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会计基础1-4课时

会计基础1-4课时

会计基础1-4课时
会计基础1-4课时

第一章总论

考情分析:

在历年考试中属于重点章,主要通过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题型进行考核。平均分为6分。

第一节会计概述

一、会计的概念及特征

(一) 会计的定义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二)会计的基本特征(四个)

1.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注意:不是“唯一”),同时以实物量度和时间量度为辅助。

20XX年农资存货盘点表

盘点单位:Xx单位

商品名称计量单位规格数量进价单价进价金额

1 农都乐袋400袋/箱17751 1.5 26626.5

2 迪种宝袋100袋/箱5267 1.6 8427.2

3 缩节安袋500袋/箱12180 0.81 9865.8

4 吡高氯瓶20瓶/箱5936 6.3 37396.8

5 敌虫净(小) 瓶20瓶/箱2279 6.3 14357.7

6 敌虫净(大) 瓶20瓶/箱60 10.5 630

7 螨丁(小) 瓶20瓶/箱977 7.2 7034.4

8 螨丁(大) 瓶20瓶/箱578 15 8670

9

40%雅克袋

100袋*10

24387 1 24387

10 百草枯瓶20瓶/箱311 5.5 1710.5

11 灭螟蛾瓶40瓶/箱1167 3.5 4084.5

12 9018 支600支/箱700 0.7 490

13 45%复合肥袋50公斤/袋 2 95 190

合计151033

时间量度如考勤记录工时、机车台班等。

2.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

会计核算方法包括: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七种。

库存现金

借贷

另外还有会计分析会计检查方法。

3.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

注意: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的基础,是首要职能,会计监督是会计工作质量的保证。会计核算和监督贯穿于会计工作的全过程,是会计工作最基本的职能,也是会计管理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

4.会计的本质就是管理活动

注意:从职能属性看,核算和监督本身就是一种管理活动;从本质属性看,会计本身就是一种管理活动。

注意:会计与经济社会密切相关,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例题1·判断题】会计核算必须而且只能采用货币计量单位对经济活动的数量方面进行核算。( )

【答案】×

【例题2·判断题】会计是以货币为唯一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

【答案】×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作为经济管理工作所具有的功能。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

(一)会计的核算职能

会计核算职能,是指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对特定主体的经营活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特定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或运营绩效)和现金流量等信息。

会计确认,解决的是定性问题,以判断发生的经济活动是否属于会计核算的内容、归属于哪类性质的业务,是作为资产还是负债或其他会计要素入账等;会计计量,解决的是定量问题,即在会计确认的基础上确定入账的具体金额;会计报告,是确认和计量的结果,即通过报告,将确认、计量和记录的结果进行归纳和整理,以财务报告的形式提供给信息使用者。会计记录,是将经过确认、计量的经济事项通过一定方法记载下来的过程。

(二)会计监督

会计监督职能是指会计在其会计核算过程中,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

合法性审查是指对各项经济业务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制度、是否执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进行的审查,以杜绝违法乱纪行为;合理性审查是指对经济业务是否符合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和单位的内部管理要求、是否执行了单位的财务收支计划、是否有利于经营目标或预算目标的实现等进行的检查,为单位增收节支、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把关。会计监督贯穿于会计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

(三)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的关系

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两项基本职能关系密切、相辅相成。会计核算职能是会计的首要职能,是会计监督的基础,会计核算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并为会计监督提供依据。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保证,没有严格的会计监督,就难以保证会计核算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会计核算的作用就难以发挥。

【例题3·判断题】会计监督是会计工作的基础,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的质量保证。( )

【答案】×

【例题4·单选题】会计的基本职能是( )。

A. 预测和决策

B. 计量和记录

C. 核算和监督

D. 分析和考核

【答案】C

【例题5·单选题】会计核算主要是利用( )对经济活动的数量方面进行核算。

A.劳动计量单位

B.实物计量单位

C.时间计量单位

D.货币计量单位

【答案】D

【例题6·判断题】会计监督职能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之后,对特定的主体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 )

