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7届一轮复习岳麓版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单元总结 教案

2017届一轮复习岳麓版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单元总结 教案

单元自主学习课(一)

1知识结构认读

认读要领

一个核心: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两大阶段:先秦时期政治制度、秦汉至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

三条线索:君主专制的演进、中央集权的加强、选官制度的演变。

2重大历史趋势

角度一“家国一体”的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演变

【精要归纳】西周时期,以分封制为基础、宗法制为核心,辅之以礼乐制度,共同构成了“家国一体”的社会等级权力结构。早期政治制度呈现“家国一体”的特点,带有浓厚的宗族色彩;等级森严;中央尚未建立起对地方的绝对集权。秦朝时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考题例证】(2015·课标全国Ⅱ,25)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解析从材料可知汉宣帝强调的是天子与称职郡守能维护天下稳定,后被历代帝王重申,可知古代重视地方官吏的管理,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中央和地方权力关系的变化,故B项错误;“良二千石(郡太守)”意思是称职的郡守,后来帝王采用的是维护官吏清廉的观念,而不是采用汉代的地方行政制度,故C 项错误;D项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 A

角度二封建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相结合的政治制度的演变历程

【精要归纳】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演变过程中始终伴随着皇权与相权、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两对矛盾。君主通过调整中央机构与地方管理体制、监察中央与地方官吏、改革官员的选拔与任用及加强思想控制等措施,导致了两大演变趋势:皇权日益加强,相权日益削弱,直至废除丞相;中央的权力日益加强,地方权力日益削弱,中央对地方控制不断加强。

【考题例证】(2012·课标全国,29)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C.专制程度随着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解析本题解题关键是准确把握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的特征。A项不确切,中央集权、思想大一统等都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B项说法不恰当,分散的小农经济是专制权力产生的经济基础;D项与史实不符。古代中国专制程度随着历史的发展进程而不断加强,C项与史实相符。

答案 C

3主流社会思潮

主题一商周时期的宗法思想观念——封建皇权政治与历史遗存的源头

【主题评说】宗法制是西周统治者利用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护政治上尊卑贵贱有序的社会政治制度。虽然随着周代统治的崩溃而结束,但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尊重传统、重视祖先的观念对封建政治乃至当今社会影响至深。封建社会

中皇位继承的嫡长子制原则、“家国同治”的统治理念;当今,海内外民间的尊宗敬祖、认宗归祖、渴望亲情的传统观念、祭祖扫墓等社会风俗都是这种重视血缘亲情的文化传统的体现。宗法观念成为中国的传统思想,形成中华民族的亲情之爱。

【考题例证】(2013·海南单科,2)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不仅是周朝分封制的基础,对后世也有深刻影响。这表现在()

A.一夫多妻习俗长期延续

B.皇位继承“立嫡不以长”

C.诸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

D.婚姻中的“门当户对”

解析题目要求回答宗法制对后世的影响,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度,我国大部分朝代的皇位继承采用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度,故选B。一夫多妻制在宗法制之前就已经存在,排除A。宗法制分大宗和小宗,排除C。宗法制是协调家族内部关系,排除D。

答案 B

主题二隋唐科举制体现的相对公平、开放思想——当今社会选拔人才制度的借鉴

【主题评说】追求公平、公正是人类有史以来孜孜不倦的追求,也是当前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构建公平、正义社会的需求。由此可以联想到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高考特别重视对古代选官用人制度特别是科举制的命题考查,主要从科举制的特点、演变及影响角度,理解认识科举制度的发展演变阶段及对西方文官制度的影响,综合认识古代选官用人制度对今天完善现代公务员考试制度的借鉴意义,有利于进一步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惩治腐败,建立公平、清正、廉洁的社会。【考题例证】(2014·海南单科,5)唐代否定了按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及等额推荐的察举制,实行分科考试、差额录取的科举制,这反映出唐代()

A.官员特权受到否定

B.君主集权得到强化

C.选才注重知识水平

D.选官重视思想品德

解析据题干情境中“分科考试、差额录取”信息,说明科举制注重才学,故选C项。科举考试并不是当时唯一的选官途径,官员特权只是受到限制而不是否定,A项错误;科举制是扩大官吏来源,对君主集权效果不明显,B项错误;重视思想品德是察举制的选官标准,D项错误。

答案 C

4中外对比命题

对比点一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与古希腊城邦的差异

【精要点拨】

认为中国周代和古希腊的国体相同点最多。中国周代和古希腊政治上的相似之处应是()

A.分封诸侯、城邦国家

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C.小国寡民、等级森严

D.贵族政治、列国分立

解析迁移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前期和中国周代都是贵族政治,古希腊城邦林立,中国周朝也是分封的诸侯国林立,故选D项。古希腊没有分封诸侯,排除A 项;周朝和古希腊均无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排除B项;周代并非小国寡民,排除C项。

答案 D

对比点二17~18世纪中西方的社会转型

【精要点拨】

材料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建筑和政治关系的角度进行中英比较。 解析 图片反映了清朝皇帝治国理政的太和殿、英国王宫和首相官邸,从图片可看出,太和殿高大雄伟,白金汉宫工整威严,唐宁街10号平实素朴。然后再结合中国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加强的相关史实及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相关内容予以解读,进一步提取出建筑背后所蕴含的政治特点,如中国的皇权至上,英国国王的统而不治、地位尊贵以及首相的民主政治。中英比较可从中英建筑的历史传承、历史归宿、现实影响等角度进行拓展性作答。

