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地籍管理考试资料

地籍管理考试资料

地籍管理考试资料
地籍管理考试资料

第一章地籍管理总论

1.什么是地籍:地籍是以国家为一定目的,记载土地的位置、界址、权属、数量、质量、地价和用途(地类)等基本情况的图、簿、册。

什么是地籍管理:地籍管理是指国家为研究土地的权属、自然、经济状况并建立地籍图、簿、册等而实行的土地调查、土地统计、地籍档案和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等工作措施。

2.地籍分类有几种,他们之间有什么实质上区别?

⑴按地籍的主要功能的变化分类:税收地籍、产权地籍、多用途地籍;这三种地籍是反映人类历史上地籍产生和发展的三个不同历史阶段的典型类型

⑵按地籍开展的先后时序分类:初始地籍、日常地籍;是完整的地籍工作开展的不同阶段

⑶按地籍开展范围和对象特征分类:城镇地籍、农村地籍

⑷按地籍手段和成果形式分类:常规地籍、数字地籍。

3.地籍管理的基本内容有几项

⑴土地调查:是以查清土地的存在、土地权属、土地利用状况而进行的调查,核心是土地权属调查。

⑵土地登记:是指将法律认可的土地权属状况登载于专用的簿册上,实质上是国家用以确认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及他项权利的一项法律措施。

⑶土地统计:是国家对土地的数量、质量、分布、利用和权属状况进行统计调查、汇总、分析和提供土地统计资料的工作制度。

⑷土地分等定级:是以土地利用分类和土地条件调查为基础、对土地质量指标的综合分析、对土地质量水准的相对评价。

⑸地籍档案管理:是以地籍管理的历史记录、文件、图册为对象所进行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提供使用和编研等工作的总称。

4.概述地籍管理的性质:地籍管理是巩固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的一项措施,也是为充分合理高效的利用全国土地资源,协调部门、行业、单位用地的一项措施,又是为推进改革开放和土地使用制度变革服务的一项综合性措施。

5.地籍管理的基本原则:⑴统一管理的原则⑵保证地籍管理的连贯、系统和完整

⑶地籍资料的可靠、衔接、精确⑷地籍成果简便实用或(①保证地籍资料的统一性和规范性②连续性和系统性③可靠性和精确性④完整性和现势性⑤多用途性和高效性)第二章土地分类

6.中国使用过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系统,及各自的不足或优势特点:

⑴1984年的土地利用分类系统不足:①存在类型划分不十分准确和详略不一的问题②城镇土地在《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含义》中级别太低

⑵1998年的城镇土地分类系统不足:①与《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含义》存在同名不同义的问题②与《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含义》存在同名不同位的问题③与新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不相适应

⑶2001年的土地分类系统特点:①类型全面②系统更详尽、准确③适用性提高

⑷2007年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系统特点:①《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对原土地分类进行了调整、归并,从切实满足国土资源管理的角度出发,制定了一个统一的、科学的、实用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体系,并上升为国家标准。②考虑到与其他部门体系相衔接,确保土地数据的权威性、真实性。③国家标准的土地分类更原则一些,宽泛一些,还具有可扩展性,让地方上在具体实施当中可以做某些细化,体现地域特色。

7.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概念:是指在全国范围内,以县为单位,以图斑为基本单元,按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查清各类用地的面积、分布、利用和权属状况。

8.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内容:⑴土地利用现状调查⑵土地权属调查⑶特殊调查内容的调查

9.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土地面积量算的基本原则:⑴图幅为基本控制⑵分幅进行量算⑶按面积比例平差

[地籍管理学复习题]

[地籍管理学复习题] 地籍管理学复习题(课程代码 272326)一、单项选 择题 1.被称为现代地籍的是( A ) A.多用途地籍 B.产权地 籍 C.税收地籍 D.日常地籍 2. 在地类调绘中,地形图上耕 地、园地的最小图斑面积是( B ) A.4mm2 B.6mm2 C.8mm2 D.10mm2 3. 权属调查的基本单位是( C ) A.地块 B.图斑 C.宗地 D.村 4. SPOT全色影像为( B )米的 分辨率? A.5米 B.10米 C.15米 D.20米 5. 土地 承包经营期限为( A )年? A.30年 B.40年 C.50年 D.70年 6.( A )是地籍档案管理的起点,是地籍档案管理的首 要环节。 A.档案收集 B.地籍档案的整理 C.地籍档案的分类 D. 地籍档案的立卷 7.下列不可以作为我国土地登记土地权利主体的是 ( C ) A.国有土地使用者 B.集体土地所有者 C村委会 D.他项权利者 8.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始于( C )。 A.2003 B.2005 C.2007 D.2009 9.根据《土地 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下列用地中不属于耕地的是: ( D )。 A.水田 B.水浇地 C.旱地 D.田坎 10.下列方

法中不属于地籍测量常用方法的是:( D )。 A.解析法 B.部分解析法 C.图解勘丈法 D.求积仪法 11.( D )是地籍调查的核心。 A.土地面积调查 B.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C.地籍测量 D. 权属调查 12.下列不属于地籍按功能分类的是( B ) A.多用途地籍 B.常规地籍 C.税收地籍 D. 产权地籍 13.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城镇村及工矿用地最小上图图斑面积为( A )。 A.4.0mm2 B.6.0mm2 C.8.0mm2 D.12.0mm2; 14.土地自然分类系统又称为( B ) A.土地生产潜力体系 B.土地类型分类体系 C.土地评价分类体系 D.土地利用分类体系 15. 地籍档案保管中凡在( C )内具有考查、利用、凭证作用的为长期保存。 A.15年内 B.16年—30年 C.16年—50年 D.16年—60年 16. SPOT全色影像为( B )米的分辨率? A.5米 B.10米 C.15米 D.20米 17. 下列( C )方式需要进行变更登记 A.土地征用 B.企业兼并 C.土地使用权转让 D.依法继承土地使用权 18. 下列不属于地籍图内容的是:( A )。 A.单位盖章 B.图廓线 C.坐标注记 D.图廓外比例尺的注记 19.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土地登记方面的首部法律文件( B )。

