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物探习题0

物探习题0

物探习题0
物探习题0

重力学与固体潮复习纲要

唐杰整理

geojason@https://www.wendangku.net/doc/744990109.html, 一:

1、重力、单位,重力的数学表达式,地球的重力场;

2、重力位、等位面、引力场的边值问题,正常重力公式;

3、重力位的球谐及数展开式,大地水准面,地球椭球;

4、斯托克司定理和索米扬那公式,正常重力场的计算。

5、地球异常重力场,布隆斯公式,纯重力异常,重力异常。

6、重力异常定义、实质。

7、计算重力异常的基本公式。重力异常的正演问题、反演问题

二:

1、相对重力测量仪器的基本工作原理、角灵敏度;影响仪器精度的主要因素。零长弹簧技术。

2、基点网的作用,基点网的布置。

3、卫星重力测量的基本方法和原理。地球重力场模型,卫星重力测量技术的基本模式(4种)

4、重力测量成果的内部校正

5、地形校正、高度校正、中间层校正、正常场校正的方法。

6、自由空间重力异常、布格重力异常、均衡重力异常的计算方法及地质—地球物理意义;

7、普拉持地壳均衡模型,艾里均衡模型

三:

1.重力异常的正演问题、反演问题;

2.均匀密度球体、水平圆柱体、台阶的重力异常正演方法,异常特征,反演方法;

3.密度界面的剩余密度的确定方法;

4.单一密度界面异常的特征及反演解释方法(近似解法、矩阵法);

5.解复杂密度体正演问题的基本思想;

6.最优化选择法的基本思想;

7.重力异常划分的基本方法;

8.区域和局部重力异常的基本特征;

9.重力异常向上、向下延拓的方法原理及作用(空间域及频率域);

10.重力异常导数换算的方法原理和作用(空间域及频率域);

11.断裂构造在重力异常图上的主要识别标志。

普通物探复习纲要

?一、重力勘探

1、重力、重力异常、单位;

2、重力位、等位面、正常重力公式、计算重力异常的基本公式;

3、重力异常的正演问题、反演问题;

4、相对重力测量仪器的基本工作原理、角灵敏度;

5、重力测量成果的内部校正、外部校正;

6、自由空间重力异常、布格重力异常、均衡重力异常的计算方法及地质—地球物理意义;

7、均匀密度球体、水平圆柱体、台阶的重力异常特征,解释方法;

8、密度界面的剩余密度的确定方法;

9、单一密度界面异常的特征及解释方法(近似解法、矩阵法); 10、解复杂密度体正演问题的基本思想; 11、最优化选择法的基本思想; 12、重力异常划分的基本方法; 13、区域和局部重力异常的基本特征;

14、重力异常向上、向下延拓的方法原理及作用; 15、重力异常导数换算的方法原理和作用; 16、断裂构造在重力异常图上的主要识别标志。

重力学习题

第一章 习题

1.试绘出图1.1中A 、B 、C 各点的引力、惯性离心力和重力的方向。

图1.1

2.假定地球是一个密度均匀的正球体,位于球心处单位质点所受的引力应是多大?有人说,按牛顿万有引力定律,该处的引力应为无穷大(因为 ∞→→2

0lim

r GM

r ),对不对?为什么?

答:不对,应为零,万有引力定律适应于两质点之间或两物体的大小相对于距离可以忽略的情况。

3.重力等位面上重力值是否处处相等?为什么?如果处处相等,等位面的形状如何?如果重力有变化,等位面的形状又有何变化?

答:等位面上重力位相等,重力值是矢量,有大小和方向,若处处相等则为平面。

4.将地球近似看成半径为 6370km的均匀球体,若极地处重力值为9.8m/s3,试估算地球的总质量为多少?

答:在极地处的重力只沿自转轴方向有分量,可近似为

g=GM/R2则 M=gR2/G=5.96*1024kg

第二章 习题

1. “引起重力变化的因素就是引起重力异常变化的因素。”这种说法对吗 ?为什么?

2.从我国最南边的南沙群岛(约北纬5?)到最北边的黑龙江省漠河(约北纬54?),正常重力值变化有多大? 请用用赫尔默特公式计算。 答:

南沙群岛处有:1 1.000040059g = 漠河有:2

1.00346367g =

则:2

210.003423611/g g m s -=

3.请用赫尔默特公式计算:

1)两极与赤道间的重力差是多大?

2)若不考虑地球的自转,仅是由于地球形状引起的极地与赤道间重力差为多少? 4.假定沿某一剖面上各点的正常重力值其大小和方向皆相同,请示意绘出当地下存在有剩余密度小于零的球形地质体时,沿剖面各点的重力分布图。

5.请考虑如图2.1所示的两种剖面情况,能否在地面上观测出有相对变化的重力异常来?这对重力勘探的应用条件提供了什么启示?

图2.1

答:横向密度变化导致地面上横向上的相对变化的重力异常,(b )能,(a )不能

6.请给出图2.2中各剖面内研究对象(划斜线的部分)的剩余密度值。

图2.2

答:分清正常与异常的相对性,先给出正常的背景,再给出异常

7. “同一质量的地质体在各处产生的重力异常应该都一样。”你能指出这一说法的正误吗? 答:错误

8.若有一剩余质量为50万吨的球形矿体(可当作点质量看),当其中心埋藏深度为100 m 时,请计算: 1)在地面产生的异常极大值是多少?

2)异常值为极大值的 1/3的点距极大值距离为多少米?

3)若该矿体与岩围密度分别为3.0g/cm 3

和2.5g/cm 3

,该矿体的实际质量是多少?

解:1)7

1162

max 2250106.6710 3.33510/100

G M g m s R --???==??=? 2) 1

max 3

13g g ?=? 则:1/3max 223/2

211

()33

MR M g G G g x R R ???===?+ 则:x=104m

3) 由:M V σ?=??,则10

1235010103.0 2.5

M V cm σ??=

==?- 则:1263.010 3.010M

V g t σ==?=?

第三章习题

1.解释下列名词:平衡位置,水平位置,零点位置,角灵敏度,零点读数法。

答:角灵敏度:单位重力的变化所能引起的平衡体偏角的大小。

零点读数法:选取平衡体的某一平衡位置作为测量重力变化的起始位置(即零点位置),重力变化后,第一步是通过放大装置观察平衡体对零点位置的偏离情况,第二步用另外的力去补偿重力的变化,即通过测微装置再将平衡体又调回到零点位置,通过测微器上读数的变化来记录重力的变化

2.衡量重力仪性能好坏的主要指标是哪些?

3.试绘出ZSM型石英弹簧重力仪弹性系统图,并说明测量重力变化的原理和进行温度自动补偿的原理。

4.定性分析如图3.1所示的几种联接方式是否具有相同的灵敏度? 请说明理由。

图3.1

5.灵敏度越高,是否测量的精度也越高?为什么?

6.ZSM型重力仪提高灵敏度的方法和依据是什么?

7.试分析:为什么仪器零点位置只有选在水平位置时观测精度才会最高。

8.什么是重力仪的零点漂移?研究它具有什么现实意义?如何才能消除这一因素的影

响?

答:弹性重力仪中的弹性元件,在一个力(如重力)的长期作用下将会产生弹性疲劳等现象,致使弹性元件随时间推移而产生极其微小的永久形变,它严重地影响了重力仪的测量精度,带来了几乎不可克服的零点漂移。重力仪读数的这种随时间而改变的现象称为零点漂移(或叫零位变化)。

为消除这一影响,必须获得重力仪零漂的基本规律和在工作时间段内零漂值的大小,以便引入相应的校正。在制造仪器时,应选择适当材料和经过时效处理,尽量使零漂变小并努力作到使它为时间的线性函数。在野外工作中,必须在一批重力值已知的所谓重力基点网的控制下进行,才有可能进行零点校正。

9.想想看,为什么在同一点上不同仪器的读数会不同?且同一台仪器在不同时刻的读数也不同?

第四章习题

1.哪些因素影响重力测量的观测精度?而哪些因素又影响重力异常的精度?

答:测量精度是衡量野外观测质量的重要标志,也是决定技术措施、工作效率和成本的重要指标。精度用异常的均方误差来衡量,包括重力观测值的均方误差和各项校正值的均方误差。

影响重力测量的观测精度的因素:重力仪器的精度和性能,工区得地形情况,测量工作的技术条件,人为因素等

重力异常的精度包括观测精度和校正处理精度。

2.重力基点的作用是什么 ?如何保证基点的精度高于普通点?

