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孔子界定“君子人格”与“小人人格”的十三条标准

孔子界定“君子人格”与“小人人格”的十三条标准

孔子界定“君子人格”与“小人人格”的十三条标准
孔子界定“君子人格”与“小人人格”的十三条标准

孔子界定“君子人格”与“小人人格”的十三条标准

汪凤炎郑红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南京 210097)

摘要:“君子——小人”二分式的人格类型说,指主要以德行高低(兼顾才智大小)为标准,将人分为君子和小人等两种人格类型的一种观点。它是孔子提出的一种重要人格类型说,对后世中国人做人方式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在孔子看来,一个人在做人过程中,假若较好地体现出仁、义、礼、智、信、忠、恕、勇、中庸、文质彬彬、和而不同、谦虚与自强等13种素质,就是君子;反之,如果基本上不具备这13种素质,那就是小人。

关键词:人格类型说;君子;小人;标准;孔子

从人格心理学和文化心理学的角度看,具备和谐精神的典型人格正是孔子等人所倡导的君子人格。因为依孔子等人的言论,君子一般是用“兼容多端而相互和谐”(张岱年语)的思想来处理天人、人我、身心和主客我的关系,这样,君子人格实际上是一种具有仁爱、平等、尊重、宽恕等人格特质,且具共生取向、和谐发展的独立人格。既然如此,界定和培育君子人格就是在当代中国德育心理学研究里落实和谐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同时,近年来随着文化心理学(广义的)的兴起,探讨人格心理学中一些重要主题的文化差异就成为人格心理学研究中一种值得注意的新动向。其中,对不同文化所推崇的人格类型这一主题,现在也越来越受到学人的重视。在这一问题上,孔子提出了对后世中国人做人风格影响深远的“君子——小人”二分式的人格类型说。所谓“君子——小人”二分式的人格类型说,是指主要以德行高低(兼顾才智大小)为标准,将人分为君子和小人等两种人格类型的一种观点。在这里,“君子”意指“有才德的人”,[1](p486)“小人”意指“无德之人”。[2](p1871)据杨伯峻的研究,在《论语》一书中,“君子”一词共出现“107”次,[3](p241)其中,意指“有才德的人”的“君子”共106次,意指“在高位的人”的“君子”只有1次(孔子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3](p129)这之中的“君子”是“在高位者”或“领导人”之义);“小人”一词共出现24次,其中,意指“无德之人”的“小人”共20次,意指“老百姓”的“小人”共4次。[3](p218)由此可见孔子对“君子”人格与“小人”人格的重视程度之高!综观《论语》里记载的孔夫子言论、孔门弟子的相关言论以及明显受到孔子思想影响的其他流派的著作,孔子判断一个人是在做“君子”还是在做“小人”的标准主要有13个:仁、义、礼、智、信、忠、恕、勇、中庸、文质彬彬、和而不同、谦虚与自强。依孔子的见解,君子与小人之间的心理素质和言行表现泾渭分明,一个人在做人过程中,凡是在整体上较好地体现出上述13种素质,就是君子;反之,凡是基本上不具备上述13种素质的人就是小人。正如《淮南子·泰族训》所说:“圣人一以仁义为之准绳,中之者谓之君子,弗中者谓之小人。君子虽死亡,其名不灭;小人虽得势,其罪不除。”[4](p.685)当然,在孔子心中,上述13种人格特质的重要性是不一样的。若借用现代人格心理学的术语,上述13种人格特质中的后9种特质只是君子人格的表面特质(surface traits),前4种特质才是君子人格的根源特质(source traits)。因为,第一,孔子曾说:“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3](p.146)可见,一个人一旦有“仁”,其内必有“勇”的素质。第二,孔子曾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3](p.65)并将“宽”视作仁者的品质之一,[3](p.183)而“宽”本有“宽恕”之义,这说明“忠”(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恕”本就是“仁者”所具备的两种重要品质。第三,以谦虚谨慎、自强不息、“和而不同”、诚信的

方式做人,以“中庸”的方式待人接物,这都体现了一个人的高超智慧,换言之,拥有高超智慧的君子也就拥有了中庸、谦虚、诚信、“和而不同”和自强不息等表面特质。第四,一个人若能做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自然既儒雅又有礼貌,能给人一种文质彬彬的良好印象。正由于只有仁、智、义、礼4种特质是君子人格的根源特质,深知孔子思想精义的孟子才说:“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非仁无为也,非礼无行也。如有一朝之患,则君子不患矣。”[5](pp.197-198)当然,为了让读者准确而系统地把握孔子界定“君子人格”与“小人人格”的13条标准,就有必要对它们一一进行细致的梳理。正是秉持这一想法,我们才作此文,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仁

在心理素质方面,孔子明确主张君子是仁、智、勇三者的完美统一。孔子说:“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3](p.155)认为君子泛爱众人,故无忧;君子富有知识,故不惑;君子果敢刚毅,故不惧。这里孔子主要是从“全和无”而不是从“大和小”的角度立论的,孔子的意思是:至仁之人才无忧,至知之人才不惑,至勇之人才不惧;而不是说:小仁之人就可无忧,小知之人就可不惑,小勇之人就可不惧。此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以至稍后的《中庸》将智、仁、勇称为“天下之达德”。[6](p.28)可见,在孔子看来,“仁”是君子首先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必须坚决、持久地保持之,有时甚至要不惜牺牲生命去维护之。因此,孔子才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3](p.163)因为一旦抛弃了“仁”,君子也就不成为君子了。孔子说:“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3](p.36)此思想为后世儒者所继承。如孟子曾说:君子与一般人的区别之处,就在于君子的内心所向不同。君子一门心思全在于仁和礼。仁人爱人,有礼的人尊敬他人。爱别人的人,别人也会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会尊敬他。对于君子而言,不是仁爱的事情不做,不是合乎礼节的事情不做。如果能这样,即便有时遇到飞来横祸,君子也不会由此感到痛苦。[5](pp.197-198)

那么,仁的实质是什么?君子怎样在行动中去践“仁”呢?在孔子看来,首先,“仁”的重要内涵之一是“爱人”,这样,一个人若能以爱心待人,也就是在行仁了。因此,当“樊迟问仁。子曰:‘爱人。’”[3](p.131)其次,“仁”的重要内涵之一是“孝悌”,这样,一个人若能行孝悌,实际上也就是在行仁了。所以,深得孔子思想精义的有子才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3](p.2)第三,仁道的核心内容之一是: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使别人事事行得通。能够从眼前的事实选择例子一步步去做,可以说是实践仁道的重要方法。因此,当子贡问道:“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3](p.65)最后,身为仁者还要具备恭、宽、信、敏和惠等五种素质,一个人在做人过程中如果能体现出这五种素质,也就是在行仁了。所以,据《论语·阳货》记载,当“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3](p.18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3](p.187)君子既然具备上述仁的素质,自然不执着于一己之私利,也就愿意“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3](p.129)在与人发生误解或矛盾时,君子自然是反省自己的言行中的不足,这样,才有所谓“君子求诸己”[3](p.166)的说法。

与君子相反,小人虽可能也会爱人,不过,他或她一般只是爱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人,且往往优先考虑的是保全自己的利益,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毫不顾惜他人的利益,这样,小人自然不愿意做“成人之美”的事,相反,喜欢做损人利己的事,即“成人之恶。”小人既然

将自己看得如此之重,一旦与他人发生纠纷时,总觉得自己简直是真理与美德的化身,过错都在他人身上,自然只会“求诸人”[3](p.166)

2.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义”和“利”这一对重要范畴的含义众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两对关系密切的含义:一是,当“义”总指道德品质时,与此相对的“利”一般指经济利益;另一是,当“义”指多数人的公共利益时,与此相对的“利”一般指少数人甚至个人的私利。做人必然要与“义”和“利”打交道。在孔子看来,从一个人处理义与利的态度上可以看出其是君子还是小人:一个人若优先考虑的是“义”,那么,他或她就是在做君子;一个人若优先考虑的是“利”,那么,他或她就是在做小人。因此,孔子明确主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3](p.39)同时,据《论语·阳货》记载,当子路问:“君子尚勇乎?”时,孔子答道:“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3](p.190)可见,在孔子心中,作为君子,“义”的重要性要高于“勇”。其后,孟子、墨子和荀子等人都继承了孔夫子力倡的君子“尚义”思想。例如,《墨子·贵义》说:“万事莫贵于义。”[7](p.439)《荀子·王制》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8](p.164)主张人之所以贵于万物,就在于只有人才独具“义”这一高贵品质。