地籍复习资料

地籍测量 1.地籍的概念、功能和分类。 概念:地籍是指由国家监管的,以土地权属为中心,以地块为基础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现状等土地基本信息的集合,用图、数、表等形式表示。功能:1.地籍性功能2.经济功能3.产权保护功能4.土地利用管理功能5.决策功能6.管理功能。分类:1.按用途分:税收地籍、产权地籍、多用途地籍2.按地籍的特点和任务分:初始地籍和日常地籍3.按城乡土地不同特点分:城镇地籍和农村地籍。 2.地籍测量的概念、内容、特点。 概念:是为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内容:是测定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现状等。包括:地籍控制测量,界线测量,地籍图测绘,面积测算,地籍变更测量,其他测量工作。特点:行政性,法律性,精确、可靠性,现势性,集成性,地籍测量技术标准须符合土地法律的要求,从事地籍测量的技术人员应有丰富的土地管理知识。 3.地籍测量学的概念、任务、研究对象、研究内容。 概念:是以现代测绘科学技术为基础,立足于土地权利和土地利用的空间特征,以土地管理、经济及法律为支撑来研究土地信息采集、处理和表达的工程技术科学。任务是确定地块的位置、面积,保持土地利用过程中所发生的地块的分割、合并、产权转移和利用类别变化的现势性和准确性。研究的对象是土地的空间位置及其形状和大小,具体指地块的空间位置及其形状和大小。研究的内容包括地籍测量的理论框架、地籍测绘技术体系及其标准化、土地的划分技术与方法、土地信息采集与表达的技术集成及其可视化、土地利用的动态监测技术与方法、高新测绘技术(3S)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等。 4.地籍测量学与测绘学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1.地籍测量学属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综合,测绘学属自然科学2.地籍测量学研究对象是地块(宗地),测绘学研究对象是地球表面3.地籍测量学研究内容是地块与地块的位置关系、人与地块的关系,测绘学研究的内容是确定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地表面的形态。联系:1.地籍测量学以测绘学为基础2.都有必要的地理要素。 5.地籍控制测量概念,地籍基本控制测量和图根控制测量分别采用哪些网形进行施测。 概念:地籍控制测量是根据界址点和地籍图的精度要求,视测区范围的大小、测区内现存控制点数量和等级情况,按测量的基本原则和精度要求进行技术设计、选点、埋石、野外观测、数据处理等测量工作。网

地籍管理

地籍管理复习资料 1、地籍:是指国家为一定目的,记载土地的位置、界址、权属、数量、质量、地价和用途(地类)等基本状况的图、簿、册。 2、地籍的分类: (1)按地籍的主要功能的变化分类:①税收地籍②产权地籍③多用途地籍 (2)按地籍开展的先后时序分类:①初始地籍②日常地籍 (3)按地籍开展范围和对象特征分类:①城镇地籍②农村地籍 (4)按地籍手段和成果形式分类:①常规地籍②数字地籍 3、初始地籍:初始地籍是指一种地籍制度确立后,由于缺少该制度下的地籍资料,而就某个行政辖区全部土地开展的一次基础性的全面的调查、记载、整理等,从而建立起的地籍。 4、地籍管理:指国家为研究土地的权属、自然、经济状况并建立地籍图、簿、册等而实行的土地调查、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地籍档案和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等工作措施。 5、地籍管理的性质:(1)、鲜明的阶级性。(2)、基础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措施的法律规范性。(4)、行政的权威性和保障性。 6、地籍管理的任务:总任务是全面、具体掌握地籍信息、不断更新地籍信息,及时、准确、系统地提供服务,并不懈地改革创新,建设功能齐全、制度健全、业务规范、手段先进的、完整的地籍管理工作体系。具体任务是:(1)广泛深入掌握土地资源和土地资产的家底,由数量和分布向质量甚至更全面的方向发展,形成一体化土地资源家底资料。(2)土地资源和资产的分配现状、流转管理及态势分析。包括城镇土地和农村土地。(3)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城镇地籍调查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更新充实调查资料,持续开展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推动地籍管理工作向规范化、制度化、现代化发展。努力实现土地登记城乡一体化。(4)推动土地调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将土地自然性状、土地社会经济状况及土地利用其他环境条件与土地自身基本的调查相互融为一体;对土地利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组织深入细致的专项调查,为土地利用决策和规划提供基础;将土地调查向多用途地籍需要的方向发展。(5)加快地籍工作现代化手段应用步伐,并努力向商业化、普及化方向发展。(6)建立健全必要的管理制度以及向社会提供服务的制度,健全机构,提高人员素质,提高地籍管理的社会公信度和公示性,提高地籍资料的应用价值和社会效益。 7、地籍管理的内容:①土地调查:以县为单位,查清土地的存在、土地权属、土地利用状况而进行的调查。可分为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条件调查和地籍调查。②土地分等定级:以土地分类和土地条件调查为基础,对土地质量指标的综合分析和土地质量水准的相对评价。③土地登记:指将法律认可的土地权属状况登载于专用的簿册上的过程。④土地统计:国家对土地的数量、质量、分布、利用和权属状况进行调查、汇总、统计分析和提供土地统计资料的工作制度。⑤地籍档案管理。 8、地籍管理的基本原则:(1)统一管理的原则。(2)保证地籍管理的连贯、系统、完整。(3)地籍资料的可靠、衔接、精确。(4)地籍成果简便实用。 9、地籍管理的手段:(1)行政法律手段,如法规、规程。(2)测绘手段,如地籍测量(3)图簿册手段,如土地利用现状图、评价图、土地级别总图、土地统计表、土地证书、土地统计台帐等。(4)计算机手段,如地籍管理信息系统、3S技术应用。 10、社会主义地籍管理的产生和发展:(选择题):(1)革命根据地的地籍管理。1928年12月在井冈山颁布了《井冈山土地法》,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具有重大历史意义。(2)土地改革和合作化时期的地籍管理。这个时期是从1949年到1957年,主要是配合解决土地权属问题。期间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0年)、《城市郊区土地改革条例》(1950)、《农业税查田定产工作实施纲要》(1951

