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议老年养老方式多元化发展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浅议老年养老方式多元化发展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浅议老年养老方式多元化发展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浅议老年养老方式多元化发展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浅议老年养老方式多元化发展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摘要】目前,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良好实施,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已经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关注。而根据我国现在的人口和家庭结构的变化趋势,传统的养老模式已经很难解决当前的养老问题。因此,老年人的养老方式不应拘泥于单一,我们应在传统的养老模式基础上,根据我国当前的形势,发展多元化的养老模式。

【关键词】老龄化老年人养老模式多元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人口年龄结构正发生着急剧转变,即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随着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老年人口数量日益增加,养老问题日益突显,并且逐渐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

一、当前中国老年养老方式单一

居家养老和社会养老是两种最基本的养老模式,其他的许多养老模式一般都是从这两种养老模式中发展起来的。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养老模式也在发生着变迁,从单一走向多元化。曾今家庭养老一直是中国人首选的养老模式,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当前已经存在多种模式。而当前养老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家庭养老

家庭养老是养老的主体形式。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老年人表现的尤为突出。多项调查都显示,老人绝大多数选择在家养老,只有2%-3%的少数人中,还有人是出于体谅子女的负担。家庭养老是指将需要照顾的老年人留在家中或让其呆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得到生活上的照顾。老年人与子女共同生活是大家都追求的目标。但目前的情况是,子女不大愿意与父母同住或由于老年人思想观念的转变而喜欢独住。现在经常见的现象是父母与子女分开住,但往往住在同一小区或住的比较近,方便互相照顾。但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改变,家庭养老功能正逐渐弱化。

(二)机构养老

有些老年人因为没有自己的住处,或是因长期性疾病身体行动不便,需要他人或者医务人员的照顾。机构养老就是在一定的专门机构内为老年人提供护理、食宿、生活服务的照顾。进行老年人照顾的机构可以根据其收住对象和所提供的相对不同的服务分为:老年社会福利院、养老院、老年公寓、敬老院、托老所、老年人服务中心等等。喜欢过群体生活而子女又不在身边的老人,特别是空巢老适合居住于养老院。养老院内可按照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建造专门为老年人服务的各种器械和场所。机构养老将是未来养老的主体方式之一。[1]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家庭核心化和小型化加剧,单一的养老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对于养老的要求,所以我们亟需探索适合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的多种养老模式。

二、老年养老模式多元化的必要性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

“银发浪潮”是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形象描述。人口老龄化是全球性的发展趋势。按照国际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的人口达到总人口的10%以上,或者65岁以上的人口达到总人口的7%以上,即为老龄化国家或地区。[2]

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从年龄构成看,0-14岁人口占16.60%,比2000年人口普查下降6.2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从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

(二)人类寿命延长,老年人数量不断增多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也得到相应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大幅度延长,已从建国前的35岁上升到2005年的72岁,2010年预料提高到72.5岁。[3]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生育率、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人口平均预期预期寿命延长,家庭结构逐步呈现小型化,高龄化趋势。

可见,在今后的时间里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将逐年增加,随之扩大老年人口规模,老年养老问题也将日益突出。

(三)老年人思想观念的转变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老年人的知识水平、养老要求在不断的提高,导致了老人养老意识也不断的发生变化,虽然当今“养儿防老”的传统思想在大多数老人中仍然存在,但仍有许多行动方便的老年人选择独立生活。而有一部分年龄比较大的老年人趋向于到机构养老,这部分老年人由于年纪较大行动不便生活不能自理的原因,为了方便子女的工作减轻子女的负担而选择进机构养老。

所以,随着社会的变迁,老年人思想的开阔与进步,他们对于自己的养老方式已经有了不一样的想法。

(四)中国式家庭4-2-1家庭模式的养老压力

家庭养老是我国的主要养老模式。在这种养老模式下,老年人晚年所需的生活费用、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等都有子女、媳婿及孙子女等后辈提供。这是一种典型的“反哺式”养老,因而在我国也就有了“养儿防老”之说。

然而,随着人口寿命的延长,老年抚养比例仍有上升的趋势。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成功执行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急剧转型和广泛变迁,家庭结构出现了小型化、高龄化的趋势“四二一”家庭比例逐年上升,一对独生子女夫妇需要赡养4位老人,抚养1个孩子。这样家庭需要照顾的老人相对较多,可供照顾老人的家庭成员相对较少,即老年人口抚养比(老年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的比例关系)的增大,将极大地加重轻壮年的负担和压力,

代际之间的冲突将激化。[4]

从上述方面看,我国未来养老面临巨大的挑战。由于目前我国是“未富先老”,养老要承受巨大的财政负担和人力资源需求的双重压力,这就要我国不能单纯实行“家庭养老”,而必须创新养老模式,走多元化养老之路。于是类似于“以房养老”、“异地养老”等养老新模式就应运而生,不断适应国人多样化的需求。综合考虑我国养老的经济实力、人力资源、文化传统及亲情、空间、服务和需求等一些因素,建议我国应建立以“家庭养老”为主,以“社会养老”为辅的多元化养老体系。这样不仅可以发挥多方面的养老优势,更可以满足养老特别是被养老人的多样化需求。[5]

三、老年养老方式多元化发展的可行性

(一)国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提高

随着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已经有未来越多的资金用来保障老年人的养老,为养老方式多元化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现阶段中国的养老产业面临着发展的最佳时期,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城乡居民经济状况的改善,不断扩大的老年消费需求,为老年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和无限的潜力。目前,中国许多省、市都不同程度的实现了养老产业化。

(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也历经了数次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已经由最初国有经济改革的配套设施,提升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的重点由最初的企业职工社会保险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展,改革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城镇基本医疗制度、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农村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农民工和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等措施正在推行或准备实施,一个较为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初见雏形。[6]

可见,国家在不断的完善社会保障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进行相应的改进。同时,国家政策方面也不断地在重视老年人的养老问题。

(三)社区人力资源的增加,社区支援服务的进步

社区养老是一种趋势,社区建设已经向科学化、专业化方向发展,社区建设的实践已经促使社区培养专业型人才。有的许多高校开设了关于社会工作(老年人社区服务)的相关专业来满足社区对于服务老年人的人才需求。有的社区已经开始向社会公开招聘专业人才,以便提高社区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有的社区有计划的安排相关人员学习从事现代社区工作所需具备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提高相应的能力。

种种现象表明,社区人力资源的储备势头良好,为拓展社区服务项目包括养老提供了人才条件。总之,社区人力资源的增加与素质的提高、社区相关设备的跟进为老年人养老提供了便捷。

