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发展生态循环经济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发展生态循环经济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发展生态循环经济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发展生态循环经济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发展生态循环经济

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摘要

中国经济30多年来的持续高速增长同时,带来了资源高消耗和生态环境的极大破坏,使得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资源应用和生态环境状况日趋恶化,这种情况在西部广大地区尤为突出。因此,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以我国区域经济现实特征情况出发,认真研究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新理论,深入探究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路径与对策。

本文围绕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主题,分别对低碳经济、绿色GDP政绩观、地区循环经济、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等课题进行了研究。着重研究了西部区域循环经济和城乡统筹的发展途径。探讨了西部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现实基础与基本思路,对发展循环农业经济、循环工业经济和生态补偿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路径和措施,为我国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借鉴和参考。城乡一体化是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与未来,本文以城乡统筹为指导原则,研究了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大城市郊区都市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之路,对于我国建设田园城市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关键词: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绿色GDP;循环经济;城乡统筹

目录

摘要 ........................................................................................................................................... I 目录 ......................................................................................................................................... I II 第一章绪论 (1)

1.1研究目的及意义 (1)

1.2研究内容 (2)

1.3论文的结构 (3)

第二章可持续发展统一下的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 (5)

2.1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及基本概念 (5)

2.1.1可持续发展的形成 (5)

2.1.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和涵义 (6)

2.1.3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7)

2.2我党几代领导人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8)

2.2.1 邓小平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8)

2.2.2 江泽民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10)

2.2.3 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13)

2.3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协调可持续发展 (16)

2.3.1 我国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的现状 (16)

2.3.2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相互促进 (18)

第三章发展生态循环经济实现环保与经济“双赢” (20)

3.1 生态循环经济的基本概念 (20)

3.1.1循环经济的产生背景及概念 (20)

3.1.2循环经济的局限性 (21)

3.1.3生态循环经济的概念与特点 (23)

3.2 发展生态循环经济的几点要求 (24)

3.3我国发展生态循环经济的途径 (27)

3.3.1 发展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的途径 (27)

3.3.2 发展生态工业循环经济的途径 (28)

3.3.3 生态补偿机制 (29)

第四章生态补偿——环境保护的有力措施 (32)

4.1环境生态补偿的概念与内涵 (32)

4.2生态补偿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32)

4.2.1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的严酷状况 (32)

4.2.2 生态补偿是解决当前环境问题的有效措施 (33)

4.3我国国情下实施生态补偿的方法 (34)

4.3.1 财政资金直接补偿是主要方式 (34)

4.3.2 政策扶持和法规配套完善 (34)

4.3.3 加强技术创新和智力支持 (35)

第五章结论 (36)

参考文献 (38)

致谢 (39)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0)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目的及意义

环境保护与生态恢复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普遍性问题,也是当今世界共同面对的突出性问题。关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联系一直以来都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核心之一。不管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研究都十分活跃。现阶段,全国人民正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区域协调发展、社会和谐进步的目标而努力奋斗。而我国基本国情是人口增多、地区差异较大、欠发达地区较多,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有两点突出问题:

第一,西部与东部发达地区之间呈现出资源分布与经济发展的逆向失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差异与人民生活水平的差距和公共服务的极不均等,给社会和谐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由于自然、历史等方面的原因,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越来越大,特别是自然资源严重不足的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与农业发达的中部地区、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地区差别伴随着居民收入的悬殊和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城乡差别在拉大,基尼系数居高不下。如果不尽快扭转这种地区差距持续拉大、特别是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两极分化"的状况,将直接威胁经济的持续发展与社会的安定和谐,妨碍着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

第二,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严重浪费。西部地区“资源宝库"、“绿色屏障”的重要地位和区域功能正面临严峻的挑战。西部地区是我国多民族聚居区,也是农业、矿产、生态资源禀赋丰腴的地区。西部地区传统生产方式,对生态、矿产资源的利用是粗放的、一次性的甚至是毁灭性的,不仅使西部地区长期处于生产落后、生活贫困的境地,同时也造成了农业、矿藏、生态资源的严重浪费和破坏,直接威胁着东部、中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背景下,区域生态建设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问题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面临着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的两难选择。作为矛盾的两个方面,经济增长与生态保

护既有对立的一面,也有统一的一面,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二者之间的对立将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实践证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的可持续发展环保理论是解决西部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的最好方式。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第四代领导集体从实际出发,总结经验教训,与时俱进,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全新的理论成果,丰富了发展内涵,创新了发展观念,开拓了发展思路,成为了一种迄今为止最科学、最正确的发展观。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可知,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始终离不开发展的主题,科学发展观同时又要求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重要的位置,以统筹兼顾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具体行动,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科学发展观对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矛盾双方辨证统一关系作出了科学分析,对我国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极具理论意义。

生态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和实现途径。它要求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合理和有序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在“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下,实现资源和环境的良性循环。大力发展生态循环经济,积极探索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路子,积极探索经济发展中资源环境的利用和保护,积极探索通过生态补偿重建青山绿水的和谐自然环境、人居环境,对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2研究内容

围绕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本文研究了以下内容:

(1)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的内涵和外延。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会国环境与发展大会,102位国家首脑到会讲话,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宜言》与《21世纪议程》等重要文件,可持续发展得到最广泛和最高级别的关注。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约而同地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一种选择。建国以来中国领导人都相当重视发展问题,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立场,又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国际性原则。新中国成立之初,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进行艰苦卓绝的社会主义改造和探索时,就相当重视经济发展问题,要求我们应当以有可能挨打为出发点来部署我们的工作,力求在一个不太长久的时间内改变我国社会经济、技术方面的落后状态。这些思想无疑对推动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起到了巨大作用。邓小平在扬弃毛泽东对发展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发展是硬道理”的科学论断,把发展尤其是经济的发展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提出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并正式提出了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这是对邓小平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和进一步进行的理论创新。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第四代领导集体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总结了历史经验并根据当前新的形势,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强调不但要发展,而且要求科学地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和平崛起”。

(2)有自主特色的区域生态循环经济。科学发展观诞生以来,广大学者就把它同循环经济建立起联系,现在最新提出的生态循环经济更是实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高度协同发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资源节约相统一,必须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一个地区的区域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休。良好的地区生态系统可以保证地区经济系统的稳定发展,地区经济的繁荣又会为生态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形成区域生态系统和区域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

(3)生态补偿是缓解我国目前环保危机的有效措施。长期以来片面追求人们对自然资源不合理开发,自然生态环境背负着沉重的环境债务,生态环境系统成为了短期经济和社会目标的牺牲品,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和衰退,生态屏障功能十分低下,对全国生态经济系统形成了严重的威胁。近年来的黄河断流、长江流域大洪水和沙尘暴皆与西部的生态破坏有密切的关系,凸显了局部生态恶化对整体环境的破坏力。要解决这些突出问题,恢复和谐良好的自然环境,实施生态补偿是有力措施之一。本文通过财政税收、政策法规、技术创新等几个方面阐述了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方法,对当下环境保护举措具有借鉴意义。

1.3论文的结构

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第二章主要研究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的环保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区域的可

持续发展下的环境保护是文章的主经线,以后几章围绕着怎样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而展开。这章首先介绍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主要原则,然后研究了几代领导人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最后研究了在新形势下,怎样发展经济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来实现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

第三章主要研究生态循环经济。从生态循环经济的形成背景、基本内涵、基本特征、运行原则和实施方案等几个方面论述生态循环经济理论。以环境保护的角度,着重阐述了我国发展生态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了发展区域生态循环经济的几点建议。

第四章研究了生态补偿解决环境恢复的问题。首先给出了生态补偿的基本概念和内涵,然后阐述了我国近年来生态破坏的严重程度,以及生态补偿的必要性。最后给出了推行生态补偿机制的措施,包括在政策法规、财政税收、科技智力等方面的具体意见。

第五章为全文总结,总结前面三个方面的研究内容,得出研究结论。

第二章可持续发展统一下的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

2.1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及基本概念

2.1.1可持续发展的形成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伴随着产业结构优化的研究而诞生的(20世纪70年代初全球经济领域学者有关“增长极限论"的一场学术大争论之中)。1971年福雷斯特发展了“系统动力学”的分析方法,并用之于“增长有限论"中,出版了“世界动态学"一书,首次提出“经济环境可持续”的概念,倡导政府在实施产业结构转换或调整过程中充分考虑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协调性。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鼓励和促进清洁生产政策,即防忠于未然;二是抑制和治理污染政策,即亡羊补牢。福雷斯特的产业环境概念的提出,标志着人类已经迈入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产业结构优化研究的第一步。

