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广告对女性消费心理的影响

广告对女性消费心理的影响

东北农业大学

成栋学院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浅谈广告对女性消费心理的影响学生姓名:岳修蕾

指导教师:卞晓丹

所学专业:艺术与传播系

2012年5月

摘要

作为一种促销手段,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见到各种各样的广告,广告的功过尽管贬褒不一,但广告作为商品经济的产物,无疑在经济的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没有人能否认其存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广告对消费者有着巨大影响力,一则好的广告,不仅能够提升企业知名度,树立企业品牌形象,还能够引导人们日常消费,甚至可以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态度,因此,广告正越来越受到企业的推崇。而各种研究表明,女性消费者是消费市场的主角,因此,一则广告要想起到应有的效果,必须抓住女性消费者的心理。本文将从不同年龄、不同收入、不同职业的女性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并对45位女性做了消费心理调查,分析广告对其消费心理的影响,说明不同女性阶层在不同广告媒体引导下的消费心理,希望能给广告人一些有益的启示,做好女性广告。

关键词:广告;女性;消费心理

目录

摘要........................................................................................................................................... I 前言.......................................................................................................................................- 1 -1、女性消费心理对市场的影响....................................................................................................- 2 -

1.1当代女性的消费潜力及重要性 ........................................................................................- 2 -

1.2女性消费心理特征分析...................................................................................................- 2 -

2、广告与女性消费者心理...........................................................................................................- 4 -

2.1广告对各年龄阶段女性消费者的影响..............................................................................- 4 -

2.2广告对不同职业,收入的女性消费者的影响.....................................................................- 5 -

3、针对女性消费者心理的需要选择适当的广告诉求方式 .............................................................- 6 -

3.1理性情感诉求.................................................................................................................- 6 -

3.2感性情感诉求.................................................................................................................- 6 -

3.3暗示诉求........................................................................................................................- 7 -结论..................................................................................................................................... - 10 -参考文献................................................................................................................................... - 11 -

前言

女性消费心理是指女性消费者在购买和消费商品时具有的一种心理状态。在我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女性消费心理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据我国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女性约占总人口的48.7%,总人数已达6亿,而且具有家庭50%以上的消费决策和掌控权。国际广告协会主席卡·波尔说:“以男性为主的消费主义正在转变为以女性为中心的消费主义。”

在本人的45位受访者中,33.4%的人同意女性对广告更为感兴趣,62.2%表示一般,只有4.4%持反对意见;57.8%的人同意广告的存在对女性消费者影响很大,其他42.2%表示一般,没有人不同意此说法;除了1位明确表示反对外,其他44位高达97.8%都认同“一个成功的广告能刺激女性的消费欲望”;尽管现在经常有些广告被指为“虚假广告”,还是有31.1%的受访者认可做广告的产品比没做广告的产品更值得信赖,并认为对于以广告作为选择产品的参考非常有信心。

由此可见,广告对女性消费者购物影响极大。

1、女性消费心理对市场的影响

1.1当代女性的消费潜力及重要性

生活中,我们很容易发现,除了个人消费不谈,在家庭消费中,女性消费正逐渐作为消费主体,在消费中拥有绝对的话语权。

据统计,在中国家庭中,妻子掌握财权的占40%以上,而丈夫理财的只有20%。2001 年,世界知名的市场研究公司AC 尼尔森对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成都、哈尔滨、深圳等七个城市的6000个采访样本中获取调查数据显示,近七成中国家庭的“消费决策人”为25 岁到44 岁的已婚女性。

家庭的日常消费,则基本上是由女性决定。一项统计表明,77.3%的已婚女性决定着家庭吃、穿以及日常用品的选择和购买;22.7%的已婚女性在家庭进行买房、买车、购买贵重物品等大额支出时由自己做主;77.3%的已婚女性是和丈夫共同商议后决定,她们的喜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家庭重大消费的决策。

另外,对于个人收入,女性也拥有绝大部分自主权。调查表明,46.5%的已婚女性的个人收入由“自己支配”,51.3%的女性将自己的收入“和丈夫的放在一起,两人共同支配”,而将收入交给“丈夫支配”的仅占2.2%。女性不再是家庭经济中男性的附属品,而是具有了独立的经济能力和自主性的个体。

由此可见,女性构成了巨大的潜在消费市场,在这个市场中有着无比重要的地位。从人口统计角度分析,中国女性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大约有1 亿人生活在城市,年龄在20~40 岁之间的女性约占四成,其中90%的女性是职业妇女。她们构成了巨大的市场或潜在市场。尤其是进入本世纪以来,女性在经济领域和消费领域的重要作用越来越突出,主导性越来越强。

所以,作为促销手段的广告,可以多从女性入手,利用多种创意途径,把要传达的产品利益或形象折射出来,使更多女性理解接受其传达产品的利益或形象。

1.2女性消费心理特征分析

由于女性的性别特征、多重角色和经济地位,使她们表现出了与男性不同的消费心理。虽然由于性格、文化、教育、年龄、职业、收入等情况的不同,不同女性消费心理不一样,使女性消费表

现出各自不同的心理特性。但总的来说,女性消费的一般心理特点还是十分鲜明的。有研究者总结出女性消费主要呈现的十大心理特征:消费的主动心理;消费的爱美心理;消费的实用心理;消费的自尊心理;消费的冲动心理;消费的情感心理;消费的犹豫心理;消费的时尚心理;消费的攀比心理;消费的健康、安全心理。

其中,主动、实用主要表现在家居方面。女性在家务上一般居于主导地位,把操持家务视为责无旁贷,对于家庭日常生活用品,如果要涨价,她们会争购以备用,即使平常,也会提前购买。家居中更多的追求商品的实用价值,很多持家女性都养成了精打细算的习惯,并被社会视为美德。比如,“用汰渍,没污渍。”汰渍洗衣粉广告虽然短短两句话,六个字,但是深深抓住了家庭主妇的心理——用我的洗衣粉洗衣服一下就洗干净了。

女性消费也注重爱美、时尚。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女性身上表现得很明显,尤其是青年女性,很多女性都希望自己“与众不同”;而很多中老年女性也不甘示弱,经常做脸做头发,希望用靓丽的外表来掩饰自己的年龄。为了使自己变得更美丽,女性可以扩大消费,“用钱留住青春”。此外,女性对时尚的追求也越来越高。更多女性希望尝试不同的生活方式,过更有个性的生活。在购买商品时,不仅品牌意识强烈,认为品牌便是质量的保证,同时不断地追求流行,使用一些新颖、奇特的产品来强调自我的唯一性。本人调查显示,64.4%的受访者同意“女性化妆更能体现自己的魅力和品味”, 24.5%表示一般,只有11.1%不认同此观点;88.9%即40人同意“保持体形对于女性的生活和工作都很重要”,其他11.1%认为一般,无人反对;75.5%的受访者认为“广告是了解时尚前沿产品的主要渠道,其产品通常代表了流行的指针”。在广告实例方面,“亮妆”化妆品的广告——人靠衣装,美考亮妆——就充分利用的女性的爱美心理,直白说明女性用该品牌的化妆品能变得更美丽。

另外,女性消费还具有自尊、冲动、情感、犹豫、攀比等心理。女性消费者具有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对外在事物反映敏感形成了一种自尊、自重的心理即某种程度的“我行我素”和“随心所欲”[6]。在冲动消费的人群中,女性也占大多数,她们容易因商品品名、款式、价格、广告宣传、促销活动、环境因素、服务因素等产生购买欲望和行为,一项调查显示,高达93.5%的18-35岁的女性都有过各种各样的冲动消费行为,冲动消费的金额占到了女性消费总支出的20%之多[7]。女性比男性更感性,购买商品时,常常比较关心其所包含的情感意义。此外,女性购物由于缺乏果敢和判断力,往往显得比较犹豫,经常要在柜台前选半天,比较这个更好还是那个更好。而攀比则表现在,女性往往比男性虚荣心更重,看到别的女人穿什么衣服、戴什么首饰,往往自己就想拥有,

