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1古代文论第一章

1古代文论第一章

1古代文论第一章
1古代文论第一章

古代文论第一章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先秦文论指周至战国时期的___________,这一时期的文学既有原始社会的神话传说,歌舞乐三位一体,又有周代诗歌总集《____ 》和屈原的《____》,还有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

2. 《论语·为政》篇记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___________。'”3.《毛诗大序》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发乎情,___________”的原则。

4.《孟子·公孙丑上》记孟子说:“我知言,我善养我___________。”提出了

“___________”说。

5. 孟子对儒家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在于他的“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以及

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的文学批评方法。

6.“____________”的文艺思想,也可能导致以礼仪束缚文艺,取消文艺的独创性,压制个人情感的抒发,从而窒息文艺的勃勃生气,这也是荀子文学观消极的一面。

7.在论述大道玄奥、莫测、难明时,《老子》第四十章云:“大器晚成,______,___________”,给后来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以深刻的启发。

8.《庄子》书中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艺术创作论。

9.《庄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鱼,___________;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这里提出了在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上著名的

"___________"论。

10.《______》的最显著特点是兼容了儒道两家的思想,成为实行___________的最早的成功典范。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诗言志”

2.“美刺”

3.“兴观群怨”

4.“文质彬彬”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简要回答先秦文论的主要成就

2.简要说明庄子的“虚静”说

3.简要说明孟子的“知言养气”说

4.简要阐述《毛诗大序》的诗“六义”说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分析材料并论述: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毛诗大序》语)”

1.把上面这段文字翻译成白话文。(5分)

2.这段文字说明了《毛诗大序》的哪些学理论批评观点?(10分)

(2)孔子如何论述诗的社会作用(结合“兴观群怨说”)(10分)?并举例说明“诗可以怨”对我国古代诗歌创作产生过什么样的积极影响?(5分)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 文学理论批评,诗经,楚辞

2. 思无邪

3. 止乎礼义

4. 知言,养气

5.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6. 以道制欲

7.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8. 虚静物化

9. 得鱼而忘筌得意忘言

10. 易传儒道互补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答案参见教材第48页。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 第一,文学观念的萌芽。

第二,以儒家诗论为中心的文学批评的形成。

第三,诗言志——开山的纲领。

2. “虚静”说是中国古代有关创作构思的理论。“虚静”,最早是老子在《道德经》里提出“致虚极,守静笃”的说法,庄子极大地发展了老子的“虚静”的学说,认为它是进入道的境界时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精神状态,《庄子?大宗师》说:“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庄子的“坐忘”就是“虚静”,是要使人忘掉一切存在,也忘掉自己存在,抛弃一切知识,达到与道合一。庄子认为虚静必须在“绝学弃智”的基础上方可达到,然而也只有达

到虚静,才能对客观世界有最全面最深刻的认识,才能自由地进行审美观照,艺术创造力才最为旺盛,才能创作出和造化天工完全一致的作品。庄子的“虚静”说对后世影响极大,后世的文学家和文学理论家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庄子的“虚静”说的影响。

3. 这是孟子在《孟子?公孙丑上》中提出来的,篇中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的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具有高尚道德品质而形成的一种崇高的精神气质蕴涵),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这种思想影响到文学创作,就特别强调作家要加强自己的人格修养,然后才能写出好的文学作品。孟子的“知言养气”说抓住了人的最本质的人格蕴涵,被后人在文论中广泛引用,形成了中国文论史上以气论文的悠久传统,对中国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4. 《毛诗大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本来风雅颂是《诗经》的分类,赋比兴是《诗经》表现方法,《毛诗大序》赋予“六义”的新说法。根据上下文的意思,风,指诗有教化臣民,并有表达臣民心声、讥刺上政的作用;赋,指铺叙直说的写作方法;比,是比喻;兴,起的意思,“先言他物一引起所咏之辞也”,有一种“感发志意”的作用;雅是正的意思,“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颂是赞美神明的歌舞曲。它在解释风、雅的意义时,接触到了文艺创作中个别表现一般的概括性以及典型性的特征。“六义”说在经学史上的影响大于它在文学批评史上的影响。

四、阅读下面这段文论并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

(1)把上面这段文字翻译成白话文。(5分)

译文:诗,是表现情志的,放在心里就是情志,用语言表达出来,就成了诗歌。情志在心里受到感动,因而形成诗歌语言,如果语言不足以表达情志,就会咨嗟感叹,咨嗟感叹还不足以表达,就要引声长歌,引声长歌意犹未足,那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手舞足蹈了。

(2)这段文字说明了《毛诗大序》哪些文学理论批评观点?(10分)

答:首先,这段文论主要提出了“情志统一”的说法。说明诗歌是由情感而产生的,人们心里的的“志”(情感)由于受到外物的感动就会发出语言,这种语言就是诗歌。《毛诗大序》强调诗歌是“吟咏性情”的,虽然它在情志关系上更重视“志”,但它正确的强调了“情”在“言志”上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情和志是统一融合的。另外,这段话还指出了古代诗(“言”)、歌、舞三者也是统一的。

2、孔子如何论述诗的社会作用(结合“兴观群怨说”)(10分)?并举例说明“诗可以怨”对我国古代诗歌创作产生过什么样的积极影响?(5分)

(1)首先,孔子论诗,强调“兴观群怨”说。“诗可以兴”,在孔子看来,就是诗对读者的思想感情有启发、激奋和陶冶感染的作用,进而引导和推动人们去发展、完善人性。这说明孔子对诗的情感特质和美感作用有着明确的认识。

“诗可以观’,是说读者通过诗可以观察社会、了解社会,可以考察政治的得失好坏,可以懂得风俗的盛衰兴替。这表明孔子对诗的认识作用的充分肯定。《礼记·王制》中有“采诗观志”的说法,但这仅仅局限于统治者采集民歌,以考察政治得失、民风良莠,带有明显的政治目的,属于一种政治制度。而孔子所说的“诗可以观”,角度与此不同;着眼于诗本身的作用。“观”的作用,不限于统治者,一般读者都可以从诗中获得对社会、政治、风俗的了解和认识。

“诗可以群”,是说学诗可以使人们互相启发、互相抵砺,和睦相处而又不至于放荡。孔子强调“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要求人们互爱互助,和谐交往,认为只有在这种社会伦理关系中,人们才能更好地生存发展,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诗可以怨”,是说诗可以用来批评政治,也就是肯定诗具有批评、讽刺的作用。但这种“怨”又不仅仅局限于对政治的批评,也包括社会其他生活方面的内容。且这种“怨”的情绪可以通过写诗来抒发,同样也可以通过读诗,与诗中表达的“怨”产生共鸣同感,从而使之化解、消散。

