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西安地区_泾渭水系_生态廊道建构理念与方法研究_张定青

西安地区_泾渭水系_生态廊道建构理念与方法研究_张定青

西安地区_泾渭水系_生态廊道建构理念与方法研究_张定青
西安地区_泾渭水系_生态廊道建构理念与方法研究_张定青

113

1 “泾渭水系”自然历史背景及当代困境

1.1 泾渭水系形成西安地区自然地理的基本构架

西安市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中部,南依秦岭,北跨渭河。渭河是黄河最大的一级支流,流经西安市境约150km,各级支流构成密集的地表水文网系,成为本地区地理环境的一大特色,自古有“八水绕长安”①的美誉(图1)。“八水”中渭河为主干,泾河为渭河最大支流,两河交汇处独特的地理景观产生了“泾渭分明”② 这一广为人知的成语,“泾渭水系”成为西安地区渭河水系的代称。支脉纵横的泾渭水系构成西安自然地理的基本骨架,并与流域地貌相互关联、共同作用,成为本地区自然环境整体格局的主导因素,影响着境内气候分区、水土资源及动植物分布等。1.2 泾渭水系促进了西安地区历代城镇建设与发展

泾渭水系历史上水资源丰沛,沿岸农业发达,滋养了众多城镇的形成与发展。周、秦、汉、唐等历代都城的兴起和发展,都与泾渭水系有着密切的关系。古代城市建设无不重视对泾渭水系的开发利用,农田灌溉与城市蓄引供水系统不断完善,渭水平川灌区连绵,长安城内外渠道交错,大小陂池星罗棋布[1]。泾渭水系为西安历代城镇建设提供了优越的自然环境

西安地区“泾渭水系”生态廊道建构理念与方法研究

Study on the Conception and Methods of Constructing Ecological Corridors of "Jing-Wei River System" in Xi'an Area

摘 要:泾渭水系形成西安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构架,在历代城镇建设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当代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河流生态系统破坏严重,极大制约了城镇可持续发展。从优化区域景观格局、促进城镇生态化建设出发,提出依托泾渭水系建构生态廊道的理念,分析了泾渭水系生态廊道的基本特征及内涵,提出其建构原则,从宏观、中观及微观3个层面论述了廊道系统结构的建构方法,并对典型廊道功能与结构进行了具体解析。关 键 词:风景园林;泾渭水系;生态廊道;建构方法文章编号:1000-6664(2012)06-0113-05中图分类号:TU 986 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11-03-22; 修回日期:2011-12-1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编号50408017)和西安交通大学交叉学科项目(编号2009xjtujc10)共同资助

Abstract: Jing-Wei river system is the basic frame of th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in Xi'an area, which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urban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in history. In the process of accelerated urbanization, the river system'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as been greatly damaged, which seriously constrain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local area. Aiming at improving regional landscape pattern and urban ecological developmen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ion of constructing Jing-Wei river system ecological corridors in Xi'an area, analyzes its concept and features, proposes the basic principles in construction. The methods of constructing ecological corridors are discussed from macro-view, middle-view and micro-view, and the function and structure of typical corridors are illustrated.Key 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Jing-Wei river system; ecological corridor; method of construction

张定青 / ZHANG Ding-qing 曹象明 / CAO Xiang-ming 张 崇 / ZHANG Chong

及丰实的物质基础,铸就了“十三朝古都”的辉煌。

现代城镇建设中,渭河仍然是西安乃至关中地区经济用水的主要水源,通过对泾渭水系的开发利用,保障了城镇生活及工农业生产用水,还承担了城市重要的雨洪排泄等功能。

1.3 泾渭水系在当代城镇建设中面临严峻的生态问题

现代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泾渭水系受到诸多生态威胁:上游秦岭地区毁林开荒、筑路采矿,旅游景点和房地产开发违规建设等,导致原生地形和植被破坏,河道淤积、水质污染,水土流失加剧;各条河流中游进入平原区后,多年来沿岸企业将未经处理的废水排入河道,加之大量生活污水汇入以及农田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造成水质急剧恶化。20世纪90年代后,渭河已基本丧失生态功能,沦为“关中下水道”。

近30年来,西安城市建成区在各个方向不断扩展,原来处于城市外围的“绕城八水”逐渐成为“城中河”。大量人为活动侵蚀河流沿岸,原有的农田、林草地、湿地等非建设用地不断向城镇建设用地转化,自然基质逐步被人工斑块侵蚀,景观破碎度增加。同时,河道硬化、截弯取直、筑堤建坝等大量人工建设破坏了河流自然边界系统和自然演进过程,导致

① “八水绕长安”的历史典故源于西汉时长安城周围有诸河环绕:东有灞、浐,西有沣、涝,南有滈、潏,北有泾、渭,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描述“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

② 据《西安市水利志》:在泾河入渭处(西安市高陵县泾渭堡)清浊二流并行,故名泾渭分明。古人多以为渭浊泾清,经有关专家研究,清、浊主要由含沙量决定,每年12月至翌年l月确是泾清渭浊,其余月份都是泾渭皆浊, 泾水比渭水更浊。

城市绿地系统

114

城市绿地系统

河流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与稳定性受损,河流生境退化,河道萎缩,河流调蓄作用受到严重影响,水旱灾害不断[2]。

2 “泾渭水系”生态廊道建构理念

2.1 依托泾渭水系建构生态廊道的意义

泾渭水系曾经在古代城镇建设中光彩熠熠,是城市生生不息的血脉,孕育了以古都长安为代表的悠久文明和灿烂文化,被誉为“关中的母亲河”;在现代城镇化进程中,泾渭水系已黯然失色,城镇建设对河流的过分依赖和掠夺式利用使之不堪重负,成为城镇的疾患和沉疴。泾渭水系水土资源的严重破坏极大制约了城镇可持续发展,水系环境综合整治成为本地区生态重建的关键方面[2]。

泾渭水系是西安地区景观格局中重要的结构骨架,在景观结构与功能中具有特殊功效,对于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维护城市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是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保障与基础。因此,结合渭河流域综合治理,从优化区域景观格局的角度,依托泾渭水系建构生态廊道,修复水系生态环境并维护其生态服务功能,将更好地发挥水系廊道在生态支持、环境保护、景观塑造、社会文化活动等多方面的综合功能,促进城镇生态化建设。2.2 泾渭水系生态廊道的基本特征

泾渭水系生态廊道建构不能简单理解为河道治理或滨河绿化,而应通过整体的规划设计使其成为一种多功能的复合廊道,形成系统性、网络化、多尺度的特点,体现其生态与人文的双重内涵。

1)复合廊道。

泾渭水系生态廊道不仅具备景观生态学中“廊道”概念的基本特点,是一种异于周边基质环境的线性景观单元,能够实现各景观单元在空间上的有效连接[3];同时,它不是指单一的河流水体或沿岸绿带,而是以河流为主线、包含沿岸生境在内的复合廊道。河床、水体、河漫滩、堤岸及水