地籍测量真题

地籍测量真题

第一套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计15分) 1、现代地籍:指由国家监管的、以土地权属为核心、以地块为基础的土地及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现状等,并用包括数据、表册、文字和图等各种形式表示出来的土地信息系统。 2、地籍调查:国家采用科学方法,依照有关法定程序,通过权属调查和地基测量,查清每一宗土地的位置、权属、界线、数量和用途等基本情况,以图、簿示之,在此基础上进行土地登记。 3、宗地:权属界线封闭的独立权属地块,它具有固定的位置和明确的权利边界,并可同时辨认出确定的利用类别、质量和时态等土地基本要素。 4、共有面积:各产权主共同占有或共同使用的建筑面积。 5、地籍测量:为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主要是测定每块土地的位置、面积大小,查清其类型、利用状况,记录其价值和权属,据此建立土地档案或地籍信息系统,供实施土地管理工作和合理使用土地时参考。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30分) 1、地籍调查的基本单元是宗地,房产调查的基本单元是丘。 2、初始地籍调查时, 调查人员应将每一宗地勾绘到工作用图上, 并对街道或地籍街坊

按从西往东,自北向南顺序统一预编宗地号。 3、宗地内部与界址边不相邻的地物点,不论采用何种方法勘丈,其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5 毫米。 4、住宅用地的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最高年限是70 年。 5、地籍测量是服务于土地管理、房产管理与开发的一种专业测量工作,是测量技术与土地法学的综合应用。 6、地籍细部测量是在权属调查和地籍控制测量的基础上进行的地籍测量工作。 7、地籍的核心是土地权属,地籍按地籍工作的目标和发展阶段分为产权地籍、税收地籍、多用途地籍。 8、一个地块只属于一个产权单元的称为独立宗,一个地块属于几个产权单元时称为组合宗。 9、宗地图的编绘中界址点用 1.0 mm直径的圆圈表示,界址线粗0.3 mm表示。 10、选择地籍图比例尺的依据是:繁华程度和土地价值、建设密度和细部要求、测量方法。 11、土地面积量算的过程一般为三级量算两级控制。12、20—3宗地与30宗地合并,则编号为20-4 。13、分户图采用的比例尺一般为1:200 。

地籍测量考试复习题+答案

地籍与房产测绘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凡被权属界线所封闭的地块称为__B__。P16 A.单位 B.宗地 C.街坊 D.街道 2. 地籍调查主要包括权属调查和_ C__两部分工作。P5 A.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B.土地条件调查 C.地籍测量 D. 土地登记 3. 下列哪一项,不是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目的__C_。P56 A. 为制定国民经济计划和有关政策服务 B. 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C. 为颁发房产证服务 D. 为建立土地登记和土地统计制度服务(为全面管理土地服务) 4. 全面反映房屋及其用地的位置和权属等状况的基本图件是__B___。P173 A、地形图 B、房产分幅图 C、房产分丘图 D、房产分户图 5. 一般在地籍图上不用注记的地籍号是__A___。 A.区县编号 B.街道号 C.街坊号 D.宗地号 6. 测定界址点是地籍细部测量的核心工作,下列_C___方法在测定界址点中不太采用。 A. 极坐标法 B.距离交会法 C.支导线法 D.GPS法 7. 关于宗地号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___C__。网上查得 A. 若18号宗地分割成2块宗地,分割后的编号分别为18-1和18-2.

B. 界址未发生变化的宗地,除行政区划变化引起宗地档案的变更外,所有地籍号不变更。 C. 在地籍管理中,一个宗地可以有多个宗地号。 D. 宗地合并、分割时,宗地形状会改变,这时宗地必须赋予新号,旧宗地号将作为历史,不复再用。 8.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集体土地__C ___。 A. 乡镇企事业单位依法占用的村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 B. 农村宅基地 C. 铁路、公路、风景名胜区 D. 生产队范围内的土地 9. 房屋面积测量误差中二级精度限差的计算公式为___S S 002.004.0 ___。 10. 变更地籍调查时,对界址发生变化的宗地,其宗地草图上应加盖__C ___字样的印章。 A .“作废” B .“变化” C .“变更” D .“初始” 11. 地籍管理是国家为获得__C __而采取的一系列地政措施。 A. 地籍图片 B .地籍卡 C .地籍资料 D .地籍表册 12. 地籍调查的基本单元是_D _。P16 A. 地块 B. 县 C. 村和街道 D. 宗地 13. 幢号应该注记在房屋的轮廓线的__B ___。 A 、中心 B 、左下角 C 、右上角 D 、右下角 14. 关于地籍的论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__B __。 A. 地籍是国家建立和监管的 B. 地籍是以地类图斑为基础建立的 C. 地籍必须描述地块内附着物的状况

