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0068外国财政学 资本主义财政学名词解释

0068外国财政学 资本主义财政学名词解释

资本主义财政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

财政:是国家凭借其政治力量,通过集中一部分社会财富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并通过这些收支活动调节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以达到资源优化配置、公平分配、竞技稳定和发展的目标。

公共经济:是指国家或政府的经济,公共部门经济的活动主要也就是指财政分配活动。

私人经济:是指企业和个人家庭的经济,亦即市场经济。

公货物:是为了满足全社会成员的共同需要,所以只能由公共经济来提供,私人经济无法提供的。私货物:即为通过市场提供的商品或服务,只解决社会上各个私人的个别需要。

财政的三大经济职能:

配置职能:是指对整个社会的经济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有效的配置,使之能够合理地利用,以取得最大的效益。

分配职能:是指国家通过财政使各个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分配较为均等。

稳定职能:通常是指国家调节经济,通过财政政策措施,谋求高就业、物价相对稳定和适度的经济增长。

经济福利:是指可以直接或间接用货币来计量的那部分福利。

社会经济福利:是指社会的所有成员的经济性福利的总和。

第三章

外部因素:是指人们的生产或消费活动对社会和其他人所产生的外部经济影响。

社会总效益:包括项目本身的效益(亦称内在效益)和该项目对社会产生的效益(亦称外在效益)。社会总费用:包括项目本身的费用(亦称内在成本)和该项目对社会产生的费用(亦称外在成本)。财政支出: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财政支出包括政府预算中来自税收和借款的那部分财政支出;

广义的财政支出则应包括中央预算支出、地方预算支出、各级政府中的许多预算外的专项资金支出,以及国有经济部门的部分支出。

中央预算支出:是最狭义范围的财政支出,在各国财政支出中占有重要地位。

地方预算支出:一般是指除中央政府以外的各级政府的预算支出的总称。

第四章

国营经济部门:

国营经济部门收入:是指国家企业、事业等单位以及属于国家所有的股权、债权等所取得的收入。私有企业国有化的含义:即生产资料由资本家所有转归资产阶级国家所有。

国有企业私有化:是指政府把一部分国有企业(或其部分股权)有偿地转让为私人所有。

行政收入:是指政府及其所属机构为社会上一部分人或个别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提供服务所取得的收入。

行政收入的种类:

规费:是指各级政府机关为个人提供某种特定的服务所收取的费用,作为政府提供服务的代价。特别捐:是指各级政府为新建市政设施或改良原有设施,在受益区域内依据受益人的利益大小比例地摊派所取得的一种收入,以抵补建设费用的一部分或全部。

特许金:是指政府将某种特许权让与私人,而向享受特许权的人收取的一定数量的收入。

罚款:是指政府对危害国家利益或公共利益的一切违法行为,规定赔偿义务,课以罚款,作为一种惩戒处分。

第五章

税收原则:是国家设计或建立税收制度方面所应遵循的基本指导思想,也是评价税收制度以及考核税务行政管理状况的基本准则。

税收制度:是国家各种税收法令和课征方法的总称,一般包括税收法规、条例、施行细则、稽征管理方法等等。

公平原则:

横向公平: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相同的人应当缴纳数额相同的税收,即以同等的课税对待条件相同的人。

纵向公平:又称垂直公平,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不同的人应当缴纳数额不同的税收。

效率原则:是指国家征税要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机制的有效运行,提高税务行政的管理效率,即在促进经济的有效运转和税务行政方面讲求效率。

稳定经济原则:亦称机能财政原则,是指税收要成为政府干预调节经济的杠杆,发挥引导和保持充分就业和稳定物价水平的作用。

课税主体:亦称纳税人或纳税义务人,是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人。

课税客体:亦称课税对象,即课税的目的物,也就是对什么课税。

税目:是课税客体在内容上的具体化,反映具体的课税界限。

税率:是税额与课税基数之间的数量关系或比例,是课税的尺度。

全额累进税率:是随课税对象数额的增加,税率逐步提高,但全部应税数额都适用同一个税率课税。超额累进税率:是把课税对象按数额大小划分成若干等级部分,对每个等级部分分别规定相应的税率,分别计算税额,而后相加即为应课税款,也就是一定数量的课税对象可以同时适用几个等级部分的税率。

直接税:凡纳税人不能将税负转嫁于他人,亦即纳税人与负税人同为一人,不发生转嫁关系的税收,如所得税和财产税。

间接税:凡纳税人可将税负转嫁于他人,亦即纳税人与负税人非同为一人,其间发生转嫁关系的税收,如商品流转税。

税收效应:指的是纳税人因国家课税而在其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方面作出的反应。

税收转嫁:是指纳税人在交纳税款后,通过种种途径而将税收负担转移给他人的过程。

税收归宿:是指税收负担的最终归着点或税收转嫁的最后结果。

辗转转嫁:同一税额从纳税人到最后负税人,其转嫁运动发生一次以上。

直接负担:纳税人在纳税后不能将税负转嫁给他人,而由自己负担的,是税收的直接负担。

间接负担:纳税人在纳税后可能将税负转嫁给他人,而由别人负担的,是税收的间接负担。

前转:亦称顺转或向前转嫁,即纳税人将其所纳税款,按商品流转方向,通过提高商品销售价格的方法,向前转嫁给商品购买者或最终消费者负担的一种形式。

后转:亦称逆转或向后转嫁,即纳税人将其所纳税款,以压低商品进价或降低工资、延长工时等方法,向后转嫁给商品供应者或生产劳动者负担的一种形式。

消转:亦称税收的转化,即纳税人将其所有纳税款,即不向前转嫁也不向后转嫁,而是通过改善经营管理,改进生产技术等方法,补偿其纳税损失,使支付税款之后的利润水平不比纳税前减少,从而使税负在生产发展和国民收入增加中消化掉。

税收资本化:亦称资本还原,即购买者将所购资本品未来应纳税款,通过从所购资本品的价格中预先扣除(即压低资本品购买价)的方法,向后转移给资本品出售者。

需求弹性:指的是商品的需求量(购买量)对于市场价格升降所作出的反应程度。

供给弹性:指的是商品的供给量(生产量)对于市场价格升降所作出的反应程度。

第六章

所得税:就是以所得收入为课税对象,向取得收入的纳税人课征的税。

所得税的三种类型:

分类所得税:亦称分类税制,即将所得按来源划分成若干类别,对各种不同来源的所得,分别计算征收所得税。

综合所得税:亦称综合税制,即对纳税人全年各种不同来源的所得,综合计算征收所得税。

分类综合所得税:亦称混合税制,即综合分类和综合两种所得税的优点,实行分项课征和综合计税相结合。

属地主义原则:它根据地域概念确定,以一国主权所及领土疆域为其行使税收管辖权的范围,而不论纳税人是否为本国公民或居民。按照属地主义原则所确立的在所得税上的管辖权,叫做“收入来

源税收管辖权”。

属人主义原则:它根据人员概念确定,以一国所管辖的公民或居民为其行使税收管辖权的范围,而不论这些公民或居民所从事的经济活动是否发生在本国领土疆域之内。按照属人主义原则所确立的税收管辖权,叫做“居民(公民)税收管辖权”。

所得:狭义指:它将所得定义为在一定期间运用资本或劳力所获得的货币收益货报酬。广义:为在一定期间所获得的一切经济利益,而不管其来源怎样,方式如何,货币收益还是实物收益。从源征收法:是指在支付收入时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申报清交法:就是分期预缴和年终汇算相结合,由纳税人在纳税年度申报全年估算的总收入额,并按估算额分期预缴税款。

