。作者是施耐庵,元末明初(朝代)小说家。 8.《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体裁)小说,描写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集中表现了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作者是罗贯中,元末明初(朝代)小说家。 9.《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作者吴敬梓,清代(朝代)小说家。 10.曹雪芹,名沾,字梦阮,清代(朝代)小说家。《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2019年部编新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复习 姓名学号 1.词最初称“”或“”,后来词跟乐府一样,逐渐与音乐分离,或成为诗的别体,所以人们把词产物“诗余”。词的句子有长有短,所以又叫“”。词牌是的名称,如

中国古代文学史三作品整理版本

第一编隋唐五代文学作品选 第一章隋代诗歌 第一节隋代诗坛的总特征 南北文风同时并存,相互影响却又合而未融,虽有发展却艰于创新,齐梁文风在新朝继续沿袭,整个文坛仍处于过渡阶段。 第二节主要作家(诗人)作品 隋代文学(诗歌)的作者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北齐、北周旧臣,有薛道衡、卢思道、杨素等,他们是北朝诗风的代表;另一部分由梁、陈入隋的文人,有江总、虞世基等,他们把南朝诗风带入隋朝。所以,隋代可以看作是南北文学合流并向唐过渡的最初阶段。 卢思道 卢思道(约530-582),今传辑本《卢武阳集》一卷。主要生活在北朝。 他有一些诗如《采莲曲》偏于齐梁风格,但他的《从军行》则体现了北方文人重“气质”的特点,是他的代表作。 《从军行》 朔方烽火照甘泉,长安飞将出祈连。犀渠玉剑良家子,白马金羁侠少年。平明偃月屯右地,薄暮鱼丽逐左贤。谷中石虎经衔箭,山上金人曾祭天。天涯一去无穷已,蓟门迢递三千里。朝见马岭黄沙合,夕望龙城阵云起。庭中奇树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还。白雪初下天山外,浮云直上五原间。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流水本自断人肠,坚冰旧来伤马骨。边庭节物与华异,冬霰秋霜春不歇。长风萧萧渡水来,归雁连连映天没。从军行,军行万里出龙庭。单于渭桥今已拜,将军何处觅功名。 前半写将士们英勇出征,杀敌报国,久戍不归,生活艰苦,思亲念家。后半写思妇遥念亲人,情兼忧怨。结句讽刺靠战争猎取功名的将军。 诗中不仅具有北朝诗歌刚健雄劲的风格,而且也具有南朝诗歌清丽流畅的特色。两种风格很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从形式上来看,这首诗采用的是南朝歌行体,对唐代七言歌行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胡应麟《诗薮》:“音响格调,咸自停匀,体气丰神,尤为焕发。六朝歌行可入初唐者,卢思道《从军行》、薛道衡《豫章行》。” 杨素 隋朝开国重臣,亲历征战,对军旅生活体验尤深。《出塞》二首为代表作。《山斋独坐赠薛内史》二首,格调清远,“转似出世高人”(沈德潜)《赠薛播州诗十四章》也是佳作。《隋书·杨素传》:“词气宏拔,风韵秀上,亦为一时盛作”。

九年级语文文学常识

九年级语文文学常识 1、《战国策》是一部先秦历史文献,杂记东西周及秦、齐、楚、赵、魏、燕、宋、卫、中山诸国之事。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国,约二百四十年(前460--前220)。此书还有《国事》《国策》《事语》《短语》《长书》《修书》等名称,原著者名字不可考,后经汉代刘向整理,定名为《战国策》,沿用至今。 2、《曹刿论战》选自《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秋明根据鲁国史料编写的编年体史书。 3、《邹忌讽齐五纳谏》先自《战国策》,这里的“讽”是讽刺的意思,“纳谏”则用暗示的方法规劝是接受的意思。 4、《愚公移山》从文学体裁上看是一篇寓言,选自《列子.汤问》文中有一个与愚公相对比的人物,叫智叟,这个名字具有讽刺意味。 5、《关睢》选自《诗经. 周南》是《诗经》第一篇;《蒹葭》选自《诗经.秦风》,它与《关睢》一样,同属《诗经》中国风一类,这一类中主要是各地歌谣,思想意义和艺术成就最高,此外还《雅》、《颂》两类。 6、《左传》又称《左氏春秋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各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史。《史记》和《汉书.艺文志》都认为它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所用,清代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由刘歆改编;近人认为是战国初年人据各诸侯国史料编成。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

