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南开大学国际刑法期末复习总结

南开大学国际刑法期末复习总结

南开大学国际刑法期末复习总结
南开大学国际刑法期末复习总结

一、国际刑法的基本原则

1、尊重国家主权原则:

概念:主权,就是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自己对内、对外事务的最高权力。完全独立,不受他国的侵害、干涉。尊重国家主权,即一国要尊重和承认他国存在和发展

的独立,任何国家一律平等,互不干涉。

发展变化:(1)主权弱化,国际性组织出现。例如:国际刑事法院。

(2)主权的共享和让路。例如,欧洲国家主权共享与让与,使欧盟与其他国

家形成有力的竞衡。

2、合法性原则:

概念:

内容:(1)实体合法。即罪刑法定原则,在认定国际犯罪的时候,必须要有法律依据。

(2)程序合法。必须遵守国际司法准则、相应的国际公约和双边约定。

3、普遍管辖原则:

概念:即犯罪所在地法院和罪犯逮捕地法院均有权对罪犯进行审判,而不论犯罪是什么人,也不论其罪行发生于何地。

特点:(1)针对某些特定的犯罪,即国际公约所明确规定的可予以普遍管辖并在世界上得到公认的危害国际社会的罪行。例如,海盗罪,贩毒罪。

(2)无任何功利目的,主要就是为了维护国际社会秩序。

(3)要行使普遍管辖权,必须逮捕或控制了犯罪嫌疑人。

(4)适用管辖的非属地因素。犯罪行为不在追诉国的属地范围内发生,而是在其

他国家的领域内发生

(5)适用管辖的非属人因素。犯罪人不具有追诉国的国籍。

(6)适用普遍管辖原则进行追诉的犯罪原则上不应受到双重审判。国家承认对某

种罪行进行普遍管辖,就意味着其承认其他享有事实上优先权的国家对该罪行

进行审判和处罚。

4、个人刑事责任原则:

概念及内容:(1)任何人凡是从事构成国际法上的犯罪行为者,应当对此行为负责并受到处罚。

(2)国内法对构成国际法上犯罪的行为不处以刑罚,也不能免除从事该行

为的人在国际法上的责任。

(3)从事构成国际法上犯罪行为的人是作为国家元首够或者政府负责官员而采取行动的事实,不能免除其在国际法上的责任。

(4)根据政府或上级命令采取行动的事实,如果此人实际上可能进行道义上的选择,不能免除其在国际法上的责任。

(5)任何人有权受到依据事实和法律的公正审判。

个人刑事责任可适用的国际法上的罪名:

破坏和平罪、战争罪、违反人道罪、侵略罪

个人刑事责任原则的适用:

(1)年满十八岁的自然人;

(2)在共同犯罪中,无论共犯的作用和地位如何,只要实施了严重的国际犯罪,都应以共同犯罪的身份承担刑事责任;

(3)个人对各种犯罪形态下的犯罪行为,都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例如,犯罪中止,犯罪未遂等。

5、刑事诉讼中的保障人权原则:

概念:

内容:(1)正当程序原则。即在法院审判过程中,应当根据法律赋予罪犯相应的权利,并使这些权利得到保障。例如,出庭的权利,辩诉的权利以及公众审判的权利。

(2)无罪推定原则。未经依法成立的法庭经过符合法定程序的审判,不得确定任何人有罪。即未经依法证明有罪之前,被告人应被推定为无罪。

(3)一罪不二审原则。法院不得对一个案件作两次以上的审判。

6、国际合作原则。

概念:包含两层含义:(1)国际合作,主要是国际间就某一问题达成共识并实施共同的行为;(2)司法协助,是一种司法活动的参与,以及为实现最终目标所作的贡

献。国际合作是实体法与程序法上的综合协作。

主要体现方式:

(1)引渡制度;

(2)双向司法互助;

(3)追寻并扣押有关财产;

(4)刑事诉讼程序转移。

二、国际犯罪

1、概念:是指严重侵犯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违背国际刑事法律规范(包括国际条约

和惯例),经国际社会公认,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行为。

2、构成要件:

(1)实质要件:国际犯罪对国际社会有严重危害,冲击了国际社会的根本秩序。

(2)形式要件:构成国际犯罪,必须由国际性的违法行为。

A、不违反所在国的国内法,不能成为免除国际法律责任的理由。

B、如果某些行为在国内是犯罪,但在国际上并未禁止,也不能构成国际犯罪。

(3)时间要件:不仅可以根据事前订立的国际条约来确定犯罪,也可以根据事后国际社会根据国际习惯订立的国际条约来确定。“行为在先,法条在后”,法条对

行为有溯及力。

(4)空间要件:国际犯罪的影响具有广泛性。

3、国际犯罪构成要件的三大件:、

(1)客观要件(构成国际犯罪所需的危害行为、危害结果以及二者之间的因果联系)

A、作为:行为犯(犯罪行为实施完毕,犯罪即可成立)

结果犯

危险犯(实施的行为构成了某种危险,即犯罪成立)

煽动和教唆(煽动即行为人公开或者秘密地通过文字、语言、图像等形式对他人进行股东、误导和宣传,意图使他人实施其所煽动的行为。)

预谋例如,图谋劫持人质罪

B、不作为:有能力履行必须履行的义务而拒绝履行。

(2)主观要件:国际犯罪实施者对其行为与结果所持的一种心理状态,包括故意和过失。国际犯罪多是“故意”,仅有破坏海底电缆管道罪可以由“过失”构

成。

(3)主体要件:

A、自然人:单独或伙同他人事实某一犯罪的;命令、唆使、引诱他人实施犯罪的;以

任何其他形式进行资助的;为了便利实施这一犯罪,帮助、教唆或以其他

方式协助实施或企图实施犯罪的,包括提供犯罪手段;就灭绝种族而言,

直接煽动的;已经以实际步骤着手采取行动,意图实施犯罪,但由于意志

之外的原因,尚未发生的。

B、团体或组织:国内政府组织(属于国家机关的组成部分,从某种程度上代表国家)、

非政府的团体或组织(根据法律确立,不需要国家授权)、以国家为成员

的国际组织

C、国家(存在争议)

