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数学选修2-2教材分析

高中数学选修2-2教材分析

高中数学选修2-2教材分析
高中数学选修2-2教材分析

高中数学选修2-2教材内容分析

选修2-2 的主要内容: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导数及其应用”、“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等三章内容.第一章是主要讲的是导数是联系高等数学与初等数学的纽带,高中阶段引进导数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函数的性态,掌握函数思想,搞清曲线的切线问题,学好其他学科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因而在中学数学教学及解题过程中,可以利用导数思想解决诸如函数(解析式、值域、最(极)值、单调区间等)问题、切线问题、不等式问题、数列问题以及实际应用等问题.

第二章将介绍推理中的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数学发现的过程往往包含合情推理的成分,在人类发明、创造活动中,合情推理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因此,分析合情推理的过程,对于了解数学发现或其他发现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合情推理常用的思维方法是归纳和类比.归纳是由部分到整体、特殊到一般的推理,类比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与合情推理一样,演绎推理也是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推理形式.特别地,数学证明主要通过演绎推理来进行.演绎推理的一般模式是“三段论”。

第三章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复数的引入是中学阶段数系的又一次扩充,这不仅可以使学生对于数的概念有一个初步的、完整的认识,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打下了基础。通过本章的学习,要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了解数系扩充的过程以及引入复数的必要性,学习复数的一些基本知识,体会人类理性思维在数系扩充中的作用。

全书约需44课时,具体课时分配如下:

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约24课时

第二章推理与证明约12课时

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约8课时

本模块的地位和内容:

在本书模块中,我们学习导数及其应用,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1.导数是高中数学新教材中新增的知识之一,体现了现代数学思想,在研究函数性质时,有独到

之处。纵观2010年各地的新课程高考试卷,大多数以一个大题的形式考察这部分内容。内容主要

是与单调性、最值、切线这三方面有关。今年是我省新教材实施的第一届高考,虽然去年已然考

察这方面的内容,但作为新教材的新增内容,仍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复习中注重导数在解决

科技、经济、社会中的某些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导数这一部分知识可操作性比较强,教学中尽量避

免把解题的步骤和方法直接给学生,而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自己总

结方法和步骤.如在学习导数的概念时,通过曲线的切线以用高一物理中的瞬时速度来引出导数的

定义,学生通过这一过程的学习更能明确导数的应用。

2.“推理与证明”是数学的基本思维过程,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推理

一般指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证明通常包括数学中的演绎证明和实验、实践的证明.“标准”将“推理与证明”专设一章,这在我国高中数学课程中还是首次.通过本章的教学,不仅可以帮助

学生进一步把握以前学过的证明方法,也可以让他们了解猜测的一般方法。在本套教科书中,“推

理与证明”分别是《选修2-2》中的一章,二者在内容和要求上基本相似,但不尽相同.相似之

处是都将通过生活实例和数学实例,介绍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涵义,以及如何利用合情推理去

猜测和发现一些新结论,探索和提供解决一些问题的思路和方向,利用演绎推理去进行一些简单

的推理,证明一些数学结论,等等.本章还将介绍证明的两类基本方法——直接证明和间接证明,

通过数学实例说明它们的思考过程和特点等.不同之处是《选修2-2》设置的例题、练习和习题

的难度要求较高,而且在《选修2-2》中,学生还将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和简单应用.

3.章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复数的引入是中

学阶段数系的又一次扩充,这不仅可以使学生对于数的概念有一个初步的、完整的认识,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打下了基础。通过本章的学习,要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了解数系扩充的过程以及引入复数的必要性,学习复数的一些基本知识,体会人类理性思维在数系扩充中的作用。

本模块的总目标:

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导数及其应用”、“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等三章内容.

1.微积分的创立是数学发展中的里程碑,他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开创了向进代数学过度的新时期,为研究变量和函数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和手段。导数,定积分都是微积分的核心概念,他们有极其丰富的实际北京和广泛应用。在本章中,学生将通过大量实例,经历有平均变化率到瞬时变换率刻画现实问题的过程,理解导数的概念,了解导数在探究函数的单调性,极值等性质中的作用。学生还将经历求解曲边梯形的面积,汽车行走的路程等问题的过程,初步了解定积分的概念,为以后进一步学习诶积分打下基础。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讲体会导数的思想及其丰富的内涵,感受导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了解微积分的文化价值。

2.“推理和证明”是数学的基本思维过程,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推理一般包括和情推理和演绎推理。和情推理是根据以后的事实和正确的结论(包括定义,公理,定理等),实验和实践的结果,以及个人的实验和直觉等推测某些结果的推理过程,归纳,类比是和情推理常用的思维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和情推理具有猜测和发现的结论,探索和提供思路的作用,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演绎推理是根据已有的事实和正确的结论(包括定义,巩俐和定理等),按照严格的逻辑法则得到新结论的推理过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演绎推理或逻辑证明和实验,实践证明,数学结论的正确性必须通过逻辑证明来保证,即在前提正确使用推理规则得出结论。在本章中,学生讲通过对以学的知识的回顾,进一步体会和情推理,演绎推理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和差异;体会数学证明的特点,了解数学证明的基本方法,包括直接证明的方法(如分析法,综合法,数学归纳法)和间接证明法(如反证法);感受逻辑证明在数学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养成言之有理,论证有据的习惯。

3.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引入:本章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引入,初步概念,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复数的引入时中学阶段熟悉的又一次扩充,这不仅可以使学生对于数的该娘有一个初步的,完整的认识,也为进一步学习数学打下了基础通过本章学习,要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了解数系扩充的过程以及引入复数的必要性,学习复数的一些基本知识,体会人类理性思维在数系扩充中的作用。

选修2-2的重点:导数概念的实际背景,导数概念的数学表述.正确运用导数公

式以及四则运算法则求一些初等函数的导数.利用导数,结合函数图象研究函数的性质,能利用导数解决某些简单的优化问题.体会解决定积分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能利用微积分基本定理解决定积分的应用问题。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和演绎推理.综合法,分析法和反证法的思考过程和特点.数学归纳法,对引入复数的必要性的认识,理解复数的基本概念。复数代数形式的加,减,乘,除的运算法则,运算律,以及附属的加,减运算的几何意义。

选修2-2的难点:对导数概念及其表达式,正确区分导函数与函数在某一点处的

导数; 求某些复合函数的导数时如何认清哪些是中间变量. 正确区分函数在某点附近的极值与函数在某个区间上的最值. 在解决优化问题时, 对实际问题情境的认识和理解.如何求得大和与小和,它们是否趋于同一极限. 认识原函数与导函数的区别与联系,

知道求原函数与导函数是一对互逆运算. 认识原函数与导函数的区别与联系,正确决定被积函数. 类比推理和演绎推理的基本模式. 分析法和反证法的思考过程和特点. 对数学归纳法原理本质的理解.复数的减法,除法的运算法则。由于学生对数系扩充的知识部首席,因此对了解从实数到复数数系的过程有困难,由于对理解复数是一对有序的实数不习惯,一次对复数该您的理解也有一定困难。

本模块的结构,教法和学法:

人教社A版教材选修2-2供理工科学生选用,包括“导数及其应用”、“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等三章内容。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第二章推理与证明,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1.1 变化率与导,1.2 导数的计算,1.3 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1.4 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1.5 定积分的概念,1.6 微积分基本定理,1.7 定积分的简单应用。

第二章推理与证明:2.1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2.2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2.3 数学归纳法。

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3.1.1数系的扩充与和复数的概念,3.1.2复数的几何意义, 3.2.1复数代数形式的加减运算及其几何意义,3.2.2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

教法:1.教学资源分析.

