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一章 气体.doc

第一章 气体.doc

第一章 气体.doc
第一章 气体.doc

第一章气体

一﹑选择题

1. 两瓶温度不同的压缩氧气A和B,A的出口压力大于B的出口压力,因此,A 瓶中的气体密度要比B瓶中的。

①大②小③相等④不能确定

2.A球中装有1mol的理想气体,B球中装有1mol非理想气体,两球中气体的

PV

m 相同,在小于,

T P的温度,压力下,非理想气体将比理想气体的温度。

C C

①高②低③相等④不能确定

3.气体液化的必要条件是。

①压力大于临界压力②温度小于临界温度

③体积等于临界体积④加大压力

4.若某实际气体的体积小于同温同压同量的理想气体体积,则其压缩因子应为

①等于零②等于1 ③小于1 ④大于1

5.在下列有关临界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①饱和液体和饱和蒸气压的摩尔体积相同

②临界点所对应的温度是气体可以加压液化的最高温度

③气体不能液化

④临界温度、临界体积临界压力皆为恒定值

6.为识别各类气瓶,实验室和实际生产中,在氢气钢瓶外表面上所涂的颜色为

①天蓝色②黑色③深蓝色④白色

二、计算题

1、 在00C 和101.325KPa 下,2CO 的密度是31.96/kg m

,试求2CO 气体在86.66KPa 和250C 时的密度。

2、300K 、101.325KPa 时,将一敞口容器加热到500K ,然后封闭其敞口,并冷却至原来温度,求这时容器内的压力。

3、270C 、100KPa 下,0.13dm 的含有2N 、2H 、3NH 的混合气体,经用H 2SO 4溶液吸收NH 3后,混合气体的体积减少到0.0863dm ,试求混合气体中NH 3的物质的量及分压。

4、含有4.4g 2CO 、14g 2N 和19.2g 2O 的混合气体,其总压为52.02610Pa ?,求各组分的分压。

5、体积为335.0010m -?的高压锅内有0.142kg 的氧气,温度为350K ,试用范德华方程式计算氯气的压力。

6、试用压缩因子图求温度为291.2K 、压力为150MPa 时甲烷的密度。

第一章 气体、液体和溶液

第一章 气体、液体和溶液
1.1 1.2 1.3 1.4 1.5 1.6 1.7 气体的概念与相关性质 理想气体及相关定律 实际气体和van der Waals方程 液体 溶液、溶解度 稀溶液的依数性 胶体溶液

物质的三种聚集状态
水的三态变化

1.1 气体的概念与相关性质
气体的压力
分子的运动与气体的压力
1643年E. Torriceli的实验

气体的一般性质
气体的扩散 气体的压缩性 气体的热胀冷缩 气体的液化
因扩散气体的混合

1.2
1.2.1
理想气体及相关定律
理想气体的概念及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理想气体的概念:温度不太低,压力不太高的稀薄气体。 两点基本假设: (1) 分子间距离很远,相互作用力可忽略不计; (2) 分子自身的体积很小,与气体所占体积相比,可忽略不计。 显然,理想气体并不存在。但当气压趋近于零时,可无限接近理想气体。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The Ideal Gas Law):
pV = nRT
式中 p:压力 (压强,Pa或kPa); V:体积(dm3或cm3) n:气态物质的量 (摩尔,mol); R:摩尔气体常数,或叫普适气体恒量

The Gas Constant R
R= PV = 0.082057 L atm mol-1 K-1 nT = 8.3149 m3 Pa mol-1 K-1 = 8.3149 J mol-1 K-1
相关单位换算: 1 Pa = 1 N?m-2 1 bar = 1×105 Pa = 100 kPa 1 atm = 760 mmHg = 1.01325×105 Pa ≈ 101 kPa ≈ 0.1 MPa 1 kPa?dm3 = 1 J = 0.239 cal 1 cal = 4.184 J

普通化学第1章气体习题

第1章气体、溶液和胶体 一、单项选择题 1.1 27℃、3039.75 kPa时一桶氧气480 g 若此桶加热至100℃,维持此温度开 启活门一直到气体压力降至101.325 kPa为止。共放出氧气质量是()。 A.934.2 g B.98.42 g C.467.1 g D.4.671 g 1.2在40℃和97.33 kPa时SO2(M=64.1)气体密度(g·dm-3)为()。 A.2.86 B.2.40 C.2.74 D.0.024 1.3 由NH4NO3(s)分解制氮气,23℃、95549.5 Pa条件下用排水法收集到57.5mL 氮气,计算于燥后氮气的体积为()。 (已知23℃饱和水蒸气压为2813.l Pa)。 A.55.8 mL B.27.9mL C.46.5mL D.18.6 mL 1.4 测得人体血液冰点降低值为0.56℃,则在体温37℃时渗透压为()。 (已知K f=1.86℃?kg?mol-1) A.1775.97 kPa B.387.98 kPa C.775.97 kPa D.193.99 kPa 1.5 下列水溶液,蒸气压最高的是()。 A.0.10 mol?L-1HAc B.0.10 mol?L-1CaCl2 C.0.10 mol?L-1C12H22O11D.0.10 mol?L-1NaCl 1.6 将0.0010 mol?L-1的KI溶液与0.010 mol?L-1的AgNO3溶液等体积混合制 成AgI溶胶,下列电解质中使此溶胶聚沉,聚沉能力最大的是()。 A.MgSO4B.MgCl2C.K3[Fe(CN)6] D.NaCl 1.7 下列方法,哪个最适合于摩尔质量的测定()。 A.沸点升高B.凝固点降低C.凝固点升高D.蒸气压下降1.8 下列方法,哪个最适合于摩尔质量的测定()。 A.沸点升高B.凝固点降低C.凝固点升高D.蒸气压下降1.9 Sb2S3溶胶粒子电泳时向正极方向移动,使Sb2S3溶胶聚沉能力最强的电解质是()。 A.K2SO4B.AlCl3C.CaCl2D.NaCl 1.10 3%的NaCl溶液产生的渗透压接近于()。 A.3%的蔗糖溶液B.6%的葡萄糖溶液

