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ATK教程:非共线磁矩与输运2

ATK教程:非共线磁矩与输运2

ATK教程:非共线磁矩与输运2
ATK教程:非共线磁矩与输运2

Tutorial D1-6-noncollinear

Introduction to noncollinear calculations

This tutorial provides a simple introduction to the new concepts introduced with the possibility of doing noncollinear spin calculations. Among other things, you will learn how to calculate the spin transfer torque.

Introduction

ATK 13.8 introduces a new feature: noncollinear spin. In addition to "usual" spin-polarized calculations which add the spin quantum number (up or down) to the electronic states, noncollinear spin introduces a few more concepts - and possibilities! - which perhaps are not so familiar to everybody. This mini-tutorial therefore provides a simple introduction to these new concepts in order to explain them, without the need to perform very lengthy simulation runs.

In general, one should note that a noncollinear calculation requires more time and memory than a corresponding spin-polarized or unpolarized calculation. Convergence may also be harder to achieve, since there are more degrees of freedom in the electronic states. Two key features have therefore been implemented in ATK to improve the convergence rate for noncollinear calculations: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c5630283.html,e of a collinear spin-polarized calculation as starting point, and

2. a new mixing scheme which diagonalizes the density matrix before mixing it.

Using these techniques, the required number of steps in the selfconsistent loop can be reduced substantially.

The other general point to note is that the familiar concept of spin as being either up or down, and all derived quantities also being labeled by this quantum number, no longer holds. Instead, the eigenstate of an atom is a spinor with a certain mixing of both spin up and down, and many quantities - like the transmission spectrum - become a 2x2 matrix rather than two separate numbers (spin up and down transmission). This will also be touched upon below. For more technical details, see the Technical Notes on Noncollinear Spin.

Calculation of the collinear initial state

As mentioned above, the recommended approach for good convergence of noncollinear calculations is to use a collinear ferromagnetic calculation as the initial state. This tutorial therefore takes as starting point the mini-tutorial "Transmission spectrum of a spin-polarized atomic chain".

Start by opening VNL 13.8, and create a new project. Complete the aforementioned tutorial, or at least the parallel (ferromagnetic) calculation, in order to generate the ?le carbon_para.nc. The actual calculation takes less than 5 minutes.

Now you will use the selfconsistent calculation stored in this ?le as the starting point for a noncollinear calculation of the same linear, one-dimensional chain of carbon atoms. This time, however, it will be possible to not just study the anti-parallel spin con?guration (left electrode up, right electrode down), but to consider any angle of spin rotation between the two electrodes (30 degrees, to be speci?c, in this tutorial).

Noncollinear calculation for 30° spin rotation

Open the Editor in VNL (or your own favorite editor) and copy/paste the following lines of Python code into it:

The spin setup corresponds to the spin polarization of the atoms in the left electrode pointing along the transport axis Z, while in the right electrode the polarization is rotated 30 degrees (polar angle in a coordinate system where the XY plane is the equator). In the central region the angle is interpolated between these two values. Note that this is just the initial spin con?guration - the actual spin polarization vectors will be computed selfconsistently (you can see the result below).

Note: The electrode spins are implicitly set by the atoms in the "electrode copy" in the central region, in this case the 3 ?rst and last atoms.

Save the script as carbon_nc30.py, and then run it; it should take a couple of minutes only.

Analyzing the results

Mullliken populations and transmission spectrum

It's time to compute some results. For a few simple things, you can use the Script Generator

in VNL.

1.Open the Script Generator.

2.Double-click the "Analysis from File" block to insert it into the Script panel. Then double-click

the block in the Script panel and select the ?le carbon_nc30.nc, generated in the previous step.

3.Add a MullikenPopulation block.

4.Add a TransmissionSpectrum block (default parameters are ?ne).

5.Set the output ?le to results.nc.

6.Run the script.

The Mulliken populations can be inspected in the log window.

You immediately notice the difference to the collinear case: now the Mulliken population on each atom is described by 4 variables: up, down, theta and phi. The sum of the up and down populations corresponds as usual to the Mulliken charge (the number of electrons), and their difference, combined with the two angles, forms a spin polarization vector, which can be shown using the Polarization Visualizer plugin.

It's clear that the spin polarization direction changes smoothly between the two values in the electrodes.

Looking at the transmission spectrum, you again in the log window see, as mentioned above, that it has 4 components: up, down, and "real-up-down" and "imag-up-down".

The two latter are very small in this simple system, but will be important in more complex cases.

To plot the transmission spectrum, open the Transmission Analyzer plugin. All 4 transmission components are already included in the graph.

The dropdown "Curves" at the top lets you choose which transmission curves to include (the default options are Sum, X, Y, Z - you can also add Up/Down), while the lower "Active curve" option is for choosing which k-point resolved spectrum to show in the right-hand "Coef?cients" plot (for this 1D system there is only one transmission coef?cient, at (kA,kB)=(0,0), so the plot is rather uninteresting). This can also be chosen by clicking the corresponding transmission curve.

The transmission spectrum is very similar to the parallel collinear case; after all, the amount of change in the polarization direction is quite small here.

Spin Transfer Torque

To calculate the linear response spin transfer torque (STT) for smal bias, we use the de?nition

The details are summarized in the technical notes, but to evaluate the STT you need the ExchangeCorrelationPotential and the LocalDeviceDensityOfStates (LDOS) where the latter must be calculated with only Left contributions, at the Fermi level, for zero bias.

Again you can use the Script Generator to set up the analysis, and save the results in

results.nc.

Send the script to the Job Manager and run it - it's very fast.

When done, you can use the script stt.py which evaluates the equation above. Drop the script on the Job Manager and run it. It takes a minute or so.

The script calculates the spin torque and reports the total spin torque in the log:

Total spin torque 0.381163884538 0.0134413023612 -0.1307708433

You may also visualize the spatial components of the STT, they are saved in the same NC ?le

(results.nc). Below is shown the Z component.

For further info about the non-collinear implementation in ATK see the technical notes.

