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部署,为城乡融合互动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在长时间的工作实践之中,自己对统筹城乡发展战略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思考,并取得了一些粗浅的认识,现结合**镇实际,与大家探讨交流。

一、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我国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战略。其科学内涵就是:要彻底摈弃计划经济体制下先城市后农村、先工业后农业、先市民后农民的发展次序和牺牲农民利益来促进工业化的发展战略,并彻底消除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和城乡分治的二元体制,建立健全与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城乡地位平等、开放互通、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体制。其重大意义表现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是实现提速发展、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通过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城乡各类资源要素和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增强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新机制,缩小城乡差距、工农差距和地区差距,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镇镇情概况与发展现状

**镇位于正宁县东北部,是县城所在地,东临西坡、五顷塬乡,西接宁县米桥乡,北接宁县九岘乡,南面与湫头、永正乡毗邻。全镇辖11个行政村,84个村民小组,2个社区居委会,13个镇直企事业单位。镇域总面积115.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9万亩,人均1.81亩。境内山、川、塬地兼有,平均海拔1442.21米,年均气温8.3℃、降水量620mm、无霜期180天左右。

2009年,全镇财政收入完成561.8万元(不含非税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185元。农业产业初具规模,果、畜、菜、劳务等几大产业初具规模,全镇果园面积累计达2亩,覆盖塬面9村;川区设施蔬菜大棚发展到337座,棚均收益8000元以上;建成佑苏养殖基地等标准化规模养殖区3处,全镇畜禽存栏量达到4.2万头(只);年输转劳务人员3000人(次),可创收4500万元,初步形成了“城郊三产、塬面苹果、川区蔬菜、西片畜牧、村村劳务”的产业发展格局。产业开发在农民增收中的贡献率达到80%以上,2009年被确定为全市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试点镇。城镇经济步伐加快,建成中小型非公企业18家,城区商贸、餐饮商户发展到445户,从事三产人员达到4000多人。县城步行街、长乐南路商贸一条街、工业集中区等一批重大二、三产业项目已启动或在建,城镇经济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全镇11条68公里乡村道路,均已硬化或油罩,年底即可实现村村通油路目标;城镇建成区15.8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到3万人;建成小康农户310户、农民文化广场5处、改扩建村级组织办公楼3幢,形成了新式中心村组5处;村村实现了通电话、户户实现了通电,清洁能源利用率达到50%以上,广电网络贯通塬面9村,自来水户率达到了58%。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现有村级小学11所,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建成农家书屋7处,村级卫生所11处,新农合参合率及社会保障覆盖面达到95%以上;人口生育计划措施全面落实,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村级调委会、治安联防队等群防群治组织健全,“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深入开展,经济社会和谐稳定。

三、**镇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近年来,我镇虽然在推进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一体化方面做了很多的努力,城乡二元结构开始逐步打破,但同全面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大。2009年底,全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98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85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例为3.1:1,城乡经济发展差距仍然很大。同时,由于“三化”进程的加快,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生产要素,不断向城效农村和塬面农村这样的产业优势区域聚集,促进了这些区域的快速发展,但川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仍然比较滞后。

(二)城乡基础设施差距大。近年来,由于不断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全镇基础设施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道路交通、农田水利、居民住宅、电力通讯等设施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观。但由于历史欠账过多,农村基础设施仍然大大落后于城镇,环境脏、乱、差问题仍不同程度的存在。

(三)城乡公共服务差距大。突出表现在城乡教育资源配置还不够合理,优质教育资源过多地集中在城区,学生超编严重,而农村校点散小质差,生源逐年减少;农村医疗保健设施落后,执业医生较少,技术力量薄弱,村级卫生所经常是冷冷清清。另外,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单调、就业服务滞后等问题普遍存在。

(四)城乡社会保障差距大。城镇在岗职工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以及女职工生育保险等各类保险相对完整且水平较高,而农村仍然是以社会救助和福利事业为重点、以家庭保障为主体的保障模式,保障范围小、水平低。除此外,随着城镇的开发建设,城郊土地被大量征用,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问题也日益突出。

纵观城乡各方面差距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政策体系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影响和制约城乡一体化的因素。

一是观念制约。由于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思想保守,导致教育培训工作组织难度大,优势产业和新型生产经营形式推广难。更有部分农民群众把改变生存状况的一切希望寄于政府扶持,行动消极、死守田园、等待观望,政府“热”与群众“冷”的矛盾比较突出。还有部分村级干部认为推进城乡发展关键要靠上级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投资,基层无能为力,“等、靠、要”思想相当严重。

二是经济制约。当前,全镇三次产业的比重为43.8:13.3:42.9,农业仍在产业结构中占主导地位,但农产品加工链条短、附加值不高,提高经济的能力较弱,而二、三产业的规模不大、档次不高,反哺农业、带动经济的能力也不强。并且,虽然城镇面积已达到了15.8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到了3万人,但这样的规模,还不足以对区域发展产生较强的辐射功能。

三是体制制约。失地农民保障机制不完善,致使农民对土地流转热情不高,阻碍了农业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经营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村金融服务不到位,农民贷款难现象比较普遍,给农民创业增收带来了阻力;公益事业建设筹资融资渠道窄,乡镇拿不起、银行贷不

