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民间文学复习题

民间文学复习题

民间文学复习题
民间文学复习题

民间文学

第一章绪论

一、学习民间文学的意义

1.了解世界性的文化现象

类同性(泥巴造人神话、洪水神话、天鹅型故事)

2.有助于我们认识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常以口头、行为存在

3有助于我们开发创新文化和提高创新素质

二、民间文学的定义

民间文学是人民大众集体创作、口耳相传的语言艺术,它既是民族生活、思想与感情的自发表露,有关历史、科学、宗教及其他人生知识的总结,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的表现形式,也是该民族集体持有和享用的一种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生活文化。

由定义:1把作家文学与民间文学区别开来,前者是个人创作,后者是集体创作2创作方式是口头创作和传承,不需要依赖文字,所以是口语化的、方言化的

3是民众传承的一种生活文化

三、民间文学与非民间文学的区别

1、民间文学不等于通俗文学,但通俗性是民间文学的一个显著特征

2、吸取民间文学素材重新改编和再创作的属于作家文学。

四、民间文学的价值

实用性

审美性

科学价值

第二章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民间文学存在的四大基石)

一、集体性(p19)

某个民族、地域或历史时期的广大民众共同创作、共同传承而显现出来的特征

1、集体性的三种形态:

a集体情境中的集体创作

集体劳动、纤夫拉纤号子、信天游

b个人创作出作品雏形后再由许多人添枝加叶,逐渐完善

孟姜女的传说

互文性:任何文本都不是孤立的文本,而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改编

c个人创作,集体流传

2、民间文学集体性的意义

a往往是一个民族集体意识的载体,民间文学具有释放潜意识的功能

b反映了民族的某些共同心理结构

二、口头性(p23)

1、广大民众用口头语言进行文学创作,并在口头传统中将这些作品延续下来,由此形成民间文学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和口耳相传的传播手段,这就是民间文学的口头性。

活态的、活在民众口头上的作品

2、帕里·洛德口头程式理论和理查德·鲍曼的表演理论

a口头程式理论以史诗为对象,细致讨论了口头传唱史诗的规律,认为口头程式对于史诗创作和传承具有突出价值,“在口头史诗中,学习通过口头——听觉来完成,作品在口头现场创编中完成,并通过口头——听觉渠道即时完成传播,这几个方面是彼此交融的,他们构成了同一过程中的不同侧面。从这个意义上说,歌手同时是表演者、创作者和诗人,是一身而兼

数职的。由此还形成了高度程式化的艺术传统。”

b表演理论受益于口头程式理论,它将所有口头叙事活动都视为一种旨在交流的表演,这些口头叙事,除了口头语言所讲述的内容外,它所发生的整个生活情境都是表演情境,都是口头叙事活动的基本内容,口头叙事的时间、地点、参与者、讲述过程以及相关的演述方式,都构成了民间文学作品的口头性(p25第一段)

三、变异性

1、民间文学史活的语言艺术,在传播过程中不断变化,没有定稿,它保存在人们的记忆里,流传在人们的口耳间(p25)

2、对民间文学的影响(注意分积极的和消极的分析):(p28)

积极的——显示了灵活性和适应性,在不断变化中吸收养分、日臻完善,以讹传讹也使民间文学顺应时代潮流,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注意!),获得充沛的生命力

消极——遗忘和误传使某些精彩部分失去原有的光彩,变得残缺不全,甚至面目全非

四、传承性(又称“传统性”)(p28)

1、一些相对稳定的因素逐渐形成约定俗成的传统,表现在内容、形式和传承上

2、传承渊源

传统的:亲缘传承、地缘传承、业缘传承

现代的(记得提):文化人自觉的传承——进行基因的重组,如阿来的《格萨尔王传》、心理结构

五、四大特征的关系(p31)

*如果出论述题,一定要从四大特征的含义、表现、影响和关系几个方面回答民间文学的四个基本特征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共同反映着民间文学的本质。其中集体性表现劳动人民的集体意识和审美情趣,它的存在保证了民间创作中的人民性更充分、更直接地体现,并使民间文学作品在集体加工锤炼中更加精美、更具生命力。但是,集体性特征又是与口头性特征互为存在条件的,没有口头即兴创作和口头流传,就不可能形成集体的创作和亿万人在民间文学的传播中参与再创作这一文学创作史上宏伟壮观的局面。口头语言艺术的优势也就使得这种集体创作活动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一直延续下去。集体性、口头性是民间创作和流传中两个起主导作用的重要特征。由集体性、口头性特性派出变异性、传承性特性,因集体创作、口头流传就必然导致变异,没有变异就无法博采众长,集思广益。但民间文学的变异不意味着可以随心所欲地胡编乱造,而是有规律可循的,它万变不离其宗,总是沿着广大民众的心态轨迹发展,总是循着民间艺术传统演变,在传承中变异,在变异中传承,从而使民间文学从古到今绵延不断,生机盎然。

第三章神话

第一节神话的界说

一概念

狭义:将神话产生的时间限定于原始社会,是长期以来左右神话学界的概念

广义:(袁珂先生提出):神话产生的时间延伸到整个人类社会

概念:主要产生于人类童年时代(旧石器时期—新石器时期—奴隶社会早期),部分产生于文明时代,是人类从神灵信仰出发,借助于原始思维,以不自觉的艺术加工形式创造出的超自然神灵的幻想故事;换言之,神话是以民间信仰的对象、观念和仪式为基本原型,借助于信仰活动而传承的神圣的故事

*原始思维虽然产生于童年时代,但是到了文明时代,人类的原始思维并没有寿终正寝。

系统性:持续发展、不断成熟

二、民间信仰的崇拜对象、观念与神话的深层内核

民间信仰的对象和观念是神话的核心,是神话产生的动因。远古和后来的人们正是出于对种种神灵的虔诚崇拜而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以某种具体的神灵为对象的故事,并通过这些故事传

达了人们对特定神力超自然的崇信。中国几大神话系统都反映了这种事实

三、民间信仰的仪式和神话的主要内容

仪式是民间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表现人们崇拜神灵的行为活动方式。民间信仰的仪式分为巫术仪式和祭祀仪式。民间信仰的仪式往往构成神话特别是远古神话的重要内容。着同样说明神话是民间信仰的产物

四、民间信仰与神话的传承

神话在民间信仰的基础上产生,而神话已经产生就曾为民间信仰的组成部分。神话作为神灵形象、神灵观念、神灵仪式的解释性故事,为民间宗教活动提供了神圣的依据。人们在举行民间宗教活动时,往往将神话作为其中一部分,巫师主持巫术仪式,讲述神话以增强仪式的可信性和神秘性。民间信仰是神话传承的载体。

第二节分类

一创世神话

讲述天地万物和起源的神话

二英雄神话(三皇:女娲、伏羲、神农;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讲述推进人类发展的英雄故事神话

1文明发明英雄

2抗灾英雄故事

鲧禹治水、后羿射日

3战争英雄神话

氏族—部落—民族—国家,炎黄、黄帝&蚩尤、黄帝&刑天、颛顼&共工

第三节神话研究

一母题研究

汤普森《民间文学母题索引》

母题:一种文化元素在一个民族的文化中不断被复制并保留了特定个文化内涵

要素:

1自然的元素(最小的单位,物或情节)

葫芦生人、水生人,葫芦、水

如,“沐浴”(从上巳节中来)——女子沐浴怀孕生子——沐浴时吞食某物2反复出现,不断被复制

3始终保持了特定的文化内涵,即使文化内涵会发生某些改变,但基本的意义还在

(任何文本都是胡文本,吸收前文本进行改编和再创造)

二语言学派

缪勒:认为神话是当今人们对古人说话方式的误读,称为“语言疾病”

三心理学派

代表人物:佛洛伊德,荣格(神话意象蕴含着人类集体无意识《无意识心理学》)

四结构主义的研究

[法]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二元对立

*神话研究方法(46-47):攸赫麦拉斯——神话的“历史化”理论;

维柯的神话哲学;英国麦克斯·缪勒语言学研究方法,比较研究,以为神话是由于历史的演变使得其意义隔膜而形成的“太阳神话学派”《比较神话学》;

泰勒——神话是人类原始文化遗留物的观点《原始文化》;

德国卡西尔——符号哲学理论探讨神话本质,认为神话是人类以神话思维去认识世界、解释世界的产物,因而可以看成是神话思维方式的具有象征意象的符号,代表作《神话思维》;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文化学功能学派,认为神话与原始

加拿大文艺理论加弗莱——“文化原型批评理论”《神话原型批评》,把神话视为具有原型意义的叙述程式,而且这一原型程式被后世作家潜意识地继承、复制,在特定的文学传统中发挥着民族性甚至是全人类性的本质确认的文化功能。

第四章传说

一界说

围绕客观实在物(传说核),运用文学表现手法和历史表达方式构建出来的,具有审美意味的散文体口头叙事文学

可信又不可信,可信——围绕客观实在物,不可信——情节是虚构的

二分类

按内容分为三大类

1人物传说

a著名历史人物:帝王将相、清官良将、奸臣逆子、文化名人、农民起义英雄、近代革命领袖,做出特殊贡献的:昭君、文成公主、蔡文姬等

b行业传说(祖师爷)

