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4.1人口与人种 每课一练(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4.1人口与人种 每课一练(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4.1人口与人种 每课一练(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4.1人口与人种 每课一练(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

1.关于人口增长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在世界各地都一样

B.经济发达的国家人口增长速度快

C.1930年以后,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有所减缓

D.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用的时间越来越短

2.某一地区在一年中平均每1000人当中,出生并成活25个婴儿,死亡10个,这个地

区一年中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

A.千分之二十五

B.千分之十五

C.百分之二十五

D.百分之十五

3.关于人口密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的疏密不同可用人口密度来表示

B.一个国家的人口越多,人口密度越大

C.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的国家,人口密度大

D.经济发达的国家,人口密度大,发展中国家,人口密度小

4.关于城市人口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城市人口的比重大小,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B.近几十年来,世界城市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C.现在大量人口从农村涌进城市,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

D.城市问题的产生与城市人口过多有很大的关系

5.甲地的面积100平方千米,人口总数为20万人,乙地的面积150平方千米,人口总数为45万人。下列

结论正确的是

A.甲地的人口密度为20人/平方千米

B.乙地的人口密度为45人/平方千米

C.甲地的人口要比乙地稠密

D.甲地的人口要比乙地稀疏

6.目前七大洲中尚未有人定居的是

A.南极洲

B.大洋洲

C.非洲

D.南美洲

7.有关人口密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密度一般是指平均每平方米内居民的人数

B.凡是沿海地区都是人口稠密地区

C.凡是降水多、气温高的地区都是人口稠密地区

D.世界上高寒地带、干热地带和湿热地带,人口都很稀少

8.下列四大地形区中,人口最稠密的是

A.亚马孙平原

B.撒哈拉沙漠

C.青藏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9.关于人口增长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在世界各地都一样

B.经济发达的国家人口增长速度快

C.1930年以后,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有所减缓

D.从1830年以来,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用的时间越来越短

10.某一地区在一年中平均每1000人当中,出生并成活25个婴儿,死亡10个,这个地区一年中人口自然增

长率为

A.千分之二十五

B.千分之十五

C.百分之二十五

D.百分之十五

11.关于人口密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的疏密不同可用人口密度来表示

B.一个国家的人口越多,人口密度越大

C.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的国家,人口密度大

D.经济发达的国家,人口密度大,发展中国家,人口密度小

12.下列地区属于人口稠密地区的是

A.亚洲东部和南部

B.欧洲北部和东部

C.北美洲的西部和北部

D.南美洲的北部和南部

13.世界人口增长大大加快是在

A.十八世纪以前

B.十五世纪以后

C.十八世纪以后

D.二十世纪以后

右图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分析回答14~16题。

14.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5.四国人口中出现负增长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6.①国最有可能在

A.欧洲

B.南美洲

C.亚洲

D.非洲

17.下列关于当前世界人口增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发展中国家增长快

B.发达国家增长快

C.所有国家都增长快

D.欧洲国家增长快

18.下列四个地区,人口分布最稀疏的是

A.亚洲东部和南部

B.非洲北部

C.北美洲东部

D.欧洲

19.下列关于人口增长与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密度大的地区的自然增长率也大

B.用人口密度大小表示人口疏密程度

C.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必然导致人口密度减小

D.人口自然增长率大的地区,城市、工业和交通都较发达

20.右面漫画反映的主题是

A.从世界范围看,人口增长速度过快、过多

B.世界资源数量能够满足人类的需要

C.人口的增长与环境、资源互相协调

D.人口增长过快导致资源消耗过度,资源短缺

二、综合题

21.读“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世界人口从1830年的10亿到1999年的60亿,人口每次增加10亿所需的时间,把结果填入下表中。

(2)表中数值的变化规律说明了什么问题?

归纳: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

(3)人口自然增长率= - 。当人口自然增长率<0时,表示人口数量,当人口自然增长率﹥0时,表示人口数量。

22.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回答问题。

(1)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四个地区共同特点是什么?填在下面空格处。

①在海陆位置方面:;

②在气候方面:;

③在地形方面:。

(2)图中A、B、C、D四地,人口稀少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A.;

B.;

C.;

D.。

(3)由图可看出,人口最多的大洲是洲,最少的是洲(南极洲除外)。

(4)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位于洲,人口居世界第二位的国家位于洲。

23.读漫画“苦难的母亲”,完成下列问题。

(1)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主要存在于下列哪些地区()

A.欧洲一些国家

B.北美洲国家

C.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

D.大洋洲的澳大利亚与新西兰

(2)下列现象中,与人口增长过快无关的是()