生、湿生与陆生动植物等各种构成要素相互影响、协同作用,实现其多种生态功能:包括调节城市气候与环境,调蓄雨洪、保持水土、净化水质、控制污染,为物种提供多样性的栖息地及迁徙通道等[4]。

2)网络结构系统。

泾渭水系生态廊道建构并不局限于一条绿色廊道或生态绿带,而是由纵横交错的河流廊道和绿色节点(如三角洲湿地)有机构成多尺度的绿色生态网络体系,具有整体性、系统内部高度关联性等特征[4]。通过该廊道网络建构增加景观的连接度,将各种生态效应输送给城镇,并将各类城镇建设单元相联系,形成有机的整体空间结构,从而维持区域景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并推动其良性发展。

3)绿色文化载体。

泾渭水系生态廊道还具有广泛深刻的人文内涵。结合水系沿线山水资源与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营造绿色休闲通道和滨水开放空间,服务于城镇社会文化生活[5],对于延续城镇文脉、创造城镇人文特色、促进文化博览业与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水系生态廊道为契机,重建区域绿色生态系统,构建城镇生态网络,将成为引导城镇生态文明和绿色文化的载体。

3 “泾渭水系”生态廊道建构原则

3.1 整体协调

泾渭水系廊道是一个整体系统,建设过程需要跨越行政区划的区域统筹,城乡各区段之间相互配合、有机联系,并考虑主干河流与各级支流、水系的上下游区段以及廊道各构成要素在生态过程与功能上的相互影响与制约,从而形成协调有序的整体空间结构及良性生态循环。3.2 生态优先

泾渭水系廊道的首要功能为生态功能,建设规划必须以尊重区域自然

图1 西安“八水绕长安”的自然地理环境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环境、遵循生态规律为基础,摒弃单纯人工绿化、美化、硬化的做法,逐步恢复和重建在过去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破坏的水系自然环境区,在各类新建中考虑生态补偿,提高生物多样性,维护自然野趣的滨河生态环境。

3.3 景观特色

依托泾渭水系廊道建立休闲游览空间,加强滨河地区与腹地的功能互补,以廊道联系具有不同主题的特色景点和景区。通过对滨河地带的功能、空间、景观、环境、设施等综合设计,融合沿线自然景观要素与历史文化要素,构筑体现城市文脉和展示城市特色的风景线。

3.4 系统综合

泾渭水系廊道的规划与建设需要城乡规划与景观、生态、环保、水利等多学科研究协同进行:必须与城镇水污染治理相结合,发挥廊道的抗污、防护等环保功能;应与城市防洪工程相结合,处理好防洪排蓄与景观生态之间的矛盾关系;应与农林、文化、旅游等的合理开发相结合,调整滨河区土地利用结构,从而实现生态廊道的多重目标。

4 “泾渭水系”生态廊道建构方法

4.1 建立完善廊道系统结构

泾渭水系生态廊道系统的整体建构包含3个层面:区域尺度的宏观结构,旨在把握整体格局,形成廊道的网络化结构;地理区段尺度的中观结构,旨在把握地域性特点,发挥各区段廊道主导功能;河道尺度的微观结构,关注廊道宽度、形态及构成要素等。

1)宏观结构。

在区域空间尺度上,生态廊道系统以纵横交错的河流廊道为主体,辅以其他绿色廊道(人工林带、道路绿化带等),串接起一系列自然斑块(湿地、湖泊、自然保护区等),有机联系构建起绿色生态网络体系。廊道数目和连接度是影响网络结构的2个要点,针对现有水系存在萎缩干涸、联系不足等问题,应通过规划设计手段增加各类绿色廊道的数量及其连接度:修复河口湿地,利用渠道、池沼等形成人工水系与自然水网的衔接,通过防护林带、农田林网、公园绿地等与河流廊道相连通,增加廊道与各种自然斑块的有机联系,从而增加生态廊道系统结构与功能的整体稳定性。

将泾渭水系生态廊道纳入城镇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形成承载本地区生态环境稳定性的骨架和城乡融合的纽带,通过生态廊道的相互联系,将自然保护区、农田、林地、湿地、各类公园等生态单元纳入绿地生态网络,从而形成一个自然、多样、有一定自我调节能力的绿色景观结构[6],构建“山—水—城—田”的生态格局(图2)。

2)中观结构。

在中观尺度上,泾渭水系廊道体现出区段差异性特点:河流上下游之间、干支流之间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水土资源、植被分布等各有不同。总体来看,上游地区山高坡陡、谷深流急、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是其主要功能;中下游地区河谷开阔、地势平坦、城镇分布密集,河流受到较大的人为建设破坏,生态防护与修复是首要任务。因此,廊道建构应考虑不同地貌区、河流不同层级及不同区段等特点,区别对待秦岭山区上游区段、河谷冲积阶地中下游区段、城镇建成区段等不同类型廊道,发挥其主导生态功能。

3)微观结构。

在微观尺度上,水系生态廊道的宽度和剖面形态、构成要素等,直接影响到廊道的生态效应能否正常发挥。比如河流的侵蚀、径流、养分流、洪水、沉积作用,以及生境的质量和物种的数量,均受廊道宽度的影响[7]。可将天然游荡河道所需的范围作为廊道的基本范围,河道、河漫滩、湿地等划为河流保护带,河岸植被或绿带构成滨水缓冲带。在此范围之外,还

应设置规划建设控制带,对建设性质、建设强度加以限制,避免人类建设图2 西安绿色景观结构图示

115

城市绿地系统

活动对河流自然过程造成干扰和破坏(图3)。

生态廊道宽度确定的主要依据是其关键生态过程及功能。从防洪安全考虑,通常洪水风险淹没线是决定防洪缓冲区宽度的关键。国外相关研究从控制水土流失、提高生境多样性、过滤污染物等多角度,提出了河岸植被带宽度的不同数值范围。廊道宽度还与河流等级相关,一般较高等级或者规模较大的河流对应于较宽植被缓冲带。还需考虑河流上下游地理环境的差异及周围土地利用方式[8]。例如自然坡地、农田、城市建设区等河流相邻地区对径流、沉积物输入有不同影响,流向廊道的污染物的类型与强度不同,在缓冲带宽度上应采取针对性措施。

生态廊道的剖面形态首先取决于河流区段所处的地形地貌条件,人工改造河段应以维持河流自然生态过程、保持河流自然景观为主。在欧洲、日本等国家得到广泛推广的“多自然型河道”整治方法值得借鉴,尽量保持河道原有自然形态,河道建设中针对实际情况采用近自然的不同断面设计,修建生态河堤。

生态廊道的构成是指各组成要素及其配置。植被结构、土壤状况、地形等因素决定了缓冲带过滤污染物的能力,底层土壤疏松、有大量凋落物及草本地被、微地形复杂的缓冲带具有更强的污染物过滤功能[8]。植物配置应以乡土物种为主,草本、灌木和乔木组合,形成具有生态演替过程的复层植物群落系统。同时尽可能恢复自然雨水集流区,增加河边湿地及滩涂面积,形成水域到陆地的过渡带,创造多样生境,重现河流自然多样风貌。