需指出,在孔子心中,义和利之间是统一的关系,而不是像后儒如董仲舒所说的那样是你死我活的矛盾关系(董仲舒主张“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这是片面的)。如,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3](p.36)涩泽荣一就认为,这段话并不表明孔子轻视富贵,孔子的本义是,“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不过,必须“以道得之”。如果不是合于正当的富贵,则甘愿处于贫贱,所谓“君子固穷”是也;[3](p.161)假若是本着正道而得的富贵,则可心安理得地拥有。正由于此,孔子才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由正道而致富,虽当卑贱的执鞭之人也无妨;如果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则宁可贫贱。[9](pp.78-80)这说明,一个人若坚持以义制利的做人方式,他或她就是在做君子,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个“道”,在当代中国,就是指合乎社会主义法律与道德规范的正当挣钱手法;一个人若眼中见利不见义,“穷斯滥矣”,[3](p.161)那才是一个唯利是图的小人。同时,正由于君子优先考虑“义”,而小人优先考虑“利”,这样,只有君子才会以道义来团结人,而小人则会为了一时的私利而相互勾结。所以孔子说:“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3](p.17)

3.礼

在孔夫子看来,与小人常常“无礼”或虚情假义地按“礼”的方式以待人接物正相反,君子的立身之本在于“礼”。因此,孔子要求想要成为君子的人在平日的修炼中要做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3](p.81)当子贡问:“君子亦有恶乎?”孔子答道:“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3](p.190)这从正反两面告诉人们,身为君子者,一定要做到知礼,切不可不懂礼节。在修养君子的过程中,“礼”何以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对于这个问题,孔子的回答是:“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3](p.78)这说明“礼”在培育君子的过程中作用巨大:一个人若仅注重自己容貌的端庄,却不知礼,就容易劳倦;只知谨慎,却不知礼,就容易流于懦弱;仅有敢做敢为的勇气,却不知礼,就容易盲行而闯祸;心直口快,却不知礼,就容易待人尖刻。“礼”既然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孔子力倡身为君子者要用礼节来约束自己的言行,以使自己的言行不至于离经叛道。孔子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3](pp.63-64)并怎样才能做到“约之以礼”?那就

是要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3](p.123)身为君子者要知礼并能依礼而行的思想为后世儒家所继承。如,据《孟子·离娄下》记载,孟子说:“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5](p.197)明确主张君子之所以是君子,其不同于常人之处就在于“以礼存心”。当然,君子要守礼,就必须知道礼的实质,切不可只守礼的形式。那么,礼的实质是什么呢?这可从孔子回答“林放问礼之本”的言论里得到答案。孔子说: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3](p.24)可见,在孔子心中,就一般礼仪而言,其本质在于朴素俭约,而不在于铺张浪费;就丧礼而言,其本质在于用心来表达失去亲人的悲伤之情,而不在于仪式是否周全。

4.智

孔子将“智”作为君子的“三达德”之一,又曾说:“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3](p.166)从正反两个方面告诉人们,身为君子者必须具备高超的智慧与能力。由于孔子主张人的智慧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并且,又多主张“知而获智”的智慧观,正如《释名·释言语》所说:“智,知也,无所不知也。”这样,身为君子者若想拥有高超的智慧,必须努力通过学习获取丰富的知识,并将之转换为实实在在的能力,而不仅仅是死知识。因此,孔子力倡身为君子者在平日生活里必须做到:“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3](p.9)结果,身为君子者的能力往往是多方面的,当然就能胜任多方面的工作,而不是只能做某一方面的事情,这才有了“君子不器”

[3](p.17)的说法。同时,君子既然有了丰富的知识,才有能力正确认识自己和处理自己与环境的关系,为了使自己能与外部环境和谐相处,必会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做到“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3](p.177)以使自己的言行“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10](p.9)与君子不同的是,小人虽可能也多少有些知识,但一定只是“半桶水”,自己感觉非常良好,以为自己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以为自己是万物的中心,地球都要围绕自己转,顺理成章地,小人就往往不知天高地厚,进而自大、自负、自满、自吹、自我感觉良好、“骄而不泰”[3](p.143);而一旦遇到挫折,犹如飞上天的肥皂泡,飞得越高,跌得也越重,并且是一跌就破,自然也就易自馁、自悲、怨天尤人;自然不能正确处理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于是,因“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3](p.177)结果往往会做出损自然而利自己的事情。小人既然太过于看重自己的一己私利,往往就会瞻前顾后,患得患失,心情自然也就开朗不起来,结果时常心中“长戚戚”。[3](p.77)

也需指出,综观《论语》里的言论,孔子主张身为君子者德与智要并重,不过,孔子论君子的修养的确又更多地从德性方面入手去阐述,这之中隐含有德胜才才是君子的思想。此思想经后人的发挥,至司马光而达到极处。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卷第一《周纪一》中有一段“名言”:“夫聪明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如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11](pp.14-15)这就为伪君子的产生埋下了伏笔。因为一个人的德性较之其才智更难被他人考评出来,重难以考评的德而轻较易测量的才智,就为有些小人作假留下了较大的生存空间。

5.信

“信”从“人”从“言”,指说话算数、言行一致。孔子说:“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知己者。过,则勿惮改。”[3](p.6)据《论语·为政》记载,当子贡问怎样才能做一个君子时,孔子回答说:“先行其言而后从之。”[3](p.17)等等。从这些言论可

以看出,孔子明确将“信”作为君子的重要品质之一。受孔子这一观点的深刻影响,谚语也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与此相反,小人往往出尔反尔,言而无信。不过,孔子极力推崇“中庸”德性,并且也重“义”,而《中庸》说:“义者宜也。”韩愈在《原道》里说得明确:“行而宜之之谓义。”朱熹的注是:“宜者,分别事理,各有所宜也。”[6](p.28)这意味着“中庸”和“义”里都本含有“时中”的思想,这表明,孔子并不将“信”看作是绝对的、无条件的,而是认为“信”要服从“义”,“义”为更高的原则,在“信”与“义”不可兼得这种特殊情况下,提倡人们牺牲“信”而成就“义”。正如孟子所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5](p.189)如果一个人不问青红皂白而只管自己要信守诺言,那就是“小人”,是末等的“士”。此思想从孔子与子贡的下述对话里可以明确看出来:“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3](p.140)由此可见,孔子所倡导的伦理道德谱系中的诸德目是有一定的先后次序的,若结合《论语》中的其它言论及儒学常被人称作仁学的事实看,孔子是将“仁”放在其伦理道德谱系中的首位的,而“信”的位置则要低许多,它不但排在仁、义、礼、智诸德目之后,比耻和孝的地位也要低。并且,依孔子的观点,从“信”的角度看,有两种类型的“小人”:一是平日说话习惯于信口雌黄,出尔反尔,言而无信者,正如《增广贤文》所说:“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复小人心”;另一是过于迷信“信”,甚至即便牺牲“义”也要守“信”者。

6.“忠”与“恕”

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5](p.39)这说明“忠”“恕”在孔子心目中占有重要位置。而孔夫子提倡导的教育,其目的在于让人学做“君子”,由此可见,“忠”和“恕”在君子人格里的重要性。

在孔子心中,“忠”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3](p.39、65、167)朱熹的注是:“尽己之心为忠。”[6](p.23)此种解释不但颇切合孔子讲“忠”的本义,而且与郑玄的思想也是相通的。据郑玄在《周礼·地官·大司徒》中的“注”讲,“忠”是“中心曰忠,中下从心,谓言出于心,皆有忠实也。”[12](p.160)合而言之,“忠”的主要意义是指内心的诚、敬,引申而有不欺、无私、直、信实等义。[13](p.100)这意味着孔子所说的“忠”,主要是指对别人尤其是对上级真心诚意、竭心尽力之义,[3](p.252)一个人只要真心诚意为别人做事,真心诚意与别人交往,那就是做到了“忠”,此时的“忠”里并不包含后世所讲的“忠君”思想。[14](pp.138-139)在孔子看来,“忠”是君子必备的心理素质之一。孔子说:“君子……主忠信。”[3](p.6)所以,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p.3)将“待人是否忠诚”作为每日第一件需要反思的事情,对“忠”的重视溢于言表。与此相反,小人一般既没有坚定的信仰,又往往缺乏诚心,还习惯于将一己私利置于突出位置,为了谋取一己私利,常常“朝三暮四”,因此,小人一般不依“忠”的法则待人处事。

当子贡问:“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时,孔子明确答道:“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p.166)这至少可以说明两点:(1)对于“恕”,孔子自己下了定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p.39)因此,朱熹说:“推己及人为恕。”[6](p.23)此种解释极合孔子讲“恕”的本义。(2)在孔子心中,“恕”较之“忠”更易实施,从而更具普适性。其内在原由,杨伯峻解释得颇为合理:“‘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有积极意义的道德,未必每个人都有条件来实行。‘恕’只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则谁都可以这样做,因之孔子在这里言‘恕’不言‘忠’。”[3](p.167)与此相反,小人不但常常难以做到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还常常只图自己快活,却不管他人的感受与死活,相应地,小人往往采取“己所不欲,强施于人”的不地道的待人方式。

