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统计基础与方法》习题03

《统计基础与方法》习题03

《统计基础与方法》习题03
《统计基础与方法》习题03

第三章统计整理

一、本章重点

1.统计整理的意义。统计整理既是统计调查工作的继续和深化,又是统计分析的基础和前提。统计整理的步骤大体上可以分为:设计整理方案;审核原始资料;对原始资料进行分组、汇总和计算;审核汇总资料;编制统计图表;进行统计资料的汇编等步骤。统计资料审核的重点是资料的完整性、及时性和准确性。包括汇总前的审核和汇总后的审核。

2.统计分组是统计整理的核心问题。其意义在于划分现象的类型;解释现象内部结构;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统计分组的种类有:品质标志分组与数量标志分组;简单分组与复合分组;平行分组体系与复合分组体系等。在统计分组时要根据目的性原则、本质性原则、具体条件原则等选择分组标志。

3.分布数列。分布数列有品质标志分布数列与数量标志分布数列之分。数量标志分布数列又可以分为:单项式数列与组距式数列。组距数列又可分为:等距式数列与不等距式数列;开口式数列与封闭式数列等。分布数列的编制大体上分为以下六个步骤:确定全距、组数、组距、组限、分配各组的次数和计算组中值等。

4.统计汇总。统计汇总的组织形式有:逐级汇总、集中汇总和综合汇总。汇总的方法有手工汇总和计算机汇总。常用的汇总软件有SPSS、EXCEL等。计算机汇总是今后统计汇总的主流。

5.统计表和统计图是表述统计资料的主要形式。广义的统计表包括统计调查表,狭义的统计表仅侧重于统计整理阶段使用的统计表。统计表从构成形式上看是由总标题、横栏标题、纵栏标题和指标数值四部分组成;从内容上看由主词和宾词两部分构成。统计表可以分为:简单表、分组表、复合表等。常用的统计图有直方图、柱形图、条形图、饼行图、折线图、曲线图等。

二、难点释疑

1.不能把统计整理简单地理解为就是统计资料的汇总,统计整理比统计汇总包括的范围要广泛的多,除了包括原始资料的整理外,还包括次级统计资料的整理。

2.统计分组是统计整理的核心。统计分组的中心问题是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的界限。分组标志的选择一定要坚持目的性、本质性和具体性原则。还要明确简单分组不一定分的组就少,客观对象就简

单;复合分组也不一定分的组就多,客观对象就复杂。

3.掌握分布数列的编制方法关键是要确定好组数和组距,组数和组距的确定必须能够全面、准确反映客观事物的分布特征。

三、练习题

(一)填空题

1.统计整理在整个统计工作中起着()的作用,它既是统计调查的(),又是统计分析的(),是从()认识上升到()认识的过渡阶段,是从对事物()的观察到对事物()的认识的连接点。

2.审核资料的准确性通常采用()和()两种方法。

3.统计分组对总体而言是“()”,对个体而言是“()”。

4.正确选择分组标志必须遵循()原则、()原则和()原则。

5.美国学者斯特吉斯确定组数的经验公式为:()。

6.若数列按从小到大排列,则开口组假定组限的确定公式为:()、()。

7.统计汇总的常用形式包括()、()和()。

8.汇总的方法可以归结为()、()。

9.宾词的设计有()和()两种形式。

10.常用的统计图为()、()、()、()、()、()。

(二)名词解释

1.统计整理

2.统计分组

3.统计分组体系

4.分配数列

5.统计汇总

6.统计表

7.统计图

(三)判断题

1.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划分各组的界限。()

2.对于连续型变量,其组限是按照“上限不包括在内”的原则进行汇总的。()

3.统计资料的整理不仅是对原始资料的整理,而且还包括对次级资料的整理。()

4.连续型变量的分组只能采取组距式形式。()

5.统计整理的关键步骤在于统计分组。()

6.在确定组限时,最大组上限必须大于最大变量值,最小组下限必须小于最小变量值。()

7.分布数列是统计整理的重要表现形式。()

8.离散型变量既可以作单项式分组,也可以作组距式分组。()

9.连续型变量在进行分组时,其组限可以采取“不重叠”式表示。()

10.对统计总体进行分组是由于总体各单位的“同质性”所决定的。()

(四)单项选择题

1.统计整理主要是针对()进行加工的的过程。

A、综合统计数据

B、历史数据资料

C、统计分析数据

D、原始调查数据

2.某连续型变量的组距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600,其邻组的组中值为55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550

B、650

C、700

D、750

3.对一个总体选择三个标志做复合分组,按各个标志所分的组数分别为3、4、5,则所分的全部组数为()。

A、60

B、12

C、30

D、6

4.如果对某企业职工先按年龄分组,在此基础上再按收入水平分组,这是()。

A、再分组

B、简单分组

C、复合分组

D、分类

5.某小区居民人均月收入最高为5500元,最低为2500元,据此分为6组,形成等距数列,其组距应为()。

A、500

B、600

C、550

D、650

6.统计资料整理的首要环节是()。

A、编制统计报表

B、审核汇总资料

C、审核原始资料

D、设计整理方案

7.某年收入变量数列,其分组依次为10万元以下,10—20万元,20—30万元,30万元以上,则有()。

A、10万元应归入第一组

B、20万元应归入第二组

C、20万元应归入第三组

D、30万元应归入第三组

8.()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

A、雇员按受教育年限分组

B、职工按就业领域分组

C、企业按资产存量分组

D、住户按人口多寡分组

9.组数与组距的关系是()。

A、组数越多,组距越小

B、组数越多,组距越大

C、组数与组距无关

D、组数越少,组距越小

10.在进行组距分组时,以组中值作为该组数据的代表值的假定前

提条件是()。

A、各组变量值均相等

B、各组数据在本组内呈均匀分布

C、各组组距均相等

D、各组频数均相等

(五)多项选择题

1.统计分组的作用在于()