答:控制重力普通点的观测精度;避免误差的积累;检查重力仪在某一段工作时间内的零点漂移;确定零点漂移校正系数;推算全区重力测点上的相对重力值或绝对重力值。

要保证基点网测量的精度,应用一台或多台精度高的仪器观测;采用快速的交通工具运送;观测路线应按闭合环路进行,环路中的首尾点必须联测;当需建立多个环路时,每个环路中必须包含相邻环路中两个以上基点作为公共基点,以便最后对基点网进行平差。基点应布置在交通干线上,地物地貌标志明显,周围无震源,地点稳固,并按规定统一编号和建立永久或半永久性标记。

3.施工前为什么需要对仪器进行检查试验和必须进行哪些试验?

答:

仪器的检查:测程、水准器位置、亮线灵敏度等

仪器性能的试验:静态试验、动态试验和一致性试验

仪器的标定:格值标定,特殊情况下还要进行温度系数、气压系数和磁性系数的标定。

4.野外工作中,普通点的观测为什么必须起于基点又终止于基点?为什么要在规定时间间隔

内到达下一个基点?

答:在基点网上观测方式的选择,是以能对观测数据进行可靠的零点漂移校正,能满足设计提出的精度要求为原则。以便按时测定重力仪的零点漂移,准确地对各观测点进行零点校正。

5.如果在某一点上发现重力变化已超出仪器直接测量范围,应如何进行测程调节工作,以便使调节前后的观测数据衔接起来?

6.仪器在运输过程中,因较大震动而发生读数的突然变化是可能的。试问,如果在第i和i+1点之间发现读数变化很大,采取什么措施就可以判明这种读数的变化是属于仪器的读数突变还是这两点间实际存在的重力变化?

第五章习题

1.指出下列叙述中的错误:

1)重力仪在测点上的读数乘上它的格值,就是该点的相对重力值。

2)对普通点进行多次观测,精度高了就成为基点了。

3)重力基点网的平差是为了提高基点的观测精度。

2.关于地形校正,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地形校正值为什么为正值(不考虑大地水准面的弯曲)?

2)进行地形校正的方法原理是什么?

3)为什么地形校正要分近、中、远三区进行?

4)示意绘出图5.1所示几种地形剖面上的地形影响值曲线。

图5.1

答:1)高于A点的地形质量对A点产生的引力,其铅垂方向的分力会使A点的重力值减小;低于A点的地形,由于缺少物质,也会使A点的重力值降低。所以,不管A点周围地形是高还是低,相对于A点周围地形是平坦的情况下,其地形影响值都将使A点的重力值变小,故地形校正值总是正的。

2)除去测点所在水准面以上的多余物质,并将水准面以下空缺部分用物质填补起来。以

测点为中心的地形分割,计算出每一小块地形质量对测点的重力值,然后累加求和得到该点的地形影响值。

3)不同距离的地形质量对测点重力的影响不同,通常按近、中、远分区进行的,影响不同,地形校正最大范围以不影响对局部异常的正确划分为前提,即最大校正以外的地形影响小于地形校正允许的误差

4)略

3.关于布格校正,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中间层校正与高度校正的物理含义是什么?

2)给出比总基点所在水准面高出h1和低了h2的两个测点上的布格校正公式。

3)试分析,由于密度测定不准和高程测定不准确,各会给最终的布格异常图带来

何种影响?

4)设沿东西向剖面AB 的自然地表进行重力测量,如果经过仔细的各项校正后,异

常为 250g.u .的常数(见图5.2),请分别讨论并绘出不作布格校正、不作高度校正和不作中间层校正时,异常曲线将会变成什么样子(设地表岩层平均密度为2.0g/cm3)

?

图5.2

答:1)经地形校正后,测点周围的地形变成水准面,但测点所在水准面与大地水准面或基准面(总基点所在水准面)间还存在着一个水平物质层,消除这一物质层的影响就是中间层校正。经地形、中间层校正后,测点与大地水准面或基准面间还存在一个高度差△h ,要消除这一高度差对实测的影响,就要进行高度校正。

2)布格校正公式:高于总基点h 1: 低于总基点h 2:

3)分析略,

4)不做布格校正:1250(3.0860.419)200..b g g g h g u σ?=?-?=--=- 不做高度校正; 1250 3.086367..u

g g g h g u ?=?-?=-=- 不做中间层校正:1250(0.419)417.5..a

g g g h g u σ?=?-?=--=

3..1/{}(3.0860.419{}){}g u m g cm g h δσ=-布3..1/{}( 3.0860.419{}){}g u m

g cm

g h δσ=-+布

4.关于纬度校正,请回答以下问题:?

1)在北半球与南半球的校正公式中正负号的取法是否一样?

2)纬度校正的误差主要来源是什么量的测量?在北纬45?处,当εD≤±100m时,可能产生多大的误差?

3)正常重力值是纬度的函数,请问在何处正常重力值变化最快?在何处其变化率为零?

答:1)不一样,在北半球,当测点位于总基点以北,D取正号

在南半球,当测点位于总基点以南,D取正号

2)

3)

这就是正常重力梯度水平分量的计算公式。极小值在赤道和两极,均为零。极大值在g=450处。

5.已知北纬45?处某测点上的正常重力值为 9806169.11g.u.,问离此点正南方1km处且比此点低50m的测点上正常重力值是多少 g.u.?

6.简述布格重力异常的地质-地球物理含义。

答:布格重力异常包含了壳内各种偏离正常密度分布的矿体与构造的影响,也包括了地壳下界面起伏而在横向上相对上地幔质量的巨大亏损或盈余的影响。从大范围来说,在陆地,特别在山区,是大面积的负值区,山越高,异常负得越大;而在海洋区,则属大面积的正值区。 7.请比较在求取绝对和相对布格重力异常的过程中的异同点。

答:绝对布格重力异常以大地水准面作为基准面,观测值为绝对重力值,布格校正用的高度为海拔高程,密度用统一的2.67g/cm3,正常场校正用正常重力公式算。多用在中、小比例尺中,以便大面积的拼图和统一进行解释。

相对布格重力异常取总基点所在的水准面作为基准面,观测值是相对重力值,布格校正用的高程是测点相对总基点的相对高程,密度用当地地表实测的平均密度值,而正常场校正就用小面积纬度校正算。多用在小面积大比例尺的测量中,以便对局部地区的异常作较深入的分析。

8.在有起伏的自然地表面进行重力测量,经各项校正后所获得的重力异常是大地水准面(或总基点所在水准面)上的异常还是原测点处的重力异常,为什么?

答:地表实测重力值是地下密度均匀体(地球正常椭球体)和密度不均匀地质体(如地质构造、岩矿体等)的综合影响。 上述校正消除了起伏地形上各测点与大地水准面或基准面密度均匀体(地球正常椭球体)对实测重力值的影响,并没有消除密度不均匀体的影响及对空间坐标进行变换。 因此,对于校正后仅由密度不均匀体引起的异常而言,上述各项校正后,各测点仍在起伏的自然表面上。

9.若测点O 四周为一圆环形水池,其内环半径为10m ,外环半径为50m ,水深10m ,假设地表岩层平均密度为2.3g/cm 3

,水的密度为1.0g/cm 3

,试计算该地形对测点O 的地形影响值是多大?

10.试证明:圆锥体在其顶点处引起的重力异常为 )cos 1(2max ασπ-=?h G g 。式中h 为锥体高度,α是锥体的半顶角;并由此式再证明锥体顶点处的地形校正值为

ασπδcos 2h G g T =。

证明:在圆锥体中取一圆环,厚度为dh ,圆环宽度为dr ,对应顶角d θ,对应圆盘上的角度为d ?,该单位元引起的重力异常为:12cos ()cos d rdr dh

g G

h ?σθθ

?= ,其中r h tg θ=?

则20

sin 2(1cos )h

g dh d G d G h πα

?σθθποα?=

=-?

??

当0

90α→,此时圆锥体变为一个无限延伸的底层,这时得到max 2g G h πσ?=,即为整个底层的影响,而地形校正是去掉圆锥体后其余部分的影响值: 则:ασπδcos 2h G g T =

第六章习题

1.决定各类岩(矿)石密度的主要因素是哪些?

答:根据大量的测定和长期的研究结果,一般认为决定岩(矿)石密度大小的主要因素有:①岩(矿)石的矿物成分及含量;②岩(矿)石的孔隙度及孔隙中的含水量;③岩(矿)石的埋藏深度。

2.在计算重力异常过程中,有哪几项校正需要密度参数? 并分析如果密度参数确定的不准会对异常有何影响?

答:中间层,地形

3.测定或确定岩(矿)石的密度有几种常用的方法?简单说明各种方法的测定过程。

答:天平测定法,密度仪测定法

4.根据布格校正公式(3.086-0.419σ)?h进行定性分析,如果中间层密度选择得不准(小于或大于实际密度)时,将会对布格异常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答:当小于实际密度时,会使布格异常偏大,当大于实际密度时,会使布格异常偏小

第七章 习题

1.什么是解重力异常的正演问题?

