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7-2018学年广东省佛山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2017-2018学年广东省佛山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满分60分。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孟子说:当今世道衰微,充满荒谬之说、暴虐之行,“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

孔子惧而作《春秋》。由此可知孔子主张

A.民贵君轻

B.克己复礼

C.为政以德

D.仁者爱人

2.西汉儒家董仲舒借自然现象来解释社会政治衰败的结症,如,人君为政不宜于民,“天”

就会降下“灾异”以“谴告”人君。这说明董仲舒

A.主张约束君权

B.支持君权神授

C.迷信崇拜君权

D.主张“大一统”

3.有学者认为:“理学既具有超越的理性,又都带有情感的色彩。他们推崇《论语》、《孟

子》、《大学》、《中庸》四书,并非以正心诚意、修身养性为独善其身,而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匹夫之责。能佐证该观点的是

A. “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B. “格物致知”

C.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D. “存天理,灭人欲”

4.朱熹认为“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李

贽也认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朱李二人都

A. 主张“人欲”等同于“天理”

B.把“天理”和“人欲”完全对立

C.关注了现实中的社会生活

D. 把“天理”和“人欲”区别对待

5.黄宗羲认为君臣的共同职责是“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

曳木之人也”;臣子对君主应该“非其道,即君以形声强我,未之敢从也。”这些主张

A.继承了先秦儒学的思想精华

B.批判宋明理学空谈心性义理

C.吸收了西方近代启蒙思想

D.全面否定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6.宋代把儒学大家朱熹的《小学》作为启蒙教材,后又有《论语训蒙口义》、《童蒙须知》

等,供儿童学习。这反映了

A.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

B.宋代教育内容发生根本变化

C.宋代私塾教育非常发达

D.印刷术推动儒学教育的发展

7.颜真卿《祭侄文稿》(见下图) 追叙了常山太守颜杲卿父子一门在安禄山叛乱时,挺身而

出,坚决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取义成仁,英烈彪炳之事。下列评述符合《祭侄文稿》书法境界的是

A.结体匀整,风格秀逸多姿

B.笔画详备,气象端庄浑厚

C.苍劲流畅,显得悲愤激昂

D.天质自然,流露欢乐之情

8.苏轼作《枯木竹石图》(见下图),以枯木、怪石、从竹等为题材,并自题诗:“枯肠得酒

芒角出,肝肺搓岈生竹石,森然御作不可回,写向看家雪色壁。”该图

A.反映生活的真实和情趣

B.深受理学思想的影响

C.注重色彩的运用和变化

D.体现豪放飘逸的境界

9.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苏格拉底永无休止地和朋友们谈话,发展起一套

辩证科学……他坚持认为,用这种方法可以发现有关绝对真理、绝对善和绝对美的观念,而这些观念将为个人行为提供永久性的指导。”这说明苏格拉底

A.开创了一套辩证科学

B.反对雅典的民主政治

C.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

D.对智者学派思想的反思

10.达芬奇的旷世遗作《救世主》(见右图) 中的耶稣没有圣光,左手持水晶球,右手高举

祝福的手势。该画在2017年11月16日拍卖会上以4.5亿美元落槌。该作品与中世纪宗教画的主要区别是

A.宣扬耶稣权威

B.反映现实生活

C.倡导反抗精神

D.主张宗教改革

11.恩格斯曾经愤愤地说:“塞尔维特正要发现血液循环过程的时候,加尔文便烧死了

他……”而哈维医生1628年出版了《关于动物心脏与血液运动的解剖研究》,他被称为与牛顿等人齐名的科学巨匠。这表明

A.加尔文教与天主教无异

B.科学最终能够战胜宗教

C.英国宗教改革较为彻底

D.社会环境影响科学发展

12.18世纪中叶,法国政府一度将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称为“异教徒以及神和国王与

教会敌人的大集合”,并对百科全书派提出公诉,其罪名是“他们形成一个集团,为着拥护唯物主义,摧毁宗教,鼓吹独立自由和败坏风俗”。有关百科全书派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产生在法国大革命时期

B.反对天主教会和专制制度

C.属于浪漫主义文学流派

D.使自由平等思想成为主流

13.牛顿发现了一个基本的、宇宙的法则,自然界俨然成为一架按照自然法则运行的庞大的

机械装置,这一装置可以靠观察、实验、测量及计算被人们认识。由此类推,支配人类社会的法则依靠人的理性也可以为人们所发现。牛顿的这一发现

A.影响了社会科学的发展

B.具有鲜明的理性色彩

C.揭示了宇宙运动的规律

D.摆脱了宗教神学的束缚

14.有学者认为,一批西方来华的传教士和有机会接触现代文化的中国人——魏源、冯桂芬、

郑观应等人通过各种途径大声疾呼,传播现代文化、现代文明,他们就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下列与作者观点一致的是