气体、液体和溶液的性质

第一章 气体、液体和溶液的性质 §1-1 气体的性质 本节的重点是三个定律: 1.道尔顿分压定律(Dalton’s law of partial pressures ) 2.阿码加分体积定律(Amagat’s law of partial volumes ) 3.格拉罕姆气体扩散定律(Graham’s law of diffusion ) 一、理想气体(Ideal Gases )――讨论气体性质时非常有用的概念 1.什么样的气体称为理想气体? 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微弱,一般可以忽略; 气体分子本身所占的体积远小于气体的体积。 即气体分子之间作用力可以忽略,分子本身的大小可以忽略的气体,称为理想气体。 2.理想气体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实际上不存在,但此概念反映了实际气体在一定条件下的最一般的性质。 3.实际气体在什么情况下看作理想气体呢? 只有在温度高和压力无限低时,实际气体才接近于理想气体。因为在此条件下,分子间距离大大增加,平均来看作用力趋向于零,分子所占的体积也可以忽略。 二、理想气体定律(The Ideal Gas Law ) 1.由来 (1) Boyle’s law (1627-1691)British physicist and chemist - The pressure-volume relationship n 、T 不变 , V ∝ 1/ p or pV = constant (2) Charles’s law (1746-1823)French scientist 1787年发现-The temperature-volume relationship n 、p 不变 , V ∝ T or V /T = constant (3) Avogadro’s law (1778-1823)Italian physicist Avogadro’s hypothesis :Equal volumes of gases at the same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contain equal numbers of molecular. Avogadro’s law The volume of a gas maintained at constant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is directly proportional to the number of moles of the gas. T 、p 不变 , V ∝ n 2.理想气体方程式(The ideal-gas equation ) 由上三式得:V ∝ nT / p ,即pV ∝ nT ,引入比例常数R ,得:pV = nRT pV = nRT R---- 摩尔气体常量 在STP 下,p =101.325kPa, T =273.15K n =1.0 mol 时, V m =22.414L=22.414×10-3m 3 R =8.314 kPa ?L ?K -1?mol -1 nT pV R =K 15.2731.0mol m 1022.414Pa 1013253 3???=-1 1K mol J 314.8--??=

最新资产评估师-经济法-基础班讲义01-第一章 法学基础知识汇总

2013资产评估师-经济法-基础班讲义01-第一章法学基础知 识

第一章法学基础知识 第一节法的概念、特征、渊源和体系 一、法的概念 法是反映由一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国家制定或者认可(体现国家意志(最主要特征))并得到国家强制力保证的、通过赋予社会关系参加者权利与义务的方式实现的规范体系。 二、法的渊源 法的渊源指法的效力来源,包括法的创制方式和法律规范的外部表现形式。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例题·单选题】关于法的渊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法的渊源指法的创制方式和法律规范的外部表现形式 B.在我国,判例法不是法的渊源之一 C.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发展时期,法的渊源往往不同 D.学说和学理是法的最主要表现形式之一 [答疑编号6147010101]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制定法、判例法、习惯法是法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 三、法律体系 法律体系是由不同的法律部门组成的。 (一)法律部门的概念及划分标准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

1.法律部门的划分,由法律调整的对象(What,主要标准)和法律调整的方法(How)决定。 2.法律体系是相对稳定的。对法律体系进行部门划分是永无止境的。 (二)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第二节经济法的概念、地位和基本制度 一、经济法的特征、原则 1.特征: 2.原则:社会本位原则、平衡协调原则(主导性原则)、权责利效相统一原则(根本性原则)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4

3.地位:独立的法律部门 二、经济法律关系 经济法律关系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要素构成。 (一)主体:消费者、经营者和经济管理者 【注意】国家、各级政府或国家机关、其他国家机构或组织、被授权的行业协会或者其他组织是经营管理者。 (二)客体:主要是经济行为 (三)内容:权利和义务 特点:公私交织(经营管理者的职权不能随便抛弃);强调当事人之间的协调 三、经济法的基本制度 【例题·多选题】下列属于宏观调控法制度的是()。 A.《企业所得税法》 B.《反垄断法》 C.《产品质量法》 D.《证劵业监管法》 E.《预算法》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5

