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国际经济学答案精简版

国际经济学答案精简版

国际经济学答案精简版
国际经济学答案精简版

第二章比较优势理论

一、名词解释

3、完全专业化:每个国家只生产自己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假设只有苹果和电脑两种产品,且A在生产苹果上有相对优势,意味着B在电脑上有相对优势。则贸易结果是,A 只生产苹果,B只生产电脑,不会出现A或者B同时生产苹果和电脑。这就是完全专业分工

5、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是关于价值是一种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所创造的理论。商品价值决定于体现和物化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的理论是人们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逐渐认识到的。劳动决定价值这一思想最初由英国经济学家配第提出。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也对劳动价值论做出了巨大贡献。价值是一个商品经济范畴。产品成为商品以交换为前提。交换就有个比率的问题。价值以这个比率,也就是以交换价值为其具体的表达形式,因此,价值和劳动的关系从而价值的实质往往被模糊了。事实的真相是:如果不从历史存在者出发,那么,李嘉图所得到的"社会存在"就只能是抽象知识和概念。马克思论证和研究劳动价值论的方式是:"我又把黑格尔的《逻辑学》浏览了一遍,这在材料加工的方法上帮了我很大的忙。"但也正是在这里,马克思讥笑了资产阶级工作者:"在所有的现代经济学家中,巴师夏先生的《经济的谐和》集庸俗之大成。只有癞蛤蟆才能搞出这种谐和的烂泥汤。"

五、计算题

1、假设本国生产1 单位食品需要6 单位的劳动,生产1 单位服装需要8 单位劳动;外国生产1 单位食品需要2 单位的劳动,生产1 单位服装需要4 单位劳动。两国各有8 单位的可用劳动。

(1)哪国在食品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哪国在服装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为什么?

(2)列举一个能够使两国进行互惠贸易的交换率并计算本国与外国的贸易获利分别是多少?

2、假设A 国生产1 单位小麦需要的劳动为4 小时,生产1 单位布需要的劳动为3 小时; B国生产1 单位小麦需要的劳动为1 小时;生产1 单位布需要的劳动为2 小时,则:(1)以劳动衡量,A、B 两国生产小麦和布的成本各是多少?

(2)如果工资率为6 美元,则小麦和布的价格各是多少?

(3)如果工资率为1 欧元,则小麦和布的价格各是多少?

六、论述题

1. 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例外情况是什么?

2.为什么说国际贸易是双赢的?

国际贸易理论里有一个资源禀赋学说,即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资源与不同的生产优势。A国集中优势资源与生产力生产A国的特色产品去与B国交换自己不擅长制造的东西,B国同理。那么AB国都能发挥最大的效率、同时换得自己需要的东西。所以是双赢

3.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主张的贸易基础和贸易模式是什么?贸易利得是如何产生的?其政策含义是什么?

六、案例讨论题

10 年后中国的产业结构将因劳动力成本升级中新网11 月16 日电据香港文汇报发自上海的报道,上海社科院副院长、经济研究所所长左学金研究员日前表示,10 年后,随着国内“婴儿热”时代诞生的人口逐步进入老年,中国劳动力低成本优势将消失,中国的产业结构到时将被迫升级。据介绍,中国的生育高峰是20 世纪50 年代与60 年代,20 世纪70 年代中国生育率则开始下降。这些“婴儿热”时代诞生的人口将在2015 年以后逐步进入老年期,因此中国的“人口学红利”(即人口负担较低、劳动力资源较为充沛)也将在2015 年以后逐步终结。届时,庞大的社会保障成本将由已经减少的在职工人支付,中国劳动力将不再“便宜”。因此10 年以后,中国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将逐步失去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这些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将随之转移到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如南亚的印度、孟加拉国,中国的产业结构到时将被迫升级。问题:

根据上述资料分析中国10 年后比较优势及贸易模式的变化__

第三章标准贸易模型

六、计算题

1、假设A国和B国都生产服装和钢铁。服装的相对价格(服装价格/钢铁价格)为P。A国国内的供给函数和需求函数分别为:QsA=-8+P, QdA=10-2P 。B国国内的供给和需求函数分别为QsB=-3+3P, QdB=5-P 。问:在封闭经济状态,两国国内的均衡相对价格分别为多少?当两国开始进行自由贸易以后,哪个国家将出口服装?哪个国家将出口钢铁?国际市场上的均

衡相对价格为多少?

2、假设某国出口品的价格指数由基期的100增加到现在的135,进口品价格指数由基期的100增加到现在的120,问:现在该国的贸易条件是多少?和基期相比,该国的贸易条件是改善了还是恶化了?

改善了

七、简答题

1、解释“交易所得”和“分工所得”的差别。

2、在机会成本递增的条件下,运用生产可能性曲线和社会无差异曲线,表示封闭经济时的一般均衡点,为什么该点是一般均衡点?

3、如果中国和美国的资源禀赋状况完全相同,那么,根据新古典贸易理论,双方是否还有进行贸易的可能性?(没有)

八、论述题

1、运用提供曲线分析:由于技术进步导致的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增加,对中国的贸易条件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2、根据新古典理论,各国按照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都可以获取贸易利益。在现实中,为什么欧美等国要对从中国进口的纺织品采取抵制措施?

3、运用局部均衡分析方法,说明国际贸易中均衡相对价格的决定。

4、运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说明国际贸易中均衡相对价格的决定。

九、案例分析题

下图反映了 2000 年-2004 年某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制造品的贸易条件的变化趋势(2000 年的指数为100)。试分析:主要发展中国家工业制造品的贸易条件变动趋势是什么样的?

第四章要素禀赋论

五、计算题

1、假设仅有劳动力和土地两种生产要素,A国拥有800万英亩土地和200万个劳动力,B国有200万英亩土地和40万个劳动力;如果劳动力占甲商品生产总成本的80%,占乙商品生产总成本的20%,那么:

(1)哪个国家为资本充裕的国家?哪个国家为劳动充裕的国家?为什么?

B国为资本充裕的国家,A国为劳动充裕的国家。

(2)哪个国家会出口甲商品?哪个国家出口乙商品?为什么?

A国家会出口甲商品,B国家出口乙商品。因为甲商品是劳动密集型,乙商品是资本密集型。

六、论述题

1. 要素禀赋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 试比较要素禀赋论和比较优势理论。

3. 里昂惕夫之谜是指什么?如何解释这一现象。

六、案例讨论题

问题:引发世贸部长级会议抗议示威活动的原因是什么?试从理论上加以解释。

第五章新贸易理论

5、产业内贸易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是用来测度一个产业的产业内贸易程度的指数。这一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T=1-|X-M|/(X+M)

式中:X和M分别表示某一特定产业或某一类商品的出口额和进口额,并且对X-M取绝对值。T的取值范围为0到1。

6、非贸易商品与劳务非贸易商品是指由于贸易国建宗教信仰不同,而对这种商品没有需求,或者由于这种商品在俩国家之间的交换比率一样,没有必要贸易,或者是由于这种商品的运输成本过高,而阻碍了贸易的发生,这些商品被称为非贸易品。

四、计算题

1、以下是某一个产业在各年度的进出口状况,计算该产业每年的产业内贸易指数。

年度进口额(万美元)出口额(万美元)

2001 年 1000 1000

2002 年 1000 750

2003 年 1000 500

2004 年 1000 250

2005 年 1000 0

T=1-|X-M|/(X+M)

式中:X和M分别表示某一特定产业或某一类商品的出口额和进口额,并且对X-M取绝对值。T的取值范围为0到1。

2、在某一年度中,A 国一共有三种产品参与了国际贸易,每一种产品的进口和出口如下表

所示。计算:A 国在该年度的产业内贸易指数。

商品进口额(美元)出口额(美元)

X 200 500

Y 400 200

Z 400 100

总计 1000 800

五、简述题

1、运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解释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

2、运用需求相似理论解释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

3、运用规模经济贸易理论解释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

六、论述题

1、哪些理论可以用来解释产业内贸易?哪些理论可以用来解释产业间贸易?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需求相似理论、运用规模经济贸易理论可以解释产业内贸易。

赫克歇尔—俄林要素禀赋理论可以用来解释产业间贸易。

4、赫克歇尔—俄林要素禀赋理论和新贸易理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七、案例讨论题

下图反映了中国和日本在 2005 年的进出口商品构成情况(资料来源:日本海关)。思考

下面的问题:中日贸易中,在哪类产品上进行的主要是产业内贸易?在哪类产品上进行的主要是产业间贸易?

第六章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五、计算题

1、假设某国以1985年为基期(价格指数=100),1990年和1992年出口价格指数分别为102和100,相应的进口价格指数分别为90和108,计算该国1985~1990年1985~1992年商品贸易条件的变化,并说明这种变化的内涵。

1985~1990年:(102÷90)×100=113 贸易条件改善

1985~1992:(100÷108)×100=92.6贸易条件改善

恶化

六、论述题

1、什么是增长的贸易条件效应和福利效应?试分别解释增长对贸易小国和大国福利变化的影响。

2、图示说明什么是出口贫困化增长,并阐述其产生的原因和现实意义。

第七章关税

六、计算题

1、最初,一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该国的自行车价格为 80 美元,原料成本为50 美元。

(1)自行车的附加值在最终产品中所占的比例是多少?如果政府仅对进口自行车征收10%的名义关税税率,那么,对自行车的有效保护关税率为多少?

(2)如果政府仅对进口原料征收10%的名义关税率,那么,对自行车的有效保护关税率为多少?

(3)如果政府同时对进口自行车和进口原料征收10%的名义关税率,对自行车的有效保护关税率为多少?

2、假设某小国的咖啡的国内市场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分别为:Qd=400-10P,Qs=-50+5P 。

(1)该小国在封闭经济时,均衡价格为多少?

(2)如果咖啡的世界市场价格为10 美元/盒,那么,该小国会进口多少产品?

(3)如果小国对进口咖啡征收5%的从价关税,那么,小国会进口多少产品?

(4)小国实行关税保护政策,导致的生产和消费方面的无谓损失分别为多少?

七、简答题

1、简述最优关税政策的含义。

2、什么情况下,一国对某一个产业的有效保护率可能为负?

3、小国的最优关税税率是多少?为什么?

八、论述题

1、运用局部均衡分析方法,分析小国征收进口关税的经济效应。

2、运用局部均衡分析方法,分析大国征收进口关税的经济效应。

九、案例讨论题

1、下面的表格,给出了中国汽车投入品和整车进口的关税税率,讨论:这样的关税结构,是否可以对中国汽车业以及相关行业进行有效保护?

资料来源:我国汽车行业关税有效保护结构与政策分析,孙健解学农孙福平,2003 年,《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_]

第八章非关税壁垒

第九章国际贸易政策理论

3、扭曲理论国内市场扭曲理论主张,当国内市场由于外部经济、工资差额、生产要素的非移动性等"扭曲"的存在,使价格机制未能充分发挥作用,在发生阻碍资源最佳利用的状态时,根据"次佳原理"(Second Best Theory),采取保护措施。换言之,当"扭曲"已经存在,而又不能避免时,以人为的"扭曲"抵消原来"扭曲"产生的不良影响,提高经济福利。故在国内市场存在"扭曲"时,采取关税等保护贸易措施,较实行自由贸易为宜。

五、论述题

1、贸易保护主义者的主要论据具有哪些?

2、论述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主要内容和其局限性。

3、美国在实行战略性贸易政策时,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

六、案例讨论题

根据下面的资料分析:美欧为什么要对其飞机产业给予补助?