无线电能传输(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1.实验原理 与无线通信技术一样摆脱有形介质的束缚,实现电能的无线传输是人类多年的一个美好追求。无线电能传输技术(Wireless Power Transfer, WPT)也称之为非接触电能传输技术( Contactless PowerTransmission, CPT),是一种借于空间无形软介质(如电场、磁场、微波等)实现将电能由电源端传递至用电设备的一种供电模式,该技术是集电磁场、电力电子、高频电子、电磁感应和耦合模理论等多学科交叉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是能源传输和接入的一次革命性进步。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解决了传统导线直接接触供电的缺陷,是一种有效、安全、便捷的电能传输方法,因而它被美国《技术评论》杂志评选为未来十大科研方向之一。该技术不仅在军事、航空航天、油田、矿井、水下作业、工业机器人、电动汽车、无线传感器网络、医疗器械、家用电器、RFID识别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而且对电磁理论的发展亦具有重要科学研究价值和实际意义。在中国科协成立五十周年的系列庆祝活动中,无线能量传输技术被列为“10 项引领未来的科学技术”之一。 到目前为止,根据电能传输原理,无线电能传输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感应耦合式、微波辐射式、磁耦合谐振式。作为一个新的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磁耦合谐振式是基于近场强耦合的概念,基本原理是两个具有相同谐振频率的物体之间可以实现高效的能量交换,而非谐振物体之间能量交换却很微弱。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的传输尺度介于前两者之间,因此也被称之为中尺度(mid-range)能量传输技术,其尺度为几倍的接收设备尺寸(可扩展到几米到几十米)。 除了较大的传输距离,还存在以下优势:由于利用了强耦合谐振技术,可以实现较高的功率(可达到kW)和效率;系统采用磁场耦合(而非电场,电场会发生危险)和非辐射技术,使其对人体没有伤害;良好的穿透性,不受非金属障碍物的影响。因此该技术已经成为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新的发展方向。

破解无线wifi图文教程

破解无线wifi图文教程 嘿,有搜到身边的无线WIFI吗?想没用又没密码,我要教你怎么“借”用一下!哈! 准备好工具: 1.电脑一台. 2.无线接收器一个; 3.VM虚拟机(软件); 4.cdlinux系统镜像(软件)这两种百度一下就可以了!(注意,破解的是WPA WAP2加密的信号!不是100%破解,看人品) 在WINDOWS平台下安装VM虚拟机(虚拟机主要是方便与WIN切换). 由于VM虚拟机安装都是步骤傻瓜式安装,这里不截图了,但安装过程中有些版本会跳出安装插件这类,比如USB识别一定要安上,不然虚拟机会认不到无线网卡,我用这个版本就有这个,如图一般选一键全部安装再,再安装上USB设备项,内置无线网卡没用过,应该不用USB这一项… 虚拟机安装好之后,运行如下图,不同的版本界面会有些变化,但虚拟机版本只是 个托,我们要的是破解结果..

1.1 这时就需要虚拟一个破解系统就是CDlinuX.破解过程将在这个系统里面进行! 1.2 点击新建虚拟机-(如下步骤图)

通常架设设置到启动到虚拟系统界面一般20秒左右!

好了!现在是破解正题了!通常是以两种破解方式,分别是跑包法跟PIN法 1.跑包法只能在客户端在线的时候才可以(即上图的在线客户端),而且通常只能跑简单密码,比如123456798.生日,电话之类(这个也要基本你的密码本,一般CDLINUX里面有附带密码字典,可以网下载生成包,生成的容量大得吓人,因为以8位开始,可以由数字,字母,符号随机复数生成,我试过只点一部分参数,生成大概好几十亿的数据量,容量就高达8000G)别说时间,单是容量我就坑住了...跑包这人挂了说不定还没跑完!下面为例图! 选中有线的客户端后,点启动,会有后台在扫描对方面的握手包(握手包不一定会得到,取决于对方在用这个无线信号时产生的数据量而定,时间长短不一,有时十多秒就可以得到,有时跑几小时也是失败的!) 握手包得到后,会自动弹出用字典跑密码,YES。 选择YES之后会弹出自带的字典目录,一般以TXT为文件,确定!

铁路选线设计习题DOC

铁路选线设计复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铁路能力 习题一 一、填空题 1、铁路运送货物的生产量用(吨·公里)衡量。 2、铁路设计使用的规程和规范主要有:(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路线路设计)规范。 3、近期通过能力是指运营后的第(五)年通过能力。 4、远期运量是指运营后的第(十)年运量。 5、初期为交付运营后第(三)年的客货运量。 6、(机车牵引力)是与列车运行方向相同并可由司机根据需要调解的外力。 7、根据列车运行阻力的性质可分为(基本)阻力、(附加)阻力和(起动)阻力三类。 8、我国《列车牵引计算规程》中规定:以(轮周牵引力)来衡量和表示机车牵引力的大小。. 9、机车车钩牵引力是指机车用来牵引列车的牵引力,其值等于轮周牵引力减去机车全部(运行阻力)。 10、列车阻力是(机车)阻力和(车辆)阻力之和。 11、单位阻力的单位是(N/t)。 12、列车在曲线上运行比在直线上运行的阻力大,增大的部分称为(曲线附加阻力)。 13、牵引质量就是机车牵引的车列质量,也称(牵引吨数)。 14、列车的制动距离是指(制动空走距离)和(有效制动距离)之和。 紧急制动时,对于时速120KM及以下列车,我国目前规定允许的最大制动距离为(800)米。 15、铁路每昼夜可以通过的列车对数称为(通过能力)。 16、铁路输送能力是铁路(单方向每年)能运送的货物吨数。 17、设计线的吸引范围按运量性质划分为(直通吸引范围)和(地方吸引范围)两种。 18、铁路能力是指(通过)能力和(输送)能力。 19、正线数目是指连接并贯穿(车站)的线路的数目。 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 1、设计线的主要技术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线路走向的选择,同样的运输任务,采用大功率机车,可采用较大的坡度值,使线路有可能更靠近短直方向。(√) 2、紧坡地段和缓坡地段的定线方法是相同的。(×) 3、控制大中项目的设计阶断是初步设计。(√) 4、对于工程简易的建设项目,可按施工设计一阶段设计。(√) 5、铁路等级划分为四级。(×) 6、铁路网中起骨干作用,近期年客货运量大于或等于20Mt的铁路,在《线规》中规定为Ⅰ级铁路。(×) 7、铁路的等级可以全线一致,也可以按区段确定。如线路较长,经行地区的自然、经济条件及运量差别很大时,就可按区段确定等级。(√)