四、养老模式多元化发展的形式

社会的变化发展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单一的养老模式,在不断的发展进程中已经衍生出多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养老模式,例如:

(一)社区养老

社区养老是按照“属地养老”的原则,让那些需要照顾的老年人住在自己的家中或者尽可能地在靠近他们的社区的,类似“老人之家”的机构中接受照料。社区养老建立在老年人自立、与社会保持接触和常态生活的基础上,其目的是帮助老年人体现出作为社区成员的角色,尽可能地让他们生活在一个“常态”的社会环境中。社区养老要动员全社区的人力物力来帮助那些需要照顾的老年人,使其在社区中能够幸福地生活。

社区养老弥补了家庭养老的不足,是目前政府大力倡导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

(二)乡村养老

现在已经有相当一部分的人选择到乡村养老。乡村的新鲜空气,自然的生态环境,低廉的生活成本是这些人选择乡村养老的出发点。有的人本来家乡就在农村,有的人喜欢自耕自足,那么乡村养老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三)旅游养老

这是一种比较新颖的养老模式,有许多老人退休之后身体状况颇佳,而且无经济负担,而且认为操劳了一辈子是应该放松享受一下生活浏览一下祖国的大好河山了,因此他们会用一年中的一部分时间来旅游。例如每年冬天海南岛都会吸引一大批老年人前来观光。许多北方的老年人每年冬季到海南岛住上两个月,许多老年病不治而愈或大有缓解。[7](四)招租养老

独居老人独守一套大房子,必定清冷孤寂,烦闷无聊,在家中招徕两个年轻的大学生做房客,就能给清冷的房子增添一些生气,身边既多了一个人照应又有一笔可观的房租收入作为生活费补充。

综上提到的养老模式是比较有代表性的,老年人的养老方式也不必拘泥于单一,而是可以根据时势的需要可以结合几种养老方式进行相互转换和融合。总之,在人口老龄化及家庭小型化的情势可根据以下三个建议来应对严峻的养老问题:首先,建立以“居家养老为主,机构养老为辅,社区服务为补充”的养老模式。其次,挖掘社区资源,倡社区照顾,开展社区服务。再次,开发社区老年人力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老年人自我服务。[3]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推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老年人口在经济、文化、需求领域的分层化得进一步发展,人们对养老问题的关注力度会日渐加大,养老模式会在现有的基础上出现更深、更广、更为完善的新发展。多元化的养老模式,将给老年然更多的选择,重视老人对晚年生活的自我决定权。同时,对于当前或今后所出现的各种养老模式,政府应给与足够的重视,从政策上鼓励社会各界力量致力于老年人事业,从而使中国养老模式的发展

真正达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现代化养老标准,为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基础。[8]

【参考文献】

[1]李迎生、社会工作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第一版

[2]许爱花、中国城市社区老年人养老模式之反思、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第3期

[3]吕华菊,赵淑兰、人口老龄化与养老模式探析、科技信息-基础理论研讨

[4]冯艳华、老龄化趋势下的养老模式、旅游市场

[5]王桂新、变化中的中国养老模式、人民论坛-双周刊、2008、总第223期

[6]孙光德,董克用、社会保障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第三版

[7]柴效武、21世纪我们如何养老-25种养老模式的介绍、城市、2008.10

[8]李世梅、中国养老模式的多元化发展、人口学刊、2007、第5期

老年人消费市场状况调研报告

老年人消费市场状况调研报告 老年人消费市场状况调研报告 随着我省老龄人口规模的扩大和老年化进程加快,老年消费需求在社会总需求的比重逐步上升,老年人的消费在整个社会消费中的份额也逐步加大,做好老年人消费品市场工作,既是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迫切需要,也是商务主管部门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科学发展的具体实践。 一、我省老年人口的现状 **省辖14个市州122个区县,国土面积2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6800万,人均gdp20xx美元左右。我省人口年龄结构从1998年进入老龄化,至20xx年末,全省60岁以上人口866.1万,较上年增长2.6%,超过我省总人口1%的增长速度,占全部总人口的比重为12.7%,高于全国1个百分点,其中男性433.8万人,女性432.3万人。我省是典型的“未富先老”省份,老年人是我省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老年人消费习惯和特点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和生理条件变化,基本退出社会经济活动圈,活动范围主要局限于家庭和城市休闲场所。由于老年人阅历丰富,理性思维特色浓厚,因而决定了他们的日常消费需求和精神消费需求与其他群体不同。消费稳重,注重实用,讲求实惠是他们消费最大的特点。具体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注重实用。老年人与其他群体消费的最大区别在于实用,他们购买商品不再以追求时髦、追赶时尚为主,而是注重实用、能用、好用,往往相信自己的购买经验,购买的商品不是用来收藏,或未来若干时期才使用,当前使用不上的商品往往很难购买。 2、讲求价位。由于老年人群体消费理性,购买商品时十分稳重,商品不合适,价格不合算不会轻易购买。他们购买商品时喜欢货比三家,发现商品合适,价格相对较低时才会最后购买,因而,他们较多光顾降价、折扣、低价促销类商品。 3、注重经久耐用。老年人购买消费品不以高档、时尚、功能多和技术先进为首选条件,而是看重商品是否经久耐用,注重商品是否能迅速方便地使用。他们对

浅谈中国式的老年养老

浅谈中国式的老年养老 本文就中国的养老现状、养老方式做了简单的分析介绍。认为,在当今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养老保险体系的构建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较优的养老保障制度对于赡养老人来说无疑是至关重要的。老年人要慎重选择和运用好适合自己的养老方式。 标签:中国;老年人;养老方式 现今中国人的退休年龄划分为,男性全部人员正常退休为60周岁(特殊工种除外),女性正常退休年龄分为三个年龄段:一是普通女工退休年龄为50周岁;二是普通女干部退休年龄为55周岁;三是取得高级职称和副县级以上的女性可以在60周岁退休。这是依据1978年国务院国发(104)号文件延用至今仍在使用的相关规定。 人社部部长尹慰民在讲话中提到,现阶段我国已经是一个步入急剧快速老龄化的国家,国民收入也才只达到一个中等国家水平,是一个未富先老龄化的国家。根据人社部统计,至2014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总数已达2.12亿。占我国人口比例的15.5%,已经成为世界上老年人数量最多的国家。养老保险的抚养比也将达到3.04:1,到2020年将下降至2.94:1,2050年将下降到1.3:1。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增加也会使养老相关费用如医疗、保险等方面的支出快速增加。那么,老了该怎么办?本文就与大家浅谈中国人的老年养老问题。 当今退休人员所担心的是老了以后,随着物价的上涨退休收入来源相对减少,没有足够的金钱看病、加之现今国家养老保障制度不够完善、加上生病或不能自理时,没人照顾,也缺乏相应的社会机构管理。这是我国老年人最担心的大问题。 在当今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养老保险体系的构建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较优的养老保障制度对于赡养老人来说无疑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养老保险覆盖面广成本高,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已经成为财政支出的一大负担。现今在我国,光凭依靠征缴养老保险金的收入远不能满足对养老保险金的支出,中央财政每年还必须对养老保险基金进行补贴,并且这种补贴随着老年人的比例增加,养老费用还会逐年不断增长。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得不面对这一普遍性难题。 一、理财养老 基本的退休生活只有靠社会保障,解决基本的生活需求。要想退休以后过上好的生活,现今就要选择一些比较好的理财产品,用收入的四分之一进行理财。选择让每年25%的投入资金达到9%以上的收益产品,如果想要理财产品稳建一点,则需要选择具有稳健性的理财产品,可以把每年用于入投资资金40%来获得4%以上的收入。且要注意不能把家中多余的退休准备金放在一个账户中,要放