后来戴维·里德发表《结构调整、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一书,更加深入系统地论述了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他在该书中指出,人类社会在经历了前发展阶段、低发展阶段、高发展阶段之后,现在正迈入可持续发展阶段。国际上“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上世纪60年代末到1982年“世纪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交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止。这一阶段学者们侧重于从各个具体学科探讨可持续发展问题,该阶段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与完善期。

第二阶段,从2 0 世纪9 0年初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 2 1 世纪议程》起至本世纪初,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的完善。可持续发展理念得到各国普遍认同,理论界更多地从多学科整体的角度研究该问题,并寻求把可持续发展由理论推向实践的途径,可持续发展作为未来长期世界共同的发展战略,,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成为世界性发展模式将在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推行。

第三阶段,从2002年至今,可持续发展逐步由经济发展领域结合到政治、城市建设等其他领域,各国注意到可持续发展必须是各个政府部门、各个社会阶层、机构统一谋划,统筹兼顾的大系统问题。正在积极探索一套结合区域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国内,我国学者从2 0世纪8 0年代早期就开始跟踪国际可持续发展动向,从各个学科的角度为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建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1 9 8 4 年,中国科学院马世骏院士被聘为联合国“布伦特兰委员会”2 2名专家之一,2 0 世纪9 0 年代,在引进消化可持续发展观念及其本土化过程中,国内学者开始从各个学科的角度为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建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不同学科和学者从各自的角度对可持续发展原则作出了不同的描述,《里约宣言》列出了2 7 项原则,我国学者王军在博士学位论文中将其概括为 3 条原则,冯华在其博士论文中把它归纳为6 条原则。二者体现的基本原则是一致的,这里归纳为:( 一)发展原则,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发展权尤为重要;

( 二)公平性原则,指发展是满足整个人类的需要,而不是部分人的需要,它包括横向的代内公平和纵向的代际公平两个方面;

( 三) 可持续性原则,指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要保障生态资源的持续存在和永续利用;

( 四) 共同性原则,地球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实施可持续发展需要不同国家采取共同行动。

2.1.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和涵义

作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方式的命题,“可持续发展”理念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可持续发展侧重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简而言之,是“一种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的发展”(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其论述的范围限于经济与环境的关系,该定义的理论性或哲学性较强,但可塑性大,不易实际操作。广义的可持续发展是指一种新的发展思想和战略,目标是保证社会具有长期的持续性发展能力,确保环境、生态的安全和稳定的资源基础,避免社会、经济大起大落的波动。广义的可持续发展涉及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要求社会进行全方位的变革。本文研究的是前一种,即狭义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提出以后,引起了全球范围的广泛讨论,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进行研究并给出自己的定义。

第一,从自然属性方面对可持续发展进行定义,人们认为,可持续发展是为

了“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以保持“生态持续性"。较早的时候,持续性这一概念是由生态学家首先提出来的,即所谓生态持续性。它表征旨在说明白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程度问的平衡。1971年11月,国际生态学联合会和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联合举行关于“可持续发展问题"专题研讨会。该研讨会的成果发展并深化了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自然属性,并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保护和加强环境生态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即是说可持续发展以不超越环境系统更新能力的发展。从生物圈概念出发定义可持续发展是从自然属性方面表征可持续发展的另一种代表,即认为可持续发展是寻求一种最佳的生态系统,以支持生态的完整性和人类愿望的实现,使人类的生存环境得以持续。

第二,从社会属性方面进行定义,人们认为应“在生存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承载能力的情况下,改善人类的生活品质",强调保持生态环境与提高生活质量的关系。

第三,从经济属性方面进行定义,即在保护自然资源的质量和它所提供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等等。

第四,从科技属性方面进行定义,认为可持续发展就是建立极少产生废料和污染物的工艺和技术体系,以更清洁、更有效的技术来支持经济的增长。

以上对可持续发展的众多定义,都是从某一方面来对此进行理解的。而比较综合的并有较高认同度的定义,是由布伦兰特夫人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所给出的,即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的发展”。这个定义中包括了两个关键性的概念:一是必须满足当代人的需求,特别是一些基本的需求,这应被置于最优先的地位;二是环境限度,目前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不应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

我国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既要满足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

2.1.3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作为人类新生存方式的可持续发展,若要真正得以有效实施,即在生态环境、经济增长、社会发展方面形成一个持续高效的协调运行机制,必须遵循可持久性、平等性、、共同性三项原则,当然,这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

第一、可持久性原则。可持久性原则核心是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

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根据可持续性的条件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在生态可能的范围内确定自己的能耗标准。这一原则从某一侧面也反映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

第二、平等性原则。所谓的平等是指机会选择的公平性。可持续发展所需求的平等性原则,包括横向平等、代际间平等、人类和自然的平等。

横向平等是本代人的公平即同代人之间平等。可持续发展要满足全体人类的基本需求和发展机会以满足他们要求较好生活的愿望。要给世界以公平的分配和公平的发展权,要把消除贫困作为可持续发展进程特别优先的问题来考虑。

代际间的公平,即世代人之间的纵向公平性。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本代人不能因为自己的发展与需求而损害人类世世代代满足需求的条件——自然资源与环境。要给世世代代以公平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

人类和自然的平等,是指尊重自然和其他物种,不能为了人类自身的繁衍,而破坏和掠夺自然的平衡状态,去占有乃至消灭其他物种的生存空间。首先要认识到人类也是地球的一份子,而不是自然的主人。此条最核心的是保护环境,环境是资源的载体,是各种生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只有保持生态环境系统的平衡,才能保护各种生物的生存发展的空间,从而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共同性原则。鉴于世界各国历史、文化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目标、政策和实施步骤不可能是唯一的。但是,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所体现的平等性和可持久性原则,则应该是共同遵从的,并且实现这一总目标,必须采取全球共同的联合行动。

2.2我党几代领导人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2.2.1 邓小平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邓小平同志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里面,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但实质上已经包含着丰富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他曾经指出:“改革的意义,是为了下一个十年和下世纪的前五十年奠定良好的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改革就没有今后的持续发展。”这些论述具有高度的现实性和前瞻性,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对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探讨邓小平对于我党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方面做出的早期的重大的理论贡献,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化对邓小平理论体系的研究,而且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

重大的指导意义。邓小平同志有关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归纳有以下几点。

第一、“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硬道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坚持的最根本的原则——社会发展,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指明了中国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应坚持的根本原则。可持续发展包括“可持续”与“发展”两个方面,可持续依赖于发展,只有通过发展,消除了贫困,才能在发展中实现持续:发展又必须是可持续的,只有这样,国家或民族才能永葆生机。生存权和发展权是一个公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基本权利,正如《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中的第五条原则写道:“所有国家和所有人民应把消除贫困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任务”。邓小平非常重视发展问题,他指出:“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必须牢牢把握发展这一根本性问题”,“发展是解决国际国内问题的基础”。

我国经济条件比较差,人口在快速增多,发展不快,就要被动,不发展经济意味着自取其亡,现在以及将来推动经济进步仍是我们工作的中心。物质条件是基础,生产力是决定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中国只有坚持发展,尽快提高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才能为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保证。同样,也只有通过发展,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有效地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才能解决影响中华民族前进的一切问题,才能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显示出蓬勃旺盛的生机和活力。因此,我们要善于把握时机来解决我们的发展问题,关键是发展经济,但是,这种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同时,我们不能片面地理解发展,认为发展是一个纯粹的经济现象,不能搞经济的单兵突进。他指出,“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即同时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第二、经济增长与经济效益、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邓小平同志曾指出:“经济发展计划重视提高经济效益,不要片面追求产值、产量的增长”经济发展需要一定的速度,特别是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更需要长期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但不能片面追求发展速度。可持续发展所要达到的理想境界是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在人类和自然之间建立起一种互惠共生的和谐关系。因此,经

