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日程表(首届非公经济活力城市评选成果发布)

日程表(首届非公经济活力城市评选成果发布)

日程表(首届非公经济活力城市评选成果发布)
日程表(首届非公经济活力城市评选成果发布)

首届非公经济活力城市评选成果发布暨

2013(第五届)非公企业发展论坛

《驾驭变化布局未来:非公企业的涅槃之道》

7月5日(星期五)

07:00–22:00 注册

(北京?全国人大会议中心)

16:30 - 17:30 非公经济活力城市评选成果发布组委会预备会议

(全国人大会议中心xx)

19:00 - 20:00 会员和赞助商欢迎晚宴

(全国人大会议中心中餐厅)

(仅限会员与赞助商)

19:00 - 20:00 自助晚餐

(全国人大会议中心西餐厅)

20:00 - 21:30 对话——厉以宁

(全国人大会议中心主会场)

- 回顾历史:30多年的高速增长,驱动力来自于哪些重大的改革措

施?

- 2013:中国需要进行哪些必要而迫切的改革?

主持人:中央电视台主持人芮成钢

7月6日(星期六)

07:00 -09:00 自助早餐

09:00 – 11:30 开幕大会

(主会场、网络媒体、电视媒体直播)

主持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持人

- 欢迎致辞:组委会名誉主席

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钱小芊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谢经荣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副总编马为公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厉以宁

- 主旨演讲:非公经济活力城市市长发言

12:00 - 14:00 自助午餐

13:30 - 15:30 分论坛一

中国对外经贸(夏季)形势分析会

主持人: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副会长刘宝荣

嘉宾: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名誉会长、原外经贸部副部长沈觉人

商务部国际经贸关系司副司长孙元江

商务部亚洲司副司长宋耀明

商务部研究院院长霍建国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会长王俊文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中美欧经济战略委员会共同主席何伟文

对外经贸大学副校长林桂军

对外经贸大学副校长赵忠秀

13:30 - 15:30 分论坛二

民生改善(北京电视台)

- 企业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的新机遇

- 中央改善民生,政府会更多的投入,投入以后释放出很大的需求

空间、产品空间、要求空间、服务空间。

主持人:北京电视台主持人马迟

讨论嘉宾:民政部部长李立国

原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经济学教授张维迎

民生首席经济学家邱晓华

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教授,花旗银行中国公司首席

经济学家沈明高

16:00 - 18:00 分论坛三

国际新技术投资咨询说明会

(会议中心)

新华社新华网直播

-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首先要具备经营的国际化、产品与服务渠

道的国际化、更重要的是人才的国际化

- 国际化不仅仅是中国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更重要的是在

国内这个繁荣的发展平台上吸引国外各类资源,在国内的家门

口就与国际接轨,实现“近水楼台先得月”。

- 低迷期间多并购”。适时收购低价而优质的海外资产、品牌、

技术,对于转型之中的经济体和企业来说,具有积极的意义。

但同时,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也为并购行为和后并购管理带

来更多的风险

-走出去的多元思路与途径:并购并非唯一选择

-本地市场上的国际化竞争

主持人:房玉茜

特邀嘉宾:科尔尼公司大中华区总裁庄瑞豪先生

(仅限受邀嘉宾)

16:00-18:00 分论坛四

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的建设会形成市场巨大、范围广、链条长的智慧制造产

业链,催生一批智慧制造业。

主持人: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中心研究员杨禹

讨论嘉宾:工信部科技司司长闻库

商务部信息化司司长李晋奇

商务部市场秩序司副司长温再兴

北京卡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兵

18:30 - 19:30 自助晚餐

19:00 - 21:30 分论坛五

财富人生之旅:关注企业家健康

(会议中心)

现实:国内企业家的健康状况堪忧

—成因:企业家的取向误区与外在压力

—企业家健康问题已成为影响企业持续发展的大敌,而造成这一问

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不妨从性格、意识和外在压力等三个方

面来探寻其成因。

—企业家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活跃群体,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和社会

变革的推动者。

—关注企业家健康问题不仅关乎企业存续,也涉及社会发展

—我们在仰慕成功企业家的荣耀之时,或许忽略了其背后的痛楚和

面临的问题,健康问题就正成为影响企业家的致命因子。

主持人:海南广播电视总台节目主持人陈爱京

拟邀嘉宾:大陆养生学学者、整体自然医学创始人林海峰

19:00-21:00 “智慧城市应用联盟”之夜

(仅限受邀嘉宾)

拟邀嘉宾: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钱小芊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谢经荣

工信部科技司司长闻库

商务部信息化司司长李晋奇

商务部市场秩序司副司长温再兴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副总编马为公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厉以宁

北京卡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兵

7月7日(星期日)

07:00 -09:00 自助早餐

07:30 - 08:30 对话——非公经济活力城市获奖城市市长

(xxxx)

(仅限受邀嘉宾)

- 对话嘉宾:

09:00 - 11:00 分论坛六

对话部长

(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对话)栏目演播室)

城镇化新政:重塑经济新引擎

——非公有制经济扎根县域经济,城镇化过程释放出来的基础设施

建设、公共服务、第三产业等发展机会,将为非公有制企业开拓广

阔的市场平台。

——哪些行业、哪些产业将受惠于城镇化?

——非公企业你准备好了吗?

主持人:中央电视台主持人陈伟鸿

对话嘉宾:住建部部长姜伟新

中国建投投资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志红

企业界代表

09:00 - 11:00 分论坛七

企业知识产权资本运营---------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助推企业转型

一是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少不了专业咨询服务机构的专业支持,而这

些机构能够更好地服务企业但需要国家具体政策的扶持;

二是需要加快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特别需要能够直接为企业培养和输送知识产权实操型人才的平台来帮助国家和社会补足人才短板;

三是要建立跨区域的知识产权交易平台,使中小企业能够通过市场化

运作顺畅获得它们所需领域的创新成果或知识产权,比如中外知识

产权网,就是通过网络平台实现知识产权交易和融资。惟其如此,

才能快速促进我国目前存在的“闲置专利”、“公职专利”等知识

产权资源更好的转化。

主持人:《财经》杂志主编助理乔晓会

特邀嘉宾:北京产权交易所总裁熊焰

国家版权局局长柳斌杰

2012品牌中国(知识产权行业)年度人物获得者联瑞集

团总裁谢旭辉

09:00 - 11:30 分论坛八

“家庭农场:下一个投资机遇

(会议中心)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现场直播

——建设“家庭农场”第一次写进来中央一号文件,是中央鼓励发

展的农业产业之一,也是未来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方向。

——对资本的影响

——对电商的影响

——对农业生产资料行业的影响

——“商机”还是“圈地运动”?

