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语言学概论历年真题 名词解释 简答 论述

语言学概论历年真题 名词解释 简答 论述

语言学概论历年真题       名词解释   简答   论述
语言学概论历年真题       名词解释   简答   论述

2000年

五、名词解释题

1、聚合关系——在语言结构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具有某种相同作用的各个单位之间所形成的关系叫聚合关系。

2、音标——标写音素的符号叫音标。

3、音位——是某种特定语言或方言里最“小的能区别语素或词的语音形式和意义的语音集合体。

4、词法范畴——由综合手段(词形变化)表现的语法意义概括起来就是词法范畴。

5、语言的类型分类——根据词的结构特点对世界的语言进行的分类叫语言的类型分类。

六、分析题(略)

七、论述题(14分)

1、简述语言和言语的区别和联系。

答:语言和言语是不同的。语言是从社会的言语中概括出来的,因此是属于全社会的。(2分)言语总是具有某些个人的特点,但这种个人特点不能违反他所运用的语言的总规约。(2分)语言和言语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方面,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言语是语言的存在形式。研究语言必须从言语中获得语料;(2分)另一方面,言语是运用语言的行为和结果,言语只是以语言为规范,才能成为有条理、可理解的东西。(2分)总之,言语总是以语言的共同规则作为活动基础,而语言则在言语运用中得以存在和发展。(2分)

2、简述词缀与词尾的区别。

答:区别有以下几点:①词缀一般表示附加性的词汇意义;(2分)而词尾表示的纯粹是语法意义。(2分)②词缀有构成新词的能力;(2分)而词尾仅有改变一个词的语法意义的作用,没有构成新词的能力。(2分)③词缀可以处于词根之前,也可处于词根中间或词根之后;(1分)而词尾则只能处于词根(若有词缀还包括词缀)之后。(1分)

2001年

三、名词解释

32、[音节结构的元辅音分析法]这种音节结构分析方法以元辅音为基本分析单位,把音节结构分为V、C—V、V—C、C—V-C等四种基本类型(其中的V代表元音,C代表辅音)。

例如汉语普通话中的(一)、[t…i](题)、[an](安)、[t…an](谈)等四个音节分别属于上述四种基本类型。

33、语义指向是指句子中某个成分在语义上指向哪儿,或者说同哪个或哪些成分发生语义联系。例如,补语位置上的成分,在语义上既可能指向主语,如“我吃饱了”中的“我”;也可能指向宾语,如“我吃光了碗里的饭”中的“碗里的饭”。

34、意音文字指一部分字符是意符,一部分字符是音符的文字。如汉字就是意音文字,汉字中许多字符是直接表意的,而假借字则是假借意符直接表音、间接表意的音符。

35、语言规划是指社会对语言文字问题所作出的有组织的、有意识的管理、调节和改进。例如,我国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所作的推广普通话、文字改革、语言规范化、制定正确的民族语言政策等工作。

四、简答题

36、举例说明为什么说音位的辨义功能实际上是由区别特征负担的。

(1)具体语言中的每个音位都可以分解为几个区别特征,不同音位之间的对立实际上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区别特征之间的对立,因此音位的辨义功能实际上是由区别特征来负担的。

(2)例如,汉语普通话里/k//k…/和/p/三个音位具有辨义功能,它们的语音特征分别是“舌根、闭塞、不送气”、“舌根、闭塞、送气”和“双唇、闭塞、不送气,”/k/通过“不送气”和/k…/相区别·,通过“舌根”和/p/相区别。因此,像“干”/kan51八“看”/k…an51/和“办”/pan51/等三个词在语音形式上的区别可以归结为这三个音位在区别特征上的对立。

37、请结合实例说明语法的抽象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1)所谓“抽象”即对具体的东西进行类的概括。语法规则就是对人们说的话中的单位、结构和关系的某种类的概括。

(2)语法单位类别的抽象。如以从词的用法建立词类为例。

(3)语法关系类别的抽象。如以从结构形式建立语法结构为例。

(4)语法意义类别的抽象。如以从形态或格式建立时态意义、句式意义等为例。

38、以实例说明义素分析的方法和主要步骤。

(1)确定对比的范围。一般来说,义素分析应该先从指称事物最小类别成员的一组词语开始,如有需要,再进一步扩大对比分析的范围。分析“男人”的义素,可以先从“男人”与“女人”、“男孩”的对比开始,因为它们同属于“人”这个最小类别。

(2)比较词义的异同。对比的范围确定之后:下一步就是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找出不同词义在语义成分上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也就是提取它们的共同义素和区别义素。比如要分析“男人、女人、男孩”的义素,可以首先比较这三个词的意义,从中提取出共同义素[人],然后将“男人”与“女人”比较,提取出区别义素[±男性],再将“男人”和“男孩”比较,提取出区别义素[±成年]。利用这些共同义素和区别义素,不仅可以使这三个词的意义互相区别开来,而且也可以使它们同其他的词语相区别。通过对比分析,找出不同词语的共同义素和区别义素,这是义素分析最关键的一步,

五、分析题

39.试从词语构造方式

(A)和词类(B)两个角度对下列重叠形式进行分类,分别填入

各项中:星星猩猩妈妈刚刚蝈蝈个个试试大大方方热闹热闹

A1叠音式单纯词猩猩蝈蝈

A2重叠式合成词_星星妈妈刚刚大大方方

A3语法重叠形式_个个试试热闹热闹_

B1名词性成分_星星猩猩妈妈蝈蝈_____

B2动词性成分___试试热闹热闹__________

B3其他词类成分__刚刚个个大大方方______________

40.请指出下列两个语言片段各有哪些不同的结构和意义,并从语音影响语法的角度分

析说明。

A 想起来了

B 我们三个人一组

(1)

①A片段有两种结构和意思:A1是动宾结构,意思是“打算起床”;A2是动补结构,意思是“回想起”。

②语音对这个语言片段的结构和意义的影响在于:

A1中“起来”要重读,A2中“起来”要轻读。

(2)

①B片段有两种结构和意思:Bl“我们”是主语,“三个人一组”是谓语,意思是“我们有很多人,每三个人是一组”。B2“我们三个人”是主语,“一组”是谓语,意思是“我们一共三个人,只有一个组”。

②语音对这个语言片段的结构和意义的影响在于B1中在“我们”后停顿,B2中在“我们三个人”后停顿。

六、论述题

41.举例说明为什么在描写句子的语义结构时,常常要从谓词入手,也就是把谓词看作处

于支配地位的核心成分。

(1)一个述谓结构可以有多少变元以及可以有何种性质的变元,都是由谓词的语义规定的。比如“咳嗽”指一种生理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只有行为发出者,而不会有另外的涉及对象,因而在由“咳嗽”充当谓词的述谓结构中就只能有一个必有变元,而且这个变元只能是施事。“吃”的意思是“经咀嚼把食物咽下去”,在这种行为中,不仅要有一个行为发出者,而且一定还要有被“咽下去”的东西,因而在由“吃”充当谓词的述谓结构中就可以有两个必有变元,而且这两个变元一个是施事,一个是受事。

(2)一个述谓结构是由谓词和变元组成的,既然变元的数量和性质都是由谓词决定的,因而也可以说整个述谓结构的框架是由谓词语义规定的。人们只要按照一个谓词对变元数量和性质的要求,在述谓结构的框架中填入适当的变元,就可以产生一个句子的命题意义。这可以从人们理解省略句的事实中得到证明,比如问某人“你去不去北京”,某人回答“去”,任何人都会知道这个“去”虽然是一词一句,但在语义上却等于“我去北京”,人们之所以能够在理解过程中将“去”的动作发出者和目的地补充出来,从而正确理解这句话的实际含义,就是因为“去”所规定的述谓结构框架起着引导的作用。

