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14监视和测量资源管理程序

14监视和测量资源管理程序

14监视和测量资源管理程序
14监视和测量资源管理程序

1.目的

通过对用以证实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监视和测量资源的管理、校准和维修,确保使用时能满足量测与使用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监视和测量资源的控制和管理,包括产品监视测量所需的量测仪器、测试仪器和检验仪器等。

3. 主要职责

3.1 品质课:负责监视和测量资源登记、列管、内校及外校联系工作。

3.2 采购课:负责监视和测量资源的采购。

3.3 使用部门:负责在使用过程中的监视和测量资源的维护和保养。

4. 工作程序

4.1 监视和测量资源的申购、验收及登记。

4.1.1申购

各部门根据产品检验需要及所要求的准确度进行设备的申购,采购选购具有所需准确度和精密度的监视和测量资源,确保能满足产品参数测试。

4.1.2验收

新购的监视和测量资源到厂后,采购人员须通知申购部门进行验收,如验收不合格,则交回采购人员,由其向供货商办理退换或维修手续,直至验收合格。

4.1.3登记

所有监视和测量资源,品质课负责确定校验周期并统一编号,登记在《监视和测量资源一览表》中。同时,对影响产品质量判定的监视和测量资源还需建立《仪器履历表》。

4.1.4监视和测量资源编码原则:设备代码+流水号。设备代码分M、T、S三种。

M.量测仪器;(卡尺等)

T.测试仪器;(试验机器设备)

S.检验仪器;(标准件等)

4.2 监视和测量资源的初次校验

经验收合格的监视和测量资源,由品质课负责对其进行初次校验或联系第三方进行外校,合格后方能发放使用,对合格品应贴上表明其状态的唯一性标识。

4.3 监视和测量资源的使用、维护保养

设备的使用,应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若没有说明书的则由使用部门编制《操作守则》,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由使用部门进行。

4.4 监视和测量资源的周期校验

4.4.1监视和测量资源分为三类:

a)外校类:必须送经国家认可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校验;

b)内校类:对照经国家认可的检定机构检定合格的设备进行校验;

c)免校类:对产品质量无直接影响的设备,可免于校验,或有出厂检验合格、已校验的设备可

在第一年内免于校验,但应于此类设备上贴免校标签。

4.4.2品质课负责制定《监视和测量资源校验周期表》,品质课主管审批并负责执行,在监视和测量

资源送校前负责选择合适的校验单位,选择时主要看其是否有国家认可的计量认证合格证书。

4.4.3 品质课对影响产品质量的所有监视和测量资源,按《监视和测量资源校验周期表》中规定的校

准周期进行外校或内校,并将检定结果填入《仪器履历表》的相应栏目中。若是内校,需将内校过程及相关数据记录在《校验记录表》。

4.4.4 校验完成后,品质课需填写相关标贴并贴于设备上。

a)校验合格的监视和测量资源,贴上校验合格标签后返还使用部门;

b)对不完全符合标准但仍可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的监视和测量资源,校正人报品质课主管

审批后贴上校验标签,在校验结果栏内填上“准用”二字,注明允许使用的范围后返还

使用部门,有限制地使用;

c)对校准不合格的监视和测量资源,应贴上红色暂停使用标签,存放在品质课,同时,

应及时通知使用部门重新评价使用该量测及监控设备的产品记录,追查到有证明能证实

所用的设备是准确的时间为止,对已用其检测的产品应进行重新评估,采取必要措施,

对无法追回的产品,应做好记录。

4.5 监视和测量资源的搬运、防护和贮存。

4.5.1搬运。

在监视和测量资源托运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避免碰撞和跌落。

4.5.2贮存。

对暂时不使用的和备用的监视和测量资源应贮存在指定场所,贮存场所应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应有防尘、防锈等措施,贮存设备重新启用时,如果已超过校验周期,应按检定步骤重新校验。

4.5.3防护

在搬运、贮存和使用期间,都要按使用说明书的要求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确保监视和测量资源的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4.6 监视和测量资源的修理和报废。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QGB/QC8.2-2011-R1) 一、目的 对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以验证过程实现所策划结果的能力,并确保产品的符合性。 二、适用范围 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监视和测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合同管理过程 2.设计和开发过程 3.采购和外包过程 4.生产过程 5.服务过程 6.管理过程 7.资源管理过程 三、职责范围 1.总师办应准确把握用户的需求,密切与用户的沟通,及时提供满 足用户要求的产品和服务。 2.总师办和工程技术部负责设计出高水平、有竞争力的产品,并对 设计造成的问题和缺陷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取得的成果和效益。 3.计划供应部应确保供方评价、定点采购和满足产品的要求,供应 是否及时,统计进货检验合格率和性价比,对外包产品的进行控

制。 4.工程技术部应确保持续、稳定地提供合格产品,按相关工艺要求 进行生产,生产环境的良好率。 5.售后部应及时、准确地获取、分析和利用用户满意信息,进行持 续改进,增强用户满意。 6.各部门应确保管理的高效率和有效性。 7.设备动力室应做好设备的维护,经理/人力资源部应测量公司各岗 位人力资源的配备、各类人员能力的考核和培训。 四、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1.合同管理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1.1.项目: a)合同履行率 b)用户检验合格率 1.2.方法 a)按期履行合同数/应履行合同总数*100% b)用户一次检验合格数/用户检验总数*100% 1.3.频次 每半年检查一次以上各个项目的情况。 1.4.判定准则 是否满足策划的预期目标要求。 2.设计和开发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2.1.项目:

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目录 0修改记录 1目的 2范围 3 职责 4 工作程序 5 支持性文件

