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9章 局部麻醉

第9章 局部麻醉

第9章  局部麻醉
第9章  局部麻醉

第9章局部麻醉

一、选择题

A型题

1.粘膜吸收局麻药的速度与哪种途径给药相等

A.皮下浸润

B.静脉注射

C.肌肉注射

D.硬膜外注射

E.神经丛血管旁阻滞

2.哪种局麻药最常用于静脉局部麻醉

A.普鲁卡因

B.利多卡因

C.丁卡因

D.布比卡因

E.氯普鲁卡因

3.利多卡因在神经阻滞中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阈剂量是

A.5.0mg/ kg

B.7.0mg/kg

C.10.0mg/kg

D.12.5mg/kg

E.15mg/kg

4.含肾上腺素的利多卡因行局部浸润麻醉,一次最大剂量是

A.200mg

B.300mg

C.400mg

D.500mg

E.600mg

5.0.5%普鲁卡因(不含肾上腺素)行局部浸润麻醉一次最大剂量为A.100m1

B.140m1

C.160ml

D.200m1

E.250m1

6.利多卡因(含肾上腺素)行局部浸润麻醉,作用时间最长可达

A.60min

B.90min

C.120min

D.240min

E.360min

7.通常用普鲁卡因作为局部浸润麻醉是因其

A.毒性小

B.毒性小,作用时间长

C.毒性小,作用发挥迅速

D.毒性小,麻醉效果强

E.以上都不对

8.作局部浸润,利多卡因100m1中加0. 5m1的肾上腺素,其浓度将为A.1:200

B.1:2000

C.1:20 000

D.1:200 000

E.1:2 000 000

9.局麻时病人出现面色苍白心悸、气短.烦躁不安,首先考虑

A.局麻药中毒反应

B.过敏反应

C.肾上腺素反应

D.高敏反应

E.疼痛反应

10.C4支配的皮肤区域与以下哪一神经支配的区域相邻

A.枕下神经

B.C6神经

C.T1神经

D.T2神经

E.面神经

11.颈椎横突最突出者为

A.颈2横突

B.颈3横突

C.颈4横突

D.颈6横突

E.颈7横突

12.颈部神经丛是由哪些神经构成的

A.颈1~4脊神经

B.颈2~4脊神经

C.颈3~4脊神经

D.颈1~5脊神经

E.颈5~胸1脊神经

13.哪一神经主要为运动神经

A.枕下神经

B.颈前神经

C.耳大神经

D.枕小神经

E.锁骨下神经

14.骶神经丛组成

A.L4前支一部分,L5前支,骶尾神经前支

B.L5前支,骶尾神经前支

C.骶神经前支

D.尾神经前支

E.骶尾神经前支

15.腋入臂丛阻滞最易阻滞的神经是

A.挠神经

B.正中神经

C.尺神经

D.前臂外侧皮神经

E.肌皮神经

16.腋入臂丛阻滞为防止止血带疼痛,主要要阻滞

A.正中神经

B.肋间臂神经

C.肌皮神经

D.上臂内侧皮神经

E.桡神经

17.下列局麻药中,酯类局麻药是

A.利多卡因

B.丁卡因

C.布比卡因

D.依替卡因

E.甲哌卡因

18.下列哪种局麻药只能用于表面麻醉

A.利多卡因

B.丁卡因

C.可卡因

D.达克罗宁

E.布比卡因

19.行指或趾N阻滞时局部麻醉药液中,不应加肾上腺素是因为A.可引起指或趾缺血坏死

B.局麻药用量少不需要另加肾上腺素

C.可使药物吸收增加

D.可增加药物毒性

E.要引起心率增快.血压升高

20.臂丛神经,下列哪组神经组成正确

A.颈5、颈6、颈7、颈8、胸1的前支

B.颈5、颈6、颈7、颈8、胸1的后支

C.颈5、颈6、颈7、颈8的前支

D.颈5、颈6、颈7、颈8的前支和后支

E.颈2、颈3、颈4、颈5的前支

21.颈丛神经,下列哪组神经组成正确

A.C1~4

B.C2~C5

C.C3~C6

D.C4~7

E.C5~8

22.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其穿刺点定位是指

A.胸锁乳突肌与前斜角肌之间

B.前斜角肌与中斜角肌之间

C.中斜角肌与后斜角肌之间

D.颈阔肌之间

E.斜方肌与中斜角肌之间

23.采用肌间沟途径作臂丛神经阻滞时,最常见阻滞不全

A.桡神经

B.正中神经

C.尺神经

D.正中神经和桡神经

E.桡神经和尺神经

24.经腋窝行臂丛阻滞时,出现阻滞不全哪项多见

A.尺神经

B.正中神经

C.桡神经和正中神经

D.尺神经和桡神经

E.桡神经和肌皮神经

25.颈丛阻滞患者出现声音嘶哑或失音,最可能的原因是

A.药液误入硬脊膜外腔间隙

B.局麻药的毒性作用

C.膈神经阻滞

D.迷走神经阻滞

E.颈交感神经阻滞

26.哪种臂丛神经阻滞法血、气胸并发症发生率最高

A.腋路臂丛阻滞法

B.锁骨上臂丛阻滞法

C.肌间沟阻滞法

D.喙突下臂丛阻滞法

E.经颈路臂丛阻滞法

27.拇指基底部手术,神经阻滞应首选

A.腋路臂丛神经阻滞

B.锁骨上路及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C.尺神经阻滞

D.桡神经阻滞

E.正中神经+肌皮神经阻滞

28.如果根动脉血流障碍,易引起哪些节段的脊髓缺血坏死而发生截瘫A.T4或L1

B.T6或L5

C.T10或L2

D.C6或T12

E.C7或L5

29.腰椎旁交感神经阻滞的一个危险的并发症是

A.腹膜内麻醉

B.周围神经阻滞

C.腹膜后出血

D.低血压

E.高血压

30.对甲状腺切除术施行颈深神经丛阻滞,应阻滞的神经是

A.C1一3

B.C1一4

C.C3一5

D.C4一6

E.C5一7

31.臂丛神经阻滞,下列哪种神经可以被锁骨上入路阻滞而不能被腋入路阻滞

A.正中神经

B.肌皮神经

C.前臂内侧皮神经

D.桡神经

E.尺神经

32.在第2骶后孔阻滞骶神经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损伤脊髓

B.硬膜外阻滞

C.穿刺针刺入盆腔

D.注药入血管

E.脊麻

33.静脉注射局麻药后最易发生的即刻并发症是

A.神经炎

B.组织坏死

C.血栓性静脉炎

D.心肌抑制

E.通气过度

34.血液中局麻药的浓度达到或超过足以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或抑制临床症状,为局麻药的