7.勇

孔夫子将“勇”作为君子的“三达德”之一,其重视“勇”的程度由此可见一斑。孔子又明确主张:“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3](p.146)孔子还说:“见义不为,无勇也。”[3](p.22)这说明,身为君子者为人必须做到果敢、刚毅、刚强、刚正、正派、耿直,而不能走邪路或歪路,也不能软弱无能。但是,孔子曾说:“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3](p.190)可见,在孔子心中,作为君子,“义”的重要性要高于“勇”。同时,孔子之后的儒家对待“勇”的态度有变化,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以孟子为代表的儒家不太看重勇。如,孟子本人主要提仁、义、礼、智,不太尚“勇”。另一是以荀子为代表的儒家非常看重勇。荀子在继承孔子重视“勇”的基础上,对“勇”作了更加深入、细致的探讨。例如,《荀子·性恶》根据“勇”的程度,将人分为上勇之人、中勇之人和下勇之人,并认为上勇是大智大勇,中勇次之,下勇是匹夫之勇,逞一时之快。同时,《荀子·荣辱》根据“勇”的性质,将人分为狗彘之勇者、贾盗之勇者、小人之勇者和士君子之勇者。[15](pp.70-72)

8.中庸

孔子深深地认识到,世界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相应地,做人也就不能死守规则,而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地制宜,找到一个恰当的应对方式。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若能以“时中”的方式去待人接物,那就是君子。反之,做事不彻底,“适可而止”;做人模棱两可,是非不分,庸碌无能和俗气,这就是在做小人。因此,“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6](pp.18-19)那么,何谓“中”《论语》并未记载孔子直接解释它含义的言论,与此有关的言论主要有二:孔子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3](p.89)“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3](p.64)对于“中庸”一词的解释,最著名的要数北宋著名学者程颢和程颐。据《二程遗书》卷第七记载,二程兄弟对“中庸”的解释是:“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16](p.100)稍后的朱熹极其推崇此解释,不但将之原封不动地移至自己的《中庸章句》里,而且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庸章句》里对“中庸”这一书名的解释基本上也是复制了二程兄弟的上述思想。朱熹说:“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与不及之名。庸,平常也。”[6](p.17)可见,“中”的本义是不偏不倚、无过与不及,也就是恰到好处之义。过与不及都不是恰到好处。例如,用“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之语来形容一个人长得好,就意味着此人的高低肤色等均恰到好处。恰到好处就是“中”。这样,“中”没有不彻底之义。假若一事有十成,做至十成才是恰到好处,才是“中”;做了九成是“不及”,做了十一成是“过”。“中”里也无模棱两可之义。若甲、乙对做某事各有一意见,在这两种意见中,如果甲的意见正是做此事最恰当的方法,那么,他的意见就是合乎“中”的,自不必也不能将其打对折。假若乙的意见不合乎“中”,即使打对折,仍是不恰当的。真正持中庸的人断不会这样做,而只会采纳甲的意见。同时,“中”里也没有“两端”或“中间”之义,在孔儒看来,各执一端与专执其中都有失偏颇,他们非常反对这种处事态度。在孔儒心里,“中”是相对于事和情形说的,“中”会随时变易,要真正做到中庸,必须有权变思想,这就是儒家在《中庸》里所说的“君子而时中”。“时中”,也就是随时变易之中,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如南宋陈淳在《北溪字义·经权》里所说:“权,只是时措之宜。‘君子而时中’,时中便是权。天地之常经是经,古今之通义是权。问权与中何别?曰:知中然后能权,由权然后能中。中者,理所当然而无过不及者也。权者,所以度事理而取其当然,无过不及者也。”可见,一个善守中庸的君子就是既要固守中正之道又能敢于打破常规的人,以便将面临的不同事情都能处理得恰到好处。这是一种多么恰当的做人方式!因此,《二程遗书》卷六说得好:“惟善变通,便是圣人。” [17](pp.55-72)

9.文质彬彬

孔子以文与质对举。“质”指人直接得之于自然的先天素质,“文”指人后天习得的素质。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3](p.61)认为一个人若朴实多过文采,就显得有些粗野;若文采胜过朴实,又有虚浮之嫌。只有文采与朴实相互协调的人,才可称得上君子。可见,“文质彬彬”是形容一个人既文雅又朴实,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所推崇的一种修身境界。此观点与今天讲的自然美与素养美要相结合的思想有相通之处。孔子的这一主张为后世学者所发扬光大。如《孟子·尽心上》说:“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5](p.319)认为人的身体相貌是天生的,一个人即便天生丽质,假若其心灵不美,这种外在美也没有什么值得称道之处;只有通过自己的修身养性,用素养美来充实自然美,使自己兼顾心灵美和外在美,这种人才称得上是圣人。程颐主张一个人若是“君子”,其“文”与“质”就要相互平衡,而不能“文过质”。程颐说:“君子不欲才过德,不欲名过实,不欲文过质。才过德者不祥,名过实者有殃,文过质者莫之与长。”[16](p.320)综观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相对而言,儒家似乎更注重“文”,而道家又好像更在乎“质”。不过,“文质彬彬”的观点对当代中国人的做人方式仍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它告诉人们,在做人时要将自然美与素养美结合起来,不能厚此薄彼。

10.和而不同

中国传统文化要人做人中人,而不是人外人,这样,自然就会与他人打交道。孔子认为,从一个人与他人交往的方式里可看出他或她是一个君子还是一个小人。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3](p.141)这表明,在孔子看来,一个在与他人相处时,如能做到“和而不同”,那就是在做君子;若是“同而不和”,那就是在做小人。那么,什么是“和”的做法?什么是“同”的做法?综观中国先哲对“和”与“同”的论述,尽管“和”与“同”的含义均多种多样[2](p647、1684),不过,当它们作为一对概念并用,且用以指为人处世的方式时,二者的主要含义是:“和”具有将多种不同因素、不同成份以一定的比例调成具平衡、协调、和谐、恰到好处关系的“新”事物之义,是“以他平他”;[18](p.470)“同”只是将单个因素、单一成份的简单相加而已,是“以水益水,水尽乃弃之,无所成也。”[18](p.470)正如《国语·郑语》所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18](p.470)可见,用作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的“和”,本是指具有不同个性的人与人之间要彼此尊重,养成一种具共生取向的和谐发展的独立人格,不要为了一味求同而放弃自己的个性,以至于形成一种依附性的人格;并且,要于不同意见或不同个性中谋求一种“执中”或和谐的状态。[19](p.75、91)与此相反,“同”是指抹杀不同人的个性来谋求单一性的一致之义,因此,以“和”待人接物者是君子,以“同”待人接物者是小人。

11.谦虚

综观《论语》,孔子只有一次提及“虚”字。孔子曾说:“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乎。”[3](p.73)这里的“虚”指“空虚”,并无“谦虚”之义。并且,《论语》里没有出现“谦”字。这表明孔子基本上没有从正面明确将“谦虚”视作君子必须具备的美德。不过,《论语》里记载了一些孔子按谦虚方式去做人的言论。例如,孔子曾说:“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他的学生子贡马上就说:这是“夫子自道也。”[3](p.155)孔子又说:“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3](p.7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3](p.72)“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3](p.72)等等,这些言论给人描绘的是一个何等自谦的孔子!并且,孔子曾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3](p.71)由此可见孔子非常推崇《周易》的思想包括其中的做人之道。而《周易·谦》里明确有“谦谦君子”[10](p.61)一语,这也间接说明孔子实际上是将“谦虚”视作君子必须

具备的素质之一的。毕竟,孔子曾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3](p.41)这说明孔子所推崇的君子式做人风格往往具备重践行而轻言说的特点。同时,孔子曾明确说道:“君子泰而不骄。”[3](p.143)并且,孔子又力倡不言之教。“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3](pp.187-188)综合这几方面的证据,得出以下结论应该不会脱离孔子的原意:孔子本人尽管未从正面明确提出将“谦虚”视作君子宜备的心理素质,不过,从其反对“骄”的为人方式及身体力行“谦虚”的做人方式看,孔子实际上将“谦虚”视作君子必备的心理素质之一。为什么“谦虚”是君子所拥有的心理素质之一呢?因为君子富有知识,清楚地认识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道理,自然也就能客观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别人的优点,进而会以谦虚谨慎的态度来待人处世。与此相反,小人不知天高地厚,常常夜郎自大,也就经常目中无人,“骄而不泰。”[3](p.143)

12.自强

《论语》里没有出现“强”字,更不会有“自强”一词。这表明孔子基本上也没有明确将“自强”视作君子必须具备的美德。不过,《论语》里记载了一些孔子按自强方式去做人的言论。例如,“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3](p.71)孔子一生都能做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自是一个践行“自强”的良好榜样。孔子之所以会这样做,其内在原因主要有二:一是,身为君子,既时时感觉到自己的不足,为了一步步地尽可能使自己朝着更为完善的方向发展,自会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做到自强不息;另一是,孔子非常推崇《周易》,而《周易·乾》里有一句“天行键,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名言,它自会对孔子产生深刻的影响。为了更好地做到自强不息,孔子主张君子要善于根据不同的生理心理发展阶段,而有针对性地修养自己的品行。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3](p.176)同时,孔子要求君子必须做到“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3](p.177)由此可见,孔子实际上也将“自强”视作君子人格的重要特质。与此相反,小人在平日往往缺乏恒心与毅力,又不善于发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故而不善于自强不息。结果,小人在行事时,一旦得势,往往弹冠相庆;一旦遭受挫折,常常心灰意冷,怨天尤人。

参考文献:

[1]辞源(修订本;全两册)[Z].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2]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音序)[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

[3]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4]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全二册) [M].冯逸、乔华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9.