济发展不能过热、过高,不能超过社会资源及自然资源的承受能力。邓小平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对中国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深人的思考,在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上都体现出独到的见解。邓小平多次强调,在制定和实施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时,要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把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之中。他说,“核电站我们还是要发展,油气田开发、铁路公路建设、自然环境保护等,都很重要”。为了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他还号召全民开展绿化活动,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植树造林、绿化祖国、造福后代”。资源、环境状况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邓小平所提倡的经济建设是与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相结合的,不仅体现当代人的需要,也为着后代打算,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

第三、强调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领先、大力培养人才是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根本途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以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而且要有科技与教育的支撑。生产力系统中各个要素的发展既具有整体性,也具有一定的不平衡性,即某一种要素在一定时期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生长点和突破口,便成为第一生产力。邓小平根据二战以来科技在提高现代生产力中的作用,早在1 9 7 8 年的全国科学大会上就明确提出:“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在一次讲话中又进而指出: “马克思说过,科技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发展了马克思的新观点,它是要通过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促进生产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走资源节约型道路,同时以自身的科技实力开发新资源,来有效摆脱我国资源短缺的约束。他又进一步提出: “实现人类的希望离不开科学,第三世界摆脱贫困离不开科学,维护世界和平也离不开科学。”他所谈到的摆脱贫困、维护世界和平的问题,都是当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邓小平作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将人们对于科学技术在现代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提到了一个新高度,他把影响人类持续发展的这些问题都归结到必须依靠科学技术来解决,正是他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观察世界、科学地分析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所得出的重要结论。

2.2.2 江泽民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江泽民继承并发展了邓小平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上世纪90年代初,他结合国情,顺应世界发展潮流,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此时我党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已经初步形成,涵盖的范围和实施方法已经明确。江泽民指出,“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现在已经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这个问题更具有紧迫性,可持续发展关系到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江泽民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是对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把可持续发展提高到战略位置,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始终不渝地坚持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但是,“经济的发展,必须与人口、环境、资源统筹考虑。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决不能走浪费资源、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更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1 9 9 4年3月2 5日,国务院第 1 6 次常务会议讨论并通过了《中国2 1 世纪议程一一中国2 1 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它是全世界第一部国家级的“2 1 世纪议程”,1 9 9 7 年7 月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正式提出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从计划生育、保护环境、治理污染、资源的有偿使用,到提高人口素质等都做出具体规定。报告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党中央探索制定与经济发展相应的具体人口、资源、环境战略,做出了一系列深入的分析和论述。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经验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律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我们这样一个大国造福后代、造福人类、谋求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二、提出人才强国战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科技创新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不竭动力,国力竞争的本质是以经济、科技、文化为核心的竞争。1 9 9 8 年1 1 月2 4日江泽民在新西伯利亚科学城会见科技人士时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大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这是全面推进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保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

败,人才是关键因素之一。1 9 9 6年5月2 7日,江泽民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说:“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关键是人才。……在社会的各种资源中,人才是最宝贵最重要的资源。”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可待续发展的最终基础,能不能充分发挥广大知识分子的才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民族的盛衰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他指出,“发达国家正在全球范围内争夺人才。培养不好人才,使用不好人才,留不住人才,吸引不了人才,我们的事业就很难向前发展”。

2 0 0 1 年,国家“十五”计划列专章提出了“实施人才战略,壮大人才队伍气”。这是我国首次将人才规划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一个重要的国家战略。2 0 0 3年1 2月2 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提出了人才强国的新纲领,对新时期我国人才队伍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通过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目的就是要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规模宏大的人才队伍,将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变为人才强国,再通过科学管理,让人才的能力得以充分发挥,将科学技术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第三、构建良好的人口环境。“所谓良好的人口环境,是指适度的人口总量,优良的人口素质,合理的人口结构。良好的人口环境,将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人口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体,人口问题不仅包括数量、质量问题,还包括人口结构与人口分布等,可持续发展客观上要求人口的数量、质量和结构要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生态环境相适应。因此,我们要以全面的眼光来对待我国的人口的问题。

第四、自然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节约放在首位。从资源总量上看,我国是世界上仅有的几个资源种类较齐全、储量丰富的国家之一。但从人均占有量上看,却是典型的资源贫乏国度,我国人均淡水、耕地、森林和草原资源分别只占全世界平均水平的2 8 %,3 2 %,1 4 % 和3 2 % 左右,耕地流失量日趋严重,2 0 0 3年我国人均耕地约1 .4 3亩。许多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能源资源,如石油、铁、铜、铝、镍等,也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 1 / 2 ,对国际市场的依靠程度已经相当高。

在当时,我国高速经济发展过分依赖于自然资源,给自然环境带来严重的

后果。2 0 0 3年,中国的G D P约占世界总量的4 %,但是煤炭的消费总量却占世界的3 2 %,钢材消费量占2 7 %,水泥消费量占4 6 %,常用有色金属消费量占1 9 %,年淡水使用量占1 5 %,化肥消费量占2 8 %,海洋年捕捞生产量占1 7 %,均为世界第一。我国2 0 0 0 年工业废气排放量是 1 4 万亿立方米,到2 0 0 2 年又增加了2 8 %,达到1 8 万亿立方米。

针对我国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的突出问题,江泽民同志提出了自然资源的利用和管理总原则: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努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资源开发利用上,必须充分运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利用国外资源要采取多种方式,贸易与勘察开发并举;实行多元化经营利用战略,以我国短缺的资源为重点,兼顾其他资源。要以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周边国家为重点,兼顾资源丰富的发达国家,以弥补我国重要资源的短缺;既要充分利用国外资源又不过分依赖国外资源,对重要战略资源实施国家战略储备,以确保国家经济安全。所以,除了开发以外,我们还要“把节约放在首位”,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发展新路子,而要走上这条新路,就要“要按照‘有序有偿、供需平衡、结构优化集约高效’的要求来进行,以增强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所以,我们必须长期坚持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方针,实行严格的资源管理制度,依靠科技进步,完善市场机制,积极推进资源利用方式从粗放向集约转变,转变消费方式,处理好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从而使资源的利用能够适应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使国民经济体系向低耗高效、节约资源型转变。

2.2.3 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第四代领导核心胡锦涛同志的科学发展观涵盖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深化了内涵,结合时代特点得到最新的理论成果,可持续发展成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要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作为新时期重要的奋斗目标,目的是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措施,根本解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困境,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对可持续发展的进一步落实和深化。当前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包含以下主要内容。

第一、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两型社会”体现了人类发展的现代理念,是未来社会的重要特征。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使资源合理配置、高效和循环利用、有效保护与替代,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强调人类必须降低社会经济系统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不利影响,将其生产和生活强度规范在生态承载力限度之内,实现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密不可分的,资源利用率提高、废弃物减少的外部表现就是环境质量的改善,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其基础性工作就是节约资源,资源利用率高了,排放量减少了,环境污染自然就减轻了,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成,也就标志着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实现。

第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胡锦涛总书记在2 0 0 5 年4月1 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的讲话中指出:“要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进一步强调,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西方发达国家用了近2 0 0 年的时间实现了工业化和现代化,在这一过程中其资源和环境条件十分优越,而且,发达国家的环境好转并非完全是由于己经实现了工业化,他们将高污染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但这样的条件对中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已不复存在。如果广大发展中国家,完全按照西方发达国家所走过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资源掠夺性利用为特征的传统工业化道路,人类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正处于2 1 世纪前2 0 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是中国人多、地少、资源人均占有量低,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脆弱,是我们面临的严重问题。中国现在不可能像过去的工业化国家那样通过战争和资源掠夺实现资本的原始积累,也不可能将环境危机转嫁给别国,如果走发达国家工业化的老路,不从根本上改变粗放型增长方式,很可能导致我们的