终于鲁衰公十四年(前454年)。 7、庄子(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名周,宋之蒙人。他继承了老子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称“老庄”。《庄子》今存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8、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省邹县东南)人。是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和散文家。被后世尊称为“亚圣”,后世常“孔孟”并称。他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其作品《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分七篇261章,约3.5万字。 9、《威尼斯商人》是英国杰出戏剧家莎士比亚创作的一出著名社会讽刺喜剧,它也是一出名幕剧。剧中安东民奥与鲍西亚是夫妻关系,鲍西亚与尼莉莎是主仆关系,尼莉莎与葛莱西安诺是夫妻关系,安东民奥与夏洛克是借债者与被借债者的关系。 10、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戊戌派代表人物,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维新变法”其著作为《饮冰室合集》。

清代文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解释及简答 1、“南施北宋” 指清代年辈较晚的入仕诗人施闰章和宋琬,施为南方人,宋为北方人,故称“南施北宋”。思想属于理学复古的保守派,在诗歌上主张以温柔敦厚的诗风来为“清明广大”的盛世服务。 2、“神韵说” 王士禛从司空图和严羽的“妙悟说”和“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等说法中找到诗歌的真谛所在,提出了“神韵说”。所谓“神韵说”就是力图摆脱政治等社会性因素对诗歌艺术的干扰,而更多地注重诗歌本身淡远清新的境界和含蓄蕴藉的语言从而更加强调诗歌排闲解愁的消遣娱乐功能。竭力提倡唐代王、孟、韦、柳一派的诗风。 3、“格调说” 沈德潜有感于王士禛“神韵说”内容上的空疏和把握上的虚无缥缈,提出诗歌中的“格调说”加以匡正。所谓“格调说”就是用唐诗的格调去表现封建政治和伦理思想。即在表现上要恢复儒家“温柔敦厚”、“忠正和平”的诗教传统,并用唐诗的格调将以上意图落到实处。将封建诗教与唐诗的艺术格调捏合在一起,实际上割裂了唐诗的艺术表现与诗人内在情感之间的联系。 4、性灵诗派 清代乾隆年间以袁枚为代表的诗派,主张和风格相似的还有郑燮、赵翼和黄景仁等。继承晚明以来的主情传统,文学上主张“独抒性灵”,文学史观上主张文学进化。他们的文学主张是对于清代以来道统文学观的强大权威的挑战。 5、浙西词派 清代以朱彝尊为代表的词学流派。朱彝尊论词主张和词作受到浙西词家的认同,影响波及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百年词坛。后来龚翔麟选朱彝尊等六人的词为《浙西六家词》,遂有“浙西词派”之名。推举姜夔、张炎一类婉约词人作品,并以张炎“清空”境界为作词最高标准。实际上比较注重词的格律和技巧,而对词的意境和内容有所忽略。 6、常州词派 嘉庆时期,常州人张惠言与其弟张琦针对浙派末流,振起词格,形成在清中后期声势浩大的常州词派。代表人物为张氏兄弟、董士锡、周济等。主张恢复风骚传统,强调寄托比兴,并讲求文辞之“深美闳约”的体式。常派的“比兴”主要指的是个人生活和遭遇的曲折吐露,与诗骚传统有别。所以他所提出的恢复风骚传统的愿望很难从根本上实现。但由于张惠言的重大影响,这种理论在当时相当风行。 7、桐城派 清代中期重要的散文流派,因其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櫆、姚鼐都是安徽桐城人,所以被称为“桐城派”。