其次,“兴”、“观”、“群”、“怨”四者各有侧重又相关联,是诗的最重要最基本的作用。

(2)“诗可以怨”对我国后世的文学创作,特别是诗歌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我国古典诗歌的批判现实的优良传统。后世的许多诗人的作品都有批评现实社会不良倾向的内容,而屈原、杜甫、白居易等人更是在主观或客观上把“诗可以怨”作为自己创作的主要内容或主要追求目标。即使到了现代,许多进步诗人,如郭沫若、闻一多、艾青等的许多批判黑暗社会的黑暗政治的诗歌作品都可以说或多或少地、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了“诗可以怨”的影响。而在文学批评史上“诗可以怨”也成为批评诗歌作品的一个重要标准,成为文学理论批评的一个重要理论。

《西方文艺理论史》思考题(修订)

《西方文艺理论史》复习思考题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陈文忠 绪论 1、西方文论的历史进程可分哪几个阶段? 2、西方文论的功能形态可分哪几种类型? 3、为什么说20世纪是“批评的时代”? 4、为什么要学习西方文论史? 第一章古希腊文论 1、古希腊文论有那些特点? 2、古罗马文论的发展分哪几个阶段? 3、简述柏拉图的美学观和文论观。 4、简述亚里士多德《诗学》的基本内容。 5、简述亚氏“摹仿说”的理论内涵。 6、简述亚氏悲剧论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古罗马文论 1、简述贺拉斯《诗艺》的理论框架。 2、简述贺拉斯《诗艺》的主要贡献。 3、谈谈中西艺术功能论的学理异同。 4、简述朗吉努斯《论崇高》的理论框架。 5、简述朗吉努斯《论崇高》的主要贡献。 6、简述“崇高”在西方文论史上的演变。 第三章中世纪文论 1、如何理解西方的“两个世界”和中国的“一个世界”? 2、简述中世纪文论的基本特点。 3、简述《圣经》的基本内容及“旧约”和“新约”的含义。 4、简述“教父哲学”教义和“经院哲学”特点。 5、简述普诺提诺的基本学说。 6、简述奥古斯丁《忏悔录》的内容及对西方忏悔体文学的影响。 7、简述奥古斯丁的文艺美学思想。 8、谈谈你对基督教哲学精神价值的理解。 9、简述厄里根纳的文艺思想。 10、简述阿伯拉尔的文艺思想。 11、谈谈但丁“诗的四义说”的含义和意义。 第四章文艺复兴与新古典主义文论 1、简述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论观念。 2、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强调形式技巧原因何在? 3、为什么说“对艺术的欣赏是对克服了的困难的欣赏”? 4、简述西方古典文论发展的三个阶段。 5、简述新古典主义文论特点及发展。

西方文论

论西方文论史上不同历史时期文学理论的不同侧重 摘要:流传于以欧洲为主兼及北美的西方世界的文学理论即西方文论,它以西方哲学为基础,通过西方美学,与西方文学艺术的发展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纵观西方文学理论发展的历史过程,其线索和脉络可以大致分成为“四大时期”,每一时期都有着不同的理论主导和侧重。不同时期的文学理论所关注的问题不同,理论的焦点也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然而文学活动四要素却始终贯穿于其中并主导着文学理论的发展推进。 关键词:西方文论四要素发展分期侧重 西方文论是一个与东方文论相对的概论,指的是以欧洲为主体的、包括北美的广大地区的文学艺术理论,一般说来是以西方哲学为基础,通过西方美学与西方文学艺术的发展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它是对文学创作和欣赏实践的总结,也是对文学本身及其要素、结构、功能等方面进行思考的结晶。美国当代文艺理论家M .H .艾布拉姆斯(M .H .Abram s)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了文学四个要素的著名观点,认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总是由作品、艺术家、世界( 自然、生活) 、欣赏者等四个要素组成的,这种对文学活动的分法为人们普遍接受。而统观西方文论史,文学理论的不同时期所关注的问题不同,理论的焦点侧重也是随着时代的的变化而变化。

一、文学活动的四要素及其关系 文学活动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所从事的文学创作、接受、研究等活动的总称。美国当代艺术家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中提出文学活动应由四个要素构成:世界、作者、作品、读者。这四个要素在文学活动中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整体关系,它们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活动系统。 (1)世界是指文学活动所反映的客观世界、主观世界。世界是文学活动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它不仅是作品的反映对象,也是作者与读者的基本生活环境,是他们通过作品产生对话的物质基础。 (2)作者则是文学生产的主体,他不单是写作作品的人,更是以自己最独特的审美体验通过作品传达给读者的主体,文学活动也是一种作者的感情表现活动。 (3)作品,作为显示世界的“镜”和表现主观世界的“灯”,作为作家的创造物和读物的对象,是使上述一切环节成为可能的中介,作品既是作家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显示,又是读者接受的对象。 (4)读者,他作为文学接受的主体,就不只是阅读作品的人。而是与作者共同生活在世界的活生生的人,他们通过作品而进行潜在的精神沟通,只有经过作者阅读鉴赏,作者创作的文本才能实现其价值。 二、西方文论史的发展分期 西方文论发展的历史过程,其线索和脉络可以大致分成为“四大

古代文论(先秦至唐代)

