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主题4认识生活中的材料课题3如何选择家居装修材料学业分层测评鲁科版

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主题4认识生活中的材料课题3如何选择家居装修材料学业分层测评鲁科版

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主题4认识生活中的材料课题3如何选择家居装修材料学业分层测评鲁科版
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主题4认识生活中的材料课题3如何选择家居装修材料学业分层测评鲁科版

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主题4认识生活中的材料课题3如何选择家

居装修材料学业分层测评鲁科版

1.制备陶瓷和水泥共同的原料是( )

A.石灰石B.黏土

C.石英D.石膏

【解析】陶瓷制品的原料是黏土、长石、石英,水泥则是以石灰石、黏土、石膏为主要原料。

【答案】 B

2.在家居装修的地面材料中,经常用到水磨石,水磨石属于( )

A.石英B.陶瓷

C.人造石材D.石灰石

【答案】 C

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从石灰窑、玻璃熔炉出来的气体的主要成分相同

B.用石灰抹墙和用水泥砌墙过程的硬化原理相同

C.玻璃、陶瓷、水泥容器均不能贮存氢氟酸

D.熔融烧碱不能用瓷坩埚,也不能用刚玉坩埚

【解析】A中气体主要成分均是CO2,C中的物质均能和氢氟酸反应,D中坩埚成分中有SiO2,刚玉的成分是Al2O3均能和NaOH反应。

【答案】 B

4.近年来,建筑装潢材料进入家庭,调查发现经过装修的居室中由装潢材料缓慢释放的化学污染物浓度过高,影响健康,这些污染物中最常见的是( )

A.CO B.SO2

C.臭氧D.甲醛、甲苯等有机物蒸气

【解析】CO和SO2主要是燃煤生成的。臭氧主要是由一些家用电器在使用过程中放电生成的,A、B、C不正确。甲醛和甲苯等有机物蒸气是装修过程中使用的一些装潢材料缓慢释放出来的。

【答案】 D

5.下列生活习惯不会引起室内污染的是( )

A.冬季居室取暖时使用固体燃料

B.家中来客人时在客厅吸烟

C.居室装修时使用大量的黏合剂

D.在卧室中摆放吊兰、常春藤等花草

【解析】冬季居室取暖时使用固体燃料,固体燃料燃烧时会生成SO2、CO等有害气体。在室内吸烟会产生CO、苯等有害物质。居室装修时使用大量的黏合剂,黏合剂会挥发出甲醛等有毒的气体。绿色植物能够有效吸收室内有害气体,使室内空气变得清晰。

【答案】 D

6.下列关于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硅的提纯与应用,促进了半导体元件与集成芯片的发展

B.水泥、玻璃、塑料都是高分子材料

C.钢化玻璃与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不同

D.通常情况下,铝合金在空气中不易被腐蚀,可用作建筑材料

【解析】硅的提纯与应用,促进了半导体元件与集成芯片的发展,A错误。水泥、玻璃不是高分子材料,塑料是高分子材料,B错误。钢化玻璃与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相同,C 错误。通常情况下,铝合金在空气中不易被腐蚀,可用作建筑材料,D正确。

【答案】 D

7.小明一家准备对将要入住的楼房进行简单的装修。下列几种装修建议中不合理的是( )

A.厨房、卫生间的地面用复合地板装修

B.起居室与阳台用塑钢推拉门相隔

C.卧室内铺设实木地板

D.起居室的墙壁用水溶性的乳胶漆粉刷

【解析】厨房、卫生间经常会有水洒落在地面上,所以要选用防滑瓷砖装修,不能用复合地板,选项A不合理;起居室与阳台用塑钢推拉门相隔,可以提高起居室的采光效果,选项B合理;卧室内可以铺设实木地板,选项C合理;水溶性乳胶漆的使用可以减少有机溶剂挥发带来的污染,选项D合理。

【答案】 A

8.有关起居室装修材料的选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起居室地面装修以铺瓷砖或天然大理石板或石膏板为宜

B.塑钢是以聚氯乙烯为基材,以碳酸钙为填充料,用玻璃纤维增强制成的

C.起居室的吊顶用材可选用玻璃板等

D.起居室装修只用大量的涂料和玻璃

【解析】起居室地面装修以铺瓷砖或天然大理石板为宜,不能铺石膏板,A错;C中起居室的吊顶用材可选用石膏板,C错;起居室装修除了用到大量的涂料和玻璃,还用到瓷砖或天然大理石板、塑钢等,D错。

【答案】 B

[能力提升]

9.(1)制造普通玻璃的主要原料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在玻璃窑中的主要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取水玻璃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Na 2CO 3 CaCO 3 SiO 2 SiO 2+Na 2CO 3=====高温Na 2SiO 3+CO 2↑、SiO 2+CaCO 3=====

高温CaSiO 3+CO 2↑

(2)2NaOH +n SiO 2===Na 2O·n SiO 2+H 2O

10.某科研小组用高岭土(主要成分是Al 2O 3·2SiO 2·2H 2O 并含有少量CaO 和Fe 2O 3)研制新型净水剂(铝的化合物)。其实验步骤如下:将土样和纯碱混匀,加热熔融,冷却后用水溶解熔块、过滤、弃去残渣,滤液用盐酸酸化、过滤,分别得到沉淀和溶液,溶液即为净水剂。

(1)写出熔融时,土样的主要成分与纯碱反应的方程式(只写出一个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后的沉淀物是________;并写出有关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常用的坩埚有瓷坩埚和铁坩埚,本实验在熔融土样时选用________坩埚。

【解析】 由制普通玻璃的反应原理可写出Na 2CO 3与SiO 2的反应式。熔块溶解过滤的滤液中主要含有Na 2SiO 3、Na[Al(OH)4],加盐酸后Na 2SiO 3跟盐酸生成H 2SiO 3沉淀,Na[Al(OH)4]跟过量盐酸反应生成AlCl 3做净水剂。瓷坩埚中含有SiO 2,在高温下能跟Na 2CO 3发生反应,因此应用铁坩埚。

【答案】 (1)Na 2CO 3+SiO 2=====高温Na 2SiO 3+CO 2↑

(2)H 2SiO 3 2H ++SiO 2-

3===H 2SiO 3↓ (3)铁

11.某化学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得知:甲醛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沸点为-19.5 ℃,易溶于水,易被高锰酸钾氧化生成其他气体。甲醛对人的皮肤和呼吸器官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大多数装修材料中含有甲醛。请回答下列问题:

(1)CO 使人中毒是因为很容易和人体血液中的________结合。

(2)该兴趣小组收集V 1 L 含有甲醛和CO 的某居室空气,用如图装置测定其中甲醛和CO 的含量。则装置A 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实验中还需要测定的数据是________。为了获得较准确的实验结论,他们需要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填序号)。

a .仔细做好每步操作,只做一次实验

b .在A 、B 间加一个干燥装置

c .重复做2~3次上述实验

【解析】(1)CO容易和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而使血红蛋白失去运输O2的能力,使人中毒。

(2)根据实验装置图及甲醛易溶于水而CO难溶于水可知先将甲醛和CO的混合气体通入水中,甲醛被吸收,而CO可以把装置B中的水压入到量筒中,量筒中水的体积即为CO的体积。从而确定混合气体中甲醛和CO的含量。该实验没必要增加干燥装置,为使结果可靠,应重复实验2~3次。

【答案】(1)血红蛋白

(2)水C中水的体积 c

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性策略研究+课题研究

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性策略研究 摘要: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化学是高中教学最重要的学科之一。与其他学科一样,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必须对其有效性给予足够的关注,因为这是提升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的需要。为此,作为化学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完善教学手段,努力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按新课改的要求,高中化学教学是一个对化学知识体系进行主动构建的过程。为此,作为从事高中化学教学的一线教师,需要从信息化、生活化与兴趣化等方面寻找切入点,以促进高中化学有效性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高中化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在实施新课改的时代背景下,怎样才能使高中教学的质量与效率获得有效提升,这是摆在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从事高中化学教学一线教师面前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所谓有效性即是一种遵循学生的思维规律,以最少的时间与精力的投入,创设良好的氛围,以使教学达到预期目标的一种属性。有效教学的推进需要教师培育起现代教学理念,创新现代教学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引导。 一、影响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提升的因素分析 (一)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不够 教学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无论如何都不能动摇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然而,在以往的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是居高临下的,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在其中只能处于一种被动地位。接受知识被动,自主能力不强,学习方法陈旧,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受到压制。 (二)师生之间的交流渠道不畅 课堂教学的过程原本是师生交流的过程,亦即二者实现互动的过程,而通过情感交流和信息传递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然而,现在的高中化学教学中这种互动与交流显得尤其薄弱。师生间的交流还仅限于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信息的传递方向是单一的。这种呆板、单一的交流形式所导致的结果只能是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进而对学习化学的兴趣产生不利影响。 (三)合作学习的作用发挥不足 以小组的方式开展合作学习,这是根据新课改要求而实施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新的理念的推行,对高中化学教学意味着一场巨大的变革。然而,从实际运行来看,这种变革虽说是巨大的,但实际效能却是低微的。原因是,一些教师似乎是在为完成新课改的要求而被动地实施合作教学方式。而且在实施过程中置内容与课型于不顾,为合作而合作,这就导致徒有其表,而乏其实。 二、提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施路径 (一)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育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进其主动学习化学的基本前提,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必须找寻合适的切入点,切实调动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一旦有了兴趣,学生就会自觉打破课堂的沉闷气氛,就会活力迸发,就会对学习变得更加自觉、更加积极。教师要在精心分析的基础上,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设计,通过引导、启发,让学生在趣味盎然的课堂氛围中达到学习的最佳效果。 (二)注重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 课堂教学的推进离不开一定的情境,轻松、愉快的环境会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通过对相关知识点的讲解,将其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特

课题研究报告怎么写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怎么写?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应该包括以下九大要素: (一)课题名称 课题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这看起来是个小问题,但实际上很多人写课题名称时,往往写得 不准确、不恰当,从而影响整个课题的形象与质量。这就是平常人们所说的“只会生孩子, 不会起名字”。那么,如何给课题起名称呢? 1.名称要准确、规范 准确就是课题的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比如“小学 语文指导自主教学模式研究”,这里研究对象就是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问题就是指导自主 教学法。有时候还要把研究方法写出来,例如“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其研究的对象是小学生,研究的问题是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实验法,这就说得很清楚, 别人一看就知道这个课题是研究什么。而有些课题名称则起得不是很准确。如,“集中识字,口语突破”这个名称,别人只看题目,就无法看出研究的是什么问题,好象是语文,又象是 英语,是中学或是小学,是小学高年级还是小学低年级更没办法看出来。若改为“集中识字,口语突破——小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这样就一目了然了。总之,课题的名称一定要和研 究的内容相一致,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 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个题目如果是一篇经验性论文,或者是一个研究报告,笔者觉得不错,但作为课题的名称 就不是很好,因为课题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正在探讨,正开始研究,不能有结 论性的口气。 2.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 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要简明扼要,通俗易懂,能不要的文字就尽量不用, 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但要尽可能表明三点:研究对象、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首先,要阐明课题研究的背景,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进行这项研究的。因为任何课题 研究都不是凭空来的,都有一定的背景和思路。其次,要阐明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研究 它有什么价值,能解决什么问题。第三,要认真、仔细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了解 前人或他人对本课题或有关问题所做的研究及研究的指导思想、研究范围、方法、成果等。 把已有的研究成果作为自己的研究起点,并从中发现以往的不足,确认自己的创意,从而确 定自己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这样既可以更加突出本课题研究的的价值、意义,也可以使自 己开阔眼界,受到启发,拓展思路。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中存在这 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课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课题的理论和学 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有针对性,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写成诸如坚持党的教育 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一般性的口号。有位老师在课题申请表中对它的 课题意义是这样说的:“高考实施3十X方案后,化学学科作为一门选考科目,其教育、教 学必将受到一定影响。如何在当前的形势下进一步提高高中化学教学和教育水平,这是化学 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本课题正是以3十X对高中化学教学的影响为引线, 以1999届至2001届为观察样本,运用观察、统计、访问等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研 究如何在3十X实施过程中调整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问题,为在教学改革的新形 势下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水平进行有益的探讨”。这样有针对性地写使别人一看就觉得科学性、 实用性比较强,的确有价值。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课题研究的目标就是通过研究,要达到什么目标?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研究的目标是比较具 体的,不能笼统地讲,必须清楚地写出来。只有目标明确而具体,才能知道工作的具体方向 是什么,才能知道研究的重点是什么,思路就不会被各种因素所干扰。下面是“学科教学与 素质教育”研究实验方案所写的课题研究目标:

高二化学研究性学习课题讲解学习

高二化学研究性学习课题 (一)环境保护 1. 加快防治“白色污染”的步伐 2. 对(某地区)废电池回收情况的调查及建议 3. 环保筷的开发与推广 4. 饮用水污染与自然人为因素的关系和控制对策 5. 空气中SO2对土壤的负面影响及治理措施 6. 废旧电池的回收与利用 7. (某某地区)空气污染现状及对策 8. 浅谈水资源的污染其治理 9. 汽车尾气的治理及再利用 10. 如何降低汽车尾气净化的成本 11. 关于城市垃圾资源化的设想与调查 12. 塑料及其回收利用 13. 摘掉城市的毒瘤——城市垃圾处理问题研究 14. 大气污染与人体健康 15. 汽车安全与环保问题 16. 酸雨与人体健康 17. 环保与产业的结合 18. 光污染与光能节约 19. 汽车与环境 20. 无污染汽车 21. 燃煤脱硫的简史及其发展 22. 关于海水淡化问题的研究 23. 降解塑料的发展 24. 关于口香糖的报告 25. 水体的富营养化 26. 土地沙漠化的防治 27. 富营养水质的生物治理 28. 城市的供水、净水及水再利用 29. 创造绿色电能 30. 粉煤灰性能研究及综合利用 31. 城市生活垃圾的绿色处理 32. 无污染能源在家庭中的利用 33. 绿色消费 34. 杀虫剂使用的反思 35. 氟利昂问题 36. 核聚变、核裂变及环境污染 37. 臭氧层破坏 38. 某河流综合整治 39. 电磁辐射污染环境与健康 40. 无磷洗衣粉为何难以推广的探研 41. 厨房生活垃圾能再利用吗 42. 工业废水污染情况 43. 农药污染的影响 44. 石材石粉尘污染的调查 45. 工厂密集度和生活环境的关系 46. 大气污染对农作物的影响 47. 居室污染

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18-12-26T11:57:29.86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9年3月2期作者:江雪梅[导读]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仍旧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化学知识讲解难,教师不能帮助所有学生完全理解化学知识;二是化学教学手段较少,课堂趣味性不高,不足以吸引学生的兴趣。而微课则是一种有趣且高效的教学手段,教师应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积极探索微课的教学应用。 江雪梅重庆市巫溪县上磺中学校 405801 【摘要】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仍旧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化学知识讲解难,教师不能帮助所有学生完全理解化学知识;二是化学教学手段较少,课堂趣味性不高,不足以吸引学生的兴趣。而微课则是一种有趣且高效的教学手段,教师应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积极探索微课的教学应用。 【关键词】微课;高中化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3-096-01 在新的时代趋势下,随着网络技术不断发展,各个领域的发展趋势也都在持续变化,对于高中阶段的教学来说,这亦是不可摆脱的事实。特别是在高中化学教学体系的改革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快理解相关知识,养成相应的能力,对于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应用是必要的,而微课更是其中作用最为明确的一种教学方式。 一、微课立足化学教学实践,拉近化学与生活的联系 化学知识和生活实际是密切联系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这是素质教育倡导的理念。有趣的课堂是学生乐于接受的。在课堂中,教师可以穿插一些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事实,用化学知识予以解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知识。学生再见到某些生活场景时,脑海中会立即呈现与之相关的化学知识并能做出解释,这也是一种有效组织复习、加深理解巩固的高效学习方法。如学习电化学时,学生刚刚接触电化学,不容易理解,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比如尝试用电化学的知识解释家里的炒菜锅为何遇水就会生锈这个现象,并且教师可要求学生自己录制简短的微课视频来讲解知识点,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氛围中学习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再如:学习钠及其氧化物的相关知识时,学生依据对过氧化钠的性质这个知识点的理解和思考,自己动手做并制作滴水生火的视频;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时,学生自己拍摄微课《一个苹果横切面的变化过程》。可见,微课的运用能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理解化学知识,更易接受,也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二、微课解析重点难点内容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微课来讲解重点、难点内容。在教学中,由于教师能力有限、学生理解能力不足,往往会出现某一重点知识讲解不清晰、难点内容学生完全不理解的情况。这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来借鉴其他教师的讲解方法,也可以加入更加生动形象的展示,让学生能轻松地理解重点、难点知识。教师在制作微课视频时,要注意难点内容要讲解透彻,形式要生动形象,力求让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视频理解难点知识。比如,教师在制作微课视频来讲解难点知识“化学平衡状态”时,为了更加清晰地解释为何会出现化学平衡状态,以及化学平衡状态的具体情况,可以通过动态图片来展示化学平衡状态的出现和保持平衡状态的原因。在以往的实验教学中,由于实验具有一定危险性,导致学生不能近距离观察,学生对实验方法了解不全面,最终导致学生在自己进行实验时效果不理想。教师可将标准化的实验流程视频加入到微课中,让学生详细观看实验的具体操作细节,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实验。 三、促进理实结合、摆脱教学局限 理论与实践,都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点内容,特别是两者的结合,是重要的教学要点,也是当前我国高中化学教学最为主要的问题之一,许多教师都并不能在教学过程中密切的结合理论与实际,实践环节普遍都是在理论教学结束后,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无法将理论概念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为了避免两者脱节,教师应当更积极的运用课视频结合理论与实际,会让学生的认知更加完善。学生的理论认知,需要依靠实践去验证,实践的过程,则需要以理论为支撑,为此教师应当更加注重利用微信视频去联系理论与实际,例如可以将分子式、反应过程以及实验操作流程融入视频中,让学生结合视频去做实验,这样不但能够让学生的理论认知更深刻,记忆更牢固,而且也会让学生的实践更加规范化。 高中的化学教学内容很多、难度很高,而且学生的学习不可能仅仅局限在教材的内容中,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知识探索,所以教师必须要懂得运用微课教学去摆脱教学局限,以确保化学教学的质量。翻转教学便是利用微课视频摆脱局限的教学理念,在翻转教学模式下,教师利用微课视频可以将课程内容前置,让学生在课前去进行预先了解,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意识会被激发,在遇到问题时可以事先收集记录下来,以便在课堂上与教师及同学展开讨论。进而言之,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摆脱过度集中的教学内容所带来的压力,为了达成学生的学习目标,教师运用微课教学去开展翻转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总之, 微课重在解惑,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但要清楚认识到,微课并不是一把“万能钥匙”,更不能替代课堂教学。在互联网微课海洋中,教师要认真筛选、整合优质微课资源进行研究并推荐给学生,使其成为辅助课堂教学的利器;同时要不断将优质的微课及时上传到网络中,互相交流,不断优化,创作出质量更高的微课,使其与时俱进,永葆活力。 参考文献 [1]惠益花.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6. [2]陈晓云.高中化学课堂应用微课解决疑难点的研究[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02).