42.结合实例说明语言接触的具体表现形式。

(1)语言成分的借用与吸收。不同语言之间相互影响一般总是从引进借词开始,语言成分的借用与吸收是语言接触最常见的现象。

例如,公元11世纪起,说法语的日尔曼人曾长期占领和统治英格兰,在长期的接触和交往中,英语从法语中吸收了大量的语言成分。

(2)出现双语现象。使用不同语言的人如果在同一个社会杂居,还可能产生双语现象。

例如,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由于壮族人长期和汉族人生活在一起,大部分壮族人都是壮语和汉语使用者。(3)出现语言转用现象。在一定历史条件及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同民族的接触和融合还会出现语言转用现象。

例如,我国的回族、满族都基本上放弃了自己原有的语言而转用了汉语。

(4)出现语言的混合。

①在不同语言频繁接触的地区,会出现语言混合现象。不同语言混合会产生“洋泾浜语?。

例如,在旧上海外国商人聚居的地方出现的混杂着汉语成份的“洋泾浜英语”。

②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洋泾浜语有可能转变为“克里奥耳语”,成为某一社会主要的交际工具,并被当作母语来学习和使用。

例如,广泛使用于加勒比海地区的以法语为基础的克里奥耳语。

2002年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32、[语流音变]

在连续的语流中,一个音可能由于邻近音的影响,或自身所处地位的不同,或说话的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而在发音上产生了一些变化,这种现象就叫“语流音变”。

例如,在汉语北京话中的“晨”[t?… n]在“早晨”中读成[? n]

33、[语法范畴]

根据某些语法意义的共同内容,把语法意义概括为几个基本类别。这种语法意义的类就叫作“语法范畴”。例如“数”范畴,就是表示事物数量的一组特征。一些语言的数范畴是把可数名词分成单数和复数,大多用词缀表示。

例如,英语的book和books,前者是单数名词,后者复数名词。

34、[蕴含]

就话语本身所表达的意义而言,如果有句义甲就必然有句义乙,甲就蕴含乙,可以用公式表示为“甲→乙”。例如:“他买了萝卜→他买了菜”,“他踢了小张的腿→他踢了小张”。

35、[他源文字]

在已有的别的文字的基础上创制的文字叫“他源文字”。“他源文字”的特点是音符一般跟语言单位的意义没有联系。

例如,希腊文字和拉丁文字都是他源文字。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6、[在汉语和英语中可以发现:(1)作为初始符号,“猫”这个意思,汉语用“猫”(māo)来表示,而英语用cat来表示;“书”这个意思,汉语用“书”(shū)来表示,而英语用book来表示。(2)汉语的复合符号“新书”不同于初始符号“书”;英语的复合符号new book不同于初始符号book。请用语言符号性质的理论对上述现象作出简要说明。]

(1)语言初始符号的音和义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不可论证的。

例如,同是“猫”这个意思,汉语用“猫”(mao)表示,而英语用cat表示。相同的意义,联系着不同的音。

(2)但是语言中的复合符号不是任意的,而是可以论证的。复合符号是由单纯的初始符号根据一定规律组合而成的。

例如,“新”可以修饰限制“书”,类似的例子又如“旧书”、“好书”等。英语的new book同理。

37.为什么在汉语普通话中,同是不同的元音,[pi51](壁)中的[i]和[pu51](布)中的[u]应该分属于不同的音

位,而 (边)中的和 (帮)中的[ɑ]却应该归入同一个音位?请根据音位的性质和归纳音位的原则对以上问题作出说明。

(1)音位是社会功能角度划分出来的具有区别意义功能的语音单位。凡是具有这种辨义功能的音就应该分立为不同的单位。根据归纳音位的对立原则,几个可以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出现,彼此间的差别又可以区别不同意义的音位就应分属不同的单位。在汉语普通话中,[ i ] 和[ u ]可以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里,并

且可以区别不同的意义,例如,“力”[li51]和“路” ”[lu51]的意义就是靠这两个元音的差别来区分的,所以它们应分属不同的音位。

(2)根据归纳单位的互补原则和语音相似原则,几个各有自己的出现环境而从不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出现的音,彼此间的差别不能起区别意义的作用,当它们在语音上又相近时,就可以把它们归入同一个音位,看作同一个语音功能单位。在汉语普通话里,[?]和[a]处在互补关系之中,而且人们并没有明显地感到它们之间的差别,因而它们可以归入同一个音位。

38.从句子语义结构上看,A组的两个句子之间有何不同?B组的两个句子之间又有何差异?

A1他正在找工作。

A2他来北京找工作。

B1那几盘菜他毫不客气地全吃光了。

B2那几盘菜他一点不剩地全吃光了。

(1)A1 是一个简单述谓结构。

(2)A2是一个复合述谓结构。

(3)A3是由“他来北京”和“(他)找工作”两个述谓结构复合而成。

B组

(1)B1中的状语“毫不客气地”在语义上指向施事“他”。

(2)B2中的状语“一点也不剩地”在语义上指向受事“那几盘菜”。

五、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39.请把下列汉语合成词中所有的语素提取出来,分别填入下面A、B、C、D四项之中:

伟大第五老兄巧克力糖器皿盼头甜丝丝

A.成词语素:大五巧克力糖盼甜

B.不成词语素:伟第老兄器皿头丝丝

C.实义语素:伟大五兄巧克力糖器皿盼甜_

D.虚义语素:_第老兄头丝丝

40.下面两组例子都是:“形容词+数量词”的结构,请指出它们分别是什么词组,表示什么意义(注意其中

A组有歧义),试具体说明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

A1长2米 B1长了2米

A2高30毫米 B2高了30毫米

A3重5公斤 B3重了5公斤

注:“长”音cháng

(1)A组既是主谓词组(例如表示“长度是2米),也是动宾或动补词组(例如表示”超出了原长度2米“),B组只是动宾或动补词组。

(2)A组中的“长、商、重”既有形容词的用法,因此可以构成动宾或动补词组。

也有“长度、高度、重量”的名词用法,因此又可以构成主谓词组。

(3)A组中间没有“了”,B组中间有“了”,所以B组中的“长、高、重”没有名词的用法,只是动宾或动补词组,只有一种意思

六、论述题(本大题包括41、42小题,41小题8分,42小题10分,共18分)

41.什么是意译词?请结合实例说明意译词与纯粹音译词及仿译词有什么不同?

(1)意译词是用本族语言的构词材料和规则,把外语中某个词的意义翻译过来所构成的词。如汉语的“银行”、“电话”是英语bank、telephone的意译词。

(2)意译词与纯粹的音译词不同。

a、纯粹的音译词指的是音和义都借自外语的词。

如汉语的“沙发”、“咖啡”音义分别借自英语的sofa和coffee。

b、意译词与纯粹的音译词的词义都来自外语,差别在于意译词的语音形式和构词方式是本族语言的,而音译词则是用本族语言的材料对外语原词的语音形式进行摹写。如英语的microphone在汉语中有两种说法,意译为“扩音器”,跟汉语一般的合成词没什么区别,音译为“麦克风”,听起来跟英语原词很接近。

(3)意译词与仿译词不同。

a、仿译词是用本族语言的语素逐个对译外语原词的语素所造的词。如汉语的“黑板”来自英语的blackboard,“足球”来自英语的foot-ball。

b、意译词和仿译词都是用本族语言的构词材料构成的,差别在于意译词是按照外语原词的词义,用本族语言的构词材料构成的,差别在于意译词是按照外语原词的词义,用本族语言的构词材料和规则构造新词,仿译词则不仅把外语原词的词义翻译过来,而且保持了原词的内部构成方式。如“水彩”,仿照英语watercolour(water+colour)构成;“黑匣子”仿照英语blackbox(black+box)构成。

42.举例说明确定词类(词的语法分类)可以采用哪些不同的方法,确定汉语的词类用哪种方法比较好,具体

说明理由

(1)确定词类可以采用三种方法:

a、根据词形变化来确定词类,即形态标准。这个标准对于形态丰富的语言确实简单管用。如印欧语的名词都有性、数、格的词形变化,动词都有时、体、态的词形变化,形容词都有级的词形变化,就很容易根据不同的词形变化分别这三类词。(适当举例)另外构词词缀也可以用来确定词类。(适当举例)

b、根据词的意义来确定词类,即意义标准。这个标准对一般人的感觉来说很有用。(适当举例)

