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十三章补充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十三章补充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十三章补充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十三章补充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十三章补充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均衡产出或收入消费函数

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和平均储蓄倾向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

税收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

平衡预算乘数加速数

二、判断题(F,T)

1.根据萨伊定理,供给会自动创造需求,普遍生产过剩的危机不会发生。()

2.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涉及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和国际市场。()

3.在凯恩斯理论的消费函数中一定存在有AP C>MPC()

4.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产出与计划支出相等。()

5.作为国民收人均衡条件的I=S与国民收入核算中的I=S是一致的。()6.经济均衡既可表示为总需求与总产出相等,又可表示为实际投资与储蓄相等。()7.凯恩斯定律认为在长期内,面对市场需求的变化,企业只调整产量。()

8.如果前期期末储蓄存量为零,在不考虑借贷的情况下,当期的平均消费倾向不可能大于1。()

9.如消费函数斜率为正,则储蓄函数斜率一定为负。()

10.公司未分配利润可视为一种储蓄。()

11.凯恩斯明确地拒绝整个新古典分析方法。()

12.在三部门经济中,比例所得税税率越大,投资乘数越大。()

13.当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时,边际储蓄倾向大于平均储蓄向。()

14.由居民户消费函数进行简单加总,即可得出社会消费函数。()15.根据凯恩斯定律,可以认为一个社会的生产必将扩展到充分就业水平。()

16.赤字财政将导致经济衰退。()

17.引致投资是由收入变化而导致的投资量。()

18.采用累进税率时,通货膨胀将促进消费。()

19.通过把乘数和加速数结合起来考虑,可以说明经济的周期波动。()20.根据加速数的定义,投资与收入的绝对量之间存在函数关系。()

21.平衡预算乘数恒等于1。()

22.政府购买和税收同时增加一定数量时,国民收人会减少。()

三、单项选择题

1、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的“投资一储蓄”,是指()。

A.实际发生的投资等于储蓄 B.计划的投资恒等于储蓄

C.经济达到均衡时,计划的投资必须等于计划的储蓄 D.事后投资等于储蓄

2.对凯恩斯“基本心理规律”的正确表达是()。

A.随收人的增加,消费也相应增加;而消费的增加又会促进收入的进一步增加

B.收入的增长幅度总是大于消费的增长幅度

C.消费额总是与人们的收入水平有关

D.收入的增长幅度总小于消费的增长幅度

3.如消费函数为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则边际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

A.递减;递减 B.递减;不变 C.不变;不变 D.不变;递减

4.已知国民收入为20亿美元,政府预算有2亿美元的赤字,国际收支逆差为2亿美元,储蓄额为4亿美元,则()。

A.政府支出为3亿美元 B.消费额为15亿美元

C.消费加政府支出为16亿美元 D.投资为4亿美元5.在一个两部门经济中,如与收入水平无关的消费为50亿美元,投资为30亿美元,边际储蓄倾向为0.2,则均衡收入为()。

A.80亿美元 B.400亿美元 C.150亿美元 D.120亿美元

6.在三部门经济中,与均衡的国民收入反方向变化的是()。

A.税收 B.转移支付 C.政府购买 D.投资7.以下关于乘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边际消费倾向与乘数成反比 B.乘数的作用是双向的

C.乘数反映了收人变化如何引起投资的变化

D.乘数的作用可无条件地实现

8.在投资乘数KI,政府购买乘数KG,税收乘数KT和政府转移支付乘数KTR 之间,下列关系中一定成立的是()。

A.KTR+KT=1 B.KT=KTR C.KT〈0〈KTR〈KG=KI D.KT+KTR=1 9.已知边际消费倾向为0.75,下列哪种结果正确()。

A.KT=3 B.KTR=4 C.KI=3 D.Kg=4.10.当税收由定量税改为比例税时,()。

A.投资乘数增加 B.政府购买乘数减小

C.投资乘数不变 D.税收乘数减小

11.当一国经济面临过热时,下列政府调控措施中力度最大的是()。

A.增税 B.减少转移支付 C.减税 D.减少政府购买12.已知 MPC= 0.8,税收为定量税,则以下措施中使收入水平降低最多的是()。

A.增加税收100 B.减少政府购买100

C.增加税收100,同时设法使MPC上升到0.8 5

D.减少转移支付50,同时设法使MPC上升到0.9

13.已知MPC=0.6,税收为定量税,如收入水平增加150亿美元,则其可能的原因是()。

A.投资增加100亿美元 B.政府购买增加l00亿美元

C.转移支付增加l00亿美元 D.政府购买和税收同时增加100亿美元14.已知MPC=2/3,如投资与储蓄同时增加2 5亿美元,则收入水平()。

A.上升75亿美元 B.无变化 C.降低25亿美元 D.上升25亿美元

15.当实际收入水平高于均衡的收入水平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存在非计划存货投资 B.计划投资超过储蓄

C.总需求超过实际产出 D.不存在非计划存货投资16.如总产出为275亿美元,消费为250亿美元,计划投资为30亿美元,在一个两部门经济中,总产出会()

A.保持稳定 B.增加 C.减少 D.不能确定

17.根据平衡预算理论,如果政府购买和税收增加同等的数量,则()A.将导致经济扩 B.将导致经济衰退 C.既不导致通货膨胀,也不导致紧缩

18.下列各项中不会导致收入水平下降的是()

A.自发性支出降低 B.自发性税收增加

C.自发性转移支付降低 D.净税收降低

19.引入国际市场的四部门模型与三部门模型相比,乘数效应将()

A.变小B.变大 C.不变D.不能确定

20.累进收入税对投资乘数的影响是

A.使投资乘数无效 B.增加投资乘数 C.减小投资乘数 D.不

能确定

四、多项选择题

1.当消费函数是一条通过原点且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时()

A.边际消费倾向递增 B.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C.自发消费倾向递增 D.自发消费为零

E.边际储蓄倾向不变

2.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不涉及()

A.消费品市场B.劳动市场C.货币市场D.国际市场E.投资品市场

3.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假设()

A.潜在国民收入不变 B.各种生产资源已得到充分利用 C.价格水平不变

D.总供给可以适应总需求而无限扩大 E.利率水平与投资水平不变

4.非意愿存货投资()。

A.包括在实际总需求之中 B.包括在计划总需求之中 C.在均衡的产出水平上大于零 D.在均衡的产出水平上等于零 E.在国民收入核算中不属于投资支出

5.关于平均消费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边际消费倾向可能大于、小于或等于1 B.平均消费倾向可能大于、小于或等于1

