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马王堆导引图[手打文字清晰版]

马王堆导引图[手打文字清晰版]

马王堆导引图[手打文字清晰版]
马王堆导引图[手打文字清晰版]

马王堆《导引图》

《导引图》有44幅运动姿态各异的导引图像,其中男女大致各半,但无论男女性别,操练内容,还是服饰特点,都混杂相间而没有严格区分,这说明这幅珍贵的导引图谱具有资料汇编性质,较真实地反映了2000多年前,我国古代人们锻炼身体、养生保健的情景。以下逐一讲解每一幅图的内容,

以便大家了解最古老的导引术。

弯腰:俯身弯腰,垂臂转颈。

嘻:捶背。

呬:闭气不息,引颈咽气。引肾病。

挽弓:两臂分别向左右拉开,作扩胸运动,似挽弓状。

振手:沉肩垂肘,举两手于胸前。

折阴:迈右足,举右手,迈左足,落右手,向地面下插。

凫浴:两手并行向一侧拨,头向另一侧转颈。

翻腰:俯身垂臂,以腰为轴,举两臂随腰翻转,向后回首反顾。

蟾息:行气图。

引疝:直立,以肩为轴,举一臂作顺、逆时针方向旋转。

两手在腹前上下相合,两臂内旋,一手上举,反手亮掌,另一手扭臂下伸。

伸下肢踢脚,举上肢舒胁。

痛明,“呵”:一边迈步,一边将两手向胸腹前直臂伸出,手背朝前。

拱脊:手下伸,背上拱。引颓:养气站桩。

摆臂:直立,双臂平行

左右摆动。以杖支地,前后往复轻摇身躯。

腹中:两臂侧平举,髋

部轻摆,两臂拗式旋转。

胎息行气。

引聋:两手心按耳门数下,再突然把手松开,使耳鼓勃勃有声。直立,两臂侧平举成一字形,随俯身转腰之势,右手直臂下伸,扭腰,直至右手向左足外侧尽力伸展。

引烦:右手单举,掌心向上,左手下垂,指尖向后。

引膝痛:屈膝半蹲,两手抚膝,以踝关节为轴,成圆周旋转两膝。

引月去积:双手持一袋状物。

直立,两臂随左转腰之势,向前后平举,右手覆掌伸展在前,左手仰掌伸展在后,眼看右手,然后向右转。嘘:两臂侧平举,两手上仰,一臂向上,另一臂相应倾斜,两臂保持一字形。

(龙)登:两臂上举,两足向上颠立。弯腰前扑,近似“饿虎扑食势”。

引颈:双臂微张,双足

跳跃。以杖通阴阳:以杖支地,借杖之助俯仰。

鹞背,“呵”:面南向北,拧腰,平举两臂。鸟伸:两足开立,眼环顾四周,

两手自后向前划弧,借势前扑。

行气图

仰呼:直立,两臂由下垂至前平举,含胸鼓腹吸气,两臂上举伸展,收腹呼气。沐猴呼:两手握固(即拇指先向掌心弯曲,再以四指盖住拇指),撮口吐气。引温病:直立,双臂在腹前交错,徐向头顶高举,然后向两侧分手还原。坐引八维:跪坐,两臂随转腰之势向四面八方挥动,并始终与人体纵轴保持45度角。

行气图

引痹痛:团身抱膝深蹲,向后翻身滚倒,借运动惯性向前还原如初。

猿呼:两臂交替向前上方伸展,手掌抓把后伸开。直立,以腰为轴,颠晃全身,两臂一伸一屈。两手在胸腹前划连环圆圈。

两手平举,一俯一仰,连续转腕旋膀,睁目平视。俯身弯腰,以两拳扣击足三里

穴。

鹤:两足前后交错,两臂随转腰

之势分举。

长沙马王堆汉墓——20世纪中国最重大考古发现之一

长沙马王堆汉墓 ——20世纪中国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工程总投资:— 工程期限:1972年——1974年 马王堆汉墓原址,位于长沙一所老年医院内,现仅存3号坑 1972年7月30日新华社报道,一座距今2100多年的西汉早期墓葬在湖南长沙市郊的马王堆出土。在这座古墓葬里,尸体、官椁及大批的随葬物,都保存得比较完整,是我国考古发掘工作中一项极为罕见的重要发现。 尸体出土时,全身裹着20层丝绸衣服,半身浸泡在略呈红色的溶液里。出土后,经医生的解剖检验,证明女尸不但外形完整,而且内脏器官也是完整的。尸体的皮下结缔组织还有弹性。股部动脉的颜色,几乎跟刚死去的尸体一样。给她注射防腐剂时,皮、肉、血管等软组织,随着药水所到而鼓起,然后通过微血管扩散。估计女尸死亡年龄在50岁左右。食道和胃里还保存着几颗甜瓜子。从各方面的病理查明,死者生前患有多种疾病,胆绞痛引起冠心病发作,似乎是导致猝死的原因。马王堆出土的纺织品和服饰则是中国古代丝绸的宝库;同时出土的帛书、帛图、帛画以其丰富的内涵印证了中国文化的丰厚与久远;关于三号墓主人,仍争论不休…… 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发掘,被世人誉为“20世纪中国与世界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墓葬概况 马王堆汉墓位于湖南长沙市东郊五里牌,为一马鞍开土堆,封土堆高10余米,直径30米左右。长沙为汉长沙国首府临湘县所在地。该墓地曾被讹传为五代十国时楚王马殷的墓地,故称马王堆;又曾被附会为长沙王刘发埋葬其母程、唐二姬的“双女冢”。1972-1974年湖南省博物馆与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相继发掘,先后出土3座西汉墓葬。据考证,这是西汉初期诸侯家族墓地,一号墓为汉侯利苍之妻,二号墓为利苍本人,三号墓是利苍之子,3座墓葬的时间相距20多年。《史记》和《汉书》记载,长沙相利仓于汉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卒。2号墓发现“长沙丞相”、“轪侯之印”和“利仓” 3颗印章,表明该墓的墓主即第一代轪侯利仓本人。1号墓发现年约50岁左右的女性尸体,墓内又出“妾辛追(?)”名章,墓主应是利仓的妻子。3号墓墓主遗骸属30多岁的男性,可能是利仓儿子的墓葬。3号墓出土的一件木牍,有“十二年十二月乙巳朔戊辰”等字样,标志着该墓的下葬年代为汉文帝十二年(前168)。1号墓分别打破2号墓和3号墓,则其年代应再晚些。 马王堆汉墓墓葬结构非常宏伟复杂,马王堆汉墓的地面上,原有大小相仿的两个土冢,东西并列,底径各约40米,顶部圆平,高约16米。当地原是一片四、五米高的土丘,造墓时先在土丘上挖出墓坑的下半部,再用版筑法夯筑出墓坑的上半部和墓道,入葬后填土夯实,筑起高大的坟丘。3座墓的墓坑,形式基本相同,都是北侧有墓道的长方形竖穴。1号墓的墓坑最大、最深。墓口南北长19.5米,东西宽17.8米,以下有4层台阶,再下则是斗形坑壁,直达墓底。墓底长7.6米,宽6.7米,深16米。另外两座墓的规模略小,墓坑较浅,墓壁只有3层台阶。2号墓墓底长7.25米,宽5.95米;3号墓墓底长5.8米,宽5.05米。 其中一、三号墓棺椁葬具保存完好。一号墓由墓顶至椁室深达20米。椁室构筑在墓坑底部,由三椁(处