1)教师资源:同头课的教师交流,确定重难点,及通读考试要求,精心选自练习题。2)学情分析:这部分内容公式多,需要学生的记忆,提灵活,变化多,对学生来说是个重点。

3)设备资源:多媒体,数学参考,资源。

2.教学对策:1. 学习导数的知识,从纵向看,要重视与前面特别是高一所学的函数知识的联系;从横向看,要重视与物理知识的联系。函数的单调性,高一学过,但使用的是初等方法,让学生将初等方法与求导的方法加以对比,就可以对学习导数的必要性有更深刻的认识了。此外,我们所学的导数是用极限方法定义的,因此,本章与前一章“极限”,联系也十分密切。在本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一些函数的知识。像函数的图象、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这些内容都是学习导数与微分的基础,将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用函数表示出来,更是解决诸如求一些实际问题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关键所在。

2.推理教学的重点在于通过具体实例理解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而不追求对概念的抽象表述。证明的教学应引导学生认识各种证明方法的特点,体会证明的必要性,对证明的技巧性不宜作过高的要求.讲清楚数学归纳法的原理,但只需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数学命题.注意文理差异.

学法:高中数学学法的培养是数学教学方法改革的需求,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市里的需要能更好的体现学生为主题的理念,家伙死奥引导学生恒却认识高中数学的特点,价钱数学思维的训练,转变为“以教师为主导”的学习迷失,引导学生正确欧诺个高中数学学法,以促进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一章:导数极其应用

导数是高中数学新教材中新增的知识之一,体现了现代数学思想,在研究函数性质时,有独到之处。纵观2010年各地的新课程高考试卷,大多数以一个大题的形式考察这部分内容。内容主要是与单调性、最值、切线这三方面有关。今年是我省新教材实施的第一届高考,虽然去年已然考察这方面的内容,但作为新教材的新增内容,仍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复习中注重导数在解决科技、经济、社会中的某些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微积分的创立是数学发展中的里程碑,他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开创了向进代数学过度的新时期,为研究变量和函数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和手段。导数,定积分都是微积分的核心概念,他们有极其丰富和广泛应用。在本章中,学生将通过大量实例,经历有平均变化率到瞬时变换率刻画现实问题的过程,理解导数的概念,了解导数在探究函数的单调性,极值等性质中的作用。学生还将经历求解曲边梯形的面积,汽车行走的路程等问题的过程,初步了解定积分的概念,为以后进一步学习诶积分打下基础。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讲体会导数的思想及其丰富的内涵,感受导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了解微积分的文化价值。

本章的重点:导数概念的实际背景,导数概念的数学表述.正确运用导数公式以及四则运算法则求一些初等函数的导数.利用导数,结合函数图象研究函数的性质,能利用导数解决某些简单的优化问题.体会解决定积分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能利用微积分基本定理解决定积分的应用问题。

本章难点:对导数概念及其表达式,正确区分导函数与函数在某一点处的导数; 求某些复合函数的导数时如何认清哪些是中间变量. 正确区分函数在某点附近的极值与函数在某个区间上的最值. 在解决优化问题时, 对实际问题情境的认识和理解.如何求得大和与小和,它们是否趋于同一极限. 认识原函数与导函数的区别与联系, 知道求原函数与导函数是一对互逆运算. 认识原函数与导函数的区别与联系,正确决定被积函数.

本章课时的安排:本章教学时间约为24课时,具体分配如下:

1.1 变化率与导数约4课时

1.2 导数的计算约3课时

1.3 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约4课时

1.4 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约3课时

1.5 定积分的概念约4课时

1.6 微积分基本定理约2课时

1.7 定积分的简单应用约2课时

小结与复习约2课时

本章的主要内容:

1.导数是联系高等数学与初等数学的纽带,高中阶段引进导数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函数的性态,掌握函数思想,搞清曲线的切线问题,学好其他学科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因而在中学数学教学及解题过程中,可以利用导数思想解决诸如函数(解析式、值域、最(极)值、单调区间等)问题、切线问题、不等式问题、数列问题以及实际应用等问题.平均变化率、瞬时变化率、导数、导函数、导数的几何意

义. 通过对实例的分析,让学生经历由平均变化率到瞬时变化率的认识过程.认识导

数概念的核心是变化率.通过函数图象中由割线到切线的变化,认识导数的几何意义.学习求函数在某一点处的导数的方法,掌握几个常用的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掌

握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并能运用导数公式以及四则运算法则求某些函数的导数.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性质,包括利用导数确定函数的单调性,求函数的极值,确定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通过曲边梯形的面积、变速运动的路程等问题,说明定积分产生的背景,概括计算定积分的基本步骤,提出定积分的概念、意义和符号表示.阐述微积分基本定理的背景和意义,学习常用函数的积分公式, 解决简单的定积分问题.

教法与学法:简化有关求导公式的推演过程,重视导数在研究函数以及在生活中优化问题的应用。重视导数及积分概念的产生的实际背景,淡化利用极限语言对导数概念进行形式化表述。注重概念产生的文化内涵,注意分别对人文科学和理工科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虽然用配方法求二次函数极值比较简单,但是它只是特殊情况下的特

殊解法,并不能解决三次函数等一般函数的极值问题.而导数是解决函数极值问题从

而是解决优化问题的一种通法.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更加方便,快捷.从物理、几何两个侧面认识定积分产生的背景,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在教学中要总结三

类不同问题中的共同思想方法和步骤,有利于渗透算法的思想,也有利于认识定积分

的本质,从而用极限的观点把求导的思想和求定积分的思想统一起来,有助于建立导

数与积分的联系,为微积分基本定理作有益的铺垫.定积分的值可能取正值,也可能取负值,还可能是0.当对应的曲边梯形位于x轴上方时,定积分的值取正值,且等于曲

边梯形的面积; 当对应的曲边梯形位于x轴下方时,定积分的值取负值,且等于曲边梯形的面积的相反数;当位于x轴上方的曲边梯形面积等于位于x轴下方的曲边梯形面积时,定积分的值为0,且等于位于x轴上方的曲边梯形面积减去位于x轴下方的曲边梯形面积.

第二章:推理与证明

“推理与证明”是数学的基本思维过程,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推理一般指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证明通常包括数学中的演绎证明和实验、实践的证明.“标准”将“推理与证明”专设一章,这在我国高中数学课程中还是首次.通过本章的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把握以前学过的证明方法,也可以让他们了解猜测的一般方法.“推理和证明”是数学的基本思维过程,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推理一般包括和情推理和演绎推理。和情推理是根据以后的事

实和正确的结论(包括定义,公理,定理等),实验和实践的结果,以及个人的实验和直觉等推测某些结果的推理过程,归纳,类比是和情推理常用的思维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和情推理具有猜测和发现的结论,探索和提供思路的作用,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演绎推理是根据已有的事实和正确的结论(包括定义,巩俐和定理等),按照严格的逻辑法则得到新结论的推理过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演绎推理或逻辑证明和实验,实践证明,数学结论的正确性必须通过逻辑证明来保证,即在前提正确使用推理规则得出结论。在本章中,学生讲通过对以学的知识的回顾,进一步体会和情推理,演绎推理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和差异;体会数学证明的特点,了解数学证明的基本方法,包括直接证明的方法(如分析法,综合法,数学归纳法)和间接证明法(如反证法);感受逻辑证明在数学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养成言之有理,论证有据的习惯。

课程学习目标: 1.结合已学过的数学实例和生活中的实例,了解合情推理的含义,能利用归纳和类比等进行简单的推理,体会并认识合情推理在数学发现中的作用.2.结合已学过的数学实例和生活中的实例,体会演绎推理的重要性,掌握演绎推理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它们进行一些简单推理.