第一章 气体、溶液和胶体分散系

第一章 气体、溶液和胶体分散系 5. 正常人血浆中Ca 2+和HCO 3-的浓度分别是2.5 mmol·L -1和27 mmol·L -1,化验测得某病人血浆中Ca 2+和HCO 3-的质量浓度分别是300 mg·L -1和1.0 mg·L -1。试通过计算判断该病人血浆中这两种离子的浓度是否正常。 解:该病人血浆中Ca 2+ 和HCO 3-的浓度分别为 1 1-1 222L mmol 5.7mmol mg 40L mg 003 )(Ca ) (Ca )(Ca --+++?=??==M c ρ 121-1-3-3- 3L mmol 106.1mmol mg 61L mg .01 ) (HCO )(HCO )(HCO ---??=??==M c ρ 该病人血浆中Ca 2+和HCO 3-的浓度均不正常。 7. 某患者需补充0.050 mol Na +,应补充多少克NaCl 晶体? 如果采用生理盐水(质量浓度为9 g·L -1) 进行补Na +,需要多少毫升生理盐水? 解:应补NaCl 晶体的质量为 m (NaCl) = n (NaCl) · M (NaCl) = n (Na +) · M (NaCl) = 0.050 mol ×58.5 g·mol -1 = 2.93 g 所需生理盐水的体积为 mL 325L 325.0L g 9mol g 58.5mol 0.050)NaCl (11 -==???==-盐水盐水ρm V 16.从某种植物中分离出一种结构未知的有抗白血球增多症的生物碱, 为了测定其摩尔质量,将19.0 g 该物质溶入100 g 水中,测得溶液的凝固点降低了0.220 K 。计算该生物碱的摩尔质量。 解:该生物碱的摩尔质量为 f A B f B T m m k M ???= 1331mol g 106.1K 0.220kg 10100g 0.19mol kg K 86.1---??=?????= 19. 蛙肌细胞内液的渗透浓度为240 mmol·L -1, 若把蛙肌细胞分别置于质量浓度分别为10 g·L -1,7 g·L -1和3 g·L -1 NaCl 溶液中,将各呈什么形态? 解:10 g·L -1,7 g·L -1和 3 g·L -1 NaCl 溶液的渗透浓度分别为 1 111 os1L mmol 342L mol 0.342mol g 58.5L g 102(NaCl)----?=?=???=c 1 111 os2L mmol 402 L mol 0.240mol g 58.5L g 72(NaCl)----?=?=???=c

第一章 资产评估-经济法法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法学基础知识 ◆考情分析 ◆本章重点 1.诉讼时效(每年考核) 2.行政复议 3.行政许可 第一节法的概念、特征、渊源和体系 一、法的概念 法是反映由一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国家制定或者认可并得到国家强制力保证的、通过赋予社会关系参加者权利与义务的方式实现的规范体系。(要求:通过概念掌握特征和渊源) 概念剖析: 1.特征:(1)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则——体现国家意志(最主要特征) (2)法通过确定社会关系参加者的权利与义务的形式调整社会关系。(特殊性) (3)法得到国家强制力的保证。 2.渊源:制定或者认可——制定法、习惯法 二、法的渊源 法的渊源指法的效力来源,包括法的创制方式和法律规范的外部表现形式。 1.制定法(成文法) 由国家机关依照一定程序制定颁布的,通常以条文形式表现出来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2.判例法 法院对于诉讼案件所作判决之成例,对于法院以后审理类似案件具有普遍约束力。 在当代中国,判例不是法的渊源。 3.习惯法 习惯法指经有权的国家机关以一定方式认可,赋予其法律规范效力的习惯和惯例。 4.学说和法理 学说指法学家对法律问题的见解或观点,法理指法的基本精神。特定历史条件下出现。三、法律体系

法律体系是由不同的法律部门组成的。 (一)法律部门的概念及划分标准 1.法律部门的划分,由其客观实际情况决定。这种客观实际情况就是法律调整的对象(主要标准)和法律调整的方法。 2.法律体系是相对稳定的。 (二)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当代中国法律体系由三个不同层级的法律规范和七个法律部门构成。——三层次七部门 1.三个层级的法律规范: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2.七个法律部门 第二节经济法的概念、地位和基本制度 一、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特征、原则 1.调整的对象:社会生产和再生产领域发生的宏观经济调控关系和市场规制关系 2.特征: (1)经济性。对象发生在直接物质生产领域,并具有经济目的性;直接赋以经济规则以法律效力。 (2)社会本位性。经济法在对经济关系的调整中立足于社会整体利益,在任何情况下都以大多数人的意志和利益为优先和首要考量。(举例:消费者保护) (3)规制性。在调整的目标和手段方面,经济法所具有的把积极的鼓励、促进、保护与消极的限制、约束和禁止相结合的特性。 (4)综合性。经济法是公法因素和私法因素相综合的法,同时经济法调整是将各种法律调整手段有机结合的综合调整。 3.原则:社会本位原则、平衡协调原则(主导性原则)、权责利效相统一原则(根本性原则) 二、经济法律关系 经济法律关系作为法律关系,也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要素构成。 (一)主体:消费者、经营者和经济管理者 (二)客体:主要是经济行为(比如财税调控行为、金融调控行为、对策行为) (三)内容:公私交织(对公责任不能随便抛弃),强调当事人之间的协调

