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杨树烂皮病综合防治技

杨树烂皮病综合防治技

杨树烂皮病综合防治技
杨树烂皮病综合防治技

杨树烂皮病综合防治技

建平县昌隆镇林果服务站在2010年春季造林后,对全镇林地进行普查时发现有大片杨树死亡,究其原因是杨树烂皮病大的发生造成的。这就给我们的造林营林工作增添了新的难题,也提醒林业科技工作者不能掉以轻心,要扎扎实实地作好树木的栽培技术工作。

一、杨树烂皮病的危害程度

过去看过沈阳、阜新有关杨树烂皮病时有发生的报道就觉得其危害很大,这次通过本镇普查可谓是触目惊心,从十几年的大树到新植幼树成片死亡的超过千余亩,缺珠断垅的地块不计其数,不但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还增添了投资造林的风险,更极大的挫伤了林农造林的积极性,给林业生产造成很大危害。二、杨树烂皮病的发生症状

杨树烂皮病又称腐烂病,一般发生在枝梢和主干上,发生在小枝上时,大多无明显症状小枝就枯死,发生主干上时,初期出现水浸状黑褐色病斑,树皮腐烂变软,在温度适宜时不断扩大,有时能绕树干一周,后失水干枯。皮层腐烂,树皮组织纤维分离如麻,与木质部分离,木质表面变色,到后期病斑表面出现很多小黑点,既是分生孢子囊,空气湿度大时黑点上有橙黄色菌丝,既是分生孢子角,遇水时消散。

三、杨树烂皮病的病源菌及传播途径

1、病源菌

杨树烂皮病病菌属于子囊菌纲,黑腐皮壳属,是一种弱寄生菌,从树皮死组织侵入,一般树体本身都带有大量病源菌,当树体抵抗能力降低时就会发病。

分生孢子在2℃就会萌发,最适温度19℃左右。病菌5℃就能生长,最适温度18---32℃,病菌生长使病斑扩大。因为病菌生长温度要求较高,且这个温度也适合树体生长,所以杨树烂皮病发病旺期应该是低温阶段,这也是造成春季树木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

2、传播途径

杨树烂皮病的分生孢子借助风、雨及昆虫传播,由伤口、病死组织侵染。病菌的有性世代出现在6---9月,病枝上子囊成熟在雨季,孢子在雨后大量放散,借风力传播到杨树皮层上由伤口侵入,过冬后显现病状。辽西地区在3、4月份发病,5月达到盛期,造成树木大量死亡,有的地块彻底毁灭。

四、杨树烂皮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1、选择优质的抗病品种。选用生长健壮、抗旱耐寒根系

良好的壮苗,象青杨、钻天杨、银白杨和现在的赤杨的系

列品种,尽量杜绝欧美系列的品种。

2、按栽培技术要求进行培植,坚持大坑整地,立地条件

较差。土壤贫瘠的林地要客土回填,栽后灌足水,防止幼树干旱造成病害发生,在易受风沙袭击的地块,迎风面要加密栽植防风林带,外缘要栽植灌木林带。

3、加强载后的抚育管理

及时松土、浇水、除掉林间杂草,坚持防治杨干象等蛀干害虫,间作时避免树体创伤,严禁幼林放牧。并随时剪除病弱枝,减少病源及浸染机会。初冬时树干涂白防止冻裂、日烧。

4、人工防治,剪除病枝集中烧掉,对树体患部用刀割破,

涂10%碱水,或25倍多菌灵、托布津、或5度石硫合剂的效果都很好,最好在涂落后5---7天加涂100 ppm的赤霉素可以促进伤口愈合,使病斑不再复发。

辽宁省建平县昌隆镇林果服务站

高树辉,解冠辉

浅谈杨树烂皮病的基本防治措施

浅谈杨树烂皮病的基本防治措施 【摘要】杨树烂皮病在我国山东、安徽、河北、河南、江苏等省普遍发生,除危害杨树外,也危害柳树、榆树、槐树等其他树种。其病因是由于树苗携带的或林间病株上的病原真菌的传播,与施用叶面肥、化肥、杀虫剂等无关。对此,本文通过对其发病症状、发病规律进行深入抛析后,对其防治技术进行了系统总结,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浅谈;杨树烂皮病;防治;措施 杨树烂皮病又称腐烂病、臭皮病、出诊子,危害杨树干枝,引起皮层腐烂,导致造林失败和林木大量枯死。在我国山东、安徽、河北、河南、江苏等省普遍发生,除危害杨树外,也危害柳树、榆树、槐树等其他树种。此病传染性极强,病害流行,往往造成林木大片死亡,损失很大。其病因是由于树苗携带的或林间病株上的病原真菌的传播,与施用叶面肥、化肥、杀虫剂等无关。 1 发病症状 1.1 干腐型 主要发生于主干、大枝及分叉处。发病初期呈暗褐色水渍病斑,略肿胀,皮层组织腐烂变软,以手压之有水渗出,后失水下陷,有时病部树皮龟裂,甚至变为丝状,病斑有明显的黑褐色边缘,无固定形状,病斑在粗皮树种上表现不明显。后期在病斑上长出许多黑色小突起,此即病菌分生孢子器。在条件适宜时,病斑扩展速度很快,纵向扩展比横向扩展速度快。当病斑包围树干1周时,其上部即枯死。病部皮层变暗褐色糟烂,纤维素互相分离如麻状,易与木质部剥离,有时腐烂达木质部。当环境条件有利树木生长时,抗病性提高,病斑周围可长出愈伤组织,阻止病斑的扩展。 1.2 枯梢型 主要发生在苗木、幼树及大树枝条上。发病初期呈暗灰色,病部迅速扩展,环绕1周后,上部枝条枯死。此后,枯枝上散生许多小黑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 2 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子囊壳、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器在病部组织内越冬。来年春季平均气温在10-15℃,相对湿度60-85%时,子囊中子囊孢子成熟借风雨传播,分生孢子从枝、干伤口侵入,半月后形成分生孢子器,产生分生孢子,同样借风雨传播,孢子萌发通过各种伤口侵入寄主组织,潜育期为6-10天。3月中、下旬开始发病,4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为发病盛期,7月份后病势渐缓,秋季又复发,10月份基本停止发展。杨树腐烂病菌是一种弱寄生菌,只能侵染生长不良、树势衰弱的苗

杨树食叶害虫防治技术方案

杨树食叶害虫防治技术方案本方案中的杨树食叶害虫主要指发生普遍的杨扇舟蛾、杨小舟蛾、分月扇舟蛾、杨尺蠖、舞毒蛾和杨毒蛾。目的是对主要杨树食叶害虫防治提出指导意见,相关种类的防治可参照进行。 一、防治规划设计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杨树食叶害虫防治总体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 结合本地杨树食叶害虫的生活史、发生规律、发生面积和危害程度等因素,以县为施工设计的基本单位,进行施工作业设计。设计内容包括作业地点、林分类型、害虫种类、危害情况(危害程度、被害株率和虫口密度)、防治范围和面积,把面积、技术措施和工程量落实到小班或林权所有者,并绘制施工作业图、表,对相关内容要附有说明。 二、虫情监测预报 在发生区以县为单位设立中心测报点,做到一县一点,固定1—2名专职或兼职测报员,在重点发生的乡(镇)、林场设立监测点,对辖区内不同类型的杨树林地开展虫情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进行虫情预报。 (一)虫情监测 1、踏查法在上一年(代)虫情的基础上,通过检查虫态、危害状、虫粪等方法,监测杨树食叶害虫的发生情况。 2、灯诱法在片林和带状防护林内,利用杨树食叶害虫的趋光性,在成虫羽化期,于18:00—24:00在林缘适当地点悬挂黑光灯

