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岩土工程勘察 word文档 郭超英主编 8第七章 工程地质勘察内业整理

岩土工程勘察 word文档 郭超英主编 8第七章 工程地质勘察内业整理

岩土工程勘察 word文档 郭超英主编  8第七章  工程地质勘察内业整理
岩土工程勘察 word文档 郭超英主编  8第七章  工程地质勘察内业整理

第七章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内业整理

本章重点:介绍了工程地质勘察内业资料的整理、工程地质图件的编制及工程地质

勘察报告的编写。

学习要求:重点掌握岩土参数的统计与分析方法、工程地质图件的编制及工程地质

勘察报告的编写方法。

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内业整理是在工程地质测绘、勘探、测试、检验与监测所得各项原始资料、数据和搜集已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工程特点和要求进行的。要写出高质量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外业和实验资料准确可靠是关键,而内业资料的整理则是勘察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把现场勘察得到的工程地质资料进行统计整理、归纳和分析,并绘制成图件和表格,以适应工程设计和工程地质条件评价的需要。

工程地质勘察资料的内业整理一般是在现场勘察工作告一段落或整个勘察工作结束后进行。其主要工作内容是:岩土参数的分析与选定、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工程地质图件的编制和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编写。

第一节岩土参数的统计与分析

由于岩土体的非均匀性和各向异性以及参数的测定方法、条件和工程类别的不同等多种原因,造成岩土参数分散性、变异性较大。为保证岩土参数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必须进行岩土参数的统计和分析。通常情况下,对勘察中获取的大量数据指标可按工程地质单元及层次分别进行统计整理,以求得具有代表性的指标。

所谓工程地质单元是指在工程地质数据的统计工作中具有相似的地质条件或在某方面有相似的地质特征,而将其作为一个可统计单位的单元体。在工程地质单元体中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或其他地质数据大体上是相同的,但不完全一致。一般情况下,同一工程地质单元具有如下特征:

1.具有同一地质年代、成因类型,并处于同一构造部位和同一地貌单元的岩土;

2.具有基本相同的岩土性质特征,包括矿物成分、结构构造、风化程度、物理力学性能和工程性能;

3.影响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的因素是基本相似的;

4.对不均匀变形敏感的某些建(构)筑物的关键部位,视需要可划分更小的单元。

统计整理时,应在合理分层基础上,根据测试次数、地层均匀性、建筑物等级,选择合理的数理统计方法对每层土物理力学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和选取。

一、岩土参数的可靠性和适用性分析

岩土参数主要指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在工程上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评价指标,主要用于评价岩土的性状,作为划分地层和鉴定岩土类别的主要依据;另一类是计算指标,主要用于岩土工程设计,预测岩土体在荷载和自然因素及其人为因素影响下的力学行为和变化趋势,并指导施工和监测。因此,岩土参数应根据其工程特点和地质条件选用,并分析评价所取岩土参数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岩土工程参数的可靠性是指参数能正确地反映岩土体在规定条件下的性状,能比较有把握地估计参数真值所在的区间;岩土参数的适用性是指参数能满足岩土工程设计计算的假定条件和计算精度要求。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应对主要参数的可靠性和适应性进行分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选定参数。

在勘察中,必须对所得的大量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数据加以整理,才能取得有代表性的数值,用于岩土工程的设计计算。对岩土指标数据的基本要求是可靠适用。在分析岩土指标数据的可靠性和适用性时,着重考虑以下因素:

1.取样方法和其他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2.采用的试验方法和取值标准;

3.不同测试方法所得结果的分析比较;

4.测试结果的离散程度;

5.测试方法与计算模型的配套性。 二、岩土参数的统计与选定 经过试验、测试获得的岩土工程参数,数量较多,必须经过整理、分析及数理统计计算,获得岩土参数的代表性数值。指标的代表性数值是在试验数据的可靠性和适用性做出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参照相应的规范,用统计的方法来整理和选择的。

进行统计的指标一般包括粘性土的天然密度、天然含水量、液限、塑限、塑性指数、液性指数;砂土的相对密实度;岩石的吸水率、各种力学特性指标,特殊性岩土的各种特征指标以及各种原位测试指标。对以上指标在勘察报告中应提供各个工程地质单元或各地层的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和参加统计数据的数量。通常统计样本的数量应大于6个。当统计样本的数量小于6个时,统计标准差和变异系数意义不大,可不进行统计,只提供指标的范围值。

岩土参数统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岩土的物理力学指标,应按场地的工程地质单元和层位分别统计;

2.对工程地质单元体内所取得的试验数据应逐个进行检查,对某些有明显错误,或试验方法有问题的数据应抽出进行检查或将其舍弃。

3.每一单元体内,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应基本接近。试验数据所表现出来的离散性只能是土质不匀或试验误差的随机因素造成的。

4.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平均值(m φ)、标准差(σf )和变异系数(δ);

n

n

i i

m ∑==

1

φ

φ (7-1)

?????

?

????

????? ??--=

∑∑==n i n i i i f n n 1

1211φφσ (7-2)

δ=σf /Φm (7-3)

式中:m φ——岩土参数的平均值;

σf ——岩土参数的标准差;

Δ——岩土参数的变异系数;

n ——统计样本数。

5.岩土参数统计出来后,应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判别,如果某一组数据比较分散、相互差异较大,应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并剔出异常的粗差数据。剔出粗差数据有不同的标准,常用的方法是±3倍的标准差法。

当离差d 满足下式时,该数据应舍弃:

︱d ︱>g σf (7-4)

式中:d ——离差,d =i m φφ-

g ——由不同标准给出的系数,当采用3倍标准差方法时,g =3。

三、岩土参数的标准值与设计值

在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所有岩土参数必须由基本值经过数理统计,给出标准值,再由建筑设计部门给出设计值。

岩土参数的基本值f 0是指单个岩土参数的测试值或平均值,由岩土原位测试或室内试验提供的岩土参数的基本数值。

岩土参数的标准值f k 是在岩土工程设计时所采用的基本代表值,是岩土参数的可靠性估值,岩土参数基本值经过数理统计后得到。

岩土参数的设计值f 是由建筑设计部门在建筑设计中考虑建筑设计条件所采用的岩土参数的代表数值。

岩土参数的标准值一般情况下,按下式计算:

f k =γs ·m φ (7-5)

????

??+±=2678.4704.11n n

s γ (7-6) 式中:γs ——统计修正系数,式中正负号的取用按不利组合考虑;

其它符号意义同上。

《规范》规定:在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应按下列不同情况提供岩土参数值:

1.一般情况下,应提供岩土参数的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数据分布范围和数据的数量;

2.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所需要的岩土参数标准值,应按式(7-5)计算;当设计规范另有专门规定的标准值取值方法时,可按有关规范执行。

3.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一般只提供岩土参数的标准值,不提供设计值,需要时可用分项系数计算岩土参数的设计值。

γ

k

f f =

(7-7)

式中:γs ——岩土参数的分项系数,按有关设计规范的规定取值。

第二节 岩土工程分析评价

一、评价的内容和要求

岩土工程分析评价是勘察成果整理的核心内容,是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重要内容,可包括下列内容:

1.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

2.为岩土工程设计提供场地地层结构和地下水空间分布的几何参数、岩土体工程性状的设计参数;

3.预测泥浆工程对现有工程的影响,工程建设产生的环境变化,以及环境变化对工程的影响。

4.提出地基与基础方案设计的建议;

5.预测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岩土工程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和合理的施工方法。

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应在工程地质测绘、勘探、测试和搜集已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工程特点和要求进行。各类工程,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以及各种特殊性岩土的分析评价,应分别参考有关章节并符合《规范》的有关规定。

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应符合下列要求:

1.充分了解工程结构的类型、特点、荷载情况和变形控制要求;

2.掌握场地的地质背景,考虑岩土材料的非均质性、各向异性和随时间的变化,评估岩土参数的不确定性。确定其最佳估值;

3.充分考虑当地经验和类似工程的经验;

4.对于理论依据不足、实践经验不多的岩土工程问题,可通过现场模型试验或足尺试验取得实测数据进行分析评价;

5.必要时可建议通过施工监测,调整设计和施工方案。 二、分析评价的方法

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应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定量分析。场地的适宜性、场地地质条件的稳定性,可仅作定性分析。需做定量分析评价的内容有:岩土体的变形性状及其极限值;岩土体的强度、稳定性及其极限值;岩土压力及岩土体应力的分布与传递;其它各种临界状态的判定问题。

岩土工程的分析评价,应根据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区别进行。对丙级岩土工程勘察,可根据邻近工程经验,结合触探和钻探取样试验资料进行;对乙级岩土工程勘察,应在详细勘探、测试的基础上,结合邻近工程经验进行,并提供岩土的强度和变形指标;对甲级岩土工程勘察,除按乙级要求进行外,尚宜提供载荷试验资料,必要时应对其中的复杂问题进行专门研究,并结合监测对评价结论进行检验。

岩土工程分析评价的定性分析可根据建筑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结合建筑物的特点进行分析;定量分析可采用解析法、图解法和数值法。其中解析法是使用最多的方法,它是经典的刚体极限平衡理论为基础,这种方法的数学意义严格,但应用时对实际地质条件有一定的限制,边界条件和计算参数也都存在误差和不确定性,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图解法和数值法在近些年有很大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的普遍使用为数值法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是目前发展的方向。

任务需要时,可根据工程原型或足尺试验岩土体性状的量测结果,用反分析的方法反求岩土参数,验证设计计算,查验工程效果或事故原因。

第三节工程地质图的编制

工程地质图是针对工程目的,通过各种工程地质勘察方法:工程地质测绘、工程地质勘探、室内试验与原位测试、现场检验与检测等工作所取得的成果,经过分析综合编制而成的反映工作区工程地质条件的图件。即可用来反映工作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又可对建筑场区的自然条件进行综合评价。

一、工程地质图的分类和用途

工程地质图由于工程建筑种类、规模和勘察设计要求不同,其图中内容、表现形式、编图原则也不同,按工程要求和内容,工程地质图可分为如下类型:

1.工程地质勘察实际材料图:图中反映该工程场地勘察的实际工作,包括地质点、钻孔点、勘探坑洞、试验点、长期观测点等。从实际材料图上可得出勘察工作量、勘察点的位置以及勘察工作布置的合理性等。

2.工程地质编录图:由一套图件构成,包括钻孔柱状图、基坑编录图、平硐展视图及其他地质勘探和测绘点的编录。

3.工程地质分析图:图中突出反映一种或两种工程地质因素或岩土某一性质指标的变化情况,如天然地基持力层的埋深和厚度等值线图;基岩(或硬土层)埋深等深线及岩性变化图等。这种图所表示的内容多是对拟建工程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或为分析某一重大工程地质问题时必须具备的图件。

4.专门工程地质图:为勘察某一专门工程地质问题而编制的图件。突出反映与该工程地质问题有关的地质特征、空间分布和其相互组合关系;评价地质问题有关的地质和力学数据。例如分析边坡稳定时突出边坡岩土体与结构面、地下水渗流特征的关系,以确定滑移体的边界以及结构面组合和岩土体性能等的力学数据等,从而编制边坡工程地质图件。

5.综合性工程地质图和分区图:综合性工程地质图也称工程地质图。这种图是针对建筑类型把与有关的地质条件和勘探试验成果综合反映在图上,并对建筑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综合评价。该种图是作为建筑物总体布置、设计方案与处理措施的基本依据。综合性工程地质分区图是在综合性工程地质图的基础上按建筑物的适宜性和具体工程地质条件的相似性进行分区或分段。对各分区或分段还要有系统反映有关工程地质条件和分析工程地质问题最需用的资料,并附分区工程地质特征说明表。