3.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1. 结合已经学过的数学实例,了解直接证明的两种基本方法:分析法和综合法;了解分析法和综合法的思考过程、特点.

2. 结合已经学过的数学实例,了解间接证明的一种基本方法——反证法;了解反证法的思考过程、特点.

3.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数学命题(仅对理科学生)

4. 通过对实例的介绍(如欧几里得《几何原本》、马克思《资本论》、杰弗逊《独立宣言》、牛顿三定律),体会公理化思想.

本章重点: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和演绎推理.综合法,分析法和反证法的思考过程和特点.数学归纳法。

本章难点:类比推理和演绎推理的基本模式. 分析法和反证法的思考过程和特点. 对数学归纳法原理本质的理解.复数的减法,除法的运算法则。

课时安排:本章安排了三个小节,教学时间约需10课时。

2.1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约3课时

2.2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约3课时

2.3 数学归纳法约2课时

小结与复习约2课时.

本章内容:对内容安排的说明

1.本章将介绍推理中的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数学发现的过程往往包含合情推理的成分,在人类发明、创造活动中,合情推理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因此,分析合情推理的过程,对于了解数学发现或其他发现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合情推理常用的思维方法是归纳和类比.归纳是由部分到整体、特殊到一般的推理,类比是由特殊到特殊

的推理.与合情推理一样,演绎推理也是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推理形式.特别地,数学证明主要通过演绎推理来进行.演绎推理的一般模式是“三段论”.

2.数学内部规律的正确性必须通过逻辑推理的方式证明,这正是数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显著特点.本章学习两类基本的数学证明方法: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这部分的内容实际上是对学生已学过的基本证明方法的总结,因此学生并不陌生.本章介绍了直接证明的两种基本方法:综合法和分析法,间接证明的一种基本方法:反证法.

4.数学归纳法是理科学生学习的内容,它也是一种直接证明的方法.与以往教科书

不同的是,本章设置了相应的内容以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

教法与学法:

对教学的几个建议:1. 推理教学的重点在于通过具体实例理解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而不追求对概念的抽象表述.

2. 证明的教学应引导学生认识各种证明方法的特点,体会证明的必要性,对证明的技巧性不宜作过高的要求.

3. 讲清楚数学归纳法的原理,但只需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数学命题.

4. 注意文理差异.

学法:1.准确把握教学要求。2.价钱相关知识的联系性,强调数学思想方法。3.恰当使用信息技术。

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本章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复数的引入是中学阶段数系的又一次扩充,这不仅可以使学生对于数的概念有一个初步的、完整的认识,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打下了基础。通过本章的学习,要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了解数系扩充的过程以及引入复数的必要性,学习复数的一些基本知识,体会人类理性思维在数系扩充中的作用。

课程目标:1.在问题情境中了解数系的扩充过程,体会实际需求与数学内部的矛盾(数的运算规则、方程求根)在数系扩充中的作用,感受人类理性思维的作用以及数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2.理解复数的基本概念以及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

3.了解复数的代数表示法及其几何意义。

4.了解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了解复数代数形式的加、减运算的几何意义。

本章的重点:复数的概念,复数的代数形式,复数的向量表示。引入复数的必要性的认识,理解复数的基本概念。复数代数形式的加,减,乘,除的运算法则,运算律,以及附属的加,减运算的几何意义。

本章的难点:复数的减法,除法的运算法则。由于学生对数系扩充的知识部首席,因此对了解从实数到复数数系的过程有困难,由于对理解复数是一对有序的实数不习惯,一次对复数该您的理解也有一定困难。

本章课时的安排:本章教学时间月6课时,具体分配如下:

3.1.1数系的扩充与和复数的概念约1课时

3.1.2复数的几何意义约1课时

3.2.1复数代数形式的加减运算及其几何意义约1课时

3.2.2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约1课时

小结约1课时

本章的主要内容:

本章内容分为2节:3.1 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3.2 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1)复数系是在上述系的基础上扩充儿得到的,为了帮助学生了解抚仙湖的必要性,了解实际要求和数学内部的矛盾在数系扩充中的作用,本章从一个思考为他开始,在问题情境中简单介绍了由实数系扩到复数系的过程,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复数的欲望,而且也可以比较自然的引入复数的学习之中。

复数的概念是整个复数内容的基础,复数的有关概念都是围绕复数的代数表示展开的吗,序数单位,实部,虚部的命题,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以及虚数,春虚数鞥概念的理解麦兜应促进对复数实质的理解,即复数手实际上一有序的实数对。

类比实数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把复数在直角坐标系中表示,把复数在直角坐标系中表示出来,就得到了复数的集合表示。用复平面内的点或平面向量表示复数,不仅使抽象的复数娱乐直观形象的表示,而且也使数和形得到了有机的结合。

(2)复数代数形式的四个运算,及复数代数形式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重点是加法和乘法。复数加法和乘法的法则是规定的,其合理性便现在;这种规定与实数的加法,乘法的法则是一致的,而且实数的加法,乘法的有关运算仍然成立的。

教法与学法:

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重点在于基本概念的理解,了解人类数集发展的历史,培养开拓创新的意识,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初次接触虚数,要从感性上认识把握,掌握基本原则,关于习题,关键在于把握方法,分清题型,抓住本质。

学法:1.准确把握教学要求。2.价钱相关知识的联系性,强调数学思想方法。3.恰当使用信息技术。

高中数学选修内容知识点归纳

选修之1常用逻辑用语 一、命题及其关系 1.命题 (1)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 其中判断为真的语句叫做真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叫做假命题. (2)对于“若p,则q”形式的例题,p叫做命题的条件,q叫做命题的结论. 2.四种命题 原命题:若p,则q . 逆命题:若q,则p . (2)如果q成立时,p一定成立,即q?p,则称p是q的必要条件; (3)如果既有p?q,又有q?p,则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充要条件. 三、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1.联结词及记号

逻辑联结词记号意义且p∧q p且q 或p∨q p或q ?非p 非p (2)全称命题“对M中任意一个x,有p (x)成立”可用符号简记为 ?∈, x M p x ,() 读作“对任意x属于M,有p (x)成立”. 2.存在量词 (1)短语“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在逻辑中通常叫做存在量词,并用符号“?”表示.含有存在量词的命题,叫做特称命题. 注:常见的存在量词还有“有些”、“有一个”、“对某个”、“有的”等. (2)特称命题“存在M中的一个x,使p(x)成立”可用符号简记为 ?∈, ,() x M p x 读作“存在一个x属于M,使p(x)成立”. 3.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 (1)全称命题:,(). p x M p x ?∈ 否定:,(). ??∈? p x M p x (2)特称命题:,(). ?∈ p x M p x 否定:,(). ??∈? p x M p x

选修之2圆锥曲线 一、椭圆 1.定义 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这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椭圆的焦距. 2.标准方程 (1)焦点在x轴上: 22 22 1 x y a b +=. 二、双曲线 1.定义 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小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这两个定点叫做双曲线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双曲线的焦距. 2.标准方程 (1)焦点在x轴上: 22 22 1 x y a b -=. (2)焦点在y轴上: 22 22 1 y x a b -=. 说明:注意双曲线中c为a,b,c中的最大数,c2=a2+b2.