[5]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6]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7][清]孙诒让.墨子闲诂[M].孙启治,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1.

[8][清]王先谦.荀子集解[M].沈啸寰、王星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8.

[9][日]涩泽荣一.论语与算盘——人生·道德·财富[M].王中江,译.北京:中国青年版社.1996.

[10]周振甫.周易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1.

[11][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全二十册)[M].[元]胡三省,音注.“标点资治通鉴小组”校点.北京:中华书局,1956.

[12][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1版.

[13]韦政通.中国的智慧[M].长沙:岳麓书社,2003.

[14]李春秋、毛蔚兰.传统伦理的价值审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5]杨春晓.中国古代人格心理学思想[J].心理学动态.1997(3).

[16][宋]程颢、程颐.二程集(全二册)[M].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4.

[17]冯友兰.新世训生活方法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18]徐元诰.国语集解[M].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2.

[19]汪凤炎、郑红.中国文化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

Thirteen Standards Confucius Defined on the Gentleman and the Villain

Wang Fengyan Zheng Hong

(School of Educational Sciences,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7)

Abstract: The dichotomy personality type theory of the “gentleman--villain” refers a kind of theory of personality type, which mainly makes ethical level (give consideration to both ability and wisdom size) as the standard and divides the human into the gentleman and the villain according to this standards. It is one kind of important theory of personality type that proposed by Confucius, and it has had lasting and profound influence to the Chinese personality of later generations. In the eyes of Confucius, a person is a gentleman, if one’s mental and behavior is properly reflected 13 kinds of quality--benevolence, righteousness, rites, wisdom, sincerity, loyalty, forbearance, bravery,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gentleness, harmony, modest and self-improving; on the contrary, a person is a villain, if one’s mental and behavior is basically not reflected 13 kinds of quality.

Keywords: The personality type theory; Gentleman; Villain; Standard; Confucius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孔子的君子观、小人观

孔子的君子观、小人观 《论语》选读一书中,孔子对于其君子描述甚多,至于小人观则很少,大多数都是由与君子关的对比中得来的,可见其厌恶之情。 其实我们都听过这样的话:“宁做真小人,不做假君子。” 但是有很多人都这样认为。孔子的君子观是他为自己量身定制的, 况且举一个例子,孔子常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的君子观 孔子学说以讲仁\礼为主,在宣扬学术的同时他必须找到一个合适载体来担负起宣传推广的任务,于是他创造了一类人,名之曰:君子。在孔子的心目中是把"君子"看作超人似的完美形象的。而且时不时的也以SUPERMAN自居一番。这样的结果只能是当他的弟子们问如何做到有"仁"有"礼"时,孔子就说:"象我这样就行了。" 可这又究竟怎样呢?这就需要深入研究一下孔子的君子观了。 "质胜于文则野,文胜于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也。"(《论语-雍也》)孔子这番话首先描绘出君子的形象:第一不能太本质化,那样太粗野。不符合礼的要求;第二不能太重视仪表,那样又太浮夸。只有内在与外在达到和谐统一时,才能成为君子。这一点还是比较容易做到的,平时多注意就成了。可下面的要求就高起来了。 "君子无所争"(〈论语-八佾〉)。这一点可要命。人人都知道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不争怎么活?孔子倒好,认为君子是虫不是鸟,没必要也不应该早起,那样反而会有被吃的危险。无所争也就罢了,君子还必须看得清时势,分得清利害:"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述而〉)有好处才出来,没好处就躲也来,"君子"是个滑头,孔子是个老滑头。 只有好形象和好眼力是不够的,别人也不见得会为之倾倒。想抬高正面典型,就必须有反面典型来反衬。这时孔子就创造了一个对立面:"小人"。小人一出场,君子才变得有血有肉起来。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孔子认为君子是搞大团结,搞全球统一化的。而小人是搞分裂的,搞党派之争的,是社会不安定因素。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八佾〉)。孔子这里说的义,不是黑社会那种向朋友两肋插刀的义,而是他所说的道,也就是仁。君子看重仁而小人看重利。君子挺伟大的,是吧?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八佾〉)。德仍指仁,而"土"指安乐。这句跟上面提到的一样。而刑指法律,是说君子知法畏法守法。而小人眼里只有利,利之所在是可以奋不顾身的。这样一比,本年度守法专业户的光荣称号不免又要被君子得去了。孔子你就一边偷着乐去吧。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之。"(〈论语-颜渊〉)。成人之美谁都懂啦。不成人之恶就少有人提到,用现代话说就是要见义勇为,不让坏人坏事出现在我们的身边。看看,守法专业户的头衔不够了,孔子又想执法了,起码也是护法吧?唉,君子这么一弄,小人不免要倒霉。 "君子上达,小人下达。"(〈论语-宪问〉)。这句就颇有些种族歧视的意味了。凭什么规定只有君子才能上进,小人就一定会一步步落后?孔子这种种族优越观念十二万分的要不得。坚持它难保不会有新纳粹作乱。 "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论语-子路》)。"说"是悦的通假。整句话翻译过来就是:在君子手下做事情比较容易,却难以讨得他的欢心,除非用他所喜欢的道,也

孔子的君子观

孔子的君子观 君子一词,在孔子以前指国王以下、大夫以上的官员,常与小人对举,如“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君子务治,小人务力”。但是孔子把这个只拥有身份和地位含义的称谓一变而为儒家道德人格的一种理想,提出了“君子儒”的概念。在孔子看来,儒是一个人外在的身份,而君子则是一个人内在的修养。 那么到底一个怎样的人才可以被称为君子呢? “质胜于文则野,文胜于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也。”孔子这番话首先描绘出君子的形象:“质朴多过于文采就会显得粗野,文采多过于质朴就会流于浮华。文采与质朴搭配适中,才能成为君子。”文与质是对立的统一,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在个人与他人的交往上,孔子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同人相处时,既彼此协调合作,又不盲目苟同。而小人正好相反,小人对上迎合附和,不表示不同意见;对下搞一言堂,自己的意见只能赞成,不能反对,排斥不同意见和有不同意见的人。小人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但他却不能与别人保持融洽友好的关系。同时,孔子强调君子处人处事“度于礼”,“约于礼”,“君子笃于亲”,“君子上不僭上,下不逼下”,“君子成人之美,而不成人之恶”等,也就是维护人伦关系的和谐,做到爱亲、尊上、敬友、与人为善。 在处事原则上,孔子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与小人价值指向不同,君子于事必辨其是非,小人于事必计其利害,所以道德高尚者只需晓以大义,而品质低劣者只能动之以利害。君子看重道义,小人看重利益,孔子这里说的义是他所说的道,也就是仁。“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德仍指仁,君子怀德,君子所思的是道德,他的居处,必然选择在有仁德之人所居的邻里。小人怀土,土是地利,小人只选择有利可图之地,以为居处,定居后,则安安而不迁徙。这两句就择居而辨君子小人。君子怀刑,刑即典刑,经典法则,君子知法畏法守法。小人怀惠,小人之行,只贪图眼前的小惠。这两句就行动而辨君子小人。 在道义上,孝、悌、忠、信是孔子衡量做人的尺度,当然也是孔子心目中正人君子的美德。所谓孝,就是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悌,是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在封建时代,这是构成人际秩序和社会稳定的基本因素,所以孔子把他看做做人的根本。如果每个人都对父母不尊敬侍奉,对兄长不听命维护,社会就乱套了。而忠是臣子对君王的正确态度,信是对朋友的正确态度。孔子认为有了这种正确的态度才可以称为君子,才可以在社会上立足安身。对君王不忠,对朋友无信,便是小人。 而对于如何成为一名君子,孔子也有自己的看法。 孔子认为,做一个仁人君子,必须在德行和学问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方面要陶冶情操,修炼性情,成为一个道德高尚、人格刚正的人。另一方面,君子还要学习知识,培养才干,造就治国经邦的本领。修身养性需要研讨学问,研讨学问为的是修身养性,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正如孔子所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于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又比如孔子教导子夏说:“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要做个品德优秀的知识分子,而不要做人格庸俗的知识分子。为此,孔子把得意门生颜回看得很高,认为他粗茶淡饭,褐衣简居,也能不迁怒,不忧愁,安贫乐道,也是君子式儒者的典型。“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说的也就是颜回能恒久地遵守仁义道德,是值得称赞和学习的。 另外《论语》中还提到智、仁、勇,即“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因而孔学又被称为仁学。一般儒学研究者都以为,仁之核心体现在下面这句话中:“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一种克己的工夫,也就是内修的工夫,所以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仁可以说是爱,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