A.新文化运动肇始于鸦片战争后

B.中国向西方学习从思想层面开始

C.魏源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第一人

D.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意义并不大

高二历史月考试卷及答案定稿

高二文科 6月份月考历史2018.6.3 考试内容:必修一1--17课,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一卷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清人李富孙指出,封建制使得“诸侯可骄不可叛,故周室得以久安”。秦代废封建改郡县,是“矫一时之弊而适贻后世之害”。对李富孙观点解读正确的是 A.封建制优于郡县制 B.封建制能保证清朝长治久安 C.郡县制毫无进步性 D.郡县制是秦朝灭亡主要原因 2.春秋时期“公室”与“私室”之间的斗争激烈·不少国家私家势力逐渐上升,公族势衰。鲁国出现了“公室卑,三桓强”的局面,而晋国和齐国的公族势力先后退出历史舞台,出现了“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这反映出 A.国家间的兼并重组十分频繁B.王权尚未完全确立 C.政治体制与经济发展发生矛盾D.私有制逐渐建立 3.春秋晚期晋国大夫赵襄子一日之内拔擢中牟两位出身耕稼的读书人为大夫,并“予以田宅”。于是“中牟之民弃田圃而随文学者邑之半”。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官学兴盛人才辈出 B.贵族政治受到冲击C.土地兼并井田瓦解 D.诸子蜂起百家争鸣 4.在西周时代,“姓”和“氏”是两个概念, “姓”表明血统,“氏”则为“姓”的分支。贵族男子的“字”全称有三个汉字:第一字表长幼行辈(伯、仲、叔、季等),第二字任意,末一字为“父”字。这说明姓氏名字制度在当时最主要的作用是 A.强化宗族认同 B.继承华夏传统 C.突显族地位 D.维护尊卑关系 5.史学家许倬云根据对春秋时期在政治上活动的516人和战国时期在政治上活动的713人所做的统计研究,发现后一个时期出身微贱的人的百分比两倍于前一个时期:春秋时期为26%,战国时期为55%。比例增加说明 A.更多儒家思想家得到重用 B.宗法分封制逐渐走向解体 C.世卿世禄制度被彻底打破 D.战国时普遍推行军功爵制 6.刘邦因宠爱戚夫人而打算废太子,大臣叔孙通说:“秦以不早定扶苏,胡亥诈立,自使灭祀,此陛下亲见也。……陛下必欲废嫡而立少,臣愿先伏诛,以颈血污地。”这表明 A.皇帝权威遭到臣下严重挑战 B.秦朝灭亡在于不遵循宗法制 C.嫡长子继承制利于统治稳定 D.各派围绕太子展开利益争夺 7.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曾下诏:“自今以后,……务尽实核,选择英俊贤行廉洁平端于县邑,务授试以职,有非其人,临计过署,不变习官事,书疏不端正,不如诏书,有司奏罪名,并正举者。”此诏书意在 A.规范官员选拔考核制度 B.向地方征召有才德之人 C.通过考试选拔被推荐人 D.鼓励检举揭发买官卖官 8.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敕谏议大夫论事,自今后不须令宰相先知。”乾元二年(759年)又规定“两省谏官十日一上封事。”这些规定体现了 A.谏官主要职能是监督宰相 B.谏官谏议权不断增强 C.谏官隶属尚书、门下两省 D.谏官地位相当于宰相 9. 唐前期的政治人物多为北方人,北宋时政治人物多出生于江西、福建、苏南等地。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官僚集团重视本地域人才 B.南北方士人志向差异 C.科举制改变人才地域分布 D.政治中心转移到南方 10.《汉仪注》记载:大祠日饮酎受金。金少不如斤两,色恶,王削县,侯免国。这一措施的政治作用是A.增加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 B.凸显了嫡长子拥有祭祖特权 C.使得诸侯王国封地越分越小 D.打击地方势力巩固中央集权

高二年级第二次月考质量分析

高二年级第二次月考质量分析 数学组黄天谋2019年12月3日星期四 11月25-26日,高二年级进行了第二次月考,内容为必修5及选修1-1第一章的所学知识。该次月考所有题都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命题合理,成绩理想,基本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水平,达到了预期目的。 一、试题说明。 本试卷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其中包括12道选择题共计60分,4道填空题共计20分,6道解答题共计70分,易、中、难比大致为5:3:2。文理班级使用同一套试卷,考试结果使大部分班级及学生树立了学习信心。 成绩分析: (1)理科班总体成绩与文科班有一定优势,说明文科生对数学的学习基础相对差,学习投入不够; (2)1801、1812两个班优势明显; (3)1805、1809两个班进步较大,尤其1805班的成绩已经超过1807班。1805班的优异成绩一定会对全年级的数学成绩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4)年级最高分139分,最低分11分,尖子生与后进生的优势进一步扩大,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竞争意识,但要注意及时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二、卷面分析