地籍与地籍管理

土地资源管理1班叶丽丽11250811135 地籍与地籍管理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他们在土地管理中有什么作用? 答:地籍概念:是国家为一定目的,记载土地的权属、界址、数量、质量(等级)和用途(地类)等基本状况的图簿册。 地籍的特点:空间性、公信性、精确性、和连续性等特点。谈谈空间性和连续性,地籍的空间性是由土地的空间特点所决定的;土地的坐落必须与空间位置、界线相联系,地界的变动,必然带来土地使用面积的改变;同时土地的数量、质量都具有空间分布的特点。地籍资料的连续性说明地籍信息不是静态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土地利用与权属的频繁变更,都会使地籍数据失实,必须经常更新,以保持资料记载和数据统计的连续性,否则难以反映地籍信息的现势性。 地籍的分类:⑴按发展阶段地籍所起的作用不同划分,地籍可区分为税收地籍、产权地籍和多用途地籍。 ⑵按地籍的特点和任务不同,分为初始地籍和日常地籍。 ⑶按地域和城乡土地的不同特点,可划分为城镇地籍和农村地籍。 ⑷按地籍行政管理的层次不同,分为国家地籍和基层地籍。 地籍管理的概念:国家为获得地籍信息,科学管理土地而采取的以土地调查(含测量)、土地分等定级、估价、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地籍档案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措施。 地籍管理的分类:按地籍工作任务和进行时间的不同可区分为初始地籍工作和经常地籍工作。 地籍的任务:为维护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保护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土地的合法开发、;利用,编制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定有关土地自然、经济、法规方面的信息。 地籍管理的原则:⑴地籍管理必须按国家规定的统一制度进行 ⑵保证地籍资料的可靠性和精确性 ⑶保证地籍工作的连续性 ⑷保证地籍资料的完整性 地籍管理的内容:土地调查、土地分等定级、土地登记、地籍档案管理。 两者之间的联系:①为了建立地籍,设置地籍簿和地籍图,需要收集、记载、定期更新地籍信息。为此,就要开展土地调查、土地评价、土地登记、统计等一系列工作。②土地面积、用途、利用状况等都在发生变化,土地的权属也会发生转移,因此地籍管理工作必须跟踪土地的变化,采集变更的现势资料,以保持地籍的连续、系统、和完整。③根据地籍连续性的特点,地籍管理的基本文件应该是有关土地数量、质量和权属等状况的连续记载资料。④为了保证地籍资料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地籍管理的工作项目及其文件的格式、要求等应保持相对的稳定,不要过于频繁的改动。⑤地籍管理制度的稳定性是保持地籍资料连贯性和系统性的重要保证条件。 两者之间的区别:①研究对象不同,地籍是课税对象的登记清册,而且还包括了土地产权登记、土地分类面积统计和土地等级、地价 等内容的登记簿册。②侧重点不同,地籍不仅仍在发挥着税收职能和职能,而且随着社会不如多用途地籍时代,地籍将侧重于为合理利用土地服务;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地籍管理必须为一定的土地制度服务,并不断根据阶级统治的

(整理)地籍管理学试题1.

(一)判断题 1.在地籍管理中形成的野外调查、测量或勘丈的记录,计算数据和成果检查验收、技术鉴定材料,以及土地权属调查、台账、证明文据、协议书、原由书、仲裁书和存根等,都要整理归档。() 2.土地条件调查包括土地自然要素的调查和土地利用现状的调查。() 3.土地调查是对土地数量、质量、利用方式,权属状况及其空间分布等各种数据进行的科学调查,是地籍管理的基础。() 4.依法改变土地权属和用途的,应当办理土地变更登记手续。() 5.地籍调查包括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两项内容。() 6.我国土地登记的分区主要是按自然区划分管辖区的。() 7.土地登记按其不同特点可以分为初始土地登记和日常土地登记两种形式。() 8.土地登记是国家依照法定程序将土地的权属关系、用途、面积、使用条件、等级、价格等情况记录于专门的簿册,以确定土地权属,加强政府对土地的有效管理,保护权利人对于土地的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 9.变更土地登记的连续性是由于一宗地的变更,会涉及周围众多宗地的变化,当一宗地进行变更登记时,相邻宗地土地登记资料中的四至说明等相关内容必须随之变更。() 10.土地权属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宗地位置、界线、权属和使用状况等调查。() 11.村庄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集体单位用地和个人的宅基地均拥有相应的集体土地所有权。() 12.土地登记只对国有土地所有权、国有土地使用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进行登记。() 13.土地登记的审核批准,是县级以上土地管理部门根据登记人员的调查结果和审核意见,决定对申请登记的土地产权是否准予登记的法律程序。() 14.地籍资料是地籍档案的前身和来源,地籍档案是地籍资料的归宿。() 15.根据《土地管理档案工作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地籍档案同其他土地管理档案一起应分别由国务院和地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并在业务上受国家和地方县级以上同级档案主管部门的指导。() 16.根据《土地管理档案工作暂行规定》第16条的规定,地籍档案与其他各类土地管理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保存、长期保存和短期保存三种。() 17.地籍档案的鉴定工作就是对地籍档案的保存价值的鉴定。() 18.地籍档案标准化的内容包括地籍资料的标准化和案卷组织的标准化两方面的内容。() 19、我国个人不能取得土地所有权。(√ ) 20、土地使用权抵押时,在抵押期间的地上新增建构筑物也随之抵押。( ×) 21、地籍管理是指国家研究土地的权属,自然经济状况和建立地籍图簿册而实行的一系列工作措施体系。( √) 22、土地登记可分为变更登记和总登记。(× ) 23、县级以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土地权属争议案件的调查和调解工作,对需要依法作出决定的,报上级人民政府作出处理决定。(× ) 24、地籍最早是为征税而建立的一种田赋清册或簿册。(√ ) 25、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小组全部成员转为城镇居民的,原属于其成员集体所有的土地仍为集体所有。(× ) 26、土地初始登记的通告由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发布。( ×) 27、国有土地可以依法确定给全民所有制单位或集体所有制单位使用。(√ )