无线通信技术课程设计

《无线通信》课程设计报告 学生梁佳健 学号 11211157 班级通信1107班 第十组 实验一、DQPSK与GMSK信号调制实验 一、实验目得: 了解GRC得信号处理模块、流程图及其使用方法 了解DPSK、DQPSK调制解调原理 了解GMSK调制解调原理 观察DPSK、DQPSK信号分别通过 AWGN 信道情况下得星座图失真情况 二、实验设备: PC两台、RFX2400 USRP1两台 三、实验内容: 1、了解grc得基本操作方法,要求仿真得流程中信号调制方式使用DPSK、DQPSK。

2、通过单机实验与GnuRadio+USRP得实验两种实验方式进行仿真。 3、比较同一调制方式,在不同SNR下得误码率,并且分析结果。 4、画出信号通过信道前后得时域波形图、频谱图、星座图、比较两者得不同并且分析原因。 5、画出不同信噪比情况下得星座图,解释其对于误码率得影响。 四、实验原理: 1、DQPSK: DQPSK调制原理就是利用载波得四种不同相位来表示输入得数字信息,也就就是四进制相位键控,它规定了四种调制相位:。所以需要将二进制数字序列中得数据划分为每两个比特为一组,也就就是有00,01,10与11四种情况,经过差分编码后,分别对应上面得四个相位,其具体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而调制之后得符号星座图得相位路径转换图如图2、1所示。解调端根据星座图与载波相位来判断发送端发送得信息数据。 表1 相位转换 调制符号星座图与可能变换路径 2、GMSK: 将基带信号经过高斯滤波器之后,再进行MSK(Minimum Shift Keying)即最小频移键控调制,从而形成调制信号得过程教叫做GSMK(Gaussian Filtered Minimum Shift Keying)即高斯滤波最小频移键控调制。它具有良好得频谱与功率特性。 高斯滤波

选线设计 学习指南

"选线设计"学习指南 土木工程专业适用 课程名称:选线设计 课程学科类别:工学,道路与铁道工程 面向专业:土木工程 课程代码:0148200 学分:4 学时:64 一、课程任务与目的 选线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它着重研究铁路选线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重点培养学生的选线设计基本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在了解铁路线路总体规划与勘测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掌握铁路能力与牵引计算的基本原理,理解线路平纵断面设计方法等基本知识,掌握铁路定线、车站设计、既有线改建和增建多线设计、方案技术经济比较等专业知识,了解重载运输与高速铁路线路设计特点等铁路选线设计的工作内容,掌握综合利用多专业领域知识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从事铁路选线设计的初步能力。 二、程学习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学习环节主要包括:课堂听课、实验、作业、课程设计、考试等。 1.课堂学习:采用“教师引导、师生互动”的授课方式,授课过程中,任课老师利用学生对铁路线路的直观感受进行引导,并借助多媒体工具辅助教学,以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课堂教授中,应注意以下要点:(1)要注意从内在逻辑关系上掌握知识体系 “铁路选线设计”是铁路与道路工程的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在本考纲中,它由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等有机部分构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其结构关系是: 基本理论部分,即铁路选线设计中的铁路能力,牵引计算。该部分主要从理论上概括铁路选线设计的基本概念、内容、基本原理与基本技术条件,从而建立铁路选线的基本概念。这一部分是本课程的基本指导思想。 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部分,即铁路平纵断面设计与定线方法、方案技术经济比较、车站设计、既有线改建与增建二线线路平、纵、横断面设计方法等。该部分具体阐述铁路选线的设计原则、技术条件应用这些原则和方法进行铁路线路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技能。该部分是本课程的主体。 本课程知识结构的各个部分,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学习时,必须首先抓住知识体系,把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统一在逻辑系统内,循序渐进,

无线通信技术课程设计:无线通信技术的特点

无线通信技术课程设计:无线通信技术的特点 无线通信技术课程实验报告实验一、DQPSK和GMSK信号调制实 验一、实验目的:了解GRC的信号处理模块、流程图及其使用方法 了解DPSK、DQPSK调制解调原理了解GMSK调制解调原理观察DPSK、DQPSK信号分别通过AWGN信道情况下的星座图失真情况二、实验设备:PC两台、RFX2400USRP1两台三、实验内容:1.了解grc的基本 操作方法,要求仿真的流程中信号调制方式使用DPSK、DQPSK。 2.通过单机实验和GnuRadio+USRP的实验两种实验方式进行仿真。 3.比较同一调制方式,在不同SNR下的误码率,并且分析结果。 4.画出信号通过信道前后的时域波形图、频谱图、星座图、比较两者的不同并且分析原因。 5.画出不同信噪比情况下的星座图,解释其对于误码率的影响。 四、实验原理:1、DQPSK:DQPSK调制原理是利用载波的四种不 同相位来表示输入的数字信息,也就是四进制相位键控,它规定了 四种调制相位:。所以需要将二进制数字序列中的数据划分为每两 个比特为一组,也就是有00,01,10和11四种情况,经过差分编码后,分别对应上面的四个相位,其具体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而调 制之后的符号星座图的相位路径转换图如图2.1所示。解调端根据 星座图和载波相位来判断发送端发送的信息数据。 表1相位转换二进制比特1二进制比特2相位11+/401+3/400- 3/410-/4调制符号星座图和可能变换路径2、GMSK:将基带信号经 过高斯滤波器之后,再进行MSK(MinimumShiftKeying)即最小频 移键控调制,从而形成调制信号的过程教叫做GSMK (GaussianFilteredMinimumShiftKeying)即高斯滤波最小频移键 控调制。它具有良好的频谱和功率特性。

