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琼黎风俗图》为什么是黎族历史的百科全书

《琼黎风俗图》为什么是黎族历史的百科全书

《琼黎风俗图》为什么是黎族历史的百科全书

《琼黎风俗图》为什么是黎族历史的百科全书

《琼黎风俗图》。黎族历史的百科全书。黎族,作为海南岛的先民,在这片神奇的海岛上世代生息繁衍几千年,但黎族又是一个没有自己文字的民族,悠久历史口口相传,后人的文字记载虽屡见不鲜,但对黎族先民生活实景的描绘,唯有清代《琼黎风俗图》。

记者在省博物馆看到《琼黎风俗图》是一本一尺见方,共15开页,以图、文相配的形式描绘黎族群众建屋、编织、耕种、对歌、嫁娶、渔猎、贸易、涉水、谈判等社会风俗的册页。

省博物馆征集部主任章佩岚说,册页一般为双数,这本《琼黎风俗图》可能是在流传过程中遗失了一页,才造成现在的奇数页,虽有残缺但依然不能掩盖其国家二级文物的珍贵价值。

一波三折回家路

《四库提要·地理类四》载:“《皇清职贡图》九卷,乾隆十六年奉敕撰。以朝鲜以下诸外藩为首,其余诸藩诸蛮,各以所隶之省为次。”清乾隆中期朝廷发起绘制《皇清职贡图》的这一史实,引发了绘制民族图画的风气,省博物馆收藏的这本《琼黎风俗图》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翻开《琼黎风俗图》的第一页,中间夹着一张小纸条,有用小楷书写的“赵登禹”三字。原收藏此册页的河南新乡博物馆馆长汪秀峰说:“赵登禹是山东爱国将领,此册就是1945年前后由我馆首任馆长从其手中征集。”

黎族人祖先

黎族人祖先 黎族同胞是海南岛最早的居民,其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由于黎族没有文字记载,黎族的族源问题,专家们意见分岐,只能凭些民间传说,语言习俗进行分析形成不同几种传说: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人类遇到一次灭顶之灾的洪荒时各自逃生,兄妹俩天妃和观音躲进胡芦瓢内,被水冲入海中随处漂流。一天漂流到海南岛昌化江畔的燕窝岭,被一颗榕树卡住而得以幸存。洪水退却后,二人走出胡芒瓢登陆上岸。她们走遍天涯海角,都是不见人迹。随着时间的流逝,兄妹长大成人。二人商量后,决定分头去寻找洪水冲散的亲人。约定每逢农历的三月三日回到燕窝岭来会面。于是哥哥向东行,妹妹向西寻找。艰难的旅程,兄妹俩寻遍天涯海角的山山水水,始终未找到一个亲人。年复一年,妹妹察觉自己的青春即将逝去,家族灭绝,万般无奈。为了繁衍后代,她横下一条心,从山上扯下一根红藤。截去有尖刺的小段,走到水边,借水为明镜,用藤刺刺在脸上、四肢、胸腹部。刺下道道根迹,涂上用碳灰等合成的黑汁涂抹,留下永久的纹迹。当她来年三月三日回到燕窝岭时,其哥哥已认不出她。春天山花烂漫,木棉花开之际兄妹俩结成夫妻。生儿育女,黎族

才得以新生,繁衍后代。男的打猎开荒种粮,女的织布做饭相依为命生存,仍然居住在山洞中。以后有了儿女,搬出洞外找来木料茅草、藤条搭成茅房避风挡雨生存。二人恋旧结婚故地,只是每年的春节天妃和观音带着她们的儿孙们来这里欢集,纪念她们结婚的时候。不知过多少个春天,天妃和观音沉睡在山洞内没有出现,待她们的子孙进去探视时,只见她们已化成了一对石头,永远地沉睡在山洞里。子孙们为了纪念祖先这永远沉睡的洞穴,此洞取名为“娘母洞”。往后,每年的春暖花开之际黎人带着山兰稻酒,棕子,水果等礼品,从四面八方聚集到燕窝岭“娘母洞”进行祭拜。大家集在一起欢乐无比。然后,大家开始唱歌跳舞,热闹至次日开始陆续的离去。久而久之有了时间的概念,时节习俗,为了大家统一日期,把它定在农历三月初三这天相集,这就有了每年三月三民族节日。

黎族纹样图案故事采集收集

《龙与少女》: 从前有一位年轻美丽的姑娘,在家里和哥哥一块儿过活,每年到了山栏稻快要成熟的时候,便住在山栏地的小茅察里,日夜看守山栏,不让乌兽来糟蹋。 在村子附近的河里有一条龙,它很仰慕这位美丽的姑娘,便化身成一个年少英俊的少年郎,每天晚上跑到山栏地的小茅寮里,和这位少女谈恋爱,每来一次都给她带来很多好吃的东西和漂亮的裙子。 村里的一个女子知道了这件事,心生妒忌。一天,她跑到山栏地里,借口少女 的哥哥得了重病,将少女骗回家。到了晚上,她就睡在小茅寮里,用被子把自己蒙着。等到龙与平日一样来和少女相会,刚在床沿坐下,就被她用从被子里拿出的钩刀砍伤。龙也没有看清楚是谁砍他,就跑了出来,忍着痛逃回河里去了。 第二天,少女回到山栏地的茅寮里,看见地上留下一摊血,知道出事了,便跟踪血迹一直走到河边,血迹不见了。她向河里的鱼问路: “鱼大哥,请你告诉我,哪条路通往龙哥哥的家里? “我不告诉你,你是个狠心薄情的姑娘!” 她又向乌龟恳求: “求求你,乌龟大哥,请您带我去见一见龙哥哥吧! 乌龟听了她的话,点点头。于是,少女跟着乌龟进了河里。 少女到了水底龙的家里,看见龙躺在床上痛苦地坤岭着,龙的父母在床边待候,样子十分悲痛。她正想上前问候,龙痛苦地开眼睛,看她一眼,说:“你这么狠心,来这里干什么?” 少女听了,眼泪忍不住涌了出来。 龙看见了,又说:“想要我相信你是真心的,除非你的眼泪能够装满-大盆。少女哭了一天一夜,眼泪真的装满了一大盆。龙看见少女这么悲痛,知道她是真心爱自己,便长叹一声,说:“我的伤不知何时才能好,你还是先回去吧。如果看到家门口那棵大树落叶,就杀一只鸡祭拜,我的伤便会好;如果树杈掉下来,就杀一只猪;如果树枝掉下来,就要杀牛;如果整棵树倒下来,那就是我与你永别了,以后你自己好好生活吧。” 少女满怀悲痛回到家里,每天都守望着门前的大树。一连几天过去了,那棵大树不落叶,不落杈,也不落枝。突然有一天,大树向一边倒了下来。少女看见大树倒了,心里明白不幸已经降临。但她还是抱着最后的希望,用双手把树扶住,不让它倒下来。谁知少女扶了这一边,树又倒向那一边。这样来回扶了几次,最后她泪眼模糊,精疲力竭,连树带人都倒在地上。

