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读者的反应能作为评价译文的标准吗_向金堤_奈达两位学者请教_钱霖生

读者的反应能作为评价译文的标准吗_向金堤_奈达两位学者请教_钱霖生

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理论(导论)

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理论(导读)1 现代文学理论发展史 2. 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理论的理论渊源 3. 接受美学的创新之处

4. a) b) 5. a) b) c)

成新的期待视域。 6.伊瑟尔的读者反应理论 a)伊瑟尔vs. 新批评 i.新批评:文本细读志在阐释文本和总结出文本的意义。 ii.伊瑟尔:任何解读只能是文学文本的一种可能实现,文本意义是文本与读者之间相互作用的产物,而不是隐藏在文本内部的属性。批 评的主要任务在于解释读者于都是支配思想和认识的各种规范和法 则。 b)伊瑟尔vs. 胡塞尔的现象学 i.胡塞尔:提出了一套极为主观的认识理论,认为我们对世界的认识 不是被动地接受事物的存在,而是根据自己的意向主动去构想世界。 ii.伊瑟尔:接受了伊格尔顿提出的“文学作品是一个充满间隙和不确定因素的“图示化结构”,需要读者的想象和加工来填充”这一观点, 进而提出了“文本的召唤结构”这一术语,想说明文本中的不确定 因素和空白本身即是文本召唤读者阅读的结构机制。他指出,在阅 读过程汇总,读者的阅读期待被充分调动起来去填补那些空白,完 成作品的具体化过程。随着阅读的深入,读者固有的带视域不断改 变,新的期待视域不断形成,这都是“文本的召唤结构”发生作用 的结果。 此外,他还提出“隐含的读者”这一术语,以表明阅读暗含于文 本的构成之中。隐含的读者不是实际阅读文本的具体某一个(些) 读者,而是作家想象中的被理想化的读者,完全符合对阅读的期 待。隐含的读者这一概念把文本中潜在的意义与读者在阅读过程 中对这些潜在意义的实现结合起来。 c)伊瑟尔vs. 伊格尔顿 i.伊格尔顿:一部文学作品就是一部“图示化的结构”,等待读者具体 实施。 ii.伊瑟尔:吸收了伊格尔顿的观点,进而认为读者的具体化过程不是句解释文本的统一性而是去解释文本中的间隙和各种不确定因素。 随着阅读的展开,这些间隙和不确定因素不断地向读者头脑中的规 范和法则提出挑战和质疑,破事读者修正和改变那些先入之见,对 自己所习惯的理解规范和法则产生一种批评性的再认识,从而形成 新的理解规范和法则。优秀的作品经常否定读者(和其他的一般作 者)通常所持的理解规范和法则,打破读者的习惯性期待(p255)。 7.尧斯vs. 伊瑟尔

从文体学的角度看翻译标准

从文体学的角度看翻译标准 万正发 (11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湖南娄底 417000;21湖南工业大学,湖南株洲 412008)3 摘 要:翻译标准是翻译理论的核心,文体再现又是翻译标准的核心。对翻译标准文体理论的系统再认识,有利于再现原文的文体特征,从而明确文体学对翻译标准确立的意义。 关键词:翻译标准;文体特征;文体再现 On Tran sl a ti on St andards from the Angle of Stylisti cs Abstract:Regarding translati on standards,the key point of translati on theory,the p resent article syste m ically analyzes the theory of translati on standards in style.It points out rep r oducti on motivati on of stylistic characteristics in target language,and the significance of sty2 listic study t o translati on standards. Key words:translati on standards;stylistic characteristics;style rep r oducti on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25757(2008)0920053202 1.引言 翻译标准和原则,在翻译界可谓众说纷纭,其中很多翻译标准都提到了对文体的要求。Tytler在Princi p les of Translati on中提出译文的风格和表达方式应与原文具有相同的特征;奈达在Translati on Theory and Practice中也提出:翻译要从语义到文体,用最贴近的自然对等语在接受语言中再现源语信息[1];我国学者严复的“信、达、雅”、鲁迅“要保留原文的风姿”等理论也表达了对翻译标准文体论的探讨。 2.文体探微 文体对我们来说可能是个比较模糊的概念,英语style 一词源于拉丁语的stilus,原指古人在蜡板上写字用的一种用金属或骨头制作的“笔”。随着时间的推移,style一词的词义不断扩大,以至《牛津英语词典》曾在该词下面列出26个义项。[2] 现英文Style既可指某一时代的文风,又可指某一作家使用语言的习惯;既可指某种体裁的语言特点,又可指某一作品的语言特色。它包含文体、语体和风格等方面的意思。因此stylistics这个词便译为“文体学”、“语体学”或“风格学”。 随着文体学的发展和完善,它已经成为研究翻译理论和翻译标准的重要理念。一些学者曾指出运用文体学确立翻译标准的意义,并作出了一些精辟论述,集中在语体、语言常规与变异以及语言结构与功能等方面。但笔者认为这些论述对文体所蕴涵的意义不够系统和全面。根据泰特勒、奈达等学者翻译标准中的要求,文体style至少应包括语体、文类体裁、功能文体、修辞与篇章等多个层面。 3.文体多层面对翻译的要求 3.1语体(f or mality) 语体表现人与人之间的交际距离,与语域即使用语言的主体、场合和情景相关。语体在作品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描写话语环境、展示人物身份、反映社会文化、体现原作的文体风格等。译者应了解作者的语体使用意图,在译文中设法去再现这些方面的效果,以求获得语用等值。如:[3] a.H is bel oved parent has j oined the heavenly choice. b.H is dear father has passed a way. c.H is father died yesterday. d.H is old man has kicked the bucket. 根据所表达的拘谨、正式、商议及随意等不同文体,宜分别译为: 他慈父已登仙界。 他亲父已去世。 他父亲昨天过世了。 他的老家伙已经翘辫子了。 对语体的翻译须辨析词汇所归属的语体等级,以做到选词准确。词汇的语体色彩除了可以在相关词典中查找外,还可以根据语言环境推断,注意不同的情景和不同的语体使用相应的语言,完成不同语体之间的对应翻译。翻译标准文体理论体现在语体上贵在“信”,即保持原语与译语在语体上的一致性。 3.2.翻译与文类题材(types of writing or genre) 35 第24卷 第9期Vol.24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I CHUAN C OLLEGE OF E DUCATI O N 2008年9月 Sep.2008 3收稿日期:2008205211  作者简介:万正发(1982—),男,湖北监利人,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读者批评