答:根据巳知的、具有剩余质量的地质体的形状、产状和剩余密度分布,通过理沦计算,研究它们所引起的异常及其各阶导数异常的数值大小、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 2.解正演问题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3.指出下列叙述中的错误所在:

1) 一个背斜构造,它一定会产生一个正的重力异常;而一个向斜构造上则一定引起一个负异常。

2)一个地质体引起的重力异常越大,它所对应的重力水平梯度也一定大。

3)两个同样形状和大小的地质体一定产生完全一样的重力异常。

4)同一个地质体,当埋藏深度不变仅剩余密度加大一倍(如设σ =1g/cm 3

和σ =2g/cm

3

两种情形),则在过中心剖面上两种情况下的异常曲线数值也相差一倍,所以两条异常曲线互相平行。

4.示意绘出图7.1中两剖面上的异常曲线(必须抓住基本特征),其条件是除D 外其它均不变。

图7.1

5.请导出图7.1中(b )图所示的两个水平圆柱体各自产生的异常恰好相等时那一点的坐标 x 与D 的关系式。

6.当球体、水平圆柱体及铅垂台阶的中心埋藏深度都是 D ,剩余密度都是σ,且台阶的厚度正好是球体与水平圆柱体的半径R 两倍(R ≤ D 时),请计算

?:?:?::max max max =???step cyl sph g g g

式中step cyl sph g g g max

max max ,,???分别是球体,水平圆柱体,铅垂台阶引起的重力异常极大值。 7.请抓住异常的基本特征示意地绘出如图 7.2所示的台阶地形剖面上的曲线。图中黑点

代表无限长水平圆柱体的轴线, > 0 。

图7.2

第八章 习题

1.什么是解重力异常的反演问题?

2.总结常用的解反演问题的特征点法、选择法和直接法的应用条件。 3.已知计算铅垂物质线段的正演公式为 [

]2

/1222/122)(1

)(1H x h x G g +-

+=?λ

式中h 、H 为物质线段顶与底的深度,λ为线密度。试导出当 H →∞ 时由?g 曲线反演求解 h 和λ的解析式。

4.如果利用与无限长水平圆柱体走向斜交的观测剖面上测得的异常曲线来反演该物体的参数,其结果会产生什么样的失真?

5.在垂直一个二度密度分界面剖面上测得的重力异常如图8.1所示。已知界面上下岩层平均密度分别为 2.35g/cm 3

和2.55g/cm 3

,并有A 、B 两点下方界面的深度,请用平板公式和线性回归公式分别计算C 点下方界面的深度值,并比较两种计算结果的可靠性。

图8.1

第九章习题

1.对重力异常进行数据处理的目的是什么?

2.什么是区域异常与局部异常?它们各自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引起区域异常的地质因素一定是深部的吗?

3.异常的延拓与高阶导数换算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4.能否直接应用高度校正的公式 0.3086h计算不同高度处的延拓值?为什么?

5.简述常用的几种异常分离方法的应用条件。

6.对比说明用多项式来作异常的平滑处理和拟合区域异常(趋势分析)时的异同点。

7.设区域异常为一线性场,而局部异常为一个二度背斜构造引起的重力高,请示意绘出:两种异常的走向平行时的布格异常平面等值线图;两种异常的走向垂直时的布格异常平面等值线图。

参考题目

一.名词解释

1.重力勘探:以地壳中岩(矿)石间的密度差异为基础,通过观测和研究重力场的变化规律,查明地质构造和寻找矿产(藏)的一种物探方法。

2. 大地水准面:人们将平均海水面顺势延伸到大陆下所构成的封闭曲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3.正常重力场:用一个与大地水准面形状接近的大地椭球体代替实际地球,假定地球内部的质量是呈均匀层状分布的,由此求出的重力场称为正常重力场。

4.计算三度体重力位的基本公式是

()()()

[]

??????

-+-+-==v v

z y x d d d G r dv G V 2

/1222ζηξζηξρρ。

5.相对测量中使用的纬度改正公式是

{}()

..2sin 14.8u g D g km ?-=???。

6.相对测量中使用的布格改正公式是3

/(3.0860.419{}

){}..

m g cm

g h g u ρ?=-布。

7.重力固体潮:太阳、月球等天体相对于地球位置的变化,使它们间的引力不断变化,引起固体的地球周期性的起伏,这种变化所造成的地面重力变化就是重力日变化,又称重力固体潮。

二.作图题

1.画出剩余密度ρ>0,向右无限延伸,倾角为90?的台阶及其?g 和V xz 剖面图。

-500-400-300-200-100

100

200

300

400

500

2468

101214161820-500

-400

-300

-200

-100

100

200

300

400

500

102030

405060708090100(g.u.)

(E)

(m)

g

Vxz

2.画出剩余密度ρ>0,向右无限延伸,倾角为135?的台阶及其?g 和V xz 剖面图。

-500-400-300-200-10001002003004005000

10203040

50607080

90100

(g.u.)g

135

-500-400-300-200-1000100200300400500

20406080100120140

160180200

Vxz

3.画出垂直断层及其?g 的剖面图。

-1000

-800

-600

-400

-200

2004006008001000

-5

-4-3-2-10

12345-1000-800

-600

-400

-200

02004006008001000

-400

-300-200-1000(g.u.)

4. 画出正断层及其?g 的剖面图。

-1000-800-600-400-200

02004006008001000

-5

-4-3-2-10

12345

-1000

-800

-600

-400-20002004006008001000

-400

-300-200-100

三.计算题:

1.在广阔平原地区中,设P 点周围有一圆环形泥土墙,墙的内半径为30m ,外半径为403m ,

高40m ,泥土密度为2.4 g/cm 3,计算P 点的地形影响值。[G=6.672?10-11m 3/(kg ?s 2

)]

解:已知r=30m ,R=ρ=2.4g/cm 3

,n=1

()

()

()

..339.9/1087833.92262222

u g s m R h R r h r

n

G g =?=++--+=

?-ρπ地

2.有一个重力?g 异常剖面,左端的A 点趋近于常值5g.u.,中部为渐升曲线,右端的B 点

趋近于常值105g.u.。已知剩余密度为2g/cm 3

,A 点的界面深度为300m ,计算B 点的界面深度。

解:由已知条件判断,此异常体是由一个台阶引起的。

max g ?=105-5=100(g.u.) in m g ?=5-5=0(g.u.) H=300m ρ=2g/cm 3 =2?103kg/m 3

∵)(2max h H G g -=?ρπ ∴()

m 729.180271.119300G 2g

H h max =-=?-=ρπ

3.有一个平面等值线为等轴状的重力异常,?g max =5g.u.,在?g max 点下90m 的竖井底的重力异常为80g.u.,计算地质体中心到地表的距离。

解:已知平面等值线为等轴状,可认为是球体,Z 1=0m ,Z 2=90m ,?g max (0)=5g.u.,?g max (90)=80g.u.

()()()()()

m h h

h h Gm

g h Gm

g h Gm g 12080

590809090502

2

2

max 2max 2

max ==

-=-=?==

?∴=

?整理后得:上两式相比有

4.已知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0.8km ,利用赫尔默特正常重力公式

g ?=9780300(1+0.005302sin 2?-0.000007sin 2

2?)g.u.,计算纬度?=45?的正常重力值及其沿南北变化1km 的正常重力的变化量(即水平变化率)。

解:已知r=6370.8km ,?=45?。

()

()()

()km u g r

r g x

g g o o o o x

/..1395.82012000007.022

222005302.097803008.63701290cos 90sin 2000007.045cos 45sin 2005302.097803008

.63701

22cos 2sin 2000007.0cos sin 2005302.097803001

'

=???

? ??????-?????=???-???=

???-???=

??=

??=

?????

???5.在广阔平坦地区的地下有一个半径为10m 、中心深度为15m 的充满水的洞穴,围岩的密度

为2.3 g/cm 3

,用一台观测精度为±1.0g.u.的重力仪能否确定这个洞穴?

解:已知r=10m ,h=15m ,岩水ρ

ρρ-==1-2.3=-1.3 g/cm 3,G=6.67?10-11m 3/(kg ?s 2

) ()()

()..614.1/10614.1151034

103.11067.6342623

3112322max u g s m h r G h v G h Gm g =?=????-??====?--ππρρ

答:因为只有大于仪器观测精度2.5-3倍的异常,才能认为是有效异常,所以这台观测精度为±1.0g.u.的重力仪不能确定这个洞穴。

6. 利用g=C/r 2

(C 为常数)计算地面的正常重力的垂直变化率,已知地球的平均半径为

6370.8km ,平均重力为9.8m/s 2

解:由2/g C r =知 2

C g r =?可知重力的垂直变化率为:

()

()E 5.3076s /1100765.3r g 2r r g 2r C 2r g 26323-=?-=?-=??-=?-=??-

8.在广阔平原地区中,设P 点周围有一圆环形泥土墙,墙的内半径为30m ,外半径为403m ,

高40m ,泥土密度为2.4 g/cm 3,计算P 点的地形影响值。[G=6.67?10-11m 3/(kg ?s 2

)]

解:已知r=30m ,

R=ρ=2.4g/cm 3

,n=1 则根据公式可知:

()

()

()

..336.9/1033598.92262222

u g s m R h R r h r

n

G g =?=++--+=

?-ρπ地

9.有一个平面等值线为等轴状的重力异常,?g max =5g.u.,在?g max 点下90m 的竖井底的重力异常为80g.u.,计算地质体中心到地表的距离。

解:已知Z 1=0m ,Z 2=90m ,?g max (0)=5g.u.,?g max (90)=80g.u.。

10.已知北纬45°处某测点上的正常重力值为9806169.11g.u.,问离此点正南方1km 处且比此点低50m 的测点上正常重力值是多少g.u.?