黎族服饰调查报告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民族文化多样性 ——黎族服饰文化调查与分析研究者:黄赛菲、罗茹、王人催 学校:三亚市第四中学 辅导老师:林爱珍邱际波

目录 1、封面 (1) 2、目录 (2) 3、摘要 (3) 4、调查对象与思路 (3) 5、黎族服饰的来源和存在的社会问题 (4) 6、收获与建议 (8) 7、鸣谢 (9) 8、参考文献 (9) 9、附件 (10)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民族文化多样性 ---黎族服饰文化发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研究者:黄赛菲罗茹王人催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现代化浪潮的不断推进和黎族汉化形势的不断加剧,对于黎族这个少数民族的了解和推广的人数越来越少,因此我们针对黎族特有的传统服饰在三亚展开调查,采用抽样调查和个体调查等方式进行深入了解,由此得出结论并反映出黎族文化现如今的发展趋势,希望通过此次调查呼吁人们重视保护文化遗产,将独特的民族文化传承开来。 关键词:文化遗产黎族服饰文化传承 一、调查对象与思路 此次调查分两大不同的民族:黎族和汉族。针对汉族我们还将调查对象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海南本地人另一类是大陆人。对于黎族人又分为不同年龄进行调查。在查阅资料和结合实际调查的基础上我们分析得出黎族服饰的来源、发展、传承以及现如今黎族服饰逐渐淡出黎族人民生活领域的原因,并提出我们一些关于黎族服饰传承的看法和建议。 二、黎族服饰的来源和存在的社会问题: 约在3000年前的商周之际,一支源于古代的“百越”部落就已定居海南岛,在改朝换代的历史发展中,这支部落在海南岛这方热土上繁衍生息并创造了独具一格的服饰,称之为黎族传统服饰。黎族服饰色彩鲜明,美观适用,在古代颇为中原人士所赞赏。 清代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广东》中曾提过:“男子著短衫,

黎族服饰

海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十·黎族服饰 黎族是我国岭南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海南省中南部。黎族妇女精于纺织,黎族家庭手工业纺织技术历史悠久,早在唐宋时代其棉纺织就领先于中原,“黎锦”、“黎单”闻名于世,黎族服饰体现了南太平洋区域服饰文化的特点,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黎族服饰文化。 黎族服饰,主要利用海岛棉、麻、木棉等原料织缝而成。有些地方用“树皮”(野生麻类),作为纺织原料,这种“树皮”从山上采剥回来,先放在河里浸数天,将表皮用薄竹片刮除再放到锅里煮熟,晒干后再拆成丝,然后搓成细线,用来织布。 宋朝以前,黎族人的棉纺织技术远远领先于中原汉族,元朝黄道婆将黎族的纺纱、织布等技术加以改进传播到内地,迅速推动了长江下游棉纺业的发展,掀起了被海内外学者称誉的持续数百年的“棉花革命”,使棉织品取代麻织品成为生活必需品,黄道婆也成为中国纺织业的始祖。古称"吉贝"布、"崖州被"、"棉布",是黎族的一种特色花布,远在春秋时期就盛行,是中国最早的棉纺织品。 黎族服饰,过去绝大部分是自纺、自织、自染、自缝的。其染料以采集植物为主,矿物为辅。青、绿、蓝等颜料多用植物叶子制成,黄、紫、红等色彩利用植物花卉加工而成,棕色是利用树皮或者根块切成碎片后投入少量石灰(溪河螺自烧而成的石灰)煮水制成。着色时,将布料、线团放在染缸中浸数回,使其均匀,料身染上色彩后,变得坚挺,因为植物颜料,自身都含有胶质,既是染料,又是浆料。、 黎族民间的纺织工具有轧花机、弹棉弓、捻线纺轮、脚踏纺车、绕线架、撷染架、踞织机等。虽不复杂,但所生产的棉织工艺品却驰名中外。尤其是“双面绣”最为出色,多作为上衣的装饰,如衣侧花,后背花等。也有的为了突出织花的花纹,在它的沿边加绣彩线。图案多是信手绣出,不用摹描。黎族服饰图案的取材,多采用平日喜闻乐见的人物纹、动物纹,植物纹以及几何纹等。但不同地区有所侧重。这些图案的造型稚拙夸张,构思大胆巧妙,运用直线、平行线、方形、三角形等构成整齐的富有装饰风格的花纹图案。在色彩上,一般采用红、黄、白等几种,配色和谐,绚丽华美。黎族妇女的头巾,上衣,筒裙往往嵌入了金银箔,云母片、明片或羽毛,也有缀以贝壳、穿珠、铜钱、铜铃或流苏等,更产生了有声有色的特殊效果。 (一)女子着装 黎族女子服装上装色彩基本上是黑、蓝两种,平面直线裁剪,无领无纽,对襟或贯头式。下装为织花筒裙。服饰的款式与颜色比较多变与鲜艳,有对襟与偏襟、直领与圆领,有纽与无纽之别,上衣也有缀以贝壳、铜线、穿珠等饰品。由于居住的地理环境不同,筒裙的长度从短在膝上到长及脚踝而各具特色。如沿海平原地区妇女多着长筒裙,深山地区妇女多穿中

