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遵义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教学大纲(第七版)

遵义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教学大纲(第七版)

遵义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教学大纲(第七版)
遵义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教学大纲(第七版)

遵义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病理生理学》教学大纲(第七版)

主编金惠铭王建枝

(供临床、麻醉、影像、口腔等本科专业使用)

2010年5月

前言

病理生理学作为重要的医学基础理论学科,发挥着沟通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及口腔医学等医学专业的桥梁作用。病理生理学范畴非常广泛,主要讨论研究大多数疾病的共有的规律和常见病理过程,以及各器官系统疾病的一般规律和某些常见疾病的特殊规律。病理生理学是以生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病理解剖学、病原学等学科为基础,以患病机体为对象,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原因、条件、规律、发病机制以及疾病过程中功能和代谢变化的专业基础学科。病理生理学是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及口腔医学等医学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医学课程,其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常见病理过程及某些常见病、多发病的病理生理学知识,为学习以上专业课程、认识和防治疾病奠定理论基础。病理生理学注重培养学生掌握认识、分析及处理疾病的正确思维方式,它的后继课程是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及口腔医学等学科课程,通过本专业的学习将为这些学科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大纲适用于我院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及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主要由前言、学时安排、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和要求(目的要求、教学难点、教学内容、复习思考题)、参考书籍和常用网址等四个部分组成。“教学内容”中的下划线部分为重点掌握内容,是“目的要求”中“掌握”的细化或补充。该课程为2.5学分,计划学时为54学时,其中:理论学时48,讨论课学时6。理论教学采用多媒体辅助的讲授方式为主。同学们在认真学习本学科的同时,还应复习有关临近学科的基本理论,通过科学的思维来正确认识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变化,不断提高综合分析能力。讨论课以典型病例为中心进行,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方式为闭卷理论考试,题型多样化,主要有名词解释、选择、简答、论述、判断及病例分析等,占总成绩的100%。

学时分配表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熟悉:基本病理过程的概念以及基本病理过程与疾病的关系;病理生理学的学科性质及其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病理生理学的主要内容和常用研究方法。

了解:病理生理学的发展简史。

【教学内容】

病理生理学的概念。病理生理学的任务、地位与内容。病理生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病理生理学的发展简史。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基本病理过程?试举例说明。

2.病理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第二章疾病概论

【目的要求】

掌握:疾病、脑死亡的概念;疾病发生发展一般规律及基本机制。

熟悉:健康、亚健康的概念;疾病发生的原因、条件,脑死亡的判断标准。

了解:康复、死亡,临终关怀与安乐死。

【教学难点】

疾病发生的原因、条件;原因与条件的辩证关系;疾病发生的一般规律和基本机制。

【教学内容】

健康与疾病:健康、亚健康的慨念、疾病的概念。

病因学:疾病发生的原因、条件。

发病学: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

疾病的转归:康复,死亡(脑死亡的概念),临终关怀与安乐死。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疾病?什么是健康?什么是死亡/脑死亡?

2.脑死亡的判断标准有哪些?

3.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有哪些?

4.疾病的基本发病机制有哪些?

5. 以外伤使血管破裂而引起大出血为例,说明发病学中因果交替转化、恶性循环的规律。

6. 举例说明局部与整体的辩证关系。

7. 试述疾病过程中的损伤与抗损伤矛盾斗争规律。

第三章水、电解质代谢障碍

【目的要求】

掌握:常见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低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高渗性脱水、水中毒、水肿、低钾血症、高钾血症)的概念、发病机制和对机体的影响。

熟悉:常见水、电解质(水、钠、钾)的正常代谢及其调节;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低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高渗性脱水、水中毒、水肿、低钾血症、高钾血症)的病因。

熟悉:低钾血症与低镁血症的关系。

了解:各类水、电解质代谢紊乱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镁、钙磷代谢紊乱的概念、原因、机制和对机体的影响。

【教学难点】

三种类型脱水、水中毒的原因和机制、对机体的影响;水肿的基本机制;钾代谢紊乱的原因、机制和对机体的影响。

【教学内容】

正常水、钠代谢:体液的容量和分布、体液的电解质成分、体液的渗透压、水的生理功能和水平衡、电解质的生理功能和钠平衡、体液容量及渗透压的调节。

水、钠代谢障碍的分类:

低钠血症(低容量性低钠血症-低渗性脱水、高容量性低钠血症-水中毒、等容量性低钠血症)的概念、病因和机制、对机体的影响和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高钠血症(低容量性高钠血症-高渗性脱水、高容量性高钠血症、等容量性高钠血症)的概念、病因和机制、对机体的影响及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等渗性脱水的概念及病因。

水肿的概念、病因和发病机制、水肿的特点及对机体的影响。

正常钾代谢及钾代谢障碍:正常钾代谢(钾的体内分布、钾平衡的调节、钾的生理功能)。

钾代谢障碍的分类:

低钾血症的概念、原因和机制、对机体的影响;

高钾血症的概念、原因和机制、对机体的影响;钾代谢障碍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镁代谢及镁代谢障碍(自学)。

钙磷代谢与钙磷代谢障碍(自学)。

【复习思考题】

1.试述水、钠的主要生理功能及其平衡调节的主要机制。

2.如何全面理解水钠代谢紊乱的分类?

3.体液容量减少见于哪些情况?试比较三种类型的脱水的特征、原因、机制及对机体的主要影响。

4.水肿和水中毒有什么区别?基本病因各有哪些?

5.引起钾代谢紊乱的基本原因有哪些?

6.高钾血症和低钾血症对机体的主要影响有哪些?

7.为什么高钾血症患者可出现心律失常?

8.高钾血症特征性的心电图变化有哪些?怎样用膜电位的理论解释高钾血症特征性的心电图变

化?

9.为什么低钾血症患者可出现心律失常?

10.低钾血症特征性的心电图变化有哪些?怎样用膜电位的理论解释低钾血症特征性的心电图变

化?

11.为什么必须严格控制补钾的速度而且又一定要“见尿补钾”?

第四章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

【目的要求】

掌握: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概念、病因、发病机制、机体代偿调节和对机体的影响。

熟悉:酸碱平衡的调节、反映酸碱平衡状况的常用指标及其意义和分析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的方法;酸碱平衡、酸碱平衡紊乱的概念;酸碱平衡紊乱的分类。

了解: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的概念、分类、原因、特点及酸碱平衡紊乱防治的病生基础。

【教学难点】

酸碱平衡的调节;反映酸碱平衡状况的常用指标及其意义;分析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的方法;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

【教学内容】

酸、碱的概念、体内酸碱物质的来源、酸碱平衡的调节。

、SB、AB、BB、BE、AG。

反映酸碱平衡状况常用指标及其意义:pH值、PaCO

2

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

代谢性酸中毒:原因和机制、分类、机体的代偿调节、对机体的影响、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呼吸性酸中毒:原因和机制、分类、机体的代偿调节、对机体的影响、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代谢性碱中毒:原因和机制、分类、机体的代偿调节、对机体的影响、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呼吸性碱中毒:原因和机制、分类、机体的代偿调节、对机体的影响、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双重性酸碱失衡、三重性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

分析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的方法及其病理生理学基础(单纯型酸碱平衡紊乱的判断、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的判断)。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酸碱平衡紊乱,机体对酸碱平衡是怎样进行调节的?

2.一个病人的pH等于7.4, 他有没有酸碱失衡? 为什么?

3.一个病人的pH、PaCO

2.、HCO

3

-均正常,该病人有没有酸碱失衡? 为什么?

4.怎样分析一个酸碱平衡紊乱的病例?

5.代谢性酸中毒有哪些特点?对机体有何影响?

6.呼吸性酸中毒有哪些特点?对机体有何影响?

7.代谢性碱中毒有哪些特点?对机体有何影响?

8.呼吸性碱中毒有哪些特点?对机体有何影响?

9.试述代谢性酸中毒时呼吸和肾的代偿作用。

10.试述呼吸性酸中毒时血液缓冲和肾的代偿作用。

11.为什么呼吸性酸中毒时中枢神经功能障碍一般比代谢性酸中毒时严重?

12.大量输入库存血液,为什么会促使发生代谢性碱中毒?

13.大量输入生理盐水,为什么会发生代谢性酸中毒?

14.严重碱中毒病人出现手足抽搐的原因是什么?

15.为什么只有部分代谢性碱中毒的病人可以用生理盐水治疗?

16.为什么呼吸性碱中毒的病人比代谢性碱中毒的病人更容易出现中枢神经功能紊乱?

第五章缺氧

【目的要求】

掌握:缺氧的概念;各型缺氧的概念、原因、血氧变化特点及组织缺氧的机制;发绀的概念及其临床意义;肠源性发绀的概念。

熟悉:常用的血氧指标及缺氧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

了解:缺氧治疗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教学难点】

缺氧的类型、原因和发病机制。

【教学内容】

概述:缺氧的概念、常用的血氧指标(氧分压、氧容量、氧含量、氧饱和度)。

缺氧的类型、原因和发病机制:

低张性缺氧概念、原因与机制、血氧变化特点;

血液性缺氧概念、原因与机制、血氧变化特点;

循环性缺氧概念、原因与机制、血氧变化特点;

组织性缺氧概念、原因与机制、血氧变化特点。

缺氧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呼吸系统变化、循环系统变化、血液系统变化、中枢神经系统变化、组织细胞变化。

缺氧治疗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复习思考题】

1.什么叫缺氧、发绀、肠源性发绀?各型缺氧的原因和血氧变化特点是什么?