A.高敏反应

B.毒性反应

C.特异质反应

D.变态反应

E.中枢神经毒性反应

35.变态反应的发生率占局麻药不良反应的

A.1.2%

B.1.8%

C.2%

D.2.2%

E.2.5%

36.咽喉气管表面麻醉,哪项不正确

A.麻醉前须注射阿托品

B.可用2%利多卡因做环甲膜穿刺

C.局麻药吸收速度与静脉注射相似

D.表面麻醉要控制局麻药用量

E.咽喉表面麻醉,病人可吞下局麻药

37.静脉局部麻醉,哪项不正确

A.适用成人四肢手术

B.注射部位与成功率无关

C.避免注药后15分钟内放止血带

D.放止血带应采取间歇放气法

E.放气后作用常在2~3分钟内消失

38.利多卡因在静脉局部麻醉总剂量不应超过A.2mg/kg

B.3mg/kg

C.0.5mg/kg

D.1 mg/ kg

E.1.5mg/kg

39.星状神经节阻滞后出现的症状中,哪个是错的A.眼睑下垂

B.瞳孔缩小

C.眼球凹陷

D.出汗

E.球结膜充血

40.哪一神经不属于颈浅丛

A.颈前神经

B.耳大神经

C.枕下神经

D.枕小神经

E.锁骨下神经

41.颈丛阻滞常用的体表标志除外

A.乳突

B.胸锁乳突肌

C.横突

D,棘突

E.颈外静脉

42.哪一神经不是骶神经丛分支

A.臀上神经

B.臀下神经

C.阴部神经

D.坐骨神经

E.闭孔神经

43.肌沟法臂丛阻滞哪一项不正确

A.易于掌握

B.肥胖病人或不合作小儿较适用

C.上臂、肩部阻滞完全

D.高位阻滞不引起气胸

E.不易阻滞喉返神经

44.臂丛神经阻滞穿刺点定位哪一项不正确

A.腋路法以腋动脉搏动定位

B.锁骨上法以锁骨中点定位

C.锁骨下血管旁法以锁骨下动脉搏动定位

D.肌间沟法主要以颈6横突定位

E.喙突下法以喙突定位

45.在臂丛神经阻滞中,哪种方法最不会引起气胸A.腋路臂丛阻滞法

B.锁骨上臂丛阻滞法

C.锁骨下血管旁阻滞法

D.肌间沟阻滞法

E.喙突下臂丛阻滞法

46.哪一项不是腰神经丛的分支

A.髂腹股沟神经

B.股外侧皮神经

C.股神经

D.坐骨神经

E.闭孔神经

47.哪一项不符合锁骨下血管旁臂丛神经阻滞法特点A.用较小剂量可得到较高水平的阻滞

B.误入血管的可能性较小

C.无误入椎管的可能

D.起效较其他法快

E.对C5一T1阻滞均较好

48.腋入臂丛阻滞哪一项不正确

A.针随腋动脉搏动而摆动

B.入腋鞘突破感

C.注药有外溢

D.注药后呈梭形扩散

E.针刺有坚实骨质感

49.哪一项不是腋入臂丛阻滞的优点

A.不会引起气胸

B.不会阻滞膈神经

C.不会误入椎管

D.位置表浅,易于阻滞

E.桡神经阻滞完全

50.腋入臂丛阻滞不易阻滞的神经是

A.桡神经

B.正中神经

C.尺神经

D.肌皮神经

E.前臂内侧皮神经

51.下列哪种局麻药用作表面麻醉是错误的

A.卡波卡因

B.可卡因

C.丁卡因

D.利多卡因

E.普鲁卡因

52.关于颈丛阻滞,哪项错误

A.颈深丛与颈浅丛均属感觉神经丛

B.C2一4神经构成颈丛

C.颈丛阻滞其骨性标志为C4横突

D.甲状腺手术颈丛阻滞应同时阻滞颈浅丛,颈深丛

E.颈丛阻滞最易发生喉上神经阻滞

53.关于臂丛神经阻滞错误的说法是

A.由C4~8 + T1~2脊神经前支构成

B.腋路臂丛阻滞穿刺成功标志:针随动脉搏动而摆动

C.肌间沟臂丛阻滞常发生尺神经阻滞不全

D.腋路臂丛阻滞时肌皮神经不易被阻滞

E.臂丛阻滞成功可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54.关于肋间神经阻滞,哪项不对

A.穿刺点应在脊柱旁开8~10 cm

B.局麻后进针滑过肋骨上缘后注药

C.穿刺中应保持呼吸平稳,避免深吸气

D.肋间神经阻滞主要并发症为肺损伤

E.肋间神经与动脉伴行,阻滞时可能注入血管,引起毒性反应

55.关于颈丛阻滞,哪项叙述不正确

A.颈丛为感觉神经,臂丛为混合神经

B.肌间沟内注射局麻药,可同时阻滞颈丛及臂丛神经

C.颈丛阻滞时C4横突定位方法为乳头与胸锁乳头肌胸骨头连线中点

D.颈深丛阻滞时局麻药应注射在横突附近,颈浅丛阻滞注射于皮下、颈阔肌筋膜下E.颈丛阻滞可出现阻滞侧面红无汗现象

56.关于局麻药液加肾上腺素的问题,下列哪种说法是不对的

A.可延缓局麻药吸收,增快起效时间

B.可加强阻滞效能,延长作用时间

C.可减轻局麻药毒性反应

D.局部麻醉中,局麻药液均应加入1:20万单位的肾上腺素

E.偶可引起病人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心悸等

57.为预防局麻药中毒反应,以下哪项错误

A.一次用药不超过最大剂量

B.使用最低有效浓度

C.避免注入血管内

D.凡局麻药内都必须加入肾上腺素

E.术前给予巴比妥类或地西泮

58.局麻药中毒致抽搐或惊厥,下列处理哪项错误

A.立即停止使用局麻药

B.立即静注苯妥英钠

C.立即静注硫喷妥钠

D.用肌肉松弛剂,同时作气管插管行人工呼吸

E.各种支持疗法维持呼吸与循环

59.表面麻醉易产生逾量中毒,采取防治措施中哪项错误

A.严格控制剂量

B.粘膜有损伤者忌用

C.于咽喉部喷雾后,不可将局麻药咽下

D.作气管内喷雾时,应加肾上腺素

E.麻醉前给予巴比妥钠或地西泮

60.局麻药引起惊厥与下列哪种因素无关

A.PaC02

B.酸碱度

C.温度

D.药物相互作用

E.贫血

61.下列关于局麻药叙述中,哪项不正确

A.酯类局麻药在体内分解迅速,分解产物的毒性不强

B.酰胺类局麻药分解较慢,分解产物毒性较大,容易发生延迟毒性反应

C.对酯类药物过敏的患者,可改用酰胺类药物

D.先用酯类药,后用酰胺类药物,可减少其毒性

E.将酯类药物与酰胺类药物混合使用可减轻其毒性

62.下列哪一项不是局麻药的不良反应

A.高敏反应

B.特异质反应

C.变态反应

D.胃肠道反应

E.毒性反应

问题63~64

某女27岁,诊断为甲状腺瘤。行右侧颈丛麻醉,于C3、C4横突部分别注1%利多卡因5ml,阻滞深丛,麻醉后10分钟左右病人出现右侧瞳孔缩小、颜面潮红、上睑下垂、球结膜充血。

63.诊断为

A.局麻药中毒

B.肾上腺素反应

C.局麻药过敏

D.神经节阻滞

E.霍纳综合征

64.处理措施下述哪项合理

A.不需特殊处理

B.静注异丙嗪25mg

C.静注地塞米松5mg

D.吸氧,人工呼吸

E.静注葡萄糖酸钙

问题65~67

患者女性,14岁,36kg。拟在局麻下行扁桃体摘除术。用2%利多卡因18ml作局部浸润,待15分钟后,患者出现颜面苍白.意识恍惚.脉搏细弱。立即告其平卧,肌注肾上腺

素1mg,地塞米松5mg,患者突然全身抽搐.末梢发绀.呼吸停止.心音听不清,经急救.复苏等处理2分钟后心跳、自主呼吸恢复,1小时后神志恢复正常。

65.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可以诊断为

A.局麻药高敏反应

B.局麻药毒性反应(局麻药中毒)

C.局麻药变态反应(过敏反应)

D.局麻药过敏性休克

E.癫痫大发作

66.导致患者出现异常反应的直接原因是

A.利多卡因的浓度过高,单次用量过大

B.麻醉选择不当

C.麻醉操作失误

D.手术操作不当

E.患者高度紧张

67.制止抽搐,首选哪种药物

A.地西泮5~l0mg静脉注射

B.琥珀胆碱1 mg/ kg静脉注射

C.2.5%硫喷妥钠溶液2~4m1静脉注射

D.咪达唑仑3~5mg静脉注射

E.苯巴比妥钠100mg肌肉注射

问题68~72

患者男性,25岁。左下肢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查体:一般情况好,心率80次/min.律齐。血压120/80mmHg。术前给予阿托品0.5mg,苯巴比妥0.1g,在行硬膜外腔穿刺注射1%普鲁卡因约5 ml, 3分钟后突然出现头痛.头晕.呼吸困难.肌肉颤搐。病人在3天前行清创缝合时,曾用过普鲁卡因。

68.首先应考虑为局麻药的

A.毒性反应

B.变态反应

C.高敏反应

D.接触性不良反应

E.疼痛反应

69.紧急处理时不应考虑

A.给氧,停止局麻药的应用

B.输液

C.抗过敏药的应用

D.肾上腺素应用

E.抗生素应用

70.病人病情加重出现呼吸停止应立即行

A.胸外按压

B.气管内插管给氧呼吸

C.呼吸兴奋剂的应用

D.上胃管减低胃张力

E.脱水药的应用

71.病人出现惊厥、抽搐,首选药为

A.异丙嗪

B.硫喷妥钠

C.异丙酚

D.羟丁酸钠

E.依托咪酯

72.病人病情平稳后,哪一项观察不重要

A.呼吸功能

B.循环功能

C.肾脏功能

D.神经功能

E.胃肠道功能

问题73~76

患者女性,32岁。甲状腺功能亢进,在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心率90次/min,律齐。血压120/84mmHg。一般情况尚可。利用0.25%布比卡因+0.3%普鲁卡因总量40ml行双侧颈深(各loml)、颈浅(各l 0ml)神经阻滞10分钟后,病人突然发生谵妄.神智不清、抽搐、全身紫绀、呼吸停止。

73.该病人首先应考虑

A.局麻药过敏反应

B.局麻药中毒

C.癔病

D.甲状腺危象

E.心肺功能衰竭

74.下列哪种处理方法不需要

A.给氧

B.镇静、抗抽搐药物的应用

C.气管插管辅助呼吸

D.循环系统监测

E.上胃管

75.抗抽搐药物首选

A.异丙嗪

B.氯胺酮

C.硫喷妥钠

D.异丙酚

E.羟丁酸钠

76.继续手术应采用何种麻醉

A.局麻

B.针麻

C.全麻(静脉用药)