生态系统崩溃,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新型工业化道路,即坚持以信息化带动产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是党中央在总结国内外工业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国情所做出的战略调整,它注重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节约使用自然资源,注重经济效益,这是一条要求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努力使信息化与工业化相融合的发展道路,这是一条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这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最佳途径。循环经济是一种符合新型工业化要求的经济发展模式,它的本质就是运用生态学规律为指导,通过生态经济综合规划,设计社会经济活动,使物质和能源在经济循环中得到永续利用,从而实现产品清洁生产和资源可持续利用,这是一种环境和谐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它改变传统工业生产“资源一产品一废弃物”单向流动的线型经济模式,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一方面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另一方面增加了可以使用的资源,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再利用”的良性循环,最大限度地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大幅度减少和杜绝废弃物排放。发展循环经济是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将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用发展的方式解决资源约束和环境污染的实现途径,它可以在保护和节约资源、减少经济活动给人类生存环境带来危害的前提下增加社会财富,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作为新的生产方式,它与传统发展模式的根本区别在于: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一种线性增长模式,将地球看成是无穷大的资源库和排污场,一端从地球大量开采资源生产消费性产品,另一端向环境排放大量的废弃物:循环经济则是一种集约性的增长方式,强调在生产和再生产的各个环节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按“物质代谢”和“共生”的关系延伸产业链,它模拟自然生态系统运行方式,解决了发展经济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同时还拉长了产业链,扩大了就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尽量避免对未来人类的发展造成危害,实现了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共赢,为子孙后代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体现了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2.3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协调可持续发展

2.3.1 我国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的现状

如前所述,我国自然资源及其利用的基本特征是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少,资源利用率低且浪费严重。目前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为30%左右,比发达国家低近10个百分点。几种主要自然资源利用现状如下:

(1)我国自然资源相对“匮乏”。虽然总量排在世界前列,但是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用量很少。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是“一多三少”:即总量多,人均耕地少,高质量的耕地少,可开发后备资源少。我国现有耕地18.26亿亩,耕地面积列世界第二位,但人均耕地仅为1.39亩,排在世界第67位。在这有限的耕地中,缺乏水源保证、干旱退化、水土流失、污染严重的耕地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我国的矿产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58%。同时存在三个突出问题:一是支柱性矿产后备储量不足;二是小矿床多,大型、特大型矿床少;三是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布局不匹配。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拥有水量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我国666个建制市中,有330个不同程度地缺水,其中严重缺水的108个,32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中,有30个长期受缺水的困扰。

(2)资源利用效率较低。我国资源利用效率明显偏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近年来的资源需求增长加快,资源能源消费增长速度大于GDP的增长速度。资料表明,自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在持续多年快速增长的同时消耗了大量的能源资源,2003~2006年之间,我国GDP量约占世界5.5%的比重,但所消耗的重要能源资源比重却比世界水平高出很多,例如消耗标准煤24.6亿吨(占世界的l 5%左右),消耗钢材3.88亿吨(占世界的3 0%),消耗水泥124亿吨(占世界的54%)。下表为世界主要国家的5类资源原材料的节约指数及排序。

表主要国家5类资源原材料的节约指数

从表中可以直观地看出,发达国家的节约指数普遍比较低,说明其资源利用效率较高,而发展中国家的节约指数较高,说明其资源利用效率普遍较低。而我国又是表中能耗最高、效益最小的国家。由此告诉我们,如果不改变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如果不在全社会强化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经济发展必然会越来越多地受到资源的约束,人们的生存环境将会越来越恶化,这将直接影响到中国和谐社会的总体构建和现代化国家的最终实现。

(3)环境污染严重,尤其是大气污染和水污染严重。目前我国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二氧化硫和烟尘。1989年全国废气中二氧化硫和烟尘的排放量分别为1564万吨和1398万吨,而2005年这一数字则分别达到了2549.3万吨和1182.5万吨。自80年代以来,由于工业的快速增长、人口和城市发展的多重压力,以及化肥和农药使用的大幅度增加,我国的水污染非常严重,其中严重缺水的城市达到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有毒有害化学品污染已对人居环境和人的生命构成明显威胁。化学农药、化学肥料等的大量应用,尤其是那些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使粮食、蔬菜、水果和其他农副产品中有毒成份增多,影响食品安全,并危害着人体健康。据报道,我国农药年使用量已达25万吨,全国受农药污染的农田约1600万公顷,主要农产品的农药残留超标率高达20%。

在未来的30年,我国将继续处于国际产业链低端的不利地位,处于工业化中期“重化工业”加速发展、工业化与城镇化同时并举的阶段.这个阶段也是能源资源快速增长的时期;13亿人口的生活质量提高,也会带来能源消耗的快速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课程的考试-87分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课程的考试 各题型提交答案说明: 1.单选题及判断题点击圆形按钮进行单项选 择,多选题点击勾选框进行多项选择。 2.选择题和判断题:直接点击选项,系统将自 动提交答案。 3.未完成考试误操作推出系统后,在考试时间 段内可重新进入系统考试。 4.完成考试后点击提交答案按钮,考试结束, 不可再次进入系统考试。 5.答题完成后,点击考试页面左侧“未答题” 按钮,确认无未答题后再提交答案。 6.未提交答案的试卷在考试时间结束后将强 制提交答案。 一、单选( 共6 小题,总分: 40 分) 1. (),我国制定了《清洁生产促进法》。 A.2003年 B.2004年 C.2005年 D.2006年 2. ()联合国召开了环境与发展大会,总结了 从50年代开始到90年代人类思考的结果,提 出人类应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A.1989年 B.1990年 C.1992年

D.1994年 3. 2003年,我国的GDP占世界份额的()左右。 A.0.03 B.0.04 C.0.05 D.0.06 4. ()问题已经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并将成为未来发展的瓶颈。 A.水污染 B.大气 C.能源 D.环境 5. 九十年代以来,德国针对循环经济制定了()。 A.《推进形成循环型社会基本法》 B.《废弃物管理法》 C.《促进有效利用资源法》 D.《循环经济与废物管理法》 6. 治淮的问题受到了国务院的关注,在()召开由曾培炎副总理主持的会议。 A.合肥 B.蚌埠 C.六安 D.阜阳 二、多选( 共3 小题,总分: 20 分) 1. 清洁生产应用于()。 A.治理污染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建筑(一)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建筑(一) 摘要:阐述了生态建筑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及重要性,讲述了生态建筑的设计准则,呼唤建筑设计师关注生态建筑设计。关键词:生态原则;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 1 概述当今世界,人口剧增,资源锐减,生态失衡,境遭到严重破坏,人类生存和发展与全球的环境问题愈演愈烈,生态危机几乎到了一触即发的程度。在严峻的现实面前,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和评判我们现时正奉为信条的城市发展观和价值系统。 为了建筑、城市、景观环境的“可持续”,建筑学、城市规划学、景观建筑学学科开始了可持续人类聚居环境建设的思考。许多有识之士逐渐认识到人类本身是自然系统的一部分,它与其支撑的环境休戚相关。在城市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必须优先考虑生态问题,并将其置于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同等重要的地位上;同时,还要进一步高瞻远瞩,通盘考虑有限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即我们今天的发展应该是“满足当前的需要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这就是1992 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里约热内卢宣言”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基本内涵,它是人类社会的共同选择,也是我们一切行为的准则。建筑及其建成环境在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符合可持续发展原理的设计需要对资源和能源的使用效率、对健康的影响、对材料的选择等方面进行综合思考,从而使其满足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要求。近几年提出的生态建筑及生态城市的建设理论,就是以自然生态原则为依据,探索人、建筑、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为人类塑造一个最为舒适合理且可

持续发展的环境的理论。生态建筑是21 世纪建筑设计发展的方向。 2 生态建筑设计准则 一般来讲,生态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那么生态建筑就应该处理好人、建筑和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它既要为人创造一个舒适的空间小环境(即健康宜人的温度、湿度、清洁的空气、好的光环境、声环境及具有长效多适的灵活开敞的空间等);同时又要保护好周围的大环境——自然环境(即对自然界的索取要少、且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要小)。这其中,前者主要指对自然资源的少费多用,包括节约土地,在能源和材料的选择上,贯彻减少使用、重复使用、循环使用以及用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生资源等原则。后者主要是减少排放和妥善处理有害废弃物(包括固体垃圾、污水、有害气体)以及减少光污染、声污染等等。对小环境的保护则体现在从建筑物的建造、使用,直至寿命终结后的全过程。以建筑设计为着眼点,生态建筑主要表现为: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注重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与遮阴,为改善小气候采用多种绿化方式,为增强空间适应性采用大跨度轻型结构,水的循环利用,垃圾分类、处理以及充分利用建筑废弃物等。仅以上几个方面就可以看出,不论哪方面都需要多工种的配合,需要结构、设备、园林等工种,建筑物理、建筑材料等学科的通力 协作才能得以实现。这 其中建筑师起着统领作用,建筑师必须以生态的观念、整合的观念,从整体上进行构思。 恩格斯指出:“自然的历史和人的历史是相互制约的”。因此,建筑师在进行设计时必须要在关注人类社会自身发展的同时,关注并尊重自然规律,绝不