A.毁林开荒,过度放牧

B.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

C.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

D.就业困难,住房紧张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B

3.A

4.C

5.D

6.A

7.D

8.D

9.D 10.B 11.A 12.A 13.D 14.C 15.A 16.A 17.A 18.B 19.B 20.D

二、综合题

21、(1)

(2)逐步加快

(3)出生率死亡率减少增加22、(1)近海温暖湿润平原

(2)A地是终年严寒的高纬度

B地是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C地是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

D地是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

(3)亚洲南极

(4)亚亚

23、(1)C

(2)C

新人教版初一生物上册教案(全)

《致同学们》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生物课的兴趣,为以后的生物教学打下基础。 2、学生初步了解生物课的教学流程,以适应以后的教学。 重点和难点:激发学生对生物课的兴趣。 用具:动物彩图,病例资料,书本彩图,课件 教学过程: 好,同学们,我们今天上什么课啊?(生物课)这是同学们上初中后新开的课程之一,相信你们都对这新的科目很好奇。你们喜欢生物吗?生物无处不在,首先,告诉我,在你们的理解中,生物包括哪些方面呢?(动物,植物,菌类)我们先来看一些图片。(出示生物发展史)我们生活的家园地球的历史已经有46亿年了,但我们人类的历史只有一小段,那么在我们人类出现之前的那段时期地球上有些什么生物呢?而这些动物现在还存在吗?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简单介绍)这些动物现在我们还能看到吗?为什么呢?大家想一下。那生物除了动物之外还有其他吗?像我们漂亮的校园里面都种满了各种各样的树,为什么有的树能长成几十米高,有的却长在地上当地毯来观赏呢?除了动物,植物,还有一些我们看不见的生物在我们身边。大家说一下?刚才我们所说的动物,植物,微生物那都是一些生命的现象,我们书本上《致同学们》那一页中说到,生物学除了研究这些不同生命的现象之外,还要研究生命活动规律。我们生命活动的规律有哪些呢?像我们常说多喝牛奶会长高,这就是因为牛奶中含有钙,钙是我们骨骼中重要的组成成分。我们生物学是农学,医学,林学,环境科学等等学科的基础,书本上也举了好多生物学用在其他方面的例子,我们看看图3中的幼儿预防接种,同学们都有接过种吧?我们为什么要接种呢?接进去我们体内的其实也是一种病毒,只是它的毒性很小,对我们人体无害,但是注入这种病毒之后我们人体就会产生相应的抵抗能力,以后遇到毒性大的病毒也不怕了。(还有书本上的其他例子逐步介绍。)(学生提出问题再讨论解决) 我们生物课是一门新课程,很多同学对生物课的课堂要求不是很明白,现在我提出几点要求,希望同学们认真遵守: 课前十分钟预习,课堂积极发言(占总分10%) 课外作业按时单独完成(占总分10%) 课堂上的实验课,讨论课可互相讨论问题,但要保持课堂纪律 实验课,探究课布置的准备工作要做好 第一章认识生物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教学目标: 1.学会科学观察的一般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 2.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教学活动,逐渐培养学生观察、口头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使学生成为既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又能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的人。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引导学生观察生命活动的现象,并得出生物的基本特征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2.一些生物的特殊生理现象的分析和归类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课前准备: 1.生物的录像。 2.有关生物与非生物的图片。

北师版六年级上册每课一练达标题

第一单元《圆》 《圆的认识 ( 一) 》 一、我会填。 1 、圆中心的一点叫 ( ) ,通常用字母 ( ) 表示,它决定了圆的 ( ) 。 2 、通过 ( ) ,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 ( ) ,叫作圆的直径,用字母 ( ) 表示。直径是圆内两端都在圆上的所有线段中 ( ) 的一条。 3 、从 ( ) 到圆上 ( ) 一点的线段叫作圆的半径,用字母( ) 表示,它决定了圆的 ( ) 。 4 、时钟的分针转动一周形成的图形是( ) ,分针的长度是这个图形的 ( ) 。 5 、在同圆或等圆内, ( ) 的长度是 ( ) 长度的 2 倍,我们字母表示 ( ) 。 6 、 ( ) 决定圆的大小, ( ) 决定圆的位置。 二、我会辩一辩。 1 、圆的直径都相等。 ( ) 2 、同一个圆上所有的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 ) 3 、直径一定比半径长。 ( ) 4 、半径是射线,直径是直线。( ) 5 、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就是圆的直径。( )