D.气管插管全麻

E.颈丛

问题77一87

患者女性,40岁,55kg。无呼吸困难,因甲状腺功能亢进拟行甲状腺大部切除术。77.首选麻醉方法

A.颈部硬膜外

B.气管内全身麻醉

C.静脉全麻

D.颈丛阻滞

E.经颈入路臂丛麻醉

78.如选用颈丛以下哪一项正确

A.不应加用肾上腺素

B.加用肾上腺素,浓度为1:100 000

C.加用肾上腺素,浓度为1:200 000

D.加用肾上腺素,浓度为1:400 000

E.加不加均可

79.颈丛使用1%利多卡因与0.125%丁卡因合剂,总容量不应超过

A.20ml

B.30ml

C.40m1

D.50ml

E.60ml

80.在一侧阻滞后,行对侧C3深丛阻滞时针刺抵横突后,回吸无血液及脑脊液,注1%利多卡因5m1,突然发现病人意识不清,全身强直性阵挛,最大可能为

A.高敏反应

B.甲亢危象

C.变态反应

D.中毒反应

E.误入蛛网膜下腔

81.如已使用利多卡因100mg,丁卡因25mg,毒性反应引起的最可能原因为

A.高敏反应

B.局麻药过量

C.未加肾上腺素

D.误入血管

E.甲状腺功能亢进控制不满意

82.回抽无血,注入药进入血管的最大可能为

A.针头移动

B.回吸未用力

C.针头被骨质阻塞

D.注药速度太快

E.注药压力太大

83.病人出现的中枢神经毒性反应的原因可能是

A.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耐药差

B.颈部血运丰富

C.误入椎动脉直接作用于中枢

D.误入蛛网膜下腔

E.高敏反应

84.上述反应,首先采取的步骤是

A.吸氧,辅助或控制呼吸

B.过度通气,降低二氧化碳分压

C.维持血液动力学平衡

D.气管插管

E.静注硫喷妥钠

85.以下措施哪项相对不重要

A.吸氧,辅助或控制呼吸

B.过度通气,降低二氧化碳分压

C.维持血流动力学平衡

D.气管插管

E.静注硫喷妥钠

86.如选静注硫喷妥钠治疗惊厥,常用浓度剂量

A.1.25%25~50mg

B.2.5%50~100mg

C.2.5%100~200mg

D.5%100~200mg

E.浓度受限,剂量不限;直到惊厥停止

87.下列哪一项不能预防该反应的发生

A.术前使用地西泮

B.术前使用苯巴比妥

C.术前使用哌替啶

D.过度通气

E.辅助吸入氧化亚氮

问题88~93

患者男性,32岁,73kg。因右手电锯伤,行清创、屈肌键、神经吻合术。

88.首选麻醉方法

A.局部浸润麻醉

B.静脉全麻

C.臂丛阻滞

D.区域阻滞

E.静脉局部麻醉

89.如选臂丛神经阻滞,首选入路

A.锁骨上法

B.肌间沟法

C.经颈入路臂丛阻滞

D.腋入法

E.喙突下法

90.腋入注入1%利多卡因400mg(含1/ 200 000肾上腺素),15分钟后刷洗创面,麻醉作用不全,处理的方法哪项不正确

A.停止刷洗,等待作用完全

B.立即追加肌间沟1%利多卡因20m1

C.加用镇痛剂哌替啶50mg

D.加用局部神经阻滞0.5%利多卡因10ml

E.改全身麻醉

91.30分钟后作用仍不完全,追加肌间沟1%利多卡因20ml。5分钟后病人自诉憋气,最大可能

A.局麻药中毒

B.气胸

C.膈神经麻痹

D.误入蛛网膜下腔

E.变态反应

92.哪一项处理比较合适

A.开放静脉,维持循环稳定

B.吸氧,注意病情变化

C.拍胸片,除外气胸

D.肌注镇静药

E.按局麻药中毒处理

93.如果手术结束后病人出现憋气症状,最大可能

A.局麻药中毒迟延反应

B.变态反应

C.气胸

D.膈神经麻痹

E.误入硬膜外腔

问题94~95

患者女性,36岁。拟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行颈丛神经阻滞。94.应阻滞的神经包括

A.C1~3

B.C2~4

C.C3~5

D.C4~6

E .C5~7

95.颈丛神经阻滞后,病人发生声哑和失音,最可能的原因

A.局麻药毒性反应

B.颈交感神经带阻滞

C.迷走神经阻滞

D.高位脊麻

E.舌咽神经阻滞

问题96~98

患者男性,24岁。右侧锁骨及挠骨骨折,拟行挠骨切开复位术。

96.哪种麻醉方法较为适宜

A.局麻

B.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

C.腋路法臂丛神经阻滞

D.锁骨上入路臂丛神经阻滞

E.硬膜外阻滞

97.麻醉后10分钟患者突然烦躁不安、多语、抽搐,最可能的诊断是A.气胸

B.局麻药中毒反应

C.局麻药过敏

D.肾上腺素反应

E.高平面硬膜外阻滞

98.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但不包括

A.吸氧,辅助呼吸

B.静注地西泮10mg

C.必要时给予2.5%硫喷妥钠5ml静注

D.呼吸兴奋剂

E.维护血流动力学稳定

问题99~102

患者女性,32岁。右手外伤于门诊急行清创缝合术。

99.术前哪一项可省

A.了解病史

B.测量血压

C.心肺听诊

D.进食情况

E.常规化验检查

100.病人局部注射1%普鲁卡因10ml ,5分钟后,感头痛、头晕、耳鸣、呼吸困难,继而出现烦躁,应考虑为

A.疼痛

B.局麻药中毒

C.局麻药高敏反应

D.变态反应

E.中枢神经症状

101.下列哪种处理不恰当

A.给氧

B.输液

C.给予镇静药

D.强心利尿

E.停止注射麻药

102.预防最好的办法为

A.术前给予阿托品

B.镇静药的应用

C.给氧

D.普鲁卡因皮试

E.抗感染,纠正酸中毒

B型题

(1~6题)

A.理化性质

B.剂量

C.浓度

D.容量

E.浓度梯度

1.阻滞范围主要取决于局麻药的

2.离体神经局麻药起效时间取决于

3.临床上潜伏期长短主要取决于

4.临床上为增加局麻药剂量,常采取提高

5.感觉、运动阻滞有差别性,依据

6.局麻药的弥散主要取决于

(7~11题)

A.表面麻醉

B.局部浸润麻醉

C.区域阻滞

D.静脉局部麻醉

E.指间神经阻滞

7.小腿骨折复位用

8.指骨骨折用

9.包皮环切用

10.鼻息肉用

11.手术切口疝用

(12~13题)

A.肌间沟臂丛阻滞

B.腋路臂丛阻滞

C.颈丛阻滞

D.颈部硬膜外阻滞

E.全麻

12.某男性,25岁。不慎被机器压伤,尺骨骨折.手背撕裂,需开放部位和清创处理。首选哪种麻醉方式较合理

13.一位18岁的学生,在体育锻炼时,肩关节脱位,需作复位。应首选什么麻醉较适宜(14~16题)

A.0.5%普鲁卡因局部注射

B.2%利多卡因灌注

C.1%丁卡因喷雾

D.1.5%利多卡因神经周围注射

E.用浸有1%丁卡因棉片填入

14.尿道粘膜表面麻醉

15.咽喉部粘膜表面麻醉

16.鼻腔粘膜表面麻醉

(17~22题)

A.股外侧皮神经支配

B.股神经支配

C.闭孔神经支配

D.坐骨神经支配

E.髂腹股沟神经支配

17.大腿外侧

18.大腿前面

19.大腿内侧

20.大腿后侧

21.小腿前内侧

22.小腿和足绝大部分

(23~33题)

A.腋入臂丛阻滞法

B.喙突下臂丛阻滞法

C.肌间沟臂丛阻滞法

D.锁骨上臂丛阻滞法

E.经颈入路臂丛阻滞法

23.尺神经前移病人首选

24.门诊病人不适用

25.有损伤椎动脉可能

26.易出现Horner综合征

27.肩部皮瓣带蒂术病人用

280.上臂手术最安全的入路

29.有误入蛛网膜下腔可能

30.颈下部手术也可用

31.局麻药毒性反应高

32.喉返神经易被阻滞

33.老年人肩关节脱位也适用

(34~40题)

A.颈.臂丛阻滞

B.腋路臂丛阻滞

C.锁骨上肌间沟臂丛阻滞

D.颈浅丛阻滞

E.颈丛阻滞

34.施行腕、手部手术首先

35.施行肩部脂肪瘤切除

36.拇指基底部手术

37.肩关节手术首选

38.甲状腺大部切除

39.肘关节手术

40.锁骨骨折

(41~43题)

A.在血浆中经假性胆碱酯酶水解

B.由肝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等降解

C.布比卡因

D.利多卡因

E.丁卡因

41.酰胺类局麻药

42.酯类局麻药

43.对感觉神经纤维可满意地阻滞,而对运动神经阻滞不深(44~47题)

A.C5~T1

B.C6~T1

C.C7~T1

D.C5~C7

E.C3~C5

44.尺神经组成由

45.挠神经组成由

46.正中神经组成由

47.肌皮神经组成由

(48~50题)

