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PET_CT与CT在食管癌调强精确放疗靶区勾画中的应用比较

PET_CT与CT在食管癌调强精确放疗靶区勾画中的应用比较

通信作者:陈丽,

E-mail :chenlisbrmyy@sina.com PET-CT 与CT 在食管癌调强精确放疗靶区勾画中的应用比较

蒋亚齐,

陈丽,汪步海,袁一枫,吴银霞,戴尔询(苏北人民医院,江苏扬州225001)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PET-CT 与CT 在食管癌调强精确放疗靶区勾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1例食管癌

患者进行PET 和CT 非同机扫描,并将图像传输至三维治疗计划系统(TPS ),进行手动图像融合,由同一临床医师分别在CT 、

PET-CT 融合图像上勾画患者靶区体积,同一物理师分别设计优化TPS 计划,给予5野调强精确放疗,比较CT 、PET-CT 勾画靶区大体肿瘤体积(GTV )、临床靶区体积(CTV ),全肺受量,双肺受照超过10Gy 、20Gy 、30Gy 的体积占全肺体积的百分比(肺V 10、V 20、V 30),气管受量,心脏受量,脊髓受量。结果PET-CT 勾画靶区的GTV 、

CTV 均小于CT 勾画靶区,肺、心脏、脊髓、气管受量均较CT 勾画靶区低,

P 均<0.05。结论PET-CT 图像融合基

础上勾画靶区制定放疗计划,可更有效保护周围正常组织和器官。

关键词:食管肿瘤;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调强精确放疗doi :10.3969/j.issn.1002-266X.2014.36.033中图分类号:R73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2-266X (2014)36-0083-03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国家,同时也是全世界食管癌病死率最高的国家。目前,放疗是局部晚期或因为内科疾病无法手术的早期食管癌的主要、安全、有

效手段之一[1]

。随着放疗技术的改进,食管癌调强精确放疗的应用越来越广。同时随着诊断技术的发

展,CT 、MRI 应用到放疗靶区勾画中,尤其是PET-CT 的应用,使食管癌放疗的准确性得到很大提高[2 5]

。本研究比较分析PET-CT 与CT 在食管癌调强精确放疗勾画靶区中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2012年5月 2013年9月苏北人民医院收治食管癌患者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

50 89岁,平均68岁;胸上段2例,胸中段6例,胸

下段3例;均通过胃镜检查病理证实;Karnofsky 评分≥70分;均为食管癌初治;均进行CT 、

PET-CT 检查。

1.2

方法

1.2.1CT 定位患者取仰卧位,体模或头颈肩模固定体位,立体定位架下三维激光灯确定定位参考点,标记于皮肤。32排大孔径定位CT 强化扫描,层厚5mm 。扫描范围:上界为环甲膜向上5cm ,下界为肺包全向下5cm 。轴位CT 扫描,分别得到横断、矢状和冠状CT 图像。1.2.2

PET-CT 显像及定位

显像剂为18

F 标记的

脱氧葡萄糖(FDG ),采用低能高分辨准直器。患者

仰卧在CT 定位时体模或头颈肩模内,尽量保持与CT 定位时相同的体位;缓慢静脉注射18F-FDG 后即刻进行图像采集,获得横断面、冠状面和矢状面的断层图像。

1.2.3CT 图像与PET 断层图像融合方法

PET 图

像与CT 图像融合为非同机图像融合,需要用手动方法进行图像融合。应用CT 定位时所作的皮肤标记作为图像融合的参考点,在行PET 显像时在该皮

肤标记处标记18

F-FDG 以在相同部位显像,并依此进行图像融合。

1.2.4靶区勾画

参考定位CT 勾画靶区:CT 影像

学提示正常食管壁的厚度<3mm ,食管壁厚度>5

mm 定为肿瘤,区域淋巴结最短径≥10mm 视为转移[6]

。大体肿瘤体积(GTV )-CT 包括食管原发肿瘤和CT 可见最短经≥10mm 的区域肿大淋巴结。临

床靶区体积(CTV )-CT 在GTV-CT 基础上前后左右各外放8mm ,上下各放4cm ,并包括预防照射的食

管旁、2区、4区、5区、7区的淋巴引流区。此外,在有淋巴结转移的CT 层面上下各外放1.5cm 。

参考PET-CT 勾画靶区:在PET-CT 图像上病变部位标准摄取值(SUV )≥2.5视为肿瘤灶或转移淋

巴结,勾画出靶区GTV-PETCT 。CTV-PETCT 在GTV-PETCT 基础上前后左右各外放8mm ,上下各放4cm ,并包括预防照射的食管旁、

2区、4区、5区、7区的淋巴引流区。此外,在有淋巴结转移的CT 层

3

8山东医药2014年第54卷第36期

面上下各外放1.5cm。同时勾画危及器官(OAR),包括肺、脊髓、心脏、气管。

1.2.5放疗计划同一患者应用相同放疗技术进行5野(1前野、2前斜野、2后斜野)调强精确放疗,模拟计划中均采用6MV X射线照射,肿瘤的处方剂量为GTV60Gy,CTV54Gy。处方剂量线包绕95%的PTV,PTV内大于处方剂量105%的体积小于10%。OAR:双肺接受20Gy以上照射的容积小于28%,心脏接受40Gy以上照射的容积小于30%,脊髓最大剂量点受量小于45Gy。比较CT、PET-CT勾画靶区全肺受量,双肺受照超过10、20、

