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rsview与PLC的OPC通讯

rsview与PLC的OPC通讯

rsview与PLC的OPC通讯
rsview与PLC的OPC通讯

Rsview32与PLC通讯实例

Rsview32的通信组态,主要设置通道(Channel),节点(Node).

通道设置其实就是设置rsview32与对应的控制的连接方式和网络类型

设置节点就是设置控制器的地址、类型;让rsview32来选择与哪个地址上的控制器连接。

Rsview32与控制器有三种通信方式:直接通信(Direct Drive),OPC服务器,DDE 服务器。

1、使用通道(channel)建立直接通信

1)在rslogix500中建立一个项目命名为test

输入简单的语句作为例子

2)打开RSlogix Emulate500仿真出一个控制器。这样可以脱离实际的硬件进行仿真,和实际连接的步骤是一样的。

3)Rslinx选择SLC500(DH485)Emulator

4)打开rsview32,创建一个新项目,并打开system管理器文件夹,在通道(channel)编辑器中指定通道选择仿真出的控制器,在这里选择网络DH485,驱动选择EMU500-1.

5),在节点(Node)编辑器中选择直接驱动(Direct Drive),选择上一步所建立的通讯,如下图所示

5)这样直接通讯就建立完毕。

6)检验通讯是否建立成功,可以在Tag Database中建立数据标签并通过Tagmonitor进行监控。

2,使用OPC服务器通讯

采用opc服务器通讯时,Rsview可以作为一个客户端也可以是服务端,这样可以使rsview站在不同的opc服务器站点间进行点对点的通讯。

这里我们采用OPC作为服务器—提供数据,RSVIEW32为客户端-展示数据。

采用OPC服务器方式通讯的时候,只要设置节点就可以了,其他不需要设置。具体设置如下:

1),服务器名称

在服务器名称列表里面选择一个服务器,RSview32将自动填写余下的输入框选项。

也可以手动输入一个未曾建立的服务器名称,等待以后安装后使用。

按下面的格式输与RSVIEW32通讯的OPC服务器名称:

<厂商>。<驱动器名称>.<版本>

对于RSview32和Rslinx作为服务器得,则不需要上述设置。

2),服务器类型(type)

如果选择服务器是一个.dll文件类型的,在对应选型为“内部运行

(in-process)”

服务器是.exe类型且与客户机在同一个计算机上的选择“本地local”

如果不在同一个计算机而在其他网路上的选择“远程”

3)服务器计算机名或地址(Server Computer Name)

在使用远程服务器时,可以通过点击“…”找到远程目标计算机或者直接输入计算机地址或名字

4)访问路径

如OPC服务器使用的是Rslinx,在路径的就是OPC/DDE的主题名。

如果OPC是另一个RSview32站点,访问路径加载到服务器计算机上的rsview32的项目名即可。

如果是自定义的服务器,请参照语法帮助。

本次设置的OPC服务器是RSLINX,配置出的,名字为OPC

在RSview32—Node-OPC server中设置如下

这样OPC服务器就设置完毕了。

同样可以采用建立数据标签和监视数据标签的方式来检验是否建立正确。

以上为两个方式使用RSview32和PLC通讯的例子。

由于本人使用的程序还是比较老的版本尚且不支持5000软件,等以后有机会再做个教程吧,应该差不多的。

MODBUS通讯协议及编程

通讯协议及编程 通讯协议分为协议和协议,我公司的多种仪表都采用通讯协议,如:2000智能电力监测仪、巡检表、数显表、光柱数显表等。下面就协议简要介绍如下: 一、通讯协议 (一)、通讯传送方式: 通讯传送分为独立的信息头,和发送的编码数据。以下的通讯传送方式定义也与通讯规约相兼容: 初始结构= ≥4字节的时间 地址码 = 1 字节 功能码 = 1 字节 数据区 = N 字节 错误校检 = 16位码 结束结构= ≥4字节的时间 地址码:地址码为通讯传送的第一个字节。这个字节表明由用户设定地址码的从机将接收由主机发送来的信息。并且每个从机都有具有唯一的地址码,并且响应回送均以各自的地址码开始。主机发送的地址码表明将发送到的从机地址,而从机发送的地址码表明回送的从机地址。 功能码:通讯传送的第二个字节。通讯规约定义功能号为1到127。本仪表只利用其中的一部分功能码。作为主机请求发送,通过功能码告诉从机执行什么动作。作为从机响应,从机发送的功能码与从主机发送来的功能码一样,并表明从机已响应主机进行操作。如果从机发送的功能码的最高位为1(比如功能码大与此同时127),则表明从机没有响应操作或发送出错。 数据区:数据区是根据不同的功能码而不同。数据区可以是实际数值、设置点、主机发送给从机或从机发送给主机的地址。 码:二字节的错误检测码。 (二)、通讯规约: 当通讯命令发送至仪器时,符合相应地址码的设备接通讯命令,并除去地址码,读取信息,如果没有出错,则执行相应的任务;然后把执行结果返送给发送者。返送的信息

