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6.摄影分裂派和新现实主义

6.摄影分裂派和新现实主义

6.摄影分裂派和新现实主义
6.摄影分裂派和新现实主义

摄影分裂派

?施蒂格利兹(Alfred Stieglitz 1864—1946)

?施蒂格利兹也是20世纪初画意摄影的拥护者,随时关注着美术

界的新动向,并设想着摄影艺术的发展前景。

?施蒂格利兹十分了解相机本身所具有的对现实生活“写真”的

能力,由于他对被摄体的准确把握,使他的静物摄影具有了造型主义的倾向。这些都是在19世纪画意派摄影中完全看不到的新鲜气息。

?他的早期作品《闲聊天》就已经在作品中注意回避了当时画意

摄影中盛行的柔焦摄影效果,而是整部作品充满了生机勃勃的人间气氛。《闲聊天》作为埃默森难以实现的新摄影艺术理想的补偿,具有重要意义。

摄影分裂派的艺术追求

?施蒂格利兹 1902年创办了一个新团体“摄影分裂派”,举起了

与传统的画意摄影分离的摄影分裂主义大旗,提出了革新的创作理念:

?从具体做法上看,他要求摒弃画意摄影中的纯仿画手法,提出

了纯摄影主义的理论,力图强调摄影不仅在技术手法上,同时也在表达个体的个性意义上,更多地考虑摄影本身的规律和特点,使摄影变得更纯粹化,独立于绘画之外。

?H·纽霍尔曾这样评价:“施蒂格利兹的一生都在严格地考证照

相机、镜头和感光乳剂的基本性质。”在当时的摄影界,他的举动是背叛画意派摄影家的行为。但是他坚持认为“结局是唯一公平的评判标准。为了得到所期望的结果,应该允许选择任何技术手段。”

施蒂格利兹的创作

?施蒂格利兹是小型照相机最早的使用者之一,但是他也认为使

用小型相机无法拍出真正的作品。他抱怨制造商的宣传,会导致人们依赖照相机的简便而忽略谨慎地创造,他针对使用小型相机的人,急急忙忙按快门的居多,提出“使用小型相机拍摄作品…忍耐?是绝对必要条件。”就是说虽然是抓拍,但是仍然要仔细观察、等待时机。他的名言是:一切成功于均衡的瞬间。

这幅《终点站》正是实践他的创作主张的精采之作。

?施蒂格利兹认为人们的面孔特征是取之不尽的宝库,是最有吸

引力的形象。在当时这还是一种绝无仅有的"特写"形式。

摄影分裂派的发展

?作为摄影分裂派最重要的一环,1905年,施蒂格利兹在纽约第

五街291号开设了一个小型的摄影分裂派展览厅,这就是后来广为人知的“291展厅”。他一方面在展厅里不断推出富有个性的会员作品,另外又不失时机地介绍当时新兴的美术作品。在施蒂格利兹的倡导下,摄影分裂主义的成员还不断地在世界各地举办各种展览,使许多人在其影响下成长起来。

?和英国的摄影连环会不同的是,摄影分裂主义致力于推动美国

摄影的发展,与英国和欧洲的作品展开大规模的竞争。另外,它是由一个人而不是一个组织领导经营的,施蒂格利兹一人负责挑选全部参展作品,既包括在“291展厅”展出的,也包括送往国外参加团体展出的。施蒂格利兹几乎是单枪匹马,把当时极富创造力的摄影中心从英国移到了美国。

摄影分裂派的追随者

?施泰肯(Edward Steichen,1879—1973)

?人们普遍认为,他是20世纪对摄影有突出贡献和影响的人物,

甚至有人说,他的一生显示了一部20世纪摄影艺术的发展史。

这是因为施泰肯一生丰富的创造历程所涉猎的范围博大精深。

在漫长的一生中,他以各种风格从事黑白和彩色摄影,他的题

材包括人像、风光、时装、广告以至舞蹈和雕塑。他的早期作品显示了对柔焦画意摄影的精通,但随后他和施蒂格利兹一起举起了“摄影分裂主义”的大旗,成了“直接”摄影和新纪实主义的倡导者,以至后来“抽象构成派”的特点在他身上都有体现。

用施泰肯自己的话说是:“每隔十年,人就应该鞭策自己,好使自我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

施泰肯对摄影的贡献

?施泰肯对摄影的贡献,并不仅表现在早期的摄影实践上,还包

括他出色的组织能力。二战后,他以摄影方面的丰富阅历和成就,担任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摄影部主任。在这之后的15年里,他先后为美国及全世界的摄影家们,举办了负责组织了包括《人类大家庭》在内的近50次具有影响的影展,成为摄影史上的一个奇迹。

?1956年,为了庆祝纽约当代艺术博物馆创建25周年,久负盛名

的施泰肯举办了一个轰动世界的《人类大家庭》摄影展览。为准备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摄影展,他从全世界征集的约200万张照片中,精心挑选出了涉及68个国家的273位男女摄影家的503张摄影作品,并在世界上近40个国家和地区巡回展览。?

关于《人类大家庭》

?《人类大家庭》以“人”为中心,表现人类怎样生活在世界大家

庭中,从诞生、长大、成熟、直到衰老以至死亡的过程。这些照片展现了人类生活各方面的状况,从分娩、成长、婚恋、疾病、死亡这些生命的自然过程到人们的生产、文化、娱乐、悲悯、信仰等方面的活动或表现,目的在于增强人类的相互认识和了解。

?《人类大家庭》摄影展览不仅传播了施泰肯“人类生而平等”

的思想,同时也证明了摄影艺术是一种最通俗易懂的世界语言和最富于真情实感的艺术。

?大批评家罗兰·巴特认为影展只是在反复表达一首不朽的关于

诞生的抒情诗,存在着当时摄影表达中普遍存在的空洞与浮泛的问题。以至于他认为除了死亡和出生不断出现,整个摄影展什么都没告诉观众,是“照相技术的失败”。

?《人类的家庭》一书至今仍是最畅销的摄影出版物之一。普通

读者从中看到的是一种胸怀全人类的共同信念,相信并歌颂普通人生的纯粹动机和非凡气度。

新现实主义摄影

?背景:摄影分裂主义一直延续到1917年“291展厅”的关闭。以

此为标志,画意摄影再也不是“前卫”运动了,是摄影分裂派帮助直接摄影派(新纪实主义)取代了画意摄影。

?新现实主义摄影起源于德文,英文翻译成New Realism或New

Objectivity,因此我们对这种摄影流派的称呼也就多种多样。

除了新现实主义,它也被称为新即物主义,新客观主义,包括后来在美国出现的直接摄影派,都是它的分支。虽然因为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摄影家风格特点略有不同,但从总体上看,他们的指导思想都是比较一致的。