1 目的 通过对公司能源消耗、能源利用效率具有重大影响的运行和活动的关键特性和项目进行可靠准确的监测和监控,以确保: 1.1能源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的实现,并定量掌握其实现程度; 1.2对照能源基准和标杆,对能源管理绩效进行评价; 1.3对能源消耗、能源利用率有重大影响的关键特性的变化进行监视测量和评价; 1.4 进行法律、法规的符合性及其他要求遵循的评价。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范围内的能源管理的监测、测量。 3 职责 3.1 设备处和各使用部门负责对公司有关用能设备进行监测和数据测量,并保存能源绩效监测数据。 3.2设备处负责组织对公司体系运行控制,能源目标、指标完成,能源管理绩效,法律、法规的符合程度等情况进行评价。 4 工作程序 4.1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监测与测量 4.1.1目标、指标检查、验证的内容包括: 1.各相关部门达到目标、指标的具体措施的执行、落实情况; 2.目标指标量化参数的达标情况。 4.1.2如发现偏离或与目标、指标不符合时,必须加以分析提出纠正措施,并对纠正措施的实施进行跟踪记录,直至偏离及不符合消失。

4.1.3设备处对能源管理方案的实施,定期进行评价;评价时,应测试能耗状况,评价能源管理方案实施后的节能效果和经济效益,并保存评价结果记录。 4.2设备处制定能源管理基准,管理代表者进行能源管理基准的评审,具体按《能源基准与能源绩效参数设定程序》执行。 4.3 能耗、能效相关的运行控制的监测与测量 4.3.1 设备处和其他相关单位不定期地按照能源管理各项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等进行监督检查,每年全面检查评价一次;对能源采购、转换、分配、传输、使用与回收过程,包括燃料的装卸、贮存、运输过程,输配电线路,供耗能工质如供水、供热的贮罐、管道等每年全面检查评价一次。 4.3.2设备处每6个月对能源事故进行统计,对能源利用状况进行检查。 4.3.3相关单位对检查中出现的不符合,提出纠正措施,并对纠正措施的实施进行跟踪记录。 4.3.4各分厂负责对能源计量器具进行维护、保养和校准。 4.3.5可行时设备处组织相关部门对设备的经济运行状态测试,配变压器的能效测试。对重点耗能设备的技术性能、运行状况、能源使用情况,与基准或标杆进行对比,识别出持续改进的机会,具体执行《季度经济活动分析工作管理办法》的规定。 4.4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遵循的评价 4.4.1 设备处对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遵循情况随时进行监督检查,并每年全面检查评价一次。 4.4.2监测、测量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遵循内容时,要针对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条文标准及要求,逐一检查,其监测和测量的结果要有记录,具体执行《统计制度》的规定。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监视和测量管理程序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6063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监视和测量管理程序详细版 The Daily Operation Mode, It Includes All Implementation Items, And Acts To Regulate Individual Actions, Regulate Or Limit All Their Behaviors, And Finally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监视和测量管 理程序详细版 提示语:本管理制度文件适合使用于日常的规则或运作模式中,包含所有的执行事项,并作用于规范个体行动,规范或限制其所有行为,最终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1 范围 1.1 本程序文件规定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第六冶金建设公司(以下简称六冶公司)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监视、测量的内容、方法、应考虑的因素、实施、法律法规遵循情况评价、结果的处理、监测记录和相关附录。 1.2 本程序适用公司各有关单位对环境、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运行绩效的监视和测量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1 Q/LY G0 3.02-2007 《记录管理程序》 2.2 Q/LY G11.01-2007 《监视和测量装置管

理程序》 2.3 Q/LY G17.03-2007 《改进管理程序》 2.4 Q/LY G012.06-2007 《事故、事件、不符合管理程序》 3 职责 3.1 两级公司经理、项目经理应为本单位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监视、测量工作提供资源保证,并为监测结果负责;项目部(车间)主管生产的经理(主任)组织安排项目部(车间)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监视、测量及管理体系实施过程监视、测量的日常工作。 3.1 两级公司由质量安全处(科)负责管辖范围内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遵循情况的监督检查与考核。 3.2 两级公司其他各部门负责本部门主管工作