桐城派散文理论的基本特征是以程朱理学为思想基础,以清王朝政权为服务目的,以先秦两汉和唐宋八家的古文为楷模,在文章体制和作法上有细致规则的系统化的散文理论。 8、才子佳人小说 是以青年男女爱情婚姻为题材的小说,但又有特殊的狭义所指。情节上有固定的程序:一见钟情,私定终身,拨乱离散,及第团圆。创作倾向上主张存情去欲。代表作为《玉娇梨》、《平山冷燕》、《好逑传》。 9、才学小说 清代以来,随着考据学的兴盛,出现的炫耀学问、以才学见长的小说。作者往往不把思想意图放在首要位置,因此在内容上没有相对统一的倾向。有的追奇猎异,却能够反映和揭露一定的现实问题,如《镜花缘》,有的宣扬封建伦理纲常、功名利禄和因果报应,如《野叟曝言》。 10、“聊斋”系列 《聊斋志异》问世以后,模仿者蜂拥而起,形成了一个以《聊斋》的题材笔法为楷模的小说系列。影响较大的有沈起凤《谐铎》,浩歌子《萤窗异草》和宣鼎《夜雨秋灯录》这类小说的成批涌现代表了文言小说的主导潮流和正确方向。 11、“阅微系列” 《聊斋志异》问世后,以纪昀为代表的正统文人从传统小说观念出发,认为《聊斋》那种使用传奇小说虚构的手法来描写志怪题材违反生活真实。他写了《阅微草堂笔记》,以六朝志怪小说的质朴简淡的文笔与《聊斋志异》抗衡。引起社会上许多人的模仿。其他作品主要有梁恭臣《池上草堂笔记》等,也有些作品兼擅《聊斋》、《阅微》二体。 12、“世说”系列 以《世说新语》为模仿对象,采摭文人逸事,按内容分类的世说体志人小说。有的采摭旧事,编纂成书;有的记载近人及当朝遗事。 与白话小说和中兴的传奇体小说相比,此类小说未免相形见绌,但《世说新语》的古老样式,借此得以延续。 13、“虞初系列” 从班固《汉书·艺文志》小说家类著录《虞初周说》开始,“虞初” 成为古代“小说”的代名词。明代吴仲虚将唐代以后优秀传奇小说辑为《虞初志》,入清后,张潮将当时著名文人的传记散文和传奇小说辑成《虞初新志》,嗣后有许多人追随。将传记散文与小说混为一谈,是清代求实文学观念的反映,却造成小说文学界限的模糊,是小说观念倒退的表现。 14、鼓词 鼓词是流行于北方的以鼓板击节的一种讲唱文学形式。有两种演唱方式:一种是艺人自击鼓板,无乐器伴奏;另一种是艺人自弹三弦说唱。形式上散韵相间,唱词多为十言,亦有七言者,较弹词句式更为灵活。主要作品有《大唐秦王词话》、贾凫西《木皮散人鼓词》等。 15、弹词 弹词是流行于南方的用琵琶、三弦伴奏的讲唱文学形式。是清代讲唱文学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流传作品最多的一种。由说(说白)、噱(穿插)、弹(伴奏)、唱(唱词)等部分组成。唱词以七言句为主,间有三言衬字。作品多为长篇,多用第三人称叙述,文字也很浅近。开说前往往插上一段开篇,逐渐发展为独立的演唱形式。在语言上有“国音”“土音”之分。前者重要作品有《天雨花》、《再生缘》、《笔生花》、后者有《义妖传》、《三笑姻缘》等。 16、子弟书 子弟书是清代由八旗子弟首创并流行的讲唱文学。以七言为体,没有说白,以叙述故事为主,演唱时以八角鼓击节。以北京东、西两城地域为界,分为东城调和西城调两种。前者代表为罗松窗,主要作品有《红拂私奔》、《杜丽娘寻梦》等;后者代表为韩小窗,主要作品《长坂坡》、《托孤》、《宝玉问病》、《黛玉悲秋》等。 17、苏州派 苏州派是明末清初之际活动在苏州一代的重要戏剧流派。以李玉为代表,包括朱素臣、朱朝佐、毕巍、叶时章、陈二白、邱园、张大复等。他们彼此交往密切,经常合作写作戏剧,以至形成了共同的思想倾向和艺术风格。 18、“南洪北孔” 指清代著名戏剧家洪昇与孔尚任,洪昇创作的《长生殿》与孔尚任创作的《桃花扇》齐名,洪是钱塘人,孔是曲阜人,故号称“南洪北孔”。 思考及论述题 1、简述清初的遗民诗人和入仕诗人的特点。 (1)依据清初诗人对清政权的不同态度,可分为遗民诗人和入仕诗人两类。由于处境和心态不同,其诗歌也形成不同风格。 (2)遗民诗人保持民族气节,对明末清初的战乱和民生疾苦铭刻在心,发之为诗,自然流露出关注现实的重实倾向。 (3)入仕诗人更多游移与个人出处的尴尬选择中,因而在诗中较多地表现出伤感的情怀。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文学常识汇总复习