引诱,监测杨树食叶害虫的发生情况。 3、性诱法在片林和带状防护林内,利用活体雌虫或性诱剂引诱,监测杨树食叶害虫的发生情况。 县乡测报点都要进行监测,发现杨树食叶害虫在当地已经发生,要及时报告上级森防机构,组织力量开展专项调查,进一步确定虫情发生范围和危害程度。 (二)虫情预报 杨树食叶害虫防治规模大、费用高,准确掌握最佳防治时机和防治范围非常必要。因此,必须抓住幼虫期虫情预报,其它虫态的预报以定性为主。 县级中心测报点从每年的越冬虫态开始,进行系统虫情调查,确定杨树食叶害虫各虫态的发生期和发生量。在立地条件相同时,对四旁树和农田防护林,按5%的比例选择标准株;对片林和海防林,采用设标准地的方法,按每400亩林地设一块2亩标准地,标准地内的标准树不少于20株。调查时,在标准地内随机抽取样树5株,设样株按东、西、南、北随机抽取50cm标准枝1枝,每2日观察一次,记载杨树食叶害虫发育进度和发生数量。具体预报按国家和地方发布的预报方法执行。 发生面积和危害程度的统计标准为: 发生面积:平均50 cm标准枝2条幼虫; 危害程度:轻度为50 cm标准枝2—5条幼虫, 中度为6—8条幼虫,

杨树溃疡病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杨树溃疡病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摘要杨树溃疡病的发生与病菌生物学特性及杨树栽培和管理方式不合理密切相关。防治应采取强化调控生态因素的综合治理技术。 关键词杨树溃疡病;发生原因;防治措施 1杨树溃疡病发生原因 1.1杨树溃疡病病菌本身的生物学特性 杨树溃疡病的病原菌为弱寄生菌,易侵害树势衰弱、抗病性低的树木。造林时若苗木质量差、伤根多、失水多、栽植时干旱缺雨、土壤瘠薄、盐碱土、冻害、日灼伤、火烧、假植时间较长、浇水不足、苗木缓苗期长、其他病虫害危害严重等都会致使树木衰弱,诱发杨树溃疡病的发生,尤其是苗木的水分状况是影响造林成活率和病害是否发生的关键因素。 1.1.1病原菌的潜伏侵染特性。溃疡病菌进入树皮后,如果树木生长旺盛,抗病性强,病菌便停止扩展,处于潜伏状态。当由于种种原因造成树势衰弱时,处于潜伏状态的病原菌便开始活动,继续侵染危害,使得看似健康的苗木,实际上携带了大量的溃疡病菌。因此,一旦寄主生活力下降,溃疡病菌就会继续侵染危害,这给该病的防治带来了极大困难。 1.1.2病害发生的隐蔽性。杨树溃疡病属枝干部病害,从病菌侵染到症状出现,一般需要1个月的时间,当病原菌进入树体内,由于受杨树树皮的保护,很难发现病害症状;而一旦发现时,病害发生已经相当严重,很难彻底清除,即使刮除病斑和采用致病性很强的药剂,一般也难以奏效。 1.2我国杨树栽培和经营管理方式不合理 在我国大部分杨树栽植区,不合理的栽植方式和经营管理措施,为杨树溃疡病大发生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栽植品种和栽植方式过于单一。品种和栽植方式单一,导致杨树叶部害虫严重发生,极大地削弱了树势,致使杨树的生长势极其衰弱,生态系统非常脆弱。 1.2.2检疫措施不得力。检疫机构工作人员的素质差,检疫机构管理混乱,措施不得力,造成溃疡病菌随大量苗木和接穗远距离蔓延。

腐烂病特点

简介 腐烂病亦称腐朽病(decay),果树腐烂病又称烂皮病、臭皮病等,世界各地均有发生。腐烂病主要危害结果树的枝干。幼树和苗木也可被害,但发病较少。发病初期从外表不易识别,如果掀开枝干的表皮,可见到暗褐色致红褐色湿润的小斑或黄褐色的干斑,有时,内部病变面积已较大了,而从外部仍不好识别。受害较重时皮层腐烂坏死,用手指按下即下陷。病皮极易剥离,烂皮层红褐色,湿腐状时有酒糟味。发病后期,病部失水干缩,变黑褐色下陷,并在上产生黑褐色小点粒,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成为再发病的传染源。除侵染枝干外,有时也侵染果实。果实上病斑症状为暗红色的圆形或不规则形,有轮纹,边缘清晰。发病部位腐烂软化,略带酒糟味,病果表皮易剥离。 病原 由几百种土携细菌或真菌引致的植物病害,特征是植物解体腐败。腐朽可以是硬的、乾的、海绵状的、或是多水的、粥糜状或黏性的。根腐由许多真菌,特别是密环菌(Armillaria mellea)、易逝杯伞(Clitocybe tabescens)及腐黴属(Pythium)、疫黴属(Phytophthora)、丝囊黴属(Aphanomyces)及镰孢黴属(Fusarium)所引致。根腐朽并以黴层(根状菌索)的黑色线状束覆盖(密环菌属、杯伞属)。应选排水良好而有机质含量高的良好土壤种植无病植株及抗病品种,轮作一年生及两年生作物,避免过密,合理施肥、灌水和修剪,防治鼠、昆虫、线虫和杂草。小面积的花卉、灌木及树木苗床可用杀菌剂。苗床或盆钵中所用土壤可以用热力或化学处理法灭菌。木材腐朽由迷孔菌属(Daedalea)、层孔菌属(Fomes)、革裥菌属(Lenzites)、多孔菌属(Polyporus)、卧孔属(Poria)及韧革菌属(Stereum)等几百种真菌所引致。受侵木材常变色或著色,软腐易碎或呈粉黴状。损害缓慢,常经多年。侵染几乎都经伤口发生。马蹄形及层架形子实体沿著树干及枝发育,或在树干基部或伤口处形成菌蕈。避免木材腐朽可去除死亡的及濒死的树枝,茎部修剪注意贴合无缝(使尽可能不使真菌进入);要防治携带致病菌的钻蛀虫可包扎幼树。 发生规律 通常果树进入结果期后,腐烂病开始发生,随着树龄的增加和产量的不断提高,腐烂病会逐年增多,在正常管理情况下,树体负载量是左右发病的一个关键因素。连年结果,要消耗大量的养分,如果养分供给不足,必然招致腐烂病的发生。经实际调查,枝条含水量80-100%时病斑扩展缓慢,枝条含水量67%时病斑扩展迅速。冬季修剪时,修剪过重,伤口过多,又未及时消毒保护等,有利于病害发生。冻害、冰雹都会使树体受伤害而加重腐烂病的发生。