接受美学的两位德国学者 汉斯·罗伯特·姚斯(Hans Robert Jauss,1921—),德国康斯坦茨大学法国文学教授。1967年4月,有感于当时文学研究所面临的困境,他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发表了题为《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Literature History as A Challenge to Literature theory,1967)的演讲,标志着康斯坦茨学派的崛起,同时也开启了20世纪后期文学批评的一个新方向。作为接受美学的宣言,《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是从考察以往的文学史研究论起的。他认为,要解决文学史研究中的种种难题,就必须高度重视读者在整个文学活动中的作用。他指出:“在作者、作品和读者的三角形中,读者并不是被动的部分,并不仅仅是反应的锁链,而是一种对历史有重大影响的力量。没有作品接受者的积极参与,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便是不可想象的。因为只有通过其媒介过程,作品才进入一个连续的变化的经验视野,在其中发生着从简单的接受到批评的理解,从消极的接受到积极的接受,从公认的审美规范到超越这些规范的新创造的永恒转变。”他强调,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考察文学史,就必须首先清除历史客观主义的虚假观念。文学史是一个审美的接受和创造的过程,它是由作家、作品和读者共同完成的。 在他看来,读者并非是一块“白板”,他对作品的接受是以审美感受的经验背景为前提条件的。换言之,任何一部作品都不是出现在真空中的全新事物,相反,它唤起读者对已读过的东西的回忆,使读者形成某种特别的情感态度,并以其开头唤起对中间和结尾的期待。正是这种审美感受的经验背景,构成了读者特定的“期待视野”(horizon of expectations)。它们“来自于对体裁的前理解,来自于对已熟悉的作品的形式和主题,来自于诗歌语言和使用语言之间的对立”。当然,读者的期待视野也并不是一层不变的。新的文本为读者唤起了来自早先某些文本的期待视野和熟悉法则,但同时,它们又被这一阅读过程所修正、改造,也可能仅仅只是复制。 正是由于这种既定的期待视野与新作品之间造成的审美距离,对接收美学具有一种特别重要的意义。姚斯指出:“一部文学作品在其出现的历史时期,其最初读者满足、超越、反对或失望的方式,显然为确定其审美价值提供了一个标准。期待视野与作品之间的距离,先前审美经验的熟悉性与接受新作品所需的‘视野改变’之间的距离,决定了一部文学作品的艺术特性。”有些作品由于彻底打破了熟悉的期待视野,以致它们的受众只能逐渐发展起来。例如,《包法利夫人》的叙述方式,对于当时多数读者的期待视野来时是难以解释的。等到它被读者认可而形成一种新的期待标准后,当年曾经风靡一时的另一部小说《范妮》就渐渐被人遗忘了。 姚斯强调,理解不仅仅是重复,而且始终是创造。而一部文学作品的潜在意义是在它的历史接受中得以实现的。在他看来,唯有从文学接受的历时性角度来考察,才能解释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地位和意义。举个来说,正是马拉美等人的抒情诗,使人们得以去重新认识早已被遗忘的巴洛克诗歌,尤其是为重新阐释贡戈拉的诗歌打下了基础。 因此,通过打破读者的期待视野以不断更新人们的审美经验,进而促使读者的生活实践的期待视野也不断得到更新,这正是接受美学理论探索的出发点。 与姚斯齐名的另一个倡导接受美学运动的领军人物是沃尔夫冈·伊瑟尔(Wolfgang Iser) 主要著作:《隐含的读者》(The Implied Reader,1972)和《阅读活动》(The Act of Reading,1976)。