(整理)铁路选线课程设计喻博

课程名称:铁路选线设计 设计题目:珠河镇~后河镇铁路新线选线院系:土木工程系 专业:2011级铁工 年级:2011级 姓名:喻博__ 指导教师:王齐荣老师 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 2014 年 6 月24日

课程设计目录 一出发资料 (3) 二牵引计算资料 (4) 1、牵引资料计算。 (4) 2、起动、到发线有效长度检算。 (5) 3、确定牵引定数。 (5) 4、列车长度、牵引净重、列车编挂辆数计算。 (6) 三.线路走向方案概述 (6) 1、沿线路地形地貌概述 (6) 2、线路走向方案 (5) 四、选定方案定线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定线原则 (6) 2、平面设计 (6) 3.纵断面设计: (7) 4.设计方案的优点评述及改善意见: (8) 五.站间输送能力检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1、运行时分计算 (8) 2 区间能力检算 (10) 六、工程、运营经济指标计算资料 (12) 1、运营费计算 (12) (1) 列车行走费 (11) (2) 列车起停附加费 (14) (3) 固定设备维修费计算 (14) (4) 年运营费计算 (15) 2、工程投资费计算 (15) (1) 路基工程费 (15) (2) 桥梁工程费 (17) (3)涵洞工程费 (18) (4) 隧道工程费 (18) (5) 土地征用费 (18) (6) 轨道工程费 (19) (7) 机车、车辆购置费 (19) (8) 工程总投资 (20) 3、换算工程运营费 (21) 4、技术经济指标评述 (19) (1) 技术经济指标评述 (19) (2)技术经济指标表 (19)

铁路选线勘测设计课程设计

+ 课程名称:铁路勘测设计 设计题目:珠河镇~后河镇铁路选线设计 专业:宜铁工专 年级:2010 级 姓名: 学号: 3 设计成绩: 指导教师(签章) 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 2012 年12 月28日

目录 一、出发资料 (2) 二、牵引计算资料 (3) 1、牵引质量计算。 (3) 2、起动检算 (4) 3、到发线有效长度检算。 (4) 4、确定牵引定数。 (5) 5、列车长度、牵引净重、列车编挂辆数计算。 (5) 三、站间输送能力检算 (6) 1、运行时分计算 (6) 三、线路走向方案概述 (8) 四、选定方案定线说明 (10) 1、定线原则 (10) 2、平面设计 (11) 3、纵断面设计 (11) 4、设计方案的优点评述及改善意见: (13) 五、区间能力检算 (14) 六、工程、运营经济指标计算资料 (15) 1、运营费计算 (15) (1) 列车行走费 (15) (2) 列车起停附加费 (17) (3) 固定设备维修费计算 (17) (4) 年运营费计算 (17) 2、工程投资计算 (18) (1) 路基工程费 (19) (2) 桥梁工程费 (19) (3) 涵洞工程费 (19) (4) 隧道工程费 (20) (5) 土地征用费 (20) (6) 轨道工程费 (20) (7) 机车、车辆购置费 (20) (8) 工程总投资 (21) 3、换算运营工程费 (22) (1)技术经济指标表 (22)

一、出发资料 (1)设计线为I级单线铁路,路段设计速度为120kM/h。(2)地形图比例尺1:25000,等高距5m。 (3)始点珠河车站,中心里程CK10+000,中心设计高程35m,该站为会让站;终点东后河站,为中间站,站场位置及 标高自行选定。 (4)运量资料(远期重车方向): β,通过能力储备货运量12Mt/a,货运波动系数15 = .1 α;客车6对/d;摘挂2对/d;零担2对/d; 系数2.0 = 快货1对/d。 (5)限制坡度。 (6)牵引种类: 近期——电力;远期——电力。 (7)机车类型: 近期——SS3;远期——SS3。 (8)到发线有效长650m。 (9)最小曲线半径800m(困难600m)。 t t+=。 (10)信联闭设备为半自动闭塞,6min B H (11)近期货物列车长度计算确定。 (12)车辆组成: 每辆列车平均数据为:货车自重22.133t,总重 78.998t,净载量56.865t,车辆长度13.914m,净载系 数0.720,每延米质量5.677t/m,守车质量16t,守车 长度8.8m (13)制动装置资料:空气制动,换算制动率0.28。 (14)车站侧向过岔速度允许值为V=45km/h;直向过岔速度取设计速度。

课程设计通信新技术

、专用周任务 1、通过查资料了解并认识通信新技术; 2、将感兴趣的新技术资料整理成至少5 分钟的ppt ,并向全班同学做简介; 3、结合本周实践,完成实践报告。 、主要容 1、概述 2010通讯展最值得期待的六大新技术应用: (1)三大运营商的4G网络: 对于4G网络以及3G技术的演进,中国移动对于4G技术是最为渴望的,目前他们的TDD-LTE寅示网络已经在世博园区可以供大众体验。相对于中国移 动的激进,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在4G网络的发展上就要显得保守很多。省中国联通已经拥有了目前下载速度最快的HSPA网络,而中国电信的EVDORev.B 网络也是在省开始推广,这实际上已经吹响了中国联通以及中国电信大幅度升级自己3G网络的号角,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联通以及中国电信会将他们在HSPA以及EVDO Rev.B网络上的最新进展带给大家。 2)物联网应用的崛起: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的英文名称叫“ The Internet of things ”,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体与物体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 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在手机上的应用十分的丰富。 3)三网融合在手机上的体现:类似于物联网,三网融合也是国家近期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项目,因此不 仅仅是我们的运营商,同时我们的手机厂商也在这上面投入了大量的经历,从现在的情