第一章 气体自测题

第一章 气体自测题 1. 在温度恒定为25℃,体积恒定为25 dm 3的容器中,含有0.65 mol 的理想气体A , 0.35 mol 的理想气体B ;若向容器中再加人0.4 mol 的理想气体D , 则B 的分压力B p ( ), 分体积* B V ( )。 (A) 变大;(B) 变小;(C) 不变;(D) 无法确定。 2. 由A(g )和B(g )形成的理想气体混合系统,总压p =p A +p B ,体积V =*A V +* B V ,n =n A + n B 下列各式中,只有式( )是正确的。 (A) *B B B p V n RT =;(B) *A pV nRT =;(C) B B p V n RT =;(D) * A A A p V n RT =。 3. (1)在一定的T ,p 下(假设高于波义耳温度T B ): V m (真实气体)( )V m (理想气体) (2)在n ,T ,V 皆为定值的条件下: p (范德华气体)( )p (理想气体) (3)在临界状态下,范德华气体的压缩因子 c Z ( )1 (A)>;(B)=;(C)<;(D)不能确定。 4. 已知A(g )和B(g )的临界温度之间的关系为:c c (A)(B)T T >;临界压力之间的关系为: c c (A)(B)p p <。则A ,B 气体的范德华常数a 和b 之间的关系必然是:a (A)( )a (B); b (A)( )b (B)。 (A)>;(B)<;(C)=;(D)不能确定。 5. 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放有足够多的某纯液态物质,在相当大的温度范围内皆存在气(g )、 液(l )两相平衡。当温度逐渐升高时液体的饱和蒸气压* p 变大,饱和液体的摩尔体积V m (1) ( );饱和蒸气的摩尔体积V m (g )( );m m m =()()V V g V l ?-( )。 (A)变小;(B)变大;(C)不变;(D)无一定变化规律。 6. 在t =-50℃,V =40 dm 3的钢瓶内纯H 2的压力p =12.16 × 106 Pa 。此时钢瓶内H 2的相态必然是( )。 (A)气态;(B)液态;(C)固态;(D)无法确定。 7. 在温度恒定为373.15 K ,体积为2.0 dm 3的容器中含有0.035 mol 的水蒸气H 2O(g )。若向 上述容器中再加人0. 025 mol 的水H 2O(1)。则容器中的H 2O 必然是( )。 (A)液态;(B)气态;(C)气-液两相平衡;(D)无法确定其相态。 8. 当真实气体的温度T 与其波义耳温度T B 为:

第1章 气体和溶液练习题及答案

第1章气体、溶液和胶体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用来描述气体状态的四个物理量分别是(用符号表示)() A. n,V,p,T B. n,R,p,V C. n,V,R,T D. n,R,T,p 2.现有两溶液:A为mol·kg-1氯化钠溶液;B为mol·kg-1氯化镁溶液() A. A比B沸点高 B. B比A凝固点高 C. A比B沸点低 D. A和B沸点和凝固点相等 3.稀溶液在蒸发过程中() A.沸点保持不变 B.沸点不断升高直至溶液达到饱和 ' C.凝固点保持不变 D.凝固点不断升高直至溶液达到饱和 4.与纯液体的饱和蒸汽压有关的是() A. 容器大小 B. 温度高低 C. 液体多少 D. 不确定 5.质量摩尔浓度是指在() 溶液中含有溶质的物质的量 B. 1kg溶剂中含有溶质的物质的量 C. 溶剂中含有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中含有溶质的物质的量 6.在质量摩尔浓度为·kg-1的水溶液中,溶质的摩尔分数为() B. C. D. 7.下列有关稀溶液依数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是指溶液的蒸气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和渗透压 > B. 稀溶液定律只适用于难挥发非电解质的稀溶液 C. 稀溶液依数性与溶液中溶质的颗粒数目有关 D. 稀溶液依数性与溶质的本性有关 8.质量摩尔浓度均为mol·kg-1的NaCl溶液,H2SO4溶液,HAc溶液,C6H1206(葡萄糖)溶液,蒸气压最高的是() A. NaCl溶液 B. H2SO4溶液 C. HAc溶液 D. C6 H1206溶液 9.糖水的凝固点() A.等于0℃ B. 低于0℃ C. 高于0℃ D.无法判断