公司所得税:是以公司(企业)组织为纳税义务人,对其一定期间的所得额(或利润额)课征的一种税收。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直线法:即按照固定资产使用年限每年提取均等数额的折旧费;

余额递减法:即根据资产账面余额按固定比率(大于直线法的折旧率)计算折旧,每年递减后的余额按固定比率计算,折旧额逐年减少;

年数合计发:即每年折旧额等于资产价值乘以剩余年数和耐用总年数之比。

资本利得:是指公司企业出售或交换投资的财产所得到并实现了的收益。

社会保险税是作为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的财政来源,而以纳税人的工资和薪金所得为课税对象的一种税收。

第七章财产课税

一般财产税:以纳税人的全部财产价值为课征对象,实行综合课征。

土地税:是以土地为课征对象而征收的一种税收。

财产税性质的土地税:以土地的数量或价值为课税基数。它又可分为从量课征的土地税,如地亩税;从价课征的土地税,如地价税。

地亩税:亦称面积税,以土地的单位面积为课税标准,即规定每单位面积土地的税额,按土地面积大小确定总税额。

地价税:是以土地的单位价值为课税标准。

所得税性质的土地税:以土地的收益额或所得额为课税基数。它又可分为土地收益税、土地所得税和土地增值税。

土地收益税:是以土地收益额为课税标准而征收的税。

土地所得税:是以土地所得额为课税标准而征收的税。

土地增值税:是以土地增值额为课税标准而征收的税。

房屋税:是以附着于土地上的房屋及有关建筑物为对象而课征的一种税收。

财产税性质的房屋税:是以房屋的数量或价值为课税标准,包括从量课征和从价课征两种方法。所得税性质的房屋税:以房屋的租金收益或出租所得为课税标准。

消费税性质的房屋税:以房屋的消费使用作为课税对象,对房屋居住人课征。

不动产税:是以土地和房屋为主要内容的不动产为课税对象儿课征的一种税收。

财产转让税:是一种总称,它包括遗产税、继承税和赠予税三个税种。

遗产税:是以财产所有人死亡时所遗留的财产为课税对象课征的税。

继承税:是以财产继承人在财产所有人死亡后所继承的财产为课税对象课征的税。

赠予税:是以赠送的财产价值为课税对象而向赠予人或受赠人征收的一种税。

第八章商品课税

商品课税:是指对商品和劳务所课征的税收,在国际上通称为“商品和劳务税”。

消费税:是以消费品(或消费行为)的流转额作为课税对象的各种税收的统称。

从价课税:以每单位应税商品的价格为计税依据,并按应税商品的单价价格规定一定百分比的税率。从量课税:通常以每单位应税商品的重量、数量、长度或容积等为计税依据,并按每单位应税商品

规定固定数额的税金,这种固定税额即为定额税率。

销售税:亦称营业税,顾名思义,是以工商业户的商品(劳务)销售收入额(或营业收入额)为课税对象的税收。它是商品课税的传统形式。

增值税:是以工商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课税对象所课征的税收。它是商品课税的一种新型的形式。

增值额:一般是指工商企业利用购进的商品和劳务进行加工生产或经营从而增加的价值额。

含义:①就某一工商企业而言,增值额是这个企业的商品销售额或经营收入额扣除规定的非增值项目(这部分相当于物化劳动的价值)后的余额。②就商品生产流转的全过程而言,一种商品从其原料生产到最后销售的各个流转环节的增值之和,相当于该商品进入消费前的最后销售总值即零售价格。

关税:是对进出国境的商品货物流转额课征的一种税收。它是商品课税的一种形式。

关税壁垒:是指用课征高额进出口关税和各种附加关税的办法树立屏障,以阻止或限制别国商品输入的一种措施。

非关税壁垒:是关税壁垒的对称,它是指用关税以外的其他各种直接或间接措施树立进口屏障,以限制或阻止外国商品的输入。

第九章资本主义国家公债

公债:是政府筹集财政资金的一种有偿形式,按照有借有还的信用原则,通过发行债券的借贷活动,从国内或国外吸收一部分资金,来满足财政用款的需要。

公债用途:指的是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利用公债所能达到的目的或产生的效果。

可转让公债:是指可在金融市场上(主要指证券交易所)自由买卖的公债。通常按还本期限的长短分为四种:国库券、中期债券、长期债券和预付税款券。

不可转让公债:是不能再金融市场上自由流通买卖的公债。

强制公债:是政府不管认购者是否愿意,而利用政治权利强行发行的公债。

自由公债:是指政府所发行的自由认购者自主决定购买与否的公债,亦称作任意公债或普通公债。储蓄债券:是专门用于吸收居民家庭储蓄的债券。

专用债券是专门用于特定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和养老基金等)筹集财政资金的债券。

按期分次支付法:即将债券应付利息,在债券存在期限内分作几次(如每一年或半年)支付。一般附有息票,债券持有者可按期见下息票,兑付息款。

到期一次支付法:即将债券应付利息同偿还本金结合起来,在债券到期时一次支付,而不是分作几次支付。

分期逐步偿还法:即对一种债券规定几个还本期,每期按还本一定比例,直至债券到期时,本金全部偿清。

抽签轮次偿还法:即在公债偿还期内,通过定期按公债券号码抽签对号以确定偿还一定比例债券,直至偿还期结束。

到期一次偿还法:即对发行的公债在债券到期日按票面额一次全部偿清,也就是何时债券到期,何时一次偿还。

市场购销偿还法:即在债券期限内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从证券市场上赎回(或称买回)一定比例债券,赎回后再不卖出,以致在这种债券期满时,已全部或绝大部分被政府所持有,从而债券的偿还实际上已变成一个政府内部的账目处理问题。

以新替旧偿还法:政府通过发行新债券来兑换到期的旧债券以达到偿还公债之目的。

设立偿债资金:由政府预算设置专项基金用以偿还公债。即每年从财政收入中拨交一笔专款设立基金,由特定机关管理专充偿付公债只用,而不得用作其他用途。

依赖财政盈余:政府在财政年度结束时,以当年财政收支的结余作为偿还公债的资金。

通过预算列支:将每年的公债偿还数额作为财政支出的“债务还本”项目而列入当年支出预算,由正常财政收入(主要指税收)保证公债的偿还。

举借新债:政府发行新债券为到期债务筹措偿还资金,也就是以接新债的收入作为还旧债的资金来源。

财政政策:主要包括税收政策、支出政策及赤字弥补政策三个方面。它通过政府支出和税收的调节以及举借公债发挥其对经济的影响作用。

货币政策:主要指中央银行运用买卖政府债券的公开市场业务、调整贴现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等“三大武器”来影响市场利率和调节货币供给量。

公债管理的流动效应:是指在公债管理上改变公债的流动性程度,影响整个社会的流动性状况,从而对经济施加扩张性或抑制性影响。

公债管理的利息率效应:是指通过在公债管理上调整公债的利息率和影响其供求状况来影响金融市场利率升降,从而对经济施加扩张性或抑制性影响。

第十章国家预算

国家预算:是一国政府把本年度的预期收入和支出进行汇总,从而反映出年度收支在量上的对比关系。

充分就业预算平衡:就是要求按充分就业条件下估计的国民收入规模来安排预算收支,这样达到的预算平衡。

零基预算:是不受以往年度预算的约束,即在新的财政年度开始时,对以往年度批准的各项预算支出数额,重新进行审核和确定。

国民经济预算:又称经济分析预算,是指一个国家对一定时期内的国民产品和国民收入进行估计,并且依据政府财政收支、私人投资和消费以及进出口等资料所编制的预算。

预算主动权:是指在预算的编制和审批过程中,建议进行某项新的支出或增加某项已有支出的权力。

第十一章财政体制

财政补助:是把中央政府的一部分财政资金转移给各级地方政府,规定用于特定用途或平衡地方收支。分为专项补助、一般补助和收入分享等形式。

收入划分和分成:是指由中央政府课征的税收收入或由各级政府课征的税收收入,按照法律规定或通过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自愿协商,在各级政府间划分或按一定比例对税收收入进行分配。