A.除要求镇痛外,还应考虑肌肉松弛问题B.只要求有完善的镇痛

C.麻醉不应引起颅内压明显增高

D.除要求镇痛外,还要便于控制肺内压力E.对麻醉无具体要求

48.体表手术时

49.四肢长骨骨折,作闭合复位手术时50.腹内手术时

X型题

1.以下哪些属于局部麻醉

A.表面麻醉

B.区域阻滞

C.局部浸润麻醉

D.鞍麻

E.静脉局部麻醉

2.关于局部麻醉,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病人神志清醒

B.感觉神经被阻断

C.运动神经可保持完好

D.阻滞完全可逆

E.有时产生组织损害

3.表面麻醉可使用部位

A.眼

B.鼻

C.气管

D.皮肤

E.直肠

4.表面麻醉药有哪几种剂型

A.溶液

B.乳剂

C.栓剂

D.软膏

E.凝胶

5.局部浸润麻醉

A.每次注药量不要超过极量

B.感染及癌肿部位不宜使用

C.每次注药前应抽吸

D.逐层浸润

E.改变穿刺针方向时,应先退针至皮下

6.2%丙胺卡因30ml与3%丙胺卡因20m1硬膜外麻醉,以下哪几项无差别A.起效时间

B.交感阻滞范围

C.感觉阻滞程度

D.运动阻滞程度

E.持续时间

7.神经丛阻滞成功的因素有

A.熟悉的解剖

B.正确的定位

C.病人的合作

D.安全剂量局麻药

E.合理辅助镇静药

8.腰神经丛的主要分支有

A.坐骨神经

B.股神经

C.闭孔神经

D.阴部神经

E.股外侧皮神经

9.在止血带下行小腿骨折切开复位,需阻滞

A.髂腹股沟神经

B.股神经

C.股外侧皮神经

D.闭孔神经

E.坐骨神经

10.星状神经节阻滞的适应证有

A.头痛

B.雷诺病

C.冻伤

D.面神经麻痹

E.带状疱疹

11.星状神经节阻滞可出现的并发症

A.血肿

B.误入椎管内

C.气胸

D.膈神经麻痹

E.喉返神经麻痹

12.肌沟法臂丛阻滞缺点有哪些

A.尺神经阻滞不全或较迟

B.有损伤椎动脉的可能

C.有误入椎管内的可能

D.低位法可产生气胸

E.不能同时进行双侧阻滞

13.确定肌间沟位置有哪些体表标志

A.前中斜角肌

B.颈6横突

C.胸锁乳突肌

D.环状软骨

E.锁骨下动脉搏动

14.关于上肢神经组成,哪项正确

A.尺神经来自C8~T1组成的下干

B.正中神经起源于C6~8及T1脊神经

C.桡神经源于C5-8及T1脊神经

D.肌皮神经由C5-7组成

E.膈神经主要由C4组成

15.腰神经丛由哪些神经组成

A.T12前支的一部分

B.L1前支

C.L2前支

D.L3前

E.L4前支的一部分

16.不能同时双侧阻滞的臂丛入路有

A.腋入路

B.锁骨上法

C.锁骨下血管旁法

D.肌间沟法

E.颈入路法

17.可引起气胸的臂丛入路有哪些

A.腋入

B.锁骨下血管旁

C.低位肌间沟法

D.高位肌间沟法

E.锁骨上法

18.在腋入阻滞一侧臂丛30分钟后,还可用哪些入路阻滞另一侧A.腋入

B.喙突下

C.肌间沟

D.锁骨上

E.颈路臂丛阻滞

19.在肌间沟阻滞一侧臂丛30分钟后,还可用哪些入路阻滞另一侧A.腋入法

B.肌间沟法

C.喙突下法

D.锁骨上法

E.颈路臂丛阻滞

20.锁骨上臂丛阻滞法易同时阻滞的神经有

A.迷走神经

B.喉返神经

浅谈局部麻醉方法

浅谈局部麻醉方法 发表时间:2011-02-15T15:55:19.29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35期供稿作者:李鹏[导读] 丁酰苯类药物例如氟哌利多不宜用作局部麻醉前用药。表面上它们可使患者放松并且合作,实际上患者十分焦虑。李鹏(黑龙江省戒毒劳动教养管理所 150068)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35-0160-01 【关键词】局部麻醉药 随着麻醉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局部麻醉的方法和实路取得了长远的发展,在满意实施的情况下,局部麻醉是一种十分完美的麻醉方法,它能够使患者、麻醉科医师和外科医师均感到满意和舒适。但是,成功局部麻醉所带来的喜悦只能是大量艰苦工作的结果。局部麻醉的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处理与全身麻醉存在有明显的差别,以下将简述局部麻醉患者的临床研究发展。 1 常用局麻药物 虽然一些患者在经过麻醉科医师的手术前访视和对拟实施的局部麻醉操作进行详细解释之后就不需要麻醉前用药了,但是大多数的患者则需要应用麻醉前用药。麻醉前用药的目的是缓解疼痛和焦虑以及预防局部麻醉药的不良反应。反对局部麻醉的主要理由在于患者的不适感(并且会因此产生体动)、焦虑、镇痛不足以及知晓,所以常需要镇静。但过度镇静或镇静不足都可能导致躁动、烦躁、不合作和呼吸抑制。下面我们就以下几种局部麻醉药物进行简单介绍。 普鲁卡因:毒性小,起效快,作用时间约45~60分钟,是最常用的局部浸润麻醉药。组织穿透性能差。常用浓度为0.5%~l%。一次限量成人为1g。 丁卡因:麻醉效能强,其毒性大。丁卡因起效缓慢,作用时间约2~3小时。表面麻醉用0.5%~l%溶液,神经阻滞时一般用0.15%~0.3%溶液。一次限量成人为80mg。 利多卡因:起效较快,毒性相当于普鲁卡因的1.5倍,作用时间约1.0~2小时。组织穿透性能较好。神经阻滞常用1.5%~2%溶液,局部浸润用0.5%~1.0%溶液。一次限量成人为400mg。表面麻醉常用2~4%溶液,一次限量为200mg。 布比卡因:麻醉效能强,作用时间约为利多卡因的3倍。组织穿透性差。神经阻滞用0.5%~0.75%溶液,成人一次限量为150mg。 罗哌卡因:为新的长效酰胺类局麻药,低浓度时产生运动阻滞与感觉阻滞分离现象,即对感觉神经阻滞强于对运动神经阻滞。麻醉效能较布比卡因稍低。神经阻滞用0.5%~1.0%溶液,成人一次限量为200mg。 其他麻醉前用药除了阿利马嗪在小儿患者还有所应用之外,吩噻嗪类药物很少作为局部麻醉前用药。丁酰苯类药物例如氟哌利多不宜用作局部麻醉前用药。表面上它们可使患者放松并且合作,实际上患者十分焦虑。虽然在特殊情况下需要给患者应用抗胆碱药物和镇吐药物,但是在局部麻醉前,并不需要常规应用这些药物。 2 局部麻醉方法 常用的局部麻醉方法有表面麻醉、局部浸润麻醉、区域阻滞麻醉和神经丛阻滞麻醉。①表面麻醉:将穿透力强的局麻药喷、滴或涂于黏膜表面,使之作用于黏膜下的神经末梢,产生麻醉作用。常用于眼、鼻、咽喉和尿道等处的外科手术、器械检查和医疗护理操作,常用的局麻药是的卡因和利多卡因。②局部浸润麻醉:是将局麻药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由浅入深分层注入手术区域,阻滞组织中的神经末梢。临床上常在局麻药液中加入少量肾上腺素,以减慢吸收速度并收缩血管,减少出血。③区域阻滞麻醉:是将局麻药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注入手术区周围及基底,使包围圈内组织产生麻醉作用。④神经丛阻滞麻醉:在神经干、丛、节的周围注入局麻药,阻滞神经冲动的传导,使其支配的区域产生麻醉作用,其特点是用较少量的局麻药产生较广泛区域的麻醉作用,但要求施麻醉者熟悉神经的解剖及体表标志,因此部分神经丛麻醉由专业麻醉医师操作。常用的神经丛麻醉有颈丛、臂丛、肋间和指(趾)间神经阻滞。 3 不良反应 3.1 过敏反应:真正的局部麻醉药过敏反应十分少见。如果患者发生过敏反应,最重要的是立即进行给氧治疗,随后静脉注射肾上腺素(1:10 000肾上腺素溶液0.5~1.0ml),尤其是在发生支气管痉挛的情况下。其他支持性措施包括: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其他支气管扩张药物以及补充血容量(最好是胶体液)。抗组胺药物仅对治疗较轻微的过敏反应具有价值。 3.2 肾上腺素过量:肾上腺素过量的治疗措施是对症治疗,并且需要根据患者的心血管系统情况来进行。如果患者发生心绞痛,则应给予吸氧和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如果患者的主要表现是心动过速,则可应用β受体阻滞药,但是在以高血压为主要临床表现时,则应避免应用此类药物。在这种情况下,可给患者应用短效的血管扩张药物,例如硝普钠,但在应用此类药物时应提高警惕,因为患者在最初的高血压之后可能很快会发生低血压。 3.3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丙胺卡因的某些代谢产物可将血红蛋白还原成为高铁血红蛋白。有人证实,600mg的丙胺卡因可使高铁血红蛋白浓度达到5.3%,但该剂量远远超过了临床通常应用的剂量。因此,丙胺卡因仍然是最安全的酰胺类局部麻醉药。如果患者因应用丙胺卡因而出现了高铁血红蛋白血症,静脉应用亚甲蓝l~2mg/kg可在30min内完全纠正。 参考文献 [1] 李玲.浅析与老年患者的沟通[A];全国第五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2] 屠锡德,张均寿,朱家璧.药剂学.人民卫生出社,2002:990-994. [3]曹君瑜,杨晓斌,汤慧,叶球军.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的比较[A];2006年浙江省麻醉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4] 章龙,于布为.局部麻醉在外科中的规范应用.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6,26(1):19-21. [5] 世阳,杨小立,袁小雷.高乌甲素局部麻醉作用的临床探讨.广西医学,2006,28(3):430- 431.

口腔局部麻醉之麻醉方法

口腔局部麻醉(Oral Local Anesthesia)就是口腔科最重要基础操作之一,就是完成口外、口内修复的必备技术。低年资医生往往不能有效掌握技术要领,从而导致麻醉效果差,甚至麻醉失败。这里谈谈口腔局部麻醉的药物,方法,注意事项及经验。其次说一下麻醉方法。 口腔局部麻醉方法 (一)牙槽部浸润麻醉 图5~1牙槽部浸润麻醉 适用于骨质疏松的上颌牙槽部的拔牙与牙槽手术。注射麻醉药于牙槽的唇(颊)侧与舌(腭)侧的粘膜下或骨膜下,唇(腭)侧注射时,注射针在前庭沟刺入粘膜,针与粘 膜约成30~35度角(图5~1),注意麻药1~2ml。舌(腭)侧注射时,在硬腭上距牙龈缘 0、5~1cm处进针,注射麻药0、5ml。 (二)阻滞麻醉 在神经干附近注射麻药以阻断神经传导,使该神经分布区获得麻醉效果,称为阻滞麻醉,适用于骨质较致密的下颌骨区或局部有炎症及肿胀不宜作浸润麻醉者。阻滞麻醉在口腔科应用较多,由于注射位置一般较深,故须注意严格无菌操作,以免赞成深部感染,引起不良后果,注射麻醉药前应先回抽检查,以免误入血管,然后缓慢注入。 有关阻滞麻醉的具体操作方法见表5~1。 表5~1阻滞(传导)麻醉方法麻药:2%普鲁卡因 麻醉方法穿刺点方向深度剂量麻醉范围 上牙槽后 神经阻滞 麻醉(上颌 结节注射) 的前庭沟 底 半张口,注 射针与上颌 牙的咬合面 成15度角, 向上、向后、 向内方向刺 入 1、5~ 2、5 厘米 1、5~2 毫米 同侧上颌磨 牙、牙周膜、 牙槽骨及颊 侧牙龈(不包 括的 近颊根)

腭前神经 阻滞麻醉(腭大孔注射) 腭侧龈缘 至腭中线 联线1/3 处 大口张,从 对侧下颌尖 与第一前靡 牙间,向上、 后、外方向 刺入 约0、5~1 厘米 0、5毫升 同侧上颌前 磨牙的腭侧 粘膜及牙龈 鼻腭神经阻滞麻醉 (切牙孔注射) 腭龈乳头 基部(腭乳 突处) 大张口,与 牙长轴 平行或从侧 方刺入 约0.5厘米0、2毫升 腭侧粘膜及 牙龈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下颌肌注射) 翼下颌韧 带外侧颊 垫尖端交 界处 大张口,从 对侧下颌两 前牙间,与 下颌牙咬合 面症行,向 后、向外刺 入。 约1、5~2. 5厘米触及 骨面 1、5~2 毫升 同侧牙、牙周 膜、牙槽骨及 牙的唇 侧粘膜及牙 龈 舌神经阻滞麻醉同上同上 麻醉下牙槽 神经后将针 退出0、5~ 1厘米 0、5~1 毫升 同侧下颌舌 侧牙龈、口底 及舌前2/3 粘膜 颊神经阻滞麻醉一法:同上同上 麻醉舌神经 后将针稍稍 退出再转至 下颌升枝前 缘0.5厘米 0、5~1 毫升 同侧颊侧牙 龈及粘膜 二法:腮腺 导管口后 方1厘米 处 与粘膜成1 5~30度角