马王堆汉墓帛书.系辞

馬王堆漢墓帛書.繫辭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已陳,貴賤位矣。動靜有常,剛柔斷矣。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見〔故〕剛柔相摩,八卦〔相蕩,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日月運行,一寒一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知,坤以簡能,易則易知,簡則易從。易知則有親,易從則有功。有親則可久,有功則可大也。可久則賢人之德,〔可大則賢人之業。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理得而成位乎其中。 聖人設卦觀象,繫辭焉而明吉凶,剛柔相遂而生變化,是故吉凶也者,得失之象也。悔吝也者,憂虞之象也。通變化也者,進退之象也。剛柔也者,晝夜之象也,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是故君子之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樂而玩,爻之始也。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占,是以自天祐之,吉,無不利也。 彖者,言如象者也。爻者,言如變者也。吉凶也者,言其失得也。悔吝也者,言如小疵也。無咎也者,言補過也。是故列貴賤〔者〕存乎位,極大小者存乎卦。辯吉凶寺存乎辭,憂悔吝者存乎分,振無咎存乎謀。是故封有大小,辭有險易。辭者,各指其所之也。 《易》與天地順,故能論天下之道,仰以觀于天文,頫以觀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觀始返終,故知死生之說。精氣為物,游魂為變,故知鬼神之情狀。與天〔地〕相校,故不回。知周乎萬物,道齊乎天下,故不過。方行不遺,樂天知命,故不憂。安地厚乎仁,故能愛。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曲萬物而不遺,達諸晝夜之道而知。故神無方,《易》無體。 一陰一陽之謂道。係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智,百姓日用而弗知也。故君子之道鮮。聖者仁勇,鼓萬物而不與眾人同憂,盛德大業至矣哉。富有之謂大業,日新之謂誠德,生之謂象,成象之謂乾,爻法之謂坤,極數知來之謂占,通變之謂事,陰陽之謂神。 夫《易》廣矣,大矣。以言乎遠則不過,以言乎近則精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間則備。夫乾,其靜也圈,其動也榣,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靜也斂,其動也辟,是以廣生焉。廣大配天地,變通配四〔時〕,陰〔陽〕之合配日月,易簡之善配至德。 子曰:《易》,其至乎,夫《易》,聖人之所祟德而廣業。知崇禮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設位,《易》行乎其中。誠生〔存存?〕,道義之門。

推广普通话手抄报大全

推广普通话手抄报大全 普通话就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全国各民族通用的语言。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它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评点:看出普通话的价值了吧,市场经济把农村也推向现代化的前沿了。语言是人的 第二相貌,现代化的农民要有现代化的语言形象,别再用老眼光看今天的农民了。 普通话就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全国各民族通用的语言。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它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从语言文字同社会的关系上看。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是基本的社会 形态,而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信息载体,它无处不在,随时随地为社 会服务。因此,一方面,社会上语言文字的应用水平受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的制约, 另一方面,语言文字的应用水平又对社会发展起着促进作用或牵扯、促退作用。拿语言文 字规范化、标准化工作来说,它是社会变革的反映,又是社会前进和发展的基础工程和先 导工程,对各社会形态都能起到促进发展的作用。在政治上,它有利于维护国家的主权和 尊严,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政令畅通;在经济上,有利于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消 除方言隔阂,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不断完善、繁荣;在文化上,有利于继承和弘扬 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在科技上,它直接促进了计算机、通讯等信息产业的发展,并影响到其他一切高新技术的应用推广;在教育上,有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社会 发展和进步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所以,语言文字工作不仅应该跟社会发展同步,而且 更应先行。 呀!吃撑了,连晚上的团圆饭都吃不下了。可惜了那鸡腿鸭腿海虾。还好,离开奶奶 家时,奶奶给我捎上十几根我的最爱——粽子。 有些人会一直刻在记忆里的,即使忘记了他的声音,忘记了他的笑容,忘记了他的脸,但是每当想起他时的那种感受,是永远都不会改变的。 因此,从今天开始,我们向师生们倡议积极参加“全国推广普通话周”活动老师上课 应说普通话,学生间对话尽量以普通话为主,自觉地在社会公共交际中使用普通话,培养 良好的讲普通话的素质,提高自己讲普通话的水平,那么,相信在人们的不断努力下,推 广普通话的目标一定会实现。 在这里,我还要倡导大家把汉字写规范。在学习中,许多同学书写糊涂,写字不规范,没有依照正确的笔划笔顺进行书写,这导致了考试的严重失分,影响学习成绩的提高。俗 语说“字如其人”,可见写字还关系到一个人的形象。自觉写好字对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是大有益处的,希望每个同学都能下定决心,刻苦练习,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自觉写规范字,努力塑造自身良好形象。我班能写规范字的同学不胜枚举,如苏亚妮、李 玉琦、张静、张亚妮、张倩茹、马涛、蔡彤、李倩、贾静雯、撒金兰、朱超等同学的作业