C.平均消费倾向总大于或等于边际消费倾向 D.平均消费倾向即是消费曲线的斜率

E.平均消费倾向小于消费曲线的斜率

6.下列各项中,可能对乘数发挥作用产生影响的是()。

A.经济中过剩生产能力的大小 B.投资与储蓄决定的相对独立程度

C.货币供给是否适应支出的需要 D.经济中部分资源“瓶颈约束”程度的大小

E.自发消费的大小

7.已知边际储蓄倾向为0.25,税收为定量税,则下列乘数中绝对值为3的()。

A.投资乘数 B.政府购买乘数 C.税收乘数 D.转移支付乘数 E.平衡预算乘数

8.已知边际消费倾向为0.8,税收为定量税,使用下列措施而国民收入水平不变的是()。

A.投资增加20亿元,税收增加20亿元 B.投资减少20亿元,政府购买增加25亿元

C.政府购买增加20亿元,政府转移支付减少25亿元

D.税收增加25亿元,政府购买增加25亿元

E.税收增加20亿元,政府转移支付减少20亿元

9.已知边际消费倾向为0.75,边际税率为0.2,下列乘数中绝对值为2.5是()。

A.投资乘数 B.政府购买支出乘数 C.税收乘数 D.转移支付乘数E.平均预算乘数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税收有利于稳定经济

B.同样数量的政府支出在作为政府购买支出和作为转移支付时,对国民收入变化的影响相等

C.税收与均衡的国民收入呈反方向变动 D.税率变动将影响总需求曲线的斜率

E.税收无助于稳定经济

11.在经济中能起到自动稳定经济作用的是()。

A.营业税 B.个人所得税 C.货物税 D.公司所得税 E.政府购买支出

五、计算题

1、某家庭的有关经济情况如下表所示。请完成下表,并计算该家庭MPC和MPS。

2、已知:自发消费为l00;可支配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为0.8;投资为460;政府购买为400;税收为400且不随收入变化。试求:

(1)收入水平与消费的均衡值。

(2)如政府购买下降为300,收入水平与消费如何变化。

(3)投资乘数是多少?

3、如上题其他条件不变,只有税收政策发生变化,由定量税变为比例所得

税,且已知税收T=( 1/8) Y。试重新计算上题的三个问题。

4、已知:消费函数C=40+ 0.75 Y;投资I=50。试求均衡时国民收入、消费储蓄。

5、已知:税收为定量税;自发消费为400;计划投资为450;政Z购买为300;税收为400;边际消费倾向为0.75。试求:

(l)收入为4 200时的消费与储蓄。

(2)收入为4200时的实际投资与非意愿存货投资。

(3)收入为4 200时经济是否达到均衡?如未达到均衡,试问均衡的收入水平应为多少?

6、在一个两部门经济中,已知消费函数C=600+0.8Y。当投资从200增至300时,试求:

(l)均衡收入变化多少。

(2)如引入时间因素,当投资作同样变动时,第1期至第5期的收入各为多少?(假定本期消费是上期收入的函数。

7、在一个三部门经济中,已知消费C= 20+ 0.8 Yd,投资卜I=30,税收T =6+0.25Y,转移支付Tr=16,政府购买G= 80。试求均衡时的收入及政府财政赤字。

8、上题条件不变,假设充分就业产出为395,如可采用改变政府购买和改变税率两种途径实现产出扩张,试分析计算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要实现充分就业政府购买和税率的调整程度及相应的赤字。

9、第7题条件不变,试同时调整政府购买和税率,使充分就业产出在零赤字条件下实现。

10、在一个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的三部门经济中,如政府加征20亿元的所得税,并将这笔税收中的15亿元用于采购,这一收一支对经济的影响恰好相互抵消。试求该经济的边际消费倾向。(假设该经济的税收为定量税)

11、已知:某三部门经济中边际储蓄倾向为0.25;边际税率为0.2;政府增加购买支出20亿元;减少转移支付20亿元。试求政府预算盈余的变化是多少?

12、假设某国消费函数斜率为0.8,现增税10亿元,试求该国可能减少多少总储蓄?

13、已知如下经济关系:国民收入Y= C+ I+ G;消费 C= 80+ 0.6 Y;政府购买G=100;投资I=40+ 0.2 Y。试求:

(1)均衡时的 Y、C和I。(2)投资乘数。

14、已知某经济的平衡预算乘数为0 8,政府购买购买乘数为2,试求该经济的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税率。

15、已知:某四部门经济中自发消费为100;边际消费倾向为0.8;税收 T = 0.25 Y;政府购买为11;投资为80;净出口函数NX=50-0.Iy。试求:(l)均衡投入。(2)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

六、思考题

1.萨伊定律的基本内容有那些?

2.凯恩斯提出的基本心理规律有那些?

3.凯恩斯理论的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在何时达到均衡?如何调整以实现均衡?

4.政府的财政赤字是否越小越好?试分析减少政府购买对赤子与产出可能产生的影响。

5.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都总是大于零小于1978?

6.投资乘数与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相比,有何异同?为什么?

7.试用图解法导出IS曲线,并分析IS曲线变动的因素。

8.回忆你最近的一笔支出情况,运用本章学到的知识解释为什么你的这笔支出会引发乘数效应?

9.乘数理论的限制条件是什么?

10.“增加储蓄将减少国民收入,引起经济萧条;增加消费回增加国民收入,引起经济繁荣。因此,节俭对经济不利”。(1)用凯恩斯理论分析以上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2)从我国经济现实出发,分析以上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略

二、判断题

1.T;2.F;3.F;4.T;5.F;6.F;7.T;8.T;9.F;10.T;11.F;12.F;13.T;14.F;15.F;16.F;17.T;18.F;19.T;20.F;21.F;22.F。

三、单项选择题

1.C;2.B;3.D;4.D;5.B;6.A;7.B;8.C;9.D;10.B;11.D;12.C;13.C;14.B;15.A;16.B;17.A;18.D;19.A;20.C。

四、多项选择题

1.D E;2.B C D; 3.A C D E;4.A D;5.B C;6.A B C D;7.C D;8.C E;9.A B;10.A C D;11.B D。

五、计算题

MPC=MPS=0.5

2、(1)Y=3200 C=2340;(2)Y′=2700 C′=1940;(3)Ki =5

3、(1)Y=3200 C=2340;(2)Y′=2866.67 C′=2106.67;(3)Ki =3.33

4、Y=360 C=310 S=50

5、(1)C=3250 S=550;(2)收入为4200时未达到均衡,均衡时的收入水平为3400

6、(1)ΔY=500(2)Y1=4100 Y2=4180 Y3=4244 Y4=4295.2 Y5=4336.16

7、Y=345 政府财政赤字为3.75

8、要实现充分就业,产业水平需345增至395,可采用增加政府购买和减税两重途径(1)增加政府购买时, Kg=2.5 ΔG=20 Δd=7.5 总赤字=11.25 ;(2)降低税率时Δt=-6.33% Δd=12.52 总赤字=16.27