背景资料:波音与空中客车的政府补贴之争

空中客车公司1969年创立之后,发展速度十分迅速,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逐渐对美国波音公司在世界民用飞机市场的传统领先地位构成威胁。由此,美国开始指责欧洲国家政府对空客公司提供了非法补贴。而欧洲国家则针锋相对地提出,美国政府也为波音公司提供了大量隐性补贴。

1992年,美欧双方经多次谈判达成了大型民用航空器补贴协议,把对波音和空客两家公司的补贴限制在其新机型生产成本的33%。但这份协议并未能阻止空客公司继续扩大市场份额。2003年,空客公司的民用飞机交货量首次超过波音公司。为此,美国再次就补贴问题向欧盟发难。2004年9月,美国和欧盟再次为协商补贴问题举行会谈。但因双方分歧巨大,会谈无果而终。

同年10月,美欧先后向世贸组织提起诉讼,相互指责对方为其飞机制造商提供大量补贴,违反了国际贸易规则。美国方面称,欧盟成员国为空客公司开发新的A380客机提供了65亿美元的补贴,严重违反了国际贸易规则。欧盟则反诉,自1992年以来,美国政府对波音公司的补贴高达230亿美元之多。此外,美国还不顾世贸组织有关裁决,以出口退税的方式继续每年向波音公司提供2亿

美元的补贴。

2005 年1月11日,美欧宣布在世贸组织进行的飞机补贴官司暂停,双方重返谈判桌,力争在3个月内就取消各自对波音公司和空客公司的各类补贴和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达成协议。但因分歧严重,美欧未能在规定期限内达成协议。2005 年5月底,美欧再次向世贸组织提出诉讼。(资料来源:

美欧互相抵制世贸组织对飞机补贴纠纷的调查新华网,李洁、张伟

第十章经济一体化

五、计算题

1、假设A国拥有能为整个国内市场以3美元的价格供给产品X的企业,B国同类企业供给该产品的价格是1.5美元,C国是1美元。如果A国最初对产品X征收100%进口关税,从C国以PX=2 美元的价格进口30X。后来,A国与B国组成自由贸易区,A国从B国以PX=1.5美元的价格进口45X,计算并画图表示A国贸易创造的福利效应、贸易转移的福利效应及净福利效应。

六、论述题

1、经济一体化的形式有哪些?试比较各种形式间的差异。

2、试分析欧共体实施关税同盟的静态和动态效果。对于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很难进行准确估算,但许多学者为,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比静态效应更有价值。发展中国家一些经济学家更重视经济一体化的以下两点动态效应:为尚未建立的工业提供创业机会;为工业发展合作计划提供了可能性。对于静态效应,发展中国家也较为乐观,认为贸易转移效应有可能从对落后的保护,转变为对幼稚工业的保护,从而使该效应成为未来潜在的规模经济,即目前关税同盟的静态贸易转移效应,有可能成为动态的贸易创造效应

七、案例分析题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激活东亚经济一体化

中新社南宁十一月二十五日电(记者夏晓弘)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中方理事、副秘

书长许宁宁,今日在此间召开的第九届东亚经济论坛上表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是中国同样也是东盟与外部建立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区。他说,CAFTA,一石激起千层浪,带来了一系列新变化,激活了东亚经济一体化。许宁宁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一新概念的出现还仅仅只有五年时间,但它所带来的震憾性影响是当初的设计者

所没有想象到的。现在,由中国联手东盟十国组成的自贸区已启动了全面建设进程,引人关注的是,这一自贸区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被称为未来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许宁宁表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在加快开放步伐中,正创造着东亚发展的崭新格局。展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景,许宁宁说,它必将是一个双赢合作共铸辉煌的结果。它不仅是中国与东盟各国的一件历史性的大事,而且也是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一件大事。中国东盟自由贸区的建设,必将给这一区域带来积极而深刻的变化,必将使这一区域呈现出崭新、活跃、全面的合作格局。许宁宁表示,这种双赢局面的好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开头好。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既然中国-东盟自贸区是中国参与建设的第一个自贸区,那就必须着力建成,这是CAFTA 顺利建成的重要保障。二、促合作,这是贯穿CAFTA 建设整个过程的基本原则。许宁宁说,中国和东盟各国资源禀

赋各具优势,产业结构各有特点,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近年来,在CAFTA 这一区域,中国与东盟国家本着平等互利的方针,在贸易、投资、金融、农业、旅游、交通、能源、科技、教育、人力资源开发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呈现活跃之势。许宁宁说,众所周知,区域经济一体化正改变着世界经济贸易格局。近些年来,东亚经济一体化呈现活跃、快速的发展态势,这与CAFTA 建设有着密切关系。CAFTA 既是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催生剂,又是东亚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果必将惠及整个东亚。

问题:东亚经济一体化的静态及动态利益有哪些?

五、简答题

1、国际收支经常账户与资本账户间的根本区别是什么?举例说明中国出口一辆汽车对中国国际收支经常账户的贷方和资本账户的借方产生哪些影响?资本账户与金融账户(Capital and Financial Account)与经常账户相对,国际收支上本国与外国之间资本流动的记录,反映本国资产和负债状况的变动,包含贷款和投资相关的资本流动。投资项目包括直接投资(direct investment)及证券投资(portfolio investment)。

经常账户(Current Account)一国国际收支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商品贸易收支,即有形货物的进出口,及服务贸易收支,即诸如旅游、银行及保险等各种服务的往来。经常账户不包含长期借贷和投资的资金流,这些均是资本账户上的项目。

2、商品贸易余额和经常账户余额之间存在什么区别??

3、列举必须在国际收支中包括统计误差的原因。

4、为什么国际收支平衡表总是平衡的?(自己做)原本收支并不见得是平的,但是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上最后一项是净误差和遗漏一项目,在合理的范围内,如果不平就用这个项目来平衡。因为国际收支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完全平衡的啊,当总支出大于收入就会逆差啊,反之就会顺差。从理论上来说所有交易的价值加总起来,应正好等于所有支付的价值,这个就是说理论上国际收支是平衡的,但是事实不是如此就是因为是统计的时候还会出现误差的。所以国际收支会出现失衡。。。国际收支平衡的概念是国际收支平衡表就是将国际收支按特定帐户分类和复式记帐原则表示出来的报表或一国系统地记录一定时期内全部对外经济交易项目及金额的统计报表所以你应该是没有充分理解概念。

1、列举出体现当前国际经济学问题的一些重要事件,他们为什么重要?他们都是怎么影响中国与欧、美、日的经济和政治关系的?

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最能体现国际经济学问题,其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各国的金融、实体经济、政治等领域,也影响了各国之间的关系因此显得尤为重要;其对中国与欧、美、日的政治和经济关系的影响为:减少中国对上述国家的出口,影响中国外汇储备,贸易摩擦加剧,经济联系加强,因而也会导致中国与上述国家在政治上的对话与合作。

2、我们如何评价一国与他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

我们可以通过一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来评价该国与他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评价比如一国政府政策的溢出效应和回震效应以及对外贸易对国民生活水平的影响。

3、国际贸易理论及国际贸易政策研究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说他们是国际经济学的微观方面?

国际贸易理论分析贸易的基础和所得,国际贸易政策考察贸易限制和新保护主义的原因和效果。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是国际经济学的微观方面,因为他们把国家看作基本单位,并研究单个商品的(相对)价格。

4、什么是外汇交易市场及国际收支平衡表?调节国际收支平衡意味着什么?为什么说他们是国际经济学的宏观方面?什么是宏观开放经济学及国际金融?

外汇交易市场描述一国货币与他国货币交换的框架,国际收支平衡表测度了一国与外部世界交易的总收入与总支出的情况。调节国际收支平衡意味着调节一国与外部世界交易出现的不均衡(赤字或盈余);由于国际收支平衡表涉及总收入和总支出,调节政策影响国家收入水平和价格总指数,因而他们是国际经济学的宏观方面;外汇交易及国际收支平衡调节涉及总收入和总支出,调整政策影响国家收入水平和价格总指数,这些内容被称为宏观开放经济学或国际金融。

第二章比较优势理论

2、亚当.斯密主张的贸易基础和贸易模式分别是什么?贸易所得是如何产生的?斯密倡导什么样的国际贸易基础?他认为政府在经济生活中的适当功能是什么?

亚当.斯密主张的贸易基础是绝对优势;贸易模式为两国通过专门生产自己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用其中一部分来交换器有绝对劣势的商品。通过生产绝对优势商品并交换,资源可以被最有效的使用,而且两种商品的产出会有很大的增长,通过交换就会消费比以前更多的商品从而产生了贸易所得;斯密倡导自由贸易,主张自由放任也就是政府尽可

能少干涉经济

3、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原理在哪点上比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有优势?贸易的比较优势所带来的收益是从哪里来的?一个在每种商品中均处于低效率的国家怎样向另一国出口商

品?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原理认为即使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较之另一国均处于劣势仍有可能有互利贸易,这比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有优势;一个国家可以专门生产、出口其绝对劣势相对较小的商品,同时进口其绝对劣势相对较大的商品,这样就会比以前享受更多的商品从而产生比较优势的收益;一个在每种商品中均处于低效率的国家可以向另一

国出口其相对劣势最小的商品。

4、如果按照比较劣势的原则进行国际分工,那么会对世界生产带来什么净影响?

试对下列说法加以评价:

1)由于发达国家工资水平高于发展中国家,所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进行贸易会无利可图;

2)因为美国的工资水平很高,所以美国产品在世界市场缺乏竞争力;

3)发展中国家的工资水平比较低是因为国际贸易的缘故。

4)发展中国家工人只能在较差的工作环境中劳动,并且所获得的工资也远低于发达国家,在此基础上参与国际分工并出口产品,这是否是一种剥削?5)如果竞争优势建造在

低工资的条件上,这种竞争是否公平?是否会损害其他参与竞争的国家.

第三章国际贸易的标准理论

1、为什么在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会出现不完全分工(在小国也是如此)?固定成本和递增成本条件下得出的结论有什么区别?

在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出现不完全分工的原因为:当一国专门生产X时,他生产X的机会成本也不断提高。同样地,随着B国生产Y的产量的增加,它生产Y的机会成本也不断提高,这样随着每一个国家专门生产该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的同时,两国的相对商品价格就会互相接近,直到该价格在两个国家中相等。在相等的均衡点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继续扩大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的生产,这通常发生在任何一个国家在生产上达到完全分工之前。

固定成本下不会出现不完全分工,而递增成本下会出现不完分工。

2、什么是交易所得?什么是分工所得?

如图在没有分工的情况下通过贸易, 一国的消费可从A点增加到T点,从A点到T点的增加就是交易所的;

在分工的条件下, 最终消费组合为无差异曲线2上的点E, 此时该国获得了更大的收益.消费从无差异曲线1上的T点到无差异曲线2上的E点的增量就是分工所得(见课本60页)

练习题

3、在一个坐标系内,画一条生产可能性曲线,再画一条无差异曲线切于生产可能性曲线较平坦的地方。在另一个坐标系内,画另一条生产可能性曲线,再画另一条无差异曲线切于生产可能性曲线较陡直的地方。

(1)画一条表示各国的孤立均衡相对商品价格的直线

(2)各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分别是什么?

(3)在什么情况下,两国之间不存在比较优势或比较劣势?

A 如图3所示

B 国家1在X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国家2在Y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C? 如果两个国家的相对商品价格线有相同的斜率则不存在比较优势或劣势

4、在一坐标系内,画一条凹向原点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再画一条社会无差异曲线与其相切于平坦的部分。标出该国孤立均衡的相对商品价格,记为PA,假设该曲线表示一小国,其对外贸易并不影响世界市场的相对价格Pw,在图上标出生产专业化过程、贸易量和贸易所得

小国的生产将从A移到B,出口X换回Y以到达点E〉A

5、假设图3.4 中B国是一个小国,画出区分交易所得和分工所得。

如图7所示

第五章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

1 作与图6.1相似的图,表示在规模经济下,生产可能性曲线相同而偏好不同的国家之间如何进行互利贸易

2、在下列进出口水平下, 计算产业内贸易的程度.

(1) 1000和 1000

(2) 1000和750

(3) 1000和500

(4) 1000和25

(5) 1000和0

第六章贸易壁垒关税与非关税壁垒

1、为A国画一幅与图8.1相似的图,但要求以商品Y的量为横轴, 其价格为竖轴. 与图8.1中B国的Sx曲线一样,画出A国的Sy曲线.画出A国的Dy曲线,与竖轴交于Py=8 美元,与横轴交于80Y.最后,假设在自由贸易下Py=1美元,A国对商品Y征收100%的从价税.根据你所画的图,说明:

(1)在自由贸易价格Py=1美元下商品Y 的消费水平、生产水平和进口水平

(2)当A国对商品Y征收100%的从价税后,商品Y的消费、生产和进口水平

(3)关税的消费、生产、贸易和收入效应如何?

如图1 所示:

a、消费为70Y,生产为10Y,进口为60Y

b、消费为60Y,生产为20Y,进口为40Y

c、消费效应为-10Y,生产效应为+10Y,贸易效应为-20Y,税收收益为40美元

2、根据上题:

(1)确定在征收关税前后消费者剩余的值

(2)在征收关税后生产这收入的增加值中(与自由贸易下的收入相比),多少代表增加的生产成本?多少代表增加的租金或生产者剩余?

(3)关税的保护成本或净损失的值

A、在没有关税时消费者剩余未245美元,在有关税时为180美元

B、在征收关税后生产者收入的增加值中15美元代表生存成本的增加而另为的15美元代表租金或生产者剩余的增加

3、假设一国减少原材料和半成品的进口关税,但不减少最终商品的关税,这对该国的有效保护率有何影响?

这将增加该国的有效保护率

4、计算有效保护率:当t(最终商品的名义关税率)为40%, ai (无关税时进口要素成本与最终商品价格比率)为0.5, ti (进口要素的名义税率)为40%时,有效保护率为多少?

5、对于题4中给定的条件,根据下列ti值重新计算g:

(1)ti=20% (2)ti=0 (3) ti=80% (4) ti=100%

6、画图分析,假定A国是个小国,从自由贸易开始,说明当A国对商品Y征收100%的从价进口关税时的一般均衡效应(提示:参考教科书图4.3 ,但假定征收关税后,是用30X换15Y,而不是用40X换20Y)

7、说明导致收入再分配的原因

对国内生产商和消费者来说Py/Px上升。 Y的生产水平上升而X的生产水平下降,K的需求以及收入增加而L的需求和收入降低,因此r上升而w 下降

8、如果A国是个大国,对题6中的结果有何影响?

如果国家1是个大国,那么国家1的贸易条件会上升,L的实际收入也会上升

第七章经济一体化

1、假定闭关自守状态下X商品的价格,在A国是10美元,在B国是8美元,在C国为6美元,并且A国是小国,不能通过贸易影响B国和C国的价格。如果A国对从B国和C国进口的X商品最初征收非歧视性的100%的从价税,那么,A国会在国内设国内产X商品还是从B国或C国进口X商品?

如果A对从B国或C国进口的X商品征收100%的从价税,那么A国将在国内生产X商品,因为X商品的国内价格是10美元,而从B国进口的X商品的含税价将是16美元,从C国进口的X商品的含税价将是12美元

2、以练习题1为基础:

如果A国与B国结成关税同盟,A国将会在国内设国内产X还是从B国或C国进口?