森林病虫害防治方案

森林病虫害防治方案 篇一:森林病虫害防治方案 森林病虫害是不冒烟的森林火灾,切实爱护好森林资源,促进森林健康和人与自然的和谐进展,既是当代林业进展的时代重任,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最高目标,也是打好林业相持时期攻坚战的科学之举,长远之策,任务之重。 云南是一个林业大省,也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任务繁重的一个省。20XX年是云南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最困难的一年:一是由于罕遇持续高温、全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首次高达600余万亩,占全省有林面积的3%,创历史新高;二是蛀干害虫小蠹虫发生面积近200万亩,在滇中、滇东、滇西北地区危害最甚,形成了全省第二个钻蛀性害虫林业有害生物危害高峰;三是重大外来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不断传入,给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带来了新的考验。云南省森林病虫防治在国家林业局、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通过加大行政执法、强化行政治理、实行科学防控,采取强硬措施,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20XX年全省防治林业有害生物448.78万亩,森林植物及林产品调运检疫率达95%、种苗产地检疫率达99%、监测覆盖率达88.97%。在完成年初提出的目标治理指标的同时,还为今后云南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总结和探究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一、构建五个体系 一是构建统一组织协调体系。全省16个州市政府均成立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领导机构,负责对本地区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预防和除治工作实行统一组织、协调和指挥,授权森防部门负责日常治理,进一步完善林业系统内部各级林业主管部预防和除治松材线虫病责任制,充分发挥各级林业部门在预防和除治松材线虫病工作中的政府参谋和助手作用,全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协调指挥体系已差不多形成。 二是构建预测预报网络体系。省森防部门对全省1935个监测网点(其中35个国家级中心测报点),从队伍、设施建设、治理手段、等方面进一步予以强化,1899个一般监测预报点、部分乡镇、林场和管护站的监测点得到了新的加强,涵盖全省要紧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区的县、乡(镇)、村的监测网络已差不多形成,全省组成了有3427名专兼职人员监测预报队伍,监测面积达1717.97万亩,监测覆盖率达88.97%,省、州(市)、县、乡、村五级林业有害生物联系报告制度得到健全,预测预报能力在全面提升。 三是构建林业有害生物突发应急反应体系。为了提高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省林业厅重视和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检疫御灾、防治减灾、应急反应和防治法规体系建设。建立了由政府牵头、各有关部门参加、各级森防站具体实施的林业外来有害生物突发及重大事件应急指挥机构,制定了预防和除治松材线虫病应急预案、物资及技术储备。20XX年在除治外来有害生物的战斗中,省林业森防部门按照顾急方案,及时进行现场调查、监测、上报、策划、组织、调运药剂,确保了除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是构建林业有害生物科学防控体系。加强对松材线虫病、小蠹虫、松毛虫、松尺蛾等病虫情调查,专门是对云南最要紧危害虫种小蠹虫为代表的钻蛀性害虫的发生和危害进行了详细的病虫情调查和监测预防,为制定防治方案实施科学防控打下了基础。省森防部门在总结前几年全省冬春虫情调查的基础上,按照其危害的特点和防治的难点,编制出全省的防治和治理总体规划,提出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重点治理区域,抓住最佳时机,集中资金投入,实施攻坚突破等防控手段,使全省小蠹虫危害面积在一定程度得到操纵。 五是构建目标治理体系。目标治理是提升政府与社会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关注度和支持力的有效途径。省森防部门加大了推行目标治理责任制力度,在各级政府的支持和关注下,以成灾率、无公害防治率、测报准确率和产地检疫率为内容的新的治理体系在全省已逐步建立,双线目标治理责任制已开始实行,无公害防治率、测报准确率和产地检疫率将纳入全省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的目标考核内容,奖惩、举报和重大责任事故追究通报制度也正在制定中。

三种杨树常见病害的防治方法

三种杨树常见病害的防治措施 杨树作为园林绿化中重要的苗木品种,现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作为植物之一,杨树有诸多优点的同时,也有其特定的病害侵袭,下面我们选三种最常见的杨树病害来分析如何防治: 杨树花叶病毒病及其防治 症状 受害叶片初生褪绿小点,进而变为不规则黄绿花斑,常沿小叶脉分布,叶脉呈半透明状,随高温有隐症现象。有些杨树无性系病叶发绉、变厚、变硬、变小,甚至畸形。有的叶脉和叶柄上有紫红色坏死斑,病斑中心组织枯死。本病是系统侵染病害。发病规律:杨树花叶病病毒可以通过嫁接传染,林业生产中主要是随带毒插条传播。目前,已知杨树花粉种子不带病毒,杨黑毛蚜和桃蚜不传病,菟丝子也不传病,其他昆虫是否传病尚待进一步研究。杨树因品种差异,其抗并性的差异也很大,I-63、I-69、I-72杨易感病,107等品种较抗病。不同树岭发病情况也不相同,1年生苗木、幼树发病重,大树症状则不明显。 防治要点:加强苗木检疫,禁止疫苗和接穗调入调出。发病疫情就地销毁。

杨树溃疡病的防治方法 一、危害 杨树溃疡病是杨树的主要枝干病害,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和华东地区。随着林业杨树育苗和造林面积的增大,杨树溃疡病在河北、河南、江苏、安徽、山东等地危害日趋严重,在我地主要危害黑杨、青杨、白杨及速生柳等杨柳科树种。从苗木、幼树到大树均可侵害,但以苗木、幼树受害最重,造成枯梢或全株枯死。引起杨树溃疡病的病原有8种,现已知在生产上主要造成危害的有:杨树水泡型溃疡病、杨树大斑型溃疡病和杨树烂皮型溃疡病三种(以上三种都是由真菌引起)。另有一种杨树细菌型溃疡病是我国近年新发现的,在我国东北有发生,危害非常严重,应引起高度重视。近年来在我地也发现了一些未知病源菌引起杨树枝杆溃疡的病害,市森保站正在对此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 二、危害症状及发生特点 1、杨树水泡型溃疡病: 病害发生在主干和大枝上。症状主要有三种类型。在光皮杨树品种上,多围绕皮孔产生直径1厘米左右的水泡状斑;在粗皮杨树品种上,通常并不产生水泡,而是产生小型局部坏死斑;当从干部的伤口、死芽和冻伤处发病时,形成大型的长条形或不规则形坏死班。 病菌可在树干、枝条的病斑和病残体中越冬。在不表现