监视和测量装置管理程序

1.0 目的 对用于证实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监视和测量装置进行控制,确保测量结果的有效性。 2.0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的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和管理。 3.0 职责 3.1 质量策划小组负责确定检测设备的需求。 3.2技术部负责专用检具、样板的设计。 3.3 生产部负责组织专用检具、样板的制造。 3.4 供应部负责监视和测量装置的采购。 3.5 质保部负责: a) 组织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检定、校准和维修; b) 监视和测量装置更新的审核; c) 负责对监视和测量装置偏离校准状态检测结果有效性进行评审。 3.6 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对检验人员的培训和资格确认。 3.7 各使用部门负责监视和测量装置的使用和维护,提出更新申请。 4.0 工作程序 4.1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确定 4.1.1根据产品的要求,质量策划小组在进行产品质量先期策划时,须确定 所需的监视和测量装置,并确保其测量能力与规定的测量要求相一致。 4.1.2实施检测工作的部门,根据质量策划小组确定的检测设备的要求,选 择适当的检测设备,填制《购买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申请表》,经质保部部部长、技术部部长审核,由供应部按《采购控制程序》的规定实施采购。 4.1.3 技术部根据先期策划的设计所需的检具,由生产部负责组织检具的制造,并确保检测设备应在试生产之前完成配备。 4.2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验收、鉴定 4.2.1 新购进的监视和测量装置,质保部须核对其名称、型号、精度、生产 厂家、数量、随机附件及资料等与所采购要求是否相符,若相符,则对其进 行编号,登记入《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台帐》中,建立《检验、测量和检 验设备履历表》。 4.2.2新购进的计量器具和检测装置必须经检定或校准合格后贴附计量《合格证》,各部门填写《领料单》,部门负责人签字后到工具室领取。 4.2.3 新购进检测设备检定/校准不合格,无法修复的,经技术副总审批同意后,由供应部将该检测设备退回原供应厂家。 4.3 测量设备的周期检定/校准 4.3.1对于需要确保测量有效的场合下使用的计量器具,质保部应根据检测设备的精度、使用频次、磨损等情况,于每年12月份编制下一年度的《仪器、仪表、量具年度校准计划》,经质保部部长审核,公司副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4.3.2 需外校时,由计量管理员负责送国家法定计量单位或联系国家计量单位到厂内进行校准,并要求校准单位出据相应的校准报告,保证其溯源性。 4.3.3 需要内部校准时,由质保部负责编制相应的计量器具内部校准规程, 规定校准的周期、方法、测量标准及验收准则等内容,经质保部部长批准后,作为校准的依据,校准后填写相应的《计量器具内校记录》。内校过程中所用的测量标准应确保能够溯源至国际或国家标准,若不存在这样的测量标准,则应记录校准所依据的标准件。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控制程序 S10.1 版本号:2 编号:SKT-C-S10.1 编制:年月日 审核:年月日 批准:年月日 受控状态: 年月日发布年月日起实施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1目的 证实过程实现所策划结果的能力,采取适当措施,确保过程符合要求。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产品质量形成全过程。 3 职责 3.1 总经理领导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工作。 3.2 管理者代表具体组织体系过程监视和测量工作。 3.3 各职能部门按照有关文件规定的职责、权限实施与部门专业(业务)管理有关的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3.4 技术质量部是过程监视和测量的主管部门,除承担本部门的“监视和测量的控制”职责外,还负有对其他部门进行监督、检查职责。 4 程序流程图(见本程序最后一页) 5 程序 5.1 总经理负责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策划,对管理评审进行策划,配置必要的资源,负责批准有关部门编制的质量策划输出文件,批准管理评审报告。 监测依据:《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5.2 管理者代表负责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的策划,实施与监测对管理评审所需输入汇总资料的审定,并报总经理批准。 监测依据:《管理评审控制程序》、《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控制程序》 5.3 技术质量部负责对产品监视和测量过程进行控制;负责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负责对过程进行日常的监视和测量。 5.3.1 对生产现场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诸因素(人、机、料、法、环)的日常监测由现场检验员负责。 5.3.2 技术质量部负责监视和测量设备检定、校准、台帐的建立和工装的检验检定。 5.3.3 技术质量部负责对生产过程的监视测量。 监测依据:《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控制程序》、《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5.4 各部门按照有关程序文件的要求,按时开展各自专业管理及检查活动,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并对有关的整改,纠正活动实施监视、测量控制并保存有关记录。 5.4.1 技术质量部负责新产品实现的策划、开发、持续改进和工艺主管工作,对生产现场的技术问题进行协调处理及检查考核,并保存相关记录。 监测依据:《持续改进控制程序》、《文件控制程序》、《产品防护控制程序》《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程序》 5.4.2 市场部负责对顾客服务进行策划、顾客满意情况的收集、分析、传递及跟踪,负责与产品有关要求(合同草案)的评审,并保存相关记录。 监测依据:《顾客满意控制程序》 5.4.3 物流部负责原材料等物资的采购控制,确保采购物资符合技术要求;会同技术质量部对供方的质量保证能力及所供原材料等物资的质量、符合性、服务、价格等进行评价,建立合格供方名单,并保存有关记录。 监测依据:《采购控制程序》 5.4.4 生产部负责生产现场的日常管理,对生产现场的管理工作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检查、考核,确保生产现场、工作环境达到规定要求,并保存有关记录。 监测依据:《生产过程控制程序》、《设备、工装和环境控制程序》 5.4.5 行政部负责人力资源管理、职责权限落实和人员培训工作。

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1目的 为了规范公司监视和测量过程,确保公司产品实现过程处于受控状态,并按照既定策划要求进行,以保证产品实现过程各阶段质量目标的实现,保证产品质量和交货期,满足客户的要求。 2范围 适用于公司产品实现各阶段质量目标达成所涉及的所有过程。 3职责 3.1总经理负责公司总目标的批准及监视和测量过程资源的配置。 3.2公司战略规划小组负责公司总目标达成的归口管理及监视和测量过程的监督管理。 3.3质量目标责任部门负责单一目标达成监视和测量过程的监督管理。 3.4质量目标分解责任部门负责公司分解目标的达成。 4工作程序 4.1公司总目标 4.1.1公司总目标内容确认 公司战略领导小组根据战略定位、市场需求、内部资源等情况,确定公司年度总目标,设定目标时间为每年12月份,总目标包括以下模块:

4.1.2公司总目标指标确定 公司战略领导小组根据公司上一年度总目标完成情况确认下一年度总目标,具体指标参照使用《公司质量目标分解表》。 4.1.3公司总目标监视和测量 公司战略领导小组按月(部分按季度/年)收集公司质量总目标月度完成情况,由各责任部门将相关监视和测量的结果汇报给战略领导小组,由战略领导小组对各责任部门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总经理批准。

4.2质量目标分解 4.2.1分解质量目标内容确认 战略规划小组根据公司总目标按照目标模块对相关目标项进行分解,部分目标由相关分解责任部门共同负责该项目标项,监视及测量监督工作由目标项责任部门负责,具体参照下表,例如:产品不良数量分解项,责任部门为质量部,分解质量部门包括设计部、工艺部、采购部、生产部、质量部,按具体分解要求进行目标项分解,具体参见《公司质量目标分解表》。