4.2 典型区段生态廊道功能与结构

1)秦岭山区河流森林生态廊道。

秦岭山脉是水系网络的上游区段,也是西安地区的生态屏障。该区为中度水土流失区,生态廊道为河流森林型,主要功能为森林保育、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并具有休闲旅游、科考探险、环境教育等综合功能。廊道以山区林草为基质,沟谷地貌塑造了其基本形态结构:谷底为河道及自然滩地,谷坡覆盖自然植被或人工林草;河道一侧或两侧有高漫滩或阶地,在较宽阔的台地上常有村舍散布;沟谷沿线多有公路人工廊道与自然廊道叠加。在河流保护带与人工建设控制带之间应设植被缓冲带,宽度以30m为宜(图4)。

廊道建设与秦岭山区水土保持、退耕还林、飞播造林等紧密结合。由于河道两侧陡坡存在潜在的或实际的侵蚀作用,应注意坡脚的生态防护,防止滑坡、崩塌。筑路工程应注意生态补偿,采用生态护坡等形式减少河道与谷坡生态系统的割裂。沿岸滩地及阶地应保护多种乡土物种,发挥控制水流和自然侵蚀的作用,增加蓄洪调节能力。考虑村镇人居环境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双重要求,位于山区河道沿岸坡台地的村落应逐步迁移。

2)主干河流滩涂防护林生态廊道。

该区段为渭河干流及较大支流中下游地区形成的河谷冲积阶地。这里是传统的农业耕作区,生态廊道为河流滩涂防护林型,主要功能为保护岸线免受侵蚀、防风固沙、保护沿河农业区及污染截流与净化。廊道以阶地农田为基质,基本形态结构为:以河流及漫滩为主脉,在滩涂、阶地建成层次推进的滨河防护林带,包括基干防护林带、农田林网、人工造林区等(图5)。廊道宽度因不同河流而异,综合考虑,渭河沿岸植被缓冲带基本宽度为100~300m,优化宽度为500~1 000m;泾河、沣河、黑河、灞

图3 河流生态廊道宽度概念和剖面形态

图4 秦岭山区河流森林生态廊道结构示意图图5 主干河流滩涂防护林生态廊道结构示意图3

4

5

116

117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参考文献:

[1] 西安市水利志编纂委员会.西安市水利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66-71,76-82.[2] 张定青,胡欣,周若祁.关中地区渭河南岸小城镇发展与河流水系相互关系研究:以西安市户县为例[J].华中建筑,2008,26(10):219-224.

[3] 官卫华,何流,姚士谋,等.城市生态廊道规划思路与策略研究:以南京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07(1):51-58.

[4] 高建强,赵滨霞.城市区域生态廊道的含义、功能和模式[J].能源与环境,2007(6):77-78.

[5] 陈婷,杨凯.城市河岸土地利用对河流廊道功能影响初探:以上海苏州河为例[J].世界地理研究,2006,15(3):82-87.

[6] 刘滨谊,王鹏.绿地生态网络规划的发展历程与中国研究前沿[J].中国园林,2010,26(3):1-5.[7] 傅伯杰,陈立顶,马克明,等.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56.

[8] 朱强,俞孔坚,李迪华.景观规划中的生态廊道宽度[J].生态学报,2005,25(9):6-12.

(编辑/邵丹锦)

作者简介:

张定青/1970年生/女/上海人/西安交通大学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西部城镇生态规划(西安 710049)

曹象明/1970年生/女/山西人/西安交通大学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城镇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西安 710049)

张 崇/1985年生/男/辽宁人/西安交通大学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西安 710049)

河等较大支流缓冲带基本宽度为60~100m,优化宽度为300~500m。此外,应逐步将滩涂区现有类型单一的人工化农业景观恢复为以本地湿生植被为主的自然景观。

廊道建设以水利建设和城郊农业结构调整为建设支点,河道治理改造与治污限排水环境治理、沿岸植被维护相辅相成,适度发展观光农业,将生态防护林、生态经济林、景观绿化有机结合起来,增加生物多样性与景观多样性,提高农业生态效益,成为保护城镇的重要生态屏障。

3)城镇建成区段滨河景观休闲生态廊道。

位于城镇建成区内或与之邻接的渭河干支流段,人工改造程度较高,高度人工化景观、密集开发房地产等侵蚀了滨河自然环境。因此该区段廊道兼有生态修复与景观开发2方面功能。在保证防汛要求的前提下,为城市保留足够的水面、绿地开放空间,发挥廊道在生态环境保护、城市景观塑造、市民休闲方面的功能与作用。廊道以河流、堤岸、滨河道路及绿化

为主体,小型休闲设施、环境小品穿插其间(图6)。对于已建成区(如浐灞西安城市段),植被缓冲带100~500m是基本宽度,在此范围内原有的功能性建筑实体、硬质铺面等人工建设量应逐步迁出或改造,替代为多种植被绿化;对于正在建设的新区(如泾、渭、沣三河穿越的西咸新区),植被缓冲带宽度宜达到600~1 000m,形成植被演替形态,预留足够的候鸟迁徙生存空间,为城市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和增加创造条件。

应逐步将整齐划一、人工硬化岸线向自然生态型河堤改造,柔化为高低错落、曲折有度的沙石滩地、亲水平台和植草坡台,减少过多硬质铺装和人工化设施,还河流以空间,给市民以亲近自然的可达性。另外,廊道缓冲区以外的建设区在建设强度上应予以控制,在规划中设置高度、密度、容积率等梯度区,使自然景观逐步过渡到人工景观。