A、保证统计整理的准确性

B、划分现象的类型

C、保证统计分析结果的真实性

D、揭示现象的内部结构

E、分析现象的依存关系

2.下列适宜编制组距式变量分配数列的有()。

A、公司实现利润总额

B、企业产值计划完成程度

C、学校的学生人数

D、职工的文化程度

E、居民的家庭人口数

3.下列属于变量数列的有()。

A、按大学生所学专业分配

B、按运动员年龄分配

C、按企业利润分配

D、按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分配

E、按劳动者的职业分配

4.采用不等距分组时,()。

A、各组频数的分布受组距大小的影响

B、各组频数的分布不受组距大小的影响

C、各组频数的多少不能反映频数分布的情况

D、需要用频数密度反映频数分布的情况

E、各组频数的分布与频率的分布完全一致

5.采用组距分组时,()。

A、第一组下限应小于或等于最小变量值

B、第一组下限应大于或等于最小变量值

C、最后一组上限应大于或等于最大变量值

D、最后一组上限应小于或等于最大变量值

E、数列应按升序排列

6.分组标志按其表现有()。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属性标志

D、不变标志

E、可变标志

7.手工汇总的方法常用的有()。

A、划记法

B、过录法

C、折叠法

D、卡片法

E、经验法

8.统计表按分组情况不同,可分为()。

A、简单表

B、汇总表

C、分组表

D、分析表

E、复合表

9.单项式分组适用于()。

A、连续型变量

B、离散型变量

C、变量值变动幅度较大

D、变量值变动幅度较小

E、标志值的项数很多

10.在分配数列中,()。

A、各组的频数之和应等于100

B、各组的频率之和应等于100%

C、某组频率越大,则该组标志值所起的相对作用就越大

D、某组频数越大,则该组标志值所起的绝对作用就越大

E、若总次数一定,则频数与频率成正比

(六)简答题

1.如何进行统计资料汇总前与汇总后的审核?

2.统计分组的作用体现于哪些方面?其种类是怎样划分的?如何选择分组标志?

3.分配数列是由哪些要素组成的?其基本的类别又有哪些?

4.统计汇总通常采用哪些组织形式和方法?

5.统计表的结构、种类包括哪些?宾词指标又是怎样设计的?

6.常用的统计图有哪几种?

(七)论述题

1.统计整理的意义何在?它通常需要哪些基本步骤?

2.如何编制组距数列?怎样合理地确定组数、组距、组限?

(八)计算题

某集团公司所属的40个子公司2001年商品销售收入(单位:万元)数据如下:

98 109 106 105 89 108 120 128 124 137 96 116 121 117 93 121 138 88 105 160 105 104 103 114 111 119 118 147 108 144 130 114 109 129 125 129 115 122 120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组距数列,绘制次数分布直方图、折线图,说明数据分布的特征。

光学习题及答案

光学习题及答案 练习二十二 光的相干性 双缝干涉 光程 一.选择题 1. 有三种装置 (1) 完全相同的两盏钠光灯,发出相同波长的光,照射到屏上; (2) 同一盏钠光灯,用黑纸盖住其中部将钠光灯分成上下两部分同时照射到屏上; (3) 用一盏钠光灯照亮一狭缝,此亮缝再照亮与它平行间距很小的两条狭缝,此二亮缝的光照射到屏上. 以上三种装置,能在屏上形成稳定干涉花样的是 (A) 装置(3). (B) 装置(2). (C) 装置(1)(3). (D) 装置(2)(3). 2.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为使屏上的干涉条纹间距变大,可以采取的办法是 (A) 使屏靠近双缝. (B) 把两个缝的宽度稍微调窄. (C) 使两缝的间距变小. (D) 改用波长较小的单色光源. 3. 如图所示,设s 1、s 2为两相干光源发出波长为的单色光,分别通过两种介质(折射率分别为n 1和n 2,且n 1>n 2)射到介质的分界面上的P 点,己知s 1P = s 2P = r ,则这两条光的几何路程r ,光程差 和相位差分别为 (A) r = 0 , = 0 , = 0. (B) r = (n 1-n 2) r , =( n 1-n 2) r , =2 (n 1-n 2) r / . (C) r = 0 , =( n 1-n 2) r , =2 (n 1-n 2) r / . (D) r = 0 , =( n 1-n 2) r , =2 (n 1-n 2) r . 4. 如图所示,在一个空长方形箱子的一边刻上一个双缝,当把一个钠光灯照亮的狭缝放在刻有双缝一边的箱子外边时,在箱子的对面壁上产生干涉条纹.如果把透明的油缓慢地灌入这箱子时,条纹的间隔将会发生什么变化答: (A) 保持不变. (B) 条纹间隔增加. (C) 条纹间隔有可能增加. (D) 条纹间隔减小. 5. 用白光(波长为4000~7600)垂直照射间距为a =的双缝,距缝50cm 处放屏幕,则观察到 的第一级彩色条纹和第五级彩色条纹的宽度分别是 (A) ×104m , ×104m. (B) ×104m , ×103m. (C) ×104m , ×104m. (D) ×104m , ×104m. 二.填空题 图 图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多元统计分析是运用数理统计方法来研究解决多指标问题的理论和方法. 2、回归参数显著性检验是检验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是否著. 3、聚类分析就是分析如何对样品(或变量)进行量化分类的问题。通常聚类分析分为 Q型聚类和 R型聚类。 4、相应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寻求列联表行因素A 和列因素B 的基本分析特征和它们的最优联立表示。 5、因子分析把每个原始变量分解为两部分因素:一部分为公共因子,另一部分为特殊因子。 6、若 () (,), P x N αμα ∑=1,2,3….n且相互独立,则样本均值向量x服从的分布 为_x~N(μ,Σ/n)_。 二、简答 1、简述典型变量与典型相关系数的概念,并说明典型相关分析的基本思想。 在每组变量中找出变量的线性组合,使得两组的线性组合之间具有最大的相关系数。选取和最初挑选的这对线性组合不相关的线性组合,使其配对,并选取相关系数最大的一对,如此下去直到两组之间的相关性被提取完毕为止。被选出的线性组合配对称为典型变量,它们的相关系数称为典型相关系数。 2、简述相应分析的基本思想。 相应分析,是指对两个定性变量的多种水平进行分析。设有两组因素A和B,其中因素A包含r个水平,因素B包含c个水平。对这两组因素作随机抽样调查,得到一个rc的二维列联表,记为。要寻求列联表列因素A和行因素B的基本分析特征和最优列联表示。相应分析即是通过列联表的转换,使得因素A

和因素B 具有对等性,从而用相同的因子轴同时描述两个因素各个水平的情况。把两个因素的各个水平的状况同时反映到具有相同坐标轴的因子平面上,从而得到因素A 、B 的联系。 3、简述费希尔判别法的基本思想。 从k 个总体中抽取具有p 个指标的样品观测数据,借助方差分析的思想构造一个线性判别函数 系数: 确定的原则是使得总体之间区别最大,而使每个总体内部的离差最小。将新样品的p 个指标值代入线性判别函数式中求出 值,然后根据判别一定的规则,就可以判别新的样品属于哪个总体。 5、简述多元统计分析中协差阵检验的步骤 第一,提出待检验的假设 和H1; 第二,给出检验的统计量及其服从的分布; 第三,给定检验水平,查统计量的分布表,确定相应的临界值,从而得到否定域; 第四,根据样本观测值计算出统计量的值,看是否落入否定域中,以便对待判假设做出决策(拒绝或接受)。 协差阵的检验 检验0=ΣΣ 0p H =ΣI : /2 /21exp 2np n e tr n λ???? =-?? ? ???? S S 00p H =≠ΣΣI : /2 /2**1exp 2np n e tr n λ???? =-?? ? ???? S S