10.在总压力100kPa的混合气体中,H2、He、N2、CO2的质量都是,其中分压最小的是() A. H2 B. He C. N2 D. CO2 二、填空题 》 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表达式为。 2.按分散质颗粒直径大小,可将分散系分为,,。 3.·kg-1的KCl溶液,K2SO4溶液,HAc溶液,C6H1206溶液的渗透压由低到高的顺序为,凝固点由高到低的顺序。 4.稀溶液的依数性分别是、、和,其核心性质是。 5.已知水的K f为·kg·mol-1,要使乙二醇(C2H6O2)水溶液的凝固点为-10℃,需向100g水中加入g乙二醇。 6.将相同浓度的30mLKI和20mLAgNO3溶液混合制备AgI溶胶,其胶团结构为,进行电泳时,胶粒向极移动。 三、判断题 1.()液体的蒸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2.()液体的正常沸点就是其蒸发和凝聚速率相等时的温度。 3.()将100gNaCl和100gKCl溶于等量水中,所得溶液中NaCl和KCl的摩尔分数都是。4.()b B相等的两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溶剂相同时凝固点就相同。 5.()“浓肥烧死苗”的现象与溶液依数性中的渗透压有关。 、 6.()两种溶液的浓度相等时,其沸点也相等。 四、计算题 1.混合气体中含96gO2和130g N2,其总压力为120kPa,其中N2的分压是多少2.将(20℃,120KPa)氨气溶于水并稀释到250mL,求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3.某物质水溶液凝固点是℃,估算此水溶液在0℃时的渗透压。 4.取血红素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测得此溶液在20℃时的渗透压为336Pa 。

无机化学笔记 第一章 气体和稀溶液(详细版)

第一章 气体和稀溶液 一、混合气体的分压定律 1、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A 、理想气体:气体分子本身的体积可以忽略、分子间没有作用力的气体。理想气体实 际并不存在。当实际气体处于低压(<100kPa )、高温(>273K )时,可近似处理成理想气体。 B 、状态方程:PV nRT ==PM RT m PV RT M ρ?????→?=??变形,其中R 为气体摩尔常数,标况下,由状态方程可知33 31111101325P 22.41410m ==8.314P m mol K =8.314J mol K 1mol 273.15K PV a R a nT -----??=?????? 拓展:其中pV 的单位为23 J N m m N --??=?,故pV 的单位即功的单位,pV 为一种体积功。 2、混合气体的分压定律 A 、内容:混合气体的总压等于各组分气体的分压之和。 B 、数学表达式:B B p p =∑,式中,p 为混合气体的总压,B p 为组分气体B 的分压。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有 B B n RT p V = ① 而总压 B B p p =∑ ② 故由①②得到 B B p n p n = ??? →变形得 =B B B n p p px n = ③ 式中B x 称为组分气体B 的摩尔分数。 混合气体中组分气体B 的分体积B V 等于该组分气体单独存在并具有与混合气体B 相同温 度和压强时具有的体积。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易知 = B B B V n V n ?= 式中B ?称为组分气体B 的体积分数。代入③得 B B p p ?=

二、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稀溶液的蒸汽压下降、稀溶液的沸点升高和凝固点降低、稀溶液的渗透压能力等。『质点个数→∞?依数性→∞』 1、五种常见的溶液浓度表示方法(以下表达式中,B 表示溶质,A 表示溶剂) ①物质的量浓度:B B n c V = 单位为1mol L -? ②质量分数:B B m m ω= ③质量摩尔浓度:溶液中溶质B 的物质的量B n 除以溶剂A 的质量A m 称为溶质B 的质量 摩尔浓度,用符号B b 表示,单位为1mol kg -?。表达式为B B A n b m = ④摩尔分数:组分B 的物质的量B n 与混合物总物质的量n 之比称为组分B 的摩尔分数。 用符号B x 表示,单位为1。表达式为B B n x n = 对于由A 和B 两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易知1A B x x += ⑤质量浓度:=B B m V ρ 其单位是1g L -?或1mg L -? 2、稀溶液的依数性—只与溶质的微粒数有关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的性质 (一)稀溶液的蒸汽压下降(核心性质) 在一定温度下,将纯液体引入真空、密闭容器中,当液体的蒸发与凝聚速率相等时,液面上方的蒸汽所产生的压力称为该液体的饱和蒸气压,简称蒸气压。记作:*p ,单位:Pa 或kPa 。 a 、同一种液体,温度升高,蒸气压增大; b 、相同温度下,不同液体蒸气压不同; c 、当液体的蒸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时,液体沸腾,此时的温度称为该液体的沸点。 在溶剂中溶入少量难挥发的溶质后,一部分液面被溶质分子占据,在单位时间内从液面逸出的溶剂分子数减少相应地减少。当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时,溶液的蒸气压必定小于纯溶剂的蒸气压,这种现象称为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当溶剂或溶液与蒸气实现平衡时,若使蒸气压小于其饱和蒸气压,平衡右移,液体汽化;若使蒸气压大于其饱和蒸气压,平衡左移,气体液化。 经验公式: * A A p p x = 式中,p 为稀溶液的蒸气压,* A p 为溶剂 A 的蒸气压,A x 为溶剂的摩尔分数。由于1A x <,故有* A p p < 。 ????→公式变形 *A B p p x =(1-)