环境及安全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1 目的 为了有效的监控测定公司的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有关的运行控制、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和指标的符合情况,法律法规的维护、遵循符合ISO14001及OHSAS18001标准的要求,对已发生的异常或潜在的异常能得到适当纠正,以达到防止再次发生或预防发生。 2 适用范围 本基准适用于以下事项: (1)目标、指标 (2)管理方案 (3)日常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运作(含相关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符合性)。 (4)体系规定。 3 职责 3.1 各部门负责2-1中项目的日常监督检查,管理者代表组织ISO小组定期或平时随机抽查监督。 4 定义(略) 5 运作流程 5.1 监督 5.1.1 对于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监督,由其所属部门推进委员每季度向管理代表提交《管理方案实施报告》,针对计划进展状况及目标指标的达成情况进行说明。 5.1.2 对于各部门日常的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运作项目,由各部门推进委员每月针对本部门所管理的项目进行监督,确保符合体系规定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并将监督结果记录于《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日常运作监督表》。 5.1.3 人事科针对以上监督内容,每季度定期监督,并将监督结果记录于《季度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监督总表》。 5.1.4 人事科每年度制定《日常监督项目管理目标一览表》。 5.1.5 在各项监督项目中,推进委员或人事科在抽查中发现如下情况: (1)未按照体系文件规定实施; (2)目标指标未达成;

(3)管理方案未实施; (4)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外部要求等。 人事科编制《纠正及预防措施报告》给责任单位,责任单位应针对问题点分析原因、对策改善。人事科应针对对策内容进行确认,并与责任单位协调,直至不符合完全改善完毕。改善结果应报告管理代表。若改善的内容涉及到体系文件的变更时,责任单位应同时提交变更内容给秘书科。 5.2监测 5.2.1 环境监视和测量范围包括: a、废水排放口(检验标准参见《废水水质检验规程》)。 b、各废气排放口(废气排放没有可见的黑色污染物即为合格)。 c、厂界噪音(以环境保护部门检测为准)。 5.2.2 环境绩效监视和测量。 5.2.2.1 工艺科依据《废水水质检验规程》,对废水排放口进行监视和测量,并填写相应 记录;若监测不合格,工艺科应依据《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执行。 5.2.2.2 工程部对废气排放口进行监视和测量,并填写相应记录;若监测不合格,工艺科 应依据《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执行。 5.2.2.3 总务科对相关废弃物堆放区进行监视和测量,并填写相应记录;若监测不合格, 工艺科应依据《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执行。 5.2.2.4 工艺科负责与外部有关检测机构进行联络,对公司相关环境绩效进行监视和测量, 并保存记录;若监测不合格,应依据《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执行。 5.3 法律、法规符合性定期评价。 5.3.1 管理者代表于每年年底,组织公司各部门以会议形式进行环境法律、法规符合性评 价,并填写《法律、法规符合性评价表》。 5.3.2 评价结果有不适宜时,管理者代表应依据《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提请采取纠 正与预防措施。 5.4 职业健康安全监视和测量范围包括: 5.4.1监测事故、事件和其它不良的职业安全健康绩效的历史证据,由人事科组织进行,并

过程监视与测量管理程序

过程监视与测量管理程序文件版本V1文件编号:QP-806 发布日期2013-4-28 实施日期2013-5-08 1 目的 通过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所有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以证实其过程都具备了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从而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产品的符合性,最终确保顾客满意。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所有过程,包括质量目标的监视和测量,燃气表以及零部件等产品实现过程的监控。 3 术语和定义(无) 4职责 4.1 生产部负责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并监督跟踪生产进程,实现有效监控。 4.2质管部负责所有进货、过程、最终产品的检验;组织不合格品评审;对产品质量追溯。同时对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所有过程实施监视和测量。 4.3 研发中心和车间负责组织工艺纪律的检查。 5输入、输出及过程绩效指标 ◆过程输入◆过程输出◆过程绩效指标 体系审核、过程审核、产品审核以及日常监督检查●工艺纪律检查表 ●过程检查表 ●过程分析评价表 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数 6 流程及流程说明 责任部门流程步骤流程说明输出 管理者代表 质管部 6.1过程策划和识别 6.1.1 梳理过程及其相互关系,明确 监视和测量的层次。按其范围的大小 可分大过程、主过程和分过程。如将 产品实现大过程,分为生产和服务提 供等主过程,再分为一般过程、关键 过程、特殊过程等,分层次按重要性 实施监视和测量。 过程策划 和识别

责任部门流程步骤流程说明输出 管理者代表 质管部6.1.2剖析过程,确定需要监视和测量的监视点和相应的测量指标。确定哪些地方需要监视,哪些地方需要测量。可以采用矩阵图、过程识别表等方法,结合各部门职责剖析过程,确定监测点,设定监测频次。 质管部6.2明确职责权限 明确所策划的该过程由谁,哪个部门负主责,哪些部门共同完成。 质管部6.3确定过程目标和实施方案 6.3.1质管部根据上述策划和识别结 果汇集,确定对各部门主管及相关过 程监视和测量数据采集点,形成过程 绩效监控指标。 6.3.2质管部梳理质量管理体系所有 过程,制定《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实施 方案》,包括监视测量过程以及部门职 责,监视测量内容、方法、频次和记 录,监视和测量信息收集、传递和利 用,按文件规定要求实施编审批。 过程绩效 监控指标 过程的监 视和测量 实施方案 质管部 6.4过程监视和测量的管理 质管部按照《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实施方案》,对各部门的各个主责过程 进行管理,监控各部门是否按照方案 实施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并有相应记 录证据。 过程的监 视和测量 实施方案 6.5实施监视和测量 依据公司的产品和体系的特点, 实施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可以分别采取 调查、评审、审核、评价、检验、试 验、验证、确认、数据分析、对管理 过程进行日常的监督检查等类型,并 以程序、指导书、图表和规范等形式 纳入质量体系文件。 明确职责权限 确定过程目标 和实施方案 持续改进 过程监视和测量 的管理 实施监视和测量