地籍管理复习题

复习题18周周四晚 一、问答题 1.地类调绘工作有什么要求?P76(略) 2.地籍测量的内容是什么?P120地籍测量的基本内容是测定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 量和利用状况等信息。 1)地籍基本控制点和地籍图根控制点的测量 2)行政区划界线和土地权属界线及界址点坐标的测量 3)地籍分幅图、宗地图等的地籍图测绘 4)对地块和宗地面积进行测算、平差和统计 3.土地面积量算的原则是什么?P84 4.概述土地面积量算的步骤 5.简述航片野外调绘的基本方法P81 6.宗地划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P105 1)由一个权属单位所有或使用的相连成片的用地范围划分为一宗地,成为独立宗 2)如果同一个权属主所有或使用不相连的两块或两块以上的土地,则划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宗地3)如果一个地块由若干个权属主共同所有或使用,实地又难以划分清楚各权属主的用地范围的,划为一宗地,称共有宗或组合宗 4)对一个权属主拥有的相连成片的用地范围,如果用地范围过大,或土地权属来源不同,或土地利用状况相差太大,或楼层数相差太大,或存在建成区与未建成区,或用地价款不同,或使用年限不同等情况,可划分成若干宗地。 7.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的内容是什么?P154 1)准备工作A.制定工作计划 B.收集有关资料 C.编制技术设计书 D.制定动态分类系统 2)遥感动态监测技术流程 A.多源数据的选取B.多源数据预处理C.变化信息提取及类型确定D.外业核查E.变化信息后处理F.面积量算与统计量算时应逐个对变化图斑进行面积量算,然后按要求分别进行统计G.监测精度评定重点是应用实地外业核查以及被监测图斑的数据,与实地测量面积进行比较,按图斑大小分档进行统计分析及精度评定。 3)监测成果的整理、提交 A.基本监测图B.编写动态监测技术报告C.监测成果提交 8.地籍图表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P124 1)地籍要素, 2)地物要素, 3)数学要素,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 15分) 1.地籍:是指记载土地位置,界址,数量,质量,权属,用途(地类)等基本情况的簿册。土地的户籍 2.地籍管理:P6针对地籍的建立、建设和提供应用所开展的一系列工作措施。 3.地类图斑:P76是指实地为同一地类的连片土地,在外业调绘片上形成的一个斑状图块。 4.更正登记:P247是指已完成土地总登记,或初始登记,或变更土地登记后,发现登记的结果有误或有遗漏时,由权利人、利害关系人申请或由土地登记机关依职权更正原登记内容的土地登记。 5.耕地:P56指种农作物的土地。 6.宗地:地籍调查的单元,是被权属界限所封闭的地块 7.宗地图:P125是描述宗地位置、界址点线和相邻宗地关系的真实记录,是以宗地为单位编绘的地籍图,是土地证书和宗地档案的附图,它是按照一定的比例尺制作成的反映宗地实际位置和有关情况的一种图件。 8.地籍测量:P119是指在土地权属调查的基础上,为获取和表达宗地权属界址点、线、位置、形状、数量、质量等基本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

地籍

1.地籍:依据法律规范,对宗地的土地权属,位置,界址,数量,质量以及利用状况进行 调查,并将所获状况记载在案的信息集及其载体,其核心意义在于反应土地权利之归属。 2.地籍的分类:1.按地籍的主要功能的变化分类:税收地籍,产权地籍,多用途地籍。2. 按地籍开展的先后时序分类:初始地籍和日常地籍。3.按地籍开展范围和对象特征分类:城镇地籍和农村地籍。4,.按地籍手段和成果形式分类:常规地籍和数字地籍 3.地籍管理:针对地籍的建立建设和提供应用所开展的一系列工作措施。 4.地籍管理的基本内容:1.土地调查。2.土地分等定级。3.土地登记。4.土地统计。 5.地籍 档案管理。 5.什么是土地分类标志:在判别过程中,用以辨别事物的具体指标,就是事物间施以归并 和划类的指标。 6.土地分类体系:(1)土地自然分类体系。(2)土地评价分类体系。(3)土地利用分类体 系。 7.外业调查的内容:(1)地类图斑的调绘。(2)各种界线的调绘。(3)线状地物的调绘。(4) 零星地物的调绘。(5)工作底图上无法标定的地物的补测。 8.外业调绘的内容:1.基本方法。2.地类图斑的调绘。3.行政区域界线和权属界线的调绘。 4.线状地物的调绘。 5.零星地物的调绘。6基本农田的调绘。 9.土地面积量算的原则:图幅为基本控制,分幅进行量算,按面积比例进行平差,自下而 上逐级汇总。 10.地籍调查:遵照国家法律规定,通过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的方法,查清每一宗土地及其 附着物的位置,权属,界线,数量,质量和用途等基本情况,并以图,簿表示,为土地登记,核发证书提供依据的调查工作。 11.地籍调查的类型:1.根据地籍调查时期和任务不同,分为初始地籍调查和变更地籍 调查。2. 根据地籍调查区域范围和功能不同,分为城镇地籍调查和农村地籍调查。 12.地籍调查的内容:1.由于建立地籍的目的,地籍制度的不同,地籍调查的内容也不尽相 同:不仅要调查土地权属状况,还要调查土地等级和土地用途等状况。2. 根据地籍调查的目的和地籍管理的实际需要,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是调查的主要内容。 13.初始地籍调查的基本程序:1.准备工作----(1)组织准备。(2)收集资料。(3)踏勘设 计。(4)制定调查计划。(5)宣传教育。 2.权属调查------(1)宗地权属状况调查。(2)确界,设置界标。(3)绘制宗地草图。(4)填写地籍调查表。3.地籍测量-----(1)地籍控制测量。(2)界址点测定。(3)地籍图测绘。(4)制作宗地图。(5)面积量算。5.资料整理-----(1)技术总结(2)工作报告。6.检查验收 14.宗地:有权属界线所封闭的独立权属地段。 15.宗地划分的基本原理:(1)由一个权属单位所有或使用的相连成片的用地范围划分为一 宗地,称为独立宗;(2)如果同一个权属主所有或使用不相连的两块以上的土地,册划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宗地;(3)如果一个地块由若干个权属主共同所有或使用,实地又难以划分清楚各权属主的用地范围,划为一宗地,称共有宗或组合宗;(4)对一个权属主拥有的相连成片的用地范围,如果用地范围过大,或土地权属来源不同,或土地利用状况相差太大,或楼层数相差太大,或存在建成区域为建成区,或用地价款不同,或使用年限不同等情况,可划分成若干宗地。 16.界址:两邻宗地之间的分界线。 17.绘制宗地草图的内容:(1)本宗地号和门牌号,权属主名称和相邻宗地的宗地号,门 牌号,权属主名称;(2)本宗地界址点,界址点序号及界址线,宗地内地物及宗地外紧靠界址点线的地物等;(3)戒指边长,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的相关几何距离和条件距离; (4)确定宗地界址点位置,界址边长方位所必须的建筑物或构筑物;(5)指北针和概