校本教研课题《高中化学演示实验改进与创新的研究》结题报告

校本教研课题《高中化学演示实验改进与创新的研究》结题报告教研组:理科综合组 负责人:邹正友 课题组成员:邹正友熊卓军何艳舞杨再兴 课题名称:《高中化学演示实验改进与创新的研究》 一、课题研究背景 1、国内外改进创新实验研究现状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最基本特征。实验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能力、科学思想和科学品质教育的最生动、最活跃的教学形式。高中化学实验正朝着探究型、生活化、微型化的方向发展。在实验微型化发展领域,美国、联邦德国等国家已逐步在中学化学实验中审定和推广了微型化学实验仪器。因此,它是国内外近20年进展较快的一种新的化学实验形式,体现了化学实验微型化的趋势。我国是从80年代未 90年代初开始研究,进行了十年,召开了全国研讨会三次,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我国《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探究活动应作为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方式,这就要求化学实验设计在体现化学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同时,更要突出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取向,突出探究性实验内容的编排和注重过程的科学化设计。 目前我国中学化学实验研究活动虽然较受重视也较普遍,但仍存在很多问题。如化学实验如何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如何设计和开展研究型课程中的实验教学活动,如何在实验教学中实施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教育,怎样使化学实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怎样通过化学实验提高学生认识生活、认识世界的能力等等。这些课题的研究在目前我国新课改的大趋势下应该显得更重要一些。 2、新课程背景下的化学实验改革 就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而言,要在教学活动中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应该首先改变旧的教学观念。这就应该在课程、教材、教法、研究等方方面面都作周密的思考,敢于对课堂内外的实验教学作大胆的改革和创新。化学实验教学应走素质教育之路,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态度。通过课堂实验的改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索能力。通过借鉴同行们的实验改进,表明作为中学化学教师,要坚定改革的决心,而对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而言只有经过广泛而具体的教学改革,才能使我们的化学实验教学更好、更切实际地实施素质教育,才能使化学实验活动能朝着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方面发展。 3、我校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 一直以来,我校的高中化学课堂演示实验教学缺少连续的系统的研究与整理。教师们由于时间与精力有限,往往把演示实验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进行临时处理,只是在备课中遇到了需要进行的实验才去了解、查询与研究,教学结束后,也无暇对本次实验的效果、优劣进行思考与评估,更不可能将每次的实验方案、实验情况进行收集、整理,也很少谈及系统的改进与创新。这也是我国很多地方现行高中化学教材演示实验的教学现状。 基于此,本课题――《高中化学演示实验改进与创新的研究》作为一个校级重点

高中研究性学习之生活中的化学

课题:关注生活中的化学 组长:经过了一学期的研究学习,本小组完成了对生活中的化学研究。具体分工如下: :生活中的化学试验 :网上资料收集 :资料整理 经过本次研究性学习我们更加认识到了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生活是与化学密不可分的。经过多次的试验我将找到了生活中许多现象的化学本质,将所学化学知识应用到了实际。例如苹果在空气中的氧化试验,洗衣粉的清污原理。。。另外对一些网络资料进行了整理,从而了解到我们所不能亲自试验的化学现象。得出以下结论。 在昏暗的灯光下,一个披散着满头长发的中年男子半闭着眼睛,右手手中胡乱地挥舞着一把“宝剑”,口中念念有词,突然,他象看见了什么,眼睛一动不动,紧紧盯着前方,怕是惊动了什么似的,小心翼翼地把腰间的“宝葫芦”凑到嘴边喝了一口“仙水”,随着他手中宝剑虚空一刺,大喝一声“哪里跑!”对着宝剑“噗”的喷了一口,顿时,殷红的鲜血从宝剑上一滴一滴的滴下来。只见他对着早已吓瘫在地的一对母女说:“别怕!我已经把鬼杀了……”这就是科教片《崇尚科学,反对迷信》中《空中斩鬼的把戏》。 原来,他是利用了化学反应FeCl3 + 3KSCN = Fe(SCN)3 + 3KCl生成的Fe(SCN)3显血红色的道理来骗钱的。 其实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只要我们留心,就会有收获。请看: 1.同一支笔使用不同型号的墨水,为什么容易造成堵塞。 墨水是胶体,不同的墨水胶体粒子带不同的电荷。当两种带相反电荷的胶体混合时,由于互相中和电性,使胶体粒子间因带同种电荷的排斥作用减小,从而使之聚集成大的颗粒,出现胶体的聚沉造成堵塞。 2.为什么一夜之间,香蕉就熟了 你知道吗?北方吃到的香蕉并不是在树上成熟的。原来,香蕉在尚未完全成熟以前,采摘下来运到北方。在出售以前,把要出售的香蕉放在一间密封好的屋子里,喷洒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学调节剂——乙烯利。乙烯利被香蕉吸收后,在香蕉内释放出乙烯,而乙烯对香蕉的成熟有促进作用。于是,第二天,香蕉便变黄成熟了。如果你家里有青香蕉、绿橘子等尚未完全成熟的水果,要想把它尽快催熟,可以把它们与熟苹果放在一个塑料袋里,系紧袋口。过几天就成熟了。这是因为水果在成熟的过程中,自身能放出乙烯气体,利用成熟水果放出的乙烯可以催熟生水果。 3.为什么用同一种粘土烧制的砖瓦有的是青色有的是红色 在烧制砖瓦时,用粘土做成的坯经过烘烧后,铁的化合物转化成Fe2O3而制得红色的砖瓦。若烧制后期从窑顶向下慢慢喷洒冷水,窑内会因发生化学反应C + H2O = CO+H2而产生大量的CO和H2,它们把红色的Fe2O3还原为黑色的Fe3O4和FeO,从而制得青色的砖瓦