指挥监控中心管理程序

指挥监控中心管理程序 1.目的 规范指挥监控中心的工作,明确指挥监控中心的职责。 2.范围 适用于公司各业务部门(没有指挥监控中心的管理处,由部门经理指定人员或岗位执行指挥监控中心的功能)。 3.职责 3.1管理处经理负责指导、检查指挥监控中心的工作。 3.2指挥监控中心主管负责具体计划、组织、落实、实施指挥监控中心的工作。 4.方法和过程控制 4.1指挥监控中心的内部管理 4.1.1要求指挥监控中心值班人员必须经过相关消防知识或本管理处消防设备操作的培训,且考核合格,具备处理紧急事件的能力。 4.1.2在指挥监控中心代班、顶班的人员必须经过相关消防知识的培训,由部门经理指定的人员担任,代班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并在中心交接班记录的备注栏填写代班人姓名、代班时间及代班期间的重要事项。指挥监控中心须保存经部门经理确认的可在指挥监控中心代班、顶班的人员名单。 4.1.3指挥监控中心是整个小区(大厦)的控制枢纽,负责对接到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及时调度、安排相关人员执行。 4.1.4运用各类通讯设施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处理有关事宜并保证公司的正常工作联系。 4.1.5受理顾客投诉,及时调配人员处理并做好记录,同时向管理处汇报,及时跟踪处理结果。 4.1.6指挥监控中心人员必须熟悉小区(大厦)各类管理人员的职责范

及特长,熟悉小区(大厦)环境、楼宇结构、设施、设备、器材布置及其控制范围。 4.1.7通过监视器密切监视出入小区(大厦)的人员,发现可疑人员或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就近护管员监视和处理,及时跟踪处理结果。 4.1.8监督护管员严格履行物资搬运放行手续。 4.1.9指挥监控中心必须至少有一种有效方式与宿舍护管员及时联系,以保证在紧急情况下得到支援。 4.1.10指挥处理各种紧急情况,下达处理方案,必要时通知上级领导或向社会机构求援,事后及时做好详细记录。 4.1.11任何时间,指挥监控中心值班人员不得让无关人员在指挥监控中心逗 留。作好住户资料及公司质量记录的保密工作。 4.2指挥监控中心必备的常用联系电话、资料和消防设备 4.2.1指挥监控中心必备的常用联系电话:管理处住户的联系电话名单、供水、供电、供气、辖区派出所、周边医院及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联系电话,管理处重要设备厂家或保养单位的联系电话,公司内部联系电话,常用紧急电话等。 4.2.2指挥监控中心须保存有关资料:《家庭居室装饰装修管理办法》、《郑州市城市市容环境卫生条例》、《郑州市居住小区物业管理办法》、业主公约、停车场收费标准,有线电视、水、电、煤气、电话收费标准,市有关出租房屋管理规定、《治安管理处罚条例》、《郑州市消防条例》等资料。 4.3对钥匙的管理(没有指挥监控中心的部门由管理处管理) 4.3.1本款所称钥匙是指设备房、消防通道门、管理处等场所以及空置房的钥匙,由部门经理指定专人(一般为指挥监控中心主管)对钥匙加以标识,并进行分类保管。 4.3.2除了员工因工作需要随身携带的钥匙外,其它钥匙统一放在本部门管理处或指挥监控中心特制的钥匙柜内,多余钥匙统一放在备用钥

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正式版

Through the joint creation of clear rules,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mon values, strengthen the code of conduct in individual learning, realize the value contribution to the organization.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 正式版

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通过共同创造,促进集体发展的明文规则,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培 养团队精神、加强个人学习方面的行为准则,实现对自我,对组织的价值贡献。文档可以直接使用, 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1 目的 为了对本矿监视和测量装置进行校准、维护和管理,以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度与精确度,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矿管理体系范围内所有以证实职业健康安全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的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和管理。 3 术语和定义 本程序引用管理手册中的相关术语。 4 职责 4.1企管科是监视和测量装置的主控部

门,负责监视和测量装置的配置、建档、统计、组织外委校准等管理工作。 4.2各单位负责本单位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日常管理及维修保养。 5 工作程序 5.1监视和测量装置的配置 5.1.1各使用部门依据测量要求及所需的精度,选择适宜的监视和测量装置,填写《监视测量装置配置申请表》,交企管科对其所需的装置进行确认,以确保该装置的测量能力与测量要求相一致。 5.1.2企管科将各部门的《监视测量装置配置申请表》进行汇总,报机电副矿长批准后交供应科制定采购计划或内部调剂。

31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管理程序.doc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腈纶厂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管理程序 文件编码:QLSH/CX-10/31-2010 发行版本:A/0 编制部门:质检中心 编制人:李巧英蔚峰 审核人:李艳芬 批准人:李胸有 2010-06-30发布 2010-07-01实施