A国与B国建立的关税同盟是贸易创造关税同盟?还是贸易转移关税同盟?或二者都不是?

a、如果A与B结成关税同盟,A国将以8美元的价格从B国进口X商品,而不是以10美元的价格在国内生产,也不是以12美元的含税价格从C国进口

b、A国与B国建立的关税同盟是贸易创造同盟,因为从B国以无税价格8美元进口的X商品代替了国内以10美元价格生产的X商品

3、假定A \B\C三国的X商品价格在闭关锁国的练习题1 情况下是相同的, 并且A是小国, 不能通过贸易影响B国和C国的价格,如果A国最初从B 国和C国进口的X商品征收50%(而不是100%)无差别从价税, A国是在国内生产X商品还是从B过或C国进口?

如果国家A对从B国和C国进口的X商品征收50%的从价税,A国将以含税价9美元的价格从C国进口X商品,而不是在自己国内制造或者以含税价12美元的价格从B国进口

4、画图说明贸易创造关税同盟的效应

5、决定贸易转移关税同盟成员国的福利是净增加还是净减少的因素是什么?

如图1所示,在以下因素下贸易转移关税同盟更可能增加一个成员国的福利:(1)相对于国家1 来说,国家3的相对无效率越小(2)关税水平越高(3)国家2 的DX和Sx 弹性越大。

6、解释为什么1988年的美—加自由贸易协议在美国引起的争议要比包括墨西哥在内的北美自由贸易区引起的争议要小得多

NAFTA引起的争议要多因为墨西哥极低的工资水平在美国引起了丢失大量工作的担忧。

第九章国际收支平衡及国际收支调节

1、请说明在复式簿记下,以下国际交易应如何记入美国国际收支平衡表?

(1) 一位美国居民从一位英国居民那里进口了价值500美元的商品,并同意3个月后付款.

(2) 3个月后,美国居民用他在伦敦的银行存款余额付款.

(3) 如果这些交易发生在同一年,他们对美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净影响是什么?

答:(1)美国在经常项目记入借方500美元(因为商品进口),在短期资本项目记入贷方500美元(因为美国的外国资产增加).

(2)美国在短期资本项目记入贷方500美元(在伦敦的银行的余额减少,资本流入),在短期资本项目记入借方500美元(平衡由英国出口者在三个月后接受付款时美国进口者的资本支付).

(3)美国在经常项目借方剩余500美元,在短期资本项目的净贷方余额为500美元.

2、请说明在复式簿记下,以下国际交易应如何记入美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一位美国居民从其外国股票上购买1000美元的外国股票,并用其在国外银行的存款余额付款.

答:美国在资本项目记入借方1000美元(因为美国居民购买外国股票),并且在资本项目记入贷方1000美元(因为美国居民国外银行余额减少)

3、请说明在复式簿记下,以下国际交易应如何记入美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一位美国居民从其外国股票上购买400美元的美国国库券,并用其在美国银行的存款支付.

答:美国在资本项目记入贷方400美元(外国人购买美国国库券),同时记入资本项目借方400美元(因为外国居民在美国的银行余额减少).

3、请说明在复式簿记下,以下国际交易应如何记入美国国际收支平衡表?

(1)一家美国商业银行在纽约联邦储备银行中用价值800美元的英镑兑换美元.

(2)这笔交易对美国官方结算余额有什么影响.

答:(1)美国在资本项目记入贷方800美元,并且在官方储备账户记入借方相同金额.

(2)美国官方结算余额会增加(也就是,美国的赤字会下降或者盈余会增加)800美元.

国际经济学练习题

三、简答题

1、在古典贸易模型中,假设A国有120名劳动力,B国有50名劳动力,如果所有的劳动力都用来生产棉花的话,A国的产量是240吨,B国是100吨;要是两国都生产大米的话,A国能生产1200吨,B国则能生产800吨。画出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并分析两国中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势?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比较优势?

2、假设美国有20个劳动力,中国有100个劳动力,日本有10个劳动力。美国生产每吨大米需要6个劳动力,而生产每吨小麦需要4个劳动力;中国生产每吨大米需要10个劳动力,而生产每吨小麦需要8个劳动力;日本生产每吨大米需要8个劳动力,生产每吨小麦也需要8个劳动力。根据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各国(美国、中国、日本)应该进口什么?出口什么?

3、以下是假设的各国粮食生产的投入产出情况(假设劳动是唯一的投入):

大米小麦

国家投入产出美国

中国

日本

泰国劳动投入

10

40

10

10

总产量

120

200

50

100

劳动投入

10

100

10

总产量

500

400

20

10

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势?哪一国最有生产大米的比较优势?

如果日本和美国进行粮食贸易,美国应该出口什么?进口什么(用图说明)

在技术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日本的劳动力增长了50%,对美日两国的粮食贸易模式会产生什么影响?两国的大米、小麦价格会产生什么变化?

4、假设中国有100个单位的资本,100个单位的劳动,墨西哥有50个单位的资本,40个单位的劳动。又假设两国只生产两种产品:钢铁、粮食。生产1吨钢铁要用个8个资本,2个劳动,而生产1吨粮食需用2个资本,1个劳动。

根据赫克歇尔—俄林理论(H—O Model),如果两国发生贸易,中国该向墨西哥出口什么?进口什么?

对墨西哥的资本拥有者和劳动者来说,谁会更支持与中国的这种贸易?

由于大量的外来投资,中国的资本在短期内增长了1倍。在国际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中国资本的增长对中国的粮食与钢铁生产会产生什么影响?

5、设有A、B、C三种产品,生产每100万美元的产品分别需投入以下生产要素:

试分析中国、美国和日本三国分别在哪种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各国进口和出口哪种产品的可能性最大?

6、已知:生产每单位X产品需投入2单位劳动,6单位资本;生产每单位Y产品需投入4 位劳动,2单位资本。又知,在发生国际贸易前:A国每单位劳动价格为100美元,每单位资本价格为20美元;B国每单位劳动价格为60美元,每单位资本价格为10美元。试问:

a.用俄林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分析两国将如何进行国际分工?

b.用李嘉图比较利益理论分析两国将如何分工?

7、已知美国小麦和布生产行业的投入成本份额如下:

假设贸易更为自由(例如,由于国际运输成本的减少)趋于提高小麦相对于布的价格,并且美国的反映是出口更多的小麦和进口更多的布。

如果各种要素在小麦和布生产行业间完全不可流动,谁将从更加自由的贸易中获益?谁又将受到损害?

如果各要素在行业间是完全可流动的,谁将从更加自由的贸易中受益?谁又将受到损害?

8、解释以下论点错在何处:“贸易是自我消失的。开放贸易机会使得国家间的价格和成本相等,而价格和成本一旦相等,就不再有理由将商品从一个国家运往另一个国家,贸易也就停止了。”

四、计算题

1、假设中国是汽车进口的小国,对汽车的需求和供给分别为:

DC=2000-0.02P SC=1200+0.03P

并设国际市场上汽车的价格为10000,请用数字和图形说明下列问题:

⑴贸易前中国汽车的产量与价格。

⑵自由贸易下,中国汽车的产量及进出口量,自由贸易对国内消费及厂商的福利影响。

⑶中国对汽车征收每辆3000美元的进口税,国内汽车的产量及贸易量;与自由贸易相比,消费者和厂商的福利变化。

⑷中国为汽车进口设定150单位的配额限制,国内汽车的价格、产量及贸易量;与自由贸易相比,消费者、政府、厂商的福利变动。

⑸中国给国内汽车制造商每辆3000美元的生产补贴,这时国内汽车的产量、贸易量;与自由贸易相比,消费者、政府、厂商的福利变动。

⑹如果政府的政策目标是保护国内汽车制造业,你认为应该实行哪一种政策?在实践中会有什么问题?

2、两国贸易模型:中国和美国

设中国对汽车的需求和供给分别为:DC=2000-0.02P SC=1200+0.03P

美国对汽车的需求和供给分别为:DUS=1800-0.02P SUS=1400+0.02P

请计算:

⑴贸易前,两国汽车的均衡价格和产量。

⑵ a.自由贸易条件下,国际市场汽车的均衡价格、各国的产量及贸易量(不考虑运输成本)。b.自由贸易给两国的福利带来的影响。

⑶ a.中国对汽车进口征收3000美元的单位税,这时各国汽车市场的价格、产量及贸易量。

b.关税对中国汽车制造商、国内消费者和中国政府的福利带来的影响如何?

c.关税的福利净损失(与自由贸易相比)。

⑷ a.美国为每辆出口的汽车提供3000美元的补贴,这时各国汽车的价格、产量和贸易量。

b.对每个国家的消费者、政府及厂商的福利影响。

⑸ a.中国为美国的汽车进口设定的配额为100,这时各国汽车市场的价格、产量。

b.与自由贸易相比,各国消费者、厂商的福利变动情况。

c.如果中国为美国的汽车进口设定的配额为150,各国汽车市场的价格、产量。

⑹ a.中国政府给国内汽车制造商提供3000美元的单位补贴,两国汽车的价格、产量及贸易量。

d.与自由贸易相比,各国消费者、厂商的福利变动情况。

e. 比较它与关税、进口配额的福利影响。

3、假设在没有贸易的情况下,法国牛肉为每吨2625美元,而国际牛肉市场的价格为每吨2000美元。在自由贸易下,法国自己生产100万吨,从国际市场上进口50万吨。法国政府为保护本国农民利益规定了3000美元的保护价格,结果牛肉生产增至120万吨,并向其他国家出口了30万吨。试用图和数字估计法国政府、农民、消费者和整个社会的福利变动。

4、在两个国家的贸易模型中,设A、B两国对商品X的供给需求分别为

A国:SA=10P DA=-20P+90

B国:SB=10P+30 DB=-20P+60

⑴求两国自由贸易下商品X的均衡价格及贸易量。

⑵假设A国对商品X征收每单位0.5元的进口关税,两国的国内价格、生产量和贸易量有什么变化?

⑶如果B国对商品X的生产者提供每单位0.5元的生产补贴,两国的国内价格、生产量和贸易量又会发生什么变化?

⑷在以上三种情况下,哪种政策对A国最有利,哪种政策对B国最有利?

5、假设中国分别向日本与美国出口大力牌球鞋,中国的出口供给曲线为:

S=-20+6P,日本与美国的进口需求曲线分别为:Dj=40-2P和Dus=60-2P

由于中美在政治上的分歧,美国决定对中国实行贸易制裁,取消从中国进口球鞋,但日本不参与制裁,请估计这一行为对中美日各国利益的影响,并用图表示。

6、假定A国X工业进口生产要素Y,且A国无论在X的产品市场还是在Y的要素市场都是小国,请根据下列信息求X工业的有效保护率。

自由贸易价格名义关税率

最终产品X

生产要素Y(仅投入X工业)$100

$70

19%

10%

7、在李嘉图模型中,设A、B两国都有10万名劳动力,如果所有劳动力都用来生产小麦,A国的产量是50万吨,B国的产量是30万吨;如果都用来生产棉花,A国的产量为2万吨,B国的产量为6万吨。

设:A国对棉花的需求曲线(单位为万吨,下同)为:DCA=-0.1(PC/PW)+3.7

B国对棉花的需求曲线为:DCB=-0.1(PC/PW)+4.5

请用图表示自由贸易条件下,A、B两国棉花在市场的总供给和需求情况,并求出均衡的国际棉花价格和A国的进出口量。

8、下面三个饮料出口商中,哪一个在美国市场上犯有倾销罪?

①万岁啤酒厂(日本)②蒂帕·劳里公司(英国)③比格·里德公司(加拿大)

单位平均成本

啤酒的国内销售价格啤酒的出口销售价格运到美国时的价格10美元

10美元

11美元

12美元

10美元

12美元

11美元

13美元

10美元

9美元

9美元

10美元

9、请你把美国征收食糖关税的福利影响用数量来表示。

在征收进口税时的情况估计在没有关税时的情况

世界市场价格(在纽约交货)关税

国内价格

美国消费(每年10亿磅)

美国生产(每年10亿磅)

美国进口(每年10亿磅)每磅0.10美元

每磅0.02美元

每磅0.12美元

20

8

12

每磅0.10美元

每磅0.10美元

22

6

16

根据上表数据,请计算:

⑴美国消费者从取消关税中的收益;

⑵美国生产者从取消关税中的损失;

⑶美国政府关税收入的损失;

⑷对美国国民福利的净影响。

10、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在织布工业中的每1美元的产品可作如下划分:增值40美分,购买棉纱30美分,购买其他纤维30美分。假设对布的进口规定征收25%的从价关税,对棉纱进口征收1/6(16.7%)的从价关税,请将1.25美元(以前不征收关税时的1美元布加布的关税)含关税影响的单位价值划分为增值、棉纱付款额和其他纤维付款额。然后计算实际保护率。

11、下表给出了美国对摩托车进口征收5%的关税以及不征收关税时的有关数据:

在征收5%关税下的当前情况在不征收关税下的估计情况

摩托车的世界市场价格(旧金山CIF价)按5%征收的关税

美国国内价格

美国每年买进车辆数

美国每年制造车辆数

美国每年进口车辆数每辆2000美元

每辆100美元

每辆2100美元

100000

40000

60000

每辆2050美元

每辆2050美元

105000

35000

70000

请根据上述资料计算:

⑴美国消费者从取消关税中取得的利益:

⑵美国生产者由于取消关税而受到的损失;

⑶美国政府关税收入的损失;

⑷对整个美国的净福利影响。

为什么对美国的净福利影响与18题的结果截然不同?