但词的意义有两种:一种是词汇意义,这对于确定词类不可靠。(适当举例)

另一种是语法意义,如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动词表示动作行为等意义,这对于有些语言有用。(适当举例)

c、根据词的聚合位置来确定词类,即分布标准。分布指一类词可能或不可能出现的位置的总和,把这些位置加起来,或根据其中一些典型分布位置(或称语法功能),就可以得到词类。(适当举例)

(2)上面三种确定词类的办法中,因为汉语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也没有词类与句法成分的对应,所以前两个标准不适用于汉语,汉语只能采用第三种子选手办法,即分布标准(或称语法功能)

(适当举例)

(3)表面上看好像前两个标准比较适用于印欧语,第三条标准比较适用于汉语。其实,只有分布标准才反映词类聚合关系的本质,形态变化和语法意义只不过是这种聚合关系的体现,即分布标准适用于所有语言。(适当举例)

因此印欧语的词类也需要利用分布标准。反过来说,汉语的词类主要采用分布标准,但词的意义也可以作参考。

(适当举例)

2010年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26、(1)元辅音分析法是以元辅音为基本分析单位的一种音节结构分析方法。

(2)音节结构可氛围V、C-V、V-C、C-V-C等四种不同结构类型。例如,汉语普通话中的[i](一)、[t‘i](题)、[an](安)、[t‘an](谈)等四个音节分别属于这四种基本类型。

27、(1)语法形式就是能体现语法意义的形式。

(2)表示某一类语法意义或有共同作用的形式,如词类形式、组合形式、虚词形式,就是语法形式。(3)语法形式不是个别的语音形式和词语形式,但能产生某一类意义或有共同作用的语音表现形式或词形变化形式也是语法形式。

28、(1)义项是词典释义的最小单位,一个词有几个义项,是根据词所反映的对象的多少确定的。例如,“凉”既可以表示“温度低”,也可以表示“灰心或失望”,因而是两个义项。

(2)一个词的几个义项之间应该有可以感觉得到的联系,否则这些不同的义项就只能属于不同的词。例如,“花钱”的“花”与“鲜花”的“花”意思不同,且无关联,因此不是同一个词的两个义项。

29、外语教学的听说法(1)听说法是受结构主义语言学“刺激——反应”学说影响二产生的外语教学法。(2)听说法基本上不使用本族语教学,不大进行语言对比,一般也不讲语法规则。(3)这种教学法在读写能力和语言分析能力的培养方面较弱。

(4)例如,特别注重口语听说训练和句型练习的谈话类教材,就是听说法的一种具体运用。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0、举例说明同音词和同形词的关系。

(1)语音相同而意义没有任何联系的词叫作同音词,词形相同的词叫做同形词。

(2)同音同形,既是同音词,也是同形词。例如普通话“(一朵)花”和“花(钱)”。

(3)音同形不同,只是同音词,不是同形词。例如英语的“right(正确)”和“write(写)”。(4)形同音不同,只是同形词,不是同音词。例如普通话的“好hǎo”和“好hào”。

31、“船来了”这一表述中的“船”,在具体运用中可以指渡轮、帆船、游艇等各种类型的船,但“船”的词义却是“水上运输和交通的工具”。说明其中的道理。

(1)词义是从词语的各种用例中概括出来的共同的、一般的、稳定的意义。“船”的词义“水上运输和交通的工具”,是渡轮、帆船、游艇等各种类型的船共同具有的特征,也是“船”这个词在具体用例中赅括出来的共同意义。

(2)在平常的交际活动中,人们谈论的对象往往是个别的、具体的。在特定的语境下,人们可以用表达概括意义的词语来指称个别的对象,如“船来了”中的“船”在具体语境下可以指轮渡、帆船、游艇等,离开特定的语境,其所指对象就难以确定了。(3)现实中的具体事物和现象千差万别,正是由于词义是概括的,人们才可能用有限的词语去指称它们。

32、举例说明语言特点对文字特点的影响。

(1)语言的特点对文字的特点有一定影响,特别是选择什么样的语言单位作为字符代表的对象,与语言的特征是分不开的。例如,古希腊人在借用腓尼基字母书写自己语言的过程中,在原有辅音字母的基础上,对某些字母加以变化来表示元音,从而创制了既表示辅音又表示元音的音位文字。

(2)语言的特点对文字的特点的影响不能绝对化,因为同一类型的语言采用不同类型的文字系统以及同一语言在不同历史时期采用不同类型的文字系统的实例并不少见。例如,1928年土耳其政府下令废弃原来使用的阿拉伯字母,改用拉丁字母。

五、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33、33.考察下列词语的读音,根据语流音变的类型将其分别填入A、B、C、D四项中:

①分[f?n]+配[p‘ei]→分配[f?m p‘ei]

②喇[lA]+叭[pA]→喇叭[1A b?]

③豆[t?u]+腐[fu]→豆腐[t?uf]

④慢[man]+慢儿[mar]→慢慢儿[mai mar]

⑤look[luk](看)+ed[d](动词过去时)→looked[lukt]

⑥in[in](在……上)+bed[bed](床)→in bed[im bed]

A同化①⑤⑥B异化④C弱化②D脱落③

34、34.试将下面给出的词组按照(A)体词词组、谓词词组,(B)向心词组、离心词组,(C)基本词组、特殊词组三个标准进行分类,分别将词组前面的序号填入各项中:

①学习汉语②汉语学习③学习汉语的④汉语的学习

⑤汉语学习过⑥学习的是汉语⑦对汉语学习(有兴趣)

(A1)体词词组②③④(A2)谓词词组①⑤⑥⑦

(B1)向心词组①②③④(B2)离心词组③⑤⑥⑦

(C1)基本词组①②④⑤⑥(C2)特殊词组③⑦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35.结合实例说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及其对语言符号的强制性、可变性的影响。

(1)语言符号的语言形式和所表示的意义之间的联系是约定俗成的,其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汉语的“书”

叫shū,英语的“书”叫book,这没有什么理据可讲。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只是就单纯的初始符号而言的,复合符号是由单纯的初始符号人为地根据一定的规律组合而成的,所以原则上不是任意的,而是有理据的。“凳”为什么叫“凳”,没有什么道理可讲,因为这是一个单纯的初始语言符号;可是“长凳”为什么叫“长凳”就不完全是任意的。

(2)任意性决定语言符号具有强制性。语言符号是全社会约定俗成的,个人是无法随意改变的。社会的约定俗成决定语言符号对使用者而言必然具有强制性。如果个人可以任意改变语言,互相就听不懂了,语言也就根本上丧失了交际工具的作用。例如,汉语“人”“车”“我”等基本词的音义结合,社会约定俗成之后,是不能朝令夕改,由个人随意变更的。

(3)任意性决定语言符号具有可变性。正因为语言符号是社会约定俗成的,音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所以音与义之间是可以变化的。例如汉语的“脸”原指两颊的上部,后来指整个面部,人的脸没有变,语言符号的音义联系却发生了变化。如果没有任意性,这样的变化就不会发生。

36、谈谈什么是“语言转用”以及语言转用的条件和过程。

(1)“语言转用”的定义:

①“语言转用”指的是一个民族的全体或部分成员放弃使用本民族语言而换用另一民族语言。②语言转用是几种不同的语言统一为一种语言的主要方式。

(2)“语言转用”的条件:

①语言转用与民族的融合密切相关。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征服者往往强迫被征服民族放弃本民族的语言而改用征服者的语言,但民族融合也可以不依靠强迫的手段二发生,伴随着这种民族的融合过程,语言的转用也可以自然地发生。

②同数量占优势的民族生活在同一地区,形成杂居局面,并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保持密切的联系,只有在这种条件下,语言转用才可能发生。

③在民族融合过程中,哪一种语言能够替代其他语言而成为不同民族共同的交际工具,主要取决于语言使用者在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和人口数量上的优势,政治上的统治地位并不是决定因素。

(3)“语言转用”的过程:

语言转用是一个从单语到双语,再由双语到新的单语的过程,一般要经历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完成。语言转用必然要经过一个双语阶段,没有这个阶段,语言转用就不可能实现。