九年级语文文学常识复习 1.《沁园春·雪》作者__________,字_________,我国伟大的__________家、_________家、__________家、__________家、诗人。 2.“风骚”原指《__________》里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里的《___________》。 3.《雨说》选自《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 4.《星星变奏曲》作者___________,_______派诗人代表人物。 5.《蝈蝈与蛐蛐》选自《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国________主义诗人。 6.《夜》选自《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国别]诗人。 7.《敬业与乐业》选自《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字________,号__________,又号___________,中国近代_________派代表人物,与___________一起领导了著名的“___________”,著作编为《___________》。 8.《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国作家,代表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伏尔泰,____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代表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9.《傅雷家书》作者________,_________家、_____________家,翻译作品_________部。 10.《给女儿的信》选自《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别]___________家、_________家,代表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1.《故乡》选自《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 12.《孤独之旅》选自《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 13.《我的叔叔于勒》选自短篇小说集《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国____________主义作家___________,与_______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国的___________并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著有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篇小说《__________》等。 14.《心声》作者__________。 15.《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实业家。 16.《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作者___________,美籍华裔________家,曾获__________奖。 17.“四书”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_____代开始规定为封建社会科举取士的初级必读书。 18.《谈读书》作者__________,______国哲学家、作家,著有《_________》《__________》等,马克思称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不求甚解》选自《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即________的笔名,当代作家。 20.《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 21.《智取生辰纲》选自《____________》,是一部以________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期人。 22.《杨修之死》选自《_____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长篇_________体小说,作者__________,名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期小说家。 23.《范进中举》选自《____________》,是我国______代一部长篇_________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和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作者___________,_______代小说家。 24.《香菱学诗》选自《___________》,该小说是我国古代小说顶峰之作,以__________、__________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历史现实。作者__________,名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__代小说家。 25.《陈涉世家》选自《_____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体通史,共__________篇,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部分,鲁迅称它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_[朝代]人。 26.《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____________》,是_________末年_________根据战国史书编辑而成的,共________篇,是一部___________体史书。

人教部编版初中7到9年级语文文学常识名著阅读汇编

人教部编版初中7到9年级语文文学常识名著阅读汇编 七年级文学常识与名著 一、文学常识 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 2.朱自清,字佩弦,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代表作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3.老舍,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茶馆》《龙须沟》。被称为“人民艺术家”。 4.泰戈尔,印度(国籍)作家、诗人。早期作品有诗集《暮歌》《晨歌》等。代表作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他的创作对印度文学的发展影响很大。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5.冰心,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等。 6.《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人名)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轶事。

7.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 8.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样式。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用拟人、夸张等艺术手法,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和知识的教育。《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丹麦(国别)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他一生写了160余篇童话,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 二、名著阅读 (一)《朝花夕拾》 1.《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体裁)集。 2.鲁迅在《二十四孝图》里,针对“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做了分析,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3.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认识了一位朋友,当时彼此都没有什么好感,但回国偶遇之后,交往甚密,这位朋友是范爱农。 4.鲁迅在《无常》一文中,通过对无常的描述,指出“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以讽刺当时社会上的“正人君子”之流。 5.《狗·猫·鼠》这篇文章里,作者仇猫的原因是什么?