人教课标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一章学情分析与教材分析-新版

第一章空间几何体 (一)学情分析: 本章内容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基础上展开的.例如,对于棱柱,在义务教育阶段直观认识正方体、长方体等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棱柱的结构特征及其体积、表面积.因此,在教材内容安排中,特别注意了与义务教育阶段“空间与图形”相关内容的衔接. 本章中的有关概念,主要采用分析详尽实例的共同特点,再抽象其本质属性空间图形而得到.教学中应充分使用直观模型,必要时要求学生自己制作模型,引导学生直观感知模型,然后再抽象出有关空间几何体的本质属性,从而形成概念. 柱体、锥体、台体和球体是简单的几何体,繁复的几何体大都是由这些简单的几何体组合而成的.有关柱体、锥体、台体和球体的研究是研究比较繁复的几何体的基础.本章研究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三视图和直观图、表面积和体积等.运用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度量计算等方法,认识和探索空间几何图形及其性质. (二)教材分析: 1.核心素养 我们在高中阶段要培养学生数学的三大能力:计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本章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学中,要坚持循序渐进,逐步渗透空间想象能力面的训练.由于受有关线面位置关系知识的限制,在讲解空间几何体的结构时,我们应该多强调感性认识.要确凿把握这方面的要求,防止拔高教学.重视函数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要求,通过电脑绘制简单几何体的模型,使学生初步感受到信息技术在学习中的严重作用. 2.本章目标 (1)认识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

①利用实物模型、计算机软件观察大量空间图形. ②运用空间几何体的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 (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①能画出简单空间图形(长方体、球、圆柱、圆锥、棱柱等的简捷组合)的三视图,能识别上述的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会使用材料(如纸板)制作模型,会用斜二侧法画出它们的直观图. ②通过观察用两种方法(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画出的视图与直观图,了解空间图形的例外表示形式. ③完成实习作业,如画出某些建筑的视图与直观图(在不影响图形特征的基础上,尺寸、线条等不作严格要求). (3)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①了解球、棱柱、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不要求记忆公式).②会使用球、棱柱、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计算一些简单几何体的体积和表面积. 3.课时安排 本章教学时间约需12课时,详尽分配如下: 3课时 3课时 1.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1.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1.3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章末检测题 4.本章重点3课时

高中数学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测试题(精选.)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测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2018·辽宁阜新实验中学月考)已知命题p :x2+2x -3>0,命题q :x>a ,若綈q 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綈p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1,+∞) B. (-∞,1] C. [-1,+∞) D. (-∞,-3] 2.若220x x --<是2x a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02a << B. 2a > C. 02a <≤ D. 2a ≥ 3.已知集合{}2|9 A x y x ==-, {}| B x x a =≥,若A B A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3-∞- B. (),3-∞- C. (],0-∞ D. [ )3,+∞ 4.已知a R ∈,则“0a =”是“()2f x x ax =+是偶函数”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5.全集{}2,1,0,1,2U =--,集合{}2,2A =-,集合{} 210B x x =-=,则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为( ) A. {}1,0,1- B. {}1,0- C. {}1,1- D. {}0 6.命题“x R ?∈, 3210x x -+>”的否定是( ) A. x R ?∈, 3210x x -+< B. x R ?∈, 3210x x -+≤ C. x R ?∈, 3210x x -+≤ D. 不存在x R ∈, 3210x x -+> 7.已知命题:p 若α β, a α,则a β;命题:q 若a α, a

数学高中选修课校本课程介绍.doc

数学与逻辑思维选修课程 一、总体目标 数学不仅具有基础性、工具性和广泛的应用性价值,而且蕴含了丰富的人文价值。数学在育人方面主要有以下体现:一是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二是可以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三是可以优化学生的个性品质。 着眼于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 时,应当对数学问题的破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有所了解和认识,这不仅因为数学的发展为人类文明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 法,需要学生去学习和掌握,更重要的是为学生将来能独立地开展科 学探究、创新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和所必须具有的思想与方法。因此本课程着眼于:把“学生所求的、把学生所缺的、把学生所急的” 数学好东西尽可能以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引领学生拓宽数学知识视野,渗透常用数学思想方法,加深对数学本质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协作意识和良好的思维品质与 科学态度;感受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数学方法的巨大创造力,让学生学得兴致,学有所成。 二、具体目标 具体目标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与技能 学习和掌握高中数学知识基底,完成高中知识与大学知识的衔

接。深刻理解数学的有关概念,掌握数学相关规律。掌握数学的科学 思想和科学方法,初步能应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来分析数学问题和解决数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学习过程,懂得如何进行科学探究的活动;体会数学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研究方法;学会如何分析数学情景,学会如何进行建模, 熟练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常规和典型的方法与技巧。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通过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数学、关注数学的 发展和数学为社会的发展所带来的巨大贡献,树立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科学观和人生观。 三、课程内容 本课程以高中数学与大学数学衔接点为抓手,充分注意到现有高中数学教材的课程简介:通常定位于那些核心类、支撑性知识。选修 课程中的基础性内容是为那些希望在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发展的学生而设置的。提高性内容则是为那些希望在理工、经济等方面发展的学生而设置的.拓展性内容则是对数学有兴趣和希望进一步提高数学 素养的学生而设置的。对于数学探究、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建模、数 学文化则是贯穿于整个选修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这些内容不单独设置。

高中数学专题练习常用逻辑用语

高中数学 课间辅导----常用逻辑用语 1.设5 :(1,)2 p x ?∈使函数22()log (22)g x tx x =+-有意义,若p ?为假命题,则t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 2.“三个数a ,b ,c 成等比数列”是“2b ac =”的 条件.(填“充分不必要、充要、必要不充分、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3.设实数1a >,1b >,则“a b <”是“ln ln a b a b ->-”的 条件.(请用“充分不必要”、“必要不充分”、“充要”、“既不充分也不必要”中之一填空) 4.命题:p x R ?∈,()f x m ≥,则命题p 的否定p ?是 . 5.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 ①命题“?x∈R,x 2+2>0”的否定; ②“若x 2+y 2=0,则x ,y 全为0”的否命题; ③“全等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的逆命题; ④“圆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的逆否命题. 6.已知命题p :|x ﹣1|<2和命题q :﹣1<x <m+1,若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 . 7.命题“?x∈R,x 2+x+1≤0”的否定是 . 8.命题“0,21x x ?>>”的否定 . 9.已知命题:p 对任意的[]21,2,0x x a ∈-≥,命题:q 存在2,220x R x ax a ∈++-=,若命题“p 且q ”是真命题,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10.设p :3||>-a x ,q :0)12)(1(≥-+x x ,若p ?是q 的充分不必充要条件,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11.已知命题p :“0>?x ,有12≥x 成立”,则p ?为_______. 12.给出下列五个命题: ①函数()ln 2f x x x =-+在区间()1,e 上存在零点; ②若()0'0f x =,则函数()y f x =在0x x =处取得极值; ③命题“2,0x R x x ?∈->” 的否定是“2,0x R x x ?∈->”; ④“12x <<” 是“21x >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⑤若函数()2y f x =+是偶函数,则函数()y 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2x =对称;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请填上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 13.给出下列命题: ①半径为2,圆心角的弧度数为 12的扇形面积为12 ; ②在ABC ?中,A B <的充要条件是sin sin A B <; ③在ABC ?中,若4AB = ,AC =3B π= ,则ABC ?为钝角三角形;

