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任保平《微观经济学》习题详解(第12章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任保平《微观经济学》习题详解(第12章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任保平《微观经济学》习题详解(第12章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任保平《微观经济学》习题详解(第12章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任保平《微观经济学》

第十二章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之间的差别是什么?分别在什么情况下适用?

答:(1)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的差别

①局部均衡是指不考虑所分析的商品市场或经济体系内某一局部以外因素的影响时,这一局部所达到的均衡状态。它是经济体系中单独一个消费者、一个商品市场或要素市场、一家厂商或一个行业的均衡状态。局部均衡分析即只考虑这个局部本身所包含的各因素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最终如何达到均衡状态。

一般均衡是指在一个经济体系中,所有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的状态。一般均衡分析从微观经济主体行为的角度出发,考察每一种产品和每一个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状态所需具备的条件和相应的均衡价格以及均衡供销量应有的量值。根据一般均衡分析,某种商品的价格不仅取决于它本身的供给和需求状况,而且还受到其他商品的价格和供求状况的影响。因此,某种商品的价格和供求均衡,只有在所有商品的价格和供求都同时达到均衡时,才能实现。

②局部均衡模型在一定的合理假设下,不但可以达到说明问题的目的,而且可使问题简单化、明了化。特别是当把所研究的变量限于两个经济因素时,可以借助数、表、图进行综合分析,收到较好的效果。

一般均衡模型相对局部均衡而言,更为复杂,但是能更全面的考察经济现象,对影响该经济现象的因素,以及那些因素如何影响经济现象能够有更深刻的领会。一般均衡分析建立在局部均衡分析的基础之上,考虑不同市场的相互依存关系。

(2)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分析适用的情况

局部均衡适用于经济体系局部以内的均衡分析;一般均衡分析适用于整个经济体系的供求均衡分析。

2.一般均衡论的缺点是什么?为什么它很少具有实际意义?

答:(1)一般均衡论的缺点

一般均衡分析的核心结论即一般均衡的存在性问题。瓦尔拉斯最先认识到一般均衡问题的重要性,并证明了一般均衡的存在。瓦尔拉斯在其完全竞争市场的一般均衡理论体系中提出瓦尔拉斯定律,即: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体系中,在任何价格水平下,市场上对所有商品超额需求的总和为零。由该定律可以推出,经济体系中存在几个商品市场,若其中1

n 个商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那么,第n个市场也必然是均衡的。据此,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断言,基于局部均衡分析的一般均衡价格存在。

瓦尔拉斯关于一般均衡存在性的证明逻辑是错误的。但是,后来的西方经济学家利用集合论、拓扑学等数学方法,在相当严格的假定条件下证明:一般均衡体系存在均衡解,而且,这种均衡可以处于稳定状态,并同时满足经济效率的要求。

一般均衡体系只有在极其苛刻的假设条件下才存在均衡解,这些假设条件有:任何厂商都不存在规模报酬递增;每一种商品的生产至少必须使用一种原始生产要素;任何消费者所提供的原始生产要素都不得大于它的初始存量;每个消费者都可以提供所有的原始生产要

素;每个消费者的序数效用函数都是连续的;消费者的欲望是无限的;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等等。总之,在一定的假设条件全部得到满足时,一般均衡体系就有均衡解存在。而且均衡可以处于稳定的状态,以及均衡同时是满足帕累托最优条件的。

(2)很少具有实际意义的原因

一般均衡存在性的证明要依赖及其严格的条件,如完全竞争市场假设、回避规模报酬递增的假设、拍卖人的假设等,这些假设条件在现实经济中根本不存在,因此一般均衡论严重脱离了现实,很少具有实际意义。

3.瓦尔拉斯是如何解决一般均衡存在性问题的?其主要不足之处何在?

答:(1)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存在性分析

瓦尔拉斯首创了一般均衡理论体系。他认为经济社会是由相互联系的各个局部组成的体系,当消费者偏好、要素供给和生产函数为已知时,就能从数学上论证所有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可以同时达到均衡状态,即整个经济可以处于一般均衡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所有商品和要素的价格和数量都有确定的量值,均衡条件是消费者的效用极大化和生产者的利润极大化,所有市场的供需总量相等。

简单的瓦尔拉斯一般均衡模型由四个方程组来表示:商品需求方程组、要素需求方程组(要素供求相等方程)、厂商供给方程组(商品价格与生产成本相等方程)和要素供给方程组。由于模型假设要素收入等于产品价值,故此四个方程组中必定有一个方程不是独立的。通过令任一商品为货币商品并以此货币商品定义其他商品和要素的价格,便可使模型的未知数数目与相互独立的方程式数目相等,从而满足方程组即模型有解的必要条件。

关于一般均衡的实现,瓦尔拉斯采用的是“试错法”。即在市场中存在一个自由拍卖人,其任务就是寻找并确定能与市场供求一致的均衡价格。他寻找均衡价格的方法就是:首先它随意报出一组价格,经济当事人根据该价格申报自己的供给和需求,如果所有市场供求均达到一致,则将这个价格固定下来成为均衡价格;如果供求不一致,则拍卖人调整价格,报出另一组价格,即当某个市场的需求大于供给时就提高价格;反之则降低价格。这样就可以保证新的价格比原来的价格更加接近于均衡价格。如果新的价格仍然不能使所有市场达到均衡,则重复上面的过程,直到找到均衡价格为止。

(2)分析的不足之处

瓦尔拉斯关于一般均衡存在性的证明逻辑是错误的。他认为由于在所有市场的供给和需求都相等的均衡条件中,独立的方程数目和变量数目相等,因此一般均衡的存在是有保证的。事实上,方程数目和变量数目相等并不一定能够推导出方程的均衡解,更不能保证均衡解具有经济意义。

4.“由于契约曲线上的所有点都是有效率的,因此从社会的观点看它们都是同样理想的”,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答:不同意这种说法。理由如下:

(1)交换的契约曲线上的所有点表示两种产品在两个消费者之间的所有最优分配(即帕累托最优)状态的集合,此线也被称为交换的效率曲线。生产的契约曲线上的所有点表示两种要素在两个生产者之间的所有最优分配(即帕累托最优)状态的集合,此线也被称为效率曲线。可见,契约曲线上的所有点都是有效率的。

(2)但是对社会来说,契约曲线上的所有点未必都是理想的,因为帕累托最优的三个条件并不是对资源最优配置的完整描述,它没有考虑到收入分配问题。实际上,存在着无穷多个同时满足所有三个帕累托最优条件的经济状态,其中甚至可以包括收入分配的极端不平等情况,比如在交换契约曲线的两个端点上就是极端不平等状态,至少在这两点上,从社会角度看就不是理想状态。

因此,从社会的观点来看,契约线上的所有点不都是同样理想的。

5.什么是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和第二定理?

