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终板在脊柱椎间植骨融合手术中的作用

终板在脊柱椎间植骨融合手术中的作用

终板在脊柱椎间植骨融合手术中的作用
终板在脊柱椎间植骨融合手术中的作用

?论 著?

终板在脊柱椎间植骨融合手术中的作用

焦文仓 任先军 周 跃

摘 要 目的:研究椎体终板在脊柱椎间植骨融合中的作用。方法:健康成年犬为实验动物,用自身对照,随机在

L 4、5和L 6、7制成保留终板(实验组)和不保留终板(对照组)的脊柱前路椎间植骨融合模型,比较术后4、

8、12周植骨间隙抗扭转的情况;用未手术之腰椎间隙制成保留终板和不保留终板的植骨模型,比较其抗压性能。结果:(1)抗压实验:引起保留终板间隙出现1mm 位移的应力显著>对照组(P <0.05)。(2)抗扭转实验:4周时实验组抗扭转强度<对照组;8周时两组趋于相等;12周时两组完全一致。结论:(1)保留终板椎间融合的抗压强度明显优于不保留终板者。(2)保留终板椎间植骨融合早期的骨愈合强度<未保留终板者,但手术稍后阶段,两组骨愈合强度趋于相同。

关键词 终板; 脊柱前路融合; 植骨愈合; 生物力学

中图分类号 R6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8478(2002)08-0762-04

The Signif icance of E ndplate on the Procedure of Anterior lnterbod y Spinal Fusion ∥JIA O Wen 2cang ,R EN Xian 2jun ,ZHOU Y ue.Depart ment of Orthopaedics ,Xinqiao Hospital ,The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 niversity ,Chongqing 400037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significance of endplate on the surgery of anterior interbody spinal fusion.Methods :A group of 12healthy adult dogs were divided into 3groups with 4dogs in each group according to different postoperative period.Two procedures of anterior lumbar fusion with (group Ⅰ

)or without (group Ⅱ)endplate preserved were performed in two dif 2ferent lumbar disc s paces in every dog.Then the stiffness of axial torsion of the grafts applying two different techniques were compared.The characteristics of axial com pression of two artificial surgical models in vitro were also com pared.Results :1.The stress causing the space of 1mm migration in group Ⅰis greater than that in group Ⅱ(P <0.05).2.The biomechanical strength of axial torsion of the functional s pinal units after 4weeks in group Ⅱis greater than that in group Ⅰ(P <0.05)un 2der different twisting angles.But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8weeks.In 12weeks after surgery ,the torques in different angles and the maximal torque of group Ⅰwere almost the same as those of group Ⅱ.Conclu 2sion :1.The stiffness of anti 2compression of group Ⅰis greater than that of group Ⅱ(P <0.05).2.In early period after the fu 2sion with endplate preserved ,the stiffness of fusion unit i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procedure without endplate presesved ,but the quality of grafts healing concerning two methods is equal in longer post 2operative time.We think the anterior s pinal fusion with endplate preserved is better than that without end plate preserved.

K ey w ords Endplate ; Anterior spinal fusion ; Bone graft healing ; Biomechanics

作者单位: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骨科,重庆市 400037

作者简介:焦文仓(19672),男,河南省林州市人,主治医师、博士生在

读。主研方向:脊柱外科。电话:(023)68755608 E 2mail :rock 2

yjiao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95936536.html,

脊柱前路椎间植骨融合目前被广泛用来治疗椎间盘退行性改变、脊柱外伤等病患,但术后融合节段高度的丢失仍是较难解决的并发症之一1。近年来,有作者提出2~4,术中椎体终板的保留可使植骨间隙达到较好的生物力学强度,能有效防止术后植骨块的

沉陷,从而更好地维持融合椎间隙的高度,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并减少后凸畸形的发生。但保留终板的前路融合手术,究竟能否影响植骨块的愈合?国内外尚未见翔实的的实验研究报道。

本实验应用生物力学的方法,对犬保留和不保留终板的腰椎前路椎间植骨融合的植骨愈合情况进行了比较,旨在研究保留终板对脊柱前路植骨愈合的影响,同时验证保留终板的融合手术是否有较好的抗压性能,以求为临床上融合手术方法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与分组