主持人:经济日报高级记者农村部副主任李力

嘉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韩俊

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经营管理司司长孙中华

上海市松江区副区长苏平

12:00 - 14:00 自助午餐

12:00 - 13:30 对话——获奖城市市长

Xxx人民政府午餐会

(xxx)

(仅限受邀嘉宾)

对话嘉宾:

12:00 - 13:30 对话——获奖城市市长

Xxx人民政府午餐会

(xxx)

(仅限受邀嘉宾)

对话嘉宾:

14:30 - 16:30 分论坛九

对话投资人:2013投资形势、热点与变革

(xxx)

- 包括PE/VC行业人士在内的投资人年度聚会

- 2013年国别、区域、行业投资热点

- 监管环境的变化

主持人:英国《金融时报》Associate Editor 张力奋

讨论嘉宾:普迈卓然(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 Bill Owens

红杉资本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沈南鹏

中信资本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懿宸

宏毅投资总裁、联想控股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赵令欢14:30 - 16:30 分论坛十

东盟:好邻居好伙伴

主持人:《名人堂》制片人、主持人路彬彬

讨论嘉宾:中国东盟秘书长马明强

越南贸工部长武辉煌

泰国商务部长瓦差瑞(Vatchari )

新加坡贸工部部长林勋强

柬埔寨王国商务部副部长笛斯·提纳

老挝贸工部长维亚吉

马来西亚贸工部部长穆斯塔法

印度尼西亚商务部部长冯慧兰

文莱外交和贸易部长穆罕默德亲王

缅甸商务部部长吴温敏

16:30 - 18:00 分论坛十一

圆桌讨论

Tpp与中日韩自贸区:贸易规则主导的摩擦

- 美、日等发达经济体都不同程度地遭遇过“产业空洞化”现象,

中国等新兴的制造业国家,由于劳动力成本上升、币值坚挺、原材料

上涨等因素,部分制造业开始外迁,开始感受“产业空洞化”之痛。

- 如何正确看待产业空洞化现象?

- 发达经济体应对产业空洞化的经验和具体措施

- 转型升级:制造业的战略突围

主持人:

讨论嘉宾: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会长孙振宇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副会长李永

商务部外贸司司长王受文

商务部国际贸易研究院院长霍建国

商务部外贸发展局局长孙成海

18:30 - 19:30 自助晚餐

城市公共空间的行为特征

城市公共空间的行为特征 【摘要】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是城市整体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完善城市功能、塑造城市形象、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传承历史文化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同时,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是城市公共生活发生的“舞台”,支持着城市市民的公共生活与各种行为活动,也有利于提高公众素质、塑造公众良好行为风尚。 【关键词】人的活动;互动;城市公共空间;特征 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设计的重点,决定着当代城市形态和城市环境。从历史上看,公共空间总作为人们信息交流的平台,即使今天,我们掌握可所有的交流手段,公共空间仍然起着公共论坛的作用。众多事件和文化活动构成了城市最诱人的一道风景线,创造具有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间,会使城市变得生动、有趣,也更富于变化。 城市公共空间是由城市街道、城市广场、城市公园、建筑内部公共空间和地下公共空间等空间单元构成。城市设计主要涉及的是城市开放空间,即指城市的公共外部空间。开放空间是为了满足某种功能而以空间体系存在的,是连续性。同时空间的存在也是为了满足人心理的需求。城市景观是一个连续统一体,它通过富于趣味的整体设计、人的活动、自然景色的变化参与其中。其中人的活动最为重要。人的活动可以分为私密和公共。前者是自我的、个体的、和内向性生活,后者是一种社会的、公共的和外向性的生活。两者对城市空间的要求是不同的。公共空间需要是有活力的、公开的和参与性的。 宜人的尺度和环境氛围是空间的特点。由于交通工具的影响和限制,人们的出行距离是有限的。中国传统城镇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是出于特殊的政治和礼仪要求,都是自然宜人的。虽然从北到南,不同的城镇空间由于受到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为取得适宜的日照和通风,其街市空间尺度有很大不同。北方局部街市的宽高比可以达到2左右,而南方有些地区只有0.5。但结合各自的具体条件,都在宜人的尺度范围内。尤其对于城镇商市街道,它们是大多数普通市民参于公共社会生活的场所,其实际使用是适用的、舒适的。 城市公共空间的整体建设过程中,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设计者、开发商、政府、管理部门、使用者用“互动”的关系联系起来,共同作用、相互推进,以推动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整体发展,完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设计和建造。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式城市物质空间环境大体系的一部分的,郭恩张先生在其论文《高质量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对策》中,对现代城市公共空间的性质与功能,有如下描述:1、现代城市公共空间是一个多层次、多含义、多功能的共生系统,往往集节庆、交往、流通、休息、观察、购物、游乐、健身、文化、教育等功能于一体。2、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社会、经济、历史和文化诸种信息的物质载体,这里积淀着世世代代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它们不时得传达着所蕴含的高价值信息,是人们阅读城市、体验城市的首选场所。3、城市公共空间是人们社会生

数字城市展示体验中心方案说明

“数字城市”展示体验中心项目 实施方案 市信息办、广陵区政府

2010年1月 目录 第1章. 项目概述 (5) 1.1.项目名称 (5) 1.2.编写目的 (5) 1.3.建设目标 (5) 1.4.建设周期 (6) 1.5.投资及来源 (6) 1.6.效益分析 (6) 第2章. 项目背景 (7) 2.1.建设内容 (8) 第3章. 展示需求 (9) 3.1.展示线索 (9) 3.2.表现形式 (9) 3.3.体验效果 (10) 3.4.参观人员 (10) 第4章. 主题设计 (12) 4.1.设计原则 (12) 4.2.整体布局设计 (12) 4.3.展厅参观设计 (13) 4.4.综合展区设计 (14) 4.4.1. 展示内容设计 (14) 4.4.2. 展示项目 (15) 4.4.3. 展示手法 (16) 4.4.4. 责任与分工 (18) 4.4.5. 资源需求 (18) 4.5.信息基础展区设计 (18) 4.5.1. 展示内容设计 (18) 4.5.2. 展示项目 (19) 4.5.3. 展示手法 (20) 4.5.4. 责任与分工 (21) 4.5.5. 资源需求 (23) 4.6.城市管理与运行展区设计 (23) 4.6.1. 展示内容设计 (23) 4.6.2. 展示项目 (24)