工匠、画匠、酒神

c虚构的人物传说

原型和生存的地点环境是真实的,如四大民间传说

2史事传说

叙述重大历史事件中的集体性群众英雄

3风物传说

a地方传说

自然物、人造物的命名及由来

b风俗传说

节日庆典、人生礼仪、其他(土特产:饮食、工艺)

c动植物传说

*与创世神话相区别:创世神话讲述的是类别(山水人)的起源,而传说则是具体的山水的起源,如黄河长江的传说等

三传说的特点

1、可信性。不能把具体的情节当做历史,尤其事物起源传说

2、传奇性的情节。通过偶然、夸张、巧合及神话式的幻想来构成情节,使其故事具有传

奇色彩

3、范围性。传播范围总是围绕客观实在物这个特定的中心构成一个个传说圈(常与方言

圈相一致),但人物传说往往打破原有的传说圈传播到更大地区。

四民间传说的价值及其研究(P61)

1、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体现在民间传说可以填补历史记录的空白,可以纠正历史记录

的谬误。

2、具有较强的实用功能。

保存民众的历史,以人文景观、名人遗迹作为“传说核”是发展旅游的重要的文化资源

2、有利于我们深刻理解乡土文化和民族精神

可以作为乡土教材,加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中国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白蛇传》

第五章民间故事

一概念

广大民众创作并传承的反映人类社会生活和民众理想愿望的口头叙事作品

1)反映人类社会生活2)虚拟性极强

*二分类

AT分类法,根据情节异同进行分类,阿尔奈—汤普森体系,由芬兰学者阿尔奈提出的,后经美国学者汤普森完善的一种编制故事类型索引的方法

内容分类法(p68---72):

1、幻想故事:“童话”、“神奇故事”、“魔法故事”,幻想色彩十分浓厚,是以丰富的想象及神话的幻想方式为手段,来表现人类的生活和理想愿望的故事

魔法故事,变形故事,在神奇力量的帮助下惩恶扬善,田螺姑娘、龙公主

宝物故事,万能型宝物,聚宝盆、宝葫芦、神笔

动物故事

2、生活故事(最为丰富):“世俗故事”或“写实故事”,以民众的日常生活为题材,以现实人物为主角儿展开的叙事,是对民间观念与意识及社会底层生活的一种形象化叙述,表面上其现实性较强。

交友道德和家庭伦理故事,表现伦理道德和家庭内部的人际关系

奇巧婚姻故事

长工斗地主及民斗官的故事

巧女故事

呆婿故事

机智人物故事(与传说中的历史人物相区别,前者:确有其人,情节也是真的,是流行故事的累积;后者:传说核具有可信性,情节是虚拟的)

3、寓言故事,具有明显的训诫意味,富有哲理,产生和繁荣于先秦时期,先秦诸子著作,基本上概括了人类劣根性的主要方面

4、民间笑话,引人发笑,幽默讽刺意味

三特点

1民间故事主人公多是泛指,时间、地点多是模糊含混的

2民间故事人物设置(类型性格、象征性、关系也是程式化的)与情节结构(三段式,一线式)具有程式化特点

3民间故事的情节构思具有类同性特点

四传承(p80)

1传承的时间和场所,传统的没有固定的时间和地点,现在可以创造新的传承时间和地点,如旅游时依靠导游讲述

2故事传承的线路:家族传承、社会传承(地缘传承、业缘传承)

3传承人

特点:能够讲述较多数量的故事,讲述活动具有一定影响,具有较高的讲述技巧,有独特的风格与创造才能

第六章史诗

一定义

继神话后出现的一种古老民间叙事体长诗(韵文或散韵相间),篇幅巨大、内容丰富。有的记叙某一民族在其发展原始阶段对天地万物、人类起源的解释;有的记叙民族形成发展的重要阶段发生的部落迁徙,战争融合等重大事件,歌颂部族英雄创下的辉煌业绩。二特点

1产生于人类社会早期,是在艺术发展的不发达阶段上的产物;

2是一个民族特殊知识的总汇,集体思维长期积累的硕果,经过数代人传唱,不断加工完善

3结构庞大的鸿篇巨制,取材于人类起源及民族形成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跨越时间长,卷帙浩繁

4具有庄严的格调。产生于传承与祭祀大典有关,在举行重大仪式是吟唱

三分类

1创世史诗(南方农耕民族):天地万物、人类起源、部落迁徙、民族生活习惯,包含神话。如纳西族东巴经的《创世纪》、彝族《六祖史诗》

2英雄史诗(北方游牧民族):反映军事民主制时代(原始社会—奴隶社会,部落—国家)部落战争,歌颂民族英雄的长篇诗歌。如纳西族东巴经《黑白之战》、彝族《俄索折怒王》、

《支嘎阿鲁王》、蒙古《格尔斯》

中国著名的三大史诗

《格萨尔》:藏族史诗,格萨尔为救护生灵而投身下届,赛马称王后,率领岭国部落进行一系列征战,他降伏妖魔、抑强扶弱、安置三界,最后从地狱中救出母亲和爱妃,完成人间使命,一同返回天国

《江格尔》:主要流传于中、蒙、俄三国卫拉特蒙古(在内蒙古和外蒙古之西,在阿尔泰山周围的蒙古)人中,热情讴歌了以圣主江格尔汗为首的六千多位勇士,歌颂了他们为保卫以阿尔泰圣山为中心的美丽富饶的宝木巴国,同来犯的形形色色凶残的敌人进行的英勇而不屈不挠的斗争。

《玛纳斯》:柯尔克孜族,以玛纳斯及其七代子孙的英雄业绩为主线,反映了柯尔克孜族人民抵御外侮,保家卫民的英雄主义精神。

第七章民间长诗(p103)

第一节民间叙事长诗

一、定义:

人民群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以第三人称进行叙事(强调叙事性)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并注重人物刻画(多半以人物名字为片名《阿诗玛》《嘎达梅林》)的长篇韵文或韵散相间的诗歌作品,也称“故事诗”或“故事歌”

二、发展历程(晚近成熟)

《诗经》,萌芽——汉乐府有些小叙事诗《陌上桑》《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趋于成熟,与《木兰辞》并称古代民间叙事长诗的“双子星座”——隋唐,文人叙事诗逐渐成熟——明清之际,空前繁荣,出现了三大文化圈(群落、板块):周边少数民族地区民间叙事长诗(彝族《阿诗玛》、蒙古族《嘎达梅林》、土家族《锦鸡》)、江浙一带吴歌中的长诗(《孟姜女》)、以湖北崇阳为中心的咸宁、黄冈一带(《钟九闹漕》、《崇阳双合莲》)

三、艺术特征

1、从内容上说,歌颂反抗斗争,描写爱情悲剧

大都产生在近现代社会,多反映人民群众反抗封建统治(《嘎达梅林》,反映了以嘎达梅林为首的蒙古族人民反抗军阀张作霖勾结日本侵略者侵吞内蒙地区的斗争经历;《钟九闹漕》)和青年男女追求婚姻爱情自由的斗争生活(傣族的《娥并与桑洛》、彝族撒尼人《阿诗玛》)

2、从艺术形式上说,叙述曲折故事,抒发浓烈情感

民间叙事长诗多以歌唱形式流传。叙述曲折悲欢离合的故事,必带上歌者喜怒哀乐的情感,就形成了叙事长诗叙事与抒情相融合的特征。

民间叙事长诗的叙事语言、结构安排、表现手法等,都体现了这种叙事与抒情相融合的特征:

首先,叙事长诗的语言,既有叙事性、又有抒情性;写景是情景交融,叙事是情事合一其次,在结构上还安排有专门抒情的部分,一是故事讲到动人处,往往插入一段抒情;二是在长诗的开头往往设置一段小的序曲,除了介绍环境、点题外,主要作用是抒情,如《嘎达梅林》

再次,还擅长运用重叠复沓、一唱三叹的表现手法来进行叙事描写,使叙述的情节、描写的人物饱和着浓烈的情感,以增强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如《仰阿莎》

3、塑造人物形象,多用诗歌表现手法

比喻、夸张、衬托

第二节民间抒情长诗

一定义

人民群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以抒情为主的长篇韵文或韵散相间的诗歌作品,往往采用第一人称歌唱,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结构灵活,一部分民间抒情长诗主要抒发世俗生活中的爱恨情仇、悲欢离合的情感,另一部分是民间婚丧、生产习俗、宗教活动

的情感抒发,是民间礼仪活动的组成部分,称为“仪式歌”

是民间歌谣的连缀形式

特点

1以抒情为主,没有故事情节,没有中心事件,片段叙述描写是为了抒情

2采用第一人称抒发情感

3一般结构较为松散

二分类

生活抒情长诗:主要抒发生活中的悲欢离合之情,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邪恶势力的诅咒与痛恨。

其中反映青年男女对自由美好爱情的追求、抒发由爱情悲剧导致的撕心裂肺的哀伤情感和对爱人的苦苦思念占大多数。如彝族《我的幺表妹》,傈僳族《逃婚诗》、《重逢诗》、《生产调》

抒发日常生活中各种悲伤与欢乐的歌,如壮族《特华之歌》、黎族《十二月歌》

礼仪习俗抒情长诗:指民间婚丧嫁娶及生产礼仪习俗中的抒情长诗

婚礼中的撒帐歌、建房的上梁歌、《哭嫁歌》、《哭丧歌》

第八章民间歌谣

第一节界定与分类

一、界定

歌谣是篇幅短小,以抒情为主的民间诗歌的总称。

《毛传》注曰:“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即配合乐曲来唱的叫“民歌”或“民间歌曲”,不配合乐曲自由咏诵的叫“民谣”。在民间文学中,通常将民歌的歌词部分和民谣合起来成为民间歌谣。

