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误差理论总复习

误差理论总复习

误差理论总复习
误差理论总复习

误差理论试卷及答案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试卷一 一.某待测量约为80 μm,要求测量误差不超过3%,现有 1.0 级0-300μm 和 2.0 级0-100 μm 的两种测微仪,问选择哪一种测微仪符合测量要求? (本题10 分) 二.有三台不同的测角仪,其单次测量标准差分别为: ? 1=0.8′, ? 2=1.0′,? 3=0.5′。若每一台测角仪分别对某一被测角度各重复测量4 次,并根据 上述测得值求得被测角度的测量结果,问该测量结果的标准差为多少? (本题10 分) 三.测某一温度值15 次,测得值如下:(单位:℃) 20.53, 20.52, 20.50, 20.52, 20.53, 20.53, 20.50, 20.49, 20.49, 20.51, 20.53, 20.52, 20.49, 20.40, 20.50 已知温度计的系统误差为-0.05℃,除此以外不再含有其它的系统误差,试判 断该测量列是否含有粗大误差。要求置信概率P=99.73%,求温度的测量结 果。(本题18 分) 四.已知三个量块的尺寸及标准差分别为: l1 ± ? 1 = (10.000 ± 0.0004) mm; l 2 ± ? 2 = (1.010 ± 0.0003) mm; l3 ± ? 3 = (1.001 ± 0.0001) mm 求由这三个量块研合后的量块组的尺寸及其标准差( ? ij = 0 )。(本题10 分)五.某位移传感器的位移x与输出电压y的一组观测值如下:(单位略) x y 1 0.1051 5 0.5262 10 1.0521 15 1.5775 20 2.1031 25 2.6287 设x无误差,求y对x的线性关系式,并进行方差分析与显著性检验。 (附:F0。10(1,4)=4.54,F0。05(1,4)=7.71,F0。01(1,4)=21.2)(本题15 分) 六.已知某高精度标准电池检定仪的主要不确定度分量有: ①仪器示值误差不超过 ± 0.15μv,按均匀分布,其相对标准差为25%; ②电流测量的重复性,经9 次测量,其平均值的标准差为0.05 μ v; ③仪器分辨率为0.10 μv,按均匀分布,其相对标准差为15% 。

篮球一级裁判考试理论试题及答案

篮球一级裁判考试理论试题及答案 一、是非题 (N)1、在第一节比赛开始时,A队或B队将球投入本方球篮,并阻止对方获得球得分,裁判员认为合法。 (Y)2、篮球场长28米,宽15米,是由两条端线和两条边线为限定的区域,这四条线不是比赛场地的部分。 (N)3、A5在后场控制球3秒钟时,被B4将球拍出界外,A队掷球入后场,A5在后场控制3秒种,裁判员判A5 8秒种违例。 (N)4、A4在3分区投篮,当球在空中下落时,24秒种响,球中篮,裁判员判24秒违例,3分无效。 (Y)5、A6在后场向前场传球,当球触及了前场地面后,又回到后场,A5获得此球,裁判员判回场违例。 (Y)6、技术代表在比赛中,他的职责主要是监督记录台人员的工作,并协助主裁判员和副裁判员使比赛顺利进行。 (N)7、A4和B4在罚球圈跳球时,A4朝对方球篮拍球,B4打A4的手犯规,球中篮,裁判员认为不是投篮动作犯规,判得分无效,由A队掷界外球。 (N)8、篮圈就是实心钢材制成,内径45厘米,漆成黄色。 (N)9、比赛中出现6打5,此时仅有5名队员的队控制球,裁判员发现后,立即停止比赛,纠正失误。 (N)10、A队控制球时,A4两次运球违例,B队掷界外球可处理球之前B4对A4犯规,这是B队第五次犯规,裁判员判A队两次罚球。 (Y)11、A队控制球5秒种时,A4受伤,A队要求替换,裁判员允许,A队重新掷界外球入场控制球,24秒钟应连续计算。 (Y)12、A5骑跨在限制区的线上,当接近3秒种时,他抬起限制区内的脚(另一脚在限制区外),而后又落入限制区,裁判员判3秒种违例。 (N)13、A4传球,球在篮圈水平面上下落时,A5接球扣篮,裁判员判A5干扰得分违例。 (Y)14、A4控制球,A5与B5双方犯规,双方各登记一次犯规后,裁判员判A队掷界外球。 (N)15、A5投篮,球出手后,结束信号响,球触及篮圈后弹起,B4打掉球,裁判员认为合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考试题试题及答案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考试题试题及答案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考试题( 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5分) 1.误差的表示方法有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引用误差。 2.随机误差的大小,可用测量值的标准差来衡量,其值越小,测量值越集中,测量精密度越高。 3.按有效数字舍入规则,将下列各数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547300—×105。 4.系统误差是在同一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值时,误差的绝对值和符号保持不变,或者在条件改变时,误差按一定规律变化。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有(1)测量装置方面的因素、(2)环境方面的因素、(3)测量方法的因素、(4)测量人员方面的因素。 5.误差分配的步骤是:按等作用原则分配误差;按等可能性调整误差;验算调整后的总误差。 6.微小误差的取舍准则是被舍去的误差必须小于或等于测量结果总标准差的1/3~1/10 。 7.测量的不确定度与自由度有密切关系,自由度愈大,不确定度愈小,测量结果的可信赖程度愈高。 8.某一单次测量列的极限误差 lim 0.06mm σ=±,若置信系数为3,则该次测量的标准差σ= 0.02mm 。 9.对某一几何量进行了两组不等精度测量,已知 10.05 x mm σ=, 20.04 x mm σ=,则测量结果中各组的权之比为 16:25 。 10.对某次测量来说,其算术平均值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若要求不确定度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则测量结果可表示为 (15) 。 二、是非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 1.标准量具不存在误差。 (× ) 2.在测量结果中,小数点的位数越多测量精度越高。 (× ) 3.测量结果的最佳估计值常用算术平均值表示。 (√ ) 4.极限误差就是指在测量中,所有的测量列中的任一误差值都不会超过此极限误差。 (× ) 5.系统误差可以通过增加测量次数而减小。 (× ) 6.在测量次数很小的情况下,可以用3σ准则来进行粗大误差的判别。 (× ) 7.随机误差的合成方法是方和根。 (√ ) 8.测量不确定度是无符号的参数,用标准差或标准差的倍数,或置信区间的半宽表示。 (√ ) 9.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得到的标准不确定度A类评定的自由度相同。 (× )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实验报告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 实验报告 姓名:小叶9101 学号:小叶9101 班级:小叶9101 指导老师:小叶