甚至比别人的更好。有这种消费心理的女性在购买某种商品时,考虑的不是商品的价值和需要,而是为了赶上别人,超过别人,争强好胜,借以求得心理上的暂时平衡和满足,因此这种消费心理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和情绪冲动性的特点。在本人的调查中,57.8%的受访者认可明星代言的广告会对广告的效果产生积极的影响,只有8.8%不认同;84.4%的受访者称,如果代言人是该产品领域里的权威,她们会更信任这个广告中的信息。在广告实例上,老蔡酱油的广告语,“味道鲜,眉毛掉下来”,说这句台词的时候电视里的广告主角还耸了耸眉毛,这就容易勾起女性的冲动心理,这种酱油真的那么好,下次要买瓶回来试试。又比如,舒肤佳的广告,“爱心妈妈,呵护全家”,电视画面是一家三口温馨的样子,就很容易从感情上打动女性消费者,吸引她们购买这种洗浴用品“呵护全家”。再比如,90年代中期,著名企业家史玉柱推出的巨人脑黄金,其广告词“让一亿人先聪明起来”,就很好的利用了妈妈们的攀比心理——要让自己的孩子先聪明,所以要引用巨人脑黄金。

最后,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商品种类的丰富,尤其是近来越来越多的食品安全事故、商品质量问题的曝光,现代女性越来越关心商品的质量和安全问题,购买的商品对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有无影响也是他们选购的重要标准。近年来,越来越多广告商在做广告时也注意到了健康、安全这一块。

2、广告与女性消费者心理

2.1广告对各年龄阶段女性消费者的影响

虽然女性消费者心理有很多一致性,但也存在不少个体差异,其不同主要是因为动机、知觉、学习、思考、个性、态度、价值观等不一样。不了解各阶层女性消费心理的变化,就不可能了解女性市场,就不可能针对不同女性做好商品的广告。不同年龄的女性,消费心理很不一样。

2003年,明略市场策划(上海)有限公司就洗发水消费状况,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大城市的1556位15岁至60岁的消费者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9],调查数据显示,飘柔以98.2%的品牌提及率居首位,领先优势明显,购买过程中以16岁~30岁这个年龄层为主,占据了80.1%,剩余的19.9%在31岁~55岁之间。

对此,明略市场策划公司的研究人员认为:飘柔除了“是同类产品中最早进入中国市场,有着先入为主的优势” [10],其在广告、销售、市场及品质上都做得比较成熟;“年轻人喜欢追求潮流,因此比较容易接受广告中所传递的产品信息,去买广告中做过的商品,他们认为广告做得越多,购

买的人就越多,说明产品的质量就越好。而相比之下,30岁以上的消费者则更为理智,一般不会盲目地跟着潮流走,他们相信的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他们认为,商品的质量不是完全靠广告做出来的,而是要自己使用后才能感觉出来的。”

这虽然只是一个个例,却充分说明广告对不同年龄女性消费者的影响,即年轻女性教中老年女性更容易被广告所影响。年轻女性希望尝试不同的生活方式,更追求时尚和名牌,而时尚产品、名牌产品的广告无疑都做得比较成熟,容易影响年轻女性消费者;而中老年女性消费者则更务实一些,以理性为主导,消费观较为成熟,冲动型热情少,买东西没有那么容易被广告所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参与完成的调查统计显示,女性各年龄段消费有如下心理特点:

女性年龄越大手越紧:40岁以上年龄段消费者花钱都“比较仔细”,并且表现为年龄越大越仔细。其中60岁以上的消费者近乎“特别仔细”。相对而言,20-29岁年龄段的消费者花钱最不仔细。

由此可见,40岁以下的年轻女性,不仅是女性消费者市场的主力军,消费时也更容易被广告影响。

2.2广告对不同职业,收入的女性消费者的影响

除了年龄,职业和收入也会造成女性消费者心理的不一样。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参与完成的调查统计还显示,学历越高,职位越高,花钱越不仔细:一般说来,大专以上学历的人们消费比较“大方”,而高中文化程度及以下的群体消费特征为“比较仔细”。我们也可以说,收入越高的女性,越容易受广告影响;而低收入的女性(包括其家庭),购物时则更看重的使用、实惠、便宜。

我们可以将高学历、高职位、高收入女性称为高端女性,这部分女性消费看重品牌,看重广告。可以说品牌化就是高端女性消费的外显特征。由CTR市场研究媒介与产品研究启动的一项连续性调查项目--中国高端女性调查(China Top Lady Survey,简称为CTLS) 表明:超过76%的高端女性凭借自己的能力购买品牌产品。品牌化是高端女性消费的最明显特征。从CTLS 的数据看,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香奈尔(Chanel)、古琦(Gucci)、芬迪(Fendi)和阿玛尼(Armani) 5 个奢侈品牌手提包的累积拥有率超过了30%,而资生堂(Shiseido)、兰蔻(Lancome)等5 个奢侈品牌护肤品的累积拥有率则达到了近40%。在高端女性看来,品牌=品质+品位+经典,即:品牌意味着高品质,品牌象征着高品位,品牌代表着经典。

所以我们可以判断,有职业的女性消费者比无职业的女性消费者更容易受广告影响,高收入的女性消费者比低收入的女性消费者更容易受广告影响。

3、针对女性消费者心理的需要选择适当的广告诉求方式

3.1理性情感诉求

广告的理性情感诉求:偏重于运用说理的方式,直接陈述商品或劳务的好处,让消费者信服其优点,以达到说服消费者购买的效果。简而言之,一个广告只要说明了产品的特性或使用这个产品的好处,就是采用了“理性诉求”的策略。

高露洁牙膏广告说明牙膏中的双氟能防止儿童龋齿;力士柔亮营养洗发水广告强调它含有全新去屑配方OCTO,能有效去除头屑;娃哈哈 AD 钙奶广告则宣传:“要补钙,维生素 D 不可少”。爱文电脑有限公司的第一句广告词是:“教你使用最容易学会的汉字输入法:表形码,形象直观,易学好用,一天学会,终身难忘。”这些广告都直接表明了产品的特点或优势,即通过讲道理来说服人。

采取理性情感诉求的广告,其产品有明显特征,即实用性非常强,特点相当明显,且以家庭用品居多。前文已述,居家型女性消费有主动、实用的心理,因此,这类产品广告最适合居家型女性,她们消费中关心比较多的是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这类产品的广告也宜采用理性情感诉求方式。

3.2感性情感诉求

广告的感性情感诉求:通过广告的比拟作用,激发人们的情绪和购买动机,通过具有暗示性、能启发人们联想的事物,反应出人们内心深处的需要或期望。这种诉求现普遍采用的方式有亲情感、恐怖感、幽默感和内疚感四种。和理性情感诉求不同,感性情感诉求策略不是要告诉消费者关于产品的特性或好处,而是要通过激发消费者的情感或情绪,使消费者获得对品牌或产品的好感。消费者需要安全,需要爱,需要幸福、愉快、骄傲和成就感,有时也很怀旧,或感到悲伤;需要有归属感,需要被接受、被赞扬、被尊敬,希望自己能有很高的地位,本能地害怕被别人拒绝……感性情感诉求就是充分利用了消费者的这些需要。

雅典奥运会110 米栏刘翔夺金后的强势广告就是充分利用情感诉求的经典广告范例。在刘翔追

平世界记录并勇夺奥运冠军的第二天,中国几乎所有特大城市的电视台及公交站广告都铺天盖地的出现了以刘翔夺冠为主题的NIKE广告,而刘翔代言的新款跑鞋也同步上市,其动作之快准备之足令人惊叹。而熬夜收看了比赛直播的体育迷,特别是容易受广告影响的情感型、冲动型消费者在看到广告的时候,必然会激起极强的爱国情绪和购买欲望。

如果说刘翔这个广告面对的消费者群还比较中性化的话,那宝洁的消费者群则以女性为主。宝洁的广告也是将感性情感诉求表现得淋漓尽致。最近两年,飘柔打出自信的概念大旗,从“飘柔吵架篇”、“飘柔老师篇”到“飘柔指挥家篇”,飘柔广告无不以自信作为品牌的诉求点。此外,飘柔还相继推出“飘柔自信学院”、“多重挑战”、“同样自信”、“职场新人”、“说出你的自信”等系列活动,将“自信”概念演绎得炉火纯青。通过“自信”这一情感诉求,大大提高了品牌的文化内涵。

有一种说法叫做“女人是感情的动物”,和男性相比,女性在消费时确实存在着很强的情感心理,而本人调查亦显示,75.6%的受访者认为,感性情感广告比理性情感广告更容易激起女性购买的欲望。由此可见,女性消费者常常比较关心商品所包含的情感意义。认为某种商品对自已特别有价值,或某种商品除了具体的功能,还对自已和亲友有象征意义,如表达了爱情、尊严,唤起了自已的情感、回忆等,就会特别喜欢。产品广告应该抓住有这种女性消费者(也包括有爱美、冲动、时尚、攀比等心理的女性消费者)的心理特征,以体贴入微的情感作为导入,使女性消费者产生正面的感情,以激励购买行为。