二、分类

1劳动歌

生产劳动时所唱的直接反映劳动生活或协调劳动节奏的民歌,包括各种号子(船夫号子、搬运工人的装卸号子等)、田歌、矿工歌、伐木歌、采茶歌等

2时政歌

劳动人民有感于切身政治状况而创作的歌谣,它鲜明地反映出各个时代社会政治的面貌,表达人们对政治的褒贬。

有对黑暗政治的不满也有颂扬农民起义和某些清廉官吏的。

3仪式歌

伴随宗教仪式、节日庆典和婚丧礼仪等吟唱的歌谣

a诀术歌,以达到某种目的,如催眠曲(“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哭狼,过路君子念三遍,一夜睡到大天光”),有一部分演变成儿歌

b节令歌

c祀典歌

d礼俗歌:出嫁歌、孝歌或丧歌、起屋上梁歌

4生活歌

广泛反映人民群众日常劳动生活和家庭生活的歌谣,最流行的有农民生活歌、妇女生活歌、工匠生活歌。如苏北的《不平歌》

5情歌

反映人民群众爱情生活的歌谣。它对青年男女爱情生活的各个阶段、各个侧面,如初识、试探、互相赞美、热烈爱恋、离别相思、对戕害爱情的恶势力的反抗斗争等,均有生动反映。6历史传说歌

反映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歌谣,表达人民群众赞美或厌恶之情。

7儿歌

儿童所唱的歌,儿歌的内容和形式是多样化的,有的反映儿童天真活泼的情趣,有点抒写了一颗颗饱受屈辱的幼小心灵,如北方流行的《小白菜》

来源复杂,有些来源于巫术,顺口溜,无实际意义

第二节特征

一、情真意切,袒露心声(内容及风格)

历代学人盛赞民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真切自然,感人肺腑。明代李开先,冯梦龙也认为山歌最可贵之处在“情真”,“但有假诗文,无假山歌”,清大诗人黄遵宪将山歌比作“天籁”。二、格调优美,形式多样(艺术形式)

我国许多民族在诗歌艺术方面都有自己的创造,民间歌谣的形式和风格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动人景象。

1四句头

2五句子

3十字调

4信天游&爬山调

5花儿

6藏族的鲁与谐

7壮族的欢

三、运用多种方法抒情叙事,意境优美动人

歌谣的传统手法为赋比兴,劳动人民巧妙地运用这些手法构成鲜明生动的形象,借以抒情或叙事,富于概括力与艺术感染力

第九章民间谚语与民间谜语

第一节民间谚语

一、定义

民间谚语是人民群众集体创作并广为流传的、简洁凝练的、具有一定认识和教育作用的定型化(对称、押韵,琅琅上口)语句。

二、分类

1时政谚语:用定型化的语句褒贬时政

2生活谚语:总结民众日常生活知识与经验的谚语,总结一般的生活经验,涉及人们生活中的为人处世、交朋结友、家庭关系、读书学习、医药保健等多方面

3农业谚语:农谚,关于自然物候知识和农业生产相关联的经验和总结

4风土谚语:反映各地的名山胜景、人文掌故、珍贵特产和民俗风情的谚语

第二节民间谜语

一、界说

民间谜语是带有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民间韵文作品,也是一种和游戏娱乐分不开的民间口头语言艺术。“猜闷儿”、“猜灯”、“谐隐”

二、分类

1物谜:以具体事物做谜底

2事谜:以一定的动作、行为或事件的进展以及某些动态中的生活内容或自然现象作谜底的谜语

3字谜

第三节特色

一民间谚语的特点

1语言形式,简洁性、口语性、定型化

作为智慧的结晶,谚语总是一语破的,简洁凝练,浅显明白中又蕴涵令人回味深长的哲理。作为老百姓惯常使用的现成话,谚语又具有生动活泼,亲切自然的口语色彩,特别是方言土语的表现,更多一层生活情趣。谚语由于在使用中多作为完整的判断句使用,因此词汇

较为固定,语言也就被定型化了。

2思想内容:经验性和哲理性

它总是升华带规律性的经验,洞察事物的本质,从而能够十分准确地表达出某种深邃而又闪光的见解,具有令人折服的说理色彩和训诫意义。

3文学角度:精美的谚语如同一首小诗,实为诗意与哲理的巧妙融合

4社会功用:传播经验和知识,起一种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

二民间谜语的特色

王仿:民间谜语是事物特征的概括的描写或形象的表现,出谜者通过观察、比较、选择,寻找出能够跟其他事物相区别的特征告诉猜谜者;猜谜者以他为线索,通过思考、分析、辨别,找出本类的事物。出谜、猜谜双方通过猜谜活动测验智慧,锻炼智力。

1结构形式:由谜底和谜面组成。“打一字”——谜扣,“秋千格”——谜格

2语言特色:质朴清浅,比喻贴切形象,其最突出的特色是对谜底作比喻描写。民间谜语较为常见的表现手法有拟人法、蝉联法和谐音法。

第十章民间说唱和民间小戏

第一节民间说唱

一、界定

民间说唱是以说说唱唱的形式来敷衍故事或刻画人物形象的口头文学作品,“曲艺”或“民间曲艺”

二、分类

1唱故事类:这一类作品的故事情节主要采用韵文形式表现出来。

2说故事类:以说为主,采用散文叙述形式的作品,如北方的评书,南方的评话、评词

3说笑话类:主要为相声,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艺术手段,具有戏剧风格的艺术形式。可以追溯到先秦的滑稽表演、优孟讽谏,秦汉的俳优,唐代的“弄参军”,宋代的“像生”杂扮,

第二节民间小戏

一、概念

是人民群众集体创作并演出的一种有歌有舞、有唱有白、有故事情节和舞台表演的小型综合性艺术,属于代言体。“二小”:小旦、小丑,“三小”:小旦、小丑、小生戏

二、特征

1简便性。在创作演出上是草台班底,地摊演出。人民业余创作,“业余自编、闲中扮演”,没有正规的演出场所。

2群众性。在内容上关注底层民众,切入日常生活。

劳动民众是民间小戏的真正创作者和观赏者,内容大多反映乡村民众的生活,他所体现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能够获得最广大的观众的认同。

3灵活性。艺术形式上,民间小戏多用乡音土语,亲切活泼。

民间小戏大量运用民众熟悉的叙述模式与情感表现手法,这些也是引起观众共鸣的关键因素。

三、分类

1花灯戏

主要流传在我国西南地区,比较重要的有四川川北花灯戏、贵州思南花灯戏和云南玉溪花灯戏,均被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的形成来源于民间灯舞,最初是当地农民为庆贺丰收或春节期间演出的“跳灯”。其演出特点是以唱为主,说白很少,以旦、丑为主要角色,唱腔质朴明快。代表性剧目《拜年》、《三访亲》、《刘三姐挑水》

2花鼓戏

主要流传于我国南方,在南方,花鼓戏甚至成为民间小戏的代称。湖南花鼓戏、湖北花鼓戏、皖南花鼓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演唱特点是,演唱时有人帮腔,有锣鼓伴奏,代表性剧目: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湖北花鼓戏《卖棉纱》、《绣荷包》,皖南花鼓戏《凤阳花鼓》。

3采茶戏

主要流传地是江西和两广,起源于采茶灯,也叫茶篮灯,主要描写采茶人的劳动,是民间茶农采茶叶时所唱的采茶歌与民间舞蹈结合而形成的载歌载舞的表现形式。代表性剧目《瞧妹子》、《采茶歌》、《挖笋》、《拣田螺》

4秧歌戏

主要流传于北方,“阳歌”,在农村节日社火中或农闲时节表演的,特点是化妆表演,重舞不重唱,动作很大,在表现民俗风情、生活情趣方面很有魅力。陕西大秧歌、陕北秧歌、河北定州秧歌、山西祁太秧歌

5道情戏

在道情说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流传于山西、江西、甘肃、湖北等地,主要内容是神话、史事

6道具戏:

不通过演员直接扮演,而是将戏曲内容借助人工制作的偶像、皮影或面具来表演的民间小戏。

木偶戏(傀儡戏):对话为主,带有漫画化格调

皮影戏:从剪纸发展而来,起源于陕西西安

傩戏:起源于民间巫术,主要功能是驱逐疫鬼,特点是演员带着狰狞可怕的面具表演

“中国古代戏剧的活化石”

民间文学模拟试题三份

模拟试题一答案 民间文学模拟试题(一)试题一试题二试题三 一、填空题(每空1 分,共10 分) 1 、民间文学属于文学的一个特殊类别,是与作家文学、相并行的一门独特的语言艺术。( 2 ) 2 、“唱歌不是人发颠,也是前朝古人传;,河水淘沙渐渐深。”这首民歌非常贴切地表述了民间文学的集体性特征。( 3 ) 3 、从唐宋开始,中国一些民间说书艺人受佛教“俗讲”的启示,举行专门的讲故事活动,称之为。(3 ) 4 、1920 年,北京大学成立了,中国学术界开始有意识地将民间文学看作是一种科学研究的对象。(2 ) 5 、民间文学同作家文学的分野,体现在艺术风格上,表现为之别。(3 ) 6 、史事传说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记录历史事件的某一个片段,而不关心,它的侧重点在记事。(3 ) 7 、以顾颉刚、杨宽为代表的历史学家,他们提出了层累的历史观和民族的神话史观,对中国古典神话的一些主要内容和神话人物进行扎实细致的考证和辨析,因而形成了著名的神话学派。(3 ) 8 、是维吾尔族人民喜爱的机智人物。(2 ) 9 、清代诗人黄遵宪将民歌比作。(2 ) 10 、是相声艺术特有的艺术手段。(2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 分,共10 分) 1 、屈原在吸收()的基础上,创作了《离骚》、《天问》、《九歌》等一系列作品。 (1 )吴地民歌和神话传说 (2 )楚地民歌和神话传说 (3 )岭南民歌和神话传说 (4 )北方少数民族民歌和神话传说 2 、与作家文学相比较,民间文学不需要文字作为中介,民众直接用进行创作。 (1 )口头语言 (2 )书面语言 (3 )民间语言 (4 )方言 3 、民间神话、传说、故事以文人创作的()为中介,对元杂剧和明清文言小说和长篇章回小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民间文学 (2 )通俗文学 (3 )话本小说 (4 )评话 4 、盘古神话是一个()母题。 (1 )太极图 (2 )人鱼互生 (3 )宇宙卵 (4 )世界末日