2.急性缺氧时机体有何方式代偿,其机制和意义是什么?

3.慢性缺氧时机体有何方式代偿,其机制和意义是什么?

4.慢性低张性缺氧为何会导致右心衰?

5.所有缺氧是否都有紫绀?为什么?

6.低张性缺氧时为什么会导致代谢性酸中毒?

7.严重缺氧时细胞可能出现哪些损伤?

8.慢性缺氧红细胞增多的机制是什么?

9.缺氧导致肺小动脉收缩可能的有关因素主要是哪些?

10.严重贫血的病人为什么会心悸、气促?

11.氰化物是怎样使机体中毒的?

12.高原性心脏病是怎样发生的?

13.为什么食用大量含硝酸盐的腌菜会引起肠源性紫绀?

14.为什么吸入煤气会使机体中毒?

第六章发热

【目的要求】

掌握:发热、过热、发热激活物、内生致热原的概念;发热的原因和基本机制

熟悉:发热各期的热代谢变化特点;发热机体的主要功能和代谢变化;

了解:发热的生物学意义及处理原则。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发热为机体在致热原的作用下,体温中枢“调定点”上移;内生致热原;发热的体温调节机制。

【教学内容】

概述:发热、生理性体温升高与病理性体温升高,发热与过热的区别。

发热的原因和机制:致热原和激活物的概念,发热激活物的主要种类和性质,内生致热原的细胞来源、种类及生物学效应。体温升高的机制:体温调节中枢,内生致热原信号进入体温调节中枢的途径,发热中枢的调节介质及作用,热限及其成因,发热体温上升的基本环节。

发热机体的主要功能和代谢变化:生理功能改变,包括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变化。代谢改变,包括蛋白质、糖和脂肪、水盐代谢在发热过程中的变化。免疫功能改变。

发热的生物学意其义及处理原则:发热对机体有利与不利方面以及发热的一般处理原则。

【复习思考题】

1. 何为发热、过热、发热激活物、内生致热原?体温升高是否等于发热?为什么?

2. 主要的外致热原有哪些?它们共同的作用环节是什么?

3. 发热过程可分为哪三个时相?每个时相热代谢有何特点?

4. 试述发热发生机制的基本发生环节。

5. EP引起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的机制是什么?

6. 根据发热的病因发病学环节,对发热病人可采取哪些治疗原则?

第七章细胞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自学)

【目的要求】

掌握:细胞信号转导的概念。

熟悉:细胞信号转导的基本过程和机制及细胞信号转导系统的调节、信号转导异常的原因与机制、细胞信号转导障碍与疾病的关系。

了解:细胞信号转导调控与疾病防治,为临床防治细胞信号传导障碍疾病补充必要的理论基础。【教学难点】

信号转导异常的原因与机制;细胞信号转导障碍与疾病的关系。

【教学内容】

细胞信号转导的概念、细胞信号转导的基本过程和机制和细胞信号转导系统的调节。

信号转导异常的原因与机制:信号转导异常的原因、信号转导异常的发生环节。

细胞信号转导障碍与疾病:受体、信号转导障碍与疾病,受体、信号转导过度激活与疾病,多个环节的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

【复习思考题】

1.举例说明G蛋白偶联受体改变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2.为什么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可以表现为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甲状腺功能减退两种不同的形式?3.霍乱时患者发生剧烈腹泻的机制是什么?

4.试以尿崩症为例说明信号转导异常的发生环节。

5.试以巨人症、肢端肥大症为例说明受体、信号转导过度激活与疾病发生的关系。

第八章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异常与疾病

【目的要求】

掌握: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概念、细胞凋亡的生理和病理意义。

熟悉:细胞周期的调控,细胞凋亡的过程及调控、细胞凋亡与坏死的区别、细胞凋亡的主要变化;细胞周期、细胞凋亡调控异常与疾病发生的关系。

了解:调控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在疾病防治中的意义。

【教学难点】

细胞凋亡生物学效应上的两面性;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的调控的复杂性。

【教学内容】

细胞增殖、细胞周期的概念

细胞周期的调控:细胞周期自身调控(cyclin、CDK、CDI、细胞周期检查点);细胞外信号对细

胞周期的调控

细胞周期调控异常与疾病:细胞增殖过度(Cyclin的异常、CDK的增多、CDI表达不足和突变、检查点功能障碍;细胞增殖缺陷

调控细胞周期与疾病的防治。

细胞凋亡的概念;细胞凋亡的过程;凋亡时细胞的主要变化(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细胞凋亡的生化改变)。

细胞凋亡的调控(凋亡信号、细胞凋亡信号的转导、细胞凋亡的执行、细胞凋亡的基因调控、吞噬细胞对凋亡细胞的识别与吞噬)。

细胞凋亡与疾病 (细胞凋亡不足、细胞凋亡过度、细胞凋亡不足与过度并存)。

调控细胞凋亡与疾病的防治(合理利用凋亡相关因素、干预凋亡信号转导、调节凋亡相关基因、控制凋亡相关酶)。

【复习思考题】

1.试述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概念、区别以及细胞凋亡的生理及病理意义。

2.试述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的主要形态学和生物化学变化。

4.试述内源性核酸内切酶和凋亡蛋白酶的生物学意义。

5.试述凋亡相关基因在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

6.细胞周期有何特点?

7.细胞周期是如何进行自身调控的?

8.细胞周期调控异常与疾病发生有何关系?

第九章应激

【目的要求】

掌握:应激、应激原、全身适应综合症、急性期反应蛋白、应激性溃疡的概念;应激时的神经内分泌反应。

熟悉:应激时的细胞体液反应、应激时机体的机能代谢变化及应激性溃疡的发病机制;热休克蛋白的概念;良性应激和劣性应激的区别。

了解:应激与疾病的关系。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应激为非特异性全身反应;应激的神经内分泌反应;应激的细胞体液反应。

【教学内容】

概述:应激的概念、应激原。

应激的全身性反应:

神经内分泌反应与全身适应综合症: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下丘脑—垂体一肾上腺皮质激素系统、其它;全身适应综合症;急性期反应(急性期反应蛋白)

细胞应激反应:热休克蛋白的概念与分类、功能、表达的调控。

应激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代谢变化、功能变化(中枢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泌尿生殖系统。)

应激与疾病:应激性溃疡、心身疾病、应激相关心理、精神障碍。

防治应激相关疾病的病理生理基础。

【复习思考题】

1.什么叫应激、应激原、全身适应综合症、急性期反应蛋白、应激性溃疡?为什么说应激是非特异性全身反应?

2.应激的主要神经-内分泌反应有哪些?

3.应激时主要细胞体液反应有哪些?

4.应激时代谢有何变化?

5.应激时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有哪些主要反应?

6.简述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机制。

7.如何理解应激的两面性?

第十章缺血一再灌注损伤

【目的要求】

掌握: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概念及发生机制;自由基、活性氧、钙超载、无复流现象的概念熟悉: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原因、条件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

了解:缺血-再灌注损伤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教学难点】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

【教学内容】

缺血-再灌注损伤、氧反常、钙反常、pH反常概念

缺血一再灌注损伤的原因及条件

缺血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自由基的作用(概念、分类、代谢、生成增多机制和引起损伤的机制)、钙超载(细胞内钙超载概念、发生机制、钙超载引起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白细胞的作用。

缺血—再灌注损伤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心脏缺血一再灌注损伤的变化、脑缺血一再灌注损伤的变化、其它器官缺血一再灌注损伤的变化。

防治缺血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复习思考题】

1.试述线粒体在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中的作用。

2.为什么说氧自由基产生过多和细胞内钙超载互为因果关系?

3.试述缺血-再灌注时通过黄嘌呤氧化酶途径引起氧自由基增多的机制。

4.试分析白细胞在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5.缺血再灌注时活性氧增多的机制有哪些?活性氧如何造成机体损伤?

6.缺血再灌注使细胞内钙超载发生的机制有哪些?

7.细胞内钙超载对机体有哪些不利?

8.什么叫缺血/再灌注损伤、无复流现象、钙超载、氧自由基、活性氧?