1.难度不大,各段平均分数基本正常。全卷22道题里,单一知识点的考查所占比重大,课本及学案上的原题均有体现,有3道题是来自优化方案的例题习题,如第12题、第17题、第19题为优化方案的例题与习题,分值就达17分。这些题目的答案均由学生探究合作完成,并由部分同学板演解题过程,最后教师点评得出的,从试卷分析来看,这部分的得分并不理想,可见学生在合作中存在问题,在讲评中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当然,本次月考卷的知识内容涉及的时间周期较长,学生未能按教师要求有效安排复习也是这部分得分低的原因。 2.解题不规范。解题不规范反映了学生学习方法不正确、不科学,反映了学生学习的浮燥情绪。不能静下心来认真对待,并且认识不到本次考试的重要性,试卷从不同方面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可从答卷情况看,有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并不扎实。一是学生审题不认真,二是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扎实,三是学生学的过死,不会灵活的解决问题。四学生计算能力差,几乎所有学生在计算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失分现象。中等偏下的学生,计算失分率更大。个别学困生可以说就不会计算。由此可见,我们在这方面还极为欠缺。 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待加强。尤其是中等偏下的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候,不会运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与处理,不能够解决问题。一部分学生课上不是认真与人探讨,虚心向别人请教,聆听别人的讲解,而是等着别人的结论往自己的学案上抄,这不能不引起老师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高二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 1、新航路开辟后,资本主义发展迅速,集中表现在 A、资产阶级人数剧增 B、雇佣劳动力增加 C、资本积累速度加快 D、封建主阶级衰落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一个资本主义历史时期的到来,主要由于 A、是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第一次胜利 B、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C、是人类历史的伟大进步 D、反映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 3、启蒙运动在反封建方面远远超过了文艺复兴运动,主要表现在 A、彻底批判专制主义、教权主义 B、否定专制王权,追求民主自由 C、为资本主义近代社会制度提出了设想 D、影响涉及亚洲、拉美 4、雅各宾派上台后,为扭转时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一项是 A、惩治嫌疑犯法令 B、限价法令 C、土地法令 D、总动员令 5、说北美独立战争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主要是因为它 A、是英美资本主义之间进行的战争 B、具有反殖民反封建的双重性质 C、消灭了封建统治阶级 D、目的之一是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6、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完成工业革命的标志是该国 A、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 B、机器制造业已实现机械化 C、两大对立的阶级已经诞生 D、工厂制已取代手工工场 7、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有 ①德国古典哲学②英国古典政治经常学③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实践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8、19世纪60-70年代欧美出现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浪潮,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基本确立下来。这次革命浪潮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 C、资本主义各国的争霸战争 D、欧美出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9、18世纪后期,美国发生了独立战争,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但到了19世纪中期美国又爆发了内战。导致内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独立后形成的旧体制阻碍了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B、英国殖民势力保留大量残余 C、北方资产阶级与南方种植园奴隶主争夺领导权 D、受19世纪中期革命浪潮的影响 10、北美独立战争和美国南北战争对美国历史产生最重要的影响是 A、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B、彻底废除了奴隶制 C、美国民主政治制度完善和发展 D、促使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11、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能够初步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 A、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B、封建势力的衰退 C、革命发展了生产力 D、工人运动的兴起 12、英国完全占有印度是在 A、18世纪初期 B、18世纪中期 C、19世纪中期 D、19世纪末期

高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高二历史试卷分析 一、试卷分析 试卷结构:满分100 分,时间是90 分钟。考查范围是人教版必修三,试题分两种类型题型。选择题48分,非选取题值52分,满分100 分。 本试题注重基础知识,考查知识的覆盖面大,面向全体学生,试题难度适中,试卷紧紧围绕必修三核心知识,围绕初步运用历史基本能力来命制题目,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试题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课程改革的要求,体现了过程和方法,突出对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 二、学生答题存在问题及原因, 从选择题来看,第1、2、5、6、8、10、13、14、20、22、24等题得分较低。 第1题正确选项c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是荀子的经典语句,学生选错,说明学生的识记方面出现了问题或者说学生没有理解独尊儒术与法家思想的原则一致这个选项的意义。 第2题焚书坑儒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本质都是文化专制政策,讲了3次以上,学生还是选错,说明学生的理解还是不到位。 第5题学生选主张儒学为民众服务,说明学生完全脱离了时代,而且对于李贽的儒学的本质认识不清 第6题学生错误多,可能是对于选项“让哲学开始关注人的内心”的不理解,对课本上苏格拉底开始关注人性,关注人的道德这个结论没有理解到位第8题学生错多了,来源于对“因信称义”这个专有名词的不理解

第10题学生的错误的原因是不能根据材料来回答问题,而是照搬我们学过的结论。 第13题错误增多,说明学生读不懂材料,看到“理性”二字就选了康德 第14题,社会达文主义的实质是为侵略扩张寻找借口,讲了许多次竟然还错不能理解。 第20题错的那么多,说明基础知识不扎实,22题同样于此,说明学生的识记还不到家。 第24题学生对于浪漫主义出现的背景特点,还是还理解的不够,认识不清 从主观题来看,答题分数普遍不高,尤其是25(1)、26(1)、26(3)、27(1)、27(2) 、27(3),难度都在5.0以下 第25题第1问,根据材料归纳黄宗羲和西方启蒙思想的观点,答案无论是从材料中还是在平时的讲课中都已涉及,学生不会做,说明学生阅读材料的能力低下,黄宗羲思想与西方启蒙思想的本质也已经讲过多次,学生还是犯错误,说明我们要反思我们的讲课。 第26题的第1问,答案其实就在前面的选择题的选项中,学生不会做说明学生对于题目的理解存在重大问题,题目读不懂,同时也说明学生的基础知识极为薄弱。 第26题第3问,分析胡适倡导科学的原因,学生不能够联系课本中关于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内容作答,学不能致用。学生的迁移能力差。 第27题的第1问分析明清小说特点和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无论是从试卷的材料还是课本中都能找到答案,学生的读题和识记确实存在很大问题。