第3章 习题与解答

第3章习题与解答 3-1 在以下两种情况下,画出题3-1图所示电路的图,并说明其节点数和支路数各为多少?KCL、KVL独立方程数各为多少? (1)每个元件作为一条支路处理; (2)电压源(独立或受控)和电阻的串联组合,电流源和电阻的并联组合作为一条支路处理。 (a) (b) 题3-1图 解:图(a) (1)如图所示:支路数b=11,节点数n=6 b-n+1=6 KCL独立方程数为n-1=5、KVL独立方程数为 (2)如图所示:支路数b=8,节点数n=4 KCL独立方程数为n-1=3、KVL独立方程数为 b-n+1=5

图(b) (1)如图所示:支路数=12,节点数=7 KCL独立方程数为n-1=6、KVL独立方程数为 b-n+1=6 (2)如图所示:支路数=9,节点数=5 KCL独立方程数为n-1=4、KVL独立方程数为 b-n+1=5 3-2 试画出题3-2图所示四点全图的全部树。 ① 题3-2图 解:

3-3 如题3-3图所示的有向图,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列出独立的KVL方程。 (1)任选一树并确定其基本回路组作为独立回路; (2)选网孔作为独立回路。 ③ 1 8 题3-3图 解:以2、3、5、6支路为树,1、4、7、8支路为连支。这样选网孔正好是基本回路,所以,(1)、(2)两个问题可合并。KVL如下: 2540 u u u +-= 5860 u u u +-= 3760 u u u +-= 1230 u u u ++=

3-4 题3-4图所示电路中,12310,4,R R R ==Ω=Ω458,R R ==Ω62,R =Ω 310,S u V =610,S i A =试列出支路法、支路电流法及支路电压法所需的方程。 i 题3-4图 解:电路的图为 3 设每个回路都为顺时针方向。 列支路法方程如下: 节点① 1260i i i ++= 节点② 2340i i i --= 节点③ 4560i i i -+= 回路1l 2310u u u +-= 回路2l 4530u u u +-= 回路3l 6420u u u +-= 支路特性方程: 111u R i =

聚类分析练习题20121105

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练习题 一、选择题 1.需要在聚类分析中保序的聚类分析是( )。 A.两步聚类 B.有序聚类 C.系统聚类 D.k-均值聚类 2.在系统聚类中2R 是( )。 A.组内离差平方和除以组间离差平方和 B.组间离差平方和除以组内离差平方和 C.组间离差平方和除以总离差平方和 D.组间均方除以总均方。 3.系统聚类的单调性是指( )。 A.每步并类的距离是单调增的 B.每步并类的距离是单调减的 C.聚类的类数越来越少 D.系统聚类2R 会越来越小 4.以下的系统聚类方法中,哪种系统聚类直接利用了组内的离差平方和。( ) A.最长距离法 B.组间平均连接法 C.组内平均连接法 D.WARD 法 5.以下系统聚类方法中所用的相似性的度量,哪种最不稳健( )。 A.2 1()p ik jk k x x =-∑ B. 1p ik jk k ik jk x x x x =-+∑ C. 21p k =∑ D. 1()()i j i j -'x -x Σx -x 6. 以下系统聚类方法中所用的相似性的度量,哪种考虑了变量间的相关性( )。A.2 1()p ik jk k x x =-∑ B. 1 p ik jk k ik jk x x x x =-+∑ C. 21 p k =∑ D. 1()()i j i j -'x -x Σx -x 7.以下统计量,可以用来刻画分为几类的合理性统计量为( )? A.可决系数或判定系数2R B. G G W P P -

C.()/(1) /() G G W P G P n G -- - D.() G W P W - 8.以下关于聚类分析的陈述,哪些是正确的() A.进行聚类分析的统计数据有关于类的变量 B.进行聚类分析的变量应该进行标准化处理 C.不同的类间距离会产生不同的递推公式 D.递推公式有利于运算速度的提高。D(3)的信息需要D(2)提供。 9.判别分析和聚类分析所要求统计数据的不同是() A.判别分析没有刻画类的变量,聚类分析有该变量 B.聚类分析没有刻画类的变量,判别分析有该变量 C.分析的变量在不同的样品上要有差异 D.要选择与研究目的有关的变量 10.距离判别法所用的距离是() A.马氏距离 B. 欧氏距离 C.绝对值距离 D. 欧氏平方距离 11.在一些条件同时满足的场合,距离判别和贝叶斯判别等价,是以下哪些条件。 () A.正态分布假定 B.等协方差矩阵假定 C.均值相等假定 D.先验概率相等假定 12.常用逐步判别分析选择不了的标准是() A.Λ统计量越小变量的判别贡献更大 B.Λ统计量越大变量的判别贡献更大 C.判定系数越小变量的判别贡献更大 D.判定系数越大变量的判别贡献更大 二、填空题 1、聚类分析是建立一种分类方法,它将一批样本或变量按照它们在性质上的_______________进行科学的分类。 2.Q型聚类法是按_________进行聚类,R型聚类法是按_______进行聚类。 3.Q型聚类相似程度指标常见是、、,而R型聚类相似程度指标通常采用_____________ 、。 4.在聚类分析中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以消除不同量纲或数量级的影响,达到数据间

第04章习题分析与解答

第四章 流体力学基础习题解答 4-1 关于压强的下列说确的是( )。 A 、压强是矢量; B 、容器液体作用在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流体的重力; C 、静止流体高度差为h 的两点间的压强差为gh P o ρ+; D 、在地球表面一个盛有流体的容器以加速度a 竖直向上运动,则流体深度为h 处的压强为0)(P a g h P ++=ρ。 解:D 4-2 海水的密度为33m /kg 1003.1?=ρ,海平面以下100m 处的压强为( )。 A 、Pa 1011.16?; B 、Pa 1011.15? C 、Pa 1001.16?; D 、Pa 1001.15?。 解:A 4-3 两个半径不同的肥皂泡,用一细导管连通后,肥皂泡将会( )。 A 、两个肥皂泡最终一样大; B 、大泡变大,小泡变小 C 、大泡变小,小泡变大; D 、不能判断。 解:B 4-4 两个完全相同的毛细管,插在两个不同的液体中,两个毛细管( )。 A 、两管液体上升高度相同; B 、两管液体上升高度不同; C 、一个上升,一个下降; D、不能判断。 解:B 4-5 一半径为r 的毛细管,插入密度为ρ的液体中,设毛细管壁与液体接触角为θ,则液体在毛细管中上升高度为h= ( ) 。(设液体的表面力系数为α) 解:gr h ρθα=cos 2 4-6 如图所示的液面。液面下A 点处压强是( ) 。设弯曲液面是球面的一部分,液面曲率半径为R,大气压强是0P ,表面力系数是α。 解:R P P α+ =20 4-7 当接触角2πθ< 时,液体( )固体,0=θ时,液体( )固体;当2π θ>时,液体( )固体,πθ=,液体( )固体。 解:润湿,完全润湿,不润湿,完全不润湿。