三、我会选。 ( 每题 2 分,共 10 分) 1 、一个圆有 ( ) 条直径。 A 、1 B 、2 C 、无数 2 、在一个边长是 5 ㎝的正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它的半径是 ( ) 。 A 、5 ㎝ B 、10 ㎝ C 、任意长 D 、2.5 ㎝ 3 、直径和半径都是 ( ) 。 A、射线 B 、直线 C 、线段 4 、画圆时,圆规两脚分开 4 ㎝,所画的圆的直径是 ( ) ㎝。 A、2.5 B 、 4 C 、8 《圆的认识(二)》 1.判一判。 (1) 通过圆心的线段,一定是圆的直径。() (2) 同一个圆的直径一定是半径 2 倍长。() (3) 任何一个圆都有无数条半径和直径。() (4)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2.画一个直径是 6 厘米的圆。

2019-2020年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第一节《人口与人种》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人口与人种》教案人 教新课标版 教学要求 1. 运用资料说出人口增长的特点。 2. 运用地图说出人口分布的特点。 3. 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4. 说出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 5. 在地图上指出世界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内容点析 1.关于世界人口的增长,主要讲述了两个问题。 (1)世界人口在18世纪(特别是18世纪30年代)以后,增长的速度大大加快了。课本中不仅有文字叙述,而且以图4.1“世界人口增长曲线”予以辅助说明。在人口增长曲线图中,曲线的斜率越大,说明人口增长越快。从图4.1可以看出: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30年代,人口增长曲线还是比较平缓的,说明这一时期的世界人口增长还是比较慢的;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50年代,人口增长曲线的斜率越来越大,说明这一时期的世界人口增长速度也越来越快了;20世纪50年代以后,人口增长曲线的斜率更大了,说明这一时期的人口增长速度极快。进入21世纪,人口增长的预测曲线(虚线)的斜率较20世纪末叶稍缓一些,说明未来人口的增长速度将逐渐趋缓。 除此,课文还设计了活动3,目的在于使学生学会根据资料绘制人口统计图(柱状折线图)的基本方法,并理解世界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 (2)人口增长速度的快、慢,是由人口的出生率与死亡率所决定的。课本采取了文字叙述和示意图相结合的方式予以说明。图4.2以比较形象的天平说明了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当人口自然增长率>0时,表示人口增加,数值越大,表示增加越多,也就是人口增长快;当人口自然增长率=0时,表示人口既不增长,也不减少,也就是人口停止增长;当人口自然增长率<0时,表示人口减少,数值越大,表示减少越多,也就是人口减少快。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居民与聚落第四章同时,课文还设计了活动2,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这一活动掌握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方法,并且在此基础上,使学生认识到不同地区的人口增长速度是不一样的。 2.关于世界人口的分布,重点是要讲清世界人口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至于造成人口分布不均匀的原因,不要作过多的分析,只要使学生知道经济发达、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人口稠密,自然条件很差的地区人口稀疏就可以了。 3.关于“人口问题”,课文主要讲了三个问题:人口增长过快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解决人口增长过快的措施、策略,以及乡村人口涌入城市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1)人口增长过快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课本中的第一自然段作了概述,然后通过图4.7“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中的照片以实例说明。 课文还设计了活动1、活动2,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认识来理解人口增长过快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活动1的目的使学生通过实际计算进一步认识现今世界上人口增长速度之快;活动2则要求学生通过讨论,更全面地认识、理解人口增长过快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2)解决人口增长过快的措施、策略,课文仅以第二自然段的文字叙述和阅读材料“不同的人口政策”予以点明。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