中包括地址码、执行动作的功能码、执行动作后结果的数据以及错误校验码。如果出错就不发送任何信息。 1.信息帧结构 地址码:地址码是信息帧的第一字节(8位),从0到255。这个字节表明由用户设置地址的从机将接收由主机发送来的信息。每个从机都必须有唯一的地址码,并且只有符合地址码的从机才能响应回送。当从机回送信息时,相当的地址码表明该信息来自于何处。 功能码:主机发送的功能码告诉从机执行什么任务。表1-1列出的功能码都有具体的含义及操作。 数据区:数据区包含需要从机执行什么动作或由从机采集的返送信息。这些信息可以是数值、参考地址等等。例如,功能码告诉从机读取寄存器的值,则数据区必需包含要读取寄存器的起始地址及读取长度。对于不同的从机,地址和数据信息都不相同。 错误校验码:主机或从机可用校验码进行判别接收信息是否出错。有时,由于电子噪声或其它一些干扰,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会发生细微的变化,错误校验码保证了主机或从机对在传送过程中出错的信息不起作用。这样增加了系统的安全和效率。错误校验采用16校验方法。 注:信息帧的格式都基本相同:地址码、功能码、数据区和错误校验码。 2.错误校验 冗余循环码()包含2个字节,即16位二进制。码由发送设备计算,放置于发送信息的尾部。接收信息的设备再重新计算接收到信息的码,比较计算得到的码是否与接收到的相符,如果两者不相符,则表明出错。 码的计算方法是,先预置16位寄存器全为1。再逐步把每8位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在进行码计算时只用8位数据位,起始位及停止位,如有奇偶校验位的话也包括奇偶校验位,都不参与码计算。 在计算码时,8位数据与寄存器的数据相异或,得到的结果向低位移一字节,用0 填补最高位。再检查最低位,如果最低位为1,把寄存器的内容与预置数相异或,如果最低位为0,不进行异或运算。 这个过程一直重复8次。第8次移位后,下一个8位再与现在寄存器的内容相相异或,这个过程与以上一样重复8次。当所有的数据信息处理完后,最后寄存器的内容即为码值。码中的数据发送、接收时低字节在前。 计算码的步骤为:

S7-400H和WinCC之间基于Simatic Net OPC 的通讯

S7-400H和WinCC之间基于Simatic Net OPC 的通讯 1.示例系统的体系结构图0 本示例为H系统与双CP1613的OS 站通过双以太网网段进行通讯的例子。 H系统与双CP1613的OS站通过单以太网网段或H系统与单CP1613的OS站进行互连互通可参考此例。图0为示例系统的配置图。图 ... 1.示例系统的体系结构 图 0 本示例为H系统与双CP1613的OS 站通过双以太网网段进行通讯的例子。H系统与双CP1613的OS站通过单以太网网段或H系统与单CP1613的OS站进行互连互通可参考此例。 H-CPU Order Number CPU 417-4H6ES7 417-4HL00-0AB0 CP 443-16ES7 443-1EX11-0XE0 2. 软件版本描述 软件版本 · SIMATIC NET V6.0+ServicePack4.0 · WinCC V5.1 · STEP7 V5.1+ServicePack6 · S7 H Systems V5.2+ServicePack2 3. 组态 3.1 运行SIMATIC MANAGER 并创建一个新的项目, 示例中为417H-NET6-FIRST。插入一个新的H站。示例中将其命名为SIMATIC 417-4H,如图1所示。

图 1 3.2 通过双击硬件或使用右键弹出菜单, 打开SIMATIC 417-4H的硬件组态(HWConfig)。本例中的硬件组态仅供参考,用户以实际硬件组态情况为准。对于冗余系统,应使用UR2-H机架,如图2所示。

图 2 3.3 组态以太子网;分配MAC地址,通常为获得更高的稳定性,建议取消TCP/IP 协议。 图3

modbus_通讯协议_实例

上海安标电子有限公司 ——PC39A接地电阻仪通信协议 通信协议: 波特率:9600数据位:8校验位:无停止位:1 上位机(计算机): 字节号 1 2 3 4 5 6 7 8 意义ID Command 数据地址V alue CRC 注:1 ID:1个字节,由单机来定(0~255) 2 Command:1个字节,读:3或4,写:6 3 数据地址:2个字节,寄存器地址,读从100开始,写从200开始 4 V alue:2个字节,读:个数(以整型为单位),写:命令/ 数据(以整型为单位) 5 CRC:计算出CRC 下位机(PC39A): 读数据,若正确 字节号 1 2 3 3+N (N=个数*2) 3+N+1 3+N+2 意义ID Command=3 / 4 数据个数数据CRC 注:1 ID:1个字节,由单机来定(0~255) 2 Command:1个字节,收到的上位机命令 3数据个数:1个字节,返回数据个数(以字节为单位) 4 V alue:N个字节,是返回上位机的数据 5 CRC:计算出CRC 写命令,若正确 返回收到的数据: 若错误 字节号 1 2 3 4 5 意义ID Command 数据CRC 注:1 ID:1个字节,由单机来定(0~255) 2 Command:1个字节,收到的上位机命令或上0x80, 如收到3,返回0x83 3数据:1个字节,错误的指令 错误指令 1:表示command不存在 2:表示数据地址超限 4 CRC:计算出CRC

例如读PC39A 电流数据: 机器地址为12,电流的数据地址100,数据为15.45(A) (一个整型数据) 主机: ID Command 数据地址 V alue CRC 16进制 0x0c 0x03 0x0064 0x0001 CRC_H CRC_L 10进制 12 3 100 1 CRC_H CRC_L 从机返回 如正确: ID Command 数据个数(以字节为单位) V alue CRC 16进制 0x0c 0x03 0x002 0x0609 CRC_H CRC_L 10进制 12 3 2 1545 CRC_H CRC_L 如错误: ID Command 数据 CRC 16进制 0x0c 0x83 0x02 CRC_H CRC_L 10进制 12 131 2 CRC_H CRC_L 例如发PC39A 启动命令: 机器地址为12,命令的地址200,数据为25000(25000表示启动) 主机: ID Command 数据地址 V alue CRC 16进制 0x0c 0x06 0x00c8 0x61a8 CRC_H CRC_L 10进制 12 6 200 25000 CRC_H CRC_L 从机返回 如正确: ID Command 数据地址 V alue CRC 16进制 0x0c 0x06 0x00c8 0x61a8 CRC_H CRC_L 10进制 12 6 200 25000 CRC_H CRC_L 如错误: ID Command 数据 CRC 16进制 0x0c 0x86 0x02 CRC_H CRC_L 10进制 12 134 2 CRC_H CRC_L 0011 10000110 错误码0x83 功能码0x06错误码0x86