2020年1月广东省自考11342民间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2020年1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民间文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1134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女娲神话中,女娲是用造人。 A.泥土 B.树木 C.空气 D.血液 2.传说中千里寻夫、哭倒长城的人物是 A.蔡文姬 B.王昭君 C.李香君 D.孟姜女 3.《灰姑娘》的故事属于 A.幻想故事 B.生活故事 C.民间笑话 D.民间寓言 4.《格萨尔》是一部 A.史诗 B.神话 C.传说 D.民间长诗 5.“举秀オ,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是 A.民间传说 B.民间故事 C.民间歌谣 D.谚语 6.“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是 A.成语 B.格言 C.俗语 D.谚语 7.艺人说书的提纲,通过口传心授得来的是 A.柁子 B.扣子 C.梁子 D.悬念 8.明代中后期是中国民间歌谣搜集整理的一个小高峰,其中以的成就最为突出。 A.刘邦 B.唐太宗 C.无名氏 D.冯梦龙 9.著名的《刘三姐》的歌词大多是人民以汉语创编的。 A.藏族 B.苗族 C.壮族 D.族 10.1950年3月,由任理事长,老舍和钟敬文任副理事长的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在北京成立 A.郭沫若 B.茅盾 C.叶圣陶 D.周扬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11.一个民族集体创造和传承的口头文学,主要体裁有等。 A.神话 B.民间史诗 C.俗语 D.歇后语 E.民间说唱 12.从散文体作品看,故事结构完整,有头有尾,按顺序展开,模式化、类型化结构十分普遍,通常有 等结构形式 A.对称式 B.三叠式 C.连锁式 D.四季歌 E.五更调 13.被誉为我国古代民间叙事长诗的“双子星座”是 A.《氓》 B.《陌上桑》 C.《孔雀东南飞》 D.《木兰诗》 E.《西洲曲》 14.汉族作为中国华族的主要凝聚核心,它在历史上广泛流传的一些经典民间文学作品,如四大传说,在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也流传甚广。 2020年1月民间文学概论试题和答案第 1 页共 4 页

民间文学试题

中国民间文学 一、多项选择题(每空2分,共10分) 1.民间文学采录的原则是()。 A.全面搜集 B.忠实记录 C.科学整理 D.失事求似 E.主观加工 2.保存古代神话较多的典籍主要有()。 A.《世说新语》B.《山海经》C.《楚辞》D.《淮南子》 E.《笑林》 3.世界寓言的三大发祥地()。 A.中国 B.埃及C.希腊 D.印度 E.日本 4.民间谚语的分类()。 A.时政谚语B.生活谚语C.农业谚语D.风土谚语 E.情感谚语 5.民间传说的类别主要有()。 A.人物传说 B.包公传说 C.风物传说. D.习俗传说 E.难老泉的传说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6.民间文学 7.神话 8.英雄史诗 它是歌颂人类童年时期的民族英雄的传奇武功与光辉业绩的长篇叙事诗,主要描写古代民族形成过程中,民族部落或民族之间的战争,主人公都是历史转变时期的民族英雄,部落领袖和原始社会的君主,以及由他们转化而来的新兴奴隶主或封建领主。英雄史诗产生的时间比创世史诗晚一些。如中国著名的三大史诗:藏族《格萨尔王传》、蒙古族《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玛纳斯》。 9.生活故事 直接反映劳动人民日常生活的故事,又称为“世俗故事”或“写实故事”。其基本特征是:以现实社会中形形色色的普通人物为主人公,从日常生活中提炼故事情节,用写实手法来刻画人物和叙述故事。有着鲜明的阶级倾向和浓厚的现实性。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0.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 11.传说与神话、区别? 二者的联系在于:第一,一部分上古时期的传说与神话交融在一起,神话时传说产生的源头之一。(1分)第二,传说与神话都是散文体的口述故事。(1分)第三,传说的人物和情节也有一定程度的超现实因素。传说的故事追求传奇性,传奇效果靠超现实性的魔幻情节来制造的,但只作为辅助内容存在。(2分区别在于:第一,二者的故事主人公有不同的属性。(1分)第二,神话的超现实情节是传播者信以为真的,传说的幻想只是为增强故事的传奇性存在。(1分) 4、一、奇特的幻想和浓郁的生活特性;(2分)二、泛指性或通称性,指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往往是含糊、不确定;(2分) 12.复述“中国民间四大传说”中的任意一个传说(孟姜女、白蛇传、牛郎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 四、论述题(20分)

2016年1月民间文学概论试题和答案

2016年1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民间文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1134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井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渝朱涂均无分。 1.在艺术上,民间故事的主人公多是 A.特指的 B.泛指的 C.固定的 D.指定的 2.有较强的喜剧、幽默意味,一针见血地揭示生活中各种矛盾现象的是 A.民间传说 B.民间小戏 C.民间笑话 D.民间寓言 3.《尚书?无逸》对民间谚语的解释是 A.“谚,俗所传言也” B.“谚,俗语也” C.“谚,俗言也” D.“俚语曰谚” 4.“王大姐头戴两朵花(美)”,这个谜语类型是 A.字谜 B.事谜 C.物迷 D.动作谜 5.中国第一本古代笑话专集《笑林》出现在 A.前秦时代 B.两汉时代 C.三国时代 D.唐宋时代 6.民间文学的传承性的形成与集体性的关系是 A.传承性等于集体性 B.传承性受集体性制约 C.集体性受传承性制约 D.集体性不利于传承性的形成 7.原始人解释天地的形成,日月星辰的出现和运行以及其他自然现象起源的神话是 A.人类起源神话 B.宇宙起源神话 C.洪水再生神话 D.文化文明神话 8.被称作是汉籍中最著名的“古今语怪之祖”的是 A.《淮南子》 B.《抱朴子》 C.《左传》 D.《山海经》 9.南朝乐府民歌共四百多首,主要保存在 A.《乐府诗集》 B.《诗经》 C.《乐府诗集·清商曲辞》 D.《楚辞》 10.流传于甘肃、青海、宁夏一带,结构上高于变化,以上下两节句式来表现的格律体民歌是 A.信天游 B.花儿 C.四句头 D.爬山调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迭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来涂均无分。 11.迁徒史诗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A.以民间各民族的世系谱牒为时间线索 B.以沿途迁居为空间线索 C.以迁徒原因、活动为叙述内容 D.展现各民族或各支系的族群命运 E.与部族、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相关联 12.民间传说的特征有 A.可信性的内容 B.传奇性的情节 C.箭垛式人物形象 D.意境忧美生动 E.相对固定的传承范围

民间文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 1、包公传说突出他铁面无私,诸葛亮的传说则突出他的聪明机智,却很少描绘他们的外貌,这在传说艺术中叫做() A、传奇色彩 B、历史性 C、粗线条刻划人物 D、纪念物 2、《虎丘塔为什么是斜的》是一则()传说。 A、风物 B、史事 C、人物 D、土特产 3在各类巧匠故事中,最著名数量最多的是谁的故事?() A、七仙女 B、李老君 C、鲁班 D、石敢当 4、"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里唱大戏,拉姑娘,请女婿,小外孙女你也去。"这是一首() A、劳动歌 B、仪式歌 C、儿童游戏歌 D、情歌 5、甘肃莲花山下一年一度的民间诗歌盛会称为() A、歌圩 B、耍歌堂 C、三月街 D、花儿会 6、"山中山谷起山坡,山前山后树山多,山间山田荫山水,山人山上唱山歌。"这首民歌用的是什么手法?() A、叠字 B、重复 C、双关 D、比喻 7、谜语:"山月随人归",打一明朝作家,谜底:归有光。败笔是() A、底面相犯 B、浅露 C、谜面不成文 D、闲字无着落 8、"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是() A、成语 B、格言 C、俗语 D、歇后语 9、谜语一则:广州市灯谜协会(打一日用品商标),谜底:虎头牌,主要毛病是() A、闲字无着落 B、谜面不成文 C、底面相犯 D、浅露 10、《大风歌》的作者是() A、刘邦 B、唐太宗 C、无名氏 D、冯梦龙 11、《敕勒歌》是()的民歌。 A、朝鲜族 B、蒙古族 C、鲜卑族 D、满族 12、《爱尔兰歌谣札记》的作者是() A、马克思 B、列宁 C、拉法格 D、恩格斯 二、多项选择题。(两个以上) 10、清代作家吴趼人从民间笑话、寓言中汲取养料,创作的优秀走品有() A、《俏皮话》 B、《笑林广记》 C、《新笑林广记》 D、《粤风续九》 E、《古遥谚》 14、世界上比较流行的民间故事分类法有() A、以神为主的分类法 B、按情节、母题分类 C、以著名故事的题目来概括类型 D、以序号称谓来表现民间故事 15、民间童话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 A、有强烈的幻想性和浓厚的浪漫色彩 B、有曲折的情节和美满的故事 C、主人公为通称人物,类型化,没有特定的背景 D、把动物人格化 E、有固定的表现手法,如三段式中间插韵语等 16、下列对民间歌谣的判断正确的有() A、是民间文学中产生最早的 B、口头韵文作品 C、用途最广 D、最富于相象 E、不需人物形象 17、谜语应具备的特点有() A、知识性 B、疑难性 C、独创性 D、趣味性 E、文学性 三、填空题