语言学纲要的简答、论述题

一.简答题 1.广义上的应用语言学 答:指的是运用理论语言学的理论、方法和基础研究成果,来阐明、解决其他学科领域中出现的各种与语言相关的问题。包括语言教学理论、语言学的一般应用研究成果和语言学的跨面研究成果。 2.结构主义的特点 答:①把语言确定为研究对象;②重视共时语言的研究;③重视口语的研究;④重视详细描写语言的结构;⑤用联系和系统的观点观察语言要素,语言是一个完整的符号系统⑥注重对立成分的分析。 3.语言的系统性 答:①首先体现在它是一个层级体系;②还体现在语言符号各层次之间的根本关系上——语言成分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以及二者彼此之间的关系。 4.语言与言语的关系 答:㈠区别:①语言是社会的言语是个人的②语言有限,言语无限③语言是现成的,言语是临时创造的;㈡联系:一方面,语言以言语的形式存在,因为语言离不开言语,没有说话和说出的话就没有语言;另一方面,言语离不开语言,没有大家认可的词语和语法规则就无法说话。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依存。 5.元音与辅音的区别 答:①发元音时声带颤动、气流在发音通道上不受阻碍,发辅音时声带颤动或不颤动、气流在发音通道的一个或多个部位上受到阻碍;②发元音时,发音器官的各部位均衡紧张;辅音则形成阻碍的部位特别紧张;③发元音时,呼出的气流较弱,拉长音而音质不变,辅音一般不可以拉长音,气流较强。 6.语音的社会性质 答:社会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①世界上没有一种语言采纳了100以上的音素的,各种语言使用哪些语言完全由其社会成员约定的;②语言表达意义,但什么样的声音形式与什么样的意义相结合;③每一语言或方言都有自己独特的语音系统,从语音的物理性质和生理性质分析得出德尔某一语音现象或语音成分,在不同系统中可能有不同作用和不同心里感知。 7.语法构词法 答:就是利用语言中原有的语素材料构造新词。其方法有复合、附加、内部屈折、重音位置变化、词组缩简等。 8.研究语言演变的凭借 答:①通过对照方言和亲属语言可以获知;②通过对记录了语言的过去状态的文字的分析可以获知;③通过对古代的借词的分析可以获知。 9.构词法与构形法的区别 答:构词法是构成新词的方法,构成的新词的词汇意义与各构词成分的词汇意义有关但并不相同。构形法虽然与词的结构有关,但它并不构成新词,不引起词汇意义的改变,只是表

语言学概论简答论述

语言学概论简答论述

语言发展的一般规律(简,问) 1、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语言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成分的发展速度是不相同的。不同语言的发展和同一种语言的各个方言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 2、语言发展的渐变性:语言的发展是逐渐的,是通过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和旧质要素的逐渐衰亡来实现的。 3、语言发展的社会制约性:语言依存于社会,语言的发展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语言与社会的关系 语言的社会性 一.语言与社会相互依存 1.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是适应社会的需要而产生的,是人类最主要的交际工具。 2.语言受到社会的制约,它总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3.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也受到语言的制约,语言在社会生活中其巨大作用。

二.语言是人类社会独有的,其他动物无法掌握人类语言 生成性是人类语言的重要特征之一。人类语言的范围涉及人类所有经验,人类交际的话题具有无限的广度和深度,这是任何一种动物交际系统都望尘莫及的。 三.语言的社会性还体现在地域的和社会的差异上 1、语言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语言的分化和统一跟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息息相关。 2、社会的分化是导致方言形成的最直接的原因。落后的经济状况是方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3、社会方言是社会分化和职业分化的产物。社会方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使用者的社会环境。语言的接触与融合 语言的接触:指的是不同语言间的互相影响。不同社会之间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移民杂居、战争征服等形式的接触,必然导致不同语言的接触和互相影响。 语言的融合:指的是多种语言逐渐统一成一种语言,即某一个或几个民族逐步放弃自己的语言而

1月全国自考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语言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541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 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6分) 1.关于语言与言语的关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用文字记录下来的就是语言,用声音说出来的就是言语 B.语言具有内在的一致的规律,而言语则不同,很难找到一致的规律 C.语言是言语活动中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共同使用的部分,是均质的 D.言语具有个人特点,因此不同于社会约定俗成的“语言” 2.最早的比较全面系统地阐述“语言”一般理论的著作通常认为是德国学者( )的《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 A.黑格尔 B.康德 C.洪堡特 D.歌德 3.元音音质的差别主要是由下列( )决定的。 A.发音体 B.共鸣腔的不同形状 C.发音源 D.发音部位 4.下列各组辅音中都是双唇音的一组是( )。 A.[p][p‘] B.[p][f] C.[p][n] D.[b][k] 5.语音的本质属性是( )。 A.物理属性 B.生理属性 C.心理属性 D.社会属性 6.北京人把“分配”[f n55p‘ei51]说成[f m55p‘ei51],这种语音变化形象是( )。 A.同化 B.异化 C.弱化 D.脱落 7.下列四组合成词中,( )含有不成词语素。 A.火车 B.热爱 C.心疼 D.端详 8.一般说来,前缀在构词中通常( )。 A.只改变词的具体意义、不改变词的词类 B.只改变词的抽象意义、不改变词的词类 C.只改变词的词类、不改变词的具体意义 D.只改变词的词类、不改变词的抽象意义 1

全国自考2016年10月00541《语言学概论》历年真题及答案

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语言学概论试卷(课程代码 00541)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下面各项中,属于汉语北方方言的是 A.广州话 B.福州话 C.重庆话 D.上海话 2.汉语拼音字母b、p、m都是 A.舌尖音 B.唇齿音 C.正齿音 D.双唇音 3.下面各项属于自源文字的是 A.英文字母 B.甲骨文 C.腓尼基字母 D.希腊字母 4.儿童“以词代句语言”出现在 A.单词句阶段 B.语法句阶段 C.简单句阶段 D.复杂句阶段 5.“叶子岀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一句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A.比拟 B.仿写 C.夸张 D.比喻 6.下面各项中含有轻声音节的是 A.渐渐 B.妈妈 C.声声 D.人人 7.“在家休息”是一个 A.动宾词组 B.主谓词组 C.偏正词组 D.兼语词组 8.不同行业有自己的“行话“行话”属于 A.地域方言 B.社会方言 C.亲属语言 D.混合语言 9.“半两棉花——免弹(谈)”采用的方法是 A.转移欢关 B.语义汉关 C.语音双关 D.替代双关 10.下面各项属于语言符号特点的是 A.约定性 B.自然性 C.固定性 D.想象性 11.一种语言的共同语是在某一个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方言叫 A.母方言 B.底层方言 C.基础方言 D.原始方言

12.谈话体属于 A.书面语体 B.宣传语体 C.文学语体 D.口语语体 13.唐太宗名李世民,唐代人便把“世”改为“代'把“民”改成“人”,这是为了 A.避讳 B.图吉利 C.讨口彩 D.自谦 14.中国历史上推行“书同文”措施的是 A.齐桓公 B.秦始皇 C.汉武帝 D.唐玄宗 15.汉语中“罗汉、菩萨、塔、阎罗”等词的出现,是因为 A.儒家学说的兴盛 B.道教的兴起 C.名教的影响 D.佛教的传入 16.“弟弟吃苹果”不能说成“苹果弟弟吃'这是受制于语言符号的 A.组合关系 B.聚合关系C联想关系 D.分类关系 17.音高取决于声波的 A.振幅 B.数量 C.长短 D.频率 18.“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这个句子是 A.反复句 B.顶真句 C.对偶句 D.回环句 19.中国叫“绥远、定远”之类名字的地方,往往当年 A.水草丰美 B.山川秀丽 C.曾发生战乱后被抚平 D.人口特别多 20.—个民族的全体或部分成员放弃使用本民族语言转而使用另一民族语言的现象叫 A.语言混合 B.语言转用 C.克里奥尔 D.双语现象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多涂或少涂均无分。 21.下面关于语言和民族、国家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个民族只能说一种语言 B.—个民族可以说多种语言 C.一个国家只有一种语言 D.—个国家可以有多种语言 E.不同民族可以说同一种语言 22.下面各项中,属于元音的有 A.[a] B.[f] C. [l] D.[o] E.[p] 23.下面各项中属于发散思维的表现形式的有 A.音乐 B.舞蹈 C.绘画 D.推理 E.文学 24.下面各项中彼此有亲属关系的语言有 A.日语 B.葡萄牙语 C.老挝语 D.朝鲜语 E.英语 25.下面各项中,属于借词的有

