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地下工程管线最小覆土深度

地下工程管线最小覆土深度

地下工程管线最小覆土深度
地下工程管线最小覆土深度

注:表中所列为净距数边际,如管线敷设在套管或地道中,或者管道有基础时,其净距自套管、地道的外边或基础底边(如果有基础的管线在其它管线上面越过时)算起。

附表5 地下工程管线最小水平净距表

注:1、表中所列数字除指明者外,均系管线与管线之间净距。

2、当给水管线、排水管线、热力管线管径大于400mm,管线之间以及管线与建筑物间基础高差大于0.5m,开挖坡度大于0.75时,表中最小水平净距可适当增加。

3、排水管埋深浅于建筑物基础时,其净距不小于2.5m;排水管埋深于建筑物基础时,其净距不小于3.0m。

钢筋混凝土排水管的施埋深度

钢筋混凝土排水管道选用说明书 经常听到业务员反应:管道在施工中经常出现 管道裂缝现象。到施工现场勘察后发现,1、混凝土强度等 级达不到设计要求便进行回填;2、回填土未按规范规定的 要求分层夯实;3、未按设计要求选用钢筋混凝土管道,私 自降低管子的等级,二、三级管选用普通级别的管;4,采 购人员不熟悉管道的使用要求,或存在偷工减料的心理,选 用级别低于设计要求的管;以上行为将施工和选用低于设计 要求的管道产生的质量问题转嫁给生产厂家。为此,根据设 计规范、施工验收规范、生产实践中的经验,特写此文以供 生产、销售、施工人员参考。 一、选用标准要求: 1、按施工图纸设计要求,进行选择施工所需的管道。 2、GB/T11836-2009标准规定的埋置深度和荷载如下: 管级别管顶覆土厚度m 地面堆积荷载t/m 管道基础型式 1级 6.0 1 180°混凝土基础 2级 3.3 1 90°砂(土)弧基础3级 5.3 1 90°砂(土)弧基础注:管顶最小覆土厚度不得小于700mm。 二、根据管道基础底宽和高度的不同,选用管道级别、埋置深度,(一)详见《混凝土排水管道基础及接口》04S516规定:

120°混凝土基础钢筋管道直径600—3000mm 管道1级覆土高度0.7m≤H≤3.5m 管道2级覆土高度3.5m<H≤5.0m 管道3级覆土高度5.0m<H≤6.5m 180°混凝土基础钢筋管道直径600—3000mm 管道1级覆土高度3.5m<H≤6.0m 管道2级覆土高度6.0m<H≤7.5m 管道3级覆土高度7.5m<H≤9.0m

管道3级覆土高度4.5m<H≤7.0m (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各级管裂缝荷载技术指标: 公称内径(mm)一级(kN/m)二级(kN/m)三级(kN/m) 200 12 15 19 300 15 19 27 400 17 27 35 500 21 32 44 600 25 40 53 700 28 47 62 800 33 54 71 900 37 61 80 1000 40 69 89 1100 44 74 98 1200 48 81 107 1350 55 90 122 1500 60 99 135 1650 66 110 148 1800 72 120 162 2000 80 134 181 2200 84 145 199 2400 90 152 217