健康成年犬15只,雌雄不限,体重11.8±0.9kg。按手术后4、8、12周三个时相点分为3组,L4、5和L6、7定为实验椎。动物分组:实验组—保留终板的前路腰椎融合,对照组—不保留终板的前路腰椎融合。随机选择融合间隙,以消除不同间隙可能造成的生物学和生物力学的差异。

1.2 动物模型的制备

戊巴比妥钠静脉麻醉,腰椎前外侧入路经腹膜外显示腰椎椎体前方结构。切开L4、5及L6、7椎间隙前纤维环,椎体撑开器撑开椎间隙,清除椎间盘及软骨板,保留终板椎间隙用磨钻打磨终板至点状渗血,不保留终板组彻底切除终板。取全层髂骨,修整植骨块使之成为略高于自然椎间隙2mm的三面皮质骨,植入植骨块,关闭伤口,手术中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1.3 标本的测定

动物处死后,取出新鲜FSU节段,彻底去除椎体附件,仅剩椎体及椎间盘结构,-20℃保存备用,测试前取出,室温下自然解冻,用自凝牙托粉加长其高度,便于夹具固定标本。1.3.1 抗压实验

切开L1、2椎间隙刮除软骨板,放入适当大小的有机玻璃块,制成保留终板植骨(实验组)的模型;切除L2、3椎间隙上、下终板结构,放入有机玻璃块,制成不保留终板植骨(对照组)的模型。每组8例,共16例。测定标本的抗压强度,记录每个标本的应力—位移直线。

1.3.2 抗扭转实验

用特制夹具固定标本于YEZ2Z旋转试验平台上,通过手控扭转角度,记录不同角度时的应变值。所有标本均行破坏性测定,扭转直至出现最大应变。

1.4 用SPSS统计软件对抗扭转和抗压实验所测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

2 结 果

2.1 抗压实验

每一标本测定后得到一个位移—应力直线,每组标本直线的斜率平均后得到实验组和对照组植骨模型标本的位移—应力直线。实验组和对照组位移1mm时的应力分别为(150. 92±22.26)、(117.21±31.88)N(x±s),两组差异显著(P< 0.05)。

2.2 抗扭转实验

扭矩(N?mm)=微应变(单位:με)/325×1000,正常腰椎标本的平均最大扭矩角度为23°,最大扭矩为(599±109.3)N?mm(x±s)(见图1)

图1 4周抗扭转试验角度—扭矩曲线

取两组4周标本6°、12°、18°、24°时的扭矩及最大扭矩(见表1)分别作t检验,P值均<0.05,两组之间有差异,对照组的扭矩均大于实验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最大扭转角度分别为27.3°和26°,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和正常腰椎相比(5°、10°、15°、19°),总体而言,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与正常腰椎的扭矩无统计学差异,但在各扭转角度下两组的扭矩均小于正常腰椎,两组最大扭转角度均大于正常腰椎,但无统计学意义。

8周时取5°、10°、15°、20°时的扭矩及最大扭矩(见表2,图2)。分别作t检验,总体而言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和对照组最大扭转角度均为24.3°。和正常腰椎相比(5°、10°、15°、19°),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与正常腰椎的扭矩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最大扭矩大于正常腰椎(P<0.05),实验组最大扭矩大于正常腰椎但无统计学意义,最大扭转角度两组与正常腰椎无差异。

表1 4周不同角度时实验组和对照组扭矩(x±s)

扭转角度

6°12°18°24°

最大扭矩实验组88.5±11.0236.9±24.7428.5±21.9565.3±24.3612.3±64.1对照组129.2±10.4354.7±36.2544.6±35.2718.5±62.6746.2±75.5

表2 8周不同角度时实验组和对照组扭矩(x±s)

扭转角度

5°10°15°20°

最大扭矩实验组131.5±21.2322.7±65.7510.8±72.6649.3±59.8722.3±70.1对照组177.7±19.5408.5±60.4597.7±80.3760.0±66.7852.5±12.0

表3 12周不同角度时实验组和对照组扭矩(x ±s )