三、国际犯罪的具体罪名

(一)灭绝种族罪

1、概念:蓄意地全部或局部消灭某一民族、族裔、种族或者宗教团体而实施的迫害行为。

2、行为模式:

(1)杀害该团体的成员;

(2)致使该团体的成员在身体上或精神上遭受严重伤害;

(3)故意使该团体处于某种生活状况下,以毁灭其全部或局部的生命;

(4)强制施行办法,意图防止该团体的生育;

(5)强迫转移该团体的儿童至另一团体。

3、主观要素行为:(5行为)

(1)直接实施种族灭绝

(2)预谋实施种族灭绝

(3)公然煽动进行种族灭绝

(4)意图灭绝种族

(5)共谋灭绝种族

4、主观方面:蓄意并具有消灭全部或局部种族或族裔的意图

客观方面:预谋、实施、公然煽动、意图或者共谋实施灭绝种族的行为。

5、犯罪对象:民族、族裔、种族或者宗教团体,即“稳定的”永久构成的团体

6、保护对象,人的基本权利与人的多样性

¥:灭绝种族罪以及相关行为(5行为)不得视为政治犯罪以防引渡。

(二)酷刑罪

1、概念:公职人员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故意非法实施,使他人在肉体上或精神上遭受

剧烈疼痛或痛苦的行为。

2、主观方面:故意,并且必须具有某种特定的目的。

特定的目的包括:A、逼取口供;

B、对受害人的行为进行惩罚;

C、恐吓或者威胁;

D、歧视

¥:纯粹因法律制裁而引起,或者法律制裁所固有或附随的疼痛和痛苦不包含在内。

3、主体:(1)国家公职人员或以官方身份行使职权的其他人员

(2)在上述人员唆使、同意或默许下的其他人员,与该公职人员构成共同犯罪。

4、客体:(1)人类社会和平与安全的共同利益;

(2)直接客体:人身权利、民主权利。以及与人身权利有关的其他权利,如生命权,健康权,人格权和荣誉权等基本人权。

5、客观方面:违反国际公约的规定,非法侵害他人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人身权利

有关的权利,对他人施加肉体上或精神上痛苦和折磨的行为。

6、不能阻却酷刑罪成立的理由:

(1)任何的意外状况(战争状态、战争威胁、国内政局不稳或其他事态紧急的状况)都不能成为酷刑罪的理由。

(2)上级官员或者政府当局的命令,不得作为施行酷刑的理由。

¥:如果有充分理由相信行为人在另一国家有遭受酷刑的危险时,任何国家不得将该人驱逐、推回或引渡至此国。

7、酷刑罪与刑讯逼供罪:

(三)海盗罪

1、概念:海盗罪是指私人船舶或飞机上的船员、机组人员为私人目的在公海或管辖区对

另一船舶或飞机上的人或财物实施非法的暴力、扣留和其他掠夺行为。

2、构成要件:

(1)主观方面:故意,并且是出于私人目的

(2)客观方面:对另一船舶或飞机上的人或财物实施非法的暴力、扣留和其他掠夺行为(3)主体:私人船舶或私人飞机上的船员、机组人员或乘客。

3、《联合国海洋公约》规定的两种海盗罪的情况:

(1)在公海上对另一船舶或飞机以及其上的人或财物实施非法的暴力或扣留;

(2)在任何国家管辖以外的地方队船舶、飞机、人或财物实施非法的暴力或扣留。例如:2011.10.5 湄公河惨案。虽然金三角地区在形式上不在任何国家管辖之下,但实质上是在三国共同管辖之下,因此不属于海盗罪。

(3)明知船舶或飞机成为海盗船舶或飞机的事实,而自愿参加其活动的任何行为;

(4)教唆或者故意便利上述几种情形的任何行为。

¥:军舰或者军用飞机船员或者机组人员叛变,抢占其为私人所有,施行以上行为的,同样视为海盗罪。

4、船舶或飞机的扣留、扣押问题:

在公海上怀疑一条船是海盗船,先追击,鸣枪示警,在登船检查。

若扣押有嫌疑但并无足够证据证明其为海盗船的船舶、飞机,扣留国家要负担因此造成的损失。

5、劫持航空器罪与海盗罪的区别:

(1)二者目的不同。劫持航空器罪是为了让航空器按照自己的目的出行;海盗罪是为了掠夺财物。

(2)同一船舶、飞机和另一船舶、飞机。

四、国际犯罪的刑事责任:

1、实现国际犯罪管辖的方式:

(1)国际法庭的管辖模式:不需要相关国家法律的规定就可以实施管辖。

三种类型:A、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及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有独立的调查权、审判权,不需要其他国家的协助。

B、前南斯拉夫国际法庭及卢旺达国际法庭,前者主要审判1991年来发生在

南斯拉夫境内的违反国际法律的行为;后者主要解决1994年发生在卢旺达境内的违反

人道的行为。

C、国际刑事法院。2002年7月1日为了加强国际合作而成立。

前两种模式的法庭都是审判特定案件特定罪名,而国际刑事法院是常设性的,可以管辖国际社会所关注的严重犯罪。

(2)国内法院的管辖模式

国际法庭有审判罪名有限的缺点,因此,大多数罪名还是用国内法院的管辖模式。

国际法律规范作用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国内法的配合,从长远来看,加强国际犯罪的国内立法有利于维护国际社会的秩序。