二、工程地质图的内容

工程地质图针对工程目的而编制,反映制图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并对建筑的自然条件给予综合性评价。内容反映的详细程度视设计阶段、比例尺的大小、工程特点和要求等不同而不同。通常图中所反映的是最重要的工程地质资料,一般工程地质图中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地形地貌:图上应划分地形形态的等级和地貌单元,根据比例尺的大小决定划分的详细程度。包括地形起伏变化、高程、地面切割情况和主要地貌单元。地形地貌条件对建筑场

地和线路的选择、对建筑物的布局和结构型式以及施工条件都有影响。例如地形起伏变化及沟谷发育情况等对道路和运河渠道等工程的选线及建(构)筑物布置常具有决定性意义;斜坡的高度和形状影响到挖方边坡的土方量和稳定性;建筑场地的平整程度对一般建筑物的挖方、填方量以及施工条件都具有明显的意义。同时地形地貌条件对水文地质条件和物理地质现象的发育情况往往起着控制性的作用。

2.地质构造:主要是基岩产状、褶皱及断裂、应在图上用产状符号、褶皱轴线、断层线加以表示。对基岩地区或有地震影响的松软土层地区应反映地质构造。其内容一般包括各种岩土层的分布范围、产状、褶曲轴线及断层破碎带的位置、类型及其活动性等,另对某些工程(如边坡、洞室工程)应包括岩石的裂隙性情况、构造特征等。

3.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是工程地质条件中较根本和重要的方面,包括地层年代、地基土成因类型、变化、分布规律以及物理力学指标的变化范围和代表值。首先应划分出基岩和松软土,再划分单元,勾绘出界线。其中应特别注重反映在工程上最常涉及的第四纪沉积物的特征。正确将岩土层按其形成年代、成因类型划分可以帮助我们找出相当广的范围内岩土层物理状态和力学性质的共同特征,以便进一步布置取样及试验工作时有所依据。

4.水文地质条件:一般包括地下水位,井泉位置,包含潜水水位及对工程有影响的承压水测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隔水层和透水层的分布,岩土含水性和富水性,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及侵蚀性。可以用符号或等值线表示。

5.物理地质现象:包括各类物理地质现象的类型、形态、发育强度的等级及其活动性。在小比例尺图上应当按主次关系把各种物理地质现象的形态及其分区等表示出来,一般是用符号在其主要发育地带笼统表示,发育强度可用符号的个数加以区别,也可以用分区的办法分为发育强烈区、中等区、微弱区等。例如岩溶、滑坡、崩塌等,冲沟的发育程度、岩石风化壳的厚度等可在符号旁用数字表示。在较大比例尺的图上对规模较大的主要物理地质现象的形态,可按实际情况绘在图上,并对其活动性专门说明。

上面概述了工程地质图的主要表示内容,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取舍编图的内容。表7-1以表格的形式归纳了工程地质图的表示内容,可供参考。

此外,工程地质图上,还应表示控制性勘探点的位置、编号、地面标高和勘探坑、孔、峒、井的深度,代表性的工程地质剖面线,综合地质柱状图等。

三、工程地质图的编制方法

工程地质图是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各个方面的相应比例尺的一套图件编制的,这些基本图件为:

1.第四纪地质图或地质图;

2.地貌及物理地质现象图;

3.水文地质图;

4.各种剖面图、钻孔柱状图及各种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成果图表。

将这些基本图件上工程所需的内容移绘到工程地质图上去。图上应画出许多界线,如不同年代、不同成因类型和土性的土层界线,地貌分区界线,物理地质现象分布界线及各级工程地质分区界线等等。

各种界线的绘制方法,一般是肯定者用实线,不肯定者用虚线。工程地质分区的区级之间可用线的粗细来区别,由高级区向低级区由粗变细。工程地质图上还可用各种花纹(如表示岩性)、线条(如断层线)、符号(如物理地质现象、坑孔、原位测试点、井、泉等)、代号(如土的成因代号)等等均可按现行勘察规范统一图例绘制。

在工程地质图上还可以用颜色表示工程地质分区或岩性。图上最大一级单元可用一种颜色(如红色)来表示,同一最大单元内的各区则用该最大单元颜色的不同色调(如深红、紫红等)来区别,更进一步的划分则用同一色调的深浅(深红、红、浅红等)来区别。用工程地质条件来分区时,一般用绿色表示建筑条件最好的区,用黄色表示差一些的区,而条件最差的区则用红色表示。有些线条、符号等也可用颜色表示,如活断层、滑坡及最高洪水位淹没界限等,也可用相应的红色符号来表示。

由于工程地质图中所包含的内容很多,尤其是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内容更多,有时虽经系统分析、筛选,图面上的线条、符号仍会相当拥挤,因而必须注意合理地利用色彩、各种花纹、线条、符号和代号等,妥善地加以安排,分出疏密浓淡,使工程地质图既能充分说明工程地质条件,又能做到图面清晰易懂、整洁美观。

第四节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编写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是工程地质勘察的最终成果,是建筑地基基础设计和施工的重要依据。报告是否能正确反映工程地质条件和岩土工程特点,关系到工程设计和建筑施工能否安全可靠、措施得当、经济合理。不同的工程项目,不同的勘察阶段,报告反映的内容和侧重有所不同;有关规范、规程对报告的编写也有相应的要求。岩土工程勘察的成果用报告书并附有必要的图表来表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的编写应做到资料完整、真实准确、数据无误、重点突出、论据充分、图表清晰、建议合理、结论明确有据、便于使用和适宜长期保存,并应因地制宜,有明确的工程针对性。对报告依据的所有原始资料、岩土的各项性质指标数据均应进行整理、检查、统计分析、鉴定,认为无误后才能利用。报告的内容应根据任务要求、勘察阶段、地质条件、工程特点等具体情况确定。对于地质条件简单,勘察工作量小,设计、施工上无特殊要求的三级工程,报告可采用图表式并附以简要的文字分析说明。对于场地岩土工程条件复杂,工程规模大的一级工程,报告的内容则要详细。

一、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的程序

要写出高质量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就要了解报告编制的程序,主要有:

1.外业和实验资料的汇集、检查和统计。此项工作应于外业结束后即进行。首先应检查各项资料是否齐全,特别是实验资料是否齐全,同时可编制测量成果表、勘察工作量统计表和勘探点(钻孔)平面位置图。

2.对照原位测试和土工试验资料,校正现场地质编录。这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但往往被忽视,从而出现野外定名与实验资料相矛盾,鉴定砂土的状态与原位测试和实验资料相矛盾,应找出原因,并修改校正,使野外对岩土的定名及状态鉴定与实验资料和原位测试数据相吻合。

3.编绘钻孔工程地质综合柱状图。

4.划分岩土地质分层,编制分层统计表,进行数理统计。地基岩土的分层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评价的正确性和准确性。因此,此项工作必须按地质年代、成因类型、岩性、状态、风化程度、物理力学特征来综合考虑,正确地划分每一个单元的岩土层。然后编制分层统计表,包括各岩土层的分布状态和埋藏条件统计表,以及原位测试和实验测试的物理力学统计表等。最后,进行分层试验资料的数理统计,查算分层地基承载力。

5.编绘工程地质剖面图和其它专门图件。

6.编写文字报告。按以上顺序进行工作可减少重复,提高效率;避免差错,保证质量。在较大的勘察场地或地质地貌条件比较复杂的场地,应分区进行勘察评价。

二、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写的基本要求

1.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所依据的原始资料,应进行整理、检查、分析,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

2.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应资料完整、真实准确、数据无误、图表清晰、结论有据、建议合理、便于使用和适宜长期保存,并应因地制宜,重点突出,有明确的工程针对性。

3.报告应根据任务要求、勘察阶段、工程特点和地质条件等具体情况编写。

4.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应根据任务要求、勘察阶段、工程特点和地质条件等具体情况编写,并应包括下列内容:

(1)勘察目的、任务要求和依据的技术标准;

(2)拟建工程概况;

(3)勘察方法和勘察工作布置;

(4)场地地形、地貌、地层、地质构造、岩土性质及其均匀性;

(5)各项岩土性质指标,岩土的强度参数、变形参数、地基承载力的建议值;

(6)地下水埋藏情况、类型、水位及其变化;

(7)土和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8)可能影响工程稳定的不良地质作用的描述和对工程危害程度的评价;

(9)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的评价。

5.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应对岩土利用、整治和改造的方案进行分析论证,提出建议;对工程施工和使用期间可能发生的岩土工程问题进行预测,提出监控和预防措施的建议。

6.成果报告应附下列图件:勘探点平面布置图;工程地质柱状图;工程地质剖面图;原位测试成果图表;室内试验成果图表。需要时可附综合工程地质图、综合地质柱状图、地下水等水位线图、素描、照片、综合分析图表以及岩土利用、整治和改造方案的有关图表、岩土工程计算简图及计算成果图表等。

7.对岩土的利用、整治和改造的建议,宜进行不同方案的技术经济论证,并提出对设计、施工和现场监测要求的建议。

8.任务需要时,可提交下列的专题报告:①岩土工程测试报告;②岩土工程检验或监测报告;③岩土工程事故调查与分析报告;④岩土利用、整治或改造方案报告;⑤专门岩土工程问题的技术咨询报告。

9.勘察报告的文字、术语、代号、符号、数字、计量单位、标点,均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10.对丙级岩土工程勘察的成果报告内容可适当简化,采用以图表为主,辅以必要的文字说明;对甲级岩土工程勘察的成果报告除应符合本节规定外,尚可对专门的岩土工程问题提交专门的试验报告、研究报告或监测报告。

11.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编制还应符合现行《规范》外,特别应当严格执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规定。

三、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写的内容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一般由文字和图表两部分组成,文字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工程概况

内容包括:场地概况;拟建工程的性质、规模、结构特点、层数(地上及地下)、高度;拟采用的基础类型、尺寸、埋置深度、基底荷载、地基允许变形及其他特殊要求等;建筑抗震设防要求、勘察阶段、建筑物的周边环境条件等;场地及邻近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的研究程度;勘察目的、任务要求和依据的主要技术标准和规范;已有的资料和勘察工作;勘察工作日期;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等。

(二)勘察方法和勘探工作量布置

内容包括:勘探孔、原位测试点布置原则,即位置、深度、数量、距离;掘探、钻探方法说明;取样器规格与取样方法说明,取样质量评估;原位测试的种类、仪器及试验方法说明,资料整理方法及成果质量评估;室内试验项目、试验方法及资料整理方法说明,试验成果质量评估;取土孔和原位测试点数占总数的比例等。

(三)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内容包括:地形地貌及气候气象条件、地质构造、地层岩性、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质现象和人类工程活动等。

1.地形地貌

包括勘察场地的具体地理位置:地理经纬度、地貌部位、主要形态、次一级地貌单元划分;地面标高,室内地坪标高;各种气象特征:年均气温、降水量、蒸发量、常年风向、冻深线(冻土深度)、水系发育情况。如果场地小且地貌简单,应着重论述地形的平整程度、相对高差。

2.地质构造

主要阐述的内容是:场地区域地层岩性、分布及埋藏特征。主要大的构造形迹如断层、褶皱的性质、分布特征,断裂的活动性及最新活动年代。得出区域稳定性评价,附区域地质

图。

3.地层岩性

主要叙述地基岩土分层及其物理力学性质。这一部分是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着重论述的内容,是进行工程地质评价的基础。下面介绍分层的原则和分层叙述的内容。