高二历史月考试卷及答案

高二历史12月份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的主要原因是() A.封建统治危机日益加深 B.鸦片战争促使一些知识分子觉醒 C.魏源写出《海国图志》一书 D.林则徐、魏源迈出了“师夷长技”的第一步 2.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兴起。下列对“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主张理解正确的是() ①向西方寻求强国御侮之道②仍然以“天朝上国”自居 ③其中的“技”重点是军事技术④已经对中国的落后有充分认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③④ 3.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那时候,天下滔滔,多是泥古而顽梗之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他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陈先生评价历史事物的标准是() A.科学技术决定论 B.传统的夏夷之辩的观点 C.把历史事物放在特定的历史坏境中去评价 D.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 4.清朝官员李圭参加费城世博会后,大声疾呼“机器正当讲求”。其主张属于() A.顽固派 B.洋务派 C.早期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5.有学者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知识界)对外国作品的兴趣从纯科技转向制度战,撤时断不肯缴军装。日人登岸,民必歼之。”与这一场面的出现密切相关的是()A.是中国人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B.把中国人从封建礼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C.有利于中国人形成尊重自然和宽容的心态 D.有利于在中国建立现代社会的民主政治制度 6.维新变法期间,康有为提倡“兴民权”。其主要作用在于() A.彻底否定君主制度,为近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鸣锣开道 B.为戊戌变法提供理论依据 C.把矛头对准封建专制,具有思想启蒙的深远意义 D.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扫除思想观念上的障碍 7.新文化运动作为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继续,大力倡导“民主”与“科学”,其中“民主”的本质含义是() A.彻底否定封建君主专制 B.彻底批判儒家正统思想 C.根本否定军阀独裁统治 D.建立真正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8.下列关于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强调建设资产阶级民主政权 C.在文学革命方面取得突出成就 D.能够正确看待东西方文化 9.中国近代先进人物在向西方学习方面,呈现出不断深入的趋势。导致这种趋势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中国社会的变化和逐步转型 B.西方文化成果的先进性 C.中国知识分子提倡和传播西学 D.西方列强的侵入,西学不断涌入中国 10.近代中国思想界的“西学东渐”经历了一个由理论到实践,由照抄照搬到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发展历程。下面体现这两个步骤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 A.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D.洋务运动、井冈山根据地建立

在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会上的发言

在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会上的 发言 淮滨二高二(11)班班主任申云生 (2017.10.11)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会议安排我做发言,我感到非常荣幸。刚才年级高主任就考试成绩进行了全面详尽的情况通报和深入细致的数据分析,并提出了今后的工作要求和努力方向。相信大家会前各自也进行过反思总结。现在我向大家汇报一下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成绩怎么看——喜忧参半 本次月考,我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超额完成了目标分解任务,无论是总分高分人数,还是历史、地理等学科的及格人数、平均分,在同类班级中都有一定优势,进步较大,实属不易,这是“喜”。一个班级考得好,不是班主任一个人的功劳。一个班级考砸了,也不是班主任一个人的过错。二(11)班的本次成绩可以说是差强人意。当然,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体任课教师的尽职尽责,辛勤付出,离不开学校和年级组的坚强领导,也离不开学生的拼搏进取,在此表示感谢! 但是,成绩已经过去,成绩属于历史,成绩不是一劳永逸的,成绩也具有偶然性,更何况只是一次阶段性诊断测试,点滴成绩的取得更不能掩盖问题的存在,也就是“忧”,比如我班纪律虽然较一年级

有很大进步,但学生的自律意识较弱,有时班主任工作繁忙,一旦督促不到位,班级仍不安定;比如我班三主科总体落后,语文已无退路,数学、英语也有待加强。再比如我班总体学习氛围仍然不浓,老师不在时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较差,自我约束力较弱,不少学生学习不得法,无优势学科或严重偏科,瘸腿学科长期拉分,没有补弱实招,弱科成绩长期徘徊不前。 二、形势怎么判——不容乐观 成绩不说跑不了,问题不说不得了。 当前,二年级文科九个班已成你追我赶,争先恐后之势,竞争日趋激烈。而作为文科普通班的二(11)班,更是爬坡过坎、负重前行。可以说,前有标兵,后有追兵。而现实是标兵渐行渐远,追兵越来越近。纵向比,比出了进步;横向比,比出来不足。不能因为一次成绩而忽视问题的存在,形势不容乐观,需要引起重视。 “天下之事,成于惧而败于忽。”惧,就是强烈的忧患意识。忧患激励斗志、催生动力。增强忧患意识,就能在警醒中奋进;缺少忧患意识,就会在懈怠中停滞。 我班“忧”在哪里? 忧在学习态度。不少学生高一入校基础本来就差,但学习态度仍不端正,缺乏进取精神和危机意识,日益跟不上高中学习的“快节奏”。少数学生甚至存在消极厌学情绪。思想浮躁,学习无所谓,无压力,不主动,不反思,始终没能静下心来、全力以赴地学习。 忧在短板学科。我班的部分学科一直是短板,与先进班级相比差

高二历史上期末考试试题

奋斗中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题 高二历史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共60分) 1.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 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亲属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这说明西周政治( ) A.是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的愚人政治 B.是血缘关系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贵族政治 C.周天子是受封诸侯的“天下共主” D.是中央对地方实行垂直管理的中央集权制 2.下图是古代中国某朝代中枢机构示意图,对其评价正确的是() A.分割了相权,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完全沿袭了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 C.废除了丞相制度,加强了君主专制 D.三司主财、枢密主兵,削弱了相权 3.“每一行政区中的公民抽签选出30岁以上的公民50人,组成一个五百人的会议,掌管财政、军 事、外交、民政。”材料反映的这一改革() A.公民开始成为公民法庭的陪审员 B.以血缘部落为单位举行选举 C.公民可以投票选出民主的妨碍者 D.向担任公职的公民发放津贴 4.俾斯麦企图建立一种特殊的德意志型的立宪议会制度,以达到保持普鲁士王朝政治统治优势之目 的。这种设想在1871年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宪法中加以定型。下列能体现这一目的的正确选项是() A.联邦议会由民选产生 B.帝国议会掌握着立法大权