高中数学选修2-1主要内容

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 1.1命题及其关系 定义:一般地,我们把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其中判断为真的语句叫做真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叫做假命题。 命题的构成――条件和结论 定义:从构成来看,所有的命题都具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构成.在数学中,命题常写成“若p,则q”或者“如果p,那么q”这种形式,通常,我们把这种形式的命题中的p叫做命题的条件,q叫做命题结论. 真命题:如果由命题的条件P通过推理一定可以得出命题的结论q,那么这样的命题叫做真命题. 假命题:如果由命题的条件P通过推理不一定可以得出命题的结论q,那么这样的命题叫做假命题. 四种命题:定义1:一般地,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那么我们把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另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的逆命题. 定义2:一般地,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恰好是另一个命题的条件的否定和结论的否定,那么我们把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否命题.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另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的否命题. 定义3:一般地,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恰好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的否定和条件的否定,那么我们把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为逆否命题.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另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的逆否命题. 形式: 原命题:若P,则q.则: 逆命题:若q,则P. 否命题:若¬P,则¬q.(说明符号“¬”的含义:符号“¬”叫做否定符号.“¬p”表示 p的否定;即不是p;非p) 逆否命题:若¬q,则¬P. 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

由于逆命题和否命题也是互为逆否命题,因此四种命题的真假性之间的关系如下: (1)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 (2)两个命题为互逆命题或互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 1.2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定义:如果命题“若p,则q”为真命题,即p ? q,那么我们就说p是q的充分条件;q 是p必要条件. 一般地,如果既有p?q ,又有q?p 就记作 p ? q. 此时,我们说,那么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充要条件.显然,如果p是q的充要条件,那么q也是p的充要条件.概括地说,如果p ? q,那么p 与 q互为充要条件. 一般地, 若p?q ,但q ≠>p,则称p是q的充分但不必要条件; 若p≠>q,但q ?p,则称p是q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若p≠>q,且q ≠>p,则称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1.3 简单的逻辑连接词 一般地,用联结词“且”把命题p和命题q联结起来,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q 读作“p且q”。 一般地,用联结词“或”把命题p和命题q联结起来,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q,读作“p或q”。 一般地,我们规定: 当p,q都是真命题时,p∧q是真命题;当p,q两个命题中有一个命题是假命题时,p ∧q是假命题;当p,q两个命题中有一个是真命题时,p∨q是真命题;当p,q两个命题都是假命题时,p∨q是假命题。 一般地,对一个命题p全盘否定,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读作“非p”或“p 的否定”。 若p是真命题,则¬p必是假命题;若p是假命题,则¬p必是真命题; 命题的否定是否定命题的结论,而命题的否命题是对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同时进行否定。 1.4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所有的”“任意一个”这样的词语,这些词语一般在指定的范围内都表示整体或全部,这样的词叫做全称量词,用符号“?”表示,含有全称量词的命题,叫做全称命题。 “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这样的词语,这些词语都是表示整体的一部分的词叫做存在量词。并用符号“?”表示。含有存在量词的命题叫做特称命题(或存在命题)。 一般地,对于含有一个量词的全称命题的否定,有下面的结论: 全称命题P: ?∈ ,() x M p x 它的否定¬P ¬P(x)

高中数学常用逻辑用语知识点

高中数学常用逻辑用语 目标认知 考试大纲要求: 1. 理解命题的概念;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 2. 了解命题“若p,则q”的形式及其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分析四种命题相互关系. 3. 理解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 4. 理解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意义;能正确地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 重点: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判定 难点:根据命题关系或充分(或必要)条件进行逻辑推理。 知识要点梳理 知识点一:命题 1. 定义: 一般地,我们把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做命题. (1)命题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构成. 命题通常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如p,q,r,m,n等. (2)命题有真假之分,正确的命题叫做真命题,错误的命题叫做假命题. 数学中的定义、公理、定理等都是真命题 (3)命题“”的真假判定方式: ①若要判断命题“”是一个真命题,需要严格的逻辑推理;有时在推导时加上语气词“一定”能帮助判断。如:一定推出. ②若要判断命题“”是一个假命题,只需要找到一个反例即可. 注意:“不一定等于3”不能判定真假,它不是命题. 2. 逻辑联结词: “或”、“且”、“非”这些词叫做逻辑联结词. (1)不含逻辑联结词的命题叫简单命题,由简单命题与逻辑联结词构成的命题叫复合命题. (2)复合命题的构成形式: ①p或q;②p且q;③非p(即命题p的否定). (3 ①当p、q同时为假时,“p或q”为假,其它情况时为真,可简称为“一真必真”; ②当p、q同时为真时,“p且q”为真,其它情况时为假,可简称为“一假必假”。 ③“非p”与p的真假相反. 注意: (1)逻辑连结词“或”的理解是难点,“或”有三层含义,以“p或q”为例:一是p成立且q不成立,二是p不成立但q成立,三是p成立且q也成立。可以类比于集合中“或”.

(完整word版)高中数学选修1-1《常用逻辑用语》知识点讲义.docx

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 一、命题 1、定义: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语句,分为真命题和假命题. 2、一般形式:“ 若p则q” . 二、四种命题 原命题:若 p则 q p q 逆命题:若 q则 p q p 否命题:若p则 q p q 逆否命题:若q则 p q p 例:原:若一个数是负数,则它的平方是正数.(真) 逆:若一个数的平方是正数,则这个数是负数.(假 ) 否:若一个数不是负数,则它的平方不是正数.(假 ) 逆否:若一个数的平方不是正数,则这个数不是负数.(真 ) 结论 :①互为逆否的命题同真,同假. ②原命题与逆命题、原命题与否命题的真假无关. 三、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1、若 p q , 称 p是 q的充分条件, q是 p的必要条件 . 2、若 p q, 称 p不是 q的充分条件, q不是 p的必要条件 . 3、若 p q而且 q p, 记作“ p q” , 称 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简 称 p是 q的充要条 件 .

注:可以借助集合关系来判定: p q p是 q的充分条件 . p q p是 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 例: “ 福州人” “ 福建人” 集合 “ 福州人”“ 福建人” 命题 “福州人”是“福建人”的充分条件 . “福建人”是“福州人”的必要条件 . 四、复合命题真假的表格. 1、2、3、

五、全称量词、存在量词 1、全称命题 p :x M , P x 2、特称命题 p : x0M , P x0 它的否定 p :x M , P x0它的否定 p : x M , P x 例:“ 四边形都有外接圆” P :四边形ABCD ,都有A、B、C、D共圆.全称命题 P : 四边形 A1 B1C1D1其中A1 + C1 =200,其中 A、 B、 C、D不共圆 . 特称命题 “存在 x0R,使 x02 +2x020 " P : x0R,使 x02 +2x020 P : x R, x2 +2x 20