答:(1)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完全竞争市场经济的一般均衡是帕累托最优状态。如果

(),x p 是一个瓦尔拉斯均衡,则x 是帕累托有效的。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确保竞争市场会使贸易利益达到最大,即一组竞争市场所达到的均衡配置必定是帕累托有效配置。这样的配置不可能有任何其他合意的特征,但一定是有效的。

(2)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假设x *是一个帕累托有效配置,其中每个当事人对每种商品持有正的数量。假设偏好是凸的,连续的和单调的。则x *是初始禀赋i i w x *=的一个瓦尔

拉斯均衡。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意指分配与效率问题可分开来考虑。任何帕累托有效配置都能得到市场机制的支持。市场机制在分配上是中性的,不管商品或财富公平分配标准如何,都可利用竞争市场来获得这种市场机制。

价格在这种市场体制中起着两种作用。一是配置作用,即表明商品的相对稀缺性;一是分配作用,既确定不同的交易者购买各种商品的数量。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认为这两种作用可以区分开来,即可重新分配商品的赋有量来确定个人拥有多少财富,然后,再利用价格来表明商品的相对稀缺性。其政策含义是通过实行不同价格来进行收入再分配的做法实为无效的下策。

6.什么是帕累托最优?它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答:(1)帕累托最优是指当社会中的一些人的境况变好就必定要使另一些人的境况变坏时,该社会所处的一种理想状态。该理论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帕累托提出,因此得名。帕累托指出,在社会既定的收入分配条件下,如果对收入分配状况的某种改变使每个人的福利同时增加,则这种改变使社会福利状况改善;如果这种改变让每个人的福利都减少了,或者一部分人福利增加而另一部分人福利减少,则这种改变没有使社会福利状况改善。帕累托认为,最优状态应该是这样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任何对该状态的改变都不可能使一部分人的福利增加,而又不使另一部分人的福利减少,这种状态就是一个非常有效率的状态。

(2)帕累托最优需要满足的条件

①交换的最优状态:人们持有的既定收入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这些商品的价格比率。

②生产的最优状态:厂商在进行生产时,所有生产要素中任意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都相等。

③生产和交换的一般最优状态:所有产品中任意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这两种产品在生产中的边际转换率。如果所有的市场(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均是完全竞争的,则市场机制的最终作用将会使生产资源达到最优配置。在帕累托最优这种理想的状态下,有限的生产资源得到最有效率的配置,产量最高,产品的分配也使社会成员的总体福利最大。

7.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能够实现帕累托最优吗?

答: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能够实现帕累托最优。理由如下:

(1)帕累托最优状态是用于判断市场机制运行效率的一般标准。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指,在既定资源配置状态下,任意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其他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即不存在帕累托改进,则称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一个经济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必须满足三个必要条件:①任何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对于所有使用这两种商品的消费者来说都必须是相等的;②任何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对于任何使用这两种生产要素的生产者来说都必须是相等的;③任何两种商品对于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必须等于这两种商品对于生产者的边际转换率。

(2)完全竞争市场之所以能够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可以从满足帕累托最优状态的三个必要条件分别加以说明。

①从交换的最优条件来看,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单个消费者都是价格的接受者,每个消费者都会调整对商品的需求以满足X XY Y

P MRS P =从而实现效用最大化。既然各消费者都

是价格的接受者,那么各消费者购买任意两种商品的数量必使其边际替代率等于全体消费者所面对的共同的价格比率。因此,任何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对所有的消费者都相等。 ②从生产的最优条件来看,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单个生产者都是要素价格的接受者,每个生产者都会调整要素的需求以满足L LK K

P MRTS P =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既然各生产者都是要素价格的接受者,那么各生产者购买并使用的任意两种要素的数量必使其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全体生产者所面对的共同的要素价格比。因此,任何两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对所有生产者都相等。

③从生产和交换的最优条件来看,任何两种产品生产的边际转换率即为两种商品的边际成本之比,每一消费者对任何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其价格比。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任何产品的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因此,任何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它们的边际转换率。 综上所述,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帕累托最优的三个必要条件都可以得到满足。换而言之,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作用下,整个经济可以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这样的经济必定是最优效率的经济。

8.简述阿罗—德布鲁模型的基本思路。

答:(1)阿罗—德布鲁模型是在不确定性的条件下分析市场均衡的理论模型,最早由阿罗和德布鲁建立而得名,是对确定性条件下一般均衡理论的推广。阿罗—德布鲁模型指出,经济社会中可能出现许多种情况,不确定性的存在使得人们无法正确的预测实际出现的情况。

(2)模型的基本思路

阿罗和德布鲁在1954年对一般均衡的存在性进行了严格的数学证明。对一般均衡存在性的证明分为三步:第一步,介绍需求函数的性质;第二步,引入瓦尔拉斯定律;第三步,介绍一般均衡存在性的证明。

①需求函数的性质

需求函数的基本性质:如果效用函数()i u x 满足假定A ,则当价格向量0 p 时,消费者

的问题(221x y -=)便存在一个唯一解(),i i x ?p p e 。同时,(),i i x ?p p e 对于p 在定义域n +R 上

是连续的。

②引入瓦尔拉斯定律

瓦尔拉斯均衡:一个价格向量n *++∈p R ,若满足()0n z *=p ,则称该价格向量*p 为一个

瓦尔拉斯均衡。

第一,瓦尔拉斯均衡的内容是一个价格向量n *++∈p R 辑。在此价格下,各个市场的供求

都相等;第二,瓦尔拉斯均衡不是在超额需求在各个市场之间求和的基础上的均衡。前面在介绍瓦尔拉斯定律时,是对超额需求的价值在各个市场之间求和,价值可以求和,但实物不能在各个市场之间求和,因为不同的物品无法比较。因此,()0n z *=p 是指

(()()()120,0,,0n z z z ***=== p p p ,n *++∈p R ),即每一个市场都不存在超额需求,分别达

到供求均衡。从而,关于瓦尔拉斯均衡存在性的讨论,就是讨论是否存在一个价格向量n *++∈p R ,使每一个市场各自达到供求恰好相等。

③证明一般均衡存在性

如果超额需求函数()z p 满足下列三个条件:①()·z 在定义域n R ++

上是连续的;②对于所有的价格向量0 p ,都有()0z ?=p p ;(3)如果定义在n ++R 上的价格向量序列{}m p 收敛于声0p ≠,并且对于某些物品k ,一旦0k p =,那么,对于具有0k p '=的物品k ',在该市场上其相对应的超额需求的序列(){}0z p *=是没有上界的。则市场必然存在一个价格向量

0p * ,使得超额需求()

0z *=p 。通过数学证明,在n ++R 定义域上,只要超额需求是连续的,

且满足瓦尔拉斯定律,并且当价格趋近于零时某些物品的超额需求会无限上升,则必定存在瓦尔拉斯均衡,即一般均衡。

9.在一个两部门经济中,两种产品的生产函数为:0.50.5x K L =,0.50.54y K L =,两个消

费者的效用函数为:2A A A U x y =,2B B B U x y =。其中,A x 与A y 、B x 与B y 分别为两个消费者消

费的两种商品的数量,消费者为产品的生产提供生产要素,其初始的资源禀赋为:800A K =,100A L =,400B K =,200B L =。求完全竞争一般均衡中产品和要素的价格、每一部门的要素投入量和产量以及产品在消费者之间的分配状况。

解: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生产者选择的结果满足帕累托生产的最优条件:

X Y LK LK

MRT MRT = 由0.50.5x K L =有:0.50.50.5x L x x MP K L -=,0.50.5x 0.5x K x MP K L -=;

