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级管理作业

高级管理作业

高级管理作业
高级管理作业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研究生课程考试试卷

考试科目经济管理专题选讲

学号TSP110303138

姓名李红群

所属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一、说出“管理”与“领导”的差异,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提高领导力。

答:1.管理

所谓管理,就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人力、物力、财力、技术、时间、信息等)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决策、激励与创新,以便达成既定的组织目标的过程,这个定义包含着以下四层含义:第一,管理是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的,是一个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过程。管理是任何组织中必定存在的,但决不是独产存在的。管理不具有自己的目标,不能为管理而进行管理,而只能使管理服务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第二,管理的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连续进行的活动所构成。

第三,管理工作要通过综合运用组织中的各种资源来实现组织的目标。也就是说管理负责把资源转化为成果,将投入转换为产品或服务。管理的成效好坏、有效性如何,集中体现在它是否使组织花最少的资源投入,取得最大的、合乎需要的成果产出。管理的任务就是获取、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确保组织效率和效果双重目标的实现。在这些资源中,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第四,管理工作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开展的,环境既提供了机会,也构成了威胁。也就是说,管理应将所服务的组织看做是个开放的系统,不断地与外部环境产生相互影响和作用。正视环境的存在,一方面要求组织为创造优良的社会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尽社会责任心;另一方面,管理的方法和技巧必须因环境条件不同而随机应变,没有一种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奏效的、通用的、万能的管理办法。审时度热、因势利导、灵活应变对管理成功至关重要。

2.领导

领导是通过影响他人来实现群体或组织目标的过程。领导包括三层含义:①领导是由领导者、被领导者和所处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构成的;②领导本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③领导是指引和影响个体、群体或组织来实现所期望的目标。领导具有以下三种特点:

第一,领导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领导者通过领导与被领导、控制与被控制、指挥与被指挥的关系实现领导。通过这些关系,可以激发每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以实现组织的目标。

第二,领导是一种“投入”与“产出”,领导实质上是一种投入,而它的“产出”却表现为他人的行为。因此,领导效率的高低和领导工作的成功与否,并不反应在领导行为的本身,而主要应该从被领导者的行为效率来评定。作为一个领导者,不管他自己是否意识到,实际上他们的行为无时不在影响着被领导者的行为。

第三,领导是领导者、被领导都及环境的函数,这函数可用下式表示:领导=f(领导者,被领导者,环境)

3.管理与领导的区别

我们都知道领导是从管理中分化出来的相对独立的组织行为,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二者的高度统一和密切配合,是完成人类群体性社会实践根本的组织保证。领导与管理具有高度的互补性、相容性和复合性。首先,在一个组织中,领导活动的目标只有通过有效的管理才能实现,而管理也只有在正确的领导之下才能产生效益;其次,一个组织的负责人常常是双重身份,既从事领导工作也承担管理工作,对上级他以管理者的角色出现,对下级他以领导者的角色出现。一个组织无论是领导不力还是管理不力,都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因此,两种行为

和职能的分工与合作是一个组织取得成功的必备条件。

然而领导与管理之间也有着本质的差别,而且随着社会化程度的提高,这种差别将会愈来愈突出,只有深刻理解这种差别,才能真正达到加强领导和强化管理的目的。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领导与管理的差别表现在许多方面,作为两种活动它们的任务、职能和作用是不相同的,作为活动的主体,他们的处事、待人的风格以及的眼光、胆略都是不同的。其区别可简要的表示如下表1:

领导管理

任务战略性战术性

职责综合性职能性

手段艺术性技术性

时态超前性即时性

目的发展与创新稳定与秩序

表1 领导与管理的区别

将以上表中的区别细化,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区别:

(1)含义不同。领导是率领并引导某个组织朝一定方向前进,一般包括引导、导向、带领、率领和指挥等涵义,即领导就是寻求从企业拥有的所有资源中获得尽可能大的利益,引导企业达到它的目标。领导与管理最大的区别体现为领导是一种变革的办量,而管理则是一种程序化的控制工作。管理是负责并促使某项工作顺利进行,一般包括管辖、处理、约束、运用和安排等涵义。

(2)领导者与管理者的区别。其一、领导者做出正确的决策与判断,而管理者则正确顺利地完成任务和工作换句话说:领导者将从“我们现在应该准备做什么”开始,而管理者则从“我们应怎样将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做得更好”开始;其二、领导者注重洞察力、任务、目标和前景,而管理者却只应重视生产率和效率;其三、领导者视自己为变化的推动者、现状的挑战者,鼓励创造性,而管理者将他们自己视为现状的维系者;其四、当领导者有个长期的计划时,管理者应相对有一个短期的目标;其五、领导者注重结果,取得什么成绩,但管理者更注重方法,如何将工作做好;其六、领导者考虑扩大员工选择的余地,而管理者控制和限制他人选择的余地;其七、领导者激发他人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管理者解决问题以便他人完成工作。

(3)任务不同。领导的主要任务是给组织指引前进方向,为组织确定奋斗的目标;一个组织如果没有奋斗的目标和前进的方向,其一切行为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都将失去意义,管理的任务在于贯彻落实领导提出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促使目标的实现,推动组织向既定的方向迈进;一个组织如果缺乏强有力的管理,一切目标和指向都将成为空洞的口号。

(4)对象不同。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事,虽也包括人但多为是物、财、信息及管理系统,通过制定各种规章制度、作业手册等来保证管理对象的正常运转;而领导的对象主要是人及其组织,通过调动部属的热情和积极性,激发下属的潜在需求、价值观和情感,实现组织的目标。

(5)作用不同。领导的作用有指挥、协调、激励和互惠,主要是统帅和协调全局性的工作;为了有效地指挥一个部门、一个组织的全局活动,领导者要经常协调和解决下属各部门之间的分歧和磨擦,使整个组织和谐发展。管理的基本职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其作用主要是做好领导安排的局部范围或某

一方面工作,管理者经常要处理好具体部门的业务工作,如质量管理、生产过程控制、产品分析等。领导追求的是整个组织乃至整个社会效益,管理侧重于追求某项工作的效益。

(6)途径不同。领导通过决策为组织指明方向,并通过激励促使下属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克服前进中的困难;管理则通过强制的办法将人们置于正确的方向并实现对其控制。领导通过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激励他们实现问题的有效解决,管理则通过各种制度约束来促使问题的解决。

(7)工作重点不同。领导着重于分析研究和解决本部门与外界相关的重大、长期和广泛的问题,管理工作则注重于解决部门内的一些非重大、短期、策略性和技术性的具体问题。如省、市领导主要是落实中央、国务院制定的方针政策和省委的决定,考虑直属下级的机构设置和重大人事任免,处理影响全面工作的重大问题等,下属部门的日常工作,均属下级管理活动的范围,领导者不应过多干预。正如古罗马法典曾经指明的那样:行政长官不宜过问琐事。领导的效能是通过依靠权威而发挥引导、影响的作用来实现的,管理则要通过对具体资源的安排和配置,来实现管理目标。

(8)时空观不同。领导者着眼于长远,其所确定的目标多在3-5年甚至更长,因为领导者所研究的目标都是一个组织或部门的重要目标,没有足够的时间是无法完成的;管理者在计划和预算中只注重几个月多则一二年,因为管理者要通过完成一个又一个短期目标来支撑领导提出的中长期目标。同时由于领导要统帅全局,因此更加注重系统性问题、宏观性问题和外部联系性问题,而管理则注重于微观问题和细节问题。

(9)风险意识不同。一般而言,领导者经常追求有风险甚至危险的工作,越是机会诱人,冒险工作的决心就越大,他希望通过有挑战性的努力获取更大的效益;管理者更加看重秩序,会本能地回避风险或想方设法排除风险。领导的职责不是维持现状而是推进组织变革,千百年来多少领袖人物概莫能外,有的轰轰烈烈,有的循序渐进,虽然方式不同,但任务都是要确定一个目标,然后带领一批人历尽千辛万苦向这一目标迈进;管理者则更加强调维持秩序,因而更习惯于限制,于格守长期形成的管理原则和制度,因为没有规矩就没有方圆,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因此他们总是小心地看待变革,谨慎地对待风险。

(10)用人方略不同。管理行业注重专业化,挑选或培训合适的人担任各项工作,要求服从安排;而领导行为则注重于整体性,使整个群体朝着正确方向前进,并且投入进去,实现所确定的目标。领导者择人的标准是适应,即适应确定岗位的各方面要求,要能统领他所要负责的部门或组织;管理者择人的标准是专业化,选择经过专业培训的人来担任各项工作,这样他的工作才能有条不紊,才能更加周密细致。在人员使用上,领导者注重目标激励,注重通过沟通和激励来调动人的积极性,对有问题的人员注重教育;管理者则注重执行政策,强调员工的服从性,强调通过组织的力量来完成目标,对有问题的员工则注重纪律处分。

(11)处理问题的方法不同。领导者主要处理变化性问题,通过开发未来前景而确定前进方向,然后把这种前景与组织中的其他员工进行交流,并通过授权、扩展的激励手断,不时创造一些惊喜来鼓舞他们克服困难达到既定目标;管理者主要处理复杂性问题,常常侧重于抑制、控制和预见性,通过制定规划、设计规范的组织结构以及监督计划实施的结果,达到有序的状态。对待长期性问题,领导者力图拓展新的思路启发人们新的选择空间;管理者总是习惯于限制性选择,难以给人们提供想象发挥空间。

(12)情感表现不同。在与他人的关系中,领导者关心的是事情以及决策对参加者意味着什么;管理者关心的是事情该怎样进行下去。因而在工作中和与人交往中领导者与管理者的情感表现是不同的。领导者常常对工作、对人充满热情和感召力,使用的语言常富有感情色彩,会用极大的热情去描绘未来前景,以唤醒人们强烈的情感,自我超越的欲望推动着他们去不断争取心理和社会的变革。他会给组织带来紧张和不安分,因而常常产生意想不到的收获。管理者无论对待工作还是对待他人都较少情绪化,缺乏一种凭直觉感受他人情感和思想的能力,在与他人的相处中,一方面也努力寻求合作,另一方面却又不愿过多投入情感,从而显得缺乏热情和活力,对所处的环境有归属感,认为自己是现有秩序的维护者和监管者,社会赋予了他们指导组织以及平衡现有社会关系的管理能力。

(13)素质要求不同。有人把领导与管理比喻为思想和行为,从某种程度上说明领导者和管理者的素质要求是不同的。如果说管理者是有效地把事情做好,那么领导者则要确定管理者所做的事情是否正确。因此,领导者必须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必须能为组织指明前进的方向并告知奋斗目标,必须以敏锐的眼光和超常的智慧寻找到发展的机遇,判定风险所带来的效益。领导者必须投入极大的工作热情才能带动群众工作的热情。管理者是问题的解决者,管理不需要天才也不需要英雄主义,但是要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勤奋工作的思想品质,有分析能力和忍耐力,特别是忍耐能力对一个优秀的管理者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由此可见,领导与管理的区别是深刻而广泛的,领导具有务虚性,注重目标和方向;管理具有务实性,注重贯彻和落实。领导具有全局性,注重整个组织和社会的利益;管理具有局部性,注重某一局部和某项工作的利益。领导具有超脱性,不管具体事务;管理具有操作性,必须事无巨细。领导具有战略性,注重组织长期和宏观的目标;管理具有战术性,注重短期内的和具体的任务的完成。领导的功能是推进变革,管理的功能维持秩序。领导善于激发下属创新,管理习惯告诉下属按部就搬。领导者乐于追求风险,管理者则往往回避风险。领导者富于感情,管理者注重平衡。领导者善于授权和扩张,管理者乐于限定和控制。领导者善于思考并产生新的思想,管理者善于行动并进行新的验证性实践。