到、土地收益用不上、社会投资难引进,基本上除国家投资以外,其它的资金都要由村组集体经济负担,致使在短期内相对改善不大等,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城乡一体化发展。

四、对**镇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考

**镇要实现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就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认真实施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两大工程”,全力推进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和谐社会“三项建设”,从而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统筹发展。

(一)坚持科学发展的原则,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制定好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则,是促进城

乡统筹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前提。要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341”工程(建好县城工业集中区等3个园区、抓好园区所在地**等4个乡镇统筹城乡试点工作,逐步实现一半农民向市民转变的目标的)和全力推进**镇与县城建设相结合的战略部署,打破城乡规划分割格局,尽快制定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及实施方案。

规划和实施方案均要在立足实际、突出特色的基础上,对产业发展、建设布局、土地利用等事项理性定位、科学安排,并进一步细化、量化全镇的发展思路、奋斗目标及年度计划,确保以科学的方针引领城乡一体化发展。

(二)紧扣两个增收的主题,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统筹城乡经济共同发展,是实现城乡一体化

的基础。一要继续培育壮大果、菜、畜等优势特色农产业。苹果产业采取新栽与补植、管护与培训“两个结合”的方式集中连片发展,逐步实现人均1亩成园目标;蔬菜产业注重以设施化、技术化为手段,扩大2个川区和4个城效村的种植规模,引进各类名优特新品种,努力打造县城的“菜蓝子”和“果盘子”;畜牧养殖按照规模发展与零散经营并举的思路,推动畜禽养殖、饲草种植和能源建设的有效结合,走生态循环型经济的路子。二要把优势产业提质升级作为抓项目的核心和目的,充分发挥项目建设的带动作用。当前,要在切实抓好县城步行街、长乐南路商贸街、县城集中工业区等重大项目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树立“大招商、招大商”的项目工作理念,筑巢引凤、引凤筑巢,再储备新建一批农字头企业,推动二产发展、三产繁荣,使城镇就业容量再扩大、农村富余劳动力大转移。三要进一步扶持壮大**镇苹果、川区蔬菜及佑苏养殖等专业合作社,建立起“企业+协会(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促进三次产业的紧密融合和联动发展,实现财政、农民“两个增收”的目标。

(三)

(四)(三)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统筹城乡公共事业。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相对滞后,是

制约农村发展、农民生活质量提高的“瓶颈”,也是城乡差距的重要原因和集中体现。

一要推进城乡公共设施的共建共享。大力拓展城镇建设规模,完善城区服务功能,组织实施城区西片集中供热、城北广场,城郊村棚户区改造、安居小区建设等民生工程,切实增强城镇区吸纳人口和聚集要素的能力;采取“政府投入、项目整合、社会帮扶、群众自筹”的融资机制,以中心村组建设为主要形式,按照“城郊社区型、塬面经典型、川区生态型”的模式,全力推进农村路、房、水、气、电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的衔接配套,努力实现城乡生产生活水平均等化。二要推进城乡社会事业均等化。大力开展小学教育布局调整工作,把全镇11所小学合并到县城2所小学,实行寄宿制管理,优化教育资源,提升教学质量;加快健全村级卫生所的服务功能,完善医疗器械,落实“支医”

人员岗位,提升农村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充实镇村文化队伍,加快村级文化活动室、农民文体广场、农家书屋等的配套建设,完善运行机制,全面对外开放,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三要建立均等化的城乡社保体系。全面落实良种补贴、城乡低保、“五保

户”救助等支农惠农政策,力争全镇新农合参合率和社会救助覆盖面均达到100%;探索建立失地农民生活保障机制,采取发展“三产”致富农民、土地开发补偿农民、城中村改造安置农民、享受低保保障农民和加大培训转移农民的措施,彻底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力争到2012年实现60%以上的农民转为市民的目标.

(五)

(六)(四)围绕强化执政的目的,统筹城乡党的建设。城乡党建工作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的有

机组成部分和重要保障。一要加强党委自身建设。认真实行党委中心组月学习、干部职工周学习和专题知识随时学的学习机制,进一步完善以‘三帮三联三增’主题实践活动‘五项工程’为主抓手”的党建工作思路,坚持落实民主集中制,集体领导、分工负责制和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规定,确保形成和谐融洽、齐心向上的工作合力。二要构筑坚强战斗保垒。通过“公推直选”、“万元年薪”选拔及落实选聘到村任职大学生岗位等方式,进一步优化村级班子结构,提升致富带富能力;全面落实养老保险制度,探索建立待遇提高机制,充分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坚持注重在致富能手、青年妇女、退伍军人、返乡毕业生中发展党员的原则,积极培养发展对象,切实改善农村党员老化、断档现象;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和现代远程教育制度,深入实施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不断增强党员的政治觉悟和综合素质;加快村级活动阵地建设,完善办公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村级组织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能力。三要创新党建工作载体。建立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长效机制,深入开展“三帮三联三增”、“党建示范点创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党建主题实践活动,切实增强党建工作的活力,全面推动城乡党建适应一体化发展的要求。

总之,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是一项艰巨而繁重的长期任务,也是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生工程。我们要解放思想、坚定信心、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为推进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努力奋斗。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