柳树烂皮病的早期诊断与防治

柳树烂皮病的早期诊断与防治 作者孙辉王志勇(辽阳市城市绿化管理处) 摘要:通过我们两年多来的调查、研究与实验,基本搞清了柳树烂皮病在我市城区园林绿地系统内的发生、发展和传播的全过程。文中列举了柳树烂皮病的症状表现,论述了影响病害传播的因素,并提供了具体的防治措施。 关键字:烂皮病症状表现影响因素防治方法 近几年来,我市的绿化事业取得了飞快的发展,打造了很多具有传统韵味的自然式风景园林。沿河新建的近20万平的生态化绿地—— 护城河绿化带,为游人提供了桃红柳绿两岸飘香的景观环境。绿化处领导在全力提升绿地品位的同时,也要求绿化管护工作必须有所提高和创新。近三年来受气候、地理、土壤等影响,我市的树木病害发生率逐年增高,而以柳树烂皮病尤甚。护城河两岸栽植的柳树万余株,为了巩固绿化成果,把园林树木因病虫害所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少,05年初绿化处科研领导小组向我们下达了《柳树烂皮病的早期诊断与防治》的研究课题。我们结合以往的经验、数据,通过两年多艰苦而有序的调查实验,终于完成了这一课题的研究,并将研究结果整理成文,以供参考。 一. 柳树烂皮病的发生范围及早期症状表现 柳树烂皮病也叫杨柳树腐烂病,国内外都有发生,是重要的枝干病害。我国东北、华北、内蒙、青海、新疆、等地发病率都很高,严重的影响用材林、防护林。受害树种除各种柳树外,还有新疆杨树、北京杨、毛白杨、加杨、桑树等。 病害多发生于主干、大枝和树干分杈处。初期症状在光皮树种上患部表现为淡褐色微肿起的水渍状病斑。当寄主生长衰弱和空气湿度大时,病组织迅速坏死 ,变软腐烂,手压之流出褐色液体,具酒糟气味。病斑干缩是下凹,有时边缘裂开。以后在病斑上生出小粒点,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器,遇雨由里边挤出乳白色粘稠液,遇空气简便桔红色至赤褐色。粘稠液不断伸长,形成卷须,为病菌的分生孢子角。在粗皮树种病部无卷须,却在皮缝处挤出粘液堆成孢子块,桔

杨树烂皮病

杨树烂皮病的发生与防治 摘要: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杨树种植区和规模不断增加,杨树腐烂病的频繁发生,危害严重。杨树腐烂病是危害杨树的主要病害,严重时可使整片林地树木枯死,本文主要从该病的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进行了探讨,可为及时防治提供借鉴。Abstract: With the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 size of poplar planting areas andincreasing the frequency of occurrence of poplar canker, a serious hazard. Poplar poplarrot is a major disease hazard, severe forest trees withered make the whole film, article from the symptoms of the disease occurrence and control methods are discusse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关键词:杨树;烂皮病;发病原因;防治方法 1.引言 近年来我国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展开了绿化植物的种植、造景和管护工作,但园林绿化植物常常受到病害的危害。在园林绿化中,人们普遍认识到,要达到绿化和美化效果,只注重种植和造景是远远不够的,还应注重绿化植物的有效管护,进行病害的防治。腐烂病在我国杨树栽培地区都有发生。杨树腐烂病又称烂皮病、臭皮病,主要危害杨树干枝,引起皮层腐烂,导致造林失败和林木大量枯死,是杨树死亡的主要原因。本文通过对杨树腐烂病的介绍,更进一步的了解和掌握杨树腐烂病的特点及综合防治方法。 2.杨树烂皮病的症状特点 杨树烂皮病主要发生于树干及枝条上,表现为干腐及枯梢两种症状类型。 2.1干腐型:干腐型发生在主干、大枝及树干分岔处。发病初期,皮部出现暗褐色水渍状病斑,皮层组织腐烂变软,隆起斑块渐渐失水,随这干缩下陷,甚至产生龟裂。剥皮观察时病斑有显黑褐色边缘,无固定形状,有淡淡酒糟味。后期

槐树烂皮病

槐树烂皮病 分布与危害: 分布于河北、河南、江苏等地。危害槐树和龙爪槐。发病严重时,能引起幼苗和幼树枯死及大树枯枝。 症状: 由镰刀菌引起的烂皮病多发生在2~4年生苗的绿色主茎及大树的1~2年生小枝上。病斑初为水渍状,黄褐色,近圆形,后发展成梭形,长径1~2cm左右,较大的病斑中内稍下陷,软腐,有酒味,呈现典型的湿腐状,病斑可环切主茎,致使上部枝条枯死。病斑尚未环切树干,则当年病斑均能愈合,以后一般不再发展。但个别病斑均能愈合,以后一般不再发展。但个别病斑由于愈合很差,则翌春由老斑处周围继续扩展。这样的病斑周围没有隆起的愈合组织。由小穴壳菌所致的烂皮病病状与前者相似,并搬出呈现圆形,黄褐色,但色较浅,边缘紫红色或紫黑色,病部下陷或开裂,当年一般不再发展,但四周很少产生愈合组织,次年仍有复发现象。 发病规律: 镰刀菌所致烂皮病约在3月初开始发生,3月中旬至4月末为发病盛期。此时病害发展迅速。直径1~2cm茎或枝,可在半月左右被病斑所环切,5~6月病部产生近橘红色分生孢子座,至6~7月病斑一般停止发展,并形成愈合组织,从孢子堆出现,到病斑完全为愈合组织所覆盖,约需1个月左右。在5~6月时,虽有大量分生孢子产生,但未发现有新的侵染发生。由小穴壳菌引起的腐烂病,发病较晚。病菌主要从因某种原因而坏死的皮孔处侵入,亦可从断枝、残枝、叶蝉危害的伤口、死芽等处侵入,潜育期约1个月。 防治方法: 1、对叶蝉发生危害期,喷施格润巡斧稀释1500倍液,以防虫造成侵染的伤口。 2、及时剪除病死枯枝,刮除主干上的病斑,并且在伤口上涂格润枝音进行消毒,然后再涂以白涂剂以保护伤口。 3、对发病较重大苗的绿色主干,在3月初用涂白剂粉刷,可组织其侵染危害。

榆树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精修订

榆树常见病虫害的防治 技术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榆树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一、榆树的病害 1、榆溃疡病 识别特征:受害树木多在皮孔和修枝伤口处发病,发病初期病斑不明显,颜色较暗,皮层组织变软,呈深灰色。发病后期病部树皮组织坏死,枝、干部受害部位变细下陷,纵向开裂,形成不规则斑。当病斑环绕一周时,输导组织被切断,树木干枯死亡。小树、苗木当年死亡,大树则数年后枯死。防治办法:①严格禁止使用带病苗木。一经发现病株就地烧毁。 ②及时修枝、防治榆跳象,提高抗病力。③发病初期用甲基托布津200~3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100倍液涂抹防治。 2、榆枯枝病 识别特征:发病初期症状不明显,皮层开始腐烂时也无明显症状,只有小枝上叶片萎蔫,叶形甚小,剥皮可见腐烂病状。此后病皮失水干缩,并产生朱红色小疣。若病皮绕树枝、干一周,则导致枯枝、枯干。防治方法:①注意防治害虫,预防霜冻及日灼。②及时修枝、清理病虫枝和病虫木及枯立木。③城市绿化观赏树修剪不宜过度。同时清除枯枝、枯树及病树。 3、榆树炭疽病 识别特征:发病初期,感病叶片上产生不规则形病斑,病斑浅黄色或灰白色,发病后期病斑上生产黑色或黑褐色粒状突起,多呈放射性排列。发病严重时,树叶变黄,提前脱落。防治方法:①减少侵染来源,及时剪