目录 实验一误差的基本概念 实验二误差的基本性质与处理 实验三误差的合成与分配 实验四线性参数的最小二乘法处理实验五回归分析 实验心得体会

实验一误差的基本概念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了解误差的定义及表示法、熟悉误差的来源、误差分类以及有效数字与数据运算。 二、实验原理 1、误差的基本概念:所谓误差就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可以用下式表示 误差=测得值-真值 1、绝对误差:某量值的测得值和真值之差为绝对误差,通常简称为误差。 绝对误差=测得值-真值 2、相对误差:绝对误差与被测量的真值之比称为相对误差,因测得值与 真值接近,故也可以近似用绝对误差与测得值之比值作为相对误差。 相对误差=绝对误差/真值≈绝对误差/测得值 2、精度 反映测量结果与真值接近程度的量,称为精度,它与误差大小相对应,因此可以用误差大小来表示精度的高低,误差小则精度高,误差大则精度低。 3、有效数字与数据运算 含有误差的任何近似数,如果其绝对误差界是最末位数的半个单位,那么从这个近似数左方起的第一个非零的数字,称为第一位有效数字。从第一位有效数字起到最末一位数字止的所有数字,不论是零或非零的数字,都叫有效数字。 数字舍入规则如下: ①若舍入部分的数值,大于保留部分的末位的半个单位,则末位加1。 ②若舍去部分的数值,小于保留部分的末位的半个单位,则末位加1。 ③若舍去部分的数值,等于保留部分的末位的半个单位,则末位凑成偶数。即当末位为偶数时则末位不变,当末位为奇数时则末位加1。 三、实验内容 1、用自己熟悉的语言编程实现对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的求解。 2、按照数字舍入规则,用自己熟悉的语言编程实现对下面数据保留四位有效数字进行凑整。 原有数据 3.14159 2.71729 4.51050 3.21551 6.378501 舍入后数据

计算机一级考试理论题与答案

计算机一级考试 1 必做题 [1]. 著名的计算机科学家尼.沃思提出了。 A.数据结构+算法=程序 B.存储控制结构 C.信息熵 D.控制论 [2]. 下面有关扫描仪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分辨率是扫描仪的一项重要性能指标 B.扫描仪能将照片、图片等扫描输入计算机 C.扫描仪的工作过程主要基于光电转换原理 D.滚筒式扫描仪价格便宜、体积小 [3]. 电信部门提供多种分组交换网服务,其中速度最慢的是。 A.(帧中继) B. C.X.25 D. [4]. 以下关于局域网和广域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广域网只是比局域网覆盖的地域广,它们所采用的技术是相同的 B.家庭用户拨号入网,接入的大多是广域网 C.现阶段家庭用户的机只能通过电话线接入网络 D.单位或个人组建的网络,都是局域网,国家建设的网络才是广域网 [5]. 在网络中通常把提供服务的计算机称为,把请求服务的计算机称为客户机。 [6]. 是地理信息系统的缩写,它可应用于测绘,制图及环境管理等领域。 [7]. 算法一定要用“伪代码”(一种介于自然语言和程序设计语言之间的文字和符号表达工具)来描述。 [8]. 光盘是一种能够多次读出和反复修改已写入数据的光盘。 [9]. 汉字从键盘录入到存储,涉及汉字输入码和。 A.码 B.码 C.区位码 D.机内码 [10].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人为编制的程序,许多厂家提供专门的杀毒软件产品,下列不属于这类产品。 A.金山毒霸 B.3000 C. D. [11]. 文本编辑的目的是使文本正确、清晰、美观,从严格意义上讲,下列操作属于文本编辑操作。 A.添加页眉和页脚