绪论 一、中国古代文论学科性质 中国古代文论是以中国两千多年来关于文学理论批评的文字材料为对象,系统的总结古人对文学的认识史,阐释古人提出的文学理论范畴、术语,分析古代文论形成发展的社会文化原因,追问它对中国文学历史的作用以及它在今天的意义和价值的学科。 综合性;中国古代文论具有多学科综合的性质:它可以看成是——中国古代美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散文,中国古代诗歌,中国古代经典作家,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国古代汉语等多种中国古代文化精髓的最有效、最生动的载体。 分散性:古代文论的研究对象是用文字固定下来的古人关于文学的看法、评论,这些文字材料极端丰富又极端芜杂。除《典论?论文》、《文赋》、《文心雕龙》、《诗品》、《沧浪诗话》、《诗薮》等少数著作,古代文论的材料大多零散、片段:或见之于朋友书信、随感零札;或见之于史传碑志、序跋笔记;或二三好友茶余饭后,围炉夜话,论文论诗等。 直觉体验性:思维方式上,古人对文学的评论往往采用直观领悟和内省体验的方式。这和中国哲学的思维方式密切相关。西方注重对客观世界的理性认知,中国哲学注重人的内心修炼。儒家追求内心世界的“乐”与“和”,道家追求描写世界的“忘”与“适”,玄学追求兴会与神思,禅宗追求自性与顿悟,心学追求良知与童心,都是讲内心应修炼到何种状态,才能更好地领会冥冥之中的宇宙之“道”,讲的都是一个直觉体验的问题。(中医阴阳调和望闻问切西医检查科学) 隐喻性:在思维成果的表达方式上,古代文论家多采用精炼含蓄的语言,强调文学心得的具体可感性和理性启悟力。这又与中国哲学的为学方式密切相关。中国哲学著作,不像西方哲学那样长篇大论,而多是通过一些具有象征和隐喻意义的格言来表达。中国哲学家只要求这些言辞能够刺激人的想象力,使人们在想象中直接洞达道体。这就使哲学思维成果的表述,长于诗的韵味和想象的驰骋,而不重视形式化的逻辑推导。中国哲人认为,言辞既是传道的必要手段,弄不好也可能是横在道与接受者之间的一道屏障。他们是说,人们一旦执着于语言文字,不能超越文辞进入圣人之心,就必然只会寻章摘句,陷入繁琐的名言分析。他们因此而倡导“修本废言”,以无言见天地之心。 功利性:受中国文化实用性的影响,古代文论带有鲜明的功利教化色彩。春秋战国时代,人文混一,文学独立的价值和自觉的意识尚未形成,严格意义上的文人也不存在,写作常常是一种政治活动,《史记》:“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政治者也。”汉代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中国社会的正统意识形态,儒家重功用、重教化的文艺观便成为中国古代文论中占主导地位的观念。它具体表现为创作上提倡诗言志,内容政治化、伦理化;文学批评中形式主义很少构成思潮。由于以上的特点,决定了古代文论范畴、术语、命题的模糊性、具象性和多义性特点。中国古代批评家常用直观取象的方式,从自己的人生经验中拈出一二术语,借助于感性对象的突出特点使人领悟其所要表达的审美内涵。比如“味”原指味道,味觉,后引申为评论作品,人品。“清”味觉,后指人品。 二、古代文论的哲学思想背景 儒道释三家思想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交融 1、儒家哲学和社会价值标准;如兴观群怨说、文以载道说——以政治教化为中心。 2、道禅哲学和审美价值标准:如意境说、妙悟说——以审美为中心。 三、古代文论的历史分期 古代文论和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一样,不是以推翻或批判前说为前提,而是在述旧中创新,其基本的内核很少改变。(与西方不同)这就使中国古代文论的发展具有滚雪球似的特点,基本问题并非层出不穷,但是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却随着社会、文化和文学的发展不断丰富,是中国古代文论成为由这些独特问题构成的知识体系。 根据中国文论的基本问题,我们这学期分四个阶段来梳理中国古代文论的发展线索。 第一阶段:中国古代文论的源头和背景(先秦两汉)——诸子百家 第二阶段:中国古代文论的创建(魏晋南北朝)——魏晋玄学 第三阶段:中国古代文论的发展与徘徊(唐至明中叶)——佛学和禅学 第四阶段:中国古代文论的总结和拓展(明清)——启蒙思潮

外国文学 第一章古希腊罗马文学

第一章古代希腊罗马文学 概论 欧洲古代文学包括古希腊文学和罗马文学。古代希腊文学是欧洲文学的源头。古希腊、罗马文学是西方文明的摇篮,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 第一节古希腊文学 古希腊文学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的文学,是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文学,是这种社会状况的反映。古希腊文学还为欧洲和世界文学树立了文学原型。两个永恒的主题:power,love。在叙事形式上创立了许多的形式,为世界叙事形式树立了原型。Epic,myth。 古希腊文学的发展过程 (一)第一阶段:公元前十二世纪——公元前八世纪,这一时期,古希腊由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出现最早的希腊文学,被称为“荷马时代”。主要文学成就是神话和荷马史诗。 (二)第二阶段: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6世纪。这一期间出现了各种创作,但影响不大,成就不高。主要文学形式是抒情诗。代表人有:萨福、品达等。 赫希俄德的《神谱》属于叙事诗。抒情诗主要歌颂爱情 (三)第三阶段: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4世纪。被称为古典时期。这是希腊奴隶制全盛时期,也是古希腊文学史上的黄金时代,成就最高,主要是古希腊的戏剧、文学理论。(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四)第四阶段:公元前四世纪之后,奴隶制国家衰落,被称为希腊化时期,主要文学形式是新喜剧,代表人物有:米南德、阿里斯多芬等。文学崇尚修辞技巧,内容贫乏。 一、古希腊神话 (一)、希腊神话的内容 主要包括神的故事、英雄的故事。 1神的故事 (1)前奥林匹斯神系:宙斯在奥林匹斯山上建立神族以前的神的故事。 突出的特点:人吃人:女人起很关键的作用:乱伦。 主题:反映了原始社会早期的母权社会的社会状况。

地母盖亚→乌拉诺斯(第一代天神) 地母盖亚和第一代天神乌拉诺斯→克罗诺斯(第二代天神) 第二代天神克罗诺斯和瑞亚→宙斯 (2)奥林匹斯神系:反映了原始社会后期父权社会的社会状况。 神的故事就是开天辟地、神的诞生、神的宗谱、神的活动、人类的起源性都属于神的故事。 2英雄的故事 (1)特点:希腊神话中的英雄比较独特,一般都是神和人结合产生的。 (2)英雄的代表: 二、《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是西方最早的文学作品。由《伊利亚特》(《伊利昂纪》)和《奥德赛》(《奥德修纪》)组成。 《伊利亚特》的题裁是一场战争:阿克亚(希腊)任何特洛伊人的战争,持续了十年。这是关于战争的传说。 《伊利亚特》直接写了战争,是神话与现实的结合。 《荷马史诗》的艺术特色 为西方文学树立了原型 1故事性很强是《荷马史诗》的特点之一,娱乐性非常明显。 2以一个人的一段经历来结构作品的。 (1)《伊利亚特》以阿基琉斯的精神经历(2次愤怒)为线索来结构作品的。第一次愤怒(开始)→第二次愤怒(结束) (2)《奥德赛》以奥德修斯自己海上的漂泊,与求婚者的斗争,他的生活经历为线索把这些故事串起来。