马王堆汉墓帛画

马王堆汉墓——帛画 内容提要: 马王堆汉墓为20世纪的重要考古发现之一,共三座大墓,据考证墓主人分别为西汉长沙国丞相轪侯利仓(二号墓),利仓之妻(一号墓),及利仓之子(三号墓).墓中有大量随葬物品出土,如精美的丝织品、漆器、竹简、木俑等,在研究西汉前期历史、文化、工艺美术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尤其是一号墓出土的非衣帛画,多数学者认为此帛画中所画内容自上而下分别为天上、人间、地下三部分,其中的金乌、扶桑树、太阳、人首蛇身等图画更是广受争议,为我们研究西汉前期的绘画、丧葬习俗、信仰崇拜等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资料。本课题主要通过对一号墓的非衣帛画中天国部分图画的研究,来探讨其图画所要表达的意念。 关键词: 嫦娥奔月人首蛇身金乌太阳扶桑树 1.嫦娥奔月 此非衣帛画天国部分的左上方有一月牙形,月牙形上方有一只蟾蜍,传说嫦娥奔入月宫之后,变成了蟾蜍。所以有学者认为屈膝坐在应龙的翅膀上的是嫦娥,表示的是嫦娥奔月的故事。但此女子既未作奔月状,又不是正凌云奔来,倘使是嫦娥奔月,在月亮上又为何要画蟾蜍?所以就很难断定她是嫦娥。汉及以前的著述,都认为升天可以“服应龙”。《淮南子》高诱注“有翼之龙称应龙”,王充《论衡》中提到“龙无翼不能飞”。帛画中的女子正坐在能飞的应龙翅膀上,这正与“服应龙”之说相符。此女子与墓主人性别一致,所以此女子很可能就是墓主人的灵魂,表达的是灵魂升天的愿望。整幅画包含了古代神话传说的内容,表现了汉人追求升天成仙、永生不朽的观念。 2.人首蛇身 帛画的天国部分的中间有一人首、人身、蛇尾的形象。学者安志敏为此形象应为烛龙,即烛阴。所引文献为《楚辞-天问》“日安不到,烛龙何照?”《山海经-海外北经》、《大荒西经》“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暝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谓烛龙。”而孙作云认为是伏羲,根据是西汉初年鲁恭王刘余所修鲁灵光殿的壁画有伏羲女娲交尾图。从图片上我们可以看到这一人首蛇身像头上无冠,头发显然经过仔细的梳理缠绕在蛇尾上,两手抄在袖中,面向左边而坐,很像一位女子。而烛龙又怎能处在天上至高的正中地位?所以他很可能是女娲。《天问》中也有记载女娲在天上称帝。“登立为帝,孰道尚之;女娲有体,孰制匠之?”《鲁灵光殿赋》中说道,“伏羲鳞身,女娲蛇躯。”所以他只能是女娲。 3.金乌太阳扶桑树 3.1什么是金乌 在出现金乌之前,古代最早对日中神禽称谓为踆乌、三足鸟和赤乌。《淮南

关于马王堆帛书的欣赏

关于马王堆帛书的欣赏 有一种用帛作为书写材料的书体称“帛书”,也就是写在帛上的文字。帛是一种白色的丝织品,汉代总称丝织品为帛或缯,或合称缯帛,所以帛书也叫缯书。帛书的字体扁平而稳定,均衡而对称,端正而严肃,介于篆隶之间,帛书的艺术充分展示了对文字艺术的追求。 1、帛书 其中,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帛书共有28种,计十二万余字,均破损严重。依《汉书·艺文志》分类,六艺类的有《周易》、《丧服图》、《春秋事语》和《战国纵横家书》;诸子类的有《老子》甲本、《九主图》、《皇帝书》和《老子》乙本;兵书类有《刑德》甲、乙、丙3种;数术类有《篆书阴阳五行》、《隶书阴阳五行》、《五星占》、《天文气象杂占》、《出行占》、《木人占》、《符箓》、《神图》、《筑城图》、《园寝图》和《相马经》,其中《五星占》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天文书;方术类有《五十二病方》、《胎产图》、《养生图》、《杂疗方》、《导引图》,其中《五十二病方》是中国已发现的最古老医书,从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也能堪称“百科全书”了。 2、帛书的书法艺术 帛书的书法艺术,其排行大体整齐,间距基本相同,在力求规范整齐之中又现自然恣放之色。其字体扁平而稳定,均衡而对称,端正而严肃,介于篆隶之间,其笔法圆润流畅,直有波折,曲有挑势,于粗细变化之中显其秀美,在点画顿挫中展其清韵,充分展示作者将文字艺术化的刻意追求。其马王堆出土的帛书,用笔沉着、遒健,给人

以含蕴、圆厚之感。它的章法也独具特色,既不同于简书,也不同于石刻,纵有行、横无格,长度非常自由。有强烈的跳跃节奏感。被书界称为“马王堆体”。在马王堆帛书中,多以隶书笔意书写篆书的字体。其基本保持篆书的字体结构,但较篆书为灵活。其书写时代大多在秦始皇廿五年之后,可以说反映了当时书写字体从篆书转为隶书的情形。马王堆帛书中亦有用古隶书写的文献,比如《刑德》《战国纵横家书》《春秋事语》及《阴阳五行》乙篇等等。时代大约在汉初。然而马王堆帛书中亦已经出现用汉隶抄写的书籍。这表明隶书的规范化在西汉初期就已经完成。 3、帛书的价值 关于马王堆出土的帛书,内容涉及战国至西汉初期政治、军事、思想、文化及科学等各方面,有重要学术价值,又可作为校勘传世古籍的依据。它不仅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也是研究汉代书法及书法演变、发展提供了珍贵的依据。如《老子》甲乙写本,德经在前,道经在后,与今本次序相反,其中的佚文是研究儒家学说和汉初思想的宝贵资料;另一部类似《战国策》的帛书,约六成不见于《战国策》,现定名为《战国纵横家书》,为研究战国中期合纵连横斗争的重要史料。马王堆帛书是汉代简帛文献最具重要意义的发现。