四.问答题

1.说明重力异常?g 的物理意义。

工程与环境物探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绝版

不一、填空题 1. 组成地壳的不同岩土介质往往在密度、弹性、电性、磁性、放射性及导热性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将会引起相应的地球物理场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局部变化,这种变化称为_____地球物理变化______。 2. 按照介质的物理性质分类,物探方法可以分为__纵波___、_磁场____、__电磁___、_振动____、__放射____、__地热___大类。 3. 工程物探的特点主要要求探查目标对象_____、埋藏____、分辨率_高___。 4. 电法勘探是以岩、矿石之间的 电学性质 差异为基础,通过观测和研究这些差异有关的电场或电磁场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分布特点和变化规律,从而查明地下地质结构和解决工程地质问题。 5. 电法勘探按照场源分为_天然_____和___人工_____,按电流性质分为___直流____和____交流_____。 6. 影响岩石电阻率的主要因素有:_矿物结构______、___空隙排列_____、__含水性______、_温度______。 7. 高密度电阻率法是集 剖面法 和 测探法 法于一体的一种多装置、多极距的组合测量方法,它具有一次布极即可进行多装置数据采集以及通过求取比值参数而能突出异常信息的特点。 8. 视电阻率计算公式中,I U K MN S ?=ρ,其中K 称为___装置系数________,主要与_电极距____有关。 9. 影响水的电阻率的主要因素是_矿化度______和__温度______。 10. 激发极化法是以岩、矿石的 激发极化效应 的差异为基础,通过观测和研究大地激发效应来探查地下地质情况或解决某些水文地质问题的一种勘探方法,其视极化率的定义为_二次场______和___总场_____比值,它表征了不同岩矿石的激发极化性质。 11. 地下溶洞、采空区等是一种地质灾害,在通常情况下,视电阻率值为高阻,但在实际测量中,常常为低阻,原因是__封闭性不好,有低阻填充物____。 12. 地震勘探按照有效波类型分___反射波_______地震法、_折射波_____地震法和__投射波___地震法三种。反射波地震勘探,首先用人工方法使__人工方法使地表________产生振动,振动在地下__传播______形成地震波,地震波遇到岩层__分界面_______时,会产生__反射____成反射波.反射波到达地表时,引起地表的_质点振动________.检波器把地表的__机械振动_______转换成____电信号_______,通过电缆把电振动输送到数字地震仪器里, 记录在磁带上的,这就成为_____数字__________地震记录。对数字磁带地震记录,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地震资料__处理_________,得到各种时间剖面,再对时间剖面进行地震资料___解释_______,并根据解释的结果做出工程设计,完成地震勘探。 13. 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了_____形变_______,当外力去掉以后,物体能立刻__恢复__原状,这样的特性称为___弹性________.具有这种性能的物体叫___弹性波_______;弹性体在___外力______作用下所发生的___体积______或___形状_____的变化,就叫做_____弹性________形变. 14. 根据炮点和接收点的相对位置,地震测线分为__纵测线___和____非纵测线观测系数___两大类。 15. 地震勘探工作主要分为_采集___, 处理 和_解释 三大部分工作。 16. 炮点和接收点之间的___相对位置______关系,被称为___观测系数________ 17. 反射系数的大小取决于弹性分界面上下地层的__波阻抗______的大小.

隧道工程习题及答案之二

精心整理 隧道工程试题及答案之二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 1、公路隧道按其长度分类可分为短隧道、中隧道、长隧道、特长隧道,中隧道长度为() 1)L≤2502)1000>L>2503)3000≥L≥10004)L>3000 2、隧道施工控制测量的精度,应以哪种误差衡量() 1)最小误差2)中误差3)最大误差4 3、对明洞衬砌施工,下列论述正确的有() 1 2)浇筑拱圈混凝土其强度达到2.0MPa 3 4 4 1)左右边墙马口应同时开挖2 3 48m,并且及时施工作边墙衬砌 5、锚杆做拨力试验检查的频率() 1)按锚杆数1%做拨力试验2)不小于3根做拨力试验 3)同时满足1)和2)条件4)满足1)或2)条件 6、二次衬砌混凝土施工,下列叙述正确有() 1)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间空隙,由于对隧道结构影响不大,为了节约成本可不填 2)泵砼浇注二衬时,可先从一边浇注完后再浇注另一边

3)二次衬砌施工完后再施工隧道仰拱 4)二次衬砌施工前应仔细检查已铺设的防水层有无破损,并同时清除防水层表面粉尘和洒水润湿7、某隧道初期支护采用格栅钢支撑+双层钢筋网+系统锚杆支护体系,下列施工方法正确() 1)架立格栅钢支撑挂好双层钢筋网再喷射砼 2)架立格栅钢支撑挂第一层钢筋网喷射砼再挂第二层钢筋网喷射砼 3)不论喷射砼多厚,一次就喷射够厚度 4 8 1)先挖后护2 3)强爆破,弱支护4)全断面开挖 9、下列叙述错误有() 1 2 3 4 10、 1)60m2)80m3)100m4)120m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 1、山岭公路隧道洞门型式主要有:() 1)环框式洞门2)端墙式洞门3)翼墙式洞门4)削竹式洞门 2、作用在隧道衬砌上的围岩压力,按其压力方面不同,可分为() 1)竖直顶压力2)纵向压力

工程与环境物探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绝版

不 一、填空题 1. 组成地壳的不同岩土介质往往在密度、弹性、电性、磁性、放射性及导热性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将会引起相应的地球物理场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局部变化,这种变化称为_____地球物理变化______。 2. 按照介质的物理性质分类,物探方法可以分为__纵波___、_磁场____、__电磁___、_振动____、__放射____、__地热___大类。 3. 工程物探的特点主要要求探查目标对象_____、埋藏____、分辨率_高___。 4. 电法勘探是以岩、矿石之间的 电学性质 差异为基础,通过观测和研究这些差异有关的电场或电磁场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分布特点和变化规律,从而查明地下地质结构和解决工程地质问题。 5. 电法勘探按照场源分为_天然_____和___人工_____,按电流性质分为___直流____和____交流_____。 6. 影响岩石电阻率的主要因素有:_矿物结构______、___空隙排列_____、__含水性______、_温度______。 7. 高密度电阻率法是集 剖面法 和 测探法 法于一体的一种多装置、多极距的组合测量方法,它具有一次布极即可进行多装置数据采集以及通过求取比值参数而能突出异常信息的特点。 8. 视电阻率计算公式中,I U K MN S ?=ρ,其中K 称为___装置系数________,主要与_电极距____有关。 9. 影响水的电阻率的主要因素是_矿化度______和__温度______。 10. 激发极化法是以岩、矿石的 激发极化效应 的差异为基础,通过观测和研究大地激发效应来探 查地下地质情况或解决某些水文地质问题的一种勘探方法,其视极化率的定义为_二次场______和___总场_____比值,它表征了不同岩矿石的激发极化性质。 11. 地下溶洞、采空区等是一种地质灾害,在通常情况下,视电阻率值为高阻,但在实际测量中,常常为低阻,原因是__封闭性不好,有低阻填充物____。 12. 地震勘探按照有效波类型分___反射波_______地震法、_折射波_____地震法和__投射波___地震法三种。反射波地震勘探,首先用人工方法使__人工方法使地表________产生振动,振动在地下__传播______形成地震波,地震波遇到岩层__分界面_______时,会产生__反射____成反射波.反射波到达地表时,引起地表的_质点振动________.检波器把地表的__机械振动_______转换成____电信号_______,通过电缆把电振动输送到数字地震仪器里, 记录在磁带上的,这就成为_____数字 __________地震记录。对数字磁带地震记录,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地震资料__处理_________,得到各种时间剖面,再对时间剖面进行地震资料___解释_______,并根据解释的结果做出工程设计,完成地震勘探。 13. 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了_____形变_______,当外力去掉以后,物体能立刻__恢复__原状,这样的特性称为___弹性________.具有这种性能的物体叫___弹性波_______;弹性体在___外力______作用下所发生的___体积______或___形状_____的变化,就叫做_____弹性________形变. 14. 根据炮点和接收点的相对位置,地震测线分为__纵测线___和____非纵测线观测系数___两大类。 15. 地震勘探工作主要分为_采集___, 处理 和_解释 三大部分工作。 16. 炮点和接收点之间的___相对位置______关系,被称为___观测系数________ 17. 反射系数的大小取决于弹性分界面上下地层的__波阻抗______的大小. 18. 一般进行时深转换采用的速度为___平均速度__________.研究地层物性参数变化需采用__层__速度;用于计算动校正量的速度称为___叠加____速度,它经过倾角校正后即得到___均方根速度___。