光学习题及答案

光学习题及答案 练习二十二光的相干性双缝干涉光程 一.选择题 1.有三种装置 (1)完全相同的两盏钠光灯,发出相同波长的光,照射到屏上; (2)同一盏钠光灯,用黑纸盖住其中部将钠光灯分成上下两部分同时照射到屏上; (3)用一盏钠光灯照亮一狭缝,此亮缝再照亮与它平行间距很小的两条狭缝,此二亮缝的光照射到屏上. 以上三种装置,能在屏上形成稳定干涉花样的是 (A)装置(3). (B)装置(2). (C)装置(1)(3). (D)装置(2)(3). 2.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为使屏上的干涉条纹间距变大,可以采取的办法是 (A)使屏靠近双缝. (B)把两个缝的宽度稍微调窄. (C)使两缝的间距变小. (D)改用波长较小的单色光源. 3.如图22.1 所示,设s1、s2 为两相干光源发出波长为的单色光,分别通过两种介质(折射 率分别为n1 和n2,且n1>n2)射到介质的分界面上的P点,己知s1P = s2P = r,则这两条光的几 何路程r,光程差和相位差分别为 (A)r = 0 , = 0 , = 0. (B)r = (n1-n2) r , =( n1-n2) r , =2 (n1-n2) r / . (C)r = 0 , =( n1-n2) r , =2 (n1-n2) r / . (D)r = 0 , =( n1-n2) r , =2 (n1-n2) r. 4.如图22.2 所示,在一个空长方形箱子的一边刻上一个双缝,当把一个钠光灯照亮的狭缝放在刻有双缝一边的箱子外边时,在箱子的对面壁上产生干涉条纹.如果把透明的油缓慢地灌入这箱子时,条纹的间隔将会发生什么变化?答: (A)保持不变. (B)条纹间隔增加. (C)条纹间隔有可能增加. (D)条纹间隔减小. 图22.2 5.用白光(波长为4000?~7600?)垂直照射间距 为a=0.25mm 的双缝,距缝50cm 处放屏幕,则观察到的第一级彩色条纹和第五级彩色条纹的宽度分别是 (A) 3.6×10-4m , 3.6×10-4m. (B)7.2×10-4m , 3.6×10-3m. (C)7.2×10-4m , 7.2×10-4m. (D) 3.6×10-4m , 1.8×10-4m.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习题解答_第五章

第五章 聚类分析 判别分析和聚类分析有何区别 答:即根据一定的判别准则,判定一个样本归属于哪一类。具体而言,设有n 个样本,对每个样本测得p 项指标(变量)的数据,已知每个样本属于k 个类别(或总体)中的某一类,通过找出一个最优的划分,使得不同类别的样本尽可能地区别开,并判别该样本属于哪个总体。聚类分析是分析如何对样品(或变量)进行量化分类的问题。在聚类之前,我们并不知道总体,而是通过一次次的聚类,使相近的样品(或变量)聚合形成总体。通俗来讲,判别分析是在已知有多少类及是什么类的情况下进行分类,而聚类分析是在不知道类的情况下进行分类。 试述系统聚类的基本思想。 答:系统聚类的基本思想是:距离相近的样品(或变量)先聚成类,距离相远的后聚成类,过程一直进行下去,每个样品(或变量)总能聚到合适的类中。 对样品和变量进行聚类分析时, 所构造的统计量分别是什么简要说明为什么这样构造 答:对样品进行聚类分析时,用距离来测定样品之间的相似程度。因为我们把n 个样本看作p 维空间的n 个点。点之间的距离即可代表样品间的相似度。常用的距离为 (一)闵可夫斯基距离:1/1 ()() p q q ij ik jk k d q X X ==-∑ q 取不同值,分为 (1)绝对距离(1q =) 1 (1)p ij ik jk k d X X ==-∑ (2)欧氏距离(2q =) 21/2 1 (2)() p ij ik jk k d X X ==-∑ (3)切比雪夫距离(q =∞) 1()max ij ik jk k p d X X ≤≤∞=- (二)马氏距离 (三)兰氏距离 对变量的相似性,我们更多地要了解变量的变化趋势或变化方向,因此用相关性进行衡量。 将变量看作p 维空间的向量,一般用 2 1()()()ij i j i j d M -'=--X X ΣX X 11()p ik jk ij k ik jk X X d L p X X =-=+∑

理论力学运动学习题课

1. 图示的曲柄滑道机构中,曲柄长OA =10cm ,绕O 轴转动。当?=30°时,其角速度ω=1rad/s ,角加速度α=1rad/s 2,求导杆BC 的加速度和滑块A 在滑道中的相对加速度。 解 取滑块A 为动点,动坐标系固连于导杆上。 切向加速度a a τ和法向加速度a a n ,其大小分别为 a a τ=OA ·ε=10cm/s 2 a a n =OA ·ω2=10cm/s 2 牵连运动为平动的加速度合成定理为 a a = a a τ+ a a n = a e + a r 将上式各矢量分别投影在x 轴和y 轴上,解得 a r ==3.66cm/s 2 a e =13.66cm/s 2 a e 即为导杆在此瞬时的平动加速度。 2. 滚压机构的滚子沿水平地面作纯滚动。已知曲柄OA 长r ,以匀角速度ω转动。连杆AB 长r L 3=, 滚子半径为R 。求图示位置滚子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解 (1)分析运动,先选AB 杆为研究对象 (2)根据瞬心法求v B 先找到速度瞬心C v B = ωr 3 3 2 (3)利用加速度公式求a B n BA t BA A B a a a a ρρρρ++= ωAB = v A /AC = rω/3r = ω/3

a BA n = ABωAB 2= 3rω2/9 a B = 2 rω2/9 (4)再取滚子为研究对象,求ωB 和αB ωB = v B /R = ωr R 33 2 αB = dωB /dt =1/R ·dv B /dt = a B /R = 2 rω2/9R 3. 图示的四连杆机构中,O 1A =r , AB =O 2B =3r ,曲柄以等角速度ω1绕O 1轴转动。在图示位置时,O 1A ⊥AB ,∠O 2BA =60°。求此瞬时杆O 2B 的角速度ω2和角加速度2α。 解 (1)先计算杆O 2B 的角速度 杆O 1A 和O 2B 作定轴转动,连杆AB 作平面运动。过A 、B 两点作A v ρ、B v ρ 的垂线,其交点C 就是连杆AB 的瞬心。 根据瞬心法或者速度投影法可以求得 ο30cos B A v v = 于是 ωr v v A B 3 230 cos = =ο