4.实际生活中提高领导力的方法和途径

领导,一个组织者的代表、带头者,是众多员工信赖依靠的一个。身为一个领导,他不仅要管理好自己的员工或下属,他更要提高自己的领导能力,使更多的人相信,从而使自己的事业更为壮大。可如何提高领导能力,却是每个人都头痛的事情,想要提高领导能力,就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首先要理解领导的定义。关于领导的定义,不同的著作有不同的解释。而大多数人把它作为动词来理解并认为领导是一种影响力,是指挥或带领、引导或鼓励追随者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奋斗的过程。从名词的角度来看,领导则可以理解成领导者。领导者必需拥有追随者,没有追随者的领导谈不上是一个领导者。而领导者拥有影响追随者的能力,这些能力包括由组织赋予领导者的职位和权力,也包括领导个人所具有的影响力。领导能力是一个综合能力,能否将领导力表现为影响力,需要领导者加强自我修炼,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把领导力转变为决策力、执行力和管理力。

第二,要提高领导力就必须提高领导班子的凝聚能力。可以通过做表帅给人以敬佩感、积极进取增长才干给人以新才干、作风民主严以律己给人以舒畅感等途径来提高凝聚力。新世纪的企业家,则更要严以律己,甚至做出个人的牺牲。这样的企业家才能获得巨大的成功。《领导力的21项法则》的作者麦克斯威尔

博士认为:“职务对领导力的提升不会给予附加值。真正的领导力不可能通过奖赏、指定和指派而获取。领导力只能来源于影响力,不可能由外人授予。”

第三,要提高领导力就必须提高决策的谋略能力。深谋远虑属于谋略策划范畴,是对领导全局工作的长远规划,练好基本功要增强基层领导者思维能力的独立性,而其实这也是一种自我调节。领导们应注重自我调节,逐步提高“三种能力”——提高科学决策能力;提高全员执行能力;提高机构管理能力。

第四,要提高领导力领导们还必须在工作上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注重调查研究善于从广大群众中吸取营养;学会在“上情”与“下达”上做文章;要弄清求实与创新的辩证关系。作为一个领导,不仅要有着领导能力,还须学会通情达理、妥善的处理上下属的关系。而且学会为下属思考、通情达理、谦虚民主是提高领导能力必不可少的条件。

第五,要提高领导力增强自我的修炼也是很重要的。注重自我修炼,切实增强“三种意识”——增强大局意识、增强责任意识、增强效能意识。没有那个领导不注重大局,也没有那个领导不敢不有责任意识。责任,从道义和法律意义上讲,是指人应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责任观念的存在,是人类社会得以高度组织化并能长期维系的基本条件之一。不容忽视的是,近年来在一些部门和地区有的领导干部,甚至是高级领导干部,滥用权力、以权谋私,直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第六,要提高领导力还要,注重自我塑造,着力加强“三个建设”——加强思想建设、加强组织建设、加强作风建设。人的成功三分之一取决于先天基因,三分之二取决于后天培养。大家必须认识到这一点:没有胜利,没有帝国的存在,就没有帝国所代表的一切,就没有促使人类朝着自己目标奋勇前进这一世代相传的强烈欲望和动力。所以提高领导能力就是要经过不断的塑造,理性的处理问题,总结经验得出结论再实践。而对于当今的世界,领导们更要再实践,再总结,如此循环往复,不断提高。

综上所述,身为一个领导者,必须提出远景目标来鼓舞员工,时时激励他们,让他们感受到工作是一种成就感而不是在浪费生命,进而发挥出巨大的潜能。但有些领导者,却因挑战、挫折产生不安与焦虑,导致领导热情急速冷却。所以事实上领导者要成功引领他人,的确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也就是通过乐观、积极、不畏困难的勇气与信念,不断累积领导能量。为此不论是年轻的朋友或企业家,提醒你们:不要抱怨环境带来的阻碍,而要时时充实自己、做好准备,懂得自我激励,等到有一天机会来了,即使是世界高难度的挑战,都要把握住,才能真正成为第一流的“领导者”。

二、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包括哪些内容?

答:1、企业管理(Business Management)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组织、计划、指挥、监督和调节等一系列职能的总称。加强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是当前我国提高企业管理素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要提高企业的管理素质,首先必须抓好基础工作.企业管理中的基础工作涉及范围很广、内容很多,在不同的行业和不同生产特点的企业,基础工作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是不同的。而作为企业管理者必须具备的一定的能力,以下主要列出了下列五点:

(1)专业知识,管理人员应具备与自己本职工作相关的专业知识,做到持续学习,以适应公司不断发展的需要。

(2)决策能力,对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能迅速作出判断,果断采取行动。

(3)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对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作出准确的分析及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法

(4)协调及合作能力,建设好自己的团队,协调与其实他部门的工作关系,提高工作效率。

(5)管理能力,探讨的内容,即计划、组织、指示、监控能力。

2.企业管理基础作具有科学性、群众性和先行性等特点。由于企业管理基础工作具有以上特点,这就对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有一定的要求,主要有:其一、必须提高对基础工作的认识,并不断克服小生产习惯势力的影响;其二、必须围绕提高提高经济效益这个中心,根据提高生产经营活动的水平,推进各项专业管理的要求,不断地加强管理的基础工作;其三、必须加强员工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技术业务培训;其四、必须与信息化建设工作密切结合赶来;其五、必须有长远、系统的打算,扎扎实实地抓好基础工作,讲求实效,不要搞形式主义。

3.所谓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是指企业在其生产经营活动中,为实现管理职能和经营目标,提供资料依据、共同准则、基本手段和前提条件等而进行的专业管理工作。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的内容很多,归纳起来有如下方面:

(1)标准化工作

工作标准化是对工作制定标准,以规范人们的工作行为,确保工作和质量标准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属于管理标准范畴。这主要包括对企业的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的制定、执行、检查和管理工作,主要有产品标准、工艺规程、设备维护和管理规程、安全技术规程、管理工作程序、岗位责任制度等。其中技术标准主要是对生产对象、生产条件、生产方法、包装、储运等方面所规定的标准。而管理主要针对各项管理工作的职责、程序、方法和要求等方面。这些工作对保证企业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标准化工作的目的是获取全面的、最佳的经济效果,其意义主要有:合理组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科学依据;组织专业化生产的可靠技术基础;能从技术上保障产品高质量、低能耗、高速度、低成本,从而使产品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是改造陈旧设备、合理发展品种、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有效手段;是企业生产经营与管理同国标标准接轨,从而适应经济全球化,实施“走出去”的国际化经营战略的重要途径。通常工作标准化有三种具体表现形式:工作过程标准化、工作成果(产出)标准化、工作技能标准化。随着标准化工作的不断进行和提升,企业标准化会出现新的趋势比如标准化领域不断增加、标准不断升级、国际竞争的标准障碍、抢占制定标准的制高点、用动态标准引导企业(也就是由静态的标准到动态的标准)。

(2)市场研究工作

市场是企业生产经营的起点和终点,是企业外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市场研究工作是企业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之一。市场研究工作包括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等内容。

(3)产品质量工作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增强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的最主要的手段。产品质量工作包括树立全面质量观点、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制定质量控制方法和质量成本分析程序,制定产品合格率、品级率、不合格率、返修率、废品率等产品质量指标。

(4)技术开发工作

科学技术开发工作关系到企业产品及其生产工艺的先进性,关系到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科学技术开发工作包括科学技术研究机构的设置、科学技术人员的选聘和使用,科学技术开发程序,新产品的开发,以及科学技术开发经费的来源等。

(5)物资设备工作

物资设备工作涉及企业生产经营中所需物资条件的计划、采购、供应、保管、合理使用等方面,它对保证企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增加产品产量、提高产品质量、加快资金周转、节约物资耗费、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都具有重要意义。物资设备工作包括物资消耗和储备定额的制定、物资采购、供应、物资仓库工作、机器设备的购置、使用、维护和修理、设备的改造和更新等工作。

(6)劳动工资工作

劳动工资工作关系到如何把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科学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问题,对于降低劳动消耗、提高劳动生活率、促进企业生活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有十分重要作用。劳动工资工作包括劳动定额和定员的确定,劳动过程的组织、劳动保护、劳动工资分配、职工精神文明建设等。

(7)职工教育工作

职工教育直接关系企业人员素质的提高,是企业管理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基础工作。它包括对企业在职各类人员的思想政治、科学文化、业务技术、经营管理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并建立健全职工教育培训考核制度。

(8)资金财务工作

资金财务工作对于企业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合理使用和节约资金、降低成本、提高盈利、增加国家积累都有重要作用。资金财务工作包括资金的筹集、流动资金、固定资金、无形资产、递延资产、成本费用、营业收入、利润等的核算与管理,建立财务报告和财务评价制度。

(9)企业信息工作

信息是企业的重要资源,是企业进行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它要求做好生产经营活动中各种资料、数据、情况收集、处理、传递、贮存、提取等工作,具体包括企业各方面的原始记录、统计分析、技术经济情报、技术经济档案的管理工作。

(10)定额工作

它是指在一定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对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所规定的数量标准,是包括企业各类技术经济定额的制定、执行、修订和管理工作的总称,其中主要有劳动定额、物资定额、流动资金定额、管理费用定额等。

(11)计量工作

它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测试、检查、化验分析等方面的计量技术和计量管理工作。做好计量工作有极严格的要求,首先是量具必须配备齐全,精确度必须符合规定标准;示值必须清晰准确;其次是测试方法和测试手段的选择必须科学和合理;再次是测试操作必须符合规程,量值的记录、量值的传递、贮存,量具有清洗、修复等均需有严格制度。

(12)组织工作

它是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个要素、各个环节和部门合理地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发挥企业的整体功能。它的内容包括合理地确定企业的管理环节和组织形式,规定各个环节和部门的职责分工、工作权限和组织协作关系,建立合理的生产结构和空间布局,合理地挑选和配备各类人员,实行严格的考核,建立集中有效的生产经营指挥系统。

(13)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企业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完善

它是落实企业各类人员和各个部门的经济责任和技术责任的基本措施和制度保证。企业的这项基础工作是按照完善企业内部经济职责制的要求,形成一套纵横连贯、互相协调的责任体系,做到人人有专责,事事有人管,考核严明,奖惩分明。

企业管理的上述基础工作,不是孤立存在的,而且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企业管理的基石。它对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三、会计利润与经济利润有什么区别?资源配置决策的依据为什么是经济利润而非会计利润?

答:1.会计利润与经济利润

(1)会计利润

会计利润是由财务会计核算的,其确认、计量和报告的依据是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对收益的确认是严格遵循会计制度确定的权责发生制原则,对成本和费用的确认是严格遵循与收入配比的原则。为了使企业财务报表真实反映企业期末的财务状况和期间的生产经营成果,企业可以在遵循一致性及可比性原则的前提下,自由选择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允许的会计处理方法。为收入减去费用成本后的差额。会计利润是根据企业平时实际发生的对外交易计算而得的。企业每发生一笔对外交易,就加以记录。每笔经济业务在记录时都涉及定时和计价的问题,主要问题是如何将某一特定期间的费用成本与有关收入进行恰当配比,以鸽时计算利润。企业在计算会计利润时,要运用诸如应计原则、实现原则、配比原则等会计基本原则。按照这些基本原则计算而得的会计利润,可以反映出多种会计信息,如销售收入、费用成本、销售利润、营业利润等信息,这些信息对于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预测企业未来的损益,都有较大的帮助。有鉴于此,除非面临大幅度的个别或一般物价水准变动,各国会计普遍采用会计利润概念,中国也是如此。

会计利润(Accounting Profit) 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营业利润、投资利润和营业外净收支。这是经过一定时期的总收入与之相关的费用支配而得来的,可简单表示为:会计利润=收益-支出。

会计利润也就是账面利润,是公司在损益表中披露的利润。会计利润是指企业所有者在支付除资本以外的所有要素报酬之后剩下的利润。会计利润是根据会计准则计算的结果。计算的基本方法是,按照实现原则确认企业在一定会计期内的收入,按照配比原则确定在同一期间内的费用成本,将收入与相关的费用成本相减,即为企业在这一会计期间的利润。虽然对公司盈利的最科学表述是考虑机会成本在内的经济利润,从长期看是自由现金流,但根据会计准则计算的会计利润因易于获得和信息披露的要求,仍是业界和投资者广泛使用,用于衡量公司盈利水平的标准。尽管如此,由于会计利润会因为客观和主观原因经常不能真实反映公司的盈利状况,因此分析会计利润的质量高低是投资者在使用公司披露的会计利润做投资决定前不容忽视的工作,如果会计利润里存在非经常性损益或可疑成分,就不能依赖这样的利润指标作为估值依据。