(1)分层原则。土层按地质时代、成因类型、岩性、状态和物理力学性质划分;岩层按成因、岩性、风化程度、物理力学性质划分。厚度小、分布局限的可作夹层处理,厚度小而反复出现可作互层处理。

(2)分层编号方法。常见三种编号法:第一:从上至下连续编号,即①、②、③……层。这种方法一目了然,但在分层太多而有的层位分布不连续时,编号太多显得冗繁;第二:土层、岩层分别连续编号,如土层Ⅰ-1、Ⅰ-2、Ⅰ-3……;岩层Ⅱ-1、Ⅱ-2、Ⅱ-3……;第三:按土、石大类和土层成因类型分别编号。如某工地填土1;冲积粘土2-1、冲积粉质粘土2-2,冲积细砂2-3;残积可塑状粉质粘土3-1、残积硬塑状粉质粘土3-2;强风化花岗岩4-1,中风化花岗岩4-2,微风化花岗岩4-3。第二、三种编法有了分类的概念,但由于是复合编号,故而在报告中叙述有所不便。目前,大多数分层是采用第一种方法,并已逐步地加以完善。总之,地基岩土分层编号、编排方法应根据勘察的实际情况,以简单明了,叙述方便为原则。此外,详勘和初勘,在同一场地的分层和编号应尽量一致,以便参照对比。

(3)分层叙述内容。对每一层岩土,要叙述如下的内容:

①分布:通常有“普遍”、“较普遍”、“广泛”、“较广泛”、“局限”、“仅见于”等用语。对于分布较普遍和较广泛的层位,要说明缺失的孔段;对于分布局限的层位,则要说明其分布的孔段。

②埋藏条件:包括层顶埋藏深度、标高、厚度。如场地较大,分层埋深和厚度变化较大,则应指出埋深和厚度最大、最小的孔段。

③岩性和状态:土层,要叙述颜色、成分、饱和度、稠度、密实度、分选性等;岩层,要叙述颜色、矿物成分、结构、构造、节理裂隙发育情况、风化程度、岩芯完整程度;裂隙的发育情况,要描述裂隙的产状、密度、张闭性质、充填胶结情况;关于岩芯的完整程度,除区分完整、较完整、较破碎、破碎和极破碎外,还应描述岩芯的形状,即区分出长柱状、短柱状、饼状、碎块状等。

④取样和实验数据:应叙述取样个数、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尽量列表表示土工实验结果,文中可只叙述决定土层力学强度的主要指标,例如填土的压缩模量、淤泥和淤泥质土的天然含水量、粘性土的孔隙比和液性指数、粉土的孔隙比和含水量、红粘土的含水比和液塑比。对叙述的每一物理力学指标,应有区间值、一般值、平均值,最好还有最小平均值、最大平均值,以便设计部门选用。

⑤原位测试情况:包括试验类别、次数和主要数据。也应叙述其区间值、一般值、平均值和经数理统计后的修正值。

⑥承载力:据土工试验资料和原位测试资料分别查算承载力标准值,然后综合判定,提供承载力标准值的建议值。

4.水文地质条件

地下水是决定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的重要因素。报告中必须论及:地下水类型,含水层分布状况、埋深、岩性、厚度,静止水位、降深、涌水量、地下水流向、水力坡度;含水层间和含水层与附近地表水体的水力联系;地下水的补给和排泄条件,水位季节变化,含水层渗透系数,以及地下水对混凝土的侵蚀性等。对于较小场地或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勘察场地,论述的内容可以简化。有的内容,如水位季节变化,并非在较短的工程勘察期间能够查明,可通过调查访问和搜集区域水文资料获得。地下水对混凝土的侵蚀性,要结合场地的地质环境,根据水质分析资料判定。应列出据以判定的主要水质指标,即PH、HCO-3、SO2-4、

侵蚀CO2的分析结果。

5.不良地质现象和人类工程活动

主要指有无不良地质现象(如岩溶、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断裂和砂土液化)、特殊性岩土(湿陷性土、红粘土、软土、混合土、填土、多年冻土、膨胀岩土、盐渍土、风化岩与残积土、污染土)。特别注意人类工程活动(人工洞穴、地下采空、大挖大填、抽水排水及水库诱发地震等)对场地稳定性的影响。

(四)场地的工程地质评价

1.区域稳定性评价根据区域地质条件、有无不良地质现象,新构造运动特征,特殊性岩土等灾害性岩体,得出场地区域稳定性评价结果。

2.场地和地基稳定性评价

对场地地层分布情况、均匀性,有无不良地质现象与特殊性岩土进行评价。

3.地基均匀性评价

通过对各工程地质层进行综合评述,从分布稳定情况、均匀程度、状态或密实度、压缩性、强度特征及承载力值判断出每一工程地质层的适宜情况。

4.岩土参数建议值

建议值的取值方法,如主要物理性指标采用平均值、剪切指标采用标准值(规范规定的统计方法)。

5.地基土承载力的特征值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确定:

宜采用载荷试验(浅基础可采用平板、深基础可采用螺旋板试验)得出承载力特征值;可以根据土的三轴剪切指标采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的公式计算;也可根据原位测试如静力触探、动力触探、十字板剪切、标准贯入试验等方法确定;或者通过地方规范或经验查表得出。以上各种方法需要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确定后,给出建筑场地各地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五)基础方案选择

1.天然地基方案:从地基土的构成与特征、埋藏情况分析该项目是否适用浅基础还是深基础,采用天然地基方案的可能性,建议的浅基础的埋置深度,可根据地层岩性和上部建筑物结构荷重特点分层论述,并建议天然地基持力层。如有不良地层或特殊性岩土,建议地基处理方案。

2.桩基方案:包括桩基持力层及桩型选择。如采用桩基础,建议持力层及埋置深度。根据地层岩性特征和建筑物的上部结构、荷重和对施工环境的要求,结合地方上常采用的施工经验,建议选择适宜的桩型。

3.桩基设计参数:

桩基参数应根据所推荐的基础型式,得出场地适宜的桩型,通过按照土的类型、状态、埋深、桩的类型和桩的入土深度,安全系数取值。查表或原位测试可得出桩基侧阻力和桩端阻力特征值指标,并可根据持力层的埋置深度和桩的有关尺寸试算出单桩极限承载力值。

4.沉桩的可能性及桩的施工条件对环境的影响

对建议的各种桩型,根据地层的岩性如上覆地层有无特别难以穿越地层;施工时是否对附近建筑物构成危害;地下有无管线;采用的基础型式对周围环境有无影响等以及应采取的技术措施。

5.基坑支护与开挖

提供基坑开挖和支护有关参数,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评价、建议边坡放坡坡度值,如地下水位埋藏较浅,建议可行的降水措施(如轻型井点降水)。

(六)岩土的整治、现场监测方案

提出对岩土的利用、整治和改造的建议、宜进行不同方案的技术经济论证,并提出对设计、施工和现场监测要求的建议。

(七)结论与建议

结论是勘察报告的精华,它不是前文已论述的重复归纳,而是简明扼要的评价和建议。一般包括以下几点:

1.对场地条件和地基岩土条件的评价。

2.结合建筑物的类型及荷载要求,论述各层地基岩土作为基础持力层的可能性和适宜性。

3.选择持力层,建议基础形式和埋深。若采用桩基础,应建议桩型、桩径、桩长、桩周土摩擦力和桩端土承载力标准值。

4.地下水对基础施工的影响和防护措施。

5.基础施工中应注意的有关问题。

6.建筑是否作抗震设防。

7.其它需要专门说明的问题。

以上7个方面的内容,并非所有的勘察报告都要面面俱到,一一罗列,要根据勘察项目的实际情况,尽量做到报告内容齐全、重点突出、条理通顺、文字简练、论据充实、结论明确、简明扼要、合理适用。

当勘察任务需要时,还可提交下列专题报告:

1.岩土工程测试报告;

2.岩土工程检验或监测报告;

3.岩土工程事故调查与分析报告;

4.岩土利用、整治或改造方案报告;

5.专门岩土工程问题的技术咨询报告。

四、所附的图表:

在绘制图表时,图例样式、图表上线条的粗细、线条的样式、字体大小、字型的选择等应符合有关的规范和标准。主要的图件有:

1.勘探点(钻孔)平面位置图

表示的主要内容:①建筑平面轮廓;②钻孔类别、编号、深度和孔口标高,应区分出技术孔、鉴别孔、抽水试验孔、取水样孔、地下水动态观测孔、专门试验孔(如孔隙水压力测试孔);③剖面线和编号:剖面线应沿建筑周边、中轴线、柱列线、建筑群布设,较大的工地,应布设纵横剖面线;④地质界线和地貌界线;⑤不良地质现象、特征性地貌点;⑥测量用的坐标点、水准点或特征地物;⑦地理方位。如图7-1勘探点平面位置图。

对于较小的场地,一般仅表示①、②、③、⑥、⑦五项内容。标注地理方位的最大优点在于文中叙述有关位置时方便。此图一般在甲方提供的建筑平面地形图上补充内容而成。比例尺一般采用1∶200~1∶1000。可行性研究阶段及初勘阶段,尚未确定拟建建筑平面位置时,也可不绘制拟建建筑物的轮廓线,并将图名改为勘探点平面布置图(图7-2)

2.钻孔工程地质综合柱状图

钻孔柱状图的内容主要有地层代号、岩土分层序号、层顶深度、层顶标高、层厚、地质柱状图、钻孔结构、岩芯采取率、岩土性质描述、岩土取样深度和样号、原位测试深度和相关数据。在地质柱状图上,第四系与下伏基岩应表示出不整合接触关系。在柱状图的上方,应标明钻孔编号、坐标、孔口标高、地下水静止水位埋深、施工日期等。柱状图比例尺一般采用1∶100或1∶200(图7-3)。

3.工程地质剖面图。

工程地质剖面图是作为了解建筑场地深部地质条件和进行地基基础设计的主要图件。这种图直接用钻孔、探井等勘探资料(探井、钻孔综合柱状图)绘制而成。绘图时,先绘水平

坐标,定出钻孔或探井间的距离,再绘纵坐标,定各钻孔或探井的地面标高,各标高点连线表示地面。再在钻孔(或探井)线上用符号及一定比例尺按岩层由上而下的次序表明其厚度和岩性,将同地质时代的同种岩层连线后,绘上岩层符号、图例和比例尺,即是工程地质剖面图。绘图比例尺常采用1:100~1:500。其质量好坏的关键在于:剖面线的布设是否恰当;地基岩土分层是否正确;分层界线,尤其是透镜体层、岩性渐变线的勾连是否合理;剖面线纵横比例尺的选择是否恰当。剖面各孔柱,应标明分层深度、钻孔孔深和岩性花纹,以及岩土取样位置及原位测试位置和相关数据(如标贯锤击数、静力触探曲线、动力触探曲线、分层承载力建议值等)。在剖面图旁侧,应用垂直线比例尺标注标高,孔口高程须与标注的标高一致。剖面上邻孔间的距离用数字写明,并附上岩性图例(图7-4)。

图7-1 勘探点平面位置图

图7-2 工程地质剖面图

图7-3 钻孔柱状图

图7-4 工程地质剖面图

4.专门性图件。

常见的专门性图件有第四系地层分布图、水文地质图、地下水等水位线图、表层软弱土等厚线图,软弱夹层底板等深线图,基岩顶面等深线图、强风化、中风化或微风化岩顶面等深线图,硬塑或坚硬土等深线图、持力层层面等高线图等等。不言而喻,这些图件对于建筑工程设计、地基基础设计、建筑工程的施工各有用途。有的图件还可以反映隐伏的地质条件,如中风化顶面等深线图,可以反映隐伏的断层;等深线上呈线状伸展的沟部,往往是断层通过地段。专门性图件并非每一勘察报告都作,视勘察要求、反映重点而定。