民间文学概论试题-推荐下载

民间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2011-08-01 14:17:37) 分类:学习资料汇编 标签: 文化 一、单选题 1、关于杨家将与契丹人作战的传说可归为( C ) A、农民起义传说 B、起义英雄传说 C、反抗外来侵略传说 D、革命历史事件传说 2、1846年,发明了“Folklore(民俗)”一词的英国考古学家名叫( B )、 A、阿兰?邓迪斯 B、威廉?汤姆斯 C、马林诺夫斯基 D、斯密斯?汤普森 3、据目前掌握的资料,世界上篇幅最长的史诗是藏族的《格萨尔》,它长( B ) A、10多万行 B、50万行以上 C、20余万行 D、30万行以上 4、鬼故事属于( D ) A、魔法故事 B、变形故事 C、动物故事 D、生活故事 5、河北农村流传的表述农民传统婚姻观念的谚语"休前妻,毁稚苗,后悔到老",在内容的类型上可归为( B )、 A、认识自然和总结生产经验的谚语 B、认识社会和总结社会活动经验的谚语 C、总结一般生活经验的谚语 D、其它 6、民间文学在民俗学的学科体系中属于( D )、 A、精神民俗 B、社会民俗 C、物质民俗 D、语言民俗 7、段成式《酉阳杂俎》是一个笔记体作品集,记录了大量民间故事、该书出现于( A )、 A、唐代 B、先秦时期 C、魏晋时期 D、明代 8、有一种评书讲述绿林英雄行侠仗义,除暴安良,比武打擂,拜山攻寨等内容的故事,或讲述清官秉公破案,惩恶扬善的故事,这种评书的种类名称为( D )、 A、世情书

B、袍打书 C、神魔书 D、短打书 9、歇后语的目的语在字面上是呼应引语部分的意思的,实际上却另有所指,从而以双关的形式构成( C )、 A、岔断型幽默 B、情感释放型幽默 C、干涉型幽默 D、含蓄型幽默 10、鬼故事属于( D )、 A、魔法故事 B、变形故事 C、动物故事 D、生活故事 11、许多地方在结婚仪式上都念诵撒帐歌,如"一把栗子一把枣,小的跟着大的跑"等,这种歌谣属于( D )、 A、法术歌 B、情歌 C、节令歌 D、礼俗歌 12、蒙古族讲述牧民武装起义反抗达尔汉王的黑暗统治与军阀暴政的民间叙事长诗是( B ) A、《钟九闹漕》 B、《嘎达梅林》 C、《召树屯》 D、《十五从军行》 13、鬼故事属于( D )、 A、魔法故事 B、变形故事 C、动物故事 D、生活故事 14、侯宝林,薛宝琨等认为相声的名称经历了( A )的演变过程、 A、从"像生"到"像声",再到"相声" B、从"像声"到"像生",再到"相声" C、从"相生"到"像声",再到"相声" D、从"学像生"到"乔像声",再到"相声" 15、中国的狗耕田型(两兄弟型)故事首见于( B )、 A、《山海经》 B、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 C、晋代干宝《搜神记》 D、晋代陶潜《搜神后记》 二、多选题 1、童话具有浓郁的幻想色彩,其表现有( B、C、E)等 A、其内容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基本上没有或完全没有超自然的幻想 B、童话多具有超自然的境界,充满浪漫的想象

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关于杨家将与契丹人作战的传说可归为( C ) A、农民起义传说 B、起义英雄传说 C、反抗外来侵略传说 D、革命历史事件传说 2、1846年,发明了“Folklore(民俗)”一词的英国考古学家名叫 ( B )、 A、阿兰?邓迪斯 B、威廉?汤姆斯 C、马林诺夫斯基 D、斯密斯?汤普森 3、据目前掌握的资料,世界上篇幅最长的史诗是藏族的《格萨尔》, 它长( B ) A、10多万行 B、50万行以上 C、20余万行 D、30万行以上 4、鬼故事属于( D ) A、魔法故事 B、变形故事 C、动物故事 D、生活故事 5、河北农村流传的表述农民传统婚姻观念的谚语"休前妻,毁稚 苗,后悔到老",在内容的类型上可归为( B )、 A、认识自然和总结生产经验的谚语 B、认识社会和总结社会活动经验的谚语 C、总结一般生活经验的谚语 D、其它 6、民间文学在民俗学的学科体系中属于( D )、 A、精神民俗

B、社会民俗 C、物质民俗 D、语言民俗 7、段成式《酉阳杂俎》是一个笔记体作品集,记录了大量民间故 事、该书出现于( A )、 A、唐代 B、先秦时期 C、魏晋时期 D、明代 8、有一种评书讲述绿林英雄行侠仗义,除暴安良,比武打擂,拜山攻寨等内容的故事,或讲述清官秉公破案,惩恶扬善的故事,这种评书 的种类名称为( D )、 A、世情书 B、袍打书 C、神魔书 D、短打书 9、歇后语的目的语在字面上是呼应引语部分的意思的,实际上却 另有所指,从而以双关的形式构成( C )、 A、岔断型幽默 B、情感释放型幽默 C、干涉型幽默 D、含蓄型幽默 10、鬼故事属于( D )、 A、魔法故事 B、变形故事 C、动物故事 D、生活故事 11、许多地方在结婚仪式上都念诵撒帐歌,如"一把栗子一把枣, 小的跟着大的跑"等,这种歌谣属于( D )、 A、法术歌 B、情歌 C、节令歌 D、礼俗歌

华师17年3月课程考试《民间文学》作业考核试题

17春华师17年3月课程考试《民间文学》作业考核试题 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 "米筛筛米壳在心,嘱妹恋郎要真心,莫学米筛千只眼,要学蜡烛一条心。"这首民歌用的是()手法。 A. 双关 B. 托物起兴 C. 比喻 D. 白描 正确答案: 2. 屈原在吸收()的基础上,创作了《离骚》、《天问》、《九歌》等一系列作品。 A. 吴地民歌和神话传说 B. 楚地民歌和神话传说 C. 岭南地民歌和神话传说 D. 北方少数民族民歌和神话传说 正确答案: 3. 狭义的民间歌谣不包括()。 A. 民歌 B. 民谣 C. 史诗 D. 小调 正确答案: 4. ()属于生活故事。 A. 灰姑娘 B. 巧媳妇 C. 蛇郎君 D. 狗耕田故事 正确答案: 5. 筒狄吞卵、姜嫄履敏等感生神话是人类发展史上母系氏族社会留下的痕迹。这一点说明了民间文学的()。 A. 教育作用 B. 认识作用 C. 审美作用 D. 娱乐作用 正确答案: 6. ()是原始社会或奴隶社会民族历史的形象化记载,是“诗性的历史”,即用诗歌叙述的编年体历史。 A. 民歌

B. 歌谣 C. 史诗 D. 神话 正确答案: 7. 民间说唱具有叙述性强的特点,属于()。 A. 第一人称叙述体 B. 第二人称叙述体 C. 第三人称叙述体 D. 自传体 正确答案: 8. 中国古代四大神话: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嫦娥奔月,保留在()中。 A. 山海经 B. 搜神记 C. 淮南子 D. 太平御览 正确答案: 9. 古印度最著名的民间故事集是()。 A. 摩诃婆罗多 B. 五卷书 C. 伊利亚特 D. 奥赛罗 正确答案: 10. “女娲造人”的神话最早见于()。 A. 《山海经》 B. 《尚书》 C. 《韩非子》 D. 《楚辞》 正确答案: 华师17年3月课程考试《民间文学》作业考核试题 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40 分。) 1. 根据表演人数的多少和表演形式的差异,相声可以分为()等种类。 A. 单口 B. 对口 C. 群活 D. 垫话 正确答案:

民间文学思考题及答案(精心整理版)