第十一章休克

【目的要求】

掌握:休克、SIRS、MODS、MSOF、CARS等概念;休克发生的始动环节;休克的发生发展过程和机制;SIRS的原因、病理生理变化、诊断标准与发病机制;MODS的发病机制。

熟悉:休克的病因、分类、休克时的细胞损伤和代谢障碍;休克时体液因子的变化;MODS的发病经过与分型;MODS时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变化。

了解:休克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教学难点】

休克的分期及发病机制;休克的细胞代谢改变及器官功能障碍;SIRS的病理生理变化、发病机制;多器官功能障碍和衰竭概念、病因及发病机制、器官功能障碍和衰竭发生过程中各系统器官的功能代谢变化。

【教学内容】

概述:休克概念、研究历史。休克的病因与分类。休克发生的始动环节。

休克的发展过程和发病机制及对机体的影响:(三期的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改变及其机制,主要临床表现等);

休克的发病机制:神经体液机制(血管活性胺、调节肽、炎症介质),组织细胞机制(细胞损伤与代谢障碍)。

器官系统功能的变化

概念、病因、发病经过与发病机制(全身炎症反应失控、促炎-抗炎介质平衡紊乱、其他导致器官功能障碍的因素)。

休克和MODS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复习思考题】

1.什么叫休克、“自身输血”、“自身输液”、SIRS、MODS、冷休克、暖休克?

2.试述休克各期微循环的变化特点及其典型临床表现。

3.休克早期机体的变化有什么代偿意义?

4.试述休克各期微循环改变的机制。

5.休克与DIC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6.试述MODS的发病机制。

7.试述休克第二期微循环改变的后果。

8.试述SIRS的原因、病理生理变化及发病机制。

9.休克时胃肠功能障碍为什么会促使休克恶化?

10.肺在MODS发生中为什么极易受累?

11.简述休克I期微循环特征、发生机制及其意义。

12.为什么休克的病人需要补液,补液的原则是什么?

11.休克发生的始动环节有哪些?

第十二章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

概述、凝血与抗凝血功能紊乱(自学)

第四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目的要求】

掌握: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概念、原因和发病机制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功能代谢变化(临床表现)。

熟悉:影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生发展的因素;熟悉“3P”试验、D-二聚体测定的原理及意义。

了解: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分期和分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教学难点】

DIC的原因和发病机制。

【教学内容】

凝血系统功能异常:凝血系统的激活、凝血因子的异常(自学)

抗凝系统和纤溶系统功能异常(自学)

血管、血细胞的异常(自学)

DIC概念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常见原因和发病机制:

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

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

血细胞大量破坏,血小板被激活;

促凝物质大量进入血液。

影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生发展的因素: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受损、肝功能严重障碍、血液高凝状态、微循环障碍。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分期和分型。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功能代谢变化(临床表现):出血、器官功能障碍、休克、贫血(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复习思考题】

1.典型的DIC病人病程分为几期?各期有何特点。

2.试述DIC的发病机制。

3.DIC造成的贫血有何特点。

4.引起DIC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5.DIC的临床表现有哪些?其机制如何?

6.宫内死胎和胎盘早期剥离的孕妇为什么易发生DIC?

7.有些败血症的病人为什么容易出现DIC?

8.DIC的患者后期发生休克的机理是什么?

9.什么叫DIC、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裂体细胞?

第十三章心功能不全

【目的要求】

掌握:心力衰竭、心肌重构、心肌向心性肥大、心肌离心性肥大、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和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的概念;心力衰竭的发生机制;

熟悉:心力衰竭的常见原因及诱因;心脏代偿、心外代偿、神经-体液调节机制激活对心功能的主要代偿作用和不利影响;心肌改建对心功能的代偿作用及不利影响;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的病理生理基础。

了解:心力衰竭的常见分类及心力衰竭的防治。

【教学难点】

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心力衰竭时机体的代偿反应及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的病理生理基础。

【教学内容】

心力衰竭的概念

心力衰竭的病因、诱因与分类

心力衰竭的发生机制:心肌收缩性减弱、心室舒张功能异常、心脏各部舒缩活动的不协调性。

心力衰竭时机体的代偿反应:心脏代偿反应、心外代偿反应、神经-体液的代偿反应。

心力衰竭临床表现的病理生理基础:肺循环充血(呼吸困难、肺水肿)、体循环充血(静脉淤血、水肿、肝肿大)、心输出量不足(皮肤苍白、发绀、无力、尿少、心源性休克)。

防治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基础

【复习思考题】

1.分析导致心肌收缩功能降低的主要机制。

2.分析导致心肌舒张功能降低的主要机制。

3.心功能障碍的人早期为何常表现为承受体力活动的能力降低?

4.心肌受损或负荷增重时机体维持心功能的主要代偿机制是如何激活的?

5.试述心力衰竭的基本病因和常见诱因。

6.心衰患者为什么会发生肺水肿和肝肿大?各有什么后果?

7.心衰患者为什么会引起血容量增加?

8.心肌能量代谢障碍,主要表现在哪些环节?试举例说明?

9.试述钙离子转运、结合、分布异常对心肌兴奋-收缩偶联的影响。

10.试述心力衰竭时诱导心肌细胞凋亡的有关因素

11.什么叫心力衰竭、端坐呼吸、心肌重构、心肌向心性肥大、心肌离心性肥大、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高输出量性心力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

第十四章肺功能不全

【目的要求】

掌握:呼吸衰竭、限制性通气不足、阻塞性通气不足、弥散障碍、功能性分流、死腔样通气、真性分流、ARDS、肺性脑病等概念;呼吸衰竭的发生机制、血气变化特点。

熟悉:肺源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概念;呼吸衰竭时机体主要代谢功能变化;呼吸衰竭的病因及分类;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慢性阻塞性肺病引起呼吸衰竭的机制;

了解:防治呼吸衰竭的病理生理基础。

【教学难点】

呼吸衰竭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教学内容】

呼吸衰竭的概念

呼吸衰竭的分类(根据血气变化分类、主要发生机制分类、发病部位分类)

呼吸衰竭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肺通气功能障碍(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换气功能障碍(弥散障碍、肺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和解剖分流增加。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概念和发生机制。慢性阻塞性肺病与呼吸衰竭。

主要代谢功能变化: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呼吸系统变化、循环系统变化、中枢神经系统变化、肾功能变化、胃肠变化。

防治呼吸衰竭的病理生理基础

【复习思考题】

1.阻塞性通气不足中,不同阻塞部位出现的呼吸困难形成有何不同,为什么?

2.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时,造成V A/Q变化的原因有哪些?对机体有什么影响?血气如何变化?为什么?

3.什么是肺性脑病?试述其发病机制。

4.试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时的血气变化的特点及其发生机制。

5.什么叫呼吸衰竭、限制性通气障碍、阻塞性通气障碍、功能性分流(静脉血掺杂)、死腔样通气、换气功能障碍、Ⅱ型呼吸衰竭、Ⅰ型呼吸衰竭?

6.试述肺通气障碍的类型和原因。

7.产生肺内气体弥散障碍的原因有哪些?血气变化如何?

8.呼吸衰竭为什么可引起心力衰竭?

第十五章肝功能不全

【目的要求】

掌握:肝功能不全、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假性神经递质等概念;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

熟悉:肝脏疾病的常见病因和机制;肝脏细胞与肝功能不全;肝性脑病的影响因素;肝肾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了解:肝性脑病的分类及分期、防治肝性脑病的病理生理基础。

【教学难点】

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

【教学内容】

肝脏疾病的常见病因和机制

肝脏细胞与肝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的概念、肝细胞损害与肝功能障碍、肝Kuffer细胞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肝星形细胞与肝纤维化、肝窦内皮细胞与肝功能障碍、肝脏相关淋巴细胞与肝功能障碍

肝性脑病:

概念、分类、分期;

发病机制:氨中毒学说、假性神经递质学说、血浆氨基酸失衡学说、GABA学说、其他神经毒质的作用、高血氨综合学说;肝性脑病的影响因素。

肝肾综合症:病因和类型、肝肾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防治肝性脑病的病理生理基础

【复习思考题】

1.肝功能不全综合征时机体有哪些功能和代谢变化?

2.请说明氨中毒学说、假性神经递质学说、氨基酸失衡学说及γ-氨基丁酸学说在肝性脑病发病中的作用。

3.请说明肝肾综合征的主要发病机制。

4.什么叫肝性脑病、假性神经递质、血浆氨基酸失衡、氨中毒、肝性昏迷、肝性肾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

5.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有哪些?这些诱因如何促使肝性脑病发生?

第十六章肾功能不全

【目的要求】

掌握: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概念、病因与类型以及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经过、发生机制、少尿期的代谢紊乱;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概念及对机体的影响;尿毒症的概念。

熟悉:非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特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发展过程及其机制。

了解: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防治原则;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尿毒症功能代谢变化、发病机制及其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教学难点】

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的发生机制、少尿期的代谢紊乱;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机制及对机体的影响;尿毒症的发生机制。

【教学内容】

急性肾功能衰竭:概念、病因与分类、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病经过、少尿的发生机制、少尿期的代谢紊乱)、非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特点、防治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理生理基础。

慢性肾功能衰竭:概念、病因、发展过程及其机制、对机体的影响。

尿毒症:概念、功能代谢变化及发病机制、防治尿毒症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复习思考题】

1. 简述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发展过程和分期。

2. 以慢性肾功能不全时钙、磷代谢障碍为例说明矫枉失衡学说。

3. 常见的尿毒症毒素有哪些?

4.为什么急性肾功能不全少尿期病人容易死亡?

5.评价肾功能的指标有哪些,何者最佳?