浅谈社区老人及家属养老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浅谈社区老人及家属养老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国家,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10%以上。在社区,大多数老人及家属的子女不在身边,或者子女无时间照顾老人,甚至个别子女对老人不闻不问,不尽孝道。有相当一部分老人及家属成了空巢老人、孤寡老人、困难老人,老同志养老的问题已成为国家、社会、法律、家庭以及老年人自身十分关心重视的问题。 一、有关老年人权益保障规定 尊老爱幼、勤俭持家、邻里和睦、家庭团结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为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发展老年事业,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的美德,《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赡养人对患病的老年人应当提供医疗费用和护理,赡养人应当妥善安排老年人的住房,不得强迫老年人迁居条件低劣的房屋,老年人自有的或者承租的住房,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侵占,不得擅自改变产权关系或者租赁关系。赡养人不履行赡养义务,老年人有要求赡养人付给赡养费的权利,赡养人不得要求老年人承担力不能及的劳动。另外,老年人的婚姻自由受法律保护,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干涉老年人离婚、再婚及婚后的生活,赡养人的赡养义务不因老年人的婚姻关系变化而消除,老年人有权依法处分个人的财产,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干涉,不得强行索取老年人的财物,老年人有依法继承父母、配偶、子女或者其他亲属遗产的权利,有接受赠予的权利。老年人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有享受社会发展成果的权利,并享有家庭赡养与扶养、社会保障、参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权益和义务。在新的历史时期,构建和谐社会,老年人的合法权益真正引起了国家、社会、法律的高度重视。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家庭,家庭成员应当关心和照料老年人。 二、老年人养老权益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 老年人是国家的财富、社会的财富。在社区,绝大多数赡养人对老人及家属尽到了赡养的义务,但不尽赡养义务,侵犯老同志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在有些地方和家庭还相当严重,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方面: 1、老年人得不到关爱。由于历史的原因,很多老年人无固定工作,特别是家属为照顾家庭放弃工作的机会,老来没有养老金,需要子女赡养;有些老人虽然有养老金,但是子女多,经常会在父母子女之间、翁婿之间、婆媳之间为经济问题和生活琐事发生矛盾,有些很难缓解,往往导致矛盾激化;有些老年人及家属没有经济基础,处于劣势地位,甚至于受虐待的事常有发生,得不到家庭的温暖。 2、老年人得不到赡养。在通常情况下,社区老人及家属的赡养人是他们的子女。但是,有些赡养人没有认识到老年人的自身局限性,赡养意识缺乏,不去生活上照料,甚至不予经济上供养;还有些赡养人总是以工作忙为借口,不回家

老年人养老问题调查分析

老年人养老问题调查分析后的心得体会某一天,表姐问我关于我对象的问题说:他有兄弟姐妹吗?我回答到:没有,跟我一样独生子女。谈到这个问题,一般人都会感叹到:哇!真好,以后你们双方家里都会给与你们最大的支持,因为家里都只有一个孩子!可是作为一个已经结婚生子的姐姐,对我说的确是:妹妹呀,以后你们可要辛苦了,上面有多少个长辈需要照顾呀!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这样理解独生子女的烦恼。我也很震惊,恍然大悟,如今我们这辈90后,特别是像我一样的独生子女,未来我们肩上的责任远比那些有兄弟姐妹的家庭更重。 由于姐姐的这个问题深深触动我的心,因此利用这次寒假,我以我自己的力量了解并分析了家乡铜梁区安居镇老年人养老问题,以此写下这篇心得体会。 重庆市铜梁区安居镇在几年前盛行过一段时间的示范性退还征地购买养老保险的政策,通过文件渝府发〔2008〕26号文件《重庆市2008年1月1日以后新征地农转非人员基本养老保险试行办法》可以了解到。在当时该文件出台的原因是中央高度重视解决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先后下发了一系列文件,要求各地尽快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又因为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决定对被征地农转非人员社会保障作出长期性、规范性、制度性安排。而铜梁区安居镇作为一个老城镇,小镇厂区唯二的两个厂区歇业倒闭后镇上留下最多的都是些老年人,所以这个政策几乎在镇里的老人口中口口相传。 养老问题上很大部分得感谢与政府的支持。就是这个农转非养老保险政策让铜梁区安居镇一部分老年人解决了养老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深有感触,当时该政策盛行时,我婆婆已经古稀又几,并且身体不好,每年家里都需要年终几家人清算分摊婆婆的生活费和医疗费用。婆婆在我们的老家还有一块房屋用地。最后婆婆毅然决然的换地购买了这份养老保险,如今婆婆一个月1千加的“工资”完全够她的生活,并且还有闲钱够她置备自己喜欢的东西,这就是政府支持,带来的是给后辈减轻不少的压力。当然也有一部分老年人并没有在当时购买该保障,我走访了家邻居的老爷爷老奶奶,从他们口中我知晓了主要原因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自身原本是城市户口 二:是农村户口,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土地(以上两条便不符合政策基本条件) 三:以上两条满足,但没有换地购买该基本养老保险的费用 四:子女不允许购买该保险 以上条件都充满着种种无可奈何,而对于真正贫困到付不起该保险的老年人,政府