1 目的 为规范产品的监视和测量过程,确保产品质量,以验证产品符合规定的要求。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我厂原辅材料、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3 术语和定义 无 4 职责 4.1 生产技术部是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制定产品标准,协调各生产车间检验事宜。4.2 中心化验室、质检中心分别负责南、北区产品监视和测量过程的归口管理。 4.3 生产技术部负责协调采购产品验证事宜,并审核对采购产品的紧急放行。 4.4 中心化验室、质检中心负责对采购产品进行检验、验证。 4.5 相关车间负责对产品包装物进行验证,负责管理辖区内的取样点,配合本过程的实施。 4.6 储运车间、原料车间负责采购产品的入库验收。 5管理内容 5.1 产品标准的管理 5.1.1 生产技术部确定原辅材料和中间产品的质量指标及相应的方法标准,并由检验部门按要求进行产品检验。 5.1.2 未建立的检验项目可委托具有较强检验能力和有可靠信誉度的单位进行检验,检验结果作为对顾客提供的产品的出厂数据。 5.1.3 实验室应依据原材料/辅助材料、中间产品、产品所执行标准等相关要求,每年定期修订检验计划,明确检验项目、试验方法和检验频次。检验计划应经生产技术部批准、发布后方可实施。应控制质量检验计划的发放范围和修订状态,确保产品检验管理和操作岗位能得到有效版本。 5.1.4 生产技术部应确定对产品出现不合格、装置开停工、原料(工艺)变更、生产异常波动等非正常状态时的检验要求。 5.2 产品检验过程控制要求 5.2.1生产技术部要按照有利于生产操作,有利于质量监督和保证产品质量的原则进行产品检验工作控制,必要时下达分析计划,确保对生产的每批成品进行内在质量检验和包装(容器)质量进行检验或验证。计划的具体形式可根据内部管理的实际需要确定,产品检验部门应严格执行。 5.2.2 检验部门应根据产品标准和试验方法的要求,选择和配备抽样、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及其

监视及测量控制程序文件

CYJ/CX16-2004 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修订状态:0 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1 目的 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具有重要影响的运行与活动的关键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用以确定和评价所策划的目标、指标的实现程度及适用法规的遵循情况,实现持续改进。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范围内所有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活动有关的各个过程。 3 术语 3.1 监测: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产生影响或具有影响的关键特性进行定量分析的过程。 3.2 监控: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产生影响或具有影响的关键特性进行定性分析的过程。 3.3 监督:对运行控制情况进行检查和督促的过程。 4 职责 4.1 公司安全科 4.1.1 负责本程序的编制、修改、监督实施和归口管理; 4.1.2 组织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绩效情况进行监视和测量,并对整体结果在年终进行汇总、分析、评价。 4.2 工程项目党支部 组织对环境绩效进行监测,并对整体结果在年终进行汇总、分析、评价。 4.3 质监科

组织对质量管理的综合绩效进行监测、监控、监督,并对其结果进行汇总及评价。 4.4 体系管理办公室 负责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并按《内部审核控制程序》组织每年度的内部体系审核,提出持续改进的措施及建议,提交管理评审。 4.5 工会 负责对公司员工劳动保护情况(职业病防治工作及女职工、未成年工的使用等)进行监督检查,提出改进措施及建议。 4.6 各科室/分公司/项目部 实施本单位、本项目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过程的监视和测量活动。 4.7 财务科 负责对工程质量、环境保护、职业健康安全费用的投入、统计,并在年度进行汇总。 5工作程序 工作流程 5.1 监视与测量的内容 各科室/分公司/项目部应对管理体系的各个过程进行监视,对有量化要求时应进行监测,并保持测量相关的数据。当只能通过定性分析对过程进行监视时,应进行监

物料监控管理程序

物料监控管理程序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原辅包装材料、中间体、成品及不合品和退回产品。 2.职责 QA现场监控员:严格按该管理程序进行监控,并填写《库房物料监控记 录》及《车间物料监控记》。 3.内容 3.1.物料进厂的监控 3.1.1.检查频次 凡物料进厂均应检查。 3.1.2.检查内容 3.1.2.1.该物料(原辅、包装材料)应为本公司定点采购单位的定点品种。不准 在已批准的“供应商”及供应品种目录以外的供方采购,否则,物料拒 收。 3.1.2.2.供应商产品的质量波动较大,一年内出现三批次物料不合格或对生产使 用产生较大损失及显着影响,质量部QA须立即向物控部门反映或提出 撤销该供应商对该产品的供货资格,报质量总监审批。 3.1.2.3.质量总监审批以后,质量部QA以书面形式通知物控部门,由批准之日 起执行。从此,该供货方不再是定点供货单位,采购员不得采购其产 品。 3.1.2. 4.《寄库单》中成品的名称、规格、批号、数量、包装与实物相符,无混 品种、混批情况。 3.1.2.5.物料的外包装是否注明品名、批号、规格、重量、来源、供货单位名称 等,同时应无破损、受潮、污染、鼠咬、霉变等。

