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5036《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5036《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5036《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5036《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题

2013年(秋)版本

平时作业题、期末考试型及分值

一、名词解释共2题,每题5分,合计10分

二、填空题共10题,每题2分,合计20分

三、简答题共2题,每题15分,合计30分

四、案例分析题共1题,合计40分

一、名词解释

1、社会交往:指人们需要是人们一定情景下,对客观事务产生的匮乏感受,而要求得到满足的社会心理反应。

2、符号相互作用论:是一种通过分析人的日常生活来解释人们相互作用的发生、作用方式与特征,以揭示其规律的的理论。

3、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相一致、与社会对占据该地位的人的行为期望相符合的一套行为模式.

4、初级社会群体:是指由面对面的交往形成的,具有亲密的成员关系的社会群体。

5、核心家庭:由父母及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它包含两种最基本的家庭关系: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

6、社会组织:是指执行一定的社会职能,完成特定的社会目标,有计划地组合起来的社会群体.

7、越轨行为:个人或群体违反其所应遵守的社会行为规范的行为。

8、集体行为:通常指缺乏组织的一群人受到某一因素的刺激或影响而

采取的集体行动。

9、社区:聚居在一定区域内的相互关联的人群形成的生活共同体,即地域性社会生活共同体。

10、城市化: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

11、人的社会化:就是一个人从出生,从一个不知不识的生物个体的人,经过不断地学习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社会需要,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社会性,把自己一体化到群体中去,从而使社会不断延续和发展下去的基本过程。

12、社会控制:是运用社会力量对们的行为进行制约和限制,使之与既定的社会规范保持一致的过程.

13、社会问题:是指人文环境失调,影响广大社会成员的正常生活和社会进步,需要运用社会已力量解决的问题。

14、社会保障:由于社会成员不能参加正常的劳动,或因遭受意外而不能维持其基本生活时,由政府和社会依法对其提供的最低限度的经济上的帮助。

15、全面调查:也叫普查,实在较大范围内对被调查对象所包括的全部单位进行注意不漏的调查。

16、家庭功能:是指家庭对于家庭成员的生存和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17、主干家庭:主干家庭也称直系家庭,是由父母和一对已婚子女及孙子女等组成的家庭。

18、历史循环论:历史循环论认为社会、历史的活动和发展是有规律

可循的,这种规律按照产生、增长、衰落和死亡的历史轨迹循环往复。

19、趋同理论:社会趋同理论最早是由荷兰著名经济学家丁伯根在1961年提出的。其基本观点是:社会主义经济正在逐步背离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资本主义经济正在背离自由放任的私人经济模式,这两极对立面的运动,每种制度都吸收另一种制度的某些因素。两种制度正变得越来越相似。

二、填空题

1、19世纪30年代末,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孔德)在其名著《实证哲学教程》中首次提到“社会学”这一名词。他被尊称为“西方社会学之父”。

2、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也称杜尔克姆)著有《自杀论》一书,他将自杀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利己的、利他的和(失范的),用来说明社会潮流的不同变化对自杀率的影响程度。

3、霍斯曼是交换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这种理论将(人的行为)视为商品,人们的相互活动是为了获得最高奖励。因此,人们在进行相互交往中,不会出现永远的赢家和输家。

4、现代主要社会流派有:结构功能学派、(冲突理论)、符号互动论、交换理论等。

5、马克思将人类需要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生存、(享受)、发展。

6、马斯洛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他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及自我实现的需要。

7、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一个人同时担当的几种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难以协调,从而使角色扮演者左右为难的现象即是所谓的(角色冲突)。

8、一个人被迫中止某种角色,而将要承担的新角色与原角色截然不同的现象称之为(角色中断)。

9、初级社会群体反映着人们最简单、最初步的社会关系,是构成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最典型的初级社会群体是(家庭)。

10、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家庭结构的总体变化趋势是家庭规模(小型化)、家庭关系简单化,而它们斗鱼家庭成员数目的减少有关。

11、社会组织的基本要素有:(成员)、目标、章程、领导体系、必要的物质基础。

12、德国社会学家韦伯关于社会分层的三个标准分别是:财富、(声望)与权力。

13、科层制(也叫官僚制)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根据纯粹理想型观点提出的社会组织内部职位分层、权利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形式及管理方式。

14、社会控制作为社会学一个专业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学家(罗斯)提出来的。

15、越轨行为的判定与(文化类型)有关,受同一社会中对不同群体的规定的影响,与同一行为主体的同一行为在不同情境下人们的评价有关。

16、社会保障的内容有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及社会福利。

17、历史循环论认为社会、历史的活动和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这种规律按照产生、增长、衰落和死亡的历史轨迹循环往复。我国战国时期阴阳五行家邹衍的(五德终始)即是这一理论的典型代表。

18、建立在遗传、血缘等先天或生理因素的基础上而形成的角色叫做(先赋角色)。

19、个人通过后天的努力和活动而获得的与自身地位相适应的角色称为(自致角色)。

20、围绕某一社会地位而形成的一组角色强调的是任何人之间的关系,这种角色是角色集中的(角色从)。

21、同一个人承担了两个以上的角色强调的是承担角色的这个人的内在关系,即(复式)角色。

22、社会角色扮演的过程包括以下三个阶段,分别是角色期望、(角色培养)以及角色实践。

23、美国社会学家莫顿认为越轨行为是由于社会为人们提出的目标与达成目标的(合法手段)不配套、不统一造成的。

24、一般而言,集体行为的显著特征有突发性、(反常性)、非组织性。

25、时尚作为集体行为的一种表现形式,往往具有新奇性、流行时间较短及(显示与炫耀)。

26、人社会化的生物基础包含四个条件,分别是人有脑力劳动的条件、人有较长的依赖生活期、人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以及人有(语言)的能力。

27、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包含传授生活技能、教导社会规范、指点社会

生活和(提供角色人选)。

28、古代希腊和罗马医生根据日常观察和人体四种体液各人多寡的不同,将气质分为四种类型,其中性情活跃、动作灵敏的一般认为是(多血质)。

29、韦伯将权威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法理权威、传统权威以及神召权威,也叫做(魅力权威)。

30、冲突学派的理论观点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以达伦多夫为代表的辨证冲突论和以科瑟尔为代表的(功能冲突论)。

31、社会调查的中心任务收集到有用的、准确的资料,一般常用的调查方法有(访谈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及文献资料查阅法。

32、问卷的设计应该注意的以下问题:一是提问的语句要简短,使人一目了然;二是避免提(带有双重含义的问题);三是问题不带倾向性;四是不提胁迫性的问题;五是不直接提敏感性问题;六是不提超出调查对象知识范围外的问题。

33、社会趋同理论最早是由荷兰著名经济学家(丁伯根)在1961年提出的。

34、人口问题的实质是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不相适应。通俗的说法就是“人口”与“人手”的关系问题。

35、社会控制的反功能一般表现在:其一,不合理的社会控制不能维护多数人的利益;其二,僵硬而有力的社会控制不利于人们对(合理目标)的追求。

36、家庭的主要功能有经济功能、生物功能、抚育和赡养的功能以及

(休息和娱乐)的功能。

37、家庭的生命周期是指家庭从形成到解体的过程,包括形成、扩展、稳定、收缩、(空巢)、解体六个环节。

38、初级社会群体一般包括家庭、邻里和(儿童游戏群体)三种主要形式。

39、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根据美国早期人类学家摩尔根的研究,指出人类家庭的发展经历了四种形式,他们分别是(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家庭、一夫一妻制家庭。40、为了说明自我意识的特征,库利引入了(镜中自我)的概念,认为在社会交往中,人们通过他人对自己行为的态度和反应来反观自己、认识自己,就像照镜子一样,从他人哪里发现自己。