“微课”与高中化学教学

“微课”与高中化学教学 【摘要】微课是对过去“课堂实录”式的视频教学资源建设的反思和修正,微课就是一节的短小的视音频,呈现某个单一的、严格定义的主题。这些简短的课程就成为学习活动的点缀,这些活动有利于增强课程主题的学习。 【关键词】高中化学;微课 微课还能够为学生提供“自助餐式”的资源,无论是在课程学习中间还是课后的复习,均能帮助学生理解一些关键概念和必须要掌握的技能。这种微缩型的课程是很有效的,因为它能够在短时间内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个单一的主题上,减少了学生分神的机会。 一、“微课”的有效性 微课也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它可以是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微反思、微点评,这就使其有别于传统课堂教学追求的知识系统化,内容的详实和环节的完整;却又同时保存了作为一堂课的“骨骼”,并由精巧的内容赋予其“血肉”。微课对于移动学习来讲是一个有吸引力的备选项,这也是它能在教育领域中风靡的原因。老师可以尝试将微课作为课程任务发布,学生可以利用任何移动设备来制作微课。这些独立的或者协作的学生项目甚至可以解

答课堂上出现的一些问题。微课能够很容易的被整合于课程之中,一是它能以多种方式被使用,二是它足够小能够被用到几乎任何地方。它能够放置于课程网站上作为预告片,让学生在课程开始前提前观看。课前,它能介绍主题,提高意识或者激发好奇心。课后,它可以提供覆盖课程的所有知识点讲解,甚至延伸到拓展部分。活动或者后续下达的任务能够很容易的被嵌入到一节微课中以便学生能容易的理解所呈现的内容。简洁的形式能够让老师快速的作出修订、调整或根据需要更新课程内容。某些情况中,这些微课就是可重复利用的资源,特别是那些讲解基本概念的微课,可以被多个课程和多个教师使用。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并以之为主线统领教学设计、教学使用的多媒体素材,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学生的反馈意见及学科专家的文字点评等相关教学资源,呈现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很容易被教师吸纳为教学的“单位要素”和学习的“知识卡片”。既适用于教师的观摩和研究,也适用于学生的答疑和解惑。既可供师生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并随意选取作为教学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5等)上实现移动学习。 二、“微课”的高效性

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经过本次研究性学习我们更加认识到了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生活是与化学密不可分的。经过多次的试验我将找到了生活中许多现象的化学本质,将所学化学知识应用到了实际。例如苹果在空气中的氧化试验,洗衣粉的清污原理。。。另外对一些网络资料进行了整理,从而了解到我们所不能亲自试验的化学现象。得出以下结论。 在昏暗的灯光下,一个披散着满头长发的中年男子半闭着眼睛,右手手中胡乱地挥舞着一把“宝剑”,口中念念有词,突然,他象看见了什么,眼睛一动不动,紧紧盯着前方,怕是惊动了什么似的,小心翼翼地把腰间的“宝葫芦”凑到嘴边喝了一口“仙水”,随着他手中宝剑虚空一刺,大喝一声“哪里跑!”对着宝剑“噗”的喷了一口,顿时,殷红的鲜血从宝剑上一滴一滴的滴下来。只见他对着早已吓瘫在地的一对母女说:“别怕!我已经把鬼杀了……”这就是科教片《崇尚科学,反对迷信》中《空中斩鬼的把戏》。 原来,他是利用了化学反应FeCl3 + 3KSCN = Fe(SCN)3 + 3KCl生成的Fe(SCN)3显血红色的道理来骗钱的。 其实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只要我们留心,就会有收获。请看: 1.同一支笔使用不同型号的墨水,为什么容易造成堵塞。 墨水是胶体,不同的墨水胶体粒子带不同的电荷。当两种带相反电荷的胶体混合时,由于互相中和电性,使胶体粒子间因带同种电荷的排斥作用减小,从而使之聚集成大的颗粒,出现胶体的聚沉造成堵塞。 2.为什么一夜之间,香蕉就熟了 你知道吗?北方吃到的香蕉并不是在树上成熟的。原来,香蕉在尚未完全成熟以前,采摘下来运到北方。在出售以前,把要出售的香蕉放在一间密封好的屋子里,喷洒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学调节剂——乙烯利。乙烯利被香蕉吸收后,在香蕉内释放出乙烯,而乙烯对香蕉的成熟有促进作用。于是,第二天,香蕉便变黄成熟了。如果你家里有青香蕉、绿橘子等尚未完全成熟的水果,要想把它尽快催熟,可以把它们与熟苹果放在一个塑料袋里,系紧袋口。过几天就成熟了。这是因为水果在成熟的过程中,自身能放出乙烯气体,利用成熟水果放出的乙烯可以催熟生水果。 3.为什么用同一种粘土烧制的砖瓦有的是青色有的是红色 在烧制砖瓦时,用粘土做成的坯经过烘烧后,铁的化合物转化成Fe2O3而制得红色的砖瓦。若烧制后期从窑顶向下慢慢喷洒冷水,窑内会因发生化学反应C + H2O = CO+H2而产生大量的CO和H2,它们把红色的Fe2O3还原为黑色的Fe3O4和FeO,从而制得青色的砖瓦 4.洗衣粉是怎样把衣服洗干净的 洗衣粉的成分是合成洗涤剂,它的主要成分是烷基磺酸钠等,从它的分子结构上看,可以分