12、某小国能够以每单位10的国际价格进口某种产品。这种产品在该国内的供给曲线为S=50+5P,需求曲线为D=400-10P。另外,每1单位的产品能够产生价值为10的边际收益。

a.试计算对每单位进口产品征收5个单位的关税给社会福利造成的全部影响。

b.计算5单位的生产补贴给社会福利造成的全部影响。

c.为什么生产补贴产生的社会福利所得比关税多?

d.最优生产补贴是多少?

13、若本国对小麦的需求曲线为

D=100-20P

供给曲线为

S=20+20P

推导并绘出本国的进口需求曲线。没有贸易时,小麦的价格时多少?

14、在22题的基础上加入外国,其需求曲线为

D*=80-20P

供给曲线为

S*=40+20P

a.推导并绘出外国的出口供给曲线,同时计算没有贸易时外国的小麦价格。

b.现在允许本国和外国进行贸易,且运输成本为零。试述并绘出自由贸易时的均衡点,与之对应的世界价格是多少?贸易量又是多大?

15、在13、14题的基础上,若本国对进口小麦征收0.5的从量税

⑴确定并绘出关税对以下各项的影响:

a.各国的小麦价格;

b.各国对小麦的需求量和供给量;

c.贸易总量。

⑵确定关税对以下各社会集团的福利影响:

a.与进口产品竞争的国内生产者;

b.本国消费者;

c.本国政府。

⑶画图说明并计算贸易条件改善所得、效率损失和关税对社会福利的总影响。

16、假定艾瑟瑞马是个“小国”,无法影响国际价格。该国以每袋10美元的价格进口花生。其国内需求曲线为D=400-10P,供给曲线为S=50+5P。确定自由贸易的均衡点。然后,计算并绘出把进口配额限制在50袋时对以下各项的影响:

a.本国价格的增幅。

b.配额租金。

c.消费扭曲损失。

生产扭曲损失。

17、已知A、B两国国内的钢铁需求曲线方程和国内钢铁厂商的供给曲线方程如下:

A国国内钢铁的需求曲线方程为:P=-1/20×Q+4,

A国国内钢铁的供给曲线方程为:P=1/20×Q;

B国国内钢铁的需求曲线方程为:P=-1/60×Q+5/3,

B国国内钢铁的供给曲线方程为:P=1/60×Q-1/3。

假设世界由A、B两国组成,两国间钢铁可以进行自由贸易,且不存在包括运输费用在内的任何交易成本。试求:

⑴自由贸易后的国际钢铁价格和国际钢铁贸易量;

⑵自由贸易引起的世界总福利的增量及增量在A、B两国间的分配;

⑶就钢铁自由贸易对A、B两国收入分配的直接影响作定性和定量分析。

参考答案

三、简答题

1.由于A国每名劳动力可以生产10吨大米,而B国每名劳动力可以生产16吨大米,所以B国在大米生产方面拥有绝对优势;又由于A国大米的相对价格(PR/PC)为1/5,而B国大米的相对价格(PR/PC)为1/8,,B国大米的相对价格低于A国,所以B国在大米生产方面也拥有比较优势。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图示如下。

2、由于生产1吨大米的机会成本,在美国为1.5吨小麦,在中国为1.25吨小麦,而在日本为1吨小麦,因此,日本的机会成本最低,日本应该出口大米;相反,生产1吨小麦的机会成本,美国为为2/3吨大米,中国为0.8吨大米,而日本为1吨大米,美国小麦的机会成本最低,所以美国应该出口小麦。至于中国,如果国际市场1吨小麦换回的大米多于0.8吨,中国就应该出口小麦,进口大米;反之中国就应该出口大米,进口小麦。

3、a. 由于投入每单位劳动能生产大米的数量,美国为12单位,中国为5单位,日本为5单位,泰国为10单位,美国的劳动生产率最高,因而美国在大米的生产方面拥有绝对优势;从生产1单位小麦的机会成本看,美国为0.24单位大米,中国为1.25单位大米,日本为2.5单位大米,泰国为5单位大米。泰国小麦的机会成本最高,反过来,泰国大米的机会成本最低,因而,泰国在大米生产方面拥有比较优势。

b. 如果美国和日本进行粮食贸易,因美国1单位小麦的机会成本仅为0.24单位大米,而日本为2.5单位大米,所以,美国应该出口小麦,进口大米(图略)。

c. 在技术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日本的劳动力增长了50%,在劳动是唯一要素的假设下,意味着日本的大米和小麦需求规模增大了50%,因而美国出口小麦,日本出口大米的贸易模式不会发生变化,但由于日本在大米生产方面有比较优势,所以,国际大米价格将下降,而小麦价格会上升。

4、根据题意,中国是一个劳动丰富的国家,而墨西哥是一个资本丰富的国家;同时,钢铁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而粮食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a. 根据H—0贸易模型,如果两国发生贸易,中国将向墨西哥出口粮食,并从墨西哥进口钢铁;

b. 墨西哥出口钢铁,进口粮食的结果是:国内充裕要素资本的价格上升,而稀缺要素劳动的价格下降。因而,对墨西哥的资本所有者和劳动所有者来说,资本拥有者会更支持与中国的贸易。

c. 如果中国的资本在短期内增长了1倍,中国将成为资本丰富的国家,而墨西哥则变为劳动丰富的国家。在国际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中国的资本增长将使国内的钢铁生产增加,粮食生产减少。5、根据题意,A为土地密集型产品,B为资本密集型产品,C为劳动密集型产品,根据中国、美国和日本三国国情的差异,中国在C产品方面有比较优势,美国在A产品方面有比较优势,而日本在B产品方面有比较优势。因此,中国出口C产品的可能性最大,美国出口A产品的可能性最大,而日本出口B产品的可能性最大。在进口方面,中国进口B产品的可能性最大,日本进口A产品的可能性最大,美国进口C产品的可能性最大。

6、根据题意,X为资本密集型产品,Y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同时,A国为劳动丰富的国家,B国为资本丰富的国家。

a. 根据要素禀赋理论,A国将生产和出口Y产品,进口X产品,而B国将生产和出口X产品,进口Y产品。

A、B两国生产X和Y产品的成本比较

国家产品资本

单位劳动

单位资本

价格劳动

价格单位成本

A X 6 2 20美元100美元320美元

Y 2 4 440美元

B X 6 2 10美元60美元180美元

Y 2 4 260美元

由于A国X、Y两种产品的成本比率(320/440=104/143)大于B国X、Y两种产品的成本比率(180/260=99/143),根据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A国在X产品方面处于比较成本劣势,因而A国应出口Y产品进口X产品。

①缅甸在稻米和布的生产方面均布具有绝对优势。

②缅甸在稻米生产方面有比较利益,而在布的生产方面没有比较利益。

③如果没有国际贸易,缅甸国内稻米和布的交换比例是1:0.75。

④如果开展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条件(1蒲式尔稻米可交换布的码数)将位于区间(0.75,1)。

7、a. 如果各种生产要素在小麦和布生产行业间完全不可流动,美国出口小麦和进口布的结果是,使用于小麦生产行业的各种生产要素(劳动、土地、资本)的所有者将受益;而使用于布的生产行业各种生产要素(劳动、土地、资本)的所有者将受损。

如果各要素在行业间是完全可流动的,那么出口行业(小麦生产)中密集使用的要素——土地——的所有者将受益,而进口行业(布的生产)中密集使用的要素——资本——所有者的利益将受到损害。

8、根据H—O贸易模型,只要H—O理论的所有假设均得到满足,贸易充分进行的结果却能使得国家间的价格和成本相等,但由于贸易是使得国家间同种产品价格和成本相等的原因,或者说国家间同种产品的成本和价格的相等是通过贸易来维持的,所以,一旦停止贸易或贸易的规模小于自由贸易时的规模,国家间的成本和价格差距又会拉大,要知道国家间成本和价格差距存在的原因在于国家间的要素禀赋差异。

四、计算题

1、⑴贸易前中国汽车的产量1680单位,价格为1.6万美元。

⑵自由贸易下中国的汽车产量为1500单位,进口量为300单位,自由贸易使国内消费者的福利增加1044万美元,厂商的福利减少954万美元。

⑶若中国对汽车征收每辆3000美元的进口税,则中国汽车的产量为1590单位,进口量为150单位;与自由贸易相比,国内消费者福利损失531万美元,厂商的福利增加463.5万美元。

⑷若中国对汽车进口设定150单位的配额限制,则国内汽车的价格为1.3万美元,产量为1590单位,进口量为150单位;与自由贸易相比,消费者的福利损失531万美元,政府的福利没有变化,厂商的福利增加463.5万美元。

⑸若中国给国内汽车制造商每辆3000美元的生产补贴,这时国内汽车的产量为1590单位,进口量为210单位;与自由贸易相比,消费者的福利不变,政府的补贴支出为477万美元,厂商的福利增加463.5万美元。

⑹如果政府的政策目标是保护国内汽车制造业,政府应该实行生产补贴的政策,因为生产补贴政策只引起生产效率的损失,而关税和配额除引起生产效率的损失外,还会引起消费效率的损失。但在实践中,生产补贴容易受到政府财政能力的制约,而关税不仅不会增加政府支出,还可以使政府收入增加,政府掌握的配额如果进行拍卖,拍卖的收入若上缴国库,也可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本题图形省略。

2、⑴贸易前,中国汽车的均衡价格PC=1.6万美元,汽车产量SC=1680单位;美国汽车的均衡价格PA=1.0万美元,汽车产量SA=1600单位;

⑵ a. 在自由贸易条件下,中国的汽车进口需求曲线EDC=800-0.05P,美国的汽车出口供给曲线ESA=-400+0.04P,国际市场汽车的均衡价格PW=4/3万美元,汽车贸易量T=400/3单位,中国汽车的产量SC=1600单位,美国汽车的产量SA=5000/3单位。

b.自由贸易给中国带来的福利为17.78万美元,给美国带来的福利为22.22万美元。(使世界总福利增加40万美元)

⑶ a. 如果中国对汽车进口征收3000美元的关税,这时中国的汽车产量为1640单位,国内汽车价格为1.47万美元,美国的汽车产量为1633单位,美国国内的汽车价格为1.17万美元,中美两国间的汽车贸易量为66.67单位。

b. 关税使中国汽车制造商的福利增加226.8万美元,消费者的福利减少240.8万美元,政府收入增加20万美元。

c. 与自由贸易相比,关税造成的福利净损失为-6万美元,也就是说,关税使社会增加6万美元。

⑷ a. 如果美国为每辆汽车出口提供3000美元,这时美国汽车的价格为1.5万美元,产量为1700单位,中国汽车的产量为1560单位,价格为1.2万美元;两国间的汽车贸易量为200单位。

b. 美国每辆汽车3000美元的出口补贴使其消费者的福利损失252.78万美元,生产者的利润增加280.56万美元,政府的支出增加60万美元;中国的消费者也因美国的出口补贴增加福利232.89万美元,但生产者剩余损失210.67万美元,政府收入不变。

⑸ a. 如果中国为美国的汽车进口设定的配额为100,这时中国汽车市场的价格为1.4万美元,产量为1620单位;美国汽车的价格为1.25万美元,产量为1650单位。

b. 与自由贸易相比,中国汽车厂商的福利增加107.33万美元,消费者的福利损失115.11万美元;而美国的情况正好相反,消费者的福利增加128.47万美元,厂商的福利减少138.19万美元。

c. 如果中国为美国的汽车进口设定的配额为150,由于这一配额大于自由贸易下中美两国间的汽车贸易量(400/3),因而它对中美两国的汽车市场的价格和产量没有影响。

⑹ a. 如果中国政府给国内汽车制造商提供3000美元的单位补贴,则中国的汽车产量为1660单位,价格为12333.33美元;美国的汽车产量为1646.67单位,价格为12333.33美元;中美两国间的汽车贸易量为93.33单位。

b. 与自由贸易相比,中国消费者的福利增加174.33万美元,生产者的福利增加326万美元;美国消费者的福利增加154.33万美元,生产者的福利损失165.67万美元。

c. 如果中国对每辆汽车征收3000美元的进口关税,国民福利净增6万美元;与3000美元进口关税等效的汽车进口配额,如果配额归国人所有,其国民福利净影响与关税相同;而每辆汽车3000美元的生产补贴能使国民福利净增2.33万美元。

3、根据题意,可将法国政府对牛肉实施保护价格前后国内牛肉的产销情况图示如下:

由上图可知,法国政府实施3000美元的牛肉保护价格后,法国政府收入损失(b+c+d+e)为3亿美元,农民福利增加(a+b+c)为11亿美元,消费者福利损失(a+b+e+f)为12亿美元。因而,整个福利净损失(b+d+2e+f)为4亿美元。

4、解:由于A国贸易前X的国内均衡价格PA大于B国贸易前X的均衡价格PB,所以如果允许自由贸易,A国将进口X产品,B国将出口X产品。根据题意,A国的进口需求曲线EDA=-30P+90,B国的出口供给曲线ESB=30P-30。

⑴两国自由贸易下商品X的均衡价格P=2,贸易量T=30;

⑵如果A国对商品X征收每单位0.5元的进口关税,设B国的国内价格为P1,那么,A国的国内价格将为P1+0.5。根据题意B国在价格为P1时的出口量正好等于A国在价格为P1+0.5时的进口量,也就是说,