国内法院管辖模式的缺点:A、不能审判和惩罚以国家为主体实施的国际犯罪。

B、在特定的国内政治环境下,国内司法程序可能受到国内政

治力量和个人的干扰。

五、国际犯罪的刑罚

1、对自然人的刑罚,按照国际法的规定,判死刑的很少。

2、对团体的刑罚,首先宣布这是一个犯罪组织,然后宣布该团体解散,接着再将其中的人员按照自然人的刑罚来处理。

3、对国家的刑罚,不能采取具体措施,仅是一些象征性的惩罚。

A、限制主权。全部或局部限制实施国际犯罪的国家主权的一种刑罚措施。

B、国际制裁。对实施国际犯罪的国家施加经济制裁、海空封锁、军事禁令和武力制裁等方面的措施。

C、赔偿。

D、赔礼道歉。

E、终止犯罪行为。

F、剥夺国际社会成员资格。(政治性惩罚)例如,逐出联合国大会。

六、引渡

1、概念:指一国应他国的请求,将当时在其境内而被外国指控犯有某种罪行或被判刑的外国人移交给外国政府。

引渡主体:国家或其它具有刑事管辖权的实体。例如,国际刑事法院,远东国际法庭等。

引渡对象:犯罪人(犯罪嫌疑,被指控犯罪人【被告】,罪犯【已定罪】)

目的:实现犯罪人的刑事责任。

形式:被请求国将被请求引渡人移交给请求国。

2、种类:

按目的:诉讼引渡(针对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以对其进行刑事追诉和审判为目的)执行引渡(针对罪犯【已被判刑或正在执行刑罚的人】,以对该人执行刑罚为目的)

按主体:国家间的引渡,国家与国际组织间的引渡

按罪行不同:国际犯罪的引渡,国内犯罪的引渡

3、引渡的基本原则:

(1)双重犯罪原则:国家间引渡罪犯时,作为引渡理由的犯罪必须在请求国和被请求国均构成犯罪,被请求国方能同意请求国的引渡请求。(双重犯罪是指犯罪性质相同,即只要在双方国家都构成犯罪即可,不需罪名相同)

(2)政治犯罪不引渡原则:凡请求引渡的犯罪在被请求国视为政治犯罪或者与政治有联系的犯罪的,拒绝引渡。

¥:战争罪、灭绝种族罪等国际犯罪,不得视为政治犯罪而不引渡。

(3)特定性原则

A、含义:对引渡到请求国的犯罪人只能就引渡请求所指控的犯罪进行审判,或者就提出引渡请求时,已经做出的判决进行刑罚。

B、设立原因:防止请求国规避政治犯不引渡原则

C、内容

a.关于罪的特定:必须是发生在引渡请求之前的犯罪;而且针对的必须是引渡请求中所指控或已判刑的犯罪。

b.关于请求国的特定:被引渡者不得再引渡到第三国,只能有请求引渡的国家进行审判。

D、特定性原则的排除适用:

a.因被请求国同意而排除特定性原则适用:特定性原则的适用可以通过获取被请求国关于补充或再引渡的同意而加以排除;

b.超过保护期的追诉不再受特定性原则的限制:我国《引渡法》规定,“被引渡人在其引渡诉讼终结,服刑期满或者提前释放之日起,三十日内未离开请求国或者离开后又自愿返回的除外。”

(4)本国公民不引渡原则

当引渡请求针对的是本国公民时,应当拒绝引渡。

原因:对本国公民进行保护的国家职能;对其他国家法制的不信任;维护包含司法独立权的国家主权。

被引渡人身份确定的时间点:施行犯罪的时间;

请求国申请引渡的时间;

被请求国作出引渡决定的时间。

¥:多数国家以被引渡人犯罪的时间是否是本国国民为确定标准。

(5)或引渡或起诉原则

在其境内发现被请求引渡的犯罪人的国家,按照其签订的有关条约或者共同原则,应该将该人引渡给请求国。如果不同意引渡的,则应当按照本国法律对该人提起诉讼,以便追究其刑事责任。

(6)一事不再理原则

在刑事诉讼中对同一人的同一行为,司法机关已经做出具有法律效力的裁判后,除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况外,不得再对其进行追诉和执行刑罚。

¥:必须是针对同一个犯罪事实,如果根据其他罪,一个国家已作出裁判,其也可以引渡给另一国进行另一行为的司法裁判。

“在收到引渡请求时,被请求国的司法机关对于引渡请求所指的犯罪已经做出生效判决,或者已经终止刑事诉讼程序的,应当拒绝引渡。”

4、引渡的程序

(1)引渡请求的优先权:当行为人实施的犯罪涉及到多个国家是时,多个国家的请求权就会出现竞合。此时,一般按照以下顺序处理:犯罪地国、犯罪人的国籍所属国、受害国。(2)拒绝对方引渡请求的8种情况:

本国人不引渡;

一事不再理;

政治犯不引渡;

非正当追诉目的;

军事犯罪;

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已过诉讼时效或者已被赦免的);

酷刑不引渡;

根据缺席判决提出引渡请求的。(最后两项是可以不引渡的。)

第八条外国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提出的引渡请求,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拒绝引渡:(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被请求引渡人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

(二)在收到引渡请求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司法机关对于引渡请求所指的犯罪已经作出生效判决,或者已经终止刑事诉讼程序的;

(三)因政治犯罪而请求引渡的,或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给予被请求引渡人受庇护权利的;

(四)被请求引渡人可能因其种族、宗教、国籍、性别、政治见解或者身份等方面的原因而被提起刑事诉讼或者执行刑罚,或者被请求引渡人在司法程序中可能由于上述原因受到不公正待遇的;

(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或者请求国法律,引渡请求所指的犯罪纯属军事犯罪的;

(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或者请求国法律,在收到引渡请求时,由于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或者被请求引渡人已被赦免等原因,不应当追究被请求引渡人的刑事责任的;

(七)被请求引渡人在请求国曾经遭受或者可能遭受酷刑或者其他残忍、不人道或者有辱人格的待遇或者处罚的;