B.统计文本中字数 C.文本压缩 D.识别并提取文本中的关键词 [12]. 计算机中使用的计数制是进制。 [13]. 在计算机中,西文字符最常用的编码是。 A.原码 B.反码 C.码 D.补码 [14]. 中包含了几十个用来临时存放操作数和中间运算结果的存储装置,这种装置称为。A.运算器 B.控制器 C.寄存器组 D.前端总线 [15]. 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软件,具有对数据定义、操纵和管理的功能。 [16].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中的成分用来描述程序中对数据的处理。 A.数据 B.运算 C.控制 D.传输 [17]. 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合成图像)有很多应用,以下所列中最直接的应用是。 A.设计电路图 B.可视电话 C.医疗诊断 D.指纹识别 [18]. 下列关于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信息系统属于数据密集型应用,数据具有持久性 B.信息系统的数据可为多个应用程序所共享 C.信息系统是以提供信息服务为主要目的的应用系统 D.信息系统涉及的数据量大,必须存放在内存中 [19]. 现实世界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信息处理系统,例如就是一种跨越全球的多功能的信息处理系统。 [20]. 指令是一种使用二进制表示的命令语言(又称机器语言),它规定了计算机执行什么操作以及操作的对象,一般情况下,指令由和操作数(或操作数地址)组成。 [21]. 为了支持多任务处理,操作系统的处理器调度程序使用技术把分配给各个任务,使多个任务宏观上可以“同时”执行。 A.分时 B.并发 C.批处理 D.授权 [22]. 语言运行性能高,且兼容C语言,已成为当前主流的面向的程序设计语言之一。 [23]. 通常把地址分为A、B、C、D、E五类,地址130.24.35.2属于类。 [24]. 在计算机中,图像和图形都可以进行编辑和修改。 [25]. 显示器所显示的信息每秒钟更新的次数称为速率,它影响到显示器显示信息的稳定性。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授课教案 2006~2007第一学期 测绘工程系 2006年9月

课程名称: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 英文名称: 课程编号:?? 适用专业:测绘工程 总学时数: 56学时其中理论课教学56学时,实验教学学时 总学分:4学分 ◆内容简介 《测量平差》是测绘工程等专业的技术基础课,测量平差的任务是利用含有观测误差的观测值求得观测量及其函数的平差值,并评定其精度。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误差理论﹑误差分布与精度指标﹑协方差传播律及权﹑平差数学模型与最小二乘原理﹑条件平差﹑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间接平差﹑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差﹑线性方程组解算方法﹑误差椭圆﹑平差系统的统计假设检验和近代平差概论等。 ◆教学目的、课程性质任务,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所需先修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误差理论和测量平差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毕业后从事测绘生产打下专业基础。 课程性质为必修课、考试课。 本课程的内容将在测绘工程和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专业课程的测量数据处理内容讲授中得到应用,所需先修课程为《高等数学》、《概率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和《测量学》等。 ◆主要内容重点及深度 考虑到专业基础理论课教学应掌握“必须和够用”的原则,结合测绘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教学内容以最小二乘理论为基础,误差理论及其应用、平差基本方法与计算方法,以及平差程序设计及其应用为主线。 测量误差理论,以分析解决工程测量中精度分析和工程设计的技术问题为着眼点,在掌握适当深度的前提下,有针对性的加强基本理论,并与实践结合,突出知识的应用。 平差方法,以条件平差和参数平差的介绍为主,以适应电算平差的参数平差为重点。 计算方法,以介绍适应电子计算机计算的理论、方法为主,建立新的手工计算与计算机求解线性方程组过程相对照的计算方法和计算格式。 平差程序设计及其应用,通过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程序设计的知识和平差数学模型编制简单的平差程序,熟练掌握已有平差程序的使用方法。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 实验报告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实验指导书 姓名 学号 机械工程学院 2016年05月

实验一误差的基本性质与处理 一、实验内容 1.对某一轴径等精度测量8次,得到下表数据,求测量结果。 Matlab程序: l=[24.674,24.675,24.673,24.676,24.671,24.678,24.672,24.674];%已知测量值 x1=mean(l);%用mean函数求算数平均值 disp(['1.算术平均值为:',num2str(x1)]); v=l-x1;%求解残余误差 disp(['2.残余误差为:',num2str(v)]); a=sum(v);%求残差和 ah=abs(a);%用abs函数求解残差和绝对值 bh=ah-(8/2)*0.001;%校核算术平均值及其残余误差,残差和绝对值小于n/2*A,bh<0,故以上计算正确 if bh<0 disp('3.经校核算术平均值及计算正确'); else disp('算术平均值及误差计算有误'); end xt=sum(v(1:4))-sum(v(5:8));%判断系统误差(算得差值较小,故不存在系统误差) if xt<0.1 disp(['4.用残余误差法校核,差值为:',num2str(x1),'较小,故不存在系统误差']); else disp('存在系统误差'); end bz=sqrt((sum(v.^2)/7));%单次测量的标准差 disp(['5.单次测量的标准差',num2str(bz)]);

p=sort(l);%用格罗布斯准则判断粗大误差,先将测量值按大小顺序重新排列 g0=2.03;%查表g(8,0.05)的值 g1=(x1-p(1))/bz; g8=(p(8)-x1)/bz;%将g1与g8与g0值比较,g1和g8都小于g0,故判断暂不存在粗大误差if g1