新现实主义摄影的艺术特点

?在常见的事物中寻求“美”。用近摄、特写等手法,把被摄对象

从整体中“分离”出来,突出地表现对象的某一细部,精确如实地刻画它的表面结构,从而达到眩人耳目的视觉效果。

?在拍摄的手法上,要求充分利用自然光照,努力展现其丰富自

然的影调和清晰的细节,凸现摄影家对光线运用的控制能力,而舍弃后期的暗房特技加工制作。

?它不考虑艺术的本质在于提示对象的本质,因而其美学思想是

属于自然主义范畴的。

?新现实主义的提出,意在表明坚决放弃在沙龙中长期占主宰地

位的画意主义摄影,开始以直观的、不矫揉造作的现实世界作为艺术影像的源泉。

?从摄影历史的发展进程来看,在20年代早期,把“普通的”而且

是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作为摄影的重要题材,并且以如此精确细腻的手段加以表现,确实体现了新现实主义摄影革命性的观念。

德国的新现实主义摄影

?新现实主义的创始者是德国倡导“新客观”运动的摄影家兰格

一帕奇(Alber Renger—Patzsch,1897—1966)和卡尔·布劳斯菲尔德(Karl Blossfeldt,1865—1932)。他们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就独自探索利用自然和人造被摄对象进行直接摄影的可能性。

?兰格一帕奇反对摄影依赖于绘画,他强调摄影艺术必须依靠摄

影的自身特性,认为摄影的审美价值隐藏在自身的特性里。摄影中可以有无尽的创造力,挖掘这种创造潜力的方法,就是突出那些很容易被忽略的、或被简单认识的形式和题材。

德国新现实主义摄影的影响

?受到新现实主义摄影作品的影响,在20世纪20年代末,德国的

许多刊物纷纷刊出了这类题材的作品,而使所有读者大为惊奇。不仅内容上新颖,这些作品和摄影栏目的标题也很新奇,如“从天空看世界”、“用放大镜来看”、“摄影家看见了什么”、“在街上所看到的风景”“寻找镜头的摄影之旅”等,在读者的眼中展现了一个全新的天地,并且直接扩大了“新客观”运动的社会影响。

?德国直到19世纪末叶还没有和艺术摄影发生过什么联系,可是

进入20世纪德国却一跃成为艺术摄影的指导者,这主要是因为德国不存在像其他国家那样传统上的障碍,所以在艺术摄影方面才有如此飞速的发展。在欧洲,最早收到新现实主义洗礼的也只有瑞士一个国家。这当然也是和他们那些能够制造精密手表而闻名的瑞士人民,喜欢毫无虚饰的真实作风有密切的联系。因此,他们才能够跑到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前面。

美国的直接摄影派

?直接摄影的理论先驱是斯特兰德(Paul Strand,1890—1976),

他对新即物主义的艺术特征作了如下规定:“新即物主义乃是摄影的本质,并且也是摄影的产物和界限。”他认为,摄影“对生命的表现极强,而且需要观察正确事物的眼睛。为此,并非根据敷衍的过程和操作方法,而是必须运用纯净的摄影术才行。”

?后来的摄影巨人安塞尔·亚当斯在第一次看到斯特兰德的作品

后,备受感动,他说:“我对摄影的认识在那天下午具体形成,因为我终于了解这种媒体于表现艺术上拥有多大的潜质。”能够直接影响了一代摄影大师的创作,可见当时斯特兰德的作品的感染力。

新即物主义摄影的历史价值

?新即物主义摄影家的功绩是促使人们对摄影自身特性的研究

和探索,把摄影从审美性的虚幻世界中拉回到现实生活中来。

但是,由于过分强调了细部物质表面结构的描写,它也为后来的抽象主义摄影提供了萌发的土壤。

十三种摄影构图技巧分析

十三种摄影构图技巧 1/13 均衡式构图。给人以满足的感觉,画面结构完美无缺,安排巧妙,对应而平衡。常用于月夜、水面、夜景、新闻等题材。 2/13 对称式构图。具有平衡、稳定、相对的特点。缺点:呆板、缺少变化。常用于表现对称的物体、建筑、特殊风格的物体。 3/13 变化式构图。景物故意安排在某一角或某一边,能给人以思考和想象,并留下进一步判断的余地。富于韵味和情趣。常用于山水小景、体育运动、艺术摄影、幽默照片等。

4/13 对角线构图。把主体安排在对角线上,能有效利用画面对角线的长度,同时也能使陪体与主体发生直接关系。富于动感,显得活泼,容易产生线条的汇聚趋势,吸引人的视线,达到突出主体的效果(例如聚光灯照射主体)。 5/13 X形构图。线条、影调按X形布局,透视感强,有利于把人们视线由四周引向中心,或景物具有从中心向四周逐渐放大的特点。常用于建筑、大桥、公路、田野等题材。

6/13 紧凑式构图。将景物主体以特写的形式加以放大,使其以局部布满画面,具有紧凑、细腻、微观等特点。常用于人物肖像、显微摄影,或者表现局部细节。对刻画人物的面部往往能达到传神的境地,令人难忘。 7/13 三角形构图。以三个视觉中心为景物的主要位置,有时是以三点成一面的几何形成安排景物的位置,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这种三角形可以是正三角、也可以是斜三角或倒三角。其中斜三角形较为常用,也较为灵活。三角形构图具有安定、均衡、灵活等特点。

8/13 S型构图。画面上的景物呈S形曲线的构图形式,具有延长、变化的特点,使人看上去有韵律感,产生优美、雅致、协调的感觉。当需要采用曲线形式表现被摄体时,应首先想到使用S形构图。常用于河流、溪水、曲径、小路等。 9/13 九宫格构图。将被摄主体或重要景物放在“九宫格”交叉点的位置上。“井”字的四个交叉点就是主体的最佳位置。一般认为,右上方的交叉点最为理想,其次为右下方的交叉点。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这种构图格式较为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使主体自然成为视觉中心,具有突出主体,并使画面趋

摄影构图技巧好好学一下不会错的

摄影构图技巧 提到摄影,可能大多数朋友都会认为:就是选一处景色美的地方,人往镜头前一站,按下快门不就OK了吗!如果你能静下心来看完这篇日志,很有可能会颠覆你的这一观点。 前言: 随着数码相机的普及,“摄影师”随处可见,我也算是其中的一个吧。内行戏称我们这些业余“摄影师”是:一个傻瓜(一点摄影知识都不懂),拿着傻瓜相机(全自动相机),照镜头前面的傻瓜(傻傻地站在镜头前面)。 我学习的目的并不是准备当摄影师,我和我的相机也拍不出什么“艺术”来,只是不想让人笑话我是“老外”。我写这个系列的日志更不是想当什么“老师”,这对我没吸引力,就当成我的学习笔记,把学习所得与朋友们分享、交流吧。如果你是“高人”,期待您的指点! 下面这张照片就是菜鸟的最爱:拍摄的主体(人物)站在画面正中,景物不知放到哪儿好,其目的是为了“突出主体”。结果是,过于中心的构图,只会让画面变得缺乏层次感和变化,很容易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得到的是构图呆板、毫无生气和美感。 “黄金分割”与“三分法则” “黄金分割”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种现象,简单的说就是将摄影主体放在位于画面大约三分之一处,让人觉得画面和谐充满美感。“黄金分割法”又称“三分法则”,“三分法则”就是将整个画面在横、竖方向各用两条直线分割成等份的三部分,我们将拍摄的主体放置在任意一条直线或直线的交点上这样比较符合人类的视觉习惯。拍摄时可直接调出相机的“井”字辅助线,将拍摄主体放在4个交叉点上,这样画面立刻就活了起来。