4.6.4. 责任与分工 (26) 4.6.5. 资源需求 (27) 4.7.公共资源应用与社区展区设计 (28) 4.7.1. 展示内容设计 (28) 4.7.2. 展示项目 (28) 4.7.3. 展示手法 (31) 4.7.4. 责任与分工 (35) 4.7.5. 资源需求 (35) 4.8.产业与经济展区设计 (36) 4.8.1. 展示内容设计 (36) 4.8.2. 展示项目 (36) 4.8.3. 展示手法 (37) 4.8.4. 责任与分工 (37) 4.8.5. 资源需求 (37) 第5章. 建设内容 (38) 5.1.基础设施改造 (38) 5.2.电路、网路管线建设 (39) 5.3.展厅装饰装修 (39) 5.4.展示多媒体及设备建设 (46) 5.5.展示内容制作 (46) 第6章. 工程实施规划 (52) 6.1.总体实施策略 (52) 6.2.实施任务定义 (52) 6.3.实施进度规划 (54) 6.3.1. 总体实施进度 (54) 6.3.2. 实施依赖条件 (55) 6.3.3. 关键进程 (56) 6.4.项目实施保障 (57) 6.4.1. 组织保障 (57) 6.4.2. 人员保障 (59) 6.4.3. 质量保障 (59) 6.5.装修布展实施原则 (59) 6.6.培训及支持 (61) 第7章. 投资预算和资金筹措 (62) 7.1.投资预算的有关说明 (62) 7.2.项目总投资预算 (62) 7.3.资金来源及落实情况 (63) 第8章. 效益与风险分析 (64) 8.1.效益分析 (64) 8.2.风险分析与应对措施 (64) 第9章. 展厅运维与运营 (66) 9.1.场地运维 (66)

城市设计的要素

城市设计的要素 城市设计(Urban Planning)是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也是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运行三个阶段管理的龙头。因而,在城市规划中要合理分析其基本要求,合理规划设计,促进城市发展。 城市设计要素 城市设计(Urban Planning)是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也是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运行三个阶段管理的龙头。因而,在城市规划中要合理分析其基本要求,合理规划设计,促进城市发展。那么,城市设计包括哪些要素呢? 一、城市设计要素的分类 哈米德·胥瓦尼在《都市设计程序》(The Urban Design Process)一书中对城市设计的要素的分类和界定具有典型的代表性。他把城市设计的要素分为八类:①土地使用;②建筑形式与体量;③流线与停车;④开放空间;⑤行人步道;⑥标志;⑦保存维护;⑧活动支持。 而国内有学者则把城市设计的要素分为:①城市空间体系;②城市天际线及制高点;③城市边缘与入口;④历史文物的保护和利用;⑤视线走廊;⑥水系和绿化。 上述分类方法,对于城市设计要素的界定和划分已带有体系化特征,但仍然存在把城市设计要素与城市构成要素对应和等同化的倾向,从而往往把本质上应该属于某一个城市设计要素体系的内容划分到其他的体系中去,造成研究对象的含混。 综合当代城市设计的各种理论和实践成果,笔者认为,把城市设计的研究对象划分土地使用体系、城市公共空间体系、城市交通体系、城市景观体系,是符合城市形态要素系统构成的特点和城市设计系统整合的学科特征的,有助于把城市构成形态和空间环境的相关要素互相联系,从而进行整体性和体系化的研究。 二、城市设计要素的构成 1、土地使用体系。 1)土地使用的复合性。

城市公共空间的组成元素和特征

城市公共空间的组成元素及特征 作者简介:李曦(1975-),男,工程师,重庆钢铁集团设计院,重庆400000 李曦 摘要:通过分析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及构成,探讨了建筑、街道、广场、绿地系统等构成城市公共空间的基本要素,阐述了这些基本要素在城市空间设计中的作用以及体现出来的城市公共空间的特征。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组成元素,特征 1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界定 城市公共空间意指城市内各建筑物之间的所有公众可以任意到达的外部环境空间形式的总合,这种空间关系依照不同的规模和层次联系在一起。从早期都市狭窄的街道、集市的码头到后来的社区花园、广场、公园、步行购物中心,以至今天的城市开放空间系统(Open Space),都属于城市公共空间的范畴。例如:古罗马集会广场;巴黎塞纳河两岸(Seine River);纽约中央公园(Central Park);上海外滩(见图1)。 综上所述,城市公共空间(Urban Public Space)是指由城市中的建筑物、构筑物、树木、室外分隔墙等垂直界面和地面、水面等水平界面围合,由环境小品、使用者、使用元素等组合而成的城市空间。它们是从大自然中分隔出来的,是较小的具有一定限度性的为人们城市生活使用的空间,主要包括城市的街道、广场、公园 与绿地等。 2城市公共空间的组成元素 2.1城市空间的边缘———建筑 建筑设计及其相关空间环境的形成,不但在于成就自身的完整性,而且在于其是否能对所在地段产生积极的环境影响。在建筑设计中应该关注与周边的环境或街景一起,共同形成整体环境特色。如重庆市渝中区的CBD商务圈,解放碑周边的建筑不论是立面、顶部、体量、色彩还是裙房高度都做了相应的协调,所以整体风格看起来很一致,与其公共空间所要体现的

文化发展下的城市公共空间评价指标体系.docx

文化发展下的城市公共空间评价指标体系1微观城市公共空间 城市公共空间系统存在“宏观—中观—微观”的层级结构,对应城市空间规划设计管理的不同工作阶段。对城市公共空间文化属性的评价,针对微观层面展开更具有现实性价值。微观层面的城市公共空间(以下简称城市公共空间),主要立足城市公共空间细部、建筑群组产生的限定空间、建筑单体形成的室内外公共空间等内容而言,多数需要建筑师掌控,如城市广场、街道、公园、建筑内外公共空间等,它们与人为活动的关系最为直接,相互影响最大,涉及到空间尺寸、形状、质感等具体要素和指标,是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最终实施阶段。 2关系文化发展的城市公共空间评价指标体系 2.1层次分析法 学术界常用评价方法中,以层次分析法较为适用。层次分析法最早由运筹学家托马斯L-;萨蒂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提出,是一种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权重决策分析工具,主要针对多目标、复杂化的综合评价问题。结合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构建“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三级指标结构模型[2]。顶层第一级为综合目标层,包含众多理想与具体目标;第二级为评价的准则,是依据综合目标要求分类产生的影响因素层级;第三级为评价的指标,是对准则的再细化和再深入。 2.2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指标是评价的关键要素,因此在制定和选择上极为关键,关系整

个评价体系的优劣。众多指标形成体系,以完善的结构形式对综合目标从多角度、多方位进行评价分析,有利于得到全面、客观的数据结果。结合城市公共空间文化属性的内涵,选取4个方面对其进行评价考虑,即参与性、驻留性、交往性、文化性。虽然城市公共空间文化属性和文化品质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经济、政Z等,然而这些因素对其不构成主要或持续影响,故并未列入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因此,上述4个方面构成评价指标体系的准则层,通过对准则层进行细化深入,分解得到22项指标层,以供参考。 (1)参与性。参与是实现文化交往的首要条件,只有进入场所,才有可能发生关系,营造精神。从参与性入手,深入分解形成7项指标:①公共与步行交通。高品质城市公共空间务必确保与外部空间环境具有极好的连通性,城市人群可以便利地到达其中,并可以选择在相对任意时段便利地离开。步行交通与公共交通实现互补而非干扰,形成多元交通系统。②指向标识系统。公共空间内部应当完善指向标识,提高人群参与效率,引导城市人群清晰达到目的场所。③无障碍设计。这是对参与人群全面性和广泛性的充分考虑,具有十足的人文关怀气息,是评价公共空间人性化参与性的直观体现。④停车系统。满足自驾需求,同时对缓解城市交通通行和城市停车具有一定意义。⑤整体风格及特色。城市公共空间在整体空间形式、景观风貌上较为统一和完整,呈规模化特色效果,易于吸引城市人群进入。 ⑥视景效果及绿化。城市公共空间置于城市界面中具有通畅、美好的视景效果,同时在卫生环境方面管理到位、长效,并具备充足的绿