5.主要的附表、插表

(1)岩土试验成果表;

室内试验成果图表、原位测试成果图表等。

(2)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数理统计成果表;

按岩、土分别分层,按孔号、样号顺序编制。每一分层之后列出统计值,如区间值、一般值、平均值、最大平均值、最小平均值。

(3)原位测试成果表;

分层按孔号、试验深度编制,要列统计值,并查算分层承载力标准值。

(4)钻孔抽水试验成果表;

按孔号、试段深度编制,列出静止水位、降深、涌水量、单位涌水量、水温和水样编号。

(5)桩基力学参数表;

如果建议采用桩基础,应按选用的桩型列出分层桩周摩擦力,并考虑桩的入土深度确定桩端土承载力。除上述附表之外,有的分层复杂时,应编制地基岩土划分及其埋藏深度。

(6)其它;

当需要时,尚可附素描、照片、综合分析图表以及岩土利用、整治和改造方案的有关图表、岩土工程计算简图及计算成果图表等。

第五节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实例

为了进一步增进理解对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编制,现摘录某住宅项目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详勘)的文字部分以供参考。

一、工程概况

某住宅项目位于下沙科技开发区,15号路以西,11号路以东,主要建筑为5幢高层住宅楼(?层)及18幢多层住宅楼(?层),局部设有一层地下室。其中高层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多层采用框架结构或砖混结构,基础形式未定。受建设单位委托,乙方承担了该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

二、勘察目的和任务

通过勘察为拟建工程基础设计和施工提供工程地质依据,主要任务如下:

1.查明场地勘探深度范围内各岩土层的埋藏条件、工程特性,提供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

2.选择评价基础方案,提供桩基设计所需的岩土工程参数,包括各土层的桩侧摩阻力、桩端承载力,估算不同桩型的单桩承载力,分析桩基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岩土问题及相应的处理措施。

3.查明场地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提供地层的渗透系数,判定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的腐蚀性。

4.提供深基坑开挖所需的设计参数和基坑围护方案建议。

勘察工作执行的主要技术规范和标准有: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国家标准《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行业标准《静力触探技术标准》CECS04:88。

以及工程涉及的其他规范和技术标准,包括勘察所在地区的地方规范和标准。

三、勘察工作量的布置

1.钻孔布置

依据以上规范、标准及岩土工程勘察等级,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拟建建筑物总平面图以及设计要求,本次勘察沿建筑物周边共布勘察点65个,其中钻探取土标贯孔38个,静探孔27个。孔位根据拟建建筑物与场地周边建筑物的相对位置测放。各勘探点孔口标高为黄海高程,高程引用建筑物场地已有施工高程点。

2.钻探

采用XY-100型钻机钻孔,泥浆护壁回旋钻进取样,对取出土样进行野外鉴别、分层。

3.静力触探试验

采用SY-1O型双桥静力触探试验设备对静探勘探点的土层进行测试,用于地层划分及定量评价地基土的力学性质指标。

4.室内试验

对采取的土样进行常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水样进行水质化验分析。

本次勘察累计完成的工作量及作业时间见表7-2。

四、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

1.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大部分地势平坦,局部为小沟壑。地面高程大部分在5.40~6.00m之间,局部为小丘,高程达8.35m。

2.地层岩性

本次勘察最大孔深为65.Om,揭露的地层可以分为5个大层,18个亚层及3个夹层,其中各土层层序及地层描述如下:

①-1素填土:褐灰色、灰黄色,干,松散,以粉土为主,含碎石及植物根茎。层厚0.60~

6.10m。

①-2淤填土:灰色,湿,松散,以粉土为主,含少量腐殖质。层厚1.00~3.20m,层顶埋深1.30~3.40m,层底标高-0.71~3.82m。

1.30m,层顶埋深

2.70~5.30m,层底标高-0.20~1.91m。

②-1粉土:灰黄色,中密,很湿,含云母碎屑。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韧性低。层厚0.70~7.50m,层顶埋深0.70~6.10m,层底标高-7.70~2.7lm。

②-2粉土:灰色,稍密,仅静探可见。层厚0.50~4.65m,层顶埋深3.00~6.80m,层底标高-5.34~1.68m。

②-3粉土:灰黄色,中密,很湿,含云母碎屑及贝壳。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干强度、韧性低。层厚2.00~10.40m,层顶埋深3.50~10.30m,层底标高-11.17~-1.59m。

②-3a粉土:灰色,稍密,很湿,为②-3层夹层,仅静探可见。层厚0.80~2.OOm,层顶埋深7.50~8.70m,层底标高-4.33~-2.81m。

③-1粉砂:灰黄色,中密~密实,很湿,含云母碎屑。层厚0.40~13.10m,层顶埋深9.20~

19.OOm,层底标高-16.37~-6.42m。

③-1a粉土:灰色,稍密,很湿,为③-1层夹层,仅静探可见。层厚0.50~1.OOm,层顶埋深12.00~18.50m,层底标高-12.93~-7.22m。

③-2粉砂:灰色,稍密,很湿,仅静探可见。层厚0.60~2.90m,层顶埋深14.40~19.80m,层底标高-15.48~-9.24m。

③-3粉砂:灰色,中密,很湿,含云母碎屑及贝壳。层厚0.40~7.20m,层顶埋深6.40~

22.10m,层底标高-17.48~-6.06m。

③-3a粉土:灰色,稍密,很湿,为③-3夹层,仅静探可见。层厚0.40~1.30m,层顶埋深17.10~21.40m,层底标高-14.10~-12.46m。

③-4粉砂:灰色,中密,很湿。层厚3.30m,层顶埋深18.30m,层底标高-15.88m。

③-5粉土与粉质粘土互层:灰色,稍密,很湿,含云母碎屑。略有摇振反应及光泽,干强度、韧性一般。层厚2.20~7.OOm,层顶埋深17.10~24.30m,层底标高-22.62~-15.07m。

以下土层描述略去。

3.水文地质条件

场地内浅部地下水属潜水类型,地下水位受降雨影响而有所变化,勘探期间水位埋深在

1.50~

2.20m左右。水质分析表明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无腐蚀性。

五、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1.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将室内土工试验、静力触探等所得到的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列于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指标(统计值)及设计参数表中。

2.场地地震效应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CB50011—2001),本场地为抗震不利地段。根据波速测试资料,场地类别为Ⅲ类。该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特征周期为0.45。

场地上部分布有较厚的饱和粉土、粉砂层,按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CB50011—2001)对20m以上饱和粉土、粉砂层采用标贯试验判别法进行液化判别(表7-3)。结果表明场地20m以上饱和粉土、粉砂层在设防烈度为7度条件下为不液化~轻微液化。

3.岩土工程的分析与评价

(1)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

地基土承载力利用土工试验成果资料、静力触探和重型动探试验资料,根据有关规范并结合当地经验,提供了各层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

(2)桩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

桩基承载力参数根据土工试验成果资料、静力触探试验成果及钻孔内原位测试成果,并按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等有关规范,同时结合本地区经验综合确定,提供预应力管桩桩侧摩阻力特征值和桩端阻力特征值。

(3)基础形式及持力层的选择评价

经勘探表明,本场地第四系覆盖层上部主要为中密状②-1及②-3粉土,土性一般;其下为性状较好的③-1及③-3粉砂层,厚度较大,性状较好,为较理想的多层建筑桩端持力层,但其中有厚度不等的软夹层,再下为厚度较大、性状极差的④-1及④-2淤泥质土层。④号土层以下为性状较好的⑤-1及⑤-3粉质粘土层,硬可塑~硬塑,其间为中密的⑤-2砾砂层,⑤层土为较理想的高层建筑桩端持力层。

根据建筑物特征并结合地质资料,综合分析建议基础方案及持力层选择分别如下: 多层建筑:该场地②-1层粉土相变较大,不宜采用天然地基。结合该场地地区经验,建议采用桩基础,桩端持力层可选③-1粉砂层,局部地段③-1粉砂层较薄或缺失可选③-3粉砂层作桩端持力层。桩基可选用预应力管桩,要求桩端进入持力层1.Om 以上。施工中以贯入度或压桩力结合地质剖面综合配桩及控制桩长。③-1及③-2中有厚度不等的软夹层,设计时应注意其影响。也可以采用复合地基方案,采用碎石桩法加固浅层地基。

高层建筑:结合该场地地区经验,宜采用桩基础,桩端持力层可选用⑤-1或⑤-3粉质粘土层,⑤-2砾砂较厚处也可作桩端持力层。桩基可选用预应力管桩,要求桩端进入持力层1.Om 以上。施工中以贯入度或压桩力结合地质剖面综合配桩及控制桩长。

4.单桩承载力的估算

根据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规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s 。按下列公式计算:

s sia i pa p R U q L q A =+∑ (7-4)

式中:U ——桩身周长(m);

L i ——桩身穿越第i 层土厚度(m);

A p ——桩端截面面积(m 2

)。

按不同勘探孔、不同持力层估算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见表7-4。

当采用桩基础时,计算和施工应遵守相关的规范,同时做好监理工作。预应力管桩施工中应以压桩力或贯入度结合地质剖面综合配桩及控制桩长。由于本工程桩端持力层埋深略有变化,配桩时须加以注意,也不可避免地导致桩长短不一。同时③-1及③-3层中有厚度不均的软夹层,施工中应引起注意。另预应力管桩挤土作用明显,其施工将造成对周围建筑的不利影响,建议设计与施工中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挤土对周边建筑的不利影响。

如采用复合地基处理应先进行试验,并用静载试验确定地基承载力。另ZK7、ZK8及ZK21孔处抛石建议先挖除,再进行桩基施工。

6.基坑围护及注意事项

拟建建筑附建地下车库,基坑底部在地表下约4~5m左右,基坑侧土层主要为①层素填土、②层粉土。由于建筑物基坑开挖深度不大,基坑围护可选用土钉墙结合轻型井点降水支护,也可采用水泥搅拌桩重力式挡土墙支护。基坑开挖过程中应加强变形监测,防止基坑失稳或发生过大位移对周边建(构)筑物造成不利影响。

六、结论及建议

1.经本次勘察表明多层建筑基础不宜采用天然地基,可采用预应力管桩基础或复合地基方案。预应力管桩桩端持力层宜采用③-1或③-3层粉砂,桩端进入持力层不小于1.Om。③-1及③-3层粉砂局部地段存在软层,在施工时须注意。

2.高层建筑基础宜采用预应力管桩基础。预应力管桩桩端持力宜采用⑤-1层、⑤-3层粉质粘土或⑤-2砾砂层。桩端进入持力层不小于1.Om。

3.工程桩施工前建议先进行试桩,根据试桩压桩力等实际情况,完善设计。建议按规范做单桩静载荷试验为桩基设计提供确切的依据。

4.预应力管桩施工过程中及基坑开挖过程中建议先进行现场监测。

思考题与习题:

1.试区分岩土参数平均值、标准值和设计值。

2.岩土参数统计的特征值有哪些?如何进行统计计算?

3.简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基本内容和所附的图件。

4.工程地质图的分类和用途有哪些?表示的内容有哪些?

5.编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要求有哪些?

6.简述钻孔综合柱状图和工程地质剖面图的做法?