注:文中图片均由张崇绘制。

图6 城镇建成区段滨河景观休闲生态廊道结构示意图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全文

近日,备受关注的《西安市2004—2020城市总体规划》已基本完成。 为了适应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解决城市在建设中出现的新的规模、特色、交通、形态等问题,西安此次总体规划从宏观层面和战略发展角度出发,深入研究了如何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加强西安对区域的幅射和带动作用,提升西安的战略地位等问题后进行了修编。 在修编过程中,陕西省委、省政府,西安市委、市政府及各界专家和市民都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和大力支持。西安市委书记袁纯清和市长孙清云多次亲临市规划局进行指导,规划局也多次组织各方面专家对规划中的重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论证。根据总体规划,在未来16年内,西安的城市规模、城市形态、交通基础设施、生态人居环境等将会有较大的改变。 一、城市性质和城市特色 本次规划分为近期(2004-2010年)、远期(2011-2020年)、远景(2020年以后)。规划在充分研究西安的城市特色后对城市性质做了重新定位,即:西安是世界闻名的历史文化古都、旅游名城;中国重要的教育、科研、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交通枢纽城市;新欧亚大陆桥中国段和中西部的主城区;陕西省省会。今后,西安将建设成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老城区与新城区各展风采,人文资源与生态资源相互依托的国际性现代化大城市。 二、城市规模 人口规模:2010年市域总人口规模为955万人;市区(碑林区、莲湖区、新城区、未央区、雁塔区、灞桥区、长安区、临潼区、阎良区以及户县),人口规模为695万人;主城区人口规模为525万人。2020年市域总人口规模为1030万人;市区人口规模为765万人;主城区人口规模为600万人。 用地规模:2010年市区用地规模为695平方公里;主城区用地规模为525平方公里;2020年市区用地规模为788平方公里,主城区用地规模600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00平方米。 三、城市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670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590美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000元,基本社会保障率达到85%,城市化水平达到80%,城市经济规模基本达到我国中等发达城市水平。规划提出要将西安建设成为经济繁荣昌盛、基础设施完备、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富足、生态环境优美、城乡协调发展、社会有序和谐、政治民主文明的国际性旅游城市、浓郁文化特色城市、科教创新城市、产业集群城市、枢纽中心城市、山水生态城市、最佳人居城市和西部金融中心。 四、城市总体布局 采取拉大城市骨架,发展外围新区;优化布局结构,完善城市功能;降低中心密度,保护古城风貌;显山露水增绿,塑造城市个性;南北拓展空间,东西延伸发展的城市布局原则,城市未来主要向西南、东北方向发展;远期主要向北跨过渭河发展。 布局形态为九宫格局,棋盘路网,轴线突出,一城多心。未来西安城市将按照九宫格局、虚实相当的总体结构,形成几个外围副中心,即在西南方向形成以户县为主的副中心;在东北方向形成以新筑、临潼为主的副中心;在北部方向形成以阎良为主的副中心;在渭北方向形成以高陵(跨过渭河)、泾河工业区为主的副中心;在南部方向形成以长安为主的副中心。五、重点建设的外围新区 疏解老城功能,建设新的行政中心:为了降低中心区密度,更好地保护古城区内历史风貌,

生态环境调查报告

生态环境调查报告 wtt为大家整理的生态环境调查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生态环境调查报告1 生态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整个外部世界的总体,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能量基础、生存空间基础和社会经济活动基础的综合体。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人类的健康。迁安工业比较发达,尤其是近几年铁矿大量开采,给我市的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通过实地调查及各种渠道了解,发现了现存的几点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存在问题 (一)受传统生活习惯影响,少数村民保护生态环境意识不强。由于受传统生产、生活习惯影响,部分农民缺乏生态环保意识。秸秆乱堆、垃圾乱倒、生活污水乱排的现象还比较严重,个别村甚至出现了"垃圾围村"的现象;少数农民在施用化肥、农药、农膜以及畜禽养殖过程中,缺乏标准化生产意识,随意性比较大,容易造成农村土壤、水体污染;有的偏僻地区缺乏秸秆处理能力,就一烧了之,不仅污染了大气,也白白浪费了可利用资源。这些现象的存在,与中央新农村建设中"村容整洁"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

(二)农村区域工业环境污染仍然存在,个别地区表现突出。一是农村区域工业企业污染治理不稳定。有的企业经过多年治理虽然能够达标排放,但受经济利益驱使,环境污染治理主动性不强,环保意识淡漠,个别企业治污达标不稳定和偷排偷放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极少数小作坊式企业或偏远地区小民营企业,治污设施落后或形同虚设,所产生的污水、废气、废渣直接排往农田、河道、水库。有的排污企业离居民生活区很近,排放的污染物造成村内饮用水污染。 (三)农村区域水土保持工作不尽如人意。一方面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人为破坏问题比较突出。北部山区有的采选矿主重采选、轻治理,尾矿砂乱堆乱放淤塞河道等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需要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仍很庞大。 (四)农村饮水不安全和饮水困难村比重较大。据年统计,农村饮水不安全和饮水困难村很多,涉及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 53.7%。饮水不安全的主要问题是含氟超标、苦咸水、未经处理的各类不合格地表水、污染严重的地下水及其它水质不达标的水等;饮水困难的主要问题是地下水位下降导致水量不足、北部山区居住分散打井成本过大、个别村地质条件复杂水源难找、村民只能到较远的地方拉、运水吃等。 (五)农村新能源利用发展不均衡。一方面,全市除沼气外的其它新能源利用率普遍不高。一些安全、无污染的能源,如太阳能等在适用地区都没有达到普遍利用的程度;另一方面,全市沼气

西安市规划局规划设计条件论证报告成果技术要求

西安市规划局 规划设计条件论证报告成果技术要求 一、编制原则: 编制《规划设计条件论证报告》必须经过行政审批办的立案和审查,市规划院在收到《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及服务事项受理初步审查意见通知书》后,方可进行编制工作。 二、资质认定: 报告首页需附《城乡规划编制资质证书》,并注明本次论证报告的设计、审核、审定人员。 三、论证报告内容: (一)区位:说明规划用地在城市中的地理位置、区位条件、用地范围,与周边主要功能区的关系,以及规划用地周边重要的道路交通设施、线路及地区可达性状况。 (二)现状:说明用地现状情况,包括地形、植被等自然条件、现状用地性质、现状建筑物等。 1、土地利用现状,规划范围内各类现状用地的范围界限、权属、性质等。

2、人口现状指标,规划范围内各行政辖区边界人口数量、密度、分布及构成情况等。 3、建筑物现状,规划范围内各类现状建筑的分布、性质、质量、高度等。 4、公共服务设施、市政用地设施现状,规划范围内及对规划区域有重大影响的周边地区现有公共服务设施(包括行政办公、商业金融、科学教育、体育卫生、文化娱乐等建筑)类型、位置、登记、规模等,道路交通网络、给水电力等市政工程设施、管线的分布情况等。 (三)说明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专项规划以及单元图则等上位法定规划对本次规划用地性质、兼容性、环境承载力、人口容量及人口密度等用地功能控制要求。 (四)具体设计方案的指标及论证。 1、确定方案指标是否满足国家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 2、城市公共配套设施和市政设施承载能力论证; 3、城市交通影响论证(如交通量,交通组织); 4、城市环境影响论证(可参照环评要求的内容); 5、城市设计及景观影响论证;

基于西安浐灞生态区规划的“存量型控规”编制方法探讨

基于西安浐灞生态区规划的“存量型控规”编制方法探讨 张波,于姗姗 摘要:在城市快速发展建设的背景下,城市由增量规划转向存量规划,目前,我国城市发展主要以增量规 划为主,缺少对存量规划的研究,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来控制存量规划是我国城市规划体系中欠 缺的一部分内容。本文借助浐灞生态区A 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结合现状研究,研究存量型控制性详细规 划所应关注的重点,引导下一步的城市建设。 关键词:存量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 A 片区 权属 1 引言 浐灞生态区2004年成立,位于大西安主城区东北部,浐河、灞河两河交汇处,规划面 积为108平方公里。自立区以来坚持“河流治理推动区域发展,新区开发支撑生态建设”的发 展思路,随着西安市的发展、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的胜利召开以及2013年被住建部评 为国家级绿色生态示范城区,浐灞生态区的功能定位也随之发生变化,由原来城市边缘区向 城市中心区转变。(见图1)。 浐灞生态区A 区占地20平方公里,位西安市主城区东北,西安金融商务区以西,规划 面积为19.4平方公里,是近期开发的重点区域。(见图2)A 片区起初位于城市边缘,其功 能主要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和村庄居住为主,建设较为缓慢。随着西安主城区向东拓展, A 片区成为紧邻主城区的发展区,面临着更新与转型。目前土地开发已占到总开发用的 64.4%,以居住、工业、仓储物流为主,与《2010年西安大都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中发展 现代服务业为主的功能有一定差距。因此,编制A 片区控规迫切需要明确自身功能定位, 图1:浐灞生态区发展历程