税收协调:是上下级政府之间为减轻重复课税的影响,采取税收扣除和税收抵免等方法。

税收扣除:是指某一级政府规定从纳税人的应税收入中减除其向其他级政府已缴的税款部分。

税收抵免:是指上级政府允许纳税人从其向该级政府的应纳税额中,减除向下级政府已缴的税款部分。

第十二章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就是国家运用各种财政手段和措施,以实现一定时期的经济目标的政策。

充分就业:并非指所有有工作能力而又要求工作的人都能得到一个有一定工资报酬的工作机会,而是指扣除了季节性和摩擦性失业的充分就业。

物价稳定:就是要控制通货膨胀。

经济增长:①指国家的产品和劳务数量要有实际增加,以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经过价格调整后的实际年增长率来衡量。②是指按人口平均的产品或劳务数量要有实际增加。

季节性失业:是临时性的,一旦淡季过去,旺季到来,工人便可恢复工作。

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劳动力需求结构的变化,工人不能很快或完全适应新结构的要求而造成的失业。

周期性失业:是指由于周期性爆发的经济危机而造成的失业。

自决的财政政策:就是政府根据不同时期经济形势,相应采取变动政府支出和税收的措施以消除经济波动,谋求实现既无失业又无通货膨胀的稳定增长之目标。

非自决的财政政策:就是随着经济形势的周期性变化,一些政府支出的税收自动发生增减变化,从而对经济的波动发挥自动抵消作用。

福师公共财政学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

福师公共财政学在线作 业一满分答案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LINDA on December 15, 2012.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政策过程的首要阶段是( )。 A. 政策咨询 B. 政策制定 C. 政策执行 D. 政策评估 满分:2 分 2. 如何正确理解财政平衡() A. 收支大体平衡,略有少量赤字 B. 收大于支,略有结余 C. 收支相抵,不多不少 D. 是绝对收支相等 满分:2 分 3. 在安排预算时,应支持的科学顺序:() A. 先发展,后维持 B. 先维持,后发展 C. 兼顾维持和发展 D. 视具体情况而定 满分:2 分 4. 系统论的创始人是( )。 A. 贝塔朗菲 B. 拉斯韦尔 C. 西蒙 D. 林德布洛姆 满分:2 分 5. 大卫?伊斯顿等人提出的公共政策模型是( )。 A. 系统理论模型 B. 渐进主义模型 C. 过程模型 D. 团体理论模型 满分:2 分 6. 财权,财力基本上集中于中央,地方机动财力财权很少,是一种()体制 A. 统收统支

B. 划分收支,分级管理 C. 分级包干 D. 财政收支包干 满分:2 分 7. 政策方案形成的中心环节是( )。 A. 政策问题 B. 政策议程 C. 政策规划 D. 政策方案抉择 满分:2 分 8. 下列不属于对流转额课税的是() A. 增值税 B. 营业税 C. 所得税 D. 消费税 满分:2 分 9. 我国消费税的纳税环节是() A. 零售环节 B. 批发环节 C. 消费环节 D. 生产环节 满分:2 分 10. 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中,最易引起通货膨胀的方式是() A. 动用财政结余 B. 向银行透支 C. 增加税收 D. 发行国债 满分:2 分 11. 在政策系统中被称之为“智囊子系统”或“参谋子系统”的是( )。 A. 信息子系统 B. 咨询子系统 C. 决断子系统 D. 执行子系统 满分:2 分 12. 财政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完整版)公共财政学期末复习资料

1、市场经济的本质、市场失灵的表现形式及内涵 答:市场经济的本质:以价格作为资源配置基础的经济体制。 市场失灵的内涵:是指在原始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很难毫无缺陷的运转,受其内在机制的制约总在某些领域存在失灵。它的主要表现形式为:1.缺乏公共品(劳务)2.存在外部效应3.产生自然垄断4.信息不灵5.分配不公平 2、财政在国民经济循环中的调节作用是怎样实现的,怎样判断财政经济态势是否健康?答:作用:(一)财政在总供需平衡中的作用: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在于总供需的平衡,财政在总供需中占有重要地位。总供给=消费+储蓄+税收;总需求=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储蓄+政府税收=投资+政府支出。财政有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性支出、税收和转移支付来影响总供需。(二)国民收入分配中的财政:财政是以政府为主体为满足公共需求而参与国民收入所形成的分配关系,实质上是以分配实施着资源配置及收入调节等宏观功能:财产、行为流转税系与折旧直接参与国内生产总值分配,共同构成国民生产总值(要素分配);企业所得税、转移支付直接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初次分配);个人所得税、个人负担社会保障参与个人收入分配(再分配);政府采购与政府转移支付构成政府支出,参与整个总需求平衡的调节。判断标准:1.财政经济环境分析。消费、投资与进出口状态及递增速度;一、二、三产业发展态势;物价、就业状态;GDP增长状态;财政平衡与贸易平衡状态。2.财政基本形势。财政收支状况,财政政策取向及效果,财政收支结构;税收、公债状况;财政收支占GDP 比重及变化趋势,公债状况,财政秩序。 3、掌握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财政改革的历史进程(重大事件) 经济改革:第一阶段,中国共产党执政到改革开放前,主要是围绕怎样看待市场的作用、怎样认识和对待商品货币关系、是否应该利用价值规律等问题展开;第二阶段,1978—1983年,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改革思想;第三阶段,1984—1987年,提出了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第四阶段,1987—1992年,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理论;第五阶段,1992年以后,邓小平明确提出了“计划与市场经济都是经济手段”的重要论断。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五大进一步确认“建设有中国特色对的社会主义,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使市场经济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经济改革大事记: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允许对外贸易和外商投资1979年实行包产到户,鼓励乡镇企业发展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1984年鼓励个体经济发展(8人以下)1993年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1年加入WTO 财政改革:1976年围绕“对内搞活,对外开放”逐步推进改革。财政体制与预算:1980 年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1985年实行“划分税种基础上总额分成”;1994年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1992年实行复式运算;2007年实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公债:1981年恢复发行国债;1991年采用承购包销制,1993年引进一级自营商制,1996年实行招标制发行公债。财政政策:1998年实行积极财政政策;2003年实行稳健财政政策。财务、会计制度:1980年恢复注册会计师制度;1993年发布《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2007年实行《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4、根据公共品理论,政府与市场怎样划分调节领域 提供主体特性有效配置标准 公共品:政府效用不可分割受益非排他性消费非竞争性社会效益最大。 准公共品:政府或委托于市场 1.消费具有非竞争性和排他性的“俱乐部产品”(电影院、游泳池等)2.消费具有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公共资源”(教育、保健和图书馆)社会、经济效益兼顾。 私人品:市场效用可分割受益排他性消费竞争性经济效益最大 关系国计民生却具有垄断性、产业风险高私人经济不愿介入的领域由政府负担;而存在显著外部性、竞争性的行业及产业大多数由市场承担。 5、私人品供给与公共品供给的差异—鲍温模型P41 6、外部效应及调节途径 答:外部效应:指一个经济单位的活动产生了对其他经济单位的有利或有害的影响。外部效应可分为生产的外部正效应,生产的外部负效应,消费的外部正效应,消费的外部负效应。外部效应理论是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理论,也是财政分配的基本理论之一,它决定着财政职能的界限、政策选择及效率的调节。