《法学基础知识》补修课期末考试复习指导.doc

《法学基础知识》补修课期末考试复习指导 一、课程说明 法茶基础知识是一门概要论述法学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的课稈。根据屮央电大的教学计划,从2006年秋季开始,法学木科学员大专是非法律专业的补修课程由原来的八门法学基础课程改为三门必修课,其屮《法学基础知识》是其屮的一门,属于省管课稈,由省电大负责组织命题与考试。该课稈一般开设在第4学期,4个学分,课内学时72,采用血授辅导。本课程所采用的主教材为《法学概论》,卢修敏主编,由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出版时间为2007年8月修订版。 二、考试说明 (一)考试方式 木课程的考核采取期末考试的方式进行考核。本课程期末考试采取闭卷方式。试题分为难、屮、易三个等级,分别占港面总成绩的25%、35%. 40%。 考卷采用百分制,以60分为及格线。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二)考核范|韦| 木课程的考核范围是主教材所涵盖的内容,具体见木指导所附复习要点。鉴于非法学专业毕业而参加“屮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法学专业木科阶段学习者还要补修民法和刑法,在木科教冇屮还要专门学习婚姻家庭法、知识产权、商法、劳动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等课稈,作为法学木科补修课的“法学基础知识”对民法、刑法、婚姻家庭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劳动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不作教学要求,否刃入考核内容。 (三)题型及分数比例。 木课程考试试卷采用的题型包括:填空题、不定项选择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共四种题型。各种题型的具体形式可参阅后面所附模拟试题。各种题型所占分数比例大致如下: 填空题30% 不定项选择题28% 简答题28% 案例分析题14% 三、复习要点 第一章法学总论 要点提示: 1.法的定义与特征 2決的耍寿 3〕法的渊誌与法的效力 4.法的作用 5.法律关系的概念、特征及要素 6.法律责任的概念 7.法的运行环节(法律制定、法律遵守、法律执行和法律适用) &法与政策的区别、 法与道徳的区别 第二章宪法 要点提示: 1.宪法的概念及特征 2.我国公民的基木权利 3.全国人大的性质和职权 4.屮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任期)

第一章气体的性质

一、单选题: 1.在温度、容积恒定的容器中,含有A 和B 两种理想气体,这时A 的分压分别是p A 和分体V A 。若在容器中再加入一定量的理想气体C ,问p A 和V A 的变化为:( ) A .p A 和V A 都变大; B .p A 和V A 都变小; C .p A 不变,V A 变小; D .p A 变小,V A 不变。 答案:C. 这种情况符合Dalton 分压定律,而不符合Amagat 分体积定律。 2.在温度T 、容积V 都恒定的容器中,含有A 和B 两种理想气体,它们的物质的量、分压和分体积分别为A A V ,p ,n A 和B B V ,p ,n B ,容器中的总压为p 。试判断下列公式中哪个是正确的( ) A .RT n V A A =p B .RT n n V A A B )(p += C .RT n V A A A =p D .RT n V B B B =p 答案:A. 只有(A)符合Dalton 分压定律。 3.已知氢气的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分别为Tc=33.3K ,pc=1.29×106Pa 。有一氢气钢瓶,在298K 时瓶内压力为98.0×106Pa ,这时氢气的状态为:( ) A .液态; B .气态; C. 气-液两相平衡; D. 无法确定。 答案:B. 仍处在气态区。 4.在一个绝热的真空容器中,灌满373K 和压力为101.325kPa 的纯水,不留一点空隙,这时水的饱和蒸汽压为:( ) A .等于零; B .大于101.325 kPa ; C .小于101.325 kPa ; D .等于101.325 kPa 。 答案:D. 饱和蒸汽压是物质的本性,与是否有空间无关。 5.真实气体在如下哪个条件下,可以近似作为理想气体处理( ) A .高温、高压; B .低温、低压; C .高温、低压;

2015年电大《法学基础知识》补修课期末考试复习指导

法学基础知识》补修课期末考试复习指导 一、课程说明法学基础知识是一门概要论述法学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的课程。根据中央电大的教学计划,从2006 年秋季开始,法学本科学员大专是非法律专业的补修课程由原来的八门法学基础课程改为三门必修课,其中《法学基础知识》是其中的一门,属于省管课程,由省电大负责组织命题与考试。该课程一般开设在第 4 学期, 4 个学分,课内学时72,采用面授辅导。本课程所采用的主教材为《法学概论》,卢修敏主编,由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出版时间为2007 年8 月修订版。 二、考试说明 (一)考试方式本课程的考核采取期末考试的方式进行考核。本课程期末考试采取闭卷方式。试题分为难、中、易三个等级,分别占卷面总成绩的25%、35%、40%。 考卷采用百分制,以60 分为及格线。考试时间为90 分钟。 (二)考核范围本课程的考核范围是主教材所涵盖的内容,具体见本指导所附复习要点。鉴于非法学专业毕业而参加“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法学专业本科阶段学习者还要补修民法和刑法,在本科教育中还要专门学习婚姻家庭法、知识产权、商法、劳动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等课程,作为法学本科补修课的“法学基础知识”对民法、刑法、婚姻家庭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劳动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不作教学要求,不列入考核内容。 (三)题型及分数比例。 本课程考试试卷采用的题型包括:填空题、不定项选择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共四种题型。各种题型的具体形式可参阅后面所附模拟试题。各种题型所占分数比例大致如下: 填空题30% 不定项选择题28% 简答题28% 案例分析题14% 三、复习要点 第一章法学总论 要点提示: 1. 法的定义与特征 2. 法的要素 3. 法的渊源与法的效力 4. 法的作用 5. 法律关系的概念、特征及要素 6. 法律责任的概念 7. 法的运行环节(法律制定、法律遵守、法律执行和法律适用) 8. 法与政策的区别、法与道德的区别 第二章宪法 要点提示: 1. 宪法的概念及特征 2.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3. 全国人大的性质和职权 4.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任期)