【答案】×事前,事中,事后

三、会计对象和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一)会计对象

会计的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的对象。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通常又称为资金运动。因此,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即会计对象就是资金运动。

任何单位的资金都要经过资金的投入、资金的循环与周转(即运用)和资金退出这样一个运动过程。但具体运动形式并不完全相同。通常情况下,资金的投入、退出,基本一致。

投入单位的资金包括:投资者投入的资金和向债权人借入的资金,前者形成所有者权益,后者属于债权人的权益(即单位的负债)。资金的投入是单位取得资金的过程,是资金运动的起点。资金的退出指的是资金离开本单位,是资金运动的终点,主要包括偿还各项债务、依法缴纳各种税费,以及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等。

以制造业(工业企业)为例,资金的循环周转包括: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三个阶段。资金运动从“货币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结算资金——货币资金”,完成了一次循环。

资金运动是会计核算和监督内容的最高概括,是会计对象的第一层次。会计对象的第二层次是会计要素,第三层次是会计科目。会计要素和会计科目将在第二章详细介绍。

【例题7·单选题】会计的对象是特定主体的( )。

A.资金运动

B. 经济活动

C. 财产物资

D. 货币资金

【答案】A

【例题8·单选题】下面关于会计对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所要核算与监督的内容

B.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C.企业日常进行的所有活动都是会计对象

D.会计对象就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答案】C

【例题9·判断题】企业、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不完全相同。

【答案】√

(二)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单位在生产经营和业务活动中,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经济业务和经济事项。经济业务又称经济交易,是指单位与其他单位和个人之间发生的各种经济利益交换,如销售和购买产品、提供和接受劳务等。经济事项是指单位内部发生的具有经济影响的各类事件,如支付职工工资、报销差旅费、计提折旧、摊销无形资产等。概括地说,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就是单位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根据我国《会计法》第十条的规定,单位发生的下列交易或事项应当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以企业为例:

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款项是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资金,主要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以及其他视同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使用的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证存款等。有价证券是指表示财产拥有权或支配权的证券,如国库券、股票、公司债券等。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

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财物是财产、物资的简称,是一个单位进行或维持生产经营、业务活动并且具有实物形态的经济资源,一般包括原材料、燃料、周转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等流动资产和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设施、运输工具等固定资产。

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债权是单位收取款项的权利,一般包括各种应收和预付款项等,如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等。债务是指企业承担的需要偿付的现时义务,一般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和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润、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

4.资本的增减

资本是投资者为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而投入的资金。会计上的资本专指所有者权益中的投入资本,包括实收资本(股本)和资本公积。资本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必要条件,是现代企业明晰产权关系的重要标志。

5.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支出是指单位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以及在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以外的支出和损失。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成本是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和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

收入、支出、费用、成本是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都是计算和判断企业经营成果及其盈利状况的主要依据。取得收入,必然发生一定的成本、费用和支出。

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财务成果主要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过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而在财务上所取得的结果,具体表现为盈利或者亏损。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总额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净利润的计算、利润分配或者亏损弥补等。

7.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

【例题10·判断题】会计上的资本专指所有者权益中的投入资本,包括实收资本(股本)和资本公积。( )

【答案】√

【例题11·判断题】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利润分配或亏损的弥补,不包括所得税的计算和缴纳。( )

【答案】×

【例题12·判断题】不论是盈利还是亏损,都是财务成果。( )

【答案】√

【例题13·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核算具体内容的有( )。

A.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B.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C.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D.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答案】ABCD

DY3、

第二节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基本假设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范围、时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设定。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一、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典型的会计主体是企业。在会计主体假设下,企业应当对其自身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反映企业本身所从事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

首先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各项交易或事项的范围。只有那些影响本单位自身的经济利益的才需要核算处理。

其次,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划分会计主体与会计主体所有者之间经济事项的范围。

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法人)并非是对等的概念。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任何企业,无论是独资、合资还是合伙企业,都是会计主体。在企业规模较大的情况下,还可以将分支机构作为一个会计主体。因此,会计主体可以是独立法人,也可以是非独立法人;可以是一个企业,也可以是企业内部某一单位或企业中的一个特定的部门;可以是单一企业,也可以