1、什么是民间文学?如何理解民间文学之“民间”。 “民间文学”概念:民间文学是广大民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一种语言艺术。它运用口语的形式传述故事,展示生活,塑造形象,抒发情感。它是广大民众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之一,是他们认识社会、寄托理想、表达情感意愿的重要方式和渠道。 第二问没找到明确的答案,综合各种东西自我感觉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回答: “民间”包含二义:一是生活于底层社会空间的“民众”,二是“民众的生活领域及精神世界”。民间不是由文人建构的虚拟空间,而是以个永远存在的社会实体。(1)民间文学的创作者是“人民大众”。(2)在内容上是更直接地反映人民大众的生活、理想和愿望。民间文学是人民大众自我娱乐、自我教育的产物。(3)民间文学的艺术形式的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如: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等。它的艺术风格简朴明朗、刚健清新,表现手法多为情节章句的重迭、复沓,语句的夸张,固有体例和套话的运用,贴近生活的赋、比、兴等。(4)在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如各种传说等。 2、试分析作家文学与民间文学的关系。 关于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多种说法,较为稳妥的说法是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并存论。(1)民间文学的题材和思想内容对作家文学的影响 ①《九歌》——受民间祭歌影响;《天问》《山海经》——受神话传说影响。 ②受乐府民歌影响:曹氏父子和建安七子——《蒿里行》、《七哀诗》、《饮马长城窟行》——汉末政治动乱、战祸的残酷、人世的凄凉。 ③、运用神话传说作为题材:李白《东海有勇妇》——民众不屈的反抗精神 ④、杜甫“三吏”、“三别”——受民歌影响——深刻的人民性,反映广泛的社会生活。(2)民间文学在艺术形式上对作家文学的影响 历代作家在体裁、形制格式、修辞手段和艺术风格等方面向民间文学学习。 ①、古代许多文学的体裁(特别是韵文)大都来源于民间文学。 韵文——原始歌谣;散文的小说、笔记——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戏剧——原始歌舞;诗歌、词、曲——来自民间,与当时流行的世俗音乐相抵持,于民间广为流传。[笔记小说《笑林》——记录民间笑话;魏晋六朝志怪小说——记录、加工当时的民间故事和传说] ②、民间文学在艺术形式方面对作家文学的影响 在形制格式、修辞手段、艺术风格,民间文学为文人文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借鉴经验。汉唐诗人广取民歌的艺术手法——“文质半取,风骚两挟” 运用民歌固有的形式——唐·刘禹锡《竹枝词》——土家族民歌 运用民歌比兴手法——《诗经》《楚辞》 李白《静夜思》首句——有南朝子夜歌《秋歌》影响痕迹 古诗文中的“典故”——从民间文学中来——“愚公移山”“精卫填海” 总之,民间文学是作家文学的源泉。作家的智慧灵感蕴藏于民众生活和民间创作中,民众把创造的语言和优美的诗思赋予作家。口头文学体裁为作家提供了多样的创作形式,民间文学的内容为作家文学提供丰富的题材。(民间口头文学与作家书面文学始终保持着多方位的双向交流关系[“交融互渗”]。) 以上是老师的总结,但是偶认为还应该加上作家文学对民间文学的影响,如下:从历史上看,文人作家对民间文学的影响表现在积极和消极的两个方面。(一)、作家文学对民间文学的积极影响 (1).历代文人作家对民间文学的辑录和保存上有很大的功绩历代文人作家用文字把民间文学作品记录和保存下来,一方面保持了作品的基本风貌,为后人进行研究提供了可靠

民间文学模拟试题(选择)

民间文学模拟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 1 、民间文学属于文学的一个特殊类别,是与作家文学、相并行的一门独特的语言艺术。( 2 )2 、“唱歌不是人发颠,也是前朝古人传;,河水淘沙渐渐深。”这首民歌非常贴切地表述了民间文学的集体性特征。( 3 ) 3 、从唐宋开始,中国一些民间说书艺人受佛教“俗讲”的启示,举行专门的讲故事活动,称之 为。( 3 ) 4 、 1920 年,北京大学成立 了,中国学术界开始有意识地将民间文学看作是一种科学研 究的对象。( 2 ) 5 、民间文学同作家文学的分野,体现在艺术风格上,表现为 之别。( 3 ) 6 、史事传说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记录历史事件的某一个片段,而不关心,它的侧重点在记事。( 3 ) 7 、以顾颉刚、杨宽为代表的历史学家,他们提出了层累的历史观和民族的神话史观,对中国古典神话的一 些主要内容和神话人物进行扎实细 致的考证和辨析,因而形成了著名的 神话学派。( 3 ) 8 、是维吾尔族人民喜爱 的机智人物。( 2 ) 9 、清代诗人黄遵宪将民歌比 作。( 2 ) 10 、是相声艺术特有的 艺术手段。( 2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 1 、屈原在吸收()的基础上,创 作了《离骚》、《天问》、《九歌》 等一系列作品。 ( 1 )吴地民歌和神话传说 ( 2 )楚地民歌和神话传说 ( 3 )岭南民歌和神话传说 ( 4 )北方少数民族民歌和神话传 说 2 、与作家文学相比较,民间文学不 需要文字作为中介,民众直接用进 行创作。 ( 1 )口头语言 ( 2 )书面语言 ( 3 )民间语言 ( 4 )方言 3 、民间神话、传说、故事以文人创 作的()为中介,对元杂剧和明清 文言小说和长篇章回小说,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 ( 1 )民间文学 ( 2 )通俗文学 ( 3 )话本小说 ( 4 )评话 4 、盘古神话是一个()母题。 ( 1 )太极图 ( 2 )人鱼互生 ( 3 )宇宙卵 ( 4 )世界末日 5 、在《圣经?创世纪》中,() 受蛇的引诱偷吃了伊甸园中的智慧 果,从而发现了对方的性别差异,上 帝只好将他们放逐到了人间。 ( 1)亚当和夏娃 ( 2 )俄狄普斯和海伦 ( 3 )大禹和西王母 ( 4 )女娲和盘古 6 、在我国民间传说中有一种独特的 种类——(),这种以叙述神仙活 动为中心内容的传说,早在春秋战国 时期就已经出现了。 ( 1 )鬼话 ( 2 )仙话 ( 3 )神话 ( 4 )道教故事 7 、()属于生活故事。 ( 1 )灰姑娘 ( 2 )巧媳妇 ( 3 )蛇郎 ( 4 )狗耕田故事 8 、民间小戏中,属于道具戏系统的 有()。 ( 1 )皮影戏 ( 2 )秧歌戏 ( 3 )花灯戏 ( 4 )采茶戏 9 、在西方国家,民间文学一般称之 为()。 ( 1 ) Literature ( 2 ) Anthropology ( 3 ) History ( 4 ) Folklore 10 、水浒故事在()时期就广为流 传,并成为讲唱艺人表演的重要内 容。 ( 1 )明末清初 ( 2 )唐初

民间文学概论复习试题参考

一、大纲说明: 本课程就是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得基础理论课程之一,按新修订得教学计划规定为专业限选课。通过该课程得教学旨在使学生对民间文学得历史、现状有一个概括得了解,对民间文学得基础理论、研究方法有一个全面得把握,学会分析鉴赏民间文学作品,能够区分不同体裁得民间文学,近而培养学生对民间文学得珍惜、热爱之情与保护民间文学得责任感、使命感。特根据《民间文学概论》得教学大纲制定该课程得考试大纲。 二、命题要求: 本考试大纲得考试范围为中国民间文学得基本知识与理论,内容涉及到 民间文学得含义、性质;民间文学得基本特征;民间文学得发展历程及现状;搜集、整理民间文学得方法与原则;具体得民间文学体裁、各体裁民间文学代表作得鉴赏等方面。主要测试学生对民间文学基础知识得识记能力,对民间文学理论与研究方法得理解与运用能力。内容覆盖《民间文学概论》十二章得主要内容与知识点;难度中等;题型设计为: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叙述题、论述题等六大类型;试题分值得分布情况如下:填空题(每空1分,共10空,占10%)、单项选择题(10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占15%)、名词解释(4题,每题5分,共20分,占20%)、简答题(2题,每题10分,共20分,占20%)、叙述题(1题,15分,占15%)论述题(1题,20分,占20%);考卷类型为闭卷;考核时间为100分钟。 三、大纲正文: 【考试内容及要求】 绪论

识记:民间文学得含义、范围。 理解:民间文学得双重属性。 运用:结合实例分析民间文学得价值。 第一章民间文学得基本特征以及与作家文学得关系 识记:民间文学得口头性、集体性(群体性)、传承性、变异性得含义。理解:民间文学四大基本特征得相互关系。 运用:结合实例分析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得相互影响。 第二章民间文学得搜集、记录与整理 识记:中国古代搜集整理民间文学得成就与特点。 理解:搜集整理民间文学得方法与原则。 运用:运用民间文学田野调查得方法搜集整理身边得民间文学作品。 第三章神话 识记:神话、自然崇拜、万物有灵观、自然神话、社会生活神话、日月神话、开辟神话、洪水再生神话、文化发明神话、部落战争神 话、民族起源神话等关键概念。著名神话得基本情节。