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化肥的研究

化肥的研究 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化学肥料简称化肥,用化学和(或)物理方法人工制成的含有一种或几种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的肥料。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常量营养元素有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微量营养元素有硼、铜、铁、锰、钼、锌、氯等,土壤中的常量营养元素氮、磷、钾通常不能满足作物生长的需求,因此需要施用含氮、磷、钾的化肥来补足。由于现在化肥品种众多,适用的范围和使用方法、功效各不相同,所以在实际农业生产中应该掌握一些化肥的知识。 二.研究价值 研究本课题可以让我们综合运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从化学的角度去研究化肥,调查不同的化肥的主要成分,分析不同的成分对农作物的作用,明确不同化肥的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对人们农业生产中化肥的选择提供参考。 三.研究内容 1.临夏地区市面上的主要化肥品牌、品种、成分; 2.对化肥的分类; 3.化肥中化学成份的作用; 4.化肥选择中的注意事项。 四.课题实施的可行性 课题组成员都来自农村,熟悉农业生产,对化肥的成分和使用有一定的认识。课题组成员具备一定的的动手能力、观察记录能力、思考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且吃苦耐劳,做事细心。指导教师可以给予技术和硬件支持,专业知识的指导。学校图书馆资料充足,也可以上网搜集信息。整个活动无需经费保障等条件,利用课余时间即可方便进行。 五.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 2.归纳汇总,对比分析; 3.文献资料检索; 4.综合分析。

六.任务分工 1.资料搜集:李永彪,齐学伟,孙丽丽,王英明,赵文琴; 2.数据整理:何小七,祁婷婷,江荣璐; 3.文献资料检索:李永彪,王英明,齐学伟; 4.资料信息汇总,撰写研究报告:李永彪,齐学伟,孙丽丽,王英明,赵文琴,何小七,祁婷婷,江荣璐。 研究方案 第一阶段:组建研究小组,确定课题,撰写开题报告,明确组员任务分工。 第二阶段:调查临夏地区市面上的主要化肥品牌、品种、成分。 第三阶段:对前期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初步总结成果并确定要解决的问题。 第四阶段:通过上网搜索、图书室查资料、采访教师解决研究中的问题。 第五阶段:汇总小组成果,进一步分析、研究、总结,完成结题报告。 第六阶段:成果展示,与全校师生交流。 实施记录 活动时间地点参加人员活动内容 2011.4.27 办公室李永彪,齐学伟,孙丽丽,王英明, 赵文琴,何小七,祁婷婷,江荣璐确定课题,开题、任务分工 2011.5.6 供销 社、集 市李永彪,齐学伟,孙丽丽,王英明, 赵文琴,何小七,祁婷婷,江荣璐 调查临夏地区市面上 的主要化肥品牌、品 种、成分 2011.5.15 教室李永彪,齐学伟整理资料,确定需要 解决的问题 2011.5.20 微机室李永彪,齐学伟,孙丽丽,王英明, 赵文琴,何小七,祁婷婷,江荣璐 查阅资料,解决难题2011.5.28 图书室李永彪,齐学伟,孙丽丽,王英明查阅资料,解决难题2011.6.3 教室李永彪,齐学伟,孙丽丽,王英明, 赵文琴,何小七,祁婷婷,江荣璐 撰写结题报告2011.6.15 办公室李永彪,齐学伟,王英明修改,完成结题报告

化学反应限度微课教学设计

化学反应的限度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掌握化学平衡的概念 2、掌握化学平衡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 1、按从熟悉到陌生、从形象到抽象认知规律理解化学反应限度概念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按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以教学中引导学生从量变角度(C 、υ)理解化学平衡状态。使抽象知识图表化。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对规律的推断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化学平衡的学习让学生懂得大自然是很奇妙的,让学生是体验化学之美科学之美。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科学的探究精神。 重点 化学平衡的建立与理解 难点 理解化学平衡概念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Ⅰ、导入展示拔河比赛的图片 教师讲解拔河比赛的规则和比赛时的发生的情况引出化学反应限度 [思考1][投影] 在一定条件下把3摩尔氢气和1摩尔氮气置于容积为1升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过程中N 2、H 2、NH 3浓度变化情况填入下表,最终能生成2摩尔NH 3? [分析] [投影] 你能以N 2 的消耗速率与生成速率为例作出可逆反应进行过程中正、逆反应速率各自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吗? 开始:正反应速率 =最大 逆反应速率 =O 过程:v (正)减小 v(逆)限度:v (正) = v(逆) 图示: 2、化学平衡 (1)定义:[教师] 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进行到v(正)= v(逆),各反应物、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浓度、百分含量保持一定的状态(限度),这种状态叫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记忆)[教师帮助学生多角度理解、分析并得出化学平衡特征] (2) 化学平衡特征:逆、等、动、定、变 例题N 2+3H 22NH 3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N 2和H 2不再化合 B. N 2、H 2、NH 3浓度相等 C.平衡状态时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中期报告

附件 4: BXJKGH 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十二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新教学改革与课改下学科教育教学改革与课程开发研究” 中期报告 课题名称高中化学课堂高效教学模式的研究 课题编号LN0138Z 所属学科化学 课题主持人王萍 所在单位本溪市第一中学 上报时间2013年7月 本溪市第一中学制 2013年 8月

一、研究进展情况:包括开题时间、主要参加者及分工落实情况、研究工作进度、调研 地点与时间等,不超过2000 字,可加页。 2013 年 7 月王萍参加课题开题仪式会议,领取开题协议书,参加仪式的有国家教 育科学研究所的李世平所长,总课题组理事李桂娟校长,总课题组理事张绍宾校长以及 参与各个子课题的负责人。张绍宾校长宣读了课题报告 , 就本课题及学校化学教学发展的 关系做了深刻的阐述 , 要求本校教研组要努力学习 , 加强科研 ,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 2013 年 8 月 28 日召开化学组教师会议组建《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的课题组,会议地点一中主校五楼会议室。 2013 年 8 月 30 日填写开题协议书,并听取学院教研室专家张文敏教师的建议修改 完善。 2013 年 10 月 8 日下午市教研室鞠文革主任,张文敏老师荐临我组指导开题报告. 开题仪式上课题负责人王萍报告了课题立项过程及意义 . 鞠文革主任 , 张文敏老师就我校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 , 就课题的立项、研究、结题等都作了具体而详尽的指导 . 学校信息中心对本次活动在设备、人力上给予了大力支持. 一、课题研究主要进展 (一)健全组织机构,保障课题实施 我校成立了课题研究领导小组、课题研究指导小组和子课题研究小组。由国家教育 科学研究所的李世平所长,总课题组理事李桂娟校长,总课题组理事张绍宾校长推动课 题研究的日常工作;实验学校子课题负责人负责课题的组织与实施课题研究工作。 (二)加强理论学习,明确研究方向 课题组采用个人学习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的形式,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研究“化学高效 课堂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研究”课题研究实验方案,明确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主要目 标、主要内容、遵循原则、主要方法、规章制度、操作方法、责任与义务等,加深对本 课题研究方向的认识。同时,课题组组织学习《有效教学》,余文森主编的《有效教学 十讲》等理论专著。 为课题组成员征订了《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中学化学》、《新课程》、《福建教 育》、等教育期刊,购买了《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等理论书