明清小说整理

明清小说 ---By cly 中国长篇小说的模式是章回体,中篇文言小说主要集中于明嘉靖朝时期,小说地位在明万历朝时期第一次得到较普遍肯定。 万历中期以后,出版中心由福建移至江浙。 梁启超提出“熏浸刺提”,概括小说的四种艺术感染力是“熏”、“浸”、刺、提。 影响小说创作的五个主要社会因素是作者、读者、小说理论、出版、官方文化政策 书坊主越位、对小说进行编创被称为熊大木模式(余象斗杨尔曾) 康熙二十六(1687)年,清政府正式颁禁毁小说令。 由改编向独创过渡的小说类型有:拟话本小说神魔小说 拟话本小说:《石点头》《照世杯》《十二楼》《豆棚闲话》 写过谴责小说的人物:曾朴李宝嘉 《金瓶梅》是:通俗小说章回小说 三言二拍(短篇白话小说): 三言:作者冯梦龙《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和《喻世明言》 二拍:作者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 抱瓮老人将“三言”“二拍”中的作品选出40篇,编成《今古奇观》 三话: 剪灯新话、剪灯余话、觅灯因话 《三国演义》人物: 典韦陆逊吕蒙我国历史上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指的是曹操毛宗岗评点 《红楼梦》人物: 紫鹃林红玉傻大姐标志着明清小说由改编到独创这一过程的结束学界一般认为,《红楼梦》后四十回是书商程伟元伙同文人高鹗续作的 《水浒传》人物: 燕青乐和(铁叫子)石秀杨志宋清金圣叹评点 《金瓶梅》人物: 宋惠莲陈经济清代初年张竹坡以评《金瓶梅》闻名 《儒林外史》人物:严贡生杜慎卿周进(哭昏)牛浦郎杜少卿牛浦郎婴宁马纯上匡超人名言:“将来读书人既有此一条荣身之路,把那文行出处都看得轻了。” 《聊斋志异》人物:青凤纪昀批评其是“一书而兼二体” 明代蒲松龄编写的一部志怪传奇的文言小说。近500篇。多是神仙狐鬼精魅故事。表现的却是作者对人生、社会思考的结果。在艺术上情节丰美,叙述语言平易,具有诗化倾向。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旧红学”(清代乾嘉年间至1921年以前)的代表人物是王国维,“新红学”(1921到1954)的代表人物是胡适、俞平伯 话本与拟话本:

九年级上册文学常识汇总

九年级上册文学常识汇总 1、《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选自《雨果文集》。作者雨果,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伏尔泰,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有“法兰西思想之王”之称。代表作有《哲学通信》、《形而上学论》等。 2、《傅雷家书两则》选自《傅雷家书》。作者傅雷,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一生译著宏富,翻译作品达34部。 3、《故乡》选自小说集《呐喊》。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4、《我的叔叔于勒》选自短篇小说集《羊脂球》。作者莫泊桑,法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10年间写了300多个短篇和6个长篇小说,成为一代短篇小说巨匠。长篇小说有《一生》《漂亮朋友》(《俊友》)等。中短篇小说《菲菲小姐》《项链》等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的讽刺和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 5、《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作者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6、《谈读书》作者弗朗西斯·培根,英国哲学家、作家。著有《随笔》《新工具》等。 7、《智取生辰纲》选自《水浒》,又名《水浒传》,是第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朝代)人。 8、《杨修之死》节选自《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描写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作者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朝代)小说家。他创作的这部小说七分史实三分虚构。 9、《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了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活动和精神面貌。作者吴敬梓,字敏轩,清代小说家。 10、《香菱学诗》节选自《红楼梦》,这部小说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是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全书规模宏大,广泛涉及我国古代的文化常识,有“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之称。作者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清代小说家。