由0.50.54y K L =可得:0.50.52y L y y MP K L -=,0.50.52y K y y MP K L -=。则有:

0.50.50.50.50.50.5x x

x x x L LK x x K x x

K L K MP w MRT L r MP K L --==== 0.50.50.50.522y y y y y L LK y y K y y K L K MP w MRT

L r MP K L --==== 所以有:y x y x LK LK x y K K w MRT MRT L L r

====。 又因为1200A B x y K K K K K +==+=,300x y A B L L L L L +==+=。 则有:y x x x x y K K K K L L L L

==--。 解出:600x y K K ==,150x y L L ==。 从而可得300x =,1200y =。则4x x K K L L

==。 在商品市场上,由消费者A 、B 的效用函数可得: 222A A

X A A XY A A A A Y MU y y MRS

x y x MU === 222B B X B B B XY B B Y B MU x y y MRS

x MU x === 一般均衡时有:4A B x y X XY XY LK LK Y

P MRS MRS MRT MRT P =====。 则由:

82A A B B A B A B

y x y x y y y x x x =??=??=+??=+? 可得:800A y =,400B y =,100A x =,200B x =。

在要素市场上有:

//4

x y x y x P yP rK wL

P P w x ?+=+==????? 设1x P =,则可得1x P w ==,14

y P r ==。

以上内容为跨考网整理的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答案解析的一部分,限于篇幅原因,如果同学还想获得更多经济学课后习题资料,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平台索要经济学考研资料,你想要的资料都在这儿→jjxkyzs。想了解经济学考研高分的秘密吗?请点击>>>:经济学考研解题技巧

跨考经济学考研辅导提醒您:成功的原因千千万,失败的原因就那么几个,加入我们的经济学考研交流群,考研经验交流,规避风险,锁定名校一次进!

福利经济学习题

《福利经济学》 名词解释 1、福利经济学 所谓的福利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经济福利的一种经济学理论体系,它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霍布斯和庇古于20世纪20年代创立的。 2、寻租 所谓寻租是指企业等寻求经济收益如利润最大化机会或政府寻求政治收益如政治局势稳定或政治关系牢固最大化机会的行为或过程。 3、李特尔补偿标准 李特尔补偿标准的基本思想是:对于一种使一部分社会成员受益而使另一部分社会成员受损的社会变动,如果受益者得到的好处能够补偿受损者遭到的损失而有余,那么这一变动就能使社会福利增加。李特尔最突出的贡献是把收入分配问题重新引入补偿原则论的范畴。 4、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是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它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一般不能或不能有效通过市场机制由企业和个人来提供,主要由政府来提供。 5、帕累托改进 所谓"帕累托改进",是以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命名的,并基于帕累托最优基础之上。即一项政策能够至少有利于一个人,而不会对任何其他人造成损害。 6、产权 产权是经济所有制关系的法律表现形式。它包括财产的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等。 7、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对于非公共物品而言由于市场垄断和价格扭曲,或对于公共物品而言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等原因,导致资源配置无效或低效,从而不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状态。 8、福利经济学第二定律 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是指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政府所要做的事情是改变个人之间禀赋的初始分配状态,其余的一切都可以由市场来解决。每一种具有帕累托效率的资源配置都可以通过市场机制实现。 9、福利 一般来说,福利是指员工的间接报酬。一般包括健康保险、带薪假期、过节礼物或退休金等形式。 10、福利经济学第一定律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是指经济主体的偏好被良好定义的条件下,带有再分配的价格均衡都是帕累托最优的。作为其中的特例,任意的市场竞争均衡都是帕累托最优的。 简答题 1、什么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则 边际效用递减规则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

12练习题解答:第十二章 方差分析分析

第十二章 方差分析 练习题: 1. 现今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学习汉语,某孔子学院设计了3种汉字的讲授方法, 随机抽取了28名汉语基础相近的学生进行试验,试验后对每一个学生汉字理解记忆水平进行打分,满分为10分,28名学生的分数如下: 表12-3 三种汉字讲授方法下的学生得分 汉字讲授方法 9.1 6.6 6.2 8.6 7.0 7.4 9.0 8.0 7.8 8.1 7.4 7.9 9.4 7.6 8.2 9.2 8.1 8.1 8.8 7.4 6.7 9.4 7.9 6.9 7.5 1y = 2y = 3y = y = (1) 请分别计算3种汉字讲授方法下学生相应分数的平均值1y 、2y 与 3y 以及所有参加试验的学生的平均得分y ,并填入上表。 (2)请根据上表计算总平方和(TSS ),组间平方和(BSS ),组内平方和(WSS ), 组间均方(MSS B ),组内均方(MSS W ),以及各自对应的自由度并填入下表。 B B W 组内 WSS : n-k: MSS W : —————— —— ———— 总和 TSS : n-1: ———— —————— —— ———— (3)根据上表计算出F 值,并查附录中的F 分布表,看P 是否小于0.05。 (4)若显著性水平为0.05,请查附录中的F 分布表找出F 临界值,并填入上表。 (5)若显著性水平为0.05,请根据P 值或F 临界值判断三种汉字的讲授方法对 学生汉字的理解和记忆水平是否有显著性影响。 解: (1)1y =8.9222≈8.92,2y =7.5667≈7.57,3y =7.3800≈7.38,y =7.9357≈7.94.

第九章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第9章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两个人(A和B)、两种商品(X和Y)的经济中,交换帕累托最优条件为( ) A.A与B的MRT XY =MRS XY B.A与B的MRS XY=Px/Py C.(MRS XY)A=(MRS XY)B D.上述所有条件 2.如果对于消费者甲来说,以商品X替代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3;对于消费者乙来说,以商品X替代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2,那么有可能发生( )。 A.乙用X向甲交换Y B.乙用Y向甲交换X C.甲和乙不会交换商品 D.以上均不正确 3.在两种商品(X和Y)、两种生产要素(L和K)的经济中,达到生产的全面均衡的条件为( ) A.MRTS LK=P L/P K B.MRTS LK=MRS XY C.MRT XY=MRS XY; D.(MRTS LK)X=(MRTS LK)Y 4.在两个人(A和B)、两种商品(X和Y)的经济中,满足生产和交换帕累托最优条件的是( ) A.MRT xy=Px/Py B.A与B的MRS xy=Px/Py C.(MRS XY)A =(MRS XY)B D.MRTT xy=(MRS XY)A =(MRS XY) 5.一个社会要达到最高的经济效率,得到最大的经济福利,进入帕累托最优状态,必须( ) A.满足交换的边际条件:(MRS XY)A =(MRS XY)B B.满足生产的边际条件:((MRTS LK)X=(MRTS LK)Y

C.满足替代的边际条件:MRT XY=MRS XY; D.同时满足上述三个条件。 6. 生产契约曲线上的点表示生产者( ) A.获得了最大利润 B.支出了最小成本 C.通过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提高了总产量 D.以上均正确 7.导出下列哪一条曲线必须作出道德的或价值的判断?( ) A.产品转换曲线 B.消费契约曲线 C.社会福利曲线 D.效用可能性边界 8.两种商品在两个人之间分配,满足帕累托最优条件的为( ) A.不使其他个人受损失就不能使另一个人受益 B.个人都处在其消费契约曲线上 C.个人都处在他们的效用可能性曲线上 D.包括以上所有条件。 9.产品转换曲线是从下列哪条曲线导出的?( ) A.消费契约曲线 B.效用可能性曲线 C.社会福利曲线 D.生产契约曲线 10.如果竞争模型是经济的准确描述,那么( ) A.经济运行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 B. 经济运行在效用可能性曲线上 C.资源的配置是帕累托产效的 D.以上均正确 11.不属于瓦尔拉斯一般均衡模型的基本假定的有() A.所有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均为完全竞争市场; B.整个经济有n个消费者,每个消费者都是商品的需求者和要素的供给者;