三、简答题

1、简述社会交往的意义。P55-P56

答:(1)社会交往有利于个人成长;(2)社会交往是问文化传播的手段;(3)社会交往是社会构成的与发展的基础。

2、简述库利“镜中自我”观念包含的三个要素。P56

3、简述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P63-P64

4、个人与个人之间是否相互接触并通过交往建立起人际关系,受到那些因素的影响。P68

5、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障碍有哪些。P68

答:(1)以自己为中心,纯粹把对方当成工具,不尊重对方(2)猜

疑心理和操纵对方的愿望(3)自卑感和过分依赖对方以上三种情形都会成为良好人际关系的障碍。

6、简述复式角色与角色丛的关系,并以图示方式表现出来。P74-P75 答:(1)复式角色是指同一个人担当了两个以上的角色,即多种角色集于一身。角色从是指围绕某一社会角色而形成的一组角色,即一组相互依存的角色。复式角色强调的是一个人的内在关系,角色从强调的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2)图示

7、简述社会化的基本内容。P99-P102

8、简述社会化的基本过程。P104-P108

9、以家庭、邻里为例,简述初级社会群体的一般特征。P121-P123

10、简述家庭的社会功能。P132-P133

答:(1)经济功能(2)生物功能(3)抚育和赡养的功能(4)休息和娱乐的功能

11、简述社会组织的基本要素。P147-P148

12、社区的基本构成要素。P178-P179

答:(1)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基础组织起来的、进行共同的社会生活的人群(2)一定的有界限的地域(3)共同的社会生活(4)有自己的社区文化(5)社区居民对所在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13、简述社会分层的三个理论。P221-P223

14、简述韦伯社会分层的三个标准。P220

答:(1)财富,是指社会成员在经济市场中的生活机遇。即用个人的

经济收入作为划分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标准(2)声望。是指在所处的社会环境中所获得的声誉与尊敬(3)权力(政治标准)。即处在社会关系中的行动者,即是在遇到反对的情况下,也能实现自己意志的可能性。

15、简述需要论衡量分层位置上的重要性的两个方法。P222

16、简述社会控制的功能。P270-P272

17、简述社会控制的方式。P273-P275

18、请从社会学角度分析越轨行为发生的原因。

答:(1)社会失范论:社会失范是指社会失去行为规范而出现的反常状态。迪尔凯姆认为,社会的正常状态是社会规范的指导和约束下互相适应,正常生活。然而在社会迅速变动的时代,当文化价值、社会结构次同的速率转变时,原来的某些指导和约束人们行动的社会行为规范就会失效,因为它已不能指导人们适应新的变化了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就手足无措,牌无所遵循的迷茫状态,从而作出各种类型的越轨行为。

(2)亚文化群体论:是指一些与主体有显著差异的群体,它是由阶级地位、种族背景、居住地区、宗教渊源之源社会因素结合而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群体。亚文化群体服从于主体社会的一部分法律和准则,同时又具有自身特有的文化价值规范。当亚文化群体成员按照其特有的文化规范行事时,由于该文化规范与主体社会行为准则相冲突而被视为越轨。

(3)标签论:是解释越轨行为产生原因及其发展过程的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越轨不在于行为本身,而是社会反应、他人定义的结果。正是他人给某一行为下定义、贴标签才使这一行为成为越轨,并引发出进一步的越轨行为。

19、简述社会保障的正功能

答:(1)满足无劳动者能力者的基本生活需要,保障其生活的安全。这是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

(2)维护社会稳定。社会保障向失业、疾病、灾害发生造成的不幸提供保障,可以缓解各种社会矛盾,从而保持社会的稳定。

(3)保护和维持劳动者的工作能力,保障劳动力的再生产,刺激劳动力潜力的充分发挥;

(4)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进步。社会公平的实质是社会成员的机会均等。

四、案例分析题

(案例1)新生代农民工的入城困惑

中央一号文件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对此,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唐仁健说,“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80后、90后,这批人目前在农民工外出打工的1.5亿人里面占到60%,大约1个亿。他们是城市被雇佣者中劳动条件最差、工作环境最苦、收入最低的群体;同时也是中国产业工人中人数最大的群体。他们出生以后就上学,上完学以后就进城打工,相对来讲,对农业、农村、土地、农民等不是那么熟悉。另一方面,他们渴望进入、融入城市社会,而我们在很多方面还没有完全做好接纳他们的准备。

结合教材13章“社会变迁”相关理论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入城存在那些障碍?对此你有何意见和看法。

答:(一)新生代农民工入城存在的障碍:第一、户籍障碍:多年来,我国的户籍管理制度一直是影响农民工进城就业的主要障碍之一。目前,虽然全国许多地区都出台了新政策和新措施,打破户籍壁垒,但是更多是属于取消形式上的户籍歧视,而对依附在户籍上的种种不平等待遇,依然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善。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迁移定居制度、不同层次水平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及一些地区性的教育制度依然对新生代农民工有着不同程度的歧视,这就给农民工进城就业、社会保障、自身培训及子女受教育等方面造成了难以克服的障碍。第二、心理障碍:新生代农民工不愿意留在农村,“轻农、厌农、

弃农”意识严重。虽然户口在农村,他们更倾向于把自己定位为城市人,没准备再回农村,出来长见识的同时,希望能够和城市人一样“体面地活着”。但同时,他们还背负着沉重的心理负担,向往城市,却不能融入城市;想做城市人,但身份还是农民;自卑心理和悲观情绪、失衡心理和焦虑情绪、孤独心理和受挫情绪、压抑心理和怨恨情绪、被剥夺心理和抵触情绪在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中普遍存在;这种非城非乡的尴尬身份,让他们陷入了巨大的“身份”、“制度”以及“文化”认同方面的危机。第三、社保障碍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是社会保险,包括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生育保险。社会保险制度的缺失是新生代农民工最为关注的问题。目前在农民工中实行的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中,当务之急是工伤险。由于农民工主要分布在建筑、制造、采掘等行业,从事“脏累差”的体力劳动,面临巨大的劳动安全风险;而且不断发生的农民工工伤事故、不容忽视的农民工职业病群体以及由此而导致的各种各样的劳资纠纷,都表明全面推行工伤保险制度的急需和必要。在医疗保障、养老保险方面虽然有新农合与新农保,但还不能满足他们现实生活的需要。况且,金融危机之后,又出现了农民工中断参保现象,农民工不能在原来的岗位上工作,相应的保险就会中断。特别是工伤保险由雇主缴费,保证当期支付,一旦农民工离开这个岗位,企业也就不再为其缴纳工伤保险费。此外,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方面的缺失也使得新生代农民工在住房福利或补贴、在职培训或进修、各种劳动保护及保健费、子女教育、入托、社区服务、生活救助、失业救助等方面,无

法与城镇职工相比,与城镇职工存在明显差别。第四、素质障碍新生代农民工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的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但他们在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等方面仍存在差距。这就需要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素质、劳动技能和心理素质,为其真正融入城市做好全面准备。第五、制度障碍第一,政府和社会应逐步将新生代农民工纳入教育、医疗、养老等各种社会保障体系中,减轻他们在城市的生活成本,改善生活环境,同时加快工资制度的改革,提高劳动在收入中所占比例。第二,为新生代农民工群体“量身打造”住房政策,缓解安居难题。目前,在现有户籍制度尚未改变的前提下,将全部新生代农民工纳入城市的保障住房范围条件尚未成熟。但可以推动有条件的城市将有稳定职业和收入的新生代农民工逐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农民工公寓、将农民工纳入经济适用房保障范围,探索建立农民工住房公积金制度等,为新生代农民工“量身打造”住房政策,帮助新生代农民工逐步安居城市。第三,在提高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素质的同时,还要采取切实措施,解决好他们子女的就学问题,为他们留城打工解除后顾之忧。

第六、工资收入偏低与城市房价过高工资收入偏低与城市房价过高是新生代农民工无法在务工地城市长期稳定就业和生活的最大障碍。因此,必须逐步提高农民工收入水平,抑制地产价格过快上涨。另外要尽快解决农村户籍问题带来的诸多城市公共服务的缺失,比如附加在户口上面的医疗、教育、社保等公共服务,城市公共预算

必须将外来务工人员纳入服务范围,使之享受与城镇职工同城化待遇。

(二)如何消除上述障碍:

1、户籍障碍首先,改革并逐步取消现行的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只有真正取消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创造一个有利于农民向城镇转移的制度环境,才能使每个公民有平等机会享受经济快速发展的好处。从制度上改革,使户籍制度不再成为影响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制度性壁垒。其次,户籍制度改革必须与其它改革配套进行,要逐步分离附着在户籍上的就业、社会保障、子女教育等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功能;尤其是,必须进一步突破进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以有无城镇户口为前提条件的观念,尽快改变目前农民工身份转换滞后于职业转换的现状,实行以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原则,建立以常住户口、暂住户口为基础的户口登记制度,实现城乡户籍一体化,实现户籍管理由静态化向动态化的转变。

2、心理障碍首先,从社会的角度看,应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疏导,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负面心理问题,特别是政府企业和社会应该为他们的住房、教育和医疗等社会需求提供政策保障,让这些新生代农民工享受体面劳动,尽快融入城市生活;从企业和其它社会组织看,除了保护他们的健康权、生命保障权、平等就业权、休息休假权等合法的劳动权益外,还要考虑他们多方面的发展要求,比如组织各种社会文化活动,开放城市的公共文化设施,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等。同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让他们参与企业和社区的管理,这对他们融入城市、提高素质和吸收城市文明很

有必要。3、社保对策第一,要从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基本生活为出发点,根据他们职业特点、收入状况、流动程度及定居城镇意愿等标准,对农民工群体进行细分,在此基础上采取分类分层的措施保障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益。一类是长期生活在城镇并打算定居的,可将他们按富裕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使其享受较高级的福利型农村社会保障待遇;一类是短期在城镇生活的,需要建立一整套的配套措施来构建其社会保障;一类是临时在城镇打工的,可将其纳入相应阶段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内。要建立包括失业、医疗、工伤、养老保险等在内的低水平、全方位、广覆盖的多层次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再通过各层次之间的融合,最终建立城乡一体化、规范化的社会保障制度。第二,从我国实际出发,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自身需求,先解决他们迫切需要的保障需求――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再依次解决养老、失业、生育保险等。工伤保险不需要个人缴费,又不存在转移和接续的问题,容易得到用人单位和农民工个人的普遍接受;而大病住院也最易使农民工陷入贫困。农民工因工致伤、致残的事故时有发生,并因此产生一系列的劳资纠纷,这就决定了针对农民工的工伤保障制度应当作为我国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4、素质障碍第一,要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开展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培训质量。即使进行传统知识和技能培训时,也要建立完整的质量评估信息系统,增加政策法规、公共知识、心理辅导、思维转变等新内容,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城市生活和现代企业等环境变化。第二,要积极引导和吸纳新生代农民工参加社区自治组织和各类学习型、服

务型、文体型、公益志愿型等居民互助性的社区民间组织,使新生代农民工逐步融入社区生活和社区管理,成为新生代农民工加速融入城市的大熔炉。5、制度障碍新生代农民工作为我国工人阶级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作为联系农村和城市的纽带,对我国城乡统筹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解决好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积极推进“入市”进程,才能加快提升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加快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步伐,才能保证我国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案例2)社会现象解析:“中国春运”

“春运”被誉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周期性的人类大迁徙。在40天左右的时间里,将有20多亿人次的人口流动,约占世界人口的1/3。中国春运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上最大的周期性运输高峰,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

对我们中国人来说,过年就意味着回家,“回家”这两个简单的字,它所爆发出来的巨大的能量,让中国人在回家的旅途上可以忍耐一切,可以承受一切,也不得不承受一切!40天,28.5亿人次,新的世界人口迁徙记录,比去年增加3亿,交通工具各异,目的地却几乎一致,家。这就是2011年的春运,亦是每一年的春运的真实写照。

社会现象解析:利用社会学相关原理,分析“中国春运”的社会成因。

答题要求:理论与具体事例紧密结合,观点鲜明、阐述充分、层次清楚、逻辑清晰、字迹工整、字数不少于600字。

答:内在因素:1.传统文化对中国人的一种吸引力,形成一种传统习惯。几千年的“过年”传统使得人们无论如何都要往家赶,去过一年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春节。子曰“父母在,不远游”,当今社会无法不远游他乡的游子,唯有在春节才能利用假期奔回家乡看望双亲。2.寻求一种归属感,亲情的需要。一般来说,归属感属文化心理的概念,一个个体或集体对一件事物或现象的认同,并对这件事物或现象发生关联的密切程度。人人都渴望自己有归属,及得到他人的承认,并互助互爱。春运回家的人,在他乡虽有工作、有生活,但其

内心深处始终由于无法融入当地,也很难被当地认可,找不到归属感。只有家乡的景、物、人、情才是最终认同自己接受自己。3.社会需要的满足。春节回家,不同年龄的人有着不年龄人的需求。家中老人渴望出门一年的子女能够回来承欢膝下,家中留守子女则渴望父母回家团聚及带回丰富的物资。青年男女则需要回家看望父母及与好久不见的亲友团聚,同时晒晒自己一年的成果。无论何种需求,都是“回家”感情积累一年来集中爆发后在春节期间来集中体现。4.家庭的社会功能中的休息与娱乐的功能:家庭是个人休息和娱乐的场所,家庭的休息和娱乐能增加家庭生活的乐趣,丰富家庭生活的内容,密切家庭成员间的关系,调剂下恢复家庭成员的智力和体力,从而满足家庭成员的心理和生理要求。

外在因素:

1、城乡二元化分割体制造成的。多年来,我国的户籍管理制度一直是非农业和农业两种,并成为影响农民工进城就业的主要障碍之一。依附在户籍上的种种不平等待遇,如户籍制度为基础的迁移定居制度、不同层次水平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及一些地区性的教育制度等等,对农民工有着不同程度的歧视,这就给农民工进城就业、社会保障、自身培训及子女受教育等方面造成了难以克服的障碍。使得农民工与城市之间无法具有认同感、归属感。

2、社会资源分配不公平,特别是机会的不公平造成。这是政府在社会资源分配上偏好造成的,比如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不足,如:我国铁路里程只占全世界的6%,但却完成了将近全世界铁

路工作总量的四分之一,运输密度为世界之最。铁路方面表示,全国铁路日常开行的客车大约提供座席280万个左右,基本上可以满足旅客需要。但进入春运特殊时期后,客流量猛增,日均发送旅客将达到350万人次。

(案例3)你怎样认识和评价当前社会中存在的新型家庭类型如丁克家庭、单亲家庭、空巢家庭、同性恋家庭、留守家庭等。

(案例4)试述家庭结构的变化趋势。请分析为什么今天很难看到“四世同堂”的家庭结构?

人员测评与选拔期末复习资料(修正版)

人员测评与选拔期末复习资料 一、判断题(共10分) 1、良好的素质只是日后发展与事业成功的一种可能性。P3 2、“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体现出素质的表出性特征。P4 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体现出素质的差异性特征。P4 4、考试前纷纷要老师给重点的同学,表明此同学是经济人。 5、现代心理素质测评理论是由弗洛伊德提出和创立的? 6、横向结构是指将需要测评的人员素质的要素进行分解,并列出相应的项目。 纵向结构是指将每一项素质用规范化的行为特征或表征进行描述与规定,并按层次细分。P134 7、行为事件访谈是一种开放式的行为回顾式调查技术,类似于绩效考核中的关键事件法。P156 8、才能评鉴法强调辨识成功的工作绩效所需要的基本个人特征与其他特征,以区别它们和一般水准者得绩效差异。P157 9、测评与选拔标准体系及其分数等级、评语,在测评与选拔过程中,是充当一种价值等价物的作用,它一般由标准、标度和标记三个要素组成。P183 10、心理测验有五个要素:行为样组、标准化、难度客观测量、信度、效度。P237 11、心理测验的一般性原理是个体心理特征的差异性、可测性和结构性。P237 12、评价中心技术的设计基本原则为要有较高的内容效度、良好的表面效度,并关注细节。 评价中心技术主要用于高层管理人员的选拔与晋升的考核。P238 13、求职者提供的一些书面信息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首先接触到的材料。P263 14、员工推荐就是通过“内部人推荐”为某职位提供人选,不包括自荐和外部推荐。P263 15、知识测评的方法有多种,其中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是心理测验。P289 16、品德是个体在思想、政治、道德、法制、个性心理等方面所表现出的稳定的 行为特征与倾向之总和。P322 17、随着个体品德的不断成熟与观察者经验的不断丰富,最后没人所觉察到的结 果往往是一致的。P322 18、测评信度是指人员测评结果的可靠性或一致性程度。P403 测评效度是指测评结果对所测素质反映的真实程度。 二、填空题(共10分) 三、名词解释(共25分) 1、一般能力:通常指在不同种类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共同能力,例如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能力、操作能力等。所有这些能力,都是我们日常完成任