除病叶、病枝,清除落叶,集中销毁。②药剂防治,落叶后,喷施1:3:100波尔多液或45%代森锰锌500倍液。 4、榆树黑斑病 识别特征:病害发生在叶上,生长季节内均有发生。发病初期,感病叶表面形成黄色斑点,病斑近圆形或不规则形,以后病斑逐渐扩大,边缘不整齐。发病后期病斑上产生略呈轮状排列的黑色小突起。潮湿时小突起中挤出淡黄色乳酪状的分生孢子堆。10~11月间病斑上出现圆形黑色小粒点,病斑呈疮痂状,病斑可相互联合形成不规则的大斑。防治方法:①减少侵染来源,晚秋或初冬时,收集并烧毁落地病叶。发病初期,及时剪除病叶、病枝,集中销毁。②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施1:1:100波尔多液,或65%可湿性代森锰锌500倍液,或65%可湿性福美铁500倍液,隔天喷1次。喷23次。 二、榆树害虫 1、榆毒蛾 识别特征:成虫体长12mm左右,翅展25mm左右。体和翅白色,足的胫节和跗节橙黄色。卵椭圆形,灰黄色,表面覆盖着灰黑色分泌物,成串排列。幼虫老熟幼虫体长30mm左右,体淡黄色。各节背面有白色毛瘤,瘤的基部周围为黑色,腹部第1至2节有黑色较大的毛丛。蛹长 15mm左右,淡绿色,头顶有黑褐色毛束。生活习性,华北地区1年2代,以初龄幼虫在树皮缝隙间、孔洞中结白色薄茧越冬。翌年4月中旬活动为害。6月中旬幼虫老熟,在树上或建筑物缝处化蛹,蛹期15天至20天。7月初成虫羽化,有趋光性。雌蛾多产卵于枝条上或叶背,成串排列。

杨树常见的病虫害介绍

杨树常见的病虫害介绍 草履蚧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近些年,我省特别是豫西北地区杨树上草履蚧危害严重,致使部分大树树势衰弱,生长量锐减;更有甚者,由于草履蚧遍布树体树干缝隙、梢部幼嫩处刺吸汁液,分泌油状蜡液,造成5、6年生的大树成片死亡。 草履蚧属同翅目,蚧亚目,旌蚧总科绵蚧科,在我区原多为害核桃树、柿树、梨树、苹果树、椿树特别是香椿等林果木。而近年来,对杨树等重要用材林树种也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其危害林木以若虫和雌成虫为主。 现将草履蚧外形特征、危害特征和防治方法介绍一下,便于辨认和防治。 外形特征:雌成虫个大,体长10毫米左右,椭圆形,背部隆起似草鞋,黑褐色,腹部8节,体背有横皱和纵沟(我们看到雌成虫时,一般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树干上较为零星的出现)。雄成虫体长5-6毫米,翅展开后长9—11毫米,头胸黑色,腹部深紫色,前翅紫黑,前缘略红,后翅特化成平衡棒。雄成虫对林木危害小,交配后即死亡(因为交配在树冠上完成,我们很少看到雄成虫)。卵,椭圆形,长1—1.2毫米,黄褐色,光滑,产于土层中的卵囊内。若虫是从2月下旬孵化出的小幼虫开始上树至5月上旬变为成虫前这一阶段均称为若虫(这个阶段虫体对林木危害最严重)。其体形与雌成虫相似,个体小,3月中旬身长约2毫米,红褐色或黑褐色,足明显。 生活规律及危害特征:草履蚧在我省一年发生一代,以卵在土层中越冬,2月上旬开始孵化。若虫先期吸食根部汁液,3月上、中旬杨树萌动前大量上树,聚集在小枝表面、主干缝隙处刺吸汁液,使芽

不能正常萌发,甚则整个树冠死亡,严重影响林木正常生长。4、5月份危害加重,虫体在树体外层层堆积,不断吸食树体汁液,分泌大量油状蜡液。雌成虫5月上中旬成熟,交配后继续为害至6月上旬陆续下树入土产卵于根部10—16厘米土层中。 防治方法:(1)阻止小幼虫上树,于树干高1米处刮除老树皮一圈约7-8厘米宽,上涂虫胶或废机油,每隔10—15天涂一次,也可在刮皮处贴上宽胶带,贴紧确保胶带与树皮之间没有缝隙。并且一定要及时清除环下若虫,清理间隔时间视上树若虫数量而定,若虫上树高峰期可每天定时清理;树干光滑者可直接涂抹或粘贴。 (2)药剂防治:于3月中旬至4月初,若虫上树高峰或群集树体时,喷洒木虱净(1000-1500倍液)或内吸性磷乳油1500-2000倍液,喷洒范围包括树干基部地面以及树干、树冠;或根埋灭涕威,呋喃丹等特效药,每株剂量10-30克,视树大小而定,埋后灌一次大水(此类药物剧毒,使用时要格外小心)。 这里要特别强调一下,在给树木施农家肥特别是圈肥或厩肥时一定要充分发酵,避免生肥传播草履蚧。因为草履蚧一旦大发生,很难在一年内彻底根除,需连续几年严加防治,明显影响林木生长量,使经济效益大打折扣。 美国白蛾 美国白蛾本不是我区的杨树主要食叶害虫,但是近一年,有林农打电话到电台询问他们当地发生的是不是美国白蛾,由于种种原因总是错失去看现场的机会但是美国白蛾一旦发生,如若得不到很好的控制,就会很快蔓延开去。所以这里介绍一下美国白蛾生活规律和防治方法。

西瓜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

西瓜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 一、主要虫害及防治 (一)种蛆 1.形态特征种蛆又称地蛆、菜蛆,为种蝇的幼虫,属双翅目花蝇科害虫。幼虫似粪蛆,老熟幼虫长约7毫米,乳白色而略带黄色。 2.生活习性与危害特点成虫喜食腐烂杂物,并在其上产卵,未腐熟粪肥,发酵不充分的饼肥等最易招引成虫产卵,故生粪最易出现种蛆。成虫还可在土缝、地面上或近地面叶片上产卵,卵期3~5天,孵化后钻入土中危害作物,一般春天危害最重。 种蛆是危害瓜类、豆类、葱、蒜类等多种蔬菜的重要地下害虫。种蛆常群集危害瓜苗表土下幼茎即所谓下胚轴部分,使已发芽种子不能正常出土;或从幼苗根部钻入,顺幼茎向上危害,使下胚轴中空、腐烂,地上部凋萎死亡,引起严重缺苗。育苗时种蛆危害即常引起苗床幼苗成片死亡。 3.防治方法 (1)农业生物学防治首先瓜田要冬前深翻,以杀伤越冬蛹。次年尽量提前春耕,以免正值种蝇羽化,招引成虫产卵,加重危害。其次,有机肥应充分腐熟,特别是苗床营养土,必须用腐熟优质厩肥,避免诱集种蝇成虫在苗床产卵。 (2)药剂防治播前40%乐果乳油1000倍液浸种;育苗播种及定植时,用90%敌百虫1000倍液,或50%敌敌畏、50%辛硫磷乳剂1000倍液喷洒苗床及幼苗根际附近,可灭卵杀虫;种蛆危