WINCC OPC服务器配置

两台WinCC之间OPC通讯方法(WinXP) OPC客户端 1、登陆计算机名及密码要与服务器端(OPCServer)一致。 a) 如:用户名:administrator 密码:1234 2、OPC客户端要与服务器端处于同一个网络。 a) 如:OPCServer IP:192.168.0.100 b) 如:OPClient IP:192.168.0.101 3、关闭Windows防火墙或者在弹出Window安全警报Loader for WinCC datamage中选择解除阻止。 或 4、运行DCOMCNFG.EXE a) 在弹出的组件服务右击我的电脑->选择属性->选择COM安全 b)

c) 在访问权限中选择编辑限制

d) ANONMOUS LOGON组中选中远程访问。 5、剩下的就是在WinCC创建客户端项目。效果如图: 6、

OPC服务器端 1、登陆计算机名及密码要与服务器端(OPCClient)一致。 a) 如:用户名:administrator 密码:1234 2、OPC客户端要与服务器端处于同一个网络。 b) 如:OPCServer IP:192.168.0.100 c) 如:OPClient IP:192.168.0.101 3、关闭Windows防火墙或者在弹出Window安全警报Loader for WinCC datamage中选择解除阻止。 或 4、运行DCOMCNFG.EXE d) 在弹出的组件服务右击我的电脑->选择属性->选择COM安全 e)

f) 在访问权限中选择编辑限制

g) ANONMOUS LOGON组中选中远程访问。 5、打开DCOM配置。如图: a) b)选择OPCEnum和OPCServer.WinCC项。c)

Linux系统编程实验六进程间通信

实验六:进程间通信 实验目的: 学会进程间通信方式:无名管道,有名管道,信号,消息队列, 实验要求: (一)在父进程中创建一无名管道,并创建子进程来读该管道,父进程来写该管道(二)在进程中为SIGBUS注册处理函数,并向该进程发送SIGBUS信号(三)创建一消息队列,实现向队列中存放数据和读取数据 实验器材: 软件:安装了Linux的vmware虚拟机 硬件:PC机一台 实验步骤: (一)无名管道的使用 1、编写实验代码pipe_rw.c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t main() { int pipe_fd[2];//管道返回读写文件描述符 pid_t pid; char buf_r[100]; char* p_wbuf; int r_num; memset(buf_r,0,sizeof(buf_r));//将buf_r初始化 char str1[]=”parent write1 “holle””; char str2[]=”parent write2 “pipe”\n”; r_num=30; /*创建管道*/ if(pipe(pipe_fd)<0) { printf("pipe create error\n"); return -1; } /*创建子进程*/ if((pid=fork())==0) //子进程执行代码 {

//1、子进程先关闭了管道的写端 close(pipe_fd[1]); //2、让父进程先运行,这样父进程先写子进程才有内容读sleep(2); //3、读取管道的读端,并输出数据 if(read(pipe_fd[0],buf_r, r_num)<0) { printf(“read error!”); exit(-1); } printf(“%s\n”,buf_r); //4、关闭管道的读端,并退出 close(pipe_fd[1]); } else if(pid>0) //父进程执行代码 { //1、父进程先关闭了管道的读端 close(pipe_fd[0]); //2、向管道写入字符串数据 p_wbuf=&str1; write(pipe_fd[1],p_wbuf,sizof(p_wbuf)); p_wbuf=&str2; write(pipe_fd[1],p_wbuf,sizof(p_wbuf)); //3、关闭写端,并等待子进程结束后退出 close(pipe_fd[1]); } return 0; } /***********************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t main() { int pipe_fd[2];//管道返回读写文件描述符 pid_t pid; char buf_r[100]; char* p_wbuf; int r_num;

