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唐代文学兴盛的内外部原因

唐代文学兴盛的内外部原因

唐代文学兴盛的内外部原因
唐代文学兴盛的内外部原因

唐代文学兴盛的内外部原因?

一、经济繁荣为诗歌兴盛提供了雄厚的物质条件.经济繁荣,交通便利,社会安定为唐诗的兴盛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社会环境。这正是李白、杜甫等诗人能够恣情漫游祖国名山大川,王昌龄、王之焕等得以等闲进行“旗亭酬唱”的特定物质条件。

二、全国空前统一为唐诗繁荣提供了现实基础。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自汉代始,多民族的统一体已经形成。后来,由于统治阶级的腐朽,再现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隋结束了南北分裂的纷扰混乱,唐使多民族的统一体得到了恢复与发展。

为加封边疆的治理,唐统治者极为重视边功并大加封赏。这就刺激了时人赴边从戎的积极性,特别是一些文人,纷纷奔赴边塞,投佐幕府,随主将驰聘疆场。“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男儿一丈夫”。建功立业,获取功名成为一种时尚。边塞的征戎生活、异域的奇丽风光,增长了他们的见识,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一大批寄情于边塞的诗人应运而生。据统计,《全唐诗》收录以边塞为题材的诗歌有两千余首。边塞诗的兴盛为唐诗的繁荣增添了异彩。

三、以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推动着文人对诗歌的学习研

究。唐初社会经济恢复迅速,庶族地主势力不断上升,为广泛吸收庶族地主参政、唐承隋制,取消了魏晋六朝保护士族特权的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考试。唐科举取士分常举和制举两类。制举由皇帝主持,科目临时设置,不常举行。常举每年一次,分秀才、明经、进士、明法

等六科。考生集中在秀才、进士两科。进士重在诗赋,虽难及第,但及第后仕途广泛,颇易晋升,尤为士人所重。“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科举考试的应制诗多为点缀升平、雕字琢字之作,但以诗取士的科举制度刺激了时人发愤学诗,把大部分精力投入于诗歌创作,这有利于诗歌艺术形式的不断完善和创作经验的广泛传播。严诩《沧浪诗话·诗评》说:“或问唐诗何以胜我朝?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我朝之诗所以不及也。”

四、统治者的个人爱好、提倡有助于全社会重视诗歌风气的形成。唐代君主,很重视诗歌,也大都能诗。太宗先后开设文学馆,弘文馆,招延学士,编纂文书,与之唱和吟咏。高宗、武皇常自制新词以入乐。玄宗本人就是诗人,自述每运笔赋诗,辄“乐以忘忧”。文宗特制诗学士七十二人。武皇宴集群臣,宋之问赋诗最佳,曾获御赐锦袍。帝王的爱好、倡导提高了诗人的声誉,有助于形成全社会重视诗歌的风气。

五、文禁松驰,是产生大量抨击权贵、真实反映底层生活诗歌的前提。文学艺术的高峰,总是出现在思想比较解放的时代。唐朝统治者清明大度,敢于招贤纳谏。唐太宗能用直言敢谏的魏征;武则天重用贤臣狄仁杰;唐玄宗对于那些直刺自己的诗歌也不犯禁。“遭逢圣明主,敢进兴亡言”唐代诗人在一个较为自由的思想空间里直抒己见。李白:“奸臣欲窃位,树党自成群。”杜甫:“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这些大胆揭露权贵的不朽诗篇,只有在文禁松驰的社会环境里,才能一经问世就得以广泛流传。文禁松驰的政治气氛,使民

族艺术的创造力得到解放,使诗人无所顾及地追求艺术的创造力得到解放,使诗人无所顾及地追求艺术的创造与完美。

六、“安史之乱”丰富了诗人的创作素材.社会的巨变刺激着诗人的灵感,也为诗人创作提供了丰富

的素材。杜甫、元结、顾况等诗人对黑暗现实做了痛苦的观察与冷静的思考,从而创作了大量揭露阶级矛盾、反映民生疾苦的优秀诗作。

七、中外文化交流和各种艺术的发展也对唐诗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唐帝国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水陆交通发达,极大地促进了国内各民族及中外文化的交流,给传统的唐文化注人了新的内容,新鲜的活力。做为诗歌姐妹艺术的音乐、舞蹈、绘画、雕塑等也受到了其它民族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从杜甫的《画鹰》、高适的《画马篇》、白居易的《胡旋舞》、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等描写音乐、舞蹈、绘画方面的诗歌,可以看出唐代诗人很善于吸收其它艺术的养料滋补自己,也可以看出唐代诗人们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时代精神。

八、文学发展的自身规律,则是唐诗繁荣兴盛的内在因素。

任何一个时代的任何一种文学形式的发展,一方面有对以往文学艺术的继承,一方面有其自身的变革和发展,唐诗也是这样。从先秦到汉魏六朝,诗歌的发展经历了一个长远的历史发展的过程。五、七言古诗已经成熟,律诗、绝句也基本上跨越了试验阶段,无论是创作方法、文体特征、艺术技巧,还是声律的运用、语言风格的创造,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唐诗的发展提供了值得借鉴的财富。唐朝的诗人们博

采众长,不仅继承和发展了从先秦到六朝文学上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传统,而且发展了各种形式和技巧的艺术传统。难能可贵的是唐代诗人对待文学艺术遗产,并不是简单地拿来,而是采取了批判继承、推陈出新的科学态度。初唐诗坛是齐梁浮艳诗风的延续,“绮丽婉媚为本”的上官体占据着统治地位。初唐四杰用实践把诗歌从宫廷引向市井,从台阁移到江山和塞漠。扩大了诗歌题材的领域。陈子昂痛斥诗坛“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提倡“汉魏风骨”、“风雅五寄”,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一扫齐梁遗风,为唐诗健康发展开辟了道路。盛唐诗人李白,一面认为“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一面学习楚辞,乐府创造了独特的浪漫主义诗风,完成了诗歌革新的使命。他追求理想,要求自由的精神,恣肆纵放、雄奇飘逸的风格,为唐诗繁荣打开了局面。杜甫明确提出:“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既批判又继承,既注意思想内容,又注意声律形式。杜诗以深刻的内容、沉郁雄浑、叙事严谨的风格把现实主义诗歌推向了高峰。王维、孟浩然歌颂山水田园的静谧,高适,岑参描绘边塞风光的雄奇。众多的流派,以各自的风格创作了大量的作品,迎来了唐诗纷繁的局面。