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

“厨房中的化学”调查思考 班级:B5 组长:陈阳 成员:陈阳方洋洋刘东刘栓梁昆昆涂永前刘安伟魏强凌震朱里方圆 指导老师李明 课题背景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应该注重饮食的健康与平衡。厨房里的许多问题都是与化学有关的问题,只要我们运用科学的方法处理这些问题,就会使我们的生活更健康。 研究目地及意义 1.了解生活中的化学,并从化学的角度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2.获得亲身参与探索研究的体验,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学会分享和合作。 4.激发我们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我们主动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 预期结果 充分发挥同学们的主观能动性,以同学们的自主学习和直接体验和研究探索为调查学习的基本方式,努力培养同学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会从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理解生活。 主要成果 1、了解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厨房里也潜藏着很多的化学知识。 2、了解厨房中调味品的使用技巧 3、了解食物的保鲜方法 4、了解在烹饪过程中如何保持食物的营养成分 5、了解烹饪前食材的处理 课题成果依据专家咨询百姓访谈书刊网络上的资料 厨房就象一个科学实验室,烹调时所用的各种成分本身都是由化合物组成的,为了饮食的健康与平衡,我们要关注厨房里的化学。 在这次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课题组分别从食物的烹饪、食物的保鲜、调味品使用的技巧、在厨房中的注意事项、保持食物原有的营养物质的方法、处理食材的技巧等方面进行了探究。我们依照自己平时所学的化学知识和积累的生活常识,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了解了许多以前我们从来不知道的一些知识。同时也意识到厨房里的化学有多么重要。 一、厨房里的化学---调味品篇 1、炒菜时在油热了的情况下放入一些食盐,会起化学反应,对身体是有害的。研究表明,传统的烹饪方法对食品对食物中的营养有很大的破坏:在200℃的高温下,食用油所含对人体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被氧化,同时产生“丙烯醛”会导致致癌过氧化物的产生,食盐中的碘会挥发掉50%,食物中的维生素被氧化等等都造成了食物中营养素极大流失。专家指出,煎、炸等烹饪方法对食品的营养破坏之一是使食盐中的碘挥发,使碘盐中含碘量和人体实际摄入的量不同。因为煎、炸时需要的油温很高,大约有180℃左右。而碘是一种化学性质活泼的元素,在高温下易挥发,因而,经过油炸高温处理的食盐中,碘的损失率可以达到40%-50%。因此,如果不改变烹饪习惯,即使大力推广碘盐,人们仍然不能达到足够的摄入量。专家建议烧菜时不要用碘盐爆锅,尽量在菜将出锅时加盐。 2、食盐在食品工业上用作调味品,因为人类在生理上对咸味有强烈的需要,而且氯化钠也是维持人体内渗透压平衡的主要成分。没有糖人还可以活,没有盐活着就很困难,四肢

[高中化学,研究性,学生]从高中化学微课探究学生的研究性学习

从高中化学微课探究学生的研究性学习 化学有着鲜明的科学性,不仅要求学生具备其知识的逻辑思维的缜密性,而且应该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实验操作与实践活动。成立化学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是真正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途径。而在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前的教师指导是至关重要的,有点石成金的作用。进入高中之前,学生没有经历过化学的研究性学习过程的熏陶,没有在认识上形成研究的模式,自然束手无策。所以,教师前期指导的案例不可缺少,而微课在指导中发挥了最大效能。 1.用微课给研究性学习以理论支撑 进行化学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巩固化学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发展多层面思维。在研究性学习实践过程中一定要有化学的理论基础,探究是建立在知识体系层面的东西,没有化学的理论基础的化学探究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作为学生只能无从下手、无能为力。 如学生以《水与生命》为课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首先就要明确水在生命中的意义。站在化学的角度分析,水中的其他杂质对生命是不可忽视的,这些物质对生命或是正面影响或是负面的影响。这就是本课题的研究方向问题,如可以做饮用水的调查,也可以做周边河流的水质调查。 倘若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是河流的水质调查,需要从哪几个方面去探究,这就需要化学理论知识做支撑。由于水质指标是多样化污染物的综合指标,同一的污染物凸显出多种水质指标的表征。如最常见的悬浮物涵盖有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藻类等,作为特定的有机污染物的表征有COD、BOD、pH等水质指标。尽管这些化学概念问题可以上网查阅,但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假如在前期教师将学生所需资料制作成微课放在校园网的平台上,供学生借阅则更快捷。 一般在河流的水质调查这一研究性学习案例中需要做的微课有: 1.1调查河流产生的废水的主要来源和组成(走访内容的微课); 1.2河流的水质水量取样分析(探究内容的微课); 1.3对排放河流中的废水所含有用污染物的回收利用的可能性设计,强化节约用水的意识(设计方案内容的微课) 这些微课虽然短小精悍,但可以将一天的走访、数天的取样分析、多层面的方案的设计浓缩和升华。无论是时间还是过程,无论是化学理论知识还是不同学科整合知识都做到细致入微,对指导开展研究性学习行之有效。 2.用微课给研究性学习以实验点睛 关于化学方面的研究性学习更多的是用化学实验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质,让学生在过程体验中形成化学思维。实验是化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而研究性学习中的实验探究一般都很宽泛,有的实验现象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明显,需要多次实验尝试或者实验对比,因此,