7.将土工试验结果统计整理出各项岩土参数的特征值。

高速铁路勘察特点

高速铁路工程地质勘察特点 摘要针对高速铁路的设计要求,结合高速铁路工程地质勘察实践,从工程地质勘察理念、场地稳定性及地基岩土适宜性评价、勘探的密度和深度、岩土设计参数的统计分析、高烈度地震区的勘察、建筑材料的专门勘察、综合勘探方法的应用、成果的综合分析等方面论述了高速铁路工程地质勘察的特点。 关键词高速铁路工程地质勘察 高速铁路勘察设计不同于常规铁路的勘察设计,有许多新的课题需要研究。近两年,笔者先后参加了武广客运专线和福厦快速铁路的勘察设计、地质勘察监理,通过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摸索,系统总结了高速铁路工程地质勘察的特点。 1 工程地质勘察理念要体现可持续发展观 高速铁路工程地质勘察必须贯彻可持续发展观,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在铁路工程地质勘察中,任何对岩土环境、生态环境的大规模破坏都不应提倡。因此,在工程地质勘察中要分析评价铁路工程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提出措施和建议,使高速铁路建设与环境协调发展。 2 场地稳定性及地基岩土适宜性评价 高速铁路建设对工程场地区域稳定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在高速铁路选线阶段,工程地质工作者就应从区域地质稳定性角度参与线路方案的比选,避免线路方案走行于活动断裂带、不稳定地块及高烈度地震区,同时也要避免线路方案位于人为坑洞密集、时间久远、不宜查清巷道空间位置的古老采空区,地表明显形成移动盆地且处于移动活跃的大型煤矿采空区或活跃移动盆地边缘地带,以及地表移动和变形可能引起边坡失稳、山崖崩塌地带;此外,线路方案还要避免走行于易发生岩溶地面塌陷的溶蚀谷洼地区、易产生大面积湿陷的黄土塬区,以及明显存在危及线路方案的重大不良地质、特殊岩土、不稳定斜坡地段。总之,工程地质勘察应从区域稳定性角度对线路方案给予评价,确保高速铁路线路方案一开始就走行于场地稳定、地基适宜、工程地质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段。 高速铁路建筑物对沉降变形要求极高,《京沪设计暂规》(铁建设[2004]157号)规定:路基工后沉降量不应大于5cm,年沉降速率应小于2cm,桥台台尾过渡段路基工后沉降量不应大于3cm,桥梁墩台工后沉降小于3,相临墩台沉降量差不大于15mm;无碴轨道的工后沉降量小于2cm。对沉降的严格控制要求基底下岩土层有极高的强度,因此,在高速铁路勘察中,必须对基础下部的岩土适宜性做出准确评价,确保各类工程基础置于满足极高工后沉降要求的岩土层中。 松软土是针对高速铁路路基沉降变形而在京沪高速铁路工程地质勘察中特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XXXXXXXX工程名称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二○一七年七月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1、前言 1.1工程概况 1.2勘察内容 1)对坝址区内主要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震、地下水特性和不良地质现象的类别、规模和特征等的阐述。并查明坝基地层物理力学性质等工程地质条件。 2)查明坝基及坝肩渗漏、渗透特性等水文地质条件,通过压水试验等查明坝基渗透性。 3)通过砌体取芯样做抗压强度试验、坝体压水试验等检查坝体砌筑质量。 4)通过钻孔试验数据对坝址工程整体地质情况进行描述和确认。 1.3勘察依据及执行标准 本次勘察工作所依据的技术规范、标准及文件 ●行标《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L55-2005) ●国标《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 ●行标《水利水电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SL31-2003) ●行标《水利水电工程钻探规程》(SL291-2003) ●行标《水利水电工程边坡设计规范》(SL386-2007) ●行标《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5073-2000) ●国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 ●国标《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1999)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手册》 ●设计单位提供《钻探技术要求》 1.4勘察工作布置及工作完成情况 1.4.1勘察工作布置 本次勘察工作勘探点的数量和位置由设计单位布设,详见“坝址区勘探点平面位置图(图号S-1)”。勘探点的位置沿坝体工程布置,左、右岸坝肩各布置1个勘探点,共布设勘探点2个,勘察点间距约98米。 根据设计单位提出的“勘察技术要求”和“勘探点布置图”,遵照现行规范和有关文件的要求,布设2个均为控制孔,孔深控制:各孔深入稳定基岩、压水试验值小于3Lu。 1.4.2勘察工作完成情况 本次勘察工作于2012年12月22日至12月28日完成野外钻探、取样及压

关于岩土工程勘察与设计的探析

关于岩土工程勘察与设计的探析 摘要:在岩土工程施工中,岩土勘察与设计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在物理 力学性质方面,对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也有很高的要求,不仅要提供施工区域岩土 体的承载力、容重和极限摩阻力,岩土的孔隙比等指标也得提供。结合笔者的实 践工作经验,本文首先阐述了岩土工程勘察与设计的必要性,探讨分析了当前岩 土工程勘察与设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的措施,最后对 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的注意事项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必要性;问题;措施;注意事项 一、岩土工程勘察与设计的必要性 任何大型工程项目的建设都必须首先开展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工作,才能保证 项目建设的顺利开展。岩土工程的勘察与设计为工程项目的规划提供了厚实的地 理环境基础,是所有工程建设的根蒂。随着工程建设的迅速发展,工程勘察与设 计需要对相关的内容以及工作方式进行改变,才能够适应工程建设的发展需要。 这也就促进了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技术的持续发展,实现了其从“工程勘察”逐步向“岩土工程”方向转变的可能。 二、当前岩土工程勘察与设计存在的问题 目前岩土勘察与设计工作在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是在整体上还是有很多弊 端的。 1、勘察设计成果质量不高。很多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已经用自负盈亏的 方式代替了行政拨款,全面实施了企业化。所以部分勘察设计单位为了获得利益,不惜将勘察设计质量管理放松,成勘察设计成果质量不高等问题,主要集中体现 在这样两个方面:①由于勘察时间减少,为了达到对应的工作量,只好采取压缩工程成本的方式。同时为了盈利,而对勘察成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②钻探与取样过程不符合对应的标准,为了压缩时间,勘察过程中可能采用2~3m 采样一次,导致分层不够准确,抑或造成部分稀薄地层不能勘察得到。而且在取样过程中不 使用取样器,而直接使用原状土样。 2、勘察设计水平良莠不齐。我国有少数企业的勘察设计水平相对比较高, 但是大多数仍然处于较低的状态。这就使得岩土工程勘察单位的资质较低,而且 其提交的成果水平较低。即使是一些资质为甲级的单位其成果水平也受限,有的 提交成果甚至还存在比较严重的错误。同时,在新技术的应用以及新勘察方法的 使用方面,只有少部分的单位有能力去开发,大多数的单位仅仅依靠传统方法, 使用生搬硬套的方式。这要求相关部门的政策在导向过程中必须重视整体水平的 提高,而不是少数单位能力的拔高。 3、勘察技术水平比国际水平普遍低。尽管工程勘察已经革新,但是在实际 的操作中还是状况百出,勘察设计水平根本无法与国际接轨。这种在技术和体制 上与国际不接轨的现象,还需要在未来几十年内,通过市场逐步对之予以完善, 实现国内与国际的接轨。要求国际在响应的技术标准与政策制定过程中,要鼓励 更多的勘察设计单位向国际惯例靠拢,以免因为封闭而自成体系。 三、加强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的措施 岩土工程勘查设计对工程施工的预防预测则尤为重要,这主要有两种方案: ①需要按照岩土勘察资料的特征等,进行多种设计方案的比较,选取更为合适的方案来提升岩土勘察的质量和经济型;②岩土勘察与设计一定要满足施工的需要,按照设计的文件能够顺利进行工程的施工、质量检查、质量评价等工作。地质的

完整版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实验学校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报告编号: 2017-10) 山东泰山地质勘查公司

二O一七年一月 实验学校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勘察阶段:详细勘察 工程编号:2017-10 建设单位: 项目负责人: 报告编制: 校对: 审核: 勘察单位:山东泰山地质勘察公司

月1年2017 期:日察勘 装配式钢结构绿色建筑集成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阶段 目录 第一部分文字报告 1、工程与勘察工作概况 1 1.1 拟建工程概况 1 1.2 勘察目的、任务要求和依据 1 1.3 勘察工作方法及勘察工作完成情况 2 2、场地环境与工程地质条件 3 2.1 地形地貌、气象 3 2.2 邻近建(构)筑物、管线情况与施工临时荷载 3 2.3 区域地质概况 3 2.4 岩土的构成与特性 4 2.5 不良地质作用 5 2.6 不良地质条件与特殊性岩土 5 2.7 水文地质条件 5 3、拟建场地工程地质、岩土工程评价 5 3.1 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 5 3.2 环境介质腐蚀性评价 6 3.3 岩土层物理力学指标分析评价与岩土设计参数 6 3.4 地基基础工程分析与评价9 3.5 基坑工程分析与评价10 4.结论与建议10 5.说明11 图表第二部分 1. 图例1页 2. 地基土物物理力学性质统计表1页 3.(综合)固结试验成果图1页 4. 建筑物总平面布置图、勘探点平面布置图1页 5. 工程地质剖面图3页2017-10 报告编号:山东泰山地质勘查公司. 装配式钢结构绿色建筑集成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阶段 目录 6. 钻孔柱状图8页 7. (分层)土工试验成果总表2页 2017-10 报告编号:山东泰山地质勘查公司.

常用的工程地质勘探方法

2.常用的工程地质勘探方法?具体工程的应用? 勘察方法或技术手段,主要以下几种: 勘探工作包括物探、钻探和坑探等各种方法。它是被用来调查地下地质情况的;并且可利用勘探工程取样进行原位测试和监测。应根据勘察目的及岩土的特性选用上述各种勘探方法。主要有坑、槽探、钻探、地球物理勘探等方法。 1.坑、槽探: 就是用人工或机械方式进行挖掘坑、槽、井、洞。以便直接观察岩土层的天然状态以及各地层的地质结构,并能取出接近实际的原状结构土样。

2.钻探: 是指用钻机在地层中钻孔,以鉴别和划分地表下地层,并可以沿孔深取样的一种勘探方法。钻探和坑探也称勘探工程,均是直接勘探手段,能可靠地了解地下地质情况,在工程勘察中是必不可少的。钻探是工程地质勘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勘探手段,它可以获得深层的地质资料。 3.地球物理勘探: 简称物探,它是通过研究和观测各种地球物理场的变化来探测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地质条件的。物探是一种间接的勘探手段,它的优点是较之钻探和坑探轻便、经济而迅速,能够及时解决工程地质测绘中难于推断而又急待了解的地下地质情况,所以常常与测绘工作配合使用。它又可作为钻探和坑探的先行或辅助手段。常用的地球物探方法有直流电勘探、交流电勘探、重力勘探、磁法勘探、地震勘探、声波勘探、放射性勘探。 ①工程地球物理勘探。简称工程物探,其目的是利用专门仪器,测定各类岩、土体或地质体的密度、导电性、弹性、磁性、放射性等物