游船在画面中心画面整体显得十分呆板游船放到画面偏左1/3的位置后效果变协调了 对于对焦点位于中心的相机,可以先对准拍摄主体半按快门对焦,然后重新构图,过程要注意不要松开,要保持半按快门状态,并且不能前后移动相机和变焦。

黄金分割构图法(新)

黄金分割构图法 让我们从最基本的介绍开始这个话题——“黄金分割”是一种由古希腊人发明的几何学公式,遵循这一规则的构图形式被认为是“和谐”的,在欣赏一件形象作品时这一规则的意义在于提供了一条被合理分割的几何线段,对许多画家/艺术家来说“黄金分割”是他们在现时的创作中必须深入领会的一种指导方针,摄影师也不例外。 原理1 如图A:“黄金分割”公式可以从一个正方形来推导,将正方形底边分成二等分,取中点X,以X为圆心,线段XY为半径作圆,其与底边直线的交点为Z点,这样将正方形延伸为一个比率为5︰8的矩形,(Y’点即为“黄金分割点”), A︰C = B ︰A = 5︰8。幸运的是,35MM胶片幅面的比率正好非常接近这种5︰8的比率(24︰36 = 5︰7.5) 图A 原理2 如图B:通过上述推导我们得到了一个被认为很完美的矩形,连接该矩形左上角和右下角作对角线,然后从右上角向Y’点(黄金分割点,见图A)作一线段交于对角线,这样就把矩形分成了三个不同的部分。现在,在理论上已经完成了黄金分割,下一步就可以将你所要拍摄的景物大致按照这三个区域去安排,也可以将示意图翻转180度或旋转90度来进行对照。

图B 图B-1 三分法则 “三分法则”实际上仅仅是“黄金分割”的简化版,其基本目的就是避免对称式构图,对称式构图通常把被摄物置于画面中央,这往往令人生厌。在图C1和C2中,可以看到与“黄金分割”相关的有四个点,用“十”字线标示。用“三分法则”来避免对

称在使用中有两种基本方法,第一种:我们可以把画面划分成分别占1/3和2/3面积的两个区域。 图C1 图C1-1 天然画框 有时在我们看到的场景中有一个引人注目的被摄主体,但往往由于主体周围杂乱的环境分散了观众的注意力而削弱了主体的吸引力,使照片最终的效果令人很失望。试试寻找一个能够排除杂乱环境干扰的天然画框使观众注意力集中于被摄主体,如图D利用主体周围的树枝形成一个天然画框从而使中间的山岩更为突出。 图D

小摄影师教学设计公开课

《小摄影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认识三种对话的形式及标点符号的用法。 2、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4、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老一辈革命家对青少年一代的关怀、爱护,学习小摄影师热爱和尊敬革命前辈的优良品德,不辜负老一辈的殷切希望,努力学习,天天向上。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高尔基热爱儿童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质疑、解疑的能力。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收集了解关于高尔基生平故事、资料。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初读课文,了解内容。默读课文,提出问题,初步展开讨论。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学习质疑。 教学过程 一、介绍人物,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课前同学们自己已经读过了课文,查阅了有关资料,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高尔基? 2、学生之间交流收集的有关高尔基的资料。 3、老师小结:高尔基是世界著名的文学家,他写了很多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脍炙人口的名言,就出自高尔基的笔下,全世界人民都很敬爱他。今天学习的课文讲的是关于他非常爱孩子的事。

二、初读课文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可以默读、放声读、或者找同伴一起读,力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明白的词语、句子做上记号。 2、检查朗读情况:开火车读词语。 3、给课文标好自然段序号,提醒学生课文共15段,小摄影师给高尔基写信的那部分内容属于第1自然段。 4、交流学习疑难,相机指导学生朗读该词、句所在段落,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初步疏解课文字、词障碍。 5、再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读懂了什么? 6、画出不懂的问题,留待下节课交流解决。 三、合作识字 1.小组合作,想办法记住生字字形。 2.交流识记方法:利用熟字记生字(交—胶)、形声字构字(辆—形旁“车”—声旁“两”)。并且说说在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摄影构图黄金分割构图法

让我们从最基本的介绍开始这个话题——“黄金分割”是一种由古希腊人发明的几何学公式,遵循这一规则的构图形式被认为是“和谐”的,在欣赏一件形象作品时这一规则的意义在于提供了一条被合理分割的几何线段,对许多画家/艺术家来说“黄金分割”是他们在现时的创作中必须深入领会的一种指导方针,摄影师也不例外。 原理1 如图A:“黄金分割”公式可以从一个正方形来推导,将正方形底边分成二等分,取中点X,以X为圆心,线段XY为半径作圆,其与底边直线的交点为Z点,这样将正方形延伸为一个比率为5︰8的矩形,(Y’点即为“黄金分割点”),A︰C = B︰A = 5︰8。幸运的是,35MM胶片幅面的比率正好非常接近这种5︰8的比率(24︰36 = 5︰7.5)图A 原理2 如图B:通过上述推导我们得到了一个被认为很完美的矩形,连接该矩形左上角和右下角作对角线,然后从右上角向Y’点(黄金分割点,见图A)作一线段交于对角线,这样就把矩形分成了三个不同的部分。现在,在理论上已经完成了黄金分割,下一步就可以将你所要拍摄的景物大致按照这三个区域去安排,也可以将示意图翻转180度或旋转90度来进行对照。 图B 图B-1

三分法则 “三分法则”实际上仅仅是“黄金分割”的简化版,其基本目的就是避免对称式构图,对称式构图通常把被摄物置于画面中央,这往往令人生厌。在图C1和C2中,可以看到与“黄金分割”相关的有四个点,用“十”字线标示。用“三分法则”来避免对称在使用中有两种基本方法,第一种:我们可以把画面划分成分别占1/3和2/3面积的两个区域。 图C1 图C1-1

天然画框 有时在我们看到的场景中有一个引人注目的被摄主体,但往往由于主体周围杂乱的环境分散了观众的注意力而削弱了主体的吸引力,使照片最终的效果令人很失望。试试寻找一个能够排除杂乱环境干扰的天然画框使观众注意力集中于被摄主体,如图D利用主体周围的树枝形成一个天然画框从而使中间的山岩更为突出。 图D 如图E的天然岩洞口也是一个极好的画框。 图E 交叉线 交叉线/对角线实际上又是“黄金分割”的另一形式,其基本思想是提供了一条指引你视线的引导线,较为理想的是某两个边角之间的连线。传统的方法认为左上角是最好的起始点,因为大多数人习惯从这里开始浏览一幅图画(译者注:这一观点其实很多人看法不同)。但这种对角线如果是单一的直线往往会很平泛而令人厌烦,所以总要在图中有某种点缀(如图G)。 图F