解决存量土地(如工业仓储用地)的更新改造和城 中村的空间改造等问题,应以有效的规划管理手段 对城市空间发展建设加以控制和引导。 2 “存量型”控规概念 2.1存量规划定义 为促进城市的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和渐进式 转型,提升土地集约利用效率,我国各大城市逐步 从增量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增量与存量是对城市 土地使用方式的一种转变,因此,研究增量与存量 必须和土地结合起来。 增量土地是指在城市开发建设中,由于城市扩 展,突破原有城市边界而所占用的耕地或空闲土地,其注重物质空间外拓,而存量土地是指 在城乡建设用地边界内已占有或使用的土地。存量规划是对城市建成区空间结构及用地功能 布局的转变,即在布满色块的用地现状图上,将现有的用地性质转变成更加合理的用地性质。 存量规划包括城市更新改造,但不等同于城市更新改造,其中还包含政府的储备土地规划。 2.2存量规划特点 当建城区的用地更新改造、政府政策支持或重大项目的置入,将导致城市功能定位发生 变化需要对土地进行重新定性,连同对城市环境、空间品质进行提升。在具体实施中,涉及 到控规阶段土地问题、产权问题以及公共利益问题。因此,“存量型”控规应注重权属利益 的分配,而非物质空间规划,其规划方法的转变,将是我国目前城市规划转变的一大方向。 2.3“存量型”控规土地利用类型及模式 城市“存量型”控规土地利用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变性质不重建、变性质重建、不变 性质不重建、不变性质重建。本文针对出让条 件不变和出让条件改变两种情况分别从以下四 个方面进行分析:(见图3) 变性质不重建主要是指在原有用地上不进 行建设,仅改变其用地性质,属于政策改造模 式。如工业向创意产业改造,从区位、交通、 环境、土地价格等来确定改变的效益,从改变 的价值来判定改变的合理性,而不是随意转变。 由于工业用地或仓储用地的土地价格低于商 业、办公用地的土地价格,在规划管理实施中,若开发商获取的工业或仓储用地的用地性质政府调控转变为商业或商务办公用地,开发商应 对其所获土地进行差价补偿,已达到与市场出让价格相匹配。 图2:A 片区区位图 图3:“存量型”控规类型 2000N A 432529468?

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关系到现代化建设全局和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面对当今环境与发展问题,我们应坚持科学发展,探索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建立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下文是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欢迎阅读! 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全文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根据《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范围内的生态环境保护及其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市人民政府全面负责本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实施本办法,对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行监督管理,协调处理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工作中的相关问题。 灞桥区、临潼区、长安区、蓝田县、周至县、户县人民政府(以下统称相关区县人民政府)负责本辖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区县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机构负责本辖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监督管理和协调工作。

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本辖区秦岭生态保护监督,指导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企事业单位做好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发展和改革、规划、建设、财政、国土资源、环境保护、水务、农林、公安、旅游、文物、交通运输等相关行政管理部门,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和各自职责,做好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工作。 第四条市、相关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中的重大问题,协调处置重大事件和严重违法案件。 联席会议每半年召开一次。遇特殊情况时,可即时组织召开。市、区县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具体负责会议的组织工作。 第五条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区县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机构的领导。 区县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应当及时向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机构报告下列事项: (一)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年度工作; (二)本辖区内影响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事件、案件; (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机构下达任务的完成情况。

精华!西安市报建指南-规划局-8调整规划设计条件

8市规划局调整规划设计条件办事指南 一、项目概述 1、项目名称:调整规划设计条件 2、受理窗口:市政务中心规划局窗口 3、受理范围:城六区建设单位应当按照规划条件进行建设;确需变更的,必须向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4、承诺时限:30个工作日 5、窗口电话:86785154 二、收费名称、依据和标准:不收费 三、法定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四十三条 2、《西安市城乡规划条例》第二十九条 四、办理程序 1、申请人在市政务中心导办台抽号后,到规划局窗口提出书面申请并说明变更内容;窗口人员对材料进行初审,材料初审合格后予以受理,发放受理通知书;材料不齐或不符合法定形式的,一次性告知申请人; 2、对申报资料进行审核,组织现场踏勘; 3、经审核、研究提出初步意见后,组织专家对调整的必要性和规划方案的合理性进行论证; 4、在本地的主要媒体上进行公示,征求利害关系人的意见,并按需要组织听证; 5、召开规划、国土、财政、房产、国资、建设部门关于建设用地性质调整联系会议,依法提出用地性质调整建议,并附论证、公示(听证)、建设项目调整方案等相关材料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6、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将调整的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条件由首席代表签署意见,报局领导签发; 7、受理窗口核发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设计条件书;并将依法变更后的规划条件抄告市国土资源局和市财政局。 五、申报材料 1、立案申请表(请详细填写表中有关内容)、授权委托书原件(须附法人及受委托人身份证复印件); 2、申请函(说明申请的原因、项目基本情况、地块基本情况、历史沿革和其他需要特别说明的事项)原件; 3、六线地形图(六线指:红线、绿线、蓝线、黄线、紫线、黑线); 4、国有土地使用证(含宗地界址坐标); 5、市人民政府审批土地件、原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有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变更协议,需提供),以及原建设项目控制性详细规划。 6、有上级主管部门的需提供上级主管部门意见; 7、自有划拨土地的,需取得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意见; 8、企事业单位应提交法人资格证明(工商营业执照或组织机构法人代码证)(复印件);属房地产开发的,应提供房地产开发资质(原件及复印件);属特种行业的,应提供相应资质和营业执照原件复印件。 9、原规划设计条件及其审查资料。 六、备注 1、立案申请表及授权委托书须在西安市规划局门户网站下载专用制式;具体网址:https://www.wendangku.net/doc/714020142.html,。 2、申报提供材料如为复印件须加盖单位公章,并携带原件以备核实。 3、请妥善保存总台发号通知单,以备办件查询或办件投诉使用。