理性质的差别,通过分析解释判断地面下的工程地质条件。它是在测绘工作的基础上探测地下工程地质条件的一种间接勘探方法。按工作条件分为地面物探和井下物探(测井);按被探测的物理性质可分为电法、地震、声波、重力、磁法、放射性等方法。工程地质勘察中最常用的地面物探为电法中的视电阻率法,地震勘探中的浅层折射法,声波勘探等;测井则多采用综合测井。 物探的优点在于能经济而迅速地探测较大范围,且通过不同方向的多个剖面获得的资料是三维的。以这些资料为基础,在控制点和异常点上布置勘探、试验工作,既可减少盲目性,又可提高精度。测井则可增补钻探工作所得资料并提高其质量。开展多种方法综合物探,根据综合成果进行对比分析,可以显著提高地质解释的质量,扩大物探解决问题的范围,缩短工程地质勘探周期并降低其成本。由于物探需要间接解释,所以只有地质体之间的物理状态(如破碎程度、含水率、喀斯特化程度)或某种物理性质有显著差异,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②钻探坑探及槽探。采用钻探机械钻进或矿山掘进法,直接揭露建筑物布置范围和影响深度内的工程地质条件,为工程设计提供准确的工程地质剖面的勘察方法。其任务是:查明建筑物影响范围内的地质构造,了解岩层的完整性或破坏情况,为建筑物探寻良好的持力层(承受建筑物附加荷载的主要部分的岩土层)和查明对建筑物稳定性有不利影响的岩体结构或结构面(如软弱夹层、断层与裂隙);揭露地下水并观测其动态;采取试验用的岩土试样;为现场测试或长期观测提供钻孔或坑道。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概要 一、铁路工程各专业所需的地质设计参数 (一)路基 1、路堤 1)一般路堤:基底土承载力小于200kP地段土的沉降计算,设计参数为e、e-p曲线 2)高路堤(粗粒土>20m,细粒土>12m) (1)填料的γ、c、φ值—稳定计算,最佳含水量—稳定分析,用于沉落加宽计算 (2)基底土的γ、c、φ值,e、e-p,e-Lgp曲线—沉降计算 3)陡坡路堤(横坡>1:1.25,即22°) (1) 填料的γ、c、φ值稳定计算 —稳定计算 (2)基底土的γ、c、φ、σ (3)支挡建筑物基底与岩土的摩擦系数f 4)浸水路堤 (1) 填料的γ、c、φ值—稳定计算 、f等 (2)防水措施所需的设计参数,如支挡的σ 2、路堑 1)土质路堑 (1)边坡土的γ、c、φ地下水位—稳定计算 (2)基底土的σ 、e、e-p,e-Lgp曲线—沉降计算 (3)边坡率 (4)支挡工程的设计参数(挡土墙、抗滑桩、锚杆等) 2)石质路堑 (1)石质边坡的γ、c、φ或φe(岩体,结构面) (2)边坡率 (3)加固工程所需的设计参数 3、不良地质地段路基 1)崩塌地段 (1)石块的弹跳高度、块度 (2)各类防护和支挡建筑所需的设计参数 ①遮挡建筑—棚洞、明洞(按隧道要求) ②支挡建筑—按支挡建筑要求 ③拦截建筑—拦石墙等 2)岩堆地段 (1)路堑边坡率 (2)路堑边坡土的γ、c、φ、σ 、f—稳定计算 (3)支挡建筑的设计参数 3)岩溶及人工洞穴地段 (1)洞穴顶板的安全厚度:完整基岩厚跨比为0.5,不完整基岩,顶板厚度>5倍洞高 (2)洞穴距路基的安全距离:坡脚距洞穴的水平距离必须满足路堤填料扩散角的要求 (3)处理工程的设计参数(视处理工程的种类而定) 4)煤矿采空区地段 (1)确定移动盆地范围 (2)在路基范围内埋深<40m,宽度>2m的坑道必须处理 5)地震地区路基

岩土工程勘察课程设计重点

泰通小区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一总述 (一)工程概述 拟建泰通小区位于邯郸市东部东小屯中街与兴华路交叉口东北角。受邯郸市远实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委托,我公司对该工程进行了岩土工程详细勘察。 该工程包括1 栋高层、裙楼及地下车库,拟建高层为地上17层, 地下2层,拟采用剪力墙结构,筏板基础,基础埋深约 6.00m,基底 压力(标准组合)320k Pa,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 拟建裙楼为地上2 层,地下1 层,拟采用框架结构,独立基础,基础埋深约6.00m,基底压力(标准组合)lOOkPa,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 拟建地下车库为地下1 层,拟采用框架结构,独立基础,基础埋深约6.00m,基底压力(标准组合)100kPa,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 该工程高层部分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其余建筑物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三级, 场地等级为二级(中等复杂场地),地基等级为二级(中等复杂地基),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二)勘察目的及依据规范 依据有关规范,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勘察纲要,达到了勘察目的。 勘察目的及要求如下: 判定该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有无不良地质作用。 2查明场地的地层情况、均匀性,软弱下卧层的分布情况,各层 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并对液化可能性做出评价。 3 查明地下水类型、埋藏情况、渗透性及其腐蚀性,地下水位 季节变化规律,评价场地土的腐蚀性。

4提供各层土的承载力和压缩模量,对基础设计方案提供建议, 对地基处理方式提出建议,并提供有关参数。 5对基坑工程的设计、施工方案提出建议。 6确定覆盖层厚度及场地土类别。 7满足《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及《高层建筑岩土勘察规程》的有 关要求。勘察依据的主要规范如下: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 年版)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高层建筑岩土勘察规程》(JGJ72--2004) (J366—2004)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J220—2002)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河北省建筑地基承载力技术规程》(试行)DB1( J) /T48--2005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87—2012 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规范》CJJ57-94 标准贯入试验》SL237-045-1999

工程地质勘探钻探方法

工程地质勘探钻探方法 工程地质勘探,利用一定的机械工具或开挖作业深入地下了解地质情况的工作。在地面露头较少、岩性变化较大或地质构造复杂的地方,仅靠地面观测往往不能弄清地质情况,需要借助地质勘探工程来了解和获得地下深部的地质情况和资料。工程地质常用的勘探工程有钻探和开挖作业两大类。工程地球物理勘探有时也被归入地质勘探中。钻探 利用钻机向地下钻孔以采取岩心或进行地质试验的工作。工程地质钻孔的深度通常仅数十米到数百米。钻孔的孔径变化较大,一般为36~205mm,有时也采用直径达1m的大孔径钻孔。工程地质勘探中的钻探方法可分为三大类。 回转钻进 又称岩心钻探,指在轴心压力作用下的钻头用回转方式破坏岩石的钻进,可取岩心,也可不取岩心。回转钻进是钻进岩石的主要方法,为了保持岩心的天然状态,冲洗液通常采用清水。回转钻进可以选用不同材料的钻头,常用的有合金钻头、钢粒钻头和金刚石钻头。前一种钻头适用于钻进软至中等硬度的岩石。后两种钻头适用于钻进坚硬的岩石。为了采取薄层软弱岩石、夹泥、断层或破碎岩石的岩心,通常还采用双层岩心管或三层岩心管以减少钻进中岩心的磨损。为了减少钻杆升降次数,提高钻进效率,还可采用绳索取心钻具,在每一回次钻进后,将岩心从钻杆中提出孔口。 土探孔一般不允许使用带冲洗液的回转钻进,但可采用干钻。

冲击钻进 利用钻具自重反复对孔底进行冲击而使土层破坏的一种钻进方法。冲击钻进分人力冲击和机械冲击两种方式。机械冲击一般采用机械提升和向下冲击,适用于各类土层钻进。在河流冲积的砂砾层中钻进时,为了取得砂砾石样品,通常采用平阀管钻冲击,跟管钻进。 在砂砾石中钻进时,还可用打入法取样钻进。用直径150~200mm的厚壁套管制成长约0.5m的半合套管,下端连接带弹簧的管靴,上端与套管连接。钻进时将套管打入孔底0.4m左右,然后起拔套管,取出砂砾石,再将护壁管打入。这样逐次打入,逐次取样,直至终孔。冲击回转钻进 将冲击和回转钻进相结合的钻进方法,即钻头在孔底回转破碎岩石的同时,施加冲击荷载。 开挖作业 为揭露地质情况,在地表或地下挖掘的不同类型的坑道工程。主要形式有探坑、探槽、竖井和平洞等。其特点是地质人员可直接观察被揭露出的地质现象,采取各种岩土试验样品和直接进行岩土原位试验。地理环境 探坑 一种深度和断面都比较小的浅坑。断面呈圆形或方形。深度一般在1~3m。通常用其揭露被覆盖的岩体或采集土层和天然建材的试验样品。探槽 一种深度不大的长形沟槽。其长度根据追索的地质问题而定。主要用

铁道部关于发布《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等44项铁路工程建设标准

铁道部关于发布《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等44项铁路工程 建设标准局部修订条文的通知 【法规类别】铁路运输 【发文字号】铁建设[2009]62号 【发布部门】铁道部(已撤销) 【发布日期】2009.04.05 【实施日期】2009.04.05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E0303 铁道部关于发布《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等44项铁路工程建设标准局部修订条文的通 知 (铁建设[2009]62号) 各铁路局,投资公司,各铁路公司(筹备组): 现发布《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铁建设[2007]169号)、《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铁建设函[2004]121号)、《铁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铁建函[1998]15号)、《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89号)、《时速 200~250公里有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指南(试行)》(铁建设函 [2007]76号)、《铁路路基设计规范》(铁建设[2005]66号)、《铁路特殊路基设计规范》(铁建设[2006]116号)、《铁路路基土工合成材料应用设计规范》(铁建设[2006]117号)、《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铁

建设[2003]127号)、《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铁建设[2005]108号)、《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铁建设[2005]108号)、《铁路桥涵混凝土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铁建设[2005]108号)、《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铁建设[2005]108号)、《铁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铁建设函[1999]157号)、《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铁建设[2003]127号)、《铁路架桥机架梁暂行规程》(铁建设 [2006]181号)、《铁路隧道设计规范》(铁建设[2005]67号)、《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铁建设[2002]24号)、《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铁建设[2003]127号)、《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铁建设[2003]127号)、《客运专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 [2006]85号)、《铁路轨道设计规范》(铁建设[2005]66号)、《铁路站场道路和排水设计规范》(铁建设函[2000]445号)、《铁路站场客货运设备设计规范》(铁建设函[2000]445号)、《铁路驼峰及调车场设计规范》(铁建设函[1999]157号)、《铁路GSM-R数字移动通信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规定》(铁建设 [2007]163号)、《铁路信号设计规范》(铁建设[2006]48号)、《铁路信号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铁建设[2003]127号)、《铁路驼峰信号设计规范》(铁建设函[2000]445号)、《铁路信号站内联锁设计规范》(铁建设函[2000]445号)、《铁路CTCS-2级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应答器工程技术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 123号)、《铁路电力设计规范》(铁建设函[2007]37号)、《铁路电力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铁建设[2003]127号)、《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铁建设[2005]66号)、《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铁建设[2003]127号)、《客运专线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6]167号)、《铁路旅客车站无障碍设计规范》(铁建设[2005]105号)、《铁路工程设计防火规范》(铁建设函[2007]1369号)、《铁路给水排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铁建设[2003]127号)、

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书

程 煤研所职工住宅小区 工程地质勘察技术方案 院 系 : 地质与勘查工程学院 专业及班级 : 勘查技术与工程 09-1 班 学 号 : 20092702025 姓 名 : 黄顺勇 指导教师 :文瑜、张紫昭、冯庆高、储春妹 2011 年 12 月

成绩考核清单

目录 1.工程概述 (2) 2.场地岩土工程条件概述 (3) 3.勘察应遵循的规范、规程和依据 (4) 4.勘察的目的、任务与要求 (5) 5.勘察方法、技术措施与工作量布置 (6) ⑴不良地质作用 (6) ⑵岩土层结构 (6) ⑶岩土层的各种岩土参数、工程特性、均匀性和承载力 (7) ⑷水文地质条件 (8) ⑸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及抗震设计参数 (8) ⑹桩基设计参数的确定 (9) ⑺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及参数的确定 (9) 6.预计取得的主要成果和提供的主要技术参数 (10) 7.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12) 8.工期进度安排及保证措施 (14) 8.1工期进度目标 (14) 8.2工期进度安排及保证措施 (14) 9.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6) 10.结语 (16) 费用预算 (17)