高中数学选修22主要内容

第一章 导数及其应用 变化率与导数 问题中的变化率可用式子 1 212) ()(x x x f x f --表示, 称为函数f (x )从x 1到x 2的平均变化率 若设12x x x -=?, )()(12x f x f f -=? (这里x ?看作是对于x 1的一个“增量”可用x 1+x ?代 替 x 2, 同 样 ) ()(12x f x f y f -=?=?)则平均变化率为 = ??=??x f x y x x f x x f x x x f x f ?-?+=--)()()()(111212 在前面我们解决的问题: 1、求函数2 )(x x f =在点(2,4)处的切线斜率。 x x x f x f x y ?+=?-?+=??4)()2(,故斜率为4 2、直线运动的汽车速度V 与时间t 的关系是12 -=t V ,求o t t =时的瞬时速度。 t t t t v t t v t V o o o ?+=?-?+=??2) ()(,故斜率为4 二、知识点讲解 上述两个函数)(x f 和)(t V 中,当x ?(t ?)无限趋近于0时,t V ??(x V ??)都无限趋近于一个常数。 归纳:一般的,定义在区间(a ,b )上的函数)(x f ,)(b a x o ,∈,当x ?无限趋近于0 时, x x f x x f x y o o ?-?+=??)()(无限趋近于一个固定的常数A ,则称)(x f 在o x x =处可导,并称A 为)(x f 在o x x =处的导数,记作)('o x f 或o x x x f =|)(', 函数y =f (x )在x =x 0处的瞬时变化率是: 000 0()()lim lim x x f x x f x f x x ?→?→+?-?=?? 我们称它为函数()y f x =在0x x =出的导数,记作'0()f x 或0' |x x y =,即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四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四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的理论 本文分析的内容为新人A教版高中数学(必修四),运用系统理论进行研究,其出发点就是将教材看成是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要素之间整体与部分的构成关系,以及形成的不同质态的分系统及其排列次序。 进行教材分析,首先从整个数学教育发展到教师个人专业成长,再到课堂教学等方面研究教材分析的意义;然后,按照树立正确教材观、深刻理解课标、分析教材特点、分析教材内容结构、处理教材等步骤研究如何科学分析高中数学教材,其中的案例均来自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四);最后,结合典例分析的感悟,提出了高中数学教材分析时应坚持的思想性、实践性、整体性及发展性原则,以提升教材分析的效果。 二、数学必修四第三章的教材分析 从系统上看作为新课程高中数学非常重要的必修四,它是由“第一章三角函数、第二章平面向量、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三部分内容组成。内容层层递进,逐步深入,这对于发展学生的运算和推理能力都有好处。 本章内容以三角恒等变换重点,体会向量方法的作用,并利用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等建立的正弦、余弦值的等量关系。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推导中体现了数形结合思想以及向量方法的应用;从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推出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的过程中,始终引导学生

体会化归思想;在应用公式进行恒等变换的过程中,渗透了观察、类比、特殊化、化归等思想方法。特别是充分发挥了“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的作用,对学生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进行引导。教材还对三角变换中的数学思想方法作了明确的总结。 本章还强调了用向量方法推导差角的余弦公式,并用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推导和(差)角公式、二倍角公式。要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运算能力上,降低变换的技巧性要求。教学时应当把握好这种“度”,遵循“标准”所规定的内容和要求,不要随意补充知识点(如半角公式、积化和差与和差化积公式,这些公式只是作为基本训练的素材,结果不要求记忆,更不要求运用)。 三、数学必修四第三章第一课时的教材分析 3.1教学要求: 基本要求: ①能利用和、差、倍角的公式进行基本的变形,并证明三角恒等式。 ②能利用三角恒等变换研究三角函数的性质。 ③能把一些实际问题化为三角问题,通过三角变换解决。 发展要求: ①了解和、差、倍角公式的特点,并进行变形应用。 ②理解三角变换的基本特点和基本功能。 ③了解三角变换中蕴藏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3.2重点难点:

(完整word)高中数学选修2-2主要内容

第一章 导数及其应用 1.1 变化率与导数 问题中的变化率可用式子 1 212) ()(x x x f x f --表示, 称为函数f (x )从x 1到x 2的平均变化率 若设12x x x -=?, )()(12x f x f f -=? (这里x ?看作是对于x 1的一个“增量”可用x 1+x ?代 替 x 2, 同 样 ) ()(12x f x f y f -=?=?)则平均变化率为 = ??=??x f x y x x f x x f x x x f x f ?-?+=--)()()()(111212 在前面我们解决的问题: 1、求函数2 )(x x f =在点(2,4)处的切线斜率。 x x x f x f x y ?+=?-?+=??4)()2(,故斜率为4 2、直线运动的汽车速度V 与时间t 的关系是12 -=t V ,求o t t =时的瞬时速度。 t t t t v t t v t V o o o ?+=?-?+=??2) ()(,故斜率为4 二、知识点讲解 上述两个函数)(x f 和)(t V 中,当x ?(t ?)无限趋近于0时,t V ??(x V ??)都无限趋近于一个常数。 归纳:一般的,定义在区间(a ,b )上的函数)(x f ,)(b a x o ,∈,当x ?无限趋近于0 时, x x f x x f x y o o ?-?+=??)()(无限趋近于一个固定的常数A ,则称)(x f 在o x x =处可导,并称A 为)(x f 在o x x =处的导数,记作)('o x f 或o x x x f =|)(', 函数y =f (x )在x =x 0处的瞬时变化率是: 000 0()()lim lim x x f x x f x f x x ?→?→+?-?=?? 我们称它为函数()y f x =在0x x =出的导数,记作'0()f x 或0' |x x y =,即

人教课标版高中数学选修4-4:选修4-4学情分析与教材分析-新版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一)学情分析: 本专题是高中数学选考内容之一,包括“坐标系”和“参数方程”两个内容.“坐标系”这个概念比较熟悉,但这里要涉及坐标变换、极坐标系、空间柱坐标系、球坐标系等,其中空间柱坐标系、球坐标系在高考中不作要求.通过本专题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极坐标和参数方程的基本概念,了解曲线的多种表现形式;通过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体会数学在实际中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1.学生已经从初中开始学习坐标系,对坐标系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教学中我还是侧重让学生理解平面和空间中点的位置都可以用有序数组(坐标)来刻画,在不同坐标系中,这些数所体现的几何含义不同.同一几何图形的方程在不同坐标系中具有不同的形式.因此,选择适当的坐标系可以使表示图形的方程具有更方便的形式.在坐标系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尝试建立坐标系,说明建立坐标系的原则,激励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并通过具体实例说明这样建立坐标系有哪些方便之处. 2.学习极坐标前学生已经在必修4中学习了三角函数的定义,再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体会极坐标的多值性,但是在表示点的极坐标时,如无特别要求,通常取ρ≥0 ,0≤θ<2π.极坐标方程与直角坐标方程的互化,主要是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主要是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并注意参数的取值范围.3.求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主要包括:特殊位置的直线(如过极点的直线)、圆(过极点或圆心在极点的圆);求曲线的参数方程主要包括:直线、圆、椭圆和抛物运动轨迹的参数方程.4.在物理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平抛运动,由此引入参数方程,使学生了解参数的作用.应注意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平面向量、三角函数等知识,选择适当的参数建立曲线的参数方程.(二)教材分析: 1.核心素养 坐标系是解析几何的基础,在坐标系中,可以用有序实数对确定点的位置,进而用方程刻画几何图形.为便于用代数的方法刻画几何图形或描述自然现象,需要建立不同的坐标系,从而引入了诸如极坐标系等. 参数方程是以参变量为中介来表示曲线上的点的坐标的方程,是曲线在同一坐标系下的又一种表示形式.有些曲线用参数方程比用普通方程处理问题更为方便,学习参数方程有助于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中数学方法中的灵活多变. 本专题是解析几何初步、平面向量、三角函数等内容的综合应用和进一步深化,极坐标系和参数方程是本专题的重点内容.