局部麻醉药

局部麻醉药(local anaesthetics),是一类能在用药局部可逆性的阻断感觉神经冲动发生与传递的药品,简称“局麻药”。在保持一是清醒的情况下,可逆的引起局部组织痛觉消失。一般的,局麻药的作用局限于给药部位并随药物从给药部位扩散而迅速消失。 局麻药的应用方法 1. 表面麻醉(topical anaesthesia) 2. 浸润麻醉(infiltration anaesthesia) 3. 传导麻醉(阻滞麻醉,conduction anaesthesia,block anaesthesia) 4. 蛛网膜下腔麻醉(脊麻,腰麻,subarachnoid anaesthesia,spinal anaesthesia) 5. 硬脊局麻作用 局麻药的作用与神经细胞或神经纤维的直径大小及神经组织的解剖特点有关。一般规律是神经纤维末梢、神经节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突触部位对局麻药最为敏感,细神经纤维比粗神经纤维更易被阻断。对无髓鞘的交感、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在低浓度时可显效。对有髓鞘的感觉和运动神经纤维则需高浓度才能产生作用。对混合神经产生作用时,首先消失的是持续性钝痛(如压痛),其次是短暂性锐痛,继之依次为冷觉、温觉、触觉、压觉消失,最后发生运动麻痹,进行蛛网膜下腔麻醉时,首先阻断自主神经,继而按上述顺序产生麻醉作用。神经冲动传导的恢复则按相反的顺序进行。编辑本段作用机制 目前公认的是局麻药阻断神经细胞膜上的电压门控性Na+通道(voltage-gated Na+ channels),使传导阻滞,产生局麻作用。局麻药的作用具有频率和电压依赖性。膜常用局麻药 1.普鲁卡因(procaine)是常用的局麻药之一。对粘膜的穿透力弱。一般不用于表面麻醉,常局部注射用于浸润麻醉、传导麻醉、蛛网膜下腔麻醉和硬膜外麻醉。普鲁卡因在血浆中能被酯酶水解,转变为对氨苯甲酸(PABA)和二乙氨基乙醇,前者能对抗磺胺类药物的抗菌作用,故应避免与磺胺类药物同时应用。普鲁卡因也可用于损伤部位的局部封闭。有时可引起过敏反应,故用药前应做皮肤过敏试验,但皮试阴性者仍可发生过敏反应。对本药过敏者可用利氯普鲁卡因和利多卡因代替。 氯普鲁卡因 (chloroprocaine) 采用化学修饰方法将普鲁卡因分子中对氨基苯甲酸的2位上用氯原子取代形成氯普鲁卡因,形成新一代局麻药,是酯类短效局麻药,有较强的抗光照、热稳定性和湿稳定性,可持续给药

口腔局部麻醉方法

常用麻醉剂:1.procaine 普鲁卡因lidocaine 利多卡因dicaine 丁卡因麻醉方法:2.superficial anasthesia 表面麻醉infiltration anasthesia 浸润麻醉block anasthesia 阻滞麻醉 常用的阻滞麻醉:3.)上颌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1()腭前神经阻滞麻醉(2)眶下神经阻滞麻醉(3)下齿槽,舌,颊长神经阻滞麻醉(4)鼻腭神经阻滞麻醉(5 局麻并发症及防治▲4.是一种短暂的意识丧失。由于神经反射引起的一时性脑缺血、脑缺(1)晕厥:氧所致。 头晕、恶心、心悸、无力,面色苍白,出冷汗,血压短暂下降。: 主要表现主要原因:病人紧张、恐惧、空腹、血糖降低、体质虚弱。 处理:让病人平卧,头放低位,保证呼吸通畅,安慰病人。 单位时间内,血液中麻醉剂的浓度超过机体的耐受力而引起的各种中毒:(2)程度的毒性反应。 体质差。c/ 麻醉剂量大,浓度过高;b/ 注入血管内;原因:a/ 兴奋型:多活,无理智,眼球震颤,血压上升表现:轻度中毒- - 抑制型:沉睡、痛觉减弱,脉弱,血压下降。中度中毒- 烦燥不安,头痛,恶心、呕吐,血压上升,脉缓,面色苍白。停止注射,吸氧,注射安定。. 重度中毒- 肌肉痉挛,抽搐,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注射安,静脉注射%硫喷妥钠。定5-10mg:患者曾使用过麻药,再用时出现不同程度中毒样反应或过敏样)过敏反应(3体征。 即刻反应:注射后数分钟即出现不同程度中毒样反应,全身发麻、 a/ 发痒、寒战、皮肤荨麻疹、皮疹、喘息样发作,甚至过敏性休克。 迟缓反应:用药数小时后才发生口腔、舌、面、咽、颈肿胀。 b/ 5-10mg静滴地塞米松 3-5%溴化钙10ml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ml,处理:v皮下注射。肾上腺素氢化考的松100-200mg。1/1000 天才出现局麻部位肿4-5)感染:深部注射的感染症状出现较晚,麻醉后(4胀,蜂窝织炎。 注射时刺破血管,引起软组织内血肿形成。5)血肿:(天后热敷及理疗,以促进吸收。处理:及时冷敷止血。1-2:病人不合作。(小儿))注射针头折断(6片定位,手术取出。X处理:手术前检查针头,发生意外即拍 麻药浸润、压迫等引起,或针头刺伤。暂时性面瘫:(7)处理:注射部位要准确,理疗、针灸恢复。 口腔局部麻醉 局部麻醉:简称局麻,是使用局部麻醉药物暂时阻滞机体一定区域内神经末梢和纤维的感觉传导,使该部位失去痛觉。确切的含义是局部无痛,但其它感觉如触压感、温度感仍存在,病员仍保持清醒的意识。 一、局麻特点:摘自:医学教育网 (一)、局麻药物的选择:

局部麻醉药

第三章局部麻醉药 三、检测题 (一)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1.局麻药产生局麻作用的机理是( E ) A.促进钾离子外流B.阻滞氯离子内流C.阻滞钙离子内流D.促进钙离子内流E.阻滞钠离子内流 2.局麻药对混合神经的麻醉作用是( D ) A.仅麻痹感觉神经 B.仅麻痹运动神经 C.同时麻痹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 D.先麻痹感觉神经后麻痹运动神经 E.先麻痹运动神经后麻痹感觉神经 3.为延长局麻作用时间并减少吸收,宜采用( C ) A.增加局麻药的用量 B.增加局麻药的浓度 C.加入少量肾上腺素 D.加入少量去甲肾上腺素 E.调节药物的pH值至弱酸性 4.为预防腰麻引起低血压,最好先肌内注射( A ) A.麻黄碱 B.去甲肾上腺素 C.多巴胺 D.异丙肾上腺素 E.肾上腺素 5.普鲁卡因不宜用于( A ) A.表面麻醉 B.浸润麻醉 C.传导麻醉 D.腰麻 E.硬膜外麻醉 6.丁卡因不宜用于( B ) A.表面麻醉 B.浸润麻醉 C.传导麻醉 D.腰麻 E.硬膜外麻醉 7.下列关于利多卡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E ) A.作用强于普鲁卡因 B.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 C.可用于各种局部麻醉 D.作用比普鲁卡因快且持久 E.与普鲁卡因有交叉过敏反应 8.普鲁卡因不能用于表面麻醉的原因是( D ) A.毒性太大 B.作用强度弱 C.刺激性强 D. 对黏膜穿透力弱 E.作用时间短 9.利多卡因一般不用于腰麻,其原因是( B ) A.毒性大 B. 弥散力强,麻醉平面不易控制 C.麻醉作用过强 D.剌激性强 E.作用时间短 10.丁卡因不能用于浸润麻醉,其原因是( A )

A.毒性太大 B.作用强度弱 C.刺激性强 D.作用时间短 E.对粘膜穿透力弱 多项选择题 11、局麻药吸收过量可引起( BCDE ) A.血压升高 B.心动过缓 C.心肌收缩力减弱 D.呼吸麻痹 E.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 12.局麻药中加入少量肾上腺素的目的是( ABCE ) A.避免吸收中毒 B.延缓局麻药的吸收 C.延长麻醉时间 D.增强局麻作用 E.减少出血 13.局麻药中毒的原因有( ABCE ) A.剂量过大 B.药物误注入血管 C.注射部位血管丰富 D.加少量肾上腺素 E.腰麻时体位不当 14.普鲁卡因可用于( BCDE ) A.表面麻醉 B.浸润麻醉 C.传导麻醉 D.腰麻 E.硬膜外麻醉 15.丁卡因可用于( ACDE ) A.表面麻醉 B.浸润麻醉 C.传导麻醉 D.腰麻 E.硬膜外麻醉 16.黏膜麻醉可选用( BCDE ) A.普鲁卡因 B.丁卡因 C.利多卡因 D.布比卡因 E.苯佐卡因 (二)名词解释 1.表面麻醉 2.浸润麻醉 3.传导麻醉 4.蛛网膜下腔麻醉 5.硬膜外麻醉 (三)填空题 1.普鲁卡因不能与磺胺药合用,其原因是。普鲁卡因也不能与强心苷类药物合用,其原因是。 2.普鲁卡因除可用于局部麻醉外,还可用于。利多卡因除可用于局麻外,还可用于。 3.对普鲁卡因过敏者可改用。 4.普鲁卡因用于腰麻或硬膜外麻醉时常引起低血压,可用防治。 (四)问答题