30Gy的体积占全肺体积的百分比(肺V

10、V

20

V

30

),气管受量,心脏受量,脊髓受量。

1.2.6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珋x?s表示,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靶区体积9例CT勾画的GTV比PET-CT勾画的大,2例CT勾画的GTV比PET-CT勾画的小。PET-CT勾画靶区的GTV、CTV均小于CT勾画靶区(P均<0.05)。见表1。

表1CT、PET-CT勾画靶区GTV、CTV比较(cm3,珔x?s)

靶区GTV CTV

CT勾画靶区21.65?0.70203.78?2.45

PET-CT勾画靶区17.92?0.54*185.56?0.98*注:与CT勾画靶区比较,*P均<0.05

2.2CT、PET-CT勾画靶区OAR受量比较PET-CT勾画靶区肺、心脏、脊髓、气管受量均较CT勾画靶区低(P均<0.05)。见表2。

表2CT、PET-CT勾画靶区OAR受量比较(珔x?s)

靶区肺V10(%)肺V20(%)肺V30(%)全肺(Gy)心脏(Gy)脊髓(Gy)气管(Gy)CT勾画靶区39.43?0.0526.42?0.0519.21?0.1112.58?0.0212.68?0.0242.40?0.3746.49?0.02 PET-CT勾画靶区35.35?0.02*22.68?0.09*16.44?0.08*11.30?0.01*11.23?0.03*41.22?0.22*45.24?0.02*

注:与CT勾画靶区比较,*P均<0.05

3讨论

目前,食管癌的放疗技术已从原先的常规照射发展为三维适形照射[6,7],调强精确放疗的应用使食管癌的局部控制率进一步提高,同时可最大限度降低对病灶周围组织及OAR的损伤[8,9]。

CT检查结果是放疗的基础,但他不能提供肿瘤活力信息。因此,放疗医师只能根据淋巴结大小,判断淋巴结是否受侵的。但是,实际情况是≥1cm淋巴结可能已经转移,≥1cm的淋巴结又不一定全部转移[10],给医生判断带来困难。以18F标记的FDG 为示踪剂的PET,可从分子水平反映肿瘤正常组织生化变化和代谢状态之间的差异,并进行及时诊断、准确分期,能为肿瘤靶区的确定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活体生物信息[11],尤其对判断纵隔淋巴结的精确性达80% 100%[12],既能精准判断出已经转移的正常大小淋巴结,又能排除非肿瘤的肿大淋巴结。PET/CT图像融合技术能结合PET提供的功能信息和CT提供的解剖信息,使诊断敏感性和准确性大大提高。但是,由于CT和PET在确定食管癌原发病灶浸润深度和病变长度上的明显不足,融入CT 的PET-CT也无法准确确定食管癌病变深度和长度[13]。因此,PET-CT图像引导的食管癌精确放疗,在淋巴结是否转移受侵方面占优势。PET-CT不仅可以补充、更新食管癌的诊断,而且引导精确放疗可以使OAR受量减少,在精准治疗肿瘤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保护正常组织。

本研究将PET-CT用于调强精确放疗计划,11例患者中GTV和CTV的大小均小于CT图像下勾画的GTV和CTV,从而导致外放时所包含的肺组织较小,在制定放疗计划时肺V10、V20、V30明显缩小,肺MLD减少,从而减少放射性肺炎的发生。因此,在PET-CT图像融合基础上勾画靶区制定放疗计划,可更有效的保护周围正常组织和器官。但是,由于PET-CT价格昂贵,且存在一定的假阴性、假阳性,故在我科调强放疗中未得到普及开展。期待临床有新的PET示踪剂出现,进一步提高PET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提高其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和地位;同时期待PET-CT在判断食管癌分期的准确性方面,能进一步得到手术病理的支持,这些都需要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谷铣之,殷蔚伯,余子豪,等.肿瘤放射治疗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2007:1350-1351.

[2]Tanabe S,Naomoto Y,Shirakawa Y,et al.F-18FDG PET/CT contributes to more accurate detection of lymph nodal metastasis from actively proliferating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J].Clin Nucl Med,2011,36(10):854-859.

[3]Muijs CT,Schreurs LM,Busz DM,et al.Consequences of addi-tional use of PET information for target volume delineation and radio-therapy dose distribution for esophageal cancer[J].Radiother On-col,2009,93(3):447-453.