浅谈黎族文化特征

浅谈黎族文化特征 我是来自海南的少数民族学生,所属黎族。借此以让大家了解海南黎族的一些民俗文化。 黎族属于中国历史上岭南民族的一支,距今五六千年前,古百越民族东迁南移,海南岛迎来并留住了一部分百越民族,这就是海南岛最早居民黎族的先民。现在的黎族主要分布在海南岛中南部的各个民族自治县。勤劳朴实的黎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特殊文化。然而,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现代化和全球化浪潮的到来,黎族文化既在其内涵上有所增加和改变,同时也在受着严峻的挑战。我将从黎族妇女的纹身,黎族织锦,三月三节日这三方面论述黎族的特色文化。 纹身------刻于血肉之躯的古老文化 纹身是我们黎族妇女的一种独特民俗,历史悠久。纹身,黎语里叫“打登”,亦叫“模欧”。黎族人民为追念黎母繁衍黎人的伟绩,并告诫后人:女子绣面、纹身是祖先定下的规矩,女人如不绣面、纹身,死后祖先不相认。绣面、纹身多于十二岁左右开始纹,黎族人称为“开面”。这些纹身伴随着她们的一生。尽管在很多人看来,皮肤上刺文身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但是刺方言文身在黎族传统中却是神圣而纯洁的。仪式需要选择秋天中的一个吉日才能举行。村中的主纹婆在女孩的娘家主持仪式。在女孩的房间中,主纹婆用鸡毛或灯心草蘸着干香草加炭灰沤制成的蓝黑色文水,在女孩的脸、颈、身体和四肢上描画出代表本支黎族图案符号的文图。之后,主文婆用竹刺或藤梗叶做的文针按所画文图一针一针地文刺。等文水渗入女孩的皮肤中,刺上的文身就会终生保留下来。 但是现在已经很难得再见到我们这一刻于刻于血肉之躯的古老文化了。我曾在九岁的时候见过身居山里的一位阿婆脸上的纹身,当时的反应是害怕与好奇。在逐渐长大及了解这一文化后,才能领悟它的美丽与独特。 古老而独特的纹身之美,但却正在逐渐消失。据统计目前在世的文身妇女有2000人左右,年纪最大的90多岁,最年轻的也已经70岁。而现在的年青女子几乎不再、也不愿意去纹身,所以手艺也已经即将失传,今后只能在历史中去回味了。 黎锦---------中国纺织史的“活化石” 黎锦是以棉线为主,麻线、丝线和金银线为辅交织而成的,是可作为上衣、裙子的优质布料。制作精巧,色彩鲜艳,富有夸张和浪漫色彩,图案花纹精美,配色调和,鸟兽、花草、人物栩栩如生,在纺、织、染、绣方面都很有特色。 黎锦早在春秋时期就有盛名,是中国最早的棉纺织品。黎锦包括筒裙、头巾、花带、包带、床单、被子(又称“崖州被”)等,有纺、织、染、绣四大工艺,色彩多以棕、黑为基本色调,青、红、白、蓝、黄等色相间,配制适宜,富有民族装饰风味,构成奇花异草、飞禽走兽和人物等丰富的图案。宋朝以前,黎族人的棉纺织技术远远领先于中原汉族,元朝黄道婆来到海南,将黎族的纺纱、织布等技术加以改进传播到内地,迅速推动了长江下游棉纺业的发展,掀起了被海内外学者称誉的持续数百年的“棉花

椰树—黎族的传奇

椰树—黎族的传奇 在海南省,到处都生长着一片片婷婷玉立的椰子树。它那笔挺的树干,无枝无丫,直耸碧空;宽长的羽叶,在树干的顶端四向舒展,迎风拖曳,婆娑起舞,宛如翠绿天盖;大圆的果实,拥簇在羽叶间,色彩斑斓,生意盎然。椰树,是海南热带风光的标志;在海南省黎族中有着神奇美丽的传说,是黎族人民光辉形象的象征。攀爬椰树采摘椰果,使人有“椰实人蹬落碧天”之感。攀爬椰树能作娱乐健身,锻炼劳动技能,是黎族民间体育活动和体育竞技项目之一。 攀爬项目在中南省份开展比较普遍,因为攀爬项目不但能锻炼人的四肢力量和协调性,还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而“攀爬椰子树”是流行在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五指山及三亚市和万宁市部分黎族地区的一种为少年儿童所喜爱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在云南、贵州、湖南等省市和地区都开展了一些攀爬项目,如湖南省采槟榔的歌:“高高的树上结槟榔、谁先爬上谁先尝、谁先爬上我替谁先装、少年郎采槟榔、小妹妹提篮抬头望”;云南和贵州的:“上山刀、下火海等项目”。在海南爬椰子树摘椰子比赛,还有一句俗语是:“老太太上树比猴快。” 据悉在海南岛西部,对椰树有着这样一种神奇的传说:在远古年代,有一位英勇的黎族首领——骆王。他有一次征战归来,疏于戒备,被妄想篡夺王位的奸臣,受敌贿赂,设下晚宴,趁骆王酒醉之机,将骆王谋杀,并把王头砍下悬挂在竹竿上。当奸臣带着敌人前来察看王头时,竹竿忽然变成椰树躯干,拔节高出数丈,骆王的头发变成椰叶,头颅变成椰果,椰壳上两个油乌的圆眼,则是骆王愤怒的眼睛,奸臣和敌人见状,立即惊慌逃窜。从此,椰树不怕严寒酷暑和狂风暴雨,顶天立地,傲视云天,被称为黎王的光荣化身。为了纪念英雄的骆王,人们摘下椰果掩埋,播下了希望的种子,繁衍成茂密的椰林,成了美丽南国特有的一道风景线。

海南黎族经典的民间传说故事

海南黎族经典的民间传说故事 纹身,黎语叫“打登”,亦叫“模欧”。海南汉语叫“绣面”或“书面”。西文则叫“打都”,是黎家人的一种传统习俗。黎族人民为追念黎母繁衍黎人的伟绩,并告诫后人:女子绣面、纹身是祖先定下的规矩,女人如不绣面、纹身,死后祖先不相认。绣面、纹身 多于十二岁左右起纹,黎族人称为“开面”。 传说:远古时,洪水泛滥,一对兄妹逃难到了海南岛,兄妹俩人分头在岛上寻找人烟,说好见到当地人就或嫁或娶,但却始终都没有找到。为了延续后代,妹妹将自己纹身纹脸,使哥哥不能相认,结成夫妇....这就是黎族的创世纪...当然,这只是个传说故事。 黎族女人绣面纹身的习俗,由来已久。我看到最有理有据的文章说,这个习俗是从唐 末宋初开始的。 据说那个年代,海南当地烽火战乱,各种矛盾冲突日益增多,受害最多的当属黎族百姓,尤其妇女, 是烧杀掠夺的受害者..于是,渐渐形成了纹面纹身的习俗..慢慢更赋予了很多关于族 群的文化习俗 我国目前只有黎族和独龙族发现了女人纹面的习惯...不过自从新中国之后,这个习 惯慢慢消失.. 所以今天见到的纹面女,大多至少在70岁以上... 黎族女孩,长到12、3岁可以开始纹身纹面,据说还有一个正规的仪式。 纹身的蓝色液体,是用干香草加炭灰炮制的,然后用竹刺一针一针绣到脸上和身上。 下面这个阿婆,12岁纹了脸,15岁纹了双腿。绣面用了好几天时间。而纹腿用了一星期,纹后阿婆也整整在床上躺了两个星期。 在海南,黎族有五大族群, 近百年来, 只有赛黎加茂黎没有发现妇女纹面的现象, 其他四个族群 润黎本地黎、美孚黎、杞黎、哈黎妇女都有纹面的历史, 据说,黎族不同的族群, 不仅方言有差异, 纹面的图式也不相同。在我们看来分别不 大的绣面纹身,在族群人看来区别很多..他们能一眼分别出这是哪个族群、哪个村落的纹面... 当一个黎族女孩子纹面后, 由于审美观念上的巨大反差, 她会被外来的汉人甚至非本 族群的男同胞视为丑陋的一类。这样, 外族的男同胞就不会对她有任何企图, 而她也因此