2018年自考《福利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考《福利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社会福利:社会福利是个人福利的总和 2 经济福利:是指人们的各种欲望或需要所获得的满足和由此感受到的生理幸福或快乐 3 帕累托最优状态: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指这样一种状态,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任何一个人的境况变得更好而不使别人的境况变坏 4 一般均衡:它假定一个社会任何一种商品(或生产要素)的需求和供应,不仅取决于该商品(或生产要素)的价格,而且取决于其他所有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求和价格 5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连续消费某种物品,随着消费数量的增加,每增加一单位物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越来越少。这种关系称作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6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在消费一定数量的资源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实际支付的价格之差 8 市场失灵:对于非公共物品而言由于市场垄断和价格扭曲,或对于公共物品而言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等原因,导致资源配置无效或低效,从而不能实现资源配置零机会成本的资源配置状态。 9 补偿变差:价格发生变化后,为使某人保持变化以前的福利水平,应该从他那里取走(或给予)的补偿金的数额 10 补偿剩余:当某人被限制以变化后的新价格购买如果没有补偿他所购买的物品的量时,为使他保持变化以前的福利水平,而应该

从他那里取走的补偿金的数额。 11 国有产权:财产权利由国家拥有,按可接受的政治程序决定谁可以使用或不可以使用这些权利。 12 共有产权:共同体内每一成员都有权分享产权所包含的权利,排除了国家和共同体外成员对共同体内成员行使这些权利的干扰。 13 私有产权:财产权利界定给某一特定人,产权所有人对产权的行使不受任何限制 14 效用可能性曲线:在最优效用水平组合中,描述两个消费者效用水平反向变化关系的曲线。 15 阿罗不可能定理:由单个人偏好的有序性得不出社会偏好的有序性。即不存在社会福利函数。 16 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不能依靠市场力量实现有效配置的产品。 二选择 1.下列哪位学者1920年写的《福利经济学》出版,标志着福利经济学的产生?( B ) A.马歇尔 B.庇古 C.凯恩斯 D.帕累托 2.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条件是( A ) A.社会无差异曲线与效用可能曲线相切; B.社会无差异曲线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相切; C.收入分配平等; D.人均收入最大化 3.福利经济学研究( ABCDE )

福利经济学中公平与效率新探

11 《华商》 【摘要】公平与效率问题是福利经济学中的一个难题,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是福利经济学家们的一个必修课。本文通过考察福利经济发展的历史,梳理了公平和效率两个概念在福利经济学历史中的含义及其演变,结合十七大中关于公平与效率的阐释,得出了一些新的结论。 【关键词】福利经济学;公平;效率福利经济学是研究如何提高一个社会居民的生活福利水平的学问。如何提高福利水平?有两个方法,提高社会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一个社会的经济水平发展,不断提高国民收入,是其一,其二即是改变社会社会资源的分配结构,改善社会资源的分配状况,提高社会的公平程度。因此,在福利经济学中,公平与效率问题便成为研究中的重要问题。 福利经济学之父庇古根据边际效用基数论提出福利经济学两个基本而著名命题,他认为,福利水平取决于国民收入总量和国民收入的分配。国民收入总量愈大,社会经济福利就愈大;国民收入分配愈是均等化,社会经济福利就愈大。他认为,经济福利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国民收入的数量和国民收入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情况。因此,要增加经济福利,在生产方面必须增大国民收入总量,在分配方面必须消除国民收入分配的不均等。虽然庇古的理论受到大家的认同,但是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使其理论受到了来自多方面的质疑。希克斯、帕累托等经济学家从不同的方面对庇古的理论进行了批判。以希克斯为代表的新一代福利经济学家根据效用序数论,以帕累托的理论为基础,反对旧福利经济学将价值判断原则,主张把价值判断从福利经济学中排除出去,进而以实证研究代替定性研究。他们也反对旧福利经济学将高收入者的收入转移给低收入者。根据帕累托最优状态和效用序数论,庇古之后的福利经济学家提出了自己的福利命题,他们认为个人是他本人的福利的最好判断者;社会福利取决于组成社会的所有个人的福利,如果至少有一个人的境况好起来,而没有一个人的境况坏下去,那么整个社会的境况就算好了起来。 福利经济学发展到今天,出现很多新的理论,其中包括社会福利函数论、外部经济理论、次优理论、相对福利学说等。而这些理论的出现,毫无疑问,他们都是围绕着一个中心展开,那就是如何处理效率和公平之间的关系。尽管以卡尔多、希克斯等人为代表的曾经试图把实证问题和规范问题分开、把效率问题和公平等问题分开来进行研究,但是根据伯格森于1938年发表《福利经济学某些方面的重新论述》一文中提出,卡尔多等人的新研究方向是完全失败的。 正如许多学者所说,公平与效率是一对复杂的矛盾,对于他们的概念和关系的理解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在不同的学 科里他们的概念和关系又各有区别,甚至相去甚远。那么什么是福利经济学中的效率呢?在福利经济学中的效率指的是帕累托效率。帕累托效率最早是由洛桑学派的创建人、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VilfredoPareto,1848-1923)在1906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教程》一书中提出的。帕累托效率是指这样一种社会资源配置状态,这种资源配置的改变在不损害任何一个社会成员境况的前提下,已经不可能使任何一个社会成员的境况变好,或者说,要改善任何一个社会成员的境况,必定要损害其他社会成员的境况。在这种状态下,一个社会的资源配置达到了最大效率,但这并不意味着收入分配是公平的。如果一个经济没有达到帕累托效率状态,那么这个经济体制中存在着一些无效率状态。当产出可以分割时,从理论上讲,帕累托改进将会使得每一个人的境况改善。 关于公平有多种观点,如体现规则公平、条件的公平、机会的公平和结果的公平等。其实公平具有客观性、历史性和相对性(辩证关系)。现在我们所说的公平,必须是符合国情、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的公平。即合理的公平。所谓合理,就是合自然之理,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之理,合市场经济规律之理。可是这些都不完全是我们福利经济学中所说的公平。从福利经济学产生以来,福利经济学家们对公平的看法也是不断进步的,各抒己见,大致可以分为一下几个派别和观点:(1)功利主义者[庇古(Pigou),1920;豪尔绍尼(Harsanyi), 1955]的效用公平理论。他们把经济福利即总效用作为公平的标准,认为财富分配越平均,福利越大(2)罗尔斯(Rawls,1971)的自由和基本物品公平理论。(3)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 , 1980、1985)的能力公平理论。从一般的意义上的公平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机会的公平。也就是说在一个健康的社会里,我们每一个人的发展机会是一样的,只要我们努力并提高了自己能力,我们就可以获得更多的机会,这样的社会尊重奋斗,只要付出就有收获,只要奋斗就有结果。然而在现实世界里,我们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可能有些人并通过奋斗就有好结果,有些人凭关系就可以得到更多的资源。公平的第二层含义是指规则上的公平。玩游戏要讲游戏规则,不讲游戏规则就会被淘汰出局,或者受到严重惩罚,这是我们常讲的一句话。好的规则,它必定是公平的。所谓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两层含义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统一的。机会公平是起点上的公平,而规则上的公平则是发展过程中的公平。 这与福利经济学上的公平是不一样的。为什么说福利经济学上的公平应该指分配上的公平呢?笔者认为,这是由福利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决定。福利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国民收入,目标就是要提高国民收入,并实现国民收入优化分配,从而提高国民的福利水平。优化国民收入的分配就是要保证分配的公平。公平的分 福利经济学中公平与效率新探 罗贤文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第十章一般均衡和福利经济学