答案 (1)提取信息准确,中英比较符合史实。

示例:太和殿高大雄伟,象征皇权至上;白金汉宫工整威严,显示君主立宪制下的国王享有尊贵地位;唐宁街10号平实素朴,却是英国行政中枢,体现民主政治风格。

(2)概括综合。

示例:历史上的一些建筑可视为物化的政治制度、直观的权力结构和有形的政治文化。考生从相关建筑的历史传承、历史归宿、现实影响等角度进行拓展性做答,可加2分,但本题总分不得超过12分。如太和殿现为供人参观的古迹,反映出中国已经告别君主专制、走上民主道路。

5史学素养提升

史料史学研究——史料鉴别·研读·论证

通常所说的史料,就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并帮助我们认识、解释和重构历史过程的痕迹,具体说就是研究历史和编纂史书所用的资料。史料是研究历史、获取历史结论的直接或者间接依据,在历史研究与学习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鉴别运用史料,解读获取信息,加强处理史料的能力,也是高考考查目标中属于“解读和获取信息”能力范畴,正确处理史料,要求对史料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处理,从而获取有效信息,为解答试题提供必要的帮助。

一、史料分类鉴别

1.史料的分类

(1)按表现形式分:文献史料(指文字形式记载的史料)、实物史料(历史上人类活动的各种物件)与口述史料(口头叙述并记录下来的资料)。

(2)按资料价值分:第一手史料:原始史料,即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发生时代流传下来的材料,直接反映了研究对象的情况;第二手史料:经过后人转述、记录或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的材料,间接反映了研究对象的情况。这类史料跟三类史料的关系是:实物史料一般都是第一手的;文献史料中第二手居多;口述史料辗转相传,需要仔细甄别。

(3)其他史料分类:分为有意史料(官方组织编写)与无意史料(官方无意遗留下来的档案、文件及私人日记等):“正史”(官方记载)与“野史”(私家编撰史书或民间记载);从史料价值看,无意史料多为第一手史料。

2.鉴别原则

(1)重视史料来源的真实性,选取第一手原始史料。

(2)坚持正确的史学观。

(3)选取客观公正、正确的史料。

(4)对史料要合理利用,做到史论结合。

(5)搜集更多的史料,利用多种史料进行甄选、辨别。

【考题例证】(2013·浙江文综,13)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商王的世系,但长期以来并不能确定该记载是否真实。19世纪末20世纪初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证实《史记》的记载基本上是正确的。这说明()

A.考古资料比文献材料更真实

B.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客观性

C.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

D.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

解析本题以甲骨文证实《史记》记载商王世系的真实性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描述阐释和论证问题的能力。“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属考古发现,《史记》对商王世系的记载及对其后世长期的不确定属于历史研究的范畴;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其证实,说明了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D项正确;实物资料可用来验证文献资料记载的真实性,A项所述不确切;B项通过材料信息无从体现;考古的主要对象是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的实物资料,历史记载中当事人的文字记述、社会遗存等不一定非要经过考古发现来证实,排除C项。

答案 D

二、研读论证史料

1.捕捉时空要素

历史指的是过去发生的事情,所以必须依托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时间的表示方法主要有公历纪年法,朝代纪年法,皇帝年号纪年法,民国纪年法,干支纪年法;注意公元前后,某世纪或者年代的初期、中期、末期等;历史事件发生的某洲、某国、某地区、某城市等。抓住这些要素,可以帮助考生对材料作出比较准确的判断。

2.抓关键词、关键句

历史试题所提供的史料,并非所有文字都是有用的,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起铺陈、解释作用的,真正对解题起关键作用的,往往是某个词或句子。只有抓住了关键词、句,才能正确理解材料,正确解答题目。关键词、句一般都具有如下特征的一种:历史概念(如工农武装割据);历史事件名称(如辛亥革命);历史人物(如康有为);特有历史名词(如租界)等。关键词、句或是上述历史要素本身,或是对这

些要素的解释。

3.“论从史出”的方法

“论从史出”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也是中学历史教学要求遵循的基本原则。历史研究的任务就是依据史料发现隐藏在史料背后的历史事实。因此,根据史料推出历史结论在高考试题中较为常见。破解这类试题的最佳策略就是始终坚持“充分条件”的原则,即“如果有A(史料),则必然有B(结论)”,就像胡适所说:“有一份证据说一分话”。这对于史料的解读非常关键。

【考题例证】(2013·福建文综,17)清末传教士明恩溥记述:“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有的直到九十高龄终于拿到文凭方可罢休,有的则死于这一过程中。功名利禄一类的解释是无法说清楚的……九十高龄之后,即便考中又怎么样?唯一的解释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禀赋。”该材料()

A.批判学子追求功名利禄

B.表明科举制下学子的愚昧无知

C.折射出学子的价值取向

D.反映出科举制失去人才选拔功能

解析传教士明恩溥记述的中国学子热衷于科举考试的现象,是由于追求功名利禄的价值取向决定的,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折射出学子的价值取向,故C 项正确。“九十高龄之后,即便考中又怎么样”只是对高龄考中价值的怀疑,而非批判学子追求功名利禄,排除A项。B、D两项材料无从反映。

答案 C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