《社会学概论》模拟考试(一)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严复将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一书译作( B) A.《原强》B.《群学肄言》C.《社会学原理》D.《原富》 2、下列的社会学家,主张冲突理论的是( B) A.齐美尔B.达伦多夫C.韦伯D.孔德 3、一个群体和社会文化的外部表现为( C) A.符号B.规范C.礼俗D.价值 4、个人参加社会生活的基本群体是(D ) A.偶发群体B.社会类属C.次属群体D.首属群体 5、下列属于服务组织的是(A) A.博物馆B.图书馆C.俱乐部D.医院 6、职业流动的主流是( A) A.水平流动B.向下流动C.向上流动D.其它 7、社会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D ) A.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B.心理的需要C.生理的需要D.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8、社会控制首先是对什么的制约(A ) A.社会成员心理B.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C.社会成员的道德行为D.文化规范 9、人类有史以来最后一种家庭形式是(D) A.偶婚制家庭B.伙婚制家庭C.普那路亚家庭D.专偶制家庭 10、提出“X”理论与“Y”理论的是(D ) A.巴纳德B.涂尔干C.科塞D.麦克雷戈 11、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是(A ) A.文化元素B.文化集丛C.文化模式D.礼仪 12、社会学的科学方法论是( C) A.实证主义B.非实证主义C.历史唯物主义D.历史唯心主义 13、孔德关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理论是(C ) A.社会动力学B.社会静力学C.社会进化论D.社会发展论 14、个人社会化的特点是(A ) A.主动性B.自觉性C.互动性D.强制性 15、作为社会和文化的缩影,是个人生活的基本社会环境的是(B ) A.工作单位B.家庭C.社区D.大众传播 16、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社会关系的首要问题是( C) A.利益B.需求C.生产D.阶级 17、人类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制度是( B) A.社区B.群体C.家庭D.法律 18、组织的核心是(B ) A.组织的目标B.权力的划分C.组织的结构D.组织的功能 19、社区的首要功能是(A ) A.经济生活B.社会化C.社会控制D.社会参与 20、社会群体存在的本质反映是(B ) A.生产关系B.社会关系C.组织D.人的本质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社会学概论》练习题(含答案)

《社会学概论》综合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一词源于( A )。 A 中国 B 美国 C 英国 D 德国 2、人类社会与动物社会的本质区别是( C )。 A 语言 B 思维 C 劳动 D 直立行走 3、孔德在哪部著作中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个新名词。( C ) A 《社会学研究》 B 《社会学原理》 C 《实践哲学教程》 D 《社会学方法的规则》 4、中国社会学的起始人是( B )。 A 严复 B 康有为 C 梁启超 D 陈千秋 5、文化是指( D )。 A 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 B 人类学到的科学知识 C 人类遵循的行为规范 D 人类创造的所有财富 6、需要层次论是谁初次提出的?( D ) A 弗洛伊德 B 莱格 C 米德 D 马斯洛 7、“工作安定”属于哪种需要。( B ) A 生理的 B 安全的 C 归属的 D 自尊的 8、“镜中自我”是谁提出来的。( B ) A 米德 B 库利 C 布卢默 D 托马斯 9、以下哪种活动属于社会交往。( A ) A 朋友谈心 B 观众看电影 C 顾客的摩肩接踵 D 乘客之间的前拥后挤 10、根据交往的( C ),可以将社会交往划分为竞争、合作、冲突和顺应。 A 主体 B 形式 C 性质 D 方式 11、“不同的社会成员或社会团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相互作用方式”指( BD )。 A 冲突 B 竞争 C 合作 D 顺应

12、符号相互作用论的开创者是()。 A 库利 B 林顿 C 托马斯 D 米德 13、一位教师与学生、校长、图书馆员、校医院人员等人建立不同的角色关系叫做( B )。 A 复式角色 B 角色丛 C 实际角色 D 自致角色 14、一个人同时担当了几种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而难以协调,这种现象称为( B )。 A 角色扮演 B 角色冲突 C 角色中断 D 角色失败 15、以下哪一种活动不是集体行为( C )。 A 赶时髦 B 抢购 C 春游 D 球迷闹事 16、“人生在世,吃穿二字”的人生观是哪种人生观( A )。 A 享乐主义 B 权力主义 C 悲观主义 D 乐观主义 17、从六、七岁到十一二岁是儿童思维发展的哪个阶段( B )。 A 形式运算 B 具体运算 C 感知运算 D 前运算 18、第二次断乳是指青少年( B )。 A 心理上的矛盾 B 心理上脱离各方面的监护 C 心理上的紧张 D 心理上与父母对立 19、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需要重新走进课堂拿起书本学知识,这种现象是( D )。 A 再社会化 B 特殊社会化 C 重新社会化 D 继续社会化 20、与正式组织相比,初级社会群体的主要特征是( B )。 A 规模小 B 人际关系密切 C 存在长久 D 综合性功能 21、由父母及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 A )。 A 核心家庭 B 主干家庭 C 联合家庭 D 其他家庭 22、社会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是( A )。 A 交换关系 B 索取关系 C 对立关系 D 奉献关系 23、管理学家( C )从人性的角度对以往管理模式进行分析,提出了“X 理论”和“Y理论”。 A 泰罗 B 法约尔 C 麦格雷戈 D 梅奥

最新《人员素质测评》期末考试复习资料(2012年华工)

华工《人员素质测评》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单项选择题: 1.在特定工作岗位、组织环境和文化氛围中,可将工作中卓越成就者与表现平平者区分开的个人深层次特征称 为() A.共情 B.工作成熟度 C.组织承诺 D. 胜任特征 2.在胜任特征模型中,一个人在他人面前想表现出的形象被称为() A.自我概念 B.社会角色 C.技能 D.动机 3.通过建立胜任力特征模型能够帮助企业全面掌握员工的需求,有针对性地采取员工激励措施。这体现了胜任 特征模型对()的作用。 A.员工培训 B.工作分析 C.人员选拔 D.员工激励 4.以概念及其关系的方式存储和积累下来的经验系统是() A.知识 B.气质 C.技能 D.个性/人格 5.下列选项中对注意力要求非常高的行业是() A.彩色印刷工人 B.教师 C.文秘 D.律师 6.目前在我国组织人员的招聘过程中被广泛应用的是() A.面试 B.心理测验 C.专业笔试法 D.评价中心 7.人员筛选中,企业最常用的测试手段是() A.面试 B.笔试 C.申请表 D.心理测验 8.在面试中,考官应() A.尽量充分地展现自己的看法与观点 B.提问带有提问者本人倾向的问题 C.尽量使用封闭型的问题 D.问题的内容尽量与应聘者的过去行为有关 9.通过收集、评价候选人曾经做过的事情信息,从而预测其将来的行为,这种面谈方法被称为()A.行为事件面谈法 B.初步面试 C.非结构性面试 D.情景面试 10.下列面试方法中,比较适合于招聘中高级管理人员的是() A.行为事件面谈法 B.非结构性面试 C.情景面试 D.半结构性面试 11.人事领域中使用得最早的心理实验方法是() A.能力测验 B.人格测验 C.面试测验 D.评价中心 12.在面试中,招聘单位如果主要是想了解被试者的工作经验,可以这样问 ( ) A.你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个职业是什么 B.你大学学的是什专业 C.你喜欢什么运动 D.请谈谈你现在的工作情况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