(八)请求国根据缺席判决提出引渡请求的。但请求国承诺在引渡后对被请求引渡人给予在其出庭的情况下进行重新审判机会的除外。

第九条外国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提出的引渡请求,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拒绝引渡:(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引渡请求所指的犯罪具有刑事管辖权,并且对被请求引渡人正在进行刑事诉讼或者准备提起刑事诉讼的;

(二)由于被请求引渡人的年龄、健康等原因,根据人道主义原则不宜引渡的。

材料力学重点总结

材料力学阶段总结 一、 材料力学得一些基本概念 1. 材料力学得任务: 解决安全可靠与经济适用得矛盾。 研究对象:杆件 强度:抵抗破坏得能力 刚度:抵抗变形得能力 稳定性:细长压杆不失稳。 2、 材料力学中得物性假设 连续性:物体内部得各物理量可用连续函数表示。 均匀性:构件内各处得力学性能相同。 各向同性:物体内各方向力学性能相同。 3、 材力与理力得关系, 内力、应力、位移、变形、应变得概念 材力与理力:平衡问题,两者相同; 理力:刚体,材力:变形体。 内力:附加内力。应指明作用位置、作用截面、作用方向、与符号规定。 应力:正应力、剪应力、一点处得应力。应了解作用截面、作用位置(点)、作用方向、与符号规定。 正应力 应变:反映杆件得变形程度 变形基本形式:拉伸或压缩、剪切、扭转、弯曲。 4、 物理关系、本构关系 虎克定律;剪切虎克定律: ???? ? ==?=Gr EA Pl l E τεσ夹角的变化。剪切虎克定律:两线段 ——拉伸或压缩。拉压虎克定律:线段的 适用条件:应力~应变就是线性关系:材料比例极限以内。 5、 材料得力学性能(拉压): 一张σ-ε图,两个塑性指标δ、ψ,三个应力特征点:,四个变化阶段: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颈缩阶段。 拉压弹性模量E ,剪切弹性模量G ,泊松比v , 塑性材料与脆性材料得比较: 安全系数:大于1得系数,使用材料时确定安全性与经济性矛盾得关键。过小,使构件安全性下降;过大,浪费材料。 许用应力:极限应力除以安全系数。 塑性材料 脆性材料 7、 材料力学得研究方法

1)所用材料得力学性能:通过实验获得。 2)对构件得力学要求:以实验为基础,运用力学及数学分析方法建立理论,预测理论 应用得未来状态。 3)截面法:将内力转化成“外力”。运用力学原理分析计算。 8、材料力学中得平面假设 寻找应力得分布规律,通过对变形实验得观察、分析、推论确定理论根据。 1) 拉(压)杆得平面假设 实验:横截面各点变形相同,则内力均匀分布,即应力处处相等。 2) 圆轴扭转得平面假设 实验:圆轴横截面始终保持平面,但刚性地绕轴线转过一个角度。横截面上正应力为零。 3) 纯弯曲梁得平面假设 实验:梁横截面在变形后仍然保持为平面且垂直于梁得纵向纤维;正应力成线性分布规律。 9 小变形与叠加原理 小变形: ①梁绕曲线得近似微分方程 ②杆件变形前得平衡 ③切线位移近似表示曲线 ④力得独立作用原理 叠加原理: ①叠加法求内力 ②叠加法求变形。 10 材料力学中引入与使用得得工程名称及其意义(概念) 1) 荷载:恒载、活载、分布荷载、体积力,面布力,线布力,集中力,集中力偶,极限荷 载。 2) 单元体,应力单元体,主应力单元体。 3) 名义剪应力,名义挤压力,单剪切,双剪切。 4) 自由扭转,约束扭转,抗扭截面模量,剪力流。 5) 纯弯曲,平面弯曲,中性层,剪切中心(弯曲中心),主应力迹线,刚架,跨度, 斜弯 曲,截面核心,折算弯矩,抗弯截面模量。 6) 相当应力,广义虎克定律,应力圆,极限应力圆。 7) 欧拉临界力,稳定性,压杆稳定性。 8)动荷载,交变应力,疲劳破坏。 二、杆件四种基本变形得公式及应用 1、四种基本变形:

毛概期末复习总结及题库(含答案哦)

毛概期末复习总结及题库(含答案哦) C、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 D、正确处理工业化与三大改造关系 109.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方针是积极领导, A、自愿互利 B、典型示范 C、国家帮助 D、稳步前进 110. 我国农业合作化采取的原则是 A、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原则 B、稳步前进的原则 C、说服教育的原则 D、依靠贫下中农兴办合作社的原则 111. 通过没收官僚资本,新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 A、集体经济 B、国营经济C、混合经济 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112. 新中国初期我国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的主要途径是 A、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B、没收官僚资本 C、赎买民族资产阶级的财产 D、剥夺地主阶级的财产113. 1952年,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提出了加快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 A、土地革命总路线 B、过渡时期总路线 C、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114. 在对民族资本主义改造的第一个阶段,国家对私营商业采取了政策。A、统购包销 B、经销代销C、加工订货 D、委托加工 115.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所采取的基本政策是 A、加工订货 B、统购包销 C、和平赎买 D、公私合营 116.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标志是 A、加工订货的实行 B、单个企业公私合营的实现 C、统购包销的实行 D、全行业公私合营的实现 117. 我国剥削制度被消灭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 C、社会主义改造任务的完成 D、土地改革的完成 118.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后,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A、进行思想上、政治上的社会主义革命 B、继续进行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 C、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D、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 119. 1956年4月毛泽东提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著作是