9、Δt=14% ΔG=65

10、MPC=0.75

11、政府预算盈余的变化=2.5

12、该国总储蓄减少10亿元

13、(1)Y=1100 C=740 I=260;(2)Ki=5

14 边际消费倾向β=0 .6 边际税率t=16.67%

15、(1) Y=660; (2) Ki=2 Kg=2 Kt=-1.2 Kb=0。

苏教版七年级数学补充习题答案解析(上下学期)(上((下册)))

教版七年级数学补充习题答案(上下学期)(上下册) 2015详细版 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下册:凤凰科学技术版次:2012.6(2015.6重印) 每天更新,请您关注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1页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2页七上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3页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4页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5页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6页科版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7页科版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8页科版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9页科版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10页科版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11页科版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12页科版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13页科版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14页科版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15页科版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16页科版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17页科版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18页科版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19页科版初一七年级上册数

学补充习题答案第20页科版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21页科版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22页科版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23页科版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24页科版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25页科版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26页科版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27页科版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28页科版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29页科版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30页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31页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32页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33页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34页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35页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36页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37页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38页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39页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40页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41页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42页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43页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44页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45页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46页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47页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48页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

第三章-第四章补充习题(答案)

第三章-第四章 一、填空题 1.液压泵和液压马达都是能量转化装置,液压泵将驱动电动机的机械能转换成液压系统中的油液的(),供系统使用,液压马达是把输来的油液的()转换成机械能,使工作部件克服负载而对外做功。(压力能、压力能) 2.液压泵是依靠密封工作腔的()变化进行工作的,其输出流量的大小也由其大小决定。(容积) 3.液压泵的额定流量是指在额定()和额定()下由泵输出的流量。(转速、压力) 4. 单作用叶片泵和双作用叶片泵的流量都存在脉动,为了减小脉动量,单作用叶片泵叶片数通常选用(),而双作用叶片泵叶片数通常选用()。(奇数、偶数) 5.变量泵是指()可以改变的液压泵,常见的变量泵有( )、 ( ),其中()是通过改变转子和定子的偏心距来实现变量,()是通过改变斜盘倾角来实现变量。(排量;单作用叶片泵、轴向柱塞泵;单作用叶片泵;轴向柱塞泵)6.液压泵的实际流量比理论流量();而液压马达实际流量比理论流量()。(小;大)

7.外啮合齿轮泵位于轮齿逐渐脱开啮合的一侧是()腔,位于轮齿逐渐进入啮合的一侧是()腔。(吸油;压油)8.为了消除齿轮泵的困油现象,通常在两侧盖板上开(),使闭死容积由大变少时与()腔相通,闭死容积由小变大时与()腔相通。(卸荷槽;压油;吸油) 9.齿轮泵产生泄漏的间隙为()间隙和()间隙,此外还存在()间隙,其中()泄漏占总泄漏量的70%~80%。(端面、径向;啮合;端面) 10.双作用叶片泵的定子曲线由两段()、两段()及四段()组成,吸、压油窗口位于()段。(大半径圆弧、小半径圆弧、过渡曲线;过渡曲线) 11.齿轮泵的吸油口制造的比压油口大,是为了减小()。(径向不平衡力) 12.双作用叶片泵一般为()量泵;单作用叶片泵一般为()量泵。(定、变) 13.轴向柱塞泵主要有驱动轴、斜盘、柱塞、缸体和配油盘五大部分组成,改变(),可以改变泵的排量。(斜盘的倾角)14.对于液压泵来说,实际流量总是()理论流量;实际

三年级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 014第1页 1、 2 2 1 20 20 10 200 200 100 2、 165 154 131 3、 114 168 124 (1) 4、 732÷6=122(筒) 5、 342÷3=114(人) 第2页 1、 124 112 171 139 114 171 (3) 2、错(236)对错(172) 3、 233……1 152……1 125 4、 256+196=452(人) 452÷4=113(组) 第3页 1、184÷2(√) 225÷5(√) 273÷3(√) 518÷6(√) 2、61 65 91 3、69 56 4、584÷8=73(本) 5、225÷9=25 第4页 1、 219 162 115 (3) 89 62 55 (3) 2、 91 47 43 3、 106÷8=13(个)……2(个) 4、7 338+214=552(本) 552÷6=92(本) 第5页 1、 200 100 100 300 200 400 2、○○√ √○○ 3、 213 37 187 (1) 4、小芳 136÷2=68(下) 小英 192÷3=64(下) 5、 528÷6=88(元) 第6页 1、 258÷3八十多 467÷8五十多 371÷4九十多 290÷7四十多1、 262 72 31 (6) 134 74 93 (3) 2、草莓 128÷4=32(千克) 杏 144÷6=24(千克)

水蜜桃 171÷5=34(千克)……1(千克) 杏平均每箱最轻 第7页 1、 0 0 0 0 6 7 2、 210 203 102 3、错(51……2)对错(102) 4、 70 203 101 5、 650÷5=130(个) 第8页 1、 352 268……2 92 402 302 90 2、 168......2 190 302 (1) 3、 558-248=310(米) 310÷5=62(米) 第9页 1、三位数108 三位数306 两位数43 三位数 120 (3) 2、错(104)错(180……3)错(108……2) 3、 424÷4=106(米) 4、 130 107 105 5、 365÷7=52(个)……1(天) 第10页 1、 316 131……2 85 306 130……1 105 2、 105 120......3 209 (2) 3、(1)540÷5=108(把)(2)540÷3=180(把) 4、 500-152=348(盆) 348÷6=58(盆) 第11页 1、 97 207 162 231 2、 360÷3=120(本) 120÷3=40(本) 3、 128÷2=64(盒) 64÷4=16(箱) 4、 60÷2=30(户) 30÷5=6(户) 第12页 1、 102 170 83 (2) 120 152 103 (2) 2、 750÷3=250(千克) 250÷5=50(千克) 3、 240÷8=30(个) 30÷5=6(个) 4、方法1: 180÷9=20(行)方法2: 180÷4=45(棵)