麻醉药理学 局部麻醉药(6.2.2)--局部麻醉药例题

1、局部麻醉药的药理作用有哪些? 答:(1)局麻作用:局麻药对任何神经都有阻断作用,对任何刺激不再引起除极化。局麻药在较高浓度时也能抑制平滑肌和骨骼肌的活动。 局麻药对神经肌肉的麻醉的顺序是:痛、温觉纤维>触、压觉纤维>中枢抑制性神经元>中枢兴奋性神经元>植物神经>运动神经>心肌(包括传导纤维)>血管平滑肌>胃肠平滑肌>子宫平滑肌>骨骼肌。 (2)吸收作用: ①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初期表现为眩晕、烦躁不安、肌肉震颤进而发展为神志错乱及全身性强直-阵挛性惊厥。最后转入昏迷,呼吸麻痹。中枢神经抑制性神经元对局麻药比较敏感,首先被局麻药所抑制,因此引起脱抑制而出现兴奋现象。局麻药引起的惊厥是边缘系统兴奋灶扩散所致。苯二氮类能加强边缘系统GABA能神经元的抑制作用,有较好的对抗局麻药中毒性惊厥的效果。此时禁用中枢抑制性药物。而中毒昏迷时应着重维持呼吸及循环功能。

②心血管系统:局麻药对之有直接抑制作用。开始时的血压上升及心率加快(中枢兴奋),后表现为心率减慢、血压下降、传导阻滞直至心搏停止。中毒后常见呼吸先停止,故宜采用人工呼吸抢救。 2、影响局麻药药理作用的因素有哪些? 答:(1)剂量 (2)加入血管收缩药 (3)pH (4)局麻药混合应用 (5)快速耐受性 3、局部麻醉药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答:(1)毒性反应 (2)高敏反应 (3)特异质反应 (4)变态反应 (5)神经毒性 4、肾上腺素:减慢局麻药的吸收,如普鲁卡因、利多卡因、丁卡因止血作用,应用吸入麻醉药可引起心律失常。为什么?

答:吸入麻醉药增高心肌对β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药的敏感性,增加心肌的自律性,进而引起心律失常。

口腔局部麻醉之麻醉方法

口腔局部麻醉之麻醉方法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口腔局部麻醉(Oral Local Anesthesia)是口腔科最重要基础操作之一,是完成口外、口内修复的必备技术。低年资医生往往不能有效掌握技术要领,从而导致麻醉效果差,甚至麻醉失败。这里谈谈口腔局部麻醉的药物,方法,注意事项及经验。其次说一下麻醉方法。 口腔局部麻醉方法 (一)牙槽部浸润麻醉 图5~1 牙槽部浸润麻醉 适用于骨质疏松的上颌牙槽部的拔牙和牙槽手术。注射麻醉药于牙槽的唇(颊)侧和舌(腭)侧的粘膜下或骨膜下,唇(腭)侧注射时,注射针在前庭沟刺入粘膜,针与粘膜约成30~35度角(图5~1),注意麻药1~2ml。舌(腭)侧注射时,在硬腭上距牙龈缘~1cm处进针,注射麻药。 (二)阻滞麻醉 在神经干附近注射麻药以阻断神经传导,使该神经分布区获得麻醉效果,称为阻滞麻醉,适用于骨质较致密的下颌骨区或局部有炎症及肿胀不宜作浸润麻醉者。阻滞麻醉在口腔科应用较多,由于注射位置一般较深,故须注意严格无菌操作,以免赞成深部感染,引起不良后果,注射麻醉药前应先回抽检查,以免误入血管,然后缓慢注入。 有关阻滞麻醉的具体操作方法见表5~1。

表5~1 阻滞(传导)麻醉方法麻药:2%普鲁卡因 麻醉方法穿刺点方向深度剂量麻醉范围 上牙槽后神 经阻滞麻醉 (上颌结节注射)的前庭沟底 半张口,注 射针与上颌 牙的咬合面 成15度角, 向上、向 后、向内方 向刺入 ~厘米~2毫米 同侧上颌磨 牙、牙周膜、 牙槽骨及颊侧 牙龈(不包括 的近颊 根) 腭前神经阻 滞麻醉 (腭大孔注射)腭侧龈缘至 腭中线联线 1/3处 大口张,从 对侧下颌尖 与第一前靡 牙间,向 上、后、外 方向刺入 约~1厘米毫升 同侧上颌前磨 牙的腭侧粘膜 及牙龈 鼻腭神经阻滞麻醉 (切牙孔注射)腭龈乳头基 部(腭乳突 处) 大张口,与 牙长轴 平行或从侧 方刺入 约0.5厘米毫升腭 侧粘膜及牙龈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下颌肌注射)翼下颌韧带 外侧颊垫尖 端交界处 大张口,从 对侧下颌两 前牙间,与 下颌牙咬合 面症行,向 后、向外刺 约~2.5厘 米触及骨面 ~2毫升 同侧牙、牙周 膜、牙槽骨及 牙的唇侧 粘膜及牙龈

局部麻醉方法

局部麻醉方法 一、局部麻醉的一般原则 1、局部麻醉一般由手术者实施。因此,术者应熟悉所用局麻药的药理性质和不良反应,应具有处理意外事件的能力。 2、麻醉前病人应禁食8h、禁饮4h以上。对于不能合作而又必须行局部麻醉者,可在基础麻醉下施行。 3、麻醉前应询问病人对局麻药有无不良反应,并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局麻药及其浓度和用量。用药前应经至少有两人对药物名称和浓度进行核对。 4、麻醉应完善,完全阻滞疼痛传导径路以达到无痛和避免刺激引起的全身反应。 5、麻醉前或麻醉期间可适当应用镇静、镇痛药,以降低大脑皮质的兴奋性。 二、局部麻醉方法和临床应用 (一)表面麻醉 局麻药直接粘膜接触后,穿透黏膜作用与神经末梢而产

生局部麻醉作用。 【适应证】 眼、耳鼻喉、气道等部位黏膜麻醉。不同部位选择不同药物浓度,如:角膜选用低浓度的药物。 【给药方法】 用喷雾器喷于黏膜表面;以棉球涂抹在黏膜表面;以棉球或纱条填充。为达到完善的麻醉作用,需多次给药,一般2-3次,每次间隔5分钟。2﹪-4﹪利多卡因,1﹪-2﹪丁卡因。 【不良反应】 局麻药毒性反应、局部组织刺激、过敏反应等。(二)局部浸润麻醉 将局麻药注入手术区的组织内,组织神经末梢而达到局部麻醉的作用。 【适应证】 体表手术和介入性检查的麻醉等。 【禁忌症】

局部感染,局部肿瘤。 【操作方法】 一针技术:先行皮内注射药物形成皮丘,再从皮丘边缘进针注药形成第二个皮丘,沿手术切口形成皮丘带。分层注药:及浸润一层切开一层,以达到完善的麻醉目的。每次注药应回吸收,以免血管内注药。 【常用药物】 0.5﹪利多卡因 【不良反应】 局麻药毒性反应、局部组织刺激、过敏反应等。

局部麻醉药

—、普鲁卡因 普鲁卡因为二乙胺基乙醇与对胺苯甲酸形成的酯,又称奴佛卡因,其毒性小,对组织无刺激性,局部注射后,迅速产生局麻作用,持续约0.5~1小时;加用肾上腺素(2~4μg/ml)可延长局麻作用时间一倍。对粘膜穿透力弱,一般不做表面麻醉。可做注射麻醉如浸润麻醉,传导麻醉,腰麻及硬膜外麻醉,普鲁卡因吸收入血后,在体内迅速被血浆假性胆碱酸酶所分解,代谢产物对氨苯甲酸(PABA)能对抗磺胺药的抗菌作用,两者不可合用。偶有过敏反应,用药前宜做皮肤过敏试验。 (一)作用特点 1.局麻药促使神经细胞停止动作电位,从而产生阻断神经传导功能和局麻作用。常用的浓度对神经组织无刺激性,其阻断作用完全可逆。 2.注入组织后1~3分钟出现麻醉作用,一般维持45~60分钟,镇痛作用往往突然消失,于短时间内无痛转为剧痛。 3.穿透黏膜能力很弱,不能产生表面麻醉作用。 4.普鲁卡因静脉用药,有中枢神经镇静和镇痛作用,表现嗜睡和痛阈增高,但必须在硫喷妥钠静脉诱导的基础上,才允许静脉用药以产生全身麻醉的维持作用。以普鲁卡因1mg/kg·min的速度静滴30分钟,可使普鲁卡因达到稳态血药浓度水平,由此可降低安氟醚MAC39.3%,相当于吸入40%N2O的功效。 5.循环系统。 (1)小剂量时仅心率增快、血压轻度降低,心排血量无明显改变;随着剂量增大,明显抑制心室收缩力,每搏量减少,最后可导致泵功能衰竭、心搏停止。 (2)低浓度时抑制心脏传导系统,有抗心率失常功效;随血药浓度增髙,可抑制房室传导和束支传导功能。 (3)对周围血管有明显的直接扩张作用。 6.药物代谢。普鲁卡因在体内代谢很快,消除半衰期短,主要有血浆假性胆碱酯酶水解破坏,代谢产物大多由尿排出。 (二)临床应用 1.普鲁卡因的浓度越髙,被吸收的速度越快,则毒性大增。因此,临床上应采用其最低有效浓度。此外,浓度越高(如神经阻滞超过5%,脊髓麻醉超过10%),可引起局部神经损伤而并发神经炎、神经坏死,术后表现感觉迟钝和肢体无力,甚至瘫痪。 2.常用浓度和一次最大量。 (1)局部浸润麻醉:0.25%药液500ml;0.5%药液200ml;1%药液100ml。一次最大量为1g。 (2)神经阻滞麻醉:1.5%~2%药液35ml。成人一次最大量1g。 (3)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3%~5%药液,不超过150mg。起效时间1~5分钟;作用时效45~60分钟。 (4)静脉复合麻醉:1%溶液静脉持续滴注,但必须首先在其他全麻诱导抑制大脑皮层以后,方允许静脉滴注,绝对禁止在清醒状态下直接静脉用药。总用量一般不受限制。 (5)一般不用于表面麻醉或硬膜外阻滞麻醉,因其麻醉效能很差。 (三)不良反应 1.有过敏反应,如皮疹、哮喘及过敏性休克等,应先做皮试。 2.局麻时常引起恶心、呕吐、心动过缓、低血压等,可预先注射阿托品或麻黄碱预防。 (四)禁忌症 心功能不全、动脉硬化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病人忌用腰麻。 二、丁卡因 (一)作用特点 1.对周围神经细胞的作用与普鲁卡因相同;对中枢产生明显抑制,但严禁静脉用药。 2.抑制心肌收缩力强,心脏毒性大,严重时引起泵功能衰竭,室颤或心搏停止。 3.血管平滑肌产生直接松弛作用。 4.在体内主要由血浆胆碱酯酶水解,速度较慢;部分丁卡因经胆道排出肠道,在被吸收至血液而进行水解,代谢产物经尿排出。