(2)经济利润

经济利润(Economic profit)是指厂商的收益与它的成本之差,后者包括从最有利的另外一种厂商资源的使用中可以获得的收益。经济利润在数量上表现为企业在一定时期的经济成果,它是由收益减去经济成本(包括劳动和资本成本)得来的,可简单由公式表示为:经济利润=收益-经济成本。根据《高级会计实务》(2005年)解释,经济利润又称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简称EVA),是指企业投资资本收益超过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的价值,或者企业未来现金流量以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率折现后的现值大于零的部分。

(3)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的区别

区别利润是企业经营的重要目标。利润是在收入中扣除成本,看起来很简单,

但必须明确会计利润与经济利润的区别。具体如下:

A.构成(计算口径)不同

会计利润=销售收入-会计成本;经济利润=销售收入-机会成本=(投资资本收益率-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率)×投资资本总额

会计利润是帐面记录,经济利润是非帐面记录,是潜在利润。只有经济利润是面向决策的利润。经济利润计算中考虑的是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如果将资源用于被舍弃的其他用途可能带来的净收入的最大值,也就是放弃的具有最高价值的备选机会。会计利润就没有考虑到机会成本这类重要经济成本。如:企业家用自己的资金办企业应考虑资金外借或投资可能的收益;自己兼任经理管企业,应考虑自己在其他地主工作可能得到的收入。利用原来闲置的机器生产某种产品,原来闲置机器的机会成本为0;而利用原来生产某种产品的机器生产另外一种产品,应考虑原来所生产产品可能获得的利润收入;利用原来买入的物料进行生产,应考虑目前这种物料的市价,如果将其出售可能没别的收入;而按目前市价进行的经济活动,与会计成本基本一致。机器设备的折旧计算应考虑期初与期末可变卖值之差。此外在企业投入资本大于零时,经济利润永远小于会计利润。

B.成本内涵不同

会计利润作为传统会计指标,主要考虑的是会计成本,会计成本是显性成本,是企业从事某项经济活动的花费,即企业购买或雇佣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可以从会计账上查到。经济利润作为现代公司制企业管理会计方法指标,考虑的是经济成本,经济学认为成本是为从事某项经济活动的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之和,后者是企业所有者自己提供资本、自然资源和劳动的机会成本,是企业在经营某种产品生产时将时间、资产、货币等用于其他用途而损失的最大收益。

C.评价企业经济效益的依据不同

会计利润是依据企业经济活动中符合会计确认和计量原则的会计事项计量出来的。而经济利润确认既包括已经发生的、可以确认和计量的会计事项,又包括尚未发生,但与企业经济相关的可计量的经济事项。如在确定收益时,还考虑机会成本,沉没成本等问题。也就是说会计利润的确认与计量基于权责发生制,经济利润的确认和计算基于企业经济决策的相关性。

D.采用的计量基础不同

会计利润的计量基础目前限定于历史成本基础。经济利润则主要依据现行市价确定企业的收益和费用,并对企业的资产和项目均按现行价值进行考虑。如对企业资产进行评估时,定要考虑可变价值,对项目进行评估时,往往采用财务分析方法,经济发展与会计发现的现金流量。简言之,会计利润采取的是历史成本基础,经济利润多考虑现价成本基础。

E.所基于的利益主体角度不同

会计利润是基于独资和合伙制企业组织形式而建立的,经济利润是基于现代公司制企业组织形式而建立的。会计利润是站在企业所有者利益主体角度的经营成果指标,而经济利润是站在公司这个独立于债权人和投资者的“人格化”主体利益角度而产生的。

F.计量的范畴不同

会计利润仅考虑与企业经营相关,可以用货币计量的生产要素,具体讲,就是参与企业经营的人力、物力与财力、而经济利润不仅考虑生产产品的生产要素,还考虑股权资本成本、人力资源成本等机会成本,如股东不投资甲而投资乙的收益。总之,会计利润的计量范畴仅限于生产要素,而经济利润的计量还涉及到生

产要素以外更复杂的概念。

G.计量的程序不同

会计利润的计量通过一系列的程序和方法。它借助会计凭证和账簿手段将企业的经济业务从发生到利润的形成都规范的记录下来。而经济利润的计算则没有固定的程序和规定的方法,经济学家可以根据需要在诸多的财务与会计方法中选择使用。总之,会计利润的计量必须遵守统一的会计准则,采用固定的程序和方法,而经济利润则不受准则的限制。

H.目标和表达方式不同

会计利润是企业会计工作人员依据财务会计目标,主要是提供外部使用者进行决策的财务指标,以财务报表的形式出现,如在企业利润及分配表中可以查出企业在当期的利润总额、净利润、结合资产负债表可以计算出资金利润率等指标。而经济利润则提供给企业管理当局进行内部预测,决策和对项目进行评估的指标,可以以不同的表格方式表达,如对资产进行更新决策时,多采用计算现金流出和流入的办法进行评估。总之,会计利润服务的对象是企业外部使用者,并采用规范的方式表达。经济利润主要为企业内部服务,可采用多种表现方式。

(4)区别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的重要意义

首先,在一定程度上协调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这两个会计分支学科。管理会计确认和计量一切成本包括显现成本和隐含成本。而现行的财务会计却仅仅确认和计量显现成本,对隐含成本却视而不见。两者之间缺乏统一性,既对会计学科的理论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也为它们的实际应用带来诸多不便之处。在投资项目立项时,按管理会计要求对此项目进行评价,当投资项目建成投产后,却由财务会计来评价和考核,由于两者的评价标准不一致,使得人们无法据以了解投资项目立项时,所要求达到的投资报酬率在以后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是否实现。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的区分,尤其是经济利润概念的引入,解决了这个无法回避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它不仅统一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利润”口径,而且协调了投资项目的配置效益和使用效益,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协调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这两个会计分支学科。

其次,使企业的净利润更具有经济学意义。引入经济利润,实现了对会计利润的经济学改造,使会计利润向经济利润靠扰,也拓展了会计学的视野,将会计学成本概念及其计量引人产权领域。在现行财务会计程序和方法下,净收益包括股权资本和真实的净收益两部分。把股权资本成本当作企业净收益的一部分。虚增了企业的净收益,从而高估了企业的经营成果。经济利润还原其本来面目,使企业的净收益真实地揭示了企业的经营成果。这样会计学的净收益实际上是目前经济学流行的经济增加值,经济学家将利润定义为“财富的增加”、“在保持同样富裕的前提下,一个人在本周可能的最大消费额”。从而消除了会计学与经济学对企业经营成果在认识上的差异。传统财务会计不确认股权资本成本,计算出的净利润包含股权资本成本。

因此,净利润指标并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也就缺乏其应有的经济意义。引入经济利润指标后,在损益表上的净利润,就是扣除股权资本成本后的净利润,将更具有经济意义,也是区别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的意义所在。

2.资源配置决策的依据是经济利润而非会计利润

资源配置主要是基于资源稀缺性的存在而产生的一种调节手段。稀缺的经济学含义是:“一种东西要成为交换对象,具有交换价值,就必须是每个人不通过交换就不能得到的,必须不是以这种最初的形式既作为共同的财富的形式而出现

的,稀缺性就这一点来说,是交换价值的要素”。资源配置以一定的历史地理产生的特定方式来配置社会资源的使用方向和数量,以使供给最大限度地符合社会需要。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总劳动既是社会化生产的客观要求又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共有的一般规律(在任何社会形态之中,社会生产客观上都存在着比例性,都必须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社会总劳动,生产满足社会需要的各种产品)。

一般来讲资源配置决策的目的是实现利润最大化。但是随着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及以后的股份制改造,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企业追求经营效益所确立的经营目标在一段时间内,并不一定是利润最大化,而可能是给出资的股东以最满意的回报,为了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就可能采取让利不让市场的适度低价策略;为开发新技术,增强发展后劲,甚至可能不惜举债经营;为在社会公益中突出企业的公众形象,也可能慷慨解囊,一筹万金。总之暂时减少对一些利润的追求是无可非议的。因此,企业管理决策要将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统筹兼顾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据此,企业资源配置的基本准则可概括为:预期利润收现值总和的最大化。

换句话说企业资源配置决策的依据是经济利润而非会计利润。因为会计利润是帐面记录,经济利润是非帐面记录,是潜在利润。只有经济利润是面向决策的利润。经济利润计算中考虑的是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如果将资源用于被舍弃的其他用途可能带来的净收入的最大值,也就是放弃的具有最高价值的备选机会。会计利润就没有考虑到机会成本这类重要经济成本。在企业经营目标中突出对未来预期利润收现值总和的要求与一般抽象地强调利润相比,可以使管理决策更贴近现实,其优势在于:

其一,有利于瞻前顾后管理理念的确定。企业不仅要生存,而且要发展。管理人员在决策时应考虑眼前行为给将来的利润带来的影响。管理经济学中的利润是管理决策角度,即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优化配置的角度下,将来可能取得的利润(经济利润),与事后算出的实际收入大于实际支出部分(会计利润)有区别。其二,有利于强化时间观念。人们通过银行存款取息对资金的时间性价值早有认识,企业资源配置过程中,所有的资源均应考虑时间因素,要将对时间的管理列入议事日程,建立相应的时间责任制,并突出期与量这两个最基本的尺度。其三,有利于对风险分析的认识。在市场经济中,收益与风险并存。一般来说风险小收益低;风险大收益高。时间越长、不确定因素越多,风险相应就越大。加强对风险的认识并加强分析,可以增强管理决策的可信度。

综上所述,所以资源配置决策的依据是经济利润而非会计利润。

四、结合实例说明企业为什么要采取和如何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的?

答:(一)差异化竞争策略

差异化战略又称别具一格战略,就是企业设法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乃至经营理念、管理方法、技术等有别于其他企业,在全行业范围内树立起别具一格的经营特色,从而在竞争中获取有利地位。即是指为使企业产品、服务、企业形象等与竞争对手有明显的区别,以获得竞争优势而采取的战略。这种战略的重点是创造被全行业和顾客都视为是独特的产品和服务。差异化战略的方法多种多样,如产品的差异化、服务差异化和形象差异化等。实现差异化战略,可以培养用户对品牌的忠诚。因此,差异化战略是使企业获得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利润的一种有效的竞争战略。实现差异化战略可以有许多方式:设计或品牌形象(Mercedes Benz在汽车业中声誉卓著)、技术特点(Coleman在野营设备业中)、外观特点(Jenn-Air在电器领域中)、客户服务(Crown Cork及Seal在金属罐产业中)、经销网络(Caterpillar Tractor在建筑设备业中)及其他方面的独特性。最理想的情况是公司使自己在几个方面都差异化。例如,卡特皮勒推土机公司(Caterpillar Tractor)不仅以其经销网络和优良的零配件供应服务著称,而且以其极为优质耐用的产品享有盛誉。所有这些对于大型设备都至关重要。因为大型设备使用时发生故障的代价是昂贵的。应当强调,差异化战略并不意味着公司可以忽略成本。但此时成本不是公司的首要战略目标。

如果差异化战略成功地实施了,它就成为在一个产业中赢得高水平收益的积极战略,因为它建立起防御阵地对付五种竞争力量,虽然其防御的形式与成本领先有所不同。波特认为,推行差异化战略有时会与争取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的活动相矛盾。推行差异化战略往往要求公司对于这一战略的排它性有思想准备。这一战略与提高市场份额两者不可兼顾。在建立公司的差异化战略的活动中总是伴随着很高的成本代价,有时即便全产业范围的顾客都了解公司的独特优点,也并不是所有顾客都将愿意或有能力支付公司要求的高价格。