————————————————————————————————作者: ————————————————————————————————日期: ?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 1.明确指出:“社会学是指这样一门学科,即它以解释的方式来理解社会行动”的学者是?(韦伯) 2.社会学产生于19世纪上半叶的哪个国家?(法国) 3.社会学研究功能中的解释性功能所要回答的问题是?(社会“为什么”) 4.我国把“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改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时间是?(1982年)5.不同群体针对稀有资源的斗争称为?(冲突) 6.年轻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前辈的过程称为?(正向社会化) 7.在美国社会学发展史上,对世界社会学发展最具影响力的,首推?(芝加哥学派) 8.随着人类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畜牧业与农业的分工而出现的新的社会关系是什么关 系?(地缘关系) 9.社会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后,始终是以社会调查研究所取得的经验知识作为学科发展基础的,这是社会学的?(实证性特征) 10.两种文化之间互相沟通、采借、冲突与融合的过程,被称为?(文化交流) 11.各种文化集丛不是散漫的、孤立的,它们在功能上互相联系、互相依存而构成一个特殊的文化整体,这个文化整体就是?(文化模式) 12.作为社会互动的最普遍的形式,同时也是个人赖以生存和社会赖以维系的最基本前提是?(合作) 13.职业学校教育属于?(基本社会化) 14.最早提出“角色”概念的美国心理学家是?(G·H·米德) 15.把榜样的行为当作教训是?(反模仿) 16.按照戈夫曼的观点,社会互动的最重要的特征是?(印象管理或自我呈现) 17.初级群体的规模一般是?(0—20人) 18.组织和初级群体相区别的最显著的特征是?(正式而比较明确的规定) 19.被视为克服“市场失灵”最有效机制的社会组织是什么?(政府) 20.进化论的社会分层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谁?(伦斯基) 21.拒绝社会提供的目标,但仍然以符合社会规范的手段行事,这种偏差行为是? (形式主义) 22.对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不同的社会学家有不同的回答。涂尔干认为社会学研究的特殊对象是什么?(社会事实) 23.“后工业社会论”提出,处于主导地位的是?(专业与技术人员) 24.社会同生物一样也是一个有机体,但社会不是简单的有机体而是“超有机体”,持这种观点的社会学者是? (斯宾塞) 25.第三部门组织与私人组织的最根本的区别?(非营利性)

社会学概论模拟考试一试题及答案

社会学概论模拟考试一 试题及答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严复将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一书译作 ( B)A.《原强》 B.《群学肄言》 C.《社会学原理》 D.《原富》 2、下列的社会学家,主张冲突理论的是 ( B)A.齐美尔 B.达伦多夫 C.韦伯 D.孔德 3、一个群体和社会文化的外部表现为 ( C)A.符号 B.规范 C.礼俗 D.价值 4、个人参加社会生活的基本群体是 (D )A.偶发群体 B.社会类属 C.次属群体 D.首属群体 5、下列属于服务组织的是 (A)A.博物馆 B.图书馆 C.俱乐部 D.医院 6、职业流动的主流是 ( A)A.水平流动 B.向下流动 C.向上流动 D.其它 7、社会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D )A.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B.心理的需要C.生理的需要D.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8、社会控制首先是对什么的制约 (A )A.社会成员心理B.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C.社会成员的道德行为D.文化规范 9、人类有史以来最后一种家庭形式是 (D)A.偶婚制家庭 B.伙婚制家庭C.普那路亚家庭 D.专偶制家庭 10、提出“X”理论与“Y”理论的是 (D ) A.巴纳德 B.涂尔干 C.科塞 D.麦克雷戈 11、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是(A )A.文化元素 B.文化集丛 C.文化模式D.礼仪 12、社会学的科学方法论是 ( C)A.实证主义 B.非实证主义 C.历史唯物主义 D.历史唯心主义

13、孔德关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理论是 (C )A.社会动力学 B.社会静力学C.社会进化论 D.社会发展论 14、个人社会化的特点是 (A )A.主动性 B.自觉性 C.互动性 D.强制性 15、作为社会和文化的缩影,是个人生活的基本社会环境的是 (B )A.工作单位 B.家庭 C.社区 D.大众传播 16、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社会关系的首要问题是 ( C)A.利益 B.需求 C.生产 D.阶级 17、人类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制度是 ( B)A.社区 B.群体 C.家庭D.法律 18、组织的核心是 (B )A.组织的目标 B.权力的划分 C.组织的结构 D.组织的功能 19、社区的首要功能是 (A )A.经济生活 B.社会化 C.社会控制 D.社会参与 20、社会群体存在的本质反映是 (B )A.生产关系 B.社会关系 C.组织D.人的本质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现代社会变迁的特点有 (ABCDE ) A.速度日趋加快 B.受科学技术的影响越来越大C.带来了越来越多的问题D.受人们自觉控制的程度不断提高E.相关性日趋增强 2、我国家庭的发展,出现了同西方家庭发展相同的趋势,主要表现在(ABC )A.家庭规模小 B.家庭功能有所变化C.对家庭价值的认识趋向现代化 D.家庭规模扩大E.对家庭价值的认识出现后现代意识

人员素质测评(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期末考试)

(考试资料)人员素质测评 1. 下面选项中,哪一种方法不属于封闭式问卷?()A.问答法 2.面试中,所谓()原则是指主试人应该从多方面去把握考生的内在素质,应从整个的行动反应中系统地、完整地测评某种素质,而不能仅凭某一个行为反应就下断言。C.全面性 3.具有“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情绪易于冲动、心境变化剧烈,具有外倾性”特征的人属于()气质类型。A.胆汁质 4.根据测验的()可以将心理测验划分为描述性、预测性、诊断咨询性等形式。B.目的 5.面试时,素质可以通过言辞、声音和体态语来体现,言辞约占传递信息的()。A.7% 6.关于权重确定的专家咨询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具有科学的检验手段 7.()原则是指素质测评要以被测人行为为依据,统一考察测评实体行为的效果和动机。D.行为性 8.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活动,不健全的素质可以健全起来,缺乏的素质可以获得不同程度的补偿,一般性的素质可以训练成为特长素质,这说明,素质具有()。B.可塑性 9.被认为是最有效且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评价中心形式是()。B.公文处理 10.下列不是评价中心特点的是()。D.抽象性 11.在评价中心的活动中,要求考生表现的是(),主试人观察评定的是行为。这体现了评价中心的行为性特点。D.行为 12.为了区分被测评者的差异,尽量拉开分数档次,对测评分数的综合宜采用()。D.连乘综合法 13.物理测试不包括()。D.心理测试 14.通过设计一系列真实环境供工作中需要处理的各类公文,要求被试人员以管理者的身份,在规定时间内对各类公文材料进行处理,形成处理报告,然后与别人进行讨论。评价人员通过观察此过程中其行为表现,对被试人员的计划、组织、分析、判断、文字等等能力进行评价,这种测试活动是()。A.公文处理法 15.在测评项目(指标)分数的综合中,为体现各个指标在整体中的重要程度,宜采用()。C.加权综合法D.连乘综合法 16.具有“深思熟虑、善于分析、善于综合、轻率、武断、主观、自以为是”特征的品德属于()型品德特征。D.理智 17.“假如我现在告诉你因为某种原因,你可能难以被录用,你如何看待呢?”面试时这种提问方式是()。 A.假设式 18.在人员素质测评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C.能力性向测验 19.通过询问面试对象的教育、工作、家庭成长等问题来了解面试对象的求职动机、成熟度、专业技术背景等要素的面试题型是()。C.背景型 20.在素质测评标准体系中,一般在素质测评目的下规定()。B.测评内容 21.在确定测评指标权重的方法中,加权者依据自己的经验权衡每个测评指标的轻重直接加权是指()。 D.主观加权法 22.通过对实际工作中特别有效或无效的工作者行为的简短描述来调查与分析工作的方法,叫做()。D.关键事例法 23.在进行人口数据统计时,将性别分成“男性”和“女性”,然后用“1”表示“男性”,用“2”表示女性。这种量化形式属于()量化。A.类别 24.评价中心最主要的特点是()。D.情境模拟性 25.使评价中心具有较高效度的主要原因是由()决定的。B.综合性 26.在进行数据综合时,为了便于拉开档次,提高“灵敏”度,最好采用()。D.连乘综合法 27.对测评结果进行总体水平分析,其目的是通过有关反映集中趋势的指标,把握全部测评者的()。D.一般水平 28.哪种测评形式,是在工作情境模拟测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D.评价中心 29.低信度的测评者用高信度的测评方法所得到的测评结果()。C.不一定是可靠的 30.对测评结果进行整体差异分析时,常见指标是()。A.标准差与差异系数 31.从近几年面试的实践来看,面试的发展出现的趋势是()。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社会学复习内容 名词解释 一: ①社会角色: 定义一: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角色是指,有人的互动行为所表现的特定社会地位、身份所决定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模式行为,既指人们对具有特定地位和身份的人的行为的一种期望,也包括人们的相应行为,是构成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的基础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内容。 定义二:指与人们的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们的行为期望,它是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定义三:指个人在社会关系位置上的行为模式,它规定着一个人活动的范围和权利义务,是社会对处于特定地位的人的行为期待。 ②文化堕距:文化堕距:即文化滞后。由于社会的非物质文化往往慢于物质文化而变迁,正是由于两者的不同步,从而产生了差距。 ③社会制度:人们在共同体的生活中形成的、指导人们的社会活动的稳定的规范体系。社会制度包括政治法律制度、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制度等,这体现在对传播的控制方面即为传播制度。 ④社区: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生活共同体 二: ①集合行为:是指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又称集体行为或“大众行为” ②社会解组: 定义一:社会规范和制度对社会成员的约束力减弱、社会凝聚力降低的一种社会状态。当社会发生急剧变迁时,旧的规范不适用了,新的规范又未建立起来,或某些规范功能发挥受到阻碍,或几种规范体系互相冲突,人们失去了行为准则,于是发生社会解组。 定义二:因为社会变迁,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联系微弱或者不协调,社会行为规范对社会成员失去约束,从而社会的组织程度低,以及处于无组织状态的现象。社会解组有三种形式:一是失范,二是文化冲突,三是价值崩溃。因此需要重建社会规范和秩序 ③社会流动: 定义一:指一个自然人因着本身的个人成就或失败,从而达至社会阶层的转变。它是社会结构自我调节的机制之一。 定义二:指社会成员在社会关系的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移动。因此,社会流动被人们看作是社会变迁的指示器。 ④交换理论: 定义一:产生于50年代末的美国,交换理论最初是针对结构功能主义提出,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实证主义、自然主义和心理还原主义的倾向。基本研究范畴和概念包括价值、最优原则、投资、奖励、代价、公平和正义等。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