(word完整版)《工程地质学》复习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工程地质学》复习题(含答案) 一、填空题: 1. 矿物的硬度是指矿物抵抗刻划、摩擦、压入的能力。 2. 岩浆侵入时,岩浆和围岩的接触带受到岩浆的热力与其分化出的气体和液体的作用,使围岩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地质作用称为接触变质作用。 3. 岩石的水理性质通常包括岩石的吸水性、透水性、软化性和抗冻性。 4. 在陡峭的斜坡上,巨大岩块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而猛烈地向下倾倒、翻滚、崩落的现象,称为崩塌。 5. 所谓岩崩是指在地下开挖或开采过程中,围岩突发性地以岩块弹射、声响及冲击波等类似爆炸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脆性破坏现象。 6. 管涌是指在渗流作用下,地基土体中的细小颗粒,通过粗大颗粒的孔隙,发生移动或被水流带出的现象。 7. 对于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类型,地下水中的SO4^2-,离子与水泥中的某些成分相互作用,生成含水硫酸盐晶体,造成体积的急剧膨胀,使水泥结构疏松或破坏。该种腐蚀 属于结晶类腐蚀类型。 8. 常用的工程地质测绘方法有:路线穿越法、界线追索法和布点法。 9. 某一勘察工程,需要配合设计与施工单位进行勘察,以解决与施工有关的岩土工程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勘察资料,应进行施工勘察。 10. 静力载荷试验是指在拟建建筑场地中挖至设计基础埋置深度的

平整坑底,放置一定规格的方形或圆形承压板,然后再其上面逐级施加荷载,测定相应荷载作用下地基土的稳定沉降量,并作为分析岩土的承载力和变形的一种手段。 11. 断口是矿物受打击后所产生的不规则的破裂面。 12. 动力变质作用是指因地壳运动而产生的局部应力是岩石破碎和变形,其中机械过程占主导的一种变质作用。 13. 岩石的水理性质通常包括岩石的持水性、透水性、软化性和抗冻性。 14.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失去原有的稳定状态,沿着斜坡内部某些滑动面(或滑动带)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15.流土是指在在自下而上的渗流作用下,当渗流力大于土体的重度或地下水的水力梯度大于临界水力梯度时,粘性土或无粘性土中某一范围内的颗粒或颗粒群同时发生移动的现象。 16.岩溶,国际上统称喀斯特,是指由于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的结果而产生的一系列地质现象。 17.标准贯入试验是用重63.5kg 的穿心锤,以760mm 高的落距,将置于试验土层上的特制的对开式标准贯入器打入孔底,先打入孔底15cm,不计锤击数,然后再打入30cm,并记下锤击数N。 18. 解理是指矿物被敲打后,沿一定方向破裂成平面的性质。 19. 岩浆岩可根据的SiO2含量分为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和酸性岩。 20. 软化夹层是指在坚硬岩层中夹有力学强度低,泥质或炭质含量

工程物探习题

1. 组成地壳的不同岩土介质往往在密度、弹性、电性、磁性、放射性及导热性等方面存在 差异,这些差异将会引起相应的地球物理场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局部变化,这种变化称为_____地球物理变化______。 2. 按照介质的物理性质分类,物探方法可以分为__纵波___、_磁场____、__电磁___、_ 振动____、__放射____、__地热___大类。 3. 工程物探的特点主要要求探查目标对象_____、埋藏____、分辨率_高___。 4. 电法勘探是以岩、矿石之间的 _____ 差异为基础,通过观测和研究这些差 异有关的电场或电磁场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分布特点和变化规律,从而查明地下地质结构和解决工程地质问题。 5. 电法勘探按照场源分为_天然_____和___人工_____,按电流性质分为___直流____和 ____交流_____。 6. 影响岩石电阻率的主要因素有:_矿物结构______、___空隙排列_____、__含水性______、 _温度______。 7. 高密度电阻率法是集剖面法和测探法法于一体的一种多装置、多极距的组合测量方法,它具有一次布极即可进行多装置数据采集以及通过求取比值参数而能突出异常信息的特点。 8. 视电阻率计算公式中, ,其中K称为___装置系数________,主要与_电极距____有关。 9. 影响水的电阻率的主要因素是_矿化度______和__温度______。 10. 激发极化法是以岩、矿石的激发极化效应的差异为基础,通过观测和研究大地激 发效应来探查地下地质情况或解决某些水文地质问题的一种勘探方法,其视极化率的定义为_二次场______和___总场_____比值,它表征了不同岩矿石的激发极化性质。 11. 地下溶洞、采空区等是一种地质灾害,在通常情况下,视电阻率值为高阻,但在实际测 量中,常常为低阻,原因是__封闭性不好,有低阻填充物____。 12. 地震勘探按照有效波类型分___反射波_______地震法、_折射波_____地震法和__投射波 ___地震法三种。反射波地震勘探,首先用人工方法使__人工方法使地表________产生振动,振动在地下__传播______形成地震波,地震波遇到岩层__分界面_______时,会产生__反射____成反射波.反射波到达地表时,引起地表的_质点振动________.检波器把地表的__机械振动_______转换成____电信号_______,通过电缆把电振动输送到数字地震仪器里, 记录在磁带上的,这就成为_____数字__________地震记录。对数字磁带地震记录,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地震资料__处理_________,得到各种时间剖面,再对时间剖面进行地震资料___解释_______,并根据解释的结果做出工程设计,完成地震勘探。 13. 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了_____形变_______,当外力去掉以后,物体能立刻__恢复__原

大学考试—工程地质及土力学——试题库及答案

某岩石主要矿物成分为方解石、白云石,由石灰岩或白云岩变质而成。呈白色、浅红。块状构造,等粒状变晶结构。该岩石可初步确定为 A. 石灰岩 B. 大理岩 C. 花岗岩 D. 片麻岩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B 对于浅基础,一般发生整体剪切破坏的地基是 A. 中等密实的砂土地基 B. 松砂地基 C. 软土地基 D. 硬粘性土地基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D 下列有关侵入接触的叙述,哪项正确? A. 侵入接触一定是岩浆岩体与岩浆岩体之间的一种接触关系 B. 侵入接触是沉积岩与变质岩之间的一种接触关系 C. 侵入接触是沉积岩与岩浆岩之间的一种接触关系 D. 沉积岩形成时间较晚,岩浆岩形成时间较早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C 某直径7cm的土样进行直剪试验,已知其抗剪强度指标c=10kPa,φ=20°,当固结压力为200kPa时,破坏时的最大推力为 A. 0.318kN B. 318kPa C. 0.318kPa D.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 粘性土坡滑动面的形状一般为 A. 垂直平面 B. 水平面 C. 近似圆弧面 D. 斜面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C 列地质作用中,属于内动力地质作用的是 A. 沉积作用 B. 风化作用 C. 搬运作用

变质作用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D 下列风化作用中,属于物理风化的是 A. 植物腐蚀作用 B. 冰冻风化 C. 水解作用 D. 碳酸化作用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B 现场十字板剪切试验得到土的抗剪强度为τf,则可认为是 A. CD试验的指标cd B. 不排水强度cu C.

有效强度指标c’ D. CU试验的指标ccu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B 原状土试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与重塑土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之比称为土 A. 灵敏度 B. 不排水强度 C. 强度提高系数 D. 固结系数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 已知土样试验数据为:含水量33%,液限33%,塑限18%,则该土的液性指数为: A. 0.5 B.

(完整版)工程物探复习资料..