材料力学重点总结-材料力学重点

材料力学阶段总结 一.材料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 1.材料力学的任务: 解决安全可靠与经济适用的矛盾。 研究对象:杆件 强度:抵抗破坏的能力 刚度:抵抗变形的能力 稳定性:细长压杆不失稳。 2.材料力学中的物性假设 连续性:物体内部的各物理量可用连续函数表示。 均匀性:构件内各处的力学性能相同。 各向同性:物体内各方向力学性能相同。 3.材力与理力的关系 , 内力、应力、位移、变形、应变的概念 材力与理力:平衡问题,两者相同; 理力:刚体,材力:变形体。 内力:附加内力。应指明作用位置、作用截面、作用方向、和符号规定。 应力:正应力、剪应力、一点处的应力。应了解作用截面、作用位置(点)、作用方向、 和符号规定。 压应力 正应力拉应力 线应变 应变:反映杆件的变形程度角应变 变形基本形式:拉伸或压缩、剪切、扭转、弯曲。 4.物理关系、本构关系虎 克定律;剪切虎克定律: 拉压虎克定律:线段的拉伸或压缩。 E —— Pl l EA 剪切虎克定律:两线段夹角的变化。Gr 适用条件:应力~应变是线性关系:材料比例极限以内。 5.材料的力学性能(拉压): 一张σ - ε图,两个塑性指标δ 、ψ ,三个应力特征点:p、s、b,四个变化阶段: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颈缩阶段。 拉压弹性模量,剪切弹性模量,泊松比 v , G E (V) E G 2 1 塑性材料与脆性材料的比较: 变形强度抗冲击应力集中

塑性材料流动、断裂变形明显 较好地承受冲击、振动不敏感 拉压s 的基本相同 脆性无流动、脆断仅适用承压非常敏感 6.安全系数、许用应力、工作应力、应力集中系数 安全系数:大于 1的系数,使用材料时确定安全性与经济性矛盾的关键。过小,使 构件安全性下降;过大,浪费材料。 许用应力:极限应力除以安全系数。 s0 塑性材料 s n s b 脆性材料0b n b 7.材料力学的研究方法 1)所用材料的力学性能:通过实验获得。 2)对构件的力学要求:以实验为基础,运用力学及数学分析方法建立理论,预测理 论应用的未来状态。 3)截面法:将内力转化成“外力” 。运用力学原理分析计算。 8.材料力学中的平面假设 寻找应力的分布规律,通过对变形实验的观察、分析、推论确定理论根据。 1)拉(压)杆的平面假设 实验:横截面各点变形相同,则内力均匀分布,即应力处处相等。 2)圆轴扭转的平面假设 实验:圆轴横截面始终保持平面,但刚性地绕轴线转过一个角度。横截面上正应力 为零。 3)纯弯曲梁的平面假设 实验:梁横截面在变形后仍然保持为平面且垂直于梁的纵向纤维;正应力成线性分 布规律。 9小变形和叠加原理 小变形: ①梁绕曲线的近似微分方程 ② 杆件变形前的平衡 ③ 切线位移近似表示曲线 ④ 力的独立作用原理 叠加原理: ① 叠加法求内力 ② 叠加法求变形。 10材料力学中引入和使用的的工程名称及其意义(概念) 1)荷载:恒载、活载、分布荷载、体积力,面布力,线布力,集中力,集中力偶, 极限荷载。 2)单元体,应力单元体,主应力单元体。

国际贸易地理总复习题及答案完整版

国际贸易地理总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在奴隶制社会西方的贸易中心首先是腓尼基、迦太基然后是古罗马和古希腊,在东方则是殷商王朝。 2封建社会的贸易中心,在南欧是意大利诸城市,北欧是汉萨同盟诸城市,在东方贝卩是长安。 3.西方人的四次地理大发现包括迪亚士的好望角探险之旅,达伽马的印度之 行(新航路发现),哥伦布的新大陆的发现,麦哲伦的环球航行。4?自然地理包括纬度、海陆位置、地形、气候和水文等。 5.人文地理包括语言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等。 6.经济地理包括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和资源状况。(以上在总论里面) 7.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8.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亚洲南部。 9.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人种是白种人。(以上在P9) 10.发展中国家包括石油输出国、新型工业化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三种类型。(P11) 11金砖四国包括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 12世界上主要的多边国际关系包括南北关系、南南关系和东西关系。(这个 不确定) 13世界贸易中心分布主要在欧洲和美国。 14世界商品交易所主要分布在北美和欧洲。

15世界市场的主要形式包括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 16资本市场的表现形式包括外汇和黄金市场、证券市场17海上运输占国际贸易运输量的80%,其特点是运量大、运价低、易受天气影响和速度慢,适合于大运量的运输。 18铁路大陆桥主要有西伯利亚大陆桥、新欧亚大陆桥、北美大陆桥、南美南咅E 大陆桥和非洲南部大陆桥。 19.日本吞吐量1亿以上的港口有神户、千叶和横滨。 20国际三大航空线是西欧-北美的北大西洋航线、西欧-中东-远东航空线和远东-北美的北太平洋航线。 21. 中国亿吨大港上海、宁波、广州、天津、深圳、青岛、秦皇岛、大连、南京、苏州、日照和南通。 22.2009年世界十大集装箱港口排名新加坡、上海、香港、深圳、釜山、迪拜、广州、舟山、鹿特丹、青岛 23.按照产业结构和人均收入水平来划分,东亚和东南亚进入发达国家和地区行列的有日本、韩国、新加坡。 24亚洲地区加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国家有日本、韩国和土耳其。 25.按照经济发展水平来划分,亚洲地区可分为三个层次,即经济发达国家和地 区,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以及其余发展中国家。(不确定的) 25亚洲分为五个地理区,即东亚、东南亚、西亚、中亚和南亚。 26^韩国的两个最大港口是釜山和仁川。 27韩国工业的主要产业包括钢铁工业、汽车工业、电子产业、造船工业、 (P58)石油化学和能源、纺织服装工业。 28韩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有电子产品、船舶、汽车、钢铁、化学 制品、服装和鞋类等。