【2018年整理】第十三章 练习与答案精品资料

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谋求世界经济共同发展的根本途径是()。 A、加大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 B、推动南北对话,加强南南合作 C、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D、加强发展中国家的自力更生 (答案C)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的核心和主要原则是 A、互不侵犯 B、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C、互不干涉内政 D、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答案D)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倡导国是 A、中国、印度、缅甸 B、中国、印度、越南 C、中国、朝鲜、越南 D、中国、印尼、巴基斯坦 (答案A) 4、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 A、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B、维护国家主权和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实现全人类的解放 (答案B) 5、当前维护世界和平的根本途径是 A、实行有效裁军和军控 B、发挥联合国的维和作用 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加强国际干预 (答案C) 6、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对外政策的基本的立足点是 A、联合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进行对抗 B、以共同经历、共同任务做完发展对外关系的基础 C、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对话,反抗对抗 D、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答案D) 7、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的理论是在()。 A、20世纪4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50年代(答案C) 8、最早确认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这一深刻论断的党的代表大会是 A、中共十五大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二大(答案D) 9、首先提出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一系列主张是()。 A、周恩来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答案C) 10、中共十六大提出建立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安全观,其核心是()。 A、互信、互利、平等、协作 B、平等、协商、团结、合作 C、平等、合作、繁荣、发展 D、互利、互信、合作双赢(答案A) 11、2005年,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的新目标是()。 A、公平正义的世界 B、公正合理的世界 C、和谐世界 D、和平发展的世界(答案C) 二、多选题 1、和平与发展的关系是 A、和平是东西问题 B、和平与发展互为条件,共同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繁荣 C、和平是发展的前提 D、发展是和平的保障 (答案BCD) 2、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主要表现有 A、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 B、国际贸易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C、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投资格局多元化 D、国际金融贸易总额大大超过国际贸易总额 (答案ABCD) 3、我国外交工作的立足点之所以选择与发展中国家站在一起、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是因为 A、中国本身就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B、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有着共同的历史遭遇和命运 C、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发展是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的利益所在 D、在战后的长期国际斗争中,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历来相互支持 E、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选择了共同的发展道路 (答案ABCD) 4、我国外交工作的方针是 A、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019初一数学补充习题答案

2019初一数学补充习题答案 【导语】高效的学习,要学会给自己定定目标(大、小、长、短),这样学习会有一个 方向;然后要学会梳理自身学习情况,以课本为基础,结合自己做的笔记、试卷、掌握的薄弱环节、存在的问题等,合理的分配时间,有针对性、具体的去一点一点的攻克、落实。本篇文章是wo为您整理的《2019初一数学补充习题答案》,供大家借鉴。 【篇一:4.2解一元一次方程】 1、(B) 2、(1)x;(2)6x;(3)3; (4)0;(5)2;(6)3,2 3、(1)不是;(2)是 4、(B) 5、(1)x=-3;(2)x=18;(3)x=6; (4)x=-11;(5)x=-1;(6)x=-40; 【篇二:4.3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1)】 1、4周 2、这4个日期分别是10、11、12、13 3、设共需xkg小麦.根据题意,得(1- 25%)x=625.解得x=. 4、设黑色皮块有3x块,白色皮块有5x块, 根据题意,得3x+5x=32,x=4.所以 黑色皮块有12块,白色皮块有20块

5、设人数较少的村有x人.根据题意,得x+ 2x-3=597.解得x=200.较大的村有597-200=397人【篇三:4.3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2)】 1、7个两分球,3个三分球 2、17人,3人 3、装生铁200t,棉花200t 4、设前年A品牌电脑卖了x台,则B品牌电脑卖了(2200-x)台.根据题意,得(1+ 6%)x+(1-5%)(2200-x)=2200 +110.解得x=2000.2200-2000= 200(台) 【篇四:4.3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3)】 1、17点20分 2、4名,23本 3、甲:7只,乙:5只 4、170人,250人 【篇五:4.3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4)】1、设飞机在静风时的速度为xkm/h.根据 题意,得(24+x)×2=(x-24)×3. 解得x=840.(24+840)×2=2448 (km) 2、设十位数字为x,则百位数字为x+7,个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练习题含答案

第二章综合练习 一、选择题 1.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桌面受到的压力实际就是书的重力 B.桌面受到的压力是由桌面形变形成的 C.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与书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与书对桌面的压力一定大小相等,而且为同一性质的力 2.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关于接触处的弹力和摩擦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有弹力,但不一定有摩擦力 B.如果有弹力,则一定有摩擦力 C.如果有摩擦力,则一定有弹力 D.如果有摩擦力,则其大小一定与弹力成正比 3.一架梯子靠在光滑的竖直墙壁上,下端放在水平的粗糙地面上,有关梯子的受力情况,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受两个竖直的力,一个水平的力B.受一个竖直的力,两个水平的力 C.受两个竖直的力,两个水平的力D.受三个竖直的力,三个水平的力 4.作用于O点的五个恒力的矢量图的末端跟O点恰好构成一个正六边形,如图所示。这五个恒力的合力是最大恒力的()A.2倍 B.3倍 C.4倍 D.5倍 5.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力,大小分别为4N、6N、7N,若三力同时作用于某一物体,则该物体所受三力合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A.17N、3N B.17N、0 C.9N、0 D.5N、3N

6.如图所示,一个重为5N的大砝码,用细线悬挂在O点,现在用力F拉法码,使悬线偏离竖直方向30°时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所用 拉力F的最小值为() A. B. C. D. 7.如图所示,用绳索将重球挂在墙上,不考虑墙的 摩擦。如果把绳的长度增加一些,则球对绳的拉 力F1和球对墙的压力F2的变化情况是() A.F1增大,F2减小 B.F1减小,F2增大 C.F1和F2都减小 D.F1和F2都增大 8.物体静止在斜面上,若斜面倾角增大(物体仍静止),物体受到的斜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变化情况是()A.支持力增大,摩擦力增大B.支持力增大,摩擦力减小 C.支持力减小,摩擦力增大 D.支持力减小,摩擦力减小 二、填空题 11.用弹簧秤称物块时,读数为,用弹簧秤拉着物块沿倾角为37°的斜面向上匀速滑动时,读数为6N,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12.作用于同一点的两个力F1、F2的合力F随F1、F2的夹角 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则F1= ,F2= 。 13.同一平面中的三个力大小分别为F1=6N、F2=7N、F3=8N,这 三个力沿不同方向作用于同一物体,该物体作匀速运动。 若撤消F3,这时物体所受F1、F2的合力大小等于N,合力的方向。14.用两根钢丝绳AB、BC将一根电线杆OB垂直固定在地面上, 且它们在同一个平面内,如图所示,设AO=5m,OC=9m, OB=12m,为使电线杆不发生倾斜,两根绳上的张力之比 为。