MODBUS协议最简单又是最直白的解释

Modbus是一种单主站的主/从通信模式。Modbus网络上只能有一个主站存在,主站在Modbus网络上没有地址,从站的地址范围为0 - 247,其中0 为广播地址,从站的实际地址范围为1 - 247。Modbus通信标准协议可以通过各种传输方式传播,如RS232C、RS485、光纤、无线电等。 Modbus具有两种串行传输模式,ASCII 和RTU。它们定义了数据如何打包、解码的不同方式。支持Modbus 协议的设备一般都支持RTU 格式。通信双方必须同时支持上述模式中的一种。 上面说的是官话,下面是我说的大白话: modbus协议也只是通讯协议的一种,没什么神秘的,通讯协议包括两个方面: 一、通讯格式,即:波特率,检验方式,数据位,停止位 波特率:一秒钟传送的位数,也就是通讯速率;比如波特率为9600,即,一秒种可以传送9600个位数,位的概念看下面的数据位介绍 校验方式:奇校验或偶校验或无校验,目的是判断传输过程中是否有错误!它只是用于判断一个字符(比如八个位或是七个位组成一个字符)传输是否有错误。但是它并不能完全能够判断传输是否有错。比如偶校验,在检验送八个“11111111”时,如果到达接收方,由于干扰而变成了“10111101”,“1”的个数仍然是偶数,接收方就判断不出来传送的字符已经错误! 数据位:传输一个字符由几个位组成,计算机的基本单位就是“位”,其值非“0”即“1”,又如传送A,定义通讯格式时,是定义的八位,其传送的数据可能就是:00001010; 停止位:传输一个字符有几个停止位,用天判断某个字符是否传输结束,以便开始接收下一个字符。 通讯格式的作用是规范发送方与接收方的传输格式,如果双方通讯格式不一样,接收方就不可能正确判断发送方发来的东西是什么。 比如,接收方设置的波特率是10(一秒只接收十个位)位,而发送方的波特率是20(一秒发送二十个位),那么发送方一秒种发送的20个字符,接收方就不可能都收到,只能接收到10个,造成通讯出错。 校验方式:双方校验方式不一样,就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认定传输是否有错误。 数据位,接收方设定的七位,即它接收到七个位就认为是一个字符,而实际发送方设定的是八位,那么接收方认定的字符与发送方发送的字符就不一样了。 ***参预通讯的双方设定的通讯格式必须一样的!! 二、通讯规范(这个词是我自己定义的,不能引用,会被人笑话的) 通讯格式只是保证接收方正确地接收到发送方传输过来的每一个字符(实际如上所述,检验方式并不能保证完全正确,还要靠通讯规范中的校验和计算来验证整体正确性,下面会继续说明),那么接收到的整串字符做什么用呢,就要靠通讯规范了 MODBUS的通讯规范很简单! 先说ASCII方式: ASCII方式发送时的规范定义如下: 起始符+ 设备地址+ 功能代码+数据+ 校验+ 结束符 1\起始符: 接收到一串字符,总要知道这串字符从哪个地方开始吧,这就是起始符的作用,接收方不管以前收到多少个字符。当接收到起始符时,以前的字符就不再理它了,从起始符开始分析以后的字符!MODBUS的ASCII方式起始符是一个冒号“:”

进程间通信的四种方式

一、剪贴板 1、基础知识 剪贴板实际上是系统维护管理的一块内存区域,当在一个进程中复制数据时,是将这个数据放到该块内存区域中,当在另一个进程中粘贴数据时,是从该内存区域中取出数据。 2、函数说明: (1)、BOOL OpenClipboard( ) CWnd类的OpenClipboard函数用于打开剪贴板。若打开剪贴板成功,则返回非0值。若其他程序或当前窗口已经打开了剪贴板,则该函数返回0值,表示打开失败。若某个程序已经打开了剪贴板,则其他应用程序将不能修改剪贴板,直到前者调用了CloseClipboard函数。 (2)、BOOL EmptyClipboard(void) EmptyClipboard函数将清空剪贴板,并释放剪贴板中数据的句柄,然后将剪贴板的所有权分配给当前打开剪贴板的窗口。 (3)、HANDLE SetClipboardData(UINT uFormat, HANDLE hMem) SetClipboardData函数是以指定的剪贴板格式向剪贴板上放置数据。uFormat指定剪贴板格式,这个格式可以是已注册的格式,或是任一种标准的剪贴板格式。CF_TEXT表示文本格式,表示每行数据以回车换行(0x0a0x0d)终止,空字符作为数据的结尾。hMem指定具有指定格式的数据的句柄。hMem参数可以是NULL,指示采用延迟提交技术,则该程序必须处理WM_RENDERFORMA T和WM_RENDERALLFORMATS消息。应用程序在调用SetClipboardData函数之后,就拥有了hMem参数所标识的数据对象,该应用程序可以读取该数据对象,但在应用程序调用CloseClipboard函数之前,它不能释放该对象的句柄,或者锁定这个句柄。若hMem标识了一个内存对象,那么这个对象必须是利用GMEM_MOVEABLE标志调用GlobalAlloc函数为其分配内存。 注意:调用SetClipboardData函数的程序必须是剪贴板的拥有者,且在这之前已经打开了剪贴板。 延迟提交技术:当一个提供数据的进程创建了剪贴板数据之后,直到其他进程获取剪贴板数据之前,这些数据都要占据内存空间。若在剪贴板上放置的数据过大,就会浪费内存空间,降低对资源的利用率。为了避免这种浪费,就可以采用延迟提交计数,也就是由数据提供进程先提供一个指定格式的空剪贴板数据块,即把SetClipboardData函数的hMem参数设置为NULL。当需要获取数据的进程想要从剪贴板上得到数据时,操作系统会向数据提供进程发送WM_RENDERFORMA T消息,而数据提供进程可以响应这个消息,并在此消息的响应函数中,再一次调用SetClipboardData函数,将实际的数据放到剪贴板上。当再次调用SetClipboardData函数时,就不再需要调用OpenClipboard函数,也不再需要调用EmptyClipboard函数。也就是说,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避免浪费内存空间,可以采用延迟提交技术。第一次调用SetClipboardData函数时,将其hMem参数设置为NULL,在剪贴板上以指定的剪贴板格式放置一个空剪贴板数据块。然后直到有其他进程需要数据或自身进程需要终止运行时再次调用SetClipboardData函数,这时才真正提交数据。 (4)、HGLOBAL GlobalAlloc( UINT uFlags,SIZE_T dwBytes); GlobalAlloc函数从堆上分配指定数目的字节。uFlags是一个标记,用来指定分配内存的方式,uFlags为0,则该标记就是默认的GMEM_FIXED。dwBytes指定分配的字节数。