《西方文论史》考试复习

《西方文论史》考试复习 名词解释: 1、悲剧 “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的、完整的、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中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诗学》第六章) 2、“卡塔西斯”作用 亚里士多德关于悲剧审美效果的中文音译,朱光潜译为净化,罗念生译为陶冶。净化,指通过悲剧观赏,使过分强烈的情绪因宣泄而达到平静,从而恢复和保持心理健康。陶冶指的是通过悲剧欣赏,使过分强烈的情绪得以疏导,过弱的情绪得以激发,使情绪强弱适度,以有利于身心健康。综上,可以解释为通过悲剧观赏,使情绪强弱适度,有利于身心健康。 2、崇高的含义 文章风格的审美性质,如高洁、深沉、不同凡响的意味,激越的热情、豪迈的气概、高超的文采等。 ! 3、启蒙主义 启蒙,“启迪”、“照亮”之意,启蒙主要指要用近代科学的理性光辉照亮民众头脑,启迪民众心灵,以建立自由化的理想王国,故称启蒙运动。 4、德国古典文艺美学 18c末19c初,德国先后出现了一批著名的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如康德、席勒、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等,他们开创了西方近代美学的高峰时期,史称德国古典文艺美学。 5、天才 康德认为,“天才是天生的心灵禀赋,通过它自然给艺术制定法规”;“天才就是:一个主体在他的认识诸机能的自由运用里表现着他的天赋才能的典范式的独创性。”特点:独创性、典范性、自然性、不可模仿性。 简答,论述(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 1、) 2、评价柏拉图 唯心主义诗学的奠基人:提供了重要的诗学概念:理式和灵感;艺术不同于技艺;艺术是自然的模仿;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艺术的政治功用;艺术内容的重要性;对话体写作泽及后世;审美经验积淀的重要性;美的普遍性等。不足:神秘性;贵族性;否定模仿的艺术;否定艺术主动性和创造性;否定俗世情感等。 3、柏拉图的艺术本质论 A、模仿的艺术:理式的模仿的模仿和影子的影子。启示:最早喻艺术为镜子,开镜子说之端;在否定的意义上强调艺术要真实。 B、回忆的艺术:艺术是人们对前世审美经验的回忆。其重要性:艺术与技术不同;艺术是灵感的创作;暗含了审美经验积淀的思想。 4、康德关于美的分析 A、质上看,美是无功利的快感; B、量上看,美是不凭借概念而普遍令人愉快的; ·

第一章先秦

单元一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时期 先秦时期,从中国历史的开端至秦统一前,约170万年前----公元前221年,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初步形成三个历史阶段。 一、主线及其相关的主体知识 1、原始社会自大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开始到约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止。 历经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两个阶段。元谋人是已知的我国最早的的远古居民,北京人是原始人群时期的典型代表。氏族公社又分为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两个阶段。距今约三万年的山顶洞人已进入氏族公社。母系氏族公社繁荣阶段的典型使黄河流域的半坡文化和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则是父系氏族公社的典型。原始社会走向解体,则体现在黄帝、炎帝和尧、舜的传说中。 无论是原始人群向氏族公社的转化,还是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的转化,以及原始社会的解体的根本原因都是生产力的发展。 2、奴隶社会自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开始到公元前476年春秋时期结束为 止。历经夏、商、西周、春秋四个阶段。 禹建立夏朝,建都阳城,统治中心在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夏朝的建立,中国进入了奴隶社会。禹子启由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西周的井田制是一种国有〔周天子〕土地制度。分封制是西周分封诸侯的制度。西周初分封的重要诸侯国:齐、鲁、燕、卫、晋、宋等国。 夏、商、周三代被称为“青铜时代”。商周是青铜时代的繁荣时期。由于生产力有显著的提高,此时的社会经济、交通、城市建设都有较大的发展。 3、从公元前475年始到公元前221年止的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开端。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期。这一时期,战争频繁,诸侯争霸,民族不断融合。特别是通过改革和变法,确立了封建赋税制度、土地所有制度、中央集权制度和相关的法律制度,从而使社会顺利地跨入新的封建社会时期。 铁器时代的到来,标志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牛耕的运用,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社会经济出现了飞跃发展的态势。 二、重点知识及典型例题 1、夏商西周更替

先秦文学 试题与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 第一编先秦文学 第一章上古神话 一、熟读《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鲧禹治水》、《黄帝擒蚩尤》、《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 二、解释: 1、神话:上古先民用幻想以不自觉地艺术方式对自然社会生活的解释,用想象表达先民征服自然的强烈心愿和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属于人类早期不自觉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创作,是原始文学的重要形式,后世文艺的土壤。 2、神话的历史化:把神话看成历史传说。即把天神下降为人的祖神,把神话当作事实看待,构成一些虚幻的始祖及发展谱系。在世界其他民族文化史中或多或少均有体现。 三、填空 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最多的著作是:山海经 2、神话的主要内容包括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发明创造神话。 3、中国著名的四大神话是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嫦娥奔月,保存在《淮南子》。 四、简答 1、神话所蕴涵的民族精神是什么? 体现了深重的忧患意识;具有明确的厚生爱民意识;体现了先民的反抗精神。 2、神话的主要思维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①神话思维实际上是一种象征性或隐喻性的思维。 ②神话思维具有以己观物、以己感物的特征。 ③神话思维是一种具体、形象的思维。 ④神话思维伴随着浓烈的情感体验。 五、论述

根据你所阅读的神话故事说说中国古代神话的主要内容(不少于500字)。 神话的主要内容包括创世神话(盘古开天辟地,这是一则典型的卵生神话,认为宇宙是从一个卵中诞生出来的)、始祖神话(《淮南子?览冥训》女娲补天,显示出她作为宇宙大神的重要地位,女娲不仅有开辟之功,也是人类的创造者)、洪水神话(《山海经?海内经》鲧禹父子治水,集中反映了先民在同大自然作斗争中所积累的经验和表现出的智慧)、战争神话(《史记?五帝本记载》黄帝经过阪泉之战而大胜炎帝,导致了炎黄两大部族的融合,华夏民族由此正式形成)、发明创造神话(后羿是神话传说中弓箭的发明者,也是一个神射手)。 第二章《诗经》 一、背诵和默写篇目:《关雎》、《氓》、《采薇》、《蒹葭》。 二、解释: 1、风雅颂:根据音乐、地域不同的分类;风指音乐曲调,国风指诸侯各国地方特色的乐歌,15国风多民歌;雅即正,指朝廷正乐,西周王幾的乐调。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为朝会宴享之作;小雅多个人抒情;颂,宗庙祭祀之乐,多舞曲,较舒缓,分鲁商周。 2、赋比兴:赋比兴是诗歌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方法,赋就是铺陈直叙,即是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的表达出来。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个事物来做比喻。兴就是触物兴词,客观事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歌唱,所以大多在诗歌的发端。 3、四家诗:《诗经》到汉代流传甚广,出现了今文的鲁诗、齐诗、韩诗和古文毛诗,后世称其为“四家诗”。其中鲁诗出自鲁人申培,齐诗出自齐人辕固,韩诗出自燕人韩婴,毛诗出自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 三、填空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305篇作品。 2、《诗经》本来只称《诗》,或连其诗篇数称诗三百,后世儒家尊之为《诗经》。 3、《诗经》是按风、雅、颂三类编排的,一般都认为它们是根据音乐的不同来分类的。 4、《诗经》共有周南、邵南、邶风、卫风、秦风等十五“国风”,共160篇。 5、《诗经》中的“雅”分大雅和小雅,前者有31篇,后者有74篇,共105篇。