C.宰相对联邦议会负责 D.帝国皇帝有主宰议会之权 5.毛泽东的诗词是一部中国革命的壮丽史诗,其中“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红军不怕 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分别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A.秋收起义红军长征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红军长征渡江战役 C.抗日战争土地革命解放战争 D.国民革命红军长征渡江战役 6.明万历年间“瓷镇(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这一记载包含的历 史信息不包括( ) A.流动人口众多 B.景德镇制瓷业发达 C.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7.下面是关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过程的图示,按照世界市场形成发展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 B.②③①C.③①② D.②①③ 8.下图可以反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其中Z点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 A.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 人民群众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的开展 C.为扩大税收,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辛亥革命推翻帝制,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9.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这一认识的依据是 两者都( ) A.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B. 都有利于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高二历史月考试卷

高二历史月考试卷 试题部分 xx.12 命题:赵茂生审核:王正昌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7小题,每题2分,总分74分,每小题 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漏选、多选都不得分。) 1、下列几次航海活动中得到西班牙王室支持的是 ①达伽马到达印度②哥伦布发现新大陆③麦哲伦环球航行④迪亚士抵达 好望角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我不想变成上帝,或居住在永恒之中,……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这句话体现了什么思想? A、禁欲主义 B、人文主义 C、理性主义 D、社会主义 3、“欧洲绘画之父”乔托的艺术表现风格不包括: A、宗教题材为主 B、气势恢宏豪华 C、表现人物个性 D、刻画世俗世界 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这个“要求”是指 A、资产阶级革命已在世界范围内兴起 B、启蒙运动呼唤着社会的巨大变革 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成为时代的潮流 D、殖民扩张急需政权的强有力的支持 5、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之初的情况,下列文献中可供参考的是: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民法典》 (xx年上海高考题) 6、下列有关英国圈地运动后果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使土地合并于资本 B、使小农式资本主义扩展 C、使圈地贵族资产阶级化 D、使失地农民成为雇佣工人后备军 7、首先提出分权学说的启蒙思想家是: A、孟德斯鸠 B、洛克 C、霍布斯 D、伏尔泰 8、人们将伏尔泰、孟德斯鸠等人的思想称为启蒙思想。对“启蒙思想”这一历史概 念最准确的表述是 A、批判旧制度,对社会提出新设想的思想

B、批判专制主义,提倡自由平等的思想 C、批判教权主义,提倡个人自由的思想 D、否定封建王权,提倡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9、下列各项措施最能体现雅各宾派政治理想的是: A、废除贵族地主的一切封建权利 B、实行革命恐怖政策 C、限制国王权利 D、强化中央集权 10、法国大革命期间,立宪派和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热月党人间的斗争说明了 A、封建势力同资产阶级之间斗争表面化 B、在建立资本主义制度上存在根本分歧 C、资产阶级不同阶层存在着一定的利益冲突 D、对待外部封建势力的态度不同 11、拿破仑战争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下列各项不能体现其革命作用的是: A、摧毁了封建旧制度 B、传播了法国的新生产方式 C、消灭了当地贵族势力 D、扩大了法国的自然疆界 12、将7月4日作为美国的国庆日,是为了纪念 A、来克星顿胜利 B、大陆军组建 C、《独立宣言》发表 D、联邦政府成立 13、说北美独立战争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其主要依据是: A、采取了武装斗争的形式 B、确立了共和政体 C、为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奠定基础 D、鼓舞和推动了法国大革命 14、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最主要的成果是: A、确立了资本主义对世界的统治 B、奠定了资本主义若干原则 C、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 D、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15、与海地独立革命的发生没有直接联系的是: A、西班牙、葡萄牙的衰落 B、法国大革命的进行 C、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 D、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 16、下列哪一项不符合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特点 A、世界上最早的独立运动 B、以小胜大,以弱胜强 C、各地区相互支援,共同对敌 D、持续时间长,席卷整个拉美地区 17、马克思说:“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 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这表明 ①市场扩大是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②蒸汽机的发明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③工场手工业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阶段④蒸汽和机器是工业革命的起因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18、19世纪早期和中期,阻碍德意志工业革命进程的最重要因素是 A、封建专制制度 B、政治局面四分五裂 C、地理位置比较封闭 D、海外殖民地缺乏 19、一位伟人指出:“俾斯麦依照自己的方式,依照容克的方式,完成了历史上的进步事业……”这一事业指 A、阻止奥地利的回归 B、戳穿俄罗斯的觊觎

高二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

v1.0 可编辑可修改高二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 班级:高二八班 姓名:侯志敏 日期:2016/3/29