普通话手抄报内容范文

普通话手抄报内容范文 推广普通话宣传口号(一) (1)积极普及民族共同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2)四海同音,万众一心。 (3)树立语言规范意识,提高民族文化素质。 (4)我是中国娃,爱说普通话。 (5)普通话:情感的纽带,沟通的桥梁。 (6)沟通——从普通话开始。 (7)普通话,使你我靠得更近。 (8)普通话同青春携手,文明语和时尚并肩。 (9)文明语深入男女老少心,普通话融汇东西南北情。 普通话历史(二)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普通话”这个词早在清末就出现了。1902年,学者吴汝纶去 日本考察,日本人曾向他建议中国应该推行国语教育来统一语言。 在谈话中就曾提到“普通话”这一名称。1904年,近代女革命家秋 瑾留学日本时,曾与留日学生组织了一个“演说联系会”,拟定了 一份简章,在这份简章中就出现了“普通话”的名称。1906年,研 究切音字的学者朱文熊在《江苏新字母》一书中把汉语分为“国文”(文言文)、“普通话”和“俗语”(方言),他不仅提出了“普 通话”的名称,而且明确地给“普通话”下了定义:“各省通行之话。”

“普通话”的定义,解放以前的几十年一直是不明确的,也存在不同看法。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10月召开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期间,汉民族共同语的正式名称正式定为“普通话”,并同时确定了它的定义,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1955年10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为促进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实现汉语规范化而努力》的社论,文中提到:“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发出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把普通话的定义增补为“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这个定义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明确规定了普通话的标准,使得普通话的定义更为科学、更为周密了。其中,“普通话”二字的涵义是“普遍”和“共通”的意思。 推广普通话的意义(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普通话是国家通用语言。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大力推广、积极普及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有利于消除语言隔阂,促进社会交往,对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普及普通话的需求日益迫切。推广普及普通话,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有利于促进人员交流,有利于商品流通和培育统一的大市场。 我国是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国,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增进各民族各地区的交流,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语言文字能力是文化素质的基本内容,推广普及普通话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贯彻教育面向现代化、面

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手抄报图片大全

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手抄报 图片大全 普通话是我们祖国的通用语言,如果不会讲标准的普通话,那么大家之间就没有办法交流了。所以学会他人沟通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普通话,写好规范字。以下是关于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手抄报图片大全_小学生普通话手抄报,欢迎借鉴参考。 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手抄报图片(一) 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手抄报图片(二) 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手抄报图片(三) 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手抄报图片(四) 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手抄报图片(五) 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手抄报图片(六) 普通话,即标准汉语。普通话是中国不同民族间进行沟通交流的通用语言,以北京语音为基础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主要通行于中国大陆长江以北地区,长江以南则一般不说普通话,因为各地都有汉语方言,不依赖于普通话”。其中,中国香港、中国澳门通行广东话,中国台湾地区在官方场合也使用普通话,但是口音与

大陆的普通话略有差别。 规范汉字:在中国大陆境内,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规范标准的汉字。在中国大陆,规范汉字是指经过整理简化并由国家以《简化字总表》形式正式公布的简化字和未被整理简化的传承字,《简化字总表》实收2274个简化字及讠[?]、饣[嵇]、纟[奸]、钅[?]等14个简化偏旁,精简了汉字系统的字数(有不少字“简化”时被合并,比如稻谷的谷和山谷的谷,本来是两个字)和许多字的笔画。不规范字主要指:繁体字和异体字(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七条对允许繁体字、异体字保留或使用的“特殊”情形作出了规定:1.文物古迹;2.姓氏中的异体字;3.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4.题词和招牌中的手书字;5.出版、教学、研究中需要使用的;6.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特殊情况)、二简字(1977年公布了《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不久废止)、错别字和生造字。 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诗歌 (一) 普通话不好,成绩好不了。 普通话不顺,朗读会停顿。 普通话不溜,学习没得救。 普通话不强,考试一定黄。

马王堆汉墓导引图复原记

马王堆汉墓导引图复原记 马王堆汉墓导引图复原记–气功协会–体总网 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导引图经新闻媒体报道后,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特别是体育、医学界为之震惊。导引图出土至今已35年,如今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组织专家、学者在继承中国古代传统健身术的基础上,挖掘整理马王堆导引术健身方法。作为亲身经历长沙马王堆帛书发掘、整理、复原的考古工作者,我感到非常欣慰。下面我把参与整理复原汉代马王堆出土导引图的经历记录下来,以飨读者。 导引图的出土 马王堆导引图出自马王堆三号汉墓东边椁箱北端的一个长方形盝顶式黑褐 色漆盒内(图一),与其它大批漆盘、漆卮、漆耳杯等生活用器放在一起。 漆盒内分为五小格,其中有长条形格一个——此格的上层放置竹简,其内容包括《十问》、《合阴阳》、《杂禁方》和《天下至道谈》;下层放置帛书,整幅帛高50厘米,长140厘米。其中导引图长100厘米,图的前段长40厘米处是两种古佚书——《却谷食器》和《阴阳十一脉灸经》。其他四格呈长方形,分别放置其他帛书(包括文学、地理、哲学等)和牡蛎(图二)。 导引图的整理与复原 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内容十分丰富,需要及时整理,公之于众。为此,1974年3月,国家文物局决定抽调有关专家和考古发掘者组成马王堆帛书整理小组。其中有古文字学家唐兰、张政烺和李学勤等,医疗学家马继兴,笔者作为马王堆汉墓的发掘者加入了这一行列。