苏教版三下数学补充习题答案

苏教版三下数学补充习题答案 第1页 1、 2 2 1 20 20 10 200 200 100 2、165 154 131 3、114 168 124 (1) 4、732÷6=122(筒) 5、342÷3=114(人) 第2页 1、124 112 171 139 114 171 (3) 2、错(236)对错(172) 3、233……1 152……1 125 4、256+196=452(人)452÷4=113(组) 第3页 1、184÷2(√)225÷5(√)273÷3(√)518÷6√) 2、61 65 91 3、69 56 4、584÷8=73(本) 5、225÷9=25 第4页 1、219 162 115......389 62 55 (3) 2、91 47 43 3、106÷8=13(个)……2(个) 4、338+214=552(本)552÷6=92(本) 第5页 1、200 100 100 300 200 400 2、○ ○ √√ ○ ○ 3、213 37 187 (1) 4、小芳36÷2=68(下)小英192÷3=64(下) 5、528÷6=88(元) 第6页

1、258÷3八十多467÷8五十多371÷4九十多290÷7四十多 1、262 72 31......6134 74 93 (3) 2、草莓128÷4=32(千克) 杏144÷6=24(千克) 水蜜桃171÷5=34(千克)……1(千克) 杏平均每箱最轻 第7页 1、0 0 0 0 6 7 2、210 203 102 3、错(51……2)对错(102) 4、70 203 101 5、650÷5=130(个) 第8页 1、352 268……2 92 402 302 90 2、168......2 190 302 (1) 3、558-248=310(米)310÷5=62(米) 第9页 1、三位数108 三位数306 两位数43 三位数120 (3) 2、错(104)错(180……3) 错(108……2) 3、424÷4=106(米) 4、130 107 105 5、365÷7=52(个)……1(天) 第10页 1、316 131……2 85 306 130……1 105 2、105 120......3 209 (2) 3、1)540÷5=108(把)2)540÷3=180(把) 4、500-152=348(盆)348÷6=58(盆) 第11页 1、97 207 162 231 2、360÷3=120(本)120÷3=40(本)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和第十四章练习题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和第十四章练习题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十三章和第十四章练习题一、选择: 6、在图中所示的电路中,欲使灯泡L熄灭,必须( D ) A、将S1打开 B、将S2打开 A、接通S1、S2 B、接通S2、S3

C、只接通S2 D、接通S1和S3 9、将一段导线对折绞接后接入电路中,对折后的导线的电阻与原导线的电阻相比,则( B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因通过的电流大小不知道,无法确定 1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合上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b经c向a滑动时,灯泡的亮度变化是( B ) A、由亮变暗 B、由暗变亮 C、亮度不变 1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是由4节干电池串联而成的电池组,已知灯L2两端的电压是2.5V,则电路中电压表的示数是( A ) A、2.5V B、3V C、3.5V D、6V

B、灯泡被烧坏 C、电压表被烧坏 D、不会发生事故 18、对式子R=U/I的理解,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导体的电阻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导体的电阻跟通过它的电流强度成反比

C、导体的电阻跟它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强度无关 D、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则通过它的电流为零,此时导体的电阻为零 2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S闭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由a滑到b的过程中,电流表A的示数和电压表V的示数变化是() A滑到B 6V,电路中可能出现的故障是() A、L1开路 B、L1短路 C、L2开路 D、前面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初级会计学 第三章练习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会计科目是对(D)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A.经济业务 B.会计主体 C.会计对象 D.会计要素 2,总分类会计科目是根据(B)进行设置的。 A.企业管理的需要 B.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 C.会计核算的需要 D.经济业务的种类不同3,会计账户是是根据(C)分别设置的。 A.会计对象 B.会计要素 C.会计科目 D.经济业务4,下列会计科目中,不属于资产类的是(C )。 A.应收账款 B.应收票据 C.应付职工薪酬 D.预付账款 5,下列会计科目中,属于损益类的是(D )。 A.生产成本 B.预收账款 C.制造费用 D.财务费用 6,会计科目与账户的本质区别在于( D )。 A.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 B.记录资产和权益的经济内容不同 C.记录资产和权益的方法不同 D.会计账户有结构,而会计科目无结构 7,在下列项目中,属于负债类会计科目的是( B )。

A.应收账款 B.预收账款 C.长期股权投资 D.实收资本 8,下列项目中,属于一级会计科目的是(B ) A.应交增值税 B.应付账款 C.房屋 D.专利权 9,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在( B ) A.借方 B.贷方 C.借方和贷方 D.借方或贷方 10,下列各项中,用于反映企业的经济资源的账户是(A ) A.资产类账户 B.负债类账户 C.所有者权益类账户D.利润类账户 11,下列各项中,属于反映企业资本类的账户是(C ) A.银行存款 B.交易性金融资产 C.盈余公积 D.应收账款 12,收入类账户是用以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C )的账户。 A.经营成果 B.留存收益 C.经济利益流入 D.利润形成 13,将会计账户分为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所依据的分类标志是( D ) A.结构 B.会计科目 C.流动性 D.详细程度 14,固定资产期末借方余额为200000元,累计折旧期末贷方余

初三物理第十三章练习题

初三物理第十三章练习题九年级物理内能单元测试题 班级: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气体和液体才能发生扩散现象 B.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是很小的 C.气体、液体、固体都会发生扩散现象,其中气体扩散最显著 D.扩散现象使人们直接看到了分子的运动 2、把装满空气的瓶子倒扣在装满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瓶口间先用 玻璃隔开。当抽 掉它们之间的玻璃片后,可以看到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颜色渐渐变淡,最 后两瓶中气体的颜 色变得完全相同。这是因 A.二氧化氮比空气密度大B.两种气体之间形成了对流为C.二氧化氮分子很小D.气体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3、固体、液体、气体分子间的距离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A.固体、液体、气体B.气体、液体、固体 C.固体、气体、液体D.液体、固体、气体 4、在长期堆放煤的地方,剥去一层地皮,可以看到里面一层仍是黑色,这 个现象是 A蒸发现象B扩散现象C升华现象D凝固现象 5、寒冷的冬季夜晚,许多人喜欢用热水将脚泡一泡才人睡。在此过程中, 脚的内能变化情况是 A.减小B.不变C.增大D.无法确定 6、下列现象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濛濛细雨从空中下落B.炒菜时,满屋飘香 C.扫地时灰尘四起D.擦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飞舞 7、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间存在着一个平衡位置,在此位置时分子间既没有引力也没有斥 力 B.当物体被压缩时,分子间只有斥力 C.当物体被拉长时,分子间只有引力 D.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总是同时存在同时消失的 8、一根钢棒很难被压缩,也很难被拉长,其原因是 A.分子太多B.分子间没有空隙