第十章 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 一、选择题 1.当最初的变化影响广泛分散到很多市场,每个市场只受到轻微的影响时,( ) A. 要求用一般均衡分析 B. 一般均衡分析很可能推出错误的结论 C. 局部均衡分析很可能推出错误的结论 D. 局部均衡分析将提供合理可靠的预测 2.被西方经济学界推崇为“福利经济学之父”的是( ) A.霍布森 B.庇古 C.帕雷托 D.埃奇沃斯 3.假定只存在两个人(A 和B )、两种商品(X 和Y )的经济中,要想达到交换全面均衡的条件是( ) A. 对于A 和B ,Y X XY P P MRS = B. 对于A 和B ,XY XY MRTS MRS = C. 对于A 和B ,XY B XY A MRS MRS = D. 上面三个条件都是 4.假定一个经济中,只有两种商品(X 和Y ),两种生产要素(L 和K ),那么要想达到生产的全面均衡的条件是( ) A. K L LK P P MRTS = B. XY LK MRS MRTS = C. LK Y LK X MRTS MRTS = D. LK XY MRS MRT = 5.假定存在一个经济,其中有两个人(A 和B )和两种商品(X 和Y ),生产和交换的全面均衡条件是( ) A. XY B XY A XY MRS MRS MRT ==

B. Y X XY P P MRT = C. Y X XY P P MRS = D. XY B XY A MRS MRS = 6.小李有5个鸡蛋和5只苹果,小陈有5个鸡蛋和5只苹果,小李更喜欢鸡蛋,小陈更喜欢苹果。在帕累托状态下,可能( ) A. 小李消费更多的鸡蛋 B. 小陈消费更多的苹果 C. 两人的苹果和鸡蛋的边际替代率相等 D. 上面说得都对 7.两种产品在两个人之间进行分配,被称为帕累托最优的条件为( ) A. 不使其他人受损失就不能使另一个人受益 B. 每个人都处在其消费契约曲线上 C. 每个人都处在他们的效用可能性曲线上 D. 包括以上所有条件 8.生产可能性曲线是从下列哪条曲线推导而来的 ( ) A.无差异曲线 B.生产契约曲线 C.消费约束曲线 D.社会福利曲线 9. 下面哪些计划不属于贫困救济范畴( ) A. 向低收入者提供廉价住房计划 B. 食品补助票计划 C. 医疗救济计划 D. 社区公共设施建设计划 10.下面哪些家庭最容易沦入贫困阶层( ) A. 单身汉家庭 B. 三代同堂的家庭 C. 由夫妻组成的小家庭 D. 单身母亲和孩子的家庭 11.周期性失业的发生一般是由于( ) A. 低生产率 B. 意愿需求的变化 C. 劳动力市场的歧视 D. 缺少人力

任保平《微观经济学》笔记(第6章 显示偏好与跨期消费)

任保平《微观经济学》 第六章 显示偏好与跨期消费 复习笔记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显示偏好 1.显示偏好的概念 (1)显示偏好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萨缪尔森提出了“显示偏好弱公理”(WARP )。在此基础上,霍撒克提出了“显示偏好强公理”(SARP ),而里克特则进一步提出了“显示偏好的合同公理”(CARP )。经济学家们以显示偏好弱公理为基础,重新证明了需求定律;以显示偏好强公理为基础,重新推导出了无差异曲线。 (2)显示偏好的定义 显示偏好是按某种预算实际选择的消费组合,和按这种预算能够购买但并未购买的消费组合之间的一种关系。如图6-1所示。 图6-1 显示偏好 图6-1中描绘了两个需求束()12,A x x 、()12,B y y 。消费者是一个以追求效用最大化为目标的典型代表。若()12,A x x 是该消费者在预算线1时的最优消费组合,它比消费者在预算线1上能购买的其他任何消费组合都好。 (3)显示偏好的数学表达 对于显示偏好的分析用代数方式可以表达为: 设A 是消费者在收入为m 时按价格()12,p p 购买的消费组合。在当前的价格和收入水平下,B 也是有能力购买的一种消费组合则有: 1122p y p y m +≤ 由于A 是按既定预算实际购买的消费组合,则它一定满足等式形式的预算约束:

《福利经济学》总结复习

《福利经济学》总结复习 第一章概述 1.福利经济学的概念:福利经济学是关于稀缺资源使用效果的评价与判断的学 科,是从福利的角度对经济体系的运行进行社会评估的经济学分支。 2.关于效用:效用是指消费者从消费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心理满足,是商品或 劳务满足人们欲望的能力。可分为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 3.基数效用是认为效用可以用确切的数量衡量。 4.旧福利经济学的基础,也是讨论收入再分配的合理性的基础;序数效用论认 为效用可以分出强弱程度,列出顺序,进行比较。序数效用是新福利经济学的基础性概念。 5.福利可分为个人福利和社会福利、一般福利与经济福利。 6.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实证分析:是指经济体系如何运行、客观上“是什么样的”运行机制等 的分析。实证经济分析,描述经济中的事实、情况和关系。 ●规范分析:是指提出政策建议、涉及“应该如何”等命题的分析,包含 价值判断。规范经济分析,涉及伦理和价值判断。 ●当经济学的研究把因果分析与价值判断结合在一起时,这种经济学就叫 作规范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属于规范经济学。 7.福利经济学的场所与发展 ●1920年,《福利经济学》问世;旧福利经济学(基数测量、效用可比) 的代表人物庇古被称为“福利经济学之父”。 ●帕累托、卡尔多、阿罗等人(序数效用、补偿原则、不可能定理))是新 福利经济学的代表人物。 ●罗尔斯、森、黄有光等进一步发展福利经济学。 8.福利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资源如何合理配置、收入状况如何及其对社会 福利的影响;从总体效率或总体福利出发,其目标是提出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政策方案或改革措施。具体包括资源配置效率研究、收入分配理论研究、社会福利度量和影响研究、社会/公共选择理论研究及政策与方案研究。 第二章帕累托原理和资源配置效率 1.帕累托原理:帕累托改进和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最优是指指资源分配达到的 一种状态,在不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 (反过来说,……)。帕累托改进的目标是帕累托最优。 2.帕累托最优实现的条件: ●交换的最优条件:任何两种产品X、Y的边际替代率对所有的消费者都 相等,即:MRS XY A=MRS XY B ●生产的最优条件:任何两种要素L、K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对所有的生产 者都相等,即:RTS LK C=RTS LK D ●生产和交换(综合)的最优条件:任何两种产品的边际转换率等于这两 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即:MRT XY =MRS XY