网络文学作品对中学生影响的调查问卷

网络文学作品对中学生影响的调查问卷 1.您读过网络小说吗? A. 读过 B. 没读过 选B的话问卷到此结束,谢谢您的合作! 2.您每天用于网络小说的时间 A. 5小时以上 B. 3-5小时 C. 1-2小时 D. 1小时以下 3.您比较喜欢阅读下列哪些类型的小说?(多选) A. 穿越架空 B. 玄幻修真 C. 武侠 D. 耽美同人 E. 斗气魔法 F. 都市言情 G. 校园青春 H. 网游小说 I. 悬疑恐怖 J. 其它 4.您为什么阅读网络小说? A. 娱乐消遣 B. 发泄情绪,舒缓压力 C. 文学欣赏,陶冶情操 D. 方便便宜 5.您认为阅读网络小说给您带来了哪些负面影响? A. 浪费时间 B. 影响心情 C. 危害思想 D. 没有负面影响 6.您认为网络小说对您生活的影响更倾向于哪些方面? A.缓解生活的压力,产生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B.使人更加厌恶现实 C.基本无影响 D.其他 7.您觉得网络小说本身有什么缺点? A. 内容低俗肤浅 B. 文章不严谨 C. 错别字多,表达不清楚 D. 情节雷同 E. 没有什么缺点 8.您一般通过什么途径阅读网络小说? A. 网络免费下载 B. 小说网在线观看 C. 小说报刊杂志连载 D. 购买实体出版物 E. 其它 9.如果您喜欢的网络小说出版了,您会购买纸质版的么? A. 会 B. 不会 C. 不确定 10.您对现在网络小说网站的看法如何? A. 很满意 B. 不太满意,有待提高 C. 不满意 D. 不太了解 11.您对网络小说有什么期待?(多选) A. 提高网络小说作者的写作水平和文学涵养,提高网络小说的质量 B. 创新题材,创新内容,创新形式,避免重复与扎堆 C. 避免断更,避免弃坑,及时更新 D. 没有什么期待,保持现状即可 问卷到此结束,谢谢合作!!!

网络文学的影响

网络文学的影响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谈到今日的中国文学,我们会看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传统书写印刷的纯文学与网络文学在文化市场上日益凸显的鲜明反差:一边呈“和者盖寡”的低靡态势,人们以“边缘化”论之;一边则以如火如荼的燎原之势不断壮大阵营,成为文坛不可小觑的生力军。前几年有学者将汉语文学态势形容为“三分天下”的格局,即以期刊阵地为代表的传统精英文学、以纸媒出版为标志的图书市场文学和以数字化传媒为载体的网络文学。互联网媒体的强势覆盖,使得网络文学不仅在数量上占据文学千年帝国的大半壁江山,还成为图书出版市场畅销书的新宠。这个从技术的丛林中成长起来的“野路子”文学,不经意间成了文学落寞时代的弄潮儿,正是它的风生水起,打造了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冰火两重天”的新格局。 近几年网络文学的火爆已大大超出人们的预料。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公布的第27次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亿,较上一年增加了7330万人,我国的互联网普及率攀升

至%。手机网民亿,占网民总数的%。网络文学用户达亿人,比2009年增长%。据了解,全世界汉语文学网站有超过4000家,而国内汉语原创文学网站也已超过500家。一个大型文学网站一天收录的各类原创作品可达数百乃至数千篇。据盛大文学总裁吴文辉介绍,目前最大的原创文学网站“起点中文网”每天有超过3亿的PV流量、1千万的用户访问量和3400万字以上的作品更新,有一大批高产写手不断上传20多种风格类型各异的作品,积累有超过25万部的原创文学作品,总量超过120亿字。另一大型文学网站“晋江原创网”的简介上写着:“网站拥有注册作者26万名,超过30万部线上作品,平均每2分钟有一篇新文章发表,每10秒有一个新章节更新,每2秒有一个新评论产生”。另一网站“幻剑书盟”宣称,他们拥有注册会员200万人,驻站原创写手1万多名,收藏原创之作2万多部,有400部原创小说周点击率在万次以上,日访问量保持在2000万左右。老牌的文学网站“榕树下”,每天能收到近5000篇投稿,创办12年来已收藏有140万部以上的原创作品。女性文学网站“红袖添香”拥有240万注册用户,拥有长、短篇原创作品总量超过192万部(篇),日浏览量最高超过5600万次……如此浩瀚的作品产量,这么庞大的读者群体和写手阵

唐朝经济繁荣的原因

唐朝经济繁荣的原因 唐朝经济的繁荣,主要集中在唐朝盛世,即“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这两个盛世局面是为历代人民所称颂的,经过研究,我们认为之所以能出现“盛世”的局面,其原因如下: 一、政治上注意以史为鉴,选贤任能,从谏如流。 李世民吸取隋亡教训,认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因而,他经常告诫各官员要处理好统治者与人民之间的关系。 太宗还比较重视人才选拔和发现人才。唐太宗深知“为政之要,惟在得人”,把选拔优秀人才作为朝廷的头等大事来对待。他强调要德才兼备,不避亲仇,注重品德。此外,唐朝对科举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实施,也为广选人才开辟了基本途径。 唐太宗能够虚怀博纳,从谏如流。魏征在谏臣中尤为突出,他曾对太宗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魏征和太宗讨论问题能直言进谏,既使引起了太宗盛怒,也毫不退让。初唐时由于太宗的虚怀纳谏,避免了封建君主制度下由于皇帝的独断专行而产生的许多弊病。 二、经济上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推行轻徭薄赋,注重农业生产发展。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为了减轻农民负担,李世民重视农业生产,积极推行一系列重农业的政策,轻徭薄赋。隋末唐初战乱频繁,人口稀少,李世民一方面竭力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法,限制世族,豪强对土地的垄断和霸占,一方面鼓励农民迁往荒地开荒,这一系列措施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同时,李世民比较注意勤俭节约,做了皇帝后,住得仍是隋朝的宫殿,大部分已经破旧。当洛阳发大水,百姓房屋被冲毁时,他还下令拆掉洛阳的一些宫殿,把木材分给百姓修房用。 三、军事上实行“寓兵于农”的兵制。 唐前期沿袭了前代的府兵制,到太宗时进一步得到改进,使之更为完善。府兵制是建立于均田制基础上,府兵战时出征,平时在籍,春、夏、秋务农,冬季习武,兵农合一。对“贞观之治”起到积极效果。到唐玄宗即位时期,由于边防危机已十分严重,也为顺应时势,改府兵为募兵,养马屯田,凭借强盛的国力和兵力,逐步恢复了失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边疆的安宁,之后不久,便出现了有名的“开元盛世”。由此可见,军事制度的正确与否,也是一个国家兴盛的重要标志与保障。 四、文化方面,锐意经史,倡导儒学。