君子_孔子的理想人格

第35卷 第4期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7月Vol.35 No.4Journal of Sout hwest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J uly,2009 君子———孔子的理想人格 胡继明1,2,黄希庭1 (11西南大学心理学院,重庆市400715;21重庆三峡学院,重庆万州404000) 摘 要:“君子”是孔子理想人格的典范;仁爱的宽广胸怀、中庸的处事准则、重礼的道德规范、智明而圣的自觉意识、义以为上的价值取向、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诚信不欺的为人品行等是其基本特征;其价值目标是内圣外王。 关键词:孔子;理想人格;君子的基本特征;内圣外王 中图分类号:B8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9841(2009)0420007205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他的思想主要集中在《论语》一书中。李泽厚先生讲到:“我至今认为,儒学(当然首先是孔子和《论语》一书)在塑造、构造汉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历史过程中,大概起了无可替代、首屈一指的严重作用。”[1]1“《论语》这本书所宣讲、所传布、所论证的那些‘道理’、‘规则’、主张、思想,已代代相传,长久地渗透在中国两千年的政教体制、社会习俗、心理习惯和人们的行为、思想、言语、活动中了。”[1]2孔子在《论语》一书中论述的理想人格有君子和圣人。君子是孔子极力倡导和推崇的理想人格的典范,圣人则是孔子想象中的最高人格,是一种超现实的最理想的人格。因此,本文仅对孔子的理想人格“君子”进行探讨。 一、君子———孔子理想人格的典范 理想人格作为一种最为完善的人格模式与人格典范,是指人格结构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人格的各种特征完备结合与有机联系。 “理想人格本是晚周社会文化变迁中的产物,从先秦的时事看,理想人格正与知识分子普遍要求统一天下的愿望相整合。”[2]30孔子在《论语》里关于人格形象描述的词语有圣人、君子、志士仁人、成人、惠人、贤 人、善人、有恒者等,唯有“君子”才是孔子极力倡导、推崇和追求的理想人格的典范,是比较现实的能够实现的理想人格,而“圣人”则是想象中的最高人格,在当时的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只是虚悬一格的超现实的最理想的人格。因此,“君子”是他一生追求的理想和目标,即他所培养的“君子”亲社会(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有生命意义感(体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君子”在《论语》中共出现107次。“‘君子’一词原为对贵族的通称,自孔子始,才赋予其道德含义,成为具有高尚品德和完美人格者的称谓。”[3]张立文认为:“君子是孔子认为现实社会中可以实现的理想人格,圣人是个可得见的终极人格。”[4]孔子认为要成为“君子”,其构成要素包括仁、义、礼、知、信等作为“人”应具有的品质,同时,只有“君子之质”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君子之行”:见利思义、临危不惧、言而有信。“孔子的人格理论是建立在我国古代历史文化基础之上的,是一种理想的人格理论。他的理想人格即所谓‘志士仁人’,学习并向这个方向最高目标奋斗的人就是‘君子’。背离志士仁人这个目标,违背君子的思想和言行规范的人就是‘小人’。‘小人’是孔子唾弃的一种人格类型。”[5]从人格的角度讲,人最理想的行为模式是积极适应社会发展规律的模式,将个体的自我人格融合到社会整体人格之中,不断追求 7 3收稿日期:2009205206 作者简介:胡继明(19632),男,重庆忠县人,西南大学心理学院,在站博士后;重庆三峡学院,教授,主要研究人格心理学以及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基金项目:教育部2007年度“春晖计划”科研合作项目“孔子教育思想对青少年健全人格发展的影响”(S2007212 63003),项目负责人:胡继明;西南大学博士后研究课题“孔子健全人格的理论解读”,项目负责人:胡继 明。

孔子的君子论及其现代意义

孔子的君子论及其现代意义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34016644.html, 期刊门户-中国期刊网2009-5-4来源:《探索与争鸣》文/罗安宪 [导读]内容摘要“君子”是孔子的人格理想。君子以行仁、行义为己任。君子也尚勇,但勇的前提必须是仁义,是事业的正当性。君子处事要恰到好处,要做到中庸。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内容摘要“君子”是孔子的人格理想。君子以行仁、行义为己任。君子也尚勇,但勇的前提必须是仁义,是事业的正当性。君子处事要恰到好处,要做到中庸。如何做到中庸?则需要当事人依据原则结合当时的具体情况给予灵活处理。人并非天生就是君子,要成为君子,必须加强修养。修养不仅包括内在精神的修养,还包括文、艺的培养。孔子的君子论在现代仍具有重要的意义,现代社会需要新型的君子。 关键词孔子君子论仁义 作者罗安宪,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博士。(北京:100872) 孔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社会秩序处于混乱状态。面对严重的社会危机,各家各派都在寻求医治社会弊病的良方。道家以无为而治为救世之方,墨家以兼爱非攻为平乱之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则认为,要维护社会秩序,必须恢复周王朝所建立的一整套礼仪规范,亦即“复礼”。如何“复礼”?孔子感到,单纯采取强制性的手段,已经不能凑效。因为当时诸侯割据,周天子的威仪已经丧失。于是孔子创造性地以“仁”释“礼”,认为“礼”本是根源于人的仁爱之心,不过是人的仁爱之心的外在表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没有“仁”,当然不会有什么“礼”,要复兴“礼”,当从“仁”字入手。如果说,“礼”是孔子思想的出发点,那么,“仁”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那么,又如何行“仁”呢?孔子认为,行仁由己。“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行仁是内于己而发于外的,是一种自觉的无任何外在强迫或利益驱动的行为。就个体而言,如果一个人能够在无外在强迫、无利益驱动下,自觉自愿地实行“仁”,那么,这样一个人,就是所谓的君子。就此而言,“仁”是靠君子来落实的。孔子的仁论是要靠君子论来实现的,仁论必然要指向君子论。 君子释义 “君子”一语,广见于先秦典籍。《易经》《诗经》《尚书》广泛使用“君子”一词。《周易·乾》:“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尚书·虞书·大禹谟》:“君子在野,小人在位。” 对“君子”一词的具体说明,始于孔子。孔子对于君子的论述,不仅限于“君

孟子的理想人格:大丈夫.doc

孟子的理想人格:大丈夫 第16卷第3期(2011)甘青离奸孑拒V o1.16No.3(2011) 孟子的理想人格:大丈夫 石芳 (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摘要:孟子提出的理想人格的标准范型——”大丈夫”理想人格理论,具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 不能屈”,”浩然之气”,”舍生取义”等丰富内涵,具有自信自尊,刚正不阿,舍生取义,杀生成仁,至大至刚,充塞 天地等精神特征.”大丈夫”理想人格的养成则要遵循存心寡欲,持志养气,意志磨砺,反求诸己的”居仁由义”之道. 关键词:孟子;人格;”大丈夫”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020(2011)03—026—04 孟子不仅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人物, 而且在人的主体意识的发展链条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他上承孔子思想之统绪,下启宋明理学之端倪,直接从人之 内在心性出发,发掘他所理解的道德主体的价值和实现方 式,一次又一次地张扬着自己的主体意识.作为先秦儒家的 杰出代表,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圣人理想人格思想,提出了

“大丈夫”理想人格理论. 一 ,孟子”大丈夫”理想人格的丰富内涵 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圣人理想人格思想,提出了理想人格 的标准范型——”大丈夫”理想人格理论.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孟子?滕文公上》),认为普通人只要善于发现和扩充自己与生俱来的”善端”,就可以达到圣人的精神境界,尧舜等圣人的理想人格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即”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孟子公孙丑上》).只要人们认真去做,都可以成为尧舜一样的圣贤,从而揭开了圣人的神秘面纱,即作为理想人格典范的圣人同样是现实社会中的一员,这就为普通人成就理想人格提供了可能性.但是,尧,舜,禹,商汤,文王的圣人目标仍缺乏具体的标 准,为此孟子提出了更利于践行的”大丈夫”理想人格,将理想人格进一步形象化,具体化,为人们实现理想人格的途径提 供了更具体的操作规范,具有丰富的内涵.这种”大丈夫”的 英雄气概涵养了中国人不卑不亢,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伟大民族精神. 其一,孟子提出”大丈夫”应有高尚的志节,独立的人格, 决不向权贵低头.他们坚持正义,扞卫真理,崇尚道德,乐行 仁道. 孟子提出:”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