光学第五版课后答案.doc

光学第五版课后答案【篇一:第五版有机化学-华北师范大学-李景宁-全册-习 题答案】 3、指出下列各化合物所含官能团的名称。(1) ch3ch=chch3 答: 碳碳双键(2) ch3ch2cl 答:卤素(氯) (3) ch3chch3 答:羟基 (4) ch3ch2 c=o 答:羰基(醛基) ch3cch3(5) o 答:羰基(酮基) (6) ch3ch2cooh 答:羧基(7) 2 答: 氨基 (8) ch3- c≡c-ch3 答:碳碳叁键 4、根据电负性数据,用和标明下列键或分子中带部分正电荷和负电 荷的原子。 答: 6、下列各化合物哪个有偶极矩?画出其方向 (1)br2 (2)ch2cl2 (3)hi (4)chcl3 (5)ch3oh (6) ch3och3 答:以上化合物中(2)、(3)、(4)、(5)、(6) 均有偶极矩 (2)h 2c (6)h 3c cl (3 )i (4) cl3 (5)h 3c oh ch3 7、一种化合物,在燃烧分析中发现含有84% 的碳[ar (c)=12.0] 和 16 的氢[ar (h)=1.0] ,这个化合物的分子式可能是 (1)ch4o (2)c6h14o2 (3)c7h16 (4)c6h10 (5)c14h22 答:根据分析结果,化合物中没有氧元素,因而不可能是化合物(1)

和(2);在化合物(3)、(4)、(5)中根据碳、氢的比例计算 (计算略)可判断这个化合物的分子式可能是(3)。 习题解答 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1)2,5-二甲基-3-乙基己烷 (3)3,4,4,6-四甲基辛烷(5)3,3,6,7-四甲基癸烷 (6)4-甲基-3,3-二乙基-5-异丙基辛烷 2、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和键线式,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之。 (3)仅含有伯氢和仲氢的c5h12 答:符合条件的构造式为ch3ch2ch2ch2ch3 ; 键线式为;命名:戊烷。3、写出下令化合物的构造简式(2) 由一个丁基和一个异丙基组成的烷烃(4) 相对分子质量为100,同时含有伯、叔、季碳原子的烷烃 答:该烷烃的分子式为c7h16 。由此可以推测同时含有伯、叔、季 碳原子的烷烃的构造式为(ch3)3cch(ch3)2 (6) 2 ,2,5-trimethyl-4-propylnonane (2,2,5-三甲基-4-丙基 壬烷) 3h73 ch3ch2ch2ch223 3 3 8、将下列烷烃按其沸点由高至低排列成序。 (1)2-甲基戊烷(2)正已烷(3)正庚烷(4)十二烷 答:对于饱和烷烃,随着分子量的逐渐增大,分子间的范德华引力 增大,沸点升高。支链的存在会阻碍分子间的接近,使分子间的作 用力下降,沸点下降。由此可以判断,沸点由高到低的次序为:十 二烷>正庚烷>正己烷>2-甲基戊烷。([4)>(3)>(2)>(1)] 10、根据以下溴代反应事实,推测相对分子质量为72 的烷烃异构 式的构造简式。答:相对分子质量为72 的烷烃的分子式应该是 c5h12 。溴化产物的种类取决于烷烃分子内氢的种类(指核磁共振概 念中的氢),既氢的种类组与溴取代产物数 (1)只含有一种氢的化合物的构造式为(ch3)3cch3 (2)含三种氢 的化合物的构造式为ch3ch2ch2ch2ch3 (3)含四种氢的化合物的 构造式为ch3ch2ch(ch3)2 14 、答:

质点运动学典型例题

质点运动学典型例题 1. 一质点做抛体运动(忽略空气阻力),如图一所示。求: 质点在运动过程中 (1)dt dV 是否变化? (2)dt V d 是否变化? (3)法向加速度是否变 化? (4)轨道何处曲率半径最 大?其数值为多少? 解:(1)如图一,如果把dt dV 理解为切向加速度,即τa dt dV =,则由图二(a )所示,ατcos g a =,显然τa 先减小后增 大。 (2)g dt V d = (3)αsin g a n = (4)质点在任一点的曲率半径 φ ρcos 2 2g V a V n ==,质点在运动过程中,式中的速度V,夹角φ均为变量。故质点在 起点和终点处的速度最大(0V V =)。φ最 大,φcos 最小,所以在该处的曲率半径 最大。

上抛石块的位移和路程 一石块以V=4.9m/s 的初速度向上抛出,经过2S 后,石块的位移y ?________,路程S______. 解:如图一,设定石块上抛的初始点为原点,竖直向上为正方向。 则其运动方程为202 1gt t V y -= 2S 内的位移为m y 8.928.92129.42-=??- ?=,负号表明所求位移的方向为竖直向下,即物体在2S 内改变了运动方向。 先求物体到达最高点的时刻,即 00=-=gt V dt dy ,S g V t 5.08 .99.40=== 则总路程 m L L L 25.12)5.1(8.92 1)5.0(8.9212221=??+??=+= 求解某一位置的速度 质点沿x 轴正向运动,其加速度随位置变化的关系为2331x a += ,如果在x=0处,其速度为s m V /50=,那么,在x=3m 处的速度为多少? 解:因为233 1x V dx dV dt dx dx dV dt dV a +====

大学物理 第 章习题分析与解答

第八章 恒定磁场 8-1 均匀磁场的磁感强度B 垂直于半径为r 的圆面.今以该圆周为边线,作一半球面S ,则通过S 面的磁通量的大小为[ ]。 (A) B r 22π (B) B r 2π (C) 0 (D) 无法确定 分析与解 根据高斯定理,磁感线是闭合曲线,穿过圆平面的磁通量与穿过半球面的磁通量相等。正确答案为(B )。 8-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闭合回路上各点磁感强度都为零时,回路内一定没有电流穿过 (B) 闭合回路上各点磁感强度都为零时,回路内穿过电流的代数和必定为零 (C) 磁感强度沿闭合回路的积分为零时,回路上各点的磁感强度必定为零 (D) 磁感强度沿闭合回路的积分不为零时,回路上任意点的磁感强度必定为零 分析与解 由磁场中的安培环路定理,磁感强度沿闭合回路的积分为零时,回路上各点的磁感强度不一定为零;闭合回路上各点磁感强度为零时,穿过回路的电流代数和一定为零。正确答案为(B )。 8-3 磁场中的安培环路定理∑?=μ=?n L I 1 i i 0d l B 说明稳恒电流的磁场是[ ]。 (A) 无源场 (B) 有旋场 (C) 无旋场 (D) 有源场 分析与解 磁场的高斯定理与安培环路定理是磁场性质的重要表述,在恒定磁场中B 的环流一般不为零,所以磁场是涡旋场;而在恒定磁场中,通过任意闭合曲面的磁通量必为零,所以磁场是无源场;静电场中E 的环流等于零,故静电场为保守场;而静电场中,通过任意闭合面的电通量可以不为零,故静电场为有