新教材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第二章 气体、固体和液体(知识点详解及配套习题)

第二章气体、固体和液体 1. 温度和温标 ...................................................................................................................... - 1 - 2. 气体的等温变化............................................................................................................. - 11 - 3. 气体的等压变化和等容变化......................................................................................... - 20 - 4. 固体 ................................................................................................................................ - 37 - 5. 液体 ................................................................................................................................ - 45 - 章末复习提高...................................................................................................................... - 54 - 1. 温度和温标 一、状态参量与平衡态 1.热力学系统:由大量分子组成的系统。 2.外界:系统之外与系统发生相互作用的其他物体。 3.状态参量:为确定系统的状态所需要的一些量,如:体积、压强、温度等。 4.平衡态:无外界影响,状态参量稳定的状态。 说明:平衡态是状态参量,不是过程量,处于平衡态的系统,状态参量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变化。 二、热平衡与温度 1.热平衡:如果两个系统相互接触而传热,这两个系统的状态参量将会互相影响而分别改变。经过一段时间,各自的状态参量不再变化了,即这两个系统达到了热平衡。 2.热平衡定律: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彼此之间也必定处于热平衡。 3.温度:处于热平衡的系统之间有一“共同热学性质”,即温度。这就是温度计能够用来测量温度的基本原理。 三、温度计与温标 1.温度计

第一章 气体.doc

第一章气体 一﹑选择题 1. 两瓶温度不同的压缩氧气A和B,A的出口压力大于B的出口压力,因此,A 瓶中的气体密度要比B瓶中的。 ①大②小③相等④不能确定 2.A球中装有1mol的理想气体,B球中装有1mol非理想气体,两球中气体的 PV m 相同,在小于, T P的温度,压力下,非理想气体将比理想气体的温度。 C C ①高②低③相等④不能确定 3.气体液化的必要条件是。 ①压力大于临界压力②温度小于临界温度 ③体积等于临界体积④加大压力 4.若某实际气体的体积小于同温同压同量的理想气体体积,则其压缩因子应为 。 ①等于零②等于1 ③小于1 ④大于1 5.在下列有关临界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①饱和液体和饱和蒸气压的摩尔体积相同 ②临界点所对应的温度是气体可以加压液化的最高温度 ③气体不能液化 ④临界温度、临界体积临界压力皆为恒定值 6.为识别各类气瓶,实验室和实际生产中,在氢气钢瓶外表面上所涂的颜色为 。 ①天蓝色②黑色③深蓝色④白色

二、计算题 1、 在00C 和101.325KPa 下,2CO 的密度是31.96/kg m ,试求2CO 气体在86.66KPa 和250C 时的密度。 2、300K 、101.325KPa 时,将一敞口容器加热到500K ,然后封闭其敞口,并冷却至原来温度,求这时容器内的压力。 3、270C 、100KPa 下,0.13dm 的含有2N 、2H 、3NH 的混合气体,经用H 2SO 4溶液吸收NH 3后,混合气体的体积减少到0.0863dm ,试求混合气体中NH 3的物质的量及分压。 4、含有4.4g 2CO 、14g 2N 和19.2g 2O 的混合气体,其总压为52.02610Pa ?,求各组分的分压。 5、体积为335.0010m -?的高压锅内有0.142kg 的氧气,温度为350K ,试用范德华方程式计算氯气的压力。 6、试用压缩因子图求温度为291.2K 、压力为150MPa 时甲烷的密度。