《公共财政学》作业及答案

《公共财政学》在线练习一 一、判断题 1、发展一定是增长,但增长不一定是发展。(√) 2、公平是效率的前提条件。(×) 3、国债还本付息支出是一项经常性支出。(×) 4、亚当.斯密关于税收方面提出的四项原则的核心是公平。(√) 5、从各国的一般发展趋势来看,社会消费性支出的相对规模总的是呈现一种扩 张的趋势。(×) 6、我国预算内投资在转轨时期比重下降,这与GDP分配格局的变化趋势正好相 反。(×) 7、税收对储蓄的收入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所得税的边际税率水平,而替代效应的 大小取决于所得税的平均税率高低。(×) 8、商品和劳务的最后售价不同,其所承担的增值税额也就不相同。(×) 9、市场经济下社会保障制度具有“内在稳定器”的作用。(√) 10、公共卫生领域是具有外部效应的纯公共物品。(√) 二、名词解释 1、转移性支出:转移性支出是支出本身不直接形成政府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而仅仅是对微观经济主体的单方面的货币或实物的授予。它包括社会保障支出、公共财政补贴支出、国债利息支出、国际组织捐赠支出和对外援助支出等。 2、纳税期限:是国家税收制度对纳税义务人规定的缴纳税款期限。税制构成要素之一。 3、公共收费:广义的公共收费是指以政府部门为主体的收费,包括管理性收费和财政收费。现代意义的公共收费是指政府向公民提供特定服务或实施特定管理所收取的规费,以及政府对其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而直接向使用者或收益者收取的使用费。 三、简答题 1、请简述税收的含义。

答:税收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定标准,向社会成员强制、无偿地征收而取得的一种财政收入。它是各国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最基本的形式。税收属于分配范畴,它的分配的主体是国家,分配的依据是国家的政治权力,税收分配的对象是社会剩余产品。税收的形式特征是指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2、请简述我国财政补贴的性质和分类。 答:财政补贴的性质:(1)是财政支出中转移支付的一种,国家把纳税人的一部分收入无偿转移给补贴领受者;(2)由政府单方面、无偿的资金支付;(3)不需相应取得商品和劳务。 财政补贴的分类:在我国政府的财政统计中,财政主要有物价补贴和企业亏损补贴两大类。其它分类:(1)从补贴同社会经济运行过程的关系来看,可以区分出生产环节补贴、流通环节补贴和消费环节补贴;(2)从政府是否明确地安排支出来分,补贴可有明补与暗补之别;(3)从补贴资金的接受主体来做区分,补贴可有企业补贴和居民补贴两类;(4)从补贴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来看,可以分为对生产的补贴和对消费的补贴;(5)从补贴是否与具体的购买活动相联系来分析,又有实物补贴与现金补贴。 3、请简述公共投资的含义。 答:公共投资指政府为购置满足公共需求所必须的资产花费的财政支出。即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投入资金转化为实物资产的行为和过程。 四、论述题 1、请论述影响内债规模的因素。 答:影响内债规模的因素主要有:应债能力、偿债能力、使用效益。 (1)应债能力:社会中应债机构和个人的资金水平是制约国债规模的重要因素。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应债客体,是指承购国债的资金来源,可以用一国国内生产总值或者国民收入来表示。国民收入越多,应债能力越强,这取决于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二是应债主体,指承购国债的企业、机构和居民,一般地,发达国家收入水平较高,收入中生产和生活必需品的投入相对比较低,承购国债的能力相对较高;发展中国家则相反。 (2)偿债能力:偿债能力最终取决于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3)使用效益:国债的使用效益是国债规模的决定性因素,适度的国债规模不仅要从有关指标的相对数和绝对数来看,还要从国债最终的使用效益来考察。

《公共财政学》作业

陕西师范大学远程教育学院课程名称公共财政学 学习中心(点): 专业:公共事务管理 层次: 姓名: 批次:

《公共财政学》作业 一、填空题: 1.财政的基本职能是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2.按财政收入形式分类,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3.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采取分项定率、分项扣除、分项征收的模式。 4.财政的基本特征包括阶级性与公共性,强制性与无直接偿还性,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 5.税收支出的一般形式大致有税收豁免,纳税扣除,优惠税率,延期纳税和盈亏相抵等。 6.税收的三性是指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7.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也存在失灵,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垄断,信息不充分,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收入分配不公和经济波动。 8.区分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标准是按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分类。 9.从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来说,财政政策的实施一般会存在五种时滞:认识时滞、行政时滞、决策时滞、执行时滞和效果时滞。 10.财政政策的效应偏差大致可归为两类:自然偏差现象和人为偏差现象。 11.国际重复征税减除的三种方法是扣除法和低税法,免税法和抵免法。 12.我国的税种一般分为.商品课税,所得课税,资源课税,行为课税和财产课税五大类。 13.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有经济性因素、政治性因素和社会性因素等方面。 14.从税收支出发挥的作用来看,它可分为照顾性税收支出和刺激性税收支出。 15.改革开放后,我国针对原有的社会保险制度进行了改革,目前形成了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三大保险为主和以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为辅的社会保障体系。 二、选择题: 1.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包括(ABC ) A立法和行政手段 B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 C财政手段 D强制手段2.混合物品的有效提供主要有哪几种方式( ABC ) A政府授权经营 B政府参股 C政府补助 D政府直接生产3.税收支出从所发挥的作用看,可分为( AD ) A照顾性税收支出 B调节性税收支出 C补贴性税收支出 D刺激性税收支出4.一般说来,下列哪些物品是纯公共物品(A) A国防B花园C教育D桥梁 5.下列项目属于社会消费性支出的是(BC ) A财政部对于西部大开发的资金支持 B国防科工委对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某项新技术发明的资金拨款 C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对联合利华所生产的立顿红茶投放市场后的食品安全检测所发生的费用支出 D国家发改委为长江三峡工程的某项技术论证所提供的资金支持

公共财政学在线作业A、B

公共财政学在线作业A、B

————————————————————————————————作者:————————————————————————————————日期:

公共财政学_在线作业_A最终成绩:100.0 一单项选择题 1. 公共收入按照管理方式的不同分为() (5.0 分) 中央收入和地方收入 经常性收入和临时收入 国内收入和国外收入 预算收入和预算外收入 ?知识点: 用户解答: 预算收入和预算外收入 2.公共收入的最佳形式是() (5.0分) 税收收入 共有资产收入 公债收入 使用费 知识点: ?用户解答:税收收入 3. 社会保障的强制性特征主要体现在( ) (5.0分) 社会保险 社会救济 社会福利

社会抚恤 知识点: 用户解答: 社会保险 4. 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采用的是() (5.0 分) 比例税率 超额累进税率 定额税率 全额累进税率 ?知识点: 用户解答: 比例税率 5.高税率不等于高税收,低税率不等于低税收的原理,是在下述的原理中说明的: () (5.0分) 哈罗多――多马模型 理性预期理论 永久性收入理论 拉弗税收曲线原理 知识点: ?用户解答:拉弗税收曲线原理 6.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主要实行:( ) (5.0 分) 积极性公共财政政策