浅谈海南黎锦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品读海南之自然与历史文化》学期论文 题目:《浅谈海南黎锦》 名字:邱虹 院系:人文传播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 学号:20102311310026 得分:

浅谈海南黎锦 中国有民族众多,民族服饰亦如天上的云彩一样,五彩斑斓的色调、夸张的图案、粗犷的质地,这几乎是我国民族服装共同的特征。侗锦、彝族刺绣、傣族筒裙无不是这种风格。其中,文化底蕴最深厚、历史最悠久的当属海南岛黎族民间织锦。黎族有语言没有文字,而黎锦就像黎族人的文字,反映的是黎族人民日常的生活状态及审美趣味。 黎锦产于海南岛的黎族居住区,堪称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历史已经超过3000年,是中国最早的棉纺织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史书上就称其为“吉贝布”,其纺织技艺领先于中原1000多年。海南岛因黎锦而成为中国棉纺织业的发祥地。《峒溪纤志》载:“黎人取中国彩帛,拆取色丝和吉贝,织之成锦。”范成大《桂海虞衡志》记载的“黎单”,“黎幕”宋代已远销大陆,“桂林人悉买以为卧具”。可见,黎锦的高超技艺早已使很多汉人所欣赏和向往。说起黄道婆,中国人可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也许在元代以前,说起黎锦,并不是那么家喻户晓,但是元代而始,我们的生活便融入了黎锦的元素,我们的民族服饰也因为有了黎锦元素的加入而更加的绚丽。黄道婆与黎锦有着密切的渊源,可以这么说我们现在身上所穿的衣服,大都和棉纺织工艺有关,而让棉纺织工艺在变得普及和发扬光大的便是黄道婆了,是黄道婆汲取了海南黎族妇女关于黎锦的智慧结晶,像黎族妇女学习只进技艺,与黎族阿妹一起织黎锦,那一缕缕璀璨,一张张绚丽的黎锦倾天而下,中华服饰也因此而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黎锦服饰异彩纷呈,包括筒裙、头巾、花带、包带、床单、被子(古称“崖州被”)等,用黎族织锦和单、双面绣布料制作的黎锦筒裙绚丽多彩,黎族妇女还要在上面镶嵌上诸如云母片、贝壳片、银片、琉璃珠,穿上镶嵌珠宝的筒裙,行动或跳舞时,熠熠生辉。润方言区(白沙一带)黎锦的裙子是所有支系的筒裙中最短,可以说是最早的超短裙。 黎锦的出彩的之处还在于它制作精巧,色彩鲜艳,富有夸张和浪漫色彩,图案花纹精美,配色调和,鸟兽、花草、人物栩栩如生。黎族织锦图案是体现妇女的审美意识、生活风貌、文化习俗、宗教信仰及艺术积累的文化现象。其内容主要是反映黎族社会生产、生活、爱情婚姻、宗教活动以及传说中吉祥或美好形象物等。据不完全统计,织锦图案有100多种,大体可分为人形纹、动物纹、植物纹、几何纹、以及反映日常生活生产用具、自然界现象和汉字符号等纹样。其中人形纹、动物纹和植物纹是最常用的织锦图案。 黎锦的染料主要采用山区野生或家种植物作原料。这些染料色彩鲜艳,不易褪色。黑、蓝、红、黄、白是黎锦织造过程中用得最多的颜色,当然,也辅以绿、棕、粉等颜色的线条和纹样。在黎锦常见的五种颜色中,以黑色最为普遍。在黎族妇女心目中,黑色代表着一种永恒的美,永恒的时尚,借着黑色,可以表达个人的喜怒哀乐。因此,她们所织之锦大多是以黑色为基色展开的,几千年来,亘古不变。懂得色彩搭配的人都知道,黑色与任何色彩都能配对,黎族妇女似乎自古就深谙此道,于是便以“黑”为底色,然后用红色、蓝色或黄色的纺线,织上或绣上自己喜欢的图案。 黎锦以织绣、织染、织花为主,刺绣较少,但各地黎族人民根据自己的喜好,创造了多种织、染、绣技术。比如。居住在白沙润方言地区的黎族妇女,传承着一门其他方言人群所没有的刺绣的技艺———“双面绣”。制作精工,多姿多彩,富有特色,”“双面绣”是用色线在面料的正反两面,绣出相同花纹图案的技艺。

黎族服饰文化

黎族服饰文化 说起黎族文化,总有道不完文化历史,特别是服饰文化——源于自然。 黎族服饰的生态原料,主要利用海岛上的棉、麻、木棉等原料织缝而成。过去绝大大部分是自纺、自织、自染、自缝的。其染料以采集植物为主,矿物为辅。 黎族的踞织腰机,是黎族妇女织布的主要工具,织布时穿着藤腰带,用双足踩织机经线木棍,席地坐着织布,称:脚控经线,手操纬线。如图: 黎族服饰的刺绣是其服饰的另一重要工艺,也叫黎绣。主要用在筒裙、花被和巾帽上。它的刺绣历史悠久,艳丽多彩,久负盛名。宋代周去非写到黎族刺绣时称:“裙皆吉贝,五色灿然”。刺绣方法有:综杆提花、通经断纬桃花、经丝先扎染再织纬、或夹鸟雀羽毛作局部装饰等。黎绣针法非常多,有直针、扭针、珠针、铺针、切针等。花纹多以 抽象