铁路选线课程设计指导书

铁路选线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准备工作 1. 阅读《铁路选线设计》、《铁道工程》有关章节; 2. 文具用品: 三角板、分规或圆规、量角器;75cm*35cm 方格纸一张;用硬纸板自制铁路曲线板一套; 以上用品设计前应当准备好。 二、定线方法和步骤 (一)概略定线 (1)认识地形:根据任务书要求,在平面图上找出线路起点、终点的位置,然后在此两点之间识别山头、垭口、山谷、河流、村庄,并断定这些点的地面高程;山区铁路大多沿河谷选线,因此要特别注意水系分布,最好用蓝色铅笔将河流轻轻地标出。 (2)将两站中心以直线相连,称之为航空折线,量出其距离;定线时应使线路尽量接近航空折线。 (3)在航空折线附近,找出线路可能经行的垭口、河谷、桥址以及需要绕避的村镇;将上述有关控制点联折线,即成为线路不同的可能走向。 (4)找出上述有关部门控制点(要特别注意垭口、跨河点)的地面高程和所连折线的水平距离,求出各折线的概略自然坡度与概略定线坡度进行比较,若d Z i i ≥则为紧坡地段,若d Z i i <则为缓坡地段;要做到心中有数,在计算时,要注意垭口路堑开挖高度;当可能出现隧道时,要注意合理确定洞口高程。 (5)经过对概略选定的各方案的各项指标(如折线长度、沿线地形、起伏情况、高差大小、紧坡与缓坡地段概略长度、桥隧工程概况)的初步评比,选定线路的基本方向,作为定线依据。 (二)定线步骤 1.平面设计 (1)根据概略定线选定的线路基本方向,从始点车站中心开始,沿给定的站坪方向,量出半个站坪长度(站坪长度可根据到发线有效长,从《铁道工程》、《铁路选线设计》有关表中查得),从站坪末端开始用直尺(或三角板)和铁路曲线板进行试定线。 (2)对紧坡地段,要按其相应的定线原则进行定线。如果紧坡地段需要展线,要注意对展线方式的研究,如果越岭垭口出现隧道,要注意洞口位置的选择,洞口高程和隧道长度的研究。 (3)定线时一面定平面,一面概略地点绘相应的纵断面,大约定出3~4km ,进行一次初步的坡度设计,若填挖量太大,不合要求,则进行修改。修改时要特别注意,对紧坡地段而言,主要改变线路平面位置,以适应定线坡度的需要,使填挖量最小;对缓坡地段而言,改变坡度和改善平面位置结合进行,直到线路填挖工程量和线路平顺都符合要求,感到满意,在进行下一段定线工作,一定不要贪多,否则欲速而不达,反而增加工作量;切忌先把整个站间的线路平面一次都定出来,在进行纵断面设计。 为了减少填挖量而修改线路平面时有如下三种典型情况: a .线路平面为直线时,如果全部都是高路堤,则线路在平面图上平行地向地形较高的方向移动;如果全部都是深路堑,则线路向地形较低处平行移动。 b .线路为直线段,而施工标高从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增加,改善时填挖较小的一端线路平面位置不动,移动较大的一端,使地面线更接近于设计线。 c .线路填挖高度是由两端逐渐向中间增加的,若线路为直线段则可将直线改为折线,在中间加设曲线,以减少填挖高度;若线路为曲线段则可增大或减少曲线半径以适应地形。 上述三种情况的图示,见《铁路工程》、《铁路选线设计》有关章节。

课程设计 通信新技术[优秀]

一、专用周任务 1、通过查资料了解并认识通信新技术; 2、将感兴趣的新技术资料整理成至少5分钟的ppt,并向全班同学做简介; 3、结合本周实践,完成实践报告. 二、主要内容 1、概述 2010通讯展最值得期待的六大新技术应用: (1)三大运营商的4G网络: 对于4G网络以及3G技术的演进,中国移动对于4G技术是最为渴望的,目前他们的TDD-LTE演示网络已经在上海世博园区可以供大众体验.相对于中国移动的激进,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在4G网络的发展上就要显得保守很多.广东省中国联通已经拥有了目前下载速度最快的HSPA+网络,而中国电信的EVDO Rev.B网络也是在广东省开始推广,这实际上已经吹响了中国联通以及中国电信大幅度升级自己3G网络的号角,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联通以及中国电信会将他们在HSPA+以及EVDO Rev.B网络上的最新进展带给大家. (2)物联网应用的崛起: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的英文名称叫“The Internet of things”,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体与物体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在手机上的应用十分的丰富. (3)三网融合在手机上的体现: 类似于物联网,三网融合也是国家近期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项目,因此不仅仅是我们的运营商,同时我们的手机厂商也在这上面投入了大量的经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手机电视的业务已经是其中非常明显的代表了.

铁路选线课程设计版

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珠海到后河铁路选线设计院系:城市轨道交通学院 专业:09级运营管理 小组成员:XXX 指导教师:

线路走向及方案概述 一、沿线地形地貌概述 线路起点 A位于珠河镇附近,中心里程 D1+000 ,中心高程35.0m。终点B位于后河镇附近,中心高程 50.0m。起点和终点地势平坦,适于建设车站。沿线有两河流,中河和后河。 沿线路起点,地形呈上升趋势且坡度较陡。三个垭口分别位于上、中、下三线上,其高程分别为113.5m、121.8m和84.3m。三个垭口后的地形呈下降趋势且坡度放缓,直到中河。中河后的地形起伏不大,坡度较缓。后河后等高线分布稀疏,地形平坦。 沿线有居民点若干,张村、李屯、笔湾、陈庄、马家、曾溪、周口、春头、孙家坎、理店、兰村等。 二、线路走向方案 本设计采用中线方案。线路大致走向为 A→中线垭口→B。 AB 两点航空折线距离(含中线垭口)为 12.125km。 从中线沿线地形来看,中河以前等高线密集,地势陡峭,高差大;中河以后地形相对平坦,高差小。 中线垭口附近高程较大,为克服高程障碍、降低越岭高程、缩短线路长度,需设置隧道。行经途中有汇入河中的细小水流,需设置涵洞。 初步概略定线方案为 A→李屯附近→中线垭口(高程121.8m)→中河→垭口(高程 62.0m)→孙家坎附近→垭口(高程 63.0m)→后河→ B。线路通过中河、后河,需设桥两座。