害时,采用硫酸亚铁3000~4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剂1000倍液灌根防治,效果也较好。 (二)蝼蛄 蝼蛄俗称喇喇蛄、土狗子等,属直翅日,蝼蛄科,我国常见的是华北蝼蛄(Gryllotalpa unispina Saussure)和东方蝼蛄(Gryllotalpa orientalis Burmeister)两种。) 1.分布 与为害华北 蝼蛄在我国遍 布北纬32'以北 地区。东方蝼 蛄又称南方蝼 蛄,在中国南 部发生较重,近几年北方发生也多,国内曾误认为它是非洲蝼蛄(Gryllotalpa africana)。蝼蛄成虫、若虫都在土中咬食刚播下的种子和幼芽,或把幼苗的根茎部咬断,被咬处成乱麻状,造成幼苗凋枯死亡。由于蝼蛄活动力强,将表土层窜成许多隧道,使幼苗根部和土壤分离,失水干枯而死,造成缺苗断垄。 2.形态特征蝼蛄是不完全变态昆虫。华北蝼蛄卵孵化前暗灰色,长约2.7毫米,宽约1.5毫米。若虫体黄褐色,腹部近圆筒形,后足5-6龄以上同成虫。成虫体长45毫米左右,体黄褐色,布有黄褐色细毛,前胸背板中央心脏形斑大而凹陷不明显,后足胫节背面内侧有距l根或消失。东方蝼蛄卵孵化前暗紫色,长约4毫米,宽约2.3毫米。若虫体灰褐色,腹部近纺锤形,后足2-3龄以上同成虫。成虫体长30毫米左右,体淡灰褐色,布灰褐色细毛,前胸背板中央心脏形斑小而凹陷明显,后足胫节背面内侧有

杨树病虫害的防治

杨树病虫害的防治 发表时间:2009-09-30T17:10:13.030Z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09年第3-4期供稿作者:裴仲旭纪春波阮金艳[导读] 近年来,随着杨树面积的逐年增加 摘要:近年来,随着杨树面积的逐年增加,各种病虫害的发生逐渐加重,已出现了整条林网和整片树林死亡的现象。品种单一、造林密度过大、管理粗放、不适地栽树是是造成病虫害发生的主要原因。科学造林,科学管理,营造混合林,提高林木群体的抗性,是减少病虫害发生的主要措施。 杨树是我国平原绿化主要树种之一,因其具有生长快,经济价值高等特点而被广大群众广泛认可,在北防护林和农田林网建设中被广泛栽植。近几年绿化造林中杨树品种起主导作用,不论是栽植的用材林、防护林及房前屋后基本栽植的全部是杨树。随着杨树面积的增加,杨树各种病害的发生呈逐年加重趋势,已成为发展和保护绿化成果的严重障碍。 1、病害发生现状及特点 发生现状:武清区现有林地面积4万,其中杨树面积2.33万,占总面积的3/5,每年病虫害发生面积约0.2万,主要是杨树溃疡病、烂皮病和各种叶部病害,如今已出现了整条林网和整片树林的早期落叶,严重的出现成片死树。 发生特点:造林密度大比造林密度小的发生重;片林比网林重;低洼碱盐地栽植比土壤条件好的发生重;管理粗放的地块重;凭证单一的比混交的发生重。 2、病害发生的原因 2.1 造林密度过大 由于盲目的追求株树,不按照科学的方法造林,在能栽1行的地方栽2行,能栽2行的栽多行,3~4年后出现林郁闭、透光条件差,致使地上部光合作用减弱、生长不良、抗逆性差,不良环境引发各种病害的发生。 2.2 不能因地制宜适地适树 杨树是喜水、喜肥、喜透气度良好的肥沃沙壤土栽培的树种。栽地势低洼、土壤盐碱、通透性较差的地块盲目进行栽植,违背因地适宜、适地适树的客观规律,造成树木生长不良。树木衰弱是引起病害发生的根本原因。 2.3 管理粗放 常言道三分栽树、七分管理,有些发病地块,树栽活了、放任生长,不能加强水肥管理及地表管理、地上部毛草丛生,使杂草与树木争水争肥,造成水肥供应不足,影响了树木的正常生长、抗逆性减退。 3 防治措施 3.1提倡科学造林 大力提倡科学造林,科学管理,要因地适宜、适地适树,提高人们对林木的保护意识,为林木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提高其抗性,保证树木正常生长,要提倡营造混交林,避免品种单一,提高林木群体的抗性。 3.2加强水肥管理 浇好冬水与返青水,结合浇水进行施肥。秋季以农家肥为宜,春天以化肥为宜。加强抚育管理,注意幼林抚育,做好排涝抗旱工作。对于林地,及时松土、除草及间伐,使林地的郁闭度保持在0.7 左右。每年早春4月份进行树干涂白,防止春季温差大造成日灼伤,兼防其它病虫害。 (作者单位:155600黑龙江省宝清县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宝清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牛蛙红腿病、烂皮病及并发症的防

牛蛙红腿病、烂皮病及并发症的防1 红腿病 1.1 红腿病是幼蛙和成蛙的常见病。常在 养殖密度大、水质条件差的池中发生,得病的 蛙精神不振,低头伏地,不活动,不吃食,腿内 储、内股和腹下皮肤有红点、红斑。此病危害 大,传染快,可造成大批死亡,一年四季都流 行。 1.2 防治方法:(1)定期进行池水消毒,改善 水质条件。(2)用2o%的磺胺胖溶液在桶内 将病蛙浸泡2天可治愈。(3)用l0一l5%的 食盐水抹擦病蛙的患部。(4)用30 x 10 的 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病蛙5—1O分钟,然后注 射庆大霉素(4万单位)卜_4毫升,次日再重 复治疗一次。(5)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 (5:2)全池泼洒,每米水体用药1.4克。 2 烂皮病 2.1 该种病是因为长期喂食单一或吃了腐 败的食物所致。发病初期头、背、四肢失去光 泽,眼睛瞳孔出现粒状突起,接着表皮出现白 花纹,腐烂脱落,3__4天后出现白色内皮,7 天左右内皮脱落露出红色肌肉。此病蔓延甚