-30(P1+0.5)+90=30P1-30

所以P1=7/4

因此,A国X的国内价格为9/4,B国的国内价格为7/4;A国X的产量为22.5,B国X的产量为47.5;两国间X的贸易量为22.5。

⑶如果B国对商品X的生产者提供每单位0.5元的生产补贴,则B国的供给曲线SB的方程变为SB*=10(P+0.5)+30,B国的出口供给曲线ESB也因此变为ESB*=30P-25 开展贸易市场均衡后,EDA=ESB*

所以,-30P+90=30P-25

由此,P=23/12

这样在B国提供生产补贴后,两国的国内价格均为23/12,A国X的产量为115/6,B国X的产量为325/6,两国间X的贸易量为65/2。

⑷相对于贸易前,在第⑴种情况下A国国民福利净增15,在第⑵种情况下A国国民福利净增19.69,在⑶种情况下A国国民福利净增17.6,因此,第⑵种情况对A国最有利;对B国来说,与贸易前相比,第⑴、⑵、⑶三种情况分别使国民福利净增15、8.44、11.36,因此,第⑴种情况对B国最有利。

5、中国面临的总进口需求曲线为

ED=DJ+DUS=100-4P ⑴

又知中国的出口供给曲线为

ES=-20+6P ⑵

联解方程⑴和⑵,得出中国得出口价格P=12,出口总量T=52单位,其中出口日本16单位,出口美国36单位。

如果美国对中国进行制裁,不从中国进口球鞋,则中国仅对日本出口,出口价格P=7.5,出口量T=25。

由此可计算,因美国得贸易制裁,从球鞋贸易中,

中国福利净损失(52+25)×(12-7.5)×(1/2)=173.25

日本福利净增加(25+16)×(12-7.5)×(1/2)=92.25

美国福利净损失36×(30-12)×(1/2)=324

6、因为A国无论在X产品还是Y要素方面在国际市场上均为小国,那么,对X产品征收19%的名义关税后,X产品的国内价格将上升为119美元;对Y要素征收10%的名义关税后,生产要素Y的价格将上升为77美元。

由于在征收关税前,X产品的增加值V1=100-70=30美元

在征收关税后,X产品的增加值V2=119-77=42美元

所以X工业的有效保护率为:

ERP=(42-30)÷30×100%=40%

7、根据题意,在贸易前,A国1吨棉花=25吨小麦(PC/PW=25),B国1吨棉花=5吨小麦(PC/PW=5),所以,A国在小麦方面有比较优势,而B国在棉花的生产方面有比较优势。

A、B两国棉花的总需求曲线为:DCA+B=DCA+DCB=-0.2(PC/PW)+8.2

同样根据题意可得,A国棉花的供给曲线SCA=2 (当PC/PW≥25时),

B国棉花的供给曲线SCB=6 (当PC/PW≥5时)。

所以,A、B两国棉花的总供给为SCA+B=SCA+SCB是一个分段函数

当PC/PW<5时,SCA+B=0;

当5≤PC/PW<25时,SCA+B=6 (仅B国生产棉花)

当PC/PW≥25时,SCA+B=6+2=8 (A、B两国同时生产棉花)

因为,在自由贸易下,SCA+B=DCA+B

所以,SCA+B=-0.2(PC/PW)+8.2

显然,当棉花价格PC/PW=5时,棉花的总需求DCA+B>SCA+B (7.2>6),所以国际棉花价格PC/PW一定大于5;当棉花价格PC/PW=25时,棉花的总需求DCA+B=3.2又小于棉花的总供给(3.2<6=,所以,棉花国际价格PC/PW∈(5,25)。而当棉花价格PC/PW∈(5,25),棉花的总供给为6,所以国际棉花价格PC/PW必定满足条件:

-0.2(PC/PW)+8.2=6

解上述方程得,PC/PW=11

由此可见,在自由贸易下,国际棉花价格为1吨棉花=11吨小麦。在这一国际价格下,A国全部资源将用于生产小麦,而不生产棉花,其棉花的需求量为2.6万吨,通过从B 国进口来满足(以28.6万吨小麦换取2.6万吨棉花)。B国的全部资源用于棉花生产,而不生产小麦,其棉花产量为6万吨,棉花的需求量为3.4万吨。

8、由于英国的蒂帕·劳里公司的出口售价低于国内售价,所以尽管其啤酒运到美国时的售价要高于日本和加拿大公司的售价,但根据倾销的概念,英国公司的倾销罪名成立。

9、由于美国征收食糖进口关税与不征收关税时,世界食糖价格均为0.1美元,所以美国为食糖进口小国,毫无疑问,美国取消食糖关税将导致国民福利的净增加。

⑴如果取消关税,美国消费者福利将增加4.2亿美元;

⑵如果取消关税,美国生产者利润将减少1.4亿美元;

⑶如果取消关税,美国政府关税收入将减少2.4亿美元;

⑷如果取消关税,美国国民福利将增加0.4亿美元。

10、对进口棉纱征收1/6的关税后,棉纱成本C1=30×(1+1/6)=35(美分),

由于其他纤维进口免税,所以其他纤维的成本C2=30(美分)

增加值V2=125―35―30=60(美分)

所以,实际保护率

ERP=(V2-V1)÷V1×100%=(60-40)÷40×100%=50%

11、由于对每辆摩托车征收5%的进口关税后,摩托车的国际价格从2050美元/辆下降到2000美元/辆,故美国是摩托车的进口大国,美国存在着通过征收进口关税而使国民福

利改善的可能性。

⑴.美国消费者从取消关税中得到的利益为(10+10.5)×50÷2=512.5(万美元);

⑵.美国生产者由于取消关税而蒙受的损失为(3.5+4)×50÷2=187.5(万美元);

⑶.美国政府的关税收入损失6×100=600(万美元);

⑷.美国的总体福利下降600+187.5-512.5=275(万美元);

本题对美国福利的净影响与18题截然不同,在于美国是摩托车的进口大国,征收关税后贸易条件改善的所得300万美元要大于关税造成消费和生产方面的效率损失之和25万美元。

12、由于是小国,所以无论其征收关税还是生产补贴,国际市场价格始终保持不变,为10。那么,

每单位产品征收5单位的从量关税后,国内价格将从10上涨到15,故生产者得益562.5,消费者损失1375,政府关税收入为625,国民福利净损失为187.5;

给予单位产品5单位的补贴后,生产者实的价格为15,而消费者支付的价格仍为国际价格10,所以生产者利润增加562.5 ,消费者的福利不变,国民福利净损失只表现为生产效率的损失,损失金额为62.5;

生产补贴是一个直接针对问题根源的刺激措施,只扭曲了生产,因而也就只导致了生产的效率损失;而关税既会扭曲了国内生产,又扭曲了国内消费,所以既引起了生产方面的效率损失,又引起了消费方面的效率损失;

最优生产补贴是使生产效率扭曲的损失为零的补贴,也就是零补贴。

13、本国的进口需求曲线:

ED(P)=D-S=100-20P-20-20P=80-40P

由于没有贸易时,小麦的国际价格P必然满足:

D=SED(P)=0,所以没有贸易时小麦的价格P=2。

14、a. 外国的出口供给曲线:

ES(P)=S*-D*=40+20P-80+20P=-40+40P

没有贸易时外国的小麦价格必然满足:

S*=D* ES(P)=-40+40P=0

所以没有贸易时,外国的小麦价格P=1。

b. 如果本国与外国进行自由贸易,且不存在运输成本,那么自由贸易时的均衡点必然满足:ED(P)=ES(P)

换句话说,ED(P)-ES(P)=0

80-40P+40-40P=0

所以,自由贸易时的世界价格P=1.5,自由贸易时的贸易量T=ES(1.5)或ED(1.5),故T=20。

15、若本国对进口小麦征收0.5的从量税,那么:

⑴ a. 本国的小麦价格PH=1.75,外国的小麦价格PF=1.25;

b. 本国小麦的需求量D=65,供给量S=55;外国小麦的需求量D=55,供给量S=65;

c. 贸易量等于国际市场价格为1.75时本国的进口量,或国际市场价格为1.25时外国的出口量,ED(1.75)=ES(1.25)=10。

⑵关税对本国各社会集团的福利影响是:

a. 本国生产者剩余增加(50+55)×(1.75-1.5)×1/2=13.125

b. 本国消费者福利损失(70+65)×(1.75-1.5)×1/2=16.875

c. 本国政府的关税收入10×0.5=5。

⑶贸易条件改善所得为10×(1.5-1.25)=2.5;

(生产和消费)效率损失之和为(20-10)×(1.75-1.5)×1/2=1.25

关税的社会福利净影响为2.5-1.25=1.25。

16、由于艾瑟瑞马是个“小国”,故自由贸易时国内价格与国际价格一样,为10美元。在10美元的国内价格下,国内花生的需求D=300袋,而花生供给S=100袋,故需进口200袋花生。

如果花生进口配额为50袋,则满足:ED(Pd)=D-S=350-15Pd=50,那么,

a.△P=Pd-PW=20-10=10(美元/袋);

b.配额租金为10(美元/袋)×50(袋)=500(美元);

c.消费扭曲损失为(300-200)×10×1/2=500(美元);

d .生产扭曲损失为(150-100)×10×1/2=250(美元)。

17、为了求解的方便,先A 、B 两国供需曲线转换为Q=f(P)的形式,那么,A 国钢铁的需求曲线方程为:D =80-20P ; A 国钢铁的供给曲线方程为:S =20P ; B 国钢铁的需求曲线方程为:D =100-60P ; B 国钢铁的供给曲线方程为:S =20+60P 。

在贸易前A 国钢铁的均衡价格PA =2,B 国钢铁的均衡价格PB =2/3,由于PA >PB ,所以,如果A 、B 两国进行自由贸易,A 国将成为钢铁的进口国,而B 国成为钢铁的出口国。A 国钢铁的进口需求曲线ED(P)=80-40P ,B 国钢铁的出口供给曲线ES(P)=-80+120P 。 ⑴ 自由贸易后国际钢铁价格PW =1,国际钢铁贸易量T =40;

⑵ 自由贸易引起的世界总福利的增量TF =80/3,其中TFA =20,TFB =20/3;

⑶ A 国进口钢铁,国内钢铁价格从贸易前的2降为1,所以生产者蒙受损失,而消费者得到好处,生产者利润损失为30,消费者剩余损失为50;B 国出口钢铁,国内价格上涨,所以生产者是受益者,而消费者利益受损,生产者剩余增加70/3,消费者福利降低50/3。

第二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1.

根据重商主义的观点,一国必须保持贸易顺差。在两国模型中是否可能?为什么?

思路:在两国模型中一国的贸易顺差等于另一国的贸易逆差,不可能出现两国都顺差的情况,重商主义贸易顺差的目标必有一国无法实现。 2.

在分析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的利弊时,有人说“为了能够打开出口市场,我们不得不降低关税,进口一些外国产品。这是我们不得不付出的代价”;请分析评论这种说法。

思路:这种说法实际是“重商主义”,认为出口有利,进口受损,实际上降低关税多进口本国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把资源用在更加有效率的产品生产中去再出口,能大大

提高一国的福利水平,对一国来说反而是好事。

3.

在古典贸易模型中,假设A 国有120名劳动力,B 国有50名劳动力,如果生产棉花的话,A 国的人均产量是2吨,B 国也是2吨;要是生产大米的话,A 国的人均产量是10吨,B 国则是16吨。画出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并分析两国中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势?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比较优势?

思路:B 国由于每人能生产16吨大米,而A 国每人仅生产10吨大米,所以B 国具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势。

从两国生产可能性曲线看出A 国生产大米的机会成本为0.2,而B 国为0.125,所以B 国生产大米的机会成本或相对成本低于A 国,B 国生产大米具有比较优势。

4.

说明。

5. 下表列出了加拿大和中国生产1600小时,中国总劳动为800小时。

(1)

计算不发生贸易时各国生产计算机的机会成本。

(2) 哪个国家具有生产计算机的比较优势?哪个国家具有生产小麦的比较优势?