读者反应批评视角《指环王》

摘要:本文运用读者反应批评理论的更新视域从人物形象、人物性格和人物内心世界三个方面分析《指环王》中的弗拉多。 关键词:读者批评理论更新视域《指环王》 《魔戒》是J.R.R托尔金(1882-1973)的代表作,是现代西方魔幻文学的鼻祖。自1995年问世以来,《魔戒》在西方累计销售量超过5000万册,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全球掀起了魔幻文学的热潮。其中如RoAo萨尔瓦多《被遗忘的国度》系列、崔西·西克曼《龙枪》系列和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无不深受《魔戒》的影响。[1]《魔戒》主要讲述黑暗君主索隆铸造的魔戒拥有统治全世界的力量。唯有把魔戒送到厄运山脉的烈焰中彻底销毁,才能挽救中土人民。于是弗拉多主动提出前往完成此任务。历经多重磨难后,弗拉多和山姆终于完成使命把魔戒扔进了厄运山脉的烈焰中。本文运用读者反应批评理论的更新视域从人物形象、人物性格和人物的内心世界三个方面解析《指环王》中的弗拉多。 1.读者反应批评理论背景 读者反应理论是二十世纪中后期在接受美学思潮中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文学理论。读者反应批评是以注重对读者接受为研究对象而非作品本身的一系列现代文学批评理论的概称,重点研究读者在阅读过程对意义存在于文本和读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读者是使文本产生意义的关键,应将诠释权交给读者。强调读者根据个性主题主动地理解文本,不同读者对同一文本有不同的反应。强调文学作品是读者和文本共同作用的结果,注重对两者双向交流过程的分析研究,实现了西方文学批评理论由作者与文本中心向读者文本中心的转向,开启了文学批评的新范式,其中以沃尔夫冈·伊赛尔理论为主。伊瑟尔认为“20世纪以来的文学愈来愈突出读者在审美接受过程中的创造作用。阅读不是被动的感知,而成为一种积极的创作性活动。读者角色的这一转变无疑是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一次划时代的转折”。[2] 2.更新视域 读者是阅读作品的二次创造者,在阅读之前已经对作品有预设。在阅读过程中,会出现符合作者的提前预设,即产生共鸣;也会出现与预设不符,读者会产生很多疑问。随着阅读的深入,读者的疑惑会逐一被解开,进而形成不同的阶段。每一阶段都要在现有意象的基础上建构对象,从总体和整个过程来看,具有不完整性和未完成性。正是这种阅读阶段的不完整性和未完成性不断引起读者追根穷源的内在心理动力,形成强烈的阅读愿望,使作品在读者的意识中不断得到转化,从而推进阅读的进程。[3] 在弗拉多最终把魔戒扔进厄运山脉的火焰之前,读者对弗拉多是否可以完成销毁魔戒的使命始终是持怀疑态度,因为弗拉多与读者所熟知坚毅果敢的英雄人物截然不同。一部分人认为他不是英雄,因为最终他没有抵住想要拥有魔戒的欲望;一部分人认为他是英雄,因为他使魔戒坠入火焰山最终销毁,世界从精灵统治时代转到人治时代;一部分人认为他虽是英雄,但是失败的英雄,因为他受到魔戒的诱惑。弗拉多究竟是不是英雄或是怎样的英雄,取决于读者已有对英雄的认知和在阅读过程中参与其中不断向作品本身发问和回答过程中产生。 2.1人物形象的更新视域 读者读到弗拉多是个身材矮小、喜欢吟诗作曲,最好天天宴乐、过着逍遥快活的生活的人。在整个霍比特人的历史中只发生一次战斗,即1914(霞尔历)的傍水镇之战。魔戒远征队中的灵魂人物刚多尔夫说:“霍比特人身材矮小,并不适合迎战。”因为传统的英雄人物给人的印象是身材高大,英勇善战。读者不禁问:弗拉多是否可以完成使命?对于这个问题,读者可以在故事的发展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因为在小人物霍比特人身上,他们淳朴、憨厚、无纷争,无困扰。唯有这样,才有可能摆脱魔戒对灵魂的腐蚀。罗琳精灵女王说:“或许弱者也能完成这个任务,只要他拥有一颗强者的心。” 2.2人物性格的更新视域 当读者形成了一种“期待视域”,将小说理解成是弗拉多虽“身材矮小”但是充满自信、果敢、坚毅的成功的英雄。但是读者读到的却是缺乏自信,内心犹豫,性格软弱的弗拉多。弗拉多始终对自己能否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充满怀疑,他没有把握一定能完成销毁魔戒的任