6.试述肾缺血时引起肾入球小动脉收缩的机制。

7.何谓非少尿型急性肾能衰竭,其有何特点?

8.试述急性肾小管坏死时少尿的发病机制

9.急性肾功能不全时主要损伤肾内哪些细胞,为什么会导致细胞损伤?

10.何谓肾性高血压?其产生的主要机制有哪些?

11.何谓肾性贫血?试述其产生机制

12.何谓肾性骨营养不良?其发病机制如何?

13.什么叫急性肾能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氮质血症、尿毒症、肾性高血压、少尿、多尿、夜尿、无尿、肾前性急性肾功能不全?

第十七章脑功能不全(自学)

主要参考资料与常用网址

1.王迪浔.人体病理生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

2.杨惠玲.高级病理生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年.

3.金惠铭.细胞分子病理生理学.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

4.肖献忠.病理生理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5.金惠铭.临床病理生理学. 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年.

6.吴立玲.病理生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7.Chris E. Kaufman.病理生理学精要(英文影印版).北京市: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年. 8.北京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33820277.html,/jpkc-sb/bingli%20shenglixue20051011/index.htm

9.同济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https://www.wendangku.net/doc/733820277.html,/_xbwy/bs/xbjj.htm

10.武汉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33820277.html,/jpkc/blslx/asp/Copyright.asp

11.湘雅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http://162.105.17.64:8040/index01_detail_jsdw.asp?id=2685

12.郧阳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https://www.wendangku.net/doc/733820277.html,/yuanxi/jcb/xkdh/11.htm

《病理生理学》教学大纲

《病理生理学》教学大纲授课对象:研究生总学时数:36学时 第一章细胞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 【目的要求】1.掌握细胞信号转导的概念及途径; 2.掌握受体异常的信号转导异常; 3.熟悉G蛋白异常在疾病中作用; 4.熟悉多环节细胞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的关系; 5.了解细胞内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的关系; 6.了解细胞信号转导调控与疾病防治措施。 【教学内容】6学时 第一节细胞信号转导系统概述 一、传导的基本过程和机制 1.接受和转导(通过配体调节;通过G蛋白调节;通过可逆磷酸化调节)信号对靶蛋白的调节。 2.膜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举例(通过刺激型G蛋白(Gs),激活腺苷酸环化酶(AC),并引发cAMP-PKA通路;通过抑制型G蛋白(Gi),抑制AC活性,导致cAMP水平降低,导致与Gs相反的效应通过Gq蛋白,激活磷脂酶C(PLCβ),产生双信使DAG和IP3;G蛋白-其他磷脂酶途径激活MAPK家族成员的信号通路PI-3K-PKB通路离子通道途径) 二、细胞信号转导系统的调节 受体数量的调节受体亲和力的调节 第二节信号转导异常的原因和机制 一、信号转导异常的原因 生物学因素;理化因素;遗传因素(信号转导蛋白数量改变;信号转导蛋白功能改变—失活性突变和功能获得性突变);免疫学因素(受体抗体的产生原因和机制;抗受体抗体的类型—刺激型抗体和阻断型抗体);内环境因素。 二、信号转导异常的发生环节

第三节细胞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 一、受体、信号转导障碍与疾病 雄激素受体缺陷与雄激素抵抗征(男性假两性畸形;特发性无精症和少精症;延髓脊髓性肌萎缩);胰岛素受体与胰岛素抵抗性糖尿病。 二、受体、信号转导过度激活与疾病(生长激素过多) 三、多个环节的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 1.肿瘤(促细胞增殖的信号转导过强—生长因子产生增多;受体的改变,某些生长因子受体表达异常增多和突变使受体组成型激活;细胞内信号转导蛋白的改变。抑制细胞增殖的信号转导过弱)。 2.高血压心肌肥厚(激活PLC-PKC通路;激活MAPK家族的信号通路;使细胞内Na+、Ca等阳离子浓度增高)。 3.炎症(导致炎细胞激活和放大的信号转道通路:LPS受体介导的激活炎细胞的信号转导—激活转录因子NF-KB;激活多种磷脂酶信号转导通路;激活MAPK 家族成员;TNFα受体和IL-1受体介导的炎细胞的信号转导。参与炎症反应的粘附分子及其信号转导通路。信号转导与炎症的调控:抗炎因子的作用;受体水平的抑制物;糖皮质激素(GC)的抗炎作用)。 4.其他疾病。 第二章细胞增殖分化异常与疾病 【目的要求】1.掌握细胞周期的概念、分期和特点; 2.熟悉细胞周期调控异常与疾病的关系; 3.掌握细胞分化的概念、特点、机制和调控; 4.熟悉细胞分化调控异常与疾病的关系。 【教学内容】6学时 第一节细胞增殖的调控异常与疾病 一、细胞周期与调控 1.细胞周期的概念、分期和特点。

病理生理学各章节习题汇总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 1. 病理生理学是研究( ) A.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B.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 C.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科学 D.疾病的临床表现与治疗的科学 E.患病机体形态结构改变的科学 2. 疾病概论主要论述( ) A. 疾病的概念、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B. 疾病的原因与条件 C. 疾病中具有普遍意义的机制 D. 疾病中各种临床表现的发生机制 E. 疾病的经过与结局( ) 3. 病理生理学研究疾病的最主要方法是 A.临床观察 B.动物实验 C.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D.疾病的分子和基因诊断 E.形态学观察 二、问答题 1.病理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什么是循证医学? 3.为什么动物实验的研究结果不能完全用于临床? 第二章疾病概论 一、选择题 1.疾病的概念是指( ) A.在致病因子的作用下,躯体上、精神上及社会上的不良状态 B.在致病因子的作用下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C.在病因作用下,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D.机体与外界环境间的协调发生障碍的异常生命活动 E.生命活动中的表现形式,体内各种功能活动进行性下降的过程 2.关于疾病原因的概念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引起疾病发生的致病因素 B.引起疾病发生的体内因素 C.引起疾病发生的体外因素 D.引起疾病发生的体内外因素 E.引起疾病并决定疾病特异性的特定因素

3.下列对疾病条件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A.条件是左右疾病对机体的影响因素 B.条件是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 C.条件是影响疾病发生的各种体内外因素 D.某些条件可以促进疾病的发生 E.某些条件可以延缓疾病的发生 4.死亡的概念是指( ) A.心跳停止 B.呼吸停止 C.各种反射消失 D.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性停止 E.体内所有细胞解体死亡 5.下列哪项是诊断脑死亡的首要指标( ) A.瞳孔散大或固定 B.脑电波消失,呈平直线 C.自主呼吸停止 D.脑干神经反射消失 E.不可逆性深昏迷 6.疾病发生中体液机制主要指( ) A.病因引起的体液性因子活化造成的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 B.病因引起的体液质和量的变化所致调节紊乱造成的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C.病因引起细胞因子活化造成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 D.TNFα数量变化造成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 E.IL质量变化造成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 二、问答题 1.生物性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时具有哪些特点? 2.举例说明疾病中损伤和抗损伤相应的表现和在疾病发展中的意义? 3.试述高血压发病机制中的神经体液机制? 4.简述脑死亡的诊断标准? 第三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复习题】 一、选择题 A型题 1.高热患者易发生( ) A.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B.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C.等渗性脱水 D.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E.细胞外液显著丢失 2.低容量性低钠血症对机体最主要的影响是( ) A.酸中毒 B.氮质血症 C.循环衰竭 D.脑出血 E.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3.下列哪一类水电解质失衡最容易发生休克( )