Modbus 通讯协议的原理和标准

Modbus 通讯协议的原理和标准 工业控制已从单机控制走向集中监控、集散控制,如今已进入网络时代,工业控制器连网也为网络管理提供了方便。Modbus 就是工业控制器的网络协议中的一种。 一、Modbus 协议简介 Modbus 协议是应用于电子控制器上的一种通用语言。通过此协议,控制器相互之间、控制器经由网络(例如以太网)和其它设备之间可以通信。它已经成为一通用工业标准。有了它,不同厂商生产的控制设备可以连成工业网络,进行集中监控。此协议定义了一个控制器能认识使用的消息结构,而不管它们是经过何种网络进行通信的。它描述了一控制器请求访问其它设备的过程,如果回应来自其它设备的请求,以及怎样侦测错误并记录。它制定了消息域格局和内容的公共格式。 当在一Modbus 网络上通信时,此协议决定了每个控制器须要知道它们的设备地址,识别按地址发来的消息,决定要产生何种行动。如果需要回应,控制器将生成反馈信息并用Modbus 协议发出。在其它网络上,包含了Modbus 协议的消息转换为在此网络上使用的帧或包结构。这种转换也扩展了根据具体的网络解决节地址、路由路径及错误检测的方法。 1、在Modbus 网络上转输 标准的Modbus 口是使用一RS-232C 兼容串行接口,它定义了连接口的针脚、电缆、信号位、传输波特率、奇偶校验。控制器能直接或经由Modem 组网。 控制器通信使用主—从技术,即仅一设备(主设备)能初始化传输(查询)。其它设备(从设备)根据主设备查询提供的数据做出相应反应。典型的主设备:主机和可编程仪表。典型的从设备:可编程控制器。 主设备可单独和从设备通信,也能以广播方式和所有从设备通信。如果单独通信,从设备返回一消息作为回应,如果是以广播方式查询的,则不作任何回应。Modbus 协议建立了主设备查询的格式:设备(或广播)地址、功能代码、所有要发送的数据、一错误检测域。 从设备回应消息也由Modbus 协议构成,包括确认要行动的域、任何要返回的数据、和一错误检测域。如果在消息接收过程中发生一错误,或从设备不能执行其命令,从设备将建立一错误消息并把它作为回应发送出去。 2、在其它类型网络上转输 在其它网络上,控制器使用对等技术通信,故任何控制都能初始和其它控制器的通信。这样在单独的通信过程中,控制器既可作为主设备也可作为从设备。提供的多个内部通道可允许同时发生的传输进程。 在消息位,Modbus 协议仍提供了主—从原则,尽管网络通信方法是“对等”。如果一控制器发送一消息,它只是作为主设备,并期望从从设备得到回应。同样,当控制器接收到一消息,它将建立一从设备回应格式并返回给发送的控制器。 3、查询—回应周期 (1)查询 查询消息中的功能代码告之被选中的从设备要执行何种功能。数据段包含了从设备要执行功能的任何附加信息。例如功能代码03 是要求从设备读保持寄存器并返回它们的内容。数据段必须包含要告之从设备的信息:从何寄存器开始读及要读的寄存器数量。错误检测域为从设备提供了一种验证消息内容是否正确的方法。

进程间通信实验报告

进程间通信实验报告 班级:10网工三班学生姓名:谢昊天学号:1215134046 实验目的和要求: Linux系统的进程通信机构 (IPC) 允许在任意进程间大批量地交换数据。本实验的目的是了解和熟悉Linux支持的消息通讯机制及信息量机制。 实验内容与分析设计: (1)消息的创建,发送和接收。 ①使用系统调用msgget (), msgsnd (), msgrev (), 及msgctl () 编制一长度为1k 的消息的发送和接收程序。 ②观察上面的程序,说明控制消息队列系统调用msgctl () 在此起什么作用? (2)共享存储区的创建、附接和段接。 使用系统调用shmget(),shmat(),sgmdt(),shmctl(),编制一个与上述功能相同的程序。(3)比较上述(1),(2)两种消息通信机制中数据传输的时间。 实验步骤与调试过程: 1.消息的创建,发送和接收: (1)先后通过fork( )两个子进程,SERVER和CLIENT进行通信。 (2)在SERVER端建立一个Key为75的消息队列,等待其他进程发来的消息。当遇到类型为1的消息,则作为结束信号,取消该队列,并退出SERVER 。SERVER每接收到一个消息后显示一句“(server)received”。 (3)CLIENT端使用Key为75的消息队列,先后发送类型从10到1的消息,然后退出。最后的一个消息,既是 SERVER端需要的结束信号。CLIENT每发送一条消息后显示一句“(client)sent”。 (4)父进程在 SERVER和 CLIENT均退出后结束。 2.共享存储区的创建,附接和断接: (1)先后通过fork( )两个子进程,SERVER和CLIENT进行通信。 (2)SERVER端建立一个KEY为75的共享区,并将第一个字节置为-1。作为数据空的标志.等待其他进程发来的消息.当该字节的值发生变化时,表示收到了该消息,进行处理.然后再次把它的值设为-1.如果遇到的值为0,则视为结束信号,取消该队列,并退出SERVER.SERVER 每接收到一次数据后显示”(server)received”. (3)CLIENT端建立一个为75的共享区,当共享取得第一个字节为-1时, Server端空闲,可发送请求. CLIENT 随即填入9到0.期间等待Server端再次空闲.进行完这些操作后, CLIENT退出. CLIENT每发送一次数据后显示”(client)sent”. (4)父进程在SERVER和CLIENT均退出后结束。 实验结果: 1.消息的创建,发送和接收: 由 Client 发送两条消息,然后Server接收一条消息。此后Client Server交替发送和接收消息。最后一次接收两条消息。Client 和Server 分别发送和接收了10条消息。message 的传送和控制并不保证完全同步,当一个程序不再激活状态的时候,它完全可能继续睡眠,造成上面现象。在多次send message 后才 receive message.这一点有助于理解消息转送的实现机理。