从接受理论角度看古诗英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

2006年第1期总第129期  外语学刊 FOREIG N LANG UAGE RESE ARCH 2006,N o.1 Serial N o.129 从接受理论角度看古诗英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 陶友兰 (复旦大学,上海200433) 提 要:接受美学认为,作品总是为读者而创作,文学的唯一对象是读者。未被阅读的作品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转化为“现实的存在”。读者作为作品接受的能动力量,在阅读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试图以许渊冲“三美”的标准,通过“三化”策略,来剖析成功的译诗中运用的一些补偿方法,意在说明怎样更好地克服文化差异,最低限度地减少诗歌翻译中的“文化亏损”。 关键词:接受美学;读者;古典诗歌;文化因素;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100(2006)01-0093-05 1 引言 中国是个诗歌的王国,尤其是古典诗歌,或质朴刚健,或清新绮丽,风格各异,出神入化。因此许多英语学者或汉学家都很醉心于汉诗英译这片园地,乐此不疲地把这一文学中的奇葩介绍给英语读者,借以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丰富异域文化。如今,《诗经》、 《楚辞》、 《唐诗三百首》等都有了很好的译本。可是,由于“一国文字和另一国文字之间必然有距离,译者的理解和文风跟原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之间也不会没有距离,而且译者的体会和自己的表达能力之间还时常有距离(钱钟书1996:80)”,“从最初出发以至终竟到达,这是很艰辛的历程。一路上颠顿风尘,遭遇风险,不免有所遗失或受些损伤。因此,译文总有失真和走样的地方,在意义或口吻上违背或不很贴合原文(同上)”。古典诗歌的翻译更是如此。由于中国古诗的语言高度凝练,它在思想内容、语言形式、文化底蕴等方面与现代作品不一样,所以说古诗的翻译更具有挑战性,需要跨越时间和空间去沟通两种不同的语言、文化和受众。 质量是翻译的生命。“一首好诗,如果译者没有将其精髓和风貌和盘托出,就会影响该诗在所译语言中的档次,损害诗人在译本读者中的形象。 一位杰出的诗人,很可能会因为译本的质量问题在另一批读者中无端降格”(高嘉正1999:24)。“好译本的作用是消灭自己;……倒是坏翻译会发生一种消灭原作的功效。拙劣晦涩的译文无形中替作者拒绝读者……同时也破坏原作的名誉(钱钟书1996:81—82)”。所以,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的互换,同时肩负着对原作者和译文读者负责的使命。尤其是诗歌翻译,译诗者在素养上要具备诗人和译者的双重资格,“译者对于原作,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欣赏;出乎其外,故能理解。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施颖洲1959:207)”。 就诗歌的翻译标准而言,许渊冲提倡的形美、音美和意美,江枫力求的形神皆似,黄杲昕发展的以顿代步,辜正坤创立的多元互补,都各有特色,在传达诗歌的神韵、意境、节奏、韵律等各方面各有所侧重。郭建中教授在陈刚《西湖诗赞》的《序》中说:“译诗之难,尽人皆知,其中译古诗尤难。但是,翻译的目的不同,读者的对象不同,翻译所遵循的标准和运用的方法应有所不同。”本文将根据接受理论中读者中心论的观点,来剖析古诗英译过程中文化差异的处理,以便译语读者能“知之”、“乐之”、 “好之”。 ? 3 9 ?

读者反应批评视角下《好小伙布朗》的形象建构

读者反应批评视角下《好小伙布朗》的形象建构 霍桑的创作十分注重读者的参与,从读者反应批评的角度出发对《好小伙布朗》进行分析后发现,作者在塑造主人公布朗时有意通过意义未定与空白使读者对布朗的形象进行解读和体验,其中所体现的引导性与隐蔽性更促使读者主动进行思考与想象,进而获得不一样的审美体验。 一、前言 一直以来,文学批评家们都认为文学作品的存在只与主动创作的作者有关,而与被动阅读的读者没有关系。然而,随着接受理论的出现,读者逐渐被放在了与作者和文本同样的高度,即文学研究开始从读者理解与接受的角度探讨文学作品存在的意义。本文以美国作家霍桑的短篇小说《好小伙布朗》为例,从读者反应批评的视角出发,对小说中的主人公好小伙布朗进行分析,希望能为读者欣赏该作品的艺术魅力提供新的路径。 二、文献综述 在读者反应批评理论形成之前,国内学者主要从思想内容、艺术手法、人物心理以及宗教观念等方面对《好小伙布朗》进行了深入分析。徐海香在分析霍桑本人的思想及创作理念的基础上提出,好小伙布朗这一角色的塑造旨在探讨人性的善恶。而钟毅通过解读小说男女主人公的名字、文中反复出现的色彩以及森林等意象也提出了相似的观点,即霍桑运用象征手法的目的在于探究人物的内心世界。此外,杨少华则借助心理学家荣格的人格理论指出,主人公布朗的悲惨命运是其过分热衷和沉迷于人格面具的结果。李世强则从文本着手,认为小说呈现的是霍桑本人矛盾的宗教观。除此之外,国外学者的分析也丰富了学界对这部小说的研究。Hubert从原型神话批判的角度入手,认为浮士德就是布朗的原型并分析了二者的紧密联系。而Joan则从符号学的角度出发,深入解读了文中出现的多重符号。虽然这些研究从不同角度出发对《好小伙布朗》这部短篇小说进行了分析,但它们的重点仍是作者和文本,很少或者没有考虑读者在文学作品存在中发挥的作用。简言之,就这部小说而言,从读者反应批评的角度来对其进行解读的文献仍然很少。 三、读者接受理论与读者反应批评理论 关于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这一点,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提出:文学作品并非恒定不变的客体,在面向未来时它拥有无限开放的意义呈现过程,即文学作品是一种历史性存在,而决定这种历史性存在的关键在于读者的理解。基于此,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姚斯认为,决定作品存在的关键是读者的实际性参与,而文学作品主要通过或显或隐的方式为读者提供一种特殊的接受,以此将读者带入特定的情感态度中。与姚斯齐名的伊瑟尔则提出,未经读者阅读的文学作品只是一个成品,具有意义未定性与空白性,只有当拥有丰富想象力的读者参与到阅读与建构的过程中时,这个成品才能成为作品。

从译者对读者的关照角度看《苔丝》两个中译本的翻译

从译者对读者的关照角度看《苔丝》两个中译本的翻译 一读者地位之彰显 翻译活动是涉及到原作(或源语作品)、译作、原作者(或源语作者)、译者、读者在内的一项创造性的活动。传统的翻译研究只注重对文本(源语文本ST和译语文本TT)或对译者的研究,而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读者关照的现象却鲜有论及。事实上 , 翻译活动有其明确的目的性 , 任何翻译作品都是为目的语读者服务的。所以, 译者在翻译时必定或多或少地要考虑读者的因素 , 对读者进行关照。 对读者进行关照的现象在接受美学的理论中表现得最为明显。接受美学强调文本的开放性和读者主动参与构建文本意义的积极作用 , 因而彰显出读者的地位。接受美学认为 , 传统的文学研究或以作者为中心 , 或以文本为中心 , 不仅忽略了读者能动地参与建构文本意义的积极作用 , 也割裂了文学作品与读者之间的联系, 只抓住了文学活动的一个维度 , 所以具有很大的片面性。其实, “作者、文本、读者”这三者是一个动态的整体 , 读者在解读文本时, 决不是被动的受者 , 而是一个能动的主体 , 是文本的诠释者。一部文学作品一经作者创造 , 它便渴望读者阅读 , 希望与读者对话。 接受美学对翻译研究有着重大的意义 , 因为翻译文本