消极性公共财政政策 “中性”公共财政政策 紧缩性公共财政政策 知识点: 用户解答:积极性公共财政政策 7.当商品的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税负()(5.0 分) 不转嫁 易向后转嫁 由纳税人自己负担 易向前转嫁 知识点: ?用户解答:易向前转嫁 8. 文、教、科、卫支出具有( ) (5.0 分) 生产性 非生产性 购买性 转移性 ?知识点: 用户解答:非生产性 9. 税负转嫁的程度取决于() (5.0分)

【精品】公共财政学复习思考题.doc

第一部分:市场失灵与公共财政职能 1什么是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有哪些表现?请举例说明。(重点)由市场机制自身固有的缺陷而导致的不能发挥其产生效率的作用表现:市场机制无法有效提供公共物品 ?外部性导致产品过剩与短缺 ?收入分配的不均等 ?难以克服的经济波动 ?垄断造成效率低下(产出受到限制、管理松懈、R&D缩减、寻租行 为)?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 举例省略! 2市场失灵的原因是什么?(次重) 原因:1》公共物品:私人对公共物品提供的无效性(非排他性、非竞争性)2》外部性:资源配置低效率 3》垄断:对市场某种程度的(如寡头)和完全的垄断可能使得资源的配置缺乏效率 4》非对称信息:由于经济活动的参与人具有的信息是不同的,一些人可以利用信息优势进行欺诈,这会损害正当的交易。当人们对欺诈的担心严重影响交易活动时,市场的正常作用就会丧失,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也就失灵了3什么是公共产品?公共产品有哪些特征?准公共产品与纯公共产品的区别。请举例说明。(重点) 定义:指那些具务?共同受益或联合消费的物品或劳务。 如:国防、公安、司法、防洪措施等。 特征:1)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2)受益上的非排他性如:国防、防洪设施等。 3)消费上的非竞争性 区别:根据公共品是否同时具有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划分; 1)纯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如国防、公安、司法、基础教育、防洪措施等。 2)混合公共产品:乂叫准公共产品。包括 ——俱乐部物品(或拥挤性物品)具有排他性与非竞争性。如桥梁、游泳池、公园等。 共同资源(或准公共物品)具有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如河流、湖泊、森林等。 4什么是外部效应?政府对外部性产品或行为应采取什么措施?请举例说明。 (重点,措施只需记住大概条例) 定义:指某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对其他经济主体产生了有利或有害的影响, 却没有为之获得应有的报酬或承担应有的成本费用的现彖 措施:公共对策」)征税(庇古税):对具有负外部性的产品,在效率产量水平上向污染者课征相当于边际外部成本的税收,使Z变成污染者的内部成本。 2)补贴:如:政府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发放特殊补贴;对见义勇为的行为不但进行精神奖励,还耍进行物质补偿。政府对实施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的产业和金业进行税收优惠和补贴。 3)拍卖污染许可证(是一种排污权交易制度)

2017年春季《公共财政学》期末考核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 《公共财政学》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纯公共物品 答:纯公共物品有两个特征: 第一,非竞争性,即多一个人受益不会增加任何成本。 第二,非排他性,即要将个人排除在享受纯公共物品之外,通常很难做到或不可能做到。 2.财政收入 答:所谓财政收入,是指公共部门为供应财政支出的需要,自家庭、企业取得的一切货币收入。 3.消费税 答:消费税是以消费品(或消费行为)的流转额为课税对象的税收的统称。 4.外部性 答:许多产品的生产或消费,可以绕过价格机制直接影响他人的经济环境和经济利益,这些成本或收益在企业或个人进行经济决策时往往不予考虑,成为外部化了的成本或收益,这就是外部性。 5.财政投资 答:财政投资是指以国家为主体,以财政资金为来源的投资活动。 6.横向公平 答:指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相同的人应当缴纳数额相同的税收。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8分) 1.公共财政的职能主要包括什么? 答: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稳定经济是公共财政的三大职能。 2.公债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答:公债的产生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国家财政支出的需要,当政府职能日益扩大,仅凭税收不能满足开支以至出现赤字时,它就必须举债;二是社会上要有充足的闲置资金,可供政府借贷。3.财产课税主要包括哪些税种? 答:财产课税是以一定的财产额为对象,向拥有或转让财产的纳税人课征的税。财产税主要包括一般财产税、特别财产税、财产转移税。

4.政府的收入再分配项目主要包括什么? 答:有两种主要的收入再分配项目:公共援助项目——向符合条件的低收入人群提供救济;社会保险——向退休人员、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失业者和病人提供保险金。 5.为什么在有些市场有效的情况下,政府还要干预市场? 答:第一,竞争性市场可能无法产生社会满意的收入分配。第二,有人认为,即使拥有完全信息的个人,也不能对他们消费的产品做出很好的判断,这样政府强迫人们消费某些物品(称为有益物品)就有了理论依据。 6.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方式主要包括什么? 答:基金制、现收现付制、部分基金制。 三、案例分析(共16分) 1.政府的教育支出主要是出于什么原因? 答:(1)促进公平。但从社会公平的角度看,一个孩子的前途显然不应由家长的财产状况所决定。 (2)具有一定外部性。更多的人接受教育会使社会的运转更加顺利和平稳,增加国家整体利益。 (3)资本市场的不完全。私人部门的金融机构并不愿意为教育融资,它们担心得不到偿还,资金不足的人可能会被剥夺受教育的机会。

公共财政学_在线作业_2

公共财政学_在线作业_2 交卷时间:2016-10-12 11:57:43 一、单选题 1. (5分)纳税能力相同的人应缴纳相同的税收,体现了税收的()原则。 ? A. 横向公平原则 ? B. 效率原则 ? C. 纵向公平原则 ? D. 中性原则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公共财政学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2. (5分)国家财政参与收入分配和资源配置凭借的是() ? A. 政治权力 ? B. 经济权力 ? C. 财产权力 ? D. 军事权力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公共财政学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3. (5分)文、教、科、卫支出具有() ? A. 转移性 ? B. 非生产性 ? C. 购买性 ? D. 生产性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公共财政学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4. (5分)公共收入按照管理方式的不同分为()? A. 经常性收入和临时收入 ? B. 国内收入和国外收入 ? C. 中央收入和地方收入 ? D. 预算收入和预算外收入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公共财政学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5. (5分)既可由政府提供,也可由私人提供的产品是()? A. 准公共产品 ? B. 纯公共产品 ? C. 所有产品 ? D. 纯私人产品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公共财政学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6. (5分)厂商排放污染物所带来的外部效应属于()? A. 生产的外部正效应 ? B. 消费的外部负效应 ? C. 生产的外部负效应 ? D. 消费的外部正效应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公共财政学 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7. (5分)我国现行增值税属于()

财政学_陈共_第六版_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 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1)垄断(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4)收入分配不公(5)经济波动 外部效应是指某个经济主体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即外部效应有可以区分为正外部效应和负外部效应。当出现正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出现利益外溢,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当出现负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小于收益(收益大于成本)时,受损者得不到损失补偿。由于外部效应的存在,市场竞争就不可能形

成理想的效率配置。 政府干预手段(1)立法和行政手段(2)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3)财政手段 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1)政府决策失误(2)寻租行为(3)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4)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 区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标准:(1)排他性和非排他性(2)竞争性和非竞争性公共物品消费的非排他性,即任何人都不能因为自己的消费而排除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公共物品都不具有消费的竞争性,即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向一个额外消费者

提供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成本为零。简略的财政概念财政是指国家的一个经济部门,及财政部门他是国家的一个综合性经济部门通过他的收支活动筹集经费资金以保证国家职能的实现财政的本质财政的本质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财政的基本特征1.阶级性与公共性2.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3.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或平衡性) 财政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1.逐步明确和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并具体落实到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上来。2.财政提供公共物品要以满足公共需要为标准,不能超出公共需要的界