教案 学科:生物 班级:七年级(上) 教师 2017—2018年第一学期

《致同学们》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生物课的兴趣,为以后的生物教学打下基础。 2、学生初步了解生物课的教学流程,以适应以后的教学。 二重点和难点: 激发学生对生物课的兴趣。 三课前准备: 动物彩图,病例资料,书本彩图,课件 教学过程: 同学们,我们今天上什么课啊?(生物课)这是同学们上初中后新开的课程之一,相信你们都对这新的科目很好奇。你们喜欢生物吗?生物无处不在,首先,告诉我,在你们的理解中,生物包括哪些方面呢?(动物,植物,菌类)我们先来看一些图片。(出示生物发展史)我们生活的家园地球的历史已经有46亿年了,但我们人类的历史只有一小段,那么在我们人类出现之前的那段时期地球上有些什么生物呢?而这些动物现在还存在吗?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简单介绍)这些动物现在我们还能看到吗?为什么呢?大家想一下。那生物除了动物之外还有其他吗?像我们漂亮的校园里面都种满了各种各样的树,为什么有的树能长成几十米高,有的却长在地上当地毯来观赏呢?除了动物,植物,还有一些我们看不见的生物在我们身边。大家说一下?刚才我们所说的动物,植物,微生物那都是一些生命的现象,我们书本上《致同学们》那一页中说到,生物学除了研究这些不同生命的现象之外,还要研究生命活动规律。我们生命活动的规律有哪些呢?像我们常说多喝牛奶会长高,这就是因为牛奶中含有钙,钙是我们骨骼中重要的组成成分。我们生物学是农学,医学,林学,环境科学等等学科的基础,书本上也举了好多生物学用在其他方面的例子,我们看看图3中的幼儿预防接种,同学们都有接过种吧?我们为什么要接种呢?接进去我们体内的其实也是一种病毒,只是它的毒性很小,对我们人体无害,但是注入这种病毒之后我们人体就会产生相应的抵抗能力,以后遇到毒性大的病毒也不怕了。(还有书本上的其他例子逐步介绍。) (学生提出问题再讨论解决) 我们生物课是一门新课程,很多同学对生物课的课堂要求不是很明白,现在我提出几点要求,希望同学们认真遵守: 课前十分钟预习,课堂积极发言 课外作业按时单独完成 课堂上的实验课,讨论课可互相讨论问题,但要保持课堂纪律 实验课,探究课布置的准备工作要做好 教学反思: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1)植物的营养:绝大多数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的营养: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4、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5、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1)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2)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3)制定计划:检验假设是否正确,需通过实验进行探究。实验方案的要求:需设计对照实验,光照是这个探究实验中的唯一变量。其他条件都相同。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交流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8、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往往彼此交错连接,这样就形成了食物网。 第二单元 9、光学显微镜各个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镜座—稳定镜身。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件。镜臂—握镜的部位。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镜筒—上端安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转换器—可以转动的圆盘,上面安装物镜。粗准焦螺旋—转动时,可以大幅度升降镜筒。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幅度较小,可以使物像更清晰。目镜和物镜—目镜是用眼观察的镜头;物镜是接近物体的镜头。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用不同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反光镜—一面是平面镜(光线强时用),一面是凹面镜(光线弱时用)。转动反光镜可以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物像的放大的倍数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 10、利用显微镜观察装片 ①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例: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一个“d”,那么在透明纸上写的是“p”。②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11、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①细胞膜—具有保护细胞内部的作用,还能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②细胞质—细胞质内含有许多与各种生命活动有关的微细结构。活细胞的细胞质具有流动性,有利于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③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具有重要作用。细胞核内含有与生物的遗传有密切关系的物质——遗传物质。 12、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区别:植物细胞除了和动物细胞一样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以外,一般还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13、洋葱表皮细胞装片的制作和观察:制作步骤:(1)先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2)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鳞片叶的内面撕下一小块透明的薄膜。(3)把撕下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地把它展平。(4)用镊子夹住一块盖玻片一侧的边缘,将它的另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地放平,盖在薄膜上。注意不要在盖玻片下留下气泡。(5)经碘液染色后。(6)把制好的洋葱表皮细胞装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 14、口腔上皮细胞装片的制作和观察:(1)用滴管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2)用凉开水把口漱净,用牙签从口腔腮壁处轻轻刮几下,(3)把牙签上附着的一些碎屑放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中涂几下。(4)盖上盖玻片,注意不要留下气泡。(5)经碘液染色后。(6)把制好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 15、细胞膜的功能:细胞膜能够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3课《公民意味着什么 》每课一练测试题及答案

第3课公民意味着什么随堂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8分) 1.中华民族是______、______、______的民族,中国社会主义成就举世瞩目。为国家______、民族______作出自己的贡献,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使命。 2.______是我们在海外证明中国国籍和中国公民身份的______。 3.中国公民不仅应当在中国境内遵守法律,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学习、工作、旅游时,也应当遵守______,尊重当地的______。 4.中国是世界上第_____个掌握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我国自主研发的______在马里亚纳海沟下潜到7062米。 5.国籍取得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以_____ 的方式取得,二是以______ 的方式取得。 6.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_ 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7.公民______是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每个人都有一个专属于自己的____。 8.居民身份证上有姓名、生日、______等信息,应注意______ 。避免个人______ 泄露后,被不法分子利用。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后边打“√”,错误的打“×”,每小题3分,共18分) 1.我国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 2.我国公民身份号码是每个公民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的规定,未满18周岁的公民自愿领取居民身份证的,发给有效期5年的居民身份证。() 4.出国的人就不是中国公民了。() 5.只有年满18周岁才是中国公民。() 6.日常生活中,警察基于履职的需要,要求查看我的身份证时,我也不给查看,我要保证自己的隐私不被泄露。() 三.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下列哪位小朋友不具有中国国籍() A.小明的妈妈是中国人,爸爸是德国人,小明出生在德国。 B.小亮爸爸妈妈都是中国人,他出生在美国。 C.迈克是英国人,他与父母在中国旅游。 2.下列关于居民身份证的作用中,说法正确的是()