谈网络文学对于中学生的影响

谈网络文学对于中学生的影响 高一(15) 自从互联网走进中国人的生活,自从一群又一群的年轻人投身网络世界并从中获得越来越多的甜头,网络不可避免地吸引着大群或胸怀大志或闲得无聊但都有话要说不怕别人知道自己是谁的闲散落寞之人。于是,带上面具的网上聊天和网络文学应运而生。 就象一切新生事物突然出现时一样,网络文学一探头就受到社会特别的关注,褒贬不一也是当然的了。 什么是网络文学?简单的说应是网人在网络上发表的供网人阅读的文学。这个定义包含三层意思:其一,网络文学的主体必须是“网人”,即网络的使用者。其二:网络文学的传播渠道必须是网络。其三,从作者的创作动机来说,必须是为网上受众写作的。 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已经越来越普遍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正如之前对其他新生事物的接纳一样,网络文学以其独特魅力吸引了许多中学生的目光,并不断影响着当代中学生,在我们的调查结信纸中,就有91%的中学生受到网络文学或多或少的影响。 中国文学富于意象传统,现代作家对此亦有继承与发扬。网络文学,在很大程度上也都取决于它丰富、幽默、前卫的对白和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在网络的虚拟中所拥用的真实与亲切。所以,在我们所调查的高中生中,57。4%的中学生都认为,网络文学贴近生活,其语言,情节都是基于现实生活的提炼,其形象是现实人物的简缩。受此影响,同学们的作文,主题贴近生活,准确、真实地反映内心世界,语言生动活泼,娓娓叙来,轻松自然,较过去学生作文的程式化和千人一面的状况,这个变化让许多语文老师都很是惊喜。 通过调查我们还了解到,中学生在与网络文学的接触中,有35。2%认为受到它影响最大的就是思想上、心理上的转变与成熟;25。9%的同学则认为语言应用,写作风格上的转变与提高比较大。不难看出,由于中学生处在一个思想,文学水平都不很成熟的阶段,有丰富的情感和敏感的内心,因此他们渴望倾诉,渴望交流,又不愿让自己的精神世界呈现在众目睽睽之下让别人评头论足。正因为如此,网络文学就为他们提供了一扇称心的大门。看别人的文章,心灵得到回应,思想受到冲击;写自己的文章,没人知道你是谁,却给了自己一个倾诉的空间,同时也在经意或不经意间受到了网络写作风格的影响。诸如,

唐代文学高峰的启示(高中阅读)

唐代文学高峰的启示 唐诗之所以能达到高峰,也有文人们的自觉努力,其中有些因素仍然值得当代文艺工作者思考。 唐代经历了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在治乱两种不同的时世中, 文学都取得了极高成就。其中至关重要的原因,是文人们在不同时代条件下都能将个人和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具有为时代而创作的强烈责任感。例如初盛唐是社会走向兴盛的时期,文人们能站在观察宇宙历史变化规律的高度,对时代和人生进行自觉的思考,将欣逢盛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转化为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健康乐观的情怀,创作出能充分体现时代风貌的优秀作品,从而形成文学繁荣与社会繁荣相一致的盛况。 齐梁陈隋时期诗风愈趋浮靡,唐朝为吸取前朝覆亡的教训,从 开国之初就将政治革新和文风革新联系在一起。从初唐到盛唐,诗歌经历过三次重要革新。其主要方向是提倡诗歌文质兼备,核心内涵是发扬比兴寄托的风雅传统,肃清浮华绮丽的文风。初唐四杰针对唐高宗龙朔年间“以绮错婉媚为本”的“上官体”诗风,明确提出要廓清诗赋的“积年绮碎”,强调刚健的气骨和宏博的气象。陈子昂标举风雅兴寄和建安气骨,肯定革新诗歌的关键在于恢复建安文人追求人生远大理想的慷慨意气,批判齐梁诗的“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提倡“骨气端翔、音情顿挫”的诗风。张说和张九龄更进一步提出作文要风骨和文采并重,典雅和滋味兼顾,鼓励多样化的内容和风格,并提出盛唐诗歌应当以“天然壮丽”为主的审美理想。经过这三次革新,

建安气骨在开元中为诗人们广泛接受。政治气象的更新又促使诗人们把共同的时代感受反映到诗里,并意识到他们渴望及时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正是建安气骨和时代精神的契合点。 唐代诗人善于提炼具有普遍性的人情,表现人生共同感受,使 之达到接近生活哲理的高度,因而在百代之下犹能引起最广泛的共鸣。人类的社会生活、阶级属性、时代环境虽然千变万化,但是总有一些共通的至少是本民族共有的情感体验,例如乡情、亲情和节物之感等。中国古诗为大众接受度最高的多数是盛唐诗,其重要原因之一是盛唐诗人既能在日常生活中捕捉人所共有而未经前人道过的感受,又能以透彻明快的语言将其概括为人类生活中普遍的体验。“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日落归山、黄河入海的壮伟景象,激起诗人再上一层、放眼千里的万丈豪情,又蕴含着登高才能望远的人生哲理;“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战乱之中亲人的平安消息比什么都珍贵,这个道理高度提炼了人们在同类境遇中共同的体会,因而成为后世常用的诗句。 从学术研究角度来看,唐代文学高峰形成的原因还有很多,但 以上这些至关重要。在登临巅峰的过程中,唐代文人追求完美和高远的精神风貌,可能在当下尤为欠缺,因而对今后的文艺建设最有启发性。 (摘编自葛晓音《唐代文学高峰的启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网络小说对中学生影响的调查报告

网络小说对中学生影响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随着网络文学在便捷的网络新媒体背景下的蓬勃发展,网络小说获取的方便、快捷。使得网络小说受到学生的热捧。学生们由于网络使用普遍性和快捷性,大部分学生热衷于看网络小说我们很有必要了解中学生对网络小说的看法,看清网络小说对中学生产生了那些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二、调查时间 2018年3月20日—2018年5月22日 三、调查地点 吉木萨尔县第三中学 四、调查对象 吉木萨尔县第三中学学生老师及个别家长 1、网络小说的定义 网络小说是以网络为传播媒介,在网络上创作、发布(首发)和流传的作品为主流,用平等的、双向的、互动交流方式提供给普通受大众喜爱的传统小说。网站(论坛)纯粹以发表和交流写手的作品为目的,或者还会办一份电子刊物什么的,但也仅仅在网上传播,并不和传统媒体接触。传统媒体在网络上寻找适合纸媒的作品并购买(付费)然后出版(刊发),网站(论坛)大量吸收写手作品,并主动向传统媒体靠拢,以自己出版(与传统媒体合作)写手的作品或以向传统媒体推荐作品为目的。网络小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可以包含所有在网络上发布和流传的小说,但从网络小说起源的狭义层次上,主要是指由网络写手创作并首次在网上发布,进而流传的小说形式。网络小说主要分为两类,一类的男生看的小说,被泛称为男频;另一类是