西安浐灞生态区的规划实践和思考

西安浐灞生态区的规划实践和思考 规划先行生态立区 ——西安浐灞生态区的规划实践和思考 浐灞生态区是西安市于2004年9月成立的新区,位于主城区的东部,离市中心10公里,总面积129平方公里。浐河、灞河自南往北穿过本区。这块南北向带状区域在西安市历次总体规划中被定为发展预留区,在西安“十一五”规划和西安市新的城市总体规划中,都被确定为重点发展的区域。经过6年的努力,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坚持生态立区的规划理念,走创新之路,一个污水横流、垃圾成山、沙坑遍布的生态重灾区正在变为水绿相拥、宜居宜创业的生态新城。 规划先行的前提是研究先行 富庶的“八百里秦川”和“八水绕长安”的优美自然环境,是周、秦、汉、唐十三代王朝选中西安的重要原因。 浐河灞河是“八水绕长安”中著名的二水,自然环境优美,人文荟萃,史上有“浐灞之间,三辅胜地”之说,留下众多千古绝唱和文化遗存。然而,随着历史的变迁和人类活动的加剧,浐灞风光不再。浐河成了西安东部的“排污渠”;500万立方米的垃圾使10余处河段变成垃圾山;过度挖沙造成浐灞河床严重下切(达6米之深),地质灾害隐患严重,甚至曾造成灞河桥跨塌、陇海线中断。 按照西安城市总体规划和西安“十一五”发展规划,浐灞生态区肩负三大任务:一是生态重建,修复浐灞的生态环境,成为西安的生态补偿区;二是满足疏散老城人口和城市扩容的需要,建设一个宜居新城;三是发展现代服务业,完善西安城市功能,提高西安综合承载力,建设一个宜创业的新城。 凡事预则立。经验一再证明,一个城市或者一个新区,要建设好,首先要搞好城市规划。我们的体会是规划先行的前提是研究先行。

为了搞好规划,我们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研究的内容涉及浐灞未来15年的功能定位、远景目标、发展战略和路径,产业特色,生态重建和环境保护,地区历史文化及对浐灞新区现代建设的启示等等,共十几个课题。还专门研究编制了绿色发展纲要。经济、社会、环境、规划、生态、水资源、文化以及策划咨询等有关方面的著名专家,做了大量前瞻性的研究,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建议。通过这些研究明确了浐灞生态区总体规划的思路和目标——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生态立区的规划理念,以建设人文西安、活力西安、和谐西安为目标,修复和保护生态环境,尊重历史文化,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发展符合区域特色的产业,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宜居宜创业的生态新城,一个人和自然、产业和人居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城;确定了生态优先的原则,走先治理后开发的路子;明确了“河流治理带动区域发展、新区开发支撑生态建设”的发展路径。结合规划、实施中遇到的问题,不断开展新的专题研究。 生态立区民生优先 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开始了总体规划编制工作。举办了国际招标,并多次邀请国内著名专家和各有关部门参加总体规划的咨询评审。认真分析探讨怎样落实生态立区的理念,用好机遇,化解威胁,变劣势为优势,把优势发挥到最大,建设宜居宜创业的生态新城。 结合浐河灞河等自然资源的潜在优势,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决定运用“大开大合、大疏大密”的布局手法,确定了“一心三翼”(核心区、北翼、南翼、东南翼)的规划格局。 把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作为城市规划的根本出发点,营造优美舒适方便的居住、工作环境。在“一心三翼”的每个片区里,集约利用土地,紧凑发展,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每个片区大的功能各有侧重,但内部功能是混合的。居住、工作、交通、憩息功能齐全,商业服务、教育医疗、健身娱乐等各种设施应有尽有。规划不同层次的公共空间,满足人们交往和防灾避灾的需要;规划滨水社区,居民能亲近自然、接近水面;重视信息网络建设,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求。步行5分钟的范围内就有公交车站和各种生活服务设施,形成完整的社会体系。这样,就近工作、居住,节约了花费在上下班路途上的时间、精力,从源头上减少了交通压

西安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10.17

西安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试行稿)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建设用地的区划分类和适建范围 (1) 第三章建筑容量控制指标 (13) 第四章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指标 (15) 第五章建筑间距 (24) 第六章建筑退让 (25) 第七章建筑高度及空域保护 (30) 第八章建筑基地的绿地 (31) 第九章地下空间利用 (32) 第十章停车场 (33) 第十一章建设引导措施 (35) 第十二章附则 (36)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城市建设规划管理,保证城市规划的顺利实施,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陕西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西安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西安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西安市城市规划区建设用地范围内各项建设工程。 本规定中没有明确规定的,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参照国家相关法规和技术标准执行。 第二章建设用地的区划分类和适建范围 第三条本市建设用地按其主要用途,参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进行分类(见《表1》)。 第四条各类建设用地的可兼容性应遵循土地使用相容性的原则,依据《各类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表》(见《表2》)的规定执行。

第五条城市分区:西安城市各类建设用地依据建设用地所处区位分为城市更新改造区、城市新区、新城及县城、乡镇四个层级控制。(具体分区见附图1) 第三章建筑容量控制指标 第六条建筑基地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建筑密度、容积率,下同),应按照本章有关规定执行。 第七条人口规模在3000人以上的居住项目及用地规模1万平方米以上的非住宅建筑项目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可参照本规定表3《西安市各类建设用地建筑密度控制指标表》(以下简称《表3》)及表4《西安市各类建设用地容积率控制指标表》(以下简称《表4》)的规定执行。 对于不适用本表约束的建设项目,其建筑容量在满足建筑后退距离、停车、绿地率、消防、日照、卫生视距、公共开放空间、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容量、抗震、防灾、人流集散等规定的前提下,以修建性详细规划确定的指标为准。 表3 西安市各类建设用地建筑密度控制指标表 区位 住宅建筑类办公建筑类商业建筑类 教育科研建 筑类 工业建筑类多层中高层高层多层高层多层高层—— 城市更新改造区≤28% ≤25% ≤20% ≤50% ≤40% ≤60% ≤55% ≥20%,≤ 45% ≥30%,≤50% 城市新区≤28% ≤25% ≤20% ≤40% ≤35% ≤50% ≤45% ≥20%,≤ 40% ≥30%,≤50% 新城及县城≤28% ≤25% ≤20% ≤40% ≤35% ≤50% ≤45% ≥20%,≤ 40% ≥30%,≤50% 乡镇≤28% ≤25% ≤20% ≤35% ≤30% ≤40% ≤30% ≥20%,≤ 35% ≥30%,≤50%

西安浐灞生态区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执行情况表

西安浐灞生态区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执行情况表 本表预算科目按财政部发布的2018年预算科目列示。

单位:万元项目2018年快报数2017年决算数与上年可比+-%一、一般公共服务456393932716.1 政府办公厅(室)及相关机构事务162161250629.7 专项业务活动58352511.0 信访事务998023.8 事业运行148621120432.6 其他政府办公厅(室)及相关机构事务支出672697-3.6 发展与改革事务211218-3.2 事业运行211816.7 其他发展与改革事务支出190218-12.8 统计信息事务5914321.4 统计管理5914321.4 财政事务3505355-93.5 信息化建设402190.5 事业运行3626 其他财政事务支出2745308-94.8 税收事务2601135392.2 事业运行26011100136.5 人力资源事务82116-29.3 博士后日常经费82116-29.3 纪检监察事务7574 1.4 事业运行14140.0 其他纪检监察事务支出6160 1.7 商贸事务1762107064.7 招商引资336775-56.6 事业运行635710.5 其他商贸事务支出1363226503.1 工商行政管理事务21454296.3 工商行政管理专项15154179.6 事业运行13 其他工商行政管理事务支出50 宣传事务37683817-1.3 事业运行11110.0