管道布置规范

3.5 管道布置和敷设 3.5.1 小区的室外给水管网,宜布置成环状网,或与城镇给水管连接成环状网。环状给水管网与城镇给水管的连接管不宜少于两条。

3.5.2 小区的室外给水管道应沿区内道路敷设,宜平行于建筑物敷设在人行道、慢车道或草地下;管道外壁距建筑物外墙的净距不宜小于 1m ,且不得影响建筑物的基础。 小区的室外给水管道与其他地下管线及乔木之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本规范附录 B 的规定。 3.5.2A 室外给水管道与污水管道交叉时,给水管道应敷设在上面,且接口不应重叠;当给水管道敷设在下面时,应设置钢套管,钢套管的两端应采用防水材料封闭。3.5.3 室外给水管道的覆土深度,应根据土壤冰冻深度、车辆荷载、管道材质及管道交叉等因素确定。管顶最小覆土深度不得小于土壤冰冻线以下 0.15m ,行车道下的管线覆土深度不宜小于 0.70m 。 3.5.4 室外给水管道上的阀门,宜设置阀门井或阀门套筒。 3.5.5 敷设在室外综合管廊 ( 沟 ) 内的给水管道,宜在热水、热力管道下方,冷冻管和排水管的上方。给水管道与各种管道之间的净距,应满足安装操作的需要,且不宜小于 0.3m 。 室内冷、热水管上、下平行敷设时,冷水管应在热水管下方。卫生器具的冷水连接管,应在热水连接管的右侧。 生活给水管道不宜与输送易燃、可燃或有害的液体或气体的管道同管廊 ( 沟 ) 敷设。 3.5.6 室内生活给水管道宜布置成枝状管网,单向供水。 3.5.7 室内给水管道不应穿越变配电房、电梯机房、通信机房、大中型计算机房、计算机网络中心、音像库房等遇水会损坏设备和引发事故的房间,并应避免在生产设备上方通过。

地下管线埋设规范

地下管线埋设规范 各种管线在道路下的埋深,不但平面位置合理,还应合理控制各管线地埋深度。一般来说,从上至下管线顺序依次为电力管(沟)电讯管(沟)、煤气管、给水管、雨水管、污水管。电力、电讯一般设置管沟。根据各自管线的技术要求及本地区的气候、水文特点,管线埋设一般如下: 雨水管道:不小于1m; 污水管道:不小于2m; 给水管道: DN150~DN200 0.8m~1.0m D200~DN300 1.0m DN400~DN500 1.5m~2.0m DN600~DN1200 2.0m~-2.5m 各种管线的优先原则 ①、压力管(自来水、煤煤气)避让重力管(雨、污水管),压力管上方覆土不够时,可从下方绕行; ②、同类小管径避让大管径; ③、支管避让干管; ④、软管(电力线、通讯线)避让压力管(自来水、煤气管); ⑤、管道相互交叉时,其相互之间的垂直净距离不小于0.15m,个别管线如电力管沟与其他管线最小垂直距离为0.5m。 给水排水管线距离的平面及立面距离:

①、给水管道与建筑物、铁路和其它管道的水平净距,应根据建筑物基础的结构、路面种类、卫生安全、管道埋深、管径、管材、施工条件、管内工作压力、管道上附属构筑物的大小及有关规定等条件确定,一般不得小于下表中的规定: ②、给水管应设在污水管上方,且不应有接口重叠,当给水管道数设在下方时,应采用钢管或钢套管,套管伸出交叉管的长度每边不得小于3m,套管两端釆用防水材料封闭。给水管道相互交叉时其净距不应小于0.15m,当给水管与污水管平行设置时,管外壁净距不应小于1.5m。管道穿越河流时,可釆用管桥或河底穿越等形式,管道与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工程管线之间最小水平净距宜符合以下规定:1、与建筑物间距:管道公称外径小于等于200mm时为1.00m,公称外径大于200mm时为3.00m: 2、与雨污水管间距:管道公称外径小于等于200mm时为0.5~1.00m,公称外径大于200mm时为1.0~1.50m; 3、与燃气管间距:中低压管为0.50m,高压管1.0~1.50m; 4、与电力电缆间距为0.50m: 5、与电信电缆间距为0.50m 6、与乔木灌木间距为1.50m 7、与通信照明电缆间距为0.50m 8、与高压铁塔基础间距为3.00m 9、与道路侧石边缘间距为0.50m; 10、与铁路坡脚间距为6.00m。当上述间距难以保证时,应采取必要

市政工程管线布置规范集,很有用!