推荐-第四章第一节人口与人种教案 精品

第四章第一节人口与人种(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状况和地区差异,初步了解经济发展和自然条件与人口发展的关系。 2.运用资料和地图说出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学会利用各大洲人口和面积的统计数字,计算各大洲人口密度;能利用世界人口统计数字,绘制人口增长统计图或柱状折线图。 3.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人地观。 【教学重点】 1.运用资料说出人口增长的特点,运用地图说出人口分布的特点。 2.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条件诸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教学难点】 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条件诸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上有多少人吗?地球上的人口总数是怎样变 化的呢? (课件展示)1987年7月13日《人民日报》记载:本报7月11日电 7月11日上午8时35分,从南斯拉夫萨格勒布彼特洛瓦医院的产房里传出了今天第一声 婴儿啼哭的声音,南斯拉夫一个新的公民,世界上第五十亿个人终于诞生在地球上。 1999年10月13日《人民日报》记载:据新华社10月12日电波黑时间12日凌晨零时02分,一名3.6千克重的男婴在波黑首都萨拉热窝的一家医院诞生,成为地球上的第六十亿位居民。 (提问)世界人口从50亿增加到60亿用了多少年?(大约12年)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用的时间是怎样变化的?说明了什么问题? (课件)显示“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完成活动1。

思考:1、世界人口已经达到多少亿? 2、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分别用多少年?这说明人口增长速度有什么特 点? (讲述)为了更直观的表示人口的增长速度也可以用曲线图来表示。 (课件显示)“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 (提问)你们怎么看出人口增长的总趋势是逐渐加快?(人口曲线的坡度 越来越陡。) (讲述)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18世纪以后,人口增长的速度大大加快,特别是1930年以后,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更快。 (过渡)人口增长的速度有快有慢,它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讲述)人口自然增长率 (读图)4.2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示意图,从图中了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含义。

《人口与人种》教案

《人口与人种》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能通过对比世界不同年代的人口总数,说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的变化;学会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并能运用资料,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的快慢。 2.学会阅读世界人口分布图,说出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并能简单分析其成因。 3.用实例说明人口数量过多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4.知道世界三大人种的体质特点,能指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二、能力目标: 1.运用统计数据、人口增长曲线等资料、图表,归纳世界人口增长的时空特点;运用地图归纳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了解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2.利用实例和生活体验,说明人口数量过多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正确认识人口问题。 3.利用照片、视频等资料对比世界三大人种的体质特点;运用地图说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通过分析人口多产生的压力,使学生认识到人口的增长一定要与经济的增长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2. 通过对世界三大人种特点的了解,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种族平等思想。 教学重点 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 教学难点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的概念;人口问题及对策;世界人种的分布及其原因。 教学方法 通过大量的识图,以图为媒介,恰到好处的运用课件,讲练结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动态调整运用更适合学生特点的“学教”方法。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预习教材,查找相关的资料。 2.教师准备: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采用声、像,幻灯片等相关的技术,将教学中的重