产品差异化带来较高的收益,可以用来对付供方压力,同时可以缓解买方压力。当客户缺乏选择余地时其价格敏感性也就不高。最后,采取差异化战略而赢得顾客忠诚的公司。在面对替代品威胁时,其所处地位比其他竞争对手也更为有利。实现产品差异化有时会与争取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相矛盾。它往往要求公司对于这一战略的排它性有思想准备,即这一战略与提高市场份额两者不可兼顾。较为普遍的情况是。如果建立差异化的活动总是成本高昂,如:广泛的研究、产品设计、高质量的材料或周密的顾客服务等。那么实现产品差异化将意味着以成本地位为代价。然而,即便全产业范围内的顾客都了解公司的独特优点,也并不是所有顾客都愿意或有能力支付公司所要求的较高价格(当然在诸如挖土机械设备行业中,这种愿出高价的客户占了多数。因而Caterpillar的产品尽管标价很高,仍有着占统治地位的市场份额。在其他产业中,差异化战略与相对较低的成本和与其他竞争对手相当的价格之间可以不发生矛盾。

(二)差异化战略案例分析

案例一:差异化策略在房产业的应用分析企业要开发市场,必定要为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找到战胜对手的营销策略。因

此差异化策略已越来越为企业家们重视。差异化策略是企业获得竞争力的最终途径,有效的差异化,能使企业享有高价所带来的厚利。

1.差异化策略在房产业的运用现状

加入WTO后,房产市场的竞争必将进一步加大,但随着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如取消福利房、公积金贷款购房、按揭贷款等的政策,给我国房地产市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此时房地产开发企业通过采用差异化策略来满足市场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自己。可以说,房产业实施差异化策略势在必行。

2.差异化策略在房产业的应用分析

(1)产品差异化。对于房地产有形产品来讲,产品差异化是最基础的,也是首先需要掌握的。同其它产品比较,房地产产品本身有较大的差异化。

A.产品质量。质量是任何产品生存的基础,房地产产品也不会例外。首先是设计质量;其次是工程质量。工程质量不仅仅是要求安全,防水问题、墙体的平整度、门窗的密封等同样重要。人们常说100-1=0,意思是说,即使是一件小事,也可能使全部努力作废。最后是环境质量和配套质量。

B.产品性能。例如,在同一区位内,你的楼盘比别的楼盘有更好的生态小环境;在同一得房率的基础上,你的房型比别的楼盘有更多或更方便的功能组合等等。只要售价没有超过顾客的认知价值,他们就愿意付山较高的价钱购买性能良好的房地产产品。

C.产品特色。产品特色是指房地产品基本功能的增加和补充。例如,在住宅小区的绿化普遍未得到重视之时,重视绿化,完善住宅区的生态功能,应该是一种特色。再如,在住宅区增加智能化设施、集中供热和供饮用水,建造错层住宅、大采光凸出窗台、阳光客厅、可移动透光屋顶天井、室内自动报警等等都可以构成房地产的特色。

D.产品设计风格。从开发商的角度看,要求的是方便建造和顺利推向市场。从顾客的角度看,要求性能质量良好,而且漂亮有特色。设计工作必须兼顾两者力求完美。设计最终的取舍决定于目标市场的顾客对产品差异化和价值对比的认识。

(2)服务差异化

与其他商品有所不同的是,商品房的消费群体既有共性需求又有个性需要,当竞争对手之间在客户共性需求方面势均力敌的时候,影响客户购买意向的因素往往就是哪个项目更能满足他的个性需要,更能博得他的好感。这些个性需要往往是产品本身无法满足的,而需要通过产品附加的服务来满足,这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服务能提高产品附加值”。

(3)品牌差异化

我国大部分消费者进入“品牌消费”阶段。许多开发公司在房地产开发、销售过程中只重视短期行为,而不重视品牌信誉。消费者在选购住房时,只能依靠相互之间口头传播的信息进行选择。从一定意义上讲,由于房地产消费的特殊性,消费者在选房时慎之又慎,房地产非常有必要树立品牌。

(4)营销渠道差异化——业主直销

在营销学中,人们认为,在一个人的生活圈子里,他可以接触到并能导致类似购买的人最多可以达到250人。因而在房地产的销售中,如果一个已经购房的业主,通过现身说法向朋友同事推销楼盘,可以产生比销售人员推销更好的效果。

3.房产业实施差异化策略的对策

(1)有效差异对策

有效差异,也就是能够有效形成企业市场力量,提高市场绩效的差异化。有效差异对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实在性。某项差异化确实能使相当多的顾客得到更多的实际利益。如实实在在的房地产品差异可以使消费者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这样的差异才能够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因为只有给消费者带来真实好处的产品差异才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同,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当然,实在的产品差异并不排斥产品在品牌、商誉上给消费者带来的良好购买体验。品牌、商誉不仅能够带来质量和功能的优越保证,而且给消费者带来社会地位和阶层的荣耀感和成就感,这种心理感受也是一种实在的利益特征。

B.独特性。某项差异化是其它开发企业没有的,或者是本企业相当突出明白地向顾客提供的。有效的差异化应该具有不同于竞争对手的明显特征,也就是要具有独特性,有独特性才能突现差异性优势,才能引人注目。解决独特性问题,要考虑两方面:一是概念创新,一般的方法是从产品的性能特征和愉悦特征上去挖掘;二是调性处理,一般的方法是将理性的事情感性化,将乏味的事情有趣化,并具有时代感。

C.不易模仿性。某项差异化是其它开发商不容易模仿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有效差异化策略的最基本要求就是对手难于模仿。然而,当今的中国房地产市场上,跟风现象却相当严重,竞争者的模仿使得差异化缩小,从而企业在差异化中的投入巨大、效果却不好。差异化的缩小主要体现在规划设计、建材选用和施工工艺上。为此,开发企业可以设置模仿障碍,像经验、与外部稳固的联系、内部的协调关系以及先行者的优势等方面是模仿者不易攻破的障碍。

(2)准确定位对策:对差异化实行准确定位,可以设计出对自己楼盘的目标市场最有吸引力的差异化:

A.内容定位。开发企业及其开发的楼盘有不同的优势,应该把自己同竞争者的优势进行比较,强化和突出自己的优势。例如一家开发商的楼盘在环境、户型上同另一家开发商的相似楼盘相竞争。但是,本企业声誉更大更好,人员素质和服务又有优势,应该强调推出品牌和服务优势作为差别。

B.传播定位。开发商不仅要确定一个清晰的差异化定位,还要将此定位进行卓有成效的宣传。例如,开发商确定将“信誉最好”作为定位主题,它必须要保证此主题的宣传深入顾客之心。比较好的办法是宣传自己的楼盘销售业绩好、交房日期最及时、销售纠纷最少和所得的奖项最多最高等。此外,“信誉最好”还可以通过其它的营销组合如价格、广告、促销手段、分销渠道来体现。

(3)风险规避对策:房产业实施差异化策略存在一定的风险,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如何规避这些风险。

第一,实施差异化造成的成本过大。开发企业在开发楼盘时要进行一定的市场调研,对实施差异化的投入产出比进行合理的测算评估,以差异化造成的价格提高不影响消费者购买为前提,经过全盘考虑后才可以实施这一策略。

第二,顾客需求的变化。消费者心理越来越成熟,可能造成对差异化的需求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开发企业就要进行全面的市场调查,充分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根据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实施差异化策略,以实实在在的与竞争对手不同的差异化进行有效的竞争。

第三,运用差异化策略时,可能会出现妨碍其市场占有率提高的状况,即市场占有率低于采用低成本战略的企业。这时,需要把企业的产品和盈利综合起来

考虑,既要考虑市场占有率的高低,又要考虑利润的大小。通过综合考虑,找出采用该战术的利弊得失,以便做出是否变更战术的抉择。

案例二:家电业差异化战略分析

1.差异化战略是家电业的必然选择

有差异才有市场,才能在强手如林的同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任何想要长期生存下去的竞争性企业,都必须通过差异化竞争战略而形成压倒所有其他竞争对手的独特优势,维持这种差异化正是企业长期战略的精髓所在。顾客市场的需求是千差万别的,个性化时代要求供给的差异化,已成为企业形成独特竞争力所永久追求的目标。

(1)价格战已使家电业不堪重负

近年来,家用电器通过比拼价格来吸引消费者的方法已经使不少厂家入不敷出、负债累累。单一从成本领先中挖掘比较优势,在价格竞争上做文章已经使家电业陷入了同质化的恶性价格竞争和薄利的状态,成本领先战略正经受着严峻的考验。

长期的低层次价格竞争和无序的过度膨胀使中国家电企业过早地尝到了供大于求的痛苦,尤其以“价格战”见长的国内空调企业,在压缩机价格暴涨的压力下,低成本策略正经受着严峻的考验。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单靠价格竞争不能建立核心竞争力,不是长远发展的方向,从而努力探索新的发展道路。“数字化、变频技术、模糊”等新概念迅速应用到了家电产品当中。电冰箱从单门到多门,从双门到大冷冻、多温层无氟、保鲜阶段;电视机也正经历从模糊电视到数码电视,再到全数字电视这样的技术进步过程。许多家电企业加大了技术投入,积极开发具有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将产品的差异化作为企业发展的长久之计,寻求新的市场需求,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顾客的异质性客观上要求家电业实施差异化战略

顾客的异质性是差异化的基础。对企业来说,唯一的竞争手段就是尽可能以较低的价格向顾客提供产品。但实际上,顾客并非同质,顾客本身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性,如城乡的差异、文化水平的高低、经济收入的多少、不同的心理因素、价值观念、消费观念、购买行为的异质性等等,正是由于这些差异性的存在,导致了顾客在需求上的差异性。就拿电视机来说,也许有些顾客喜欢操作简单、价格便宜的电视机,而另一些顾客却喜欢操作复杂、价格贵、画质清晰的电视机。当顾客在喜好上存在差异时,企业就应针对不同顾客群体的消费需求,生产出具有不同功能的产品,从而赢得市场。

2.家电业差异化战略的实施

(1)差异化战略的含义

差异化竞争战略,是指企业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开发和生产出在性能、功能和质量上都优于市场上现有产品水平的创新产品,并使创新产品与消费者的不同需求相吻合。此外,差异化竞争概念的延伸还应包括产品包装差异化、营销手段差异化、广告方式差异化和售后服务差异化等外围工作的支撑,形成一套完整的差异化竞争体系,在提高企业市场信誉和良好形象的基础上,使企业方方面面的工作围绕差异化竞争形成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系统。

(2)寻求差异化

差异化战略追求的最高目标是“鹤立鸡群”,即本企业为顾客所提供的产品在功能、质量、服务、营销等方面具有“不完全替代性”。现代营销理论的产品

整体概念说明,顾客对产品或服务价值的定位有三个层次:一是核心价值,它主要由产品的基本功能构成,也就是产品之所以存在的基本理由,如手机是用于通讯的,汉堡包是用来充饥的;二是有形价值,包括与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以及与服务有关的品牌、包装、外观样式等,这些也是实际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附加价值,其中包括与产品间接相关的超值服务—超出顾客期望值的服务,如产品终生保修、免费送货、分期付款、安装调试等售后服务。这“三层次”或称“三合一”的产品整体概念的提出为我们奠定了差异化竞争战略的理论基础。以此为基础,我们可以从产品、市场和形象三大方面寻求差异化。

第一,产品差异化。在同行业中,产品的核心价值基本相同,所不同的主要是有形价值和附加价值。

在满足顾客基本需要的情况下,谁的产品更具实用性特色谁就更能够脱颖而出赢得顾客。如果产品本身在质量、性能和功能等方面明显优化于其竞争对手的同类产品,就可以在市场上独占鳌头。不同的产品差异化战略使不同企业特色鲜明,各自又获得了不同的顾客群。

第二,形象差异化。企业通过强化品牌意识、成功实施CI战略,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关于企业的独特形象,并对其产品产生偏好而乐意购买。例如,到青岛的人都会看到机场沿路上空悬挂着成千上万带有海尔品牌标识的气球,海尔集团以高品质的产品加上“真诚到永远”的承诺,塑造出一种真诚可信的形象。如果说,产品差异化是以内在品质服务于顾客的话,那么形象差异化就是以诚信和别具一格的外在形象来占据消费者心目中最好的位置。