限和范围。3.按集中为主、适度分权原则,完善预算管理体制。4.完善税制,调整税收职能。5.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大力提高财政支出效益。6.提高财政管理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是财政改革的根本。 财政职能(1)资源配置职能1.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率,以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率。3.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重点建设。

(完整版)公共财政学重点整理

1.为什么市场会存在缺陷和失灵? 1)市场缺陷:现实中市场充分竞争所需要的四个基本假设条件都是不充分的,或难以具 备,因而,在实际的资源配置过程中,市场本身出现低效率状态. 2)市场失灵:由于每个人只追求自我利益,那些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却无人 提供,由此必然使社会处于难以运转的状态. 2.为什么要有政府?政府存在的合理性依据是什么? 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必须矫正其固有的缺陷和弥补市场失灵,这就需要某种不同于自利主体的公共主体执行这一社会职能.这种公共主体就是国家及其政府. 3.为什么把市场失灵作为一种方法?主要运用在哪些方面? 1)通过市场实验或试错来验证市场机制失灵的领域,由此确定政府和公共部门进入领 域的合理范围. 2)通过市场失灵方法,证明某些具有经营性质的事业单位可以推向市场,政府应从该” 越位”领域退出,而某些服务则不能简单推向市场,否则,其公益性就会丧失.例如,医 疗体制改革. 4.财政模式与财政体制有怎样的关系? 财政模式是财政体制的上位概念,财政模式是抽象存在的,而我们在认识某一国家的财政时,所看到的是具体的财政体制,可以根据财政体制的本质特征和属性指出其属于哪种财 政模式. 5.你怎样理解公共财政模式及其特征? 公共财政模式是与市场经济社会相对应的财政模式.该模式要求从市场与政府关系界定财政职能. 公共财政模式的基本特征: 1)公共财政是纳税人的财政 2)公共财政以弥补市场失灵,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为基本职能 3)公共财政应向社会提供一视同仁的服务 4)公共财政是民主财政 5)公共财政是法制财政 6.什么是财政伦理?应怎样认识公共财政的伦理价值标准? 1)财政伦理即关于财政在整个社会关系体系中进行活动应遵循的一系列价值标准或 道德标准. 2)公共财政的伦理从总原则上说,就是在市场经济中,全体纳税人将全部税收委托给政 府以用来弥补市场失灵,换言之,凡是用于弥补市场失灵的财政支出活动都是符合公 共财政的伦理的. 1.简析制约财政职能的因素 1)财政本质对财政职能的制约 职能是事物固有的功能,这种功能系事物本身的质所决定的.从这一角度看,财政本 质是决定财政职能最重要的因素.

中农大公共财政学_在线作业_1

2016中农大公共财政学_在 线作业_1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公共财政学_在线作业_1 交卷时间:2016-10-04 09:38:16 一、单选题 1. (5分)下列指标中,哪一个指标最能切近实际地反映财政活动规模() A. 中央收人占GDP比重 B. 财政支出占GDP比重 C. 地方收人占GDP比重 D. 财政收入占GDP比重 纠错 得分:0 知识点:公共财政学 展开解析 2. (5分)按计税依据不同,税收可分为从价税和() ? A. 从量税 ? B. 价外税 ? C. 货币税 ? D. 价内税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公共财政学

展开解析 3. (5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主要依靠() ? A. 财政配置 ? B. 计划配置 ? C. 市场配置 ? D. 调节经济结构机构配置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公共财政学 展开解析 4. (5分)政府公共收入中最多的收入是() ? A. 政府收费 ? B. 国有经济收入 ? C. 公债 ? D. 税收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公共财政学 展开解析

5. (5分)世界各国均实行:() ? A. 复式预算 ? B. 充分就业预算 ? C. 单式预算 ? D. 零基预算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公共财政学 展开解析 6. (5分)社会保障的强制性特征主要体现在() ? A. 社会福利 ? B. 社会抚恤 ? C. 社会保险 ? D. 社会救济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公共财政学 展开解析 7.

(5分)一般地,()的税收负担具有累进性。 ? A. 所得税 ? B. 商品税 ? C. 财产税 ? D. 行为税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公共财政学 展开解析 8. (5分)下列几种产品中属于纯公共产品的是() ? A. 公园 ? B. 国防 ? C. 高速公路 ? D. 食品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公共财政学 展开解析 9. (5分)公共财政应当更多地体现()

财政学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财政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 1、古代欧洲最早的财政思想的表现者是古希腊的色诺芬。在《雅典的收入》一书中,他讨论了希腊雅典的财政收入问题,并建议由国家购买奴隶,并将他们出租以增加国家的收入。 2、春秋战国的《国语- 齐语》中管仲提出了“ 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的财政政策 3、威廉·配弟的《赋税论》被誉为西方最早的财政学专著。此书是在重商主义向古典经济学派的过渡阶段。 4、第一个从理论上系统阐述财政理论的经济学家是英国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亚当·斯密三.现代财政理论 5、凯恩斯以前的经济理论,并不认为经济会一直处于充分就业的状态,但认为偏离充分就业的状态是暂时的。 6、凯恩斯主义者以《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为理论基础,把经济危机的根源归结为 “ 有效需求不足”,要求政府放弃自由资本主义原则,实行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生活,提出了政府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增加投资,刺激消费,实现充分就业的一整套理论政策体系。 第二章财政学的福利经济学基础 1、意大利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帕累托建立了公共决策的理论基础。 2、帕累托效应及其实现条件【资源配置最优】:任何政策的改变都不可能在不使任何人的境况变坏的情况下使某个人的境况变好。这一概念常常被作为评价资源配置合意性的标准。 实现条件:竞争可以保证帕累托效率条件的实现 3、边际替代率:边际替代率是指在产量保持不变的前提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可以代替的另外一种要素的数量。通常,由于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生产要素是不完全替代的, 随着一种生产要素数量的增加,该要素对另外一种要素的边际替代率是递减的。

4、无差异曲线及其特征:无差异曲线( Indifference curve )是一条表示线上所有各点两种物品不同数量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的满足程度相同的线 特征:第一,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斜率是负的;第二,在每种商品都不被限定为多了比少了好的前提下,无差异曲线图中位置越高或距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消费者的满足程度越高;第三,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第四,无差异曲线通常是凸向原点的,这就是说,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 5、追求结果的公平——功利主义、罗尔斯主义、平等主义: 【1】功利主义:边沁早在1789 年便提出社会行为的目的应该是“增进最大数人的最大幸福”。这种被称为功利主义的思想追求的是个人效用总和的最大化。个人所得税制度 的累进设计符合功利主义的公平观。 ( 功利主义者认为①个人的效用可以用技术来衡 量,社会福利是所有社会成员福利的总和。②如果财富从富人手里转移到穷人手中造成穷人效用的增加大于富人效用的减少,被认为收入分配比以前公平。 ) 【2】罗尔斯主义 (短板效应) :社会福利仅仅取决于境况最差的个人的福利情况,即只有境况最差的人的状况得到了改善,社会福利才会得到改进。 第三章市场失效与财政职能 1、信息完备:p42 信息不对称:当交易双方中一方掌握的信息多于另一方时就存在信息不对称。 ① 逆向选择:市场交易中的一方无法观察到另一方的重要的外生特征时所发生的劣质品驱逐优 质品的情形。 ② 道德风险:市场交易的一方无法观察到另一方控制和采取的行动时所发生的知情方故意不采 取谨慎行为的情形,由于知情方故意不采取谨慎行为也许会招致对交易中另一方的损害。 2、囚徒困境:p44 反映了一个很深刻的问题,就是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 3、外部效应:p44 一个人或企业的行动影响了其他人或企业的利益,但又没有负担应有的责任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公式:U A=U A(X1,X 2, ?X n,Y 1) 某一个人或企业的效用所控制的活动其他人或单位的活动