扭 转 角 度

8°12°16°最大扭矩

实验组152.8±3.5345.6±1.8554.9±22.3706.7±12.8820.1±109.3对照组

176.2±16.7

390.8±33.8

580.8±17.5

715.4±50.7

820.0±86.2

12周时两组4°、8°、12°、16°时的扭矩及最大扭矩(见表3,图3)。均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和对照组最大扭转角度分别为20°和19.8°,两者之间无差别。和正常腰椎相比(5°、10°、15°、19°及最大扭矩),总体而言,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扭矩均大于正

常腰椎(P <0.05),最大扭转角度两组与正常腰椎无统计学差距,但均小于正常腰椎

图2 8周抗扭转试验角度—

扭矩曲线

图3 12周抗扭转试验角度—扭矩曲线

3 讨 论

脊柱前路融合的根本目标有:(1)在融合间隙达到坚固的骨性融合。植骨不愈合势必造成融合节段的不稳定,从而使异常活动增加而引起临床症状,同时,植骨间隙的不愈合会引起植骨块逐渐被吸收,从而导致椎间隙的狭窄,对神经根和脊髓产生压迫,出

现临床症状。(2)尽可能的撑开并维持椎间隙的高度,使植骨块向椎体的沉陷减至最低。阻止植骨块沉陷可减少渐进性的脊柱变形、提高负荷的分享和提高融合的成功率3。

椎体终板在椎体抗压性能方面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标本处理、测试方法不同,报道的椎体终板在

椎体中分享的负荷大小有所不同。Y oganandan 等5

在孤立的胸腰椎标本上,去掉皮质外壳后,检查其对轴向负荷的抵抗力,实验表明皮质的负荷抵抗力在男性占(29%~54%),女性占35.2%(22%~44%)。在老年人和骨质疏松患者,终板在椎体分担的负荷更多,甚至可达到74%。

传统的脊柱前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手术方式除Smith Robinson 手术外,都牵涉到全部或大部分椎体终板结构的破坏。近年来,国内外有学者提出2~4,保留椎体终板和正确选择植骨块是达到自体椎间融合理想生物力学强度的基础。椎体最大的强度存在于椎体终板,在椎体的中心,是很稀疏的松质骨结构,它的负荷承受能力远低于椎体终板。因而在处理植骨间隙时椎体终板的保留非常重要。

作者在实验中采用正常腰椎椎体标本模拟脊柱前融合的手术模型,比较了引起保留终板组和不保留终板组植骨间隙1mm 位移的应力大小,两组差异显著(P <0.05),保留终板组大于不保留终板组,证实了终板在防止植骨块下陷、维持椎间高度方面的重要作用。

生物力学性能是评价植骨愈合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作者在生物力学测定前,彻底去除了标本前后纵韧带、附着的肌肉、椎间小关节及椎弓根等除椎体和椎间结构以外的所有附属结构,较好地剔除了一些干扰因素,如椎间小关节、椎间韧带等,比较真实地反映了植骨块的愈合质量,因而其测定的扭矩相对较小、扭转角度相对较大6。其结果表明,实验组早期植骨愈合的强度小于对照组,8周时,两组渐无显著差异,12周时两组骨愈合强度基本相同。作者分析,保留终板以后,尽管早期植骨界面的血管化不够充分,但终板特殊的层状多孔结构和较大的通透性仍可在椎体———植骨块界面提供良好的血供基床,从而保证了骨愈合的进程。另外,不保留终板的椎间融合手术椎间隙的不稳定也有可能影响了植骨块的愈合,从而使之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其血供较好的有利条件。研究表明,椎体松质骨仅有较小的抗压强度,在压应力的作用下,坚强的植骨块容易沉陷入椎体松质骨内,

这样会在植骨块—松质骨界面产生“活塞现象”