3.3暗示诉求

暗示诉求是感性情感诉求的一种,通过极强的暗示性,启发消费者购买产品或服务。由于比较特殊,在这里专门讨论暗示诉求。

能够让消费者在购买时能记起广告内容,并指导自己的选购,这考验该广告成功与否的关键的一步。消费者对广告是不是只是一时注意,这是广告效果的一个关卡。因此广告商就要充分到考虑不同广告对象的记忆特点来策划广告,要尽可能按受众的需求来设计广告,使人容易留下深刻印象,保持记忆。在这一阶段,使用暗示诉求方式的心理策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波兰心理学家认为:“暗示的含义就是一个人不用命令和理性的思考就对另一个人的信仰、观点和决定产生某种影响。在受到暗示影响时,人们不能控制它对自己的影响,而且也缺乏自己的行为动机。对暗示的易接受性叫暗示性。总之,暗示性是一种使人在无足够的动机甚至在相反的动机的情况下完成某些行动时的状

态和特征。许多专家认为,暗示起作用不仅可以不顾个人的意志,甚至可以违反个人的意志。”

比如雕牌系列产品的广告就有很强的暗示性。初期,雕牌洗衣粉以质优价廉为吸引力,打出“只买对的,不买贵的”口号,暗示其实惠的价格,以求在竞争激烈的洗涤用品市场突围。其后则打出一系列的关爱亲情,关注社会问题的广告。“妈妈,我能帮您干活了”,这是雕牌最初关注社会问题的广告。它通过关注下岗职工这一社会弱势群体,摆脱了日化用品强调功能效果等差异的品牌区分套路,对消费者产生深刻的感情震撼,建立起贴近人性的品牌形象。其后跟进的“我有新妈妈了,可我一点都不喜欢她”延续了这一思路,关注离异家庭,揭示了“真情付出,心灵交汇”的生活哲理,对人心灵的震撼无疑是非常强烈的。

“何为旅行?

旅行不是一次出行

也不只是一次假期

旅行是一次过程,一次发现

一次自我发现的过程

真正的旅行让我们直面自我

旅行不仅让我们看到世界

更让我们看到自己在其中的位置

究竟,是我们创造了旅行

还是旅行造就了我们?

生命本身就是一场旅行

生命将引领你去向何方?”

这段广告词配上一只镶嵌LV(Louis Vuitton)LOGO的旅行包,2008年春天起,拥有150多年历史的世界顶级奢侈品品牌LV在各大电视台投放了他们首个电视广告,引来赞叹一片。这个广告就具有很强的暗示性。广告用词意味深长,让电视画面中精致的LV旅行包承载了作为旅行用品之外

的更高内涵。对高收入女性来说,这种轻松惬意的“旅行生活”,以及对时尚对品牌的追求和渴望,不正是她们所向往的么?拎着这种包包到处走,不正是一种享受么?而对一些中低收入的女性而言,广告也极具诱惑力。“我活了这么二十几年都暂时与LV的包包没有什么缘分,希望以后可以吧。”一位网友在自己的博客上憧憬着。

可以说,暗示诉求是所有广告诉求方式里的最高境界,达到这个地步了,广告就完全成功了。而女性消费者感情心理比较重,广告商应该多抓住这一特点,在适合女性购买的产品中多选择暗示诉求形式,以增强广告效果。

结论

从全文我们可以看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女性正逐渐成为消费市场中的主导力量,除了女性个人购买之外,她们还掌握着家庭的消费大权;除了购买低端生活用品外,她们也逐渐考进高端消费品、乃至奢侈品,在购买活动中,她们有着非常特殊非常关键的作用。可以说,女性将来很可能会垄断大部分消费市场。

而女性消费者又有许多不同于男性消费者的心理特征,比如主动,爱美,实用,自尊,冲动,情感,犹豫,时尚,攀比,健康、安全等,这些很多特征都是男性所不具备的。而这些特征中又各有分类,比如居家型女性购物注重实用,购物主动性强;年轻女性、高收入女性注重时尚、爱美、冲动;等等。

不同的女性,受广告的影响也不一样,从年龄来说,40岁以下、尤其是35岁以下的青年女性,比中老年女性更容易受广告影响;从职业来说,有职业女性比无职业女性、纯家庭主妇型女性更容易受广告影响;从收入来说,高收入女性、经济状况较好的女性比低收入女性、经济状况相对不怎么好的女性更容易受广告影响。

而不管是什么样的产品广告,不管其使用的传播媒体是什么,不管其目标市场的消费者是那些人,不管其使用何种诉求方式,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宣传产品、促进购买行为的实现。它们之间没有优劣之分,只是在广告宣传的实际运作中主要选用那一种方式的唯一标准就是看它是否能够最贴切、最充分地表现产品,最能与这一产品的潜在消费者的心理相契合。比如,实用型商品,比如家庭日常用品,适合选择理性情感诉求方式的广告,以说明产品的实用价值;一些女性化妆品、时尚用品、奢侈品、精神消费品等,则适合选择感性情感诉求方式的广告,以激起女性消费者的感情诉求;一些特殊商品,比如高档用品、性用品等等,最好是选择暗示诉求方式的广告,以暗示消费者购买。所以,商家如果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一定要针对女性的消费心理选择适当的广告诉求方式吸引她们的眼球。

参考文献

[1]蒋江敏策划,中大管理沙龙:如何把握女性市场[N]新快报,2004年11月1日

[2]2005年度中国(八城市)女性消费状况调查报告[EB/OL].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b432867.html,,2005-12-05.

[3]朱元双,论现代女性的十大消费心理特征. 消费导刊,2009年1期.

[4]周蓉,浅谈女性消费心理与行为[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3年6月.

[5]洗发水:年轻女性支撑市场. 中国经营报,2003年2月17日.

[6]李晓霞、刘剑,《消费心理学》.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07月.

[7]CTR 市场研究,76%的高端女性凭借自己的能力购买名牌产品[EB/OL]. http:/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b432867.html,/ cn/articles/ 070907.htm.

[8]李小华、董军,广告诉求策略. 商业研究,1998年06月.

[9]朱倩昕、高欣,情感诉求在广告心理学中的运用. 科教文汇,2007.9(上旬刊).

[10]张晶,广告与消费者心理--广告诉求方式的运用. 今日湖北理论版,2007年5月.

[11]LV电视广告:世界顶级奢侈品牌的中国处女作. 中国品牌,2008年06

浅析广告与消费心理

《消费心理学》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题目:浅析广告与消费心理 专业班级市场营销 学生姓名王冬辉 学生学号 080110100082 指导教师高伟 成绩 完成日期: 2010年 9 月 23 日

目录 摘要 (2) 引言 (2) 一、广告的心理功能 (2) 二、消费者的消费心理特征 (3) 三、针对消费者消费心理,企业广告设计要点 (4) 结语 (5) 参考文献 (6) 附件一 (7) 附件二 (11) 附件三 (16)

浅析广告与消费心理 摘要:广告作为市场营销中促销策略的一种,是现代企业推销商品极其重要的手段。它的对象是消费者,人的心理活动直接支配着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因此,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正确把握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和行为已成为保障广告成功的关键。本文探讨了消费心理与广告之间的关系,研究企业广告如何创作才能与消费者心灵沟通以增强广告效果,从而达到促销目的。 关键词:广告;心理功能;消费心理;广告设计 引言:广告作为一种经济行为,它研究的是如何通过广而告之来促销产品,实现产品商品化的目的。广告是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它决定了广告策划与消费心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产品被消费者认同和喜爱,产生心理需求才会进而产生购买行为。要打动消费者、激起他们的购买动机。广告必须讲究艺术,迎合消费者的心理特点,把握他们的心理变化规律,采用各种心理战术引起消费者的关注。 一、广告的心理功能 广告的心理功能是指借助信息的传递来产生影响以唤起消费者的注意,在激发消费欲求的过程中对消费者的心理活动产生影响和整体心理效应。广告的心理功能是广告成功的标志之一,优秀的广告都具有心理效应,对消费者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给消费者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形象。 1.广告的传播信息、引起消费者注意的功能 消费者对产品的了解大多是从广告中来,广告通过不同的传播媒介,深入人心,使产品的性能、用途、使用方法等各种知识摆在消费者面前,成为消费者和其他同类产品进行比较的资料,成为消费行为发生的根据。 2.广告的诱发心理功能 有效的广告总是使人对该产品产生向往,可引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有时广告配有精彩的画面,使消费者增强对该产品的印象,进而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如十六和弦的一款手机的广告为“出色、出众、出彩”,并配有适当大的美人图,让女士们心想神往。 3.广告的文化心理功能 企业广告活动能使消费者对产品的看法改变,甚至是消费观念的改变,具有一种消费观念的灌输教育功能。广告所宣传的消费文化、反映的消费思潮,会使消费者原来的观念发生改变,逐渐接受广告所宣传的文化。如“一家乐”所宣传的文化就是“民以食为天,讲究营养是现代的时尚”,