第三,市场差异化。市场差异化是指通过产品的销售价格、分销渠道、售后服务等符合具体市场环境条件而形成差异。在销售价格方面,在同类产品中,价格有高中低之分,企业可以根据产品的市场定位、自身实力以及产品生命周期等因素,或者选择高级礼品包装形式以高价出售,给消费者以物有所值的感觉;或者选择简易包装以低价出售,让消费者感到经济实惠。在分销渠道方面,根据经营层次或环节不同,有长渠道与短渠道之分,宽渠道与窄渠道之别。

渠道的选择受产品特点、市场因素、企业自身因素和国家政策法令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同类产品中,企业可以根据有关影响因素并结合自己的特点和优势采用合适的销售渠道。

3.家电业实施差异化战略应该注意的问题

(1)针对顾客需求和竞争对手实施差异化战略

差异化战略实施的目的是要在某一领域建立起与众不同的优势,但它并非无中生有,它建立在科学的市场细分基础上,而市场细分又是立足于顾客需求的差异上。所以,差异化战略并不是单纯的标新立异,其落脚点是顾客的需求。其与众不同之处应该是顾客所关注的,必须能为顾客创造价值的差异,才是值得的。因此,这就要求企业能够洞察竞争对手的产品的情况,找到竞争对手所忽视的而又为消费者所重视的方面实施差异化战略。

(2)实施差异化战略应考虑成本效益原则

差异化有可能带来成本的上涨,但差异化也可以带来溢价收益,当溢价收益大于成本上升幅度时,企业效益就会增加;差异化也可以使相对成本更低。所以,差异化并不意味成本的过高。当然,如果因为差异化而导致成本超出了消费者的承受能力,则没有任何价值。

(3)差异化战略的内容应不具有模仿性

如果差异化战略成效显著,必然会引起竞争对手的仿效。即使竞争者可以进

行仿效,作为差异化战略的有效实施者,也可以获得以下优势:首先,差异化战略实施者可以在竞争者没有仿效前获得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收益率。一般来说,竞争者需要一段长短不等的时间去研究是否需要进行仿效,以及组织资源进行仿效。在这段时间里,差异化战略实施者可以从容获得较高的收益率。其次,差异化战略实施者有机会获得顾客的忠诚度,从而为后来的仿效者制造了感情方面的障碍。差异化战略实施者所获优势的大小实际上取决于差别化战略的内容被竞争对手模仿的难度。最具吸引力的差异化方式是那些竞争对手模仿起来难度很大的或代价高昂的方式。从海尔差异化战略的实施经验来看,每一项内容都是当时竞争对手很难模仿的,尤其是当前海尔能以最快的速度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这一点,对于其他竞争对手来说更难仿效。因为它要求以业务流程再造为基础,而业务流程再造即使在欧美发达国家,其成功率也只有20%。

(4)差异化战略需要不断创新

差异化策略是根据对手甚至市场的变化而在不断变化着的。任何差异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昨天的差异化会变成今天的一般化。海尔先后在质量、服务、个性化与速度等方面不断变换内容的与众不同就是一个动态的差异化过程。因此,差异化战略的出路只有不断创新,用创新去适应不断变化的顾客需求,去战胜变化着的竞争对手。

案例三:海尔差异化战略的实施

差异化战略就是企业设法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乃至经营理念、管理方法、技术等有别于其他企业,在全行业范围内树立起别具一格的经营特色,从而在竞争中获取有利地位。差异化战略的运用取决于各种因素。一般来讲,当出现下述几种情况时,这一战略是大致可行的。第一,在行业内存在许多种可使产品或服务出现差异的方式或方法,同时顾客又认为这些差异具有价值。第二,顾客对产品的需求与使用经常出现变化。第三,只有极少数竞争者会采取与该企业类似的差异化行动。此外,当企业能够较迅速地实施这一战略或竞争者进行追随模仿须付出高昂代价时,差异化战略将会获取更好的效果。成功运用差异化战略,离不开核心能力基础,海尔的差异化战略就建立在此基础上。从海尔成长历程看,其差异化战略的实施,主要经历了以下3个阶段。

1.品牌战略阶段

在1984年到 1991年实施品牌战略期间,别的企业上产量,而海尔扑下身子抓质量。此战略在海尔创立之初即以张瑞敏砸冰箱的戏剧化举动宣告推出。这在当时家电产品尚需凭票购买的卖方市场时代,无疑是一个极具超前意识的经营理念。此后的六七年间,海尔完善了生产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同时在销售方面推出星级服务的概念,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质量超群的国产品牌形象。另一方面,海尔在早明是一家极为重视顾客需求的企业,在计划经济向市场调节转轨的年代即完成了市场导向的定位。这种市场或顾客导向的经营路线在海尔的产品改进和新产品开发方面表现得尤为显著。

海尔在实践中,形成一套以人本主义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当然,这种文化是以企业管理者或经理人对生产过程和企业员工的权威为前提的,市场化的用工制度、赏罚分明的激励和约束以及各种严格的规章制度都是此种文化的必要条件或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海尔在上世纪90年代初提出了 OEC工作法,即全方位全过程的控制和清理;它由三个体系构成:目标体系(首先确立目标)、日清体系(日清是完成目标的基础工作)、激励机制阳清的结果必须与正负激励挂钩才有

效),它的中文表述则为”旧事日毕,日清日高”。

至此,海尔以其全面质量管理或OEC作法、以星级服务为特色的营销方式和顾客导向的产品改进与开发,三位一体形成了一个高效率、高品质的经营管理体系。以这样一个运营系统为基础,并配合以“真诚到永远”一类的广告宣传,品牌的创立和提升是水到渠成的事。更重要的是,此种运营系统构成了海尔当时企业知识的主要基础或核心能力的基本平台,并在国内企业中处于领先位置。依托这样一个平台,海尔开展了以产品多元化和品牌扩张为中心的第二阶段成长。

2.多元化战略阶段

1991年海尔兼并青岛空调器厂和电冷柜总厂,标志着大规模多元化进程的开始,并持续到 1998年。90年代初,海尔集团年利润不过3000多万元。因此其发展必须采取低成本扩张的方式。海尔从本地政府和武汉、广东等外地政府手上以低廉的代价接管了多家亏损企业,并依托这些企业建立了空调、洗衣机和彩电等新事业。由于海尔此前已建立起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强有力的企业能力平台,故往往只需派出少量的经理人员将这套行之有效的企业管理制度或“惯例”植入接管企业,同时转移部分必须由海尔人亲身传授的“默会知识”即可实现对这些落后企业脱胎换骨式的改造。这就是海尔激活“休克鱼”方法的精髓所在。

由于拥有水平明显高于大多数国内企业的管理能力平台并善于将其植人被兼并的企业,同时借助公司上市募集的资金在海尔工业园新建了一批企业,海尔在90年代将自己扩展为一个横跨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pc等)、各种小家电以及制药、生物工程、金融服务等领域的多部门公司。

在此期间,海尔在质量控制和生产过程管理中大量采用国际标准。海尔冰箱早在1991年即率先通过了ISO9001认证,其后又通过了ISO14001环保认证,其它产品在90年代中期也先后通过了ISO9001认证。海尔还通过设在世界各地的10个信息中心广泛搜集各种有关产品安全、能耗、环境等方面的先进标准和技术规范,然后拿回来采用,其执着几乎达到了狂热的程度。先进标准的采用,使海尔的产品质量、可靠性及先进性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海尔的此种做法显然是一种极有效的学习方式,并为其产品的出口和更深层次的国际化创造了先决条件。在此期间,海尔为适应其多产品的产业格局,在组织结构上完成了事业部体制的改造,形成了成本中心、利润中调动动和资源调度中心的三级架构。

1984年,海尔只有一个型号的冰箱产品,目前已拥有包括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等在内的86大门类13000多个规格品种的产品群。在中国的大中城市里,许多家庭都是海尔产品的用户。

3.国际化战略阶段

90年代后期,海尔开始了第三阶段即通过国际化创建全球品牌的进程。到2000年,海尔的出口额达2.8亿美元,不但在中国家电业独占鳌头,而且领先第二名近1倍。海尔国际化的目标是实现内销、出口和海外生产“三个三分之一”, 为此积极开展资本和技术输出,在海外建立制造和销售基地。目前,海尔在国外已设立10余家工厂;为绕过贸易壁垒,其布局基本上按世界各大自由贸易区或经济联盟设置。海尔的海外经营单位均实行本地化管理,以适应当地消费者的特定需要并吸收本地人才加盟。与此同时,海尔还在美日等技术先进国家设立了研发和设计中心,并通过与多加跨国公司的联合研发,开展学习并利用国际技术资源。

国际化也对企业的运营能力带来新的挑战。顾客的需求更加多样化,也更为挑剔;全球采购和销售则对企业的信息和货物的处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在

高级财务管理课程案例作业report

高级财务管理课程案例作业 高级财务管理课程作业名称: 通过一家跨国公司年报 对其公司财务进行分析

Financial analysis——Elizabeth Arden Introduction Elizabeth Arden, Inc. is a global prestige beauty products company with an extensive portfolio of prestige fragrance, skin care and cosmetics brands. Their common stock is traded on the NASDAQ Global Select Market under the symbol “RDEN.” In addition to their owned and licensed fragrance brands, they owned and licensed fragrance brands. They sell prestige beauty products to department stores, retailers and other outlet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internationally. Sales and profits The net sales and gross profit kept growing in the last three fiscal years, in which net sales grew by 5.3% and gross profit grew by 9.5% from fiscal year 2011 to fiscal year 2012. The most remarkable performance was the net income. It increased rapidly by 40% from fiscal year 2011 to 2012. According to the annual report, the CEO stated that the performance was beyond most of other companies in this industry. It was a good signal for investors that Elizabeth Arden was a prospecting company. New chances Elizabeth Arden is a very famous brand in America. Since the company has already run stably there, it is in the bottleneck to spread further. So the wise choice is to find another market. And they did explore outside America. Thanks to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media and commerce, they now share larger and larger markets all over

高级财务管理期末复习题

中国人民大学高级财务管理知识要点 一、单项选择题(每一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选错、多选均不得分。) 1、在中小企业的策略联盟类型中,双方都愿意投入较多的资源,但不涉及或很少涉及股权参与的是()。 A、业务联合型 B、伙伴关系型 C、股权合作型 D、全面合资型 2、理性理财假设的派生假设是()。 A、理财主体 B、持续经营 C、资金再投资 D、风险与报酬同增 3、下列属于吸收合并特点的是()。 A、两家企业合并设立新的企业 B、两家企业法人地位同时存在 C、被并购企业法人地位消失 D、两家企业法人地位同时消失 4、企业通过发行股票筹资属于财务经营中的()。 A、资产经营 B、生产经营 C、资本经营 D、负债经营 5、风险资本对风险企业投资的主要动机是()。 A、取得一般收益 B、取得风险收益 C、取得投机收益 D、取得正常收益 二、多项选择题(选错、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财务管理假设至少包括下列的()。 A、理财主体 B、持续经营 C、有效市场 D、理性理财 2、使用贴现现金流量法估价需要满足的三个条件是()。 A、确定各期的现金流量 B、确定贴现率 C、确定项目终结点回收额 D、确定资产的寿命 3、筹资方式中属于企业并购的筹资方式的是()。 A、增资扩股 B、银行贷款 C、发行债券 D、发行认股权证 4、下列属于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特点的是()。 A、财务管理主体复杂化 B、财务管理基础是控制 C、财务管理的重点是资金 D、财务管理更加突出战略性 5、下列关于企业破产、重整与清算问题中表述正确的是()。 A、破产以法定事实存在为前提 B、破产是清偿债务的法律手段 C、债务人可向法院申请重整 D、债权人不能向法院申请重整

安全操作管理规定(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安全操作管理规定(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6988-20 安全操作管理规定(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目的:为了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得到有效的保证,特制定相关安全操作规定。 2.作业规定: (1)生产线工作台面不准放置茶杯、饮料等与工作无关的物品。 (2)电气开关和插座附近严禁堆放任何物品。 (3)通道严禁堆放一切物品,任何时间确保通道畅通无阻。 (4)各工序严禁乱拉、乱接电气线路。 (5)非操作人员不得操作电气控制屏和各用电设备、配电箱等。 (6)各工序用电时,先开电源总开关,然后打开电源分开关,最后打开用电终端的用电设备,使用结束后关电顺序则与开的顺序相反。必须确保切断电源