西方文艺理论史复习资料

一、古希腊的文艺理论: 柏拉图的文艺对话录 1、柏拉图的文艺理论分为“理式论摹仿说”“文艺的社会功用说”和“灵感说”三个部分。 ①理式论摹仿说:A、“理式”的基本含义:“理式(IDEA)”论——哲学体系的理论基石;“理式”——超时空、非物质、永恒不灭的本体;理式由神创造,这个精神的理式世界创造了现实世界,现实是和天上的理式世界相对应的。;“最高理式”就是创世主 B、文学艺术是理式的摹仿的摹仿(文艺是自然的摹仿,自然是理式的摹本和影子)——把画家叫做“摹仿者”或者“影像制造者” C、理式论摹仿说的唯心主义本质与理论价值: a、首先,理式论摹仿说,从本体论再说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但从认识论来说却是反映论。 b、其次,理式论摹仿说在对文艺真实性的否认中,隐约见出了对文学艺术的共性方面分的要求。 ②文艺的社会功用说: A、理想国的建设与文学艺术:《理想国》——柏拉 图所设想的建立和治理公家的政治纲领,按照理式世界设计的人间理想国家的蓝图。(人的灵魂——理智、意志和情欲,意志和情欲应该受到理智的制约。)

B、摹仿的艺术的三条罪状 第一条:摹仿的艺术与真理隔着三层、诗人没有真知识,不能把握真理。 第二条:摹仿的艺术以虚构的谎言亵渎神明、贬低英雄,为青年做坏事提供辩解的理由。 第三条:诗人为了讨好观众“摹仿人性中低劣的部分”,助长人的“感伤癖”“哀怜癖”,摧残人的理性,使“城邦的保卫者”失去勇敢、镇静的精神品质。 C、对审美教育的重视与政治第一的文艺标准 ③灵感说: A、灵感的基本含义(热情的磅礴):柏拉图式古希 腊早期“灵感说”之集大成者,把“灵感”集中运用到文艺创作和欣赏方面,认为一个艺术家能否创作出伟大的作品,关键在于它是否能获得灵感。 B、柏拉图对灵感的解释(神灵附体、迷狂、灵魂回 忆):柏拉图的灵感说包括三个方面:灵感的源泉、灵感的表现和获得灵感的过程。 首先,柏拉图对灵感的源泉的解释主要是“神灵附体” 第二,灵感的表现是迷狂 第三,灵感的获得过程是灵魂对阵善美的理式世界的回忆 C、灵感说显示出柏拉图理论的矛盾及其价值

第一章先秦文论.ppt.Convertor

第一章先秦文论 概述 第一节儒家的文艺观 一、“诗言志”——中国文论“开山的纲领” 《尚书·尧典》:“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形态:礼乐歌舞,诗乐不分家。 ●功能:乐教——教育胄子,表达生命、和合群体、沟通神人 ●审美理想:和 ●诗“以声为用”(诗歌生命的功能活力通过声音节奏的起伏变化而发挥体现。比较:以义为用。) 1.“诗言志”揭示了诗歌表现思想情感的特点,是对诗歌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对中国文学重抒情、重表现的传统的形成,有不容低估的意义。 ●孔颖达《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正义:“在己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也。” 2.“志”作为以理性为导向的情感心理,在礼乐文化传统中,长期以来被解释成合乎礼教规范的思想,偏重于社会群体的理性规范。“诗言志”对后代文论主张以理节情,强调诗歌的教化作用,也有直接的影响。 3.“诗言志”是对先秦歌诗观念的高度概括。 (1)《诗经》《楚辞》作者的自述 “惟是褊心,是以为刺”(《魏风·葛履》) “王欲玉汝,是用大谏”(《大雅·民劳》) “吉甫作颂,其诗孔硕,其风肆好,以赠申伯”(《大雅·崧高》) “心之忧兮,我歌且谣”(《魏风·园有桃》) “介渺志之所惑兮,窃赋诗之所明。”(《九章·悲回风》) (2)在先秦,“诗言志”是普遍的观念。 《庄子·天下》:“诗以道志。” 《荀子·儒效》:“《诗》言是,其志也。”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诗以言志。” ▲“诗言志”的内涵不仅包括作诗明志,还包括朝政上献诗陈志、外交上赋诗言志,官府采诗观风,士大夫观乐观志、讲学教诗明志,著述引诗证志等。 ●“诗言志”是我国诗学的生命本根,它奠定了我国诗学的基本取向,蕴含着我国诗学的整体建构,是我国诗学“开山的纲领”。 ▲参考书:朱自清《诗言志辨》 二、孔子的文艺思想 (一)兴观群怨——论文学功能 《论语·阳货篇》:“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诗“可以兴”——孔安国注:“引譬连类”,朱熹注:“感发志意”。指诗歌可以启发人们对人生事理的感悟,可以兴发感动生命,具有具有艺术感染功能。 ●马一浮:兴是“人心的苏醒”,“如迷忽觉,如梦忽醒,如仆者之起,如病者之苏”(《论语大义·诗教》)

第一章古希腊罗马文学试题库

第一章xxxx 文学试题库 一、填空题 1、希腊神话既包括神的故事,也包括半神的的传说。 2、希腊神话中俄林波斯神统的最高统治者是,他的妻子赫拉是司和生殖的女神。 3、普罗米修斯是一个为了人类文明而受到宙斯残酷迫害的英雄,被马克思称为“。” 4、古希腊抒情诗分为合唱琴歌、独唱琴歌,前者的代表有,后者的代表有阿拉克瑞翁和女诗人。 5、古希腊喜剧分为旧喜剧和新喜剧,前者的代表有,后者的代表有。 6、埃斯库罗斯被誉为古希腊的“,”其代表作是《普罗米修斯》三部曲中的第一部《》。 7、贺拉斯在他的文学论著《诗艺》中提出了“这”一原则。 8、雅典奴隶主民主制时期是希腊文学的繁荣时期,主要成就是和文艺理论。 9、古希腊的旧喜剧被称为___ ,新喜剧被称为 ____ 。 10、欧里庇得斯被称为“,”他擅长以妇女命运为题材,刻画她们的心理,《》是其中最著名的一部。 11、古希腊诗人赫西俄德的叙事长诗《》是关于宇宙起源和众神谱系的系统描述。 12、被称为“舞台上的哲学家”的古希腊悲剧家是。 13、希腊神话既包括神的故事,又包括。 14 古希腊流传下来的最早一首以现实生活为主要内容的长诗是写的教诲诗《》。

15、古罗马有两部《变形记》,一部是写的希腊罗马神话的诗体总集,另一部是罗马作家_ 写的小说。 16、xx文学共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是,主要文学成就是和史诗;第二时期称时期,主要文学成就是有和文艺理论等;第三时期称为,主要文学样式是。中期的罗马文学成就最高,是罗马文学的“。” 17 、希腊神话中反映四季变化、春荣秋枯的神话是关于司农业女神和她的女儿的故事。关于英雄的传说有建立十二件大功的的故事和关于取金羊毛的 的故事,希腊神话中的盗火给人类,被马克思称为“。” 18、古罗马喜剧家的普劳图斯的作品《》成为莎士比亚喜剧的题材来源,莫里哀也曾根据他的《一坛金子》写出了喜剧。 19 、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表现了古希腊戏剧中常见的的主题,其剧作以见长;欧里庇得斯的剧作多以为题材,以著称。 20、柏拉图的文艺对话录主要有《》、《》等;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给悲剧下了一个著名的定义,即“;”贺拉斯在《》中提出了著名的“原”则。 21 、雅典奴隶主民主制时期是希腊文学的繁荣时期,主要成就有和文学理论。 22、古希腊戏剧起源于,悲剧的前身是庄严肃穆的,喜剧的前身是祭奠酒神的歌舞和。 二、选择题(从下列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将序号填入括号中) 1 、古希腊悲剧家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是()。 ① 《被绑的普罗米修斯》② 《xx》