帛书整理小组开始设在北京沙滩红楼,即文物出版社的四楼,与银雀山竹简整理小组联合办公。当时竹简整理小组的朱德熙、裘锡圭等先生也参加马王堆帛书的整理研究,由于红楼容纳不了那么多人,后来只好搬迁到故宫内办公。 1975年秋天,帛书小组负责人韩中民对我说:“现在有一件很重要的任务请你帮忙。”我说:“什么大事,这么神秘。”他说:“中央领导同志听说马王堆出了一幅养生康复的气功图(即导引图),很重视,想看一看~”我连夜加班把导引图仔细订正绘制出来,送中央领导同志审阅。很快得到有关中央领导指示,充分肯定我们前期的工作,还希望有关单位能研究出成果来,以便更好的为广大群众的健康服务。 此后,我一直没有放弃对导引图的研究。1977年5月30日,我在《体育报》发表了题为《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导引图》的文章,副标题是“两千一百年前,我国已经把体育锻炼用于防治疾病”。接着新华社也发了消息报道,在日本、中国台湾等地区引起了强烈反响。不少外国大使馆的人听说马王堆出土了一幅养生康复的导引图,陆续来到国家文物局找王冶秋局长索取导引图的全部图形和解说文字。因为报上发表的只是个别图形,而未见导引图的庐山真面目。见此情景,王冶秋局长便加紧督促文物出版社提前出版《马王堆导引图》专集。 为了出版导引图专集,李学勤先生建议我绘一副彩色复原图,按帛画原图尺寸大小出版。我是用细绢彩绘的该图,并请大书法家启功题名。为了复原导引图和研究其与古代导引术的渊源关系,我曾到原国家体委资料室、中医研究院医史文献研究室、北京图书馆、南京图书馆、中山医学院等许多地方去寻访,所到之处都为我大开绿灯,我查到了与导引图相关的善本书、孤本书乃至禁书。为了用图形说明与导引图的渊源关系,我把大量收集到的资料绘成一幅大型《导引源流图》。为了感谢原国家体委的大力支持,我将大型《导引源流图》复制了一份,送给了原国家体委资料室。

马王堆帛书_物则有形_图初探

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残片中,有一幅残存大半而比较特殊的帛图(封二),尺寸不大,约幅宽24、幅长20厘米,与另一幅残存的“九主图”大小差不多。可能是因其归属不太清楚,故原帛书整理小组已整理发表的《马王堆汉墓帛书》[1]中没有介绍,就是有关马王堆帛书的综述材料[2]中也没提起过,一直到2004年出版的《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第一卷)[3]中,才有该图的目录。这个目录当时是按照考古报告的要求,将马王堆帛书的所有内容,包括所有残片进行编目的结果。鉴于这幅帛图的性质还不太清楚,故当时仅采取古书定名的惯例,直接选取帛图上残存文字中开头的几个字,将其定名为“物则有形”图,至于具体内容,一直没展开讨论。今通过对上博楚竹书《恒先》篇和帛书《黄帝书》的研读,略有所得,故不揣浅陋,略加考释,以求正于大家。 这幅帛图分三层布局,最外一层是朱绘方框,在方框内侧题有文字。第二层是用青色绘的圆圈,在圆圈外侧题有文字。第三层是在圆圈的正中,用墨书文字组成一个如云气一样回环的圆,文字是从圆心开始向外旋转书写,其形状与帛书《天文气象杂占》中所绘日晕、月晕 之类的云气图有些类似,具有明显的图式意味。这些文字虽然残缺了左侧的一部分,但残存的中间和右侧文字基本可读。我们先释读残存文字,再来讨论图式的特殊涵义。 11圆圈正中旋转书写的文字: 应于淦,行于□,心之李也。□淦无□,□无不行淦。至而应和,非有入也。蔡 解而忘,非有外也。 在这个圆圈的北面单写了一个“淦”字、南面残存“应”字的一半,东面似是一个“无”字,按理西面也应有一个字,很可惜,这块拼上去的残片上没有,但根据这段回旋状文字来推断,西面所缺之字或许应该是“行”字。如果可以这样推断的话,那这位于四方的几个字也许正好是理解这段文字的依据之一。 “淦”在汉语中是一个义项很单一的字,即水名或地名,用在这里,显然既不是水名也不是地名,应该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词。帛书《阴阳五行》甲篇中有“淦池”一词,为星宿的专名,而且也不简称为“淦”。因此,疑“淦”读为“ ”,古音中“淦”是见母侵部字,“ ”是见母元部字,语音相近而可通假。“ ”当为“恒 ”之“ ”。帛书《黄帝书?十大经?行守》开篇就 马王堆帛书“物则有形”图初探 陈松长(湖南省博物馆研究员) ?82?

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手抄报内容资料

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手抄报内容资料 一,标语:(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手抄报内容资料) 1、学好普通话,不会闹笑话 2、讲好普通话,事事好说话 3、外国宾朋到中国,到了中国学汉语。汉语就是普通话,人人都能听得懂 4、说普通话,行万里路 5、人人都说普通话,祖国处处在变化 6、普通话,用处大,人人说,增文化 7、讲好普通话,走遍中国都不怕 8、普通话,明白事 9、学好普通话,发扬中国历史文化 10、今年过节不说话,要说就说普通话 11、说好普通话,大江南北任我游 12、交流的桥梁——普通话 13、说话要说普通话,沟通交流都不怕。人人都要学会它,走南闯北就不怕 14、要做中华小当家,先要说好普通话 15、人人都说普通话,中国人民成一家 16、人要做文明人,讲话要讲普通话 17、普通话不离口,规范字不离手。普通话最好听,普通人最可爱 18、你想和更多人交朋友吗?——请说普通话 19、人人都写规范字,人人都说普通话 20、普通话,我爱他,大家一起普及他 二,普通话:(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手抄报内容资料) 普通话,即现代标准汉语,又称国语、华语,指通行于中国大陆和香港、澳门、台湾、海外华人的共通语文,为现代汉语共通的交际口语与书面语。普通话基于现代北方汉语的语法和北京话语音,并作为官方、教学、媒体等标准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及台湾地区的官方语言,是新加坡共和国四种官方语言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非官方语言)的法定地位 三。汉字:(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手抄报内容资料) 公元前2—1世纪,西域就有汉字出现,公元前60年,汉朝在西域设立都护府,汉语言文字也在西域使用传播。自那以来,汉语言文字成为西域各国必备的官方使用的语言文字。唐朝时,汉语言文字不仅成为西域地方政权通行的语言文字,而且也成为西域各族人民自觉学习的语言文字。西辽王朝统治西域时期,推行汉文,汉语言文字得到进一步传播。元朝时,提倡学习汉法,用汉语言文字开科取士,造就出许多精通汉语言文字的著名学者。明朝时,汉语言文字继续在西域得到传播。清朝统一西域后,在公务活动中使用满文的同时,主要使用汉语言文字。清朝后期,随着汉民的大量增加,汉语言文字在西域逐步得到广泛使用。继而,汉语言文字逐渐成为新疆各民族通用的语言和文字。 规范汉字对于现代汉语来说,包括经过整理简化的字和未整理简化的字两部分。经过整理简化的字是指经国务院或国家主管部门批准,以字表等形式正式颁布的现代汉字规范。未整理简化的字是指历史流传下来的,沿用至今,未经过整理简化或不需要整理简化的传承字,如人、山、川、日、水、火等字。 四,推广普通话促进市场经济发展:(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手抄报内容资料)