(3)

如果给定世界价格是1单位计算机交换22单位的小麦,加拿大参与贸易可以从每单位的进口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中国可以从每单位进口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如果给定世界价格是1单位计算机交换24单位的小麦,加拿大和中国分别可以从进口每单位的货物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

(4) 在自由贸易的情况下,各国应生产什么产品,数量是多少?整个世界的福利水平是提高还是降低了?试用图分析。(以效用水平来衡量福利水平)

思路:

(1) 中国生产计算机的机会成本为100/4=25,加拿大为60/3=20

(2) 因为加拿大生产计算机的机会成本比中国低,所以加拿大具有生产者计算机的比较优势,中国就具有生产小麦的比较优势。 (3)

如果各国按照比较优势生产和出口,加拿大进口小麦出口计算机,中国进口计算机出口小麦。

加拿大进口一单位小麦需要出口1/22单位计算机,折合成劳动时间来算,生产一单位小麦本国要用3小时,但生产1/22单位计算机本国要用60/22小时劳动,所以加拿大进口一单位小麦相当于用60/22小时的劳动换回本国3小时生产的产品,节省了3-60/22=3/11小时的劳动时间。中国进口一单位计算机需要出口22单位小麦,相当于用22*4=88小时的劳动换回本国需用100小时生产的产品,节省了100-88=12小时的劳动时间。

如果世界价格是1单位计算机交换24单位的小麦,则相当于用60/24小时的劳动换回本国3小时生产的产品,节省了3-60/24=1/2小时的劳动时间。中国进口一单位计算机需要出口24单位小麦,相当于用24*4=96小时的劳动换回本国需用100小时生产的产品,节省了100-96=4小时的劳动时间。

(4) 在自由贸易的情况下,加拿大应专业生产计算机,数量为600/60=10单位;中国应专业生产小麦,数量为800/4=200单位。

中国的福利水平从U 0

1上升到U 1

1,加拿大的福利水平从U 0

2上升到U 1

2,整个世界的福利水平上升了。

6. 假定中国总劳动为600小时,生产每单位钢铁Y 需要4小时,而生产每单位大米X 需要2小时,中国的福利函数为U=XY2。

(1) 求封闭经济中国的福利水平。

(2) 假设开放后大米的相对价格为1,求开放后中国的福利总水平。 (3)

求开放的分工所得和交换所得。

思路:中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为2Y=300-X ,大米的机会成本为1/2单位的钢铁,根据福利函数知每一条效用曲线上大米对钢铁的边际替代率为

2Y X

(1)

封闭经济中的福利最大化必在大米的边际替代率与机会成本相等处,即1

22

Y X =,或X=Y 处,代入生产可能性曲线得X=Y=100,U0=100*1002=106

(2)

开放经济中国完全分工,全部生产大米,交换曲线为Y=300-X ,福利最大化必在大米的边际替代率与贸易条件相等处,即12Y

X

=,或Y=2X 处。代入交

换曲线得X=100,Y=200,U=100*40000=4*106

(3)

交换所得:假设中国没有完全专业生产大米 ,仍然像封闭经济那样生产100单位大米和100单位钢铁,但大米以1:1的比例交换钢铁,新的交换曲线为Y=200-X ,

福利最大化仍在大米的边际替代率与贸易条件相等处,即

12Y

X

=或

Y=2X 处。代入交换曲线得X=200/3,Y=400/3,

7

1200160000 3.2*10*3927

U ==

,交换所得为6

105*1027

U U -=

分工所得为76

6

1 3.2*1076*104*102727

U U -=-

=

7. 一个小国和一个大国发生贸易,哪一个国家的福利水平提高的幅度更大一些?画图说明。

思路:一般来说,小国福利水平提高的幅度更大一些。以大国向小国进口为例。从下图中可以看出虽然贸易后的价格均为PW,但是大国价格变动幅度小于小国,所以大国福利仅

提高ABE ,而小国福利提高A ’B ’E ’。大国原来福利水平为OMEN ,福利提高幅度为ABE/OMEN ,而小国福利原来水平为O ’M ’E ’N ’,福利提高幅度为A ’B ’E ’/O ’M ’E ’N ’,显然小国的福利水平提高幅度要比大国大。

8. 两种产品多个国家的情况。下表给出了4个国家生产1单位大米和小麦的劳动投入量。

已知国际市场均衡的大米相对价格为2,则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各国的贸易模式如何?当国际市场对大米需求增加导致大米的相对价格上升至3.5,各国贸易模式会受到影响吗?如果有,怎样变化?

思路:各国大米的相对成本按照从低到高排列依次为美国4,中国3,法国2.5,泰国4/3, 国际市场均衡的大米相对价格为2,介于法国和泰国之间,所以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

泰国出口大米进口小麦,美国、中国和法国出口小麦进口大米。

当大米的国际价格上升到3.5时,就只有美国出口小麦进口大米,其它国家出口大米进口小麦。

9. 两个国家多种产品的情况。下表给出了两国生产四种产品所需的单位劳动时间。

如果美国工资是$10/小时,菲律宾的工资水平是$3/小时,两国发生贸易,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各应生产和出口什么产品?如果美国的工资上升为$11/小时,贸易

P P

国际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三、名词解释 1.生产者剩余 答:生产者剩余是指生产者愿意接受的价格和实际接受的价格之间的差额。 2.罗伯津斯基定理 答:罗伯津斯基定理是指在生产两种产品的情况下,如果商品的国际比价保持不变,一种生产要素增加所导致的密集使用该生产要素的产品产量增 加,会同时减少另外一种产品的产量。 3.产品生命周期 答:产品生命周期是指新产品经历发明、应用、推广到市场饱和、产品衰落,进而被其他产品所替代四个阶段。 4.购买力平价 答:购买力平价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汇率决定于它们单位货币购买力之间的比例。 5.市场内部化 答:市场内部化是指企业为减少交易成本,减少生产和投资风险,而将该跨国界的各交易过程变成企业内部的行为。 6.黄金输送点 答:黄金输送点包括黄金输入点和黄金输出点,是黄金输入、输出的价格上限和下限,它限制着一个国家货币对外汇率的波动幅度。 7.要素禀赋 答:要素禀赋,即要素的丰裕程度,是指在不同国家之间,由于要素的稀缺程度不同导致的可利用生产要素价格相对低廉的状况。赫克歇尔-俄林 定理认为,要素禀赋构成一个国家比较优势的基础 8.比较优势 答:比较优势也称为比较成本或比较利益,是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的。李嘉图通过两个国家两种产品的模型阐明,比较优势是一国 在绝对优势基础上的相对较大的优势,在绝对劣势基础上的相对较小的 劣势,遵循“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的原则。根据各自的 比较优势来来确定国际分工并进行贸易往来,双方便都可以获得比较利 益。 9.人力资本 答:所谓人力资本是资本与劳动力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生产要素,然们通过劳动力进行投资(如进行教育、职业培训、保健等),可以提高原有 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劳动生产率得到提升,从而对一个国家参加国际 分工的比较优势产生作用与影响。 10.布雷顿森林体系 答: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指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1971年所实行的金汇兑本位制。这一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的特征简而言之便是“美元

国际经济学答案答案中文版

Home's PPF 200400600800200400600800 Q apple Q banana Foreign's PPF 200400600800100080160240320400 Q*apple Q*banana Chapter 2 1a.画出本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b. 用香蕉衡量的苹果的机会成本是, 5.1=Lb La a a c .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使两部门的工资率相等,自由竞争使得他们生产两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相同。相对价格等于相对成本,后者可以表示为(*)/(*)a a b b w a w a ,由于两部门间的工资率相等,a b w w ∴=,只有在Lb La b a /a a /P P =,两种商品才都会被生产。所以 1.5 /P P b a = 2a. b. 3 a. a b b a /P P /D D =∵当市场达到均衡时, 1b a ) (D D -**=++=b a b b a a P P Q Q Q Q ∴RD 是一条双曲线 x y 1 =

b.苹果的均衡相对价格由RD 和RS 的交点决定: RD: y x 1 = RS: 5 ]5,5.1[5.1],5.0(5.0) 5.0,0[=∈=??? ??+∞∈=∈y y y x x x ∴x=0.5, y=2 ∴2/=b P a P e e c. ∵b a b e a e b a P P P P P P ///>>**∴只有两个国家的时候,本国专门生产苹果,出口苹果并进口香蕉:外国则正好相反。 d . 国际贸易允许本国和外国在阴影区内任何一点消费,专门生产某种产品然后和另一个国家进行贸易的间接方式,要比直接生产该商品的方式更有效率。在没有贸易时,本国要生产3单位的香蕉必须放弃2单位的苹果,外国要生产1单位的苹果要放弃5单位的香蕉。贸易允许两国以两单位香蕉交换一单位苹果。通过出让2单位苹果,本国可以获得四单位的香蕉;而外国可以用2单位向交换得1单位苹果。所以两个国家都从贸易中获利。 4. RD: y x 1 = RS: 5 ]5,5.1[5 .1] ,1(1)1,0[=∈=?? ???+∞∈=∈y y y x x x →5.13 2==y x →5.1/=b P a P e e 在这种情况下,外国将专门生产并出口香蕉,进口苹果。但本国将同时生产香蕉和苹果,并且香蕉相对于苹果的机会成本在本国是相同的。所以本国既没有得益也没有受损,但外国从贸易中获益了。 5.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力总量加倍了而劳动生产率减半,所以有效劳动力总量仍是相同的。答案类似于第三小题,两国都从贸易中获益了。但是,相对于第四小题,外国的获益减少了。 6.实际上,相对工资率由相应的劳动生产率和对产品的相对需求决定。韩国的低工资率反映了韩国大部分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比美国低。和低劳动生产率,低工资率的国家进行贸易可以提高像美国那样高劳动生产率国家的福利和生活水平。所以这种贫民劳动论是错误的。

国际经济学课后答案解析

第一章绪论 1、列举出体现当前国际经济学问题的一些重要事件,他们为什么重要?他们都是怎么影响中国与欧、美、日的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最能体现国际经济学问题,其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各国的金融、实体经济、政治等领域,也影响了各国之间的关系因此显得尤为重要;其对中国与欧、美、日的政治和经济关系的影响为:减少中国对上述国家的出口,影响中国外汇储备,贸易摩擦加剧,经济联系加强,因而也会导致中国与上述国家在政治上的对话与合作。 2、我们如何评价一国与他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我们可以通过一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来评价该国与他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评价比如一国政府政策的溢出效应和回震效应以及对外贸易对国民生活水平的影响。 3、国际贸易理论及国际贸易政策研究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说他们是国际经济学的微观方面?国际贸易理论分析贸易的基础和所得,国际贸易政策考察贸易限制和新保护主义的原因和效果。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是国际经济学的微观方面,因为他们把国家看作基本单位,并研究单个商品的(相对)价格。 4、什么是外汇交易市场及国际收支平衡表?调节国际收支平衡意味着什么?为什么说他们是国际经济学的宏观方面?什么是宏观开放经济学及国际金融?外汇交易市场描述一国货币与他国货币交换的框架,国际收支平衡表测度了一国与外部世界交易的总收入与总支出的情况。调节国际收支平衡意味着调节一国与外部世界交易出现的不均衡(赤字或盈余);由于国际收支平衡表涉及总收入和总支出,调节政策影响国家收入水平和价格总指数,因而他们是国际经济学的宏观方面;外汇交易及国际收支平衡调节涉及总收入和总支出,调整政策影响国家收入水平和价格总指数,这些内容被称为宏观开放经济学或国际金融。 5、浏览报刊并做下列题目:(1)找出5条有关国际经济学的新闻(2)每条新闻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或影响(3)每条新闻对你个人有何影响 A (1) 国际金融危机: 影响中国整体经济,降低出口、增加失业、经济减速等 (2) 美国大选:影响中美未来经济政治关系 (3) 石油价格持续下跌:影响中国的能源价格及相关产业 (4) 可口可乐收购汇源被商务部否决:《反垄断法》的第一次实施,加强经济法治 (5) 各国政府经济刺激方案:对中国经济产生外部性效应B 以上5条新闻对个人影响为:影响个人消费水平和就业前景 第二章比较优势理论 1、重商主义者的贸易观点如何?他们的国家财富概念与现在有何不同?重商主义者主张政府应当竭尽所能孤立出口,不主张甚至限制商品(尤其是奢侈类消费品)。重商主义者认为国家富强的方法是尽量使出口大于进口,而出超的结果是金银等贵重金属流入,而一个国家拥有越多的金银,就越富有越强大。现在认为一个国家生产力即生产商品的能力越高则一国越富强 2、亚当.斯密主张的贸易基础和贸易模式分别是什么?贸易所得是如何产生的?斯密倡导什么样的国际贸易基础?他认为政府在经济生活中的适当功能是什么?亚当.斯密主张的贸易基础是绝对优势;贸易模式为两国通过专门生产自己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用其中一部分来交换器有绝对劣势的商品。通过生产绝对优势商品并交换,资源可以被最有效的使用,而且两种商品的产出会有很大的增长,通过交换就会消费比以前更多的商品从而产生了贸易所得;斯密倡导自由贸易,主张自由放任也就是政府尽可能少干涉经济

[VIP专享]国际经济学(第四版)