西方文论史古典部分

《西方文论史》重点整理 一、柏拉图的文艺对话录 ㈠柏拉图的灵感说 ⒈灵感的基本含义是“神助”、“灵启”、“陶醉”、“迷狂”等。 ⒉柏拉图对灵感的解释(“神灵附体”、“迷狂”、“灵魂回忆”) ⑴灵感的源泉是“神灵附体”或“神灵凭服”。《伊安》神→诗人→诵诗人→听众 ⑵灵感的表现是迷狂(根源是“神力凭附”)。 《斐德若》四种迷狂:预言的迷狂,教义的迷狂,诗兴的迷狂(灵感的表现),爱情的迷狂。 ⑶灵感的获得过程是灵魂对真善美理式世界的回忆(灵魂回忆)。 《斐德若》灵感的获得,虽然有“尘世的美”的引发,但并不是来自尘世的现实美,而是在被尘世现实美引发后,又把现实尘世美“置之度外”,使灵魂直接对上界真善美世界进行回忆,直接把握事物的真实体,把握真善美,而不是进行外形的“摹仿的摹仿”,这时,才能吟诵出伟大的诗篇。 ⒊柏拉图灵感说的矛盾:神秘主义理式论和熟悉诗、热爱诗人的矛盾。两种文学艺术: ①理式的摹仿的摹仿的文学艺术反对 ②完善的灵魂对最高理式回忆所产生的文学艺术认同,但举例却是① ⒋柏拉图灵感说的价值 ⑴灵感是文艺活动中存在的特有现象,优美的文艺作品不是学习所得,而是灵感的产物。 ⑵确切地描述了诗人和艺术家在创作中的重要感染力(文艺创作与技术制作的区别)。 ⑶灵魂回忆说揭示出创作是离不开现实的触发,但又不停留于其中,努力创作出有普遍 性的理想美。 ㈡《理想国》中为摹仿艺术者开列的罪状 ⒈摹仿的艺术与真理隔着三层、诗人没有真知识,不能把握真理。(即文学艺术是理式的摹仿的摹仿) ⒉摹仿的艺术以虚构的谎言亵渎神明、贬低英雄,为青年做坏事提供辩解的理由。诗人对完美的神和没有缺点的英雄的亵渎和中伤,对城邦保卫者不利。 ⒊诗人为了讨好群众,摹仿“人性中低劣的部分”,助长人的“感伤癖”、“哀怜癖”,摧残人的理性,使“城邦保卫者”失去勇敢、镇静的精神品质。他认为人性由“理性部分”,和“无理性部分”组成,悲剧正是迎合了后者,通过给人以快感,助长人的感伤癖和哀怜癖。 此外,柏拉图指责喜剧投合人类“本性中的诙谐欲念”。“结果就不免于无意中染到小丑的习气。”为建立贵族奴隶主的理想国,柏拉图向诗人下了逐客令。 二、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 ㈠亚里士多德对悲剧的定义(《诗学》第六章): 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的、完整的、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中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 ㈡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 ⒈悲剧的含义(定义与其他种类艺术比较得到): ⑴媒介:演员、歌曲和韵文交替使用⑵对象:好人的严肃行动。 ⑶方式:“动作摹仿”⑷社会功用:“借以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感情得到陶冶”。

西方文论笔记整理

第一章总论 §一、西方文艺理论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和研究方法。 §1、学科性质 §西方文艺理论又叫西方诗学、西方文论,是西方对文学认识和研究的总汇,是西方进步文艺思想的结晶。 §西方文艺理论是文艺学的下级学科。文艺学有三大分支学科: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西方文艺理论是文学理论的子学科。 §2、研究对象 §西方文艺理论的代表性成果、理论主体和研究方法。 3、研究任务 (1)、西方文艺理论的历史发展过程研究 (2)、西方文艺理论的代表性理论成果批判 (3)、西方文艺理论的代表性理论主体研 (4)、中西文艺理论比较研究 4、研究方法 §(1)、以人为本。文学是人学,研究文学也就是研究人,研究文学如何显现人、表现人、理解人。以人为本要求我们正确的理解人、尊重人,并把这作为评判西方诗学的重要尺度。

(2)、比较的方法。包括中西比较、古今比较、横向比较、纵向比较等 (3)、史实与史鉴相结合。强调辩证法和历史观的渗透。 (4)、以点带面,点面结合。 (5)、多学科融合。 二、西方文艺理论的典型形态 §1、哲理性文论 §2、经验性文论(诗性文论) §3、政治性文论 §4、职业批评家的文论 三、西方文艺理论的发展走向:中心而非中心(一元而多元) §西方文艺理论从古希腊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尽管其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情形,但理论家们大多有研 究的重点和中心,理论研究呈一元化态势。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研究者们不再有统一的研究重点和中 心,理论研究呈多元化态势。固守某个中心或重点,虽 有些固执甚至偏狭,但却踏实,没有统一的重点和中心,虽显得宽容、全面,但却彷徨。 1、自然中心(公元前六世纪到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 §理论家们普遍视艺术为自然的模仿。古希腊文论、古罗马文论、中世纪文论、文艺复兴时期文论、新古典主义

中国古代文论

中国古代文论 绪论 一、学科分类 二、本书目标 三、研究方法——阐释学 四、古代文论研究的现代意义 五、阐释视角

第一章先秦文论 概述:先秦文论概观 ?一、孔子之前的早期文论观 ?二、儒家的工具主义文论观 ?三、道家文化本身的诗意性 孔子之前的早期文论观 《诗经》中的作诗动机: (一)抒发愁闷之情 《魏风·园有桃》:心之忧矣,我歌且谣。 《小雅·何人斯》:作此好歌,以极反侧。 《小雅·四月》:君子作歌,维以告哀。 (二)讽刺、讽谏 ?《魏风·葛屦》:维是褊心,是以为刺。 ?《陈风·墓门》:夫也不良,歌以讯之。(夫:那人。讯,告诫。) ?《小雅·节南山》:家父作诵,以究王訩。式讹尔心,以畜万邦。 (家父,人名。讻,凶恶。讹,化,改变。) ?《大雅·民劳》:王欲玉女,是用大谏。 (王呀,正因为我要爱你,所以写作此诗,对您进行规劝。) (三)赞颂美好 ?《大雅·崧高》:吉甫作诵,其诗孔硕。其风肆好,以赠申伯。 ?《大雅·烝民》:吉甫作诵,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 ?这些诗歌创作观念,后来被概括、发展为“言志”说和“美刺”说。 ?《尚书·尧典》“诗言志” ?帝曰:“夔!命汝典乐,敎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 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正直而温和,宽宏而严肃,刚毅而不苛刻,简易而不傲慢。八音:金、石、土、革、丝、竹、匏、木。) 第一节孔子诗论 ?一、孔子的诗歌功能论 ?二、功能分类 ?三、孔子诗歌功能论的形成原因 ?四、孔子诗歌功能论的目的 ?五、孔子对诗歌的新阐发