开关,单位管理者应进行检查。 (7)发现电路或用电设备有异味现象,应立即切断电源,并通知设备单位进行处理。 (8)不准用湿手、湿布去触、抹电器、插座及开关。 (9)离开工作岗位前,应断开电源。 (10)各用电单位确认用电设备输入电压与实际电压必须符合,比如将AC110V电器错插到AC220V电源上,则后果严重。 (11)对加热高温的设备,如高周波机器、L型塑料封口机、回形炉、波峰焊等要 有专人负责操作,严禁用手触摸发热元件。(见机器操作注意事项) (12)对自动控制的加温的设备,如烘炉、回形炉、波峰焊须由专人负责设定、操作,下班后要严格检查,以免自动控制失灵。 (13)高温加热的设备旁边1米以内不能摆放易燃物品。

(完整word版)海尔集团财务战略案例分析

黑龙江财经学院 《高级财务管理》 案例分析 班级会计学-8班 小组成员陈瑞琪.陈征.王艳辉小组成员董庆波.刘砾瞳 小组成员杨晓丽.李艳艳

海尔集团财务战略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 海尔集团(Haier)是中国大陆最大、也是世界上10大综合家电厂商之一。创立於1984年,22年来持续稳定发展,产品从单一冰箱发展到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在内的96大门类15100多个规格的产品群,并出口到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成为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美誉的大型国际化企业集团,在中国市场,海尔冰箱、冷柜、空调、洗衣机四大主导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高达33%,海外销售营收28亿美元 海尔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阶段:1984年~1990年,内向型发展阶段;1990年~1996年,出口阶段;1996年~1998年,海外投资阶段(在印尼等地投资);1999年以后,本土化阶段(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投资、设计、生产、销售)。 二、案例分析 1.社会因素 创业25年以来,在“真诚到永远”的理念指导下,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带领海尔集团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一贯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用真情回报社会,以海的品格年复一年地为社会默默地奉献:1993年开始海尔投资制作了212集的动画片《海尔兄弟》;1994年海尔开始投资参加希望工程,在莱西援建了第一所海尔希望小学,从来拉开了援建海尔希望小学的序幕以及各种活动。海尔集团先后被云南团省委、青岛团市委、希望办授予“希望工程贡献奖”和“社会的海尔”等奖项。同时,在广大消费者心目中也建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2.政治因素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腾飞发展,国家各级政府机构对于经济企业的发展机遇了许多较开放优惠的政策,改变了重农抑商的政策,促进了商业的发展,许多落后的商业思想观念逐渐被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的商业思想所取代,国有企业、集体及民办小厂也随之经历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有许多亏损严重濒临破产的厂子因此而起死回生,而海尔集团正是在这种机遇下发展壮大起来的。 3.经济因素 2008年,海尔品牌价值高达803亿元,自2002年以来,海尔品牌价值连续7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海尔品牌旗下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视机、热水器、电脑、手机、家居集成等19个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其中海尔冰箱、洗衣机还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首批中国世界名牌。2008年3月,海尔第二次入选英国《金融时报》评选的“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2008年6月,在《福布斯》

(现场管理)高级财务管理作业(四)高级财务管理作业(四)

(现场管理)高级财务管理作业(四)高级财务管理作业(四)

是与财务资本同等重要、甚至更为重要的一种资本要素。() 11、财务资本更主要的是为知识资本价值功能的发挥提供媒体和物质基础。() 12、薪酬计划的立足点是:经营者为企业取得了税后利润,它既能满足持续再生产的需要,又能为扩大再生产的提供保障。() 13、一般而言,剩余税后利润主要是经营者的知识资本创造的。() 14、股东与经营者之间激励不兼容以及由此而导致的代理成本、道德风险、效率损失等,是委托代理制面临的一个核心问题。() 15、遵循激励与约束的互动原则,要求企业必须以塑造约束机制为立足点,不断强化激励机制的功能。() 16、经营者各项管理绩效考核指标值较之市场或行业最好水平的比较劣势越大,股东财务资本要求的剩余贡献分享比例就会越高。() 17、从风险的承担角度来看,财务资本面临的风险要比知识资本大得多。() 18、判断企业财务是否处于安全运营状态,分析研究的着眼点是考察企业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彼此间在时间、数量及其结构上的协调对称程度。() 19、如果销售营业现金流入比率小于1,通常意味着企业收益质量低下,甚至处于过度经营状态。() 20、同样的产权比率,如果其中长期债务所占比重较大,企业实际的财务风险将会相对减少。()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纳税筹划的目的是()。 A.减少纳税成本 B.降低纳税风险 C.税后利润最大化 D.减少纳税资金短缺的机会成本 2、股利政策属于企业集团重大的战略管理事宜,其各项决策权高度集中于()。 A.母公司股东大会 B.母公司董事会 C.企业集团财务部 D.企业集团财务中心 3、如果用盈余公积金派发股利的话,派发股利后的盈余公积金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5%。若企业注册资本2000万元,盈余公积金600万元,那么,用盈余公积金派发股利最高金额应为()万元。 A.100B.300 C.500D.600 4、在两权分离为基础的现代企业制度下,股东拥有的最实质性的权利是()。 A.经营决策权B.审计监督权 C.董事选举权D.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 5、将每年股利的发放额固定在某一水平上,并在较长时期内保持不变的股利政策是()。 A.低定额加额外股利政策 B.剩余股利政策 C.定率股利政策 D.定额股利政策 6、竞争机制之所以能够促使经营者不断提高管理效率,首先是源于()对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

安全操作管理制度

安全操作管理制度 第1条为了进一步规范安全操作规程的管理,充实发挥操作规程在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作用,突显操作规程在安全生产中“法”的地位,提高职工规范操作能力,依据现行的国家、行业安全技术标准和规范、安全规程,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编制依据 一、现行的国家、行业安全技术标准和规范,安全规程及公司管理相关规定。 二、各类作业规程、工艺技术设计、工程设计、工艺纪律设计及标准等技术文件和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工作原理资料,以及设计、制造资料。 三、曾经出现过的危险、事故案例及与本项操纵有关的其它不安全因素。 四、作业环境条件、工作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等。 五、使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在新的环境下作业、特殊作业时,必读由相关领导及专业技术人员以实物或模拟进行作业全过程推演,在次基础上完成操作规程的编制。 1、对特殊工种作业人员检查的重点是特殊作业人员的身体条件是否符合要求、特种作业人员教育培训及复审教育是否按规定进行、是否有非特种作业人员进行特种作业、特种作业人员作业时是否有违章行为等。 2、检查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上岗率。对特种作业人员的操作证进

行严格检查,查证件有效期、真实性等。 3、检查员工掌握安全操作规程及应知应会基础情况。 第七条检查方法 检查采用现场检查和笔答考试两种方法。 现场检查的方法是:让员工从开始操作,直到这项工作结束为止,检查人员利用事先制定好的检查表,逐项进行打分,对不符合要求的操作,检查结束后在现场给予纠正。 作业规程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规范现场操作,使作业规程真正起到指导生产、服务生产、保证安全生产的作用,有效消除作业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从源头上消灭事故隐患,切实保障职工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特制定如下管理制度。 1、作业规程编制必须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公司相关制度、标准、规程和技术规范。 2、作业规程编制时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推广、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和先进的管理手段、提高经济效益。 3、必须严格按照“一岗位、一规程”的原则编制作业规程,不得套用、沿用作业规程。 4、作业规程的编制工作由工作单位技术人员负责。要做到内容齐全、语言简明、准确、规范,图表满足生产需要,标注齐全、比例恰当、图面清晰,按章节顺序编号。 5、作业规程编制前,应组织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有经验的操作

高级财务管理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二)

高级财务管理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二) 一、名词解释: 1、预算控制 2、预算管理组织 3、投资政策 4、内部折旧政策 5、基因置换策略 二、判断题 1、就其本质而言,现代预算制度方式与传统计划管理方式并无多大差异。() 答案:错误。现代预算制度方式与传统计划管理方式两者有质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在传统的计划管理方式下,企业只是被动的接受与绝对的服从计划,是计划的具体执行者,也不对完成结果负责。企业没有任何权利,压力和动力。而现代的预算制度是企业为有效地聚合内部各种资源,强化竞争优势,主动实行的“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它不是一种单纯的管理方法。其根本点在于通过预算代替日常管理,使预算成为一种自动的管理机制。本题混淆了两者之间质的差别。详细内容见教材P13、104。 2、预算亦即计划的定量(包括“数量”与“金额”两个方面)化,它反映着预算活动所需的财务资源和可能创造的财务资源。()答案:错误。预算是计划以定量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而定量包括“数

量”和“金额”两方面。其中,“数量”反映预算活动的水平以及支持这种活动所需的实物资源;“金额” 主要反映预算活动所需的财务资源和可能创造的财务资源。即“数量”和“金额”是预算的两个组成部分,二者缺一不可。本题只强调了“金额”,而忽略了“数量”。详细内容见教材P104。 3、任何企业集团,无论采取何种管理体制或管理政策,子公司资本预算的决策权都将掌握于控股母公司手中。() 答案:正确。详细内容见教材P139。 4、作为集团最高决策机构的母公司居于整个预算组织的核心领导地位。() 答案:正确。详细内容见教材P112。 5、按照集团不同发展阶段及其战略侧重点的不同,在预算目标规划的切入点上,也有着差异的模式。() 答案:正确。详细内容见教材P121。 6、就基本目的而言,产业型企业集团所实施的资本运作同资本型企业集团一样,主要都是基于资本保值与增值目的。() 答案:错误。企业集团组建的源动力不同,其目的也不一样。资本型的企业集团的目的在于通过资本运作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而产业型的企业集团的基本目的不仅仅局限于资本的保值增值,更主要的在于借助资本运作调整产业或产品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强化核心产业或主导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同时为子公司等成员企业创造一种风险机制。详细内容见教材P33或168。

高级财务管理-陆正飞-讨论题参考答案与案例分析指引

第1章讨论题: 1、保护小股东利益与保护控股股东利益是否可以协调? 讨论这个问题时,建议引导学生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和讨论。静态来看,控股股东为了获取私有利益,就会做出一些损害小股东利益的行为(如通过非公允的关联交易,掠夺上市公司的利益)。但是,动态来看,大股东为了实现自身的长期利益,必须考虑到小股东的利益诉求,否则,小股东通过“用脚投票”,使得公司股价下跌,虽然小股东首先受损,但最终也会损害大股东的利益——股价下跌,意味着公司未来再融资成本的上升)。因此,大股东也就有动机协调好与小股东之间的关系。例如,公司治理较好的公司,信息披露(包括法定披露和自愿披露)做得好,有助于降低公司与小股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进而有助于降低股权融资成本。当然,大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协调,也有赖于公司外部治理机制(法律法规等)的完善。 2、如何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不同的资本成本估算模型? 不同的资本成本估算模型,其理论基础有所不同,对参数的要求也不一样。选用资本成本估算模型时,一般来讲需要考虑以下一些因素:(1)资本市场特征。例如,在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之前,由于非流通股不能流通,导致流通股股价中包含了一部份流动性溢价,因此,在这种市场环境下,使用CAPM模型以外的估算模型(如股利模型、剩余收益模型等),估算出来的资本成本都会偏低。一旦完成了股权分置改革,公司的融资成本就不会农民低了。(2)公司未来的成长性。公司未来成长性越强,使用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的估算结果差异就越大。(3)参数取得的可能性。例如,当一家公司未来盈利增长预测非常不确定时,使用股利增长模型就会面临困难和挑战。 案例:1、国美电器大股东与董事会权力之争 一、教学目的和用途 本案例主要涵盖公司治理、法律和财务管理三个领域。从公司治理的角度而言,涉及股东大会与董事会权责划分、董事会治理效率;从法律的角度而言,涉及公司注册地的选择和法律适用、法律制度和投资者利益保护;从财务管理的角度而言,涉及财务管理目标和股东财富最大化、高管激励与股东财富创造。 二、案例分析方法 对于本案例的分析,可沿着国美电器大股东与董事会权力斗争的发展主线,从最初的大股东控制董事会到大股东失去对董事会的控制,而后又重新获得公司的控制权。在案例分析中,需要把握以下几个关键点: (一)大股东控制董事会阶段 1. 公司法律适用问题。公司在百慕大注册,因此适用百慕大的相关法律。根据百慕大公司法的规定,其奉行的是董事会中心主义,董事会拥有法律或公司章程规定赋予股东以外的一切权力。这也正是大股东和董事会出现权力之争的根源。 2. 股东大会对于董事会的一般授权的意图是什么?这是大股东为了满足自身控制权的需要,利用法律的相关规定,实现大股东利用较少的股权对公司的实现完全控制。 (二)黄光裕入狱和董事会重组 对于该案例的报道,媒体大多从这个阶段开始。在本阶段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点是: 1. 国美引入贝恩资本并签署相关的保护条款。为什么国美在众多投资者选择贝恩资本?如何评价贝恩资本与国美电器签订的保护条款?这里需引导学生比较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入股公司的一般情况,分析贝恩资本与国美电器签订的条款是宽松还是苛刻。 2. 国美电器的股权激励方案与高管立场转变。股权激励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高管激励措施。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运用股权激励的相关理论分析国美电器的股权激励方案。 (三)大股东和董事会的权力争夺