快,1O天左右池中大部分蛙可同时发病,死亡率高。 2.2 防治方法:(1)饲料要多样化,4—5天加喂一次动物内脏以补充营养。(2)病蛙可用 收稿日期}】998—05—20, £}1 鲜鱼肝治疗,每只喂1克,两天1次,1周后 可治愈。(3)把蚕蛹、干鱼虾、猪肺等牛蛙饲料放人磺胺脒配制的溶液(每脸盆水敢20 片)数小时后,再投喂,连续3天可治愈。 3 并发病 3.1 牛蛙发病时不仅限于1种,经常两病齐发。得了上述两种病并发的蛙,除具有上述两种症状外,最显眼的是常群集在池子的一角,蜷缩不动,不肯下水。 3、2 防治方法:每1O米的水面用青霉素 (8O万单位)和链霉素(4o万单位)各1瓶,兑 水配制成混合溶液泼洒,在饲料台四周要泼牺多一点。如牺2o米的水面,则需青霉素 和链霉素各2瓶,依此类推。然后把牛蛙饲 料放人磺胺脒溶液中浸泡数小时后再投入食台,同时把病蛙赶下水,尽量赶人食台附近,

全年病虫害防治明细表模板

腐烂病: 北方树种的主要病害,常引起杨树、榆树、柳树、核桃等大量枯死,初发病时主干或大枝出现不规则水肿块斑,淡褐色,病部皮层变软、水渍,易剥离和具酒糟味,后病部失水干缩和开裂,皮层纤维分离,木质部浅层褐色。 腐烂病发生的原因: 土壤瘠薄,低洼积水,春季干旱,夏季日灼,冬季冻害等容易引发此病;行道树、新种植的幼树、移植多次或假植过久的苗木、强度修剪的树木容易发病; 防治措施: 1.要预防冻害,每次浇水时要浇透,使树木的根往下生长; 2.修剪适度,不能一次剪得太重,要每年逐步的修剪,修剪的切口要及时涂上愈伤涂抹剂,以免该处组织细胞坏死; 3.合理施肥强壮树势,树木的长势旺了,抗性自然就好了; 4.要治愈蛀杆害虫,树体有蛀杆害虫,害虫将树体的筛管破坏,影响树液的输送; 5.刮除病组织,杀菌消毒后涂抹愈伤涂抹剂。 一、蚧壳虫 蚧壳虫属刺吸式口器类害虫,虫体小,虫体上常被有蜡质分泌物;幼虫孵化后,蜡质层逐渐形成,因此防治的最佳的时期为孵化期。 一年发生2~3代,发生时间为4月下旬5月初、8月初。以卵或成虫在土中或茎干等处越冬,翌春卵孵化为若虫,经过短时间爬行,固定生活。 预防: 1)冬季树干涂白,高度一般为1.1至1.2米,可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2)及时剪除受害植株,摘除卵囊,毛刷蘸清水、洗衣粉水等刷除,经常通风。 3)冬季刮除枝条上蚧壳虫的越冬虫体,3月中旬至4月上旬,用硬毛刷或钢丝刷刷死枝条上的越冬幼虫。

4)在4月下旬用树体直插瓶或将药液通过输液的方式把药液传导到树体的各个部位。 二、蚜虫 蚜虫为刺吸式口器,往往几十头乃至几百头群居在叶片、嫩茎、新芽、嫩叶上吸食危害。其可分为有翅蚜和无翅蚜,有翅蚜传播危害严重。 蚜虫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一般在气温29℃左右繁殖最快。在高温、干燥条件下发生较重,其发生高峰期为5月份左右(小麦收获前后)及6—8月份。 防治: ⑴在冬季至越冬卵孵化前,人工刷除树干2米以下裂缝、疤痕内的虫卵,然后集中烧毁或深埋,可消灭大量越冬虫源。 ⑵当虫量不大时,可用清水冲洗。 ⑶黄板诱蚜:有翅蚜虫对黄色、橙黄色有较强的趋性,可在黄色的板面上,涂抹10号机油或凡士林,坚立在花株附近诱贴蚜虫。 ⑶化学防治 三、小蠹虫 3月中旬开始孵化,越冬老熟幼虫下旬开始化蛹,4月上旬羽化;越冬幼虫早春气温上升达到10℃以上时逐渐老熟化蛹,15℃时开始羽化为成虫,各代成虫活动高峰期分别在4月下旬,7月中旬和9月中旬,此时是防治的最佳时期。 防治: 1、加强水肥管理:是解决虫害的最有效途径,合理施肥、浇水、修剪增强树势,减少危害。 2、采伐处理:对恢复无望,虫口密度大的病死树采取砍伐处理,处理方法:伐倒后有条件的要将树皮扒掉焚烧,(包括直径1-2cm的树枝)不得随处抛,否则造成新的传播。 3、在温度上升达到10℃以上时,用药。