一、孔子的诗歌功能论 1、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 2、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阳货》) 3、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 4、不学诗,无以言。(《季氏》) 5、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6、《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为政》) 二、功能分类 ?修身功能 ?言辞功能 ?交往功能 ?政治功能 兴于诗;诗可以兴 兴的联想作用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学而》) ?《八佾》: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何谓也?”子曰:“绘 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孔子的解读方式:从《诗》的本义中,通过情感诱发,领悟、引申出道德意义。 文论意义:“兴于诗”包含着对诗歌抒情性特征的确认,也包含着灵感、想像、体验等内涵~~感兴、兴象、兴会 ?“兴”在中国美学史上第一次深刻揭示了诗(艺术)应以个别的、有限的形象自由地、 主动地引起人们比这形象本身更为广阔的联想,并使人们在情感心理上受到感染和教育。 ——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 ?所谓“兴”,就是诗歌对人的灵魂起一种净化的作用(“荡涤浊心”),也就是对人的精 神从总体上起一种感发、激励、升华的作用,使人摆脱昏庸猥琐的境地,变为一个有志气、有见识、有作为的朝气蓬勃的人,从而上升到豪杰、圣贤的境界。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 三、孔子诗歌多功能论的形成原因 ?孔子的文化身份: 政治家 在野士人 思想家 西周文化专家

(完整word版)第一章古希腊罗马文学试题库

第一章古希腊罗马文学试题库 一、填空题 1、希腊神话既包括神的故事,也包括半神的的传说。 2、希腊神话中俄林波斯神统的最高统治者是,他的妻子赫拉是司和生殖的女神。 3、普罗米修斯是一个为了人类文明而受到宙斯残酷迫害的英雄,被马克思称为“ ”。 4、古希腊抒情诗分为合唱琴歌、独唱琴歌,前者的代表有,后者的代表有阿拉克瑞翁和女诗人___________。 5、古希腊喜剧分为旧喜剧和新喜剧,前者的代表有,后者的代表有。 6、埃斯库罗斯被誉为古希腊的“ ”,其代表作是《普罗米修斯》三部曲中的第一部《》。 7、贺拉斯在他的文学论著《诗艺》中提出了“ ”这一原则。 8、雅典奴隶主民主制时期是希腊文学的繁荣时期,主要成就是和文艺理论。 9、古希腊的旧喜剧被称为___________,新喜剧被称为___________。 10、欧里庇得斯被称为“ ”,他擅长以妇女命运为题材,刻画她们的心理,《》是其中最著名的一部。 11、古希腊诗人赫西俄德的叙事长诗《》是关于宇宙起源和众神谱系的系统描述。 12、被称为“舞台上的哲学家”的古希腊悲剧家是____________。 13、希腊神话既包括神的故事,又包括。 14古希腊流传下来的最早一首以现实生活为主要内容的长诗是写的教诲诗《》。 15、古罗马有两部《变形记》,一部是写的希腊罗马神话的诗体总集,另一部是罗马作家___________写的小说。 16、古希腊文学共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是,主要文学成就是和史诗;第二时期称时期,主要文学成就是有和文艺理论等;第三时期称为,主要文学样式是。中期的罗马文学成就最高,是罗马文学的“ ”。 17、希腊神话中反映四季变化、春荣秋枯的神话是关于司农业女神和她的女儿的故事。关于英雄的传说有建立十二件大功的的故事和关于取金羊毛的___________ 的故事,希腊神话中的盗火给人类,被马克思称为“ ”。 18、古罗马喜剧家的普劳图斯的作品《》成为莎士比亚喜剧的题材来源,莫里哀也曾根据他的《一坛金子》写出了喜剧。 19、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表现了古希腊戏剧中常见的的主题,其剧作以见长;欧里庇得斯的剧作多以为题材,以著称。 20、柏拉图的文艺对话录主要有《》、《》等;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给悲剧下了一个著名的定义,即“ ”;贺拉斯在《》中提出了著名的“ ”原则。 21、雅典奴隶主民主制时期是希腊文学的繁荣时期,主要成就有和文学理论。 22、古希腊戏剧起源于,悲剧的前身是庄严肃穆的,喜剧的前身是祭奠酒神的歌舞和。 二、选择题(从下列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将序号填入括号中) 1、古希腊悲剧家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是()。 ①《被绑的普罗米修斯》②《美狄亚》 ③《俄狄浦斯王》④《阿卡奈人》 2、阿里斯托芬的代表作《阿卡奈人》,反映的社会问题是()。 ①妇女问题②贫富问题③战争与和平④教育问题 3、“希腊化”时期希腊文学的主要成就是()的新喜剧。 ①米南德②赫西俄德③普劳图斯④泰伦斯 4、独唱体抒情诗人中成就的最高的诗人是()。 ①赫西俄德②萨福③阿那克瑞翁④品达

西方文论 第一节

第一章古希腊早期的文艺思想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当对西方文论的源头及其基本理论有所了解,对柏拉图以前的理论脉络有所认识,从而掌握一种基本的参照点,更深刻地体会后世西方文论发展的思想动因。 第一节古希腊早期文艺思想中的重要概念 本节是以“美”、“艺术”、“摹仿”、“净化”或者“宣泄”等古希腊早期文艺思想中的重要概念为线索,帮助学习者了解古典西方文论之问题领域的由来。 一、关于“美” 柏拉图在《理想国》当中,曾谈到“诗歌与哲学之间的古老争论”。这一争论的实质,是诗人和哲学家都认为惟有自己才能解释世界的意义。可见从最古老的意义上说,文学并不只是要提供审美的享受,古希腊文学犹如希伯来人的《圣经》一样,包含着远古初民全部的历史、伦理、教化,包含着他们对于世界的全部想象和认识。也许只有在这时,诗人才可能像雪莱《诗辩》所说,兼具“预言家和立法者”的职能。乃至后世有许多学者认为:西方的美学和文论,就产生于诗歌与哲学之争。 早期希腊人对“美”的界说,是相当宽泛的。 公元前6世纪就有这样的诗句:“美是令人愉悦的”。这可以从“美”的本质的方面,连及后世种种关于“美感”的论说。 德尔斐神庙的预言者则说:“最多的正是最美的”。这也许同古希腊“一是一切、一切是一”的思辨相应,暗示了西方人由“多”而“一”的总体思路。 公元前6世纪的着名诗人萨福还说过:“长得美只是外表美,而品德出众也是美的”。由此引申出内在美德的观念,最终使美与善合一。 在这些理解的基础上,逐渐出现了专指艺术的美(kalos)。它在诗歌的意义上可以翻译为魅力(charities),在造型艺术的领域就成为对称(symmetry),从修辞学的角度则被称作和谐(harmony)。 因此可以说,希腊人后来对文学艺术之美的不同讨论,都已经潜在于他们最初的“美”的概念之中。 二、关于“艺术” 希腊文的“艺术”(techne),显然含有“技术”(technique)的意味。它是泛指人类的创造活动,所以建筑、木工、纺织等等本来就是“艺术”的一部分;而现代意义上的“艺术”,在欧洲语言中常常要以“美的艺术”来表达(比如英文的Fine Arts)。