高考政治知识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最新)

高考政治知识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经济生活 1.转变发展方式的经济原因。 ①针对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提出的。 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利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③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④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利于提高经济效益,优化资源配置。 ⑤有利于提高自助创新能力,建设创新性国家。 ⑥有利于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 2.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①提高自助创新能力,建设创新性国家。 ②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③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义新农村。 ④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能力。 ⑤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⑥调整内外需结构,逐步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倒经济增长新局面。 3.经济生活分析我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的原因。 ①消费反作用于生产,增加居民消费有利于促进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 ②是社义生产目的和社义本质要求的体现,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促进生产力发展。 ③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倒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当前我国外需不足,需要扩大内需。

4.经济生活分析如何扩大内需,让人民放心消费? ①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②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增加居民收入。 ③发挥财政作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④保障社会公平,完善一个制度(坚持以按劳分配为基础,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和两个举措(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合理比重以及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⑤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⑥扩大就业。 ⑦企业要诚信经营,提高产品质量。 ⑧劳动者树立正确消费观。 二、政治生活 1.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全国人大角度分析应如何履行职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①人大代表:提出关于转发的议案,审议相关议案以及表决相关决定,并就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相关部门质询监督。 ②政协委员:积极进行社会调研,建言献策,参政议政,对相关部门民主监督。 ③全国人大:行使立法权,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法律保障。行使决定权,审议通过相关决议。行使监督权,监督各级政府 三、文化生活 1.文化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起怎样作用?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在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变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必须大力发展科技,提高劳动者素质,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人才技术支持。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课程88分

一、单选 ( 共 10 小题,总分: 40 分) 1. 十五计划中应建的污水处理厂共()座。 A.387 B.487 C.587 D.687 2. 治淮的问题受到了国务院的关注,在()召开由曾培炎副总理主持的会议。 A.合肥 B.蚌埠 C.六安 D.阜阳 3. ()问题已经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并将成为未来发展的瓶颈。 A.水污染 B.大气 C.能源 D.环境 4. (),我国制定了《清洁生产促进法》。 A.2003年 B.2004年 C.2005年 D.2006年 5. 九十年代以来,德国针对循环经济制定了()。 A.《推进形成循环型社会基本法》

B.《废弃物管理法》 C.《促进有效利用资源法》 D.《循环经济与废物管理法》 6. “在一代人的时间里边,把资源、能源和其他物质的效率提高十倍。”是()提出的。 A.钱易 B.蕾切尔?卡逊 C.卡诺勒斯 D.奥巴马 7. ()最早发现空气中颗粒物的污染。 A.伦敦 B.纽约 C.德兰 D.巴黎 8. 中国大气中的汞的含量是日本含量的()倍。 A.3 B.5 C.8 D.11 9. 2003年,我国的GDP占世界份额的()左右。 A.0.03 B.0.04

C.0.05 D.0.06 10. ()联合国召开了环境与发展大会,总结了从50年代开始到90年代人类思考的结果,提出人类应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A.1989年 B.1990年 C.1992年 D.1994年 二、多选 ( 共 5 小题,总分: 20 分) 1. 循环经济的原则是() A.清洁生产 B.减量化 C.循环再用 D.再利用 2. 光化学的污染主要来源是()。 A.化工厂 B.人类垃圾 C.汽车 D.环境污染 3. 清洁生产的预期效益是()。 A.? 环境效益 B.生产效益 C.? 经济效益

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措施

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措施 将生态设计融入至建筑空间当中,使得建筑空间具备水循环、供热制冷以及照明灯功能,并且对室内空间进行有效的艺术渲染。由于人类与自然环境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所以人类对于自然环境有着极高的依赖性。人类在建筑环境中可以享受到生态设计带来的供热制冷、照明等功能是极为有益的。此外,生态建筑可带来最为真实、自然的生态氛围,并会增添城市景观,使其成为城市发展与建设过程中最为关键组成部分。 节约能源,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鉴于我国社会对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着越来越高的重视程度,所以将生态设计融入至建筑工程设计当中可以有效的将能源消耗降低。其中,在生态建筑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科学的设计方法来增加冬季进入室内的光照,减少夏季进入室内的光照,从而有效的营造出冬暖夏凉的室内环境,对于降低能耗起到有效的帮助作用。 有利于形成建筑的地区性特色 建筑工程需要建造在自然环境之中,建筑的地方性特色应与生态设计理念相契合。因此,在生态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地域特色,例如,气候、地形以及环境等因素来考虑生态建筑整体的结构布局、建筑材料以及装饰等,从而将生态建筑与地域特点相融合,使其生态作用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 生态建筑的实例介绍

细致分析某生态建筑的生态性进行。例如,某项目大楼地处我国南方,其由著名的设计师进行设计,并获得了相关绿色建筑认证体系的认证。图1某生态建筑该大楼的生态性可以从方面得到体现:①空调系统。采用当今较为成为的冰蓄冷系统来为大楼中的空调系统进行节能。主要原理:在夜间电力负荷较低的时间里,通过电制冷机来完成冰的制备作为冷量来储存,随后在白天电价高的时间段里释放所储存的冷量,降低空调负荷,降低大楼的用电成本;②太阳能的利用。设计人员将一定数量的单晶硅太能能光伏发电板设置在大楼屋顶中,由于该项目所在区域具有丰富的日照量,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其中,太阳能光伏板可以产出该大楼消耗电能总量的10%左右,并且太阳能热水器可以保证大楼所需要使用的热水;③电气系统。该大楼的光照主要通过自然采光方式来完成,并且室内光照度可以相应探测器进行检测,以便有效的控制灯光开启。其中,数字式可调光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得每个灯具均可完成调光控制任务,极大的提升智能照明系统的灵活性,对于能耗的降低大有帮助;④水资源利用方面。如果景观水池中的水平保持正常状态,则在两级湿地处理后,中水可以有效的补充景观水池中的水量,并可用作绿化以及道路浇洒。此外,降雨时停止补充中水,屋面雨水可由景观水池进行收集,地面雨水由地下雨水池进行收集,随后为避免雨水径流污染,需要对雨水进行渗蓄处理。该雨水系统的应用可以有效的降低水资源的消耗,并实现污水的整体处理。 推动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84分

各题型提交答案说明: 1.单选题及判断题点击圆形按钮进行单项选择,多选题点击勾选框进行多项选择。 2.选择题和判断题:直接点击选项,系统将自动提交答案。 3.未完成考试误操作推出系统后,在考试时间段内可重新进入系统考试。 4.完成考试后点击提交答案按钮,考试结束,不可再次进入系统考试。 5.答题完成后,点击考试页面左侧“未答题”按钮,确认无未答题后再提交答案。 6.未提交答案的试卷在考试时间结束后将强制提交答案。 一、单选 ( 共 10 小题,总分: 40 分) 1. ()联合国召开了环境与发展大会,总结了从50年代开始到90年代人类思考的结果,提出人类应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A.1989年 B.1990年 C.1992年 D.1994年 2. (),我国制定了《清洁生产促进法》。 A.2003年 B.2004年 C.2005年 D.2006年 3. “在一代人的时间里边,把资源、能源和其他物质的效率提高十倍。”是()提出的。 A.钱易 B.蕾切尔?卡逊 C.卡诺勒斯

D.奥巴马 4. ()最早发现空气中颗粒物的污染。 A.伦敦 B.纽约 C.德兰 D.巴黎 5. ()问题已经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并将成为未来发展的瓶颈。 A.水污染 B.大气 C.能源 D.环境 6. 中国大气中的汞的含量是日本含量的()倍。 A.3 B.5 C.8 D.11 7. 十五计划中应建的污水处理厂共()座。 A.387 B.487 C.587 D.687 8. 九十年代以来,德国针对循环经济制定了()。