老年人养老服务论文

老年人养老服务论文 一、社会养老服务面临“三大转变” (一)服务方式上从家庭养老、福利服务向福利经营和市场经营相结 合的转变传统家庭养老的基础是多子女共同生活居住,子女照料是最 主要方式,随着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实施以及经济社会转型,家庭规 模趋向小型化,“四二一”代系结构渐趋普遍化。根据相关部门统计 和预测,目前我国独生子女家庭数量约1.5亿,约占全国家庭总数 37%,今后还将继续增加。老年人家庭呈现空巢化和独居化趋势, 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失去了可靠的物质基础和人力基础支撑,我国传 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在很多家庭难以为继[4]。2010年全国65 岁以上空巢老年人口4150万人,约占老年人口的25%,到20 15年,将超过5100万人[3]。近10年来,80岁以上高龄 老年人增加了近一倍,目前超过2000万,据测算,到2020年、2050年将分别超过3000万和9000万,占老年人口的12.37%和21.78%,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和人均寿命延长, 重度老龄化的趋势日益明显[6]。2010年浙江省城乡老年人口 生活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城镇实际空巢率为74.96%,农村实际 空巢率为59.56%,和2006年相比,分别上升0.97个百 分点和4.07个百分点;城镇和农村独居老人户和只有一对老年夫 妇的一代纯老家庭户分别占老年人家庭户的67.37%和55.81%。[7]为减轻子女压力,有稳定收入的老年人倾向于用社会化 方式,享受专业、优质的养老服务,改善老年人自身的生活质量和生 活水平,开始从封闭的供养救济型向开放的自费寄养型转变。尤其对 医疗护理与康复服务、日常维护、日间托养、心理咨询等项目有强烈 需求,如浙江省即将迎来独生子女父母需要社会提供生活照料和护理 的最迫切时期。 (二)服务运作上从政府管办为主向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转 变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迅速推进,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供给逐渐减少。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是近4个劳动力养1个老年人[8]。大多数地

浅析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

浅析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 摘要: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和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空巢老人现象日益凸现。空巢家庭是新出现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已经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相对于城市里的空粱家庭,农村空粱家庭的老人可利用的养老资源更少,养老保障问题更为严重,也更容易被忽视。建立和完善以农民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为重点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是“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要方面。 关键词:农村;空巢老人;现代化;养老保障 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是21世纪中国人口发展的主旋律。当今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已是不争的事实,它所带来的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就是高龄、失能老人养老问题,尤其是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尤为突出。20XX年年初,全国老龄办发布的《农村空巢、类空巢 家庭老人状况调查报告》表明,全国农村老年空巢和类空巢家庭共3288万户,占农村老人家庭总户数的%;空巢、类空巢家庭中的老人共4742万人,占全国1. 08亿农村老年总人口的%。 各种迹象表明,空巢家庭将是21世纪我国老人家庭的主要模式,空巢老人们的生活和精神状态巫待社会关注。而农村空巢老人问题已成为新时期农村老龄工作面临的新课题、农村社会关注的新焦点。如何化解他们的养老困境,已成为一个带有普遍性的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 一、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的问题 农村空巢老人因身体状况、社会环境的原因,在经济、情感、心理方面处于弱势地位,这使得他们面临许多亚待解决的困难与问题。 (一)劳动和经济负担较重。农村相对于城市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随着城市化以及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而大量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使农村人口老龄化状况日益严重。20XX年12月,全国老龄办发布的《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显示,到20XX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增加到1. 49亿,占总人口比例%。城市的纯老户(空巢户)为 %,其中,单身孤老户%,夫妻户%,与其他家庭成员一起居住的占%;农村的纯老户%,其中,单身孤老户9. 6%,夫 妻户%,与其他家庭成员一起居住的占%。所以,农村空巢老人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经济条件、外部环境方面,其所面临困难远远超过了城市空巢老人。虽然,青壮年外出务工的收人高于种地收人,但他们对留守老人的经济支持往往很有限,

集资筹建养老院可行性报告

集资筹建养老院可行性报告(模版) 目录 概述 第一章.项目背景 第二章.市场分析 第三章.营销策略 第四章.资金筹措 第五章.财务分析 第六章风险应对 第七章.发展前景 第八章.结论 第九章.附录 概述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养老已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北京市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养老问题更是不容忽视。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规模的缩小,城市生活、工作的压力,使得居家养老面临着种种困难。敬老院、老年福利院等老年福利服务机构作为社会养老的一部分,在缓解家庭养老的压力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为了进一步了解目前北京市社区老年福利服务机构及其居住老年人的现状,我们选择了部分敬老院进行了初步的调查,现将主要的调查结果总结如下。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截止到2002年底,北京市已有各种类型(包括敬老院、养老院、老年公寓、托老所)养老设施314多所,床位张。其中向社会开放、接受公费、自费入院(所)养老的已近100所,规模大小不一,收费标准也有差异。此次调查我们选取了三所敬老院,分别为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街道敬老院、东城区东直门街道敬老院、海淀区四季青乡敬老院进行入院调查。调查共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社区福利服务机构状况调查,包括机构名称、所有制形式、机构人员构成状况等;第二部分为社区福利服务机构内的老年人口状况调查,包括老人的家庭状况、身体状况、经济状况、以及对福利服务机构的评价等,旨在通过此次调查,初步了解北京市目前的社区福利服务机构以及福利服务机构的老年人状况。 二北京市社区福利服务机构状况 (一)所有制形式 这些敬老院在所有制上均属于各级政府。街道敬老院的所有权属于政府派出机构的街道办事处;乡、镇敬老院的所有权则属于乡、镇政府。 (二)人员构成 这些敬老院一般都由行政管理人员、护理人员、医生和一般工人如厨师、清洁工人等组成。行政管理人员属于国家行政人员,其他工作人员则为敬老院聘用人员。 (三)资金来源(略)

敬老院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政策

敬老院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政策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步伐的加快,子女不在身边,生活难以自理,越来越多的城市独居老人和农村“空巢老人”面临如何养老的难题,养老问题已经由家庭问题演变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社会问题。近些年来,随着各类养老服务政策陆续出台,各地养老服务事业蓬勃发展,公办、民办养老机构像雨后春笋一样在完善和出现,初步形成了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由于城乡经济基础和体制的不同,致使城乡养老形式发展的结果也不一样。目前,市以上的大城市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相对较健全,再加上社区养老服务不断发展,城市独居老人的养老问题得到一定的缓解;县以下的(含县级)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和老人观念等问题制约,大多还是以居家养老为主,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又有一部份的家庭需要这种社会养老机构的服务,目前农村的养老机构是公办敬老院,民办养老机构少或根本没有,主要原因是民办养老机构投入大,回报慢,需求量小很难在农村发展壮大,所以农村敬老院除承担农村五保对象的养老外还应承担有需求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因此农村敬老院向区域性社会养老服务中心转型,拓宽服务对象,扩大服务范围,实行“一院两制”发展社会养老服务是敬老院发展的趋势,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综合上述得到以下几点:一生活方面 问题:老年人没有丰富的娱乐活动,生活单调,令老人们感到冷清,从而使得听我们情绪低沉消极,生活饮食差,老年人们无法按时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每日不是三餐仅仅两餐,这导致老人们在