(TT)意 义的实现也依赖于读者的阅读 , 译语读者在阅读翻译作品时也主动地参与了翻译文本意义的建构。 二读者关照 在国内翻译界 , 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领域 , 的确都存在着一些关于译者对译语读者关照的争论。王佐良曾指出 : “传统的翻译理论总是围绕着译者或原作者 , 翻译界为什么不换个角度考察一下读者 ,看看他们所关心的是什么 ?”马潇在《文学翻译的接受美学观》中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该面对目的语读者 , 与读者进行交流对话 , 使读者的期待视野融入翻译文本中。 贺文照通过对汉唐佛经翻译以及对晚清时期西方政治及小 说译介情况的考察 , 得出结论 : 译者在翻译活动中必然或多或少地考虑读者的存在 , 这就是最基本的“读者关照”。读者关照以译语读者群的某些文化特征为参照 ,在具体的翻译活动 中 , 表现出一系列选择性的倾向 ,以满足译语读者群的需要 , 具有妥协性和进取性双重特性 :一方面向目的语文化妥协 , 表现为倾向于适应读者固有的习惯 ;另一方面又具有进取精神 , 向目的语读者输入新的异质文化 , 以便达到改变目的语文化读者群原有文化结构的目的。贺文照并没有分析译者“关照读者”对译者翻译策略选择之间的关系 , 抑或说译者是否借助于一定的翻译技巧来实现他们对目的语读者的关照。

从文化角度来看翻译问题

从文化差异角度来看翻译问题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10-05-18 14:17:00 ] 作者:李艺洁编辑:studa20 【摘要】翻译是“复制”还是“创造”,一直以来有着很多的争论。人们从语言学、语义学以及文化差异角度进行了大量的探讨,笔者在本文中,从词语文化和无词文化两个方面简单论述了自己的观点:翻译除了“复制”和“创造”之外,还存在着别的东西,即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了解 和理解以及对两种文化的操纵。 【关键词】复制创造词语文化无词文化 翻译是“复制”还是“创造”,长期以来存在着很多的争论。笔者认为,翻译的“复制”和“创造”论点并不相矛盾,它们是一个问题的不同侧面。在翻译的实践过程中,“复制”和“创造”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但“复制”和“创造”并不是翻译内容的全部,因为翻译的首要任务是文化交流。有文化交流就必然存在着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问题,而这种文化差异光靠“复制”和“创造”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也就是说,翻译除了“复制”和“创造”以外,还有着别的东西,即对不同文化 背景的理解、了解以及对两种文化的操纵。 首先,我们来看看什么是文化。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 B. Tylor)最早提出“文化是一种复杂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人们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E. S. Sapir)认为是:“一个社会所做的和所想的是什么。”而我国的俞约法先生认为:“对文化一词的含义,世界各地因国家和因人而异,众说纷纭, 定义数以百计,没有一个为所有人或大多数人所能接受的共同定义。不同人心目中对…文化?有不同的理解,并根据这些理解作出不同的解释。”文化与语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二者血肉相连。文化因素无孔不入地渗入了语言的方方面面。任何一种具体的民族语言,总是同该民族的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因而语言的应用,文化的交流,翻译的实践归根到底都离不开对语言的民族文化背景的了解。 对于文化背景的了解,专业人士可以作专题研究,以分析不同民族、国家的文化差异。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不现实的,他们只能从文学作品、电影作品、杂志报刊等译作当中了解、感受不同文化的差别,从而达到对另一种文化的理解和欣赏,其中,文学作品的译作起着尤其突出的作用。因而,对广大文学作品的译者提出了更高一层的要求。下面,就此谈谈笔者一些肤浅的认识: 如何在翻译作品中体现不同文化的差异,从而既能保留原作的精髓,又能取得译作读者的共鸣,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 词语文化 前苏联E. M维列夏金和B. T科斯托马罗夫把词语叫作“作为民族文化信息载体和渊源的语言称名单位”。这其中,在翻译过程中,进行双语转换时,词语可以分为:1、无等值意义词;2、有背景意义词;3、有文化感情色彩词;4、成语典故;5、格言警句,包括俗语、谚语、名言、该国的政治口号以及科学公理和公设(特别是反映该国意识形态者);6、礼节用语和客套话。 (1)无等值意义词指的是因社会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的无法对译的词语。泰勒强调“文化