习题8-6图 I O R 源场。正确答案为(B )。 8-4 一半圆形闭合平面线圈,半径为R ,通有电流I ,放在磁感强度为B 的均匀磁场中,磁场方向与线圈平面平行,则线圈所受磁力矩大小为[ ]。 (A) B R I 2π (B) B R I 22 1 π (C) B R I 24 1π (D) 0 分析与解 对一匝通电平面线圈,在磁场中所受的磁力矩可表示为 B e M ?=n IS ,而且对任意形状的平面线圈都是适用的。正确答案为(B )。 8-5 一长直螺线管是由直径d =0.2mm 的漆包线密绕而成。当它通以I =0.5A 的电流时,其内部的磁感强度B =_____________。(忽略绝缘层厚度,μ0=4π×10-7N/A 2) 分析与解 根据磁场中的安培环路定理可求得长直螺线管内部的磁感强度大小为nI B 0μ=,方向由右螺旋关系确定。正确答安为(T 1014.33-?)。 8-6 如图所示,载流导线在平面内分布,电流为I ,则在圆心O 点处的磁感强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方向为_____________ 。 分析与解 根据圆形电流和长直电流的磁感强度公式,并作矢量叠加,可得圆心O 点的总的磁感强度。正确答案为( ?? ? ??π-μ1120R I ,向里)。 8-7 如图所示,平行的无限长直载流导线A 和B ,电流强度均为I ,垂直纸面向外,两根载流导线之间相距为a ,则(1)AB 中点的磁感应强度B P =_____________。 (2)磁感应强度沿图中环路l 的线积分 =??L l B d _____________。 分析与解 根据长直电流的磁感强度公式和电流分布的对称性,P 点的磁感强度是两电流产生的 磁感强 习题8-7图

聚类分析实例分析题(推荐文档)

5.2酿酒葡萄的等级划分 5.2.1葡萄酒的质量分类 由问题1中我们得知,第二组评酒员的的评价结果更为可信,所以我们通过第二组评酒员对于酒的评分做出处理。我们通过excel计算出每位评酒员对每支酒的总分,然后计算出每支酒的10个分数的平均值,作为总的对于这支酒的等级评价。 通过国际酿酒工会对于葡萄酒的分级,以百分制标准评级,总共评出了六个级别(见表5)。 在问题2的计算中,我们求出了各支酒的分数,考虑到所有分数在区间[61.6,81.5]波动,以原等级表分级,结果将会很模糊,不能分得比较清晰。为此我们需要进一步细化等级。为此我们重新细化出5个等级,为了方便计算,我们还对等级进行降序数字等级(见表6)。 通过对数据的预处理,我们得到了一个新的关于葡萄酒的分级表格(见表7):

考虑到葡萄酒的质量与酿酒葡萄间有比较之间的关系,我们将保留葡萄酒质量对于酿酒葡萄的影响,先单纯从酿酒葡萄的理化指标对酿酒葡萄进行分类,然后在通过葡萄酒质量对酿酒葡萄质量的优劣进一步进行划分。 5.2.2建立模型 在通过酿酒葡萄的理化指标对酿酒葡萄分类的过程,我们用到了聚类分析方法中的ward 最小方差法,又叫做离差平方和法。 聚类分析是研究分类问题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所谓类,通俗地说,就是指相似元素的集合。为了将样品进行分类,就需要研究样品之间关系。这里的最小方差法的基本思想就是将一个样品看作P 维空间的一个点,并在空间的定义距离,距离较近的点归为一类;距离较远的点归为不同的类。面对现在的问题,我们不知道元素的分类,连要分成几类都不知道。现在我们将用SAS 系统里面的stepdisc 和cluster 过程完成判别分析和聚类分析,最终确定元素对象的分类问题。 建立数据阵,具体数学表示为: 1111...............m n nm X X X X X ????=?????? (5.2.1) 式中,行向量1(,...,)i i im X x x =表示第i 个样品; 列向量1(,...,)'j j nj X x x =’,表示第j 项指标。(i=1,2,…,n;j=1,2,…m) 接下来我们将要对数据进行变化,以便于我们比较和消除纲量。在此我们用了使用最广范的方法,ward 最小方差法。其中用到了类间距离来进行比较,定义为: 2||||/(1/1/)kl k l k l D X X n n =-+ (5.2.2) Ward 方法并类时总是使得并类导致的类内离差平方和增量最小。 系统聚类数的确定。在聚类分析中,系统聚类最终得到的一个聚类树,如何确定类的个数,这是一个十分困难但又必须解决的问题;因为分类本身就没有一定标准,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不同的分类。在实际应用中常使用下面几种

第三章习题解答资料

第三章习题解答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习题解答 第三章内压薄壁容器的应力分析 一、名词解释 A组: ⒈薄壁容器:容器的壁厚与其最大截面圆的内径之比小于0.1的容器。 ⒉回转壳体:壳体的中间面是直线或平面曲线绕其同平面内的固定轴线旋转360°而成的壳体。 ⒊经线:若通过回转轴作一纵截面与壳体曲面相交所得的交线。 ⒋薄膜理论:薄膜应力是只有拉压正应力没有弯曲正应力的一种两向应力状态,也称为无力矩理论。 ⒌第一曲率半径:中间面上任一点M处经线的曲率半径。 ⒍小位移假设:壳体受力以后,各点位移都远小于壁厚。 ⒎区域平衡方程式:计算回转壳体在任意纬线上径向应力的公式。 ⒏边缘应力:内压圆筒壁上的弯曲应力及连接边缘区的变形与应力。 ⒐边缘应力的自限性:当边缘处的局部材料发生屈服进入塑性变形阶段时,弹性约束开始缓解,原来不同的薄膜变形便趋于协调,边缘应力就自动限制。 二、判断题(对者画√,错着画╳) A组: 1. 下列直立薄壁容器,受均匀气体内压力作用,哪些能用薄膜理论求解壁内应力? 哪些不能? (1)横截面为正六角形的柱壳。(×) (2)横截面为圆的轴对称柱壳。(√)