地籍管理作业整理

第一章:地籍管理总论一、什么是地籍?什么是地籍管理? 答:地籍是指国家为了一定目的,记载土地位置、界址、权属、数量、质量、地价和用途等基本状况的图、簿、册。 (依照法律规范,对每宗地的土地权属、位置、界址、数量、质量以及利用状况进行调查(包括测绘),并将所获状况记载在案(成图、成卡、簿册、文件及库及法律证书)的信息集及其载体,其核心意义在于反映土地权利之归属。) 地籍管理是指国家为研究土地的权属、自然、经济状况并建立地籍图、簿、册而实行的土地调查、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地籍档案和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等工作措施。 二、地籍分类有几种?他们之间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写其中两点就行)答:1、按地籍的主要功能的变化分类:税收地籍、产权地籍和多用途地籍。 2、按地籍开展的先后时序分类:初始地籍和日常地籍。 3、按地籍开展范围和对象特征分类:城镇地籍和农村地籍。 4、按地籍手段和成果形式分类:常规地籍和数字地籍。 5、按行政管理层次分类:国家地籍和基层地籍。 三、地籍管理的基本内容有几项?是什么? 答:1、土地调查:土地调查是以查清土地的存在、土地权属、土地利用状况而进行的调查。 2、土地分等定级:土地分等定级是对土地质量进行评估的一种方式,是地籍管理的工作内容之一。它是以土地利用分类和土地条件调查为基础,对土地质量指标的综合分析,对土地质量水准的相对评价。 3、土地登记:土地登记是将法律认可的土地权属状况登载于专用的薄册上。实质上是国家用以确认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及他项土地权利的一项法律措施。 4、土地统计:土地统计是国家对土地的数量、质量、分布、利用和权属状况进行统计调查、汇总、分析和提供土地统计资料的工作制度。 5、地籍档案管理:地籍档案的管理是以地籍管理的历史记录、文件、图册为对象所进行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提供使用和编研等工作的总称。地籍档案管理是地籍管理工作的终端,也是地籍为社会提供服务的桥梁。 四、地籍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1、统一管理的原则2、保证地籍管理的连贯、系统、完整 3、地籍资料的可靠、衔接、精确 4、地籍成果简便实用 第二章土地分类 一.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中常见的土地分类体系有哪些?P33 答:(1)土地自然分类体系,亦称土地类型分类体系。主要依据土地自然属性的相同性和差异性进行土地的归并划类。常用地貌、土壤、植被作为具体标志,应.用其中的若干个标志或全部标志的综合作为归并划类的具体标志。 (2)土地评价分类体系,亦称土地生产潜力分类体系。主要依据某些评判尺度标志,如土地生产力水平、土地质量、土地生产潜力等的相同性和差异性进行土地的归并划类。有人认为这是一种主要依据土地经济特性开展的土地分类。对此分类研究较多的是区域性土地资源特征及其合理利用、土地开发和适宜性评价等内容。 (3)土地利用分类体系。这种分类依据的通常是土地的综合特性指标(包括土

地籍测量试卷(C卷)答案

测绘工程03级《地籍测量学》试卷(c卷) 班级:姓名:学号: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宗地 凡被权属界址线所封闭的地块成为一宗地 2、图斑 凡被境界、土地土地权属界、线状地物、地类界等分割而成的封闭地块为一个图斑 3、土地所有权 制受到国家法律承认与保护的对土地占有、支配的权利,并包括与土地相连的生产物、建筑物的占有、支配和使用的权利 4、土地使用权 是根据法律或合同规定所产生的对土地的权利 5、丘 指地表上一块有界空间的地块,相当于地基调查时的宗地。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简述地籍管理的概念、目的和任务。 概念及目的:是国家为取得有关资料和全面研究土地的权属、自然和经济状况,而采取的以土地调查(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土地登记、土地统 计和土地评价为主要内容的国家措施。 任务:(1)确认土地数量、质量、权属、等土地基本状况和采集、管理、应用土地基础信息 (2)保护土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3)为土地利用和管理服务 (4)为国家的生产和建设服务 2、变更地籍调查的概念、目的和任务。 概念及目的:为了维持初始地籍调查资料的准确性和权属历史状况在法律关系上的连续性,对已经发生变化的地基资料和宗地状况应及时更新。 任务:根据土地变更登记申请的变更项目进行变更权属调查和变更地籍测量工作。

3、简述权属调查的概念、目的和任务。 按照土地所有人和使用人(法人、自然人)的神情,对宗地的土地位置、权属性质、宗地界址、用途以及土地使用者和所有者的名称等情况进行实地调查核实、丈量、记录,并经土地使用者(或所有者)认定,为地籍测量提供正确的校核和丈量数据及资料,为土地登记、权属审核发证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调查文书凭据 4、简述土地的利用现状调查的概念、目的和任务。 概念及目的:在全国范围内,为查清土地的利用现状而进行的全面的土地资源普查,也是国家重要的国情、国力调查,为建立土地登记制度服务的任务:份先查清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及分布,土地的权属状况及利用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按行政辖区逐级汇总出各乡、县、地、省和全国的 土地总面积及土地分类面积。 5、地籍调查与地籍测量有何区别? (1)地基调查:获得土地管理所需的城镇土地状况的各种信息资料,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农村集镇、村庄地基调查,其主要内容为逐级查清各级行政区内的土地权属界线及其土地总面积,它一般包括总地全书状况调查、界址点认定调查、土地使用状况调查和地籍测量等内容,对已经发生变化的地基资料和宗地状况应及时更新 (2)地籍测量是调查和测定土地(宗地或地块)及其附着物的界线、位置、面积、质量、权属和利用现状等基本情况及其几何形状的测绘工作。内容包括:地籍控制测量、界址点等地籍要素的测量、绘制地籍图以及面积量算与统计,最后经检查验收、存档 四、什么叫土地的“三大界线”?在实地上“三大界线”如何确认?哪些界线以自然属性为主?哪些界线以社会属性为主?遥感只适用于什么属性的边界调查?(10分)土地的“三大界线”:行政、地类、权属。 地类界线可根据国家地类表来确定,行政界线可根据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图来确定,权属界线可根据土地权属界线图来确定。 地类界线以自然属性为主,行政界线和权属界线以社会属性为主,遥感只适用于社会属性。 五、在确定权属有争议的边界的界址点时,应当如何处理边界的纠纷或争端?(10分) 对有争议的界址,调查现场不能处理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三条规定处理,即: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 全民所有制单位建、集体所有制单位建、全民所有制单位和集体所有制单位之间的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 个人之间、个人与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之间的土地使用权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处理 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处理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日之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地籍管理复习(叶公强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3页word