吃饭问题上的严重不足。敬老院人居住环境较差,并且由于没有长远考虑,加上资金的缺乏,当时是按容纳90%以上的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的床位规模对敬老院进行的新、改、扩建,现在该敬老院集中供养率为85.2%,在保证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的基础上,大多数敬老院没有多余的床位来容纳除五保对象以外的养老需求,无法满足社会养老的需要。对策:就老人们的居住环境来说应该增添适合老年人们活动的运功器材,多多丰富他们的生活,让他们感到家的温暖。应该按照一定的时间给予老人们补充一定的营养素。早餐必不可少。做到一日三餐的合理膳食。保证老年人们的温饱问题得到解决。加大投入,完善硬件设施建设。目前农村敬老院在满足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的基础上,已没有更多的床位来满足社会养老的需求,敬老院本身是无力解决这一问题,因此,各级政府应加大对敬老院的资金投入,在有条件的敬老院有计划有步骤的建设社会养老服务设施,如建立单独住房和餐厅等生活设施,彻底解决硬件设施不够的问题。同时在敬老院开办老年休闲场地,如门球场、麻将室、图书室,还可教他们学太极拳,或者交际舞,象征性地收取费用,如每人每天一元,先把老人吸引过来,慢慢让他们知道敬老院的保健、饮食、住宿方面的优点,我想随着时间推移,敬老院的老人会多起来的。应该尽量争取社会或政府的赞助,争取把费用适当的再优惠一点 二工作人员方面 问题:虽然去年市政府对敬老院管理出台了一些政策,加大敬老院工作人员的配备,提高了他们的工资、福利等待遇,但是由于敬

养老产业的发展现状

养老产业的发展现状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是当前社会经济快发展下新时代的产物。其具体含义是指在传统机构养老提供基本生活服务和经济供养的基础上,向选择机构养老的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缓解社会老龄化问题。 一、我国养老模式发展现状 (一)特殊人口政策和国情导致“老龄化”问题严峻 图1 65岁及以上人口数与占比(万人,%) 如图1所示,2016年底中国65周岁及以上人口16003万人,占总人口的%。预计到2020年,高龄老年人将增加到2900万人左右,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增加到亿人左右,老年抚养比将提高到28%左右。因此,养老产业所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正在吸引着全球的目光。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的进步发展,单一的国家福利已经难以满足老年人生活多样性的需求,多元化的养老模式应运而生,其中医养结合模式呈现主流趋势。 (二)传统农耕文化衍生出“单一养老模式” “百姓孝为先”一直是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赡养父母是每个子女应尽的责任与义务。目前,我国有三种基本的养老方式,分别为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其中,居家养老是主要模式。本质上来说,这种养老模式是由家庭成员提供养老资源的养老方式和养老制度;社区养老是指以家庭养老为主,社区机构养老为辅的方式,老人除在家中得到家人的照顾之外,由社区的有关服务机构和人士为老人提供专业服务;机构养老是指由专业的社会福利机构为老年人提供日常起居护理、健康管理和文体娱乐活动等综合性服务的机构。 (三)“421”倒金字塔家庭结构产生“空巢家庭” 图2 中国不同年龄组的家庭空巢率 “421”倒金字塔家庭结构是受我国人口政策和医疗水平所衍生出的现代家庭模式,具体由两位成年人共同赡养四位老人和一位孩子。根据国家卫计委发布的《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表

2021年关于老年人消费市场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老年人消费市场状况的调查报告 随着我省老龄人口规模的扩大和老年化进程加快,老年消费需求在社会总需求的比重逐步上升,老年人的消费在整个社会消费中的份额也逐步加大,做好老年人消费品市场工作,既是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迫切需要,也是商务主管部门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科学发展的具体实践。 **省辖14个 市州122个区县,国土面积2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6800万,人均gdp2000美元左右。我省人口年龄结构从1998年进入老龄化,至20XX年末,全省60岁以上人口866.1万,较上年增长2.6%,超过我省总人口1%的增长速度,占全部总人口的比重为12.7%,高于全国1个百分点,其中男性433.8万人,女性432.3万人。我省是典型的“未富先老”省份,老年人是我省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和生理条件变化,基本退出 ___活动圈,活动范围主要局限于家庭和城市休闲场所。由于老年人阅历丰富,理性思维特色浓厚,因而决定了他们的日常消费需求和精神消费需求与其他群体不同。消费稳重,注重实用,讲求实惠是他们消费最大的特点。具体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注重实用。老年人与其他群体消费的最大区别在于实用,他们购买商品不再以追求时髦、追赶时尚为主,而是注重实用、能用、好用,往往相信自己的购买经验,购买的商品不是用来收藏,或未来若干时期才使用,当前使用不上的商品往往很难购买。 2、讲求价位。由于老年人群体消费理性,购买商品时十分稳重,商品不合适,价格不合算不会轻易购买。他们购买商品时喜欢货比三家,发现商品合适,价格相对较低时才会最后购买,因而,他们较多光顾降价、折扣、低价促销类商品。 3、注重经久耐用。老年人购买消费品不以高档、时尚、功能多和技术先进为首选条件,而是看重商品是否经久耐用,注重商品是否能迅速方便地使用。他们对购买的商品往往有长期使用的打算,而且希望在使用过程中尽量减少维修和维护,尽力避免售后维修麻烦。 4、注重安全保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老年人对健康长寿的渴望比较强烈,喜欢看一些保健、营养、延年益寿方面的报刊,增加健康消费知识。安全卫生是决定老年消费者购买日常消费必需品的主要因素。他们注重商品的保健和营养功能,如食品,特别喜欢购买粗粮、精纤维等保健食品和营养食品。