严寒城市公共空间景观活力评价研究

严寒城市公共空间景观活力评价研究 城市公共空间与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身体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关联,是市民进行户外活动所需的必要场所。严寒城市冬季漫长而寒冷,低温、冰雪和冷风的侵袭对人们参加户外活动产生极其负面的影响,建立具有强吸引力的公共空间是增加人们户外活动的必经途径。本文依托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基于虚拟情境的严寒地区城市景观活力的要素测量与模型建构(51108114)”,以建立高活力度的景观环境为出发点,对该课题中景观活力要素的选取与测量部分进行研究,并对此部分进行扩展,完成了对严寒城市公共空间景观活力的评价研究。通过对公共空间的实地考察和问卷调研,分析了人们评价景观活力度的影响因素,根据对调研数据的统计与计算,建立了严寒城市公共空间景观活力评价体系。 根据严寒城市气候特点、空间类型和人群差异,分别建立差异性景观活力评价模型。研究旨在为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品质,改善市民健康状况,设计高活力度严寒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环境提供指导。首先,本文参考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和景观评价的相关研究成果,结合严寒城市独特的气候环境特点和实地调研情况,分析获得了影响严寒城市景观活力评价的自然、空间和事件影响因素。自然影响因素的获得以严寒城市气候为背景,以人的身体与视觉感受为依据,其包括微气候和植被要素;空间影响因素的获得以亚历山大的空间模式语言和环境行为学理论为基础,根据物理环境对人形成的实际影响为依据,通过分析客观环境中的影响因素对人的活动和空间景观活力的影响程度而获得,包括场地规划界域和内部空间配置;事件影响因素的获得以亚历山大的事件模式语言和环境行为学理论为基础,利用态度三重模型,通过分析使用者对严寒城市公共空间态度的形成过程而获得,包括个人认知特征和社会文化特征。 自然、空间和事件三类影响因素对景观活力评价进行的定性描述、为后续定量研究打下了基础。其次,本文利用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的方式对景观活力评价前期的调研进行了样本分析。定性部分的研究可为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定量部分的研究可为评价提供应用依据。调研过程分为调研准备、调研实施和样本分析三个步骤。 调研准备期间明确了调查地点、筛选了环境因素的、预测了调研方式。调研实施过程完成了调研问卷的设计、测量检验和实地调查。调研准备和调研实施两

城市公共空间活力要素

城市公共空间活力要素 一、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现状 1.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 城市公共空间的一般概念是指“那些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间。它包括街道、广场、居住区户外场地、公园、体育场地等。城市公共空间的广义概念可以扩大到公共设施用地的空间,例如城市中心区、商业区、城市绿地等”。城市公共空间可以进行交通、商业交易、表演、展览、体育竞赛、运动健身、消闲、观光游览、节日集会及 人际交往等各类活动。 2.存在的现状问题及其原因 有观点认为:在现代科技的促进下,过去需要发生在公共空间领域的一部分社会及市政功能已经转移到了私密领域(如娱乐、资讯获取以及消费过程可以依靠家庭中的电视和互联网来完成),曾经只能以集体和公共形式出现的活动也在逐步转化成为更加个人和私密的形式(例如城市中的各种缴费手续,过去必须到指定的公共场所完成,而现在则可以通过网络甚至通讯手段就可以在私密领域完成),公共空间对于城市的重要性愈趋减弱。但对于目前我国的城市现状而言,公共空间的使用仍然在城市社会生活中占主流地位,只是由于设施陈旧、设计不当以及人们的意识水平不高等原因,造成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品质相对低下,服务 能力有限,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3.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性 城市公共空间是体现城市风貌与特色的重要场所,是城市的魅力所在。它不但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提供了开放的空间环境,而且在城市的演变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 角色,记录着城市历史与文脉的积淀。 凯文·林奇(K.Linch)的“城市意象理论”、简·雅各布斯(Jane Jacobs)的“城市活力分析”以及扬·盖尔(Jan Gehl)的“交往与空间”等理论,都对营建个性突出、富有活力的公共空间的意义作出了积极探讨。从本质上看,公共空间应该是一个自由的环境——人们可以随意使用它们,但也可以自主选择到其他的地方。在此,我们可以通过优化城市公共空间的要素设计,丰富人们相互交往的场所,满足公众多样化需求,提高城市公共空间质量,以此适 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城市公共空间的活力要素 成功的公共空间是以富有活力为特点,并处于不断自我完善和强化的进程中的。要使空间变得富有活力,就必须在一个具有吸引力和安全的环境中提供人们需要的东西,即如何在公共空间中营建和应用“空间与尺度”、“可达性与易达性”、“混合使用与密度”、“环境质量”、“公共设施”、“街道家具”和“公共文化活动”等要素。 1.空间与尺度

城市设计概论复习

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城市设计是以城市物质形体和空间环境设计为形式,以城市社会生活场所设计为内容,以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城市的环境质量、景观艺术水平为目标,以城市文化特色展示为特征的规划设计过程。 2.田园城市是英国城市规划师霍华德(E.Howard)于1898年针对英国快速城市化所出现的交通拥堵、环境恶化以及农民大量涌入大城市的城市病所设计的以宽阔的农田林地环抱美丽的人居环境,把积极的城市生活的一切优点同乡村的美丽和一切福利结合在一起的生态城市模式。 3.工业城市是由法国人戛涅于1917年提出的工业生产活动在整个地区社会经济生活中占主导地位的城市。按照工业生产规律,讲各个工业部门聚集在河流的河口附近相互协作,下游用来进行水上运输,城市的其他地区与工业区相隔离,布置在一块日照良好的高低上。 4.带形城市是西班牙工程师A.索里亚·伊·马塔在1882年提出一种主张城市平面布局呈狭长带状发展的规划理论。城市各要素紧靠城市交通轴线聚集,必须遵循结构对称和留有发展余地的原则。 5.光明城市是由法国大师柯布西耶提出的,这个城市有一个严格对称的网格状道路系统,两条宽阔的高速公路形成城市纵横轴线,他们在城市几何中心地下相交。 6.广亩城市是由美国建筑师F.L.赖特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每家每户占地一英亩,相互独立,它既保持城市的经济活动和社会秩序,又结合乡村自然优雅的环境。 7.自然城市是指在漫长岁月中或多或少地自然生长起来的城市。