是由几个企业组成的企业集团。例如,某母公司拥有几家子公司,母公司和所有的子公司均属于不同的法律主体,所以母公司和所有的子公司都是不同的会计主体。在这种情况下,尽管企业集团不属于法人,但它却是会计主体。企业内部的部门,如分公司、营业部、生产车间等,也可以单独进行会计核算,并编制内部会计报表。这些单独核算的部门,也是会计主体,但不是法人。

【例题14·判断题】法人可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 )

【答案】√

【例题15·单选题】关于会计主体的概念,下列各项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可以是独立法人,也可以是非法人

B.可以是一个企业,也可以是企业内部的某一个单位

C.可以是一个单一的企业,也可以是由几个企业组成的企业集团

D.当企业与业主有经济往来时,应将企业与业主作为同一个会计主体处理。

【答案】D

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会计主体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持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企业持续经营为前提,不考虑破产、清算的因素。

持续经营只是一个假定,任何企业在经营中都存在破产、清算等不能持续经营的风险。企业一旦进入清算,就应当改按清算会计处理。

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的目的,据以结算盈亏,按期编报财务报告,从而及时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

会计分期为会计核算确定了时间范围。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我国会计年度自公历每年的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会计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包括半年度、季度和月度等。

明确会计分期意义重大。由于进行了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与以前期间、以后期间的区别,才使不同类型的会计主体有了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基准,形成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种不同的会计基础,进而出现了折旧、摊销等会计处理方法。

四、货币计量

注意:单位的会计核算应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会计核算的四项基本假设,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关系。会计主体确立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确立了会计核算的时间长度,而货币计量则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手段。

第三节会计基础

一、会计基础的概念和种类

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的基础,简称会计基础。会计基础主要有两种:权责发生制基础和收付实现制基础。

二、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也称应计制。权责发生制要求,凡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利润表;凡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两个凡要记住)。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也就是说,企业应当在收入已经实现和费用已经发生时就进行确认,而不是等到实际收到现金或者支付现金时才确认。

例如,甲企业2008年6月销售给乙企业一批商品,根据合同规定,乙企业应于当年9月付款。乙企业信用良好,财务状况稳定。根据权责发生制要求,此项销售业务,甲企业确认收入的时间是2008年6月,而不是2008年9月。

又如,C公司2010年9月以银行存款8800元支付某项租入设备9月份和10月份两个月的租金。根据权责发生制要求,此项业务,C公司应在2010年9月份和10月份分别确认费用4400元,而不应在9月份一次确认费用8800元。

在权责发生制下:

销售款未收到——应该作为当期的收入

预收的销售款——不应该作为当期的收入

计提借款利息——应该作为当期的费用

预付下期租金——不应该作为当期的费用

三、收付实现制

收付实现制,也称现金收付制或现金制。收付实现制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会计基础,它是以收到或支付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等的依据。在这种会计基础下,凡在本期实际收到现金(包括银行存款)的收入,不论其应否归属于本期,均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处理;凡在本期实际以现金(包括银行存款)付出的费用,不论其应否在本期收入中取得补偿,均应作为本期的费用处理。(两个凡要记住)

对于上面例题中,甲企业2008年6月销售商品,2008年9月才能收到货款,按照收付实现制的要求,甲企业应9月份收到现金时才能确认收入。对于C公司,按照收付实现制的要求,9月所付8800元应全部作为9月份的费用。

显然,按照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与费用,会使得各有关会计期间损益的确定更为合理。在实际工作中,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并非绝对只能采用权责发生制基础。当某项经济业务的发生金额很小,对企业经营成果基本没有影响的情况下,根据重要性原则,为简化核算,可采用收付实现制。例如,某企业1月份订全年报刊一份,金额360元。该项业务,按照权责发生制基础处理,每月应计费用30元,每月均需对该项业务进行处理;若按收付实现制基础处理,支付报刊费当月,即可将360元全部计入费用,其他月份不再需要对该项业务进行处理。由于费用金额小,采用收付实现制对企业盈亏没有实质性影响,而且会计处理简化,节约了核算成本。因此,可以选择使用收付实现制基础。