法学基础知识纲要

第一章法的一般原理 一、法的概念、特征和本质 1.法的定义 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权利好义务为调整机制,以人的行为及行为关系为调整对象,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所期望的社会关系和价值目标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 2.法的特征 (1)调整行为关系的规范。(2)由国家专门机关制定、认可和解释,并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3)以权利义务双向规定为调整机制。(4)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3.法的本质 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法体现的是整个统治阶级的意志,而不是统治阶级中个别人或少数人的意志,同时也不是统治阶级每个成员个人意志简单的相加。 二、法的起源和发展 法的渊源,也被称为法的形式,是指由一定的有权国家机关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表现形式。当代中国法的渊源主要有:宪法、法律、行政法规、一般地方性法规、自治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等。 (一)法的渊源 1.宪法 作为法的形式,宪法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经由特殊程序制定和修改的,综合性地规定国家、社会和公民生活的根本问题,具有最高法的效力的一种法。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2.法律 法律是由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 修改、补充、废止的。根 据《立法法》第7条规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 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 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 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除 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 他法律;在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 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 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 原则相抵触。” 3.行政法规 行政法规是由国务 院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 件,是国家行政机关体系 中最高的规范性文件。 4.地方性法规 地方性法规,是指法 定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依照法定的权限,在不同 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 抵触的前提下,制定和颁 布的在本行政区域范围 内实施的规范性文件。 5.自治法规 自治法规是民族区 域自治地方,即自治区、 自治州、自治县人大制定 的与民族区域自治有关 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包括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 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可以 依照当地民族的特点,对 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 作出变通规定,但不得违 背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 基本原则,不得对宪法和 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 以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 法规专门就民族自治地 方所作的规定作出变通 规定。 6.规章 规章通常称行政规 章,是国家行政机关依照 行政职权所制定、发布的 针对某一类事件或某一 类人的一般性规定,是抽 象行政行为的一种。规章 包括部门规章和地方人 民政府规章。 (二)规范性法律文 件的效力等级 上述各种法的渊源 都具有法的效力,但它们 的效力等级又是有差别 的。 1.宪法具有最高的 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 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 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 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2.法律的效力高于 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规章。行政法规的效力高 于地方性法规、规章。 3.地方性法规的效 力高于本级和下级地方 政府规章,省、自治区的 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的 效力高于本行政区域内 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 制定的规章。 4.自治条例和单行 条例的优先适用效力,经 济特区法规的优先适用 效力。自治条例和单行条 例依法对法律、行政法 规、地方性法规作变通规 定的,在本自治地方适用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 规定:经济特区法规根据 授权对法律、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作变通规定 的,在本经济特区适用经 济特区法规的规定。 5.部门规章之间、部 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 之间具有同等效力,在各 自的权限范围内施行。 6.特别规定优于一 般规定、新的规定优于旧 的规定的原则:同一机关 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 单行条例、规章,特别规 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 适用特别规定;新的规定 与旧的规定不一致的,适 用新的规定。 三、法的效力 法的效力是指法具 体生效的范围,及法在适 用对象、时间和空间三方 面的效力范围。 1.法的对象效力 第一,中国公民、法 人好其他组织在中国领 域内一律适用中国法,在 国外仍受中国法的保护 并履行中国法定义务,同 时也遵守所在国的法。第 二,我国法律对外国的适 用包括两种情况:(1)在 中国领域内的外国人,除 享有外交特权好豁免权 或法有另外规定者外,一 律适用我国法律;(2)外 国人在中国领域外对中 国或中国公民、法人犯 罪,按中国刑法规定的最 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 刑的,可适用中国刑法规 定,但按犯罪地的法不受 处罚的除外。 2.法的空间效力 (1)有的法在全国范 围有效;(2)有的法在一 定区域内有效;(3)有的 法具有域外效力。 3.法的时间效力 是指法的效力的起 止时限以及对其实施前 的行为有无溯及力。法开 始生效的时间:一是自公 布之日起生效;二是公布 后经过一段时间生效。法 终止生效的时间:一是以 新法取代旧法,使旧法终 止生效;二是有些法完成 了历史任务而自然失效; 三是发布特别决议、命令 宣布废止某项法;四是法 本身规定了终止生效的 日期。 注意:法的溯及力, 指新法颁布后对它生效 前所发生的事件和行为 可加以适用的效力。法原 则上不溯及既往,但法律 有特别规定的除外。 四、法的作用 法的作用泛指法对 人们的行为及社会关系 和社会生活发生的影响。 1.法的规范作用 作为国家制定的社 会规范,法具有告示、指 引、评价、预测、教育和 强制等规范作用。 (1)告示作用:法律 代表国家关于人们应当 如何行为的意见和态度。 (2)指引作用:法是 通过人们在法律上的权 利和义务以及违反法律 规定应当承担的责任来 调整人们的行为的。 (3)评价作用:法律 作为一种行为标准好尺 度,具有判断、衡量人们 的行为的作用。 (4)预测作用:根据 法律规定,人们可以预先 知晓或估计到人们相互 间将如何行为。 (5)教育作用 (6)强制作用:在于 制裁违法行为。 2.法的社会作用: (1)维护统治阶级的 阶级统治。 (2)执行社会公共事 务。 五、法的运行过程 (一)立法 1.立法的概念 立法是指由特定主 体,依据一定职权好程 序,运用一定技术,制定、 认可和变动法这种特定 社会规范的活动。 2.中国立法指导思 想 当代中国立法总的 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立法 观。 当代中国立法基本 指导思想,是中国化的马 克思主义——毛泽东思 想和邓小平理论。 我国现阶段立法的 指导思想,必须是以建设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 导,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服务,而不能以别 的思想为指导,不能离开 社会主义解放生产力、发 展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 3.中国立法的基本 原则 立法的基本原则:(1) 立法必须以宪法为依据; (2)立法必须从实际出 发;(3)总结实践经验与 科学预见相结合;(4)吸 收、借鉴历史和国外的经 验;(5)以最大多数人的 最大利益为标准,立足全 局,统筹兼顾;(6)原则 性和灵活性相结合;(7) 保持法律的稳定性和连 续性与及时立、改、废相 结合。 4.我国立法的基本 程序 立法的基本程序包 括法律案的提出、法律案 的审议、法律草案表决稿 的表决和法律的公布等 四个阶段。 (1)法律案的提出。 法律案的提出是指依法 有专门权限的国家机关 和个人向立法机关提出 创制、修改、补充或废止 某项法律的法律案。 (2)法律案的审议。 法律案的审议是指立法 机关对已列入会议议程 的法律案进行审查和讨 论。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 会议议程的法律案,一般 经过三次常务委员会会 议审议后交付表决。 (3)法律草案表决稿 1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