选定方案定线说明 一、定线原则 1、紧坡地段定线原则: 紧坡地段线路不仅受平面障碍的限制,更主要是受高程障碍的控制,这时主要矛盾在纵断面一方。紧坡地段通常应用足最大坡度定线,以便争取高度使线路不至额外展长。当线路遇到巨大高程障碍时,若按短直方向定线,就不能达到预定的高度,或出现很长的越岭隧道。为使线路达到预定高度,就需用足最大坡度结合地形展长线路。在展线地段定线时,应考虑到若在长距离内机械地全部用足最大坡度,丝毫不留余地,必然会给以后的局部改线带来严重困难。所以,应注意结合地形、地质等自然条件,在坡度设计上适当留有余地。线地段若无特殊原因,一般不采用反向坡度,以免增大克服高度引起线路不必要的展线长和增加运营支出。 在紧坡地段定线,一般应从困难地段向平易地段引线。因为垭口附近地形困难,展线不易,故从预定的越岭隧道洞口开始向下引线较为合适。个别情况下,当受山脚的控制点控制时,也可由山脚向垭口定线。 2、缓坡地段定线原则: 缓坡地段线路不受高程障碍的限制,这时主要矛盾在平面一方。只要注意绕避平面障碍,定线时可以航空线为主导方向,按短直方向定线,既要力争线路顺直,又尽量节省工程投资,即可得到合理的线路位置。

基于STM32的无线通信系统设计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基于STM32的无线通信系统设计课程: ARM课程设计 院(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目录 课程设计说明书 ............................................................................................................................................................. I 课程设计任务书 (2) 1.课程设计题目 (3) 2.课程设计目的 (3) 3.课程设计内容 (3) 3.1硬件资源 (3) 3.2软件资源 (8) 3.3调试环境准备与使用 (11) 3.4系统设计步骤 (12) 3.4.1需求分析 (12) 3.4.2概要设计 (12) 3.4.3详细设计 (16) 3.4.4系统实现及调试 (20) 3.4.5功能测试 (40) 3.4.6系统评价(结果分析) (41) 3.5.结论(体会) (42) 3.6.参考文献 (42) 课程设计指导教师评语 (43)

山东建筑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基于STM32的无线通信系统设计指导教师班级学号 已知技术参数和设计要求技术参数: 基于Cortex-M3内核的奋斗STM32开发板,无线射频收发器nRF24L01P工作于2.4GHz频段,STM32和nRF24L01P之间采用SPI 接口方式,嵌入式操作系统平台采用uC/OS-II。 设计要求: 用STM32开发板和nRF24L01扩展板设计一个基于uC/OS-II的无线通信系统,能够实现两个无线节点间的数据收发。 设计内容与步骤设计内容: 1.编写STM32和nRF24L01P的初始化程序。 2.将uC/OS-II移植至 STM32。 3.设计简单的无线通信协议,编写无线通信任务和射频收发 中断服务子程序。 设计步骤: 1.uC/OS-II任务划分及概要设计,ISR的功能设计。 2.编写 STM32和nRF24L01P的初始化程序,调试STM32的片内定时器模块,编写基于nRF24L01P模块的数据收发ISR。 3.编写与移植相关的几个函数,将uC/OS-II移植至 STM32。 4.拟定通信协议,编写无线通信任务。 5.利用两套STM32开发板和nRF24L01扩展板调试上述功能,总结分析,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工作计划与进度安排1、奋斗STM32开发版资源及应用:10学时 2、《Cortex M3权威指南》、《STM32F10X参考手册》、《STM32固 件库手册》:20学时 3、MDK安装及使用:5学时 4、概要设计:15学时 5、uC/OS-II移植及所用外设的驱动程序编写:10学时 6、无线通信任务编程及调试:15学时 7、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15学时 设计考核要求1、考勤20% 2、课程设计说明书50%。 3、成果演示30%

无线通信技术课程设计

无线通信技术课程设计 无线通信技术课程设计本文内容:无线通信技术课程实验报告实验 一、DQPSK和GMSK信号调制实验 一、实验目的:了解GRC的信号处理模块、流程图及其使用方法了解DPSK、DQPSK调制解调原理了解GMSK调制解调原理观察DPSK、DQPSK信号分别通过 AWGN 信道情况下的星座图失真情况 二、实验设备: PC两台、RFX2400 USRP1两台 三、实验内容: 1、了解grc的基本操作方法,要求仿真的流程中信号调制方式使用DPSK、DQPSK。 2、通过单机实验和GnuRadio+USRP的实验两种实验方式进行仿真。 3、比较同一调制方式,在不同SNR下的误码率,并且分析结果。 4、画出信号通过信道前后的时域波形图、频谱图、星座图、比较两者的不同并且分析原因。 5、画出不同信噪比情况下的星座图,解释其对于误码率的影响。 四、实验原理:

1、DQPSK: DQPSK调制原理是利用载波的四种不同相位来表示输入的数字信息,也就是四进制相位键控,它规定了四种调制相位:。所以需要将二进制数字序列中的数据划分为每两个比特为一组,也就是有00,01,10和11四种情况,经过差分编码后,分别对应上面的四个相位,其具体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而调制之后的符号星座图的相位路径转换图如图 2、1所示。解调端根据星座图和载波相位来判断发送端发送的信息数据。 表1 相位转换二进制比特1 二进制比特2 相位11 +/4 01 +3/4 0 0/4 调制符号星座图和可能变换路径 2、GMSK:将基带信号经过高斯滤波器之后,再进行MSK (Minimum Shift Keying)即最小频移键控调制,从而形成调制信号的过程教叫做GSMK(Gaussian Filtered Minimum Shift Keying)即高斯滤波最小频移键控调制。它具有良好的频谱和功率特性。 高斯滤波原始数据经过高斯滤波器之后的响应可由下式来表示:其中,调频指数,意味着对应调制数据源,一个码元内的最大相移为。下式为GMSK调制符号表达式。 五、实验步骤和结果分析。 1、DQPSK实验 1、1单机实验 (1)实验框图: (2)不同信噪比下的误码率。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中原工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录 1、概述 (3) 2、设计要求 (4) 2.1、课程设计组织形式 (4) 2.2、课程设计具体要求 (4) 2.3、分析容要求 (5) 3、软件简介 (5) 4、设计容原理简介 (8) 4.1、2DPSK系统组成原理 (8) 4.2、误比特率(BER:Bit Error Rate) (8) 4.3、2DPSK系统误比特率测试的结构框图 (9) 4.4、相干2DPSK系统误比特率测试的仿真模型的建立 (10) 4.5、仿真结果及相干2DPSK系统误比特率曲线绘制 (11) 5、仿真模型的建立及结果分析 (11) 5.1 2DPSK的高频差分解调 (11) 5.2 2DPSK高频相干解调 (12) 5.3 2DPSK低频相干解调 (14) 5.3.1 2DPSK相干解调仿真图 (14) 5.3.2 观察并分析“分析窗口”的波形 (15) 5.4低频差分解调 (18) 6、总结及心得体会 (22) 7、参考文献 (23)

1、概述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的重要的实践性环节之一,《通信原理》课程是通信、电子信息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容几乎囊括了所有通信系统的基本框架,但由于在学习中有些容未免抽象,而且不是每部分容都有相应的硬件实验,为了使学生能够更进一步加深理解通信电路和通信系统原理及其应用,验证、消化和巩固其基本理论,增强对通信系统的感性认识,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在通信原理的理论教学结束后我们开设了《通信原理》课程设计这一实践环节。 Systemview是ELANIX公司推出的一个完整的动态系统设计、模拟和分析的可视化仿真平台。从滤波器设计、信号处理、完整通信系统的设计与仿真,直到一般的系统数学模型建立等各个领域, Systemview 在友好而且功能齐全的窗口环境下,为用户提供了一个精密的嵌入式分析工具。它作为一种强有力的基于个人计算机的动态通信系统仿真工具,可达到在不具备先进仪器的条件下也能完成复杂的通信系统设计与仿真的目的,特别适合于现代通信系统的设计、仿真和方案论证,尤其适合于无线、无绳、寻呼机、调制解调器、卫星通讯等通信系统;并可进行各种系统时域和频域分析、谱分析,及对各种逻辑电路、射频/模拟电路(混合器、放大器、RLC电路、运放电路等)进行理论分析和失真分析。在通信系统分析和设计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本课程设计中学生通过运用先进的仿真软件对通信系统进行仿真设计,既可深化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完成实验室中用硬件难以实现的大型系统设计,又可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综合设计及

图文教你如何破解别人的无线网络密码_如何蹭网_

尔演天空:https://www.wendangku.net/doc/7c5630283.html, 随着社会的进步!WIFI 上网日益普及,特别是大城市中随便在一个小区搜索一下就能找到好多 热点,搜索到热点然后链接上去那么我们就可以尽情的享受免费上网服务了。 不过除了公共场所以及菜鸟用户之外几乎所有的WIFI 信号都是加密的,很简单换作是你你也不 愿意把自己的带宽免费拿出来给别人用,所以如果你搜索到你附近有热点想免费上网的话请仔 细往下学习... 破解静态 WEP KEY 全过程 首先通过 NetStumbler 确认客户端已在某 AP 的覆盖区内,并通过 AP 信号的参数进行‘踩点’ (数据搜集)。 通过上图的红色框框部分内容确定该 SSID 名为 demonalex 的 AP 为 802.11b 类型设 备,Encryption 属性为‘已加密’,根据 802.11b 所支持的算法标准,该算法确定

为 WEP。有一点需要注意:NetStumbler 对任何有使用加密算法的 STA[802.11 无线 站点]都会在 Encryption 属性上标识为 WEP 算法,如上图中 SSID 为 gzpia 的 AP 使 用的加密算法是 WPA2-AES。 我们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捕捉适当的数据帧进行 IV (初始化向量)暴力破解得到 WEP KEY,因此只需要使用 airodump.exe(捕捉数据 帧用)与 WinAircrack.exe(破解 WEP KEY 用)两个程序就可以了。 首先打开 ariodump.exe 程序,按照下述操作: 首先程序会提示本机目前存在的所有无线网卡接口,并要求你输入需要捕捉数据帧 的无线网卡接口编号,在这里我选择使用支持通用驱动的 BUFFALO WNIC---编号 ‘26’;然后程序要求你输入该 WNIC 的芯片类型,目前大多国际通用芯片都是使用

无线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扩频实验报告 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通信工程 组员:12211008 吕兴孝 12211010 牟文婷 12211096 郑羲 12211004 冯顺 任课教师:姚冬萍 1

实验四扩频实验 一、实验目标 在本实验中你要基于LabVIEW+USRP平台实现一个扩频通信系统,你需要在对扩频技术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编写程序,完成所有要求的实验任务。在这一过程中会让你对扩频技术有更直接和感性的认识,并进一步掌握在LabVIEW+USRP平台上实现通信系统的技巧。 二、实验环境与准备 软件环境:LabVIEW 2012(或以上版本); 硬件环境:一套USRP和一台计算机; 实验基础:了解LabVIEW编程环境和USRP的基本操作; 知识基础:了解扩频通信的基本原理。 三、实验介绍 1、扩频通信技术简介 扩频通信技术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抗干扰通信技术,可以大大提高通信系统的 抗干扰性能,在电磁环境越来越恶劣的情况下,扩频技术在诸多通信领域都有了 十分广泛的应用。 扩频技术简单来讲就是将信息扩展到非常宽的带宽上——确切地说,是比数 据速率大得多的带宽。在扩频系统中,发端用一种特定的调制方法将原始信号的 带宽加以扩展,得到扩频信号;然后在收端对接收到的扩频信号进行解扩处理,把它恢复为原始的窄带信号。 扩频系统之所有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是因为接收端在接收到扩频信号后,需要通过相关处理对接收信号进行带宽的压缩,将其恢复成窄带信号。对于 干扰信号而言,由于与扩频信号不相关,所以会被扩展到很宽的频带上,使之进 入信号带宽内的干扰功率大幅下降,即增加了相关器输出端的信号/干扰比。因 此扩频系统对大多数人为干扰都具有很强的抵抗能力。 2