高中数学教材分析

高中数学教材分析 第一章集合与简易逻辑 一、本章教学要求、重点、难点 本章主要讲述集合的初步知识与简易逻辑知识两部分内容,集合的初步 知识包括集合的 有关概念、表示、集合间的相互关系,简单的绝对值不等式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以及用集合来表示不等式的解集。简易逻辑主要介绍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意义,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充要条件的有关知识。本章的重点是有关集合的基本概念,逻辑联结词“或”、“且”、“非”与充要条件。 在高中数学中,集合的初步知识与简易逻辑知识,与其它内容密切联系,它们是学习、掌握和使用数学语言的基础,是高中数学学习的出发点, 二、教学中的几个问题 1、为什么教科书在“集合”与“简易逻辑”之间插入了“含绝对值不等式解法”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这两节属于不等式的内容? 答:这两小节属于不等式的内容,学生学习不会困难,并且安排在这个位置上至少有以 下两个优点: (1)巩固学生已经学过的有关集合的基本概念; (2)为下一章求某些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以及学习函数的单调性作必要 的准备。 因此,在教学中,既要让学生掌握含绝对值不等式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另外, 又要控制不等式的难度,对一般学生来说,不要超出教科书的要求。 2、在新教材中为什么要增加“简易逻辑”? 答: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一门基础学科,任何科学都要使用 逻辑,而以“严 谨性”著称的数学,因需要全面地理解概念,正确地进行表述、判断、推理,就更离不开对逻辑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因此,新教材中新增了“简易逻辑”这部分的内容。

3、怎样理解逻辑联结词“或”的意义? 答:“或”这个逻辑联结词的用法,一般有两种解释:一是“不可兼有”,即“a或b”是 指a,b中的某一个,但不是两者,日常生活中有时采用这一解释,如“你去或我去”,人们在理解上不会有你我都去这种可能。另一是“可兼有”,即“a 或b”是指a,b中的任何一个或两者,如“”,是指:x可能属于A但不属于B,x也可能属于B但不属于A,x还可能既属于A也属于B。在数学书籍中一般采用后一种解释,即“可兼有”,我们在解题时都要遵循这一点,还要注意“可兼有”并不意味“一定兼有”。4、大纲中没有真值表这一知识点,教科书中讲真值表是否超纲? 答:不算超纲。大纲要求学生理解“或”、“且”、“非”三个逻辑联结词的意义,但对于“p或q”形式的复合命题,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引进真值表是为了克服这种困难。真值表在这里只是一种数学语言,由于采用了表格形式,比较形象,容易接受。 5、教材中把“集合”与“简易逻辑”放在同一章中,这两者之间有内在联系吗? 答:简易逻辑与集合有着密切的联系,简易逻辑中的很多问题我们可以转化为集合的观点用集合思想来解决。 (1).三个逻辑联结词与集合的交、并、补运算的关系。 ①对“或”的理解可联想到集合中“并集”的概念,或 中的“或”,它是指“x∈A”或“x∈B”中至少有一个是成立。 ②对“且”的理解,可联想到集合中“交集”的概念, 且中的“且”是指“x∈A”和“x∈B”这两个条件都要 满足。 ③对“非”的理解,可联想到集合中的“补集”概念,若命题中对应于 集合P,则命题非P就应对应着集合P在全集U中的补集CuP。 (2).用集合观点来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 ①若p q,则p是q的充分条件;若p q,则p是q的必要条件。 设A={x|p} B={x|q},如果A B,就是x∈A则x∈B,则A是B的充分条件, 即p q。如图: A

高中数学常用逻辑用语题型归纳

《常用逻辑用语》 一、判断命题真假 1、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 A .221,sin cos 222 x x x R ?∈+= B .(0,),sin cos x x x π?∈> C .2,1x R x x ?∈+=- D .(0,),1x x e x ?∈+∞>+ 2、如果命题“)q p ∨?(”为假命题,则( ) A. p,q 均为假命题 B. p,q 均为真命题 C. p,q 中至少有一个为真命题 D. p,q 中至多有一个为真命题 3、有四个关于三角函数的命题: 1p :?x ∈R, 2sin 2x +2cos 2x =12 2p : ?x 、y ∈R, sin(x-y)=sinx-siny 3p : ?x ∈[]0,π,1cos 22 x -=sinx 4p : sinx=cosy ? x+y=2π 其中假命题的是( ) (A )1p ,4p (B )2p ,4p (C )1p ,3p (D )2p ,4p 4、给出下列命题: ①在△ABC 中,若∠A >∠B ,则sin A >sin B ; ②函数y =x 3 在R 上既是奇函数又是增函数; ③函数y =f(x)的图象与直线x =a 至多有一个交点; ④若将函数y =sin 2x 的图象向左平移π4个单位,则得到函数y =sin ? ????2x +π4的图象.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5、若命题p :圆(x -1)2+(y -2)2 =1被直线x =1平分;q :在△ABC 中,若sin 2A =sin 2B ,则A =B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p∨q”为假 B .“p∨q”为真 C .“p∧q”为真 D .以上都不对 6、已知命题p 1:函数y =2x -2-x 在R 上为增函数;p 2:函数y =2x +2-x 在R 上为减函数, 则在命题q 1:p 1∨p 2,q 2:p 1∧p 2,q 3:(?p 1)∨p 2和q 4:p 1∧(?p 2)中,真命题是( ) 7、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 是 ( ) A. ,lg 0x R x ?∈= B. ,tan 1x R x ?∈= C. 3,0x R x ?∈> D. ,20x x R ?∈> 8、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是 ( ) A .?x R ∈,120x -> B. ?*x N ∈,2(1)0x -> C .? x R ∈,lg 1x < D. ?x R ∈,tan 2x = 9、有以下四个命题: ①ABC ?中,“A B >”是“sin sin A B >”的充要条件; ②若命题:,sin 1,P x R x ?∈≤则:,sin 1p x R x ??∈>; ③不等式210x x >在()0,+∞上恒成立; ④设有四个函数111332,,,,y x y x y x y x -====其中在()0,+∞上是增函数的函数有3个。 其中真命题的序号 二、判断充分、必要条件

高中数学必修 选修知识点归纳大全

高中数学必修+选修知识点归纳大全

引言 1.课程内容: 必修课程由5个模块组成: 必修1:集合、函数概念与基本初 等函数(指、对、幂函数)必修2: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必修3:算法初步、统计、概率。必修4:基本初等函数(三角函数)、平面向量、三角恒等变换。必修5: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 以上是每一个高中学生所必须学习的。 上述内容覆盖了高中阶段传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主要部分,其中包括集合、函数、数列、不等式、解三角形、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等。不同的是在保证打好基础的同时,进一步强调了这些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实际应用,而不在技巧与难度上做过高的要求。 此外,基础内容还增加了向量、算法、概率、统计等内容。 选修课程有4个系列: 系列1:由2个模块组成。 选修1—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 线与方程、导数及其应 用。 选修1—2:统计案例、推理与证明、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框 图 系列2:由3个模块组成。 选修2—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选修2—2:导数及其应用,推理与 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 数 选修2—3:计数原理、随机变量及 其分布列,统计案例。系列3:由6个专题组成。 选修3—1:数学史选讲。 选修3—2:信息安全与密码。 选修3—3:球面上的几何。 选修3—4:对称与群。 选修3—5:欧拉公式与闭曲面分类。选修3—6:三等分角与数域扩充。系列4:由10个专题组成。 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选修4—2:矩阵与变换。 选修4—3:数列与差分。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选修4—5:不等式选讲。 选修4—6:初等数论初步。 选修4—7:优选法与试验设计初步。选修4—8:统筹法与图论初步。 选修4—9:风险与决策。 选修4—10:开关电路与布尔代数。2.重难点及考点: 重点:函数,数列,三角函数, 平面向量,圆锥曲线,立 体几何,导数 难点:函数、圆锥曲线 高考相关考点: ⑴集合与简易逻辑:集合的概念与 运算、简易逻 辑、充要条件 ⑵函数:映射与函数、函数解析式 与定义域、值域与最值、 反函数、三大性质、函数 图象、指数与指数函数、