高中化学有效教学课题研究

高中化学有效教学课题研究 主体报告 威海二中 化学课题组

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研究主体报告 威海二中化学课题组 一、课题研究背景与目的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现实需要。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我校化学教师按新课程的理念,认真实践,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得到了很大的转变。但在实际的课堂实践中,我们发现“满堂灌”的现象依然存在,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有的教师过于追求教学内容的情景化,教学过程的形式化、情景化,过多教育手段的“媒体化” , 教学评价的片面化;实验在化学学科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不少老师将“演示实验”变成“讲实验”,甚至取消学生实验等等,这些做法导致了学生课堂学习的无效,甚至抹杀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我们应当重新反思当前的教育,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聚焦课堂,改革课堂,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真正实施有效教学。 二、课题研究各阶段的时间安排 2007.11 —2008.4 理论学习准备阶段; 2008.5 —2009.3 ,无效反思阶段的研究,初步确定一种课型的教学模式,并确定有关理论支持; 2009.3 —2009.12 ,有效备课阶段的研究,初步形成新授课、习题讲评课两种教学模式,初步在本校内推广; 2009.12-2010.5 ,有效上课阶段的研究,初步形成复习课和实验课的教学模式熟练运用,并将模式形成论文上报。 2010.5- 至今,有效评价、课后反思阶段的研究,课题总结。将肯定的各个课型推广施行,将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讲评课和实验课的教学模式熟练运用,在本校推广,并将模式形成论文上报。 三、研究内容 1、对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一线老师和学生对实施有效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2、针对存在的问题,认真学习,认真查阅资料,广泛交流探讨,同时积极向专家请教或走访兄弟学校,更大范围了解情况,逐步形成符合我们学

高中生化学研究性课题大汇集

高中生化学研究性课题大汇集 学研究性学习课题1 环境保护 1、加快防治“白色污染”的步伐 2、对(某某地区)废电池回收情况的调查及建议 3、(某某地区)饮用水污染与自然人为因素的关系和控制对策 4、(某某地区)空气中SO2对土壤的负面影响及治理措施 5、(某某地区)废旧电池的回收与利用 6、(某某地区)空气污染现状及对策 7、二恶英污染 8、浅谈水资源的污染其治理 9、汽车尾气的治理及再利用 10、如何降低汽车尾气净化的成本 11、关于城市垃圾资源化的设想与调查 12、塑料及其回收利用 13、绿岛的保护 14、大气污染与人体健康 15、摘掉城市的毒瘤——城市垃圾处理问题研究 16、汽车安全与环保问题 17、酸雨与人体健康 18、环保与产业的结合 19、光污染与光能节约 20、汽车与环境 21、无污染汽车 22、燃煤脱硫的简史及其发展 23、日韩发生重大核事故 24、臭氧层破坏 25、太湖零点行动 26、长江上游生态保护 27、黄河断流 28、西部开发与环境保护 29、绿色文明 30、淮河治污零点行动 31、苏州河综合整治 32、电磁辐射污染 33、环境与健康 生活中的化学问题 1、农用生物肥 2、新型建筑材料的开发与利用 3、生命之源——营养 4、家庭包装 5、以氢气(天然气)为燃料的灶具 6、正确提取热量及饮食

7、新型墙对材料的开发和利用 8、方便面可食性内分装 9、油烟革命 10、装潢材料的应用及改进 11、金属防锈的研究 12、关于低自由基、无毒香烟 13、有关饮料中非食用色素的调查 14、化学与农村经济 15、纯净水是否“纯净” 16、环保型防震材料的开发 17、维生素王国探秘 18、浅淡当今社会之健康饮食 19、修正液对人体的危害 20、洗涤用品的发展与前景 21、研究高二学生早上的饮食、 22、食用油中过氧化值的分析 23、中学生营养与健康 24、研究特别环境下使用的救生衣 25、浅谈食盐与人体健康 资源利用 1、海洋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2、太阳能发展前景及利用 3、创造绿色电能 4、未来能源技术 5、石油的开发与利用 6、绿色能源离我们多远 7、食品对大脑的营养供应研究 8、常见荤菜对大脑智力发展的影响研究 9、中学附近不洁食品状况调查 10、浅谈可再生能源 11、利用太阳能对未来的积极影响 12、潮汐资源的调查研究 化学实验(改进)探索与研究 1、亚硝酸盐在不同土壤中累积的研究 2、眼睛防水的实验 3、关于铵盐冷却性能的实验与探讨 4、利用废物制取活性炭 5、回收、利用旧电池中的有用物质 6、再生橡胶废水的胶色研究 7、乙酸乙酯的制备与最大化 8、酒精可燃与不可燃的临界浓度的研究 9、无污染氯气装置的研究 10、用植物色素制取代用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范围的测试 11、有机消毒剂应用的初探

高一化学学科研究性学习课题

高一化学学科研究性学习课题 水清洋 研究性学习课题:化学电池 (一):课题探究与构思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生活在现代社会,学生对“电” 有着丰富而又强烈的感性认识。当学生们了解了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并感受了探究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过程之后,会对化学能与电能之间的转化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正是基于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通过本课题,把学生带进“化学能与电能之间相互转化”的研究之中。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 1.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2.赞赏化学科学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关注能源问题,逐步形成正确的能源观。 3.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形成团结协作风貌。 研究性学习需要学生改变原有的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学会从实践中去获取知识,从而树立主动学习、敢于创新的学习观念。该项活动将课堂由校园内移到了校园外,求知的空间更为广大,同时亦更为艰难,这就需要学生之间团结协作,共同克服困难,从而达到培养良好学风的目的。 4.学会收集处理信息,养成科学求知态度。 该项活动的另一目的是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处理信息和推断结论的能力以及表述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并要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学会利用多种有

效手段去获取信息。同时要学会从实际出发,通过认真踏实的探究去求得结论,并懂得尊重他人的成果。 三、课题研究的重点 该项活动的重点是比较常用化学电池的种类、名称、形状、电极、电解质、电压、可否再充电、价格、存放期、特点、用途、回收途径等 四、课题研究的难点 化学电池虽然在生活中用途广泛,但学生对化学电池的种类、名称、形状、电极、电解质、电压、可否再充电、价格、存放期、特点、用途、回收途径等知道的却很少,这就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信息查询和整理方能解决。因此要安排学生通过上网查询相关信息,深入社会调查研究获取直接体验和素材,组内及小组间讨论来共享信息等方式来开展研究性学习,既有意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又能促使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其集体协作的精神。 五、课题研究的形式 由于学习者是初次涉足研究领域的高中生,所以老师可以预先设计好研究的内容,并提供一定的活动建议和活动提示。为了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能互相帮助、互相配合,活动可分小组进行。如果学习者是已经有了研究性学习经验的学生,可根据学生的能力,逐步减少活动建议或活动提示,直至完全由学生自主地提出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 六.参与课题研究的对象与指导教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