第十二章相关与回归分析练习题

第十二章相关与回归分析 一、填空 1.如果两变量的相关系数为0,说明这两变量之间_____________。 2.相关关系按方向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相关关系按相关变量的多少,分为______和复相关。4.在数量上表现为现象依存关系的两个变量,通常称为自变量和因变量。自变量是作为(变化根据)的变量,因变量是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发生相应变化的变量。 5.对于表现为因果关系的相关关系来说,自变量一般都是确定性变量,因变量则一般是(随机性)变量。 6.变量间的相关程度,可以用不知Y与X有关系时预测Y的全部误差E1,减去知道Y与X有关系时预测Y的联系误差E2,再将其化为比例来度量,这就是(削减误差比例)。 7.依据数理统计原理,在样本容量较大的情况下,可以作出以下两个假定:(1)实际观察值Y围绕每个估计值 c Y是服 从();(2)分布中围绕每个可能的 c Y值的()是相同的。 7.已知:工资(元)倚劳动生产率(千元)的回归方程为 x y c 80 10+ = ,因此,当劳动生产率每增长1千元,工资就 平均增加 80 元。 8.根据资料,分析现象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其表现形式或类型如何,并对具有相关关系的现象之间数量变化的议案关系进行测定,即建立一个相关的数学表达式,称为(回归方程),并据以进行估计和预测。这种分析方法,通常又称为(回归分析)。 9.积差系数r是(协方差)与X和Y的标准差的乘积之比。 二、单项选择 1.欲以图形显示两变量X和Y的关系,最好创建(D )。A 直方图 B 圆形图 C 柱形图 D 散点图2.在相关分析中,对两个变量的要( A )。 A 都是随机变量 B 都不是随机变量 C 其中一个是随机变量,一个是常数 D 都是常数 3. 相关关系的种类按其涉及变量多少可分为( )。 A. 正相关和负相关 B. 单相关和复相关 C. 线性相关和非线性相关 D. 不相关、不完全相关、完全相关4.关于相关系数,下面不正确的描述是( B )。 A当0≤ ≤r1时,表示两变量不完全相关; B当r=0时,表示两变量间无相关; C两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是单相关; D如果自变量增长引起因变量的相应增长,就形成正相关关系。 5. 当变量X按一定数量变化时,变量Y也随之近似地以固定的数量发生变化,这说明X与Y之间存在( )。 A. 正相关关系 B. 负相关关系 C. 直线相关关系 D. 曲线相关关系 6.当x按一定数额增加时,y也近似地按一定数额随之增加,那么可以说x与y之间存在( A )关系。 A 直线正相关 B 直线负相关 C 曲线正相关 D 曲线负相关 7.评价直线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当r在0.5~0.8之间时,表示( C )。 A 无相关 B 低度相关 C 中等相关 D 高度相关 8.两变量的相关系数为0.8,说明( ) A.两变量不相关 B.两变量负相关 C.两变量不完全相关 D.两变量完全正相关 9.两变量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表明两变量之间( D )。 A 完全相关 B 无关系 C 不完全相关 D 不存在线性相关 10.兄弟两人的身高之间的关系是( )A.函数关系 B.因果关系 C.互为因果关系 D.共变关系 11.身高和体重之间的关系是(C )。A 函数关系 B 无关系 C 共变关系 D 严格的依存关系

微观经济学 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 习题

第十章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 一、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 1.局部均衡、一般均衡、帕累托最优状态 2.简单的一般均衡模型 3.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4.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5.生产与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二)难点 1.社会福利函数与三种代表性的社会福利函数:平均主义者的社会福利函数、功利主义者的社会福利函数、罗尔斯社会福利函数 二、关键概念 局部均衡分析一般均衡分析帕累托改进帕累托最优状态交换的一般均衡产品转换率罗尔斯社会福利标准不可能性定理契约曲线福利经济学社会无差异曲线 三、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当最初的变化影响广泛分散到很多市场,每个市场只受到轻微的影响时,()。 A.要求用一般均衡分析 B.一般均衡分析很可能推出错误的结论 C.局部均衡分析很可能推出错误的结论

D.局部均衡分析将提供合理可靠的预测 2.被西方经济学界推崇为“福利经济学之父”的是( )。 A.霍布森 B.庇古 C.帕雷托 D.埃奇沃斯 3.假定只存在两个人(A 和B )、两种商品(X 和Y )的经济中,要想达到交换全面均衡的条件是( )。 A.对于A 和B ,XY X Y MRS P P = B.对于A 和B ,XY XY MRS MRTS = C.对于A 和B ,A B XY XY MRS MRS = D.上面三个条件都是 4.假定一个经济,在其中只有两种商品(X 和Y ),两种生产要素(L 和K ),那么要想达到生产的全面均衡的条件是( )。 A.LK L K MRTS P P = B.LK XY MRTS MRS = C.X Y LK LK MRTS MRTS = D.XY LK MRT MRS = 5.假定存在一个经济,其中有两个个人(A 和B )、两种商品(X 和Y ),生产和交换的全面均衡条件是( )。 A.A B XY XY XY MRT MRS MRS ==

任保平《微观经济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六章至第十章【圣才出品】

第六章总需求理论 6.1复习笔记 一、金融市场及利率的决定 1.金融市场 (1)金融市场及其结构 金融市场是指资金供给者和资金需求者双方通过金融工具进行交易而融通资金的市场,是实现货币借贷、各种票据和有价证券交易活动的市场。金融市场包括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是资金融通市场。资金融通一般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 (2)货币市场与利率 利率是借款的成本或为借款人资金支付的价格(通常表示为利息占本金的百分比)。外汇市场是指从事外汇买卖的交易场所。汇率是用其他国家货币表示的一国货币的价格。 2.货币供给 货币供给是指在一定时点上经济中所拥有的货币存量,根据统计口径的不同,一般可将货币供给划分为 M、 M、2M等。 1 (1)中央银行与基础货币 中央银行作为银行体系的监督者,负责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一般可以控制基础货币的总量,基础货币指的是流通中的现金和准备金总额。 (2)存款与货币创造 存款准备金占存款的百分比一般称为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规定的商业银行准备金比

率称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超出部分称为超额准备金率。 假定:①商业银行不持有超额准备金;②不存在支票存款向其他储蓄存款的转化;③不存在现金从银行的漏出。设支票存款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r,银行的初始准备金为R?,则我们可得整个银行体系的支票存款增加额为:() ?=??。其中,D?为银行体系支票 D R r 1/ 存款总额的变动;r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为银行体系准备金的变动。 3.货币需求 (1)传统的货币数量论 ①现金交易数量说 人们持有货币的目的是为了购买产品和服务。费雪的古典货币数量论的“交易方程式”为: 货币×流通速度=物价×交易量 M V P T ?=? 货币数量论的交易方程式反映了在交易中货币的支付总额等于交易商品或劳务的总价值。用经济的总产出国民收入来代替交易次数。数量方程式变为: 货币×货币流通速度=物价×产出 ?=? M V P Y 费雪认为,货币流通速度基本可以视为常数。只要货币流通速度是固定的,也就意味着货币需求完全取决于名义国民收入。 ②现金余额数量论 马歇尔和庇古等剑桥学派提出了现金余额数量论,开创了从个人资产选择角度分析货币需求的分析方法。剑桥学派在作结论时,简单地认为人们的货币需求同财富的名义值成比例。剑桥方程式为: =?? M k P Y