单位:万元项目2018年快报数2017年决算数与上年可比+-% 其他宣传事务支出37573817-1.6 其他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03011474837.7 其他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03011474837.7 三、公共安全支出6859592715.7 武装警察636 消防63638863.9 公安6223553912.3 治安管理30295539-45.3 事业运行3194 四、教育支出151941088439.6 教育管理事务59123-52.0 其他教育管理事务支出59123-52.0 普通教育990710761-7.9 学前教育132682960.0 小学教育3498318110.0 初中教育415941320.7 其他普通教育支出9242619-64.7 教育费附加安排的支出5000 城市中小学校舍建设5000 其他教育支出228 五、科学技术支出608 技术研究与开发608 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608 六、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8311066.4 文物23110-79.1 博物馆23110-79.1 其他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60 宣传文化发展专项支出30 文化产业发展专项支出130 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20 民政管理事务120 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120

西安市生态环境绿地系统专项规划(说明)

西安市生态绿地系统专项规划 说明书 一、引言 (一)、编制背景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作为西部桥头堡的城市--西安,其城市建设也呈现出空前高涨的局面。2002年12月18日,中共西安市委下发了《中共西安市委、西安市政府关于率先建成西部经济强市实现西部最佳的实施意见》,文件中要求“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建设,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加大河道综合治理力度,在沣、渭、产、灞等河流沿岸形成环形绿化带,利用渭、灞、产三角洲建设西安泾渭湿地自然保护区,使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2.5%;增加市区绿化面积,建成各类大中小型公园、绿地,使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6平方米以上,建成国家级园林城市。”并提出“尽早把西安建成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争创‘中国人居环境奖’”。在这样大的背景要求下,《西安市生态绿地系统专项规划》这项工作就显得迫在眉捷。 在西安市80年代和90年代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作为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之一进行了专题研究,并形成了一定的成果。西安市的园林绿化工作在这两个规划成果的指导下,通过不断努力,园林绿地已初具规模,在改善城市环境,美化市容,为市民创造良好的环境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人居环境水平的日益提高,绿地系统规划工作与绿地建设工作之间暴露出一些矛盾和问题,目前,西安市在全市域及全市的绿地系统方面还未做过专项规划,因此,探

索绿地系统布局的新思路,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设目标和建设步骤,将西安市建设成为国家级园林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将是本次专项工作的首要任务。 (二)、工作思路 (三)、工作特点 1、城市绿地系统分类指标体系的建立 城市绿地的分类方法建国以来经历了几次发展,在尚没有正式的部颁标准之前,各地的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也因地制宜采取了不同的方式,见下表: 中国较典型的城市绿地系统分类现状

西安市规划局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调整审批程序管理规定(暂行)

西安市规划局控制性详细规划 编制、调整审批程序管理规定(暂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西安市规划局对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的编制管理,提高控规审查审批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陕西省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西安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和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西安市规划局审查、审批(报批)应由本局审查审批(报批)的中心城和规划区范围内重要地区控规或其局部调整,适用本规定。市域其他地区的控规审查审批,由区(市)县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参照此规定进行管理。 第三条控规审批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控规(含大纲图则和详细图则两种形式,下同)的审查和审批(或报批),控规局部调整的审查和审批(或报批),以及控规编制、调整成果的管理和维护。 “大纲图则”是指按《西安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规定》有关要求编制,并经审批的大纲性控规图则,“详细图则”是指按《西安市规划局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管理规定(暂行)》有关要求和“大纲图则”编制,不经公示、但经过审批的控规详细图则。我局现已编制、未经公示但审批完成的控规全部

属于“详细图则”。 第四条控规方案审查审批的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陕西省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西安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 2、《西安市规划局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办法(暂行)》、《西安市规划局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规定(暂行)》、《西安市规划局控制性详细规划局部调整技术管理规定(暂行)》等国家、省、市规范、标准、文件; 3、编制项目的上层次规划和相关规划; 4、项目范围内及相关区域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 第二章控规的审批(报批) 第五条西安市规划局对控规成果的审批程序,包括初审、会审和审批(报批)三个阶段。 第六条初审程序 初审程序包括规划局内各部门审查和专家技术审查(对控规“大纲图则”进行审查,原则上应邀请专家参与初审)。必要时可邀请市民代表参加初审。 一、接收申请 由总工办负责统一接收控规编制单位的6套报审资料。 报审资料包括: 1、《控规方案初审申请表》(1号表); 2、符合要求的控规图说文件。图说文件除包含有关资质证

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计划.doc

西安市莲湖区金光门小学 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计划 随着《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的施行,西安市“依法保护秦岭,共建美丽西安”为主题的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拉开了帷幕,做为西安市的市民我民有责任、有义务积极参与到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活动中,为了确实做好相关宣传教育工作,结合学校实际特制订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充分认识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发挥学校环境教育的作用,做到环境教育“进校园、进课堂、有课时、有教案”,通过各种形式开展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相关环保知识,加强师生环境保护意识,共同保护我们的“绿色家园”。让师生知道一些环保法规、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工作,做到与学习科学知识,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三结合。 二、活动实施 1、组织健全计划落实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教师落实好环保教育、环保校园建设等工作,分工到人,责任到人。 2、深入开展环境保护宣传

(1)通过黑板报、宣传条幅、LED屏等形式,进行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宣传,贴近生活举办“水与自然”“我爱学校的一草一木”等绘画、手抄报展示。 (2)通过班会课的形式,由班主任老师向同学们进行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的讲解,增进大家对环保的重要性的认识,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3)发挥金荷之声阵地的作用,对学生进行有关环保知识的渗透教育,逐步提高学生的环保行为和意识。宣讲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等环保知识。通过宣传促进学生对环保的了解和认识。 三、美化校园改善环境质量 1、促进学生养成教育,环境保护重在平时,卫生保洁落实到班级,班级再落实到小组。建立定期的突击检查评比制度,班级卫生保洁区天天检查,一周一次评比表扬记载及时资料齐全。 2、各班级定期出好环保主题黑板报,积极开展队员喜欢的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使队员在活动中接受环保教育。 3、绿化学校环境,学校将投入部分资金美化学校环境,陶冶师生的情操。 总之,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将不断努力,积极开展秦岭保护宣传活动,切实提高师生“保护大秦岭珍,爱魅力西安”生态意识。 莲湖区金光门小学

西安浐灞生态区招商宣传册(中英)