语言学概论知识点2017

语言学概论知识点 名词解释: 语言: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体系。言语:是对语言的具体运用,包括说话的行为和结果。 语言的任意性:构成符号的声音和意义之间没有内在的、必然的联系。 语言的离散性:语言可以进行切分,被切分成的每个单位有独立的存在,彼此不相互混淆,但又可以灵活组装。 符号:是人们有意识用来指代某种特定事物的、可为人们感官感知的标记。 狭义符号:符号的“能指”(物质外壳)和“所指”(意义) 语言符号:语言是以语音为能指,以语义为所指的符号系统。具有:任意性、线条性、系统性、层次性的特点。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是语言中最基本的两种关系。 组合关系:组合关系就是两个以上连续的语言符号有条件、按规则组合起来的关系。简单地说,就是符号与符号相互组合起来的关系 聚合关系:聚合关系就是语言结构某一位置上能互相替换、具有相同性质和作用的语言符号之间的类聚关系。简单说就是符号与符号之间的替换关系。 语音: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有一定意义的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表现形式)。它使语言成分物质化,是语言的载体。 音素:音素是人类语言在一次发音中按照音色的不同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元音:元音也叫“母音”,发音时气流自由呼出,不受任何阻碍,发音器官各部分肌肉紧张均衡,声带振动、可以自成音节。 辅音:辅音又叫“子音”。发音时气流在发音器官某一部分受到阻碍,通过某种方式冲破阻碍而发出音来,发音器官各部分呈紧张状态,声带有时颤动(浊辅音)有时不颤动(清辅音)。音标:广义的音标指一切标记语音的符号,如国际音标、音位音标、音节音标、语音结构音标,狭义的音标指标记音素的音标→最通行的是“国际音标”【专门用来记录语音的符号】国际音标:被各国语言工作者采用的,不带民族特色的记录语音的语音符号。 音位:音位是具体语言或方言在多次发音中划分出来的具有辨义功能的最小语音单位 超音质音位:根据音高、音强、音长的特征归纳出来的功能差别单位。超音质音位主要指调位、时位、量位。超音质音位不局限于一个音的音位,常附在音段音位的序列上面,所以又叫做超音段音位。 音位变体: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变异形式,属于同一音位但却没有变异的作用,是音位在特定语音环境中的具体体现或代表。 (条件变体自由变体):【1】条件变体是只能出现在某种特定语音环境中的音位变体,它是一个音位在不同环境中受不同条件影响而产生的。 【2】自由变体指自由变体指能自由地出现在某种相同的语音环境中的音位变体。它不受条件地限制,可以随意地、自由地替换,不区别意义。 语流音变:特定语流中的音由于受邻音的影响,或者由于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或者由于所处的位置特殊,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这就是语流音变,也叫连读音变。大多数情况下,语流音变都发生在音位范围内条件变体的替换。 语调: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声调是属于音节的,但是句子也可以有高低抑扬轻重的变化,这就是语调。狭义的语调又叫句调,指全句高低升降的变化,他表达说话人的情绪要求等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 1. 为什么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联系 答:语言能力和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有关,但语言不是一种生理现象,也不是一种心理现象,不是遗传的,而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完全是在一种语言环境中后天获得的,所以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联系。 2. 简答语言符号的特点。 答:(1)符号和语言,“能指”和“所指”。能指是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成分,所指是给符号所指的意义内容创制了一个专门术语。(2)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符号的物质实体和表示的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和表示的意义之间也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完全是任意的,约定俗成的。(3)语言符号的强制性和可变性。在同一社会、同一时代,对使用同一种语言的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是强制性的,而语言又是发展变化着的。(4)语言符号的离散特性和线性特性。话只能一个字一个字,一句话一句话地说,因此语言符号是离散的,而且在时间这根轴上是成线性排列的。 3.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关系。 答:组合关系体现在一个语言单位和前一个语言单位或后一个语言单位,或和前后两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横向关系。聚合关系是在组合的某一个位置上能够相互替换,有共同的特点,故能聚合归类。组合是横向的结构关系,聚合是归类规则,有了组合、聚合关系,便展现出了整个语言平面,聚合关系是组合关系中体现出来的,或者说是从组合关系中分析出来的,而组合关系又表现为聚合类的线性序列。所以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有机地统一,不可分割。 4. 解释“符号” 答:符号指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 5. 解释“语言” 答: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的那一部分,语言是均质的,是言语活动中的社会部分。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具有鲜明的地区性、民族性和历史性。 6. 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 答: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是口语,第二种客观存在形式,是书面语。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的,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书面语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的书面形式。口语和书面语中基本的语言成分也就是基本的语汇和语法结构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基本一致的。 7. 语言与言语的区别。 答: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的那一部分;而含有个人要素或个人杂质的说话行为和说出来的话只能属于言语。8. 解释“普通语言学”。 答:语言学界把研究人类社会的语言这种社会现象的一般理论称为普通语言学。它以一般语言学为研究对象,探索各种语言所共有的特性、共同的规律、结构上的共同特点和一般原理。 9. 解释“应用语言学”。 答:把语言学的理论和具体成果用来为社会实际生活中的某个领域服务,这是广义的应用语言学;狭义的应用语言学指专门研究语言教学中的理论和方法。10. 解释“传统语言学”。

历年全国自考语言学概论真题

历年全国自考语言学概论真题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下列关于语言符号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语言符号包括能指和所指 B.语言符号的音和义不可分割 C.语言符号音义关系具有任意性 D.语言符号不能分解和重新组合 2.几万、几十万个词通过排列组合可以产生无限多的句子,这主要是由于语言符号具有 A.离散性 B.强制性 C.可变性 D.任意性 3.下列关于韵律特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韵律特征在不同的语言中具有不同的特点 B.韵律特征自身不能单独占据一个时间段落 C.韵律特征从构成要素看是一种对比性特征 D.韵律特征包括“音质特征”和“音段特征” A.同化 B.异化 C.弱化 D.增音

6.下列关于“语”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语”指的是那些由语素构成的固定词组 B.“语”和“词”在内部构造方面没有分别 C.“语”的结构往往不具有固定性和整体性 D.“语”的结构常常呈现为某种特定的格式 7.英语动词“like(喜欢)”的单数第三人称形式是“likes”,这属于 A.变形构词 B.变性成词C.语汇构词 D.语法构词8.“众人拾柴火焰高”属于 A.惯用语 B.谚语C.歇后语 D.成语9.主要功能是用来“造句”的同一级语法单位是 A.语素和语素组 B.语素组和词C.词和词组 D.词组和句子10.对“很中国”中“中国”一词用法的说明,正确的是 A.仍然是名词 B.变成了形容词 C.名词活用作形容词 D.名词兼形容词11.“你吃点什么吗?”这个句子是 A.一般疑问句 B.特指疑问句C.选择疑问句 D.反问疑问句12.下列词语,属于相对反义词的一组是 A.必然—偶然 B.萧条—繁荣