马王堆汉墓的发掘和它在中国考古学上的地位

马王堆汉墓的发掘和它在中国考古学上的地位 湖南省博物馆熊传薪 内容提要: 马王堆汉墓是在“文化大革命”中进行的一次重大考古发掘,也是我国考古史上最为艰辛的一次发掘。马王堆汉墓的发掘,在中国考古学上占有特殊的地位。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珍贵文物,在我国学术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学术价值。 关键词: 发掘价值 马王堆汉墓是在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进行的一次重大考古发掘,三座汉墓出土的珍贵文物和一具保存完好的二千多年女尸,震惊了国内外。马王堆汉墓的发掘,因此也在中国考古学上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一页。 我国考古中最艰辛的一次发掘 马王堆汉墓的考古发掘,分为两个阶段:1972年1月16日至4月28日,发掘一号墓,这是第一阶段;1973年11月18日至12月13日发掘三号墓,1973年12月18日至1974年1月13日,发掘二号墓,这是第二阶段。三座墓的发掘,前后历经三年,这三年正处于“文化大革命”期间,在那十年动乱的特殊年代里,进行这样一次时间较长、规模大的考古发掘,特别是一号墓的发掘,遇到的重重的阻力和实际困难,在我国考古发掘中是前所未有的,可以说它是我国考古发掘中最为艰辛的一次重大考古发掘。 一、是一次冲破“文化大革命”思想禁锢的抢救性考古发掘。马

王堆一、三号墓是1971年底,部队医院在挖防空洞时,两座古墓即将遭到破坏的情况下进行的发掘。1971年底和1972年初,正是“文化大革命”开展得如火如荼之时,在这个时候要进行一次考古发掘,需要征得上级有关主管部门的批准同意,这遇到了空前的阻力,这种阻力主要来自“文化大革命”所产生的思想禁锢。“文化大革命”是以“破四旧、立四新”和“砸烂一切旧文化”的“革命”口号开始的,它将人们的思想禁锁在一切的传统文化和优秀文化遗产都在“破”和“砸”之中,考古发掘是保护文化遗产的一种积极手段,而它与“破”和“砸”完全是背道而驰的。当我馆申报发掘一号墓时,上级主管部门的个别领导,由于从部队转到地方上工作,他们所接触到的是“文化大革命”的所谓“政治”,对文物保护和考古发掘不仅感到很陌生,而且连“考古发掘”也都是第一次听到。他们受“文化大革命”思想的熏陶和影响,错误地认为,在“文化大革命”中,一切工作都应以“文化大革命”为中心,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挖掘古墓,甚至认为挖掘古墓会“转移革命斗争大方向”,挖掘古墓是一种恢复“四旧”的行动,与“文化大革命”和“破四旧”是相违背的。在这样一种错误思想的指导下,要取得上级主管部门有关领导的同意和支持,确是不易。但我馆领导和专业人员,以高度的责任感,向上级有关部门的领导请示汇报,不厌其烦地向他们说明,如不进行抢救性地发掘,地下文物将来受到破坏,谁也承担不了这个责任,是一种犯罪。经过我馆的努力,终于说服了上级有关部门的主要领导,征得了省里领导的同意和支持,并报国务院图博口领导的批准。所以马王堆一号汉墓的发掘,这

《马王堆帛书》

《马王堆帛书》 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包括《战国策纵横家书》、《老子》甲本和乙本等,它是研究西汉书法的第一手资料,使前人争论不休的西汉有无隶书的问题迎刃而解,所谓西汉无隶书,西汉无分书等说法不攻自破。 《马王堆帛书》用笔沉着、遒健,给人以含蕴、圆厚之感。它的章法也独具特色,既不同于简书,也不同于石刻,纵有行、横无格,长度非常自由。有强烈的跳跃节奏感。总体反映了由篆至隶的隶变阶段的文字特征。 《马王堆帛书》非一人一时所书,风格各异,有的秀美婉约,字体和成熟的汉隶相近,大约属晚期作品,有的古拙老辣,字体篆意浓厚,行距较清晰,字或大或小,平正或欹斜,呈现一种洒脱自如的意趣。由此可见汉隶从篆向隶演变轨迹。 延伸阅读 河西简牍遗墨—— 河西地区的主体地貌是荒漠戈壁,南面是东西走向绵延千里的祁连山脉,北侧是腾格里大沙漠。祁连山冰川在春、

夏、秋季有季节性径流滋润着走廊地区的低地,形成了富饶美丽的绿洲。戈壁绿洲干燥少雨多风沙,相对严酷的地理条件形成了保护古代遗物的良好环境。 西汉武帝时期为解除匈奴在西北的长期威胁,出兵河西屯边、屯田,随着汉代对这一地区的经营,出现了大量的简牍文书,这些文书在河西这种特殊的自然条件下得到良好的保护。今天,河西地区成为了中国古代简牍最丰富的蕴藏地之一。 河西汉代简牍的最早发现者是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他第二次中亚之行时(一九○六—一九○八),在敦煌西北疏勒河下游三角洲地区,发现了汉代烽燧、城障遗址。后随汉代烽燧沿着疏勒河岸溯流而上,追寻至敦煌东北处,找到了由塞墙、烽燧、城障组成的汉代长城,并在汉代烽燧遗址中发掘得汉简七○五枚,其中有纪年简一六六枚,最早的是西汉武帝天汉三年(前九八),最晚的是东汉顺帝永和二年(一三七)。一九一三年至一九一五年,斯坦因进行第三次中亚探险考察,他沿着敦煌汉代边塞烽燧遗址向东,穿过安西、酒泉至金塔,并在这一段汉代烽燧线的遗址中获得汉简一○五枚。 一九二七年至一九三一年间,西北科考团在额济纳河流域居延地区发掘出土简牍一万一千余枚。 一九四四年,西北科学考察团沿着斯坦因的考察路线对