女生看的小说,被泛称为女频。男生看的小说大多追求从身体到权利的强大,而女生 看的小说大多从爱情的角度出发,而这两个类型的小说的强大取决于网络上男性和女 性的比例。 网络小说是自由的,随意的,不功利的,而且并不以纸媒的发表为最终目的。值 得注意的是:还有一种网站购买传统媒体作品的版权在网上进行付费的下载和阅读, 此种做法实际是传统媒体在网络上的延伸不能归入网络小说,但是不得不提的是现在 的大部分甚至说所有的主流网络小说,都是收费阅读的,当然不乏更多的盗版小说。 绝大多数网络小说是以快餐文学为定义,大都情节冗长,很大一部分情节不符合 常理逻辑,有时情节还很虐,口水话多,结构枝枝蔓蔓,内容有时相互矛盾,缺乏经 典之作。虽然也不乏有脱颖而出的杰作,但是,很多网络写手写作的目的大多数是为 了赚钱,这使得网络小说具有很大的功利性,失去了文学性,难以被文坛认同。 2、网络小说发展的背景 随着互联网飞速发展,中国正在空前地迈向一个信息时代。据工业和信息化部 2010年4月2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上网用户人数逾4亿人,网民总量居世界第一,距今又过去了8年,在网络上阅读小说文章已经成为了社会的主流,实体书籍更多是 成为了对经典的收藏。 在中国网络发展最快的那几年鲜有好的小说出现,是因为当时作为网络小说第一 大的网站对小说的原创并不关注,而后随着几大原创小说联盟的逐渐强盛网络小说才 真正的抬起了它的头。网络小说的形成是因为网络时代人们对阅读娱乐的需要和追求 正在转变,又加上有商业公司的推动使得网络小说如鱼得水一般蓬勃发展,中国网络 小说的数量正逐步超越其他的小说类别成为中国第一的小说群体。 网络小说的产生,有着深远的社会背景。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获 取信息的渠道更多、更便捷,网络的直观化,便利了许多读者,特别是年轻一代已经 不大习惯静下心来阅读传统的纸质作品,而是更加愿意把看书的情感投入到网络中去,再者说,网络上的信息在很多方面是传统文学刊物和书籍所无法比拟的,使得传统文 学作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并且,每个时代文学都有自己特定的表现形式,这是 时代的要求,也是文学的进步。 3、网络小说的主要内容 与有两千多年的传统小说相比,网络小说还是个小学生,还在社会中急速成长。 虽然小,但一鸣惊人的成长速度足以引起人们的注意。什么是网络小说,至今还没有 给网络小说这一事物一个明确的定义,网民们是不关心网络小说的定义的,他们只要

唐朝繁荣的原因

唐朝经济的繁荣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掌握唐时期的经济制度和封建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及特点,并认识该时期封建经济空前繁荣的原因和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启示。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唐时期经济制度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我国古代对赋税政策的调整。 (2)、通过唐农业、手工业、商业、城市的发展表现及其特点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和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运用新课程理念在理解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对多种形式的材料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掌握解决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以适应新高考的趋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隋唐前期统治者调整改革赋税制度推行轻徭薄赋的政策,以及国家的统一、政治稳定、对外交往,为经济的繁荣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 (2)、通过对唐繁荣经济的感知,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隋唐气韵”的风范,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3)、通过对唐时期江南地区开发土地资源、放火烧山、开垦山地、围湖造田,对自然生态平衡造成消极影响的学习,使学生自觉形成环境保护的科学意识。 二、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唐的租庸调制和两税法,隋唐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难点:租庸调制和两税法的区别,正确评价江南土地资源的开发,综合归纳唐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和原因。 三,教学过程 导入:大家知道在国外的华人华侨被成为什么吗?——唐人,他们居住的地方被成为唐人街为什么这条街不叫秦人街明人街呢?看来唐朝必然有其独特之处。文化流传的背后必然有强大的经济作为支撑,那么是什么促使唐朝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空前繁荣时期呢?这也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老师会带领大家将这些原因一一分析出来。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唐朝经济发展的首要前提。大家回顾一下,魏晋南北朝时期分裂的局面是不是造成了经济的严重破坏?为什么呢,因为环境太不稳定了,,整天打仗,连木兰都替父从军了,哪里来的时间来当步织啊?所以要想经济发展首要条件就是政局要稳定是不是。而隋唐是继秦朝之后的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大一统时期,它结束了魏晋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国家统一,社会安定。这样一来,不用打仗了,人民不用流离失所了,老百姓安居乐业了,就有了发展经济的前提条件。所以,第一点原因可以归纳为:政治上: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国家统一了,社会安定了,但是如果像秦始皇那样,整天横征暴敛不说,还今天修阿房宫,明天修骊山墓的,还是会民不聊生的。最终也落了个短暂而亡的命运。所以统治者的统治政策也是相当重要的。我们来看一下唐朝的统治者,从李世民到武则天,再到唐玄宗,无不是实行的轻徭薄赋劝课农桑的经济政策。唐朝最有名的经济政策就是租庸调制和两税法,大家来回顾一下,租:成年男子每年缴纳一定的谷物,调:缴纳定量的绢和布,庸:纳绢代役,无年龄限制。这样农民生产时间有了保证,赋役负担就减轻了。而两税法则是我国封建社会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和进步,取消了一切杂税,分春秋两次纳税,而且改变了自战国以来的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放松了对百姓的人身控制,减轻了农民负担,许多荒地被

唐代诗歌繁荣的时代原因和文学原因

唐代诗歌繁荣的时代原因和文学原因 一、经济繁荣为诗歌兴盛提供了雄厚的物质条件.经济繁荣,交通便利,社会安定为唐诗的兴盛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社会环境。这正是李白、杜甫等诗人能够恣情漫游祖国名山大川,王昌龄、王之焕等得以等闲进行“旗亭酬唱”的特定物质条件。 二、全国空前统一为唐诗繁荣提供了现实基础。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自汉代始,多民族的统一体已经形成。后来,由于统治阶级的腐朽,再现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隋结束了南北分裂的纷扰混乱,唐使多民族的统一体得到了恢复与发展。 为加封边疆的治理,唐统治者极为重视边功并大加封赏。这就刺激了时人赴边从戎的积极性,特别是一些文人,纷纷奔赴边塞,投佐幕府,随主将驰聘疆场。“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男儿一丈夫”。建功立业,获取功名成为一种时尚。边塞的征戎生活、异域的奇丽风光,增长了他们的见识,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一大批寄情于边塞的诗人应运而生。据统计,《全唐诗》收录以边塞为题材的诗歌有两千余首。边塞诗的兴盛为唐诗的繁荣增添了异彩。 三、以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推动着文人对诗歌的学习研