第三章--教育目的-练习题含答案

第三章教育目的练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就是() A 教学目的 B 教育目的 C 培养目标 D 教学目标 2.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是() A 教育目的 B 教育任务 C 教育规律 D 教育原则 3.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 A 控制作用 B 制约作用 C 促进作用 D 指导意义 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 A 主要方法 B 重要方法 C 唯一方法 D 特殊方法 5.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 A 教育方针 B 教育目的 C 教学目标 D 培养目标 6.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它集中体现了() A 教育的性质 B 教育的任务 C 教育的内容 D 教育的规律 7.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 A 高水平的智力 B 实践能力 C 健康体魄 D 创新精神 8.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重视() A 实践能力的培养 B 思维能力的培养 C 想象能力的培养 D 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填空题 1.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____ 。 2.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____ ,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____ 3.培养目标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____ 。 4. ____ 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5.教育目的具有历史性、时代性、____ ,在阶级社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6.教育目的是____ 的集中反映,是教育性质的集中体现。 7.马克思主义关于____ 是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8.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人的____ 相对而言的。 9.全面发展的人是____ 、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 10. ____ 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11.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____ 的教育。 12.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____ ,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13.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____ 的能力,培养他们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14.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____ 的教育。 15.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____ ,是一种精神状态。 三、简答题 1.教育目的对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是通过哪些作用实现的? 2.简述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 3.什么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如何? 4.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补充习题全册答案

2016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补充习题全册答案 第1页 1、玉米面的脂肪含量高一些,标准面粉的蛋白质含量高一些,玉米面的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高一些。 2、⑴亚洲大洋洲 ⑵4410.4 2994.9 2398.9 1802.9 1400.6 998.3 894 第2、3页 1、⑴重庆条形15-----59 扇形 ⑵ 3.63 折线 2、⑴略 ⑵作图略 35 11 12 第4、5页 1、(1)氮气 78 二氧化碳及其杂质0.06 (2) 0.21 (3)略 2、(1) 54 24 30 12 (2) 21 17 (3)略 3、 4 7 25 6 8 作图略 第6、7页 1、第二个和第四个物体的形状是圆柱,第三个物体的形状是圆锥。 2、圆柱选 1 4 圆锥选 3 7 3、(1)底面侧面高 (2)圆曲高 4、2cm 2.1cm 5、2 3 6、上面-------圆余下随便连 上面-------圆余下随便连 7、①------③②--------①③------② 第8、9页 1、⑴长方 25 31.4 ⑵25×(3.14×10)=785(平方厘米) 2、选中间图 2÷2=1 3.14×12x2+6.28x3 =3.14×1x2+6.28x3 =6.28+18.84 =25.12 3、图一

3.14x5x8=125.6 图二 40x2x3.24x20=5024 6、10÷2=5 3.14x52x2+3.14x10x6 =3.14x25x2+3.14x10x6 =157+188.4 =345.4 第10、11页 1、图一 12÷2=6 3.14x62x2+3.14x12x16 = 3.14x36x2+3.14x12x16 =226.08+602.88 =828.96 图二 3.14x22x2+3.14x2x2x20 =3.14x4x2+3.14x2x2x20 =25.12+251.2 =276.32 2、20cm=0.2m 3.14x0.2x4=2.512 3、 6÷2=3 3.14x32+3.14x6x1.5 =3.14x9+3.14x6x1.5 =28.26+28.26 =56.52 4、3.14x22x2+3.14x2x2x8 =3.14x4x2+3.14x2x2x8 =25.12+100.48 =125.6 5、花布 18÷2=9 3.14x92x2 =3.14x81x2

第13章:沟通练习题

(沟通) 一、单项选择题(20分) 1、我们通常所说的“小道消息”属于:(B) A.下行沟通; B.非正式沟通; C.双向沟通; D.用含蓄形式进行沟通; 2、在指导与领导工作中,沟通联络是指(A ) A.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B.人与机器之间的交流; C.机器与机器的交流; D.主管人员与下属的交流; 3、横向(平行)沟通过程中最大的障碍来自:(B) A.个人间的冲突; B.企业内部部门化; C.管理者能力过低; D.个人理解能力存在差异; 4、为了实现有效沟通,应该加强哪一种沟通:(D ) A.群体间沟通; B.非正式沟通; C.双向沟通; D.横向沟通; 5、如果发现一个组织中小道消息很多,而正式渠道的消息很少,这是否意味着该组织:(B) A.非正式沟通渠道中信息传递很通畅;

B.正式沟通渠道中消息传递存在问题,需要调整; C.其中有部分人特别喜欢在背后乱发议论,传递小道消息; D.充分运用了非正式沟通渠道的作用,促进了信息的传递; 6、一些企业或机构组织员工集体出游、娱乐,主要目的是为了(C ) A.让员工加压放松; B.促进非正式组织的形成; C.加强信息沟通; D.补偿员工的劳动; 7、某公司经理在职工过生日时送去一张贺卡,者属于哪一种沟通(B ) A.工具式沟通; B.感情式沟通; C.正式沟通; D.平行沟通; 8、在沟通过程中,噪音最有可能成为下列哪一阶段的一个重要因素:(C) A.信息发送者发送信息; B.信息接受者接受信息; C.信息传递; D.信息反馈; 9.某公司的简报上刊登了一条意欲提醒装卸工人注意的安全标语,后来发现许多装卸工人根本没看到,原因是大部分装卸工