从文体学的角度看翻译标准

从文体学的角度看翻译标准 1. 引言 翻译标准和原则, 在翻译界可谓众说纷纭, 其中很多翻译标准都提到了对文体的要求。Tytler在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中提出译文的风格和表达方式应与原文具有相同的特征; 达在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中也提出: 翻译要从语义到文体, 用最贴近的自然对等语在接受语言中再现源语信息[1]; 我国学者严复的“信、达、雅”、鲁迅“要保留原文的风姿”等理论也表达了对翻译标准文体论的探讨。 2.文体探微 文体对我们来说可能是个比较模糊的概念, 英语style一词源于拉丁语的stilus, 原指古人在蜡板上写字用的一种用金属或骨头制作的“笔”。随着时间的推移, style一词的词义不断扩大, 以至《牛津英语词典》曾在该词下面列出26个义项。[2] 现英文Style既可指某一时代的文风,又可指某一作家使用语言的习惯;既可指某种体裁的语言特点,又可指某一作品的语言特色。它包含文体、语体和风格等方面的意思。因此stylistics这个词便译为“文体学”、“语体学”或“风格学”。 随着文体学的发展和完善,它已经成为研究翻译理论和翻译标准的重要理念。一些学者曾指出运用文体学确立翻译标准的意义,并作出了一些精辟论述,集中在语体、语言常规与变异以及语言结构与功能等方面。但笔者认为这些论述对文体所蕴涵的意义不够系统和全面。根据泰特勒、奈达等学者翻译标准中的要求,文体style至少应包括语体、文类体裁、功能文体、修辞与篇章等多个层面。 3.文体多层面对翻译的要求 3. 1语体( formality) 语体表现人与人之间的交际距离,与语域即使用语言的主体、场合和情景相关。语体在作品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描写话语环境、展示人物身份、反映社会文化、体现原作的文体风格等。译者应了解作者的语体使用意图,在译文中设法去再现这些方面的效果,以求获得语用等值。如: [3] a. His beloved parent has joined the heavenly choice. b. His dear father has passed away. c. His father died yesterday. d. His old man has kicked the bucket. 根据所表达的拘谨、正式、商议及随意等不同文体,宜分别译为: 他慈父已登仙界。 他亲父已去世。 他父亲昨天过世了。 他的老家伙已经翘辫子了。 对语体的翻译须辨析词汇所归属的语体等级, 以做到选词准确。词汇的语体色彩除了可以在相关词典中查找外,还可以根据语言环境推断,注意不同的情景和不同的语体使用相应的语言,完成不同语体之间的对应翻译。翻译标准文体理论体现在语体上贵在“信”, 即保持原语与译语在语体上的一致性。 3. 2.翻译与文类题材( types of writing or genre) 不同的文类在词汇、句式、修辞、结构等方面都表现出很大差异。条约、法律、学术论文需要庄重的文体;戏剧需要口语;广告文体注意语言的感召力, 句子简朴, 语言精练却含义丰富, 能给读者广泛的想象空间。然而文学文体题材体裁广, 词汇丰富, 语言生动形象, 句

从多元角度看电影字幕翻译-文档资料

从多元角度看电影字幕翻译 、引言 影视作品有着它自身语言、文化等方面的特点,因此,影视翻译与其他文学作品的翻译相比较,必须体现口语化、大众化、人物的个性化和情感化等特点。本文作者将目光放在影视作品的字幕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上,以功能对等理论、翻译目的论和翻译行为理论为指导,尝试性探讨影响字幕翻译策略的各种因素。 二、电影字幕翻译的概述 字幕有两种:语内字幕和语际字幕。通常所说的电影字幕翻译是指语际字幕的翻译。它是指在保留影视原声的情况下。 将源语译为目的语叠印在屏幕下方的文字。它不仅是对片中人物的对白和其他相关信息的一种解释性的补充说明.而且提供更多的信息量,有助于听力或智力有障碍的人能够看懂或理解电影的内容。所以字幕翻译的显著特点是:1.广泛的简化和浓缩;2.语 篇从口语转换为书面语:3.字幕的语言信息呈递进式推进。 字幕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转换,也是一种文化传输和移植的过程。电影具有文化传媒的特殊性,还决定了它对字幕译文有诸多特殊要求和限制。字幕是闪现在屏幕上的文字.受到视觉和听觉的双重限制,牵涉到时间、空间、情节内容与人物等方面的制约,因此字幕翻译的评价标准就在于能否在有限的时空内配合画面和声音最有效地提供相关性最强的信息。所以,电影字幕翻

译的目的是: 1.通过字幕更加鲜活地展现影片中人物的个性, 从而使观众能更好地理解影片: 2.帮助传播国外的文化,使观 众更好地了解异国文化, 使目的语观众能够享有与源语观众相似 的体会和感受。 三、电影字幕翻译中运用的理论 1 功能对等理论 语言学家和翻译理论家奈达在他的 等值翻译理论中利用信息论原理,从读者接受原文信息的角度, 阐明了动态对等原理――译文接受者和译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应 该与原文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基本上相同。 即译文读者 奈达将“动态对等”修改为“功能对等”, 指出翻译就是从语义 到语体,在译语中用最贴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言再现源语信 息,翻译追求自然而贴近的等值而非同一,翻译的首要之点.是 翻译信息的内容兼顾信息的语体, 功能对等优于形式对等。 功能 对等理论将接受理论的原理引入翻译研究, 将译文读者与原文读 者在阅读过程中的反应是否对等作为衡量翻译的最高标准, 读者等同反应论。 功能对等的基本点就是将原文文本的读者的理 解和欣赏方式与译文文本的读者的理解和欣赏方式加以比较。 译对等可分为几个层面: (1) 语义等值。用译语准确再现源语的 思想内容; (2) 文化等值。准确传达源语中的文化因素; 3.文体 等值。传递源语的艺术、审美及作者的风格和个性。 奈达的对等理论把焦点明确地放在了接受者的反应上. 因此 应能以与原文读者基本相同的方式理解和欣赏译文。 1986 年, 故称