病理学考试试题库(带答案解析](2020年九月整理).doc

第一部分 第一、二章细胞的损伤、适应与修复 一、单选题(共132道) 1.外科病理学应用最广泛的病理学研究方法是 A.尸体剖验 B.细胞培养和组织培养 C.动物实验 D.电镜 E.活检 2.易发生干性坏疽的器官是: A.肺 B.阑尾 C.膀胱 D.四肢 E.子宫 3.脱落细胞学可用来检查 A.痰液 B.尿液 C.胸腔积液 D.乳房穿刺物 E.以上均可 4.细胞水肿和脂变常发生在 A.肺、脾、肾 B.心、脾、肺 C.心、肝、肠 D.肝、肾、脾 E.心、肝、肾 5.病理学被视为桥梁学科的原因是A.与基础医学关系密切 B.与临床医学关系密切 C.能为临床医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D.能指导临床的治疗 E.与A、B、C有关 6.下列哪种组织再生能力最强: A.腺体 B.骨骼肌 C.神经细胞 D.软骨 E.平滑肌 7.下列哪种不是病理学的研究范畴A.病因学 B.发病机制 C.疾病的治疗 D.病理变化 E.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8.关于动物实验,下列描述中哪项是错误 的 A.在适宜的动物身上可以复制某种疾病 的模型 B.动物实验的结果可以直接应用于人体 C.可以了解疾病的病理发展过程 D.可在一定程度上了解药物或其他因素 对某种疾病的疗效和影响 E.可利用动物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 制 9.“静脉石”的形成是静脉内的血栓发生 了 A.机化 B.钙化 C.包裹 D.脱落 E.吸收 10.下列哪种色素与细胞萎缩有关 A.胆色素 B.疟色素 C.脂褐素 D.黑色素 E.含铁血黄素 11.不属于细胞、组织的适应性变化的病 变是 A.萎缩 B.发育不全 C.肥大 D.增生 E.化生 12.缺碘所致的甲状腺肿大属于: A.过再生性增生 B.再生性增生 C.甲状腺肥大 D.内分泌障碍性增生 E.甲状腺增生合并肥大 13.组织发生坏死时,间质发生变化的情 况应该是 A.和实质细胞同时发生 B.较实质细胞出现更早 C.一般不发生改变 D.在实质细胞病变之后发生 E.只发生轻度变化 14.“肥大”是指: A.实质细胞数目增多 B.实质细胞体积增大 C.组织、器官体积的增大 D.是细胞、组织、器官体积的增大 E.间质增生 15.在坏死组织发生分离排出的过程中, 下列哪项描述的内容不够合适 A.有溶解现象出现 B.有炎性过程参与 C.可产生空洞 D.不会形成包裹 E.一定会形成溃疡 16.结核球的形成是干酪样坏死物被 A.机化 B.钙化 C.包裹 D.排出 E.吸收 17.一般来说,当坏死灶较大不能溶解吸 收或完全机化时,下列哪一项叙述较合适 A.一定形成空洞 B.最易分离排除 C.不会形成溃疡 D.大多产生包裹 E.长期不发生变化 18.在组织学上看到有细胞核固缩、碎裂、 溶解时.说明: A.细胞正开始死亡 B.细胞的功能还有可能恢复 C.细胞的功能虽然可能恢复.但已极为 困难 D.细胞已经死亡了一段时间 E.细胞浆可能还没有发生改变 19.肉芽组织是由……组成: A.吞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 B.新生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 C.新生毛细血管和单核细胞 D.单核细胞、巨细胞和淋巴细胞形成的 结节 E.以上都不是 20.急性胃炎时,表浅胃黏膜坏死脱落可 形成 A.糜烂 B.窦道 C.瘘管 D.空洞 E.溃疡

病理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外科学总论及手术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外科学总论及手术学 英文名称: 课程类型: 专业课必修考试 总学时:34 学分: 2.0 理论课学时:20 实验课学时:14 适用对象: 麻醉学专业本科学生 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外科学是对医学科学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临床医学学科。它既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又与基础医学和其它临床医学学科密切相关。外科学总论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临床基础理论课程,其任务是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在外科学学习过程中加深理解、加深认识,为学习其它临床医学学科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为从事临床外科工作奠定基础。 手术学是研究外科手术方法和操作技术的学科。外科手术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其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树立外科无菌观念,掌握外科手术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为学习外科学和其它与手术有关的课程及今后从事临床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环节及教学方法和手段外科学总论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实验实习、考试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将板书、挂图、实验模型、幻灯和多媒体等各种方法手段运用到指定教材的讲授当中,使用启发式的教 学方法向学生传播外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通过实验实习向学生传授外科无菌观念和基本技能,通过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循环过程,使学生较全面地学好外科学,并通过考试来检测对外科无菌术、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的程度。 手术学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实验、考试等。在课堂讲授中,教师运用板书,幻灯、挂图及CAI 课件等多种方法,协助教师应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对教材相关的章节进行讲解;实验是在动物实验室内结合电化教学手段,指导学生在动物身体上练习各种外科手术的基本技能,熟悉各种外科手术器械及无菌术的应用,强化学生对手术学的感性认识,培养严格的无菌观念,熟悉各种消毒方法及加强外科基本技能的训练;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的一种手段,通过理论考试对手术学理论知识进行总体测试,通过实验考试检验学生的动手能力,这是本学科重视实验教学的具体表现之一。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外科学总论 1、绪论 【掌握】外科疾病的分类;现代外科学的内容;外科学范畴的相对性。 【熟悉】欧美外科学发展的简史;传统医学外科学的发展和成就。

生理题作业

《生理学》作业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如一个正常成人心率为75次/分,心室收缩期为( B ) A. 0.1s B. 0.3s C. 0.5s D. 0.7s E. 1.0s (2)可使肺顺应性增大的因素是( A ) A. 肺弹性阻力减小 B. 气道阻力减小 C. 肺弹性阻力增加 D. 气道阻力增加 E.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 (3)自身调节的特点是( E ) A.与神经调节相关 B.与体液调节相关 C.与神经和体液调节同时相关 D.与神经调节有关,与体液调节无关 E.与神经和体液调节均无关 (4)平静呼气末胸膜腔内压( C ) A. 高于大气压 B. 等于大气压 C. 低于大气压 D. 等于肺内压 E. 高于肺内压 (5)神经纤维上前、后两次兴奋,后一次兴奋最早可出现于前一次兴奋后的( C ) A. 绝对不应期 B. 超常期 C. 相对不应期 D. 低常期 E. 低常期结束后 (6)躯体运动神经属于( D ) A. 感受器 B. 传入神经 C. 反射中枢 D. 传出神经 E. 效应器 (7)含奎宁和一些有毒植物的生物碱结构能引起典型的( B )

A. 酸味 B. 苦味 C. 咸味 D. 甜味 E. 鲜味 (8)细胞内液约占体重的( B ) A. 60% B. 40% C. 20% D. 5% E. 15% (9)在细胞膜脂质双分子层中,镶嵌蛋白的形式是( E ) A. 靠近膜的内侧面 B. 位于细胞膜中 C. 靠近膜的外侧面 D. 横贯整个脂质双分子层 E. 以上各种形式均有 (10)对甜味较敏感的部位是( A ) A. 舌尖部 B. 舌根部 C. 舌两侧部 D. 舌两侧前部 E. 舌两侧后部 (11)给家兔静脉注射20%葡萄糖10ml,尿量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A ) A. 小管液溶质浓度增加 B. 血容量增加 C. 肾血流量增加 D. 有效滤过压增加 E. 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12)若某物质的清除率小于125ml/min。说明该物质( B ) A. 该物质不能从肾小球滤过 B. 被重吸收量大于分泌量 C. 被重吸收量小于分泌量 D. 不能被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 E. 不能被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分泌 (13)排尿反射的初级中枢位于( E ) A. 大脑皮层 B. 下丘脑 C. 中脑 D. 延髓 E. 脊髓 (14)血清中既无抗A凝集素又无抗B凝集素的血型是( D) A. O型 B. A型

第二章 疾 病 概 论(病理生理学)

第二章疾病概论(病理生理学) 一、多选题A型题 1.健康是指 A.没有躯体疾病 D.强壮的体魄、健全的精神状态 B.精神饱满、乐观向上 E.有自我保健意识 C.没有烟、酒等不良嗜好 [答案]D [题解]健康应是身心健康的总称。不生病或只有心理健康都是不全面的。 2.疾病的概念是 A.在致病因素作用下,躯体上、精神上以及社会上的不良状态 B.在病因的作用下机体出现的成套的病理过程 C.在病因作用下,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D.疾病(disease)英文原意为“不舒服” E.机体对外界环境的协调发生障碍而有异常活动 [答案]C [题解]疾病本质的概念为在病因作用下,因内外环境失调而发生的不同于健康的异常生命活动。 3.下列关于原因和条件的概念,哪项是错误的 A.有些疾病,只要有原因的作用便可发生 B.对一种疾病来说是原因,而对另一种疾病则可为条件 C.一种疾病引起的某些变化,可成为另一个疾病发生的条件 D.因稳态破坏而发生的内环境紊乱、生命活动障碍不可能是引起某些疾病的“危险因素” E.能够加强原因的作用,促进疾病发生的因素称为“诱因” [答案]D [题解]在病因学中条件并不是必不可少的,只起促进或迟缓疾病发生的作用。 4.能引起疾病并赋予其特征性、决定其特异性的因素称为 A.疾病的原因 D.疾病的内因

B.疾病的条件 E.疾病的外因 C.疾病的诱因 [答案]A [题解]原因是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而且决定了该病的特异性 5.下列有关疾病条件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是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 D.某些条件可以延缓疾病的发生 B.是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 E.某些条件也可以称为诱因 C.某些条件可以促进疾病的发生 [答案]B [题解]有些疾病发生只有病因,没有明显的条件参与,如刀伤。 6.下列哪一项是发病学的重要规律 A.疾病的经过与归转 D.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程序 B.疾病过程中因果转化 E.疾病过程中的社会因素影响 C.疾病过程中原因和条件的关系 [答案]B [题解]因果交替是发病学的重要规律。因为疾病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揭示因果交替就会掌握疾病的发展趋势,把握疾病的主导环节进行治疗。 7.在损伤与抗损伤的发病规律中,以下哪种叙述是错误的 A.贯穿疾病的始终 D.相互联系,相互斗争 B.决定疾病的消长和转归 E.疾病的临床症状是损伤的表现 C.同时出现,不断变化 [答案]E [题解]疾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时是损伤表现,有时也是抗损伤表现。 8.在局部和整体的发展规律中,以下哪种叙述是错误的 A.任何疾病基本上都是整体疾病 D.全身疾病可以表现在局部 B.只有局部病变的疾病是不存在的 E.全身病变和局部病变何者占主导应具 C.局部病变可以蔓延到全身体分析