关于退休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问卷

关于离退休老年员工的工作意愿与需求调查问卷 亲爱的爷爷奶奶们: 您们好!我们是兰州城市学院大四学生,在进行一项关于离退休老年员工的工作意愿与需求的调查问卷,想请教您的一些看法,问题的回答没有对错,敬请您客观点填写您的观点,我们保证对您的资料信息完全保密,请您放心,希望您在百忙之中抽时间完成此次问卷,谢谢您的合作。 填写说明:在问题下所选栏目中选择一项最适合您的答案。多选除外打上√即可。 1、性别:A男B女 2、您的年龄: A 55岁及以下 B 56-60 C 61-65 D66-70 E71岁及以上 3、您的文化程度? A、小学 B、初中 C、高中 D、大学 E、其他_______(填写具体内容) 4、您之前从事什么样的工作? A工人B农民 C 教师D个体户E医生 F机关人员G其他 5、您的婚姻情况? A未婚B已婚C离异D丧偶F其他 6、您有几个孩子( ) 7、您现在和谁居住在一起? A 独居B与老伴C与老伴和子女D与子、女 E 其他 8、您的家庭成员感情如何? A好B比较好 C 一般D不太好 E 很不好 9、您家的家务主要有谁来做? A自己 B 配偶 C 子女D共同分担

10、您目前的生活自理能力? A完全自理B需要别人适当的帮助 C完全需要别人照顾D身体健康可以照顾他人 11、退休后您的收入来源是哪些?(多选题) A儿女给的生活费B自己劳动所得C困难户,军属等补贴 D 投资股票,债券,购买保险所得E退休养老金F其他 12、您的健康情况? A很好B较好 C 一般 D 较差 13、请问您退休后主要生活有? A照顾孙辈 B参加文化体育等活动 C去旅游 D再就业 14、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主要支出?(多选题) A 医疗保健B为子女、孙子女提供生活帮助C家政服务D日常生活开销E参加文化休闲娱乐活动,比如说出门旅游等F其他 15、您如果再就业会从事什么类型工作? A.政府机关 B.事业单位 C.工人 D.个体经营户

浅析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析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及解决对策 内容摘要:本文对农村留守老人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各个角度对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进行了思考。并在经济供养、精神慰藉、社会参与方式及各项政策制度安排等各个方面提出了见解。 关键词:农村留守老人养老 留守老人,是指子女外出时留守在户籍地的60岁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国留守老人的数量为1793.9万人。周福林利用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 对65 岁及以上所有的“留守老人”不分城乡的规模作了计算: “在人口普查0.95‰数据中??留守老人为17042 人”, 由此推算, “全国留守老人的数量为1793.9 万人。”接着, 周福林又根据“留守老人的市镇乡分布”, 以“在乡的”75.72%来推算, 65 岁及以上的农村留守老人应为1358 万人。[1] 一、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 (一)绝大多数农村留守老人的经济收入低,生活只能维持温饱。 大多数农村留守老人没有社会养老保障,经济收入来源主要是依靠子女和自己劳动所得的微薄收入,如果是失去劳动力的留守老人就只能靠子女补贴,在子女补贴不足的情况下,相当一部分老人会处于贫困状态。 随着孝道观念的淡化,一些外出务工的子女因为自身谋生的压力就中断了给老年人的经济补贴,如云南一位8O岁的留守老人,他儿子带着孙子去深圳务工,开始还寄点钱回来,后来因为自己生活压力大没法再寄钱给老人了。老人只好在家里种地养活自己,由于没钱交电费,老人家里连电灯都没有,穿着也是破破烂烂的,老人担心自己死了都没人知道。老人的境况的确值得同情,老人年轻的时候辛苦劳累,到老了连基本的三餐都不能保证。 (二)农村留守老人的医疗没有保障,就医问题依然严峻。 1、农村留守老人的健康状况整体较差 农村留守老人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渐渐衰弱,患病率逐渐上升。调查发现,子女外出后,有28.6%的留守老人得过大病,而其中得了大病后身边没有子女照顾的老人的比例高达62.4%。[2]留守老人最怕生病,生病了没有人去请医生,经济能力差的连看病的钱都没有,往往都把小病拖成了大病。让老人觉得更加孤苦的是就算卧病在床也没有人照顾。如一位留守老人有一次生病了连饭都做不了,只好啃凉馒头吃咸菜,想哭连一个听的人都没有。而高龄老人所面临的困难更大,发病都具有突发性,若抢救不及时就会产生严重后果。 2、农村留守老人的医疗保障不容乐观 农村留守老人看病难,很多农村没有卫生所,只有小型的药店,老人看病极不方便,且近年来药费猛增,调查发现医疗支出是老人最主要的支出,在子女不能提供足够的医疗费用的情况下,老人看不起病,去看病不方便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农村留守老人与城市留守老人不同,城市留守老人医疗比较有保障,大多数会给自己买养老保险以及其它社会保障。农村留守老人经济收

中国老年福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国老年福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键入公司名称] 中国老年福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姓名: 学号: 班级: 邮箱: 2016/6/8 中国老年福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人口老龄化给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带来深刻而广泛的影响。老人问题将不再是个人问题、家庭问题,而是社会问题。在家庭提供老年福利功能弱化的同时,老人福利社会化也就成了必然。老年人的社会福利是根据老年人的特殊需要,由社会提供给老年人的物质和社会服务。发达国家的老年人大多享有一定的社会福利保障,生活因而相对稳定和舒适,但很多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的老年人则呈现另一番景象,她们的老年生活得不到相应的保障。由于中国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总数急剧增加对社会福利的需求日益增多,而现阶段中国的老年人福利政策还不成熟。因此,急需发展适合中国国情的老年社会福利事业。 关键词:社会福利;人口老龄化;福利政策; 引言: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在中国特别明显。与中国进入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一同到来的问题是,家庭小型化日渐明显,老年人对养老的需求与家庭实际能提供的帮助存在很大的差距,这就迫切要求加快推进社会化养老进程,但当前中国“社会化养老”明显不足,使得老年人福利需求与供给的矛盾日益凸显。完善老年人社会福利政策,加快老年人社会福利制度建设,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福利社会化改革的首要关注重点。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 (一)中国老年人绝对数量大,增长速度快 老年人口绝对数量问题是人口老龄化首要问题,中国超大规模的老年人口将给中国社会和自然资源带来沉重的压力。能够看出,中国的老年人口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增量上都是极为突出的。 (二)老龄化进程与经济发展不同步 中国人口老龄化与中国长期坚持的计划生育有直接关系,因而形成老龄化进程超前于经济发展的局面。发达国家的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达到7%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一般在1万美元以上,而中国进入老龄化国家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为800美元,发达国家的人口先富后老,中国则是未富先老,当中国进入老年社会时,中国所拥有的财富无法满足大量的仅作为消费者的老年人的生活需要,养老就将成为社会的主要问题。 (三)地区间老龄化程度差异较大 由于中国地域辽阔,人口的迁徙率相对国外来说极低,地区间的人口分布不平衡,老龄化程度差异也较大。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人口已经进入老龄化阶段,而在中西部地区,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低于东部[1]。 二、中国老年社会福利事业的现状和问题 中国老年福利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参与下,对处在特殊困境下的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