国际经济学 名词: 1、国际经济学:是经济的一般理论在国际经济范围中的延伸和应用,是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来研究国际经济活动与国际经济关系的经济学分支学科,是整个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研究对象有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收支、外汇理论、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跨国公司、经济发展、经济一体化、开放经济的宏观调节、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秩序研究等。 2、绝对利益:在某一种商品上,一个经济在劳动生产率上占有绝对优势,或其生产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经济,若各个经济都从事自己占有绝对优势商品的生产,继而进行交换,那么双方都可以通过交换得到绝对的利益,从而整个世界也可以获得分工的好处。 3、比较利益:甲国在生产任何产品时成本均低于乙国,劳动生产率均高于乙国,处于绝对优势,两个国家间进行贸易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因为两国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产品上都一样。这样,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集中生产本国国内具有最大优势的产品,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停止生产在本国国内处于最大劣势的产品,通过自由交换,双方都可节约社会劳动,增加产品的消费。世界也因而增加产量,提高劳动生产率。 4、国际分工:即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生产的国际专业化。它是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社会分工从国内向国外延伸的结果。各国对于分工方式的选择以及分工的变化,反映了彼此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及各国经济联系的程度。主要有产业间、产业内、垂直、水平以及不同要素密集度之间的分工等类型。 5、贸易乘数:在开放的条件下,对外贸易的增长可以使国民经济成倍增加,对外贸易乘数研究一国对外贸易与国民收入、就业之间的互相影响,描述了在开放经济体系内部出口促进经济增长的动态过程。公式为: dY=[l/(dM/dY)] dX。(2003) 6、一价定律: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相同的交易产品或金融资产经过汇率调整后,在世界范围内其交易成本一定是相等的。这个定律在经济中是通过诸如购买力平价、利息平价、远期汇率等经济关系表现出来的。 7、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关税同盟成员国产品从生产成本较高的国内生产转向成本较低的关税同盟中贸易对象国生产,本国从贸易对象国进口的一种过程和现象。的部分进口产品从过去进口自较低生产成本国(非成员国)转向从较高生产成本国(成员国)进口的过程和现象。 8、流动借贷:国际金融中决定汇率的理论——国际借贷说中的重要概念,指国际借贷中形成了借贷关系并且进入了实际支付的那种债权、债务关系,它对国际收支的平衡从而对汇率的走向有着重要的决定性影响。 9、固定借贷:国际金融中决定汇率的理论——国际借贷说中的重要概念,指国际借贷中形成了借贷关系但尚未进入实际支付的那种债权债务关系。它对国际收支从而对汇率的走向无实质决定性作用,有时甚至会产生相反的现象,即债务存在时汇率反而走高。 10、边际进口倾向:国际贸易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每一单位增量国民收入中,用于进行进口的比重。通常在公式中用m来表示。边际进口倾向大,则每一单位增量国民收入中用于进口的比重大,乘数效应对于经济的刺激作用就会较小,反之则较大。 11、外汇倾销:利用本国货币对外贬值的机会,向外倾销商品和争夺市场的行为称外汇倾销。这是因为本国货币贬值后,出口商品用外国货币表示价格降低,提高了该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有利于扩大出口;而因本国货币贬值,进口商品的价格上涨,削弱了进口商品的竞争力,限制了进口。外汇倾销需要一定的条件,主要是本国货币对外贬值速度要快于对内贬值以及对方不进行报复等。 12、幼稚产业:具有比较利益的产业处于幼稚状态,经过保护使之发展,具有现实的比较利益。(1)穆勒标准:某种产业由于技术不足、生产率低下,成本高于国际市场,无法竞争,在保护下,能够在自由贸易下获利,自我投资发展,即为幼稚产业。(2)巴斯塔布尔标准:保护、扶植幼稚产业所需的社会成本不能超过该产业将来利润的现值总和,符合条件即为幼稚产业。(3)肯普标准:除了穆—巴标准的内容外,应考虑产业在被保护时期内的外部效应,如某种技术可为其他产业所获得,因而使得本产业利润无法增加,将来利润无法补偿投资成本,国家应该予以保护。 13、外汇:是货币行政当局以银行存款、财政部库券、长短期政府证券等形式保有的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用作支付使用的国际支付手段或债权。 14、汇率:是本国货币与其他货币之间的比价关系,是外汇在市场中的价格。从不同角度出发,汇率有多种表

国际经济学答案中文版(人大版)

Chapter 2 Chapter 12 1. 正如题目中所说的,GNP只包括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的原因是为了避免重复计算。如果从GNP中减掉中间产品进口并加上中间产品出 口,那么就可以避免重复计算。以卖给丰田公司和通用汽车的美国钢铁为例,卖给通用汽车的钢铁由于其价值已经包含在美国生产的汽车 中,因此不应再计入美国GNP;由于丰田的产值计入日本GNP,卖给丰田的钢铁的价值不再以成品形态计入(日本)国民收入账户。日本 的GNP则应扣除这些钢铁的价值,因为这是美国生产要素的报酬。 2. 等式2可以写成CA = (S p - I) + (T - G),更高的进口壁垒对私人储蓄,投资及预算赤字几乎没有影响。若这些变量没有受影响,那么征收的关税或进口配额无助于改善经常项目账户收支状况(赤字)。但是贸易壁垒对经常账户的影响是柄双刃剑,例如,收关税保护的行 业的投资上升会恶化经常账户(有时关税确实被证明是正当的,因其为国内落后行业升级技术装备提供了机会)。另一方面,由于关税导 致的进口半产品成本上升,某些行业的投资可能下降。一般来说,永久性关税和临时性关税具有不同的效果。问题的关键在于,预测关税 以何种方式影响经常账户需要从一般均衡,也就是宏观经济角度分析。 3.(a)购买德国股票借记美国金融账户;由于开支票减少了他在瑞士银行的付款要求权,所以当他用瑞士银行的账户开出的支票支付时, 则贷记金融账户。在该案例中,美国人用持有的一种外国资产换取了另一种外国资产。 (b)购买股票借记美国金融账户,贷记则发生于德国售股者将美国支票存入德国银行而该银行又把钱借给德国进口商(贷记美国经常账 户)或购买美国资产的公司或个人(贷记美国金融账户)。德国银行的某些行为最终将贷记美国国际收支账户。 (c)法国政府通过出售美国资产,即它在美国银行的美元,干预外汇市场,因此借记美国金融账户。法国公民购买美元后,如购买美国 商品,则贷记美国经常账户;如购买美国资产,则贷记美国金融账户。 (d)假设发行旅行支票的公司使用它在法国的支票帐户进行支付。当它为这顿饭向法国饭店付款时,借记美国经常账户。旅行支票的发 行公司必须出售(美国的)资产(即减少在法国支票帐户上的存款),该公司在法国资产的减少意味着贷记美国金融账户。 (e)由于没有市场交易,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借贷双方都没有变化。 (f)离岸交易没有计入在美国国际收支。 4. 购买电话录音机分别借记纽约州,贷记新泽西州的经常账户;当新泽西公司把钱存到纽约银行时,分别贷记纽约州,借记新泽西州的 金融账户。如果交易使用的是现金,那么两州金融账户的变化仍与前述相同:新泽西州获得了美钞(从纽约进口资产,借记金融账户); 纽约州失去了美钞(出口钞票,贷记金融账户)。 5. (a)由于非央行渠道的资本流入只能以弥补经常账户5亿美元的赤字,因此Pecunia国际收支余额(官方结算余额)是-5亿美元。由 于国家要为10亿美元的经常账户赤字融资,因此Pecunia的海外净资产下降了10亿美元。 (b)对Pecunia国的外汇储备稍加研究,我们发现Pecunia的央行无法通过私人资本流入来为经常账户赤字融资。只有在外国中央银行 购进Pecunia资产的情况下Pecunia央行才可以避免动用5亿美元外汇储备来弥补经常账户赤字。Pecunia央行失去了5亿美元的外汇储 备,在国际收支账户中则体现为官方资本流入。 (c)如果外国官方资本流入是6亿美元,Pecunia就拥有1亿美元的国际收支顺差。换而言之,Pecunia只需要10亿美元弥补经常账户 赤字,但是却有10亿美元流入。因此Pecunia央行必须对外借出1亿美元以增加其储备。外国央行购买Pecunia资产的行为在其国际收 支账户中表现为资本流出,是借方项目。其中的基本原理是:这些交易导致了外国对Pecunia出售资产进行的支付。 (d)与央行间交易相伴的是,Pecunia金融账户显示外国在Pecunia持有的官方储备资产增加了6亿美元(贷记Pecunia金融账户,资本 流入),Pecunia在外国持有的官方储备资产(借记其金融账户,资本流出)增加了1亿美元。因此,10亿资本的净流入正好弥补了经常 账户赤字。 6. 从长期来看,经常账户盈余或赤字都是不能接受的。有些情况下,赤字是合理的,例如,为提高未来的国民收入而借款提高当前生产 能力。但是,对于任何时期的经常账户赤字,必然要有相应的时期支出少于收入以偿还外债。在没有特别的投资机会时,对于一个经济体 来说最好的情况莫过于长期的消费和支出相当。 一国央行持有的外汇储备会随着国际收支差额变动而变动。央行使用外汇储备来干预汇率,外汇储备不足会限制央行干预或固定汇率的能 力。对于一些国家而言(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当它们向国外贷款出现困难时,央行的储备就成了保持消费和投资的重要力量。高水平的 外汇储备还可使潜在的外国投资者确信该国是信誉卓著的。 7. 官方结算余额,也叫国际收支平衡,显示了像美联储和财政部这样的美国政府机构持有的外汇储备相对于外国政府机构持有的美元储 备的变动。该账户提供了美联储干预外汇市场程度的部分描述。例如,德国联邦银行购买美元并存在它在伦敦的欧洲美元账户中,虽然这 笔交易是外汇干预的一种形式,但它并没有体现在美国官方结算余额中。当伦敦银行将这笔存款贷记他在美国的账户时,这笔交易就体现 为私人资本流入。 8. 如果金融账户和资本账户的盈余超过经常账户赤字,那么一国可以既有经常项目赤字又有国际收支盈余。国际收支盈余=经常账户盈余 +资本账户盈余+金融账户盈余。例如,如果经常账户赤字为1亿美元,资本账户盈余为1.02亿美元,那么国际收支盈余为0.02亿美元。 本问题可以作为第十七章固定汇率和外汇干预的引言。在80年代的头几年美国政府没有直接干预外汇市场,课本上结果是国际收支差额 为0,而实际数字则显示在82年到85年有少量的国际收支盈余。这些年份有达尔的经常账户赤字,因此,在这些年里,美国的资本流入 超过了经常账户赤字。

国际经济学练习题及标准答案(内部资料)

国际经济学练习题及答案(内部资料)

————————————————————————————————作者:————————————————————————————————日期:

国际经济学练习题 一、判断题 1、当开放贸易时,所有消费者的境况都会得到改善。 2、根据简单贸易模型,在贸易发生之前,如果各国的某种商品价格相同,这些国家之间就不会有交换该种商品的动机。 3、如果一国中某生产者通过贸易能使自己的境况得到改善,那么,该国中所有的生产者都会通过贸易来改善自己的境况。 4、在两国间均衡贸易价格条件下,一国对某种商品的过度供给必然与另一国对该商品的过度需求相等。 5、不存在free lunch,但却存在free trade。 6、一国即便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具有绝对劣势,它也可以在该商品的生产上具有相对优势。 7、根据H—O理论,一国如果比他国拥有更多英亩的土地,该国便是“土地丰富”的国家。 8、在成本递增的条件下,各国并不一定要完全专业化于一种商品的生产。 9、H—O理论假设各国拥有相同的商品偏好。 10、我们或许可以通过更为细分化的生产要素定义而解决Leontief Paradox。 11、Stolper-Samuelson定理认为,贸易将使丰富要素的所有者得到更低的实际收入,同时使稀缺要素的所有者得到更高的实际收入。 12、如果各国的生产技术相同,贸易便不会使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 13、一国的非技术性工人会比技术性工人更加反对贸易自由化。 14、大国可投资发展进口替代产业而不是出口产业,进而改善本国的贸易条件。 15、按照定义,小国的经济增长将不会使贸易条件发生变化。 16、青春期是一个贫困化增长的好例子。 17、一国生产要素的增长总会使该国更加自给自足,进而减少对国际贸易的依赖。 18、一个与外界隔绝的国家一定会降低其公民的生活水平。 19、产业内贸易在充分竞争性产业中更为盛行。 20、根据H—0理论,各国应进行大量的产业内贸易。 21、规模经济是指资源的平衡增长导致平均成本上升。 22、产业内贸易发生的原因包括产品差异化、规模经济以及收入分配效应。 23、如果瑞士旅行鞋的进口增加,英国皮鞋制造商就会受到损失。 24、自由贸易总是一种比征收关税更好的政策。 25、从量关税的优越性之一是其保护价值量与进口商品的价格上涨保持同步。 26、关税对一个国家来说可能是最优的,但对全球来说不会是最优的。 27、关税给消费者带来的损失要大于它给生产者带来的收益。 28、与关税相比,配额给政府官员以更大的管理灵活性。 29、只要进口许可证是被拍卖的,配额的福利效应就与关税相同。 30、如果一国政府的税收收入很少,它就会倾向于采用关税而不是配额。 31、对于进口国来说,自愿出口限制比进口配额效果更差。 32、自愿出口限制实际上很少是自愿的。 33、对症规则(specificity rule)认为,关税通常不是纠正一国经济中扭曲的最佳方法。 34、贸易保护的国防理论和国家荣誉理论基本上是次优的。 35、如果“learning by doing”意味者今天更多的生产会使未来的成本降低,那么最好的政策就是实行保护性关税。

国际经济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国际经济学作业 一、名词解释 幼稚产业:所谓幼稚产业是指某一产业处于发展初期,基础和竞争力薄弱但经过适度保护能够发展成为具有潜在比较优势的新兴产业。 倾销:是指一国(地区)的生产商或出口商以低于其国内市场价格或低于成本价格将其商品抛售到另一国(地区)市场的行为。 提供曲线:也称相互需求曲线,是由马歇尔和艾奇沃斯提出的,它表明一个国家为了进口一定量的商品,必须向其他国家出口一定量的商品,因此提供曲线即对应某一进口量愿意提供的出口量的轨迹。两个国家的提供曲线的交汇点所决定的价格,就是国际商品交换价格(交换比率)。 国际收支:国际收支分为狭义的国际收支和广义的国际收支。狭义的国际收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由于贸易、非贸易和资本往来而引起的国际间资金收支流动的行为。包括两种具体形式:直接的货币收支和以货币表示的资产的转移。反映了以货币为媒介的国际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广义的国际收支为系统记载的、在特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个国家或经济体的居民与世界其他地方居民的全部各项经济交易,不仅包括外汇收支的国际借贷关系,还包括一定时期全部经济交易与往来。 二、简答题 试画出出口贫困化增长的图形并作出分析 答:出口贫困化增长,是指某国的传统出口产品的出口规模极大地增长,但结果不仅使该国的贸易条件严重恶化,而且该国的国民福利水平也出现下降,这种现象一般出现在发展中国家。