高中数学专题练习常用逻辑用语精编版

高中数学专题练习常用逻辑用语精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课间辅导----常用逻辑用语 1.设5:(1,)2 p x ?∈使函数22()log (22)g x tx x =+-有意义,若p ?为假命题,则t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 2.“三个数a ,b ,c 成等比数列”是“2b ac =”的条件.(填“充分不必要、充要、必要不充分、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3.设实数1a >,1b >,则“a b <”是“ln ln a b a b ->-”的条件.(请用“充分不必要”、“必要不充分”、“充要”、“既不充分也不必要”中之一填空) 4.命题:p x R ?∈,()f x m ≥,则命题p 的否定p ?是. 5.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①命题“?x∈R,x 2+2>0”的否定; ②“若x 2+y 2=0,则x ,y 全为0”的否命题; ③“全等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的逆命题; ④“圆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的逆否命题. 6.已知命题p :|x ﹣1|<2和命题q :﹣1<x <m+1,若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 7.命题“?x∈R,x 2+x+1≤0”的否定是. 8.命题“0,21x x ?>>”的否定. 9.已知命题:p 对任意的[]21,2,0x x a ∈-≥,命题:q 存在2,220x R x ax a ∈++-=,若命题“p 且q ”是真命题,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10.设p :3||>-a x ,q :0)12)(1(≥-+x x ,若p ?是q 的充分不必充要条件,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11.已知命题p :“0>?x ,有12≥x 成立”,则p ?为_______. 12.给出下列五个命题: ①函数()ln 2f x x x =-+在区间()1,e 上存在零点; ②若()0'0f x =,则函数()y f x =在0x x =处取得极值; ③命题“2,0x R x x ?∈->”的否定是“2,0x R x x ?∈->”; ④“12x <<”是“21x >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⑤若函数()2y f x =+是偶函数,则函数()y 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2x =对称;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请填上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 13.给出下列命题:

高中数学必修+选修全部知识点精华归纳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选修知识点归纳 新课标人教A版 引言 1.课程内容: 必修课程由5个模块组成: 必修1:集合、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指、对、幂函数) 必修2: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必修3:算法初步、统计、概率。 必修4:基本初等函数(三角函数)、平面向量、三角恒等变换。 必修5: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 以上是每一个高中学生所必须学习的。 上述内容覆盖了高中阶段传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主要部分,其中包括集合、函数、数列、不等式、解三角形、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等。不同的是在保证打好基础的同时,进一步强调了这些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实际应用,而不在技巧与难度上做过高的要求。 此外,基础内容还增加了向量、算法、概率、统计等内容。 选修课程有4个系列: 系列1:由2个模块组成。 选修1—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 导数及其应用。 选修1—2:统计案例、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 充与复数、框图 系列2:由3个模块组成。 选修2—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选修2—2:导数及其应用,推理与证明、数系 的扩充与复数 选修2—3:计数原理、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统计案例。 系列3:由6个专题组成。 选修3—1:数学史选讲。 选修3—2:信息安全与密码。 选修3—3:球面上的几何。 选修3—4:对称与群。选修3—5:欧拉公式与闭曲面分类。选修3—6:三等分角与数域扩充。系列4:由10个专题组成。 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选修4—2:矩阵与变换。 选修4—3:数列与差分。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选修4—5:不等式选讲。 选修4—6:初等数论初步。 选修4—7:优选法与试验设计初步。选修4—8:统筹法与图论初步。 选修4—9:风险与决策。 选修4—10:开关电路与布尔代数。 高中数学解题基本方法 一、配方法 二、换元法 三、待定系数法 四、定义法 五、数学归纳法 六、参数法 七、反证法 八、消去法 九、分析与综合法 十、特殊与一般法 十一、类比与归纳法 十二、观察与实验法 高中数学常用的数学思想 一、数形结合思想 二、类讨论思想 三、函数与方程思想 四转化(化归)思想

关于高中数学选修教材4-1,4-4教材分析

关于高中数学选修教材4-1,4-4教材分析 一、宏观上对教学容的定位 1.选修系列4课程的作用 课标描述系列4所涉及的容都是基础性的数学容,对于系列4的学习,应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可以是教师讲授,也可以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还应鼓励学生独立阅读、写专题总结报告等,力求使学生切身体会“做数学”是学好数学的有效途径,独立思考是“做数学”的基础。” 2. 高考知识点要求 二、教学方法上的一些体会和感受 (一)、关于4-1《几何证明选讲》的一点教学体会 首要任务:应该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概念与性质之间的逻辑关系的探究. 知识结构 载体和策略加强课本习题挖掘,在问题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几何知识,感受方法的多样性和思想的一致性. (1)关于相似三角形 关键词:相似对应成比例思维训练 研究方法:寓理于算综合推理

D A 案例1 P6相似三角形引发的对应边成比例的思考 一个ABC ?三条边分别为4,5,6,线段的a 长为2,线段b 长为3,现在要把线段b 截成两段,使这两段与线段a 组成的三角形与相似,则线段b 被截得的两端长分别是____和____,若线段b 的长为5.5 呢? 案例2 CD AC BC ?=2形式引发的思考: (1)结论的得到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1. P4-4:在ABC ?,AC AB =,以B 为圆心,BC 为半径画弧交AC 于点D ,求证: CD AC BC ?=2 思考1:题中隐含的信息:BC AB ≥,若AB BC <呢? 例: 在ABC ?中,AC AB =,以B 为圆心,BC 为半径画弧, 交CA 延长线于点D ,求证:CD AC BC ?=2. 观察条件和结论,你能想到什么?均是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的结论,那么三角形要相似,你需要添加什么条件? 如图,在ABC ?中,点D 在边AC 上,若DBC A ∠=∠,则有:CD AC BC ?=2。 (2)你能从结论的形式想到什么?射影定理 直角三角形中用锐角三角函数会简单些,当然锐角三角比不过是相似直角三角形之的另一种表达形式,这种表达形式更加精炼第表达了相似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3)你还能从结论的形式联想到什么?切割线定理 BC 是圆O 的一条切线,由于弦切角定理知:=DBC A ∠∠,结论显然了。 (4)ABC ?中,点D 在边AC 上,若有 2 BC AC CD =?,那BC 是ABD ?的外接圆的过点B 切线吗? 案例3 角平分线定理---P7-例题:已知AT 为ABC ? 角平分线,求证:= BT AB TC AC . 思路一:课本(关注角相等,利用平行线截线段成比例) 思路二:利用面积比11sin 22 S ab C ah = = 思路三:利用正弦定理(关注角相等) (2)关于圆锥曲线 这一段容主要是结合平行投影的知识利用平面斜截圆柱得到椭圆并类比此方案用平面截圆锥面得各种圆锥曲线,从而使学生对在解析几何中所研究的在概念上相对分散的圆锥曲线建立起动态的,统一的概念。可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自学,但要为学生指明自学章节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知识间在关系及自学可能遇到的困难,可让学生适量完成相关学习报告。总之,更多地是以高考为教学动机和参照的。 D A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