A.《推进形成循环型社会基本法》 B.《废弃物管理法》 C.《促进有效利用资源法》 D.《循环经济与废物管理法》 9. 2003年,我国的GDP占世界份额的()左右。 A.0.03 B.0.04 C.0.05 D.0.06 10. 治淮的问题受到了国务院的关注,在()召开由曾培炎副总理主持的会议。 A.合肥 B.蚌埠 C.六安 D.阜阳 二、多选 ( 共 5 小题,总分: 20 分) 1. 可持续发展呼唤新型工业化道路是()。 A.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B.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C.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不断的创造财富 D.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 充分发挥 2. 对工业企业责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实施产品生态设计及生命周期分析

如何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如何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指即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战略目标。正如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国家多方面协调。我个人认为,必须特别关注就业、通货膨胀、自主创新、循环经济等方面问题。 1 就业问题 就业是民生之本。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将就业问题放在最重要的地位。因为社会的稳定是发展的前提,是改革的前提。党的十八大强调推进更高质量的就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这表明党对就业问题的高度重视。 讲小康、讲和谐、讲安居乐业,都离不开就业。就业问题在我国显得特别重要。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大批的知识青年从农村返回城市,从生产建设兵团返回城市,失业非常严重,所以那时中央决定要解决失业问题。时代变迁,就业对象仍在,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以及高校大量扩招,大批高校毕业生面临着就业竞争压力大,社会经验浅薄等问题,更有甚者催生出“啃老族”。据调查,2012年就有57万大学生在家待业,今年更创699万大军就业,就业形势复杂严峻。 针对此种情况,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主要负责领导要确保本地本校毕业生就业率水平基本稳定,有条件的地方要设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项经费,加强保底就业服务,完善企业吸纳毕业生的扶持政策等。抓好税收、贷款、贴息、落户、场地等政策落实,进一步简化毕业生创立企业、办理小额担保贷款的手续;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企业课后题答案

1.【单选题】可通过下面()方法,判定出现了环境问题 A生态效率增长速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 B污染物浓度小于环境质量标准 C大于环境承载力 D环境负荷小于环境承载力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 C 2.【单选题】网上学员该课程成绩中不包括以下哪项() A观看视频 B单元测试 C作业 D期末测试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 A 3.【单选题】人类总环境负荷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A产业分布 B人口规模 C社会关系 D资源储量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 B 4.【单选题】 IPAT 方程中的 A 可以表示成以下哪个方式()。 A GDP B C O2 排放量 C室内温度

D人均住房面积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 D 5.【单选题】下面哪种情况(),可能出现环境问题 A生态效率增长速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 B经济增长速度高于生态效率增长速度 C人口增长速度高于社会福利增长速度 D生态效率增长速度低于服务总量增长速度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 D 6.【单选题】人类与环境间存在着以下关系()的辩证关系 A既对立又统一 B既独立又相互制约 C既矛盾又相互联系 D既破坏又保护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 A 7.【单选题】以下哪一指标可能反映IPAT 中的 T A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量 B能源消耗量 C能源储量 D产品产量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 A 8.【单选题】以下哪一指标可用作某系统的环境负荷

A单位服务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B温室气体排放量 C单位产品的矿产资源消耗量 D产品产量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 B 9.【单选题】下面哪种情形的环境质量更有可能变差() A污染物人为排放速率高于自然循环速率 B污染物人为排放速率低于自然循环速率 C污染物人为排放量高于资源储量 D污染物人为排放量高于生态效率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 A 10. 【单选题】下面哪种情形的环境质量更有可能变差() A技术发展较快的地区 B环境负荷类型较多的地区 C发展速度较快的地区 D发展速度较慢的地区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 C 11. 【单选题】下面哪种情形的环境质量更有可能变差() A生态效率较发展速度提高更快的地区 B生态效率较发展速度提高更慢的地区 C技术发展较快的地区 D产业结构调整较快的地区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

本书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没有进行分类,而是罗列了14个方面,对每一个方面都进行了概念的说明和内容的阐述。 第四章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上) 第1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利用 一、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资源概念 1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资源概念,就是指在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过程中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各种自然资源。 2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利用,就要通过技术进步使那些丰富的资源和原来不属于资源范畴的东西,取代那些短缺而制约经济发展的资源,以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满足人类对物质产品不断增长的需要。 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利用 1要实现资源利用的高效率 要做到资源利用中的高效率,一是依靠技术进步,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使一定量资源能够生产出更多的满足人类需要的产品来;二是通过调整社会经济政策,改变资源的使用结构,将利用效率低的资源转移到效率高的方面。 2要做到资源的永续利用(核心问题) (1)通过技术进步,不断以相对丰裕的资源代替短缺的资源 人类经济的进步史,很大程度上就是不断地以丰裕的资源替代短缺资源这种方式实现的,如在能源上面,煤炭对柴薪的替代,石油、天然气对煤炭的替代,核能对前几种矿物燃料的替代,再生能源对不可再生能源的替代等;在材料方面,铁对铜的替代,铝对铁的替代,塑料对金属的替代等,都是人类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方式。 (2) 通过技术进步扩大短缺资源的有效储量,使其由短缺变为相对丰裕 要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技术的进步必须能赶上人类对静态资源消耗的速度,以可再生资源来替代不可再生资源方面也同样有这种要求。 (3)控制人口的数量并改变其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 适当抑制人类对物质消费的追求,以精神文化和生态需要的满足来替代物质需求,向时改变富裕国家人民那种在物质产品使用中的奢侈和严重浪费现象,提高产品使用中的效率和使用寿命。 三、促进我国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途径有这些方面:①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②对我国现行的价格补贴等政策进行调整;②建立有效的资源产权制度;④形成资源节约型经济的微观基础;⑥积极利用国际市场,调节国内资源配置;⑥利用国家掌握的经济杠杆,调节

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一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战略,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问题。本文具体讨论了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如可持续发展特征、可持续性、区域间协调等。 标签: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0 引言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对工业文明以来所走过道路反思的结果,是人类为克服一列经济社会和计划问题,特别是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广泛的生态破坏以及它们者之间关系失衡所作出的理性抉择。可持续发展是一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战略。其主要包括资源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问题,而发展不是局部的、暂时的,而是期的、跨时空的、可持续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就其社会观而言,主张公平分配,既满足当代人又满足后代人的基本需求;就其经济观而言,主张建立在保护地球自然系统基础上的持续经济发展;就其自然观而言,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所体现的基本原则有: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可见,从广义上说,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就是要促进人类之间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1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特征 首先,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特征在于可持续性和协调性。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应遵循的思路:一是多重目标发展,除经济方面以外,还应包括如安全,健康,教育,就业,税收等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社会评价方面。二是协调的发展,既包括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也包括社会经济内部诸方面的协调发展;三是高质量的发展,是以尽可能低的资源消耗来达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目的;四是持久的发展,应保证人类对环境资源的永久利用。通过以上的协调、合作和发展机制,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社会成本最小化。 其次,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可以通过一定的媒介来展现特征。如技术化手段、绿色化生产等,这些手段的使用主要是造成外部性在成本和收益上的不同,从而从发展效果上就体现出不同发展方式的结果。 再次,现实中的发展基本上都是非线性的,非线性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属性。经济发展不可持续问题的核心原因——人口增长是非线性的。资源的耗减速度也是非线性的,否则必然造成代际资源配置不公。而且,实现可持续发展与必不可少的资源之间的可替代性和资源的代际转移,也表明了资源使用的非线性。技术进步是可持续发展实现的基础条件。技术进步的发展轨迹也是非线性的,呈几何级数变化,技术进步通常有一个加速度。技术进步的非线性含义也包含着技术进步带来的一些负面效应。可持续发展的非线性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内部,并非整齐划一的、矛盾的各子系统运行机制的均衡,可持续发展容许来自其内在结构中的非

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心得体会

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心得体 会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心得体会通过三天时间的学习,我基本上掌握了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与相关的实践,以下是我在这段时间的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新得体会。 一、循环经济的基本概念 循环经济是指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使用为特征,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其目的是通过资源高效和循环利用,实现污染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保护环境,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它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过程中,建立起一种新形态的经济,循环经济在本质上就是一种生态经济,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按照清洁生产的方式,对能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