(3)横截面为椭圆的柱壳。(×) (4)横截面为圆的椭球壳。(√) (5)横截面为半圆的柱壳。(×) (6)横截面为圆的锥形壳。(√) 2. 在承受内压的圆筒形容器上开椭圆孔,应使椭圆的长轴与筒体轴线平行。(×) 3. 薄壁回转壳体中任一点,只要该点的两个曲率半径R R2 =,则该点的两向应力 1 σθ σ = m。(√) 4. 因为内压薄壁圆筒的两向应力与壁厚成反比,当材质与介质压力一定时,则壁厚 大的容器,壁内的应力总是小于壁厚小的容器。(×) 5. 按无力矩理论求得的应力称为薄膜应力,薄膜应力是沿壁厚均匀分布的。(√)B组: 1. 卧式圆筒形容器,其内介质压力,只充满液体,因为圆筒内液体静载荷不是沿轴 线对称分布的,所以不能用薄膜理论应力公式求解。(√) 2. 由于圆锥形容器锥顶部分应力最小,所以开空宜在锥顶部分。(√) 3. 凡薄壁壳体,只要其几何形状和所受载荷对称于旋转轴,则壳体上任何一点用薄 膜理论应力公式求解的应力都是真实的。(×) 4. 椭球壳的长,短轴之比a/b越小,其形状越接近球壳,其应力分布也就越趋于均 匀。(√) 5. 因为从受力分析角度来说,半球形封头最好,所以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首 先考虑采用半球形封头。(×) 三、指出和计算下列回转壳体上诸点的第一和第二曲率半径 A组: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习题解答-聚类分析

第五章 聚类分析 5.1 判别分析和聚类分析有何区别? 答:即根据一定的判别准则,判定一个样本归属于哪一类。具体而言,设有n 个样本,对每个样本测得p 项指标(变量)的数据,已知每个样本属于k 个类别(或总体)中的某一类,通过找出一个最优的划分,使得不同类别的样本尽可能地区别开,并判别该样本属于哪个总体。聚类分析是分析如何对样品(或变量)进行量化分类的问题。在聚类之前,我们并不知道总体,而是通过一次次的聚类,使相近的样品(或变量)聚合形成总体。通俗来讲,判别分析是在已知有多少类及是什么类的情况下进行分类,而聚类分析是在不知道类的情况下进行分类。 5.2 试述系统聚类的基本思想。 答:系统聚类的基本思想是:距离相近的样品(或变量)先聚成类,距离相远的后聚成类,过程一直进行下去,每个样品(或变量)总能聚到合适的类中。 5.3 对样品和变量进行聚类分析时, 所构造的统计量分别是什么?简要说明为什么这样构造? 答:对样品进行聚类分析时,用距离来测定样品之间的相似程度。因为我们把n 个样本看作p 维空间的n 个点。点之间的距离即可代表样品间的相似度。常用的距离为 (一)闵可夫斯基距离:1/1()()p q q ij ik jk k d q X X ==-∑ q 取不同值,分为 (1)绝对距离(1q =) 1 (1)p ij ik jk k d X X ==-∑ (2)欧氏距离(2q =)

21/2 1 (2)() p ij ik jk k d X X ==-∑ (3)切比雪夫距离(q =∞) 1()max ij ik jk k p d X X ≤≤∞=- (二)马氏距离 (三)兰氏距离 对变量的相似性,我们更多地要了解变量的变化趋势或变化方向,因此用相关性进行衡量。 将变量看作p 维空间的向量,一般用 (一)夹角余弦 (二)相关系数 5.4 在进行系统聚类时,不同类间距离计算方法有何区别?选择距离公式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 设d ij 表示样品X i 与X j 之间距离,用D ij 表示类G i 与G j 之间的距离。 (1). 最短距离法 21()()()ij i j i j d M -'=--X X ΣX X 11()p ik jk ij k ik jk X X d L p X X =-=+∑ cos p ik jk ij X X θ= ∑ ()() p ik i jk j ij X X X X r --= ∑ ij G X G X ij d D j j i i ∈∈= ,min

《光学教程》(姚启钧)课后习题解答

《光学教程》(启钧)习题解答 第一章 光的干涉 1、波长为500nm 的绿光投射在间距d 为0.022cm 的双缝上,在距离180cm 处的光屏上形成干涉条纹,求两个亮条纹之间的距离。若改用波长为700nm 的红光投射到此双缝上,两个亮纹之间的距离为多少?算出这两种光第2级亮纹位置的距离。 解:1500nm λ= 7011180500100.4090.022 r y cm d λ-?= =??= 改用2700nm λ= 7022180700100.5730.022 r y cm d λ-?= =??= 两种光第二级亮纹位置的距离为: 21220.328y y y cm ?=?-?= 2、在氏实验装置中,光源波长为640nm ,两狭缝间距为0.4mm ,光屏离狭缝的距离为50cm ,试求:⑴光屏上第1亮条纹和中央亮纹之间的距离;⑵若P 点离中央亮纹为0.1mm 问两束光在P 点的相位差是多少?⑶求P 点的光强度和中央点的强度之比。 解:⑴ 7050640100.080.04 r y cm d λ-?= =??= ⑵由光程差公式 210 sin y r r d d r δθ=-== 0224 y d r π π π?δλ λ ?= = ?= ⑶中央点强度:2 04I A =

P 点光强为:2 21cos 4I A π?? =+ ?? ? 012 (1)0.8542I I =+= 3、把折射率为1.5的玻璃片插入氏实验的一束光路中,光屏上原来第5级亮条纹所在的位置变为中央亮条纹,试求插入的玻璃片的厚度。已知光波长为7610m -? 解: 1.5n =,设玻璃片的厚度为d 由玻璃片引起的附加光程差为:()1n d δ'=- ()15n d λ-= ()76455 61061061010.5 d m cm n λ---==??=?=?- 4、波长为500nm 的单色平行光射在间距为0.2mm 的双缝上。通过其中一个缝的能量为另一个的2倍,在离狭缝50cm 的光屏上形成干涉图样,求干涉条纹间距和条纹的可见度。 解: 7050500100.1250.02 r y cm d λ-?= =??= 由干涉条纹可见度定义: 12min 2min 1221Max Max A A I I V I I A A ?? ? -??= =+??+ ??? 由题意,设22 122A A = ,即 1 2 A A = 0.943 V == 5、波长为700nm 的光源与菲涅耳双镜的相交棱之间距离为20cm ,棱到光屏间的距