毛概复习重点整理版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复习提纲 一、单项选择题:(20分=1分*20小题) 二、判断题:(8分=1分*8小题) 三、简答题:(30分=6分*5小题) 四、材料分析题:(26分=10分*1小题+10分*1小题+6分*1小题) 五、论述题:(16分=16分*1小题)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论成果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和理论成果; P4 P5 历史必然性: 1、紧密联系中国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问题。 2、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3、把马克思主义之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 两论成果: 1、思想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两者间的联系:1、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思想。 二、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P8 时代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战争与革命成为时代主题。 党领导的革命和见识是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涵、主要容及历史地位。P19 P27 科学涵: 包括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的科学理论体系。主要容: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 3、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理论 4、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 6、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 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 9、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理论 10、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理论

毛概期末复习重点知识总结(1)(精)

毛概期末复习重点知识总结 题型 单选(30 x 1 =30 多选(15 x 2 =30 简答(4 x 5 =20 材料分析(2 x 10 =20 第一章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哪些?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 2::1938年,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上作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重大意义(大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近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科学内涵: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重大意义: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4. 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 础。遵义会议以后,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19 45年,党的七大,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5.毛泽东思想理论内容及其活的灵魂: 主要内容: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三,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四,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五,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六,党的建设理论。

毛概总复习1-4章总结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和历史进程 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的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2).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展开论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相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具体化。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5)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重要内容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②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③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④政策和策略的思想 ⑤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⑥党的建设的理论 (6)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意义 第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第二,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第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7)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①基本依据:是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提出来的。 ②现实依据:是根据我国在新世纪,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提出来的。 ③重要借鉴:当代世界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提出发展观的重要借鉴。 (8)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展开论述) 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一、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 1.发展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决定性意义 2. 发展必须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3. 发展应该是又好又快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 1.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2.以人为本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义 3.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4.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 三、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1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2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各项建设 四、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统筹兼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

2017毛概期末考试重点汇总

2017毛概期末考试重点汇总 第一章 1.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3.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⑴毛泽东思想:时代背景: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 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⑵邓小平理论:时代背景:时代主题的转换 实践基础: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根据。 ⑶“三个代表”:时代背景:当今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 实践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 4.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⑴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

材料力学总结Ⅱ(乱序,建议最后阶段复习)

材料力学阶段总结 一.材料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 1. 材料力学的任务: 解决安全可靠与经济适用的矛盾。 研究对象:杆件 强度:抵抗破坏的能力 刚度:抵抗变形的能力 稳定性:细长压杆不失稳。 2. 材料力学中的物性假设 连续性:物体内部的各物理量可用连续函数表示。 均匀性:构件内各处的力学性能相同。 各向同性:物体内各方向力学性能相同。 3. 材力与理力的关系,内力、应力、位移、变形、应变的概念 材力与理力:平衡问题,两者相同; 理力:刚体,材力:变形体。 内力:附加内力。应指明作用位置、作用截面、作用方向、和符号规定。 应力:正应力、剪应力、一点处的应力。应了解作用截面、作用位置(点)、 作用方向、和符号规定。 变形基本形式:拉伸或压缩、剪切、扭转、弯曲。 4. 物理关系、本构关系 虎克定律;剪切虎克定律: 拉压虎克定律:线段的拉伸或压缩。 E ——I 巴 EA 剪切虎克定律:两线段 夹角的变化。 Gr 适用条件:应力?应变是线性关系:材料比例极限以内。 5. 材料的力学性能(拉压): 一张C - &图,两个塑性指标3、书,三个应力特征点: p 、 s 、 b ,四个 变化阶段: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颈缩阶段。 拉压弹性模量E ,剪切弹性模量G,泊松比v , G E 2(1 V ) 正应力 压应力 拉应力 应变:反映杆件的变形程度 线应变 角应变

6. 安全系数、 许用应力、工作应力、应力集中系数 安全系数:大于1的系数,使用材料时确定安全性与经济性矛盾的关键。 过小,使构件安全性下降;过大,浪费材料。 许用应力:极限应力除以安全系数。 脆性材料 7. 材料力学的研究方法 1) 所用材料的力学性能:通过实验获得。 2) 对构件的力学要求:以实验为基础,运用力学及数学分析方法建立理 论,预测理论应用的 未来状态。 3) 截面法:将内力转化成“外力”。运用力学原理分析计算。 8. 材料力学中的平面假设 寻找应力的分布规律,通过对变形实验的观察、分析、推论确定理论根据。 1) 拉(压)杆的平面假设 实验:横截面各点变形相同,则内力均匀分布,即应力处处相等。 2) 圆轴扭转的平面假设 实验:圆轴横截面始终保持平面,但刚性地绕轴线转过一个角度。横截面 上正应力为零。 3) 纯弯曲梁的平面假设 实验:梁横截面在变形后仍然保持为平面且垂直于梁的纵向纤维; 正应力 成线性分布规律。 9小变形和叠加原理 小变形: ① 梁绕曲线的近似微分方程 ② 杆件变形前的平衡 ③ 切线位移近似表示曲线 ④ 力的独立作用原理 叠加原理: ① 叠加法求内力 ② 叠加法求变形。 10材料力学中引入和使用的的工程名称及其意义(概念) 1) 荷载:恒载、活载、分布荷载、体积力,面布力,线布力,集中力, 集中力偶,极限荷载。 2) 单元体,应力单元体,主应力单元体。 3) 名义剪应力,名义挤压力,单剪切,双剪切。 4) 自由扭转,约束扭转,抗扭截面模量,剪力流。 塑性材料 n s n b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历年期末考试试题总结