局部麻醉药

局部麻醉药 了解局部麻醉药的药理作用特点。 局部麻醉药是一类局部应用于神经末梢或神经干周围的药物,能暂时、完全和可逆性地阻断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在意识清醒的条件下,使局部痛觉暂时消失。对各类组织都无损伤性影响。 【药理作用】 1.局麻作用及作用机制局麻药对任何神经都有阻断作用,对任何刺激不再引起除极化。 局麻药在较高浓度时也能抑制平滑肌和骨骼肌的活动。 局麻药对神经、肌肉的麻醉的顺序是:痛、温觉纤维>触、压觉纤维>中枢抑制性神经元>中枢兴奋性神经元>植物神经>运动神经>心肌(包括传导纤维)>血管平滑肌>胃肠平滑肌>子宫平滑肌>骨骼肌。 局麻药作用于神经细胞膜Na+通道内侧,抑制Na+内流,阻止动作电位的产生和传导。 进一步研究发现,局麻药与Na+通道内侧受体结合后,引起Na+通道蛋白质构象变化,促使Na+通道的失活状态闸门关闭,阻滞Na+内流,从而产生局麻作用。 2.吸收作用:局麻药的毒性反应。 (1)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初期表现为眩晕、烦躁不安、肌肉震颤。进而发展为神志错乱及全身性强直-阵挛性惊厥。最后转入昏迷,呼吸麻痹。中枢神经抑制性神经元对局麻药比较敏感,首先被局麻药所抑制,因此引起脱抑制而出现兴奋现象。局麻药引起的惊厥是边缘系统兴奋灶扩散所致。苯二氮类能加强边缘系统GABA能神经元的抑制作用,有较好的对抗局麻药中毒性惊厥的效果。此时禁用中枢抑制性药物。而中毒昏迷时应着重维持呼吸及循环功能。

(2)心血管系统局麻药对之有直接抑制作用。开始时的血压上升及心率加快(中枢兴奋),后表现为心率减慢、血压下降、传导阻滞直至心搏停止。中毒后常见呼吸先停止,故宜采用人工呼吸抢救。 【局部麻醉的方法】 表面麻醉:又称粘膜麻醉。用于粘膜表面,借助药物穿透力,使粘膜下的感觉神经末梢麻醉。常用于五官科手术。 浸润麻醉:将药物注射于手术部位的皮内、皮下、粘膜下或深部组织中,使其浸润感觉神经末梢,产生局部麻作用。用于表浅小手术。 传导麻醉:又称阻滞麻醉。是将药液注射到神经干周围,以阻断神经干的传导,使该神经干所支配的区域产生麻醉。常用于四肢、盆腔、会阴、牙手术。 腰椎麻醉:又称脊髓阻滞麻醉,简称腰麻。药液注入脊髓蛛网膜下腔,以阻断脊髓神经根的传导,产生较大范围的麻醉。适用于中下腹、下肢手术。 硬膜外麻醉:药液注入硬膜外腔内,沿脊神经根扩散至椎间孔,以麻醉脊神经根。适用于上下腹、下肢手术。但因用量大,要防止误入蛛网膜下腔。 [不良反应]除由于品种不同,耐受性差,过敏等外,均与用量相关;常由于超量、吸收快或误注入血液循环以致血药浓度偏高。 1.少见的不良反应有①正铁血红蛋白血症,偶见于丙胺卡因等少数几个局麻药;②视力模糊或复视,惊厥或抽搐,寒颤或发抖,眩晕和耳鸣,异常地兴奋烦躁甚至昏迷,不寻常的呕吐、多汗、低血压、心动过缓,多数是血药浓度偏高中毒的先兆;③皮疹或寻麻疹,颜面、口唇或咽喉肿痛等,属于过敏反应;酯类药物远比酰胺类药物为多。 2.注射给药时全身性不良反应可有:头痛或背痛,大小便失禁,性欲减退,肢端麻木尤其是下肢为重,呼吸急促或困难,低血压和心动过缓。 3.牙科局麻中可有迁延持久的口唇麻木、震颤或浮肿。 4.局麻药液中加入肾上腺素,可出现:头晕或头痛,胸痛,血压升高。

利多卡因局麻用法及副作用处理

利多卡因:浸润局麻区域阻滞 (外科医师可以选择碳酸氢钠加用1%利多卡因(1:10)中,以减少注射疼痛。 浓度:(0.25—0.5%),一次最大剂量:(300~500mg),起效时间:1min,作用时效:90-120min (一)毒性反应概念:血液中局部麻醉药的浓度超过一定水平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异常反应。 发生原因:1.误入血管内 2.使用过量 3.注入血运丰富组织吸收过快 4.肝功能严重异常 5.低蛋白血症患者游离局部麻醉药含量增多。 临床表现:轻度毒性反应,患者常有嗜睡、眩晕、多语、唇舌麻木、寒战、耳鸣、定向障碍等症状,这时如果药物已停止吸收,一般在短时间内症状能自行消失。如继续发展,则可神志丧失,相继出现面部和四肢的肌肉震颤,继而发生抽搐或惊厥。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主要是心肌、传导系统和外周血管平滑肌的抑制,使心肌收缩力减弱,心排出量减少,血压下降。严重时外周血管广泛扩张,房室传导阻滞,心率缓慢,甚至心搏骤停。 预防措施:1.应用安全剂量 2.注药前必须回收 3.血管丰富的部位可适当加入血管收缩药延缓吸收 4.术前给予适量的神经安定药。 (毒性反应)治疗原则:1.立即停用使用局麻药物、吸氧;2.紧张或烦躁者可给予地西泮或咪达唑仑 0.1-0.3mg/Kg;3.已发生抽搐或惊厥,吸氧或人工呼吸,及时控制惊厥的发作,地西泮或咪达唑仑,若仍不能制止,给予短小肌肉松弛药行气管内插管;4.如出现低血压,可用麻黄碱或间羟胺等药物维持血压稳定,心动过缓则静注阿托品。一旦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二)过敏反应概念:指使用很少剂量的局麻药物后,出现皮肤红斑、荨麻疹、结膜和鼻粘膜充血、血管神经性水肿、咽喉水肿、支气管痉挛和过敏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鉴别诊断:1.局麻药物的毒性反应;2.局麻药物中添加肾上腺素的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治疗原则:一旦发生过敏反应,立即停止局部麻醉药物,吸氧,应用抗组胺药物和皮质激素,严重者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利多卡因 - 过敏性休克 若患者在用药后出现突然下述症状:(1)由喉头和支气管水肿及痉挛引起的呼吸道症状: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窒息、紫疳;(2)循环系统症状: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细弱,血压下降;(3)神智丧失,大小便失禁,晕倒,昏迷,应考虑过敏性休克的发生,利多卡因一旦发生过敏反应,应立即使患者平卧或者头躯干稍微抬高以利于呼吸,下肢抬高15度—20度,有利于静脉回流,保持呼吸通畅,保持比较正常的体温。应分秒必争,紧急进行抢救,可立即皮下注射1:1000肾上腺素,一次用量,成人0.5~1.0ml,小儿0.5ml,必要时候静脉注射,如果症状不缓解,每20分钟~30分钟继续皮下或静脉注射0.5ml,直至脱离危险期为止,必要时还可以肌内式静脉注射的塞米松,一次2~20mg,应注意就地抢救,在病人未脱离危险期以前,不宜转移就诊或不必要的移动。在上述抢救的同时,应用抗组织胺类药物及静脉滴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口腔外科学》一、各类牙、牙根的拔除方法与局部麻醉方法练习题

《口腔外科学》一、各类牙、牙根的拔除方法与局部麻醉方法练习题 一、A1 1、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时,X线片的重要意义不包括 A、阻生情况 B、牙根形态 C、软组织情况 D、周围骨质情况 E、牙根与下颌管的关系 2、牙钳使用时,错误的是 A、钳喙应尽量向根方夹持 B、夹持患牙时要紧,避免断根 C、鹰嘴钳主要用于拔除上前牙 D、手握钳柄近末端处 E、使用牙钳用力时不能过急、过猛 3、关于阻生牙的概念错误的是 A、阻力来源于邻牙 B、阻力来源于骨组织 C、阻力来源于牙龈 D、常见部位为下颌第三磨牙及上颌第一磨牙 E、只能部分萌出或完全不能萌出 4、拔牙手术区的准备不包括 A、术前反复漱口、必要时洁牙 B、1:5000高锰酸钾液冲洗术区 C、1%甲硝唑液擦洗牙齿 D、手术区用1%或2%碘酒消毒 E、复杂牙齿需要切开缝合者,要用75%乙醇消毒口周及面部下1/3的皮肤,并铺消毒巾 5、有关拔牙创的处理,错误的是 A、检查患牙是否完整、有无断根 B、搔刮牙槽窝、清除根尖病变及异物 C、检査创口有无牙碎片、骨碎片及牙结石 D、修整过高、过尖的骨嵴或牙槽中隔 E、所有拔牙创均不必缝合处理 6、拔牙术前的准备不包括 A、详细询问病史 B、检查患者全身情况,确定是否有拔牙禁忌证 C、必要时进行化验检查 D、必要时进行药物过敏试验检查 E、必要时进行牙髓活力检查 7、用牙挺取位于牙槽窝内的断面一侧高,一侧低的牙根时,牙挺插入的位置应该是 A、将断面较高的一侧凿低后