黄金分割黄金螺旋黄金三角与摄影构图

黄金分割黄金螺旋黄金三角与摄影构图 黄金分割 按照黄金分割率1.618比率在矩形中平行旋转切割四次,就得出四条黄金分割线。 在传统平面构图中,对视觉中心最保守的办法是“九宫格”法,包括现在相机的智能取景对焦功能也是参照此不变法则。 西方较推崇的,也是自然界所暗自遵循的:黄金分割,1.618。而在现代設計中,较有时代感的中心分割,通常是采用根方2,即1.414的比例,而不是黄金比。这样的方式给人更多感觉到工业性和人为的痕迹,比自然黄金比更有“人文科技感”。 黄金螺旋 在矩形中按照黄金比率旋进渐进无限分割,切点的连线形成对数螺旋线。 首先,将要拍摄的图片的主体作为起点,就是黄金螺旋线的绕得最紧的那一端。这种类型的构图通过那条无形的螺旋线条,会吸引住观察者的视线,创造出一个更为对称的视觉线条和一个全面引人注目的视觉体验。

将黄金螺旋运用在摄影,能提高你拍摄出出众的相片的几率。相对于三分法这个静态的方法,黄金螺旋在我们用眼睛捕捉画面时提供了一个流动的线条。黄金螺旋总在你的画面之内旋转,从顶部到底部,它使你的画面的构图更加的富于变化。 黄金螺旋非常适用于风景摄影。不管你的主题是一个篱笆、一个沙滩、一座山脉、一个树林甚至是一群人,画面的其他元素则随着螺旋线而分布,它的线条会很长很有生气。它也能很好的用于人物摄影。 黄金三角形 现在,用另一种方式来探索图片中的黄金比例:永恒的金三角。能使相机画面的划分更加有效。透过镜头以全新的方式选择主题。

比方短方长三角形大约每1. 618或黄金比率. 这对我们非常地保证你一优美知情--古希腊的标准,无论如何! 接着,一垂直线追查,从远远的对角线顶点. 矩形现分为几个大小不同的三角形的对应方比例和角度全等. 所有的案件都是在这个三角形(约)"黄金" 出借感,所以为了您和对称效果. 这些更美观三角形圆你追查另一垂直线. 每一个点代表交会焦点现场摆放贵会最迷人的形象. 把照片中的元素沿对角线给点线之间的形象更加深入. 当你用你的金三角,打破框, 你创造效应由专业摄影专家称为"动力对称性". 尽量集中你的焦点议题之一交叉点(称为"鞍点"), 把视觉信息纳入其他三角形您已经分割出. 结果将是很具吸引力的组合,否则,你可能没有达到. 运用你眼睛顿时追查想象在对角线从谷底到谷底画面(不论你从源头上左或右取决于你拍了照片). 您现在内部画面分为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 金三角的技巧也是很有效的,当你的照片也没有单一、重点突出、E G 在辽阔的景观. 在照片下面约翰craver订户已抓获mendenhall震惊与阿拉斯加冰川在朱诺金三角技术. 利用垂直线、对角线给这个假想图片撼人深度直接向观众和借鉴"鞍点" 如象牙冰川是在决口的午睡悄悄山谷. 山里的轮廓线追查的三角形无缝、给予强大动力对称性照片唯美. 共成功! 记:您比较复杂或忙着拍照,更可以增加三角形的框.

人像摄影师必读的6个小技巧

人像摄影师必读的6个小技巧 标签:人像摄影 每一个人像摄影师都要面对被摄体细节处理的挑战,比如姿势、光线、构图等等。对业余人像摄影师来说,也许最容易犯的同时最严重的错误就是缺乏对人像背景及环境的表现。 不仔细检查画面中环境的摄影师,拍出的照片中到处都是令人分心的东西。没有会买一张树枝从脑袋中间横穿而过的照片。这些令人分心的元素弱化了对主体的突出,直接有损于照片的

销售。对于人像照片来说,拥有完美的姿势和光线,却仅仅因为环境构图的失败而绝对不能使用,还有什么比这更悲剧的呢? 姿势和光线在人像摄影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环境构图拥有同样的分量,却常常被人忽略。 要拍摄构图完美的照片,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 让模特充满画面

人像摄影是关于人的,所以不要害怕拉近焦距!记住,拉近焦距并不等于只拍人脸。你可以让画面“紧凑”一些,拍摄模特坐在椅子上或依靠在树上的近照。 2. 保持眼睛在上方三分之一处 这是人像照片最自然空间布置方式。除非你刻意营造紧张的气氛,否则尽量不要违背这一原则。还有一个例外是当模特全身都位于照片的下三分之一处时。

一个典型的场景,能够折射出人物的内心世界,成为情绪外化的有利衬托。当场景以人为主,以景烘托来烘托某种要表达的情绪时,眼睛就是一把利器。眼睛的存放位置在构图和视觉享受中也占有很大的比重。 3. 利用构图引导视线方向 与其尽力消除坏境,倒不如善加利用。门前、拱门、窗户、露台都可以起到突出主体和强化视觉感受的作用。 摄影从某种角度看,就是构图与光影两个部分的组合——仅仅从某个角度看是这样。我们来看构图,除了对画面中元素的比例控制,用构图来改变视角的变化,也是一种常被用到的手法,因其突破了我们日常的观看经验,往往带来别致的视觉体验。 4. 创造背景虚化纹理

引用 【摄影技巧】 构图·黄金分割·趣味中心

引用【摄影技巧】构图·黄金分割·趣 味中心 浅谈风光摄影构图 旅行少了相机的参与那将会是一件让人遗憾终身的事情,那意味着你只能回来比手画脚的给你的朋友描述那里的风光有多么美丽独特,而他未见得能感受得到。而片子拍得不好也同样是件沮丧的事情。今天我们这个专题就是教教新手,怎么样的构图可以帮你描绘出旅行途中的大好河山,让你自豪的晒出你的风光照。 天水交接的那条线就叫做水平线。水平线没有拉稳是新手首先要解决也是最容易解决的问题,只要将这条线水平的放置在画面中就可以了,倾斜的水平线会给人地动山摇的感觉,所以拍摄的时候应该尽量把水平线拉稳,最好是偏上或者偏下的放置,水平线居中的构图会给人呆板生硬的感觉。 任何一种解脱 解决了水平线的问题之后,在这个基础上如何让画面变得更加生动呢? 金帐汗蒙古部落 拉直了水平线只是让你视觉上觉得舒服而已,而怎么样让你的画面变得丰富有意思起来呢?那就应该找出画面中的前景中景后景。画面中的草垛点缀于蓝天草地之间丰富了画面有添加了趣味感,为风光照又加了不少分。 丽江拉市海 天水之间,前景的两艘小船明确的交代了前景,增强了画面的纵深感。所以建议摄友们在拍摄这类题材时,应该尽量寻找环境中可以利用起来的物体如石头啊,小树啊,小船啊,都是不错的选择哦!也就是寻找趣味点。