1.频谱分析:利用傅立叶方法来对振动信号进行分解并对它进行研究和处理的一种过程。 2.剩余时差:将某个波按水平截面一次反射波作动校正后的反射时间与共中心点处的自激自收时间之差。 3.静校正:几何地震学的理论都是以地面水平、地表介质均匀为前提假设的。如果地表起伏不平,低降速带厚度及速度变化剧烈等,则会严重影响地震剖面质量。为改善地震剖面质量,要进行表层因素的校正,即为静校正。 4.联合剖面法:电剖面法中最重要的方法。由两个三极装置组合而成,因此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地质信息。另联合剖面法还具有分辨能力强,异常明显等优点。在水文及地质调查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其有无穷远极,野外工作中有装置笨重,地形影响大的缺点。 8.电极装置:电法勘探供电电极和测量电极的排列方式和移动方式。 9.均匀电场:在地下建立起了人工电场,如果被电场控制范围内的岩石具有相同的电阻率,并且电阻率的大小不随电流的方向而改变,称该形成的电场为均匀各向同性介质中的电场。 10.波剖面:在波动传播的某一确定时刻t,质点位移随传播距离变化关系的图形。 11.波前面: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如果在某一时刻t,把空间中所有刚刚开始振动的点连成曲面,这个曲面就称为t时刻的波前面,简称波前。 12.观测系统:炮点与检波点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相互位置关系, 13.垂直叠加:同一地点上重复激发,在同一排列上重复接收到的信号,利用信号增强型地震仪依次叠加在一起的过程成为垂直叠加。 14.脉冲响应:脉冲响应是一个振幅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它的傅里叶变换就是滤波器的频率响应。 15.频率响应:在频率域中,我们把随频率的变化关系称之为滤波器的频率响应 16.伪门现象:数字滤波时,将脉冲响应函数按采样间隔Δ进行离散采样,采样后的脉冲响应时间序列的频率特性除了有正门外,还有许多的伪门的现象。17.共反射点道集:将共反射点道集从原始共炮点记录中抽出并集合在一起,即构成共反射点道集。 18.视速度:把地震波沿测线方向传播的速度称之为视速度。 19.时间场:把波至时间的空间分布称作时间场。 20.等时面:在时间场中将时间相同的点连起来,所形成的面。 21.均方根速度:把各分层的层速度加权再取均方根值之后的速度。 22.相遇观测系统:测线两端放炮,在全测线观测它所激发的地震波 23.数据解编:数据处理中,时序排列的形式很不方便,必须转换为道序排列,使同一道数据都排放在一起的过程称之为数据解编 24.临界角:与透射角为90°相对应的入射角。 25.互换点:互为对换的炮点和检波点,其特点是互换时间相等。 宽角反射:过了临界点后,在临界点附近的反射。特点是由于有透射波,全部能量以反射波形式到界面上方,故该处反射波能量很强。 透射波垂直时距曲线:指透射波传播时间与观测深度间关系的曲线。 26.声波探测:用声波仪测试声源激发的单性波在岩体中的传播情况,借以研究岩体的物理性质和构造特征的方法。 27.地球物理勘探:按物理学的原理、用定量的物理学方法研究地球,以寻找和勘探有用矿藏及解决某些地质问题的地球物理方法。

工程物探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论述

工程物探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论述 发表时间:2018-10-10T09:42:28.570Z 来源:《建筑模拟》2018年第20期作者:崔华江 [导读] 本文就重点围绕着岩土工程中工程物探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论述,希望具备一定参考价值。 崔华江 浙江文和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12300 摘要:岩土工程项目中工程物探技术手段的应用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这种工程物探技术的应用确实能够发挥出较强的作用效果,其能够针对地质资料等内容进行详细分析解读,如此也就能够有效提升其后续岩土工程项目建设的可靠性,解决后续施工操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类问题和缺陷,确保其施工流畅有序。本文就重点围绕着岩土工程中工程物探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论述,希望具备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岩土工程;工程物探技术;应用 引言 随着当前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物探技术同样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从工程行业角度来看,这种物探技术的应用也能够实现较为理想的优化,尤其是从岩土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全过程中来看,其更是能够表现出较强的作用价值效果,有助于提升优化岩土工程项目的落实水平。因此,着眼于工程物探技术在岩土工程项目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其应用价值,并且针对各类核心技术手段进行不断创新优化,如此也就能够提升其作用表现效果。 1工程物探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价值 对于岩土工程项目中工程物探技术手段的应用来看,其主要就是指综合运用电学理论以及相关弹性波原理、电磁波原理等进行有效处理,最终促使其能够在工程项目中发挥出较为理想的积极作用效果。在岩土工程项目中,这种工程物探技术手段的运用可以说是一种勘测效果比较突出的新型手段,其能够较好解决岩土工程项目实施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和缺陷,针对性较强,能够有效分析判断相应目标具体特点,进而为施工操作提供较强参考效果。结合这种工程物探技术在岩土工程项目中的有效应用来看,其作用价值有以下几点:(1)有助于确定施工参数。在岩土工程项目的具体施工建设过程中,施工参数方面的确定是比较核心的一个方面,围绕着相应施工参数的明确必须要充分参考各个方面的要求和施工标准,而从施工对象角度来看,通过工程物探技术进而也就能够有效提升其分析了解程度,如此也就能够对于后续施工建设中涉及到的结构自振周期、动力参数等进行较好明确,保障后续岩土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的可靠性效果。 (2)有助于了解施工现场地质状况。在岩土工程项目的建设处理中,其对于施工现场地质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如果地质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和缺陷的话,很可能会导致最终施工操作出现一些偏差问题,最终岩土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效果也会出现较大问题,甚至会导致其在后期应用中出现不稳定问题。通过工程物探技术,进而也就能够有助于了解其具体地质状况,如此也就能够针对地质条件中存在的一些不利问题进行修正优化,确保施工效果。 (3)有助于检验施工质量。对于岩土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的最终目标来看,确保其施工质量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为了更好提升其施工质量效果,除了要针对各个岩土工程项目施工操作环节进行严格把关和控制外,还需要重点从施工质量检验层面进行严格把关,调查分析其中可能存在的各类问题和不足,如此也就能够及时进行完善修复,最终切实提升整个岩土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效果。 2工程物探技术在岩土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在岩土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过程中,工程物探技术的应用能够在很多环节中都表现出理想的作用价值效果,其中比较核心的主要有两个方面: (1)岩土工程勘测中工程物探技术的应用。对于岩土工程项目的具体实施建设来看,相应岩土勘测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这种岩土工程勘测技术手段的应用在以往主要采用钻探方式进行处理,该方式的应用虽然能够取得一定的应用效果,但是应用实效性不强,还很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和缺陷,如此也就很容易给后续施工检测带来较大的不利影响。因此,恰当运用新型工程物探技术进行有效处理优化也就显得极为必要,应该结合各类技术手段应用的优缺点及其适用性进行分析,保障其能够较好达到相应工程勘测目的。岩土勘测中工程物探技术的应用还能够表现出较为理想的便捷性和经济性优势,如此也就能够为岩土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提供更为理想的支持效益,保障其能够得到较好运行。 (2)岩土工程检测中工程物探技术的应用。岩土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检测技术的应用同样也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其对于确保岩土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极为有效。围绕着岩土工程检测工作的落实而言,其同样也可以借助于工程物探技术进行处理,比如对于地基施工效果、桩基质量以及结构密度等检测分析,都可以借助于这种物探技术进行优化,促使其检测工作能够更为高效可靠,如此也就能够最大程度上推进检测工作的有效落实。在现阶段物探技术手段的应用过程中,可供选择应用的技术手段比较多,可以针对其具体的检测需求进行恰当选取,比如声波检测法以及动力试桩法都能够达到理想的检测目的,并且因为其可以实现较为理想的无损检测效果,不会对于原有施工结果产生威胁,更加具备实用性效果。 3常用工程物探技术 随着当前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相应工程物探技术也得到了较大程度上的优化发展,并且也确实体现出了理想的作用性能,其中应用优势比较明显、应用前景比较广泛的工程物探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类: (1)地震波层析成像技术。在具体岩土工程项目地质检测分析中,恰当运用浅层地震仪进行处理能够达到较为理想的应用价值,其能够利用该类仪器设备进行成像处理,如此也就能够针对其剖面进行测试。从该技术手段的应用过程中来看,其实用性较强,不会受到外界环境中各类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并且能够检测的深度比较突出,成像效果也比较理想,最终也就必然能够有效提升其物探技术应用效果,为岩土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提供较强参考。这种地震波层析成像技术手段的应用确实能够表现出较为理想的作用价值,其最初在石油勘探中得到了理想的应用,并且随着该技术手段的不断成熟,其在岩土工程项目中同样也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地质调查效果,能够全面细致针对相应岩体进行详细稳定评价,确保其具备理想实用性效果。 (2)隧道地震勘探技术。对于岩土工程项目中工程物探技术手段的应用来看,可以合理借助于隧道地震勘探技术进行处理,该技术手