全国自考10月00541《语言学概论》历年真题及答案

20XX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语言学概论试卷(课程代码 00541)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下面各项中,属于汉语北方方言的是 A.广州话 B.福州话 C.重庆话 D.上海话 2.汉语拼音字母b、p、m都是 A.舌尖音 B.唇齿音 C.正齿音 D.双唇音 3.下面各项属于自源文字的是 A.英文字母 B.甲骨文 C.腓尼基字母 D.希腊字母 4.儿童“以词代句语言”出现在 A.单词句阶段 B.语法句阶段 C.简单句阶段 D.复杂句阶段 5.“叶子岀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一句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A.比拟 B.仿写 C.夸张 D.比喻 6.下面各项中含有轻声音节的是 A.渐渐 B.妈妈 C.声声 D.人人 7.“在家休息”是一个 A.动宾词组 B.主谓词组 C.偏正词组 D.兼语词组 8.不同行业有自己的“行话“行话”属于 A.地域方言 B.社会方言 C.亲属语言 D.混合语言 9.“半两棉花——免弹(谈)”采用的方法是 A.转移欢关 B.语义汉关 C.语音双关 D.替代双关 10.下面各项属于语言符号特点的是 A.约定性 B.自然性 C.固定性 D.想象性 11.一种语言的共同语是在某一个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方言叫 A.母方言 B.底层方言 C.基础方言 D.原始方言

12.谈话体属于 A.书面语体 B.宣传语体 C.文学语体 D.口语语体 13.唐太宗名李世民,唐代人便把“世”改为“代'把“民”改成“人”,这是为了 A.避讳 B.图吉利 C.讨口彩 D.自谦 14.中国历史上推行“书同文”措施的是 A.齐桓公 B.秦始皇 C.汉武帝 D.唐玄宗 15.汉语中“罗汉、菩萨、塔、阎罗”等词的出现,是因为 A.儒家学说的兴盛 B.道教的兴起 C.名教的影响 D.佛教的传入 16.“弟弟吃苹果”不能说成“苹果弟弟吃'这是受制于语言符号的 A.组合关系 B.聚合关系C联想关系 D.分类关系 17.音高取决于声波的 A.振幅 B.数量 C.长短 D.频率 18.“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这个句子是 A.反复句 B.顶真句 C.对偶句 D.回环句 19.中国叫“绥远、定远”之类名字的地方,往往当年 A.水草丰美 B.山川秀丽 C.曾发生战乱后被抚平 D.人口特别多 20.—个民族的全体或部分成员放弃使用本民族语言转而使用另一民族语言的现象叫 A.语言混合 B.语言转用 C.克里奥尔 D.双语现象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多涂或少涂均无分。 21.下面关于语言和民族、国家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个民族只能说一种语言 B.—个民族可以说多种语言 C.一个国家只有一种语言 D.—个国家可以有多种语言 E.不同民族可以说同一种语言 22.下面各项中,属于元音的有 A.[a] B.[f] C. [l] D.[o] E.[p] 23.下面各项中属于发散思维的表现形式的有 A.音乐 B.舞蹈 C.绘画 D.推理 E.文学 24.下面各项中彼此有亲属关系的语言有 A.日语 B.葡萄牙语 C.老挝语 D.朝鲜语 E.英语 25.下面各项中,属于借词的有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简答与论述题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简答与论述题(1) 1、简要叙述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和人的主观认识的关系? 答: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和人的主观认识之间不是完全相同的。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是非常复杂的,具体的发音人人不同,一个词具体的表达方式也可以不同。例如,“说话”一词,不同的人可以在中间加入不同的助词“了、着、过”等;还可以加入不同的语气词“呢、啊、嗯”等。而把这一词记录为“说话”已经是一种主观的概括。语言学家研究的只是经过语言学家主观概括和不同程度上理想化和简单化了的语言。语言学的研究就是要拉近我们的主观认识与客观事实的距离。 2、书面语产生的重大社会意义? 答:口语是转瞬即逝的,在没有书面语的社会里,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人们的交际范围极其有限,经验和知识的传授和积累极其缓慢。书面语的产生克服了这种局限,极大地加快了人类社会经验和知识的传授和积累的速度和传播范围,从而大大加快了社会发展的步伐。现代生物考古学表明,人类文明的发展在书面语产生后大大地加快了。因此,世界各国都把书面语的产生作为文明史的开端。 3、论述口语和书面语的联系和区别? 答:任何一种语言总是先有口语,后有书面语,而且大多数语言在其存在的历史上只有口语而没有相应的书面语。任何一种书面语又都只能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并且或迟或早总是要随着口语的演变而演变。任何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口头存在形式,但是古往今来只有极少数语言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了相应的书面语。因此,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但是,书面语既不是口语绝对忠实的记录,也不是口语机械的复制品。口头交际行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和语言环境中进行的,而且交际双方或各方在进行口头交际的同时常常伴随着各种面部表情、手势和体态,还有各种不同的口气和语调,而书面语一般没有记录这些成分,而只记录了词语,即口语传递信息和思想感情的关键成分,同时,书面语是经过推敲的,因此更简练、精确。另一方面,书面语为了补充口语交际时的语境等非语言成分,又不得不添加一些成分。确切地说,书面语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的书面形式。另外,书面语一旦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以后,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就具有相对独立的发展史。书面语由于克服了口语在空间和时间两方面的局限,就有可能积累起比口语更丰富的语汇,更精密复杂的语法结构,更多样化的表达方式,从而反过来影响和促进口语的发展。书面语和口语在多数情况下一般是基本一致的。即指基本的语言成分是一致的。如果书面语和口语严重脱节,那么,或迟或早最终还是要适应口语的演变而发生变化。因为口语是第一性的,因此,研究语言首先应研究口语,并且当书面语和口语发生严重分歧时,应以口语为准。决不能由于重视

语言学概论简答、论述

语言发展的一般规律(简,问) 1、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语言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成分的发展速度是不相同的。不同语言的发展和同一种语言的各个方言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 2、语言发展的渐变性:语言的发展是逐渐的,是通过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和旧质要素的逐渐衰亡来实现的。 3、语言发展的社会制约性:语言依存于社会,语言的发展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语言与社会的关系 语言的社会性 一.语言与社会相互依存 1.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是适应社会的需要而产生的,是人类最主要的交际工具。 2.语言受到社会的制约,它总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3.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也受到语言的制约,语言在社会生活中其巨大作用。 二.语言是人类社会独有的,其他动物无法掌握人类语言 生成性是人类语言的重要特征之一。人类语言的范围涉及人类所有经验,人类交际的话题具有无限的广度和深度,这是任何一种动物交际系统都望尘莫及的。 三.语言的社会性还体现在地域的和社会的差异上 1、语言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语言的分化和统一跟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息息相关。 2、社会的分化是导致方言形成的最直接的原因。落后的经济状况是方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3、社会方言是社会分化和职业分化的产物。社会方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使用者的社会环境。 语言的接触与融合 语言的接触:指的是不同语言间的互相影响。不同社会之间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移民杂居、战争征服等形式的接触,必然导致不同语言的接触和互相影响。 语言的融合:指的是多种语言逐渐统一成一种语言,即某一个或几个民族逐步放弃自己的语言而选用他族语言。 语言的分化与统一: 语言的分化:是指一种语言分化成两种或多种半独立的方言或独立的亲属语言的过程和结果。 语言的分化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方言的形成。第二阶段亲属语言的形成。 语言的统一:亲属方言之间的差异逐渐缩小以至消失,进而统一成民族共同语的过程和结果。

全国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试题-大题.