(Pos 2

toning),机体活动时,在植骨块和受骨区之间产生相对的位移,这种活动的增加势必会对新形成的骨痂产生影响,从而影响了植骨块的融合3。

同时,作者还观察到,与正常FSU相比,融合节段的抗扭转性能在术后4周时差于正常FSU(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8周时融合节段的抗扭转性能已超过正常FSU(总体而言无统计学差异),术后12周时优于正常FSU(P<0.05)。这可能是由于测定标本仅包含椎体及椎间盘结构,同时手术中有相当部分的纤维环结构破坏,术后4周时融合质量尚差,因而其生物力学性能较差,而8周和12周时间隙已部分或完全融合,其生物力学性能则优于正常FSU,表明手术间隙融合后其稳定性要优于正常FSU。

保留终板的前路椎间植骨融合的抗压强度优于不保留终板者,尽管保留终板椎间植骨融合早期的骨愈合强度小于不保留终板者,但术后稍长阶段,两组骨愈合强度趋于相同。总体来说,与不保留终板的脊柱前路融合手术相比,保留终板手术有一定的优越性。参考文献:

〔1〕 Barrick WT,Schofferman JA,Reynolds JB.Anterior lumbar fusion improves discogenic pain at levels of prior posterolat2

eral fusionJ.S pine,2000,25(7):853~857.

〔2〕 Emery SE,Bolesta MJ,Banks MA.Robinson anterior cervi2 cal fusion:Comparison of the standard and modified tech2

niquesJ.S pine,1994,19:660~663.

〔3〕 K ozak JA,Heilman AE,O’Brien J P.Anterior lumbar fusion options.Technique and graft materials J.Clin Ortho p,

1994,(300):45~51.

〔4〕 任先军,梅芳瑞,孙玉华,等.颈前路融合保留终板的实验研究J.中华创伤杂志,1998,14(Suppl):49~51.〔5〕 Y oganandan N,Myklebust J,Cusick J.Functional biomech2 nics of the thoracolumbar vertebral cortex J.clinical

Biomechanics,1988,3:11~18.

〔6〕 K anayama M,Cunningham,BW,Sefter,J C et al.Does spinal instrumentation influence the process of posterioro2 lateral spinal fusion?An in vivo animal model J.s pine,

1999,24(11):1058~1065.

(收稿:2001210230 修回:2002201222)

?消 息?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创刊

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自2002年起《中国创伤骨科杂志》更名为《中华创伤骨科杂志》,国内外公开发行,统一刊号为CN4421568/R。本刊将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平时与战时相结合的方针,及时、充分反映我国创伤骨科领域临床与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和国际最新动态,促进国内外同行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本刊以骨科、创伤外科临床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以临床工作为主,着重报道创伤骨科专业的临床研究论著,介绍新理论、新技术和新进展,同时兼顾创伤骨科基础研究与研究生培训,报道最新的研究成果,关注临床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开展学术讨论。栏目设置:院士论坛、专家论坛、述评、临床论著(四肢骨、关节、神经、血管、肌肉肌腱、皮肤软组织创伤,脊柱脊髓创伤、骨盆创伤、多发伤、显微外科及手外科等)、基础研究(应用解剖、生物力学、组织工程等)、研究生园地、综述、创骨教程、讲座、临床经验、研究简报、病例报告、名人名家、创骨小辞典、学术争鸣等。

本刊为季刊,国际标准大16开本,每期80页,每册定价9.80元,全年39.20元,暂由本刊编辑部发行。邮购地址:广州市广州大道北1838号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辑部; 邮政编码:510515;

电话/传真:020*********; E2mail:cjot@https://www.wendangku.net/doc/795936536.html,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辑部