市政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集 第一章总则 1.0.1 为合理利用城市用地,统筹安排工程管线在城市的地上和地下空间位置,协调工程管线之间以及城市工程管线与其他各项工程之间的关系,并为工程管线规划设计和规划管理提供依据,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总体规划(含分区规划)、详细规划阶段的工程管线综合规划。 1.0.3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确定城市工程管线在地下敷设时的排列顺序和工程管线间的最小水平净距、最小垂直净距;确定城市工程管线在地下敷设时的最小覆土深度;确定城市工程管线在架空敷设时管线及杆线的平面位置及周围建(构)筑物、道路、相邻工程管线间的最小水平净距和最小垂直净距。 1.0.4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应重视近期建设规划,并应考虑远景发展的需要。 1.0.5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应结合城市的发展合理布置,充分利用城市地上、地下空间。 1.0.6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应与城市道路交通、城市居住区、城市环境、给水工程、排水工程、热力工程、电力工程、燃气工程、电信工程、防洪工程、人防工程等专业规划相协调。 1.0.7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地下敷设 2.1 一般规定 2.1.1 城市工程管线宜地下敷设。 2.1.2 工程管线的平面位置和竖向位置均应采用城市统一的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 2.1.3 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要符合下列规定: 2.1.3.1 应结合城市道路网规划,在不妨碍工程管线正常运行、检修和合理占用土地的情况下,使线路短捷。 2.1.3.2 应充分利用现状工程管线。当现状工程管线不能满足需要时,经综合技术、经济比较后,可废弃或抽换。 2.1.3.3 平原城市宜避开土质松软地区、地震断裂带、沉陷区以及地下水位较高的不利地带;起伏较大的山区城市,应结合城市地形的特点合理布置工程管线位置,并应避开滑坡危险地带和洪峰口。 2.1.3.4 工程管线的布置应与城市现状及规划的地下铁道、地下通道、人防工程等地下隐蔽性工程协调配合。 2.1.4 编制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设计时,应减少管线在道路交叉口处交叉。当工程管线竖向位置发生矛盾时,宜按下列规定处理:

管道规范

2、设计依据 2.1《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 50332-2002 2.2《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预制混凝土圆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CECS 143:2002 2.3《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 50032-2003 2.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 14-87(1997年版) 2.5《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 11836-1999 2.6《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97 3、适用范围 3.1本图集适用于开槽法施工采用砂石基础(土弧基础)、混凝土基础和顶进法施工(顶管)的室外埋地雨水、污水及合流等重力流无压混凝土排水管管道工程。 3.2当遇有湿陷性黄土、膨胀土、多年冻土、液化土、软土等地基,应根据相关规范另作处理。 3.3本图集不适用于地震设防烈度为9度及9度以上,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40g的地区。 3.4当管道穿越河床、堤坝、铁路路基时应经有关主管单位同意批准后才能应用本图集。 4、设计原则 4.1结构设计遵照《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预制混凝土圆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CECS 143:2002 4.2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进行强度计算时,其表达式为:γ0S≤R。 4.3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验算时,其裂缝开展宽度不应大于0.2mm。 4.4永久作用标准值结构混凝土自重取25~26KN/m3。 4.5永久作用标准值管顶回填土重力密度取18KN/m3。 4.6可变作用标准值取下列二种作用中的大者计算: 4.6.1车辆荷载按《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CJJ 77-98)城-A级取值。 4.6.2地面堆积荷载:10 KN/m 2。 4.7砂石基础(土弧基础)设计计算的基础支承角2α的规定:开槽法施工时砂石基础(土弧基础)施工回填的管底腋角应等于2α加30°、顶进法施工时2α应按120°计算、计算管道自重弯矩时2α均按20°计算。 4.8材料强度:钢筋设计计算强度取360N/mm2,C30、C40混凝土设计计算强度分别按规范取用。 5、选用条件 本图集中的管道基础形式、接口方法、管材、施工方法应根据管道的用途、输送的介质、水文地质条件、施工技术条件及材料供应情况等,按下列条文正确选用; 5.1使用本图集时,选用的管材应符合国家标准《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 11836-1999的技术要求,其配筋应符合《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预制混凝土圆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CECS 143:2002的规定。 5.2根据已确定的管道管顶计算覆土高度H值及采用的施工方法,选用本图集中规定的基础形式、管材的等级及接口方法。 5.3管顶竖向土压力标准值Fsv,k是按《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预制混凝土圆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CECS 143:2002中有由设计地面开槽施工的土压力(B.O.3式)计算的,式中回填土的 重力密度γ S取18KN/m3,土压力系数C d取1.2。如管道为填埋式时,则Fsv,k应按CECS 143:2002 B.0.2条的规定,土压力系数Cc取1.4。 5.4顶进法施工时,管顶竖向土压力标准值Fsv,k应按《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预制混凝土圆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CECS 143:2002中B.0.4-1式计算,本图集中H值按下式计算: Fsv,k=γS HD1 式中Fsv,k—管顶竖向土压力(KN/m)(由B.0.4-1式求出);