简述题 1.中国传统文化具备哪些主要的特点 答:中国传统文化带有如下特点:1、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2、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3、以家庭为本位的宗族集体主义文化4、尊君重民相辅相成的政治文化5、摆脱神学独断的生活信念6、重人伦轻自然的学术倾向。2.举例说明如何表现社会角色 答:社会角色的表现:人们在确定了所要担当的角色,直接面临一个问题就是怎样把这个角色表现出来。(1)布景与道具(2)衣着、仪表与言谈举止(3)台前、台后的表现于社会角色表现上的配合。 3.举例说明社会角色的扮演过程 答:社会角色的扮演过程:角色扮演不仅表现在上述静态上的几个方面,还表现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角色的扮演通常要经过角色期待、角色领悟和角色实践三个阶段。 4.家庭有哪些功能 答:农村家庭作为最基本的社会群体,其功能是多方面的:(1)经济功能,包括组织生产和消费两方面的功能(2)人口再生产功能(3)婚姻生活功能(4)感情交流功能(5)抚养与赡养的功能。 5.如何理解“非政府组织” 答:“非政府组织”,又常直接被称之为NGO或“第三部门”,有时候也用NPO,在管理上我国称之为民间组织、社会团体。在我国比较典型的有希望工程、残疾人基金会、各类帮困基金中心、残疾人联合会等。所具有的相同特征是:非政府的、非营利的、自治性的、非党派性质的,并且具有一定志愿性质的、致力于解决各种社会性问题的社会组织。 6.家长制管理方式有哪些特点 答:家长制管理方式的主要特征是:第一,组织内部的权力集中于最高领导人手里。第二,分工不明,责任不清。第三,任人唯亲,因人设位。第四,办事无章可循,无法可依。第五,终身制。 7.什么是城市社区它有哪些特点 答:所谓城市社区是指大量异质居民民住、规模大且人口密度高、以非农职业为主的具有综合功能的社会共同体。城市社区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居民从事职业以非农业为主,经济、政治、科技和文化比较发展,各种设施齐全;第二、人口素质较高,具有高流动性和异质性;第三、社会关系以业缘关系为主,出现匿名性、非个性化、宽容等特点;第四、社会组织机构齐全,类型结构复杂化,组织功能专业化,组织体制科层化。第五、城市社区文化具有多元性倾向。 8.我国人口问题的表现有哪些

2016 06软测_期末_复习资料.doc

试题库 填空题: 1、CMM 内容包含初始级、、、可重复级和可优化级五个等级。 2、McCall 模型划分了、 3、SQA 标准被划分成:、、三个纬度的11 个软件质量因素。 。 4、测试用例由和预期的两部分组成。 5、按照是否知道被测试程序的内部结构,测试方法可以分为:和。 6、代码复审属于,不实际运行程序。 7、单元测试内容包含如下方面:、、边界条件测试、错误处理测试和局部数据结构测试。 8、等价类划分有两种不同的情况:和。 9、动态测试的两个基本要素是、。 10、集成测试以说明书为指导,确认测试以说明书为指导。 11、软件缺陷产生的原因包括、设计、以及其他原因。 12、等价类划分有两种不同的情况:和。 13、测试用例由和预期的两部分组成。 14、软件测试的W 模型由两个V 字组成,分别代表与过程。 15、软件是包括程序、、的完整集合。 16、软件对属于各种质量因素的需求的符合性是由来测量的。 18、软件缺陷按严重程度被分为6 个等级,分别是:、、、一般错误、较小错误、测试建议。 19、软件缺陷产生的原因包括、设计、以及其他原因。 20、从内容和重点上我们可以把质量管理标准划分成、两种类型。 参考答案: 1、已定义级、 已管理级 2、软件运行、软件转移、软件修改 3、软件质量管理标准、软件项目过程标准 4、测试输入数据、输出数据 5、黑盒测试、白盒测试 6、静态测试 7、独立执行路径测试、模块接口测试 8、有效等价类、无效等价类 9、被测试程序、测试用例 10、概要设计、需求规格 11、需求分析、编写代码 12、有效等价类、无效等价类 13、测试输入数据、输出数据 14、开发、测试 15、数据、相关文档 16、软件质量度量 18、严重错误、主要错误、次要错误 19、编写说明书、编写代码 20、认证标准、评估标准 单项选择题

社会学概论机考试题

?[单项选择](1/32)、社会学这门学科在19世纪的()发轫了。(2分) ? A 、亚洲 ? B 、美洲 ? C 、南美洲 ? D 、欧洲 ?我的答案:D ?[单项选择](2/32)、()将人格划分为三个部分:本我、自我、超我。(2分) ? A 、米德 ? B 、埃里克森 ? C 、库利 ? D 、弗洛伊德 ?我的答案:D ?[单项选择](3/32)、在现实生活中,社会成员依据一定的规则和程序来进行社会互动,这些日常生活中不成文的、大家公认的互动规则是一切社会生活的基础。这一假设属于( )(2分) ? A 、符号互动学 ? B 、常人方法学 ? C 、结构功能论 ? D 、社会交换论 ?我的答案:B ?[单项选择](4/32)、核心家庭中包含两种最基本的家庭关系:夫妇关系和( )(2分) ? A 、长辈关系 ? B 、亲戚关系 ? C 、亲子关系 ? D 、亲人关系 ?我的答案:C ?[单项选择](5/32)、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称为()(2分) ? A 、超城市化 ? B 、过度城市化 ? C 、逆城市化 ? D 、城市化 ?我的答案:D ?[单项选择](6/32)、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人物是()(2分) ? A 、帕森斯 ? B 、丁伯根 ? C 、斯宾塞 ? D 、库利 ?我的答案:A ?[单项选择](7/32)、社区有的是自然形成的,有的是人为规定的。这种划分方法是()。(2分) ? A 、按社区地域广狭分类 ? B 、按社区中人群大小分类 ? C 、按社区的形成方式分类