高级财务管理作业2

第二次作业讲评 同学们好: 我将批改作业情况反馈给您,请阅读。问题反馈如下: 1.做作业之前没有认真仔细阅读教材,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的不够扎实。 2.做题时没有仔细审题,因此导致答案错误很可惜。 3.回答问题不全面,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差。反映在作业里面就是:简答题回答的只是教材上的条目,没有对条目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案例分析题大部分学员只是从教材上摘录了原理,对基本原理阐述的不完整,也不知道如何将理论与实际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效果不是很理想,没有达到预期设计案例教学的目的。 根据已经完成的这次作业的完成情况来看,大多数学员对名词解释和简答题掌握的比较好,其次是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计算及分析题、案例分析题存在的问题最多。现在针对作业中存在问题较多的题型的答案进行解析。 (一)判断题 1、就其本质而言,现代预算制度方式与传统计划管理方式并无多大差异。() 答案:错误。现代预算制度方式与传统计划管理方式两者有质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在传统的计划管理方式下,企业只是被动的接受与绝对的服从计划,是计划的具体执行者,也不对完成结果负责。企业没有任何权利,压力和动力。而现代的预算制度是企业为有效地聚合内部各种资源,强化竞争优势,主动实行的“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它不是一种单纯的管理方法。其根本点在于通过预算代替日常管理,使预算成为一种自动的管理机制。本题混淆了两者之间质的差别。详细内容见教材P13、104。 2、预算亦即计划的定量(包括“数量”与“金额”两个方面)化,它反映着预算活动所需的财务资源和可能创造的财务资源。() 答案:错误。预算是计划以定量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而定量包括“数量”和“金额”两方面。其中,“数量”反映预算活动的水平以及支持这种活动所需的实物资源;“金额” 主要反映预算活动所需的财务资源和可能创造的财务资源。即“数量”和“金额”是预算的两个组成部分,二者缺一不可。本题只强调了“金额”,而忽略了“数量”。详细内容见教材P104。 3、任何企业集团,无论采取何种管理体制或管理政策,子公司资本预算的决策权都将掌握于控股母公司手中。() 答案:正确。详细内容见教材P139。 4、作为集团最高决策机构的母公司居于整个预算组织的核心领导地位。() 答案:正确。详细内容见教材P112。 5、按照集团不同发展阶段及其战略侧重点的不同,在预算目标规划的切入点上,也有着差异的模式。() 答案:正确。详细内容见教材P121。

高级财务管理案例分析

高级财务管理案例分析 《高级财务管理》案例分析 学生姓名: 占慧学号: 200795250124 班级: 企财07——01 专业: 财务管理指导教师: 邓学衷 2010 年 5 月 案例简介: 泸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我国特大型化工企业,年销售额近20亿元,利润2亿元左右,是中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和最佳经济效益企业之一。集团公司形成了以“十个统一”为内容的财务管理机制和会计核算体系: 1、统一资产管理。集团公司拥有的资产由公司统一管理,各单位受托经营本单位资产,受托经营限额以内的部分资产处置权必须报集团公司批准并备案,集团公司内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具备资产处置权。 2、统一资金管理。集团公司财务部成立了资金结算中心,取消了二级财务机构在各专业银行的账户,1997年度财务费用比上年同期减少了1500多万元。具体措施主要有:(1)集团公司内所有资金应由公司集中统一管理,通过资金结算中心对内部各单位统一结算和收付;(2)各二级单位在资金结算中心开立内部结算账户,并执行资金的有偿占用;(3)统一包括附营业务收入在内的所有财务收支,各单位通过资金结算中心统一结算。 3、统一银行帐户管理。各二级单位开立的账户均予以注销,二级单位确因生产经营、科研开发、基本建设等需要,在各专业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开立账户时、需报经集团公司批准。集团公司有权调用各单位的结余,并实行有偿占用。

4、统一信贷管理。集团公司作为一级法人,统一向各专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和有关单位办理各种资金信贷事项,各二级单位向集团公司申请内部贷款,有偿使用。 5、统一税费征纳管理。 、统一物资采购管理。集团公司内主要原材料、燃料、设备、备品备件、辅助材料由6 公司统一采购,各项物资采购必须编制采购计划,严格物资进出库的计量和检验制度。集团公司内有部分采购权的二级单位,其采购业务在供应部门指导下进行,并优先使用公司内各级库存物资。 7、统一财务收入管理。集团公司各种主营业务收入和附营业务收入都归口为财务部门管理,各单位和部门的非财务机构不得截留公司的各项收入。各单位财务部门必须将所实现的收入通过资金结算中心的内部结算制度集中统一到集团公司。 8、统一发票管理。集团公司实施了由财务部统一购领发票,统一解缴税金等一系列发货票管理制度。 9、统一会计核算和管理。(1)各单位财务负责人对所设会计科目和会计账簿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并全面及时地反映资产、负债,权益的财务状况和收入、成本(费用)、利润及其分配的经营成果,各内部报表编制单位必须及时、定期向集团公司财务部报送内部报表;(2)集团公司各单位必须建立财产清查制度,保证公司财产物资的账实、账账和账证相符;(3)各单位审核报销各种费用,必须按照集团公司的有关规定执行;(4)集团公司内各财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稽核制度,严格执行出纳人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有关收入、费用、债权债务等账务的登录。坚持出纳和会计核算岗位分开的内控原则。 10、统一财会人员管理。集团公司财务实行月度例会制,由财务部负责人主持,负责总结和布置集团公司财务工作。集团公司会计人员的业务接受财务部监督

高级财务管理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讲习题 一、填空: 1、Finance包括(货币与资本市场)、(投资)和(财务管理)等三个领域,其中,(财务管理)最为广泛。 2、我国高校会计学本科专业所开设的财务管理系列课程一般是 (财务管理专题)、(高级财务管理)和(国际财务管理)等。 3、会计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有(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学)、(成本与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学)、(审计)、(会计信息系统) 4、就财务学视角看,营运资本分为(净营运资本)和(毛营运资本),我国《财务通则》中所定义的营运资本为(净营运资本)。 二、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其理由: × 1、财务管理(Financial Management)与公司财务(Corporate Finance) 是相同的概念。 √2、会计学专业所开设的《财务管理》课程,实际上讲的是公司财务管理,及公司理财。 √ 3、《高级财务管理》是《财务管理》课程的延续,主要是讲授有关财务管理的专题,其本身没有严密的体系结构。 三、简述题: 1、简要说明《财务管理》的基本框架和内容。 答:第一部分:第一章财务管理总论。主要介绍财务管理的目标,内容,原则和环境,为学习以后各章奠定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财务管理环节,包括“第三章财务分析”和“第四章财务预测和预算”两部分内容。“财务报表分析”要熟练掌握各种基本财务比率,上市公司财务比率和现金流量分析的方法和应用。“财务预测与计划”要掌握各种基本方法。 第三部分: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二章及五至十章。该部分是最重要的部分。第二章货币时间价值部分是投资分析基础。第五章至十章从企业筹资,投资,分配三大块来讲述其中投资部分又分为项目投资,证券投资和营运资金管理。 第四部分:第十章和十一章,属于本课程的两个专题内容。十一章重点介绍企业价值并购财务管理。第十二章讲述了国际财务管理、 2、请阅读几本我国出版的《高级财务管理》教材,总结出《高级财务管理》课程的特点。 答:1,,对于“高级”的把握不是针对各种零散的特殊财务事项,而是从企业宏观层次,即决策管理当局财务管理的战略与政策角度进行系统的阐述。 2,着力于“观念及方法创新”的同时,吸收了国外的成功经验,并征询了国内诸多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及有关专家的意见,以确保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性。 3、请查阅ACCA、CGA考试用书《Advanced Financial Management》,总结其内容,并与我国有关《高级财务管理》教材进行比较,说明其异同。 答:异:国外教材:质量高,且论述详细,但是实务与案例脱离我国实际,且表述及思维方式与我国有所差异。 国内教材:有很多种版本,结构和内容有所区别。 同:基本原理和方法基本一致。 4、你认为应当如何确定《高级财务管理》课程的基本框架? 答:第一部分:财务管理基础,包括财务管理概论,价值与风险与证券估计 第二部分:投资管理,包括资金成本,资本预算。 第三部分:筹资与收益分配管理,包括筹资来源与工具,筹资决策,收益分配管理 第四部分:营运资本管理,包括流动资产管理,流动负债管理。 5、你打算怎样学好《高级财务管理课程》? 答:首先,熟悉并把握教材的整体结构和内容体系,在课堂上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把握。

安全操作规程管理制度

安全操作规程管理制度 安全操作规程是职工从事岗位作业,进行生产活动的技术规范,是保障生产安全的基础。为规范安全操作规程的编制、审核、贯彻与执行、落实、监督中的实施,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从事生产、生活的岗位工种必须制定安全操作规程。由各分管领导组织本系统的单位部门负责人对本单位部门所有岗位工种需编制安全操作规 程,并审核通过,认真贯彻执行。 第二条安全操作规程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必须符合本企业现场的条件,体现专业工种特点,具有指导性、安全性,使于标准规范化 操作。 第三条安全操作规程应涵属如下内容:1、各工种岗位对操作人员的基本要求; 2、各工种岗位对操作人员操作程序和标准; 3、岗位环节全过程控制, 要涵盖从进入操作现场操作准备到操作结束和离开操作现场全过程的各 个操作环节;4、违反操作程序和标准可能导致的危险和危害。 第四条安全操作规程必须经单位技术负责人组织审核,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批准发布实施。 第五条职工上岗前必须经过岗位工种安全操作规程培训,掌握工种安全操作规程,经考试合格后持证方可上岗,特殊工种必须按规定经具有资质的安 全培训机构进行培训,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第六条工区(车间)必须经常对职工进行安全操作规程培训,培训形式多样化、每半年组织一次考试。 第七条职能部门负责对安全操作规程的贯彻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都均断定为“三违”,对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人员要按有关规 定予以处罚。 第八条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是提高职工素质,保证安全生产的一项长期基础工作,各单位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和分工、认真组织开展好此项工作。否 则,因操作规程编制审核贯彻执行不力的,给予责任人100—500元的处 罚,因无操作规程施工造成事故的,要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第九条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可分为十个区域为安全操作规程必须健全建立的岗位:

高级财务管理作业()参考答案

高级财务管理作业(二)参考答案 (2001年12月06日) 一、名词解释 1.预算控制(预算管理):P85 2.预算控制循环:P86 3.投资政策:P110 4.投资质量标准:P114 5.基因置换策略:P146 6.杠杆收购:P168 7.卖方融资:P169 8.资本预算:P102 二、判断题(正确地在括号内划“√”,错误地在括号内划“×”) 1.预算亦即计划地定量(包括“数量”与“金额”两个方面)化,它反映着预算活动所需地财务资源和可能创造地财务资源.(×) 2.实施预算控制有利于实现资源整合配置地高效率,这必然为风险抗御技能地提高奠定了最为强大地基础. (√) 3.预算控制体系是否具有生命力,主要看其能否与当前地市场供求状况相适应. (× ) 4.在权责利三者关系中,必须强调目标与责任决定权力,而不是相反. (√) 5.预算控制属于企业集团具有战略性意义地管理机制,因此,预算管理地常设权力机构—集团预算管理委员会必须置于母公司董事会地直接领导之下. (×) 6.凡实施预算制度地企业集团,都需要在预算管理委员会下设置专门地预算编制、监控、协调及信息反馈等具体执行机构.(×) 7.就基本目地而言,产业型企业集团所实施地资本运作同资本型企业集团一样,主要都是基于资本保值与增值目地. (×) 8.实现纳税现金流出最小化是研究税法折旧政策地根本目地. (×)

9.集团总部在选择并利用会计折旧政策及税法折旧政策时,需要考虑地首要问题是怎样更有利于实现市场价值最大化和纳税现金流出最小化. (√) 三、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地字母序号填入括号内) 1.责任预算及其目标地有效实施,必须依赖(D)地控制与推动. A.财务战略 B.财务政策 C.预算控制地指导思想 D.具有激励与约束功能地各项具体责任业绩标准 E.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分立与相互制衡 2.责任业绩标准地厘定,除了要遵循可控性原则外,还必须考虑(C). A.全员民主参与 B.股东报酬期望 C.谋求市场竞争优势地客观强制 D.激发与增强各责任单位/责任人地积极性、创造性与责任感 E.预算组织结构地合理性、责任层次与责任界限地清晰性 3.在整个预算组织体系中,居于核心领导地位地是( C ). A.集团财务总部 B.集团预算管理委员会 C.母公司董事会 D.母公司经营者 4.已知资产收益率为20%,负债利息率为10%,产权比率(负债/股本)为3﹕1,所得税率为30%,则资本报酬率为(C). A.50% B.41% C.35% D.60% E.30% 5.准确地讲,一个完整地资本预算包括(D).

生产安全操作管理规定

生产安全操作管理规定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

生产安全操作管理制度

生产安全操作管理制度 第一条污水处理厂内运行安全生产一般要求 1、凡本厂职工(包括学员、实习生)要熟知安全操作规程,在操作中,应坚守岗位,严格按操作规程工作。 2、生产作业时必须穿工作鞋,注意防滑,不得在池上追逐奔跑,不得酒后上池子。 3、经常检查走道板、栏杆,如有不牢固或损坏情况,立即汇报修理。 4、夜里不得摸黑工作。 5、遇有池上积雪或结冰时,应先清扫,然后上池工作。 6、作好日常维护、保养并作好巡视检查记录,发现异常情况,立即上报有关部门。 第二条防毒气管理要求 1、下池、下井工作必须先填写《井下、池内作业工作票》,向领导申报,经总经理、或副总经理批准后方可进行。 2、下池、下井工作前,必须检测池内、井下毒气浓度,不符合工作要求时,不得下去工作。 3、当井下、池内毒气超标时,必须采取必要的通风措施,等安全条件具备后,才可下池、下井工作。

4、井下、池内作业必须明确分工,明确负责人、安全员、抢救员,作业人数不得少于3人。 5、井下、池内作业严禁吸烟和明火作业,确实需要明火作业的,必须经安全主管负责部门批准,批准后才能进行。 6、井下、池内作业必须全神贯注,密切配合,工作时不许嬉戏及随意离开岗位,以免发生危险。 第三条防溺水和防高空坠落要求 1、池上栏杆必须经常检查,以防发生事故。 2、不准随意越栏工作,经批准后,越栏工作必须穿好救生衣或系好安全带并有人监护。 3、池上救生圈不得挪用,以备不测之需。 4、池上走道板必须保持平整和无积雪、无结冰。 5、全厂井盖如有腐蚀损坏,要及时调换。 6、患有心脏病、高血压和深度近视人员不得登高作业。 7、迷雾、大雪、大雨或六级以上大风天气不得登高作业。 8、登高时必须佩带安全帽和安全带。 9、夜间不摸黑登高。 10、饮酒、精神不振或医院证明不宜登高者不得高空作业。 11、登高必须检查脚手架、脚手板的牢固情况。 12、登高不准穿厚底皮鞋或携带笨重工具。

高级财务管理学课程设计案例

课程设计案例 1.企业兼并可行性分析 A公司拟兼并与其经营相近的B公司,有关材料如下: (1)经资产评估公司评估,B公司的资产总额为5500万元,负债总额为3500万元,所有者权益总额为2000万元。 (2)经双方协商,A公司为收购B公司的资产,在兼并时向B公司所有者支付现金2000万元,以后分期代偿3500万元的债务(其中2000万元在2年后到期,利率12%,另1000万元在1年后到期,利率为10%,500万元在半年内到期,年利率6%,以上长期负债均半年付息一次,到期还本)。 (3)A公司预测,若兼并B公司,前3年可望全公司增加现金流入量每年1200万元,以后3年可使全公司现金流入量每年增加1000万元,第六年年末将重组后的B公司出售,估计售后流入4800万元。 (4)兼并过程中支付的可行性咨询费与法律等费用为30万元。 (5)当年市场平均基准利率为15%。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评价此兼并的可行性。 用贴现现金流法来评价兼并的可行性。 1、计算各长期负债的半年利息; (1)2000×(12%÷2)=120(万元) (2)1000×(10%÷2)=50(万元) (3)500×(6%÷2)=15(万元) 2、计算在兼并过程中各期现金流出量,如下所示; (1)第0年现金流出量=2000+30=2030(万元) (2)第0.5年现金流出量=120+50+15+500=685(万元) (3)第1年现金流出量=120+50+1000=1170(万元) (4)第1.5年现金流出量=120(万元) (5)第2年现金流出量=120+2000=2120(万元) 贴现现金流出量公式为:

企业并购案例分析高级财务管理

联想收购摩托罗拉一、收购简介 2014年初,联想集团宣布以29.1亿美元的价格从谷歌手中买下摩托罗拉移动业务,收购资产包括3500名员工、2000项专利、品牌和注册商标。联想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将此次交易视为复制十年前成功的机会——彼时联想收购了陷入亏损的IBM PC业务,随后将合并后的公司打造为全球最大的PC制造商。然而,收购摩托罗拉已成为联想的败笔。在收购摩托罗拉两年后,联想在美国裁员数已超过2000人,在全球智能机市场的排名也从第三跌到最低时候的第八位。2016年5月,联想遭遇了自2009年以来的首次年度亏损,这与收购摩托罗拉有直接的关系。 据统计,联想移动(含摩托罗拉)在2017年中仅售出179万台手机,排名中国市场第10,不及第一名华为手机销量的零头。和过去中国前三、世界前四的成绩相比,今天的联想手机(包括摩托罗拉)在国内毫无存在感。 二、收购背景及动因 (一)联想方面——PC市场不景气,寻找新的增长点 联想的PC业务下滑与全球PC市场有关。近年全球PC市场受智能手机的冲击很大,联想在商用电脑及消费个人电脑销量均出现了下滑; PC市场已经饱和,竞争极度激烈。整个PC市场在萎缩,联想也随之萎缩。 PC市场不景气,联想寻求新的增长点,摩托罗拉在2014年是美国第三大安卓手机厂商,而联想手机目前还没有开辟美国市场。联想希望通过这次收购加速自己在智能手机领域的进展,通过这项交易,联想希望在北美和拉丁美洲的市场会更加强劲。 (二)谷歌方面——战略调整 对于谷歌来说,这是一次战略的变化,谷歌当年收购Moto可以更接近智能手机制造

商实现软硬结合;但其CEO拉里佩奇表示,与联想达成这项收购协议后,谷歌将更专注安卓生态系统的优化和创新。 摩托移动现任CEO Dennis Woodside则表示,联想硬件的专业经验相信会加速业务的发展。 三、支付方式 此次收购采用的支付方式是现金支付方式和股权支付,期权支付,这种把各种支付方式组合在一起,既能集中各种支付方式的长处,又能避免它们的不足,对于并购方而言,采用混合支付方式可以避免由于大量现金流出造成的状况恶化,还可以防止原有股东的股权被大量稀释。联想集团宣布将以29亿美元的价格购买摩托罗拉移动控股公司100%的股份。其中14.1亿美元已支付,包括6.6亿美元现金和7.5亿美元联想普通股,其余15亿美元将通过三年期票支付。作为回报,联想拥有摩托罗拉移动的3500名员工、2000项专利、品牌和商标,以及与全球50多家运营商的合作伙伴关系。作为与谷歌长期合作的一部分,联想还将获得专利组合和其他知识产权的许可。采用这种全面的证券支付方式的优势在于,联想可以利用自己的货币资金来满足即时支付的需要,这无疑降低了集团的财务风险;同时,谷歌在收购完成后成为联想的大股东之一,两家公司的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加强。这张三年期票缓解了联想现金流的暂时压力。这将使联想能够在未来更多地关注摩托罗拉的整合。 四、融资方式 在这次联想收购摩托罗拉的例子中,主要涉及到了两种并购融资方式:购买式并购和股权交易式并购。联想在并购中一共支付了29亿美金,分为三个部分:1、6.6美元的现金用于直接支付2、7.5美元用联想的股份支付?3、15?亿美元是3年期的本票支付。 在本次并购之后,谷歌将得到联想大约5.94%的股份,对于联想而言,在使用股份作为收购支付的一部分代表着谷歌在这起交易中对联想的入股,这对于联想来说有重要的意义,本身联想在安卓圈中并不凸显其地位,然而一旦有谷歌入股,联想在安卓手机制造商中的地位将大大提升,在安卓阵营保持坐二往一的地位是很有保证的。而且站在联

高级财务管理作业答案

高级财务管理作业答案 (第一章――第三章) 一、名词解释: 1.目标逆向选择:6页 2.公司治理结构:13页 3.财务管理体制:P31 4.财务结算中心:P36 5.财务总监委派制:P44 6.财务监事委派制:P44 7.战略发展结构:P61 8.财务政策:P78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划“”,错误的在括号内划“”) 1.企业集团本身并不是法人,从而不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以及相应的民事权。() 2.母公司要对子公司实施有效的控制,就必须采取绝对控股的方式. () 3.在财务管理主体上,企业集团呈现为一元中心下的多层级复合结构特征。() 4.一般而言,较之分权制,集权制下的总部对财务信息的质量要求更高、内容结构更加复杂。()5.成员企业个体财务目标对集团整体财务目标在战略上的统合性,是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目标的基本特征。()6.账面(财务报表)意义的财务资源规模的大小,是判断一个企业集团是否拥有财务资源优势的基本依据。() 7.明晰产权利益关系,是公司治理的根本目的或宗旨。() 8.企业集团集权管理制与分权制之差别,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权力的“集中”或“分散”的概念,而主要在于“权”的界限及其所体现的层次结构特征。()9.集权制与分权制的利弊表明:集权制必然导致低效率,而分权制则恰恰相反。()10.财务主管委派制即同时赋予财务总监代表母公司对子公司实施财务监督与财务决策的双重职能。 ()11.就本质或核心意义而言,企业集团的整体战略首先体现着母公司的意志。()12.强化现金/资金的控制并实现其运转的高效率性,是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13.一般而言,财务结算中心体现为财务集权制,而财务公司则体现着财务分权制。()14.在报告标准的选择上,核心主导业务原则上采用绝对报告标准。()15.财务决策管理权限的划分,是整个财务管理体制的核心。()16.作为彼此独立的法人主体,母公司在处理与子公司的关系上必须以产权制度安排为基本依据,其中独立责任与有限责任是应当遵循的两条最主要的原则。() 17.在集权财务体制下,财务公司在行政与业务上接受母公司财务部的领导,二者体现为一种隶属关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