脊柱融合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第十章脊柱融合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脊柱外科 邱勇 脊柱融合术是指以病椎为中心,从病损区上位的正常脊椎到下位的正常脊椎做植骨术,使多个脊柱节段发生骨性融合,形成一个力学整体,从而达到治疗脊柱疾患、消除疼痛、控制畸形发展、重建脊柱稳定性及保护脊髓神经的目的。 第一节脊柱融合的历史回顾 脊柱融合术的历史可追溯到1911年,Albee用脊柱融合术治疗脊柱结核,以达到阻止结核感染播散的目的,同年,Hibbs亦用脊柱融合术控制脊柱侧凸患者畸形的发展。Albee和Hibbs的开拓性研究取得成功后,脊柱融合术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脊柱畸形和其他脊柱疾患,如脊柱侧凸、后凸,脊柱骨折、脱位,脊柱滑脱及椎间盘疾病。 在脊柱融合的适应证扩大的同时,融合技术、手术入路、术中监测及植骨材料亦不断发展。1932年,Capener首先采用前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1934年,Ito描述了旁正中腹膜后入路及前路脊髓减压植骨融合的方法。1946年Jaslow首次报道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LIF),Cloward促进了PLIF的发展。1968年,Hoover提出用环形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Kim报道采用环形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融合率由70%提高到88%。 20世纪40年代起,脊柱内固定开始蓬勃发展。Toumey应用关节突螺钉和融合术治疗腰椎疾患;Straub 将棘突钢板用于腰骶部融合;Harrington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研制了Harrington系统,提高了脊柱畸形的矫正能力和脊柱融合的成功率;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是脊柱外科发展史上的另一个里程碑。 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体间融合,可防止植骨块的移位,但仍未解决植骨块的塌陷及椎间高度的丢失等问题,因此,椎间融合器(Cage)便应运而生了。Cage的雏形来源于Bagby设计的不锈钢篮子内填自体松质骨,用于融合马的颈椎。其后,许多学者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发展出多种Cage。目前,Cage 尚缺乏可靠的远期随访资料,大多数资料认为其疗效是满意的,也有资料显示了高并发症发生率和可疑疗效,如Elias等报道的一组67例病人中,15%的病例术后1年仍有腰痛,2例因Cage移位而需取出,假关节发生率为18%。 第二节脊柱融合的生物力学 脊柱融合术的位置可在脊柱的前方、后方或侧方。植骨越接近脊柱的运动中心或重力传导线,融合效果越好。 脊柱的各运动节段的中心多位于椎间盘内,脊柱发生运动时,接近运动中心的质点位移很小,远离运动中心的质点位移较大。植骨区受运动影响越小,越有利于骨融合,因此,椎体间植骨的融合效果最好。人体处于站立位时,身体重力线通过脊柱的前方,通过骶棘肌和臀肌收缩来对抗重力维持站立姿势,使重力在脊柱的传导主要经过椎体和椎间盘,而椎体间植骨是处于重力传导线上的,故融合效果最好。近年来,许多作者报道了后路椎体间融合(PLIF)的临床疗效,一致认为PLIF是一种生物力学健全且稳定的手术,因为植骨块置于相应承载椎体融合的最佳位置,可撑开椎间隙,从而保持了纤维环及后纵韧带结构的张力,这种撑开有助于增加椎间孔高度而使狭窄的椎间孔减压。 植骨块的融合还受应力刺激的影响:若融合区处在压应力下,则融合块将更为坚强;若融合区受到张 99