那是不是只要找到趣味点,就往画面中这么一堆就可以呢?那也不是,要将他们放置在画面中的什么位置也是有讲究的哦! 黄金分割构图!对啦,相信看过关于黄金分割专题的摄友们大概知道怎么做了,没有的朋友我在这里大概说一下,如同下图,将画面横竖分别用两条线平均分开,线条会交界出四个点,当你找到画面的趣味元素是,将他们放置在四个点的任何一个点中就可以了。 温榆河畔之春 在讨论了最常见的风光片子,怎么拍画面才有意思,面对河流,长桥,园拱门这类片子,再讨论一下有哪些构图方式呢? 寂 A型构图,A字形构图具有极强的稳定感,根据近大远小的原理,具有向上的冲击力和强劲的视觉引导力。将要表现的物体放置在两线交汇处,如同一个箭头明确的指向,你想不注意都不行。适合拍摄长路,长桥。还有高耸的建筑物,铁塔等 又到夕阳时 美丽的新疆 犹如银蛇一般穿梭在树林之中的河流,利用s构图来表现,再好不过了,远景俯拍,一切尽收眼底。S字形构图动感效果强,即动且稳。曲线的美感给人大气舒畅的感觉。 Gassin 口型构图。说得直白点,就是为你的画面寻找一个画框,门,窗,山洞,任何的框架作为前景,如同取景框一般再记录下框外的框。这样的拍摄方式,不但给画面形式上添加了趣味感,观者也如临现场,产生现实的空间感,透视效果是强烈的。 北方有佳人-捷克双城

照相技巧——黄金分割法

摄影课堂:介绍标准的黄金分割法构图 当谈到摄影画面的构图时,首先就考虑到黄金分割法,因为它是构图的基本原理与法则。黄金分割法的美学价值在自然界中本就存在着,只是人们未发现而已。最早发现黄金分割法这一原理概念的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多克塞斯”。但是,在我国古代早有就人发现这一原理概念,称之为“神分线”。虽然发现早于西方,但是由于我国古代对科学不够重视,除春秋战国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达到鼎盛时期外,其他各朝代对学术交流很少,几乎处于封闭状态,当时我国又没有和西方各国有交往,所以没有得到世界各国的公认。黄金分割法就是对线段的一种分割方法,因为它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被人们视为黄金一样的贵重,所以古希腊人称之为“黄金分割法”。在数学中称为“外中分割”,在造型艺术上又称为“黄金律”、“黄金比”。在十九世纪欧洲画家们一直推崇此法。其方法是,设一条直线,两端为A和B,分割成一长一短两条线段,C点为分割点,AB段为全线;AC段为长线;CB段为短线。见下图: 黄金分割法的分割原则是:将一条直线分割成长短两段,要求达到短线与长线之比等于长线与全线之比。就是:短线:长线=长线:全线。具体说来:假如短线与长线之比是2∶3的话,则长线与全线之比也应该是2∶3。即:CB∶AC=AC∶AB黄金分割法的具体分割法如下:设一条直线两端为A、B,以AB线长度的二分之一作为垂直线相交于B端,为BC线,将AC两点以一虚线相连,使ABC三点成直角三角形。请见下图。

以C点为轴心,CB线为半径,向虚线画圆相交于AC线,此相交之点为D点;再以A点为轴心, AD虚线为半径向下画圆相交于AB线,此相交之点为E点。E点就是AB线上的黄金分割点。其结果是:EB线为短线、AE线为长线;AB线为全线。(EB∶AE=AE∶AB)经过计算,它们的比值常数是0. 618。如果长线是1,则短线是0.618,如果短线是1,长线则是1.618。因此有人认为:618是个神奇的数字。黄金分割法的标准比值是70:113,近似于5:8。用简单的数字排列是两个数字之和约等于第三个数字,如: 2:3:5:8:13:21:34:55......等。黄金分割法与摄影构图联系甚密,不但对点的安排要按此法,就是照相机的画幅设计也按此法,例如:135型相机的片窗是24mm ×36mm,近似于2:3,120型4.5×6cm近似于3:5。都是按黄金分割法设计的。由于黄金分割法的分割方法较为复杂,又不易掌握,有人就采用较为简便方法来代替黄金分割法,国外一些摄影家采用几何图形法(也叫对角线法)求黄金分割点,但此法仍较复杂。而国内一些摄影家则采用三等份法(也叫九宫格法),这两种分割法都是简化的黄金分割法,虽与真正的黄金分割法有所差异,只是黄金分割点离中心点远一点或近一点之别,但从构图角度看来影响不大,现将三种分割法对比一下:见下图。

6小摄影师(教案)

6小摄影师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认识三种对话的形式及标点符号的用法。 2.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4.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老一辈革命家对青少年一代的关怀、爱护,学习小摄影师热爱和尊敬革命前辈的优良品德,不辜负老一辈的殷切希望,努力学习,天天向上。 通过理解词句,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体会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感受高尔基对小男孩无比慈爱、关怀备至的感情。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2课时 一、介绍人物,导入新课。

高尔基是世界著名的文学家,他写了很多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脍炙人口的名言,就出自高尔基的笔下,全世界人民都很敬爱他。今天学习的课文讲的是关于他非常关爱孩子的事。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可以默读、放声读、或者找同伴一起读,力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明白的词语、句子做上记号。 2.检查朗读情况:开火车读词语。 3.给课文标好自然段序号,提醒学生课文共15个自然段,小摄影师给高尔基写信的那部分内容属于第1自然段。 4.交流学习疑难,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朗读该词、句所在段落,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初步疏解课文字、词障碍。 三、合作识字。 1.小组合作,想办法记住生字字形。 2.交流识记方法:利用熟字记生字(交——胶)、形声字构字(辆——形旁“车”——声旁“两”)。并且说说在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四、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1.再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读懂了什么? (通过讲述一个小男孩给高尔基照相的故事,表现了高尔基对少先队员的关怀爱护。) 2.画出不懂的问题,留待下节课交流解决。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掌握了生字词,大家对文章的把握、字词的理解令我很满意,希望大家课后能巩固字词,熟读课文。 一、复习导入,说话练习。 1.巩固词语。 纸团墙报鞠躬打量吩咐 摆弄胶卷秘书杂志社转告

黄金分割黄金螺旋黄金三角与摄影构图

黄金分割黄金螺旋黄金三角与摄影构图 发表时间:2009-03-27 来源:无忌博客作者:小袋鼠点击数:19984责任编辑:sxj 黄金分割:按照黄金分割率1.618比率在矩形中平行旋转切割四次,就得出四条黄金分割线。在传统平面构图中,对视觉中心最保守的办法是“九宫格”法,包括现在相机的智能取景对焦功能也是参照此不变法则。 西方较推崇的,也是自然界所暗自遵循的:黄金分割,1.618。而在现代設計中,较有时代感的中心分割,通常是采用根方2,即1.414的比例,而不是黄金比。这样的方式给人更多感觉到工业性和人为的痕迹,比自然黄金比更有“人文科技感”。 黄金螺旋:在矩形中按照黄金比率旋进渐进无限分割,切点的连线形成对数螺旋线。

首先,将要拍摄的图片的主体作为起点,就是黄金螺旋线的绕得最紧的那一端。这种类型的构图通过那条无形的螺旋线条,会吸引住观察者的视线,创造出一个更为对称的视觉线条和一个全面引人注目的视觉体验。 将黄金螺旋运用在摄影,能提高你拍摄出出众的相片的几率。相对于三分法这个静态的方法,黄金螺旋在我们用眼睛捕捉画面时提供了一个流动的线条。黄金螺旋总在你的画面之内旋转,从顶部到底部,它使你的画面的构图更加的富于变化。