计算机一级考试试题理论题及答案

计算机一级考试试题理论题及答案 1. 赋予计算机讲话的能力,用声音输出结果,属于语音__合成___技术。 2. 在Excel中以输入的数据清单含有字段:编号、姓名和工资,若希望只显示最高工资前5名的职工信息,可以使用__筛选___功能。 3. 光盘按其读写功能可分为只读光盘、一次写多次光盘和__可擦写___光盘。 4. 按某种顺序排列的,使计算机能执行某种任务的指令的集合称为___程序__。 5. 在Excel中表示对单元格的内容绝对引用时在行号和列号前应该加上__$___字符。 6. 计算机系统由计算机软件和计算机硬件两大部分组成,其中计算机软件又可分为__系统软件___和应用软件。 7. 光盘的类型有__只读___光盘、一次性写光盘和可擦写光盘三种。 8. 现代信息技术的内容包括信息获取技术、信息传输技术、信息__处理___技术、信息控制技术、发布技术和信息存储技术。 9. 按使用和技术相结合的角度可以把操作系统分为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_实时____操作系统和网络操作系统。 10. 在PowerPoint中,修改__母版___可以对整套幻灯片的外观一次修改完毕,效率高,统一性也好。

11. 按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表现形式可以把信号分为__模拟___信号和数字信号。 12. 信息处理技术就是对获取到的信息进行识别、__转换___、加工,保证信息安全、可靠地存储、传输,并能方便地检索、再生利用。 13. 在Windows中,要关闭当前应用程序,可按Alt+__F4____键。 14. 常用的打印机有击打式、喷墨式和激光打印机三种。 15. 过时的信息没有利用价值几乎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因此信息的基本特征之一是__时效性。 16. 在Windows中,我们可以通过点击PrtSc 键来拷贝整个屏幕的内容。 17. 3C技术是指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 18. 在资源管理器窗口中,用户如果要选择多个相邻的图表,则先选中第一个,然后按住_SHIFT_______键,再选择其它要选择的文件图标。 19. 使计算机具有听懂语音的能力,属于语音_____识别________技术。 20. 数据通信的主要技术指标有传输速率、差错率、可靠性和___带宽______。 21. 存储容量1GB,可存储____1024________ M个字节。 22. 绘图仪是输出设备,扫描仪是__输入_____设备。

[化学理论性知识点总结] 误差理论第七版答案pdf

[化学理论性知识点总结] 误差理论第七版答案pdf 1、空气的成分: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 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与杂质占0.03% 2、主要的空气污染物:NO2、CO、SO2、H2S、NO等物质 3、其它常见气体的式:NH3(氨气)、CO(一氧化碳)、CO2(二氧化碳)、CH4(甲烷)、 SO2(二氧化硫)、SO3(三氧化硫)、NO(一氧化氮)、 NO2(二氧化氮)、H2S(硫化氢)、HCl(氯化氢) 4、常见的酸根或离子:SO42-(硫酸根)、NO3-(硝酸根)、CO32-(碳酸根)、ClO3-(氯酸)、 MnO4-(高锰酸根)、MnO42-(锰酸根)、PO43-(磷酸根)、Cl-(氯离子)、 HCO3-(碳酸氢根)、HSO4-(硫酸氢根)、HPO42-(磷酸氢根)、 H2PO4-(磷酸二氢根)、OH-(氢氧根)、HS-(硫氢根)、S2-(硫离子)、 NH4+(铵根或铵离子)、K+(钾离子)、Ca2+(钙离子)、Na+(钠离子)、 Mg2+(镁离子)、Al3+(铝离子)、Zn2+(锌离子)、Fe2+(亚铁离子)、 Fe3+(铁离子)、Cu2+(铜离子)、Ag+(银离子)、Ba2+(钡离子) 各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与上面离子的电荷数相对应:课本P80 一价钾钠氢和银,二价钙镁钡和锌;

一二铜汞二三铁,三价铝来四价硅。(氧-2,氯化物中的氯为-1,氟-1,溴为-1) (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在化合物里,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5、化学式和化合价: (1)化学式的意义: ①宏观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②微观意义: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 ③量的意义:a.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b.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 (2)单质化学式的读写 ①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的: a.金属单质。如:钾K铜Cu银Ag等; b.固态非金属。如:碳C硫S磷P等 c.稀有气体。如:氦(气)He氖(气)Ne氩(气)Ar等 ②多原子构成分子的单质:其分子由几个同种原子构成的就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几。 如:每个氧气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则氧气的化学式为O2 双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O2(氧气)、N2(氮气)、H2(氢气) F2(氟气)、Cl2(氯气)、Br2(液态溴) 多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臭氧O3等 (3)化合物化学式的读写:先读的后写,后写的先读 ①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化某”,如:MgO(氧化镁)、NaCl(氯化钠) ②酸根与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酸某”,如:KMnO4(高锰酸钾)、K2MnO4(锰酸钾) MgSO4(硫酸镁)、CaCO3(碳酸钙)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试题