尹伯成《微观经济学简明教程》课后习题-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圣才出品)

第10章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1.解释下列概念: (1)一般均衡 答:一般均衡是指所有相关市场上的供求(比如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信贷市场等)都同时实现平衡时的一种状态。一般均衡同时决定了所有相关市场的价格和供求数量。一般均衡分析考察的是所有的居民户、企业和市场如何同时相互作用,以解决如何生产,生产什么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2)契约曲线 答:契约曲线可以分为交换契约曲线和生产契约曲线。 交换契约曲线又称消费者契约曲线指的是,在埃奇渥斯盒状图中,不同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切点的轨迹。交换契约曲线说明两个消费者如何通过自由交换而实现最大的满足程度,即实现交易的最优状况。 生产者契约曲线,是指在埃奇渥斯盒状图中,不同生产者的等产量线切点的轨迹。生产契约曲线说明生产者如何通过对生产中使用的劳动与资本的配合比例的调整,实现其利润最大化,即实现生产的最优境界。 (3)帕累托最优[山东科技大学2004研;上海理工大学2005研;南京航天航空大学2006研] 答:帕累托最优也称为帕累托最适度、帕累托最佳状态或帕累托最优原则等,是现代西方福利经济学中讨论实现生产资源的最优配置的条件的理论。由意大利经济学家、社会学家

V·帕累托提出,因此得名。 帕累托指出,在社会既定的收入分配条件下,如果对收入分配状况的某种改变使每个人的福利同时增加,则这种改变使社会福利状况改善;如果这种改变让每个人的福利都减少了,或者一部分人福利增加而另一部分人福利减少,则这种改变没有使社会福利状况改善。帕累托认为,最优状态应该是这样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任何对该状态的改变都不可能使一部分人的福利增加,而又不使另一部分人的福利减少,这种状态就是一个非常有效率的状态。 帕累托最优状态包括三个条件:①交换的最优状态:人们持有的既定收入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这些商品的价格比率;②生产的最优状态:厂商在进行生产时,所有生产要素中任意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都相等;③生产和交换的一般最优状态:所有产品中任意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这两种产品在生产中的边际转换率。如果所有的市场(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均是完全竞争的,则市场机制的最终作用将会使生产资源达到最优配置。在帕累托最优这种理想的状态下,有限的生产资源得到最有效率的配置,产量最高,产品的分配也使社会成员的总体福利最大。 2.在两种商品(X 和Y )、两种要素(K 和L )的经济中,达到全面均衡的条件为( )。 A./LK L K MRTS P P =B.LK LK MRTS MRCS =C.LK LK MRPT MRCS =D.X Y LK LK MRCS MRCS =【答案】D 【解析】交换的一般均衡条件、生产的一般均衡条件以及生产与交换的一般均衡条件比较如下:

任保平《微观经济学》习题详解(第11章 博弈论与企业策略)

任保平《微观经济学》 第十一章 博弈论与企业策略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什么是博弈的标准式表示?在博弈的标准式中,什么是严格劣战略? 答:(1)标准式表示又称为战略式表示,在这种表述中,所有参与人同时选择自己的战略,所有参与人选择的战略一起决定每个参与人的支付。参与人“同时选择”的是战略,是参与人行动的全面计划和准则,而不是行动。因此,战略式表述也可以用来描述动态博弈。 标准式表示包括三方面内容: 第一,博弈的参与人集合:i φ∈;()1,2,,n φ= ; 第二,每个参与人的战略空间:i S ,1,2,,i n = ; 第三,每个参与人的支付函数:()1,,,i i n u s s s ,,1,2,,i n = 。 所以,{}11,,,,n n G S S u u = ;代表战略式表述博弈。 (2)严格劣战略的定义:令i s '和i s ''是参与人i 可选择的两个战略(即i i s s '∈,i i s s ''∈)。如果对于任意的其他参与人的战略组合i s -,参与人i 从选择i s '得到的支付严格小于从选择i s ''得到的支付,即()(),,i i i i i i i u s s u s s s ---'''

尹伯成《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指南(微观经济学)》-第十单元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圣才出品】

第十单元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1.在两个个人(甲和乙)、两种商品(X 和Y )的经济中,达到交换的全面均衡的条件为( )。 A .对甲和乙,XY XY MRT MRS = B .对甲和乙,/XY X Y MRS P P = C .()()XY XY MRS MRS =甲乙 D .上述所有条件 【答案】C 【解析】达到交换的全面均衡就要满足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的条件:任何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对所有的消费者都相等,用公式表示为:XY XY MRS MRS =甲乙。 2.在两种商品(X 和Y )、两种生产要素(L 和K )的经济中,达到生产的全面均衡的条件为( )。 A ./LK L K MRTS P P = B .LK XY MRTS MRS = C .XY XY MRT MRS = D .()()LK LK X Y MRTS MRTS = 【答案】D 【解析】达到生产的全面均衡就要满足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的条件:任何两种生产要素的 边际技术替代率对两生产者来说都相等,用公式表示为:X Y LK LK MRTS MRTS =。

3.在两个个人(A 和B )、两种商品(X 和Y )的经济中,生产和交换的全面均衡发 生在( )。 A ./XY X Y MRT P P = B .A 与B 的/XY X Y MRS P P = C .()()XY XY A B MRS MRS = D .()()XY XY XY A B MRT MRS MRS == 【答案】D 【解析】达到生产和交换的全面均衡就要满足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的条件:两种商品的边际转换率等于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用公式表示为:XY XY MRT MRS =。 4.一个社会要达到最高的经济效率,得到最大的经济福利,进入帕累托最优状态,必须( )。 A .满足交换的边际条件:()()XY XY A B MRS MRS = B .满足生产的边际条件:()()LK LK X Y MRTS MRTS = C .满足替代的边际条件:XY XY MRS MRT = D .同时满足上述三个条件 【答案】D 【解析】一个社会要达到最高的经济效率,得到最大的经济福利,进入帕累托最优状态,必须同时满足帕累托最优的三个条件,即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 5.如果对于消费者甲来说,以商品X 替代商品Y 的边际替代率等于3;对于消费者乙

幸福与福利经济学

幸福与福利经济学 如果痛苦换来的是结识真理、坚持真理,就应自觉地欣然承受,那时,也只有那时,痛苦才将化为幸福。——张志新 人只有为自己同时代的人完善,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他才能达到自身的完善。——马克思 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方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马克思 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使自己变得更加高尚的人,历史承认他们是伟人;那些为最大多数人们带来幸福的人,经验赞扬他们为最幸福的人。——马克思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马克思 当一个人专为自己打算的时候,他追求幸福的欲望只有在非常罕见的情况下才能得到满足,而且决不是对己对人都有利。——恩格斯 在富有、权力、荣誉和独占的爱当中去探求幸福,不但不会得到幸福,而且还一定会失去幸福。——列夫·托尔斯泰 幸福存在于生活之中,而生活存在于劳动之中。——列夫·托尔斯泰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列夫·托尔斯泰 幸福并不在于外在的原因,而是以我们对外界原因的态度为转移,一个吃苦耐劳惯了的人就不可能不幸。——列夫·托尔斯泰 幸福不表现为造成别人的哪怕是极小的一点痛苦,而表现为直接促成别人的快乐和幸福。照我看来,它在这一方面可以最为简明地表达为:幸