的人物、动物、植物、吉祥文字等,这种图案绣方法在黎族地区较为普遍。 黎绣最初是为了穿着耐磨耐用和避寒的实用功能需求而产生的,后来才逐渐演变成装饰。刺绣的布局,还有另一种作用,即为宗教和区分各支系部落的标志。 黎族服饰体现了南太平洋区域服饰文化的特点。黎族共有五个支系,各支系间服饰明显不同。 而黎族男子一般都喜欢包鬃,这是黎族男子的传统发式。黎族男子服饰相对简单,上衣是无领对胸开襟,下身是穿前后幅布的吊前襟。 黎族妇女服饰,主要有上衣下裙和头巾 色彩灿然。 无纽之别,上衣也有缀以贝壳、铜线、穿珠等饰品,来加强声色效果,同时显示财富。 裙子很有特色,绣花织纹,四周缝合成筒状,故被称为筒裙。筒裙有长短之分,长的及脚面,短的齐膝。 “黑”代表着土地,代表着禾苗发青发黑,也就代表着生命和力量,而一切邪恶污秽也出于黑暗止于黑暗,因此黑也意味着避凶趋吉。把“美”与“女性”联系在一起则体现了黎族人的社会性别观,与其他民族相比,黎族也认为女性应该是美的化身,但这种美不是那种猥亵女性的美,而是“善”的外在表现。

黎族祖先传说,黎族人民的历史由来

黎族祖先传说,黎族人民的历史由来 黎族是我国岭南民族之一,居住在海南省各个市县中。关于黎族的祖先传说是什么样的呢?黎族人民的历史由来又是如何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到黎族文化中了解一下吧,看看这个几乎全部分布在海南的黎族有什么样的历史由来。 黎族祖先传说:“石祖”作为祖先和生殖力的象征 在黎族村子门前,或在大榕树下,常有一间既小又矮的小石屋,用几块石头筑成,这是黎族人民经常朝拜的土地庙,土地庙里安放土地神。 据说土地神看守村寨有功,天上的玉帝要给以嘉奖,决定在人间修筑大庙给它居住,地盘由土地神自己射一箭,箭头落地与站立的地点之间的方园,就是庙堂范围。 土地神听后得意忘形,认为它是天下最了不起的神,就在它拿起箭哈哈大笑时,箭头却掉了下去,玉帝上前一量,正好二尺方园,所以土地庙就这么小了。 庙里既没有神位也没有香炉,只有一个石头雕刻的形状像男性生殖器的石头,黎族人称为“石祖”。 “石祖”是父权的象征,是对祖先的崇拜。黎族同世界各民族一样,有着从母系氏族过渡到父系氏族社会,从血缘家庭到一夫一妻制的过度。黎族人把“石祖”安放在村前的土地庙里朝拜,反映了他们对父系氏族祖先的极为崇拜。 黎族的来源:南迁说:黎族源于岭南的骆越人和驻守岭南的中原人。 秦始皇征服岭南各部族后,岭南的骆越人与驻守岭南的中原人开启了融合之路。秦末汉初,秦将赵佗据岭南建立“南越国”,对临近大陆的海南岛进行开发,居住在岭南的骆越人和中原人在南越国的主导下登上海南岛,并在海南岛上繁衍生息,逐渐融合形成今日之黎族先民。 南越国归汉后,汉武帝在海南岛设置珠崖、儋耳两郡,又有大量中原汉人进入海南岛,客观上促进了黎族先民的发展。自唐朝开始,黎族和岭南其他民族一起被泛称为“里”、“蛮”、

黎族文化

黎族文化 【范围】 黎族是唯海南独有的民族,人口约114万人,是3000多年前就开始由大陆来到海南岛的原始居民,历代受后期登岛的汉族居民逼迫,从沿海平原退居到岛中南部山区。 【住宅】 内为竹架或木架、外铺茅草的架空高脚船形屋(可能是源自于黎族祖先乘船从大陆而来)。 【节日】 “三月三”节,与海南苗族节日相同。传说,上古洪水时期,兄妹两人躲在南瓜中幸存下来。为了成家立业他们决定分头寻找其他人,并约好来年农历三月三会合。结果几年过去了,两人都是无功而返。妹妹见找不到别人,就忍痛用竹签将自己的脸刺上花纹,又用植物染上了颜色,不让哥哥认出自己,以结夫妻,从而使种族得以延续。这也是黎族“三月三”节的传说。至今在东方市东方镇中方乡,每年农历三月三,各地的黎族青年男女汇集一起,参加“三月三”盛会,载歌载舞、谈情说爱。 【黎族歌舞】 取材于劳动和生活,有竹竿舞、舂米舞、钱铃双刀舞、踩波舞、草笠舞等;另有别具一格的鼻萧、树叶吹奏、竹木打击乐等。 【黎锦】 黎锦是黎族的一种特色花布,远在春秋时期就盛行,是中国最早的棉纺织品。黎族人民采用木棉花蒴果内的棉毛、苎麻纤维,及分别来自于美洲和印度的海岛棉、巴西木棉、大陆棉和树棉等灌木类棉花,以织绣、织染、织花为主,刺绣较少,用天然植物色素作颜料,纺织成一种特色花棉布(以麻、棉分别做经线和纬线)。因木棉又名吉贝,故黎锦也叫吉贝。黎锦精细、轻软、洁白、耐用,古语称黎锦光辉若云。宋朝以前黎族人的棉纺织技术领先于中原汉族,后来灌木类棉花逐渐由海南岛传入中国南方,元朝时黄道婆又将黎族的纺纱、织布等技术加以改进传播到内地,迅速推动了长江下游棉纺业的发展,掀起了被海内外学者称誉的持续数百年的棉花革命,使棉织品取代麻织品成为生活必需品,黄道婆也成为中国纺织业的始祖。

鹦哥岭大学生群体)