自考民间文学习题与试卷集

民间文学习题与试卷集 民间文学半期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 1、民间文学的功能与一般文学相比较,其最大的特点是() A、审美价值高 B、教育意义大 C、认识价值深刻 D、直接参与人民生活 2、"土帮土成墙,穷帮穷成王。"是() A、成语 B、谚语 C、歇后语 D、谜语 3、《赵州桥》是一则()传说。 A、人物 B、史事 C、风物 D、技艺 4、《虎门烧烟》是一则()传说。 A、人物 B、史事 C、风物 D、技艺 5、第一次使用"童话"一词的人是() A、阿尔奈 B、瞿秋白 C、山东京传 D、庄子 6、郭沫若指出"秦汉以来的一部中国文学史,差不多大半是在他的影响之下发展"。"他"指的是()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老子 7、流传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本菲 B、库仑父子 C、格林 D、胡适 8、《粤风》的编者是() A、屈大均 B、冯梦龙 C、李调元 D、黄遵宪 9"米筛筛米壳在心,嘱妹恋郎要真心,莫学米筛千只眼,要学蜡烛一条心。"这首民歌用的是()手法。 A、双关 B、托物起兴 C、比喻 D、白描 10、"买梨莫买蜂咬梨,心中有病无人知。因为分梨故亲切,谁知亲切转伤梨。"这首客家山歌用的修辞手法是()。 A、比兴 B、借喻 C、双关 D、叠韵 11、谜语一则:"多多多多"(打二民间节目,谜底:七夕,除夕)。这则谜语的败笔是()。 A、浅露 B、底面相犯 C、谜面不成文 D、闲字无着落 12、谜语一则:月巴(打一城市名,谜底:合肥)。这则谜语的主要毛病是() A、谜面不成文 B、扣合不紧 C、底面相犯 D、浅露 二、多项选择题 13、社会主义时期民间文学范围界限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A、作者的范围扩大了 B、民间文学概念发生变化 C、作品的内容,已经不是确定民间文学的重要条件 D、流传的形式发生了变化 E、体裁发生了变化 14、郭沫若同志说过,如果回想一下中国文学的历史,就可以发现中国文学遗产中最基本,最生动,最丰富的就是() A、神话 B、民间文艺 C、作家文学 D、童话 E、经过加工的民间文学 15、民间文学单项整理的内容有() A、改换过于偏僻懂得方言方语 B、规整词句 C、增饰文采 D、删节封建迷信思想,神仙鬼怪等 E、删去不必要的重复 16、民间文学艺术特色主要是() A、倾向性鲜明 B、体式和章法较稳定 C、修辞手法灵活多样 D、常用拟人法及托物言志 E、结构完整,线索清楚 三、填空题 17、民间文学是人民群众的___________ 18、民间文学不仅是一种文学现象,而且是_________有机组成部分。

民间文学题

一、单选题 1.(B),起源于民间巫术,主要功能是驱逐疫鬼,其特点是演员戴着狰狞可怕的面具表演。 A.秧歌戏 B.傩戏 C.采茶戏 D.道情戏 2. 在《圣经·旧约》中说:上帝看到人类道德败坏,于是后悔自己造了人,他准备降下大洪水将人类毁灭,但是顾念到一个名叫(C)的人,于是教他如何造一只巨大的方舟,让他的一家人躲到方舟避难。 A.孔德 B.伊阿宋 C.挪亚 D.宙斯 3. 民间说唱具有叙述性强的特点,属于(A)。 A.第三人称叙述体 B.第一人称叙述体 C.第二人称叙述体? D.自传体 4. 盘古神话是一个(A)母题。 A.太极图 B.人鱼互生 C.宇宙卵 D.世界末日 5. 在民间传说的讲述中,民众往往将一些同类情节集中安置在某一个人物形象身上,这样的人物形 象称之为(C)。 A.典型人物形象 B.平面人物形象 C.箭垛人物形象 D.历史人物形象 6. 在中国关于音乐发明的神话中,发明中国古典乐器之最高代表——琴的是(D)。 A.女娲 B.伏羲 C.黄帝 D.神农 7. “尚未崩溃的民间王国”指的是(D)。 A.西藏 B.新 C.四川 D.云南 8. 精卫填海的神话故事是出自于(D)。 A.《楚辞》 B.《庄子》 C.《尚书》 D.《山海经》 9. 《狐假虎威》的故事属于(D)。 A.幻想故事 B.生活故事 C.民间笑话 D.民间寓言 10. “张打铁,李打铁,打把刀,送姐姐,姐姐留我歇,我不歇,我要回去打夜铁……”属于(C)。 A.仪式歌 B.生活歌 C.儿歌 D.劳动歌 11. 中国古代的民间寓言产生和繁荣于(A)。 A.先秦时期 B.两汉时期 C.魏晋南北朝时期 D.唐宋时期 12. 芬兰人埃利亚斯.伦洛特搜集整理的芬兰民族史诗(A)成为了芬兰民族精神的象征。 A.《卡勒瓦拉》 B.《勒俄》 C.《伊利亚特》 D.《俄索折怒王》 13. 对于某一民间文学类型和母题、某种结构形式等进行的调查属于(B)。 A.专项调查 B.专题调查 C.专访调查 D.随机调查 14. 水浒故事在(D)时期就广为流传,并成为讲唱艺人表演的重要内容。 A.明末清初 B.唐初 C.魏晋南北朝 D.宋末元初

民间文学考题

一、填空题 1、公元2世纪的三国时代,出现了第一本古代笑话专集,收入了许多民间笑话。 2、民间故事有头有尾,顺序展开,很少有违反常规的现象,中间有固定的结构,如“对称式”、“三叠式”等,这种艺术形式上代代相袭的现象体现了民间文学的 特征。 3、文人作家既能保护民间文学,也会由于某种目的,有意识地在民间文学作品中强加一些主观因素,比如宋朝李茂诚的,梁山伯变成了热衷于追求功名、平“寇”有功的“义忠王”。 4、文化英雄,属于,常以兽、鸟、人、半神等各种形态出现。 5、呆女婿故事与相对应,一男一女,一巧一呆,相映成趣。 6、《江格尔》是流传在我国民族的英雄史诗。 7、明代李开先说,“如十五国风,出诸里巷妇女之口者,情词婉曲,自非后世诗人墨客操觚染翰,刻骨流血所能及者,。” 8、在我国民间传说中有一种独特的种类,那就是,这种以叙述神仙活动为中心内容的传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 9、我国的幻想故事主要有魔法故事、和动物故事。 10、包袱是相声特有的艺术手段,由、解、结、抖等过程组成。 11、1984年,文化部、国家民族工作委员会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颁发了《关于编辑出版〈〉、〈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的通知》。12、俗话说,“一样话,十样说”,同一首歌谣,同一首故事,表述的语言千差万别,鲜明地体现了民间文学的特征。 13、关汉卿的《窦娥冤》吸取了民间故事素材进行再创作,其故事原型是 的故事。 14、民间传说总是围绕一定的客观实在物来讲述,其传承范围是相对固定的,从而构成了一个个大大小小的。 15、以中国民间故事为基础的分类索引主要有德国学者爱伯华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美籍华人学者丁乃通的《》。 16、是由社会民众集体创作并流传的带有明显教训寓意、富有哲 理、短小精悍的口头故事。 17、《玛纳斯》是流传在我国新疆境内的民族的著名的英雄史

自考00508民间文学分析试题

1、民间文学的变异性是怎样产生的? 答:民间文学的变异性,是由于民间文学的口头性、集体性等特征带来的。民间文学作品是口头创作、靠记忆保存的,是在民众中集体流传的,所以不断受到人民的加工改造,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处在一个不断的变化之中,所以民间文学的变异理所当然。传播者的心理机制不同,是造成民间文学变异的内因,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迁、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不同是造成民间文学变异的外因。 2举例说明民间文学为作家的艺术创造提供哪些丰富的素材?(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有什么影响?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原始口头文学,是人类最早的艺术创造,是后世一切文学的源头。各国伟大诗人的优秀作品,都不同程度地从民间创作的宝藏中汲取滋养的。古希腊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普罗米修斯》直接取材于希腊神话,旦丁《神曲》运用了古希伯来神话和希腊神话、传说中的故事,普希金《上尉的女儿》等著名作品充满了民间文艺的主题、题材和诗情。所以,伟大诗人用民间艺术的乳汁哺育了自己的作家文学,反过来,作家用自己独特的、天才的创造丰富了民间艺术宝库。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转化,成为文学发展的一种规律性现象。我国浪漫主义诗人屈原的《九歌》,是楚地民间祭歌的修饰润色之作;建安时期和唐代杰出诗人,直接采取民间神话、传说、歌谣,如曹操的《十五从军征》、王璨的《七哀诗》;我国古典戏曲小说的主要作家关汉卿、马致远、 - 3 - 罗贯中、吴承恩、施耐庵、蒲松龄等几乎都是在民间长期流传的作品基础上再创作的。 3、民间文学为作家文学创作提供哪些美的形式? ①诗歌从民歌起源; ②词并不是单由文人创造,唐代民间便有了“菩萨蛮”、“长相思”等词牌; ③戏曲的产生可追溯到宋、金民间产生的说唱形式---诸宫调:歌唱性很强,讲唱者常常跳进跳出,模拟各种人物进行写意性的表演。 ④小说:白话小说与宋元民间说唱文学的兴盛分不开。 4、1、分析题(8分):仔细阅读以下神话,回答问题。

民间文学概论复习资料试题参考材料

一、大纲说明: 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之一,按新修订的教学计划规定为专业限选课。通过该课程的教学旨在使学生对民间文学的历史、现状有一个概括的了解,对民间文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方法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学会分析鉴赏民间文学作品,能够区分不同体裁的民间文学,近而培养学生对民间文学的珍惜、热爱之情和保护民间文学的责任感、使命感。特根据《民间文学概论》的教学大纲制定该课程的考试大纲。 二、命题要求: 本考试大纲的考试范围为中国民间文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内容涉及到民间文学的含义、性质;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民间文学的发展历程及现状;搜集、整理民间文学的方法和原则;具体的民间文学体裁、各体裁民间文学代表作的鉴赏等方面。主要测试学生对民间文学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对民间文学理论和研究方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内容覆盖《民间文学概论》十二章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难度中等;题型设计为: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叙述题、论述题等六大类型;试题分值的分布情况如下:填空题(每空1分,共10空,占10%)、单项选择题(10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占15%)、名词解释(4题,每题5分,共20分,占20%)、简答题(2题,每题10分,共20分,占20%)、叙述题(1题,15分,占15%)论述题(1题,20分,占20%);考卷类型为闭卷;考核时间为100分钟。 三、大纲正文: 【考试内容及要求】