清代名词解释整理

神韵说:是指清朝初期士人王士祯为代表的诗歌主张,(其主旨与钟嵘《诗品》的“滋味”说、司空图的“韵外之致”(《与李生论诗书》)大体相同,指出所谓神韵,是要求诗歌具有含蓄深蕴、言尽意不尽的特点,这些诗含蓄空灵,追求幽静淡泊之美,强化了诗的审美特征,成员中较著名的有吴雯、洪昇、宗元鼎等人。 钱王代兴:王士祯,号阮亭,别号鱼洋山人,山东新城人,顺治进士,受家庭熏陶,自幼能作诗,并有诗名。顺治十六年选为扬州推官,其诗受到诗坛盟主钱谦益的称赞,并希望他代己而起,主持风雅,即“钱王代兴”。钱谦益去世后,王士祯成为一代正宗,他论诗以神韵为宗,指出所谓神韵,是要求诗歌具有含蓄深蕴、言尽意不尽的特点。 遗民诗人:明清鼎革之际,一些富有民族精神和忠君思想的明朝遗民用血泪写成的诗篇,具有抒发家国之悲和同情民生疾苦的共同主题,反映易代之际惨痛的史实与民族共具的感情。著名的遗民诗人有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屈大均、杜濬、吴嘉纪、归庄等。代表作有顾炎武的《秋山》等。 虞山诗派:清初,受钱谦益影响,在其家乡常熟形成了虞山诗派,主要成员有冯舒、冯班、钱曾、钱陆灿等。他们反对明七子、竟陵派和严羽《沧浪诗话》,内容多抒发改朝换代的思想感慨和民生疾苦,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如《后秋兴》组诗之一。 梅村体:得名于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号梅村),在继承元、白歌行的基础上,辅以初唐四杰的采藻缤纷,温庭筠、李商隐的风情韵味,融合明代传奇曲折变化的戏剧性,自成一种具有艺术个性的叙事诗,以《圆圆曲》为代表。 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纳兰词清新隽秀,自然飘逸,但多伤情忆语,别有一种令人不以卒读的凄惋,是第一流的婉约文字。代表作《长相思》、《如梦令》。 格调说:康乾年间沈德潜倡导,主张思想感情是形式格调的决定因素,创作有益“温柔敦厚”诗教、有补世道人心的“中正和平”的作品,形式上做到有法可循、以唐音为准。 肌理说:嘉庆年间以翁方纲为首的一诗派。“肌理”包括义理与文理两个方面。义理,是指以儒家经籍为基础的学问;文理,是指自古以来的各种作诗方法;肌理说把义理与文理统一起来,即把学问材料与写作方法统一起来,以做到内容质实而形式雅丽。 性灵派:清中叶以袁枚为代表的诗歌流派,强调诗歌创作要直接抒发诗人的心灵,表现真实情感,是对公安派诗歌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性情是诗歌的本源;讲个性,不可因袭;强调有“才”,要磨炼;文学应有时代特色。代表作有《马嵬驿》等。 厉鹗浙派(浙派词):上承朱彝尊、查慎行,继起的浙派词人厉鹗成就最大。其推衍了朱氏的“醇雅”说,向往“清空”境界,以“淡而秀,缠绵而不失其正”作为词人之“能事”主张参书卷、学宋诗,多写杭州西湖 桐城派:是清中叶影响最大的一个散文流派。主要作家方苞、刘大櫆、姚鼐等都是安微桐城人,故名。他们主张学习《左传》和《史记》,讲究义法,提倡义理,要求语言雅洁,反对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