《论语》中的君子人格分析

《论语》中的君子人格分析 【摘要】孔子在《论语》中树立了君子人格这一人格典型,其中孔子对“君子”这一概念的含义做出了修正,认为君子是求“道”,并学以致其道的人。君子这一与小人相对的人格有其独特的内涵,包括君子的德性、君子的学问、君子的形象和君子的境界等多个方面,探究君子人格的内涵,不断进行君子人格的修养,对当前社会建设仍具有多方面的启示。 【关键词】君子;小人;君子人格;德性 一、君子与人格 1.何谓君子 “君子”一词最早出现在《尚书·无逸》篇中,在西周、春秋时期,“君子”这一概念最初产生时,是对有权位有财产的贵族、统治阶级的统称。君子见于《论语》107次,孔子的所谓君子主要有两种含义:身份意义上的君子,即有贵族身份可以没有道德的人;道德意义上的君子,即有道德而无贵族身份的人。 “君子”一词通常意义上是与“小人”相对的,在产生初期,君子表示对有身份地位人的统称,而小人就指那些无权利无财富被人统治管理的劳动者们。而孔子则提出了“君子—小人”二分式的人格类型说。据研究,“君子”一词在《论语》中出现107次,其中表示“有才德之人”的“君子”共106次,指“在高位”的“君子”只有1次;“小人”一词在《论语》中出现24次,其中表示“无德之人”的“小人”共20次,意指“老百姓”的“小人”共4次。 2.人格的所在 想要真正了解君子人格,何谓人格也是需要去认真考察的。关于人格一词,它源自拉丁语“persona”,是面具的意思,意味着向社会显露自己。现代西方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荣格等认为人格是个体在遗传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是人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倾向的总和。而在社会心理学领域,人们则给人格赋予了品质价值的涵义,人格已不仅指个体内在的潜能和资质,更侧重于个体的社会性和社会性自我。当前最普遍的人格定义涵盖了三个层面:其一,人的道德品质;其二,人的性格、气质、能力、需要、兴趣、动机、理想、价值观、世界观等要素;其三,人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及其外在表现。 中国古代并没有人格一词,但是却有“人品”“品格”等词语表达与“人格”相近的含义,且更侧重其伦理道德意义。在中国,理想人格更多的表现为实现其道德人格,理想的道德人格是人生所要追求的最高境界。在孔子看来,理想的人格主要是君子人格,并且是否为君子并不取决于其经济政治地位。换言之,君子并非主要是从经济与政治的意义上来讲的,君子另有其本质性的内涵。 二、《论语》中对君子人格的具体阐释 首先,孔子继承沿用了“君子”与“小人”原初的含意。在文章许多句子中谈到的“君子”,明显的表现出了它有与“民”的政治地位相对的贵族和统治者的意思,但是继续探索的同时我们也会发现,君子并非仅仅是从经济和地位的意义上讲,而另有其本质上的内涵。 1.君子的德性 孔子的主要思想是他的“仁”学思想,“仁”作为一种伦理思潮,经孔子总结和发展之后,有着自身相对独立的思想内容和伦理价值,集中反映了君子的德性。

论语中的君子与小人

孔子的论语中“君子”这个词,用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含义。论语中君子有以下几种含义: 一、指的是道德高尚的人。 具体出处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中大部分“君子”指的都是道德高尚的人。 二、指的是有地位而且道德高尚的人。 具体出处: 1、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三、指的仅仅是有地位的人。 具体出处: 1、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 2、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3、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 4、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论语中少部分“君子”指的仅仅是有地位的人。

四、当动词用,指的是为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而努力的行动。 具体出处: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论语》中,君子一词共出现107次,小人24次。君子小人皆有二义,其一以有无道德区分,其二则分指贵族和平民 1,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意思是君子讲团结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讲团结。 2,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里仁》)意思是君子念念不忘道德,小人念念不忘乡土;君子关心法制,小人心系恩惠。 3,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意思是君子懂得正义,小人只讲究私利。 4,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雍也》)你一定要做个有道德的儒者,千万不要做个没有道德的儒者。 5,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意思是君子事事处处时时心地平坦宽广,小人常常局促不安而忧愁。 6,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之。”(《颜渊》)意思是君子会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会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则正好相反。 7,“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颜渊》)意思是君子的德行好比是风,小人的德行好比是草,风在草上刮过,草必定向一边倒去。 8,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意思是君子讲究互相协调,而不会盲目随从;小人盲目随从,而不会讲究协调。 9,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子路》)意思事说在君子手下做事工作很容易,要讨他的喜欢却很难。不用正当的手段去讨喜欢,他是不会喜欢的。等到他任用人的时候,一定会按照各人的德才,使用的。

浅析孔子君子人格的标准及其塑造

浅析孔子君子人格的标准及其塑造 ——以《论语》为文本 蔡振磊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 [摘要] 两千多年来,孔子的君子人格对中华文化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君子, 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道德典范、理想人格,成为了志士仁人追求的人生目标。君子的标准是什么,如何才能成为君子,一直为人们所希望了解。以《论语》为文本,在对书中关于君子内容地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对孔子的君子人格进行一番阐述和解读。 [关键词] 孔子君子标准塑造 一提到“君子”,对中国文化略有了解的人,都会在脑海当中浮现出一个品格高尚,以天下为己任,具有远大抱负和理想,言谈举止温文尔雅的人物形象。而这一人物形象的来源同诞生于春秋时代的,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孔子将君子作为一种理想的人格范式首先提了出来,并大力倡导君子之风。[1]孔子的君子人格,经过后世儒家学者地传承和完善,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两千多年来,做一名真正的君子,成为了每一个志士仁人追求的人生目标。时至今日,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君子人格,仍然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人格修养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论语》作为研究孔子思想的宝贵文献。从《论语》入手,通过对书中关于君子内容地整理和分析,进而真正理解、把握孔子的君子人格。 一、君子释义 “君子”一词并非孔子首创,在孔子之前的典籍中便已出现。例如《尚书》中出现8次,《诗经》中出现186次,《周易》中出现20次。①在这些典籍中,虽然“君子”的含义并不固定,但从总体上看,“君子”一词主要是指具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特别是与庶人百姓相对的贵族在位者。如“呜呼!我西土君子。” [2] (《尚书·周书·泰誓下》)“彼君子兮,不素食兮。”[3](《诗·魏风·伐檀》)“君子豹变。” [4] (《周易·革·上六》)到了孔子那里,他赋予了“君子”更多道德品质的内涵,使“君子”一词更多地被用来指代一个人品格的高尚。例如“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5](《论语·颜渊》) 在《论语》当中“君子”一词共出现了107次,遍布全书的20个章节。②从这些关于君子的论述中,可以大体得出在孔子心目中君子的含义。首先,君子与小人相对,具有很高的道德修养。这里的小人,是指道德修养较低的人。通过与其的对比,来反衬出君子的高尚。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5](《里仁》)“君 ①此处数据根据以上三本书的电子版并结合纸质版本对照统计得出,其中《诗经》中“君子”的出现次数包括标题在内,《周易》一书特指不包括《易传》。 ②此处参照杨伯峻的《论语译注》中的数据,并经过验证得出。

先秦君子的内涵及其现代意义

先秦君子的内涵及其现代意义 摘要:两千多年来,先秦君子人格美的思想影响着各个时代的人们。所以即使在今天以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它,挖掘它还不曾为人发现的价值,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先秦时期人们的观念中,君子不仅要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威望,还应有高尚的品德修为。君子的人格特质主要体现为仁者爱人、济世安民的人道精神,通权达变、乐天知命的生活智慧,见义勇为、舍我其谁的实践精神。君子彰显了人性的崇高,承载着人类美好的道德期望,满足人们追求善美的道德需要,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提升人性修养、成就善美人生、引领大众向善、淳化社会风俗、强化恪守规范意识和完善社会价值体系等作用。 关键词:君子人格品质九思四不修养现代价值 一、何谓“君子” 从西周春秋的一般意义上讲,君子是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统称。显然,这是一个有着明显的阶级意义的称谓。要被人称之为“君子”,从经济和政治上首先要有一定的地位,要有“君”的尊贵。君子不仅要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威望,还应有高尚的品德修为。并非所有周代贵族都称得上“君子”,只有在贵族中那些才德出众和有特异节操之人,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君子。正因为“君子”一词含有道德评价的意义,所以在西周春秋时期中,人们往往把那些虽非贵族出身但在言行举止中有可称道之美德者也称为君子。 二、“君子”的人格品质 先秦儒家经典文本有很多关于君子特征的论述,有人曾将之归纳为“仁、义、礼、智、信、忠、恕、勇、中庸、文质彬彬、和而不同、谦虚与自强”等13种素质。应当说这13种素质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君子的特征。但这13种素质中是否有能够涵摄其他素质的纲领性素质?孔子说:“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可见,“君子之道”最为重要的便是“仁、智、勇”(三达德)。此三者分别从情、知、意三方面一并构成君子之所以为君子的人格特质,其实质内涵为:仁者爱人、济世安民的人道精神;通权达变、乐天知命的生活智慧;见义勇为、舍我其谁的实践精神。 (一)仁:仁者爱人、济世安民的人道精神 “仁”是儒家伦理的核心范畴,同时也是君子最重要的德性和人格特质。判断一个人究竟是君子还是小人,主要看他是否具备“仁”。孔子说:“君子去仁,恶乎成名?”(《论语·里仁》)又说:“君子学道则爱人。”(《论语·阳货》)孟子则更直接地说:“君子亦仁而已矣。”(《孟子·告子下》)荀子也强调:君子“唯仁之为守”(荀子·不苟第三)。可见,在孔孟荀看来,君子的实质就是“仁”,如果没有“仁”之“实”,君子就名不副实。 (二)智:通权达变、乐天知命的生活智慧 “智”是一种“明是非、辨善恶,贵知己、善识人”的理性能力和“通权达变、乐天知命”的生活智慧。孔子说:“知(智)者不惑。”(《论语·子罕》)智者之所以不惑,一方面是因为他具备了理性认知和辨别能力,具备了道德理性,因而能够分清事物与人事的是非、曲直、善恶,另一方面则在于具有“通权达变、乐天知