8.人工城市是指由设计师和规划师精心创建的城市和一些城市中类似的部分。 9.树形结构:对于任两个属于同一组合的集合而言,当且仅当要么一个集合完全包含另一个,要么二者完全不相干时,这样的集合的组合就叫树形结构。 10.半网络结构:当且仅当两个相互交叠的集合属于一个组合,并且二者的公共元素的集合也属于此组合时,这种集合的组合形成半网络结构。 11.图底关系理论:在城市环境中,把成为对象的建筑称为“图”,把被模糊的事物称之为“底”。像这种把建筑部分涂黑,把虚空间部分留白,形成的图称为图底关系。 12.场所是指在一定空间内与人的行为相关联的地方,是一种包含空间、时间、活动、交往、社会与文化意义等多种内容的具体空间,是城市中各种行为或生活过程实现的物质载体,是人们生活与生存的特定空间。 13.城市生态学是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运动规律的生态学分支学科,即研究城市人口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应用生态学的新兴学科. 14.生态城市是指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基础设施完善,布局合理,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 15.硬质界面包括底界面和侧界面,底界面主要由砖、石、混凝土等物质铺装成的地面,侧界面通常主要指建筑物的立面,是沟通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的要素。16.软质界面是指由木材、绿化、水体、镜面等物质所构成的界面,具有自然、活泼、安全、温暖和消遣的感觉。 17.尺度是人类自身(包括肢体、视觉和思维)衡量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相关关系的一种准则。

城市更新中的城市设计策略思考

城市更新中的城市设计策略思考 发表时间:2018-09-13T11:08:32.770Z 来源:《建筑细部》2018年2月中作者:亓绍斌 [导读] 现如今,我国的城市发展迅速,如今的城市更新,涉及到多方利益,并且其对象为已建成的环境,这就为环境的再开发建设增加了难度 莱芜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山东莱芜 271100 摘要:现如今,我国的城市发展迅速,如今的城市更新,涉及到多方利益,并且其对象为已建成的环境,这就为环境的再开发建设增加了难度。在城市规划的编制中,城市设计是重要的方法。它能够为城市更新提出可行性方案,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而且还能协助政策的实施,帮助其从纸上走到市井,真正的将政策落实,并且提高方案实施品质,达到互利共赢。 关键词:城市设计;城市更新;规划 引言 城市更新的含义为对城市范围内的设施予以更新和完善,整治恶劣的城市环境、消除重大的城市隐患,同时合理地变更土地性质,更改旧建筑的功能属性,调配能源的利用形式,通过上述手段使得更新后的城市更能够适应新时代的社会需求。城市更新需要在政府的引导和批准下进行,依据不同城市的规划理念予以综合整治,亦或是拆除重建等,合理的再次调配城市资源。在国内,初期对于城市更新有着不正确的认识,即认为城市更新就是单纯的推倒再建设。这种做法破坏了城市原有的结构和特点,同时产生了新的社会问题。建筑师们在认真审视城市更新的经验和教训后,认识到城市更新不仅是为了物质环境的改善和经济的增长,更重要的是协调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各方面的均衡发展。 1城市更新的特点与产生的问题 1.1多方利益平衡 如今作为多元化的社会,利益的多样化格局,决定了其多样化的价值取向。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多方利益,诸如政府、人民大众、开发商等。因此,平衡各方利益,在经济性指标、贡献物业、公共用地等方面互相制衡,就显得尤为重要。政府职能部门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扮演着领导者同时又是规则制定者的角色。为了保证政府、公众利益,在政策制定、规划审批实施过程中容易公式化的规定量化指标、刻意追求贡献用地数量,在无形之中,就会伤害到其他立场所在的利益。与此同时,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开发商所带来的是强大的主观能动性以及资金注入,而开发商一旦介入,便期望从地块中获得最大收益,不加以合理控制极易造成城市用地的过度开发。人民大众作为城市规划的最终实践者,其意见对城市规划的编制实施无疑是极其重要的。然而,人民大众对自身利益的诉求极易陷入专业性不足而导致的局限中。所以公众参与需要政府及相关专业机构进行正确的引导。因此,城市更新本质上是利益协调的过程。每一片城市用地的更新都是一次各方利益的博弈。只有最合适、最平衡的规划方案,才是项目用地的最优解,而并不在于项目带来多高的经济效益,亦或是做出多大的公共利益贡献。 1.2规划实施困难 在城市更新中,需要对城市建设用地进行出让和规划管理。其中,法定图则就是其重要手段,它不仅适应了规划管理的基本需要,还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在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法定图则的城市设计规划对城市风貌、塑造城市特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对于已建成的环境空间形态,其可塑性是有限的。特别是对于城市景观限高控制同时建筑量较大的区域。在景观要求、限高的局限下,项目用地经济效益往往难以满足。因此,法定图则的城市设计内容,必须结合现状城市形态、土地价值、经济效益预期进行合理控制,以保证规划的可实施性。 1.3公共设施的合理配置 在过去的几年中,城市的更新以房地产开发为主,政府审批关注的焦点多在开发建设量控制、公共设施总量保证方面。为保证总体规划公共设施数量要求,控规编制及政策制定时往往容易造成“一刀切”的配置要求,导致了公共设施、公共空间服务效能不能完全发挥。 2城市更新中的城市设计策略与方法 2.1控制结果最优 所谓城市更新,主要是针对已建成的环境,对其空间环境,功能组织和设施配制等多个方面进行优化,并在此基础上,协调各种社会利益体,获得更好的环境品质,达到互利共赢。首先需要新资本的注入,然后再利用已有社会关系对现有资源进行重组和分配。在利益重组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各利益主体诉求相互冲突的局面。所以,在城市更新最开始阶段,就应该注重经济和环境的最优目标,并且以最优结果作为结果导向。除了对开发指标进行把控平衡外,城市设计也是平衡利益冲突,控制结果导向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城市更新项目中,应从最终结果进行考量,不应过分追究具体贡献的绿地、广场用地等公共用地的面积数量,而应该把控独立占地及非独立占地的公共空间对项目城市环境的影响,最终达到最优结果。 2.2制定总体的城市规划之时,也要加强城市的生态建设规划 此项规划一定要将满足可持续发展作为主要目标,要立足于城市范围,要对城市四周区域以及所处区域之内的生态环境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其主要内容包含,土地规划利用,园林绿化的规划,环境保护的规划以及文化历史遗产规划保护。生态环境的规划建设属于生态建设根据,政府必须对此高度重视起来,必须将城市生态建设真正贯彻至城市的规划设计,建设以及管理工作过程之中。 2.3针对城市情况选取最佳的设计方法 概括而言,城市设计包括宏观设计和微观设计两部分。对城市整体情况加以设计属于宏观设计的一种,它旨在研究城市空间结构和体系。而微观设计更偏向于在城市建筑中,公共界面的实施方案以及更新的控制。由于每个城市的地域环境不同,所以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需要选择不同的城市设计方法。其中,城市的整体布局,可以采用宏观的城市设计方法,从地区的文化历史出发,摸清整个文化脉络,通过对当地城市空间形态上的了解,逐步规划公共设施的安排,确定各种设施的体量等具体内容,与此同时,还要与规划体系相衔接。相对于宏观设计,微观设计如今正在更广泛的被使用。微观设计采用小范围、轻量化的思路,将大规模的调研摒弃,采用渐进式的方