鹦哥岭大学生群体:理想坚守的样本 中国商报海南频道添加日期:12-08-27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是追逐物质上的享受,还是仅仅为了让生命得以延续,亦或是其他?人类无数次为此而困惑。在这个物欲横流、日趋功利化的时代,一些人迷失了人生的航向,安于享受和追求物质上的丰足,缺乏必要的价值信仰,但也有一群人找到了自己生命的意义——鹦哥岭保护区大学生群体,他们用扎根基层、艰苦创业、甘于寂寞、乐于奉献的精神,诠释了生命的真谛,即坚守保护鹦哥岭生态这样朴素而高尚的理想信念。 事实上,他们的事迹极其平凡,大多数人都可以做得到。但要跨出这一步,却需要拥有足够的勇气和睿智,因为,这不仅需要割舍掉物质利益带来的牵绊,也需要有忍受寂寞、孤苦的心理能力,更需要有将奉献与生活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聪慧。无疑,鹦哥岭大学生群体做到了这些,他们选择了一种真挚的爱情观,选择了对理想的坚守,选择了一种寂寞却奉献的人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用在了鹦哥岭的环境保护上,同时见证了自己发挥的价值。 面对热带雨林的酸甜苦辣,面对当地村民尤其是黎族群众的生活习俗,面对鹦哥岭自然区保护工作的艰难和繁杂,这群大学生没有选择放弃,也没有任何怨言,他们一步步艰难地迈步前行,用他们的毅力和勇气战胜了一个个挑战,比如接受和热爱当地村民的生活习俗,以真挚的感情赢得尊重和信任,再如,不畏艰险跋山涉水,到处留下了他们的脚印,为了让村民致富,想尽一切办法,他们的努力不仅感动了当地村民,更感动了千千万万海南人民。 鹦哥岭大学生群体所做的选择,也应该是当代青年要做的选择:面对物质生活的诱惑,要始终自己的理想和信念;面对国家的发展,要有乐于奉献的勇气;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要能够忍受内心的寂寞和孤独。只有经历过这样一番艰苦的锤炼,人才能拥有坚强的价值信念,才能在物欲横流的时代让自己发出耀眼的光芒,照亮更多人前进的路,也只有这样的选择,人的生命才会更有价值和意义,才会无怨无悔。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个国家的前途系于青年,青年才是国家的脊梁和未来,他们富有活力、充满朝气,有着漫长的人生路。青年能否拥有正确的价值观,能否拥有能否崇高的理想和信念,能否坚持自己的信念,在人生航向上是否可以找准自己的定位,都关系到国家发展的前途和未来。因此,我们热切的期盼,在鹦哥岭保护区大学生群体的指引下,更多的当代热血青年能够加入到乐于奉献的队伍中来,做出应有的贡献。 如今,海南正在掀起一股股向鹦哥岭团队学习的热潮,追寻先进的足迹,其中,激情洋溢的鹦哥岭大学生群体先进事迹报告让更多人深受感染和触动,而“我们也上鹦哥岭”这样的口号也在热传,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在鹦哥岭大学生群体的感染和召唤下,重新定位自己人生的路径,坚守并实现自己的理想信念。

海南省汉、黎族人群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的研究

关键词:地中海贫血;聚合酶链反应(PCR);少数民族;海南省摘要:目的研究海南省汉、黎族人群中东南亚型缺失(--SEA)、右侧缺失(-α3.7)和左侧缺失(-α4.2)三种α-地中海贫血缺失突变的携带率、基因频率及基因型的分布特点。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直接筛查海南省汉、黎族人群中的东南亚型缺失(--SEA)、右侧缺失(-α3.7)和左侧缺失(-α4.2)三种α-地中海贫血缺失突变。结果在197例海南汉族人中检出25例α-地中海贫血携带者,携带率为12.69%;三种α-地中海贫血缺失突变的基因频率为0.0635,其中--SEA、-α3.7和-α4.2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0127、0.0305、0.0203,共发现--SEA/αα、-α3.7/αα和-α4.2/αα三种基因型,其中--SEA/αα5例,-α3.7/αα12例,-α4.2/αα8例。在201例海南黎族人中检出114例α-地中海贫血携带者,携带率为56.72%,三种α-地中海贫血缺失突变的基因频率为0.3607,其中--SEA、-α3.7和-α4.2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3607、0.0075、0.1891,共发现--SEA/αα、-α3.7/αα、-α3.7/-α3.7、-α3.7/-α4.2、-α4.2/αα、和-α4.2/-α4.2六种基因型,其中--SEA/αα3例,-α3.7/αα39例,-α3.7/-α3.76例,-α3.7/-α4.218例,-α4.2/αα38例,-α4.2/-α4.210例。结论海南省汉、黎族人群是α-地中海贫血的高发群体。关键词:地中海贫血;聚合酶链反应(PCR);少数民族;海南省Investigationintothedeletiontypesofα -thalassemiainHanandLINationalitiesinHainanProvince.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incidences、theallelicfrequenciesandthegenotypesfrequenciesofthreeα -tha-lassemiadeletiontypes(--SEA、-α 3.7、-α 4.2)andtheirdistributionsinHanandLinationalitiesinHainanProvince.MethodsThreeα -thalassemiadeletiontypes,i.eSoutheastAsiadeletion(--SEA),rightdeletion(-α3.7)andleftdeletion(-α 4.2),werescreenedbasedon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inHanandLinationalitiesinHainan.Results25carriersweredetectedin197Hanindividuals,andtheincidenceofcarrierswas12.69%.Thegenefrequencyofthesethreedeletiontypeswas0 .0127,0.0305and0.0203respectively,totally0.0635inHannationalityinHainan.Threegenotypesof5(--SEA/αα)cases,12(-α 3.7/αα)casesand8(-α 4.2/αα)casesweredetected.Onthecontrary,114carriersweredetectedfrom201individualsinLinationality,andtheincidenceofcarrierswas56.72%.Thegenefrequencyofthesethreedeletiontypeswas0 .0075,01716and0.1891respec-tively,totally0.3607inLinationality.Sixgenotypesweredetectedincluding3(--SEA/αα)cases,39(-α3.7/αα)cases,6(-α3.7/-α3.7)cases,18(-α3.7/-α4.2)cases,38(-α4.2/αα)casesand10(-α4.2/-α4.2)cases.ConclusionThereisahighincidenceofα -thalassemiainHanandLinationalitiesinHainanprovince. [!--empirenews.page--] Keywords:Thalassemia;Polymerasechainreaction (PCR);Minoritynationality;HainanProvince α-地中海贫血(α-地贫)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遗传病,其主要特征是α-珠蛋白链合成减少(α+地贫)或缺如(α0地贫)。α-地贫分子缺陷有基因的大片段缺失和非缺失突变两大类[1],α-珠蛋白基因缺失是导致α-地贫的主要原因。目前全世界已发现了35种α-珠蛋白基因缺失突变,在中国人中已发现7种,其中东南亚型缺失突变(--SEA)、右侧缺失型突变(-α3.7)和左侧缺失型突变(-α4.2)三种突变类型是我国南方最常见的缺失类型[2~4]。为了研究海南省汉、黎族人群中α-地中海贫血的发病率及其基因型的分布特点,我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直接筛查197例海南汉族人和201例海南黎族人中的东南亚型缺失、右侧缺失和左侧缺失这三种最常见的缺失型α-地贫突变类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 1.1DNA