无线通信系统实验实验报告

无线通信系统实验实验 报告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无线通信系统(图像传输)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无线通信(图像传输)收发系统的工作原理; 2、了解各电路模块在系统中的作用。 二、实验内容 a)测试发射机的工作状态; b)测试接收机的工作状态; c)测试图像传输系统的工作状态; d)通过改变系统内部连接方式造成对图像信号质量的影响来了解各电路模块 的作用。 二、无线图像传输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发射设备和接收设备是通信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将已调波经过某些处理(如放大、变频)之后,送给天馈系统,发向对方或转发中继站;接收系统再将空间传播的信号通过天线接收进来,经过某些处理(如放大、变频)之后,送到后级进行解调、编码等。还原出基带信息送给用户终端。为了使发射系统和接收系统同时工作,并且了解各电路模块在系统中的作用,通过实验箱中的天线模块和摄像头及显示器,使得发射和接收系统自闭环,通过图像质量来验证通信系统的工作状态,及各个电路模块的作用和连接变化时对通信或图像质量的影响。 以原理框图为例,简单介绍一下各部分的功能与作用。摄像头采集的信号送入调制器进频率调制,再经过一次变频后、滤波(滤去变频产生的谐波、杂波等)、放大、通过天线发射出去。经过空间传播,接收天线将信号接收进来,再

经过低噪声放大、滤波(滤去空间同时接收到的其它杂波)、下变频到480MHz,再经中频滤波,滤去谐波和杂波、经视频解调器,解调后输出到显示器还原图像信号。 三、实验仪器 信号源、频谱分析仪等。 四、测试方法与实验步骤 (一)发射机测试 图1原理框图 基带信号送入调制器,进行调制(调幅或调频等调制),调制后根据频率要求进行上变频,变换到所需微波频率,并应有一定带宽,然后功率放大,通过天线发射或其它方式传播。每次变频后,会相应产生谐波和杂波,一般变频后加响应频段的滤波器,以滤除谐波和杂波。保证发射信号的质量或频率稳定度。另外调制器或变频器本振信号的稳定度也直接影响发射信号的好坏,因而,对本振信号的质量也有严格的要求。频率稳定度是指: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频率准确度变化的最大值。变频器所需的本振源根据需要可选用VCO、DRO、PLL等。 a)测试发射系统功率:按照图2连接电路。 图 2 发射机框图 设信号源频率为480MHz,信号源输出功率为0dBm。测试发射机输出功率;再逐渐增加信号输入功率,观察发射机输出功率直至达到饱和。 b) 测试发射频率稳定度:以上连接不变,设定信号源频率为480MHz,信号源输出功率仍为0dBm。通过频谱分析仪观察射频输出信号的相位噪声,分别设置频谱分析仪SPAN为1MHz 和100KHz,可分别观察到偏离载频100KHz和10KHz的单边带相位噪声谱密度,判断发射信号的短期频率稳定度。 图3 测试方框图

移动通信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移动通信技术课程设计报告LTE移动通信网络规划 系别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提交日期 2017年12月18日

目录 摘要 (3) 第一章绪论 (4) 第二章天馈系统调整 (6) 2.1 天馈系统概述 (6) 2.2 分类 (7) 2.3 影响天馈系统性能的原因分析 (8) 第三章基站调测 (9) 3.1 基站的构成及功能 (9) 3.2 基站选择 (13) 3.3 天线选择 (13) 课程设计总结 (14) 参考资料 (15)

摘要 随着4G移动通信技术日渐商业化,有关4G网络的研究、设计、部署也逐步提上日程。对于运营企业来说,一方面要部署多种无线设备,考虑覆盖等问题;另一方面,后期应用也对无线网络的优化提出了挑战,因为3g网络(特别是TS- SCDMA)尚没有完全成熟情况下,部署4g宽带无线通信系统。在无线网络搭建之前的规划、与之后的优化和管理,是无线网络真正可用的润滑剂。 LTE移动通信网络设计对宽带移动通信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其中考虑与多媒体业务相关的网络设计是其中的重点和难点。针对LTE网络的设计要求,运用移动通信基本理论知识,分析网络需求。 我将用相关的理论知识对我校校园环境和用户情况加以分析,设计出基站的分布和资源的配置。

第一章绪论 移动通信是通信双方有一方或两方处于运动中的通信。包括陆、海、空移动通信。采用的频段遍及低频、中频、高频、甚高频和特高频。移动通信系统由移动台、基台、移动交换局组成。若要同某移动台通信,移动交换局通过各基台向全网发出呼叫,被叫台收到后发出应答信号,移动交换局收到应答后分配一个信道给该移动台并从此话路信道中传送一信令使其振铃。 移动通信(Mobile communication) 是移动体之间的通信,或移动体与固定体之间的通信。移动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汽车、火车、轮船、收音机等在移动状态中的物体。移动通信由两部分组成:空间系统;地面系统:卫星移动无线电台和天线;关口站、基站。 移动通信系统从20世纪80年代诞生以来,到2020年将大体经过5代的发展历程,而且到2010年,将从第3代过渡到第4代(4G)。到4G ,除蜂窝电话系统外,宽带无线接入系统、毫米波LAN 、智能传输系统(ITS)和同温层平台(HAPS)系统将投入使用。未来几代移动通信系统最明显的趋势是要求高数据速率、高机动性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