09年1月-02年10月全国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试题-大题汇总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6.口语(09-1) 27.仿译词(09-1) 28.语言符号的强制性(09-1) 29.语气意义(09-1) 26.音位变体(08-10) 27.语法手段(08-10) 28.语音对应关系(08-10) 29.中介语(08-10) 26. 克里奥耳语(08-1) 27. 借词(08-1) 28. 音节(08-1) 29. 词的语体色彩(08-1) 32.轻音(07-10) 33.语言规划(07-10) 34.语言遗传机制(07-10) 35.应用语言学(07-10) 26.组合关系(07-1) 27.词的理性意义(07-1) 28.双语现象(07-1) 29.音位(07-1) 30.洋泾浜(07-1) 32.发音部位(06-10) 33.向心词组(06-10) 34.音节文字(06-10) 35.第二语言教学(06-10) 26. 聚合关系(06-1) 27. 社会方言(06-1) 28. 语言符号的强制性(06-1)29. 词义的模糊性(06-1) 30. 派生词(06-1) 32.音素(05-10) 33.基础方言(05-10) 34.语言迁移(05-10) 35.语言获得(05-10) 34. 词形变化(05-1) 35. 派生词(05-1) 36. 语言转用(05-1) 32.韵律特征(04-10) 33.语系(04-10) 34.文化局限词语(04-10) 35.中介语(04-10) 32. 语法单位的形成关系(03-10) 33. 义素(03-10) 34. 音位文字(03-10) 35. 语言的亲属关系(03-10) 32. 语流音变(02-10) 33. 语法范畴(02-10) 34. 蕴含(02-10) 35. 他源文字(02-10)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3.简述国际音标的优点。(09-1) 34.词缀和词尾有什么不同?(09-1) 35.汉语的语素、音节和汉字是一一对应的吗? 30.举例说明语言符号的离散特征和线性特征及其对语言的作用。(08-10)31.举例说明汉语词双音节化的作用。(08-10) 32.说明什么是儿童语言获得的“模仿说”和“强化说”。(08-10) 33. 词义的模糊性和歧义有什么区别?(08-1) 34. 什么是语言符号的离散特征和线性特征?(08-1) 35. 一般语汇的主要类型有哪些?(08-1)

语言学概论论述题精编

语言学论述题 1、简要叙述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和人的主观认识的关系? 答: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和人的主观认识之间不是完全相同的。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是非常复杂的,具体的发音人人不同,一个词具体的表达方式也可以不同。例如,“说话”一词,不同的人可以在中间加入不同的助词“了、着、过”等;还可以加入不同的语气词“呢、啊、嗯”等。而把这一词记录为“说话”已经是一种主观的概括。语言学家研究的只是经过语言学家主观概括和不同程度上理想化和简单化了的语言。语言学的研究就是要拉近我们的主观认识与客观事实的距离。 3、论述口语和书面语的联系和区别? 答:任何一种语言总是先有口语,后有书面语,而且大多数语言在其存在的历史上只有口语而没有相应的书面语。任何一种书面语又都只能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并且或迟或早总是要随着口语的演变而演变。任何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口头存在形式,但是古往今来只有极少数语言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了相应的书面语。因此,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但是,书面语既不是口语绝对忠实的记录,也不是口语机械的复制品。口头交际行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和语言环境中进行的,而且交际双方或各方在进行口头交际的同时常常伴随着各种面部表情、手势和体态,还有各种不同的口气和语调,而书面语一般没有记录这些成分,而只记录了词语,即口语传递信息和思想感情的关键成分,同时,书面语是经过推敲的,因此更简练、精确。另一方面,书面语为了补充口语交际时的语境等非语言成分,又不得不添加一些成分。确切地说,书面语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的书面形式。另外,书面语一旦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以后,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就具有相对独立的发展史。书面语由于克服了口语在空间和时间两方面的局限,就有可能积累起比口语更丰富的语汇,更精密复杂的语法结构,更多样化的表达方式,从而反过来影响和促进口语的发展。书面语和口语在多数情况下一般是基本一致的。即指基本的语言成分是一致的。如果书面语和口语严重脱节,那么,或迟或早最终还是要适应口语的演变而发生变化。因为口语是第一性的,因此,研究语言首先应研究口语,并且当书面语和口语发生严重分歧时,应以口语为准。决不能由于重视书面语的研究而忽视口语的研究,更不能认为书面语是语言研究唯一的对象或主要对象。 4、为什么说语言虽然是民族的重要标志,但不是最可靠的标志? 答:“民族”和“语言”的关系在任何时候都不是绝对化的。特别是在现代社会,同一民族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不同民族使用同一种语言的现象是到处客观存在的。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很多。如:该民族的人民因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而使用不同的语言;不同民族由于生活的融合而使用同一种语言等。所以,语言虽然是民族的重要标志,但不是最可靠的标志。 5、在分析语言与民族的关系时,西方有的语言学家运用“相互理解程度”作为区分“语言”和“方言”的唯一标准,请分析此种观点并指出实质? 答:运用“相互理解程度”作为区分“语言”和“方言”的唯一标准这一观点是由新兴的民族国家的语言和社会历史的特殊情况决定的。在那些国家里“语言”、“民族”、“国家”几乎是同义词,虽然不同地区“口音”不同,但相互理解不成问题。因此,所谓“相互理解程度”是指:相互能理解的是同一语言的不同方言,相互不能理解的是不同语言。同时也指:相互能理解的各个方言从属于同一民族的语言,使用同一语言的人属于同一民族;相互不能理解的是不同语言,使用不同语言的人属于不同民族。但是,这种观点不具有普遍意义。因此,单纯依据“相互理解程度”,也就是语言结构本身差异的程度,来确定几种身份未定的“话”是属于同一“语言”的不同“方言”,还是不同的“语言”,从而确定有关的社会群体是一个“民族”,还是几个不同“民族”,这种方法是把复杂的问题过于简单化了,而且很可能在政治上引起严重的后果。而且坚持这种观点的语言学家是持实用主义的“双重标准”的:对弱国坚持自己的主张,强调“相互理解程度”的原则,不惜割裂原本属于同一民族的各个相互通话有困难的群体,拒绝承认他们使用的口头交际语言是同一语言的方言,而坚持认为是不同的“语言”,从而认定这些原本属于同一民族的社会群体是不同的民族。而他们在处理自己国家和强国的民族问题时却放弃了“相互理解程度”的原则,转而充分尊重这些国家的社会政治历史,尊重这些国家的主权和民族感情了。由此可见,“相互理解程度”的原则并非区分“语言”和“方言”的唯一标准,它不具有普遍性,而且还成为了某些强权主义者和种族歧视者的工具。 7、语言符号的离散特征和线性特征? 答:我们说话只能一个字一个字的说,因此,语言符号是离散的,是可以分解的,并且在时间这根轴上是成线形排列的。语言符号的线形特征使离散的语言符号有可能组合成大小不等的语言单位,组合成连续的语流。人

语言学概论简答题

北京自考“语言学概论”教材答案最新版(简答题) 简答题 第一章总论 □简述语言和言语的关系。 答:语言是作为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言语就是个人讲话(写作)的行为和结果。语言和言语的区别: ①语言系统是社会共有的交际工具,因而是稳固的,具有相对的静止状态;言语是人们运用这个工具进行交际的过程和结果,是自由结合的,具有运动状态。 ②语言是个系统,是社会共有的交际工具。社会因素是它的本质因素。言语除了具有社会的因素外,还具有个人的因素。 ③语言系统的各个结构成分是有限的,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用它们说出无限多的句子来。 语言和言语的联系也是紧密的,语言和言语的联系: ①言语是第一性的,语言是第二性的。 ②语言来源于言语,又反作用于言语。它对第一性的言语起着积极的、巨大的作用。 □如何理解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 答:从语言的起源和消亡两方面去观察。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它来源于集体的劳动。集体劳动的交际,是语言产生的决定因素。决定一种语言是发展还是消亡,唯一的标准就是看这种语言有没有交际价值。有交际价值就是语言,就能存在;没有交际价值的语言,就只能消亡。 □如何理解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答:人用来交际的工具,除了语言之外,还有不少种。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文字;第二类是旗语、灯光语、电报码……;第三类是身势语。文字是在语言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但是,文字在交际中的重要性远不能和语言相比。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文字,但是不能没有语言;没有语言,社会就不能生存和发展。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只有几千年的历史。在文字产生以前,语言早已存在,估计有几十万年。今天世界上没有文字的语言比有文字的语言多得多。文字产生以后要随着语言的发展而演变,它始终从属于语言,是一种辅助的交际工具。旗语之类是在语言和文字基础上产生的特殊领域的辅助交际工具,使用的范围相当狭窄,更不能和语言相比。 □如何理解语言是人类独有的交际工具?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4篇)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4篇) :语言学概论万题库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第一篇: (二): 一、术语解释题 1、孤立语 孤立语:不经过词的形态变化来表现各结构意义,而是经过虚词和词序来表达语法意义。 【考点】语言和语言学――认识人类的语言 【下载自考万题库对答案看直播解析】 2、语言借用 语言借用:一种语言用了另一种的语言的成分,另一种语言又用了这种语言的成分。例如汉语中”沙发”从英语借入的借词。 【考点】语言的发展和演变――语言的接触和影响 【下载自考万题库对答案看直播解析】 3、正迁移 正迁移:如果母语的语言规则和第二语言规则是一致的,那么语言迁移会对第二语言迁移有进取的影响。 【考点】语言的获得和学习――语言学习的类型 【下载自考万题库对答案看直播解析】 4、串对 串对:对偶句的一种形式,前后两句意义相关联,又叫做”流水对”,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考点】语言与文学写作 【下载自考万题库对答案看直播解析】 二、分析题: 1、”甲:今日午时去逛街吧。乙:今日晚上要英语考试。”违反了会话原则的哪些 【答案】 (1)该会话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相关准则,相关准则要求会话要说跟话题有关