目前,我国的行政单位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会计除经营业务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以外,其他大部分业务采用收付实现制。

【例题16·判断题】在我国,各单位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

【答案】×

【例题17·单选题】某企业1月份发生下列支出:

(1)预付全年仓库租金36000元;

(2)支付上年第4季度银行借款利息16200元;

(3)以现金520元购买行政管理部门使用的办公用品;

(4)预提本月应负担的银行借款利息4500元。

按权责发生制确认的本月费用为( )。

A.57220元

B.8020元

C.24220元

D.19720元

【答案】B

【解析】本月费用=36000×1/12+520+4500=8020

DY4

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

考情分析:在历年考试中属于重点章,主要通过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题型进行考核。平均分为8分。

第一节会计要素

一、会计要素的确认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是对资金运动所作的第二层次划分。对资金运动所划分的大类,就是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是构成会计报表的基本组件,同时也是设置账户的依据。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是企业会计的六大会计要素。其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反映企业在一定日期的财务状况,是对企业资金运动的静态反映,属于静态要素,是资产负债表的构成要素;收入、费用和利润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成果,是对企业资金运动的动态反映,属于动态要素,是利润表的构成要素。

【例题1·单选题】下列属于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是( )

A.收入

B.所有者权益

C.费用

D.利润

【答案】B

(一) 资产

1、资产的定义

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资产的三个特征: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融资租入资产具有实际控制权,经营性租赁无所有权和控制权。

【例题2·多选题】资产的特征有( )。

A.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

B.企业日常活动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C.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

D.能够给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

【答案】ACD

【例题3·判断题】库存中已失效或已毁损的商品,由于企业对其拥有所有权并且能够实际控制,因此应该作为本企业的资产。( )

【答案】错

2、资产的分类

企业的资产按其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两大类。

流动资产——是指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内或一个会计年度内变现、出售或耗用的资产和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主要包括货币资金、应收及预付款项和存货等。

非流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主要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原来规定使用年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较高现在不做年限上的规定、无形资产等。

【例题4·单选题】下列属于企业流动资产的是( )

A.长期股权投资

B.固定资产

C.预付账款

D.无形资产

【答案】C

【例题5·单选题】下列不属于流动资产的是( )。

A.预收账款

B.预付账款

C.库存商品

D.应收票据

【答案】A

(二) 负债

1、负债的定义

负债——是指企业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负债的三个特征:现时义务;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

现时义务是指企业在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义务。而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义务,不属

于现时义务,不得确认为负债。如企业对外提供担保、商业承兑票据贴现、未决诉讼、产品质量保证等可能产生的负债。或有事项如満足下列条件时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为负债-预计负债:该义务是本公司承担的现时义务;该义务的履行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例题6·多选题】负债的特征有( )。

A.由于过去交易或事项所引起

B.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

C.承担的潜在义务

D.最终要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答案】AD

2、负债的分类

企业的负债按其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两大类。

流动负债——是指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及预收款项、应交税费、应付职工薪酬等。

长期负债——是指流动负债以外的负债,主要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和长期应付款等。

【例题7·单选题】下列各项属于流动负债的是( )。

A.预收账款

B.应收账款

C.预付账款

D.应付债券

【答案】A

【例题8·多选题】关于负债,下列各项表述中正确的有( )。

A.负债按其流动性不同,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B.负债通常是在未来某一时日通过交付资产或提供劳务来清偿

C.正在筹划的未来交易事项,也会产生负债

D.应付债券属于流动负债

【答案】AB

(三) 所有者权益

1、所有者权益的定义

所有者权益也称为净资产,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

所有者权益的确认和计量主要取决于资产、负债的确认和计量。

2、所有者权益的分类

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所有者权益的构成内容通常划分为: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项目。

【例题9·单选题】从数量上看,所有者权益是( )的余额。

A.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

B.长期资产减去长期负债

C.全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

D.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

【答案】D

【例题10·单选题】投资人投入的资金和债权人投入的资金,投入企业后,形成企业的( )。

A.成本

B.所有者权益

C.资产

D.负债

【答案】C

【例题11·判断题】所有者权益与企业特定的、具体的资产并无直接关系,不与企业任何具体的资产项目发生对应关系。( )