第一章 先秦文学理论

第一章先秦文学理论 第一节《尚书·尧典》 1、“诗言志”(理解) 2、“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识记) 3、诗乐舞三为一体(理解) 一、填空题: 1、先秦时期是我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萌芽阶段。这个时期的 “文”或“文学”是文化学术的总称。 2、《尚书》、《诗经》是儒家经典,其所体现的“诗言志”和“美刺”观是古代诗论的起始, 朱自清曾给予“诗言志”以中国历代诗论“开山纲领”的高度评价。 3、孔子的文学观点大多与《诗经》和乐舞有关,他认为诗有兴、观、群、怨的社会作用。 《诗经》的内容和核心是“无邪”,强调文学作品要归于雅正,合于中和,达到“尽善”,要求“尽善”与“尽美”兼顾。孔子重视“质”也不忽视“文”,强调“文”与“质” 的和谐统一,即所谓“文质彬彬”。 4、孟子在思想修养和言语关系上提出“知言养气”,主张“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对阅读文 章,强调理解原意,提出“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的原则。 5、荀子提出“明道”、“征圣”、“宗经”的观念,对文章著作的内容、文辞、作用作了具体 的阐述。他的《乐论》,论述了“乐”(音乐,包括诗)的情感特征,强调“乐”的社会内容、认识作用。强调“乐”的教化作用。 6、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都强调文学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重视文学的社会作用,主张诗和音 乐通过其潜移默化的特殊功能,为政治教化服务。 7、墨家对文学的要求是“尚用”与“尚质”。“尚用”即发挥文学言论的政治作用,强调著 文立言与历史、现实、国家、人民的关系,贬斥脱空无效用之言,有积极意义。主张“非乐”,即主张取消文艺。认为文艺对统治者和百姓都没好处。这是以狭隘功利主义为衡量是非的标准,具有片面性和局限性。 8、道家代表下层知识分子他们明确反对言辞、文采,反对礼乐,否定文艺。但道家崇尚自 然,法天贵真的思想对后世文艺家提倡自然美、反对过度雕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9、法家提出耕战政策和法治主张,把包括《诗》、乐在内的种种思想文化,称之为“六虱”, 不承认文艺的教化作用。对文学艺术的发展有负面作用。 10、《尚书》是我国历史事迹、典章文献的汇编。因为内容为上古典谟训诰之文,故名 《尚书》,也单称《书》。相传曾由孔子编选,儒家列为经典之一。《尧典》为其中一篇。 包括两个重要内容:(一)“诗言志”说,朱自清先生推崇为中国历代诗论的开山纲领。 (二)诗乐舞三位一体。即三者之间由着紧密的联系。 二、名词解释、简答题:(每个名词解释都由提出、内涵、影响三部分组成) 1、简述“诗言志”说的主要内容(名词解释)。(或简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 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中包含的观点。)(理解简答) 答:(1)这是出自《尚书〃尧典》的命题。(2)“诗言志”概括说明了诗歌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性质,说明古人对诗作为艺术的本质特征已有比较清醒的认识,认识到诗的感染、教育作用。(3)朱自清推崇“诗言志”为中国历代诗论“开山纲领”。对后世几千年的文学创作、对古代文学理论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2、简述诗乐舞三位一体主要内容。(理解简答) 答:(1)出自《尚书〃尧典》。它真实地记述了原始文艺的存在形态,为我们提供了文艺起源的重要历史资料。文艺起源的“劳动起源”说认为文艺发展初期诗、乐、舞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尧典》中的这段文字就是记述了我国文艺发展早期诗乐舞三位一体

西方文论史

【理式】 在柏拉图心中,万事万物有一个本源,这个本源就是理式。类似于中国的“道”,它体现着万物之为万物的本质。柏拉图继承前人神性观,认为理式最初起源于神,由神创造出各类事物的共相,就是理式。 【四因说】 亚里士多德把宇宙万物的成因归结为四种(以文学艺术为例) 1、质料因:自然和人生 2、形式因:作品的形式 3、动力因:艺术家(亚里士多德强调动力因是艺术的根本成因) 4、目的因:艺术品的完成 【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主要指古希腊罗马古典学术的复活或再生,用古希腊罗马的世俗的人文学科,如修辞学,哲学,以及近代的科学技术,来取代神学。它实际上是托古创新,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文化思想。代表人物有拉伯雷,彼特拉克,但丁,薄伽丘,莎士比亚等。 【启蒙运动】 17.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先驱们和人民大众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主张用光明驱散黑暗,以理性代替蒙昧,具有反神权,反专制的性质,是继文艺复兴后近代人类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代表人物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 【权力意志】 尼采认为人的认识和道德价值观念都取决于人的生命力和本能冲动。后者不是来自上帝或其他物质和精神实体,而来自人的生命本身。人的生命是一种冲动、冲力、创造力,或者说一种不断自我表现、自我创造、自我扩张的倾向。尼采把生命的这种倾向看作是生命的愿望、意志。但他不同意叔本华把生命意志归结为追求生存的意志,而认为生命的本质并非追求生存。因为不处于生存之中者不能有愿望,而处于生存之中者所追求的不再是生存,而是发挥其生命力。他由此认为生命意志就是表现,释放、增长生命力本身的意志,即“权力意志”。 【本雅明“灵韵”说】 1、灵韵代表艺术作品的独特性,不可复制性。最完美的复制品也不具备艺术作品的本真性。 原作的本真性是唯一不可复制的东西,可以不受技术的可复制性的制约。(舞台表演对比拍电影) 2、灵韵指的是艺术作品与观众之间的一种距离感。正是这种距离感,产生了艺术作品的灵 韵。艺术品的两种价值:膜拜价值(距离感,神秘感,敬畏感),展览价值。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