文学批评名词解释+问答题

名词解释 陌生化:所谓陌生化,就是将对象从其正常的感觉领域移出,通过施展创造性手段,重新构造对对象的感觉,从而扩大认知的难度和广度,不断给读者以新鲜感。“文化领导权”理论:葛兰西认为国家是由政治社会和市民社会组成的。发达的西方国家要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培养“有机知识分子”至关重要,因为只有通过他们,才能占领大众的“常识”领域,也才能够夺取资产阶级的文化霸权。 期待视野:所谓“期待视野”指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原先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 无意识:“无意识”是弗洛伊德学说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指的是隐藏于我们内心的被压抑或遗忘的精神状态,它包括我们心理活动中的欲望、野心、恐惧、情欲和非理性的东西等。它们就像冰山中水下的部分,在人的全部精神活动中占主导地位。 文学批评:文学批评是以一定的文学观念、文学理论为指导,以文学欣赏为基础,以各种具体的文学现象为对象的评价和研究活动。 批评理论:是文学批评理论的简称,是指批评家在对文学现象的阅读和评论过程中体现的特定批评方式,以及具有一定普遍性的价值系统。 假定:特定文学批评所提出或隐含的某些理论预设。 方法:特定文学批评所运用的分析方法和法则。 问题重心:特定文学批评所关注的问题焦点。 “元评论”:不是一种正面的、直接的解决或决定,而是对问题本身存在的真正条件的一种评论。 模仿说:文艺是对某种外在东西的模仿。 表现论:主张文学来自作家的主观情感,是内心世界的外化. “含混”:一种含有多层意义而无法使人确定本义的语言表达式。该术语由燕卜荪引入新批评,指文学语言的多义形成的复合意义。 “悖论”:表面上自相矛盾而实质上千真万确的语句,即所谓“似是而非”的语句。 能指:当一个词被说出来时接受者所听到的声音图像或文字标识,它是符号的视—听方面。 所指:单词在接收者的心中所唤起的意义、声音图像所指示的东西是符号概念方面。 延异:语言意义取决于符号的“差异”,意义必将向外“扩散”,意义最终又是不能获得的即所谓意义的无穷“延宕”。 播散:意义的延异的而非是,播散总是不断地、必然地瓦解着文本,显示文本的凌乱、松散、重复。

从读者反应理论看朱生豪_梁实秋的莎译本中文化空缺词的翻译

收稿日期:2006-11-11 作者简介:尚文岚(1976-),女,河南新乡人,硕士,研究方向:文学翻译。 文章编号:1673-1751(2007)01-0072-02 从读者反应理论看朱生豪、梁实秋的莎译本中 文化空缺词的翻译 尚文岚 (郑州大学外语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摘要:读者接受理论为文学翻译提供了一个更为开放的视角,值得重视和借鉴。然而,如果全盘接受读者接受理论的观点,把文学翻译仅仅看作一种译者主体行为,势必会导致不准确的翻译。读者对于文化空缺词的接受能力是一个历史的动态变化过程。关键词:文化空缺词;读者反应论;读者反应的动态变化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朱生豪、梁实秋的莎译本在译界各领风骚:朱氏风格行文流畅,文辞华赡;梁氏风格骈散互用,相映生辉。文化空缺词是由文化理解的差异而反映在不同语言上的词汇空缺。在翻译界,往往采取词组代替、音义加释、补充加注、换用替代等种种手段,以求找到等值的传递话语信息的最佳方案,达到话语文化信息的最佳传递效果。而本文旨在通过对莎剧两个中译本中文化空缺词的译例进行个案分析,探讨读者反应论运用于翻译实践的合理性、局限性及动态性。 1 两译本简析 朱生豪强调译笔流畅,保持原作之/神韵0,忠实传达原文之/意趣0,呈露作者之/命意0,/而于逐字逐句对照式之硬译则未感赞同0。在5译者自序6中说:/每译一段,必先自拟为读者,察阅译文中有无暧昧不明之处;必自拟为舞台上之演员,审辨语调之是否顺口,音节是否调和。一字一句之未惬,往往苦思累日。0作者因而颇受广大读者喜爱,在我国读者群中影响非凡。这些读者的阅读目的是欣赏而不是研究,采用意译主要的目的是为了缩短目的读者与译文在文化与语言上的距离。梁实秋译强调的是/存真0,在译莎的例言中,他写道,/原文常有版本困难之处,晦涩难解之处亦所在多有,,,原文多猥亵语,悉照译,以 存其真。0他还指出莎剧中许多/时代错误0,梁实秋译莎作看了大量参考书,加上他学识渊博,故能发现许多莎作错误。从存真和辨误两点可看出梁实秋学者品格。梁实秋译悲剧气势庄严,极富戏剧效果及艺术性,展现莎翁诗文、歌剧情思洋溢之风采。人物刻划细腻,剧情描写极生动,加上梁实秋先生译笔流畅,增显莎翁匠心独运,沉着圆融之纯熟,为研究莎翁文学必备的经典名著。有些梁译读者的阅读目的是为了研究。 2 两译本文化空缺词的翻译 2.1 文化空缺词 文化空缺词是由于不同民族对文化理解得差异而反映在语言上的一种符号或语义空缺现象。不同文化之间由于文化焦点的差异,往往会出现词汇空缺,形成翻译的障碍。在翻译文化空缺词时,重要的是要考虑读者的接受能力。2.2 读者反应论的合理性 在翻译中,原语/文本0是静态的、个体的,而接受者则是能动的可变的、群体的。因此,语际转换中在如何充分发挥语言功能的问题上,我们关注中心应当是接受者(读者群体)或受话者(听众),而不仅仅是原语的文本。 奈达认为,翻译即是交际,这个过程要看人们在听/读译文时所获得的是什么。语法类别和修辞手段的对比,重要的是要考察接受者正确理解和欣赏译语文本的程度0翻译既然是一种交际,那么,不对信息接受者的作用进行全面的研究,对交际的任何分析都是不完整的。重视读者反应是 第3卷第1期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l 3,No .12007年3月 Jour nal ofH enan Un i v ersity of Technology(Soc ial Science) M ar .2007