贸易条件变化前,该国生产均衡点为A,消费点为C;由于该国传统出口产品X 的出口规模极大增长,使得该国贸易条件恶化,此时,生产点变为A’,消费点变为C’。由图中的无差异曲线可以看出,该国贸易条件的变化使得它的福利水平低于增长前。这种情形就成为“出口贫困化增长”。 产生出口贫困化增长的原因主要有:(1)该国在该种出口产品的出口量中占到相当大的比重,这样,当其出口大幅度增加时,会导致世界市场上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导致价格大幅下跌。(2)该种产品的需求国的需求弹性很低,当产品价格降低时,需求是并不会相应大幅增长。(3)该国经济结构十分单一,依赖该种产品的出口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因此在贸易条件恶化的时候也不能压缩出口,而是进一步扩大出口量从而保持一定的出口收入。 试说明国际贸易中要素密集度逆转的情况 答:这是解释列昂惕夫反论的观点之一,它认为,某种商品在资本丰富的国家属于资本密集型产品,而在劳动力相对丰富的国家则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如小麦在非洲是劳动密集生产过程的产品,而在美国则是资本密集型的产品,也就是大机器和高效化肥生产的产品。所以,同一种产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还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国外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产品,也有可能在国内属于资本密集型的产品。 即如果两种要素在行业间的替代弹性差异很大,以至于两种等产量曲线相交两次,那么,可能产生生产要素密集度逆转的现象。即一种产品在A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在B国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可能就无法根据H-O的模式预测贸易模式了。

国际经济学第十版课后答案(萨尔瓦多、杨冰译)

国际经济学(第十版)多米尼克.萨尔瓦多(著) P16页练习题 6.(1)根据消费者需求理论,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商品价格的提高(如由于税率的上浮所致),会带来需求量的什么变化? 答:根据消费者需求理论,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商品价格的提高,则该商品的需求量将会下降。 (2)根据消费者需求理论,一种进口商品价格的提高(如由于进口关税的上浮所致),会带来需求量的什么变化? 答:根据消费者需求理论,一种进口商品价格的提高,则该商品的出口量将会下降。 7.(1)一国政府如何能消除或减少预算赤字? 答:一国政府可以通过减少政府支出、增加税收,来消除或者减少预算赤字。(2)一个国家如何能消除或减少贸易逆差? 答:一个国家要消除或减少其贸易逆差的方式有:对进口商品增税、补贴出口,借如更多的国外债券、减少借出外国债券,降低该国的国民收入水平。 8.(1)国际经济关系与地区经济关系有何区别? 答:在国际经济关系下,国家通常限制在国际间的自由流动的货物、服务和因素,不同的语言、消费习惯和法律规定同样也阻碍了它们在国际间的流动,此外,国际收支会在各种货币收据和付款中流通。 而在地区经济关系下,就关税和进行相同的货币而言,区际流动的货物、服务和因素没有面临这样的限制因素,它们经常是在同样的语言环境下,在类似的消费习惯和法律规定下进行的,这就与国际经济关系形成了鲜明对比。 (2)它们在哪方面相似? 答:国际经济关系和地区经济关系的相似点:两者都跨越了空间距离,事实上,它们都是在远距离贸易下的产物,把经济看待成在一个进行着生产、交换和消费的空间中的单一点,这也是从经济学的复位空间将它们区分。 1

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第八版上册课后答案

Overview of Section II: International Trade Policy Section II of the text is comprised of four chapters: Chapter 8The Instruments of Trade Policy Chapter 9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rade Policy Chapter 10Trade Polic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Chapter 11Controversies in Trade Policy n Section II Overview Trade policy issues figure prominently in current political debates and public policy discussions. The first two chapters of this section of the text are concerned with the instruments of trade policy and the arguments for free trade and managed trade. The second two chapters consider these concepts in the context of specific sets of countries that face common problems. Throughout, the use of case studies provides the student with real world examples that clearly illustrate the theoretical arguments. Chapter 8 discusses various instruments of trade policy including tariffs, quotas, voluntary export restraints, and local content requirements. The effects of these policies on prices and trade volumes are determined in the context of a partial equilibrium framework. The chapter reviews the analytical tools of consumer and producer surplus, and uses these tools to consider the welfare effects of various protectionist measures. The specific incidents of trade restrictions presented as case studies include import quotas on sugar entering United States markets, voluntary export restraints on Japanese autos, and oil import quotas. Chapter 9 presents the set of ideas known as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rade theory. These ideas enable you to understand why certain trade restrictions exist, despite the force of general economic arguments which suggest that they reduce aggregate welfare. Possible motivations for trade restrictions are identified as those which increase national welfare, such as the optimum tariff, and those which foster either income

《国际经济学》计算题及答案

计算题及答案 1. 在古典贸易模型中,假设A国有120名劳动力,B国有50名劳动力,如果生产棉花的话,A国的人均产量是2吨,B国也是2吨;要是生产大米的话,A国的人均产量是10吨,B国则是16吨。画出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并分析两国中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势?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比较优势? 思路:B国由于每人能生产16吨大米,而A国每人仅生产10吨大米,所以B 国具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势。 从两国生产可能性曲线看出A国生产大米的机会成本为0.2,而B国为0.125,所以B 国生产大米的机会成本或相对成本低于A国,B国生产大米具有比较优势。 2.下表列出了加拿大和中国生产1单位计算机和1单位小麦所需的劳动时间。假定生产计算机和小麦都只用劳动,加拿大的总劳动为600小时,中国总劳动为800小时。 (1)计算不发生贸易时各国生产计算机和小麦的产量。 (2)哪个国家具有生产计算机的比较优势?哪个国家具有生产小麦的比较优势? (3)如果给定世界价格是1单位计算机交换22单位的小麦,加拿大参与贸易可以从每单位的进口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中国可以从每单位进口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如果给定世界价格是1单位计算机交换24单位的小麦,加拿大和中国分别可以从进口每单位的货物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 (4)在自由贸易的情况下,各国应生产什么产品,数量是多少?整个世界的福利水平是提高还是降低了?试用图分析。(以效用水平来衡量福利水平)思路: (1)中国生产计算机的机会成本为100/4=25,加拿大为60/3=20 (2)因为加拿大生产计算机的机会成本比中国低,所以加拿大具有生产者计算机的比较优势,中国就具有生产小麦的比较优势。 (3)如果各国按照比较优势生产和出口,加拿大进口小麦出口计算机,中国进口计算机出口小麦。 加拿大进口一单位小麦需要出口1/22单位计算机,折合成劳动时间来算,生产 一单位小麦本国要用3小时,但生产1/22单位计算机本国要用60/22小时劳 动,所以加拿大进口一单位小麦相当于用60/22小时的劳动换回本国3小时生 产的产品,节省了3-60/22=3/11小时的劳动时间。中国进口一单位计算机需 要出口22单位小麦,相当于用22*4=88小时的劳动换回本国需用100小时生产 的产品,节省了100-88=12小时的劳动时间。 如果世界价格是1单位计算机交换24单位的小麦,则相当于用60/24小时的劳动 换回本国3小时生产的产品,节省了3-60/24=1/2小时的劳动时间。中国进口 一单位计算机需要出口24单位小麦,相当于用24*4=96小时的劳动换回本国 需用100小时生产的产品,节省了100-96=4小时的劳动时间。

克鲁格曼 国际经济学第9版教材答案

Chapter 1 Introduction ?Chapter Organization What Is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bout? The Gains from Trade The Pattern of Trade How Much Trade? Balance of Payments Exchange Rate Determination International Policy Coordination The International Capital Market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Trade and Money ?Chapter Overview The intent of this chapter is to provide both an overview of the subject matter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o provide a guide to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text. It is relatively easy for an instructor to motivate 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finance. The front pages of newspapers, the covers of magazines, and the lead reports on television news broadcasts herald the interdependence of the U.S. economy with the rest of the world. This interdependence may also be recognized by students through their purchases of imports of all sorts of goods, their personal observations of the effects of dislocations due to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and their experience through travel abroad. The study of 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generates an understanding of many key events that shape our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In recent history, these events include th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the large current account deficits of the United States; the dramatic appreciation of the dollar during the first half of the 1980s followed by its rapid depreciation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1980s; the Latin American debt crisis of the 1980s and the Mexican crisis in late 1994; and the increased pressures for industry protection against foreign competition broadly voiced in the late 1980s and more vocally espoused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1990s. The financial crisis that began in East Asia in 1997 and spread to many countries around the globe and the Economic and Monetary Union in Europe highlighted the way in which various national economies are linked and how important it is for us to understand these connections. These global linkages have been highlighted yet again with the rapid spread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in the United States to the rest of the world. At the same time, protests at global economic meetings and a rising wave of protectionist rhetoric have highlighted opposition to globalization. The text material will enabl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economic context in which such events occur. ? 2012 Pearson Education, Inc. Publishing as Addison-Wesley

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中文版·第九版 课后习题答案

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中文版·第九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练习与答案 1.为什么说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 答案提示:当生产处于生产边界线上,资源则得到了充分利用,这时,要想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必须降低另一产品的生产,也就是说,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是有机会机本(或社会成本)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上任何一点都表示生产效率和充分就业得以实现,但究竟选择哪一点,则还要看两个商品的相对价格,即它们在市场上的交换比率。相对价格等于机会成本时,生产点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位置也就确定了。所以,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 2.仿效图1—6和图1—7,试推导出Y商品的国民供给曲线和国民需求曲线。 答案提示: 3.在只有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当一个商品达到均衡时,另外一个商品是否也同时达到均衡? 试解释原因。 答案提示: 4.如果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试确定过剩供给(或需求)曲线。 答案提示: 5.如果改用Y商品的过剩供给曲线(B国)和过剩需求曲线(A国)来确定国际均衡价格,那么所得出的结果与图1—13中的结果是否一致? 答案提示:国际均衡价格将依旧处于贸易前两国相对价格的中间某点。 6.说明贸易条件变化如何影响国际贸易利益在两国间的分配。 答案提示:一国出口产品价格的相对上升意味着此国可以用较少的出口换得较多的进口产品,有利于此国贸易利益的获得,不过,出口价格上升将不利于出口数量的增加,有损于出口国的贸易利益;与此类似,出口商品价格的下降有利于出口商品数量的增加,但是这意味着此国用较多的出口换得较少的进口产品。对于进口国来讲,贸易条件变化对国际贸易利益的影响是相反的。 7.如果国际贸易发生在一个大国和一个小国之间,那么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更接近于哪一个国家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 答案提示: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将更接近于大国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 8.根据上一题的答案,你认为哪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福利改善程度更为明显些? 答案提示:小国。 9*.为什么说两个部门要素使用比例的不同会导致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向外凸? 答案提示: 第二章答案 1.根据下面两个表中的数据,确定(1)贸易前的相对价格;(2)比较优势型态。

国际经济学试卷及答案

试卷(A)国际经济学一、选择题(2x15=30,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如果dx、sx、dm和sm分别代表出口产品的需求弹性、出口产品的供给弹性、进口产品的需 求弹性和进口产品的供给弹性,则马歇尔—勒纳条件用公式表示为() >1 dx+sx>1 B.||A.|dx+dm|>1 .|sx+sm|C.|dm+sm|>1 D) 2. “贫困化增长”的一个必要条件为:( A.国家的增长偏向于出口产业。B.外国对该国的出口需求具有价格弹性。C.国家的消费 偏好高度偏向于出口商品。D.贸易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不大。)3、从国际贸易对生产要素收 入分配的短期影响来看,自由贸易会导致( .生产进口竞争品部门使用的专门生产要素收入水平提高A .生产进口竞争品部门使用的共同 生产要素收入水平下降B C.生产出口品部门使用的共同生产要素收入水平提高 D.生产出口品 部门使用的专门生产要素收入水平提高)、在商品的国际比价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偏向出口的 生产要素增长会(4 .扩大进口品生产规模 BA.扩大出口品生产规模.使贸易规模保持不变C D.使贸易规模缩减)5、在货币主义的汇率决定理论中,与本币价值负相关的变量是(.外 国国民收入A.本国国民收入 B C.外国的利息率 D.外国货币 供给、不能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的理论是(6 ) BA.重叠需求理论.规模 经济理论.要素禀赋理论C D.相互倾销理论 7、货币贬值对国内吸收的直接影响效应不包括() A.货币余额效应 B.收入再分配效应 C.货币幻觉效应 D.贸易条件效应、世界贸易组织WT)是关贸总协定主持的 下列哪一回合谈判的结果 .多哈回.乌拉圭回 .东京回.安纳西回 、成员国间实行自由贸易优惠协定并统一外部关税,但成员国间要素尚未实现自由流动是 A.自由贸易 B.关税同 C.共同市 D.经济联 1、在幼稚产业的判定标准中,强调技术外溢和外部规模经济效果的是 .李斯特标.肯普标 .穆勒标.巴斯塔布尔标 1、根据蒙代尔提出的“分配法则,当一国失业和逆差并存时,为实现经济的内外平衡应采取的 政策搭配是 .紧财政、松货.松财政、松货 .松财政、紧货.紧财政、紧货 1、通常与进口替代战略相配合的政策措施包括 .降低关税壁.高估本币价 .放松外汇管.减少非关税壁 1、征收进口关税对于进口国来说 .不利于与进口产品相竞争的生产 .使国内同类产品的生产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