国贸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 1、世界出口总额与世界进口总额之间的关系是(c) A、前者等于后者 B、前者大于后者 C、前者小于后者 D、不能确定 2、按“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的原则进行分工的思想是由(B)创立。 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C、凯恩斯 D、托马斯·孟 3、里昂惕夫之谜论说明了(C)与()存在的矛盾。 A、绝对优势论,比较优势论 B、比较优势论,要素禀赋论 C、实践的验证结果,要素禀赋论理论结论 D、实践的验证结果,比较优势论理论结论 4、从需求角度解释国际贸易产生原因的理论是( D) A、规模经济论 B、技术差距论 C、人力资本说 D、偏好相似论 5、在投资驱动阶段,竞争优势的获得主要来源是(C) A、自然资源要素的优势 B、劳动力资源的优势 C、资本优势 D、技术优势 6、世界贸易组织于(C)正式建立。 A、1993.12.15 B、1994.4.15 C、1995.1.1 D、1996.1.1 7、经济一体化较低级和松散的一种形式是(A) A、优惠贸易安排 B、自由贸易区 C、关税同盟 D、共同市场 8.晚期重商主义认为增加一国财富的手段就是发展对外贸易但必须遵循的原则是卖给外国人的商品总值应(B)购买他们的商品总值,从而通过每年的贸易顺差来增加货币流入量。 A、小于 B、大于 C、等于 D、不等于 9、按照商品价值总额征收关税的方法是(B) A、从量税 B、从价税 C、混合税 D、选择税 10、对超过限额的商品禁止进口,称为:(D) A、协议配额 B、关税配额 C、自主配额 D、绝对配额 11、国际贸易额是指(D) A、一国进出口额之和 B、各国进出口额之和 C、各国进口额之和 D、各国出口额之和 12、一国拥有的资本要素充裕,故应专门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对外进行交换。这种说法来自(D) A、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论 B、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论 C、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论 D、赫-俄的要素禀赋论 13、技术差距论认为,贸易的可能性来自于( B )与()之间构成的时间差。 A、掌握滞后,模仿滞后 B、需求滞后,反应滞后 C、反应滞后,掌握滞后 D.需求滞后,模仿滞后 14、李斯特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特点是(C) A、禁止货币出口 B、保持贸易顺差 C、保护幼稚工业 D、保护成熟的垄断工业 15、世界贸易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和决策机构是(C) A、总理事会 B、专门委员会 C、部长会议 D、秘书处 16、目前世界上最高层次的经济一体化组织是( D ) A、共同市场 B、经济同盟 C、关税同盟 D、完全经济一体化 17、《洛美协定》规定欧盟对参加协定的发展中国家所提供的进口关税是 ( A) A、特惠税 B、差价税 C、最惠国税 D、普惠税 18、日本进口手表300只,单价5,000日元,每只征收从价税15%并加征从量税150日元。则征收的税额为(D)

毛概期末考试重点总结

第一章 1.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3.怎样正确把握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⑴思想:时代背景: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 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⑵理论:时代背景:时代主题的转换 实践基础: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是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根据。 ⑶“三个代表”:时代背景:当今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 实践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

4.怎样正确把握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容 ⑴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论成果是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思想在许多方面以其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成为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思想体系。它有着坚实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其核心就是实事。它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密切关联的重要的理论观点,成为一个科学体系。 容:①新主义革命的理论②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③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④政策和策略的理论⑤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⑥党的建设的理论⑦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⑧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⑵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提出了一系列互相联系的基本观点,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些基本观点的真理性已经被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所证明。 容:①社会主义本质理论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③改革开放的理论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⑥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理论⑦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理论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关于军队和国防建设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的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 ⑶“三个代表”: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紧密结合新的实践,把

材料力学知识点总结教学内容

材料力学总结一、基本变形

二、还有: (1)外力偶矩:)(9549 m N n N m ?= N —千瓦;n —转/分 (2)薄壁圆管扭转剪应力:t r T 22πτ= (3)矩形截面杆扭转剪应力:h b G T h b T 32max ;β?ατ= =

三、截面几何性质 (1)平行移轴公式:;2A a I I ZC Z += abA I I c c Y Z YZ += (2)组合截面: 1.形 心:∑∑=== n i i n i ci i c A y A y 1 1 ; ∑∑=== n i i n i ci i c A z A z 1 1 2.静 矩:∑=ci i Z y A S ; ∑=ci i y z A S 3. 惯性矩:∑=i Z Z I I )( ;∑=i y y I I )( 四、应力分析: (1)二向应力状态(解析法、图解法) a . 解析法: b.应力圆: σ:拉为“+”,压为“-” τ:使单元体顺时针转动为“+” α:从x 轴逆时针转到截面的 法线为“+” ατασσσσσα2sin 2cos 2 2 x y x y x --+ += ατασστα2cos 2sin 2 x y x +-= y x x tg σστα-- =220 22 min max 22 x y x y x τσσσσσ+??? ? ? ?-±+= c :适用条件:平衡状态 (2)三向应力圆: 1max σσ=; 3min σσ=;2 3 1max σστ-= x

(3)广义虎克定律: [])(13211σσνσε+-=E [] )(1 z y x x E σσνσε+-= [])(11322σσνσε+-=E [] )(1 x z y y E σσνσε+-= [])(12133σσνσε+-=E [] )(1 y x z z E σσνσε+-= *适用条件:各向同性材料;材料服从虎克定律 (4)常用的二向应力状态 1.纯剪切应力状态: τσ=1 ,02=σ,τσ-=3 2.一种常见的二向应力状态: 22 3122τσσ σ+?? ? ??±= 2234τσσ+=r 2243τσσ+=r 五、强度理论 *相当应力:r σ 11σσ=r ,313σσσ-=r ,()()()][2 12 132322214σσσσσσσ-+-+-= r σx σ