究。唐初社会经济恢复迅速,庶族地主势力不断上升,为广泛吸收庶族地主参政、唐承隋制,取消了魏晋六朝保护士族特权的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考试。唐科举取士分常举和制举两类。制举由皇帝主持,科目临时设置,不常举行。常举每年一次,分秀才、明经、进士、明法等六科。考生集中在秀才、进士两科。进士重在诗赋,虽难及第,但及第后仕途广泛,颇易晋升,尤为士人所重。“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科举考试的应制诗多为点缀升平、雕字琢字之作,但以诗取士的科举制度刺激了时人发愤学诗,把大部分精力投入于诗歌创作,这有利于诗歌艺术形式的不断完善和创作经验的广泛传播。严诩《沧浪诗话·诗评》说:“或问唐诗何以胜我朝?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我朝之诗所以不及也。” 四、统治者的个人爱好、提倡有助于全社会重视诗歌风气的形成。唐代君主,很重视诗歌,也大都能诗。太宗先后开设文学馆,弘文馆,招延学士,编纂文书,与之唱和吟咏。高宗、武皇常自制新词以入乐。玄宗本人就是诗人,自述每运笔赋诗,辄“乐以忘忧”。文宗特制诗学士七十二人。武皇宴集群臣,宋之问赋诗最佳,曾获御赐锦袍。帝王的爱好、倡导提高了诗人的声誉,有助于形成全社会重视诗歌的风气。 五、文禁松驰,是产生大量抨击权贵、真实反映底层生活诗

浅论网络文学的发展及影响

编号1150102136 文学院学年论文 (2011 级本科) 题目:浅论我国网络文学的发展及影响 学院:文学院 专业:人文教育 作者姓名:王磊 指导教师:张惠林职称:讲师 完成日期:2013 年12 月8日

河西学院文学院本科学生学年论文登记表

浅论我国网络文学的发展及影响 河西学院 人文教育1班 王磊 摘要:网络文学,一种游离于传统文学之外的文学。它的产生和发展使整个生气不足的文学界焕发了新的生机,但关于网络文学的讨论却此起彼伏,有争端,有认同,众说纷纭。此外,网络文学更是在互联网上开辟出了自己的一片天空,以自己独特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影响着被称为是新兴产业的文化产业,与经济、与文化、与大众,形成了紧密的联系。 关键词:网络文学;发展;影响 一、什么叫网络文学 什么叫网络文学,至今学术界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只能说,网络文学它起源于网络,依赖于网络生存。有人说它是平民文学,因为网络文学的创作具有极大的自由,网络平台给了每一个人发挥的空间,甚至平民话语可以同高贵、陈腐、故作姿态、臃肿、媚雅、世袭、小圈子等等话语并行;有人说网络文学是快餐文学,说它没有思想,缺乏内涵。说网络文学是创作如流水般迅速,阅读更是一目N行般闪过,是没有启发性,只负责打发无聊的快餐;也有人说网络文学是涂鸦文学,它不经过深思熟虑的精加工,只是随心所欲的挥写。有叫好的,有厌恶批评的,有默默中立的等等,总之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二、网络文学的发展 1.网络文学的产生 网络文学的产生不是某一思潮引起的,也不是某一政治因素或者是舆论导向而形成的,它的形成具有天然的巧合性和时代的依附性。网络文学,顾名思义,它与网络有着密切的联系,或者说它的生存和发展是依附于网络的。 在1994年中国大陆以域名“.cn”加入了互联网的大家庭,中国的网络文学即开始萌芽。最早的汉语网络文学源于海外的一批中国留学生,他们身处网络已发展且成熟的国外,熟悉网络的运用,加之出于对祖国的怀念和沟通的需要,便将这些思绪整理之后发布于网络,便成了最早的网络文学雏形。1994年国际互联网进入中国大陆,1995年即有了本土的文学网站,“橄榄树”、“花招”、“榕树下”、“黄金书屋”、“白鹿书院”等一大批文学网站如雨后春笋,相继问世,新浪、搜狐、雅虎、网易等大型门户网站及各种企业网站都开辟了“文学”视窗,社团几个人文学网站似“日出江花红胜火”,形成了网络文学“忽如一夜春风来,千

1唐代文学的繁荣和发展

一、唐代文学地繁荣与发展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地鼎盛时期,也是文学史上一个辉煌耀眼地巅峰.唐代文学可谓百花齐放,诗歌、散文、小说都得到很大地发展,同时还兴起了词和变文这两种文学形式. (一)唐代地诗歌 诗歌是唐代最具代表性地文学体裁形式,唐诗可说达到了中国诗歌繁荣地顶峰.唐诗地繁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数量众多一个时代文学地繁荣,首先最直接地,当然是表现为数量地丰富.唐诗地繁荣也是如此.有唐一代所创作地诗歌总数,今天恐已难以做出全面精确地统计.但清康熙年间所编纂地《全唐诗》,却为我们留下了唐诗繁荣地一个记录().据康熙所撰《序》云,《全唐诗》收录诗人二千二百余人,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共九百卷.其中有别集者六百九十一家(《唐音癸鉴》),这个收录恐怕还不是最完备地.这是因为,在印刷术尚未流行地唐代,作品地传播主要靠手抄地方法,这样,有可能一些作品由于缺乏传播环境,很快就失传了.其次,由于唐代距今已千有余年,唐诗本身地流传过程中,很可能散佚很多.韩愈在《调张籍》中说李白与杜甫地诗是“平生千万篇,金薤垂琳琅.”但“流落人间者,太山一毫芒”,李、杜这样地大诗人尚且如此,其他人地情况就可想而知了.第三,清修地《全唐诗》,在纂修时主要以季振宜地《唐诗》为底本,以胡振亨地《唐音统签》为校本.这两家虽对唐诗搜求颇勤,但限于当时条件,必然不能完备详尽.所以唐代地诗歌地总数远远不止于四万八千九百余首().但在

不到三百年地时间里,诗歌创作取得这样巨大地收获,这不能不说是中国诗歌史上壮伟地奇观. 、艺术精湛唐诗之盛,不仅仅表现在数量上,而且更重要地是它 地质量.唐诗在思想和艺术地完美结合上,取得了很高地成就,不仅 出现了李白、杜甫这样辉映千古地伟大诗人,还有王维、孟浩然、白居易、韩愈、柳宗元、刘禹锡、李贺、李商隐、杜牧等一大批优秀诗人.唐诗地一般水平也超过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关于唐诗地 艺术性与思想性,我们将在后面作进一步地讲述,这里仅举一个例子,略作说明.在《全唐诗》中,有一位诗人金昌绪,他只有一首小诗流 传下来,可说是一位再小不过地诗人,但是他地这一首题为《春怨》地小诗,其艺术成就却令人叹服不已.“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我们初读此诗时,不仅要疑惑,这位闺 中少妇,何以要迁怒树上地黄莺鸟,从树上赶走它,不让它鸣叫?原来是黄莺地鸣叫声将她从梦中惊醒,那么她做地是什么梦呢?何以惊醒她便生气,到了末句,我们才明白,原来她做梦是要去辽西和丈夫相会,而黄莺地鸣叫,惊醒了她,使她不得在梦中与丈夫相会.短短 二十字,把闺中思妇对丈夫地思恋痴情痴态,描绘得栩栩如生,我们不能不汉服诗人深厚地艺术修养与艺术表现地功力.全诗如剥茧抽丝,一层一层,渐次披露,可谓既引人入胜,又委婉曲折.由此可以看出 唐人诗歌艺术地精湛. 、体裁全面古典诗歌地体裁是多样地,常见地有五、七、杂言、 歌行、乐府、绝句等体制,但是这些体裁并不是一开始就随同文学地