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 一.填空题 1. ______(3S或莱以特)准则是最常用也是最简单的判别粗大误差的准则。 2. 随机误差的合成可按标准差和______(极限误差)两种方式进行。 3. 在相同测量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连续多次测量所得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称为______(重复)性。 4. 在改变了的测量条件下,同一被测量的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称为______(重现)性。 5. 测量准确度是指测量结果与被测量______(真值)之间的一致程度。 6. 根据测量条件是否发生变化分类,可分为等权测量和______(不等权)测量。 7. 根据被测量对象在测量过程中所处的状态分分类,可分为静态测量和_____(动态)测量。 8. 根据对测量结果的要求分类,可分为工程测量和_____(精密)测量。 9. 真值可分为理论真值和____(约定)真值。 10. 反正弦分布的特点是该随机误差与某一角度成_____(正弦)关系。 11. 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物理量进行多次测量时,误差的大小和正负总保持不变,或按一定的规律变化,或是有规律地重复。这种误差称为______(系统误差)。

12. 在相同条件下,对某一物理量进行多次测量时,每次测量的结果有差异,其差异的大小和符号以不可预定的方式变化着。这种误差称为______(偶然误差或随机误差)。 13. 系统误差主要来自仪器误差、________(方法误差)、人员误差三方面。 14. 仪器误差主要包括_________(示值误差)、零值误差、仪器机构和附件误差。 15. 方法误差是由于实验理论、实验方法或_________(实验条件)不合要求而引起的误差。 16. 精密度高是指在多次测量中,数据的离散性小,_________(随机)误差小。 17. 准确度高是指多次测量中,数据的平均值偏离真值的程度小,_________(系统)误差小。 18. 精确度高是指在多次测量中,数据比较集中,且逼近真值,即测量结果中的_________(系统)误差和_________(随机)误差都比较小。 19. 用代数方法与未修正测量结果相加,以补偿其系统误差的值称为_____(修正值)。 20. 标准偏差的大小表征了随机误差的_____(分散)程度。 21. 偏态系数描述了测量总体及其误差分布的_____(非对称)程度。 22. 协方差表示了两变量间的_____(相关)程度。 23. 超出在规定条件下预期的误差称为_____(粗大)误差。

误差理论与大数据处理实验报告材料

标准文档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 实验报告 姓名:黄大洲 学号:3111002350 班级:11级计测1班 指导老师:陈益民

实验一 误差的基本性质与处理 一、实验目的 了解误差的基本性质以及处理方法 二、实验原理 (1)算术平均值 对某一量进行一系列等精度测量,由于存在随机误差,其测得值皆不相同,应以全部测得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最后的测量结果。 1、算术平均值的意义:在系列测量中,被测量所得的值的代数和除以n 而得的值成为算术平均值。 设 1l ,2l ,…,n l 为n 次测量所得的值,则算术平均值 121...n i n i l l l l x n n =++==∑ 算术平均值与真值最为接近,由概率论大数定律可知,若测量次数无限增加,则算术平均值x 必然趋近于真值0L 。 i v = i l -x i l ——第i 个测量值,i =1,2,...,;n i v ——i l 的残余误差(简称残差) 2、算术平均值的计算校核 算术平均值及其残余误差的计算是否正确,可用求得的残余误差代数和性质来校核。 残余误差代数和为: 1 1 n n i i i i v l nx ===-∑∑ 当x 为未经凑整的准确数时,则有:1 n i i v ==∑0 1)残余误差代数和应符合:

当 1n i i l =∑=nx ,求得的x 为非凑整的准确数时,1 n i i v =∑为零; 当 1 n i i l =∑>nx ,求得的x 为凑整的非准确数时,1 n i i v =∑为正;其大小为求x 时 的余数。 当 1 n i i l =∑