【课外阅读】《论语》中的君子和小人

【课外阅读】《论语》中的君子和小人 论语》中,君子一词共出现107次,小人24次。君子小人皆有二义,其一以有无道德区分,其二则分指贵族和平民。《论语》中提到君子小人,多是第一义。如小人的24次,用指平民的,仅只四次。以上系根据杨伯峻在论语译注中的统计。 以君子和小人作对比,约十三四次,绝大多数是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一类的简单句子。孔子教育学生,首重德行,所以论到君子修养的地方最多,涉及为人处世的方方面面。 这里面很有趣味的一个说法,是君子不器。孔子认为君子须博学广通,不能像器具一样,只有单一的用途。子贡在弟子中最聪明,学业一流,为孔子所喜爱。子贡也终生敬仰老师,孔子过世,弟子依礼守墓三年,惟独子贡守了六年。公冶长篇第四章,子贡问孔子,我是什么样的人,孔子说:“汝,器也。”问是何器,孔子说:“瑚琏也。”瑚琏是祭祀时盛放粮食的竹器,上头饰以美玉,相当尊贵。孔子比子贡为瑚琏,意在赞赏他的资质美好。可是瑚琏再华丽,仍然是器呀。 有了孔子所说的不器,老子的大器晚成倒显得小气了。既然不器,还管它是大是小? 孔子说:“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不能找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去试探考查君子,但君子却可以接受重大任务;相反,小人担不了大任,小事情上却能够玩得滴水不漏。 孔子周游列国,阅人多矣,对于领导者层面上的君子小人,认识深刻,故曰:“君子易事而难悦也:悦之不以道,不悦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悦也:悦之虽不以道,悦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此话怎讲?在君子底下做事很容易,讨好他却难。用不正当的方式去讨好,讨不了好。小人正相反。为什么说在君子底下做事容易,在小人底下做事难呢? 君子用人是量才而用,小人则求全责备。 明白了这个道理,就明白,小人为达到自己的目的,决不会浪费太多时间在工作上,功夫要用来取悦上司。进一步来讲,小人靠这一套若能成功,在官场一帆风顺,那些被取悦的在上者,自然也都不是君子。 君子小人之辩不是学问,是常识,人皆能懂,然莫能奈何。这一点,孔子已经懒得重复。

孔子论君子之本-孝6-7

孔子论君子之本—孝 孝是为人之本。 “人学”的核心思想是仁,出发点和根本是孝,这就是仁和孝的关系。孝悌之道根源于人类纯真的亲情之情,生长于中国特有的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族和家族社会之中,在以农耕文明为基础的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孝悌之道不仅具有道德约束的功能,而且具有法律条文的性质,成为封建统治的工具。因此,其中既有充满着人性和人伦色彩的传统美德,又有封建专制主义的糟粕。对于中华文化的这种遗产,我们应当去粗取精,古为今用。 孔子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就是认为人类的仁爱精神始于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真情实感,这是人与人关系中最切近最根本的感情。孔子的学生有若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做一个君子,首先要专心致力于对父母的孝,只有把这个本立起来,人与人相处的仁爱之道才得以通行。 孔子还说“人之行莫大于孝”,“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他把孝看作是人的最根本的品德,也是对人进行道德教化的前提和基础。儒家认为,人与人之间有五种基本关系,这就是君臣关系、父子关系、夫妇关系,兄弟关系、朋友关系,称为五伦。从古至今,每一个人作为社会中的一员,都是处于这五种关系之中。如今虽然时代变了,但作为

人的这些基本关系大体上说没有改变,只不过君臣之间的关系不存在了,而被上级与下级之间的关系替代了。在《大学》这部经典中,对于人与人之间关系作了这样的规范:“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个“止”字就是达到的意思。作为君王,你要达到仁的标准;作为臣子,你要敬业,恪尽职守;作为儿子,你要对父母尽孝道;作为父亲,你要对子女行慈爱。与朋友,与同事、与国人相交,要坚守诚信的原则。虽然不同的关系有不同的规范,但其中贯穿着一个基本精神,就是仁爱。孔子认为,人类的这种仁爱精神,是从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真挚感情中生发出来的。父母对于子女的爱,称为“慈”,子女对于父母的爱,称为“孝”,“父慈子孝”是相互的、对应的关系。父母对子女付出了慈爱,子女回过头来报答父母就是孝。孔子论述了三年之丧之所以会成为“天下之通丧”的道理。他说,一个婴儿出生以后,需要三年的精心呵护,才能脱离父母的怀抱,因此子女也应有三年的爱心回报他死后的父母。这就是说,孝是子女对父母爱的回报。当今社会,三年之丧的旧礼制作为一个具体的制度已经过时了,但是子女要对父母的爱给予回报,要有感恩之心,这一点,对于今天物欲横流的社会现实来说,非但没有过时,而且更值得珍视和提倡。 孔子还认为,兄弟之间哥哥对弟弟要关爱,弟弟对哥哥

评孔子的人格魅力

评孔子的人格魅力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家族影响最大,历史也最悠久。一个是孔府,一个是天师府。 这两个家族历经各朝各代,影响最为久远,超越了每一个封建王朝。孔子个人的成就 和久远影响是导致孔府倍受尊崇的主要原因。 孔子生活的年代,其实已经是礼崩乐坏了,也就是说周朝的礼治已经在诸侯间名存实 亡了。可是孔子却始终坚持正统的儒家观念,影响了当代的有识之士,纷纷从各国赶来向 他学习。 当时的诸侯都知道,孔子是个文武全才的人,文足以安邦,武足以定国,是不可多得 的人才。他具有与众不同的远大理想和抱负,尽管世事不如人意,与他所想相差甚远。可 是他却始终乐观地面对人生,坚持自己的信念不动摇。 孔子一生有很多的机会,可以得到高官厚禄。他曾经在鲁国做过三公之一的大司寇, 以仁义礼乐治国仅三月,人民自行守法,不好意思犯法。这是儒家治国的最高境界,而法 家治国靠的是酷政峻法,人民守法是因为不敢犯法;而儒家治国靠的是礼乐仁义,人民守 法是因为不好意思犯法。这是相当了不起的执政成就。 在孔子执政鲁国时,鲁国民心高涨,使得一直想以强凌弱的邻国齐国非常不安,丞相 晏子便想出了与鲁国结盟的办法来讨好鲁国。另一方面齐国通过鲁国的弄臣,赠送名马名 妓来讨好鲁国国君,以消磨鲁国君臣的斗志。鲁国国君慑于孔子的严格,不敢公开接受。 却私下里答应对方,将名妓安置在接近齐国的鲁国境内,并偷偷地瞒着孔子去寻欢。孔子 知道后,觉得鲁国国君胸无大志,亲近小人;自己在祖国难以实现王道政治,于是就离开 祖国去游学。 孔子周游列国求仕的消息传开后,很多诸侯跃跃欲试,想请孔子来为官,卫灵公就对 此有着强烈的愿望。可是大臣中有人问卫灵公:“我们卫国在治国方面可有人能够比得上 冉有(孔子的学生)?”卫灵公说:“没有”。又问:“我们卫国的将军中英勇善战的可 有人能够比得上子路(孔子的学生)的?”卫灵公也说没有。又问:“我国的谋士外交人 员中可有比得上子贡的?”回答还是没有。“道德声望可有比得上颜回的?”也还是没有。卫灵公听到这里,就打消了请孔子做官的想法。因为把引狼入室,国家都可能拱手送人了。 不过,卫灵公还是对孔子表示了非常地尊重,只是在迎接孔子时,自己乘车与嫔妃同行,让孔子独车随行在后;目的是让孔子知难而退。果然,孔子看到卫灵公如此好色,也 就打消了念头。事后孔子就此事向学生们评价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在孔子从政屡屡失意之后,他开始放弃政治实践,转而去从事思想的传播教育。他对 学生们的教育,都是身体力行的,所以有很大的感召力。他教育学生们要做到仁、义、忠、勇,要孝、廉、守节,等等。而这些,无一不是自己先做到然后才要求别人去做的。所以 孔子的人格魅力,在中国历史上是无人能及的.