唐代文化繁荣的原因

唐代文化繁荣的原因: 外部原因:唐代文化的繁荣,与唐代社会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国力的强盛、经济的繁荣、思想的兼容并蓄、文化上的中外交流、融合,创造了有利于文化发展的环境。1、国力的强盛,经济的繁荣为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政治、经济环境。唐太宗贞观 四年打败突厥,原属东突厥的各属国,归附唐朝,唐朝成为东亚盟主。贞观八年打败吐谷浑,贞观十四年平定高昌,高宗显庆二年打败西突厥。唐朝势力之强大,延续一百余年,直至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达到高峰。唐朝建立不久,经济就从隋末的大破坏中恢复过来,并迅速发展,至天宝中达到顶点。 2、唐朝的统治者,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政策,广泛地吸收各族文化,丰富了文化的 内容。去华夷之防,容纳外来的思想和文化。唐太宗说过:“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如一”。唐太宗这种一视华夷的思想,为他的后继者所继承,直至玄宗朝,李华还说:“国朝一家天下,华夷如一”。从国家政权到生活方式,都体现了这种华夷如一的思想。 3、中外文化的频繁交流、融合,也丰富了唐文化的内容。整个唐代,都在广泛接受外来文 化的影响,从文学艺术到生活趣味、风俗习惯、饮食、衣着、乐舞,都可以看到这种影响。唐人婚俗,也受到鲜卑族婚俗的影响。另外,唐代妇女有较高的地位,男女较为平等。中外文化交融所造成的这种较为开放的风气,对于文学题材的拓广,文学趣味、文学风格的多样化,都有重要的意义。 4、盛世造就的士人的进取精神、开阔胸怀、恢宏气度,极大地丰富了文学的创造力。(1、)盛世为唐代士人提供的入仕途径增多。国力的日渐强大,为士人提供了一条宽阔的人生道路。唐人入仕,较之前人有更多的途径,这也就为寒门士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一批较接近广阔社会生活的寒门士人进入文坛,使文学离开宫廷狭窄的圈子,走向市井,走向关山与寒漠,这对文学的发展也有重大的意义。 (2、)唐代士人对人生普遍持一种积极的、进取的态度。由于国力强大,唐代士人有着更为恢宏的胸怀、气度、抱负和强烈的进取精神。他们中的不少人,自信与狂傲集于一身。 这种进取的精神反映到文学上来,便是文学(尤其是诗)中的昂扬情调。 5、多种多样的生活,为文学的发展准备了丰富的土壤,为文学家提供了极为丰富的题材, 扩大了他们的视野,给了他们激情,让他们不得不歌吟。唐代不但创造了被后世称道的盛唐气象,同时,它也经历过安史之乱这样一场空前战祸。在士人面前展开了杀戮破坏、颠沛流离、灾难深重的生活。大繁荣与大破坏都经历过了,然后是力图中兴而始终未能的振作。这些都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素材。 6、其他艺术形式的发展对文学有着积极的影响,创造了有利于文学繁荣的环境。 (1、)唐初设立史馆,修著贞观八史。八史的修撰,提供了丰富的修史经验,不久便有刘知几的《史通》出来,广泛地论述史学问题,反映了一种求实的思想倾向。这种思想倾向与文学潮流发展同步。史学上的求实与文学上的求真,同是崇实思潮的产物。(2、)唐代绘画、书法、雕塑的繁荣,也影响到文学。唐人咏画、题画诗,《全唐诗》中著录189首。诗画的融通有很大发展。画论、诗论交融渗透、相互影响,绘画不仅成为诗的题材,也影响诗的艺术表现技巧。唐诗中色彩表现的丰富细腻,意境的画意,传神的技巧,都与绘画艺术的高度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3、)音乐、舞蹈的繁荣,与文学的发展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唐诗记事》所记1150诗家中,诗作与音乐有关共200家。《全唐文》中有关音乐之作200篇。《全唐文》中涉及乐舞的就更多了。这些作品对乐声和舞容的精妙描写,充分说明唐代乐舞的高度繁荣,为唐诗表现领域的拓展带来了十分深刻的影响。

网络文学对当代大学生影响的调查报告

《网络文学对当代大学生影响的调查报告》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摘要:

随着网络文学的发展,我们很有必要了解中学生对网络文学的看法,看清网络文学对中学生产生了那些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为此,我们小组就网络文学的定义及发展背景、主要内容、对中学生的影响作了初步研讨。 调查目的和意义: 了解网络给大学生带来哪些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以引起学校、家长和大学生本人的重视。因而,引导大学生正确地认识网络和利用网络。并最大限度地消除网络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分析: 网络文学的产生,有其深远的社会背景。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多、更便捷,网络的直观化,便利了许多读者,特别是年轻一代已经不大习惯静下心来阅读传统的纸质作品,而是更加愿意把看书的情感投入到网络中去,再说,网络上的信息在很多方面是传统文学刊物和书籍所无法比拟的, 使得传统文学作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并且,每个时代文学都有自己特定的表现形式,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文学的进步。网络文学的产生,也有文学自身的因素。 文学自90年代失去轰动效应后,越来越显得萎靡不振,其主要的原因是文学本身的调整跟不上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步伐,突出的表现是文学与现实生活的严重脱节。 有的作家不是深入火热的现实生活,而是习惯于闭门造车,一味地抒写自己的,表现自己内心的世界;有的作家故作深沉,玩弄技巧,使读者感到不知所云; 有的作家不是苦练,而是急功近利,进行大肆的恶意炒作、无休止的对骂。现时的传统文学存在的种种弊端,特别是对现实生活干预的乏力,使得人们对其逐渐失去了信心和耐心。 这样看来,伴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文学的创作与批评,已经不再是作家与批评家的专利,由互联网催生的数以万计的网络写作者