病理学考试试题库带答案解析

第一、二章细胞的损伤、适应与修复 一、单选题(共132道) 1.外科病理学应用最广泛的病理学研究方法是 A.尸体剖验 B.细胞培养和组织培养 C.动物实验 D.电镜 E.活检 2.易发生干性坏疽的器官是: A.肺 B.阑尾 C.膀胱 D.四肢 E.子宫 3.脱落细胞学可用来检查 A.痰液 B.尿液 C.胸腔积液 D.乳房穿刺物 E.以上均可 4.细胞水肿和脂变常发生在 A.肺、脾、肾 B.心、脾、肺 C.心、肝、肠 D.肝、肾、脾 E.心、肝、肾 5.病理学被视为桥梁学科的原因是 A.与基础医学关系密切 B.与临床医学关系密切 C.能为临床医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D.能指导临床的治疗 E.与A、B、C有关 6.下列哪种组织再生能力最强: A.腺体 B.骨骼肌 C.神经细胞 D.软骨 E.平滑肌 7.下列哪种不是病理学的研究范畴 A.病因学 B.发病机制 C.疾病的治疗 D.病理变化 E.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 8.关于动物实验,下列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A.在适宜的动物身上可以复制某种疾病的模型 B.动物实验的结果可以直接应用于人体 C.可以了解疾病的病理发展过程 D.可在一定程度上了解药物或其他因素对某种疾病的疗效和影响 E.可利用动物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 9.“静脉石”的形成是静脉内的血栓发生了 A.机化 B.钙化 C.包裹 D.脱落 E.吸收 10.下列哪种色素与细胞萎缩有关 A.胆色素 B.疟色素 C.脂褐素 D.黑色素 E.含铁血黄素 11.不属于细胞、组织的适应性变化的病变是 A.萎缩 B.发育不全 C.肥大

E.化生 12.缺碘所致的甲状腺肿大属于: A.过再生性增生 B.再生性增生 C.甲状腺肥大 D.内分泌障碍性增生 E.甲状腺增生合并肥大 13.组织发生坏死时,间质发生变化的情况应该是 A.和实质细胞同时发生 B.较实质细胞出现更早 C.一般不发生改变 D.在实质细胞病变之后发生 E.只发生轻度变化 14.“肥大”是指: A.实质细胞数目增多 B.实质细胞体积增大 C.组织、器官体积的增大 D.是细胞、组织、器官体积的增大 E.间质增生 15.在坏死组织发生分离排出的过程中,下列哪项描述的内容不够合适 A.有溶解现象出现 B.有炎性过程参与 C.可产生空洞 D.不会形成包裹 E.一定会形成溃疡 16.结核球的形成是干酪样坏死物被 A.机化 B.钙化 C.包裹 D.排出 E.吸收 17.一般来说,当坏死灶较大不能溶解吸收或完全机化时,下列哪一项叙述较合适A.一定形成空洞 B.最易分离排除 C.不会形成溃疡 D.大多产生包裹 E.长期不发生变化 18.在组织学上看到有细胞核固缩、碎裂、溶解时.说明: A.细胞正开始死亡 B.细胞的功能还有可能恢复 C.细胞的功能虽然可能恢复.但已极为困难 D.细胞已经死亡了一段时间 E.细胞浆可能还没有发生改变 19.肉芽组织是由……组成: A.吞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 B.新生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 C.新生毛细血管和单核细胞 D.单核细胞、巨细胞和淋巴细胞形成的结节 E.以上都不是 20.急性胃炎时,表浅胃黏膜坏死脱落可形成 A.糜烂 B.窦道 C.瘘管 D.空洞 E.溃疡 21.坏死对机体的影响与下列哪项无关 A.坏死细胞的生理重要性 B.坏死细胞的数量 C.坏死细胞所在器官的再生能力 D.发生坏死器官的贮备代偿能力 E.坏死灶有无形成脓肿 22.下述哪项不是心脏萎缩的肉眼特点 A.体积小 B.呈褐色 C.心肌质地硬韧 D.心脏表面血管弯曲 E.心脏表面血管增粗

病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1.缺氧是由于()。 A. 向组织供氧不足或组织利用氧障碍 B. 吸入气中氧含量减少 C. 血液中氧分压降低 D. 血液中氧含量降低 E. 血液中氧容量降低 2.乏氧性缺氧又称为()。 A. 低张性低氧血症 B. 等张性低氧血症 C. 缺血性缺氧 D. 淤血性缺氧 E. 低动力性缺氧 3.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物质是()。 A. 硫酸盐 B. 尿素 C. 亚硝酸盐 D. 肌酐 E. 乳酸 4.血氧容量正常,动脉血氧分压和氧含量正常,而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变小见于()。 A. 心力衰竭 B. 呼吸衰竭 C. 室间隔缺损 D. 氰化物中毒 E. 慢性贫血

5.缺氧时氧解离曲线右移的最主要原因是()。 A. 血液H+浓度升高 B. 血液CO2分压升高 C. 血液温度升高 D. 红细胞内2,3-DPG增加 E. Hb与氧的亲和力增加 6.关于发绀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缺氧不一定有发绀 B. 发绀不一定是缺氧 C. 动脉血中脱氧血红蛋白超过5g/dl即可引起发绀 D. 严重贫血引起的缺氧,发绀一般较明显 E. 循环性缺氧可出现发绀 7.发热是体温调定点()。 A. 上移,引起的主动性体温升高 B. 下移,引起的主动性体温升高 C. 上移,引起的被动性体温升高 D. 下移,引起的被动性体温升高 E. 不变,引起的主动性体温升高 8.属于发热的是()。 A. 妇女月经前期 B. 应激 C. 剧烈运动后

D. 中暑 E. 伤寒 9.外致热原的作用部位是()。 A. 产EP细胞 B.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C. 骨骼肌 D. 皮肤血管 E. 汗腺 10.不属于发热激活物的是()。 A. 细菌 B. 类固醇 C. cAMP D. 疟原虫 E. 抗原-抗体复合物 11.体温上升期的热代谢特点是()。 A. 散热减少,产热增加,体温 B. 产热减少,散热增加,体温 C. 散热减少,产热增加,体温保持高水平 D. 产热与散热在较高水平上保持相对平衡,体温保持高水平 E. 产热减少,散热增加,体温 12.决定热型的因素是()。 A. 体温的高低 B. 体温的上升速度 C. 体温的持续时间

病理生理学教学大纲

前言 病理生理学作为重要的医学基础理论学科,发挥着沟通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及口腔医学等医学专业的桥梁作用。病理生理学范畴非常广泛,主要讨论研究大多数疾病的共有的规律和常见病理过程,以及各器官系统疾病的一般规律和某些常见疾病的特殊规律。病理生理学是以生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病理解剖学、病原学等学科为基础,以患病机体为对象,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原因、条件、规律、发病机制以及疾病过程中功能和代谢变化的专业基础学科。病理生理学是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及口腔医学等医学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医学课程,其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常见病理过程及某些常见病、多发病的病理生理学知识,为学习以上专业课程、认识和防治疾病奠定理论基础。病理生理学注重培养学生掌握认识、分析及处理疾病的正确思维方式,它的后继课程是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及口腔医学等学科课程,通过本专业的学习将为这些学科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大纲适用于我院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及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主要由前言、学时安排、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和要求(目的要求、教学难点、教学内容、复习思考题)、参考书籍和常用网址等四个部分组成。“教学内容”中的下划线部分为重点掌握内容,是“目的要求”中“掌握”的细化或补充。该课程为2.5学分,计划学时为52学时,其中:理论学时46,讨论课学时6。理论教学采用多媒体辅助的讲授方式为主。同学们在认真学习本学科的同时,还应复习有关临近学科的基本理论,通过科学的思维来正确认识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变化,不断提高综合分析能力。讨论课以典型病例为中心进行,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方式为闭卷理论考试,题型多样化,主要有名词解释、选择、简答、论述、判断及病例分析等,占总成绩的100%。

病理学复习试题及答案(十)

病理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易发生干性坏疽的器官是:D A.肺B.阑尾C.膀胱 D.四肢E.子宫 2.细胞水肿和脂变常发生在:E A.肺、脾、肾B.心、脾、肺 C.心、肝、肠D.肝、肾、脾 E.心、肝、肾 3.下列哪种组织再生能力最强:A A.腺体B.骨骼肌C.神经细胞 D.软骨E.平滑肌 4.缺碘所致的甲状腺肿大属于:A A.过再生性增生B.再生性增生 C.甲状腺肥大D.内分泌障碍性增生 E.甲状腺增生合并肥大 5.“肥大”是指:D A.实质细胞数目增多 B.实质细胞体积增大 C.组织、器官体积的增大 D.是细胞、组织、器官体积的增大 E.间质增生 6.在组织学上看到有细胞核固缩、碎裂、溶解时.说明:D A.细胞正开始死亡B.细胞的功能还有可能恢复 C.细胞的功能虽然可能恢复.但已极为困难 D.细胞已经死亡了一段时间 E.细胞浆可能还没有发生改变 7.肉芽组织是由……组成:B A.吞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 B.新生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