海南历史文化

海南大学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海南历史文化 题目名称:海之南——明珠海南 ——海南的民俗、椰风及旅游文化学院:人文传播学院 专业班级:戏剧影视文学(一)班 姓名:马文娟 学号:20112314310019 评阅意见 评阅成绩 评阅教师: 2012年12 月22 日

海之南——明珠海南 ——海南的民俗、椰风及旅游文化 【摘要】“海之南”是文化概念,这里是奇峰异物,使人感受深厚而韵味绵长;“海之南”又是个空间概念,它标注了我们所在的独特方位,是我们置身于大海阳光与绿色之间去遐想。海南气候温暖,各处阳光灿烂,空气清新,长夏无冬,四季花开。海南是中国唯一一块独立的热带单元,她的大海、雨林、阳光、绿色本身就是特异的。无论是自然地理还是民俗气息,我们不但要带着好奇之心去挖掘,还要怀着敬重之情去感受与体会。椰树,是海南的独特风采,也是海南的象征。椰子节以其特有有的标志,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将浓烈椰情倾诉。历史的不断积累,多姿多彩的古老海南文化,同时又让世人领略到不同的传统风俗,黎,苗族文化的内涵。“三月三”作为特有的民俗节日,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遍布地域广阔的的“三月三”,奉献给欢庆的椰岛风情的人们。海南作为历史蔓延的海之南,发展以其自然的得天独厚,称为“东方夏威夷”。同时得天独厚的海南自然环境,及历史沉淀的文化,美食也是无处不在 各民族的盛宴也在此开席,海南以综合的菜系、美食娱乐城、饮食夜市、风味小吃、海南鸡.....这也是海南历史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只根系,作为旅游文化中的一部分,不仅带来巨大地社会效益,更将特色饮食不断发展。海南岛虽孤悬海外,但西汉开始就对其进行管制,许多宰相及文人墨客被贬至海南,传播中原文明,留下了保留至今的历史古迹。海南岛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早已蜚声海外,是世界少有的未受污染的处女之地,是人类回归大自然的的好去处。更加以神奇魅力的的海之南的——明珠海南正以如诗如画的内涵及风情,召唤你体验一次非凡的

社会实践报告 黎族文化

海南大学2012年暑期社会实践论文 题目:浅论黎族文化在城市化进程下的失与得 作者:孙鹏程赵欣周阳 指导教师:张婷 学院:艺术学院 专业:11级室内11级油画 二〇一三年八月二十八日

中文摘要 摘要:现代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快,许多乡土本有的文化在这个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代正逐渐处于被边缘化的境地。以毛感乡为例,其本有的黎族本土的文化正逐步被城市化所同步。 其中鲜为人知的黎锦,其制作工艺也随着工业化市场需求,而逐步向现代化靠拢,而其原有的工艺制作随之渐渐遗失。而其具有黎族建筑代表性的船型屋,也随着现代房屋的修建而也所剩无几。其具有民族特色的黎族歌舞与黎族语言,也随着乡村教育的逐步普及化,重视成绩与升学率,使其逐步淡入了学生们的生活。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化的步伐会越来越快,其对本土的民族文化的影响是难以避免的,作为黎族本土的居民怎样分清其中的利弊,从而使其文化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是人们今后应不断探索的。 关键词:黎族文化发展传承城市化

目录 一、城市化发展下的黎锦 (3) 二、城市化发展下的黎族建筑 (3) 三、城市化发展下的黎族歌舞 (6) 四、结语 (8) 五、参考文献 (10) 六、致谢 (11)

浅论黎族文化在城市化进程下的失与得 正文:随着当今人们对乡土文化和民族文化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作为海南本土的原有的黎族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一些传播,并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是在城市化的进程脚步在不断加快的当今社会,各种文化正在逐步的走向统一化和大众化。我国本是一个多民族文化的大熔炉,但随着现代化建设脚步的加快,民族文化只有少数还仍旧保有自己原有的文化特色,而大部分已经被市场化普通化,因此有相当多的乡土民族文化遗存(包括物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或正面临着被摧毁、被遗忘的绝境。黎族文化也不例外。在我们面对这样一个文化逐步走向的边缘地带的时刻,分析清城市化到来为社会文明发展带来的利于弊的关系与影响,从而才能更好的做好应对措施,做好文化的传承。

海南历史文化研究期末论文

海南大学 海南历史文化研究期末论文 学院:人文传播学院 班级: 2010级广告学2班 学号: 20102312310079 姓名:彭光林

海南历史文化形象的建构与传播 —以海南乡土文化为例 摘要:海南的文化虽属于中华文化的边缘区域,但也有着属于自己的特色。其文化形象的建构与传播要建立在培育自身乡土文化发展的基础之上,以乡土文化的历史时代特色打造海南的文化形象。本文以海南文化历史发展的过程性为基点,简述了其曲折、登上舞台、与之关联的乡土文化的发掘和建立以及发展,为海南文化形象的建构和传播埋下了极大的潜力,其中以乡土文化节,民族风情文化以及旅游业的发展为例,说明了海南乡土文化在海南历史文化建构与传播中发生的作用。最后为海南文化形象的建构传播提出几点意见措施。 关键字:海南历史;黎族风情文化;乡土文化节;旅游文化宣传; 海南文化,是拥有悠久历史和区域特色的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它作为一种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区域文化而独立存在着。早在秦汉时期开始萌芽,唐宋时期已经形成海南岛独立稳定的行政区。海南岛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地处热带地区。全年气候高温,降雨量充沛,黎族同胞坐拥这里天然的美丽山水,以农耕和旅游业为主,乡土风情经过长期的发展过程后,现正在向着海南国际旅游岛文化形象跨步迈进。 一海南历史文化的发展经过 (一)海南文化历史悠久 海南文化历史悠久,其发展曲折艰难,秦汉时期萌芽,元、明、清时代得到充分发展,我们从海南岛所处的地理位置上说,它是远离发达的中原文化,属于中华文化的边缘区,但它始终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在它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都是主动或被动地接受先进文化的入侵。 (二)海南文化发展曲折 首先,唐宋时期的海南岛就已建立起较为稳定的行政区,但战乱又使它发生变化,而唐代以后,中国封建经济中心南移,宋代北方战乱,商人、官吏以及大批的汉族人民迁居海南,从而海南文化与中原文化进一步交融,中原的文人墨客开始注意海南岛的特色风情,宋代即有关于记述海南岛地区风俗习惯、物产的著作盛起。 明清时期,海南文化更加走向成熟和发展。农业开发,耕地面积扩大,以农耕与游耕相结合是海南人民的的耕作方式,但技术都较落后,不断注入中原文化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得到发展,学校、书院遍及各州县,通过科举选拔的人才增多。然而始终受地理因素的束