吉大20年9月课程考试《公共财政学》离线作业考核试题参考答案

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公共财政学》大作业 一论述题 (共2题,总分值20分 ) 1.中国财政除了具有与西方公共财政相一致的内容外,还存在着国有资本财政的内容,主要表现?(10 分)答:中国财政除了具有与西方公共财政相一致的内容外,还存在着国有资本财政的内容,主要有:其收支是作为资本所有者的收支,只能针对营利性国有企业进行。 政府拥有较大规模的国有资本,并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处于市场失效领域的政府,其收支活动构成公共财政,这是我国财政与西方财政的--致之处:处于市场有效领域的政府,其收支活动构成国有资本财政,这是我国财政与西方财政的差异之处。 2.试述公债政策与财政政策区别?(10 分) 答:公债和财政政策,财政政策与公债政府发行的债券称为公债,公债是政府对公众的债务,是政府税收不足时,为了弥补支出缺口,利用国家信誉筹集资金的特殊形式。公债是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通过发行债券取得收人,以增加政府财力。 公债和税收有很大的区别,悦收具有强制性和无偿性,而公债则是以政府信用形式取得的收人.到期必须还本付息。因此,政府在发行公值时就要考盛归还的期限和能力。公债可由中央政府发行也可由地方政府发行,中央政府发行的债务称为国俊。国债的发行并不仅限于国内.也可在境外。在国内发行的债务称为内债.在国外发行的债务称为外彼。外债多为外国政府持有.其比重通常小于内俄.政府公值一般有短期、中期和长期三种形式。中长期债券随时间的延伸风险增大. 由于风险和收益成正比,因此中长期的债券利息较高是资本市场上主要的金胜工具。公债的发行.不但可以为政府筹集财政资金.影响财政收支.还能通过对金融市场的调控影响货币供求.从而调节社会总需求。 二名词解释题 (共10题,总分值30分 )

公共财政学名词解释资料讲解

公共财政学名词解释

公共财政学名词解释 1公共物品:是由政府部门提供的,用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品和服务。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大基本特征。非排他性是指无法排除他人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益;非竞争性是指在生产水平既定的情况下,增加一个消费者不会减少其他消费者的消费数量,或者说许多人可以同时消费同一物品。公共物品不能由市场提供而只能由政府提供,并且存在搭便车行为。 2成本—效益分析:是财政支出效益分析法的一种,也称为成本收入分析法。是将项目的受益人与支出成本、经营成本相对比,用净收入和收入成本率来评价项目经济效益的一种方法,适用于项目发生的收益能用货币计量的情况。 3最低费用选择法:是财政支出效益分析法的一种,也成为最低成本法。此方法不用货币单位来计量备选的财政支出项目的社会效益,只计算每项备选项目的有形成本,并以成本最低为择优的标准。步骤为:(1)根据政府确定的建设目标,提出多种备选方案;(2)以货币为统一尺度,分别计算出诸备选方案的各种有形费用并予以加总;(3)按照费用高低排出顺序,以供决策者选择。 4转移性支出:转移性支出是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的一种。是政府资金的无偿、单方面的转移,主要有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它体现的是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在财政支出总额中,转移性支出所占的比重越大,财政活动对收入分配的直接影响就越大。也就是说,以转移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支出结构的财政活动,执行收入分配的职能较强。在转移性支出中,补助支出的份额最大,从经济影响看,也是补助支出最为重要。 5财政补贴:也称价格补贴或财政价格补贴。是一种影响相对价格结构,从而可以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政府无偿支出。主要有物价补贴和企业亏损补贴两大类。此外,政府还提供若干形式比较隐蔽的补贴,如财政贴息、税前还贷及税收支出等。 6财政贴息:是财政补贴较为隐蔽的一种形式。即政府代企业支付部分或全部贷款利息,其实质便是向企业成本价格提供补贴。 7税前还贷:是财政补贴较为隐蔽的一种形式。政府在计算企业应税所得时,将企业应当归还的贷款从中扣去,相应减小企业纳税基数,其实质便是免去了企业的一部分税款,相当于政府为企业归还了一部分贷款。 8税收支出:税收支出无非是以特殊的法律条款规定的、给予特定类型的活动或纳税人以各种税收优惠待遇而形成的收入损失或放弃的收入。可见,税收支出是政府的一种间接性支出,属于财政补贴性支出。 税收支出包括税收豁免、纳税扣除、税收抵免、优惠税率、延期纳税、盈亏相抵等形式。 从税收支出所发挥的作用来看,可分为照顾性税收支出和刺激性税收支出。 10税收抵免:是税收支出的一种形式。是指允许纳税人从其某种合乎奖励规定的支出中,以一定比率从其应纳税额中扣除,以减轻其税负。对于这种从应纳税额中扣除的数额,税务当局可能允许也可能也可能不允许超过应纳税额,若在后

福师11春学期《公共财政学》在线作业一 二答案

1. 不属于财政的基本职能的是()D. 公平与效率的均衡 2. 财政资源配置职能主要是为了取得()C. 经济与社会效益 3. 土地增值税实行()B. 超率累进税率 4. 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是社会产品中典型的两极。但也有些产品是兼备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特征,因而可称之为()A. 混合产品 5. 社会保障经费应该是()D. 由企业、国家、个人承担 6. 公债最初的功能是()A. 弥补财政赤字 7. 下列财政支出中,属于经济建设支出的是()D. 企业挖潜改造资金支出 8. 财政与经济的关系主要表现在()D. 财政政策与经济兴衰的关系以及财政对经济运行的调节 9. 财政对企业的亏损补贴,应针对()A. 政策性亏损 10. 我国增值税的基本税率()C. 17% 11. 下列属于补偿性支出的项目有()C. 企业挖潜改造资金 12. 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中,最易引起通货膨胀的方式是()B. 向银行透支 13. 以下哪项不是公共物品的特点( ) D. 使用的无偿性 14. 如何正确理解财政平衡()B. 收大于支,略有结余 15. 社会保障体系中,()不与财政发生直接关系B. 个人储蓄保障 16. 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的是()A. 市场 17. 属于财政收入中的专项收入的是()A. 教育费附加收入 18. 在资本主义社会,财政分配采取的形式是()C. 价值形式 19. 当总需求>总供给经济呈剧烈波动,应采用()B. 双紧 20. 国家征税凭借的是()A. 国家的政治权力

1. 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包括() A. 社会保险 B. 社会福利 C. 社会救济 D. 优抚安置 E. 社会互助 2. 我国财政收入形式包括() A. 税收收入 B. 国有资产收益 C. 债务收入E. 其他收入 3. 财政补贴主要包括() A. 无偿支付给企业和个人的资金 B. 实物补贴 C. 购买补贴 D. 税收支出和财政贴息 E. 规章制度补贴 4. 按财政支出的最终用途分类,财政支出可分为() C. 补偿性支出 D. 消费性支出 E. 积累性支出 5. 下列支出中,哪些属于投资性支出() A. 基本建设支出 B. 挖潜改造资金支出 C. 增拨流动资金 D. 国家储备 6. 财政支出按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分类,可分为() B. 社会补偿性支出D. 积累性支出E. 消费性支出 7. 衡量国债规模相对指标有() A. 国债依存度 B. 国债负担率 C. 国债偿债率 8. 下列属于政府非税收入的是() A. 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 B. 政府性基金收入 C. 国有资产收益收入 D. 彩票公益金收入 E. 罚没收入收入 9. 税收的基本特征是() A. 强制性 B. 无偿性 C. 固定性 10. 在市场化发行方式下,国债发行规模的主要经济性制约因素是()