误差理论概念总结

精密度:表示测量结果随机误差的分散程度 示值:仪器指示或显示被测量值。 示值范围:由仪器所显示或指示的最小值到最大值的范围。 刻度:指仪器上所指示不同量值的刻线标记的组合。 分辨力:刻尺或度盘上相邻两刻线代表的被测量值,对于数字式仪器分度值称为分辨力或分辨率。 分辨率:仪器所显示的最末一位数字间隔所代表的被测量值。 测量范围:仪器能测出被测量变化的反应能力。s=ΔL Δx s仪器灵敏度ΔL被观测变量增量Δx被测量增量 鉴别阈(灵敏限):仪器对被测参数最小值的增量的响应能力。 稳定性:一定条件下,对某 一参数多次测量,示值的最大变化范围。 漂移:仪器的某些特性随时间改变的能力。 滞差:仪器正反行程对同一输入量有不同输出值。 基值误差:规定在某些特定的示值或被测量处于对测量仪器的示值进行检查这些点的示值误差称基值误差 准确度:由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共同作用使量仪所给出的示值接近其真值的能力 准确度等级 等别:高一等级量仪对本量仪检定给出的结果作为真值或接近真值的能力。(以等别划分的仪器按实际值或依据示值误差评定结果对示值修正后使用) 级别:以量仪最大示值允许误差按档次划分级别(以级别划分的仪器直接使用示值不需修正) 仪器的静态特征:是指测量仪器输出和输入量值之间的关系,即测量装置的输出信号与产生这一信号的输入信号的函数关系。 示值误差:指测量仪器的示值与被测量的真值之差。 重复性:指测量仪器的随机误差分量,用实验标准偏差s来定量表示。 动态误差:在动态误差中,由于仪器传递系数受惯性、弹性、阻尼等因素的影响,并且被测量的变化速度,加速度都会给测量仪器带来动态测量误差。 像偏转:除特征方向外,棱镜绕其他轴向旋转均导致像向量的偏转,称之为像偏转。 旋转角:U`X`是像向量绕出射光轴X`的旋转角。 像倾斜:A` 绕y`,z`轴转动时,引起像面倾斜。 像偏转极值轴向:即产生X`轴y`轴z`轴向偏转的最大方向,分别用μ、γ、ω单向量表示 偏转极值:绕μ、γ、ω转动产生的橡偏值用U`x`max,U`y`max,U`z`max表示。 测量仪器示值误差符合性评定的基本要求?评定示值误差不确定度U95与被评定测量仪器的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MPEV之比应小于1:3 即U95≤1 3 MPEV 被评定仪器的示值误差Δ在其最大允许误差限内时,可判为合格即Δ≤MPEV为合格被评定测量仪器测量误差超出最大允许误差时,可判为不合格即Δ≥MPEV为不合格(1)对于型式评价和仲裁判定,必要时U95和MPEV之比可取小于或等于1:5。(2)在一定情况下,评定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U95可取饱含因子k=2的扩展不确定度代替。影响仪器精度的主要因素1仪器原理误差2形状特性3外部干扰特性4运动特性 外部干扰:1工作台移动,重心位置变化的变形对仪器精度的影响2仪器工作台变形对仪器精度的影响3环境温度变化对仪器精度的影响4噪声、振动与灰尘干扰 运动特性:1运动装置对测量误差的影响2运动误差和支撑点位置的影响 测量仪器示值误差的评定方法1比较法2分部法3组合法 比较法:1量仪示值不变,用标准仪器给出变量,用量仪示值比较2标准值不变量仪示值改变被评定测量仪器和测量标准通过第三者进行比较:直接测量比较法、零位测量法、替代测量法、微差测量法、异号测量法 重复性条件:人员,测量次数、量具与标准物质的重复性、测量时间、测量对象、重复性的独立性 传动与变换机构的精度 提高滑动螺旋副传动精度措施: 滑动螺旋副:利用双螺母、采取机动式螺旋副、采用弹性螺旋副 滚珠螺旋副:双螺母齿差式、双螺母螺纹式、双螺母垫片式 消除齿轮机构中空会的方法:1调整中心距法2弹簧加载齿轮:弹簧加载剪式齿轮、可变弹簧负载齿轮、辅助齿轮传动链、齿厚可调齿轮、辅助力矩马达 透镜偏心的三种情况: 偏心差:透镜的外园中心轴和光轴的偏离程度1垂轴位移(相当于轴线)2二轴倾斜3平移又倾斜 平行玻璃板的最小焦距:由平行玻璃板两平面不严格平行所致?f`0 f`0=?f`0 f`min f`0相机物镜焦距,f`min滤光片焦距 一般航测相机要求f`min≥5000~10000m 反射棱镜的作用:正像、折转光轴、缩小仪器尺寸等作用。 特征向量:反射棱镜存在一个轴向在物向量在物向量固定的条件下,反射棱镜绕此轴转动时,像向量不发生偏转称此轴向为特征方向用T表示。 开环测试系统: 原理:出的连续光经过斩光器调制成脉冲光束照射在被测元件上,然后由测量元件光电探测器接收,再经过电子学放大或进行其他处理,最后用数字仪表指示或记录测量结

误差理论实验报告3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动态测试数据处理初步一、实验目的 动态数据是动态测试研究的重要容。通过本实验要求学生掌握有关动态数据分析。评价的基本方法,为后续课程做好准备。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容和结果 1.程序及流程 1.认识确定性信号及其傅立叶频谱之间的关系 1.用matlab编程画出周期方波信号及其傅立叶频谱,并说明其 傅立叶频谱的特点。 >> fs=30; >> T=1/fs; >> t=0:T:2*pi; >> A=2;P=4; >> y=A*square(P*t); >> subplot(2,1,1),plot(t,y) >> title('方波信号') >> Fy=abs(fft(y,512)); >> f2=fs*(0:256)/512; >> subplot(2,1,2),plot(f2,Fy(1:257)) >> title('频谱图'); >> set(gcf,'unit','normalized','position',[0 0 1 1]); >> set(gca,'xtick',0:0.6:8); >> axis([0,8,0 300]);