我国养老模式类型

我国养老模式类型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人口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老年人口数量也居世界首位;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儿女的职责,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子女们工作、学习等需要离开家,空巢老人也急剧增加,传统农村养老模式受到人口老龄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家庭结构核心化、土地被征用等的冲击,农村养老在物质供养、精神照料和生活照顾等方面均面临巨大挑战。因此,在新形势下探讨我国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农村现有几种养老模式及其利弊 一家庭养老模式 家庭养老模式是中国最古老的养老方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由子女、配偶或其他直系亲属为老年人提供经济、生活和精神照顾,以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养老的实质是由谁来提供养老资源,这是区分养老方式最重要的标准,同时也可以看出,家庭养老是相对应于社会养老来说的。因此,从实质上来说,家庭养老是指由家庭成员提供养老资源的养老方式和养老制度。 家庭养老模式的优势 1、家庭养老是一种环环相扣的反馈模式。在经济供养上,家庭养老是代际之间的经济转移,以家庭为载体,自然实现保障功能,自然完成保障过程。父母养育儿女,儿女赡养父母,这种下一代对上一代予以反馈的模式在每两代之间的取予是是互惠均衡的,在家庭单位内形成一个天然的养老基金的缴纳、积累、增值以及给付过程。 2、家庭养老促进代际交流,给予老年人精神归属感。家庭与老年人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对于中国老年人,尤其如此。家庭是老年人毕生精力和努力的结晶,保留了老年人整个生命历程的印记,使老年人感到安全和对亲情需求的满足,满足老年人“叶落归根”的心理。老年人更多的是从子女身上获取那种情感慰藉,“儿女孝顺,含饴弄孙”是中国老年人晚年生活的最高理想和最大精神寄托。 3、家庭养老降低社会成本。与社会养老相比,家庭养老是把这个社会的养老负担转化为子女的负担,一旦政府的社会保障职能不能兑现,可以规避社会养老在基金管理方面的风险,同时也不存在服务和交易费用支出问题。

最新老年人用品市场调查报告(精选多篇)

老年人用品市场调查报告(精选多篇) 第一篇:有关老年人用品市场的相关调研调查 存在的问题:商家、厂家没有仔细研究过老年人市场,不注意市场需求的调查,对老年人的特殊需求了解少,适合老年人需求商品少,品种单调。对于老年服装市场,超过60%的老年人表示株洲市本地商家对老年人消费群体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专门的老年人服饰或健康用品专卖店。 调研结论--老年人市场有待开发: 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老年人特殊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特征,决定了其消费能力、消费偏好、消费行为、消费方式、消费观念、消费习惯、消费决策等方面的特殊性,由此形成了现实消费需求和潜在消费需求的特殊性。在这部分人口巨大的数量规模背景下,已经并将形成一个特殊的消费市场。 老年旅游业: 二是经费来源不困难,有积蓄,首先说银发旅游市场潜力无限。业内人士分析,“银发族”出游有几大方便条件:一是不受时间的限制,他们大多已退休在家退休金、儿女的赞助等。三是健康观念更新,身体条件好。现在的老年人大多数身体健康,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温饱已经不成问题的前提下,老年人现在越来越重视生活的质量。生活得是否健康、是否高质量很自然就成为老年人生活的主题。四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尊老敬老风气越来越浓,子女越来越孝顺。社会、子女都愿意给老年朋友提供各

种方便。作为服务机构的旅行社也可多选择在旅游淡季组织老年旅游团,这时,住宿、交通都比较便宜,景点内游客少,比较适合老年人的心理和身体特点。 据统计七成以上老年人偶尔或经常去旅游 旅行社在开发银发旅游市场时,应做到在价格上要微利、薄利;服务上要热心周到,使老人有安全感、放心感;安排上要细心、慢节奏,以休闲、舒缓为主,动静结合;饮食上要做到饭菜清淡松软,不油不腻;活动内容要注重文化内涵,可参观一些具有历史意义和反映人民大众建设成就的景点,并安排一些老年人喜爱的戏曲、书法、绘画、摄影、交谊舞等活动,尽量丰富旅游行程。 其次是老年玩具市场正在升温。医学专家早就做出过科学的分析:7岁的儿童与70岁的老人在渴望呵护,渴望关怀,渴望抚慰,渴望集体游戏等诸多因素方面的分值有惊人的相似。这就给商家提供了一个巨大的老年玩具市场。 调查表明,近几年来,老年人玩具需求有明显上升趋势,所以很多商家进货时经常选择一些既适合少年儿童又同样适合老年人口味的玩具。那为什么不进一些专门给老年人制造的玩具?很多商家表示,不是不想进,而是市场上的老年玩具实在是太少了,想进也没那么多。玩具不仅可以益智,也可以健身,这是不可置疑的。人们对老年人玩玩具的认识还有待提高,玩具厂家对老年人玩具市场视而不见,是造成老年玩具市场发展不利的重要原因。

描写退休生活的句子

描写退休生活的句子 描写退休生活的句子 1、时间就象是一只无形手,把岁月的书页无情地一页页翻过,它使今天变为昨天,又 把昨天变成回忆。当初扎着两条小辫子,满怀憧憬走上工作岗位的我,远逝了青春年华,如今已青丝染霜,跨入了退休人员的行列。回首这经过时间之网过滤的人生时,有积淀、有收获,也有点点遗憾 ,, 即将离开工作岗位,在事业追求即将画上句号的日子里,我 心里不免有一丝惆怅,工作毕竟是美好的。 50 多年来成长生活的历程, 30 多年来科协工作 的情景,一幕幕很自然地在我的脑海里不断展现,仿佛就在眼前。 2、要保持有灵活的头脑,对脑细胞进行锻炼,推迟脑细胞的老化,保持精神清朗。健 康除了有良好的心态和强健的体魄外,还要有个灵活的大脑。随着人口出现老龄化,老 年性痴呆症成为危害老年人健康和生存质量重要病症,为此,在加强身体锻炼的同时注 重了对大脑的锻炼和保护。每天坚持看一些知识含量多的电视节目,如《百家讲坛》等 科学教育栏目,以及军事天地等知识性强的节目,促使自己大脑兴奋,同时还看看书, 在键盘上打打字,如建立自己的“博客”,其实也是这个目的。可以说我写博客是“太 监逛窑子重在参与”,不可能有什么成就,只是活动活动手指头,促进脑细胞的生成和 增加脑细胞的活力。 3、内退这几个月以来,我在家里隔三差五地就侍弄侍弄花卉,修剪修剪盆景,按时给 花卉、盆景浇浇水、拔拔草、上上肥。每一盆花卉都让给我养得绿油油的,每一盆盆景 都让我侍弄得有型有样。我每天看着那些各具特色,生命盎然的绿色精灵,从心底里头 感觉着挺惬意。这段日子,我总是这样安慰自己:“人,不能活在自己的历史当中,活 着就得往前走,能走几步是几步,能走多远算多远。” 4、有如此之心情,如此之感悟,首先是得益于心情调整,有一个好的心态。常言道“人活一口气,佛灵一注香”说的是佛前只要有香火供奉,这佛就是灵验的,人只要精神好就 有活力,人的心态可以决定人的精气神,可以决定人的幸福感,甚至可以决定人的健康和 寿命。我有一个好的心态,没有失落感,主要和在职时的状态有关。我在《博客写在前面》 中表述了四十年服务社会自定论为“平凡的人生,平坦的道路,平庸的绩