B、将断面根管壁劈开后 C、断面较高的一侧 D、断面较低的一侧 E、牙槽中隔 8、关于拔牙体位,拔除上颌牙时上颌牙咬合平面与地面所成角度是 A、与地面平行 B、15° C、30° D、45° E、70° 二、A2 1、患者,女,38岁。拟左下5残根拔除术,注入少量2%普鲁卡因局麻后,立即发生极严重的症状,病员突然惊厥、昏迷、呼吸呼吸、心跳骤停。该患者情况属于 A、中毒 B、晕厥 C、过敏反应 D、癔病 E、肾上腺素反应 2、女,61岁。右上尖牙残根,拟拔除后修复。局部麻醉最好选择 A、眶下孔阻滞麻醉 B、切牙孔阻滞麻醉 C、腭前神经阻滞麻醉 D、翼腭管传导阻滞麻醉 E、唇、腭侧局部浸润麻醉 3、患者,男,45岁。右上颌第一磨牙死髓、劈裂,要求拔除。拔除时应采用的麻醉包括 A、上颌结节麻醉+腭大孔麻醉 B、上颌结节麻醉+腭大孔麻醉+第一磨牙腭侧近中局部浸润麻醉 C、上颌结节麻醉+腭大孔麻醉+第一磨牙颊侧近中局部浸润麻醉 D、腭大孔麻醉+第一磨牙颊侧局部浸润麻醉 E、第一磨牙颊、腭侧局部浸润麻醉 4、患者,女。要求拔除下颌第一磨牙残冠,术前检查见牙冠大面积缺损,探诊无疼痛,叩诊阴性,X光片检查见根分叉大、根管内有根充物,牙周膜影像不清。最佳的拔除方法可用 A、分根法 B、挺拔法 C、钳拔法+挺拔法+分根法 D、钳拔法 E、钳拔法+挺拔法 5、患者,男,69岁。右下第一磨牙残根要求拔除,检查:右下第一磨牙残根,无法保留,牙松动Ⅰ°~Ⅱ°,叩诊(-),血压185/110mmHg,该牙最佳的处理是 A、即刻拔除

局部麻醉药说课设计及教学反思

局部麻醉药说课设计及教学反思 张新忠,梁可 (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惠州516025) 摘要:对高职高专药学专业《药物化学》课程《局部麻醉药》章节的教材内容全面分析,根据专业素养发展的需求制定出了适当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素质基础、认知能力和教师的自身教学感受,精心设计了说课过程,反思了对该章节授课方法的体会并提出了几方面改进的设想。 关键词:高职高专;药物化学;局部麻醉药;说课设计;人文教育 说课是教师口头表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也就是授课教师在充分备课和全面分析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针对某一部分教材内容或其所体现的观点、方法或问题,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讲述自己的教学设计及理论依据。然后由听者评议,说者答辩,相互交流,从而使教学设计趋于完善的一种教学研究和师资培训活动。说的简单点,说课其实就是探究授课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和“为什么这样教”的问题[1]。 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在现代教学理念指导下教师对整个课堂设计和教学环节在理论上的高度概括,充分体现了教师对教育教学理论的运用能力。最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各院校纷纷开展说课活动,广东省高职教育医药卫生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于2013年9月在清远职业技术学院也举行了说课比赛,笔者有幸参加了这次说课活动,现场听取了一些专家学者对说课情况的解析和点评,受益匪浅。笔者现就自己所讲授的《药物化学》这门学科中的“局部麻醉药”课程内容的说课设计与大家共同学习和切磋。 1 教材内容与特点分析 1.1 教学内容 本次课选用的教材为葛淑兰,张玉祥主编的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版的《药物化学》,本教材为全国高职高专药品类专业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供高等学校药学、药品经营与管理、化学制药技术专业使用。选取的内容为第三章“外周神经系统”的第四节“局部麻醉药”。教材内容与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药物化学》部分及国家执业药师考试《药物化学应试指南》部分有效衔接。 另外,笔者授课时还选用了一些辅助资料作为参考,如:(1)《临床不合理用药实例评析》,葛建国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2)《药师咨询常见问题解答》,张石革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2月出版;(3)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辅导用书2012年版《药学专业知识(二)》。以上这些参考书的选择是对本课程内容的有机补充。 1.2 教材的地位、作用 麻醉药属于国家特殊管制药物,也是医疗实践中不可缺少的一类药品。部分麻醉药物与镇痛药、镇静催眠药有类似临床效用及交叉使用情况,所以,本章的知识点不仅在本教材内容中和后面很多知识点相关联,起到奠定基础和入门的作用,而且与药理学、药物分析、药事管理学等其他课程有多处呼应,与现行药学专业资格考试标准紧密结合。 1.3 教学目标 根据目前职业教育以就业为指导,以能力为本位,以技能为核心的指导思想,结合学生认知事物的规律,将教学目标确定为:

局部麻醉药

局部麻醉药 接下来——四大核心战役——第2场 神经精神系统 8.局部麻醉药——3 9.镇静催眠药——1 10.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6+1 11.抗帕金森病药——3 12.抗精神失常药——5 13.镇痛药——2+1(解药) 14.解热镇痛抗炎药——4 第八节局部麻醉药 局麻药——暂时、完全和可逆性的阻断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在意识清醒的条件下可使局部痛觉等感觉暂时消失。 局麻作用消失后,神经功能可完全恢复,同时对各类组织无损伤性影响。 一、局麻作用及作用机制 (一)局麻作用 *提高产生神经冲动所需的阈电位,抑制动作电位去极化上升的速度,延长动作电位的不应期,甚至使神经细胞丧失兴奋性及传导性。 *对混合神经—— >>首先消失——持续性钝痛, >>其次——短暂性锐痛, >>继之——冷觉、温觉、触觉、压觉消失, >>最后——发生运动麻痹。

(二)作用机制 阻断神经细胞膜上的电压门控性Na+通道,引起Na+通道蛋白构象变化,Na+通道闸门关闭,阻滞Na+内流,阻止动作电位产生和神经冲动传导——局麻。 二、常用局麻药 (一)普鲁卡因 用于——浸润麻醉、传导麻醉、蛛网膜下腔麻醉和硬膜外麻醉。也可用于局部封闭。 注射给药后1-3分钟起效,维持30-45分钟。 加用肾上腺素后——可延长20%。 不适用——表面麻醉——黏膜穿透力弱。 (二)利多卡因——全能——“利多!”。 应用最多,起效快、作用强而持久、穿透力强,安全。 1.“全能麻醉药”——传导麻醉、硬膜外麻醉。 2.抗心律失常——室性。 对普鲁卡因过敏者——可选用此药。 不良反应——毒性大小与所用药液的浓度有关,增加浓度可相应增加毒性反应,且毒性反应来势凶猛。 (三)丁卡因 常用于——表面麻醉(渗透力强); 不用于——浸润麻醉(毒性大)。 作用迅速,1-3分钟显效,持续2-3小时。

局部麻醉药的研究进展

局部麻醉药的研究进展 摘要 局部麻醉药是一类能在用药局部可逆性地阻断感觉神经冲动发生与传导的药物。一般来说,局麻药液的浓度决定阻滞的性质和范围。但是局麻药除了局部麻醉作用外,还会产生一定的吸收作用。目前的局部麻醉需小剂量频繁给药以维持有效治疗浓度。剂量较大时,有效治疗浓度的维持时间长,但最大血药浓度Cmax超出治疗窗,导致副反应。如:局麻药吸收入血并达到一定浓度,产生毒性反应,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神志错乱,肌肉震颤等。而剂量过小则不能有效缓解患者病痛。另外局麻药有不同程度的扩展外周血管的作用,使药物经血管吸收加速,作用时间缩短。近年来,针对局麻药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临床治疗需要缓释的长效局部麻醉制剂来缓患者术中、术后、癌症和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各种疼痛。采用现代制剂技术设计了各种缓释给药系统,来延缓药物在体内的释放和吸收,旨在延长局麻药效,减少体循环吸收,减轻不良反应,从而提高药物的治疗指数。 关键词:局部麻醉药无痛研究发展 -I-

Abstract In drug called is familiar to everyone,with health care,medical treatment,diagnosis of A local anesthetic is a kind of can in topical reversible to blocking sensory nerve impulse generation and conduction of drug. Generally, the concentration of local anesthetic solution decide the nature and scope of the block. But local anesthetics in addition to the local anaesthesia effect, will produce certain absorption. Current topical anesthesia for small dose frequently administered to maintain the effective therapeutic concentration. Dose is large, effective therapeutic concentration to maintain a long time, but the maximum plasma concentration Cmax beyond therapeutic window, resulting in adverse reactions. Such as: local anesthetic absorption into the blood and reached a certain concentration, toxicity, i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for the mental disorder, muscle tremors. And dosage is too small can effectively relieve the pain of patients. Also local anesthetics have of varying degrees of expansion of peripheral vascular, the drug by vascular absorption speed, shorten the time. In recent years, according to local anesthetics i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existing problems and clinical treatment need for controlled release of long-acting local anesthetized preparations to relieve patients, after operation, pain caused by cancer, and diseases of the nervous system. The modern preparation technology design a variety of sustained release drug delivery system, to delay the drug in vivo release and absorption, seeks to extend the anesthetic efficacy and reduce systemic absorption, reduce adverse reaction, so as to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index. Key words: local anesthetics, painles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I-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