运动学知识点及例题(详细)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 专题一:运动的描述 1.质点 (1)定义:在研究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问题中可以忽略是,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认为物体的质量都集中在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把物体看作有质量的点) (2)物体看做质点的条件: 1)物体中各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物体做平动) 2)物体的大小(线度)<<它通过的距离 (3).质点具有相对性,而不具有绝对性。 (4)质点是理想化模型: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需要,抓住问题中的主要因素,忽略其次要因素,建立一种理想化的模型,使复杂的问题得到简化。(为便于研究而建立的一种高度抽象的理想客体) 2.参考系 (1)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即假定为不动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对参考系应明确以下几点: ①对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可能不同的。 ②在研究实际问题时,选取参考系的基本原则是能对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得到尽量的简化,能够使解题显得简捷。 ③参考系可以是运动的,也可以是静止的,但被选作参考系的物体,假定它是静止的。通常取地面作为参照系 ④比较两物体运动时,要选同一参考系。 3.位置、位移和路程 (1)位置是空间某个点,在x 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 (2)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是矢量,在x 轴上是有向线段,大小等于物体的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与路径无关。 (3)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其大小与运动路径有关。 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同的。只有当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但不能说位移等于路程,因为一个矢量和一个标量不能比较。图1-1中质点轨迹ACB 的长度是路程,AB 是位移S 。 (4)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位移才是能用来描述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路程不能用来表达物体的确切位置。比如说某人从O 点起走了50m 路,我们就说不出终了位置在何处。 4、时刻和时间 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是一个点.对应的是位置、速度、动量、动能等状态量. 时间:是两时刻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是线段.对应的是位移、路程、冲量、功等过程量. A B A B C 图1-1

大学物理第07章习题分析与解答备课讲稿

大学物理第07章习题分析与解答

r R r R E O r (D) E ∝1/r 2 22 第七章 静电场 7-1 关于电场强度与电势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 (A) 电场强度大的地方电势一定高; (B) 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一定降低; (C) 均匀电场中电势处处相等; (D) 电场强度为零的地方电势也为零。 分析与解 电场强度与电势是描述静电场的两个不同物理量,电场强度为零表示试验电荷在该点受到的电场力为零,电势为零表示将试验电荷从该点移到参考零电势点时,电场力作功为零;电场强度等于负电势梯度;静电场是保守场,电场线的方向就是电势降低的方向。正确答案为(B )。 7-2 半径为R 的均匀带电球面的静电场中各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E 与距球心的距离r 之间的关系曲线为[ ]。 3、下 7-分析与解 根据静电场的高斯定理可以求得均匀带电球面的电场强度分布为 ?????>πε<=R r r Q R r E 2040。正确答案为(B )。 7-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带正电的物体电势一定是正的 (B)电场强度为零的地方电势一定为零 (C )等势面与电场线处处正交 (D)等势面上的电场强度处处相等 分析与解 正电荷在电场中所受的电场力的方向与电场线的切线方向相同,电荷在等势面上移动电荷时,电场力不做功,说明电场力与位移方向垂直。正确答案为(C )。 7-4 真空中一均匀带电量为Q 的球壳,将试验正电荷q 从球壳外的R 处移至无限远处时,电场力的功为[ ]。 (A )24R qQ o πε (B )R Q o πε4 (C ) R q o πε4 (D )R qQ o πε4 分析与解 静电场力是保守力,电场力做的功等电势能增量的负值,也可以表示成这一过程的电势差与移动电量的乘积,由习题7-2可知电场强度分布,由电势定义式?∞?= R r E d V 可得球壳与无限远处的电势差。正确答案为(D )。 7-5 关于静电场的高斯定理有下面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如果高斯面上电场强度处处为零,则高斯面内必无电荷; (B )如果高斯面内有净电荷,则穿过高斯面的电场强度通量必不为零; (C )高斯面上各点的电场强度仅由面内的电荷产生; (D )如果穿过高斯面的电通量为零,则高斯面上电场强度处处为零

光学课后题题库

第一章 2.在杨氏实验装置中,光源波长为nm 640,两狭缝间距为mm 4.0,光屏离狭缝的距离为 cm 50.试求:(1)光屏上第1亮条纹和中央亮条纹之间的距离;(2)若p 点离中央亮条纹为mm 1.0,问两束光在p 点的相位差是多少?(3)求p 点的光强度和中央点的强度之比. 解:(1)由公式 λ d r y 0 = ? ,得 λd r y 0= ? =cm 100.8104.64.05025--?=?? (2)由课本第20页图1-2的几何关系可知 52100.01 sin tan 0.040.810cm 50 y r r d d d r θθ--≈≈===? 5 21522()0.8106.4104 r r π ππ?λ --?= -= ??= ? (3) 由公式 2222 121212cos 4cos 2I A A A A A ? ??=++?= 得 8536.04 2224cos 18cos 0cos 421cos 2 cos 42cos 42220 2212 212020=+=+= =??= ??==π ππ??A A A A I I p p 3. 把折射率为1.5的玻璃片插入杨氏实验的一束光路中,光屏上原来第5级亮条纹所 在的位置为中央亮条纹,试求插入的玻璃片的厚度.已知光波长为6×10-7 m . 解:未加玻璃片时,1S 、2S 到P 点的光程差,由公式 2r ?πλ??= 可知为 Δr =215252r r λ πλπ-= ??= 现在 1S 发出的光束途中插入玻璃片时,P 点的光程差为

()210022r r h nh λλ ?ππ'--+= ?=?=???? 所以玻璃片的厚度为 421510610cm 10.5r r h n λ λ--= ===?- 9. 在两块玻璃片之间一边放一条厚纸,另一边相互压紧.玻璃片l 长10cm,纸厚为0.05mm,从60°的反射角进行观察,问在玻璃片单位长度内看到的干涉条纹数目是多少?设单色光源波长为500nm. 解:由课本49页公式(1-35)可知斜面上每一条纹的宽度所对应的空气尖劈的厚度的 变化量为 1 221221sin 2i n n h h h j j -= -=?+λ λ λ =??? ? ??-= 2 2312 如果认为玻璃片的厚度可以忽略不记的情况下,则上式中 ?===60,1122i n n 。而厚度h 所对应的斜面上包含的条纹数为 10010500005.07=?==?= -λh h h N 故玻璃片上单位长度的条纹数为 1010100=== 'l N N 条/厘米 10. 在上题装置中,沿垂直于玻璃片表面的方向看去,看到相邻两条暗纹间距为1.4mm 。 —已知玻璃片长17.9cm,纸厚0.036mm,求光波的波长。 解:依题意,相对于空气劈的入射角 220,cos 1.sin i i θ ==L d = =θtan 0.12=n d L i n L 22cos 222λ θλθλ= ==?∴ 563.13nm mm 10631284916.51794 .1036.0224=?=??=?= ∴-L L d λ 12. 迈克耳孙干涉仪的反射镜M 2移动0.25mm 时,看到条纹移过的数目为909个,设光 为垂直入射,求所用光源的波长。 解:根据课本59页公式可知,迈克耳孙干涉仪移动每一条条纹相当h 的变化为: ()222 12cos 2cos 2cos 21i i j i j h h h λ λλ= - +=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