广告对消费心理的影响

班级:汉语0912 学号:0920304208 姓名:陈青青 广告中的消费者心理因素运用 ——我的策划 现代科技发达的今天,伴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广告成为了商品用以推广的最优选择。打开电视机、收音机、互联网,走在商业区、住宅区无处不见广告,甚至广告被作为各种案例,以各种方式进驻了教科书。对于广告的研究现在已经成为了一门很重要的热点科目。我们目前所接触的传播学、公共管理、公关策划、应用写作等等,无不有广告的一席之地。那么广告何以如此之“火”呢?这就与我们今天要探讨的—广告对消费者心理的影响密切相关了。 我们知道在促进生产、扩大流通、指导消费和传递信息等方面,广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来看一组数据:欧美与日本的广告费支出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2.5%,有的大型企业的广告费已达销售额的5—10%,如日本广告费用最多的七家公司,广告费支出占该公司销售总额的9.1—29.4%。中国的广告费支出比例低得多,如1992年广告总额为50亿元,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13%,人均4元多。为什么大家会如此慷慨地把巨额资金投入产品或企业形象广告呢?20世纪以来,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的消费者已逐步形成对广告的依赖性。这是由于广告可以不断地向广大消费者提供许多有关生活的信息,为消费者的消费活动创造便利,从而丰富消费者的生活、增长消费者的知识、开阔消费者的视野。也正是因此要想把广告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就必须密切要了解消费者的心理,正确处理好广告与之的关系。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广告。广告,顾名思义就是广而告之,即广泛地告知公众某种事物的宣传活动。是通过一定媒体向用户推销产品或招徕、承揽服务以达到增加了解和信任以至扩大销售目的的一种促销形式,并能过广告达到让公众熟知自己产品或企业形象的目的。并且相对于其他形式对产品与企业形成同样的认知度,广告投入可说是微乎其微,同时广告的快捷与手段众多也是其发展的主要动力。它可以广泛地利用报纸、杂志、电视、电影、网络、包装、广播、交通等媒体与手段。

女性消费者的心理与营销策略教程 女士购物特征

经研究表明,中国社会购买力70%以上掌握在女性手中,在庞大的消费市场中80%的购买决策通常由女性做出。在我国,从人口上来讲,20~50岁的城市女性消费群体就高达2.5亿人之多。由于在家庭中担任女儿妻子母亲主妇等多重角色,使他们不仅为自己购买所需商品,同时还要为大多数的儿童用品、老人用品、家庭用品的主要购买者。因此说女性购买群体是庞大的。 女性在购物时有着其特有的消费习性,跟男性群体有着极大的差别;女性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为分散、最为复杂、最易被误解的目标消费群体。而对企业来说,不管所处的是哪种行业,如果对这一消费群体有任何的疏忽、怠慢或漠视,回避与女性顾客打交道,就会给企业带来不可估计的损失。相反,如果反应敏捷,积极适应现实,读懂现代女性想要什么,那就意味着能够获取丰厚的回报。 与传统女性相比,现代女性拥有着更强的求知欲望,更好的工作机会,更丰厚的薪金,更多重的人生角色,她们希望生活更为多样,希望尝试更多新鲜事物,希望在经济和精神方面更加独立自主,希望获得省时、方便的服务等等。 女性消费者往往是消费的决策者与主要影响者。在家庭消费中,女性常常是决策者和执行者,对于买房、家庭装修、私家车的购买上也具有极大地建议权,商家只要能打动女性消费者的心,就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 女人的天性决定着女性消费特点与其它消费群体不同,所以企业在女性产品的终端销售过程中切不可想当然或从众,而要深入地调查和研究女性,从心态和生理上了解女性消费特点: 1.女性在消费过程中表现出极高的忠诚度与推荐度 由于女性在初次购买一项商品时要求较高,一旦选择了品牌,便会保持较高的忠诚度,以弥补最初所花费的时间。另外,女性有乐于分享的特征,她们之间较盛行口耳相传,因此比较容易向他人推荐那些自己信任的品牌。 2.消费的过程中有着严重的从众心里 这个是女性顾客特有的消费特点,只要周围有朋友再使用某个品牌,并且感觉很好的话,那么她周围的女性朋友都会认同这个品牌并选择这个品牌。看到某个门店前围着很多人的时候,她们也总爱上前凑着热闹。 3、女性在消费的过程中表现非理性氛围心情是主导 愉悦感:不管女人的年龄几何,都会带着孩子般的梦想,她们喜欢那种一眼看上去就很舒服很养眼的东西,会为那一刻的动心而慷慨解囊,所以女人爱逛街,不是为了购物,只是去欣赏各种漂亮的东西。 荣耀感:“上帝”的感觉恐怕只有女人体会最深。 满足感:从逛街中获得最新流行信息会让女人有一种满足感。

消费心理与广告研究开题报告

消费心理与广告研究开题报告 作者:班级: 市场经济被人们称为“眼球经济”,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广告能否抓住消费者的眼球和心智是判断一个广告是否成功的第一标准,它直接影响了企业品牌形象的塑造和产品的销售表现。广告设计要想获得成功,首先必须要了解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和变化,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和兴趣,触发消费者的某种情感,引发联想和想象,诱发消费者强烈的购买动机,才能达到促使消费者产生消费行为的目的。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目前市场上产品种类齐全,各路精英竞争激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不再只满足温饱的生活,而对商品越来越挑剔。企业都想多提升点业绩,夺取点市场份额,生产厂家和同类商品之间的竞争也日趋白热化,产品广告更应突出商品的信息和价值功能。好的产品广告除了解决设计中的基本原则外,还要着重研究消费者的心理活动, 在 同类商品中脱颖而出。 广告心理学,是商业心理学的分支,是研究广告媒介(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霓虹灯、路牌等)对消费者产生心理变化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广告、顾名思义,“广而告之”。其词义是从拉丁文中“大喊大叫”、“引起特别注意”引伸而来。它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产物。随着商品生产的不断发展和商品交换的日益扩展,广告日趋成为人们普遍运用的手段。而广告心理问题也就成为世界各国研究的重要课题。众所周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市中心的“撒尿于连”光屁股铜像不知吸引了多少游客。相传,外国侵略者准备炸毁布鲁塞尔这座城市时,多亏于连用自己的尿浇熄了已点燃的引线,挽救了城市。为纪念这位民族小英雄,“撒尿于连”不分白天黑夜撒着尿。不久前,发生了一件奇闻,他撒出的不是尿,而是金黄色的香醇可口的啤酒。外国游客惊叹不止。只见当地居民纷纷用器皿盛酒,当场饮用。人们不禁要问,这难道是于连“显灵”。经有关方面调查,原来是当地啤酒商为于’销啤酒,借“撒尿于连”做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广告。为此,许多国家在不同形式上竞相仿效。由此可见,广告目标是否具体明确,广告表现是否得当,广告感染是否成功,直接影响到广告的效果 1.心理学 心理学研究心理的发生、发展和活动的规律。广告与消费心理学把人看做消费者,研究他的消费行为的心理规律。因此,心理学有关感知觉、学习记忆、需要、动机、情绪情感和个性的研究成果和相关理论,必能为解释人的消费行为提供帮助。多年来心理学积累的研究方法,也为广告与消费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主要分支,也是心理学和社会学相结合的产物。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及它们的规律。社会心理学关于个体社会化,群体对个体行为的影响的研究,更直接地为了解消费者的行为如何受社会、受社会群体,特别是受家庭的影响提供了理论基础。 2.广告学 广告学的研究对象是广告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取得最大成效的规律。它研究的任务是阐述广告的基本原理、分析广告的社会经济功能、总结广告事业发展演变的历史、研究广告艺术形式和表现技巧。广告学的有关广告目标市场需求特点及其实施策略与战略、广告媒体及

论现代女性的十大消费心理特征

论现代女性的十大消费心理特征 俗话说:“女人心,海底针”,这句话极其恰当地概括了女性的消费心理的复杂性。虽然,因经济收入、职业、文化教育水平和年龄性格的不同,使女性消费表现出各自不同的心理特性。但总的来说,女性消费的一般心理特点还是十分鲜明的。由于女性的性别特征、多重角色和经济地位,使她们表现出了与男性不同的消费心理。 一、消费的主动心理 由于诸多原因,女性在家务上往往居于主导地位,绝大多数妇女把操持家务视为责无旁贷,其心理具有一种职业特点。她们时常把一部分精力放在了解市场动态上,如遇到家庭日常生活用品要涨价,便会争先恐后地去购买以备后用。对于日常生活用品,也会有计划地提前购买,很少出现断米断面的现象,表现出很强的消费主动性。 二、消费的爱美心理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在女性身上表现的更为明显,尤其是青年女性。莎