毛概期末复习提纲总结

毛概期末复习提纲总结 1.最早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在毛泽东的哪篇文章中,什么时间? 1938,六届六中全会,《论新阶段》。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哪些?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没有马克思、毛泽东)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特点(新在哪里): (1)它有新的领导阶级即无产阶级; (2)它有新的指导思想即马克思主义; (3)它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4)它有了新的前途,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而达到社会主义的目标。 4.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什么?其中最具中国特色的是什么? ·经济纲领: (1)没收官僚资本的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2)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实行"耕者有其田",发展各种具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合作社经济。 (3)保护民族工商业。 ·最具中国特色的是“保护民族工商业”。 5.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武装斗争。 6.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总政策是什么,是什么时候提出的,最早提出总路线是在那部著作中? ·总路线内容: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的革命。 ·第一次提出:1939,《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完整表述:1948,《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7.社会主义改造中,农业改造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工商业改造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农业改造基本原则: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 ·工商业改造基本原则和方针:和平赎买。 ·社会主义农业改造的基本原则: ①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②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③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 ④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基本方针: ①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②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③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8.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9.邓小平正式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什么时候? 1982年,党十二大。 10.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1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的社会性质是什么? 先是新民主主义社会,三大改造完成后,变成社会主义社会。 12.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哪两次变化,原因何在? (1)新中国成立,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原因是摆脱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 建立了新中国。 (2)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原因是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 13.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国际商务期末复习总结

CHAP6 国际贸易理论 Mercantilism suggests that it is in a country’s best interest to maintain a trade surplus -- to export more than it imports(重商主义就是保持贸易顺差以实现一国的最大利益---出口超过进口) Mercantilism advocates government intervention(介入) to achieve a surplus in the balance of trade (重商主义主张政府介入以便实现对外贸易顺差) It views trade as a zero-sum game - one in which a gain by one country results in a loss by another (将贸易看成零和博弈,一个国家收益一个国家受损) Absolute Advantage 绝对优势 Adam Smith argued that a country has an absolute advantage in the production of a product when it is more efficient than any other country in producing it 亚当斯密认为一个国家生产一种商品比其他任何国家效率都高时存在绝对优势 According to Smith, countries should specialize in the production of goods for which they have an absolute advantage and then trade these goods for the goods produced by other countries 按照亚当斯密的说法,各国应该专门生产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然后用他们交换其他国家生产的商品 The Benefit of Absolute Advantage and Free Trade The Principle for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Absolute Advantage 国际分工的原则---绝对优势 The Consequence(结果) of Division of Labor and Free Trade 分工的结果和自由贸易 1. To Production: the Flow of the Factor of Production 生产要素的流动 the Efficiency of Factor Distribution 要素分配效率 the Quantity of Production 产品质量 2. To Consumer: Welfare from Free Trade自由贸易福利 : low price of imports and more consumption 低价格的进口更多的消费 Comparative Advantage比较优势 Ricardo’s 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suggests that countries should specialize in the production of those goods they produce most efficiently and buy goods that they produce less efficiently from other countries, even if this means buying goods from other countries that they could produce more efficiently at home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分工生产最有效率的产品,而从别国购买自己生产效率相对较低的产品,甚至从别国购买自己更能有效生产的产品是有意义 choose bigger one in two advantages and smaller one in two disadvantages 两利取重两害取轻 Heckscher-Ohlin Theory 俄林理论 Eli Heckscher and Bertil Ohlin argued that comparative advantage arises from differences in national factor

郑州大学毛概期末考试重点总结

毛概期末考试重点总结 第一章 1.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3.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⑴毛泽东思想:时代背景: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 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⑵邓小平理论:时代背景:时代主题的转换 实践基础: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根据。 ⑶“三个代表”:时代背景:当今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 实践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 4.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⑴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在许多方面以其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成为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思想体系。它有着坚实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其核心就是实事求是。它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密切关联的重要的理论观点,成为一个科学体系。 内容: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②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③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④政策和策略的理论⑤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⑥党的建设的理论⑦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⑧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⑵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互相联系的基本观点,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些基本观点的真理性已经被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所证明。 内容:①社会主义本质理论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③改革开放的理论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⑥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理论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⑧社

材料力学主要知识点归纳

材料力学主要知识点 一、基本概念 1、构件正常工作的要求:强度、刚度、稳定性。 2、可变形固体的两个基本假设:连续性假设、均匀性假设。另外对于常用工程材料(如钢材),还有各向同性假设。 3、什么是应力、正应力、切应力、线应变、切应变。 杆件截面上的分布内力集度,称为应力。应力的法向分量σ称为正应力,切向分量τ称为切应力。 杆件单位长度的伸长(或缩短),称为线应变;单元体直角的改变量称为切应变。 4、低碳钢工作段的伸长量与荷载间的关系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局部变形阶段。 5、应力集中:由于杆件截面骤然变化(或几何外形局部不规则)而引起的局部应力骤增现象,称为应力集中。 6、强度理论及其相当应力(详见材料力学ⅠP229)。 7、截面几何性质 A 、截面的静矩及形心 ①对x 轴静矩?=A x ydA S ,对y 轴静矩?=A y xdA S ②截面对于某一轴的静矩为0,则该轴必通过截面的形心;反之亦然。 B 、极惯性矩、惯性矩、惯性积、惯性半径 ① 极惯性矩:?=A P dA I 2ρ ② 对x 轴惯性矩:?= A x dA y I 2,对y 轴惯性矩:?=A y dA x I 2 ③ 惯性积:?=A xy xydA I ④ 惯性半径:A I i x x =,A I i y y =。 C 、平行移轴公式: ① 基本公式:A a aS I I xc xc x 22++=;A b bS I I yc yc y 22++= ;a 为x c 轴距x 轴距离,b 为y c 距y 轴距离。 ② 原坐标系通过截面形心时A a I I xc x 2+=;A b I I yc y 2+=;a 为截面形心距x 轴距离, b 为截面形心距y 轴距离。 二、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1、轴向拉伸或轴向压缩: A 、应力公式 A F = σ B 、杆件伸长量EA F N l l =?,E 为弹性模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