第三章-第四章补充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都是能量转化装置, 液压泵将驱动电动机的机械能转换成液压系统 中的油液的( ), 供系统使用,液压马达是把输来的油液的( )转换成机械能, 使工作部件克服负载而对外做功。 (压力能、压力能) 2.液压泵是依靠密封工作腔的( )变化进行工作的,其输出流量的大小也由其大 小决定。(容积) 3.液压泵的额定流量是指在额定( )和额定( )下由泵输出的流量。 (转速、 压力) 4. 单作用叶片泵和双作用叶片泵的流量都存在脉动,为了减小脉动量,单作用叶片泵 叶片数通常选用( ), 而双作用叶片泵叶片数通常选用( )。(奇数、偶数) 5.变量泵是指( )可以改变的液压泵,常见的变量泵有 ( )、 ( ), 其中( )是通过改变转子和定子的偏心距来实现变量, ( ) 是通过改变斜盘倾 角来实现变量。 (排量;单作用叶片泵、轴向柱塞泵;单作用叶片泵;轴向柱塞泵) 15.齿轮泵中每一对齿完成一次啮合过程就排一次油, 的变化率每一瞬时是不均匀的,因此,会产生流量( 16.单作用叶片泵转子每转一周,完成吸、排油各 ( 变它的( )可以改变其排量。 (偏心距) 17.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轴端一般不得承受( 接安装在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轴上。径向力 18.液压缸输入的是液体的流量和压力,输出的是( )和( )。力、直线速度 19.双活塞杆液压缸可以采用不同的安装方式, 采用杆定式时最大活动范围是有效行程 的( )倍,采用缸定式时最大活动范围是有效行程的( )倍。 2、 3 20.要求单活塞杆液压缸在左右两个方向上的速度和推力都相等时,无杆腔面积 A 1 与 第三章-第四章 6.液压泵的实际流量比理论流量 ( (小;大) 7.外啮合齿轮泵位于轮齿逐渐脱开啮合的一侧是( 合的一侧是( ) 腔。 (吸油;压油) 8.为了消除齿轮泵的困油现象,通常在两侧盖板上开 变少时与( ) 腔相通,闭死容积由小变大时与 (卸荷槽;压油;吸油) 9.齿轮泵产生泄漏的间隙为( 间隙,其中( )泄漏占总泄漏 量的 10.双作用叶片泵的定子曲线由两段( 成,吸、压油窗口位于( )段。 );而液压马达实际流量比理论流量 ( )间隙和( ) 70%?80%。(端面、 )、两段( )。 )腔,位于轮齿逐渐进入啮 ) ,使闭死容积由大 )腔相通。 间隙,此外还存在( 径向;啮合;端面) )及四段( )组 (大半径圆弧 、小半径圆弧、 过渡曲线;过渡曲线) 11.齿轮泵的吸油口制造的比压油口大,是 为了减小( 12.双作用叶片泵一般为( )量泵;单作用叶片泵一般为 13.轴向柱塞泵主要有驱动轴、斜盘、柱塞、缸体和配油盘五大部分组成,改变( 可以改变泵的排量。 (斜盘的倾角) 14.对于液压泵来说, 实际流量总是 ( 其理论上所需要的扭矩。 (小于、大于) )。(径向不平衡 力) )量泵。 定、 变) ), )理论流量; 实际输入扭矩总是 实际在这一过程中, 压油腔容积 )。(脉动) )次,同一转速的情况下,改 ),因此不得将带轮、齿轮等传动零件直

五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

五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 P1 1.正数+24 +21 负数-7 -1 -102 2.海拔-155米海拔2189米 3. 略 P2 1:⑴- 1 ⑵- 400 ⑶南 60 ⑷﹢3 ﹣8 ⑸甲2:⑴104 139 ⑵ 3 30 3 16 P3 3:﹢2400 ﹣88 ﹣120 ﹣820 ﹢450 ﹢100 ﹣800 正数﹢2400 ﹢450 ﹢100 负数﹣88 ﹣120 ﹣820 ﹣800 4:﹣3 ﹣2 3 5 ﹣3 5 ﹣2 5:说明橙汁的净含量最多为505克最少为495克。 P4 1:图一5×3=15平方厘米图二6×2=12平方厘米2:略3:108×18÷9=216棵 P5 1:图一16×4÷2=32 图二5×8÷2=20 图三8×6÷2=24 2:略 3:960÷﹙10×6÷2﹚=960÷30=32千克 4:60 ×15÷2=450平方米=45000平方分米45000÷30=1500棵 P6 1:⑴ 4 ⑵360 ⑶30 ⑷24 ⑸6 2:图一30×20=600 图二40×30÷2=600 P7 3:30×20×8=4800 4:40×25=1000平方分米=10平方米450×10=4500 够5:图一16×8÷2=64 图二18×6÷2=64 6:﹙8+6﹚×6÷2=14×6÷2= 42 P8 1:⑴ 14 ⑵54 2:﹙15+5﹚×7÷2=20×7÷2=70 图二﹙12+6﹚×8÷2=18×8÷2=72 3:略4: 8 5 20 P9 1:4×1÷2=2 2:8 3:﹙72+96﹚×40÷2=168×40÷2=3360 3360÷280=12 4:﹙58--10×10÷2=48×10÷2=240 P101:平方米公顷公顷平方米2: 20000 5 500000 160 100000 100 3:>><><=4: 200×200=40000平方米=4公顷5: 150×72=10800有 P116: 3公顷=30000平方米 30000÷600=50 7: 2000÷4=500 500×500=250000平方米 =25公顷 8:﹙300+500﹚×100÷2 =800×100÷2 =40000平方米 =4公顷 7000×4=28000 没有9:种棉花 42×20=840 种大豆﹙68--42﹚×20÷2=26×20÷2=260 P12 1:⑴公顷⑵平方千米⑶平方米⑷平方厘米⑸平方千米(6)千米2:2000 4 700 7000000 6 6000000 3:>><<<4:3600÷4=900 900×900=810000平方米=81公顷没有P131:图一 11×7=77 图二(17+25)×20÷2 =42×20÷2=420 图三 6×8÷2=24 2:15×12=180 3:100×60=6000 50×(80--60)=50×20=1000 6000+1000=7000 P141:图一 12×9÷2=54 图二 15×8=120 图三(15+30)×20÷2=45×20÷2=450 2:8×3+8×2÷2 =24+8=32 P15 3:(30--2)×15=28×15=420 420×20=8400 4:(60+40)×30÷2=100×30÷2=1500 80×40÷2=1200 1500+1200=2700 5:8×6÷2=24 P16 1: 12 15 9 5 2:⑴ 18 ⑵ 48 ⑶ 34 P171:⑴600 48 ⑵ 1 ⑶ 4 10 ⑷24 ⑸ 4 2:20×30÷2=300平方米 300×500=150000克=150千克3:90÷15×2=12 P181: 80 100 105 2:略3:⑴ 2 160000 70 300 ⑵ 450 4500000 ⑶ 54