Modbus通讯协议学习

Modbus通讯协议学习 了解了它,会使你对串口通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通用消息帧ASCII消息帧(在消息中的每个8Bit 字节都作为两个ASCII字符发送) 十六进制,ASCII字符0...9,A...F 消息中的每个ASCII字符都是一个十六进制字符组成每个字节的位1个起始位n个数据位,最小的有效位先发送1个奇偶校验位,无校验则无1个停止位(有校验时),2个Bit(无校验时)错误检测域LRC(纵向冗长检测) RTU 消息帧8位二进制,十六进制数0...9,A...F 消息中的每个8位域都是一个两个十六进制字符组成每个字节的位1个起始位8个数据位,最小的有效位先发送1个奇偶校验位,无校验则无1个停止位(有校验时),2个Bit(无校验时)错误检测域CRC(循环冗长检测) CRC校验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b264499.html,/view/1664507.htm) public static string CRCCheck(string val) { val = val.TrimEnd(' '); string[] spva = val.Split(' '); byte[] bufData = new byte[spva.Length + 2]; bufData = ToBytesCRC(val); ushort CRC = 0xffff;

ushort POLYNOMIAL = 0xa001; for (int i = 0; i < bufData.Length - 2; i++) { CRC ^= bufData[i]; for (int j = 0; j < 8; j++) { if ((CRC & 0x0001) != 0) { CRC >>= 1; CRC ^= POLYNOMIAL; } else { CRC >>= 1; } } } return Maticsoft.DBUtility.HLConvert.ToHex(System.BitConverter .GetBytes(CRC)); } /// <summary>

单片机之间的串行通讯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微机与单片机接口 设 计 报 告 指导教师:吴兆华 学生:王晓鹏 学号:092011211 2010 年6月25日

一、设计题目 单片机之间的串行通讯 二、设计内容与要求 实现两个单片机之间的串行通讯,并用数码管分别显示两个单片机的数据,以验证通讯是否成功。 三、设计目的意义 当前,各种简单实用的通讯系统,使其达到数据传送稳在测控系统和工程应用中,常遇到多项任务需同时执行的情况,即主从式多机分布式系统成为现代工业广泛应用的模式。由于单片机功能强、体积小、价格低廉、开发应用方便,尤其具有全双工串行通讯的特点,在工业控制、数据采集、智能仪器仪表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利用单片机的串行通信技术设计一定可靠,使用方便,可扩展为DCS系统应用于工业领域,将有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单片机除了需要外围器件完成特定的功能外,在很多的应用中单片机之间通讯及单片机和外围器件之间的数据交换,多年来国内外在信息的处理特别是控制和信息传输通讯领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 四、系统硬件原理图 图 1 系统硬件原理图 五、程序流程图与源程序 软件的设计是重要的。它的好坏直接关系设计的成功与否。软件是用C

语言完成的,需要能熟练的掌握C语言,还要熟悉AT89S52单片机。从程序流程图、通信协议、波特率计算、编写程序、编译、和烧入软件的操作,到最后的调试,是很复杂的。下面作详细介绍: 1、程序流程图 图2 程序流程图 2、 C语言程序 (1)主机的程序 #include /********变量说明***********/ unsigned char i,j,k,KEY,flag; unsigned char time1,time2,time3; unsigned int code ; a[11]={0x00,0x3F,0x7D,0x5B,0x5B,0x00,0x76,0x79,0x38,0x38,0x3f

如何通过OPC UA实现两台WinCC SCADA电脑间的客户端服务器通讯

如何通过OPC UA实现两台WinCC SCADA 电脑间的客户端/服务器通讯? OPC UA(“开放平台通讯--统一架构”)是用于交换两台不同品牌设备或应用间数据的标准软件平台。本常见问题详细描述了如何在两台运行WinCC SCADA的PC间配置OPC UA通讯以实现客户端服务器的应用。 运行WinCC组态软件的PC可以通过OPC UA服务器和OPC UA客户端实现通讯。在通讯时,服务器和客户端需要交换安全认证证书,详细配置步骤如下: 步骤 1.在服务器的PC上启动WinCC Runtime。 2.在客户端的PC上打开WinCC工程的“变量管理”。 3.在工程向导中右键单击“变量管理”选项,在弹出菜单中选择“添加新的驱动”选择 “OPC”。 图. 01

OPC通道创建完成。 4.在工程向导中右键选择“OPC Groups...” 然后再弹出菜单中选择并打开“系统参 数”。 图. 02 打开“OPC条目管理器”界面。 5.点击“OPC UA服务器”按钮。