3.1.2.6.物料寄库前外包装的清洁工作执行情况,外包装未经清洁不得寄库。 3.1.2.7.库管员及时填写《请验单》和《收料单》;成品由车间物料员填写《请 验单》和《寄库单》。 3.1.2.8.取样应执行《物料取样SOP》,取样件数符合规定,已取样包件封口 严密,有封口标志,并贴取样证。 3.1.2.9.原辅、包装材料经QC检验,出具合格报告书,且以上检查符合规定, 办理入库手续,准许物料放行;成品具有合格报告书,且每件的指定位 置贴有经质量部QA发放的《产品合格证》,办理入库手续,准许物料 放行;不合格品入库凭QC出具的不合格报告书入库;退库产品凭《退 库单》入库。 3.2.在库物料的监控 3.2.1.检查频次 每天1次; 3.2.2.检查内容 3.2.2.1.原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体、成品、不合格品和退回产品分区存放。 3.2.2.2.库区温、湿度符合要求,有原始记录;对温、湿度有特殊要求的原辅 料,必须按规定条件贮存。 3.2.2.3.物料堆放符合要求:应置于垫板上,堆码整齐,间距符合规定。 3.2.2. 4.物料外包装清洁、无破损及污染现象。 3.2.2.5.有效期物料制定并执行定期复检制度,距贮存期满前一个星期应由库管 员填写《请验单》,请求复验,到期未复检的不得发放。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监视和测量管理程序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监视和测量管理程序 1 范围 1.1本程序文件规定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第六冶金建设公司(以下简称六冶公司)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监视、测量的内容、方法、应考虑的因素、实施、法律法规遵循情况评价、结果的处理、监测记录和相关附录。 1.2本程序适用公司各有关单位对环境、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运行绩效的监视和测量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1 Q/LY G0 3.02-2007 《记录管理程序》 2.2Q/LY G11.01-2007 《监视和测量装置管理程序》 2.3Q/LY G17.03-2007 《改进管理程序》 2.4Q/LY G012.06-2007 《事故、事件、不符合管理程序》 3 职责 3.1 两级公司经理、项目经理应为本单位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监视、测量工作提供资源保证,并为监测结果负责;项目部(车间)主管生产的经理(主任)组织安排项目部(车间)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监视、测量及管理体系实施过程监视、测量的日常工作。 3.1 两级公司由质量安全处(科)负责管辖范围内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遵循情况的监督检查与考核。 3.2 两级公司其他各部门负责本部门主管工作的环境因素、危险源监视、测量工作,并负责本部门系统的垂直测量和监测工作; 3.3项目(车间)安全环保管理人员具体负责施工现场(车间)的环境因素、危险源测量和监测工作、管理体系实施过程监视、测量工作,并负责与本单位外的监测单位联系,委托其进行自己不能进行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监测工作。 4 工作程序 4.1 监视、测量的内容 4.1.1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管理方案符合性情况。 4.1.2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标准、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遵循情况。 4.1.3对重要环境因素、重大风险因素的运行控制。 4.1.4 有关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培训教育的情况。 4.1.5事故、事件、不符合项的处理情况。 4.1.6个体防护的管理、使用情况。 4.1.7排污设施的日常管理,废水、废气、噪声、废弃物排放、能耗等的控制情况。 4.1.8公司员工,尤其是特种作业人员定期进行国家规定的专项健康检查;作业场所对员工造成伤害的噪声的排放;事故、职业病、事件等不良绩效。 4.1.9爆炸、火灾及火警隐患;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现场设施、设备安全;现场的安全管理。 4.1.10化学危险品的管理、应急准备与响应、对相关方的管理等。 4.2 监视、测量应考虑的因素 4.2.1重要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过程的情况; 4.2.2 环境因素对重大危险因素、风险水平评价结果产生的影响;

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1.目的 为了规范产品过程检验和验证控制,对材料、产品的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对生产过程各阶段的检验和试验的产品按规定的方法进行标识,以防止未经检验或未经验证合格的材料和产品非预期使用、流转和发货。 2.范围 适用于原辅材料检验、产品生产过程及最终检验和出厂进行监视和测量。 3.职责 3.1.产品部 ●负责提供进货、过程、最终检验或试验所需的技术标准、规范、图样或标准样件等,并明 确控制方法。 3.2.工程部 ●负责制订生产/装配全过程工艺文件和作业指导书。 3.3.质量部 ●负责原材料的进厂检验。 ●负责对不合格来料进行原因分析,分类处置。 ●负责对来料的进厂检验报告定期检查。 ●负责来料的检验和试验。 ●负责保存相关的检验和试验记录。 ●负责制订来料、生产/装配全过程和最终产品相关的检验指导书;按照规定的技术标准、 产品图样及工艺文件等进行生产过程巡检、产品终检及出厂检验。 3.4.物流部 ●负责生产过程的生产材料、零部件件及辅助材料的配套上料; ●负责产成品的入库、出货管理。 3.5.生产部 ●负责生产/装配全过程的自检/互检及半成品的专检;并按检验结果对产品进行处置、入库 等工作。并配合检验员、维修员的不合格品的返工、返修。 3.6.采购部 ●负责按审批后的采购计划采购物料。 ●负责已检验完的物料的入库。 ●负责不合格品的退货协调工作 4.术语和解释 4.1.检验: 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时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 4.2.确认:

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特定的预期用途或应用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 5.程序

本程序分为进厂检验、生产过程及最终检验和出厂检验控制程序。 6.1.进厂检验 6.1.1来料到货确认 来料到公司后,采购部将《暂估入库送检单》交物流部物控员,物控员先检查外包装是否完好,核对数量及标识是否和《暂估入库送检单》一致,符合后按单收货,查看库存和第二天的生产计划,判定是否为急用物料(急用物料为2天内需使用的物料),若是急用物料需在《暂估入库送检单》上写明急用,表明需优先检验,签字确认后将来料摆放在待检区。 6.1.2 检验 物控员将《暂估入库送检单》送质量部检验组长,检验组长接到《暂估入库送检单》后,按优先程度编制检验计划,检验员严格按照《检验作业指导书》对来料进行抽样、测量、检查、试验和验证等一系列工作,将数据记录填入《进厂检验记录/报告》或《电子元器件进厂检验报告》相应的表单,若本批来料全部合格,则需检验组长确认签字,否则需经过SQE工程师对不合格品做出处理意见且签字确认,《进厂检验记录/报告》或《电子元器件进厂检验报告》一式