树木烂皮病防治试验初探

树木烂皮病防治试验初探 发表时间:2019-09-21T00:16:08.14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作者:张怡杨静何素芬吴萍[导读] 摘要:树木腐烂病、溃疡病,是园林绿化工作者谈及色变的一类病害,本文就树木烂皮病害的防治方法进行了一些试验探索,包括药剂原料的选配和使用方法,将试验结果分享给大家。宜宾云辰乔木园林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宜宾 644000摘要:树木腐烂病、溃疡病,是园林绿化工作者谈及色变的一类病害,本文就树木烂皮病害的防治方法进行了一些试验探索,包括药剂原料的选配和使用方法,将试验结果分享给大家。关键词:治疗;树木烂皮树皮腐烂、树皮脱落由是一种强腐生,弱寄生病原真菌引起的腐烂病,又称腐朽病或烂皮病,是木本植物极易产生的一种常见病害现象,尤其是在老树、弱树和受伤树体的伤口处易发病。病菌从伤口入侵危害韧皮部,直接切断有机物的输送,一旦树木受到该病类病害的侵染,就会导致细胞缺乏养分而停止分裂生长逐渐死亡,引起皮层腐烂坏死,植物组织解体腐败,用手指按下即下陷,烂皮层红褐色,病皮极易剥离。作为园林景观树木,一旦发生了树皮腐烂脱落,不仅影响树木生长,还会使树木的景观效果和经济价值大为降低,随着时间 的拖延,树皮腐烂脱脱现象会越来越严重,最终导致树木死亡,影响绿化工程效果,给生产经营者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在园林生产上,主要是通过加强栽培技术管理,合理灌溉,增施有施肥,增强树势,提高树木抗病力进行预防。对于已经发生腐烂造成树皮脱浇的树木,基本都是采用化学药剂进行杀菌杀虫处理,但治疗效果不明显,有的还形成了越用药病害越严重,树皮脱落更快面积更宽的现象。这一方面是由于化学杀菌剂的渗透性普遍较差,很难渗透进树皮深层,对于已经侵染到树皮内的腐烂病菌只能鞭长莫及;另一方面,是化学药剂的药效期短,很难长时间控制病菌不蔓延,因此很难彻底治愈腐烂病。再次是化学药剂既贵,又污染环境。本试验根据中医学上以毒攻毒原理,将有毒植物制成中药对此病进行治疗,利用有毒成分达到杀死患部病原微生物,控制病害漫延产逐渐愈合的目的。 一、试验材料 1、药剂原料 曼陀罗种子、花、叶均可,颠茄的叶和根,烟叶,烟茎,烟梗,夹竹桃叶,硫磺粉,75%酒精,6-BA、氯吡脲,多氯苯甲酸,谷氨酸,葡萄糖。 2、制备方法 (1)将曼陀罗种子、花、叶,颠茄叶和根,夹竹桃叶,烟叶晒干后打磨成粉状备用。(2)将烟茎、烟梗切成1-2㎝小段,按1公斤原料加5-6公斤水,放入铁锅烧开,用小火煎熬至余下1-1.5公斤水,弃掉烟渣保留过淲液。(3)药剂成分配比,曼陀罗粉、颠茄粉、夹竹桃粉、烟叶粉、硫磺粉以3:2:3:2:2比例称取,混合均匀后,加入烟茎、烟梗液调和成稠状。 (4)称取6-BA 0.05克、0.2克氯吡脲和0.15克多氯苯甲酸(用少量酒精溶解),0.5克谷氨酸和1克葡萄糖(用少量蒸馏水溶解),将两种溶液混合,用无水乙醇定溶至1000mL 二、治疗方法 1、清理病部:将树木患病处用刀刮掉已感病部位的树皮残渣,对已坏死树皮,要将死树皮全部刮掉至直木质部活组织(防止病菌传播,将感病树皮烧掉),用纯净水清洗干净腐烂部位,用草纸将水吸干。 2、涂抺植物生长促进剂:先用峰利水果刀在已清洗干净的部位上划痕刻伤,再用配制好的植物生长促进剂反复涂抺。 3、敷药:待涂抺药剂部位面表无湿渍状,在患部均匀敷上一层调制好的药剂,用塑料溥膜缠紧,创造一种缺氧的环境条件,以抑制或杀死病菌。 三、试验结果与分析按照试验方法,分别选择了银杏、栾树、香樟、桢楠、黄葛树、小叶榕几种树龄长、树干较大,胸径都在35-80㎝以上,采用以上药剂和方法对树皮干腐脱落进行处理,十五天后去掉药渣,对脱皮面积过大、创面过宽的再行处理,一般2-3次,35-45天后检查敷药效果,从试验观察结果可以看出,药剂对几种处理对象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疗效作用,患病部位得到控制,不再脱皮,已脱皮的树干上,沿着木质部切口向中心生长形成愈伤组织,伤口慢慢愈合,其中对生长速度较快的黄葛树、小叶榕疗效最好,对生长速度较慢的桢楠树疗效差一些。分析其原因: 曼陀罗草本植物,全株有毒,种子毒性最强。颠茄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叶和根有毒,这两种植物都含有多种生物碱类致命毒素,主要有毒成分是莨菪碱、阿托品及东莨菪碱,能有效刺激或抑制生物中枢神经系统作用,达到杀菌杀虫作用。夹竹桃常绿灌木、是最毒的植物之一,叶子中含夹竹桃苷、洋地黄甙、甙元等多种毒素,毒性极高。烟叶、烟茎、烟梗含有毒物质烟碱和尼古丁,有很强的杀虫抑菌杀菌能力,对昆虫毒性很大,且药效持久,具有触杀、溶液还可从虫体任何部位侵入虫体内,毒害神经导致死亡。硫磺粉是一种古老的杀虫、杀菌剂,广泛应用在动植物伤口消毒杀菌方面,千百年来经久不衰,且价廉,不产生抗性。 6-BA、氯吡脲、多氯苯甲酸是植物生长促进剂,为细胞分裂素物质,活性高,易被植物细胞吸收,不能迅速在植物体内运输,能促进细胞分裂、分化,延缓植物体蛋白质降解,防止衰老,涂抺后能使细胞脱分化转变为分生细胞。谷氨酸和葡萄糖是新细胞所必需有的基础物质,为细胞分裂、分化生长提供氮素化合物和碳水化合物。在敷药前对患部进行清洗后涂抺以酒精为溶剂的植物生长促进剂,酒精具有消毒杀菌作用,挥发后有效成分渗透到植物细胞组织内,对生活细胞产生刺激,脱分化转变为分生细胞,进行细胞分裂、生长,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和保护层,抑制树皮腐烂脱落。本试验将这几有毒物质混和在一起,配制成有毒中药,敷在树木患病部位,以其有毒成分达到杀死病菌微生物的目的,通过植物生长剂促进细胞分裂分化,使病害得到控制,患部逐渐愈合。试验结果观察统计表

杨树常见病虫害与防治方法

杨树常见病虫害与防治方法 杨树病虫害种类繁多,全省有三百余种,常见危害杨树的病虫有舟蛾、天牛、溃疡病等十余种,全省各地常爆发成灾。杨树病虫害防治已成为大面积栽植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 一、常见食叶害虫世代危害时间 1、杨扇舟蛾一年5-6代 5-9月 2、分月扇舟蛾一年6-7代 4-9月 3、杨小舟蛾一年4-5代 5-9月 4、杨二尾舟蛾一年2-3代 5-9月 虫情分级 1、平均每50公分枝条2-5条幼虫,轻度发生; 2、有6-10条幼虫,中度发生; 3、有11条以上重度发生。 中度以上发生的林分和路段,应该马上组织防治。 食叶害虫防治方法 主要抓住幼虫期防治,关键点是掌握在幼虫3龄前进行无公害药剂防治,防治效果好,用药量小,成本低。 (一)新造杨树林防治方法 春季防治,5月底一6月初,采用森防丹I号、森得保可湿性粉剂、3%高渗苯氧威等无公害农药超低量喷雾。夏季7月下旬一8月初再预防一次。 (二)老杨树林防治方法

平均每50公分枝条有6条以上幼虫,应立即组织防治。 1、打孔注药防治,杨树基部45度角不同方位打2-3个孔,缓慢注射20% 吡虫啉或保林Ⅲ号原液,2年生杨树注射2毫升,3--4年生杨树3毫升,5--6年生杨树4毫升,黄泥巴封口要严,否则积水造成腐烂。 2、道路绿化带高大杨树可采用高射程车载喷雾,操作方便,成本低、污染小、劳动强度低、效率高。 3、杨树纯林,郁闭度在0.7以上,1.2%苦〃烟乳油喷烟防治。 4、矮的杨树林可采用森得保可湿性粉剂、森防丹1号、3%高渗苯氧威等无公害农药喷雾。 5、成虫羽化始盛期杀虫灯诱杀,降低下一代虫口密度。 二、常见钻蛀害虫世代危害时间 1、粒肩天牛(桑天牛)二年1代 4一10月 2、星天牛一年1代 5一9月 3、光肩星天牛一年1代 5一10月 4、云斑白条天牛二年1代 4一10月 5、咖啡豹蠹蛾一年1代 5一9月 6、疖蝙蛾二年1代 4一9月 监测办法 每年4一5月幼虫开始活动期对杨树林进行踏查,发现树干和枝条有新鲜虫粪和木屑排出,表明有钻蛀害虫危害,要及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