智慧城市体验厅解说词

营口联通行业应用体验厅解说词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下午)好!欢迎来到营口联通智慧城市体验厅。我是讲解员XXX,营口联通智慧城市体验厅集演示、体验功能于一身的综合性体验厅,全方位展示营口联通在城市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应用和成果。首先,让我们共同观看“智慧营口”宣传视频。 智慧城市以物联网基础设施、云计算基础设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载体,从智慧政务、智慧产业、智慧民生、智慧教育等方面实现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升了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移动宽带互联网是智慧城市的重要承载,首先让我们体验营口联通4G网络。 下面要给您介绍的是4G体验区包括4G网速、智能穿戴、即拍即传三个单元。 4G网速快是众所周知的,但到底有多快?下面我们来测试下,(手机测试) 请看联通公司的4G网络采用了LTE FDD理论下行速度为 150Mbps,上行速率为40Mbps,而3G速度只有21.6Mbps。4G的网速已经可以看高清视频了。

(看实时视频) 可以想象,这样的网络速度的支持下,将有更多的应用可以实现。 下面我们看看最近非常火热的可穿戴设备,(走向下个展台) 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大 数据及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对我们的生活、感知带来很大 的转变。主要产品有华为智能手环、苹果iWatch、等。 (拿起手环让参观者试带) 手环会为用户提供一套比较简单的健康生活数据,我们可以监 测自己走过的步数、消耗的卡路里以及睡眠时间。 (拿起手表让参观者试带) 对比智能手环,智能手表又更进一步比如Apple Watch是与iPhone是通过蓝牙或WiFi连接、。主要功能有1.直接查看地图。2.直接查看短信。3.侦测你的许多运动数据。4.两表靠近可以直接相 互通讯5.检测脉搏6.无线充电等功能。 体验完可穿戴设备,让我们看看4G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来到最后一相展台放视频) 首先让我们来观看通过无人机拍摄的营口全貌。无人航拍集成 了高空拍摄、遥控、遥测技术、视频影像微波传输和计算机影像信 息处理等技术,应用于智慧城市、智慧国土、智慧林业、智慧环保、智慧公安、智慧能源等信息化建设中。

室内空间设计要素

随着人类社会生活的进步,人们需要新的生活内容来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与精神需求,家庭居室装修也是人们实际生活的一部分,而室内设计对家庭居室装修有着总领和引导的作用。创造具有文化价值的生活环境是现代室内设计的出发点。因此,优秀的室内设计师必须了解社会、了解时代,应对现代人类生活环境及其文化艺术的发展趋势有一个总体认识。 任何时代的设计都带有明显的社会时代特征。我们看待西方现代城市化社会的特点大致可以归纳为:功能化、巨大化和情报化。这也是当前世界各国城市发展的趋势。功能化:高速、高效率的现代城市生活以大量使用汽车为特征。汽车社会的出现,在城市中夺走了人们的步行空间,养活了人的活动机会,没有给人们提供有限的步行环境和悠闲的活动交流机会。 巨大化:高层、超高层建筑的出现与发展,占据了城市中一个又一个巨大空间,也扩大了建筑与人的尺度差。高大的楼群使人们感到窒息、压抑。当前的弥补办法是在高层建筑群之间整修开设广场和休息区段,以及设置人际交流服务设施等等,以期减轻压抑感,窒息感,提供有限的人的活动空间。 情报化: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情报传递即时、快速,城市信息传递装置的发达,使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感到既紧张又必要。情报信息装置破坏环境,造成对人的视觉污染是现代城市环境设计的难题之一。在城市商业竞争日益激烈发展的情况下,尽管不少大城市的管理部门对广告宣传和信息传递装置的设置有种种规定和限制,但仍挡不住危害日益严重的视觉污染的泛滥。 随着生活方式向着现代化、多样化的转变,我国也应该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走出一条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重,创造具有高文化价值的人类生活环境道路,这是我国现代室内设计的指导思想。 随着人们对室内的生活质量的关注,其实也是建立在我国住宅产业改革的基础之上,住宅产业的发展,对室内的构成和制作技术带来巨大的变革,与此同时,对室内的规划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居住的状况的变化与对居住多样化的要求,在目前为止,属于比较矛盾的供求关系。住宅产业本身所期望的是把高度工业化的技术引进住宅生产中,然而实际上住宅却不能象汽车生产那样进行高批量化。住宅产业今后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介于手工作业与工业化生产之间,取其两者的伏点而综合发展。 每个地方有其固有的文化,建造符合其环境和地区文化的高质量住宅,需要创造提供优质住宅配件集合体的系统,这也有利于发展与地方产业密切相关的中小企业。 基于这种思维方法的住宅配件随着性能逐渐改良,种类增多,包括完整的一户住宅所需的大型配件在内,形成完整的内部装修系统。近年来的“居住空间产业”经过了上述的历程,综合吸取了设计和制造方面的要求而发展起来。 住宅正逐渐由量变到质变转化,所谓提高质量就是提高居住空间的功能性。由于居住空间的功能性是由室内部分所左右的,因此室内的充实自然就成为当前面临的问题。 如何理解室内与建筑的关系,如果把建筑当作“外衣”,室内则是“内衣”既与人的肌肤直接接触,又在“外衣”与肌体之间充分发挥着服饰的功能,因此,内衣“ ”比起“外衣”来需要更加细微的设计。换而言之,室内设计乃是从建筑内部把握空间,根据空间的使用性质和所处环境,运用物质技术及艺术手段,创造出功能合理、舒适美观、符合人的生理、心理要求,使使用者心情愉快,便于生活、工作、学习的理想场所的内部空间环境设计。具体到现代室内设计,则尖从以下几个要点进行探究与思考: 第一、现代室内设计审美意识的重心应从建筑空间转向时空环境(三度空间+时间=四度空间),以人为主体、强调人的参与与体验。 第二、现代室内设计的审美层次应从形式美感转向文化意识,从过去的为装饰而装饰或一般地创造气氛提高到对艺术风格、文化特色和美学价值的追求以及意境的创造。 第三、现代室内设计强调关系学与整体把握。室内环境设计是整合艺术。它的诸要素之间关系的协调与把握是至关重要的。它应是功能组合关系的把握、空间、形体、色彩以及虚实关系的把握,意境创造的把握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协调。 第四、现代室内设计的创造手法为“一切皆为我用”。室内设计师又是艺术家,应当具有充分的想象力和造型能力,调动和使用各种艺术的、技术的手段,使设计达到最佳声、光、色、形的匹配效果,创造出理想的、值得人们