第一章地籍管理总论 1,地籍概念:依据法律规范,对每宗地的土地权属、位置、界址、数量、质量以及利用状况进行调查(包括测绘),并将所获状况记载在案(成图、成卡、簿册、文件或库及法律证书)的信息集及其载体,其核心意义在于反映土地权利之归属。 2,地籍的分类 (1)按地籍的主要功能的变化分类:①税收地籍②产权地籍③多用途地籍 (2)按地籍开展的先后时序分类:①初始地籍②日常地籍 (3)按地籍开展范围和对象特征分类:①城镇地籍②农村地籍 (4)按地籍手段和成果形式分类:①常规地籍②数字地籍 3,地籍管理的任务(选择题·理解)P8 4,地籍管理的基本内容(论述题·理解+掌握) 第二章土地分类 1,掌握我国几种土地利用分类系统,重点掌握地类转换计算。 ①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1984年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制定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采用两级分类:8个一级类、46个二级类。 ②城镇土地分类 1989年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制定的《城镇地籍调查技术规程》,对城、镇、村土地分类做了细化和充实,也采用两级分类:10个一级类、24个二级类。

③全国土地分类(试行) 2001年国土资源部颁布的《全国土地分类(试行)》,在以上两个土地分类的基础上,采用三级分类:3个一级类,15个二级类、71个三级类。 ④全国土地分类(过渡期间适用) 2002年国土资源部颁布的《全国土地分类(试行)》,在过渡时期使用,采用三级分类:3个一级类,10个二级类、52个三级类。 ⑤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GB/T 21010——2007 ) 具体的分类表在书本37—56页。 第三章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1,土地调查的概念:是以土地为对象开展的有关土地客观存在状况的信息的调查。 2,三大调查:①土地利用现状调查②土地权属调查③土地条件调查 3,土地调查的目的:土地调查的目的是全面查清土地资源和利用状况,掌握真实准确的土地基础数据,为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有效保护土地资源,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提供依据,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 4,土地调查的内容: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①土地利用现状调查②土地权属调查③土地条件调查 (2)《土地调查条例》:①,土地利用现状及变化情况,包括地类、位置、面积、分布等状况;②土地权属及变化情况,包括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状况;③土地条件,包括土地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状况。

《土地管理基础》地籍管理模拟题

《土地管理基础》地籍管理模拟题 (一)判断题 1.在地籍管理中形成的野外调查、测量或勘丈的记录,计算数据和成果检查验收、技术鉴定材料,以及土地权属调查、台账、证明文据、协议书、原由书、仲裁书和存根等,都要整理归档。() 2.土地条件调查包括土地自然要素的调查和土地利用现状的调查。() 3.土地调查是对土地数量、质量、利用方式,权属状况及其空间分布等各种数据进行的科学调查,是地籍管理的基础。() 4.依法改变土地权属和用途的,应当办理土地变更登记手续。() 5.地籍调查包括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两项内容。() 6.我国土地登记的分区主要是按自然区划分管辖区的。() 7.土地登记按其不同特点可以分为初始土地登记和日常土地登记两种形式。() 8.土地登记是国家依照法定程序将土地的权属关系、用途、面积、使用条件、等级、价格等情况记录于专门的簿册,以确定土地权属,加强政府对土地的有效管理,保护权利人对于土地的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 9.变更土地登记的连续性是由于一宗地的变更,会涉及周围众多宗地的变化,当一宗地进行变更登记时,相邻宗地土地登记资料中的四至说明等相关内容必须随之变更。() 10.土地权属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宗地位置、界线、权属和使

用状况等调查。() 11.村庄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集体单位用地和个人的宅基地均拥有相应的集体土地所有权。() 12.土地登记只对国有土地所有权、国有土地使用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进行登记。() 13.土地登记的审核批准,是县级以上土地管理部门根据登记人员的调查结果和审核意见,决定对申请登记的土地产权是否准予登记的法律程序。() 14.地籍资料是地籍档案的前身和来源,地籍档案是地籍资料的归宿。() 15.根据《土地管理档案工作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地籍档案同其他土地管理档案一起应分别由国务院和地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并在业务上受国家和地方县级以上同级档案主管部门的指导。() 16.根据《土地管理档案工作暂行规定》第16条的规定,地籍档案与其他各类土地管理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保存、长期保存和短期保存三种。() 17.地籍档案的鉴定工作就是对地籍档案的保存价值的鉴定。() 18.地籍档案标准化的内容包括地籍资料的标准化和案卷组织的标准化两方面的内容。() 。>

地籍管理复习考点

题型:名词解释(10个/3分)填空题20-30个、简答题 第一章:地籍管理总论 1、名词解释 地籍:是指由国家监管的、以土地权属为核心、以地块为基础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现状等,并用数据、表册、文字和图等各种形式表示出来。 地籍管理:针对地籍的建立、建设和提供应用所开展的一系列工作(管理)措施。地籍管理即是地籍工作体系的简称。 土地调查:为查清土地的存在、土地权属、土地利用状况而进行的调查。 土地登记:是指将法律认可的土地权属状况登记于专用的簿册上,实质上是国家用以确认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及他项土地权利的一项法律措施。 土地分等定级:以土地利用分类和土地调查为基础,对土地质量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对土地质量水准进行相对评价。 土地统计:国家对土地的数量、质量、分布、利用和权属状况进行统计调查、汇总、分析和提供土地统计资料的工作制度。 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是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涉及处理大量图形数据(地籍图、宗地图)和属性数据(宗地信息、文字报告等)。 2、地籍管理的原则、手段、发展趋势 原则:1、统一管理的原则 2、保证地籍管理的连贯、系统、完整 3、