唐代文学概述

第一讲唐诗宋词课程概述 第一节学习重点与学习方法 本课程学习方法:注意点、线、面相结合 一、点:作品分析 掌握要求有层次之分。第一层次的作品要求能单独分析。第二层次的作品要求作为文学史的例证把握。第三层次的作品要求把握作者和基本内容。 第一层次作品要能分析。分析包括以下几方面: 其一:读懂字句 例: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倚杖侯荆扉.(王维《渭川田家》)独自守着窗儿,怎生得黑 ....?(李清照《声声慢》) 落日楼头,断鸿 ..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 ..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其二:弄清内容 例:杜甫《秋兴(其一)》四联表达了什么内容? 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描写了什么景?表达了什么情? 其三:赏析笔法 例:李清照《声声慢》开头十四个字的妙处何在? 王维《渭川田家》如何表达归隐情趣? 王昌龄《闺怨》四句如何起承转合? 赏析是学习唐诗宋词的重要内容。也就是要把作者浓缩在诗句中的艺术内涵挖掘出来,用自己的语言重现出来。 要有自己的领悟,也要知道前人的一些评论并加以分析。 例:秦观《踏莎行》苏轼欣赏哪两句?王国维欣赏哪两句?你怎么看? 苏轼称柳永《八声甘州》哪几句为“不减唐人高处”?为什么?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前人有哪两种理解?你怎么看? 要注意考试会要求名句赏析。要求答出名句的作者、篇名、赏析艺术精妙之处。 二、线:文学史的发展线索纵向把握 例:近体诗形成的意义何在? 从唐五代到南宋,词体有哪些发展变化? 杜甫七律在诗歌发展史上有什么重要影响? 苏轼对词有什么贡献? 柳永从哪些方面扩展了词的题材? 苏轼和辛弃疾的豪放词有何异同? 周邦彦词的铺叙手法与柳永相比有何发展? 三、面:同一时期各种文学现象、各种流派、作家作品。横切面的把握,知识面要广。

网络文学对青少年的影响

网络文学对青少年的影响 ——社会环境影响下的快餐文化对青少年的冲击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普及,网络文学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网络文学的产 生是适合现今的社会形态的。如今经济快速发展,全球化步伐加快,人们对于物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使生存竞争越来越激烈。因而人们不断的加快步伐希望能有更大的收获。在这种形式下,传统的文化写作与阅读方式已经无法适应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快餐文化由此诞生。快餐文化已经渗入人们的生活,对人们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对青少年的影响最为深厚。他在给在带给他们自由、灵活多变、互动性和平等性的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对当下网络文学对大学生负面影响的研究,提出防治网络文学消极影响的对策,引导大学生欣赏和创作网络文学作品,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 关键词:网络文学;原因;青少年;影响;对策 网络文学是指新近产生的,以互联网为展示平台和传播媒介的,借助超文本连接和多媒体演绎等手段来表现的文学作品、类文学文本及含有一部分文学成分的网络艺术品。其中,以网络原创作品为主。而现在人们所说的网络文学多是指在网上“发表”的文学作品,包括那些经过编辑、登载在各类网络艺术刊物(电子报刊)的作品,电子公告栏(BBS)上不经编辑、个人随意发表的文学作品,以及一些电子邮件(E-mail)中的文学作品。这些文学作品与传统的文学作品有着很大程度上的区别。他们不需要讲究什么审美艺术,也不需要作者精心的遣词造句,更不需要他有什么深刻的文化内涵。他是一种大众化的文化只要你想写就可以随便创作。最为参与的主体——青少年,他们受其的影响极大。本文重点探讨他的负面影响及其提出一点针对性的措施。 一、受青少年欢迎的原因 由于当代的生存压力大,社会竞争激烈以及中国传统的攀比以及好面子思想,使得父母对孩子是要求越来越高。他们要求自己的子女除了在校成绩优秀以外还安排他们学习很多的其他技能。从而孩子们越来越叛逆,他们有很多自己的想法不能对父母以及朋友诉说,但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他们却能够畅所欲言因而网络文学更受着他们的喜爱。 二、给青少年带来的消极影响 1、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误引 文学是反映现实生活的,并且会对阅读者产生或深或浅的影响。从而使得阅读者的情感受到波动并且影响甚至改变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等,使他们的道德走向倾斜。网络文学作为一个情感多样、诱惑泛滥的空间,或许它有一些好的作品可以引领青少年向积极方向发展,但更多的是使学生迷失在低俗的文字、情节当中,对生活失去兴趣。特别是网络文学弥漫着边缘人类的灰色情调,充斥着不少描写风花雪月的爱情故事,这使得众多正值豆蔻年华的学生蠢蠢欲动。网络文学中爱情故事掺杂了太多消极情节,例如所谓浪漫的一夜情、性欲、暴力,甚至是自杀、死亡等,还带有一种似乎看透一切的悲伤、绝望、颓废的堕落感。这都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很大部分学生尚未成熟的爱情观、生活观。此外,网络文学年轻性、小资性话题的流行,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校园消费的提高,有些学生沉醉于物质追求而忽略荒废了学业。这一类的小说跟们就没有什么文化

网络文学对中学生的影响

网络文学对中学生的影响研究报告 本组组员: 摘要:随着网络文学的发展,我们很有必要了解中学生对网络文学的看法,看清网络文学对中学生产生了那些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为此,我们小组就网络文学的定义及发展背景、主要内容、对中学生的影响作了初步研讨。 关键字:网络文学、中学生、影响 一、网络文学的定义 网络文学是以网络(Internet)为传播媒介,在网络上创作、发布(首发)和流传的作品为主流,用平等的、双向的、互动交流方式提供给普通受大众喜爱的传统文学。网站(论坛)纯粹以发表和交流写手的作品为目的,或者还会办一份电子刊物什么的,但也仅仅在网上传播,并不和传统媒体接触。传统媒体在网络上寻找适合纸媒的作品并购买(付费)然后出版(刊发),网站(论坛)大量吸收写手作品,并主动向传统媒体靠拢,以自己出版(与传统媒体合作)写手的作品或以向传统媒体推荐作品为目的。 网络文学是自由的,随意的,不功利的,而且并不以纸媒的发表为最终目的。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一种网站购买传统媒体作品的版权在网上进行付费的下载和阅读,此种做法实际是传统媒体在网络上的延伸不能归入网络文学 二、网络文学发展的背景 随着互联网飞速发展,中国正在空前地迈向一个信息时代。据工业和信息化部2010年4月2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上网用户人数逾4亿人,网民总量居世界第一。 网络文学的产生,有着深远的社会背景。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多、更便捷,网络的直观化,便利了许多读者,特别是年轻一代已经不大习惯静下心来阅读传统的纸质作品,而是更加愿意把看书的情感投入到网络中去,再者说,网络上的信息在很多方面是传统文学刊物和书籍所无法比拟的,使得传统文学作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并且,每个时代文学都有自己特定的表现形式,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文学的进步。 三、网络文学的主要内容 与有两千多年的传统文学相比,网络文学还是个新生儿,还在襁褓啼哭中。虽然小,但一鸣惊人的哭声足以引起人们的注意。什么是网络文学,至今还没有给网络文学这一新鲜事物一个明确的定义,网民们是不关心网络文学的定义的,他们只要恣意地写,惬意地读网络文学,有的人认为内容与网络有关:描述网络上发生的事件与情感的才能叫网络文学,有的人认为应该在网络上首发的才能算是网络文学,还有人认为利用网络的特点在网络上传播的文学都属于网络文学等。 正如文学有广义和狭义一样,网络文学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在网络上首发的,属原创网络文学;内容与网络有关,利用网络的多媒体和web 交互作用而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称为狭义网络文学;在网络上传播的文学,属广义上的网络文学。 网络文学的中,谈情说爱的占了绝大部分。目前网民中,18-35周岁之间占64.8%,因此,网络文学的创作题材和语言风格必然与青年读者群的年龄层次紧密适应,因此我们不难理解网络文学中的题材多以爱情为主。最早风靡网络的网络文学要算蔡志恒(又称“痞子蔡”)的代表作《第一次亲密接触》,讲述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这种以言情为主题的小说到处都是,与众不同的是,它与网络有关,与网络聊天有关,所以特别能引起网民的共鸣与幻想。还有《告别薇安》等少男少女们爱看的网络文学作品。虽说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但任何时代,言情类,尤其是言男女之情类的作品,都不可能成为文学的主旋律。如此大量的纯言情类文字从网络作者笔下流出,说明了同样大量的网络作者和网络文学目前的“生态”——以宣泄个人情感为主的练笔初级阶段。 总体说来,网络文学作品给大多数读者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其活泼精彩的语言风格带来的阅读快感。看多了,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不指望年轻的网络写手写出深沉的、关怀社会的或者有什么更远大意义的作品。 四、网络文学对中学生的影响 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已经越来越普遍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正如之前对其他新生事物的