钢筋混凝土排水管的施埋深度

钢筋混凝土排水管道选用说明书 晟元管业技术总顾问高级工程师吕明宇 经常听到业务员反应:管道在施工中经常出现管道裂缝现象。到施工现场勘察后发现,1、混凝土强度等级达不到设计要求便进行回填;2、回填土未按规范规定的要求分层夯实;3、未按设计要求选用钢筋混凝土管道,私自降低管子的等级,二、三级管选用普通级别的管;4,采购人员不熟悉管道的使用要求,或存在偷工减料的心理,选用级别低于设计要求的管;以上行为将施工和选用低于设计要求的管道产生的质量问题转嫁给生产厂家。为此,根据设计规范、施工验收规范、生产实践中的经验,特写此文以供生产、销售、施工人员参考。 一、选用标准要求: 1、按施工图纸设计要求,进行选择施工所需的管道。 2、GB/T11836-2009标准规定的埋置深度和荷载如下: 管级别管顶覆土厚度m 地面堆积荷载t/m 管道基础型式 1级 6.0 1 180°混凝土基础 2级 3.3 1 90°砂(土)弧基础 3级 5.3 1 90°砂(土)弧基础 注:管顶最小覆土厚度不得小于700mm。 二、根据管道基础底宽和高度的不同,选用管道级别、埋置深度,

(一)详见《混凝土排水管道基础及接口》04S516规定:120°混凝土基础钢筋管道直径600—3000mm 管道1级覆土高度0.7m≤H≤3.5m 管道2级覆土高度3.5m<H≤5.0m 管道3级覆土高度5.0m<H≤6.5m 180°混凝土基础钢筋管道直径600—3000mm 管道1级覆土高度3.5m<H≤6.0m 管道2级覆土高度6.0m<H≤7.5m

管道3级覆土高度7.5m<H≤9.0m 90°砂石基础钢筋管道直径600—1500mm 管道2级覆土高度0.7m≤H≤2.0m 管道3级覆土高度2.0m≤H≤3.5m 120°砂石基础钢筋管道直径400—3000mm 管道2级覆土高度0.7m<H≤3.0m 管道3级覆土高度3.0m<H≤5.0m 150°砂石基础钢筋管道直径300—3000mm

管沟开挖与回填技术要求内容

管沟开挖与回填技术要求 1.管沟开挖要求: 管道采用埋地敷设,一般路段要求管顶埋深不小于 1.2m,填方段管道管顶覆土深度不小于1.0m。 管沟沟底宽度应按以下公式计算: B=D o+b 其中:B—沟底宽度,m D o—管线的结构外径,m b—沟底加宽裕量,见表1。 表1 管沟开挖沟底宽余量表 管沟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管沟中心线偏移应小于或等于100mm。 (2)沟底标高允许偏差应为+50~-100mm。 (3)沟底宽度允许偏差应为+100~-100mm。 2.管道下沟要求: (1)管道下沟前,应排出沟内积水,清理塌方和硬块,人工找平后,重新检查管沟质量,合格方可下沟。 (2)石方路段管道下沟前,沟底应预先回填300mm厚软土或细砂作为垫层。 (3)管道下沟应使用专用吊具,应保持管材受力均衡。轻起轻放,严禁甩抛。