地籍资料的可靠、衔接、精确 4、地籍成果简便实用 手段:行政法律手段、测绘手段、图薄册手段、电子计算机手段 发展趋势: 1、研究和实施新的土地分类标准和新的统计报表制度,完善城乡土地统计及专项统计制度,是地籍学需要研究的新课题。 2、土地产权制度仍然是地籍学的研究重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的土地产权变更与保护、土地整理后的产权调整等是近期热点问题。 3、研究如何推进城乡土地统一登记制度、完善登记簿册的内容体系,研究土地登记的过错追究制度和损失赔偿制度。研究城镇房地产登记中的区分所有权确认与保障问题。 4、研究和建立地籍信息公开查询制度和地籍中介服务体系。 5、地籍管理应用技术研究。3S技术在地籍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仍然占主导地位,在此基础上建成覆盖全国的遥感监测体系。 3、地籍的分类 (1)按地籍的发展阶段:税收地籍、产权地籍、多用途地籍 (2)按地籍的特点和任务:总地籍、日常地籍 (3)按城乡土地的不同特点:城镇地籍、农村地籍 (4)按地籍手段和成果形式:常规地籍、数字地籍 (5)按行政管理层次:国家地籍、基层地籍 4、土地调查的内容 以前: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地籍调查(包括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

地籍管理试题及答案

《地籍管理》试题 一、判断题(在括号内打“√”或“×”每题1分,共18分) 1.在地籍管理中形成的野外调查、测量或勘丈的记录,计算数据和成果检查验收、技术鉴定材料,以及土地权属调查、台账、证明文据、协议书、原由书、仲裁书和存根等,都要整理归档。( ) 2.土地条件调查包括土地自然要素的调查和土地利用现状的调查。( ) 3.土地调查是对土地数量、质量、利用方式,权属状况及其空间分布等各种数据进行的科学调查,是地籍管理的基础。( ) 4.依法改变土地权属和用途的,应当办理土地变更登记手续。( ) 5.地籍调查包括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两项内容。( ) 6.我国土地登记的分区主要是按自然区划分管辖区的。( ) 7.土地登记按其不同特点可以分为初始土地登记和日常土地登记两种形式。( ) 8.土地登记是国家依照法定程序将土地的权属关系、用途、面积、使用条件、等级、价格等情况记录于专门的簿册,以确定土地权属,加强政府对土地的有效管理,保护权利人对于土地的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 ) 9.变更土地登记的连续性是由于一宗地的变更,会涉及周围众多宗地的变化,当一宗地进行变更登记时,相邻宗地土地登记资料中的四至说明等相关内容必须随之变更。( ) 10.土地权属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宗地位置、界线、权属和使用状况等调查。( ) 11.村庄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集体单位用地和个人的宅基地均拥有相应的集体土地所有权。( ) 12.土地登记只对国有土地所有权、国有土地使用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进行登记。( ) 13.土地登记的审核批准,是县级以上土地管理部门根据登记人员的调查结果和审核意见,决定对申请登记的土地产权是否准予登记的法律程序。( ) 14.地籍资料是地籍档案的前身和来源,地籍档案是地籍资料的归宿。( ) 15.根据《土地管理档案工作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地籍档案同其他土地管理档案一起应分别由国务院和地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并在业务上受国家和地方县级以上同级档案主管部门的指导。( ) 16.根据《土地管理档案工作暂行规定》第16条的规定,地籍档案与其他各类土地管理档案的保管期限分

地籍管理学考题

地籍管理学 1。按发展顺序,我国历史上出现的与地籍有关的重要制度依次是(B.黔首自实田A.均田制D.两税法C.方田法E.一条鞭法) A田制②黔首自实田③方田法④两税法⑤一条鞭法 A,①9⑧④⑧ B。②①④鲍D。礓×D鲍 α!嘞 E,①②④③③ 2。地籍按发展阶段分为(税收地籍-产权地籍-多用途地籍)。 A,封建地籍一资本主义地籍一现代地籍 B。税收地籍一产权地籍一多用途地籍 C。产权地籍一税收地籍一日常地籍 D,农村地籍一城镇地籍一城市地籍 E,税收地籍一产权地籍一现代地籍 3!地籍在我围历史悠久,古代主要为政府登记土地作为(A征收田赋依据)的豁册。 A。征收田戚依据B。征税登记 D,课税对象登记 C。劳役依据 E,兵役依据 4.当今世界不动产登记制度主要包括(A.契约登记制C.权利登记制E.托伦斯登记制)A。契约登记制B.财产登记制 D。义务登记制 C.权利登记制 E。托伦斯登记制 A. 5.地籍眢理的任务包括(A为贯彻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服务B为维护和巩固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服务C维社会提供地籍信息服务D为土地管理服务)。 B‘为维护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服务A.为贯彻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服务 D!为土地管理服务 C。为社会提供地籍信息服务 E。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C.宗地草图 E。街道图 7.根据《土地管理法》T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县级人民政府)登记造册,确认所有A。乡(镇)人民政府B。县级人民政府 D。县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

C,乡(镇)土地管理所 E口省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 8。涉及更改界址的变更地籍调查有(A.宗地合并、B.边界调整、D.宗地分割)。 A.宗地合并B。边界凋整 D。宗地分割 C.宗地转让 E.宗地抵押 9.国冢处置国有土地使用杈的方式有(A.行政划拨、B.出让、C.作价出资(入股)、D.国家授权经营、E.国家租赁)。 A。行政划拨B。出让 D!国家授权经营 C.作价出资(人股) E,国家租赁 10的,确定土地产权的法律手段是(土地登记)。 A。杈屈凋查B.土地登记 D。土地统计 C,地籍泅量 E.颁发证书 !11。代表图家行使土地所有杈的是(国务院)。 A。国务院 C.县级以上备级人民政府B.国土资源部 D.县级以上国土资源行改主管部门 E。各地乡锬政府 12.甲公司于1998年以出让方式取得某宗游乐场用地最高年限土地使用权,2⒁8年转 让给乙公司,则乙的土地使用权期限为(40年 A.50年bB。40年D。幻年 C.30绢阝 E,704卒 13。地籍调查表上的附图是(宗地草图)。 A.宗地图B。地籍图D,街坊图 )。 )。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