唐朝繁荣文化的启示

唐朝繁荣文化的启示 金女院胡晓 06090319 中国是一个很有历史特色的国家。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人,无时无刻不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辽阔无边的中华文化惊叹不已。然而自从我们接触历史,我们就知道,贞观之治,大唐盛世。强盛开放的唐朝对我们当今社会仍有很大的借鉴与启示。 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黄金时期,它给后世留下的印象至深,除了国力强大、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天下太平外,更突出的亮点就是辉煌灿烂的文化。解密唐朝文化繁荣基因,我们不难发现,其间政府的引导功不可没。 1.在统一、开放的背景下,统治者不断调整政策对宗教加以扶植 佛教、道教与儒学,并称“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魏晋南北朝时期,释、道、儒三教为了维护各自的地位,既相互争斗,又相互渗透。到了唐朝,在统一、开放的背景下,统治者不断调整政策对宗教加以扶植,使这种局面得到较大改观。 唐王朝对释、道、儒三教并尊的做法不仅形成了以儒家政治伦理观为基准、佛道学说兼收并蓄的盛唐独具的统治思想体系,大大巩固了帝国基业,而且也促进了三者间的相互吸收,不断完善。佛教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走向成熟,进而成为中国式宗教的。 2.锐意经籍,大兴文治,“解戎衣而开学校,饰贲帛而礼儒生” 贞观初期,天下初安,太宗励精图治。他深知“致安之本,惟在得人”,而人才又必须以德行、学识为准。他采纳魏征“偃武修文”的建议,锐意经籍,大兴文治,“解戎衣而开学校,饰贲帛而礼儒生”,努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唐太宗重视文教、修文兴学的事迹给后世开了个好头,以后的高宗、武后、玄宗也都代代相传,使学校教育制度不断发展完善,这不仅给帝国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才,成为唐王朝兴旺发达的有力保证;同时也惠及友邦,给周边国家及部族培育了许多英才,促进了那里社会的发展。 3. 规定在科举考试中加试诗赋,更加推动了文化的普及 唐代文学,诗赋散文,传奇小说,千姿百态,盛极一时。尤其唐朝的诗歌,风格多样,流派纷呈,名家辈出,气势恢宏,流传千古,深受珍爱。是唐文化中

唐代文学的繁荣与发展

唐代文学的繁荣与发展 一、唐代文学的繁荣与发展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也是文学史上一个辉煌耀眼的巅峰。唐代文学可谓百花齐放,诗歌、散文、小说都得到很大的发展,同时还兴起了词和变文这两种文学形式。 (一)唐代的诗歌 诗歌是唐代最具代表性的文学体裁形式,唐诗可说达到了中国诗歌繁荣的顶峰。唐诗的繁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数量众多一个时代文学的繁荣,首先最直接的,当然是表现为数量的丰富。唐诗的繁荣也是如此。有唐一代所创作的诗歌总数,今天恐已难以做出全面精确的统计。但清康熙年间所编纂的《全唐诗》,却为我们留下了唐诗繁荣的一个记录(1)。据康熙所撰《序》云,《全唐诗》收录诗人二千二百余人,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共九百卷。其中有别集者六百九十一家(《唐音癸鉴》),这个收录恐怕还不是最完备的。这是因为,在印刷术尚未流行的唐代,作品的传播主要靠手抄的方法,这样,有可能一些作品由于缺乏传播环境,很快就失传了。其次,由于唐代距今已千有余年,唐诗本身的流传过程中,很可能散佚很多。韩愈在《调张籍》中说李白与杜甫的诗是“平生千万篇,金薤垂琳琅。”但“流落人间者,太山一毫芒”,李、杜这样的大诗人尚且如此,其他人的情况就可想而知了。第三,清修的《全唐诗》,在纂修时主要以季振宜的《唐诗》为底本,以胡振亨的《唐音统签》为校本。这两家虽对唐诗搜求颇勤,但限于当时条件,必然不能完备详尽。所以唐代的诗歌的总数远远不止于四万八千九百余首(2)。但在不到三百年的时间里,诗歌创作取得这样巨大的收获,这不能不说是中国诗歌史上壮伟的奇观。 2、艺术精湛唐诗之盛,不仅仅表现在数量上,而且更重要的是它的质量。唐诗在思想和艺术的完美结合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不仅出现了李白、杜甫这样辉映千古的伟大诗人,还有王维、孟浩然、白居易、韩愈、柳宗元、刘禹锡、李贺、李商隐、杜牧等一大批优秀诗人。唐诗的一般水平也超过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关于唐诗的艺术性与思想性,我们将在后面作进一步的讲述,这里仅举一个例子,略作说明。在《全唐诗》中,有一位诗人金昌绪,他只有一首小诗流传下来,可说是一位再小不过的诗人,但是他的这一首题为《春怨》的小诗,其艺术成就却令人叹服不已。“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我们初读此诗时,不仅要疑惑,这位闺中少妇,何以要迁怒树上的黄莺鸟,从树上赶走它,不让它鸣叫?原来是黄莺的鸣叫声将她从梦中惊醒,那么她做的是什么梦呢?何以惊醒她便生气,到了末句,我们才明白,原来她做梦是要去辽西和丈夫相会,而黄莺的鸣叫,惊醒了她,使她不得在梦中与丈夫相会。短短二十字,把闺中思妇对丈夫的思恋痴情痴态,描绘得栩栩如生,我们不能不汉服诗人深厚的艺术修养与艺术表现的功力。全诗如剥茧抽丝,一层一层,渐次披露,可谓既引人入胜,又委婉曲折。由此可以看出唐人诗歌艺术的精湛。 3、体裁全面古典诗歌的体裁是多样的,常见的有五、七、杂言、歌行、乐府、绝句等体制,但是这些体裁并不是一开始就随同文学的产生而同时诞生的,它是随着诗歌本身的发展完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