要信息加工成声,情,形的动态信息,制作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问题导入:2011年10月31日,世界在这一天迎来第70亿人口。但,这天让人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呢? 二、新授 展示图片,第70亿个婴儿降生地球村,人们忧从何来?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入“世界人口和人种”话题的探讨。(“使用“学乐师生”拍照\录像\录音,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一)世界人口的增长 1.我们知道了现在地球上有多少人,但地球上的人口总数是怎样变化的呢? (1)世界人口增长的总趋势是怎样的?不断增长 (2)世界人口增长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每个阶段有什么特征? 第一阶段曲线平缓,说明人口增长缓慢;第二阶段曲线变陡,说明人口增长加速;第三阶段曲线越来越陡,说明人口快速增长。 (3)试着分析每阶段人口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从生活条件、医疗卫生、社会安定等方面分析) l830年前,人类适应自然环境能力差,因战争、自然灾害和疾病等原因使人的寿命很短,每年死亡的人数多。在这之后医疗条件改善,人的寿命逐渐增长,死亡人数减少;特别是1960年之后,人口基数不断增大,增加单位人口所需要的时间越来越少,所以世界人口总数增长也越来越快。 2.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的快慢又用什么来衡量呢? (1)结合左图,计算并分析: 人口数/亿每增加10亿所需的时间/年 10-20 20-30 30-40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知识点归纳【全套】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知识归纳整理 一、观察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1.方法: ⑴直接观察:直接用肉眼进行观察。 ⑵间接观察:借助于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工具进行观察,有时还需要测量。 2.要求: 前:要有明确的目的; 中:观察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对于需要较长时间的观察,要有计划和耐心;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 后:与别人交流看法,进行讨论。 二、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生物的一生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 ⑴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有机物。 ⑵动物、微生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但能以 植物或别的动物为食,从中获得营养,例如海豚 捕食大马哈鱼。 2.生物能进行呼吸 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能排出生体内产生的废物 动物和人通过多种方式排出体内废物,例如,人可以通过排尿、出汗和呼出气体将废物排出体外。植物的落叶也可以带走一部分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例如:猎豹发现猎物后迅速追击;含羞草的叶受到碰触会合拢,植物有向光性、向水性、向肥性、向地性等。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生物体发育到一定阶段,就开始繁殖下一代。例如:种子的萌发,破壳而出的幼鳄,蘑菇的生长。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生物体亲代和子代之间,在很多方面表现出相同的特征,这是遗传现象;但总有一部分特征并不相同,这是变异现象。 7.其他特征: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知识归纳整理 一、调查 1.什么是调查

2021年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人口与人种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人口与人种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 1.能运用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 2.学会绘制人口增长曲线图。 3.能运用地图说出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4.学会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 教学重点、难点: 1.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 2.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 教学方法: 结合图表、地图分析问题,通过计算掌握问题。 教学准备: 《世界人口分布》、《世界人口增长曲线》、《世界各大洲人口的自然增长率》的图片和资料。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前面咱们学过了世界的地形和气候,这一节我们开始学习世界的居民,你知道世界

上现在有多少人吗?世界人口的增长是怎样的?世界人口的分布有什么特点?这一节我们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出示幻灯片1:标题 现在我们来学习第一个问题──世界人口的增长。 学习新课: 一、世界人口的增长(板书) 出示幻灯片:《世界人口增长曲线》,让学生回答: (1)1750—1800年世界人口增长如何?(说明:曲线越平缓,说明人口增长越慢;曲线越陡,说明人口增长越快。由图可知,这一阶段的人口增长十分缓慢)(2)1800—1950年世界人口增长如何?(逐渐加快) (3)1950年以后世界人口的增长是怎样的?(快速增长) 出示幻灯片:总结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 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18世纪到20世纪中期,人口增长逐渐加快;从20世纪中期以来,人口快速增长。 你知道现在世界上有多少人吗?世界70亿人口日是哪一天?(70亿,2011年10月31日) 出示幻灯片:“资料:地球上的第70亿位居民” P71页活动,让学生读P72页《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并填左表,通过填表,你发现了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整理归纳资料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整理归纳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第一节认识生物 1、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人可以通过出汗、呼出气体、排尿将废物排出体外;落叶能带走一部分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1、调查的一般方法: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2、生物的分类 (1)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2)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3)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2、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3、生态因素分为两类:(1)非生物因素——光、温、水等;(2)生物因素 4、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 5、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只有一种条件不同,其它条件都保持相同,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中的变量。像这样的实验就叫做对照实验。 6、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时,(1)提出的问题是: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2)作出的假设是: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3)为什么要用多只鼠妇做实验?避免偶然性,减小误差。(4)为什么计算全班平均值?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7、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合作、寄生。 8、生物能适应环境(海豹皮下脂肪很厚),也能影响环境(蚯蚓可使土壤疏松)。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人口与人种优质课教案

第四章第一节人口与人种 知识目标: (1)理解世界人口增长、分布的特点。 (2)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和分布。 (3)理解世界人口问题对社会、环境和经济的影响。 能力目标: (1)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分布状况,以及世界人种的分布 (2)学会根据有关人口统计数据绘制人口增长柱状折线图。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进行地理思维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分析人口多产生的压力,使学生认识到人口的增长一定要与经济的增长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树 立正确的人地观。 (2)通过对世界三大人种特点的了解,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种族平等思想。 教学重点: (1)人口增长和分布特点。 (2)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3)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及分布地区。