福在于勿恶、宽恕和热爱他人。——列夫·托尔斯泰 不错,达到生活中真实幸福的最好手段,是像蜘蛛那样,漫无限制地从自身向四面八方撒放有粘力的爱的蛛网,从中随便捕捉落到网上的一切。——列夫·托尔斯太 一、引言 福利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增进社会福利的西方经济学分支,主要研究如何进行资源配置以提高效率、如何进行收入分配以实现公平以及如何进行集体选择以增进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是指公民因各种原因导致难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时,由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程序给予款物接济和服务,以使其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的制度。一个真正具有生命力的制度不仅仅是一个技术设计完美无缺的制度,更重要的是把握住它的思想来源和精神基础。社会救助制度的设计与实施,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就是要在公平和效益的博弈中最大程度地改善穷人福利的问题。在福利经济学的历史演进中,我们要汲取思想营养,为社会救助制度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并在实践中对社会救助的实施提供价值规范。 二、福利经济学历史演进中的主要思想 传统经济学对福利经济学的思想都追溯到边沁的功利主义上,而真正意义上将福利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看待,并首次建立了福利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是庇古在1920年出版的《福利经济学》。二战结束后,一大批福利经济学家的出现和大量的福利经济学文献的出版,极大地拓宽了福利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与内容。因此,经济学界一般将福利经济学的发展分为新旧两派。旧派以英国庇古为代表,新派导源于意大利著名经济学家帕累托,为英国的卡尔多、希克斯与美国的勒纳、萨缪尔森等所倡导。 1.庇古及其边际效用价值论 庇古以边沁的功利主义哲学及马歇尔的基数效用论和局部均衡论为理论基础,以完全竞争为前提,系统地论述了福利概念及其政策应用。庇古认为个人的福利可以用他所享受的物的效用来表示,整个社会的福利应该是所有个人效用的简单加总。在此基础上,庇古论述了社会福利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国民收入水平越高,社会福利就越大;国民收入分配越平均,社会福利越大。进而针对如何衡量和增进社会经济福利问题得出“收入均等化”的观点,针对如何才能实现生产资源最优配置的

第十章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习题

第十章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不是帕累托最优的必要条件 [] A.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对于所有消费他们的消费者都是相同的 B.两种商品的边际转换率一定等于所有消费这两种商品的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 C.两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对于生产中运用这两种要素的所有商品来说都是相等的 D.生产一定在生产可能性边界进行 E.上述各项都是帕累托最优的必要条件 2.假定对于苹果和桔子,小王更喜欢苹果,小李更喜欢桔子,水果的价格对两人是相同的.在效用最大化时 [] A.小王的苹果对桔子的边际替代率大于小李的 B.小王将消费比他拥有的更多的桔子 C.两人的边际替代率相等 D.只有B和C正确 E.上述说法均不准确 3.在一个完全竞争的经济中,x1和x2的均衡价格分别为5元和10元。那么, [] A.生产x2中所用的劳动的MP一定是生产x1中所用的劳动的MP的2倍 B.生产x1的两种要素的MRTS一定是1/2 C.x1的生产一定是x2的2倍 D.x1的边际成本一定是x2的边际成本的1/2 E.上述说法均不准确 二.多项选择题 1.帕累托最优的必要条件有( ) A.所有消费者对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都相等 B.厂商使用任意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都相等 C.厂商生产两种商品的边际转换率等于消费者消费这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D.每个消费者的效用为最大 E.每个生产者的产量为最大 三填空题 1市场一般来说可以划分为三种,一种是()市场,一种是()市场,一种是()市场。 2单独研究某一个市场的价格和交易量均衡的方法()。 3在相互联系中分析各个市场的价格和交易量均衡的方法称为()。 4艾其渥斯盒形图由交换双方的()构成。 5在消费者进行商品交换时,艾其渥斯盒形图的点的变化轨迹将在()区域内。6交换的最优条件是,交换双方的商品对于他们具有()边际替代率。他在艾其渥斯盒形图中用双方无差异曲线群的()表示。 7交换的契约曲线由()构成。 8生产的最优条件是,双方交换的生产要素具有相同的(),他在艾其渥斯盒形图中用双方()的切点表示。 9等产量曲线的切点的集合称为()。 10在利用艾其渥斯盒形图分析交换的最优条件或生产的最优条件时,盒形图底边的长度等于(),高的长度等于()。

福利经济学归纳

第一章福利经济学 第一节 1、福利经济学 福利经济学是关于稀缺性资源使用效果的评价与判断的学问,是从福利的角度对经济体系的运行进行社会评估的经济学,借以判断一种经济体系的运行时增加还是减少了福利。 2、效用 指个人需求得到满足的主观感受,或者说物品和服务能够满足个人需求的程度。 ?效用具有三个特点:主观性、伦理中性、相对性。 ?分为两类:基数效用(分析工具:边际效用分析法)和序数效用(分析工具: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3、社会福利 是指所有社会成员个人福利的汇总和集合。 社会福利分类: 1、帕累托型社会福利:主要强调效率。 罗尔斯型社会福利:主要强调公平。 2、经济福利:可以用货币来衡量的社会福利。 一般福利:不能用货币度量的社会福利。 第二节福利经济学的概念和特征 1、旧福利经济学(理解) 代表人物庇古,1920年庇古的《福利经济学》一书的出版是福利经济学产生的标志。庇古也因此被称为“福利经济学之父”。 庇古的福利经济学理论是建立在基数效用假设和人际关系可以比较的前提条件下的,其理论体系被称为旧福利经济学。 旧福利经济学:庇古认为福利是对享受或满足的心理反应,福利有社会福利和经济福利之分,社会福利中只有能够用货币衡量的部分才是经济福利 ●庇古根据边际效用基数论提出两个基本的福利命题: ①国民收入总量愈大,社会经济福利就愈大; ②国民收入分配愈是均等化,社会经济福利就愈大。 ●旧福利经济学的争议: 1、效用是人的主观感受,是不可以用基数来度量的。 2、一个人的效用和另一个人的效用是不能够进行比较的。 3、适用于所有人的基数效用的度量单位是不存在的。 4、货币的边际效用递减意味着富人的货币应该转移一些给穷人,西方经济学家对此最为忌讳。 2、新福利经济学 新福利经济学建立在序数效用假说和无差异曲线分析的基础上,以避免设计福利计量手段和效用的人际比较关系问题。其主要要点如下: 1、效用是人的主观感受,是不可以用基数来度量的。 2、一个人的效用和另一个人的效用是不能够进行比较的。 3、适用于所有人的基数效用的度量单位是不存在的。 4、货币的边际效用递减意味着富人的货币应该转移一些给穷人,西方经济学家对此最为忌讳。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