C.新生毛细血管和单核细胞 D.单核细胞、巨细胞和淋巴细胞形成的结节 E.以上都不是 9.四肢骨折石膏固定后引起的骨骼肌萎缩.主要属于B: A.神经性萎缩B.废用性萎缩C.压迫性萎缩 D.营养不良性萎缩E.生理性萎缩 10.液化性坏死主要发生于:C A.肺B.肾C.脑D.心E.肝 12.按组织再生能力的强弱来比较.下列各组的排列哪个是正确的?C A.结缔组织>神经细胞>肝细胞 B.软骨>腱>肾小球C.骨>平滑肌>神经细胞 D.鳞状上皮细胞>横纹肌>周围神经纤维 E.肾小管上皮细胞>骨髓细胞>脂肪细胞 13.细胞萎缩在电镜下最显著的特点是:E A.肌丝增多B.线粒体增多 C.滑面内质网增多D.粗面内质网增多 E.自噬泡增多 14.组织损伤后由结缔组织增生来修补的过程称E: A.再生B.增生C.化生 D.机化E.不完全再生 15.全身营养不良时.首先发生萎缩的组织或器官是:B A.骨骼肌B.脂肪组织C.肝 D.脑E.心肌 16.虎斑心见于:B A.白喉B.中毒C.严重贫血D.肥胖E.高脂血症 17.下列各种组织哪一种再生能力最强?D A.骨骼肌B.神经节细胞C.心肌 D.神经胶质细胞E.软骨

《病理生理学》理论教学大纲(临床医学等)

《病理生理学》理论教学大纲(供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专业使用)Ⅰ前言《病理生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规律及其机制的科学,主要任务是从功能与代谢变化来探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规律和基本病理机制,科学地揭示疾病的本质,为防病、治病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病理生理学是联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在整个医学教育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医学生通过学习病理生理学以掌握疾病的共同规律,为临床医学各科的学习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为疾病防治开辟新思路和新方向。本大纲适用于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麻醉学、眼耳鼻喉科学、妇产科学、急救医学、医学美容、医学影像学、法医学、临床心理学专业(方向)学生使用。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一每一章节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掌握内容下划实线、熟悉内容下划虚线、

了解内容不标示,便于区别)。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三总教学参考学时:52学时(理论)。四教材:《病理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金惠铭,6版,2004年1月。Ⅱ正文第一章绪论一教学目的了解病理生理学任务、内容、性质及其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教学要求(一)掌握基本病理过程的概念及与疾病的区别。(二)熟悉病理生理学概念及与其他医学学科间的关系;病理生理学的任务、地位与内容;病理生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三)了解病理生理学的学科发展简史与展望。三教学内容(一)病理生理学的任务: 1 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 2 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 3 研究疾病过程中机体机能、代谢变化及发生机制。(二)病理生理学内容: 1 疾病概论(总论); 2 基本病理过程; 3 各系统病理生理学。 (三)病理生理学性质:与多学科密切相关的综合性边缘学科,既是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又是一门实验性学科,是医学教育中

第九版病理生理学第二章疾病概论考点剖析

第九版病理生理学第二章疾病概论考点剖析 内容提要: 笔者以王建枝主编的病理生理学第九版教材为蓝本,结合40余年的病理生理学教学经验,编写了第九版病理生理学各章必考的考点剖析,共二十章。本章为第二章疾病概论。本章考点剖析有重点难点、名词解释(22)、简述题(10)、填空题(5)及单项选择题(14)。适用于本科及高职高专临床、口腔、医学、高护、助产等专业等学生学习病理生理学使用,也适用于临床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人员及研究生考试人员使用。 目录 第二章疾病概论 第一节疾病的相关概念 第二节病因学 第三节发病学 第四节疾病的转归 第五节疾病研究的基本方法 重点难点 掌握:疾病、健康、亚健康、衰老、脑死亡、病因、诱因的基本概念。 熟悉:疾病的常见病因及其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疾病的基本调节机制,脑死亡的判断标准,确定脑死亡的意义。 了解:疾病谱,疾病研究的基本方法,传统医学、循证医学、精准医学和转化医学的特征。 一、名词解释(22) 1、疾病: 是指机体在一定病因作用下,机体内稳态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包括躯体、精神和社会适应)。在疾病过程中,躯体、精神及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被破坏,机体进人内环境稳态失衡、与环境或社会不相适应的状态。 2、健康: 是指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一种完好状态。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痛,而且是躯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交往上处于完好状态”。要想保持健康状态,除具有强壮的体魄外,还应具有精神饱满、乐观、勇于克服困难、较强的事业心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 3、亚健康: 指介于健康与疾病的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状态。躯体性亚健康状态:疲乏无力,精神不振,工作效率低等。心理性亚健康状态:焦虑、烦躁、易怒、睡眠不佳等,严重时可伴有胃痛、心悸等表现。社会性亚健康状态:主要表现为与社会成员的关系不稳定,心理距离变大,产生被社会抛弃和遗忘的孤独感。 4、症状与体征: 症状:是指患者主观上的异常感觉,如头晕、头痛、恶心、疲乏无力等; 体征:是医护工作者使用临床检查的各种方法,检查出的疾病的客观表现,如皮疹、伤口、心脏杂音、腹部肿块等;社会行为是指劳动、人际交往等一切作为社会成员的活动。 5、衰老或老化: 是机体在增龄过程中由于形态改变、机能减退、代谢失调而导致机体对外部环境适应力下降的综合状态。老化倾向于描述生理性增龄过程。衰老则指伴有严重退行性变的、快速的病理性老化。 6、疾病谱:

病理学考试题库带答案

D.四肢C.疾病的治疗 D.病理变化E.子宫 E.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脱落细胞学可用来检查 3.8.关于动物实验,A.痰液下列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尿液BA.在适宜的动物身上可以复制某种疾病C.胸腔积液 的模型D.乳房穿刺物 B.动物实验的结果可以直接应用于人体E.以上均可 C.可以了解疾病的病理发展过程4.细胞水肿和脂变常发生在 D .可在一定程度上了解药物或其他因素A.肺、脾、肾对某种疾病的疗效和影响B.心、脾、肺 E.可利用动物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C.心、肝、肠 制.肝、肾、脾D9.“静脉石”的形成是静脉内的血栓发生E.心、肝、肾 了病理学被视为桥梁学科的原因是5.A.与基础医学关系密切.机化第一部分ABB.钙化细胞的损伤、适应与修复第一、二章.与临床医学关系密切C.包裹道)一、单选题(共132C.能为临床医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脱落1.外科病理学应用最广泛的病理学研究D.能指导临床的治疗D、AB、CE.吸收有关方法是.与E.尸体剖验10.:6.下列哪种组织再生能力最强下列哪种色素与细胞萎缩有关A B.胆色素A A.细胞培养和组织培养.腺体.疟色素C.动物实验B B.骨骼肌.神经细胞.脂褐素CC.电镜D .活检E.软骨D.黑色素D.易发生干性坏疽的器官是:2.平滑肌.含铁血黄素E E.肺A7.下列哪种不是病理学的研究范畴 不属于细胞、组织的适应性变化的病11.A.病因学.阑尾B变是.膀胱C.发病机制B .萎缩A. B.发育不全E.一定会形成溃疡20.急性胃炎时,表浅胃黏膜坏死脱落可形成结核球的形成是干酪样坏死物被C.肥大16.A.糜烂A.机化D.增生BE.化生.窦道B.钙化CC12.缺碘所致的甲状腺肿大属于:.包裹.瘘管D.空洞DA.过再生性增生.排出 E.溃疡B.再生性增生 E.吸收21.17.一般来说,当坏死灶较大不能溶解吸坏死对机体的影响与下列哪项无关C.甲状腺肥大 AD.内分泌障碍性增生.坏死细胞的生理重要性收或完全机化时,下列哪一项叙述较合适 E.甲状腺增生合并肥大BA.一定形成空洞.坏死细胞的数量C13.组织发生坏死时,间质发生变化的情.坏死细胞所在器官的再生能力.最易分离排除B .不会形成溃疡况应该是D.发生坏死器官的贮备代偿能力C D.大多产生包裹A.和实质细胞同时发生E.坏死灶有无形成脓肿.长期不发生变化.较实质细胞出现更早B下述哪项不是心脏萎缩的肉眼特点22.E.18C.一般不发生改变在组织学上看到有细胞核固缩、碎裂、.体积小A.在实质细胞病变之后发生D溶解时.说明:.呈褐色B E.只发生轻度变化 A.细胞正开始死亡.心肌质地硬韧C.心脏表面血管弯曲D B .14“肥大”是指:.细胞的功能还有可能恢复.心脏表面血管增粗.细胞的功能虽然可能恢复.但已极为 A.实质细胞数目增多EC23. .实质细胞体积增大B下列哪项不属于萎缩困难 .细胞已经死亡了一段时间D A.老年女性的子宫 C.组织、器官体积的增大 .细胞浆可能还没有发生改变E .是细胞、组织、器官体积的增大D.老年男性的睾丸 B E.间质增生.肉芽组织是由……组成:19 .青春期以后的胸腺C.吞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在坏死组织发生分离排出的过程中,15.A.呆小症D E.新生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B.脊髓灰质炎患儿的下肢瘦小下列哪项描述的内容不够合适脑萎缩的大体特征是.有溶解现象出现A .新生毛细血管和单核细胞C24.B.有炎性过程参与.脑沟加深,脑回变窄A.单核细胞、巨细胞和淋巴细胞形成的D .脑沟加深,脑回增宽B.可产生空洞C结节.脑沟变窄,脑回增宽C.以上都不是E.不会形成包裹D.D.脑沟变窄,脑回变窄的过程称为:A.神经性萎缩 B.废用性萎缩.脑沟变浅,脑回变窄.机化AEC官产生萎缩的器主要是.压迫性萎缩 B.钙化年25.老人D.营养不良性萎缩 C.分化( )EA.心、肾.生理性萎缩D.化生