标准化物探考试题库

标准化物探考试题库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2018年矿井物探标准化考试题库(100题) 一、填空题(共35题) 1、物探依据物理性质不同可分为电法勘探、磁法勘探和重力勘探等。 2、电阻率法是以不同岩矿石之间导电性为基础,通过观测和研究人工电场的分布规律和特点,实现解决各类地质问题的电法勘探。 3、实践中,人们常把AB/2的深度看作电阻率法的影响深度,而把AB/4的深度看作勘探深度来看待。 3、煤矿安全生产地质灾害防治与测量标准化装备管理中明确要求地质工作至少采用 1 种有效的物探装备。 4、煤矿严格执行有掘必探原则,对掘进巷道进行超前探测工作,实行物探先行、化探跟进、钻探验证组合方法进行探测。 5、瞬变电磁法是利用不接地回线或电极向地下发送脉冲式一次电磁场,用线圈观测由该脉冲电磁感应的地下涡流产生的二次场的空间和时间分布,解决有关地质问题。 6、地面瞬变电磁场为半空间分布,井下瞬变电磁场为全空间分布。 7、井下超前物探直流电法最常用的施工方法是三点源探测法。 8、根据同煤经地字【2016】460号文件要求掘进工作面至少采用 2 种物探方法。 9、根据同煤经地字【2016】460号文件要求超前物探成果严禁作假,一旦发现按“有掘必探”假探、不探进行处理。

10、综采工作面回采前可采用电法、地震勘探法进行隐伏地质构造的探测。 11、井下瞬变电磁法超前物探施工应至少布置三条测线,分别是 顺层测线、朝上测线、朝下测线。 12、超前物探原始数据及报告必须及时保存、备份并及时上传至信息平台。 13、YDZ(B)直流电法仪的最大发射电流不大于_65_mA,施工时的发射电流不小于__20__mA。 14、直流电法施工布置时,如果在电极周围浇水是为了__减小 ______电极周围的接地电阻。 15、YDZ(B)直流电法仪主要两类施工方法,分别是__超前___探测和测深探测,其中测深勘探又分为___三极____测深和对称四极测深。 16、在三极超前探测施工中,需布置3种电极,分别是____发射 ____电极,___测量__电极和无穷远电极。如果所有电极的间距均为4米,那么A1前方的盲区为__14__米。 17、钻孔超前探水方法采用极化率和电导率二个参数。 18、矿井瞬变电磁法经常使用的工作装置形式一般有两种,分别是中心回线装置、重叠回线装置。 19、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防治水工程中用物探和钻探 等手段查明疏干、带压开采工作面隐伏构造、构造破碎带及其含(导)水情况,制定防治水措施。

工程物探

工程物探

《工程物探》课程地震部分 实验报告 系别:土木工程学院 专业:勘查技术与工程 姓名: 学号:

折射波法实验内容 一﹑实验仪器 检波器、大线、铁锤、炮线、地震仪主机 二、现场仪器布置 1. 振源和一组检波器布置在一条直线上(纵测线),排列相对较长; 2.采用相遇法观测系统接收; 3.检波器用大线与仪器相接,检波器个数与通道数和大线类型有关。 4.振源激振时通过触发开关控制检测仪开始记录。 三、实验参数设置 记录号:工区名称+序号 记录道数:24 每道采样数:1024 采样间隔:0.5ms 偏移距:5m 四、实验数据的整理与编写实验报告 1.实验数据整理步骤 (1)从仪器中把采集的地震记录数据导出,显示、选择质量好的可用于解释的资料,并打印。 (2)在地震记录上解释直达波和折射波,人工读或利用地震波显示软件拾取直达波和折射波的距离和初至时间。 (3)绘制相遇法时距曲线观测系统图。 (4)利用t0 解释法获得地质剖面图。 2.折射波法基本原理 以水平界面的两层介质进行简要的说明,假设地下深度为h,有一个水平的速度分界面R,上、下两层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且V2>V1。 如图 4 所示。从激发点O 至地面某一接收点 D 的距离为X,折射波旅行的路程为OK、KE、ED 之和,则它的旅行时t 为:

(1—1)为了简便起见,先作如下证明:从O,D 两点分别作界面R 的垂线,则OA =DG=h,再自A、G 分别作OK,ED 的垂线,几何上不难证明∠BAK=∠ EGF=i,因已知,所以: (1—2)和(1—3)上式说明,波以速度V1旅行BK (或EF)路程与以速度V2旅行AK (或EC)路程所需的时间是相等的。将式(1—3)的关系和式(1—1)作等效置换,并经变换后可得: (1—4)这就是水平两层介质的折射波时距曲线方程。它表示时距曲线是一条直线,若令x=0,则可得时距曲线的截距时间t0(时距曲线延长与t 轴相交处的时间值) (1—5) 2、折射波分层解释的t0法 折射波t0解释法是常用的地震折射波解释方法,它是针相遇时距曲线观测系统采集发展起来的解释方法。 t0法解释的主要原理与方法如下: t0法又称为t0差数时距曲线法,是解释折射波相遇时距曲线最常用的方法之。 当折射界面的曲率半径比其埋深大得很多的情况下,t0法通常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且具有简便快速的优点。 如图 6 所示,设有折射波相遇的时距曲线S1和S2,两者的激发点分别是O1和O2,

工程物探试题库

工程物探试题(一) 一、解释概念(共16分) 1.观测系统 2.惠更斯原理 3.频谱 4.波动曲线 5.静校正 6.地球物理勘探 7.折射定理 8.视速度 二、填空题(共13分) 1.地震波在岩土介质中传播,岩土介质可视为介质,产生的波可视为波,按传播方向与介质振动方向的不同,波主要可细分为、和波,同一岩土层波速大小关系为。 2.原始地震记录上主要包含的地震波、、、和。 3.浅层折射波法勘测时,常用的观测系统为,资料处理的主要流程、、。 4.影响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因素有:、、 、和。 三、简答题:(共20分) 1.地震波传播过程中其能量衰减有什么规律?(4分) 1.(4分) 2.什么是多次覆盖观测系统?有什么优越性?(4分) 3. 为什么水平叠加时间剖面需要做偏移归位?(4分) 4.t0法的原理。(8分) 四、证明题:(共12分) 假设均匀介质一个水平界面情况下。 证明:1.直达波时距曲线是反射波时距曲线的渐近线。

2.该界面产生的折射波时距曲线在盲区半径点与反射波时距曲线相切。 五、(共24分)假设地质模型如图1所示。 1.推导R界面共激发点反射波理论时距曲线方程 2.写出R界面共中心点时距曲线方程。 3.讨论两方程共同点和不同点。 4.绘制R界面直达波、反射波和折射波时距曲线。 5.绘出图2水平叠加后时间地震剖面。 地面 h1=50m v1=800m/s R v2=1000m/s 图1 地面 (a)(b) 图2 六、(共15分)已知4次覆盖,接收道数N=24,道间距ΔX=4米, 偏移距=1个道间距,单边放炮多次覆盖的观测系统。 求: 1.为达到满覆盖次数,炮间距应为多少? 2.排列长度和最大炮检距为多少? 3.写出共CDP点道集?

工程与环境物探-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绝版

不一、填空题 组成地壳的不同岩土介质往往在密度、弹性、 电性、磁性、放射性及导热性等方面存在 差异,这些差异将会引起相应的地球物理场在空间 (或时间)上的局部变化,这种变化称 为 地球 物理变化 。 按照介质的物理性质分类,物探方法可以分为 —纵波—、—磁场 _____ 、—电磁 —、_ 振动 ___ 、__放射寸 ___ 、__地热 大类。 工程物探的特点主要要求探查目标对象 ________ 、埋藏 ____ 、分辨率—高—。 电法勘探是以岩、矿石之间的 电学性质 差异为基础,通过观测和研究这些差 异有关的电场或电磁场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分布特点和变化规律, 从而查明地下地质结构 和解决工程地质问题。 电法勘探按照场源分为 —天然 ______ 和—人工 _____ ,按电流性质分为 —直流 _______ 和 ____ 交流 _____ 。 影响岩石电阻率的主要因素有:—矿物结构 ______ 、—空隙排列 ______ 、—含水性 _____ 、 —温度 ____ 。 高密度电阻率法是集 剖面法 __________和测探法 法于一体的一种多装置、多极距 的组合测量方法,它具有一次布极即可进行多装置数据采集以及通过求取比值参数而能 突出异常信息 的特点。 视电阻率计算公式中, S K —U 呱,其中K 称为 _装置系数 ________________ ,主要与_ 电极距 ____ 有关。 影响水的电阻率的主要因素是 _矿化度 _________ 和—温度 ______ 。 激发极化法是以岩、矿石的激发极化效应 的差异为基础,通过观测和研究大地激 发效应来探查地下地质情况或解决某些水文地质问题的一种勘探方法, 其视极化率的定 义为_二次场 ______ 和―总场 ______ 比值,它表征了不同岩矿石的激发极化性质。 地下溶洞、采空区等是一种地质灾害,在通常情况下,视电阻率值为高阻, 但在实际测 量中,常常为低阻,原因是 __封闭性不好,有低阻填充物 _。 地震勘探按照有效波类型分 —反射波 __________ 地震法、_折射波 _____ 地震法和—投射波 ―地震法三种。反射波地震勘探,首先用人工方法使__人工方法使地表 ______________ 产生振 动,振动在地下__传播 ________ 形成地震波,地震波遇到岩层__分界面 __________ 时,会产生 —反射 ____ 成反射波.反射波到达地表时,引起地表的_质点振动 _____________ .检波器把地 表的—机械振动 ________ 转换成 _____电信号 ______ ,通过电缆把电振动输送到数字地震 仪器里,记录在磁带上的,这就成为 ____ 数字 ___________ 地震记录。对数字磁带地震记 录,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地震资料 —处理 ____________ ,得到各种时间剖面,再对时间剖面进 行地震资料—解释 _________ ,并根据解释的结果做出工程设计,完成地震勘探。 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了 _______形变 _________ ,当外力去掉以后,物体能立刻—恢复__原 状,这样的特性称为—弹性 ___________.具有这种性能的物体叫 —弹性波 ___________ ;弹性 体在—外力 _________ 作用下所发生的 —体积 __________ 或—形状 _______ 的变化,就叫做 弹性 _________ 形变. 根据炮点和接收点的相对位置 ,地震测线分为—纵测线—和_非纵测线观测系数 — 两大类。 地震勘探工作主要分为 —采集 , 处理 和—解释_三大部分工作。 炮点和接收点之间的 —相对位置 _________ 关系,被称为—观测系数 _________ 反射系数的大小取决于弹性分界面上下地层的 —波阻抗 _______ 的大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工程物探方法综述