语言文字专刊黑板报资料

“语言文字专刊”黑板报资料 1、什么是普通话?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2、为什么要推广普通话? 为了消除方言隔阂,减少不同方言地区人的交流困难,有利于社会交往,有利于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交流,有利于扩大商品流通和建立统一的国内市场,有利于普及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还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有利于国际交往,有利于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 3、什么是规范汉字? 所谓规范汉字,就是符合国家颁布的规范标准的汉字,包括经过整理简化并由国务院或国家有关主管部门以字表等形式正式公布的汉字和未经整理简化的传承字。规范汉字是客观存在的,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规范。如秦统一六国后,实行“书同文”,基本消除了战国时期各地文字异形的现象,小篆就是当时的规范汉字。旧中国长期以繁体字为正体,以繁体字为代表的正体字也就成了当时的规范汉字。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投入很大力量进行汉字的整理和简化工作,淘汰了一部分异体字,同时把群众长期以来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手头字、俗字加以整理,确定其正体字的地位,形成现行的规范汉字。在规范汉字中,整体简化或利用简化偏旁类推出来的简化字只占少数,多数还是历史上流传下来沿用至今而未整理简化或不需要整理简化的传承字(如人、山、川、水、火等)。 4、现代规范汉字书写笔顺有没有规范? 为了促进我国语言文字规范化,消除规范笔顺本身存在的难点,满足汉字研究、汉字教学、汉字信息处理、出版印刷和辞书编纂等方面的需要,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决定对现行规范笔顺进行完善,形成了《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 《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中每个汉字的笔顺用三种形式表示:一是跟随式,一笔接一笔地写出整字;二是笔画式,用一(横)、丨(竖)、丿(撇)、丶(点)、乛(折)五个基本笔画表示,其中,冫(提)归为一(横),亅(竖钩)归为丨(竖),乀(捺)归为丶(点),各种折笔笔画归为乛(折);三是序号式,用横、竖、撇、点、折五个基本笔画的序号1、2、3、4、5表示。 《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中7000个汉字的字序与《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基本一致,按汉字的笔画数排列,同笔画数的字依笔顺以“横、竖、撇、点、折”为序。由于“敝”、“脊”笔顺调整等原因,有些字的字序做了相应调整。 5、常用文明礼貌用语 1.初次见面说:您好;2.客人到来说:欢迎;3.好久不见用:久违;4.欢迎购物用:光临;5.求人解答用:请教;6.赞人见解用:高见;7.看望别人用:拜访;8.陪伴朋友说:奉陪;9.等候客人用:恭候;10.请人帮助说:请多关照;11.表示谦意说:对不起;12.麻烦别人说:拜托;13.与人分手说:再见;14.中途先走说:失陪了;15.表示答谢说:谢谢;16.表示礼让说:您先请;17.接受感谢说:这是我应该做的;18.助人为乐说:我能帮您做什么?19.征求意见说:请指教;20.表示慰问说:给您添麻烦了。 版式设计参考

马王堆汉墓讲解词

马王堆汉墓陈列讲解词 谈起马王堆汉墓文物,总有说不完的话,因为这里蕴藏着太多神奇的传说与动人的故事。驻足于这批精美绝伦的文物中,我相信愉悦的不仅是眼睛,还有心灵。下面就请跟我一道,步入这历史与艺术的殿堂,去追寻2100年前中国文明的神奇与辉煌。 马王堆汉墓地理位置: (照)马王堆汉墓外景图 马王堆汉墓位于长沙市东部地区五里牌,距市中心约4公里。它究竟是哪位达官贵人的墓地?历史上说法也不一样。 据北宋《太平寰宇记—长沙县》的记载,马王堆坟高七尺,是西汉初年长沙王刘发埋葬他母亲唐姬及其程姬的墓地,叫做“双女冢”。其后的《大清一统志》、《长沙县志》、《湖南通志》都沿袭这种说法。 而清嘉庆年间所修《长沙县志》却认为,马王堆与唐末五代时楚王马殷父子有关。马殷父子曾先后被封楚王,定都长沙,死后就葬于此,所以此地称为“马王堆”。此外,民间的传说还有不少。 如此的猜测纷纭,终究还是个不解之谜。看来要彻底破解这个谜,弄清楚历史真相,只能依赖科学的考古发掘与研究。 发现与发掘: 1952年,由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夏鼐率领的中科院考古研究所长沙工作队来长沙进行考古发掘时,曾对马王堆做过实地勘察。根据此墓外形特征及相关资料,夏鼐先生当即断定马王堆是一个汉墓群,与马殷无任何瓜葛。1956年马王堆汉墓被列为湖南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71年底,当时驻扎在马王堆附近的省军区366医院,选择在院内的两个大土包——即马王堆汉墓土冢下修建病房和仓库。 (模型)马王堆汉墓墓坑模型: 马王堆共有三座墓,按发现次序的先后,分别编为一、二、三号。其中一、二号墓东西方向平行并列,三号墓在一号墓南侧。 一﹑三号墓形制相同,都是墓口呈方形,下面为斗形墓坑,是典型的西汉墓葬形式。二号墓墓口和中部为圆形,下面3米处为方形。 (照片):一号墓发掘现场 该墓墓口南北长19.5米,东西宽17.8,从封土算有20.5米深。自墓口向下有4层台阶,墓室北面有一条由地面几乎直达墓底的斜坡墓道。墓中共出土漆木器、纺织品、帛画等各类文物1800余件及一具保存十分完整的女尸。 (照)二号墓发掘现场 1973年12月18日——1974年1月13号。发掘了二号墓。由于该墓历史上曾多次被盗,且白膏泥密封较差,故整个墓葬已严重坍塌,仅残余二百余件文物。但该墓葬中出土的“利苍”、“长沙丞相”、“軑侯之印”三颗印章,使墓主人身份,及其与一、三号墓墓主人之间的关系得以最终认定。 在二号墓的发掘过程中我们注意到,它的部分封土,被一号墓封土所覆盖,由此得知二号墓下葬时间早于一号墓。 (照)三号墓发掘现场照: 三号墓是1973年11月19日——12月13日发掘的历时二十五天。因该墓保存得较好,出土了帛书帛画、简牍、漆木器、纺织品等一千多件文物。遗憾的是,该墓尸体已经腐烂,仅残存一具骨架。经鉴定,墓主人是一个身高约1.85米,年龄三十岁左右的男性。 (文物)纪年木牍 三号墓出土的这支纪年木牍上有这样一段文字“十二年二月乙巳朔戊辰,家丞奋移主藏郎中,移藏物一编,