? D 、按人们的主要活动分类 ?我的答案:C ?[单项选择](8/32)、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下形成的人们的社会关系,以及与此关系相联系的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是()。(2分) ? A 、社会制度 ? B 、社会行动 ? C 、社会结构 ? D 、社会秩序 ?我的答案:A ?[单项选择](9/32)、我国职业分层的基本特点是:职业地位的高低主要取决于()。(2分) ? A 、专业化的程度 ? B 、职务 ? C 、报酬的高低 ? D 、社会声望的高低 ?我的答案:A ?[单项选择](10/32)、对全球化表述错误的观点是( ) 。(2分) ? A 、全球化过程是一个不断出现矛盾和冲突的过程 ? B 、全球化是一个单维度的过程 ? C 、全球化是世界各国的共同性和差异性相统一的客观要求 ? D 、全球化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进程 ?我的答案:B ?[判断](11/32)、在1838年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中,孔德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一术语。(2分) ? A 、正确 ? B 、错误 ?我的答案:A ?[判断](12/32)、齐美尔认为各种社会现象、结构和过程最终都是人们之间具体互动的反映。(2分) ? A 、正确 ? B 、错误 ?[判断](13/32)、家庭这种群体之所以经久不衰,就在于它具有满足人类个体和社会需求的一定功能,同时家庭的这种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不会发生变化。(2分) ? A 、正确 ? B 、错误 ?我的答案:A ?[判断](14/32)、韦伯的科层制是纯粹理想型的。(2分) ? A 、正确 ? B 、错误 ?我的答案:A ?[判断](15/32)、城市社区亦即现代社区(2分) ? A 、正确 ? B 、错误 ?我的答案:B

全国2018年4自考真题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034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冶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涂尔干提出社会学的特殊对象是 A.社会现象 B.社会问题 C.社会事实 D.社会行为 2.马克思·韦伯提出的是 A.理解社会学 B.历史社会学 C.解释社会学 D.科学社会学 3.帕森斯的结构功能理论的重要内容是 A.理想类型 B.社会交换 C.社会冲突功能分析图式 4.创立现象学社会学的是 A.米歇尔·福柯 B.艾尔弗雷德·舒茨 C.安东尼·吉登斯 D.皮埃尔·布迪厄 5.在社会学传入中国之时,首次提出“社会学冶之名的是 A.谭嗣同 B.康有为 C.严复 D.章太炎 6.李达的代表性著作之一是 A.《大众哲学》 B.《中国社会学》 C.《唯心主义的破产 D.《社会学大纲》 7.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 A.个人与个人的关系 B.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C.群体与群体的关系 D.个人与群体的关系

8.在社会学研究方法论中,被称为反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是 A.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方法论 B.后现代主义方法论 C.诠释方法论 D.人文主义方法论 9.非介入性研究法又称为 A.实验法 B.个案法 C.文献法 D.统计法 10.人们交互作用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被称为 A.社会 B.人口 C.环境 D.社会结构 11.我国明确地采用社会建设概念,是在中国共产党的 A.十五届三中全会 B.十六届三中全会 C.十六届四中全会 D.十七届四中全会 12.文化交流开始于 A.文化传播 B.文化冲突 C.文化采借 D.文化融合 13.人在成年以后的社会化,被称为 A.重新社会化 B.再社会化 C.继续社会化 D.基本社会化 14.根据角色追求的目标,可以将社会角色划分为 A.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 B.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 C.群体角色与个人角色 D.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 15.在一些农业地区逐步形成大家一起收获庄稼的合作习惯,属于 A.契约式合作 B.制度化的传统合作 C. 自发性合作 D.指导性合作 16.霍尔提出,社会存在不同的个人空间有 A.两种 B.三种 C.四种 D.五种 17.以个人和社会网络的连接的紧密程度不同来区分,社会网络的形态可以分为 A.稳固形态和松散形态 B.互利形态和互补形态 C.强势形态和弱势形态 D.封闭形态和开放形态 18.由一对夫妇与父母和未婚子女聚居生活的家庭,被称为 A.联合家庭 B.核心家庭 C.组合家庭 D.主干家庭

人员素质测评期末复习

员素质测评 一.名词解释 1.素质:指个体为达到某种工作绩效或完成某项工作任务所具备的可以测量的,并能显着区分绩效优劣的基本条件,特征和潜在特质的集合。包括知识,技能,能力,性格,社会角色,个人动机,自我形象,态度和价值观。 2.人员素质测评:是根据一定的目的,综合运用定量与定性的多种方法,对个体的知识水平,工作技能,个性倾向及特征,能力以及发展潜力等实施测量和评价的活动。 3.素质冰山模型:也称为胜任特征模型,是指为了完成某项工作,达成某一绩效目标,要求任职者具备的一系列不同胜任特征的组合和。其中包括不同的动机,个性与品质要求,自我形象与社会特征,以及知识与技能水平等。 4.系统误差:又称为恒定误差,它是由与测量无关的变量引起的一种恒定而有规律的误差,稳定地存在与每一次测量中,测值一致,但测量结果不准确。 5.随机误差:又称可变误差,它是由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偶然因素(如外界环境,测量本身难度等)引起,且不易控制,使多次测量产生了不一致的结果。 6.信度:是指测量结果的一致性,或者稳定性程度。也就是研究者对相同或者相似的测量对象进行不同形式或不同时间的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7.面试:是指经过精心设计,在特定情境下进行的,通过面试官对应试者进行面对面交谈与观察的手段,由表及里测评应试者各方面特征的一种人员测评方法。 8.结构化面试:这种面试在实施之前首先要确定一系列与工作相关的问题,面试时面试官围绕这些问题,按照既定的程序,和应试者交谈并加以观察,根据应试者的回答和表现进行评价。 9.投射:在心理学上是指个人把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性格等人格特征,不自觉的反映于外界事物或他人的一种心理作用,亦即个人的人格结构对感知,组织及解释环境的方式发生影响的过程。 10.管理评价中心:是在有限的时间和特定的环境中,运用多种方法和技术,同时对多个人进行管理特性测量和评价的一套标准化程序。 11.测评指标:是衡量和评价与工作有关的个人特征的维度,是对抽象的测评内容进行操作化的定义,是测评指标体系的基本单位。 12.工作抽样技术:又称为工作样本,就是创造一个小型的工作环境,让求职者通过完成各种任务,来展示他们是否具备工作所需的才能。 二.简答题

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题答案

2016年10月社会学概论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二、1.社会学主要理论流派中的冲突理论渊源于马克思的社会思想,被认为是最早、也是最深刻和最系统的冲突论是马克思的( C ) 三、A.历史唯物主义 B.辩证法 C.阶级斗争理论 D.政治经济学? 四、 五、2.主张社会批判理论的学术群体是( A ) 六、A.法兰克福学派 B.芝加哥学派 C.哥伦比亚学派 D.功能学派? 七、? 八、3.在社会学的研究功能中,对影响社会事实发生、变化的主客观因素,从其因果联系上加以说明的过程称为( C )? 九、A.预测性功能 B.规范性功能 C.解释性功能 D.描述性功能? 十、 十一、4.统计调查的常用方式之一是( B )? 十二、A.文案法 B.普遍调查 C.实地实验 D.问卷调查? 十三、 十四、5.以某个社会单位或案例为一个整体进行详细考察的方法称为( D ) 十五、A.访谈法 B.典型调查 C.观察法 D.个案研究? 十六、