士比亚曾说过:“上帝创造女人一张脸,女人又给自己一张脸。”换句话说,就是女人有两张脸,一张是老天给予的;另一张是自我期望的。很多女性都希望自己是“与众不同”的那一个,而中老年女性也不甘示弱,她们也会定期美容,用靓丽的外表来掩饰岁月带来的沧桑。女性求美之心,胜过其它一切,这是女性最敏感之处,也是很多企业大打“女人牌”的重要因素。为了追求漂亮,她们可以扩大消费,把各种产品或服务逐一尝试,期望用钱留住青春,找回一个全新、靓丽又充满自信的自我。 三、消费的实用心理 这是以追求商品的实用价值为主要目的的消费心理,其核心是“实用”。z hlzw.com中华勵志网一般的家庭消费,多由女性操持,她们掌管家庭收支, 负责安排全家衣食住行的开销。在我国长期低收入、低消费的环境里,女性普遍养成勤俭持家、精打细算的习惯。这已经成为传统,并被社会视为一种美德。 四、消费的自尊心理 女性消费者具有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对外在事物反映敏感形成了一种自尊、自重的心理即某种程度的“我行我素”和“随心所欲”。zhlzw.com中华勵志

消费心理与广告创意论文

消费心理与广告创意 摘要:消费心理与广告创意的关系非常密切,两者有着直接的联系,研究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是广告创意的前提和市场开拓的需要。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揭示了人在生理上、社会上和理想中的三种自身的表现状态,在现实的消费活动中,人们的“本我”受到规范而不能赤裸裸地表现,而“自我”就是生理或本能“我”的社会化形式,是要通过消费活动来塑造的,即消费是按“本我”的欲望,以“自我”消费的方式,去表现对“超我”的追求。所以,在广告中如果能准确把握这三种人格结构方式,并针对人们的心理进行创意,就会增强广告的诱惑力和感染力,从而创造不菲的市场效果。因此,必须要对消费者的心理进行科学的调查和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优秀的广告作品,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关键词:广告创意消费心理消费者产品 广告创意是指通过独特的技术手法或巧妙的广告创作脚本,更突出体现产品特性和品牌内涵,并以此促进产品销售。从广告角度看,创意与接受心理一般可以概括为:产品通过广告刺激需求,激起欲望,导致购买。从消费者角度看,一般可以分为:注意、兴趣、欲望、记忆、行动这几个阶段。广告在社会文化生活中充当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它在通过广告形象、文案、媒介传递产品信息的同时,也将产品所赋

予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潜移默化的植入人们的脑海中。对于广告而言,要将所要表达的信息快速有效的传递出去,必须借助于让人产生深刻印象的广告形象和极具视觉吸引力的表达方式.这种基于视觉层面的表现手段是广告创意的重要部分。广告创意正是要从这一个心理过程入手,通过对这个心理过程的不同阶段,尤其是前四个阶段的刺激与影响,最终导致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的发生。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在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上的需要也不断提高。但是,人的需要是有层次和先后顺序的,即我们通常说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细分开来主要是指:生理需要(基础)、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广告创意必须了解和适应社会的整体消费水平呈现的由低到高的推进过程。以著名的“芭比娃娃”为例。20世纪50年代,芭比娃娃是个广交朋友、能说会道的小女孩,但仅仅是一个有可弯曲的腿的玩偶;到60年代,芭比发色有了变化,不再是单一的一种颜色,且她细眉清弯,平民化突出;到70年代,随着世界各地的交流的日趋平凡,出现了不同肤色的芭比;到80年代,根据当时社会的实际情况,芭比有了不同的职业装;到90年代,芭比飞指敲击键盘,灵性十足。如今,在世界150个国家,芭比娃娃已经卖出了超过10亿个。有如此的销售成绩,芭比娃娃个性鲜明,是其成功的根本原因。但更为重要的是,她懂得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演变形象,与顾客长期保持密切的联系。 但是,在许多情况下,消费者并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可某种需要或欲望却真实地存在着,这时,广告提醒就显得十分重要。

现代女性的十大消费心理特征

现代女性的十大消费心理特征 俗话说:“女人心,海底针”,这句话极其恰当地概括了女性的消费心理的复杂性。虽然,因经济收入、职业、文化教育水平和年龄性格的不同,使女性消费表现出各自不同的心理特性。但总的来说,女性消费的一般心理特点还是十分鲜明的。由于女性的性别特征、多重角色和经济地位,使她们表现出了与男性不同的消费心理。 一、消费的主动心理 由于诸多原因,女性在家务上往往居于主导地位,绝大多数妇女把操持家务视为责无旁贷,其心理具有一种职业特点。她们时常把一部分精力放在了解市场动态上,如遇到家庭日常生活用品要涨价,便会争先恐后地去购买以备后用。对于日常生活用品,也会有计划地提前购买,很少出现断米断面的现象,表现出很强的消费主动性。 二、消费的爱美心理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在女性身上表现的更为明显,尤其是青年女性。莎士比亚曾说过:“上帝创造女人一张脸,女人又给自己一张脸。”换句话说,就是女人有两张脸,一张是老天给予的;另一张是自我期望的。很多女性都希望自己是“与众不同”的那一个,而中老年女性也不甘示弱,她们也会定期美容,用靓丽的外表来掩饰岁月带来的沧桑。女性求美之心,胜过其它一切,这是女性最敏感之处,也是很多企业大打“女人牌”的重要因素。为了追求漂亮,她们可以扩大消费,把各种产品或服务逐一尝试,期望用钱留住青春,找回一个全新、靓丽又充满自信的自我。 三、消费的实用心理 这是以追求商品的实用价值为主要目的的消费心理,其核心是“实用”。一般的家庭消费,多由女性操持,她们掌管家庭收支,负责安排全家衣食住行的开销。在我国长期低收入、低消费的环境里,女性普遍养成勤俭持家、精打细算的习惯。这已经成为传统,并被社会视为一种美德。 四、消费的自尊心理 女性消费者具有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对外在事物反映敏感形成了一种自尊、自重的心理即某种程度的“我行我素”和“随心所欲”。她们往往以选择眼光、购买内容及购买标准来评价自己、评价别人,希望自己的购买最有价值、最明智,喜欢独立自主地选购商品,还希望别人仿效自己。她们不愿意别人说自己不了解商品、不懂行、不会挑选,即使作为旁观者也愿意发表意见,希望自己的意见被采纳。在购买活动中,营销人员的表情、语言、广告宣传及评论,都会影响女性消费者的自尊心,进而影响消费行为的实现。 五、消费的冲动心理 冲动消费,指没有一定指向的盲目采购行为,多为非计划性的临时购买行为。施行冲动消费的人群中以女性占绝大多数。女性无论在个人消费还是家庭消费过程中都会表现出“冲动”和非理性,也就是说,女性购买欲望受直观感觉影响大,容易因商品品名、款式、价格、广告宣传、促销活动、环境因素、服务因素等产生购买行为。经常可以看到,她们在购买商品时,尽管是自已所喜欢的,如若无人问津或遇到态度恶劣的营业员,往往要打退堂鼓,放弃自已的购买意图相反,即使是她们不甚喜欢或不很需要的商品,如“处