的话,不说无关的话。 (2)”甲”说的是逛街,而”乙”回答的是考试,是与话题无关的话。 【考点】语用――会话准则和会话含义 【下载自考万题库对答案看直播解析】 2、说说下头这些字声符、意符、记号 箕汉鱼裁 【答案】 (1)箕:意符:其、 (2)汉:声符:氵;意符:又 (3)鱼:意符 (4)裁:声符: ;意符:衣 【考点】文字――文字的形式和类型 【下载自考万题库对答案看直播解析】 三、简答题: 1、多义词同音词的区别 【答案】 (1)现时意义有联系的是多义词,现时意义没有联系的是同音词。 (2)如”花钱”中”花”表示”耗费”,”花费”中”花”表示”可供观赏的植物”,意义之间没有任何联系,它们为同音词。”浓茶”中”浓”表示”含某种成分多”,”兴趣浓”中”浓”表示”程度深”,意义之间有联系,它们为多义词。 【考点】语义――词语的意义 【下载自考万题库对答案看直播解析】 2、语音的物理四要素 【答案】语音的物理四要素包括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1)音高指声音的高低,取决于声波的频率 (2)音强指声音的强弱,取决于声波的振幅 (3)音长:声音的长短

自己整理的简答(语言学概论)

语言学概论(2014年10月)名词解释 一、词类 答:词类是词在语法上的分类,指可以替换出现在语法结构某些共同组合位臵上的词的类,即具有聚合关系的词的类 二、复辅音 答:一个音节内两个或两个以上辅音的二组合叫“复辅音” 。复辅音是一个音节内部的音位组合。如果两个辅音相连,但却分属不同的音节,就不能算是复辅音,复辅音 里的几个辅音并没有像复元音那样一体化,他们各自有各自的发音过程。 三、复合构词 答:指词根语素加上词根语素构成一个新词,这样得到的合成词又叫“复合式合成词” ,即“复合词” ,汉语中,按照语素与语素之间的关系,复合词可以分为陈述 式复合词、偏正式复合词、支配式复合词、并列式复合词 四、屈折 答:即词的内部发生语音的交替变化,屈折与附加的作用相同,只不过屈折是给词的外部加点东西,附加是改变词的内部的某个东西。 分析题 一、“相互理解程度”不是区分“语言”和“方言”的唯一标准 答:正确。西方的语言学家往往倾向于把“语言”作为识别“民族”的重要标准,而有把“相互理解程度”作为区分“语言”和“方言”的唯一标准。他们的观点和主张是由 这些新兴民族国家的语言和社会历史的特殊情况决定的。但西方国家这种通过识别 “语言”和“方言”从而识别“民族”的惯例并不具有普遍意义。因此,单纯的根据 “相互理解程度” 来确定几种身份未定的:话是属于同一“语言” 的不同“方 言”,还是不同的“语言” ,从而确定有关的社会群体是一个“民族”还是几个不同 的“民族”,这种方法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且很有可能在政治上引起严重后 果。 二、音强由频率的大小决定答:错误。音强就是声音的强弱,由振幅的大小决定。振幅的大小又决定于使发音体震动的外力的大小,外力大振幅就大声音就强,反之不同。 三、每个汉字都由意符和音符构成的 答:错误。各种字体的字符大体可以归纳为三类:即“意符“音符“记号”表音文字只使用音符,汉字则三类符号都使用,汉字在隶变之前,由意符音符构成,记号极少四、“新汽车牌照”这个说法有不同理解,这是由语义的模糊性造成 答:正确。语义学所谓“模糊”是指语言形式所反应的对象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而没有

最新《语言学概论》历年自考真题

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语言学概论试卷 (课程代码00541)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一、革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汉语属于 A.孤立语 B.屈折语 C.粘着语 D。复综语 2.“种花”的“花”和‘‘花钱”的“花”是 A.同义词 B.多义词 C.同音词 D.近义词 3.苏美尔人发明了 A.楔形文字 B.甲骨文 C.腓尼基字母 D.阿拉伯字母 4.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使用外语时常常借助于母语的发音、词义、结构规则或习惯来表达思想的现象叫 A.语言相关 B.语言辅助 C.语言影响 D.语言迁移 5.“郭明义是当代的雷锋”中,“雷锋”属于借代中的

A.以部分代整体 B.以特征代本体 C.以具体代抽象 D.以专称代通称 6.“成立”和“建立”这两个词的词义区别主要是 A.理性意义不同 B.感情色彩不同 C.语体色彩不同 D.形象色彩不同 7.根据乔姆斯基提出的假设,人的大脑中储存的全人类语言所共有的语言知识叫 A.人类语法 B.普遍语法 C.个人语法 D.个别语法 8.从同一种语言中分化出来的各个语言叫 A.地方话 B.隐语 C.亲属语言 D.原始基础语 9.“活儿我不做了!三颗粮食,收不收有什么关系?”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A.拟人 B.拟物 C.夸张 D.降格 10.语言符号的能指是 A.词汇 B.语音 C.语义 D.语法 11.汉语普通话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主要出于 A.人们的喜好 B.经济上的原因 C.文化上的原因 D.政治上的原因 12.诗歌属于 A.谈话语体 B.应用语体 C.文学语体 D.宣传语体 13.纳西族语言称“大树”为“树母”、“小树”为“树男”,反映出古代纳西族曾经历过 A.群婚制阶段 B.族外婚制阶段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的建立,使语言学摆脱了过去的附庸地位,成为一门独立发展的科学。 2、语言符号的形式是(),语言符号的内容是() 3、一个音节可以没有起音和(),但决不可缺少()。 4、方言词是诣()。 5、附加在词根上,一般表示附加性词汇意义的语素叫()。 6、交际的基本单位是()。 7、语法手段可以分力两大类型:()和()。 8、语言发展有两个特点:()和()。 9、根据语言的亲属关系对语言的分类叫做(),也叫做()。 10、文字起源于()。 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15分) 1、社会语言学属于() ①理论语言学②广义应用语言学 ③普通语言学④狭义应用语言学 2、元音[]的名称是() ①舌尖后高圆唇元音②舌尖前高圆唇元音 ③舌尖后高不圆唇元音④舌尖前高不圆唇元音 3、下列汉字的读音中,包含有三合元音的是() ①邮②欧③玩④农 4、汉语普通话音节结构() ①最长由三个音素组成②最长由四个音素组成 ③最长由五个音素组成④最短由两个音素组成 5、下列词中,属于单纯词的是() ①玻璃②黑扳③语言④红旗 6、下列词中,属于复台词的是() ①傻子②席子③天子④椅子 7、下列词组中,属于多义的是() ①两只学生送的花瓶②两位学生送的花瓶 ③两只学生送的花篮。④两个学生送的花篮 8、下列词中粗体的成分,属于同音关系的是() ①杜鲁门——杜绝②负荆一负担 ③忽然--突然④花朵——浪花 9、英语的‘foot”(脚,单数)变为“feet”(脚,复数)运用的语法手段是() ①附加②异根③内部屈折④重叠 10、汉语普通话中的:“卡通片”中的“卡”是一个() ①语素②音节③前缀④词 11、汉语中的:“了、着、过”在古代具有实实在在的词汇意义,到现代变成只表语义的助词,这属于()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