浅谈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

浅谈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 阿力木·热合曼0910810101 文法行管09 【中文摘要】:如果老龄化问题和老年人赡养问题得不到合理的解决,会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造成负面影响,不能有效地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及时有效地解决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对于社会经济进一步健康快速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农村经济老龄化养老人口比例 前言 随着中国社会的飞速发展,我们国家提前面临了人口老龄化问题。再加上计划生育政策的普遍实施,我国老年人口比例及数量达到问题程度。其中农村老年人口比例迅速上升,成为影响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的解决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至关重要。 一、人口老龄化现实 根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截止到2000年11月,我国总人口12.95亿人,其中农村人口为80739万人,占总人口的63.91%,而农村60岁以上的老人有88166988,占总人口的6.808%,超过农村总人口的10.92%,由于大量农村青年迁移到城市,加上计划生育政策,农村出现青壮年劳动力减少以及老年人赡养不到位等问题。 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存在以下特点: (一)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形势比城镇更为严重。专家预测得出,21世纪中叶我国农村和城镇65岁及以上老人比例分别为,26%和22%,农村是城镇的1.2倍。 (二)老年人口基数大,老年人口高龄化趋势明显。现阶段我国既面临着原来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又面临新增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同时由于老年人口基数庞大,加上青壮年从农村外迁,农村老龄化趋势进一步加大,老年人养老问题日益加剧。 (三)老龄化进程与经济发展不同步,这在农村更为明显。进入20世纪以来,我国老龄化速度有加快趋势,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我国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水平跟不上。虽然近些年我国经济在整体水平上发展较快,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庞大,经济底子薄,人均生产总值还很低,同时农村人口收入也比较增长趋于缓慢。 (四)人口性别比失调现象突出。60岁以上老年人的性别比为95.18%,比例上基本平衡,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庞大,绝对数字可很大,女性老年人比男性老年人多321万人。高龄老年人的性别比为61.07%,女性数量超出男性290万人。性别比失调在某种程度上影响老年人养老水平。 二、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意义: 如果老龄化问题和老年人赡养问题得不到合理的解决,会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造成负面影响,不能有效地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及时有效地解决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对于社会经济进一步健康快速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养老机构市场调查报告

养老机构市场调查 报告 1

目录 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部分:有关南京老年人口的数据和资料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部分:南京老年人居住养老的现状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部分:南京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现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南京市老年人口与福利机构床位的供求比例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南京社会福利养老机构的机构性质与运营方式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政府对南京社会福利养老机构的扶持及优惠政策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南京养老机构规模、设施及区位分布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节、南京养老机构入住条件、服务内容及等级收费标准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部分、南京市各养老机构的供求状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部分、入住老人的基本特征及需求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六部分、南京养老机构个案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七部分、养老机构市场的机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中国老年人的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

中国老年人的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中国城乡老年人口一次性抽样调查”总报告责任编辑:山东省老年学学会发布日期:2008-12-21 中国老年人的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 ──“中国城乡老年人口一次性抽样调查”总报告 为全面反映老年人的生活状况、了解存在的问题,给制定老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根据国务院领导批示,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国老龄协会委托其所属的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从2000年下半年开始,承担并启动了由民政部申报的“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项目。这是第一次由国家拨专款并以政府名义进行的全国性老年人口状况调查。调查得到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获得了丰资料。 本次调查涉及全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的160个市(县)、640个街道(乡)、2000个居委会(村)。调查时点为2000年12月1日,调查对象是抽样范围内城乡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调查问卷分城市问卷、农村问卷和城乡社区问卷。调查内容主要涉及老年人口的基本生活状况、经济供养、医疗保健、社区服务、精神文化生活、社会活动、老龄基层组织和工作等情况。调查采用分层配额系统随机抽样方法(2),共获得有效样本量20225份(3),其中城市10171份,农村10084份。获得社区问卷160份,其中城市80份,农村80份。 一、老年人的基本状况 本次调查显示: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随着经济发展和

社会进步,从总体上看,老年人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及自身的素质都发生了显著变化,老年人在社会发展中得到了实惠,主要表现在: 1、老年人的经济收入增加 近十几年,在国家经济实力增强的基础上,全国人民的生活迈人了小康阶段,老年人的生活水平也显著提高,经济收入大幅度增加。根据2000年调查(4),城市老年人的年平均收入达到8496元,较1992年的(5)2053元增长了3.1倍;农村老年人达到2232元,较1992年的832元增长了1.7倍。 2、老年人家庭生活条件改善 2000年,老年人的家庭生活设施较1992年有了显著增加。在城市,老年人家庭生活设施拥有率1992年达到50%的有自来水、电视机、电风扇和洗衣机等4种;2000年增加到8种,其中,自来水拥有率从1992年的92.0%增加到2000年的93.4%,电视机从88.2%增加到95.2%,电风扇从77.3%增加到78.3%,洗衣机从51.5%增加到70.6%。除了上述4种外,还增加了煤气、电话、电冰箱和室内厕所,煤气拥有率从49.9%上升到77.4%,电话从7.6%上升到71.1%,电冰箱从46.6%上升到65.9%,室内厕所从38.0%上升到68.9%。 在农村,老年人家庭生活设施拥有率达到50%的有电视机和电风扇2种,其中,电视机拥有率从1992年的47.4%上升到2000年的76.0%,电风扇从44.3%上升到52.1%。同时,自来水拥有率大幅度增长,从0.9%上升到39.2%。 城市老年人家庭平均拥有住房3.32间,户均住房面积达70.3平方米。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