图. 03 打开“添加OPC UA服务器”界面。 6.在“服务器信息”对话框中输入服务器的URL地址,格式为:"opc.tcp://[服务 器]:[端口号]"。其中,“[服务器]”中输入作为服务器的PC的IP地址;“[端口号]”中输入OPC UA服务器使用的端口号,默认端口是“4862”。(如下图中所示) 图. 04 7.在“安全性”对话框中,“安全策略”选择“Basic128Rsa15”,“消息安全模式”选择 “签名和加密”。(如上图所示,需要注意的是,设置为“无安全”也可以达到通讯的效果,但从安全角度考虑不推荐使用) 点击“确定”关闭对话框。 8.在“OPC条目管理器”中选择新创建的OPC UA服务器选项。点击“浏览服务器”按 钮。

Linux下的进程间通信-详解

Linux下的进程间通信-详解 详细的讲述进程间通信在这里绝对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笔者很难有信心说自己对这一部分内容的认识达到了什么样的地步,所以在这一节的开头首先向大家推荐著 名作者Richard Stevens的著名作品:《Advanced Programming in the UNIX Environment》,它的中文译本《UNIX环境高级编程》已有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原文精彩,译文同样地道,如果你的确对在Linux下编程有浓 厚的兴趣,那么赶紧将这本书摆到你的书桌上或计算机旁边来。说这么多实在是难抑心中的景仰之情,言归正传,在这一节里,我们将介绍进程间通信最最初步和最 最简单的一些知识和概念。 首先,进程间通信至少可以通过传送打开文件来实现,不同的进程通过一个或多个文件来传递信息,事实上,在很多应用系统里,都使用了这种方法。但一般说来, 进程间通信(IPC: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不包括这种似乎比较低级的通信方法。Unix系统中实现进程间通信的方法很多,而且不幸的是,极少方法能在所有的Unix系 统中进行移植(唯一一种是半双工的管道,这也是最原始的一种通信方式)。而Linux作为一种新兴的操作系统,几乎支持所有的Unix下常用的进程间通信 方法:管道、消息队列、共享内存、信号量、套接口等等。下面我们将逐一介绍。 2.3.1 管道 管道是进程间通信中最古老的方式,它包括无名管道和有名管道两种,前者用于父进程和子进程间的通信,后者用于运行于同一台机器上的任意两个进程间的通信。 无名管道由pipe()函数创建: #include int pipe(int filedis[2]); 参数filedis返回两个文件描述符:filedes[0]为读而打开,filedes[1]为写而打开。filedes[1]的输出是filedes[0]的输入。下面的例子示范了如何在父进程和子进程间实现通信。 #define INPUT 0 #define OUTPUT 1 void main() { int file_descriptors[2]; /*定义子进程号 */ pid_t pid; char buf[256]; int returned_count; /*创建无名管道*/ pipe(file_descriptors); /*创建子进程*/ if((pid = fork()) == -1) { printf("Error in fork\n"); exit(1); } /*执行子进程*/ if(pid == 0) { printf("in the spawned (child) process...\n"); /*子进程向父进程写数据,关闭管道的读端*/ close(file_descriptors[INPUT]); write(file_descriptors[OUTPUT], "test data", strlen("test data"));

Modbus RTU通讯协议

要实现Modbus RTU通信, 一、需要STEP 7-Micro/WIN32 V3.2以上版本的编程软件,而且须安装STEP 7-Micro/WIN32 V3.2 Instruction Library(指令库)。Modbus RTU功能是通过指令库中预先编好的程序功能块实现的。 Modbus RTU从站指令库只支持CPU上的通信0口(Port0) 基本步骤: 1. 检查Micro/WIN的软件版本,应当是STEP 7-Micro/WIN V3.2以上版本。 2. 检查Micro/WIN的指令树中是否存在Modbus RTU从站指令库(图1),库中应当 包括MBUS_INIT和MBUS_SLAVE两个子程序。 如果没有,须安装Micro/WIN32 V3.2的Instruction Library(指令库)软件包; 1. 西门子编程时使用SM0.1调用子程序MBUS_INIT进行初始化,使用SM0.0调用 MBUS_SLAVE,并指定相应参数。 关于参数的详细说明,可在子程序的局部变量表中找到; 调用Modbus RTU通信指令库图中参数意义如下: a. 模式选择:启动/停止Modbus,1=启动;0=停止 b. 从站地址:Modbus从站地址,取值1~247 c. 波特率:可选1200,2400,4800,9600,19200,38400,57600,115200 d. 奇偶校验:0=无校验;1=奇校验;2=偶校验 e. 延时:附加字符间延时,缺省值为0 f. 最大I/Q位:参与通信的最大I/O点数,S7-200的I/O映像区为128/128, 缺省值为128 g. 最大AI字数:参与通信的最大AI通道数,可为16或32 h. 最大保持寄存器区:参与通信的V存储区字(VW) i. 保持寄存器区起始地址:以&VBx指定(间接寻址方式) j. 初始化完成标志:成功初始化后置1