监视和测量管理程序

1 .目的: 对监视和监视和测量装置进行有效的控制,保证其测量精度、准确性,满 足测量量值的溯源性,使之满足计量确认体系之要求 ?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检验、测量和试验装置及生产设备配用仪表的控制 3. 相关文件 3.1测量系统分析管理程序 3.2记录管理程序 3.3实验室管理程序 3.4测量系统分析参考手册 4. 职责 4.1质检部是监视和测量装置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根据技术要求、质量特性 等方面的要求,在过程设计时,选择满足要求的监视和测量装置,并负责监视 和测量装置的周期检定和测量系统分析。 4.2供销部负责监视和测量装置的采购、贮存和发放。 4.3生产车间负责生产现场用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正确使用、保养和维护。 5. 工作描述 5.1配置、采购与验收: 5.1.1质检部计量检定人员根据《控制计划》提出配置要求,填写《监视和测量 装置配置申请表》,报总工审核,总经理批准后由供销部实施采购;对原有监视 和测量装置损坏的,由使用部门提出配置要求。 5.1.2采购的监视和测量装置应有 MC 标识,量值应有溯源性(检定证书)、合格 证、使用操作手册、技术资料、保修卡和保修期限、维修联络方式以及设备编 号(本身编号),生产日期等。 5.1.3质检部计量检定人员要对上述参数验收, 验收合格后送检定单位检定。检 定合格后经供销部办理入库手续;质检部计量检定人员负责对其编号、建立台 帐;检定不合格的,由供销部退还供货单位。 5.1.4质检部计量检定人员负责新监视和测量装置使用与操作培训工作, 生产车 间工艺人员负责考核, 使之真正能达到预期的计量特性。 5.2在用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 5.2.1质检部计量检定人员负责建立台帐和编制周期检定计划, 监视和测量装置 在经检定或校验后,并在台帐登记后,方能发放使用。 5.2.2为确保监测测量有效,满足测量量值的朔源性,公司应对监视和测量装置 实施以下管理措施: DX/QP23-B.0 DX/QP02-B.0 DX/QP24-B.0 MSA

监控、报警系统操作员操作程序的管理(正式版)

监控、报警系统操作员操作程序 的管理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监控、报警系统操作员操作程序的管理 温馨提示:该文件为本公司员工进行生产和各项管理工作共同的技术依据,通过对具体的工作环节进行规范、约束,以确保生产、管理活动的正常、有序、优质进行。 本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一操作员上岗前操作程序 1、设备检查。查验系统供电、前端设备、线路、控制台、监视器、主机、备用电源等设备是否正常、完好。 2、报警检查。监控、报警为一体的多网点报警联网系统, 要检查报警联动是否正常, 单独报警系统或与“110”报警系统联网的单位, 要认真检查防防盗、防劫报警功能。 3、实行24小时连续运行的监控报警系统, 交接班前要检查、核对监控报警系统运行状况和当前监控、报警区域、值班记录等情况, 确认无异常情况后, 才能办理交接登记手续。 4、启动设备。实行连续运行的监控系统, 要严格按产品操作指南启动系统, 做好开机、录像和布防准备工作。 5、实行24小时值(坐)班和安全监控、报警系统, 每天早晨7:00时按操作要领解除对监控区域的技术封闭和布防, 打开电视监控系统实施监控录像。柜员监控要在营业款到达营业室之前启动监控录像设备。 二操作员值班期间操作程序 1、安全监控系统应24小时对周边环境防范要实施监控、录像, 对要害通道、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1 目的 对本公司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活动实施控制,确保有关监视和测量活动有效实施,为产品满足规定要求提供保障。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家用空调产品所需原材料、外购外协件及过程半成品、最终成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 3 职责 3.1 原材料检验部负责原材料检验管理规定和检验标准的制定并监督其有效实施,负责进料检验、原材料质量鉴定等活动的具体实施。 3.2 成品检验部负责成品检验管理规定和检验标准的制定并监督其有效实施,负责过程巡检、在线关键工序检验、成品下线检验及相关产品试验、成品质量鉴定等活动的具体实施。 3.3 技术中心负责提供检验所需技术标准等辅助性文件;参与相关不合格品紧急放行的评审。 3.4 物控部、物流管理部负责按程序要求报检原材料、外购、外协件及成品。 3.5 品质管理部负责本程序的归口管理,负责配置适宜的监测设备,提供相关操作培训,并对监测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4 工作程序 4.1 检验标准及检验管理规定编制

4.1.1 原材料检验部依据技术文件及标准制定适宜的原材料检验标准,作为检验活动的依据和指导。 4.1.2 成品检验部依据技术文件及标准制定适宜的成品检验标准,作为检验活动提供依据和指导。 4.2 检验活动(除过程巡检)的一般流程: —合格—放行物品报检—检验准备—检验实施—判断处置— —不合格—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置 4.3 原材料检验 4.3.1 材料报检 原材料到货后,仓管员应及时用《供应商装车清单》或填写《报检单》报原材料检验部检验。(注:一般情况用装车清单,非SAP 系统采购或库存重检时用报检单。) 4.3.2 检验准备 检验员接《供应商装车清单》或《报检单》后及时进行如下准备:a.需确认其报检属性是否完整,否则将判定不合格,若需要紧急使用的由物控部启动《产品例外放行风险评审表》进行评审,经评审同意放行的,原材料检验部需按确认检验要求进行检验。 b.按原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规定,准备检测设备,必要时对检测设备进行调校。 c.依据检验作业指导书的规定到仓库抽取规定数量的样品以备检验。抽样时应考虑加严检验和正常检验的原则。 4.3.3 检验实施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