从设计心理学的角度对性别引起的消费行为区别的设计分析

设计心理学课程设计论文 姓名:马龙晨 学号:201201160313 指导老师:王晓娜 班级:工业设计12-1

从设计心理学的角度对性别引起的消费行为区别的 设计分析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待工业消费商品的设计关注的内容越来越多。一件现代工业设计消费商品,要想获得消费者的认可,不仅要体现出商品的使用价值,更要满足人们的审美情感,男女性别的差异导致了男女在购买物品的时候关注点的不同,因此男女在消费行为方面有很大差异。设计心理学充分考虑到设计和男女消费心理的关系,从而能够为工业设计提供良好的指导作用,使得企业在设计产品时达到更好效果。本文在研究了男女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区别,以及男女性别特征在工业设计中的作用,从多角度的探讨设计心理学中性别差异对工业设计的影响。 关键字:设计心理、性别、差异、影响 一、男女性别特征性 女性的胼胝体大于男性,女性左右脑之间的沟通较男性强。 男性与女性相比较,性别特征差异较大。女性天生感情细腻、善解人意、对人和事体察人微、温柔、可爱、优雅、善良、文静,而男性是勇敢、果断的、威猛的。显然,曲线意味着秀美的形态具有女性特征,是女性设计意识;相对于直线形式,雄伟造型就具有男性特征,是男性意识。从审美心理学角度讲:“感觉‘秀美’时心境是单纯的,始终一致的。感觉‘雄伟’时心境是复杂的,有变化的。”人类两性是自然的造化,设计的两性意识也是自然的赋予。只强调任何一种“性别意识”,或一种“风格”一种形式的设计都不能成为“人性”的设计,都不是“以人为本”的设计。如今,社会观念思想的日渐开放、多元化。因此,如何利用性别差异,建立两性的和谐关系,以此为基点为人们提供真正的人性关怀,设计出符合两性的社会价值观以及审美心理和人机特点的产品是产品设计的目的所在。 男女性别特征的趋同与互渗事实上,性别之间不是一成不变的对立,而是相互交融的。除了由男、女两性构成社会主体之外,不容忽视的是逐渐演变形成的两性共存地带,既指男性和女性气质没有明显的分化,兼具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的心理特征。如女性不乏热情、泼辣、豪爽、刚烈;男性同样温柔、感情丰富、体贴细腻。具有双性化特点的男女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性别角色限制这便是我们常提到的中性。我们常可以发现一个身材娇小的女性开着外型粗犷的吉普车,或是参加高强度的户外运动;男性也使用护肤品,进美容院,穿印花衬衣等等。 如前所述,在现代社会中,传统的男女两性的性别特征已发生了明显的淡化与互渗。应当承认在现代社会里,虽然男女无论在自然生理特点方面,还是社会角色特征方面的确存在差异,大多数常规社会组织,其成员的性别倾向的分布是平衡的,从中可以看出,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对自身传统性别角色于性别特征开始颠覆。但这不是对自身性别的贬低,也不是性别角色的混乱,而是男女两性对在自身的性别特征中塑造两性均能接受的特点的需要。是社会发展,两性平衡的心理需要。 二、男女心理的性别差异

广告创意引导消费需求的经典案例

广告创意引导消费需求的经典案例 市场综述 粽子一直以来是一种节令性非常强的传统食品,随着现代速冻保鲜技术的不断进步,速冻粽子开始作为一种商品出现在市场上,目前主要品牌有思念、五芳斋、龙凤、三全、乔家栅等。在粽子市场,思念是一个后来居上的品牌。这种状况的改观主要来自于年轻的思念高层班子领先的战略决策,即对粽子产品属性的差异化改观和对消费观念的创新性引导。他们通过几个月的市场观测发现了两大市场空白点:一是粽子的直观属性较差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二是粽子完全可以作为一种日常快速消费品来经营。针对这两大空白,思念高层领导凭着多年对市场需求的敏感性把握,创新性的采用了特殊的竹叶,确保了粽子的长久新鲜与清香。改变该现状的最大挑战在于,采取何种有效的创意手法将如此新鲜与清香的思念粽子表现并暴露在消费者面前,让他们知道思念粽子比其他品牌的粽子更具购买的理由,以此来扩大产品知名度并提升产品销量。而针对如何逐渐打破消费者在特定节日食用的习惯则是他们面临的第二个市场挑战。 第一次抉择:直观属性引导消费决策 直观属性影响消费决策,这在一般消费领域是普遍存在的市场现象,如我们购买水果主要是从水果的表面光鲜度来判断新鲜与否,购买小食品要考虑精美的外包装等等。消费习惯告诉我们,表面美观漂亮的物品不仅赏心悦目,而且质量、营养等方面也应该是一流的,让我们产生强烈的消费欲望。速冻粽子作为一种存放时间较长的食品,必然在放置过程中会破坏其外观粽叶的颜色,尤其是一般的粽叶,这种改变了颜色的速冻粽子摆放在消费者面前会产生哪些不利因素呢?据此,思念市场部吴总专门派人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需求测试,市场调查结果表明:消费者购买粽子时对粽子的“味道鲜香”、“包装卫生安全”关注度分别高达72%和60%。而消费者对“味道鲜香”这一产品的内在属性认知,她们往往依据产品的外表是否新鲜来做出判断;而在市场上看到的粽子包装外表一般为枯黄色或者干黑色,这是由于包裹粽子的竹叶不能持久新鲜造成。这令她们的食欲大大降低而导致产生购买障碍。整个消费决策影响程序如下: 枯黄色外包装→时间久,不新鲜→缺乏食欲→不愿购买 1、创意策略 针对以上的调查判断,思念高层决定采用一种独特的粽叶而确立思念粽子的直观差异化:该特色粽叶是采用源自奇山异水的箬竹叶,具有清香、味醇、叶薄等特点,经长期存

不同消费群体的心理分析

第四节顾客消费心理 导入案例 ●添一点 ●有一家卖瓜子的小店生意特别火,其它同类商家怎么也比不上,该店老板说:“其实,我们家瓜子除了味道独特以外,在经营方面还有一小技巧,就是在称份量时,别人家总是先抓一大把,称的时候再把多的拿掉;而我们家总是先估计得差不多,然后再添一点。这“添一点”的动作看似细小,却符合顾客的微妙心理,许多顾客都害怕短斤少两,“拿掉”的动作更增加了这一顾虑,而“添点”,则让人感到分量给足了,心里踏实,所以乐于登门。 导入案例 ●【思考】 ●动感地带的成功推广主要利用了年轻人的哪些消费需求特点? 一、不同年龄阶段的消费者群体的消费心理特点 ●1.少年儿童群体的消费心理特点 ●(1)儿童消费心理特征。 ●①从纯生理性需要逐渐向带有社会内容的需要发展。 ●②从模仿性消费逐步向带有个性特点的消费发展。 ●③消费情绪从很不稳定向稍微稳定发展。 ●④对消费品的购买行为逐渐从依赖型向 独立型发展。 ●⑤儿童消费品中娱乐用品的消费比重较 ●大。 不同消费群体的心理分析 ●(2)少年消费心理特征。 ●①喜欢与成人比拟。 ●②购买独立意识逐渐形成。 ●③消费意识方面的矛盾性增强。 ●④为满足成长性需要的消费所占比重增加。 ●(3)少年儿童消费与营销心理策略。 ●①区别购买与消费对象,采用不同促销方式。 ●②改善商品的外观形象,发挥商品的直观形象作用。 ●③建立商品品牌形象,提高品牌忠诚度。 ●④注重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消费。 不同消费群体的心理分析 ●2.青年群体的消费心理特点 ●(1)青年消费者的消费心理特征。 ●①追求时尚,强调实用。 ●②意愿强烈,需求多样。 ●③消费能力相对最强。 ●④消费倾向标新立异。 ●⑤冲动购买,计划筹款。 ●⑥注重情感,直觉选购。 不同消费群体的心理分析

广告创意与消费心理分析

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也在不断改变,那么怎样设计投放广告才能满足人们的消费价值观呢?本篇文章就为您来介绍广告创意与消费心理的关系,通过分析针对广告创意的消费心理,通过了解广告创意与消费心理会对于广告的设计有很大的帮助。 广告创意与消费心理分析: 公众的主要消费心理类型大致有: (1) 从俗心理,即入乡随俗,消费行为上的趋同心理。 (2) 同步心理,消费心理。 (3) 求美心理,指人们在消费活动中追求美好事物的心理倾向。 (4) 求名心理,指某些消费者希望借助名牌商品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的心理倾向。 (5) 求异心理,这是与从俗心理相反的一种心理现象,追求一种与社会流行不同的消费倾向。 (6) 好奇心理,指某些消费者对市场上不常见的产品的追求。 (7) 偏好心理,指某些消费者对某些特殊消费活动的执着追求。 (8) 便利心理,指消费者主要从功能便利的角度选择商品的心理现象。 (9) 选价心理,指顾客在选择商品时,对价格的特殊关注。 广告创意与消费心理: 一、广告创意要定位于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上 1. 从消费者实际利益上定位 2. 从消费者感情上定位。 二、广告创意要有的放矢,瞄准大众的消费心理靶位 1. 巧妙运用广告语 2. 巧妙运用广告画面设计 三、紧扣消费者的心理,科学而准确地投放广告 以上就是为您介绍的广告创意与消费心理的相关信息,如果您有兴趣想要了解更多欢迎访问行为专题或者广告百科,会有更多相关信息提供。 小学少先队组织机构 少先队组织由少先队大队部及各中队组成,其成员包括少先队辅导员、大队长、中队长、小队长、少先队员,为了健全完善我校少先队组织,特制定以下方案: 一、成员的确定 1、大队长由纪律部门、卫生部门、升旗手、鼓号队四个组织各推荐一名优秀学生担任(共四名),该部门就主要由大队长负责部门内的纪律。 2、中、小队长由各班中队公开、公平选举产生,中队长各班一名(共11名),一般由班长担任,也可以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另行选举。小队长各班各小组先选举出一名(共8个小组,就8名小队长)然后各班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小队长几名。 3、在进行班级选举中、小队长时应注意,必须把卫生、纪律部门的检查学生先选举在中、小队长之内,剩余的中、小队长名额由班级其他优秀学生担任。