公共财政学重点

双学位公共财政作业1 1、关键词 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 外部效应外部效应是指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存在外部正效应和外部负效应。外部正效应的典型例子是“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所谓公共物品(public goods)就是指由政府预算提供的并由社会共同消费的产品和服务。 收入分配职能是财政职能的一种,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是指财政通过收入再分配来调节初次分配形成的收入分配差异,促进社会公正、公平,维护社会稳定。手段: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第一,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第二,规范工资制度。第三,加强税收调节。第四,通过转移性支出,改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 2、复习思考题 (1)市场失灵的表现是什么? 1、垄断 垄断可以通过限制产量,抬高价格,使价格高于其边际成本,获得额外利润,从而丧失市场效率。 2、信息不充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生产、销售、购买都属于个人行为,都不可能掌握必要的信息。 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 外部效应是指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存在

外部正效应和外部负效应。外部正效应的典型例子是“公共物品”。 4、收入分配不公 市场分配是按要素分配,注重效率,必然导致收入差距扩大,使收入分配失去公平。公平和效率是不可分的两个方面,一旦出现严重的分配不公,也就失去了效率。 5、经济波动自发的过度的竞争不可避免地造成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波动。买方的过度竞争,会造成需求过旺,经济过热,引起通货膨胀;卖方的过度竞争会造成价格大战,需求不足,经济衰退,通货紧缩。经济波动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2)区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基本标准。 公共物品指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品,区分或辨别公共物品盒私人物品的基本标准是:一是排他性和非排他性;二是竞争性和非竞争性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1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是指无法排除他人从公共物品获得利益;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意味着可能形成“免费搭车”现象,即免费享用公共物品的利益。 2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是指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即多一个消费者引起的社会边际成本为零。 所谓竞争性或抗争性(rival),是指如果要增加一个消费者对该产品的消费,就必须增加产量,从而增加产品的成本;所谓排他性(exclusive),是指只要一个人消费了某一产品,另一个人就不能同时消费这种产品 (3)财政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阶级性与公共性。由财政与国家或政府的关系产生了财政两个并存的鲜明特

新福建师范大学19年8月课程考试《公共财政学 》作业考核试题

▆■■■■■■■■■■■■ 《财政学》期末考试A卷 姓名: 专业: 学号: 学习中心: 一、单项选择题(答案务必写在答题纸上,2*10=20) 1 2 3 4 5 6 7 8 9 10 A A D C C B C A C B 1.亚当.斯密关于财政支出方面提出的原则是() A.量入为出 B.量出为入 C.财政赤字 D.赤字财政2.下列商品课税中,税负最容易转嫁的是() A.对供给弹性大,需求弹性小的商品课税 B.对供给弹性大,需求弹性大的商品课税 C.对供给弹性小,需求弹性小的商品课税 D.对供给弹性小,需求弹性大的商品课税 3.在销售收入中,只允许扣除外购生产资料中的非固定资产项目(或其已纳税金)的,称为()增值税 A.消费型 B.收入型 C.增值型 D.生产型4.债务依存度是指() A.当年公债发行额占当年财政收入的比重 B.当年公债累计余额占当年财政支出的比重 C.当年公债发行额占当年财政支出的比重 D.当年公债累计余额占当年GDP的比重 5.财政补贴是() A.行政调节手段 B.宏观运行机制 C.经济调节手段 D.宏观政策目标 6.税收对储蓄的收入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所得税的()水平,而替代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所得税的()高低。 A.平均税率,平均税率 B.平均税率,边际税率C.边际税率,平均税率 D.边际税率,平均税率7.国家财政参与收入分配和资源配置凭借的是( C )A.经济权力 B.财产权力 C.政治权力 D.军事权力 8.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是() A.社会保险 B.社会救济 C.社会福利 D.优抚安置 9.下列不属于财政政策手段的是() A.税收 B.国债 C.公开市场业务 D.财政投资 10.相对有效的弥补公共财政赤字的办法是() A.增加税收 B.财政向商业银行借款 C.财政向中央银行“透支” D.发行公债 二、判断题(打“√”或“×”,答案务必写在答题纸上, 2*10=20) 1 2 3 4 5 6 7 8 9 10 ×√√×√×√××× 1.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越多越好。() 2.发展一定是增长,但增长不一定是发展。() 3.公平是效率的前提条件。() 4.国债还本付息支出是一项经常性支出。() 5.从各国的一般发展趋势来看,社会消费性支出的绝对规模总的 是呈现一种扩张的趋势。() 6.从经济性质上看,基础设施是纯公共产品。() 7.市场经济下社会保障制度具有“内在稳定器”的作用。() 8.如果一项收入可以采取税收形式也可以采取收费形式,一般应 采用税收形式。() 9.社会保险税是以纳税人的工薪所得作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收, 因而不能发挥在高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之间的再分配作用。 () 10.为保证公开性、透明性,政府采购需完全采用招标性采购。 () 三、简答题(10*2=20) 1.请简述公共投资的特点。 答:(1)公益性。公共投资追求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而不以经济效益为目 标。这是振幅的只能所决定的基础设施和公益性设施只能或主要靠政府来 集中提供,以满足社会的共同需要。 (2)无偿性。公共投资的使用一般是无偿的,无法通过计价收费的方式来 补偿伙食只能得到部分补偿。政府投资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企业和居 民则无偿地向政府上缴税款,然后政府再继续用于公共投资,从而间接地 形成公共投资的循环。 (3)政策性。公共投资必须考虑国家产业政策。因其投资主体的主导、超 然地位,可以调节社会投资结构,以保证社会投资活动的正常顺利进行。 2.请简述税负转嫁的形式。 答:税负转嫁的方式有以下五种: ①前转。指税负通过市场买卖,以提高商品价格的方式,由卖方向买方转 嫁。是税负转嫁中最为普遍的一种方式。 ②后转。指税收负担通过市场买卖前转给买方,而改为向后转嫁给上一环 节的生产者或经营者。 ③混转。指纳税人将所应承担的税款,一部分向前转嫁,一部分向后转嫁, 使税收负担分散给许多人负担。 ④消转。指纳税人无法将税负前转、后转的情况下,依靠自己的努力,提 高劳动生产率、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用新增利润弥补税收负担。 ⑤税收资本化。指将税收折入资本财产的价格之内。 四、论述题(20*2=40) 1.请论述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 答: (一)收入分配职能的含义:通过对收益分配的各主体利益关系的调节, 达到收入公平合理分配的目标。 (二)收入分配职能的主要内容:(1)调节企业的利润水平;(2)调节居 民个人收入水平 (三)执行收入分配职能的主要工具:(1)税收;(2)转移支付;(3)购 买性支出;(4)各种收入政策。 2.请论述影响内债规模的因素。 答:影响内债规模的因素主要有:应债能力、偿债能力、使用效益。 (1)应债能力:社会中应债机构和个人的资金水平是制约国债规模的 重要因素。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应债客体,是指承购国债的资金来源, 可以用一国国内生产总值或者国民收入来表示。国民收入越多,应债能力 越强,这取决于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二是应债主体,指承购 国债的企业、机构和居民,一般地,发达国家收入水平较高,收入中生产 和生活必需品的投入相对比较低,承购国债的能力相对较高;发展中国家 则相反。 (2)偿债能力:偿债能力最终取决于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