国家级西安浐灞生态区Xi’an Chan-Ba Ecological District 浐灞生态区位于西安城区东部,得名于―长安八水‖著名的―浐、灞‖水系,规划总面积129平方公里,是西安市委、市政府设立的生态型城市新区,是都市型生态区的先行者和示范区。2011年7月,浐灞生态区获批成为西北地区首个国家级生态区,同时也是全国唯一获得国家级生态区称号的开发区。 Chan-Ba Ecological District is located in the eastern part of Xi'an city, named after the famous ―Chanhe River and Bahe River‖ among ―Eight Rivers in Chang’an‖, with a total planned area of 129 km2, which is an ecological new urban district established by Xi’an Municipal Party Committee of the CPC and Xi’an Municipal People’s Go vernment, and a pioneer and demonstration area for the urban ecological area. In July 2011, Chan-Ba Ecological District was approved to be the first National Ecological District of Northwest China, as well as the unique development zone with the title of National Ecological District. 预计到2020年,浐灞生态区将建成拥有人口55万,集生态、产业、居住等功能为一体的新城区,成为产业发展与城市化同步推进、注重人文精神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之城、商务之城、宜居之城,成为―人与自然和谐、产业与人居和谐‖的国际化生态商务城。 It is predicted that by 2020 Chan-Ba Ecological District will be basically constructed into a new town wit h a population of 550,000, becoming a new district integrating ecology, industry and residence, boosting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urbanization simultaneously, and thus becoming an international ecological business center with a distinct characteristic of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as well as industry and residence. ?国际品牌 ?International brand 欧亚经济论坛—是经国务院批准,由上海合作组织、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国家开发银行主办,博鳌亚洲论坛协办的国际高层经贸论坛,每两年举办一届,其永久会址位于浐灞生态区核心位置。欧亚经济论坛受到欧亚地区各国和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已成为欧亚各国增进相互了解、扩大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和促进亚欧大陆共同繁荣的盛会。自2005年首届年会举办以来,欧亚经济论坛已成功举办了四届,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会议并发表主旨演讲。 Euro-Asia Economic Forum– It is an international high-level economic and trade forum approved the State Council, sponsored by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UN ESCAP and China Development Bank, and co-sponsored by Boao Forum for Asia. It is held every two years. Its permanent site is located at the core location of Chan-Ba Ecological District. Euro-Asia Economic Forum arouses wide concern in various countries of Europe and Asia and even the world, and has been the important platform to enhance the mutual understandings and expand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 as well as a grand meeting to promote the co-prosperity of Eurasia.Since its first meeting in 2005, Euro-Asia Economic Forum has been successfully held for four times, and many CPC and state leaders attended it and made subject speeches. 2007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中国西安大奖赛—摩托艇世界锦标赛是国际最高级别的摩托艇赛事,2007年10月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中国西安大奖赛在西安浐灞生态区举办,共有来自11个国家的23支代表队参赛,进一步提升了生态区国际化品牌建设。 Xi’an Grand Prix of 2007 F1 Motorboat World Championship F1 Motorboat World Championship is the international motorboat competition of the highest level. In 2007, Xi’an Grand Prix of 2007 F1 Mo torboat World Championship was conducted in Xi’an Chan-Ba Ecological District, and 23 motorboats teams from 11 countries participated in, which energetically improved the international brand building of the ecological district. 西安世博园(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会址)—国家4A级旅游景区西安世博园位于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会址,在保留会址整体风貌的基础上,按国家级5A景区标准打造的集―园艺景观、历史人文、

【城管方案】西安浐灞生态区“整洁美丽示范街”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城管方案】西安浐灞生态区“整洁美丽示范街”创 建工作实施方案 西安浐灞生态区“整洁美丽 示范街”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省市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推进城市治理专项工作,按照西安市创建百条整洁美丽示范街要求,结合生态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以中、省、市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结合“美丽西安?绿色家园”行动园林绿化景观提升工程的实施,全面提升城市街道平面、立面、公共空间容貌以及加强市容环境秩序管控等举措,打造具有示范、带动、辐射、支撑作用的“整洁美丽示范街”。以点带面,促进城市生态环境和市容市貌质量的持续改善,为创建品质西安提供有力支撑。 二、整洁美丽示范街名单 (一)浐灞大道(浐河西路—灞柳西路) (二)浐河东路(浐灞大道—欧亚大道) (三)灞柳西路(欧亚大道—东三环) (四)灞河东路(北三环—规划通塬路) (五)世博大道(欧亚大道—世博园锦绣门) 三、创建工作内容与标准 (一)提升街道平面容貌 1.实施绿化景观提升工程。做到道路绿化景观整洁美观,颜色多样、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绿植和绿化隔离设施管理到位,

外形完好美观;道路绿化区域内无杂物,无垃圾堆积、无枯株死株、无缺株断垄、无黄土裸露,无“高台土”现象。 牵头部门:生态局 配合部门:金融区管理办、世园园办、发展公司、世园集团 2.加强道路路面日常维护。做到道路路面铺设平整密实,无残缺破损,无沉陷拱涨和网裂现象,井盖、水箅和道牙齐全完好、无破损缺失;路面修补形状规则、填缝饱满、接头平整,与周边无明显差异,无遗留施工残渣、余料和垃圾。 牵头部门:规划建设局 配合部门:金融区管理办、世园园办、发展公司、世园集团 3.强化果皮箱、垃圾桶日常管理与维护。做到果皮箱、垃圾桶设置符合有关要求,箱(桶)体整洁完好,无箱体广告,无残缺破损、无垃圾冒尖满溢、周边无垃圾散落。 牵头部门:城管局 配合部门:金融区管理办、世园园办、发展公司、世园集团 4.规范道路指路、导示标(牌)设置与监管。做到指路、导示标(牌)设置规范、标识明显、整体完好、表面洁净,无破损残缺、无歪倒倾斜,无乱涂写、乱张贴野广告现象;无私设各类指引、导示标(牌)现象;无指引、导示标(牌)占用人行道、盲道影响行人车辆通行现象。 牵头部门:社会事业局 配合部门:金融区管理办、世园园办、发展公司、世园集团 5.加强道路交通护栏、交通附属设施日常管理。做到交通隔离护栏设置整齐规范,交通标线等交通设施设置明显清晰,外形完好整洁,符合相关规定,无残缺破损、倾斜歪倒现象,表面无

西安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根据《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范围内的生态环境保护及其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市人民政府全面负责本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实施本办法,对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行监督管理,协调处理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工作中的相关问题。 灞桥区、临潼区、长安区、蓝田县、周至县、户县人民政府(以下统称相关区县人民政府)负责本辖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区县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机构负责本辖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监督管理和协调工作。 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本辖区秦岭生态保护监督,指导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企事业单位

做好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发展和改革、规划、建设、财政、国土资源、环境保护、水务、农林、公安、旅游、文物、交通运输等相关行政管理部门,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和各自职责,做好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工作。 第四条市、相关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中的重大问题,协调处置重大事件和严重违法案件。 联席会议每半年召开一次。遇特殊情况时,可即时组织召开。市、区县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具体负责会议的组织工作。 第五条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区县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机构的领导。 区县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应当及时向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机构报告下列事项: (一)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年度工作; (二)本辖区内影响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事件、案件; (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机构下达任务的完成情况。 第六条本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范围四至界限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