广告与消费心理研究[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广告与消费心理研究—以江南大厦POP广告为例 一、选题的背景、意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不再只满足温饱的生活,而对商品越来越挑剔。目前市场产品种类齐全,各路精英竞争激烈,企业都想提升业绩,夺取更多的市场份额,生产同类商品的厂家之间的竞争也日趋白热化。而产品质量和有效传播是关系到一个企业能否在市场中生存与发展下去的决定性因素。既然是传播商品信息,就必然要进行商业宣传,即做广告(如无特别说明,一般是指商业广告)。产品广告广泛用于各种商品的营销中,时至今日,产品广告已不仅仅停留在介绍商品的层面上,它已给人类带来了艺术与科技完美结合的视觉愉悦以及心理需求的额外满足。 郎立永(2008)指出,消费者心理具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所谓的广义消费者心理,即消费者对产品的视知觉心理感受,也就是对产品的形态、色彩的心理要求。要求商品及其广告的形态、色彩等视觉要素与内在心理状态一致。狭义消费者心理主要以市场为基础研究消费者行为及心理特点。它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出发点,研究消费者的需要、消费者的消费动机及影响消费决策的各种因素,如民族、宗教、文化、经济、年龄、性别、个人性格以及商品的价格、广告宣传因素等,并探索消费的趋势。狭义消费心理的研究有利于企业制定行之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包括新产品、新技术开发的市场定位、目标市场的细分、产品价格、包装、广告策略。 根据现代广告发展的现状,笔者认为可以把广告定义为:广告是广告主在付费的基础上,将企业、商品、劳务或观念等信息,通过传播媒介向特定的对象进行传播,有效影响目标公众心理和行为,促成整体营销计划的活动。 广告的最终目的,是要诱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进而促成购买行为。因此,广告活动能够从不同角度影响或“击中”消费者心理;相应的,消费者心理也不同程度地左右着广告的决策和实施。即好的广告必须要着重研究消费者的心理活动,才能在同类商品角逐中脱颖而出。

女性消费心理分析

女性消费者数量庞大,占整个社会总体消费的绝大多数。据统计女性消费者占全国人口的48.7%,对消费活动影响较大的中青年妇女,即年龄在20岁~55岁的那些占人口总数的21%。女性消费者群体数量庞大,是大多数购买行为的主体。如果将实际购买者和购买决策者的数量统计出来,这个比率将会更高。 为什么要细心观察和了解女性呢? 其一,女性是新需要者。女性在消费者中,是以先驱的姿态存在的。长期以来,性别分工合作的模式是“男主外、女主内”。女性们负责家庭的每月生计、日常生活问题。因此女性对生活方式的反应要比男性快。在时间方面,也同样可以看出女性较早地、有意识地使用时间。由于各种原因,使得女性拥有许多自由时间。她们一方面将时间放在工作上,另一方面将时间分配在文化活动休闲娱乐上。现代的男性感觉工作有压力后,才开始注重长期自由时间的使用,但是女性早有这方面的经验了。 其二,女性的审美观影响着社会消费潮流。自古以来,女性的审美观就比男性更加敏锐。年轻女性的心境和感性支配着流行;女性不仅自己爱美,还注意恋人、丈夫、儿女和居家的形象。商品的流行大多是随女性的审美观的变化而变化的。 其三,女性掌握了家庭消费的发言权。据统计,中国家庭中,妻子掌握财权的占4O%以上,而丈夫理财的只有20%。因此研究女性,尤其是新女性,可以借着这面镜子。洞悉社会消费心理的变化和趋势,进而研究未来的新动向。 女性消费者的特点分析: (1)注意商品的外观和情感。 (2)注意商品的实用性和具体利益。 (3)注重商品的便利性和生活的创造性。 (4)注重商品的视觉效果。 (5)注重商品所能达到的身份地位体现。 (6)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自尊心。 女性消费需求变化趋势:

广告对消费心理的影响

班级:汉语0912 学号:0920304208 姓名:陈青青 广告中的消费者心理因素运用 ——我的策划 现代科技发达的今天,伴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广告成为了商品用以推广的最优选择。打开电视机、收音机、互联网,走在商业区、住宅区无处不见广告,甚至广告被作为各种案例,以各种方式进驻了教科书。对于广告的研究现在已经成为了一门很重要的热点科目。我们目前所接触的传播学、公共管理、公关策划、应用写作等等,无不有广告的一席之地。那么广告何以如此之“火”呢?这就与我们今天要探讨的—广告对消费者心理的影响密切相关了。 我们知道在促进生产、扩大流通、指导消费与传递信息等方面,广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来瞧一组数据:欧美与日本的广告费支出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2、5%,有的大型企业的广告费已达销售额的5—10%,如日本广告费用最多的七家公司,广告费支出占该公司销售总额的9、1—29、4%。中国的广告费支出比例低得多,如1992年广告总额为50亿元,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13%,人均4元多。为什么大家会如此慷慨地把巨额资金投入产品或企业形象广告呢?20世纪以来,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的消费者已逐步形成对广告的依赖性。这就是由于广告可以不断地向广大消费者提供许多有关生活的信息,为消费者的消费活动创造便利,从而丰富消费者的生活、增长消费者的知识、开阔消费者的视野。也正就是因此要想把广告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就必须密切要了解消费者的心理,正确处理好广告与之的关系。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就是广告。广告,顾名思义就就是广而告之,即广泛地告知公众某种事物的宣传活动。就是通过一定媒体向用户推销产品或招徕、承揽服务以达到增加了解与信任以至扩大销售目的的一种促销形式,并能过广告达到让公众熟知自己产品或企业形象的目的。并且相对于其她形式对产品与企业形成同样的认知度,广告投入可说就是微乎其微,同时广告的快捷与手段众多也就是其发展的主要动力。它可以广泛地利用报纸、杂志、电视、电影、网络、包装、广播、交通等媒体与手段。

女性消费者研究分析

女性消费者分析

————————————————————————————————作者:————————————————————————————————日期: 2

在日常生活中,女性不仅是个人消费品的购买者,也是大多数儿童用品,老年人用品,男性用品的决策者。目前,中国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就业机会的改善和收入的提高,女性的经济独立性和在家庭经济决策中的话语权均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在现有的消费市场中,女性消费者越来越重要。进而,对女性消费行为的分析也变得重要起来。本有效调查数量为:100人。构成说明:1.参照不同年龄段消费者所具有的共同消费行为特征,把样本划分为:25岁以下的年轻女性群体,25-35岁的青年为女性群体,35-50岁的中年女性群体,50岁以上的老年女性群体。2.为了保持各群体间样本数量的平衡,样本的月收入情况具体划分为四个层次,其中以2000元和2000-4000元这两个层次的居多,分别占总百分比的44%和43%。3.样本的文化程度以高中(中专)和大学专科的居多 1.消费水平 调查数据显示,样本中的女性一次性网上消费的金额在500以下的居多,占总人数的76%,而在专卖店商场一般的消费金额在200-1000的也居多占到总人数的89%。而此类型的消费的群体大多数在25-35岁之间的女性群体之中。不同年龄群体消费水平的比较在调查中很容易发现,25-35岁的年轻女性群体比35岁以上的中老年女性群体更喜欢购物消费。在访问中我们也发现在50岁以上的老年女性群体的衣食住行大部分都是由她们的女儿或者是媳妇购买的也就是由25-35岁的年轻女性购买的 2消费结构 经过调查问卷的分析和统计的数据我们发现被调查的100位女性中,按照消费数额排列,前三位的消费项目是:服饰、护肤品和食品,其中选择服饰的有34人次,选择化妆品的有25人次,选择食品的有36人次。从进一步的分析得知:不同年龄女性群体的消费结构是有差异的。女性在满足了基本的物质需求后,把消费的重点放在了服饰和化妆品上,百分比分别为34%和25%.还可以发现;个人也会因为身份去购买超出自己支付能力范围的商品占总百分比的10%。女性在个人消费中不太注重自我的文化消费和社会消费的投入,更大程度上专注于女性自我外表的整饰。排列在青年女性群体前两位消费项目分别是服饰、化妆品。老年女性群体前一位消费项目则是食品 3消费选择的差异性 在调查和分析后可以看出不同年龄的消费选择具有差异性:在25岁以下的女性群体中选择商品看重价格的居多,而在25-35岁的女性群体中选择商品的质量的居多,也有少数人选择商品时是看重品牌的。基本上老年人选择商品时都是看重质量和价格的。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商品的价格和质量对老年女性群体消费者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而商品的品牌和质量还有服务对年轻女性更有诱惑力。可见,价格是老年人选择消费商品时的重要参考,理性和实用性消费特征随着年纪的增长长逐步明显。即便不明显,但商品的质量和品牌外观等仍较大程度影响着年轻女性的消费选择,她们更注重于非理性和虚荣的消费。 4.消费选择频率的差异性 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了同的年龄消费群体和不同的薪资的消费群体在去消费时的频率也具有差异性。在25岁以下的女性消费群体比25-35岁的年轻消费群体和35-50岁的中年消费群体去商场消费的频率要低,她们当中有33%的女性消费群体选择很少去。 而在25-35岁的青年女性群体去商场消费的频率居多,她们每周都去的占百分百的28%。而每月都去的占百分比的30%。也有10%的消费群体选择每月去几次。在调查访问中我们发现:那些25岁以下的年轻女性消费群体之所以很少去时因为她们的购买力有限。而25-35岁以上的青年女性消费群体基本上内周都去是因为她们要为家庭购买相应的食物