腰椎融合术常用术式有哪些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腰椎融合术常用术式有哪些 导语:肯定有很多人没有听过腰椎融合术是什么,具体有哪些效果。其实,看到腰椎两个字,我们就应该明白它是为了治疗腰椎的。一个人的腰椎具有支撑 肯定有很多人没有听过腰椎融合术是什么,具体有哪些效果。其实,看到腰椎两个字,我们就应该明白它是为了治疗腰椎的。一个人的腰椎具有支撑整个上半身的作用,腰椎发生问题,肯定会导致身体出现故障。那么,腰椎融合常用术式有哪些呢,下面进行了介绍。 腰椎融合常用术式及其特征 腰椎融合技术多种多样,根据融合部位不同大体上分为3类:后侧融合术、后外侧融合术和椎体间融合术。 1.腰椎后侧融合术:后侧融合术是由Hibbs于1911年首次报道,所以又称为Hibbs融合术,是双侧椎板和关节突间的融合术,其适应证非常局限,只能在椎板保持完整的情况下方可应用。现在很少使用,已经基本上被淘汰。 2.腰椎后外侧融合术(Posterolateral lumbar fusion,PLF):即横突间融合术,与Hibbs融合术相比,PLF适应证较广泛,曾一度作为腰椎融合的标准术式,但是其存在创伤大、椎旁肌肉损伤严重、不能有效恢复椎间隙高度和腰椎生理曲度、不能进行腰椎滑脱复位、不能有效恢复腰椎前柱的支撑功能、植骨床处理困难、需要植骨量多、融合率低、融合强度低和对植骨融合评价较困难等严重缺陷。 3.腰椎椎体间融合术(lumbar interbody fusion,LIF):LIF是20世纪50年代Cloward首先报道。可以有效地恢复腰椎的前柱支撑功能和重建腰椎生理曲度,所以更加符合腰椎的生理功能。和其他融合技术相比,其植骨面积显著大,融合率明显增高,融合强度也显著提高,同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脊柱融合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综述 脊柱融合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董智勇,邝冠明,郑召民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510080广州市)中图分类号:R68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06X(2006)-02-0158-03 随着对脊柱融合机理及其并发症的进一步认识以及研究逐渐深入,动物模型在脊柱外科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近年,骨组织工程和基因治疗受到了极大的关注,脊柱融合实验动物模型在评价这些新兴技术方面的作用日益显著,为相关的基础与临床前期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现就有关内容做一综述。 1实验动物模型的优势 融合手术已成为脊柱外科领域的一种常规治疗手段,但是其存在的大量问题尚未解决,如自体骨来源有限、取骨区并发症、假关节形成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这些研究按研究对象不同可以分为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研究。临床研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通常在实验中存在很多非控制性因素,干扰实验因素对研究结果的作用,产生偏倚[1]。动物模型可以很好地克服上述缺点,有效地控制非实验因素,保留实验因素,进行随机可控的对照研究。实验动物一般采用相同的动物种类,取自同一饲养环境,并对年龄、性别、体重等影响研究结果的因素进行控制,个体间的差异较小。研究者可以有效地控制外科技术,保持局部环境的一致性,能够准确评价疗效的改变。 另外,动物实验还可以通过组织学方法对实验中取得的生物学结果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并且可以通过破坏性的生物力学实验评估其机械完整性,而上述评价方法均无法在人体实施。目前基因治疗还处在起始阶段,人们对其安全性尚无法进行有效的评估,因而不适合直接应用于人体,需要进行动物实验评价并改进其生物安全性[2]。 2实验动物模型的分类 实验动物广泛应用于脊柱融合的各个领域。研究者用其评价新型的骨移植材料;选择不同的骨移植部位,评价内固定器械和外科技术的改进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比较不同的生长因子和基因治疗的优缺点以及临床应用前景。因此,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是实验设计中最重要和确保实验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 根据研究的目的不同,实验动物模型主要分为两类:生物力学模型和生物学模型。生物力学模型是研究脊柱的生物力学情况或脊柱器械的应用情况,宜选择较大的实验动物,因为大动物脊柱的骨性解剖结构与人类相近,获得的数据更加可靠、实用。生物学模型主要用来研究脊柱融合的生物愈合过程和愈合机制,利用较多数量的较小动物模型可以获得大量的数据,比用较少数量的大动物所获得的少量实验数据更有价值。 3常用的实验动物模型 研究者采用了多种不同的实验动物模型来进行脊柱融合的研究。不同融合部位所采用的实验动物模型也各不相同。下面分述目前常用的实验动物模型及其在脊柱融合发展中的作用。 3.1前路融合动物模型 3.1.1颈、胸椎前路融合动物模型山羊是颈椎前路椎间融合研究中最理想的实验动物。山羊具有头部直立、颈椎垂直负重等特点,脊柱融合的生物力学环境与人体相似,而且山羊的椎间盘和椎体的大小也与人类似,能够有效地比较植入物在人体的情况。人们利用山羊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如检测各种生长因子对融合的作用、比较不同的骨移植材料以及不同的椎间融合器械在促进脊柱融合方面的作用。Zdeblick等[3]比较了rhBMP-2与自体骨在山羊颈椎前路减压融合中的作用效果,结果显示rhBMP-2组的融合率要明显优于自体骨组及羟基磷灰石组,为生长因子在颈椎前路融合的应用提供了实验基础。Kandziora等[4]应用这一模型评价联合应用IGF-1、IGF-β1促进融合的生物学效应。Takahashi等[5]及Sachs等的研究小组也分别采用该动物模型进行了rhBMP-2及rhBMP-7促进颈椎前路融合的实验研究,得出了积极的结论。上述研究促进了颈椎前路融合的发展,并且有效地验证了山羊动物模型在颈椎前路融合研究中的作用,对后继研究者具有指导意义。 胸椎前路融合中常用的实验动物为绵羊。Cunningham等[6]将12只绵羊分别在T5/6、T7/8、T9/10应用胸腔镜技术进行融合,移植材料分别采用BAK、自体骨、BAK加自体骨、以及BAK加rhOP-1。术后4个月观察结果,BAK加rhOP-1组的融合率最高。作者认为在椎间融合中rhOP-1可以取代自体骨移植,有效避免了供骨区并发症。 3.1.2腰椎前路融合动物模型人们利用多种动物进行了腰椎前路融合的实验研究。Muschik等[7]将24只兔随机分为3组,椎间分别注入不同剂量的牛BMP,研究BMP-2在前路椎间融合中的作用,取得了极好的实验结果。作者认为该动物模型可以有效地应用于相关的实验研究。但兔的椎间隙较小,椎间植入困难,限制了其进一步应用。Sandhu等[8]认为绵羊是一种能够有效控制的动物模型,他们利用绵羊进行的研 第一作者简介:男(1975-),在读硕士,研究方向:脊柱外科、骨组织工程 电话:(020)87332200E-mail:zhiyongzsy@163.com