城市更新的开发模式与实施策略

城市更新的开发模式与实施策略 发表时间:2019-09-19T16:10:14.077Z 来源:《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11期作者:广东东莞 523000) [导读] 城市的更新发展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根据,对于政府、市场等更多利益的主题,但是因为目前我国并未形成相关的机制和政策,在一定的程度上对于城市改革的有效实施和资源的配置进行了在优化的问题,在这样的条件下,怎样变革城市发展的体制,有利推进城市的发展,是城市规划问题的重要方向。 陈振声(东莞市道滘镇规划管理所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进程,我国大部分城乡已经逐步迈入了规建阶段,从增量的方面进而实行了大量土地的利用和优化,同时城市建设是当前城市问题最为核心的重点部分,在快速的城市化建设中,为了增加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城市增长联盟受到质疑和挑战特此,文章对于城市更新发展的模式和实施的政策进行研讨,以便实现城市化发展和公平的最大化效益。 1、城市建设开发现状 1.1不科学的建设方式导致资源的浪费 因为传统的城市建设采取方式为工程大多数是通过政府的拨款,资金的缺乏问题而且没有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引起改建的过程中速度较慢,对于重新拆迁、安置以及标准不一致,在管理方面,因为部门互相之间的工作板块的衔接出现分割,形成改革完成后基础设施的配套不够完善,城市结构形态没有出现相应的举措[1]。于此同时,因为缺少全部的科学的城市规划问题,对于传统的盲目式的城市更新问题通过填补等方式进行开展,虽然重形式,但是缺少真正意义的开展,导致后续的项目开展受到影响,对社会资源造成极大的损耗,在很大程度上,导致环境的污染等问题。 1.2资源配置不合理限制了城市的更新速度 传统意义上的城市更新采取的是由国家、施工企业、设计人员方面的融合,此建设项目的开发方式在很大范围内实现了规建的效益,同时也忽略了对于公众问题的考虑,导致策划施工过程中没有准确的结合实际情况,而对于当下阶段城市更新的主要问题,是在城市更新治理方面对于政府的职能进行转变,优化服务的水平和程度。因此,要想实现行政机关方面的监管的作用,需要将社会整体的利益最大化为策略,打破单一的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 1.3宣传方式限制了城市更新开发的方式 因城市建设的流程比较繁琐,疏通实施的周期较长,在以往的利益共同体建设中,缺乏政府方面、施工单位以及居民等、相关的利益者之间有效的交流机制,形成公众互动的观念比较淡薄,没有做到让公众起到建设性建议,和决策的重要作用,目前公众的思想观念虽然得到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居民对于建设方面也缺少积极性,和利益主体的有效沟通。 1.4高强度的开发引起环境质量下降 城市扩建不是单一的空间上的重新建设,同时也是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的平衡和更新。当前我国的城市环境存在污染严重的问题,城市空气的质量低下雾霾较大,水体浑浊水污染严重,噪音污染也不断增加等。除次之外,因传统的城市规建中极度优先考虑经济的增长堆土环境的保护措施容易忽略等问题,单纯的依靠行政策略实现保护环境是非常局限的,基于此社会现状,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绿色能源技术的提议,广泛的受到了关注,通过功能建设,实施建设,交通建设等问题,实现城市更新建设和生态建设的相统一,是未来城市发展和经营的战略目标。 2、城市更新的开发模式和实施的策略 2.1遵循科学规划的城市发展观进行细化管理 在城市更新建设方面,城市资源的分配问题使得城市空间更新的资源质量加深,政府部门需要通过进一步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通过细化的工程建设,对于区域间的设施进行完善,强化环境保护意识,对于城市的构建和管理,通过科学规范的管理模式处理好自然生态和城市建设的关系,在城市的监管方面,需要通过对于城市进行不断的规建,达到规建、施工、监管撒方面的融合。因此,城市革新建设更需要重视高层建设的长久发展[3]。努力实现强效的城市更新体系,为城市革新的高效进行提供相应的政策依据,对于城市利益建设分配的问题,经过政府的指导和市场的运行,社会等方面的有效结合,强化城市更新建设的效益和进程。 2.2多元化建设参与城市的整体建设治理 城市更新建设的进程需要多方面的协作,也是多方位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包括了相关的环境、经济发展部门、营利组织、开发商、社区等多方面的利益,在压力型的城市化建设,管理层次的阶梯式和任职短期化的变动导致了城市管理方面的决策和执行的片面化,传统的政策引导、部门协作等相关环节,不能的职责之间、管理者只考虑自己的工作范围和居住的区域,导致了项目问题管理和城市更新管理的碎片化。因此要推动构建社会发展和城市发展跨区域的问题,需要时间对于原有的粗放型的城市更新进行分割和监管,实现多想的沟通模式,对于不同的主体之间进行有效的合作,实现多方管理之间的有效结合,凝结每个主体的智慧,为城市更新发展扩展新的思路[2]。 2.3构建民主更新体系 城市化更新公共监管问题不仅仅局限与多方面主体的参与,更需要对于多方面治理,社会运转,等相关机构进行综合全面的授权。以"同一个家园"建设为目标构建社会网络化的监管方式,因城市在更新的过程中成本较高,项目各阶段的资金分配有了更高的需求,当下的城市更新开发的模式在资金平衡目标方面,已经不是单一的物质环境改善为社会环境等各方面的目标综合更新,资金的来源需要充分的考虑供需之间的平衡,单纯依赖政府的投资和纯私营市场的主导不切实际,因此,要大力的推动政府-投资-社区之间的模式,构建公司合伙投资经营,公共部分和私营之间向结合的模式。同时,城市更新建设中需要建立经济利益共同体,减少城市更新方面的成本,因我国长期形成的管制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居民作为城市更新的主人,在政府管理、企业之间存在着较弱的模式地位,需要成立民主参与投票制度,健全城市网络化建设机制。 2.4更新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 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仅是体现在当下城市的更新,更重要是在城市建设发展中对于环境和能源的相互统一。同时需要对于城市文化底蕴、政治以及福利等多方面的资产进行转换。更需要注重城市空间资源的整治、公共服务意识、公共环境问题的补救、在城市化发展中需要促进城市文化机制建设,杜绝为了商业利益进行多元化的活动开发,需要达到当前文明规建和城市文化底蕴保留的发展决策,在完善城