广告心理学原理在广告创意中的应用-来源

广告心理学原理在广告创意中的应用来源:黄琪翔的日志 广告心理学原理在广告创意中的应用 2011-2-10 作者:丁家永 原文链接: 广告的本质是传播,广告的灵魂是创意。研究广告创意中的心理学原理是广告心理学的一个部分。广告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广告创意成功的关键是找到了正确在广告中运用心理学原理的方法。要研究广告创意中的心理学原理,首先就需要了解什么才是广告创意。所谓"创意"(Idea)是指创造性的独特的主意。对广告设计而言,广告创意是指表现广告主题的独创性的意念或新颖的构想。 美国著名广告专家詹姆斯·韦伯·扬(James Webb Young)指出:创意是一种组合,组合商品、消费者以及人性的种种事项。广告创意是广告设计的核心,广告创意是广告获得成功的最关键的因素。人们从接触广告到采取购买行动一般都有一个心理过程,可以归纳为AID MA公式,即注意(Attention):诉诸感觉,引起注意;兴趣(Interest):赋予特色,激发兴趣;欲望(Desire):确立信念,刺激欲望;记忆(Memory):创立印象,加强记忆;行动(A ction):坚定信心,导致行动。广告创意正是要从这一个心理过程入手,通过对于这个心理过程的不同阶段,尤其是前四个阶段的刺激与影响,最终导致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的发生。在现实广告中,平面广告通常是以3-4幅图片组成的一个产品系列的广告,也有1幅图的产品广告。平面广告的优势在于简便,可承载媒体多。下面便是通过4则平面广告的实例谈谈广告心理学原理分析。 原理一、性感吸引注意原理。Globus超市广告为例。 图1、2、3是国外一家名为Globus的超市的系列平面广告。它以黑白色为广告色调,突出了一种神秘的感觉。广告的主体内容只是水果而已,不过三张图分别用水果拼凑出了类似于女性臀部、乳房以及大腿的形象,十分地诱人且具有创意。

女性消费心理分析及营销策略

女性消费心理分析及营 销策略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女性消费心理分析及营销策略 [摘要]女性的消费心理,是基于其内在需要所产生。在当今社会,女性消费者已成为消费市场的主力军。研究和分析女性心理,并据此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对于企业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女性消费心理营销策略 引言 女性消费者是市场中最为活跃的主角,她们在购买活动中起着特殊作用。女性不仅自身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也是绝大数家庭用品采购的决策者和执行者。女性消费者有着独特的购物心理和行为,特别是当代女性的生活形态,已经从大家都相同的标准型,进入了与她人不同的特殊型。在目前大部分市场处于饱和、竞争空前激烈的情况下,认真研究并探索女性消费行为的特点,并采取相应的营销策略去开拓、发展这一潜力巨大的市场,对于减轻企业压力,降低风险威胁,提高经济效益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女性消费心理分析对制定营销策略的重要性 (一)女性的消费需求巨大 俗话说“妇女能顶半个天”,但是在消费市场上,女性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可远不止“半个天”。一家互联网公司组织的网上调查显示:%的女性其个人消费占家庭总支出的二分之一;%的女性其个人消费占家庭总支出的三分之一。[1]①女性个人消费支出主要集中在化妆品、服装、生活日用品等方面。一个月均收入不过1000元的女性可能用的是上千元的化妆品;一个爱漂亮的年轻女性,衣橱里

塞满了新潮时尚的衣服;一次冲动的购物可能使家里增添了许多小摆设,而这些东西却都是在计划之外的。总之,能让女性消费的东西是五花八门。 犹太人在美国政治界、经济界、金融界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的格言是:我们全是商人,女人和嘴巴是永远做不完的生意。由此可见女性消费市场是多么的有利可图。女性不容质疑是消费市场中最为活跃的部分,与女性有关的商品是市场的亮点。深入研究和探讨女性的消费心理、消费习惯和消费需求对于商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女性承担着家庭购物的主要任务 长期以来,性别分工合作的模式是“男主外、女主内”。女性们负责家庭的每月生计、日常生活问题。男性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用在了工作和事业上,而女性工作之外的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在了家庭上,自然而然地掌握了家庭消费的主动权,因此女性对生活方式的反应要比男性快。她们往往是消费的决策者与主要影响者,在家庭消费中,女性常常是决策者和执行者,她们不仅对自己所需的消费品有购买决策权,由于她们承担了母亲、女儿、妻子、主妇等多种家庭角色,因此,也是绝大数儿童用品、老人用品、男性用品、家庭用品的购买者。研究女性的消费心理和购买需求将会给生产者和经营者都带来巨大的市场。 (三)女性更容易受到营销的影响 如果看到诸如清仓甩卖、优惠打折、赠送礼品等消息时,大概很多女性都会为此而动心,很多甚至将会付诸行动,上前凑凑热闹,而且是去光顾人最多最拥挤的店,因为这证明了这家商店确实有“实惠”可捡。这种行为的后果则常常是随大流而不止不觉掏了腰包。遇到促销活动,女性往往表现出更高的热情,她

名人广告对消费者的心理影响论文

1引言 当前,随着企业间竞争的的日趋激烈,使用名人广告已经成为国内企业推广产品、巩固品牌形象、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名人广告从房地产楼盘、汽车、家用电器、手机、到饮料、服装、药品、食品、化妆品等,几乎各类商品都在找名人代言。 不断膨胀的“名人广告”、“名人效应”现象,以及当前名人广告存在的各种问题,值得我们进行冷静、理性的思考。消费者面对名人广告时,往往有一些潜在的心理因素影响着消费者对名人广告的接受度,而本文从消费者心理角度出发,探讨了名人广告对消费者的心理影响。 2名人广告概述 2.1名人广告内涵 名人广告是以影视、歌星、体坛名将、社会名人等作为品牌代言人的一种广告表现形式,是一种借势营销策略,利用名人所具有的优势来推荐产品,快速提升产品的知名度,促进产品的销售,实现快速营销的目的。 2.2名人广告的功能特点 2.2.1名人增加注意力 名人是公众人物,其地位、身份、品位、个性对公众尤其是对崇拜他们的粉丝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对很多人来说,名人代表了一种理想化的生活模式。名人的参与会减少广告单调枯燥的推销色彩,受众则容易在产品与名人之间的暗示作用下产生联想,消除消费者的抵触心理,产生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从而接近了广告与消费者的心理距离,达到促进产品销售的目的。 2.2.2 迅速提高知名度 由于名人是被公众所熟悉、传媒也乐于报道的特殊群体,因此,借助名人的身份宣传推广企业或产业品牌是一个非常快速而有效的办法。对于知名度不高的企业或刚步入市场的新兴企业来说,名人广告策略可以迅速提升其知名度和影响力,很快为其打开市场;而对于一些知名的大企业和占市场主导地位的产品来说,使用名人广告会让其产品持续保持在消费者的意念。例如百事可乐随着潮流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