二、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 传统经济是“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直线过程,创造的财富越多,消耗的资源和产生的废弃物就越多,对环境资源的负面影响也就越大。循环经济则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因此,循环经济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模式的根本变革。其基本特征是:在资源开采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在资源消耗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废弃物产生环节,要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在再生资源产生环节,要大力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在社会消费环节,要大力提倡绿色消费。 三、循环经济对我国的意义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战略思想。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决议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和布局,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 循环经济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它抓住了当前我国资源相对短缺而又大量消耗的症结,对解

建筑可持续发展之生态关系

建筑可持续发展之生态关系 摘要:文中阐述了生态建筑的基本概念, 建筑生态化的基本特征, 发展生态建筑的社会条件以及目前生态建筑发展的动态, 并 就发展中国家发展生态建筑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字:生态建筑,建筑生态化,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basic concept of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cological building,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social conditions and the present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development trends, and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building opinions are put forward. keywords: the ecological building, ecological build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uilding design 中图分类号:s89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生态技术和生态建筑 人、建筑、环境是建筑发展的永恒主题, 随着全球环境的恶化, 生态问题日趋严重, 人们越来越关注人类自身的生存方式。特别是1992 年178 个联合国成员国通过了《里约宣言》, 为促进地球生态系统的恢复, 实现地球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导向作用。生态技术在这一背景下, 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成为各国实现可持续 发展的绿色快车和实现保证。生态技术是利用生态学的原理, 从整体出发考虑问题, 注意整个系统的优化, 综合利用资源和能源,

中国如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如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一个新的概念逐渐走向人们,即可持续发展,也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涉及到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各国政府促进经济发展,保护全球环境的共识。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更是渐渐深入人心,得到人们的认可。 所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指的是在确保在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良性循环条件下,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不断改善发展的质量,体现了我们所要建立的经济体系是与自然、社会相和谐,具有长久、活跃的发展能力。 我国政府在《中国21世纪议程》中也明确提出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社会体系和保持与之相适应的可持续利用资源和环境基础”的奋斗目标。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转变传统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以低能耗、低排放为标志的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正在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选择。尤其对于我国来说,更为严重。众所周知,我国地大物博,各种资源含量是极为丰富的。可是,近年来,由于不少不法分子为了私利,非法大力开采矿产、乱砍滥伐,导致我国资源的迅速减少。我们知道,像煤、石油等资源是非再生资源,一旦没了,难以恢复。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的理念,为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使人们更加关注低碳经济的崛起。作为一个高能耗国家,我们需要从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的内在规律出发,找到我国巨大社会浪费和环境污染的本源。必须摒弃只关注诸如建筑节能、煤的高效利用等“用”的层面的具体技术问题,而忽视“体”的层面存在的痼疾,比如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理论的负面影响,城乡空间布局、国民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巨大浪费等。因此,创新思维、改变观念,坚持体用结合,从全局观、系统论的角度出发,才能正确认识并加快低碳经济发展。 首先,倡导形成绿色消费、绿色经营的理念,形成低碳的生活方式。必须转变公众和社会的观念,做任何事都要适度适宜、合理节约。对于个人,要培养节约是美德的观念,彻底改变诸如餐饮浪费等与节能减排背道而驰的陋习;对于企业,则要推行绿色经营的理念,建立清洁生产机制和精益生产方式;国家引导企业将环保成本计入企业生产成本,帮助企业树立企业公民意识,解决节能减排没有效益的错误认识。 2.解决潜藏在空间格局和社会发展格局中的重大浪费问题。有效的节能减排必须以工业相对集中为前提,工业相对集中才能产生专业化分工,提高效率,节省能源;同时催生集群创新,不断产生新技术、新工艺,从而减少物质消耗。 3.培育静脉产业,建立完备的工业化体系。民众对循环经济体系的理解目前还处于表层,基本理解为废渣利用、尾气回收等等。真正的循环经济体系应如同人体系统一样,如果把工业制造系统比作人体的动脉系统,那么,我们使用过的工业制造物的回收再利用则应如人体的静脉系统一样。工业品的回收再利用———“静脉”产业应该是一个巨大的产业。 4.大力发展低碳技术,解决自主创新成果和人才的匮乏问题。低碳技术包括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

浅析经济可持续发展思想

浅析经济可持续发展思想 摘要:所谓经济可特续发展:是一种合理经济发展形态通过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使社会经济得以形成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经济 引言:所谓经济可特续发展:是一种合理经济发展形态通过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使社会经济得以形成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本质上是现代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它正确地在经济圈、社会圈、生物圈的不同层次中力求达到经济、社会、生态三个子系统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使生产、消费、流通都符合可特续经济发展要求,在产业发展上建立生态农业和社生态工业,在区域发展上建立农村与城市的经济可特续发展模式。总之,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延伸或在经济方面的具体化。 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和研究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就决定了以可持续研究对象的发展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关系。从经济方面来讲,传统经济也就是传统社会生产方式、人类自身关系及其与自然关系认识的反映。 如在传统经济中,受人与自然对抗认识的支配,那些非市场化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不被作为经济资源和财富看待的,并日认为它们的供给是无限的,不考虑经济活动与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不断增长的经济财富作为经济学追求的目标,由于传统发展思想和理论指导,产生了严重的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的不良恶果,如它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短缺,导致了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产生了产品分配中严重的两极分化,并由此引起了国际问和国内各种政治关系紧张等一系列问题,不仅传统经济发展方式难以持续,而且人类的生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类必然要对传统的发展思想和发展方式进行反思,以寻求能满足人类作为一个物种持续生存(这是人类社会的最大福利目标)和发展的道路,因此也就产生了经济可持续发展思想。比如:中国加入WTO以后,这使得中国利用外资的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2005年中国得到1000亿美元以上的外国投资,而20世纪最后10年中国吸引的外资大约是2500亿美元。如果中国实行经济可持续发展政策给外商投资带来新的机遇,中国政府已把吸引外商投资作为实施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还有对中国内部经济调整作了很大影响,促进了各种大型工程的实施。 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 经济发展主要是以价值来表现,并以价值的变化来反映其规模变化的,但仅考虑价值的变化而不考虑其他的变化,那么经发展很可能是没有保障的,所以分析经济发展,在注重价值分析的同时,一定要考虑其他方方面面,将它们与价值分析结合起来。 人们知道,在传统再生产分析中只考虑价值的生产与平衡,只要价值的生产是以扩大的方式进行、内部各部分之间的比例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该生产、经济就能正常进行,但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则不仅要求价值生产的扩大和各部分之间比例的正常,而且要求价值的生产与其他各种流量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而且这种比例的要求更严格,如果达不到这种要求,经济可持续发展是难以进行下去的。经济可特续发展的提出,就是因为其他各种因素,其中尤其是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变化不能满足其要求的产物,所以要求经济发展必须与其他环境相适应。 保持经济系统稳定和发展,如果能量和自然资源输入经济系统的量,超过了自然系统再生产这些能量和自然资源的速度,就会出现经济发展不可特续的结果。可特续发展思想的提出,就是因为传统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与能量消耗的速度,超过自然界再生产它们速度,使经济发展难以长久特续的结果。 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的一项共同事业,实现这项事业对我国来讲更显重要和迫切。因为我国的生态环境质量更恶劣,资源短缺状况更严重,所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更为强烈。研究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条件、困难、思路和途径等、以此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经济持续发表刻不容缓 1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己经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但其发展模式是什么,却是值得认真思考的。因为如果仅仅围绕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社会公平公正、公众参与等这些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或共同范式而没有特定的战略模式,是难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这些基本要求只能

循环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增长方式,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循环经济意义重大,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共赢的有效方式。下面是本人为大家整理的循环经济论文,供大家参考。 循环经济论文一:循环经济下环境成本控制策略 摘要: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大力推广循环经济是今后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所在。加强环境成本控制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从循环经济与环境成本控制的涵义入手,分析了循环经济下实施环境成本控制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循环经济下加强环境成本控制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循环经济;环境成本控制;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资源与环境的压力日益加大,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为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已经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循环经济下,必须让主动承担起环境保护的职责,而实施环境成本控制是重要途径之一。 一、循环经济与环境成本控制概述 1.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一种基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人类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发展模式深刻反思的结果,是人类探求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引导人们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循环经济改变了传统经济发展中末端治理的思想和忽视生态环境的现状,强调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从根本上缓解了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矛盾。 2.环境成本控制。由于视角、标准不同,国内外对环境成本的概念、内容等方面的认识还存在差异。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环境成本又称为环境降级成本,既包含为保护环境而实际已支付的价值,又包含环境污染损失的价值和为保护环境应支付的价值。环境成本要求不仅仅要补偿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消耗,而且要充分补偿对资源环境的消耗与破坏。环境成本控制则是指按照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对生产经营各阶段发生的环境成本进行合理控制,以达到环保法规的要求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共赢。