从读者反应批评看 田纳西

World Literature Studies 世界文学研究, 2015, 3(3), 88-93 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015 in Hans.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d7077344.html,/journal/wls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d7077344.html,/10.12677/wls.2015.33014 Analysis of Tennessee Williams’ 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ader-Response Criticism Li Liu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Shanghai Email: lilylililiu@https://www.wendangku.net/doc/7d7077344.html, Received: Aug. 12th, 2015; accepted: Sep. 1st, 2015; published: Sep. 4th, 2015 Copyright ? 2015 by author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d7077344.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In the play 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by Tennessee Williams, the heroine Blanch is a typical “bad woman”. However, many critics and readers sympathize with her. The the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ader-Response Criticism, analyzes how the images of the hero and the heroine are overth-rown in the readers’ mind and how readers give them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at the beginning and the end of the reading. Williams stirs up the readers’ desire of participating in meaning con-struction of the play by making them forming different views. Through investigating the author, rereading the text, constantly subverting, confirming and reconstructing their own horizon of ex-pectations, readers grasp the work’s theme the author intended to create at last. Keywords 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Reader-Response Criticism, Overthrow, Sympathy 从读者反应批评看 田纳西?威廉斯的《欲望号街车》 刘俐 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 Email: lilylililiu@https://www.wendangku.net/doc/7d7077344.html,

奈达翻译理论初探

第27卷第3期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5月Vol. 27 No.3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May 2005 奈达翻译理论初探 尹训凤1,王丽君2 (1.泰山学院外语系,山东泰安 271000;2.唐山师范学院教务处,河北唐山 063000) 摘要:奈达的翻译理论对于翻译实践有很强的指导作用:从语法分析角度来讲,相同的语法结构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含义;词与词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逆转换将表层形式转化为相应的核心句结构;翻译含义是翻译成败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奈达;分析;转换;重组;核心句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5)03-0034-03 尤金?奈达是美国当代著名翻译理论家,也是西方语言学派翻译理论的主要代表,被誉为西方“现代翻译理论之父”。他与塔伯合著的《翻译理论与实践》对翻译界影响颇深。此书说明了中国与西方译界人士思维方式的巨大差别:前者是静的,崇尚“信、达、雅”,讲究“神似”,追求“化境”;后者是动的,将语言学、符号学、交际理论运用到翻译研究当中,提倡“动态对等”,注重读者反应。中国译论多概括,可操作性不强;西方译论较具体,往往从点出发。他在该书中提到了动态对等,详细地描述了翻译过程的三个阶段:分析、转换和重组,对于翻译实践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笔者拟结合具体实例,从以下角度来分析其理论独到之处。 一 一般来说,结构相同的词组、句子,其语法意义是相同或相近的。然而奈达提出,同样的语法结构在许多情况下可以有不同的含义。“名词+of+名词”这一语法结构可以对此作最好的阐释。如下例: (1)the plays of Shakespeare/ the city of New York/ the members of the team/ the man of ability/ the lover of music/ the order of obedience/ the arrival of the delegation 在以上各个词组中,假设字母A和B分别代表一个名词或代词,它们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关系。在the plays of Shakespeare 中,Shakespeare是施事,plays是受事,用公式表示就是“B writes A”;在the city of New York中,city和New York是同位关系,用公式表示就是“A is B”;the members of the team中,members和team是所属关系,即“A is in the B”;在the man of ability中,“B is A’s characteristic”;在the lover of music中,lover表示的是活动,即动作,music是它的受事,因此可以理解为(he/she)loves the music, 用公式表示就是“X does A to B”(X施A于B)或“B is the goal of A”(B为A的受事);在the order of obedience中,obedience表示的是活动,order是它的受事,因此用公式表示就是“X does B to A”(X施B于A)或“A is the goal of B”(A为B的受事);在the arrival of the delegation中,arrival表示动作,而delegation是动作的发出者,所以是“B does A”。 因此它们的结构关系如下所示: the plays of Shakespeare——Shakespeare wrote the plays. the city of New York——The city is New York. the members of the team——The members are in the team. the man of ability——The man is able. the lover of music——(He/She) loves the music. the order of obedience——(People) obey the order. the arrival of the delegation——The delegation arrives. ────────── 收稿日期:2004-06-10 作者简介:尹训凤(1976-),女,山东泰安人,泰山学院外语系教师,现为天津外国语学院研究生部2003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 34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