孔子君子人格思想的历史局限及负面影响

孔子君子人格思想的历史局限及负面影响 【摘要】本文通过对孔子君子人格思想的考察与分析,试图从儒家自身的思想内容、思维方式和价值倾向等方面阐述其历史局限、内在矛盾和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进而说明两千多年前的儒家思想已经不堪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重任。 【关键词】孔子;君子人格;权力;道德思想 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以来,儒家学说对我国的历史文化、社会结构,乃至个人的精神世界都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按照其道德理论和实践谋取功名利禄。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人的理想信念、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剧烈的变动,中国社会的道德构成日趋多元化,传统儒家道德已经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在这种情况下,关心中国传统文化命运和中华民族价值观念走向的人表现出了深深的忧虑,甚而提出新时期的“礼崩乐坏”是缘于对儒教长期的批判,试图重建儒家伦理以恢复传统道德观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并对抗当下的各色价值观。然而,儒家道德学说因其历史局限性、自身理论困境等因素已不可能担当此任务。 一、“君子”辨正 杨伯峻先生对《论语》中的“君子”有两种界定:一种是有道德的人,一种是身处高位的人。这一论述比较符合史实,但是实际上有道德的人不一定身处高位,身处高位的人不一定有道德,那么孔子是怎样将它们结合为一体的呢?孔子的道德思想可以表述为“成圣之学”,即以一种理想的人格作为道德实践的最高境界。可以说,儒家道德思想的全部内容和思维方式都是围绕着成圣之路而展开的。正是由于儒家的道德实践旨在成就一种圣人的品格,因此儒家思想的落实必然要求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个可以承担这一理想的社会群体。“君子”就是能够负载儒家道德理想,躬行儒家道德规范的理想群体。圣人是最高理想,非一般人可以达到,那么人们就应该按照君子的标准来实践儒家道德规范,不断“超凡入圣”。 在孔子生活的时代,“君子”是对居于统治地位的贵族的通称,所以君子这个概念自开始就是一种身份的认定,孔子虽然打破了传统的等级界限,奉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但是身份本身就包含有对特定行为模式的要求,所以这种身份中包含了对一个人在被认定了的身份之后的道德评判。中国道德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道德要求与人们所处的社会地位密切相关,所有的规范都是依身份而定。“君待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这句话,其中就既包括了对身份等级的确认与肯定,也包含了相关的道德要求。在孔子生活的“礼崩乐坏”的时代,旧的等级秩序以及附着于这一秩序的行为规范已不再能有效地约束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孔子面临的课题就是要为当时的人们确定重新划分社会等级的依据和尺度,从而为等级制度的恢复和巩固提供更牢靠的基础。孔子继承和发展周礼表明他是想打破旧的按血统划分的等级制度,确立道德规范和文化修养的权威地位。 但在孔子看来,确认道德规范和文化修养的权威并不是对身份认定的否认,君子作为一种身份的概念在孔子的思想里是一以贯之的,他对道德的强调反而从另一侧面重新确立了君子在社会中尊贵的地位。所以,君子就有双重的含义:首先是身份的认定,其次是道德的修为。孔子心目中的道德概念只能是“君子之德”,代表着贵族阶层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不可能反映出一般人的价值倾向和利益要求。孔子讲君子-小人的对立,目的是确认君子身份的优越地位,以论证等级制度的合理性。这在《论语》中多有表述: 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论语·先进》) 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论语·阳货》)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 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 以为谤己也。(《论语·子张》) 所以在孔子的观念中,只有君子才能成为其道德实践的主体。孔子通过他的教育实践,对

论语的君子

《论语》中“君子”的名句及其翻译 一、“君子”风范 1、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说:君子相互团结但不互相勾结,小人相互勾结但不能互相团结。 2、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孔子说:君子所思是德行,小人所思是有利可图;君子心中想的是法,小 人心中想的是侥幸。 3、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4、子曰:君子不器。 孔子说:君子不应该像器具一样,作用仅限于某一方面,应多才多艺。 5、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6、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孔子说:君子通常成全他人的好事,不破坏别人的事,而小人却与之完全相反。 7、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说:君子态度和顺,但不会苟同别人;小人容易附和别人的意见,但其 实不能与别人平和相处。 8、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孔子说:“君子泰然自若而不骄傲,小人骄傲而不泰然自若。” 9、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孔子说:君子中没有仁德的人是有的,而小人中有仁德的人是没有的。 10、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孔子说:君子向上,通达仁义;小人向下,追求名利。 11、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孔子说:“君子穷困时尚能安守,小人穷困了就不约束自己而胡作非为了。” 12、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君子严格要求自己,强调内省的态度,遇事从自身找原因,而不是怨天尤人。 13、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孔子说:“君子不可以用小事情考验他,却可以接受重大任务;小人不可以接受重大任务,却可以用小事情考验他。” 14、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孔子说:“君子庄重自尊而不与人争强斗胜,团结群众而不结党营私。 1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君子以言行不一致为耻。 16、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君子坚守正当而不能不顾是非地讲究信用。 17、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於是,颠沛必於 是。 如果君子舍弃“仁义”这种品德,君子又如何成其为有名的君子?君子就算是酒足饭饱也不违背“仁义”这中品德的,当他们停留在某个(国家)落脚后,必然 会为这个(国家)奔走。 18、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贡向孔子请问君子之道。孔子说:先去实践自己想要说的话,等到真的做到了以后才把它说出来。 19、君子欲讷於言,而敏於行。 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20、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 子贡问,君子也有所厌恶吗。孔子回答,有厌恶。厌恶传扬别人坏处的人,厌恶 处于下位而毁谤上级的人,厌恶勇敢而不明礼节的人,厌恶果敢而顽固不化的 人。

论述类文本杜以向、王雪梅《孔子的人格教育思想》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木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君子不器”,孔子认为君子作为价值的承担者,不能仅满足于掌握某种技能来实现个人物质追求,还要能够胸怀天下,所谓“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因此教育之重,首要在“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务本”,首先要塑造人格,做一个“泛爱众”“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人。一个人值得称赞的不是他的技能,而是他的人格,完善人格的培养,在某种程度上其意义要重于技能的培养。因此教育的重心应该放在“成人”“成德”上,并始终贯穿这一目标。 孔子认为,技能培养必须以人格培养为基础。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一个人如果没有完善的人格,那么即使他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却仅仅用来为自己谋事、谋食的话,也未必能为社会做出什么贡献,甚至若缺乏完善的人格,一个人掌握的技能愈高,就愈有力量危害人群。这从孔子对弟子的评价可以清晰地看出。比如他认为以“言语”著称的子贡不如以“德行”著称的颜渊。对同样以“言语”著称的宰我,孔子更是因其不行三年之丧而斥之“不仁”。冉有精于“政事”但他帮助季氏搜括钱财,孔子号召弟子群起而攻之:“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子夏以“文学”著称,孔子告诫他“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这说明孔子评价弟子的首要标准是人格而非技能,绝不会因为其某方面的技能而对人格缺陷姑息迁就、孔子把培养学生人格作为教育首要目标,强调以完善人格为目标,重视群体和谐一致的个人发展而不是独善其身的个人主义发展。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伟大之处。 孔子不仅把人格教育作为教育的终极目的,还提出了完整的人格体系理论。“圣人”是孔子的人格体系中的最高层次,但圣人的境界即便尧舜也做不到,遑论普通人。但孔子依然提出圣人的目标,意在使人始终具有提升的目标。但这种几乎达不到的要求可能会使人产生畏难心理,从而放弃提升努力,甚至连较低的人格层次也达不到。因此孔子提出了比较现实的人格层次——君子——作为现实的目标:“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君子是相对比较现实的理想人格,是实践礼乐文明和体现仁义价值的精英。具体来讲,“君子之道者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君子是具有通过修身努力培养仁、智、勇品格的人。君子还有四道,有九思,君子还须做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等。概言之,君子的品格可分为两方面:不仅要对己能“修己”,还要对人能“安人”。作为普通民众的先进分子甚至领袖,君子应担当领导人们实现“仁”的责任。所以孔子努力培养学生树立君子风范来引导社会形成良好风气,他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君子与小人泾渭分明:在做人上,“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在个人胸襟上,“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君子是政治文化的承传者,在社会上起到榜样的作用,对普通百姓的言行举止、思想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摘编自杜以向、王雪梅《孔子的人格教育思想》)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说“君子不器”,意思是君子必须有广阔胸怀,不是靠某种技能来实现个人追求。 B.孔子认为人格的培养是基础,技能的培养是次要的,仅有技能是无法为社会做贡献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