推广普通话手抄报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手抄报文字稿

推广普通话手抄报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手抄报 汉字是我国的文字,文字是便于沟通的一种工具。我们 现在使用的是简体字,不能自己习惯写什么字就写什么字,不然 别人就看不懂。而且写简体字方便记忆和书写,一看就懂,阅读 书写速度也会比较快。我们小学生更应该学会写简体字,简体字 记得更牢。繁体字笔画比较多,而且很难记,又难认。假如我们 学繁体字,那记一个字多辛苦啊!笔画多,又复杂,认字、写字都 很麻烦。 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才能更便于沟通,便于书写、 阅读啊! 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个地 区方言多而且很复杂,这些都给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人们的交际 带来一些困难。作为唯一能够跨越汉语方言隔阂,沟通各兄弟民 族交际的普通话就成为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共同语。而规范汉字,就是记录这种共同语的最好工具。 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关系到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 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意义重大。 使用规范字,是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需要;是体现个人修 养的重要标准;也是提高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使用规范字,也是对教师课堂教学最基本的要求;是培养学生养成 良好书写习惯的重要途径。

为什么要写规范字写字、说话,是一个人文化素质的外部表现。且不说字写得难看,话说得漫无条理、粗俗肮脏,即使写字不规范、说不了普通话,也说明一个人的文化素养还不适应当前国家的开放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现在的少年儿童是我国21世纪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应该从现在起就用高标准要求自己,包括“写字要写规范字,说话要说普通话”。举行首届全国规范汉字书写大赛是很有意义的,不但可以激励更多的中小学生把字写得更好,养成写规范汉字的习惯,而且可以增强他们的行为规范意识,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字词补释三则

馬王堆帛書《五十二病方》字詞補釋三則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楊蒙生 由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整理的《馬王堆漢墓帛書·五十二病方》和《馬王堆漢墓帛書》【肆】分別于一九七九年和一九八五年正式出版。1書中披露的漢代醫古文《五十二病方》意義重大。諸方所涉,內容豐富,涵蓋文字、名物、巫蓍、民俗等諸多方面,為我們研究當時南方社會的醫療情況提供了很好的第一手材料。 經過學界數十年的研究,《五十二病方》的釋文已經基本無礙,學界對其內容也基本瞭解。但在研讀帛書的過程中,我們發現,釋文中的個別字詞還有進一步探討的必要,如下文的這幾個例子。 一、華(花) 《馬王堆漢墓帛書·五十二病方》圖版二十二頁第152行“癃病”第三方中有藥名: 華 藥方全句為: 一、~華(花),以封隋(脽)及少【腹】。…… 諸家多將之釋作“”,而解為藥名。又或以為是殘字。2 按,此字形體基本完整。對比蛭蝕第二方、蚖第一方、囗者第三方、膏溺諸方中的“” 字形體、、、,可以確定,它們是同一個字。在帛書中,此字多與“齏”相通假,訓為粉碎。3此處的“華(花)”字前面並無定語。我們揣測,這定語很可能是承上文第二方之“乾葱”而省。“乾葱”條方為:“【一、(齏)】乾葱,鹽隋(脽)炙尻。”文例與此幾乎全同,極可參證。帛書這種承前省略的現象在古漢語中是多有其例的,此為行文簡便,不復贅舉。 1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馬王堆漢墓帛書·五十二病方》,文物出版社1979年;《馬王堆漢墓帛書》【肆】,文物出版社1985年。 2張雷:《馬王堆帛書<五十二病方>研究》,安徽大學碩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徐在國教授),合肥:2010年,第227頁。 3馬繼興:《馬王堆古醫書考釋》,湖南科技出版社1992年,第468頁。

普通话手抄报推普语言文字小常识文字稿

普通话手抄报推普语言文字小常识 1、什么是普通话? 普通话就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全国各民族通用的语言。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2、为什么要大力推广普通话? 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民族共同语的普及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大力推广普通话,有利于克服语言隔阂,促进社会交往,维系民族团结,对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3、国家推广普通话的方针是什么? 方针是:“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4、普通话与各民族语言的关系怎样? 各民族语言平等共存,各民族都有使用、发展自己语言的自由。国家鼓励各民族互相学习语言。使用少数民族语言进行教学的学校,开设汉语课程,应当教学普通话。民族自治地方和少数民族聚居地方需要使用汉语的场合,要推广和使用普通话。 5、推广普通话是不是要消灭方言? 在处理普通话与汉语方言的关系上,坚持社会语言生活主体化和多样化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使公民普遍具备普通话应

用能力,并在必要场合自觉使用普通话;另一方面承认方言在一定 场合具有其自身的使用价值,推广普通话不是消灭方言。 6、推广普通话工作的目标是什么? 2010 年以前,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初步普及,交际中的 方言隔阂基本消除,受过中等以上教育的公民具备普通话的应用 能力,并在必要的场合自觉地使用普通话;本世纪中叶以前,普通 话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交际中没有方言隔阂。经过未来四五十年 的不懈努力,我国国民语文素质大幅度提高,普通话的社会应用 更加适应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需要,形成与中等发达国 家水平相适应的良好语言环境。 7、普及普通话主要是普及哪四种用语? 第一成为教学用语,指各级各类学校采用普通话教学。 第二成为工作用语,指各级各类机关工作时一般使用普通话。第 三成为宣传用语,指广播、电视、电影、话剧使用普通话。第四 成为交际用语,指不同方言区的人在公共场合交往基本上使用普 通话。 8、推广普通话的重点在哪些领域? 学校、党政机关、广播电视和公共服务行业是推普的四 个重要领域,学校是普及普通话的基础阵地。党政机关在全社会 普及普通话方面充分发挥龙头作用。广电等有声传媒对全社会有 巨大而广泛的影响力,应当成为普及普通话的榜样。公共服务行 业应当成为全社会推普的窗口。 9、全国推广普通话的形象大使是谁? 全国推广普通话的形象大使是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王小丫。 10、为什么要开展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