教学难点: (1)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2)人口问题及对策。 (3)三大人种的地区分布。 教学方法:三疑三探、小组合作模式 教具:投影仪、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教师出示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由生进行概括。 生:世界人口越来越多 生: 世界人口增长越来越快 生:世界人口在20世纪之后增长的速度加快 ······ 2.同学们,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亲切的把之成为“地球村”,而我们自己则是“地球村的居民”。在上个世纪下半叶地球村的居民急剧增长,以致人们惊呼“人口爆炸了”。可见人口问题已成为举世瞩目的全球性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关注一下人口问题:第一节:人口与人种 二:设疑自探: 1、生自读课本70—76页,提出疑问 2、老师对学生的质疑进行总结 3、教师出示自探问题,结合学生的疑问进行修改: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濮阳市第一中学生物教研组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第一节认识生物 1、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人可以通过出汗、呼出气体、排尿将废物排出体外;落叶能带走一部分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1、调查的一般方法: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2、生物的分类 (1)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2)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3)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2、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3、生态因素分为两类:(1)非生物因素——光、温、水等;(2)生物因素 4、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 5、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只有一种条件不同,其它条件都保持相同,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中的变量。像这样的实验就叫做对照实验。 6、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时,(1)提出的问题是: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2)作出的假设是: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3)为什么要用多只鼠妇做实验?避免偶然性,减小误差。(4)为什么计算全班平均值?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7、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合作、寄生。 8、生物能适应环境(海豹皮下脂肪很厚),也能影响环境(蚯蚓可使土壤疏松)。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北师版六年级上册每课一练达标题

北师版六年级上册每课一练达标题 《圆的认识 ( 一) 》 一、我会填. 1 、圆中心的一点叫 ( ) ;通常用字母 ( ) 表示;它决定了圆的 ( ) . 2 、通过 ( ) ;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 ( ) ;叫作圆的直径;用字母 ( ) 表示.直径是圆内两端都在圆上的所有线段中( ) 的一条. 3 、从 ( ) 到圆上 ( ) 一点的线段叫作圆的半径;用字母 ( ) 表示;它决定了圆的 ( ) . 4 、时钟的分针转动一周形成的图形是( ) ;分针的长度是这个图形的 ( ) . 5 、在同圆或等圆内; ( ) 的长度是 ( ) 长度的 2 倍;我们字母表示 ( ) . 6 、 ( ) 决定圆的大小; ( ) 决定圆的位置. 二、我会辩一辩. 1 、圆的直径都相等. ( ) 2 、同一个圆上所有的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 () 3 、直径一定比半径长. ( ) 4 、半径是射线;直径是直线. ( )

5 、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就是圆的直径. () 三、我会选. ( 每题 2 分;共 10 分) 1 、一个圆有 ( ) 条直径. A 、1 B 、2 C 、无数 2 、在一个边长是 5 ㎝的正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它的半径是 ( ) . A 、5 ㎝ B 、10 ㎝ C 、任意长 D 、 2.5 ㎝ 3 、直径和半径都是 ( ) . A、射线 B 、直线 C 、线段 4 、画圆时;圆规两脚分开 4 ㎝;所画的圆的直径是 ( ) ㎝. A、2.5 B 、 4 C 、8 《圆的认识(二)》 1.判一判. (1) 通过圆心的线段;一定是圆的直径.() (2) 同一个圆的直径一定是半径 2 倍长.() (3) 任何一个圆都有无数条半径和直径.() (4)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2.画一个直径是 6 厘米的圆.

人教版七年级上教案第四章第一节人口与人种

第一节人口与人种 第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人口增长、分布的特点。 2.理解世界人口问题及其对社会、环境和经济的影响。 3.了解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和分布。 4.学生学会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状况,以及世界人种的分布。 5.通过地图,能分析影响各地区人口密度的自然原因。 6.根据有关人口统计数据,学会绘制人口增长柱状折线图。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法、分析法等学习人口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了解世界人口问题,让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口观。 2.通过对世界三大人种特点的了解,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种族平等思想。 3.通过读图、绘图的训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和审美能力以及分析、归纳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世界人口与人种的分布特点。 2.人口问题对环境、资源、社会、经济的影响。 教学难点 1.世界人口与人种的分布特点。 2.人口问题对环境、资源、社会、经济的影响。 课前准备 课件等。 教学过程