绪论 识记:民间文学的含义、范围。 理解:民间文学的双重属性。 运用:结合实例分析民间文学的价值。 第一章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以及与作家文学的关系 识记:民间文学的口头性、集体性(群体性)、传承性、变异性的含义。 理解:民间文学四大基本特征的相互关系。 运用:结合实例分析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相互影响。 第二章民间文学的搜集、记录与整理 识记:中国古代搜集整理民间文学的成就和特点。 理解:搜集整理民间文学的方法与原则。 运用:运用民间文学田野调查的方法搜集整理身边的民间文学作品。 第三章神话

华中师大《民间文学》练习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 《民间文学》练习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 1、民间文学是人民大众运用口头语言来和的一种活的语言艺术。 2、民间文学的这些适宜于口头创作和口头流传的特征叫。 3、民间文学的特征是由集体性、口头性特征所带来的,因为口传心授,靠记忆保存,又要在集体流传中不断受到人们的加工改造,所以有异文在所难免。 4、共六卷,主要记述了周穆王巡游四海,见西王母的故事。 5、被称为"天下之笑林,调谑之巨观"的中国第一部笑话专集,是三国时魏所撰的,现存二十余则。 6、可以看作是南朝民歌的代表。 7、1955年5月,民研会主办的专门性刊物月刊创刊。 8、从1984年开始,由中央文化部、国家民委和中国民协共同组织领导、编撰民间文学三套集成、、。 9、民间文学作品的采录,是一项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操作性很强的活动,有人把它称为“”。 10、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1958年制定出“,重点整理,大力推广,”的民间文学工作方针。 11、是口头创作和流传的,则是书面形式创作和流传的。 12、魏晋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有30余种,这些志怪小说中保存了大量的传说故事,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著作有的《搜神记》、王嘉的、陶潜的等。 13、人民大众所创造和传承的口头文学,主要体裁包括神话、民间歌谣、、 、 、民间长诗、民间谚语、民间谜语、俗语、歇后语、民间说唱、民间小戏等。 14、由民族文化的交流整合,投射中国民间文学这个口头艺术整体上的中华文化特色,可以从 、 、 、 四个字上反映出来。 15、西汉著篇记载了古老的壮族民歌《越人歌》。 16、宋元戏曲的乐调主要就是按照的宫调来分配的。 17、民间文学又通常被称作“人民的口头创作”或“”,因为它是一种活跃在人民口耳间的特殊的语言艺术是民间文学的重要特征。 18、所谓传承人,可分为和两种。 19、民间文学的四个基本特征是:集体性、、和传承性。 20、唐太宗制定的集中了隋唐时代汉族民间以及外国和边疆少数民族乐曲的成就,完成了汉族声律的大转变。 21、盘古开天辟地、化生天地万物的神话,最早也见于三国东吴人徐整的《三五历纪》和。 22、随着市民阶层的形成,加上受西域音乐的影响,唐代正式形成了一种新的民间文学形式,即。 23、20卷(续集10卷),写成于晚唐时期,是一本极有价值的民间文学资料集。此书所载的灰姑娘型故事、木鸟型传说《鲁班作木鸢》成为世界上最早见于文字记录的同类型故事。 24、民间小戏是我国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发展中,构成了庞大的系统,在这些

《民间文学》练习题库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民间文学》练习测试题库 一、填空 1、民间文学是人民大众运用口头语言来和的一种活的语言艺术。 2、民间文学的这些适宜于口头创作和口头流传的特征叫。 3、民间文学的特征是由集体性、口头性特征所带来的,因为口传心授,靠记忆保存,又要在集体流传中不断受到人们的加工改造,所以有异文在所难免。 4、共六卷,主要记述了周穆王巡游四海,见西王母的故事。 5、被称为"天下之笑林,调谑之巨观"的中国第一部笑话专集,是三国时魏所撰的,现存二十余则。 6、可以看作是南朝民歌的代表。 7、1955年5月,民研会主办的专门性刊物月刊创刊。 8、从1984年开始,由中央文化部、国家民委和中国民协共同组织领导、编撰民间文学三套集成、、。 9、民间文学作品的采录,是一项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操作性很强的活动,有人把它称为“”。 10、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1958年制定出“,重点整理,大力推广,”的民间文学工作方针。 11、是口头创作和流传的,则是书面形式创作和流传的。 12、魏晋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有30余种,这些志怪小说中保存了大量的传说故事,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著作有的《搜神记》、王嘉的、陶潜的等。13、人民大众所创造和传承的口头文学,主要体裁包括神话、民间歌谣、、、、民间长诗、民间谚语、民间谜语、俗语、歇后语、民间说唱、民间小戏等。 14、由民族文化的交流整合,投射中国民间文学这个口头艺术整体上的中华文化特色,可以从、、、四个字上反映出来。 15、西汉著篇记载了古老的壮族民歌《越人歌》。 16、宋元戏曲的乐调主要就是按照的宫调来分配的。 17、民间文学又通常被称作“人民的口头创作”或“”,因为它是一种活跃在人民口耳间的特殊的语言艺术是民间文学的重要特征。 18、所谓传承人,可分为和两种。 19、民间文学的四个基本特征是:集体性、、和传承性。 20、唐太宗制定的集中了隋唐时代汉族民间以及外国和边疆少数民族乐曲的成就,完成了汉族声律的大转变。 21、盘古开天辟地、化生天地万物的神话,最早也见于三国东吴人徐整的《三五历纪》和。 22、随着市民阶层的形成,加上受西域音乐的影响,唐代正式形成了一种新的民间文学形式,即。 23、20卷(续集10卷),写成于晚唐时期,是一本极有价值的民间文学资料集。此书所载的灰姑娘型故事、木鸟型传说《鲁班作木鸢》成为世界上最早见于文字记录的同类型故事。 24、民间小戏是我国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发展中,构成了庞大的系统,在这些

自学考试古代文学史(一)模拟试题及答案(3)

自学考试古代文学史(一)模拟试题及答案(3) 一、名词解释 1、《诗三百》:即《诗经》。《诗经》在先秦时不称“经”,而是称“诗”或“诗三百”,如《论语》引《诗》评《诗》即是如此。《诗经》本有305篇,举其整数,故称“诗三百”。西汉初成为官学,被尊为经,始称《诗经》,后世也有沿称“诗三百”的。 2、风雅颂:是《诗经》的三个组成部分,也是根据地域和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风也叫国风,是带有诸侯各国地方特色的乐歌,共有十五国风,160篇,多是民歌,少数是贵族作品。雅是周王朝京都地区的乐歌,分大雅、小雅。大雅31篇,多朝会宴享之作;小雅74篇,多个人抒情之作。雅诗中也有部分民歌。颂是王室宗庙祭祀或举行重大典礼时的乐歌,分周颂、鲁颂、商颂三颂,共40篇。 3、四家诗:指汉初出现的传授《诗经》的齐、鲁、韩、毛四家诗。前三家属“今文诗”,西汉时立于学官,分别亡于三国、西晋和宋时。《毛诗》属“古文诗”,东汉时立于学官,训诂多用《尔雅》,事实多本《左传》,流传至今。 4、毛传郑笺:汉代毛亨、毛苌为《诗经》所作的注解名为《毛诗故训传》,简称“毛诗”。东汉郑玄又为“毛诗”作笺注,名为《毛诗传笺》,简称“郑笺”。 5、赋比兴:《诗经》常用的三种艺术表现手法。赋指的是铺陈直叙事物的方法。比即比喻或比拟。兴即托物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二、论述题 1、举例谈谈《诗经》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诗经》思想内容广阔,主要反映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社会生活,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表现恋爱、婚姻题材的婚恋诗。这类诗占全书的三分之一,同时也是全书中写得最为精彩的部分。或写男女子相爱时的和谐欢乐,失恋时的痛苦忧伤,赞扬主人公对爱情的忠贞和勇敢追求,如《关雎》、《静女》、《蒹葭》、《柏舟》等。或写爱情和婚姻的不幸,表现女性在当时社会所受迫害、凌辱及被遗弃的痛苦,如《日月》、《谷风》、《将仲子》、《氓》等。 二是描写农业生产的农事诗。这类诗也很多,有的赞颂农业成就,夸耀田土广大、农夫众多、收获丰盛,如《周颂》中的《臣工》、《隐嘻》、《载芟》、《良耜》、《噫嘻》等;有的描写欢快的劳动场面,如《周南·芣苡》;有的描写劳动生活的繁忙,如《豳风·七月》等。 三是关于战争和徭役的征役诗。这类诗主要表现战争和徭役给民众带来了沉重灾难和痛苦,或以征夫之口出之,或以思妇口吻言之,写来都感情真挚,声调凄楚,情节悲惨,如《东山》、《东方未明》、《何草不黄》、《君子于役》等。也有少数表现爱国思想的作品,如《秦风·无衣》、《鄘风·载驰》、《小雅·采薇》等。 四是颂歌。这类诗大都出自公卿列士或乐官之手,在三《颂》中保存最多,《雅》诗中也有不少。有的颂帝王歌天命,为周王统治的合理性寻求神学依据,如《维天之命》、《文王》;有的颂战功扬王威,如《殷武》、《江汉》;有的颂宴饮赞嘉宾,如《鹿鸣》、《南有嘉鱼》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