(4)管道就位质量:埋深偏差控制在+50~-100mm。 3.管沟回填要求: (1)管沟回填前,检查接头处防腐质量,对不合格者进行返修,合格后方可回填。 (2)距管壁200mm范围内,使用软土或细砂做回填土。 (3)管沟回填土高出自然地面300mm,作为自然沉降富裕量,并保证沉降后的回填土顶面高于自然地坪。 (4)管沟回填土后应及时恢复原地貌。 管道下沟前,应清理沟内塌方和硬土<石)块,排除管沟内积水.如沟底被破坏(超挖、雨水浸泡等)或为岩石沟底,应超挖200 mm,并用砂或软土铺垫. 管道下沟时应避免与沟壁挂碰,悬空段应用细土或砂填塞。管沟回填时应在管道两侧同时进行,并进行夯实。管顶以上300mm内应采用人工回填,其余部分采用机械回填,回填土分层夯实,回填应先回填直管段后回填弯曲管段。 管道应在不受外力的条件下,紧贴沟底放置到管沟中心位置,悬空段应用细土或砂塞填. 管沟回填前,应完成以下工作: 管道焊缝经无损检测合格. 外防腐绝缘层检漏合格二 管道强度及严密性试验合格. 进行隐蔽工程检查验收. 管沟回填应符合下列规定: 管道周围200.范围内,回填土使用细土. 回填土分层夯实,每层200一300二厚.

管沟开挖与回填的技术标准

管沟开挖与回填技术要求 一、管沟开挖要求: 管道采用埋地敷设,一般路段要求管顶埋深不小于1.2m,填方段管道管顶覆土深度不小于1.0m。 管沟沟底宽度应按以下公式计算: B=D o+b 其中:B—沟底宽度,m D o—管线的结构外径,m b—沟底加宽裕量,见表1。 表1 管沟开挖沟底宽余量表 管沟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管沟中心线偏移应小于或等于100mm。 (2)沟底标高允许偏差应为+50~-100mm。 (3)沟底宽度允许偏差应为+100~-100mm。 二、管道下沟要求:

(1)管道下沟前,应排出沟内积水,清理塌方和硬块,人工找平后,重新检查管沟质量,合格方可下沟。 (2)石方路段管道下沟前,沟底应预先回填300mm厚软土或细砂作为垫层。 (3)管道下沟应使用专用吊具,应保持管材受力均衡。轻起轻放,严禁甩抛。 (4)管道就位质量:埋深偏差控制在+50~-100mm。 三、管沟回填要求: (1)管沟回填前,检查接头处防腐质量,对不合格者进行返修,合格后方可回填。 (2)距管壁200mm范围内,使用软土或细砂做回填土。 (3)管沟回填土高出自然地面300mm,作为自然沉降富裕量,并保证沉降后的回填土顶面高于自然地坪。 (4)管沟回填土后应及时恢复原地貌。 管沟沟底开挖宽度B为管线管径D与沟底加宽裕量b之和,当管道在沟上组装焊接时,沟底旱地b取,沟内有积水b取,当管道在沟下组装焊接时,沟底旱地b取,沟内有积水b取,边坡需符合相关规范。管沟开挖深度应开挖至设计管线基础底标高,机械挖土时,沟底应留出200mm-300mm的土层作为清沟余量,铺管前必须用人工清理至设计标高,以防止超挖和槽底基础扰动。

市政工程管线一般布置原则精编版

管线的常用布置原则: 1.1给水工程管线 给水管道一般布置在城市道路的东南侧(也有设置在道路东北侧的,此为地方做法)的人行道下面,距人行道路缘石0.5-0.8米,给水管管顶覆土深度大于当地冻土深度并满足规范规定的最小覆土深度,在人行道下覆土深度不小于0.6米,在车行道下不小于0.7米,一般埋深在1.5~2.0米。 1.2污水工程管线 污水管道一般布置在道路西北侧(也有设置在道路西南侧的,此为地方做法)的非机动车道和车行道下,在人行道下覆土深度不小于0.6米,在车行道下不小于0.7米,一般埋深控制在2.5~5.0米,不宜超过7米,超过7米时应设置污水提升泵站。 1.3雨水工程管线 雨水管道一般布置在道路中央,雨水管道沿道路布置。雨水管道起始端覆土深度不小于0.7米,终端埋设深度不大于3.5米。雨水排放口内顶尽量控制在常水位以上,尽量减少淹没