一、班级整体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3人,其中男生23人,女生20人。最高分547分,最低258分,500分以上10人。班级总成绩年级第三。 1、学生排名:进入年级前50名10人,前100名17人,前150名24人, 200名后有8人, 2、单科成绩: 其中物理、生物成绩较好,;数学、化学成绩明显低于其他班,尚需提高。 二、存在的问题: 1、大部分学生本来基础就差,再加上假期补课学生对学习不够重视,回家复习不到位,自然而然地造成成绩不够理想。 2、学生偏科现象严重。 3、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较落后,效率较低,少数学生学习目的性不够明确,学习的自主性较差,缺乏自觉性。 三、整改措施: 1、面对现状,放平心态。 不要抱怨已成的事实.而应从现实出发,想如何提高班级成绩,创造奇迹. 2、析学情、定措施让每一位生对考试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反思自己,确立下一步的目标和措施。要做好学生的补差工作,通过谈话课堂落实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成绩. 3、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①培养制定计划的习惯,很多学生学习非常盲目导致他们没目标而影响成绩,让学生制定远期、中期、近期目标及每天的作息时间表,同时在班上找一位同学作为自己的竟争对手,每次考试都与他比一比促进提高自己。 ②整理错题集的习惯。考试考不到满分争取考后得满分,找出错误的原因及对策。 4、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习效率。 各任课老师要根据学科特点,给予学生学法指导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5、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深比课堂教学改革。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高 二 历 史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命题人:天门中学 吴少荣 第Ⅰ卷 一、选择题 20世纪以来,国际关系中先后出现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及多极化趋势。据此回答1-5题。 1.《凡尔赛和约》的内容最能反映巴黎和会性质的是( ) ①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给日本 ②对德国军备进行严格限制 ③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占领15年 ④以“委任统治”形式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下列图片最能反映20世纪30年代主要特征的是( ) A.议会审判查理一世 B.甲午战争中日军的旅顺大屠杀 C.垄断资本家控制下的美国参议院 D.讽刺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的漫画 3.图一、二反映的共同点是( ) 图一 有关古巴导弹危机的漫画 图二 戈尔巴乔夫和里根

A.苏联企图与美国“平起平坐”B.美苏争霸剑拔弩张 C.美国居战略优势D.苏联处于被动反击的地位 4.下列不符合历史事实的评价是() A.美苏关系的演变是一个较长的过程 B.战后美苏之间一直没有直接交战 C.美苏之间的争夺是综合国力之间的较量 D.军备竞赛加快了苏联经济的发展速度 5.在国际关系中大国意志一直左右着国际关系的发展。下列史实中明显带有大国强权政治色彩的有() 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②雅尔塔体系 ③慕尼黑协定④万隆会议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②③ 20世纪,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的两次世界性大危机,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据此回答6-9题。 6.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一个机遇。其含义是()A.法西斯势力上台,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 B.各国乘机加强中央集权,稳定资本主义 C.迫使政府内部调整,形成新的运行机制 D.运用更多的科技成就,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7.罗斯福新政时期,制定了《国家工业复兴法》,这主要说明了资本主义国家()A.解决社会的阶级矛盾B.对经济生产进行干预 C.保障工人的经济利益D.维护工人的政治权利 8.罗斯福新政对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最深远的影响是() A.国家不干涉资本家的经济事务 B.减轻了经济危机的打击,缓和了社会矛盾 C.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D.推行“以工代赈”稳定社会秩序 9.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发生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的直接导火线是()A.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激化B.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 C.纬约华尔街股票市场股价狂跌D.第三世界国家经济组织的斗争 经过两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工业社会,这既是巨大的历史进步,又是新的挑战,各国的经济体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创新和调整。据此回答10-13题。 10.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推行、中国的改革开放,四者的相同之处在于() A.充分发挥计划经济的指导作用B.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 C.充分调动广大劳动人民生产的积极性D.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宏观调控经济11.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A.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指导B.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C.各国大力推行政治改革D.得到美国的经济技术援助 12.20世纪六七十年代,联邦德国和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高中历史期末试卷分析

高中历史期末试卷分析 一、命题指导思想和特点 (一)、指导思想 纵观整个试题,总体体现了以能力和素质立意的理念和新课标对三维目标的考查要求,以发挥历史教育测量的诊断功能和导向功能。 (二)、试题特点 1、总体平和,难度适中 试题的结构、题型与容量适度,有一定的效度、区分度。难度适中,全卷没有让所有学生都动不起笔的题目,也没有一个大题让相当一部分考生得满分的题目。全卷基本按照高考要求命制,让分科以后的文科学生见识一下高考模式的题目是很有必要的。 2、立足基础,贴近教学 试题重在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概念的识记和理解。尤其是对一些重要概念和结论的准确理解,对重大历史事件和现象的本质认识,以及对历史发展过程的规律性总结。 二、学生存在的问题 从阅卷及抽样的结果看,主要有五大问题:基础知识不牢固、学科能力没形成、审题偏差大、书写不规范、新课程意识缺失。 1、基础知识不牢固 基础知识掌握较差,特别是对一些概念性的知识没有真正把握。 2、审题偏差大 本次考试因审题失误而失分显得特别严重。审题中抓不住关键性字词,不能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导致理解偏差,不按照要求回答,答非所问。

3、书写不规范 多数学生书写不规范,字迹不清晰;学生语文知识匮乏,不能有效组织答案, 主要表现为知识要点不明确,没有层次性,出现口语化,文字表达不够严谨;不会使用历史学科语言或术语答题,出现许多无效文字;关键字词写成错别字。 三、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1、加强对历史基本概念的教学 本次考试,反映出学生在历史概念上存在很大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将基本历史概念阐释清楚,让学生对一些历史概念烂熟于心。并适时进行跟踪 检查,通过课前默写、课后作业、抽查等方式,增强对历史的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记忆。 2(教学重、难点分析应加重学生参与的力度 包括新课教学和试题练习和讲评,在培养对问题分析能力的同时,多给学生参与的平台和机会,因为学生参与,能有效及时地纠正可能出现的错误偏向及思考方式的偏差。 3、适度进行基本的史学方法和史学理论的教学 4(对试题的解答,除加强对答题格式的规范外,更应该加强对解题方式的引导。 首先要学会读题审题,注意问题的细节,把握问题的时空界限、方向和侧重点;其次,学会读懂材料,有效把握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和其主题意旨,能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有全面和清晰的认识;第三,在具体解答上,应注重尽量用教材中的内容或观点来表达,对于需要概括提炼的,力争做到简洁、精确、逻辑合理等。对于审题不周全,理解模糊的问题应重新加以审视,尽力做到不遗漏每一个问题,不留下任何一个空白,将能做到的力争做到最好