2.用matlab边城画出矩形窗信号的宽度分别为T=1和T=5两种 情况下的时域波形图及其频谱,并分析时域与频域的变化关系。 wlp = 0.35*pi; whp = 0.65*pi; wc = [wlp/pi,whp/pi]; window1= boxcar(1); window2=boxcar(5); [h1,w]=freqz(window1,1); [h2,w]=freqz(window2,5); subplot(411); stem(window1); axis([0 60 0 1.2]); title('矩形窗函数(T=1)'); subplot(413); stem(window2); axis([0 60 0 1.2]); grid; xlabel('n'); title('矩形窗函数(T=5)'); subplot(412); plot(w/pi,20*log(abs(h1)/abs(h1(1)))); xlabel('w/pi'); ylabel('幅度(dB)'); title('矩形窗函数的频谱(T=1)'); subplot(414); plot(w/pi,20*log(abs(h2)/abs(h2(5)))); axis([0 1 -350 0]); grid; xlabel('w/pi'); ylabel('幅度(dB)'); title('矩形窗函数的频谱(T=5)'); 2.认识平稳随机过程自相关函数及其功率谱之间的关系 已知某随机过程x(t)的相关函数为:Rx(t)=e?α|τ|cosω0τ,画出下列两种情况下的自相关函数和功率谱函数。 1.取α=1,ω0=2π?10; 2.取α=5,ω0=2π?10; 程序:>> t=0:0.01:1;

上海市计算机一级考试理论题

一、选择题 1.下面有关数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 A.二进制数制仅含数符0和1 B.十进制16等于十六进制10H C.一个数字串的某字符可能为0,但是任一位上的"权"值不可能是0 D.常用计算机内部一切数据都是以十进制为运算单位的 2.十六进制数ABCDEH转换为十进制数是______。 A.713710 B.703710 C.693710 D.371070 3.十进制数7 777转换为二进制数是______。 4.数据通信的系统模型由______三部分组成。 A.数据、通信设备和计算机 B.数据源、数据通信网和数据宿 C.发送设备、同轴电缆和接收设备 D.计算机、连接电缆和网络设备 5.高级语言可分为面向过程和面向对象两大类,______属于面向对象的高级语言。 A.FORTRAN B.C++ C.PASCAL D.SQL 6.数据通信的主要技术指标中不包含______。 A.可靠性 B.传输速率 C.传输容量 D.差错率 7.PowerPoint演示文稿设计模板的默认扩展名是______。 A..pot B..pft C..ppt D..prt 8.如果用$D$7来引用工作表D列第7行的单元格,称为对单元格的______。 A.交叉引用 B.相对引用 C.混合引用 D.绝对引用 9.在Excel中,单元格区域"A1:B3"代表的单元格为______。 A.A1 B3 B.B1 B2 B3 C.A1 A2 A3 B1 B2 B3 D.A1 A2 A3 10.Word的模板文件扩展名为______。 A..doc B..dat C..xls D..dot 11.在Word中,执行"编辑"菜单中的"粘贴"命令后______。 A.剪贴板中的内容被清空 B.剪贴板中的内容不变 C.选择的对象被粘贴到剪贴板 D.选择的对象被录入到剪贴板 12.电脑用一段时间后,空间会变得零散,可以使用______软件工具进行整理。 A.磁盘空间管理 B.磁盘清理程序 C.磁盘扫描程序 D.磁盘碎片整理 13.当一个应用程序的窗口被最小化后,该应用程序将______。 A.继续在桌面运行 B.仍然在内存中运行 C.被终止运行 D.被暂停运行 14.立体声双声道采样频率为44.1kHz,量化位数为8位,一分钟这样的音乐所需要的存储量可按______公式计算。 A.44.1×1000×16× 2×60/8字节 B.44.1×1000×8×2×60/16字节 C.44.1×1000×8×2×60/8字节 D.44.1×1000×16×2×60/16字节 15.以下______文件是视频影像文件。 A.MPEG B.MP3 C.MID D.GIF 答案 A 16.一个学校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属于______。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知识总结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知识总结-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一章绪论 研究误差的意义 研究误差的意义为: 1)正确认识误差的性质,分析误差产生的愿意,以消除或减小误差 2)正确处理测量和试验数据,合理计算所得结果,以便在一定条件下得到更接近于真值的数据 3)正确组织实验过程,合理设计仪器或选用仪器和测量方法,以便在最经济条件下,得到理想的结果。误差的基本概念 误差的定义:误差是测得值与被测量的真值之间的差。 绝对误差:某量值的测得值之差。 相对误差:绝对误差与被测量的真值之比值。 引用误差:以仪器仪表某一刻度点的示值误差为分子,以测量范围上限值或全量程为分母,所得比值为引用误差。 误差来源:1)测量装置误差 2)环境误差 3)方法误差 4)人员误差 误差分类:按照误差的特点,误差可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粗大误差三类。 系统误差:在同一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值时,绝对值和符号保持不变,或在条件改变时,按一定规律变化的误差为系统误差。 随机误差:在同一测量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值时,绝对值和符号以不可预定方式变化的误差称为随机误差。 粗大误差:超出在规定条件下预期的误差称为粗大误差。 精度 精度:反映测量结果与真值接近程度的量,成为精度。 精度可分为: 1)准确度:反映测量结果中系统误差的影响程度 2)精密度:反映测量结果中随机误差的影响程度 3)精确度:反映测量结果中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综合的影响程度,其定量特征可用测量的不确定度来表示。 有效数字与数据运算 有效数字:含有误差的任何近似数,如果其绝对误差界是最末位数的半个单位,那么从这个近似数左方起的第一个非零的数字,称为第一位有效数字。从第一位有效数字起到最末一位数字止的所有数字,不论是零或非零的数字,都叫有效数字。 测量结果应保留的位数原则是:其最末一位数字是不可靠的,而倒数第二位数字应是可靠的。 数字舍入规则:保留的有效数字最末一位数字应按下面的舍入规则进行凑整: 1)若舍去部分的数值,大于保留部分的末位的半个单位,则末位加一 2)若舍去部分的数值,小于保留部分的末位的半个单位,则末位不变 3)若舍去部分的数值,等于保留部分的末位的半个单位,则末位凑成偶数。 数据运算规则: 1)在近似数加减运算时,运算数据以小数位数最少的数据位数为准 2)在近似数乘除运算、平方或开方运算时,运算数据以有效位数最少的数据位数为准 3)在对数运算、三角函数运算时,数据有效位数应查表得到。 第二章误差的基本性质与处理 随机误差 随机误差的产生原因:1)测量装置方面的因素 2)环境方面的因素 3)人员方面的因素。 随机误差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性:对称性,单峰性,有界性,抵偿性。