出流。 1.4电力工程管线 电力线路的布置尽量沿公路和区内道路,为减少占地和投资,配电线路一般布置在道路的东南侧以减少交叉、跨越和对电信线路的干扰。 1.5电信工程管线(弱电) 电信布置于道路的西北侧非机动道下或人行道下。 1.6燃气工程管线 燃气干管沿区内主要道路布置,主要燃气管道连成环网,保证供气安全。 中压燃气管通常布置在道路西侧、北侧慢车道、人行道或绿化带中;覆土深度在机动车道下不小于0.8米,在非机动车道下不小于0.6米,若与其它管道交叉时可作适当调整。

地方做法 莆田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东峤村庄规划 根据莆田市习惯做法,电力电缆设在道路的西(北)侧人行道上,并靠后道路红线;电信线和燃气管远离电力线设在道路的东(南)侧,电信线敷设于慢车道下,以利于机械化施工,而燃气管尽量安排在人行道下。污水管远离燃气管布置在道路的西(北)侧;给水管远离污水管布置在道路的东(南)侧;雨水管布置在道路中心线下。 给水、污水等管线一般布置在道路路面下;电信、煤气等管线一般布置在人行道或绿化带下,其中电信管线原则上布置在道路的北侧和西侧;电力等管线原则上布置在道路的南侧和东侧。

市政排水管道沟槽开挖要求

市政排水管道沟槽开挖要求是什么? 一:管道沟槽开挖前,应对设计管顶高程距原地面覆土不足的及原地地基较松的实施回填预压,方能实施开挖施工,以防止路基因填碾压施工时造成管道接口破裂及管道移位。 若有地下管线,施工前应查实各类地下管位置、深浅度、走向、管材及接口基本情况后,采取先期人工揭露,管道沟槽开挖采用1立方米反铲式挖掘机开挖,人工配合,按先深后浅的原则,通过土方的填挖计算控制预留一定的堆方,但堆土距沟槽边距离应大于2.0米,若遇土质较差地段,沟槽附近严禁堆土。挖机挖至离槽底20cm处采用人工挖土、清底及修坡。 二:沟槽开挖面视管道埋深分两情况实施: 1)沟槽开挖深度不足3米时采取放坡大开挖法,放坡系数为1:0.5。 2)沟槽开挖深度大于3米时,采用二级放坡大开挖法,放坡系数为1:0.5,必要时用支护。 3)若遇软土、杂土,采用换土垫层法,清除杂填土,软土,用级配塘渣换填。 4)沟槽排水:采用沟槽两侧设一条20cm*15cm的明沟,导入集水坑后用泥浆泵抽起排至场外,集水坑设置在每一井段高程最低处。 HDPE给水管沟槽开挖时应注意哪些方面? (1)在地下水位较高地区或雨季施工,需进行降水或排水,地质差的地段,设置沟槽支撑或进行地基处理等措施。 (2)沟槽槽底深度应按设计标高开挖;人工开挖时,要求最后形成的沟槽底部平整、密实、无坚硬物质,若有超挖时,必须夯实达到设计要求;机械开挖时,应在设计槽底标以上保留200 mm余量,由人工清理。 (3)槽底开挖宽度为DN+0.30 m。遇到管道在地下连接时,应适当增加接口处槽底宽度,管道槽底宽度不宜小于 DN+0.50 m,且总宽度不得小于0.70 m。 (4)开挖沟槽时,应严格防止扰动槽底原状土,聚乙烯给水管道的地基宜为无坚硬石和无盐类的原土层,如槽底为坚硬土石或松软土质时,必须经过处理,满足设计要求。