高二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第5套真题

高二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1. 春秋战国时期,孝的对象由西周时期的“神祖考妣”转变为“父”,表现形式由西周时期的祭祀变为相对简单的“养”、“敬”。秦汉时期,孝的对象主要是“父母”,孝的表现形式是日常生活中相对具体的“养”、“敬”、“顺”等。这一变化反映出() A . 人们生活中心发生一定变化 B . 父系血缘权威开始得到重视 C . 宗法血缘关系日益走向崩溃 D . 儒家伦理道德成为正统观念 2. 1960年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了一卷文书,是唐景龙四年(公元710年)一名叫卜天寿的12岁学生的“家庭作业”,作业是抄写《论语·郑氏注》,抄写完后,卷末附了一首打油诗:“写书今日了,先生莫咸池,明朝是贾日,早放学生归。”这份文书的史料价值在于证实() A . 《论语》上升为经的时间是在唐代 B . 五言诗起源于唐代西北地区民间 C . 儒家文化在当时吐鲁番地区流传 D . 科举制与唐诗繁荣存在因果关系 3. 唐代女服空前繁荣,主要特征表现为风华美丽、雍容大度的款式:不拘一格、个性突出的穿着,崇尚阳刚、盛行胡风的时尚;而宋代女服一反唐代时期的绚丽和开放,出现内敛、拘谨而又不乏一种淡雅精致的风格。出现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 专制权利的失控 B . 程朱理学逐渐盛行 C . 商品经济的发展 D . 民主思想的出现 4. “扬州八怪”是一群聚集在扬州的画家共同形成的一个画派,也称“扬州画派”。清朝中期,扬州富裕的盐商喜欢用活泼的、有生命力的绘画来装饰家园,扬州

画派就是中国富有的商贾支持绘画的重要见证。扬州的画家们继承了明朝城市市民绘画的传统,把书法、诗歌、绘画与篆刻融合起来,趣味表现更加自由,颜色更加鲜明,有活泼积极的入世精神。据此,可以判断“扬州八怪”的出现() A . 标志着绘画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 B . 完全摆脱了文人画的影响 C . 反映商品经济发展后的市民文化需求 D . 反映了清朝君主专制弱化 5. 孙中山曾说:“中国古昔有唐虞之揖让,汤武之革命,其垂为学说者,有所谓‘天视白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有所谓‘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然有其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这表明他() A . 纯粹学习西方民主思想 B . 汲取了古代的民本思想 C . 以推翻满清帝制为目标 D . 侧重借鉴美国共和制度 6. 美国学者肯·沃尔夫在《大历史视野》中比较东西方古代两位哲学家的观点时指出:(他们)的观点中有那么多的相似之处,不免叫人惊讶。(比如)两者都不支持民主自治政府,但却都相信绝对的道德真理的存在,并且相信人们居住在和平与和谐中的可能性。(他们)两人都相信只有那些已经具有美德的人才能创建一个井井有条、和睦的政治社会。沃尔夫比较的两位哲学家是() A . 老子和苏格拉底 B . 孔子和柏拉图 C . 孟子和亚里士多德 D . 韩非和柏拉图 7. 文艺复兴思想家主张人追求财富和现世的幸福,启蒙思想家考虑“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从中可以看出启蒙思想家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时期相比,突出强调了() A . 构建民权政府 B . 批判神权统治 C . 鼓吹人性解放 D . 主张平等自由 8. 英国哲学家培根倡导一丝不苟地记录经验性的实验,促进科学的发展;法国哲学家笛卡尔主张用数学法则作为表述人类理性的最高法则,从事科学研究。17世纪一

高二x班月考班级成绩质量分析

高二(x)班质量分析报告 一、班级基本概况: (1) 参考人数:37人 (2) 考试科目:语文、数学、英语、文综(历史、地理、政治) (3) 卷面总分:750分 (4) 考试时间:语文150分钟;数学120分钟;英语120分钟;历史90分钟;地理90 分钟;政治90分钟。 (5)学情分析:本学期开学初,高二年级进行了文理分科,年级共有2个文科班,6班是文科重点班,7班的整体水平相对较低。除了普通学生还有挂读生、音乐生、美术生,所以7班的学生成分相对复杂一些。开学至今,在各位领导和老师的帮助下,家长们的配合下,我一直致力于抓班级的常规管理,效果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的良好,但是目前为止也初见成效,许多同学态度有了明显的改善,学习的积极性也有了提高。 在班级的构成上来看,全班共有学生38人,其中男生12人,女生26人,从开学至今,7班总体状况良好,学生也迅速适应了新班级的管理方式,大多数学生以较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同时也有少数学生步伐比较慢,一直找不到状态,例如xx等同学。通过对学生高一的班主任和课任老师的了解,这个班学生成绩差距较大,整体学生基础比较差。但是这个学期以来,包括xx在内的很多学生已经意识到学习的紧迫性,自我要求在逐步提高。但同时也出现一些问题,个别学生退步比较严重,偏科严重,希望各位科任教师严格把好教学关、纪律关,齐心协力,多引导可造生,多关心偏科生。 在思想状态方面,从建班至今,7班整体状态一直在进步,由于个别男生纪律意识薄弱具有反复性,没有从根本上转变自己的思想意识,表现在手机问题上xx严重违反学校的纪律,纪律问题出现极端化,慢性问题主要在部分女生身上,学习目标不明确,例如xxxx等。 本次考试的亮点:第一是总分年级排名前20名1个;前50名13个;第二是这次月考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可造生,例如xx(数学106分年级第三)、xx(文综成绩202分)xx(主课总分302.5分)等,而xx等同学这次退步较大;在班级前10名中,有几个学生偏科严重,而班级后10名中,部分学生部分科目到了严重警示的地步,特别关注艺考生xxx等,他们在精心培养下能冲击重点,希望各科任老师可以多多关注并给予指导。 二、成绩分析:

高二历史期末知识点总结(下学期)

高二历史期末知识点总结(下学期) 导读:本文高二历史期末知识点总结(下学期),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宋明理学 【基础解读】 一、三教合一 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新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也在民间广为传播.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 2、隋朝: 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3、唐朝: 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佛教和道教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二、程朱理学: 1、程朱理学产生的背景原因: (1)统治者支持:长期的混乱,不利于大一统的稳定和巩固,宋代统治者倡导尊儒读经. (2)儒家学者的努力: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 (3)代表人物:北宋时期的程颢、程颐兄弟和南宋时期的朱熹,成就最为突出,

所以“理学”也称为“程朱理学”. 2、程朱理学的内涵: (1)程颢、程颐的思想主张: 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有一个天理,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这是理学的核心思想. (2)朱熹的思想主张: 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而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3、程朱理学的影响: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播到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日本和朝鲜,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 三、陆王心学 1、陆九渊的思想主张: 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 2、王阳明心学出现的背景: (1)明中期以后,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动荡不安,封建专制统治陷入危机. (2)王阳明继承和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 3、王阳明的思想主张: (1)更多地吸取了佛教的“心外无佛,即心是佛”思想,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 (2)在认识论上,他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

高二历史上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与教学反思

高二历史上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与教学反 思 高二文科历史必修(3)的教学,重点仍然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但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学生理论素养的训练。只有在高二掌握了历史学习的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为后来高三的学习和专题复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次试卷充分考虑到上述因素,突出考察历史基础知识的理解,突出考查历史基本技能,是本试卷的一大亮点。根据本人今年高二年级的教学实践,在我校王卫东主任和严宴云,李德坤老师的帮助和共同分析探讨下,现对本次考试情况作一详细的分析。 一、试卷特点: (一)命题指导思想及考核目标要求: 年的高二期末考试试卷,以08年考试说明为依据,实现对学科主干知识、学科能力和思想素养等方面的考核,注重考查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鼓励考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本试卷突出了考核目标中的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问题能力的考核,是新课程下试卷命题模式和题型的较好范例。 (二)测试范围及分数分配: 本次的考试范围为必修(3)的全册。试卷分二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占试卷部分的50%;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共4

小题,总分为50分,占整个试卷分数的50%,与新课程下高考试卷题型及分值完全一致,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三)考查知识点在教材中的分布情况: 第一单元:选择题1、2、3、4题,非选择题26题,共计23分;第二单元:选择题5、6题,非选择题27题,共计19分;第三单元:选择题7、8题,非选择题28题,共计14分;第四单元:选择题9、10题,共计4分;第五单元:选择题11、12题,非选择题29题,共计14分;第六单元:选择题13、14、15、16题,共计8分;第七单元:选择题17、18、19、20、21题,共计10分;第八单元:选择题22、23、24、25题,共计8分。 总体上说,考察的知识点涵盖了教材的每个单元,围绕考试说明的要求,注意突出教学重点,安排合理。 二、学生答题情况统计与分析: 抽取试卷样本80份,最高分89,最低分41,不及格15人,平均分65.48。各题得分率如下表: (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三)典型错题失分原因分析: 第4题得分率为32.2,准确答案为A,学生的选择情况是,ABCD项均有选择,本题考察学生理解传统儒学、君主专制思想、道学思想和封建思想的区别。理论性较强,难度较大。 第10题得分率59.4%,准确答案为B,本题考察学生从图片提取有效信息、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理解历史现象背后的本质问题的能力,错选的主要原因在

精选高二历史第七次月考试题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第七次月考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单项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52分) 46.商鞅变法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主要表现在 ①统一度量衡②废除世卿世禄制③实行二十等爵制④废分封,行县制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47.下列三段有关北魏太延四年(438年)的资料: 资料一《通鉴》记载:北魏太武帝“下诏,沙门年五十以下者还俗。” 资料二《通鉴》胡三省注:“因为这些人身体强壮,还俗于民,还可以为国作战。” 资料三《通鉴》记载:“九月,魏主伐柔然,相持不下。柔然担心魏大军将至,突围而去。” 对此史料理解准确的是 A. 资料二注释资料一,资料三说明背景 B. 资料一注释资料三,资料二说明动机 C. 资料二注释资料三,资料一说明结果 D. 资料三注释资料一,资料二解释起因 48.王安石变法中,对农民的春耕、夏种、秋播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的措施是 A. 青苗法 B. 农田水利法 C. 方田均税法 D. 均输法 49.在一次历史活动课上,小路同学向全班介绍了沙俄1861年改革,你认为对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改革主要原因是农奴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 它是沙皇实行的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 C. 改革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 它是一场彻底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50.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洋务运动的相似点有 ①都是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实施的改革②目的是富国强兵③都学习和引进西方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以及文化④都使本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根本转变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51.下列材料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