[4]Hou DL,Shi GF,Gao XS,et al.Improved longitudinal length ac-curacy of gross tumor volume delineation with diffusion weight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or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J].Radiat Oncol,2013,8(1):169-176.

48

山东医药2014年第54卷第36期

[5]孙长江,张西志,汪步海.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联合TP方案同步放化疗的临床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13(3):52-53.

[6]李果珍,戴建平,王仪生.临床诊断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485-487.

[7]Gondi V,Bradley K,Mehta M,et al.Impact of hybrid fluorodeox-yglucose positron-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 on ra-diotherapy planning in esophageal an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J].Int JRadiat Oncol Biol Phys,2007,67(1):187-195.[8]王岚.调强放疗同步化疗治疗食管癌的近期疗效观察[J].癌症进展杂志,2009,7(5):552-555.

[9]ShridharR,Almhanna K,Meredith KL,et al.Radiation therapy and esophageal cancer[J].Cancer Control,2013,20(2):97-110.[10]Drudi FM,Trippa F,Cascone F,et al.Esophagogram and CT vs endoscopic and surgical specimens in the diagnosis of esophageal

carcinoma[J].Radiol Med,2002,103(4):344-352.

[11]Fischer B,Lassen U,Mortensen J,et al.Preoperative staging of lung cancer with combined PET-CT[J].N Engl J Med,2009,361

(1):32-39.

[12]Ford EC,Herman J,Yorke E,et al.18F-FDG PET/CT for image-guided and 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J].J Nucl Med,2009,50(10):1655-1665.

[13]Himeno S,Yasuda S,Shimada H,et al.Evaluation of esophageal cancer by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J].Jpn J Clin Oncol,2002,32(9):340-346.

(收稿日期:2014-02-18)

DSCT多平面重建在强直性脊柱炎

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员林1,王川1,王广磊2

(1解放军第97医院,江苏徐州221004;2解放军73088部队卫生队)

摘要:目的探讨双源CT(DSCT)多平面重建(MPR)在强直性脊柱炎(A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3例AS患者的骶髂关节进行DSCT检查,观察横断位及平行于骶骨长轴的前倾冠位MPR图像,并参照纽约标准分级。结果AS患者的骶骼关节病变DSCT典型表现为不同程度关节面下骨质硬化与侵蚀,以髂侧关节面改变为著,关节间隙增宽或狭窄,部分或完全关节强直。DSCT表现Ⅰ级7例(13.2%),Ⅱ级22例(41.5%),Ⅲ级18例(34.0%),Ⅳ级6例(11.3%)。结论DSCT能准确反映AS不同阶段骶髂关节改变,可为AS早期诊断与临床分期提供依据。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多平面重建

doi:10.3969/j.issn.1002-266X.2014.36.034

中图分类号:R681.5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2-266X(2014)36-0085-03

强直性脊柱炎(AS)是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SpA)的亚型之一,以累及中轴关节为主的大关节炎症及新骨形成为主要特征。95%以上的AS始于骶髂关节,向上累及脊柱。AS早期病情发展缓慢,在病程的后期则迅速进展,致患者残疾及丧失劳动能力。因此,影像学骶髂关节病变的确立对早期诊断和治疗AS尤为重要[1,2]。本研究分析53例AS 患者影像资料,探讨双源CT(DSCT)多平面重建(MPR)在A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12年12月 2013年8月在解放军第97医院临床确诊为AS的患者53例,年龄15 57岁,平均29岁;男44例,女9例;病程10个月 11a,平均2.7a。均有不同程度的腰骶部疼痛、晨僵及活动受限;组织相容性抗原(HLA-B27)均阳性,类风湿因子均阴性,血沉增快37例。1.2检查方法采用SIEMENS SOMATOM Defini-tion DSCT容积扫描。患者仰卧,以双侧髂嵴连线为基线,自头侧向足侧行骶髂关节轴位扫描。扫描参数:管电压120kV,管电流250mA,层厚1.0mm,螺距0.8;重建参数:层厚1.0mm,间隔0.7mm,Ker-nel选择B20s smooth。数据传输至Syngo acquisition workplace,以层厚1.0mm、间隔1.0mm行横断位及平行于骶骨长轴的前倾冠状位MPR。

1.3诊断标准骶髂关节病变分级采用纽约放射学标准[2,3]。0级:无异常改变;Ⅰ级:可疑异常;Ⅱ级:轻度异常,轻度的局灶性侵蚀或硬化,无关节间隙改变;Ⅲ级:明显异常,骶髂关节侵蚀、硬化,囊变,关节间隙增宽或变窄,关节部分强直;Ⅳ级:严重异常,关节完全强直。

2结果

53例骶髂关节轴位、前倾冠状位MPR图像清

58

山东医药2014年第54卷第36期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