第1 引入新课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和发展,我们周围有越来越多的人找不到工作,甚至许多人面临着下岗或已经下岗,这是为什么呢?(其中人口不断增长以及人口过多是原因之一)。 投影“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讨论世界人口是怎样变化的?(首先引导学生发现此类地图的读法) 学生小结从“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中可以直观的看出,曲线平缓,说明人口增长缓慢;曲线较陡,说明人口增长较快。所以在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得十分缓慢;18世纪以后,特别是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才大大加快。目前世界人口已经超过60亿,到2050年左右将达到90亿。 活动探究看图4.1“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完成活动1,即计算世界人口从1830年的10亿到1990年的60亿,人口每增10亿所需的时间,让学生将答案填人右表中,然看看这些数值的变化规律。 (每增加10亿人口所需时间越来越短,即人口增长速度逐渐加快。) 投影图片看图“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示意图”讨论人口的增长与哪些因素有 关?在何种情况下人口会不断增加?何种情况下人口会不断减少?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

七年级生物复习提纲(上册)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凡是具有生命的物体,都叫生物。 一、生物的特征: 1、营养 2、呼吸 3、排出废物 4、应激性 5、生长与繁殖 6、细胞(除病毒) 四、生物科学探究的方法: 1,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2,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3,收集和分析资料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 4,向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这种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试验。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 五、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2、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不同的生物能适应不同的环境。) 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3,生物不仅能适应环境还能影响和改变环境。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又相互依存的统一整体。 4、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生物圈。 5、生态系统的组成: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温度等 绿色植物——生产者(能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制造有机物) 生物部分 动物————消费者(不能利用光能制造有机物,只能吃现成的动物和植物) 细菌、真菌—分解者(能把动植物的遗体和粪便等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 6、生物之间形成的吃与被吃的关系,叫食物链,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多条食物链相互交错构成了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7、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 8、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 9、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0、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 生态系统组成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08611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P15 ?▲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对照实验P15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 ?▲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生态系统的类型p29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p30 ?注意DDT的例子(富集)课本26页。 ?课本27页1题33页生物圈2号 ?生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以各种方式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 ?▲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六年级语文下册每课一练

1文言文两则 【字词荟萃】 1、形近字组词。 弈()俱()援()盂() 奕()惧()缓()孟() 2、按要求写四字词语。 (1)意思与“专心致志”相近的四字词语: ()()() (2)仿照“沧沧凉凉”写叠词: ()()() 3、选字填空。 诲悔 (1)我会牢记老师的教()的。 (2)对以前的事,他感到很后()。 至致 (3)他离开后()今还没有来信。 (4)由于他粗心大意,()使公司损失一百万。 【句段集锦】 解释带点字的意思,并翻译句子。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是其智弗若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孰为汝多知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文链接】 1、阅读《学弈》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1)写出“之”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②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2)课文记叙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围棋,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两小儿辩日》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1)找出文中的3对反义词,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抄写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并写出这个句子把什么比作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 教案

第一节人口与人种 ●设计理念: 本课的教学设计本着从学生的个性心理和生活实际出发,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原则,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人口增长、分布的特点。 (2)理解世界人口问题及其对社会、环境和经济的影响。 (3)了解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和分布。 二、能力目标 (1)学生学会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状况,以及世界人种的分布。 (2)通过地图,能分析影响各地区人口密度的自然原因。 (3)根据有关人口统计数据,学会绘制人口增长柱状折线图。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了解世界人口问题,让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口观。 (2)通过对世界三大人种特点的了解,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种族平等思想。 (3)通过读图、绘图的训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和审美能力以及分析、归纳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与难点 1、世界人口与人种的分布特点; 2、人口问题对环境、资源、社会、经济的影响。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世界人口分布图、世界人种的分布图、三大人种的图片资料以及书中相关内容的图片。有关人口问题的影像资料。 2、学生准备:世界地形图、世界气候分布图。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第1课时 【引入新课】: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和发展,我们周围有越来越多的人找不到工作,甚至许多人面临着下岗或已经下岗,这是为什么呢?(其中人口不断增长以及人口过多是原因之一)。 【投影】“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讨论世界人口是怎样变化的?(首先引导学生发现此类地图的读法) 【学生小结】从“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中可以直观的看出,曲线平缓,说明人口增长缓慢;曲线较陡,说明人口增长较快。所以在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得十分缓慢;18世纪以后,特别是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才大大加快。目前世界人口已经超过60亿,到2050年左右将达到90亿。 【活动探究】看图4.1“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完成活动1,即计算世界人口从1830年的10亿到1990年的60亿,人口每增10亿所需的时间,让学生将答案填人右表中,然看看这些数值的变化规律。 (每增加10亿人口所需时间越来越短,即人口增长速度逐渐加快。)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