1.工程概述 拟建煤研所职工住宅小区工程位于二环西路原“江苏省煤研所开发基地”院内。 煤研所职工住宅小区项目为一个由多层和高层组成的住宅小区,由3幢6层条式住宅(设半地下室)、2幢板式11层住宅(设半地下停车场)。另外二环西 路规划3层商业用房作为配套。总住宅面积24586㎡,商业用房1523㎡,总用地面积18.30亩。 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拟建建筑物重要性等级二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二级。岩土工程勘察乙级。 各建筑位置见图1:煤研所职工住宅小区总平面图

高速铁路工程地质勘察特点

################################################ 楔形体稳定计算中,首次采用向量表示的方法,严密地推导了楔形体分析计算的全套公式。对任意给定的4个平面产状,可分析计算其形成楔形体的可能性,确定楔形体的滑动面和滑动方向,并计算多作用力下的稳定性,以及锚固措施的锚固自由段最小长度,实现了对楔形体的“智能”化分析计算。 参考文献[1] 楚涌池等.铁路工程地质手册[M].北京 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2] 朱志澄,宋鸿林.构造地质学[M].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1990 [3] 肖树芳,杨淑碧.岩体力学[M].北京 地质出版社,1993 [4] 孙家广,杨长贵.计算机图形学[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 收稿日期:20050628作者简介:王茂靖(1964—),男,1985年毕业于成都地质学院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工程硕士,高级工程师。 高速铁路工程地质勘察特点 王茂靖 (铁道第二勘察设计院,四川成都610031) The Geological Prospecting Characteristics of High-Speed Railway Engineering Wang Maojing 摘 要 针对高速铁路的设计要求,结合高速铁路工程地质勘察实践,从工程地质勘察理念、场地稳定性及地基岩土适宜性评价、勘探的密度和深度、岩土设计参数的统计分析、高烈度地震区的勘察、建筑材料的专门勘察、综合勘探方法的应用、成果的综合分析等方面论述了高速铁路工程地质勘察的特点。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工程地质勘察 高速铁路勘察设计不同于常规铁路的勘察设计,有许多新的课题需要研究。近两年,笔者先后参加了武广客运专线和福厦快速铁路的勘察设计、地质勘察监理,通过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摸索,系统总结了高速铁路工程地质勘察的特点。 1 工程地质勘察理念要体现可持续发展观 高速铁路工程地质勘察必须贯彻可持续发展观,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在铁路工程地质勘察中,任何对岩土环境、生态环境的大规模破坏都不应提倡。因此,在工程地质勘察中要分析评价铁路工程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提出措施和建议,使高速铁路建设与环境协调发展。 2 场地稳定性及地基岩土适宜性评价 高速铁路建设对工程场地区域稳定性提出了较高 的要求。因此,在高速铁路选线阶段,工程地质工作者就应从区域地质稳定性角度参与线路方案的比选,避免线路方案走行于活动断裂带、不稳定地块及高烈度地震区,同时也要避免线路方案位于人为坑洞密集、时间久远、不宜查清巷道空间位置的古老采空区,地表明显形成移动盆地且处于移动活跃的大型煤矿采空区或活跃移动盆地边缘地带,以及地表移动和变形可能引起边坡失稳、山崖崩塌地带;此外,线路方案还要避免走行于易发生岩溶地面塌陷的溶蚀谷洼地区、易产生大面积湿陷的黄土塬区,以及明显存在危及线路方案的重大不良地质、特殊岩土、不稳定斜坡地段。总之,工程地质勘察应从区域稳定性角度对线路方案给予评价,确保高速铁路线路方案一开始就走行于场地稳定、地基适宜、工程地质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段。 高速铁路建筑物对沉降变形要求极高,《京沪设计暂规》(铁建设[2004]157号)规定:路基工后沉降量不应大于5cm , 年沉降速率应小于2cm ,桥台台尾过渡段路基工后沉降量不应大于3cm ,桥梁墩台工后 沉降小于3cm ,相临墩台沉降量差不大于15mm ;无碴4 5铁 道 勘 察2005年第4期

岩土工程勘察与岩土设计的关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b381285.html, 岩土工程勘察与岩土设计的关系 作者:杜亮 来源:《砖瓦世界·下半月》2019年第05期 摘要:建筑工程的发展是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现如今建筑工程的规 模与数量都有了明显的增加,而施工质量如何保证以及提高就是当前相关建设单位与人员重点考虑的问题。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前提条件是工程设计方案的合理与科学,那么这就需要工作人员可以采取先进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基于此,本文就针对岩土工程勘察与岩土设计的关系进行了简单探讨,希望可以为相关从业者的实践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工程勘察;岩土工程;工程设计 在建筑工程建设施工当中,做好岩土工程勘察与设计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是保障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有效的工程勘察可以为工程设计提供良好的数据支撑,确保岩土工程设计的合理性,不仅能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施工成本,促进企业整体效益的提升。 一、探讨岩土工程勘察与岩土设计关系的意义 利用对岩土工程勘察与岩土设计关系的分析,相关的工作人员可以正确认识到两者之间的联系,提升勘察工作的效率,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对勘察数据的有效利用,保证了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另外,根据实际的岩土工程建设情况来看,会存在非常多的影响因素,而做好工程的勘察与设计工作,对于工程的有序进行至关重要。 二、岩土工程勘察方案与可行性研究勘察 科学合理的岩土工程勘察方案是后续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前提,在具体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勘察人员需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如地基、地质的实际情况,来充分分析相关的数据,并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来确保勘察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同时,为了能够保证所制定的勘察方案可以有效落实,勘察工作的相关人员需要与岩土设计人员进行沟通,对其中存在缺陷或者疑惑的地方进行解决,保证实际工作的顺利开展。 可行性研究勘察,主要是指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地质工程的不同,来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案,同时将地质勘察数据作为依据来选择合适的场地,从而保证方案的顺利落实,有效提高了设计方案的实施率。 三、岩土工程勘察与岩土工程设计的关系 (一)岩土工程勘察为工程设计提供了依据

(整理)[广东]新建铁路隧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新建铁路南广线桂肇段黄竹坪隧道SSZ-6孔工程、水文地质勘察报告 湖南湘煤地质工程勘察有限公司

新建铁路南广线桂肇段黄竹坪隧道SSZ-6孔工程、水文地质勘察报告 编制单位:湖南湘煤地质工程勘察有限公司 提交时间年10月

目录 一、概况 (1) 二、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2) 三、区域地质构造及工程地层特征 (3) (一)区域地质构造 (3) (二)工程地层特征 (3) 四、水文地质条件 (5) (一)水文地质条件 (5) (二)水文地质试验 (5) (三)岩层裂隙岩溶发育情况 (6) 五、隧道围岩岩石力学性质及工程地质评价 (8) (一)岩石力学性质 (8) (二)工程地质评价 (8) 六、综合测井测试 (10) 七、封孔情况 (13) 八、结论 (13)

附图、附表 图号顺序号比例尺 1 1-1 区域地质图1:200000 2 2-1 SSZ-6孔工程地质综合柱状图1:1000 3 3-1 抽水试验曲线图1、图2 4 4-1 综合测井成果图 附表: 附表:岩石物理力学性质实验报告 附表:岩石鉴定报告 附表:水质检验报告 其它:岩芯照片

新建铁路南广线桂肇段黄竹评隧道SSZ-6孔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勘察报告 一、概况 黄竹坪隧道位于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南江口镇境内,设计钻孔SSZ-6,里程为DK320+700右15m处。为查明隧道沿线两侧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为隧道设计,施工提供依据。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地路院特委托湖南湘煤地质工程勘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我公司),承担南广铁路桂肇段黄竹坪隧道SSZ-6深孔的钻探任务。 我公司受理业务后,迅速组织精干的技术人员、设备物质及资金,采用XY-300型钻机,于2008年7月23日进场,设备安装调试后于2008年8月3日至2008年8月11日完成钻探任务(终孔深度为150.0m),尔后又进行水文地质试验及岩、水样的采取送验和电测井工作,直至2008年8月21日全部竣工,历时30天,共完成如下工作量(见表1、表2) 钻探施工期间,我公司严格按照《铁路工程地质水文勘察规程》(TB10049-2004)、《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10012-2007)、《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TB10077-2001)、《铁路工程钻探规程》等规程规范施工,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设

岩土工程勘察汇总版

绪论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和任务:基本任务是按照建筑物或构筑物不同勘察阶段的要求,为工程的设计,施工以及岩土体治理加固、开挖支护和降水等工程提供地质资料和必要的技术参数,对有关的岩土工程问题做出论证和评价。其任务为:(1)查明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 条件,指出场地内不良地质作用发育情况及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对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作出评价。(2)查明工程范围内岩土体的分布。性状和地下水活动条件,提供设计、施工和整理所需的地质资料和岩土技术参数。(3)分析研究与工程建设有关的的岩土工程工程问题,并做出确切的评价结论。(4)对场地内建筑总平面布置、各类岩土工程设计、岩土体加固处理、不良地质作用整治等具体方案做出论证和建议。(5)预测工程施工和运行过程中对地质环境和周围建筑物的影响,并提出保护措施的建议。基本特点是在研究岩土工程问题时,必须考虑他们与工程建设的关系及相互影响,预测工程建设活动与地质环境间可能产生的工程地质作用的性质和规模及将来发展的趋势。 第一章简述工程地质条件的概念及各要素的内涵。工程地质条件是指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址要素的综合,包括地形地貌、岩土类型及其工程地质性质、地质结构与地应力、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质作用以及天然建筑材料等六要素。 岩土工程分析思路(1)分析工程建筑物与工程地质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影响因素,作用机制与过程,作出定性评价。(2)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利用各种参数和计算公式进行计算,作出定量评价。(3)明确两者之间作用的强度或岩土工程问题的严重程度、发生发展的进程,并预测工程施工过程中和造成以后这种作用的影响,作出确切结论和评价,提供设计和施工时参考,共同制定防治措施方案,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消除对周围环境的危害。 岩土工程勘察的方法: 1 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 2 勘察与取样 3 原位测试和室内实验 4 现场检验与监测 5 勘察资料室内整理。 岩土勘察阶段是如何划分的各阶段采用的勘察方法有何不同?(1),可行性研究勘察 阶段:主要是通过搜集、分析已有资料,进行现场踏勘、工程地质测绘和少量勘查工作。(2) 初步勘查阶段: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对场地内建筑地段的稳定性作出工程评价。(3)详细 勘察阶段:对岩土工程设计,岩土体处理和加固,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工程进行计算和评价。 (4)施工勘察阶段:主要检验与监测工作、施工超前地质报告,施工和运行过程中突发岩土工程问题勘察。 第二章 工程地质测绘研究的内容有哪些? 是运用地质,工程地质理论,对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各种地质现象和作用进行详细的观察和描述,初步查明拟建场地或各建筑地段的工程地质条件,将工程地质条件诸要素采用不同 的颜色符号,按照精度要求标绘在一定比例尺的地形图上,并结合勘探,测试和其他的勘察工作的资料,编制成工程地质图,作为岩土工程的重要成果提供给建筑物规划设计和施工部门使用。 .简述工程地质测绘范围比例尺和精度之间的关系?在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之前,必须先确定范围,选择合理的比例尺。这是保证测绘精度的基础。比例尺越大精度越高。 .简述工程地质测绘法及其特点? 方法:(1)综合性测绘(2)专门性测绘 特点:(1)工程地质测绘对地质现象和作用的研究,应围绕建筑物的要求进行。(2)工 程地质测绘要求精度高。(3)为了满足工程设计和施工的要求,工程地质测绘经常采用大比例尺专门性测绘。 第三章: 1. 简述工程勘察的主要任务及其特点? 任务:首先是全面确切的查明地壳表层与建筑物相互作用的范围内的工程地质条件,