黎族传统饮食文化

黎族传统饮食文化 作者:郭亚晶指导老师:熊红丽 (海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海口,571158) 摘要:黎族在漫长发展过程中,形成风格独特的饮食。黎族传统饮食不仅特点鲜明,具体表现为:从形式到内容上表现出丰富与多样的特点,鲜明的地域烙印,浓郁的民族特色等;黎族传统饮食还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反映了黎族的生活环境和经济活动,还具有丰富的文化象征意义。 关键词:黎族·传统饮食· 黎族人民的饮食分为一日的早、午、晚三餐,每餐配以主食、菜蔬、肉类和饮料。当地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山栏稻或其他大米,因此米饭是主食,杂粮有玉米、番薯等。由于地处热带,为降低体温,补充水分,人们喜食凉米饭。其做法是:取一日三餐所需要的稻米舂好,放到锅中煮熟后撤火,再倒入凉水即成,称为“他哪呣”,即“稀饭”,清凉可口,解渴又能填饱肚子。 在山区的农村,家家户户都在住家附近建筑谷仓,常见的有木板谷仓和用竹片编织而成的谷仓两种。谷仓外围、周边都用新鲜牛粪涂抹,以防虫害;在沿海平原地区,家家户户都有存放谷物的大竹篓,还有独木桶或陶缸用以存放大米,取用极为方便。蔬菜有南瓜、东瓜、豆角等家种菜。此外,还有从森林及山地上采摘的野菜。肉禽水产类食品并不少见。黎人喜欢摸鱼、 捞虾,采拾田螺、河蚌,逮青蛙、螃蟹,上 山捕猎等,这些食品均为餐桌上的美味。饮 品有酒和茶。黎人嗜酒,酒在黎族人民的生 活中,不仅是节日饮品,待客佳酿,更是日 常生活中必不可少之物。正因如此,黎人造 酒技术高超,酒品种类繁多,有山栏糯米酒、 粟米酒、番薯酒、芭蕉酒、野果酒等,味道图片一(来源于:黎族饮食)迥异。黎族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为黎茶的生长提供了条件。这里的茶树枝繁叶茂,品种多样,有五指山茶、白沙绿茶、水满茶等,是黎族人民喜爱的饮品。瓜果类食品可算是黎族饮食的补充。这里四季的天气状况十分适宜瓜果生长,瓜果四季不断,成为黎人饮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黎人常用火烧法去掉禽兽身上的毛,而后用火烤制食用。常见的去毛法还有用开水烫。生腌酸菜也是黎人常食的副食品。可腌制的食品有生鱼、生肉、青蛙、

黎族

黎族是中国岭南民族之一。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黎族人口数为1,247,814。以农业为主,妇女精于纺织,“黎锦”、“黎单”闻名于世。民族语言为黎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不同地区方言不同。“黎”属他称,其对外自称是甚为统一的,主要的自称国际音标记作“a I ”,汉字音译一般作“岱”,不过由于分布地区不同和方言的差异,有“d a I ”,“tai”等变音,而黎族内部各支系为了相互区别还有“哈”、“赛”、“杞”、“美孚”、“润”等自称。在接近汉族的地区和各民族杂居的地方,黎族群众一般都能讲汉语(指海南方言)、苗语等,同时黎语也吸收了不少汉语的词汇,尤其是解放后吸收的有关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新词汇就更多了。黎族没有本民族文字,建国后逐渐通用汉文。1957年曾创制拉丁字母形式的黎文方案。 黎族源于古代百越的一支。西汉曾以“骆越”、东汉以“里”、“蛮”,隋唐以“俚”、“僚”等名称泛称中国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海南岛的黎族先民也包括在这些泛称之内。“黎”这一专有族称始于唐末,到宋代才固定下来,沿用至今。黎族是壮侗民族后裔。译音“俚”“里”“李”“黎”,在壮语中的意思是“蛇”的称呼。 黎族服装无季节之分,黎族男子一般上身穿无领对胸无纽扣麻衣,腰间前后各挂一块麻织长条布,头上缠红布或黑布,形状有角状和盘状。妇女的装饰一般穿对襟或偏襟,直领或圆领上衣,上衣边沿绣花,并缀以贝壳、铜钱、穿珠等饰品,黎族女性习惯头带花巾,下身穿桶裙,再加上头发扎成球形,黎族妇女以前有纹身的传统习惯,现已不多见。再加上插上个银簪或者骨簪。每年三月三,黎族人民都会穿上他们独特的服饰为大家展示他们独特的魅力的。 黎族乐器不少于40种,传统乐器主要有:独木鼓、叮咚木、口弓、哩咧、哔哒、口拜、鼻箫、灼吧等八大件。 船形屋是黎族的一种传统居住房屋,关于它的历史,有一个动人的传说。 据说,古时海南岛上没有人烟。大禹坐天下时,南海有一个俚国,国王有个叫丹雅的公主。她嫁了三个丈夫,三个丈夫先后都死了。相师传言她是扫帚星下凡,在家家破,本国国亡。一时弄得满城风雨,人心惶惶,纷纷请求处死丹雅公主。此时.丹雅公主已身怀六甲,国王不忍下手,便在一个北风呼啸的清晨,备了一只无舵无桨的小船和一些酒食,以及一把山刀和三斤谷种,把丹雅公主放到船上。丹雅公主养的一条小黄狗也跟上了船,小船在风中飘人了茫茫大海。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历尽劫难的丹雅公主的船在一个荒岛岸边搁浅了。她看到了远处的高山岭岭,也看到了成群的猴子无忧无虑的穿行于林间,所有的忧郁和恐惧一下子消失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