工程物探方法综述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工程物探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简单介绍了用地质雷达、高分辨率SH 波浅层反射波法、瞬态瑞雷面波法勘探及高密度多波列地震映像法等工程物探方法. 关键词 地质雷达瑞雷波 工程物探 浅层反射勘探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各种城市工程建设方兴未艾,而城市工程建设在规划、设计、施工阶段都必须对建设区域内的地质情况及地下埋设物情况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在建设工程中及建成后还必须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测和监测,另外,在工程抢险、地质灾害调查、考古等工作中都须进行适当的探测工作。工程物探的应用领域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工程地质调查;(2)工程质量检查;(3)环境检测、监测;(4)工程抢险;(5)地质灾害调查;(6)地下、水下埋设物及障碍物探测;(7)地下管线测漏及防腐层完整性检测;(8)水文工程参数测定;(9)考古。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工程物探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显得越来越重要,现就把常用的工程物探方法简单介绍如下: 1 工程地震勘探 工程上常用的地震波法勘探可分为:高分辨率浅层地勘探、瑞雷波勘探、地震映像、横波勘探四种。 在工程及水文地质调查领域,地震波法勘探经常被用来详细划分第四纪地层、确定目标层的深度、厚度、起伏形态、横向分布,探测异常体的位置和埋深、寻找溶洞、断层及破碎带。 x u y o u j i n

1.1高分辨率浅层地勘探 这里先介绍高分辨率浅层地勘探中的反射波法及折射波法。其主要原理是根据对反射波或折射波时间场沿测线方向的时空分布规律的观测确定地下反射面或折射面深度及构造形态和性质。地震勘探相比其它物探方法,具有精度高、解释成果单一的优点。我们所看到的物探剖面是一种经过校正后的并赋以地质内涵的反射波或折射波时间剖面(实质是不同地质体的反射波或折射波波速差异)。地震勘探成果同其它物探解释成果一样,由于物理力学指标差异,不同地质体的波速有可能相近,而相同地质体由于所遭受的内力或外力地质作用不同,波速也有可能不同。选择有代表性的钻孔资料能更好的确定剖面中各界线的代表的地质体,从而提高地震勘探解释成果的可靠性,也能够使其成果在邻区或类似地区推广应用,使其优点更好的发挥高分辨浅层地震勘探 在工程地球物理领域的应用极为广泛. 1.1.1浅层地震反射法 浅层地震反射法勘探主要采用多次覆盖技术,是根据水平叠加技术的要求而设计的。水平叠加又称共发射点叠加或共中心点叠加,就是把不同激发点、不同接收点上接收到的来自同一反射点的地震记录进行叠加,这样可以压制多次波和各种随机干扰波,从而大大地提高信噪比和地震剖面的质量,并且可以提取速度等重要参数。 1.1.2浅层初至折射波法 浅层初至折射波法地震勘探是国内外公认的勘测浅层地震构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探测基岩的深度、起伏、岩性接触带及断裂破碎带的位置和延伸方向,尤其能测定基岩中的纵波速度的大小及其分布范围,从而了解测区基岩的岩性变化和致密程度等。这是其它物探方法所无法替代的,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陆地和水域中的桥梁、建筑等大型工程建设的地基勘x u y o u j i n

物探试题及答案

物探试题及答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一、填空题 1.用于石油和天然气勘探的物探方法,主要有勘探,勘探,勘探和勘探,其中是有效的物探方法是地震勘探。 答:地震;重力;电法;磁法。 2.用方法(如爆炸,敲击等)产生振动,研究振动在的传播规律,进一步查明地质构造和有用矿藏的一种方法,叫地震勘探。 答:人工;地下;地下;物探。 3.地震勘探分地震法、地震法和地震法三种,用于石油和天然气勘探主要是地震法,其它两方法用的较少。 答:反射波;折射波;透射波;反射波。 4.反射波地震勘探,首先用人工方法使产生振动,振动在地下形成地震波,地震波遇到岩层时,会产生成反射波。 答:地层;传播;分界面;反射。 5.反射波到达地表时,引起地表的。检波器把地表的转换成,通过电缆把电振动输送到数字地震仪器里,记录在磁带上的,这就成为地震记录。 答:振动;机械振动;电振动;数字磁带。 6.对数字磁带地震记录,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地震资料,等到各种时间剖面,再对时间剖面进行地震资料,做出地震,并提出进行钻探,这样就完成了地震勘探工作。 答:处理;解释;构造图;井位。

7.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了,当外力去掉以后,物体能立刻层状,这样的特性称为。具有这种性能的物体叫。 答:形变;恢复;弹性;弹性体。 8.、物体在作用下,弹性体所发生的或的变化,就叫做形变。 答:外力;体积;开关;弹性。 9.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了,若去掉外力以后,物体仍旧其受外力时的开关,这样的特性称为。这种物体称为。 答:形变;保持;塑性;塑性体。 10弹性和塑性是物质具有两种互相的特性,自然界大多数物质都具在这两种特性,在外力作用下既产生形变。也产生形变。 答:对立;同时;弹性;塑性。 11.弹性和塑性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主要表现为形变或形变。这取决于物质本身的物质,作用其中上的外力作用力延续时间的,变化快慢,以及物体所处、压力等外界条件。 答:弹性、塑性;物理;大小;长短;温度。 12.当外力作用,而且作用时间又,大部分物质主表现为弹性性质。 答:很小;很短。 13.当外力作用,且作用时间时,所有物质都表现为塑性性质。

完整版岩土工程勘察试题附答案

岩土工程勘察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划分的影响因素分别是工程重要性等级、场 地的复杂程度等级和地基的复杂程度等级。 2. 工程地质条件包括拟建场地的岩土类型及性质、地质结构及构造体、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和天然建筑材料。 3?岩土工程勘察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可行性研究勘察阶段、初 步勘察阶段、详细勘察阶段和施工勘察阶段。 4?线路工程的结构都是由三类建筑物所组成:第一类为路基工程, 第二类为桥隧工程,第三类是防护建筑物 4. 岩土工程勘察方法包括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杳、工程地质勘探和取样、原位测试、室内试验和物理力学指标统计分析。 二选择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根据所用探头性质的不同,动力触探可分为( B ) ①单桥动力触探②圆锥动力触探 ③标准贯入试验④双桥动力触探 A. 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勘察中,每层土应均匀采取土试样或进行原位测试,其数量不得少于多少个?(B ) A. 4; B.6; C.5; D.8;

3. 粉土的密实度可用那种方式判 别 A. 孔隙比; C. 相对密度; 4. 平板载荷实验的承压板尺寸为 A .1.0m2; C .0.25m2~0.5m2; 5. 地下水对基础工程有( D A. 水压力、腐蚀性; C.腐蚀性、浮力; 6.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应包括( A. 文字说明书、附件; B. 文字说明书、附图; C. 只有文字说明书; D. 文字说明书、附图、附表、测试成果表、附件等; 7. 泥石流的勘察宜采取( C ) A. 航空照片解译及地面调查; B. 钻探、平洞及洞内实验; C. 地质测绘,居民调查,钻探、物探、井探、现场实验等综合方 法; D. 物探及室内实验; A ) B. 标准贯入击数; D. 含水量; C ) B . 0.6m2; D .视土体的强度大小而变化 ) B .腐蚀性、浮力; D .水压力、浮力、腐蚀性、动水压力;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