微创脊柱外科——腰椎椎间融合的微创技术讲解

腰椎椎间融合的微创技术 脊柱融合术用于治疗比如感染、创伤、畸形、退变以及脊柱肿瘤切除后等各类疾病,已有近一个世纪了。典型的融合术是后路、后外侧及前路椎间融合。传统观念认为,此类手术要获得足够的显露需要开放的手术入路,然而,伴随外科解剖学理解的增强的新技术的到来,使得微创技术得以发展。 一些常用于的腰椎间融合的脊柱外科微创技术被提出。后路主要包括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TLIF),而前路主要是腹膜后及经腹膜的椎间融合(ALIF)术;其它还有近来被提出的极外侧椎间融合术(XLIF)及轴向腰椎间融合术(AxiaLIF)。接下来讨论每种手术的历史回顾、手术适应证、简要概述及手术技术。 历史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Capener及其同事首次描述了腰椎间融合术。最初是用前路方法来治疗腰椎滑脱,即ALIF,行椎间盘完全切除、峡部复位,并用尸体骨及辅助自体骨移植。后来到来五十年代,Cloward描述了一种经后路椎板切除的椎间融合术,即PLIF。最初PLIF程序设计是保留腰椎小关节、神经根需后拉以允许有充分空间行椎间盘切除及椎间植骨或安装cage。为降低神经根损伤及刺激的危险,并提高椎间盘的可视化,TLIF方法出现了。随后的几年中,极外侧/经腰大肌入路的XLIF方法被报导了,这一技术是经腹膜后脂肪及腰大肌的外侧入路抵及腰椎。从理论上说,该方法避免了前路腹膜后及经腹膜入路的潜在并发症,因而避开了传统ALIF入路可能会遇到的大血管。最近,通过骶前间隙的经皮至腰骶椎前的入路已被描述。 手术适应证 腰椎间融合微创手术的适应证与开放手术相似。尽管适应证在不同医生及不同患者间有轻微变化,但是大多情况下,决定行椎间融合术需明确有术前节段性不稳、畸形引起的椎管狭窄在减压后可致畸形进行性加重、可致医源性失稳的广泛减压以及有可能椎间盘突出复发的患者。 手术技巧 经椎间孔腰椎融合术(TLIF) 概述及优缺点 TLIF技术最开始是由Blume及Rojas提出,然后由Harms等推广,它是对Cloward最先描述的PLIF技术的改进。TLIF技术是单侧入路经椎间孔至椎间隙,这就赋予了它很多理论上的优点。首先,它使用常用的后侧入路,该技术为大多脊柱外科医生所熟知,TLIF进入后侧结构及椎间隙,可获得环形融合。其次,保留对侧小关节及后侧椎板弓,特别是在使用微创技术时,这在理论上降低了相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