铁路工程地质勘测工作标准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标准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地路处 二00八年十二月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标准 目录 1、总则 2、铁路工程地质勘测 2.1 勘测前的准备工作 2.2 工程地质调绘 2.3 勘探 2.4 测试 2.5 岩土鉴定及观测工作 2.6 室内试验项目的选择 3.工程钻探 3.1 钻探布置原则 3.2 钻探技术要求 3.3 配合钻探技术要求 3.4 钻探资料整理及质量验收标准 4、资料整理 4.1 资料整理的要点 4.2 基础资料整理 4.3 综合资料整理 4.4 工点资料整理

4.5 资料的计算机处理 1 总则 1.0.1 工程地质勘测是铁路工程设计和建设的基础工作。为贯彻执行国家及铁道部有关技术经济政策和铁路现行标准、规范、规程;为明确地质人员责任,了解地质工作要求,掌握地质工作方法,统一工程地质调绘、勘探、测试、试验和资料整理、分析、验收等工程地质勘测各个重要环节,提高工程地质勘测资料的质量,结合我院工作具体情况制定本指导书。 1.0.2 本指导书适用于新建铁路、改建铁路、铁路枢纽、高速铁路及客运专线的铁路工程地质勘察。 1.0.3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除应符合本指导书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和铁路标准规范的规定。工程地质资料是多工种、多工序相互配合、集体劳动的成果。工程地质人员不仅应熟悉和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勤于场地地质条件调查,而且要了解相关专业的知识和各种勘探、测试手段的性能和特长,与钻探、物探、测试、试验等工种加强联系,密切配合,在勘测与资料整理中要不断加强综合分析能力,在数据采集、资料分析、地质成图等方面要积极开发、推广应用计算机技术,并逐步使工程地质数据、资料与各类工程设计程序软件联网。为保证和提高工程地质资料的质量和水平而共同努力。 1.0.4 工程地质调绘、勘探、测试、试验是工程地质人员认识自然的重要手段。在铁路工程地质勘测中应根据勘测阶段、结合区域地质条件,合理采取综合勘探、测试和综合分析方法;应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 1.0.5 工程地质勘察应采取合理的工作程序,由点到面、由浅入深、分阶段开展工作,要按照准备工作,地质调绘,勘探测试,地质资料综合分析及与文件编制的工作程序进行,勘察资料的内容和深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1.0.6根据工程地质资料图件、说明的重要性和复杂程度,审查签署采用二级审查、四级签署,即分为设计、复核、审核、审定。施工图阶段审查至处以下所一级的图纸,其审核者由所总审签,审定者由处主管总工程师审签。签署者应各负其责,分别把好质量关。资料质量的关键在于第一手资料的真实、准确和完整程度,因此各级勘测单位都要首先认真把好勘测资料的调绘、复核关。 2 铁路工程地质勘测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宜宾市过境高速公路西段 沿线综合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1 前言 工程概况 宜宾市过境高速公路西段宜宾市的宜宾县、翠屏区。本项目的建设主要为提高宜宾市路网的通行能力和促进城市发展,项目在布线时充分考虑了沿线各重要城镇的发展规划,避免了对宜宾市城市发展的干扰。宜宾城市总体规划为本项目确定走向的重要依据之一。 路线起于乐宜高速公路,设枢纽互通,经金城、玉龙、止于宜水高速公路,设柏溪枢纽互通与公路相接。 推荐线(K+A+K)路线全长,建设里程,A线对应的K线长。 经统计,初步设计外业勘测共完成以下工作量: 1、沿线工程地质调绘。 2、工程地质类比调查4处。 3、静力触探孔44孔。 4、初设阶段完成的钻探工作量,机械钻孔84孔。 5、共调查天然砂砾石、砂及碎石料场2处,机制砂料场1处,灰岩碎石料场2处,砂岩片块石料场2处,其余料场可参考利用与公路相交或邻近的公路等工程已有资料,共收集6处。 技术标准、规程、规范 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规程、规范、规定如下: 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如下: 1、《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JTG C20-2011;勘院勘

以往地质工作及参考资料: (1)区域地质资料:1:20万,H-48-(27)宜宾幅地质图。 (2)宜宾市过境高速公路西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3)宜宾市过境高速公路初步勘察报告。 上述资料对工作区的地层结构、地质构造、地质环境特征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对本次勘察有较大参考利用价值。 2 沿线工程地质概况 地形地貌 项目位于四川省东南部,地处四川盆地盆周山地区的南西缘山地亚区及四川盆地南低山丘陵区,路线走廊带的地形、地貌单元受地质构造和岩性控制明显。将工作区划分为两种地貌类型和五种次级类型地貌,分为侵蚀堆积地貌和构造剥蚀地貌两大类。 (1)侵蚀堆积地貌 ①河流堆积漫滩和一级阶地(Ⅰ1) 主要分布于宜宾岷江、金沙江两岸滩地。堆积漫滩由近代冲积粉砂土、砂砾卵石构成。表面低平,宽数十至千余米,后缘高出江面4~10m。一级阶地由近代冲积粘质砂土、粉砂土、砾卵石组成,表面平整宽阔,略倾向江面,顺江延伸,长数至十余公里,宽约1km,前缘高出江面10~30m。 ②河流堆积阶地(Ⅰ2) 主要分布于宜宾岷江、金沙江两岸二三级阶地。上部堆积黄色砂质粘土,下部为粘土夹砾卵石,组成二级及三级基座阶地。阶地台面不平整,切割处可见基岩出露。二级阶地高出江面50~80m。延伸1~4km。 (2)构造剥蚀地貌谷 右坡 呈长 均均 月强及

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设计方式研究 夏宝玉

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设计方式研究夏宝玉 发表时间:2018-05-31T15:35:59.430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2期作者:夏宝玉蒋宇轩 [导读] 才能够更高效地展开勘查工作,同时要从其他方面采取措施来优化勘查岩土工程的工作,这样才可创造更大的效益。 涟水县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江苏淮安 223400 摘要:最近几年,岩土工程勘察和地基设计虽然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可是其经常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从而影响了工作的正常进行。开展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能够为建筑工程提供正确的参数,通过分析这些参数制定出完善的地基设计方案,岩土工程勘察得到的各种数据对于地基设计而言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它还对工程后期施工进度和质量有着一定影响,对此,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在遵循相应规范的基础上获取数据,确保数据呈现科学性和准确性。 关键字:岩土工程;勘察;地基设计方式 1建筑工程中岩土勘察以及地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1施工之前的准备工作不到位 在工程建筑中,不管是开展地基设计工作,还是岩土工程勘察工作,都必须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只有如此,才能够提升工程的准确性,保证其稳定实行。可是,从岩土工程勘察和地基设计实际工作来看,经常受准备工作不到位等情况的影响,阻碍后期工程的正常开展。一般来讲,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和地基设计工作不到位主要表现在:勘察期间,没有全面收集施工现场材料,使得分析结果不正确,再加上勘察时设计深度过浅,造成对地层信息掌握不全面,没有在遵循相关规范的基础上实施工作等。 1.2规范性不高 质量是建筑工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有在遵循规范流程的基础上开展工作,才可以提升质量,因此,对于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和地基设计工作而言,要制定完善的体系,以此提高工程质量,保证工程顺利实施。相反,如果没有以完善的规范制度为依据,那么便会限制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和地基设计工作的正常开展。当前,在建筑工程中,岩土工程勘察和地基设计工作规范性不高主要表现在:工程受到地域限制的影响,勘察工作无法正常实施,这样一来,便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基设计参数的准确性。在勘察期间,勘察人员不重视非重点区域的勘察工作,只是过于注重勘察项目重点区域的勘察等。 1.3勘察方式较为单一 当前,在我国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最为主要的问题便是勘察手段较为单一、落后,不具备多样性和创新性。在某些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内容不完整,没有遵循相关规定填写报告内容,过于注重分析表面数据,忽视了实质性内容,这样一来,导致在地基设计中,无法有效解决存在的问题,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程的正常开展。 1.4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人员专业水平有待提升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具备很强的专业性,对此,这就要求勘察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知识,可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大部分从事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技术人员整体水平较低,使得勘察结果不准确。在勘察的时候,工作人员没有全面整体和分析资料,完全是根据固有资料的结果,完全不了解地基设计方面的知识点,使得勘察之后的结果和设计人员需求不相符。也就是说,在实施工作的时候,目标不具体,随意的开展工作,从而影响了工程正常进行。 2在勘查岩土工程地质时需要控制的几大质量因素 2.1方法因素 从某种角度来讲,在展开勘查岩土工程的地质相关工作时,若选用了非常多的样品,极易使勘查成本增加。但是,一旦选择了较少的样品,就无法全方位地掌握工程地质的情况。所以要想使工程地质勘查的质量得以控制和保障,就要将选取样品的相关工作做好,一般选取的样品,要确保类型不同、深度不同、地质不同,这样更利于后续合理且科学以及精确的分析。 2.2目标因素 众所周知,要想对岩土工程的地质情况进行研究当地的岩土工程地质,最重要的一点是清楚勘查的重点,勘查的目标。不同的勘查目标,样本的选择、勘查的方法也存在一定差异,在展开某项工程时,可能有多种勘查对象,唯有将勘查目标找准,才能够更好地控制勘查质量。3岩土工程勘察以及地基设计常见问题的解决措施 3.1加强相关标准的规范性 加强相关标准的规范性,就必须要从各个方面入手。①建筑单位和企业需要联合起来建立完善的岩土勘察工程审查制度,通过定量的标准来制定审核参考依据,并要求勘察人员在实际情况中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来展开工作,同时由项目工程负责人进行各项审查,保证勘察过程和结果的可靠性。②对勘察报告进行严格的审查,为了避免勘察报告中人为因素导致的数据不准确,同时也为了加强对数据精准度的审查,需要单位相关部门对勘察报告进行严格的审查,保证报告中相关数据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为地基设计奠定良好基础。 3.2完善准备阶段的工作 准备阶段工作的完善是整个工程的基础,同时也对后续的建筑施工进度、质量等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必须要以实际情况为基础,不断完善准备阶段的工作:①明确勘察目标。勘察人员必须要明确勘察的目标,这样才能够有针对性地展开工作,并对勘察人员的勘察能力、理论专业知识等进行确认和考察,保证其能够满足工程勘察所需。②全面了解。全面了解环节包括对建筑地点的土质特征、自然环境等进行深入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的勘察方案,同时在经过多方研究和探讨后确定方案的可行性,为地基设计提供准确的数据和信息。 3.3加强综合勘察方法的应用 单一的勘察形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工程实际的需求,而岩土工程作为相对较为特殊的工程,则需要更加多样化的勘察形式来进行全面勘察。因此,需要加强综合勘察方法的应用。在实际情况中,岩土工程勘察方法较多,需要勘察人员针对实际情况来选取合适的勘察方法,一方面能够保证勘察工作的合理性,另一方面能够通过多样化的勘察方法提高数据的精准度。例如:对于深度较低、地下水位相对较浅的地区,可以采用探井方进行勘察;对于岩土层较多的地区,可以采用挖槽法。 3.4提高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 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对于工程的各个环节有着直接影响,为了提高岩土勘察工程与地基设计的质量,有必要时刻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