布列松 黄金螺旋非常适用于风景摄影。不管你的主题是一个篱笆、一个沙滩、一座山脉、一个树林甚至是一群人,画面的其他元素则随着螺旋线而分布,它的线条会很长很有生气。它也能很好的用于人物摄影。 黄金分割黄金螺旋黄金三角与摄影构图 发表时间:2009-03-27 来源:无忌博客作者:小袋鼠点击数:19985责任编辑:sxj 黄金三角形: 现在,用另一种方式来探索图片中的黄金比例:永恒的金三角。能使相机画面的划分更加有效。透过镜头以全新的方式选择主题。

构图基础篇——黄金分割构图

Moment 作者:黑色幽默 在你的画面中,起着最主导的地位的是什么?没错就是构图!直接关系着作品呈现出来效果的主要因素。撇开模特的情绪表情不说,光线不好可以用后期,色彩不好可以转黑白,调色调,但是构图不理想,那就只能说抱歉了,拍回来,也是占内存。而本教程主要为了告诉你一种在你以后拍摄任何题材都能用得上的构图手法,学会这一招,你也可以牛气哄哄的和别人说:“我这片子,用的就是黄金分割构图法。” 我们平时面对拍摄主体,啪,就是一个大头放在正中央!这样的构图确实饱满震撼,但是看多了也就免疫了,觉得呆板缺乏新意,而黄金分割构图法正是为了避免画面的平淡,左右对称,无疑是拍摄有意境有灵气的片子必备的“武功”秘笈。 为了各位读者比较直观的理解,我们先用三三法则以及图例来分析怎么样运用黄金分割法来拍摄图片,而如果你想了解黄金分割法的具体原理,请翻阅到本专题的最后一页会有相关介绍。 其实说起来非常的简单,无论你是横构图还是竖构图,只要将你的画面横竖分别平均的用两条线画下来,这四条线交接的点大概的位置就是我们所说的黄金分割点,而你要做的,更简单,就是将你要表现的物体,置于交接的四个点的其中一个点就可以了。

“黄金分割”是一种由古希腊人发明的几何学公式,遵循这一规则的构图形式被认为是“和谐”的。多年来很多艺术家,学者都是根据这一伟大规则,创作了一幅幅优秀的艺术作品,当然我们的摄影师也不例外,接下来,我们将通过运用了黄金分割构图的优秀作品解析,让大家加深对这一规则的理解。请点击下一页。

Missing someone 作者:Vision.Q 上图主要表现模特的脸部,作者将这一部分置于左上的黄金点使得观众的视觉自然而然的凝聚到人物脸部。大量画面中的留空给人无限想象的空间。在这里有一点要注意的就是,拍摄人物运用这类构图手法,模特的视觉最好望向留空的位置,平衡整幅画面。

分割构图(黄金分割)

通常在一张照片中,画面构图起着最主导的地位,并直接关系着作品呈现效果。撇开瞬间的把握不讲,如果光线不好可以用后期、色彩不好可以转黑白或调色调,但是构图如果不理想,那三维空间中的表现定性后,靠裁剪画面是难以补救的。我们面对拍摄主体时,常常会不假思索地安排在照片中央,这样的构图确实饱满震撼,但是看多了也就免疫了。为了避免画面呆板缺乏新意,利用画面元素与构成合理分割来呈现,就成了拍摄现场的一大构图技巧. 在拍摄高原上的徒步者时,摄影师运用黄金分割法进行构图和安排画面元素。 黄金分割构图 黄金分割是一种数学上的比例关系。黄金分割具有严格的比例性、艺术性、和谐性,蕴藏着丰富的美学价值。应用时一般取0.618 。对许多画家、艺术家来说“黄金分割”是他们在现时的创作中必须深入领会的一种指导方针,摄影师也不例外。

将人物至于黄金分割线上进行拍摄。 数码相机感光元件的幅面的比率,正好非常接近这种黄金分割的比率。以下图为例,在长边上,以1:0.618为基准找到y点,并连接该矩形左上角和右下角作对角线,然后从 右上角向Y点作一线段交于对角线,这样就把矩形分成了三个不同的部分。现在,在理论 上已经完成了黄金分割,下一步就可以将你所要拍摄的景物大致按照这三个区域去安排进去,当然也可以将示意图翻转180度或旋转90度来进行对照。 拍摄西部秋色时,运用黄金分割法进行画面布局和截取。 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我们通常会使用近似于黄金比例的数据。比如2/3、3/5、5/8、8/13、13/21等都是接近与1:0.618的比例,这样就更加方便在我们在拍摄构图时侯的运用。

将树林和阴影按照黄金分割线进行布局。 黄金分割比例的用法有很多,比如利用黄金分割点来安排画面主体的位置,而陪体则放置在其他区域,此时画面便会给人以和谐、有序的感觉。如图,作者将主体花朵放置右下视觉中心点附近,而陪体花朵放置在左边区域,让整个画面看上去充满和谐美。 “三分法则”实际上仅仅是“黄金分割”的简化版,是将画面平均分为三等份,并拟出两条水平或垂直的分割线,就是把画面划分成分别占1/3和2/3面积的两个区域。在取景构图的时候将被摄主体或地平线等放置在分割线的位置。 在福建霞浦拍摄海面日出时,利用三分法进行构图。

小摄影师(教学实录)

6、小摄影师 一、介绍人物,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大家学习了前苏联革命领袖列宁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位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摄影”是做什么的,“摄影师”是干什么的人?课文中的小摄影师是谁呢?他给谁照相?怎样照的?照成了没有?……读了课文就会知道。 二、初读课文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可以默读、放声读、或者找同伴一起读,力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明白的词语、句子做上记号。 2、检查朗读情况:开火车读词语。 3、给课文标好自然段序号,提醒学生课文共15段,小摄影师给高尔基 写信的那部分内容属于第1自然段。 4、再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读懂了什么? 三、精读课文 师:“请一位小朋友来读读第一段,大家仔细听,并想想小男孩来找高尔基干什么”? 师:“读的真不错,那么全班齐读第一段,读的时候注意字词。”(全班齐读) 师:“同学们,小男孩来找高尔基干什么啊?” (来找他拍照片) 师:“那么小男孩是怎么让高尔基知道自己是来找他拍照的呢?” (“他扔纸团进去的” ) 师:①读纸条内容:纸条上一共写了几句话,每句话是什么意思。 ②读了纸条内容后,你知道了什么? 从以下几点引导: A 要进来的是一名少先队员。 B 给高尔基照相,贴在学校的墙报上。 C 门卫不让进去。 D 请高尔基让他进去。 E 照完相立刻就走。 师:“小男孩是因为门卫不让进所以才扔只团给高尔基的。你们看看书上第一段旁的泡泡提示这名少先队员真会想办法。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这名少先队员胆子怎么样? 生:“很大”