城市空间特色规划探索——以扬州市为例

城市空间特色规划探索——以扬州市为例 [摘要]城市空间特色规划是应对文化趋同现象的需要。本文基于城市设计的视角,以扬州市为例,深入分析扬州市的空间特色资源要素,将扬州的城市特色凝练为“古、文、水、绿、秀”等五大方面,构建了“一区、一轴、一带”的城市特色空间结构框架,并对重点空间特色区域提出具体的控制与引导要求。 [关键词]城市特色;空间规划;扬州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convergence phenomenon, Characteristic Planning of Urban Space becomes a desirable response to practical need nowadays. B ased on Yangzhou city, this study took the perspective of urban design and then conducted an in-depth analysis on spatial elements of characteristic resources. Furthermore, Yangzhou’s city features were summarized as five main aspects including ancientry, culture, water, green, and elegance, and an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of “one district, one axis, and one stripe” was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previous study. In the end, some specific constraints and codes were introduced and illustrated for significant characteristic spatial regions, which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and design references for future application. Keywords:Characteristic Planning; Urban Space; Yangzhou 1引言 时下,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整体,经济全球化在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伴随着文化趋同的现象,地方性的传统文化特质逐渐消失,作为文化物质载体的城市空间越发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越是地方的就越是世界的”,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普遍价值共鸣和反思。挖掘城市特色要素,将空间形态塑造与城市文化内涵相结合的城市空间特色规划在此背景下营运而生。 扬州地处江苏中部,长三角核心区域北翼,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夫差开邗沟通江淮,并在蜀冈上修筑“邗城”,从此开始了扬州城的历史。漕运之便,惠泽运河两岸,扬州城便是运河城市中最为典型的一个,在2500年的历史长河中,扬州历经汉代兴盛,唐代繁盛,清代鼎盛的三度辉煌,造就了扬州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及精致秀美的城市空间气质。然而,经济全球化发展浪起云涌,对

城市公共空间活力的营造

城市公共空间活力的营造 王 江 摘 要:通过对重庆的街道空间和城市广场空间所营造的空间活力的分析和研究,探讨了城市公共空间活力营造的影响 因素及解决方式,并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运用到城市空间设计中,从而丰富空间的生机和活力。关键词:街道空间,广场空间,活力营造中图分类号:TU984.11文献标识码:A 在城市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城市空间的活力对活跃整座城 市、调动城市居民的生机起到重要作用。并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运用到城市空间设计中,来丰富空间的活力性、趣味性等。 文中以街道空间、广场空间这两种城市公共空间类型的活力性营造作为重点来进行阐述。 1 街道空间活力的营造 城市街道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城市的框架,同时, 它也是展示城市地域文化的平台,与人们的生活是不可分割的。 1.1 街道活力的内涵 街道从表面字意上理解就是人们通行的通道,是聚集人流、人们行走活动的场所。它是居民在漫长历史中建造形成的,体现 着人们对时间、空间的不同理解。街道空间活力性的营造关键在 于创造具有场所感的各个空间,就要求“以人为本”,促使设计回 到人们居住生活本身,从而发现使用者的需求。生活化的场所空间,才是具有无限生长力的城市空间。1.2 重庆街道空间的特征及活力体现 对重庆独特的山地城市空间的分析,可以从中发现街道是整 座城市的必要空间,它所持有的山地地形的原因决定城市的街道 是随地形高低起伏,忽明忽暗,从而形成宽与窄、自由转折等一系 列“阴角”空间,且穿插在其中的休息平台、院、坝看似不具广场的特性,但却发挥着广场的功能,使广场的活力性和生活趣味性洋溢在街道空间中,并与城市人文特色和谐统一。 1.3 以重庆市七星岗周围居住区为例(见图1 ) 该区域街道的活力具有以下特点:街道空间趣味性、绿化环境因素、人的活动参与性。从实地调查中可知,该片区的街道功能不再是纯粹的通行,而是由居民赋予了更为生活化的功能,使其成为人们休闲、娱乐、邻里交往的场所,这与长期居住于此的人们日益形成的生活习惯密不可分。由于山城地形高差的巨大变化使居住区形成了丰富的上下空间和局部放大空间,且街道周围的建筑随着地形的变化而进行建造,从而出现了街道空间的多样性、层次感及立体感的特性。街道中所产生的复杂的“阴角”空间和对景效果,再加上放大空间中所穿插着绿化的点缀,形成强弱不一并伴有节奏感的“街道中心”,吸引周围不同类型、不同数量 的人参与到街道空间的活动之中,从而使整个街道空间充满活力和生机。 由图1可看出,只要是放大的街道步行空间以及“阴角”空间,就会成为附近居民主要的室外活动、娱乐空间。这无疑创造了该片区居民的生活趣味性,同时也有效地利用了一些城市边角空间,给居住、街道等这些原本单一的模式赋予了新的活力及空间诠释,也使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交往更为密切。 2 广场空间活力的营造及其特征 城市广场是以开敞的空间实体形式而存在的,并且这种形式 是以周边的建筑为环境依托所形成。广场从空间构成上来说具 有4个特征:广场明晰的边界(建筑立面)、有序的封闭空间、明确的空间领域(地面铺装直至边界)、和谐统一的建筑群。由此,建筑、环境、色彩等也就成为了广场活力性的重要组成部分。2.1 建筑因素建筑围合对于整个广场空间来说,它是广场空间的“底”,也 形成了广场的边界,界定了广场的范围。不同建筑的体量给活动于此的人群所带来的建筑舒适感、空间尺度感是不同的,从而也会形成不同的城市广场活力空间。2.2 环境因素 环境小品及广场绿化也是广场活力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小品丰富了广场空间的可识别性,也为在此购物、休闲、娱乐、活动、交往等等的各类人提供了必要的活动空间,丰富广场环境并活跃了气氛。绿化环境是城市生态环境的空间构成,可对行走路径等进行引导及划分,能缓解人们的精神疲劳,同时也是纳凉避暑的场所,是活跃广场空间的要素。 2.3 城市色彩因素 不同性质的广场空间,具有不同的色彩特点,它是从所处区 域的环境中生长出来的,周围环境及建筑的色彩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心情及其活力性的调动。 2.4 以重庆市沙坪坝商业中心的三峡广场为例 广场周边的建筑高度与嵌入其中广场的尺度比例宜人,利于 人们的活动及娱乐的心理。根据观察,三峡广场上的活动是极其丰富的,能充分调动人们参与的积极性,使人们在扩大化的范围内进行交往。1)该区域人们的主要活动是休闲购物;2)文艺表演及水幕电影等群众观赏性活动,形成了多样的城市空间活动环境,产生强烈的内聚效应;3)广场中心的一些附属设施及小雕塑也成为人们聚集在一起进行娱乐和交往的空间,更体现了强烈的亲和性;4)各大商场在其入口广场上所举行各种商品促销活动和文艺表演,这些场所层次分明、场地开阔、集散便利,既保证了广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