研究生误差理论试题及答案

1、某待测量约为80μm,要求测量误差不超过3%,现有1.0 级0~300μm和2.0 级0~100μm 的两种测微仪,试问选择哪种测微仪符合测量要求?(10分) 2、某量u 由x 和y 之和求得,x 的值是由16 次测量的平均值得出,其单次测量标准差为0.2;y 的值是由25 次测量的平均值得出,其单次测量标准差为0.3,ρxy = 0,求u 的标准差。(10分) 3、三人分别测同一锥角,测得值如下: 已知,求该锥角的最可信赖值及其标准差。(10分)

4、用一标准件测某一被测量12 次,测得值如下:(单位mm) 已知标准量的偏差为-0.005mm,要求置信概率P=99.73%,求测量结果。(10分)

5、由下列误差方程,求x 、y 的最佳估计值及其精度。(15分) 6、电容式位移传感器的位移x 与输出电压y 的一组观测值如下: 设x 无误差,求y 对x 的线性关系式,并进行方差分析与显著性检验。(15分)

7、已知某电池检定仪的主要不确定度分量有:(1)仪器示值误差不超过±0.15μv,按均匀分布,其相对标准差为25%;(2)输入电流的重复性,经9 次测量,其平均值的标准差为0.05μv;(3)分辨率为0.10μv,按均匀分布,其相对标准差为15% ;求该检定仪的不确定度分量,并估计其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及自由度。(15分)

8、为提高烧结矿的质量,做以下配料试验,相关因素及水平如下表(单位:t): 8 含铁量(%)依次为50.9,47.1,51.4,51.8,54.3,49.8,51.5,51.3。试对结果进行分析,给出最佳生产条件。(15分)

误差测量实验报告

误差测量与处理课程实验 报告 学生姓名:学号: 学院: 专业年级: 指导教师: 年月

实验一 误差的基本性质与处理 一、实验目的 了解误差的基本性质以及处理方法。 二、实验原理 (1)正态分布 设被测量的真值为0L ,一系列测量值为i L ,则测量列中的随机误差i δ为 i δ=i L -0L (2-1) 式中i=1,2,…..n. 正态分布的分布密度 ()() 2 2 21 f e δ σδσπ -= (2-2) 正态分布的分布函数 ()()2 2 21 F e d δ δ σδδσπ --∞ =? (2-3) 式中σ-标准差(或均方根误差); 它的数学期望为 ()0 E f d δδδ+∞ -∞ ==? (2-4) 它的方差为 ()22f d σδδδ +∞ -∞ =? (2-5) (2)算术平均值 对某一量进行一系列等精度测量,由于存在随机误差,其测得值皆不相同,应以全部测得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最后的测量结果。 1、算术平均值的意义 在系列测量中,被测量所得的值的代数和除以n 而得的值成为算术平均值。

设 1l ,2l ,…,n l 为n 次测量所得的值,则算术平均值 121...n i n i l l l l x n n =++= =∑ 算术平均值与真值最为接近,由概率论大数定律可知,若测量次数无限增加,则算术平均值x 必然趋近于真值0L 。 i v = i l -x i l ——第i 个测量值,i =1,2,...,;n i v ——i l 的残余误差(简称残差) 2、算术平均值的计算校核 算术平均值及其残余误差的计算是否正确,可用求得的残余误差代数和性质来校核。 残余误差代数和为: 1 1 n n i i i i v l nx ===-∑∑ 当x 为未经凑整的准确数时,则有 1 n i i v ==∑0 1)残余误差代数和应符合: 当 1n i i l =∑=nx ,求得的x 为非凑整的准确数时,1n i i v =∑为零; 当 1n i i l =∑>nx ,求得的x 为凑整的非准确数时,1n i i v =∑为正;其大小为求x 时的余数。 当 1n i i l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