师:“我们再一起把第一段来读一下。” 四、分段学习 师:读2—5自然段,读了这几段后,你觉得小男孩儿是个怎样的孩子? (小男孩儿是一个很懂礼貌的孩子。) 师:从哪儿看出? (从对纸条上“亲爱的、想、请、立刻”和跟高尔基讲话时“站起来、鞠了个躬”以及向高尔基请求等具体词句的理解中进行体会。) 师:这么有礼貌的孩子,门卫为什么不让进去呢? (引导学生理解高尔基工作很忙,“正在读书”;轻易不让人进去打扰高尔基是门卫的责任,并非看不起小孩儿。) 思考:小男孩儿是怎样来到高尔基面前的。 师:“同学们,小男孩扔了纸团打扰了高尔基看书,高尔基有没有生气啊? “没有“ 师:“你从哪里看出高尔基没有生气?” “因为高尔基没怪他,还让他进来。” 师:“从这里我们可以体会到高尔基喜欢那个小男孩吗?” “喜欢” 师:“课本里有个词语叫鞠躬,谁来表演一下什么样的动作叫鞠躬?” 师:“小男孩见了高尔基后,给他鞠躬说明小男孩怎么样?懂不懂礼貌? 生“懂礼貌” 五、.默读6—11自然段思考:小男孩儿在给高尔基照相时,高尔基是怎么做,怎么说的? (边读边画出有关词句) ①“打量”是什么意思?怎样是“仔细打量”?仔细打量之后,为什么“咧开嘴笑了”? ②“吩咐”是什么意思?小男孩儿是怎样吩咐的?从哪句话体会出小男孩儿是在吩咐高尔基?(从指了指沙发,说:“请您先在这儿看报。这句话没有商量的语气,只有有礼貌的安排。) ③读第七自然段说说高尔基是怎样按小男孩儿的安排做照相准备的?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师:““同学们,打量是一种怎么样的看啊?” ( 从头到脚仔仔细细的看) 师:“从打量,咧开嘴笑,都说明小男孩见到高尔基后怎么样啊?”

黄金分割黄金螺黄金三角与摄影构图

黄金分割黄金螺黄金三角与摄影构图

————————————————————————————————作者:————————————————————————————————日期:

黄金分割黄金螺旋黄金三角与摄影构图 黄金分割 按照黄金分割率1.618比率在矩形中平行旋转切割四次,就得出四条黄金分割线。 在传统平面构图中,对视觉中心最保守的办法是“九宫格”法,包括现在相机的智能取景对焦功能也是参照此不变法则。 西方较推崇的,也是自然界所暗自遵循的:黄金分割,1.618。而在现代設計中,较有时代感的中心分割,通常是采用根方2,即1.414的比例,而不是黄金比。这样的方式给人更多感觉到工业性和人为的痕迹,比自然黄金比更有“人文科技感”。 黄金螺旋 在矩形中按照黄金比率旋进渐进无限分割,切点的连线形成对数螺旋线。 首先,将要拍摄的图片的主体作为起点,就是黄金螺旋线的绕得最紧的那一端。这种类型的构图通过那条无形的螺旋线条,会吸引住观察者的视线,创造出一个更为对称的视觉线条和一个全面引人注目的视觉体验。

将黄金螺旋运用在摄影,能提高你拍摄出出众的相片的几率。相对于三分法这个静态的方法,黄金螺旋在我们用眼睛捕捉画面时提供了一个流动的线条。黄金螺旋总在你的画面之内旋转,从顶部到底部,它使你的画面的构图更加的富于变化。 黄金螺旋非常适用于风景摄影。不管你的主题是一个篱笆、一个沙滩、一座山脉、一个树林甚至是一群人,画面的其他元素则随着螺旋线而分布,它的线条会很长很有生气。它也能很好的用于人物摄影。 黄金三角形 现在,用另一种方式来探索图片中的黄金比例:永恒的金三角。能使相机画面的划分更加有效。透过镜头以全新的方式选择主题。

《小摄影师》教材解析

《小摄影师》教材解析 一、教材说明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名少先队员为苏联文学家高尔基照相,因没带胶卷未能照成的故事。高尔基工作很忙,一般不接受记者的采访和照相。当得知一名少先队员要为自己照相时,高尔基欣然答应了孩子的请求。在拍照的准备过程中,高尔基尽力配合孩子的工作。在就要拍照的时候,孩子发现忘了带胶卷,拍照未能完成,尽管高尔基要为孩子提供胶卷,他还是哭着离开了。最后,高尔基交代秘书,他不接待杂志社的记者,但如果是那个少先队员,就一定让他进来。这个故事体现了文学家高尔基对少先队员的关怀爱护。 本文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如,秘书告诉高尔基:“外面来了一位摄影师。”“是个小男孩吗?”高尔基问。从对话中,可以看出他仍在挂念着那个少先队员。再如男孩见到高尔基后,“仔细打量着高尔基,咧开嘴笑了”,这个细节反映了孩子对高尔基的崇敬和见到高尔基后的激动和惊喜。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从对话和细节描写中体会人物内心活动。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感受文学家高尔基对少先队员的和蔼可亲和关怀爱护;二是认识引用对话的不同方式,并通过对话读出人物的感情。 本文的重点内容是高尔基接受少先队员照相的经过,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二、学习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突然、立刻、人行道、照相机、打量、摆弄、准备、胶卷、秘书、杂志社、记者、转告”等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读好对话,并从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4.感受高尔基对男孩的关怀爱护和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 5.续写这个故事。 三、教学建议 1.课外搜集有关高尔基的资料。

详解摄影中的构图与平面构成

详解摄影中的构图与平面构成 一、传统绘画构图与摄影构图 构图是画面形式的处理和安排,就其实质来说,是解决画面上各种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空间关系,把它们有机地组织在一个画面上,使之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传统绘画的构图讲究饱满、完整,特别是古典 主义绘画,非常讲究构图的平衡性。 摄影构图与绘画构图虽都采用“平面构图法”,均是以二维空间表现三维空间,但在构图方法和程序上则相差甚远。绘画是先设计构图——以主观为主;摄影是先选择构图——以客观为主。绘画构图可以主观地任意取舍,按设计好的构图去进行创作;而摄影构图需直接用照相机取景器和镜头进行现场构图,以客观为主,适当取舍。因此可以说“绘画是加法构图,摄影是减法构图”。这表明了摄影在构图取舍上与绘画构图的取舍有着质的区别。因此,对摄影师来说,构图是将自然界的“形”变成艺术的“形”的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置于构思和具体表现方法之中。

一般传统风景绘画构图基本围绕黄金分割和单点透视来进行。 摄影构图就是要研究在摄影画面上形成美的表现形式结构。经典的表现形式结构,是历代艺术家通过实践用科学的方法总结出来,是适合于人们共有的视觉审美经验,符合人们所接受的形式美的法则,是审美实践的结晶。吸收前人的经验对摄影的形式表现将产生积极的作用。形式美的表现形式在摄影中也称摄影构图,而摄影构图无非就是取舍光影的构成,色彩的构成,点、线、面构成的一种选取方式。