十七、6.在社会学研究的分析类型中,偏重经验实证主义原则的是( A ) 十八、A.定量分析 B.定性分析 C.实地研究 D.非介入性研究? 十九、? 二十、7.在社会结构类型中,由一些作为社会实体的基本单元和要素构成的社会结构是( A )?二十一、A.实体性社会结构 B.关系性社会结构 C.规范性社会结构 D.整体性社会结构? 二十二、 二十三、8.人口数量通常是指( B )? 二十四、A.人口素质 B.人口规模 C.人口结构 D.人口分布? 二十五、 二十六、9.人们直接感受文化多样性时的心理现象被称为( C )? 二十七、A.文化冲突 B.文化边际 C.文化震惊 D.文化排斥? 二十八、 二十九、10.“文化自觉”的提出者是( D )? 三十、A.吴文藻 B.孙本文 C.李达 D.费孝通? 三十一、 三十二、11.再社会化也可称为( C )? 三十三、A.反向社会化 B.继续社会化 C.重新社会化 D.基本社会化? 三十四、

社会学概论复习总结题.doc

《社会学概论》复习题 [单选题] 1?孙本文概括的关于社会学学科地位的种种观点,()认为社会学是将各门社会科学的成果从社会整体的角度加以综合得出的。 A.总和说 B.综合说 C.普遍说 D.平等说 [答案]:B 2.就不同民族文化而言,文化可以区分为()o A.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 B.主文化与亚文化 C.主文化与反文化 D.评比新文化与非评比新文化 [答案]:D 3?从年龄构成看,在人口总体屮,60以上人口占到10%及以上或65岁以上人口占到()及以上。 A.6% B.7% C.8% D.9% [答案]:B 4.弗洛伊德将人格划分为三个部分:木我、自我和()o A.主我 B.镜中我 C.超我 D.客我 [答案]:C 5?按照群体成员的身份归属以及心理认同,可以将群体区分为()o A.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 B.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C.内群体与外群体 D.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 [答案]:C 6?常常被应用与对小群体及行为研究的是()o A.参与观察法 B.实验法

C.田野调查法 D.历史比较法 [答案]:A 7?—名学生,按照角色要求应该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回答问题,但可能又因为不想让别的同学难堪而不积极表现,这种现象屈于O o A.角色冲突 B.角色距离 C.角色不清 D.角色屮断 [答案]:A &社区研究可溯源至德国社会学家(),他第一次对社区做了较为系统的描述。 A.滕尼斯 B.帕克 C.伯吉斯 D.沃思 [答案]:A 9?精英循环理论是社会学家()创立的。 A.韦伯 B.马克思 C.帕累托 D.帕森斯 [答案]:C 10.以下不属于科层制的管理方式特征的是()。 A.明确的分工 B.任人唯亲,因人设位 C.私人关系和公务关系的分离 D.量才用人 [答案]:B 11?社会化的必要条件包括两个方面:个人生物基础和外界社会环境。下列不属于个人生物基础的是()。 A.语言能力 B.思维能力 C.较长的依赖牛活期 D.大众传播媒介 [答案]:D 12?根据互动中的人际关系及其性质,社会互动可分为()。 A?二人互动、三人互动和多人互动

2015--软件测试--期末重点复习资料

第一章 1.软件测试正反两方面的观点 正面观点:Bill Hetzel博士(软件测试领域的先驱,正向思维代表)主要观点是:软件测试是为了验证软件是否符合用户需求,即验证软件产品是否能正常工作。 反面观点:Glenford J. Myers(反向思维的代表): 观点:测试是为了证明程序有错,而不是证明程序无错误。 2.软件测试的定义 IEEE 的定义: ?在特定的条件下运行系统或构件,观察或记录结果,对系统的某个方面做出评价。 ?分析某个软件项以发现现存的与要求的条件之差别(即错误)并评价此软件项的特性。 正确的定义:软件测是由“验证(Verification)”和“有效性确认(Validation)”活动构成的整体。 3.软件测试在软件开发中的地位 软件开发是生产制造软件;软件测试是验证开发出来软件的质量。类比传统加工制造企业,软件开发人员就是生产加工的工人,软件测试人员就是质检人员。 关系应该是: 1、没有软件开发就没有测试,软件开发提供软件测试的对象。 2、软件开发和软件测试都是软件生命周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软件开发和软件测试都是软件过程中的重要活动。 4、软件测试是保证软件开发产物质量的重要手段。(网上) 4.P11 V模型 第二章 1.软件缺陷 定义:IEEE STD 729(1983)对软件缺陷给出了一个标准的定义: 从产品内部看,软件缺陷是软件产品开发或维护过程中所存在的错误、毛病等各种问题。 从外部看,软件缺陷是系统所需要实现的某种功能的失效或违背。主要类型:软件缺陷的主要类型/现象有: ?功能、特性没有实现或部分实现; ?设计不合理,存在缺陷; ?实际结果和预期结果不一致; ?运行出错,包括运行中断、系统崩溃、界面混乱;

人员测评与选拔 判断题库 期末考试复习重点资料讲解

三、判断题 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1.察举是以真实言行及长期的观察为依据,故它对素质的测评比较实事求是,确实可信。(√) 2.心理测验可以在短时间内了解被试者的众多信息,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3.中心测评具有较高的预测效度,目前在应用方面呈现增长趋势。(√)4.评价中心的价值在于它比其他人事测量方法更能准确预测员工未来工作绩效。(√) 5.培训的过程,对评价中心的效果影响不大,但督导这一角色在整个过程中非常重要。(×) 改正:效果影响大 6.文件筐测验在评价中心中运用的较少,因为它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 改正:是评价中心技术中应用的最多的一种情境模拟测试手段。 7.人力资源开发的目的在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与劳动者的自身发展。(√)8.PDCA管理循环中,“P”是代表“参与人员”的意思。(×)改正:计划 9.“洋葱模型”和“冰山模型”有着本质的区别。(×) 10.在“冰山模型中”潜藏在水下的深层部分是不易改变的胜任特征。(√)11.正式组织是由个人魅力形成自然领袖的。(×) 改正:组织权力 12.为组织设立总体目标和寻求组织在环境中的地位,被称为战略性计划。(√) 13.职能型组织结构是分权型组织结构。(×) 14.认为领导者的品质基本上是天生的,与后天的培养,训练和实践无关属于传统领导特质理论。(√) 15.强制分布法是绩效考核的方法之一。(√) 16.企业工资支付能力是影响员工个人薪酬水平的因素。(×) 改正:整体 17.客观测评与主观测评主要是依据人员测评的手段和方法来说的。(√)18.对于具有隐性特征的素质,其测评是不可行的。(×)

《社会学概论》练习题库参考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社会学概论》练习测试题库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学是一门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的社会科学。 2、社会结构指社会诸要素之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相对固定的关系。 3、文化: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东西。 4、社会化:所谓的社会化,是指个体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 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5、代沟:所谓代沟是指社会的不同世代之间在价值观念和行为选择方面出现的差异、隔阂、甚至冲突。从社会学角度来看,代沟实际上反映的是社会结构、社会生活变化的速度和程度。 6、社会角色: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7、社会规范:是在特点的社会活动领域中所创设的和形成的一整套持续而稳定的规范体系,它是制约社会行动的重要结构框架。 8、社会群体:广义上指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和社会关系形成的进行共同活动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共同体;狭义上指通过直接的社会互动而形成的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类群体。 9、社会不平等:指各阶级、阶层对相对稀缺的社会价值物在占有量、获取机会、满足程度上的差异性。 10、社区发展:指通过建设以促进社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过程。 11、社会行为: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和社会有关的一切行为。 12、集合行为:集合行为又称为集体行为、大众行为。它是指一种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集合行为中,个人都不是独立地行动,而是与他人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13、拟剧论:是社会学家戈夫曼采取戏剧分析的方法,从印象管理的角度揭示人们社会互动的特点的理论。 14、社会调查方法:是人们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对社会现象和社会情况进行考察,搜集、整理、分析有关资料,并对其作出解释的一系列手段和程序的总称。 15、社会变迁:社会变迁指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引起的种种社会变动现象。社会学家把社会制度、社会生活方式以及意识形态的渐进的、突发的社会变动过程与结果都称作社会变迁。 16、社会制度:社会制度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以及与其相联系的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是制约社会行为的重要结构框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