室外给水管敷设要求

一、管槽开挖 1.管槽开挖以直线为宜,槽底开挖宽度为DN+。遇到管道在地下连接时,应适当增加接口处槽底宽度,管道槽底宽度不宜小于DN+,以方便安装对接为宜。 2.管道埋设时最小管顶覆土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埋设在车行道下时,不应小于。 ②埋设在人行道下时,不应小于。 3.当横穿车行道达不到设计深度时,应采取敷设钢制套管的措施进行保护。 4.管槽必须转弯时,转弯角度不宜过大,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PE 管道允许弯曲半径R(mm) D≤50 30D;50D≤160 50D;160D≤250 75D;D>250 100D。 5.人工开挖管槽时,要求沟槽底部平整、密实,无尖锐物体。沟底可以有起伏,但必须平滑地支撑管材,若有超挖时,必须回填夯实。 二、管道连接 PE给水管道连接有热熔连接和电熔连接。热熔连接又分热熔承插连接和热熔对接连接,电熔连接分为电熔承插连接和电熔鞍型连接。我们采用热熔对接连接方式施工。 三、安装施工 1. 安装前检验管槽是否达到安装要求,然后查看管道外观有无明显凹陷、裂痕、擦伤、划伤,发现质量隐患及时更换。 2. 在管道弯头、三通、渐缩接头、消防栓等处均用C20砼设置混凝土支礅,法兰阀门用砖砌支礅加固。 3. PE给水管与金属管道、阀门、消防栓连接时,必须采用钢塑过渡接头或专门的法兰连接。 4. 在管路隆起部位或上坡地段均应设置排气阀,以减小气、水混压对管道的冲击。管道与排气阀的比例设计为1:8。 5. 由于PE管材本身具有较好的柔韧性和伸缩性,所有管道安装均未考虑伸缩节的安装。 四、回填夯实 管道安装敷设完毕,待隐蔽工程验收后,应立即回填,回填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防止槽内积水造成管道漂浮,如有积水,应想办法排尽。 2. 对石方、土石混合地段的管槽回填时,应先装运粘土或砂土回填至管顶200-300mm,夯实后再回填其它杂土。 3. 回填必须从管两侧同时回填,回填一层夯实一层。 4. 管道试压前,一般情况下回填土不宜少于500mm。 5. 管道试压后的大面积回填,宜在管道内充满水的情况下进行,管道敷设后不宜长时间处于空管状态。 管道安装敷设完毕,待隐蔽工程验收后,应立即回填。回填必须从管道两侧同时回填,回填一层夯实一层。管道试压前,一般情况下回填不宜少于500MM,管道试压后的大面积回填,宜在管道内充满水的情况下进行,管道敷设后不宜长时间处于空管状态。

管道埋设要求

管道工程施工技术要求 一.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措施计划、质量保证体系及施工图纸均由监理审核批准。 2.施工材料、施工工具、机械设备已准备就绪,检测完好率达到规定要求。 3施工设计须修改时,必须报请监理与设计单位,得到批复后方可施工。 4.验收进场各种材料的质量状况、规格和数量,应有产品合格证,配件须与管材型号配套,各类管材必须经过有资质的检验部门打压检测合格证。 5.管道与相临管道间的水平净距离应不小于施工及维护要求的规槽宽度及设置闸阀井等附属构筑物要求的宽度。 6.与通讯光缆间的水平距离按电信工程的有关规定执行。 7.管道中线与建筑物外墙(柱)皮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下列规定;公称外径dh不大于200毫米时为1米。 8.管道不得以从建筑物下面或穿越公路时,应采取外加套管处理。 9.施工时应严格注意安全生产,制定安全施工章程,施工人员有安全设施支护设施),过路、村内施工要做安全标志,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10管材为避免放管混乱,必须按型号分别堆放整齐,连接管时须有管材打字的端面对接。对以上这些事项,由承包人在施工过程中,发现类似问题均按次规定处理。如遇其他问题,则应报请监理和发包人代表现场勘察研究处理。必要时须报请监理机构和发包人,邀请有关人员共同研讨解决。 二.施工工艺和方法 1沟槽开挖:按设计图纸先定线放样,测量标高,按规定沟槽尺寸开挖。并在附件设临时标高备检测用。监理人员随时跟踪巡视检查,复查测量成果,经监理检查后,并不免除承包人的责任,由此增加的工程量由承包人承担。 (1)管道公称外径dH大于63毫米,开槽底不应小于管 道外径加0.5米,且总宽度不小于设计文件要求尺寸。 (2)底槽深度应按设计标高开挖,实际开挖线与设计坡度线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