病理生理学理论教学大纲

病理生理学教学大纲(理论部分) 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病理生理学教学大纲 前言 病理生理学是医学基础理论学科之一。它的任务是研究疾病的机制并结合机体机能代谢的变化。阐明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揭示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根据。 病理生理学的基本内容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主要讲述疾病中带有共性的规律及基本病理过程,各论主要讲述机体各系统疾病发生规律以至每一种疾病的特殊规律。但是根据当前我国医学教育情况,我们只能选择若干重要章节作为教学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正确理解机体与环境,内因和外因、局部与整体、机能与形态、损伤与抗损伤等辩证关系,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病理生理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为以后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打下牢固基础。 在教学中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临床),应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自学,科学思维,在学好理论课的同时学会和应用实验方法,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根据教学计划,病理生理学教学共安排87学时,其中理论课为58学时,实验课为29学时,主要以临床医学、全科医学、康复医学、妇幼保健、口腔医学等本科学生为教学对象。 第一章绪论 目的: 1.掌握病理生理学主要研究方法 2.熟悉病理生理学的任务、性质以及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

3.了解病理生理学进展 主要内容: 1.病理生理学主要探讨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与机制,应用正常人体的形态、功能、代谢方面的各种知识加以综合、分析、再通过科学思维运到患病 的机体,从而正确认识疾病中出现的各种变化。其性质为一门与基础医 学中多学科密切相关的综合性边缘学科。也是一门沟通基础医学与临床 的桥梁学科。 2.病理生理学既是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又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动物实验或复制实验动物模型、临床观察、疾病流行病学调查为其基本研究方法, 从群体和整体水平、器官水平,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上获得研究结果, 为探讨疾病的病因,机制及防治提供依据 3.病理生理学作为一独立新兴学科,随着整个医学实践的需要逐渐发展的,目前已由中国科协批准成立国家一级学会——中国病理生理协会。病生 工作者在教学、科研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二章疾病概论 目的: 1.掌握疾病发生的一般规律和基本机制 2.熟悉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 3.熟悉疾病和健康的概念 4.了解疾病经过、转归和机体的衰老 主要内容:

病理学考试题库-答案超级无敌给力答案版

病理学考试题库 第一章细胞的损伤、适应与修复 一、单选题(共132道) 1.外科病理学应用最广泛的病理学研究方法是 A.尸体剖验 B.细胞培养和组织培养 C.动物实验 D.电镜 E.活检 2.易发生干性坏疽的器官是: A.肺 B.阑尾 C.膀胱 D.四肢 E.子宫 3.脱落细胞学可用来检查 A.痰液 B.尿液 C.胸腔积液 D.乳房穿刺物 E.以上均可 4.细胞水肿和脂变常发生在 A.肺、脾、肾 B.心、脾、肺 C.心、肝、肠 D.肝、肾、脾 E.心、肝、肾 5.病理学被视为桥梁学科的原因是 A.与基础医学关系密切 B.与临床医学关系密切 C.能为临床医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D.能指导临床的治疗 E.与A、B、C有关 6.下列哪种组织再生能力最强: A.腺体 B.骨骼肌

C.神经细胞 D.软骨 E.平滑肌 7.下列哪种不是病理学的研究范畴 A.病因学 B.发病机制 C.疾病的治疗 D.病理变化 E.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 8.关于动物实验,下列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A.在适宜的动物身上可以复制某种疾病的模型 B.动物实验的结果可以直接应用于人体 C.可以了解疾病的病理发展过程 D.可在一定程度上了解药物或其他因素对某种疾病的疗效和影响E.可利用动物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 9.“静脉石”的形成是静脉内的血栓发生了 A.机化 B.钙化 C.包裹 D.脱落 E.吸收 10.下列哪种色素与细胞萎缩有关 A.胆色素 B.疟色素 C.脂褐素 D.黑色素 E.含铁血黄素 11.不属于细胞、组织的适应性变化的病变是 A.萎缩 B.发育不全 C.肥大 D.增生 E.化生 12.缺碘所致的甲状腺肿大属于: A.过再生性增生 B.再生性增生 C.甲状腺肥大 D.内分泌障碍性增生

病理生理学教学大纲

病理生理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病理生理学( Pathophysiology ) 课程性质:必修课 学时分配:计划学时 54;理论课学时 54 使用教材:病理生理学(第 6 版)主编:金惠铭王建枝,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印刷时间 2004 年 5 月 教学方式:理论课讲授与实习相结合 考核方式:期末理论课考试占 100% 参考书目:《高级病理生理学》(第 1版),主编:杨惠玲,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印刷时间: 1998 年《新编病理生理学》(第 1 版),主编:吴其夏,出版社: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印刷时间: 1999 年 二、教学要求:病理生理学是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的规律和机制的科学。它需要应用正常人体中形态、功能、代谢方面的各种有关知识加以综合、分析后用到患病的机体,从而正确地认识疾病在患病机体内出现的各种变化,因此它和生物学、遗传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解剖学、药理学等各门基础理论学科有重要联系,而且作为一门研究疾病的基础课,它又有责任把正常人体的有关知识,逐渐引向对患病机体的认识。所以病理生理学是一门沟通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因此要求学生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教师更要有广泛的基础与临床知识才能学好和教好这门学科。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 目的要求 ] 1.掌握病理生理学的概念。 2.熟悉病理生理学的基本任务地位和内容。 3.了解学习病理生理学的重要性和研究方法。 [ 教学内容 ] 1 学时 1.病理生理学的概念和任务。 2.病理生理学的内容。 ( 1)疾病概论:探讨疾病的普遍共性问题。 ( 2)基本病理过程:存在于不同疾病中,共同的、成套的机能、代谢与形态结构的改变。 (3)各系统病理生理学:血液循环、呼吸、消化、泌尿等系统疾病时的病理生理变化。 3.病理生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4.病理生理学的发展简史。 [ 课外作业及思考题 ] 1.什么是病理过程 2.试述病理生理学的主要任务。 3.病理生理学的内容有哪些4.病理生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病理生理学复习资料第二章疾病概论

第二章疾病概论 一、多选题 [A型题] 1.健康是指 A.没有躯体疾病 D.强壮的体魄、健全的精神状态 B.精神饱满、乐观向上 E.有自我保健意识 C.没有烟、酒等不良嗜好 [答案]D [题解]健康应是身心健康的总称。不生病或只有心理健康都是不全面的。 2.疾病的概念是 A.在致病因素作用下,躯体上、精神上以及社会上的不良状态 B.在病因的作用下机体出现的成套的病理过程 C.在病因作用下,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D.疾病(disease)英文原意为“不舒服” E.机体对外界环境的协调发生障碍而有异常活动 [答案]C [题解]疾病本质的概念为在病因作用下,因内外环境失调而发生的不同于健康的异常生命活动。 3.能引起疾病并赋予其特征性、决定其特异性的因素称为 A.疾病的原因 D.疾病的内因 B.疾病的条件 E.疾病的外因 C.疾病的诱因 [答案]A [题解]原因是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而且决定了该病的特异性 4.下列有关疾病条件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是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 D.某些条件可以延缓疾病的发生 B.是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 E.某些条件也可以称为诱因 C.某些条件可以促进疾病的发生 [答案]B [题解]有些疾病发生只有病因,没有明显的条件参与,如刀伤。 5.下列哪一项是发病学的重要规律 A.疾病的经过与归转 D.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程序 B.疾病过程中因果转化 E.疾病过程中的社会因素影响 C.疾病过程中原因和条件的关系 [答案]B [题解]因果交替是发病学的重要规律。因为疾病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揭示因果交替就会掌握疾病的发展趋势,把握疾病的主导环节进行治疗。 6.在损伤与抗损伤的发病规律中,以下哪种叙述是错误的 A.贯穿疾病的始终 D.相互联系,相互斗争 B.决定疾病的消长和转归 E.疾病的临床症状是损伤的表现 C.同时出现,不断变化 [答案]E [题解]疾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时是损伤表现,有时也是抗损伤表现。7.在局部和整体的发展规律中,以下哪种叙述是错误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