绿色建筑、生态建筑与可持续发展

第24卷第3期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Vol.24No.3 2006年9月 JOURNAL OF HE BE I I N STI T UTE OF ARCH I TECT URAL E NGI N EER I N G Sep te mber2006 绿色建筑、生态建筑与可持续发展 王志军1 董 伟2 1秦皇岛海三建设工程发展股份有限公司;2张家口第五建筑有限责任公司 摘 要 生态建筑和绿色建筑是持续发展建筑的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的意义,通过具体实例 简述可持续发展对于我们今天建筑设计的意义. 关键词 生态建筑;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 中图号 T U-0 1 生态建筑 所谓“生态建筑”,其实就是将建筑看成一个生态系统,通过组织(设计)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态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有秩序地循环转换,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 真正意义的生态建筑,应该是从设计、建设、使用到废弃整个过程都做到无害化.要实现这个目标,至少要做到四点:一是在建筑工业中实现高效、节能.具体到建材产品,使用再生、不产生副作用的建材产品.二是建材的研发应更多地致力于可再生的建筑材料,并尽快扩大这种材料的使用范围.三是注重工程建设中的能源节约.尽量使用节能降耗、能够再生的天然材料.四是建材原料从使用到回收是否影响环境的污染,也是划定生态建筑的重要标准.最关键的是,把这种绿色理念贯穿到人居环境中去离不开科技的发展,只有使人、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的系统,才能真正实现建筑的生态化. 应当说,以生态学途径解决建筑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困境,是“生态建筑”研究中最有价值的内容.然而,以建筑单体作为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其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为维持“生态建筑”的正常使用,每幢建筑必须有充足的用地面积才能保证生态循环所必需的环境空间容量.对于城市而言,这种占地多建筑面积又小的“生态建筑”既无法实施也无可想像.设想城市中的建筑各自拥有自己的“风力发电厂”、“污水处理站”、“养鱼塘”和“自留地”,该是何等景象呢?一个名副其实的“生态建筑”存在的前提,必须依靠建筑自身物态因素构成一个完整的、合乎生态循环的系统.然而事实上,这样的生态系统很难在一幢甚至在一组建筑群中形成.何况建筑所需的建材及设备既不可能从建筑用地获得,又不可能从这块用地上降解,即使基地面积再大,其生态能力总是有限的. 在这方面,世界各地的建筑师都做出了很多的尝试. 20世纪60年代以后大力提倡生物气候地方主义的建筑师有印度的C?柯里亚和马来西亚的杨经文.柯里亚提出形式追随气候的设计方法论,来适应印度各个地区的干热或湿热气候.他设计的E-mail总部大楼和MRF大厦即属此例.杨经文认为传统建筑学没有把建筑看作是生命循环系统的有机部分,没有从生态的角度来研究建筑学科的发展,而生态建筑学要求建筑师和设计者有足够的生态学和环境生物学方面的知识,进行研究和设计时应与生态学相结合.主要作品有自住宅、梅纳拉商厦和马来西亚I B M大厦等. 2 绿色建筑 提到“绿色”人们很容易联想到环保、节能、健康、效率等,也就是说,“绿色”一词已经有了它约定俗成的含义.那么,照这样理解所谓“绿色建筑”就是节能、环保、健康舒适、讲求效率的建筑.通俗一点说, 收稿日期:2005-12-30 作者简介:男,1970年生,工程师,秦皇岛市,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要做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综合考虑生态因素和社会因素,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人口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人口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必须要做到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实现区域人口的再生产的可持续性。要在特定的时期内,制定符合区域实际情况的具体人口政策,使劳动力的再生产符合经济发展需求,保持人口的规模适度。提高人口的素质,可以通过对教育进行投资来提高人口的教育程度,发展文化建设,提高区域人口的可持续发展的意识。通过公共的政策来促进区域人口的整体文化水平的提高,使收入结构合理化,实现区域人口的可持续发展。 (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区域在经济发展中实施环境保护战略,尽量协调好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双赢的战略目标。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战略首先要求人类活动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尤其要注意区域在开发开放中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开发利用程度不要超过环境容量和生态环境承载力。其次,区域对自然环境的开发利用必须顺应其发展规律,维持自然界固有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潜能,使自然环境的潜力与优势得到发挥,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第三,对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较严重的区域,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人工干预,使其恢复环境的自平衡能力。同时,对自然环境与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客观上要有一定的经济前提,不仅要遵循生态平衡规律,也要遵循社会经济规律,避免盲目开发给环境带来负面效应。 (三)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要实施节约型战略,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实施有效的保护策略,改变传统的高消耗的生产方式,保持自然资源的供给能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主张

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和谐发展(一)

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和谐发展(一) 摘要]和谐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是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理念的新选择。它是在传统发展观特别是可持续发展观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体现了新时期经济发展理论的创新。分析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和谐发展的关系和内涵,有利于在实践中贯彻新的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关键词]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创新发展都是在一定的发展观念支配下进行的,发展观念作为一种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对发展战略、发展过程及其结果都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要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靠和谐发展。和谐发展是和谐社会的发展理念,它的提出为中国21世纪的经济发展确立了指导性原则。毫无疑问,像以往的发展观的演变一样,和谐发展观是在对传统发展观特别是可持续发展观创新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一、经济可持续发展观 (一)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概述 可持续发展是对传统工业化道路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形成的。追求无限的经济增长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追求的主要目标,但由此产生了一系列严重的资源、环境、社会等问题,不仅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而且人类的生存面临严重的挑战。由此,产生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可持续发展”有多种定义,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与她所主持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的定义,即可持续发展是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这一概念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和接受。当然,由于本文是研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更多的是要采取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定义。巴贝尔的定义为:“在保持自然资源的质量和提供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静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皮尔斯的定义为:“自然资本不变前提下的经济发展,或今天的资源使用不应减少未来的实际收入。”世界银行在1992年度的《世界发展报告》中称,可持续发展指的是:“建立在成本效益比较和审慎的经济分析基础上的发展和环境政策,加强环境保护,从而导致福利的增加和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提高。”总之,关注资源的代际配置,关注福利的代际公平是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定义的共同特点。 从以上可持续发展的内容来看,可持续发展观包括以下三个基本原则:一是肯定了发展的必要性。只有发展才能使人们摆脱贫困,提高生活水平。只有发展才能为解决生态危机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才能最终打破贫困加剧和环境破坏的恶性循环。因此,承认各国的发展权十分重要。二是揭示了发展与环境的辩证关系。环境保护需要经济发展提供资金和技术,环境保护的好坏也是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之一。经济发展离不开环境和资源的支持,发展的可持续性取决于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性。三是提出了“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的概念。人类历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后代人拥有与当代人相同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当代人必须留给后人生存和发展所必要的资本,包括环境资本。保护和维持地球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是当代人应尽的责任。“代内公平”是指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已经消耗了地球上大量的资源和能源,因此,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的环境修复责任。 (二)可持续发展观的局限性 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以来,无论在理论研究上还是在实践效果上都不显著。“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真正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理想去实实在在地调整和改变自己的发展战略,更没有人宣称已经取得了成功。”这主要源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空泛性和不全面性。在经济学领域,主流经济学与非主流经济学都对可持续发展进行过研究。但主流经济学把可持续发展看成治理外部性,非主流经济学中的福利经济学、产权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只是从某些局部问题的治理入手来研究,没有统一到发展方面。并且经济学理论上的资源和环境的不确定性造成的不可计量性使可持续的研究也遇到了棘手的理论难题。在实践上,工业化和市场化培养了人们的贪婪动机和征服手段,从而危及到人和自然的和谐。如何继承和发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