第十三章 练习题

第十三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当今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是() A.民族矛盾 B.贸易保护主义 C.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宗教纷争 2、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划分战略的时间是() A.1949年 B.1956年 C.1966年 D.1974年 3、我国对外交往活动的根本准则是() A.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D. 加强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4、当今世界格局发展的趋势是() A.一极独霸世界 B.两极格局对峙 C.三足鼎立 D.多极化 5、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 A.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B.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C.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D.独立自主 6、首先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刘少奇 D.邓小平 7、按照毛泽东所提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加拿大属于() A.第一世界 B.第二世界 C.第三世界 D.介于第二世界和第三世界之间 8、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是() 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 B.垄断组织的大力发展 C.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 D.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行资本输出 9、确认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这一论断的会议是()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五大10、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髓是() A.国家主权平等 B.和平共处 C.互不侵犯 D.互不干涉内政11、当今世界格局发展的方向是() A.一极化 B.多极化 C.全球化 D.区域化 12、1974年毛泽东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提出的重要思想是() A.“中间地带”的思想 B.“两个霸权”的思想 C.“三个世界”的思想 D.“一条线”的思想

普通化学第三章补充习题及答案#精选.

第3章 水化学与水污染 重点内容概要 1. 溶液的通性 难挥发非电解质的稀溶液的蒸汽压下降,沸点上升——ΔT bp = k bp m 凝固点下降——ΔT fp = k fp m 渗透压cRT =∏ 难挥发电解质溶液也具有蒸汽压下降、沸点上升,凝固点下降和渗透压等现象,由于电解这些稀溶液的依数性与浓度关系有一定偏差(引入i 值) 2. 酸碱的近代概念,酸碱的解离平衡和缓冲溶液的概念 (1)酸碱质子理论人为:凡能给出质子的物质都是酸;凡能与质子结合的物质都是碱。 酸碱共轭关系:共轭酸?质子+ 共轭碱 w b a K K K =? (2)一元酸碱的解离平衡 αα-= 12 c K a 2 α αc K a ≈很小时 c K a ≈ α c K H c a ?=+ )( α α-= 12 c K b 2 ααc K b ≈很小时 c K b ≈α c K OH c b ?=- )( 由于解离度与 c 成反比,与) (b a K 或成正比,所以c/Ka 越大,解离度越小。当 c/Ka>500时,可采用近似计算。 注意:上述计算公式只适用于水溶液中只有弱酸或弱碱的计算。若溶液中又添加了影响解离平衡的离子(如H + 、弱酸根离子则要考虑同离子效应,根据平衡具体分析计算。不要随便套公式。 (3)多元酸碱的解离平衡 分级解离 1a K 2a K + H 浓度近似按一级解离计算 注意:解离度和解离平衡常数都可以反应弱酸、碱的强弱, 但 a K b K 与浓度无关,α 与浓度有关。 (4)同离子效应与缓冲溶液 同离子效应——实质是平衡移动问题,导致弱酸、碱的解离度减低 缓冲溶液——由弱的共轭酸及其共轭碱或弱的共轭碱及其共轭酸组成;具有外加少量酸、碱或稀释时,pH 基本不变的性质。 缓冲溶液的pH 计算: 共轭碱) 共轭酸) ((lg eq eq a c c pK pH -= 共轭碱) 共轭酸) ((lg 00c c pK a -≈ 缓冲溶液的缓冲能力:c(共轭酸)=c(共轭碱),能力大。 c(共轭酸)、c(共轭碱)大时,能力大 c(共轭酸)大时对碱缓冲大,c(共轭碱)大时对酸缓冲大。 配一定pH 的缓冲溶液时,选择pH 接近pK a 的缓冲对。 (5)有关pH 值的计算 (见习题) 注意:计算溶液的pH 时,首先要分析溶液的组成,再考虑用哪个公式或直接根据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反应分析平衡时的浓度进行计算。根据平衡常数的大小判断平衡时离子浓度的大小,进而判断是否可以近似计算。 3.了解配离子的解离平衡及其移动 配离子的组成 配离子的解离平衡 解离平衡常数——不稳定常数(i K ) 配合平衡常数——稳定常数(f K ) f K = i K 1 注意:f K 可比较同类型配离子的稳定性。 4. 难溶电解质的多相离子平衡 m n B A 难溶电解质 溶度积:m n eq n m eq s c B c c A c K }/)({}/)({θθ-+?= m n B A 难溶电解质 溶解度s (mol.dm -3) 注意:s 是溶解达到饱和即平衡时溶解难溶电解质 mol.dm -3; 离子浓度与s 的关系、s 与s K 关系都与电解质的类型有关

数学补充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20千克比()千克轻10%,()米比5米长21。 2、天平一端放着一块巧克力,另一端放着21块巧克力和50克的砝码,这时天平恰好平衡。整 块巧克力的重量是()克。 3、一块三角形菜地,边长的比是4:3:5,周长是168米,其中最长的边长是()米。 4、单独完成同一件工作,甲要4天,乙要5天。乙的工效是甲的工效的()%。 5、抽样检验一种商品,有48件合格,2件不合格,这种商品的合格率是()。 6、把87:1.5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比值是()。 7、一个三角形的底边长是3厘米,高是5厘米,与它同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这个三角 形的面积的比是():()。 8、某商品在促销时期降价20%,促销过后又涨20%,这时商品的价格是原来价格的()%。 9、一项工作,6月1日开工,原定一个月完成。实际施工时,6月20日完成任务,照这样计算,到6月30日超额完成()%。 10、一台拖拉机65小时耕地87公顷,照这样计算,耕一公顷地要()小时,一小时可以耕地()公顷。 二、判断题。 1、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一个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2、甲比乙高5米,乙就比甲矮5米。………………………………………………() 3、六年级今天缺席4人,出勤46人,出勤率是92%。………………………………() 4、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减数与差的和的2倍。………………………………() 5、把8克盐放在200克水里,制成的盐水中含盐4%。………………………………() 三、选择题。 1、在含盐30%的盐水中,加入5克盐和10克水,这时盐水含盐百分比是()。 A、大于30% B、等于30% C、小于30% D、无法确定 2、甲乙两股长1米的绳子,甲剪去54米,乙剪去54,余下的绳子()。 A、甲比乙短 B、甲乙长度相等 C、甲比乙长 D、不能确定 3、已知8X + 8 = 24,则4X + 3 = () A、11 B、10 C、9 D、8 4、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3小时后,甲车行了全程的83,乙车行了全程的54, ()车离中点近一些。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