大自然是没有边框的。把大自然的景物拍下来,不是景物的再现。而是一个再创造的行为。照片的边缘决定了照片的内容,断章取义是摄影者的工具。画框也为两件事物建立起一个关系,带来了原来不存在的对比。画框的重要性是因为有了画框才有构图的需要。以人文社会为题材的作品可以用故事来吸引观众。而风光摄影里的构图不单为画面带来吸引力,它也是用来表达内涵的视觉语言。 1、构图的目的 记得一位法国摄影家说过:我们不能像画家一样创造形状,但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简化,以使它清晰易见。 构图的目的是把构思中典型化了的人或景物加以强调、突出,从而舍弃那些一般的、表面的、烦琐的、次要的东西,并恰当地安排陪体,选择环境,使作品比现实生活更高、更强烈、更完善、更集中、更典型、更理想,以增强艺术效果。总的来说,就是把一个人的思想情感传递给别人的艺术。

摄影黄金分割点

摄影黄金分割点 将取景框的长和宽分别三等分,这样能形成9个形状相等的区域,分割线会在取景框内形成4个交点,这四个交点就是黄金分割点,将被摄物体的位置摆到交点附近(比如人像,人的双眼)效果会出乎意料的好。 运用构图原则,拍摄出优美的画面;把黄金分割构图、S 形构图、三角形构图等原则与画面运动相结合;摄像构图是动态的,和摄影静态构图相比具有自己的特性.有意识的运用构图原则,并通过结构的画面表达一定的意境或思想. 遵循黄金分割原则,与环境一定要有呼应关系.在构图时,除了主体,一定不要忽略影子,影子是主体的一部分.影子在构图中对画面有平衡作用. 拍摄时要尽量少用高感光度,高感光度一般会使影像素质下降.对进入取景框的物体要学会取舍.摄影黄金分割原理 1:黄金分割 A:"黄金分割"公式可以从一个正方形来推导,将正方形底边分成二等分,取中点 X,以 X 为圆心,线段 XY 为半径作圆,其与底边直线的交点为 Z 点, 这样将正方形延伸为一个比率为 5∶8 的矩形, (Y' 点即为 "黄金分割点" , ) A∶C = B∶A = 5∶8.幸运的是,35MM 胶片幅面的比率正好非常接近这种 5∶8 的比率(24∶36 = 5∶7.5) . 2:黄金分割 B:通过上述推导我们得到了一个被认为很完美的矩形,连接该矩形左上角和右下角作对角线,然后从右上角向 Y'点(黄金分割点,见图 A)作一线段交于对角线,这样就把矩形分成了三个不同的部分.现在,在理论上已经完成了黄金分割,下一步就可以将你所要拍摄的景物大致按照这三个区域去安排, 也可以将示意图翻转 180 度或旋转 90 度来进行对照. 案例: 我们从最基本的介绍开始这个话题——“黄金分割”是一种由古希腊人发明的几何学公式,遵循这一规则的构图形式被认为是“和谐”的,在欣赏一件形象作品时这一规则的意义在于提供了一条被合理分割的几何线段,对许多画家、艺术家来说“黄金分割”是他们在现时的创作中必须深入领会的一种指导方针,摄影师也不例外。 黄金分割与摄影构图 让我们从介绍这个数世纪以来已经为人们所熟知的技巧开始谈这一话题,“黄金分割”是一种由古希腊人发明的几何学公式,遵循这一规则的构图形式被认为是“和谐”的,在欣赏一件形象作品时这一规则的意义在于提供了一条被合理分割的几何线段,对许多画家/艺术家来说“黄金分割”是他们在现时的创作中必须深入领会的一种指导方针,摄影师也不例外。 原理1 如图A:“黄金分割”公式可以从一个正方形来推导,将正方形底边分成二等分,取中点

摄影构图法----浅谈黄金分割点在构图中的应用

摄影构图法----浅谈黄金分割点 在构图中的应用 Jack Baggins 本人摄影菜鸟一名,经过一段时间的初学摄影,对构图方面的技巧也有了一点自己的感悟与理解,本篇文章也是我对过去学习摄影的一点自己的心得与体会,更是对学过的东西的一些总结,希望各位老鸟,大虾以及想我一样刚刚踏入摄影大门的菜鸟们多多提些意见。好了,废话也说了那么多了,下面开始就进入正题了。 在讲正题之前我想要把构图中心和视觉中心先做个交代。因为有了这两个东西才方便引入黄金分割。何为构图中心喃?构图中心就是画面的中心,我们知道相机的取景器是一个有边缘的矩形框架式的结构,在这个矩形的框架式结构就是结构中心及中央对焦点所处的位置。何为视觉中心?视觉中心也叫做趣味中心,就是一副画面的主体,是最突出的地方,最能引起人们的注意的地方。说到这里有一个小小的技巧,我们在构图时一般不要将结构中心和视觉中心重叠。那么视觉中心要放在哪里比较合适,这就这篇文章所要向大家介绍的黄金分割点构图。 我们将矩形取景器的长与宽三等分后4条分割线会分别交于4个不同的点,这4个不同的点就是黄金分割点。 上图4条蓝色的线所交于的4个黄色交点就是黄金分割点,在我们的9个对焦点中的分布中黄金分割点大致就是离中央对焦点最近的4个对焦点所处的位置。那么黄金分割点构图技巧的具体如何应用,接下来就用具体的摄影作品来分析一下。选取的摄影作品分别为中景和远景作品(近景和中景由于在构图时的技巧差不了多少,所以就只说明中景),我也将从中景和远景来分别向大家分析一下黄金分割点构图的技巧和需要注意的地方。

这张摄影作品是一张中景人像作品,我们可以很直观的发现摄影师在摆放模特是并没有把模特放在画面的中心而把模特放在了画面偏右的位置。从图中所做的参考线发现摄影师将模特(视觉中心)大致放在了垂直偏右的条参考线上。说到这里还有一个小技巧我们在人像摄影的时候,常把人物的眼睛放在黄金分割点的位置,并针对眼部进行合焦。 (黄金分割点在商业摄影的应用)

6小摄影师教案

6 小摄影师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认识三种对话的形式及标点符号的 用法。 2、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能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 中的语句。 4、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老一辈革命家对青少年一 代的关怀、爱护,学习小摄影师热爱和尊敬革命前辈的优良 品德,不辜负老一辈的殷切希望,努力学习,天天向上。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高尔基热爱儿童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质疑、解疑的能力。 前置性作业: 1、学生收集了解关于高尔基生平故事、资料。 2、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词语、 教学课时两课时 6、《小摄影师》自主学习记录卡 一、读一读。 摄影明媚鞠躬胶卷秘书吩咐高尔基杂志社

二、写一写。把课文的生字写在下面的田字格里。 三、查一查。 了解关于高尔基生平故事、资料。 四、问一问。 读了课文,你有不懂的问题吗?写在下面。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小组内介绍人物,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课前同学们自己已经读过了课文,查阅了有关资料,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高尔基? 2、学生之间交流收集的有关高尔基的资料。 3、老师小结:高尔基是世界著名的文学家,他写了很多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脍炙人口的名言,就出自高尔基的笔下,全世界人民都很敬爱他。今天学习的课文讲的是关于他非常爱孩子的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可以默读、放声读、或者找同伴一起读,力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明白的词语、句子做上记号。 2、检查朗读情况:开火车读词语。 3、给课文标好自然段序号,提醒学生课文共15段,小摄影师给高尔基写信的那部分内容属于第1自然段。 4、交流学习疑难,相机指导学生朗读该词、句所在段落,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初步疏解课文字、词障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