WINCC的OPC 通讯配置设置

OPC 通讯配置设置,非常好,申请加精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的系统是XP(server端和客户端上一样的) 需要将我的电脑的桌面属性设置成默认属性,负责找不到下文中的“DCOM的总体默认属性页面",DCOM配置时我的电脑上会有个红色小箭头 1 客户端安装OPC Data Access 2.0 Components 2 客户端的用户名和密码一致 3客户端的DCOM配置 a."开始"--"运行",输入"dcomcnfg",然后回车,启动dcom配置 b.常规页面中,双击你的应用服务器,打开你的应用服务器DCOM属性设置。 c.将常规页面中的身份验证级别改为"无"。 d.身份标识页面中,选择"交互式用户"。 e.位置页面中,选择"在这台计算机上运行应用程序",进入DCOM的总体默认属性页面,将" 在这台计算机上启用分布式COM"打上勾,将默认身份级别改为"无"); 4 服务器安装OPC Data Access 2.0 Components 5 服务器的DCOM配置 a.在运行OPC服务器上的计算机中运行dcomcnfg程序,进行DCOM配置。 b.进入DCOM的总体默认属性页面,将"在这台计算机上启用分布式COM"打上勾,将默认身 份级别改为"无"。 c.进入DCOM的总体默认安全机制页面,确认默认访问权限和默认启动权限中的默认值无 EveryOne,如果不去掉EveryOne,应用服务器不能正常启动。 d.在常规页面中,双击你的OPC应用服务器,打开你的OPC应用服务器DCOM属性设置。 e.将常规页面中的身份验证级别改为"无"。 f.位置页面中选上"在这台计算机上运行应用程序"。 g.将安全性页面设置中,均选择"使用自定义访问权限",编辑每一个权限,将EveryOne加 入用户列表中。 h.身份标识页面中,选择"交互式用户"。) I.nt的GUEST用户不能禁用

进程间的通信

实验三进程间的通信 【实验类型】 综合性实验 【目的要求】 学习如何利用管道机制、消息缓冲队列、共享存储区机制进行进程间的通讯,并加深对上述通信机制的理解。 【内容提要】 1、了解系统调用pipe()、msgget()、msgsnd()、msgrcv ()、msgctl()、shmget()、shmat()、shmdt()、shmctl()的功能和实现过程。 2、编写一段程序,使其用管道来实现父子进程之间的进程通讯。子进程向父进程发送自己的进程标识符,以及字符串“is sending a message to parent!”。父进程则通过管道读出子进程发来的消息,将消息显示在屏幕上,然后终止。 3、编写一段程序,使用系统调用fork()来创建两个子进程CLIENT进程和SERVER进程,使其用消息缓冲队列来实现CLIENT进程和SERVER进程之间的通信。SERVER端建立一个Key为75的消息队列,等待其他进程发来的消息。当遇到类型为1的消息,则作为结束信号,取消该队列,并退出SERVER。SERVER每接收到一条消息后显示一句“(server) received”。CLIENT端使用Key为75的消息队列,先后发送类型从10到1的消息,然后退出。最后的一个消息,即是SERVER端需要的结束信号。CLIENT每发送一条消息后显示一句“(client) sent”。父进程在SERVER和CLIENT均退出后结束。 4、编写一个与3具有类似功能的程序,使其用共享存储区来实现两个进程之间的通讯。 【主要仪器设备】 每人一台计算机,硬件要求:CPU PII以上,64M内存,1OOM硬盘空间即可;软件要求: Linux操作系统。

modbus通讯协议

Modbus通讯协议 图片: 图片: 图片:

Modbus协议最初由Modicon公司开发出来,在1979年末该公司成为施耐德自动化(Schneider Automation)部门的一部分,现在Modbus已经是工业领域全球最流行的协议。此协议支持传统的RS-232、RS-422、RS-485和以太网设备。许多工业设备,包括PLC,DCS,智能仪表等都在使用Modbus协议作为他们之间的通讯标准。有了它,不同厂商生产的控制设备可以连成工业网络,进行集中监控。 当在网络上通信时,Modbus协议决定了每个控制器须要知道它们的设备地址,识别按地址发来的消息,决定要产生何种行动。如果需要回应,控制器将生成应答并使用Modbus协议发送给询问方。 Modbus协议包括ASCII、RTU、TCP等,并没有规定物理层。此协议定义了控制器能够认识和使用的消息结构,而不管它们是经过何种网络进行通信的。标准的Modicon控制器使用RS232C实现串行的Modbus。Modbus的ASCII、RTU协议规定了消息、数据的结构、命令和就答的方式,数据通讯采用Maser/Slave方式,Master 端发出数据请求消息,Slave端接收到正确消息后就可以发送数据到Master端以响应请求;Master端也可以直接发消息修改Slave端的数据,实现双向读写。

Modbus协议需要对数据进行校验,串行协议中除有奇偶校验外,ASCII模式采用LRC校验,RTU模式采用16位CRC校验,但TCP模式没有额外规定校验,因为TCP 协议是一个面向连接的可靠协议。另外,Modbus采用主从方式定时收发数据,在实际使用中如果某Slave站点断开后(如故障或关机),Master端可以诊断出来,而当故障修复后,网络又可自动接通。因此,Modbus协议的可靠性较好。 下面我来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下,对于Modbus的ASCII、RTU和TCP协议来说,其中TCP和RTU协议非常类似,我们只要把RTU协议的两个字节的校验码去掉,然后在RTU协议的开始加上5个0和一个6并通过TCP/IP网络协议发送出去即可。所以在这里我仅介绍一下Modbus的ASCII和RTU协议。 下表是ASCII协议和RTU协议进行的比较: 通过比较可以看到,ASCII协议和RTU协议相比拥有开始和结束标记,因此在进行程序处理时能更加方便,而且由于传输的都是可见的ASCII字符,所以进行调试时就更加的直观,另外它的LRC校验也比较容易。但是因为它传输的都是可见的ASCII 字符,RTU传输的数据每一个字节ASCII都要用两个字节来传输,比如RTU传输一个十六进制数0xF9,ASCII就需要传输’F’’9’的ASCII码0x39和0x46两个字节,这样它的传输的效率就比较低。所以一般来说,如果所需要传输的数据量较小可以考虑使用ASCII协议,如果所需传输的数据量比较大,最好能使用RTU协议。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