【答案】√

DY5

(四) 收入

1、收入的定义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明确界定日常活动是为了将收入与利得相区分,因为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入不能确认为收入,而应当计入利得。例如,某工业企业将制造的产品售出,获得20万元。由于产品销售是该企业的日常活动,该收入应确认为企业的收入。但是,如果该企业拥有一项专利技术,出租给另一企业使用,收取的租金也应确认为企业的收入,因为这是与日常活动相关的其他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若把该项专利技术出售给另一企业,该项活动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无关,则出售净收益不能作为企业的收入,而应作为企业的利得。收入不包括为第三方或者客户代收的款项,如企业销售产品收到的增值税销项税额。

2、收入的分类

根据企业所从事的日常活动的内容,企业的收入包括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和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根据重要性要求,企业的收入可以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其中:主营业务收入是指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所实现的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是指企业除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实现的收入,如工业企业出租固定资产、出租无形资产、出租包装物和商品、销售材料等实现的收入。(要记住)

【例题12·单选题】《企业会计准则—收入》规定,企业的收入不包括( )。

A.销售商品的收入

B.提供劳务的收入

C.因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取得的收入

D.出售固定资产的收入

【答案】D

【例题13·判断题】收入的特点之一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总流入,所以企业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产生的经济利益流入均不构成收入。 ( )

【答案】√

(五)费用

1、费用的定义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将费用界定为“日常活动”发生的总流出,是为了将其与损失相区分。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利益流出不能确认为费用,而应当计入损失。例如,企业进行产品广告宣传,花费10万元,这10万元广告费应该确认为企业的费用。但是,企业处置固定资产发生净损失5万元,这5万元净损失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无关,不能作为企业的费用,只能作为损失确认为营业外支出。费用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不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经济利益流出不应确认为费用。例如,企业用银行存款300万元购买生产用原材料,尽管使企业经济利益流出了300万元,但不会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减少,它使企业增加了另外一项资产(存货),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将该经济利益的流出确认为费用。

2、费用的分类

费用按照与收入的配比关系不同,可以分为营业成本和期间费用两大部分。

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等。

【例题14·单选题】下列不属于期间费用的是( )。

A.管理费用

B.制造费用

C.财务费用

D.销售费用

【答案】B

【例题15·判断题】费用是资产的耗费,它与一定的会计期间相联系,而与生产哪一种产品无关。( )

【答案】√

(六) 利润

1、利润的定义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利润的确认主要依赖于收入和费用以及利得和损失的确认,其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收入、费用、利得、损失金额的计量。通常情况下,如果企业实现了利润,表明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将增加,业绩得到了提升;反之,如果企业发生了亏损(即利润为负数),表明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将减少,业绩下滑。

2、利润的分类

按构成内容的不同,利润可分为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例题16·判断题】利润是收入与费用配比相抵后的差额,是反映经营成果的要素。( )

【答案】×

二、会计要素的计量

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

(一)历史成本

历史成本又称为实际成本,就是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其等价物。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历史成本计量,要求对企业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等项目的计量,应当基于经济业务的实际交易成本,而不考虑随后市场价格变动的影响。例如,在企业外购固定资产的计量中,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进口关税等相关税费以及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包装费、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等。假定某企业购买不需要安装的设备一台,价款200万元,增值税

34万元,另支付运输费0.3万元(不考虑增值税因素),包装费0.1万元,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则该固定资产按历史成本计价,其金额为应200.4万元。

(二)重置成本

重置成本又称现行成本,是指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金额。如企业进行财产清查时发现盘盈固定资产一项,此时对于该盘盈的固定资产则采用重置成本进行计量,即以该盘盈固定资产相同规格型号、相同新旧程度的固定资产的价值作为其重置成本,对其进行计量入账。

(三)可变现净值

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预计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净值。存货期末计价: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期末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原则计价;期末,对存货进行全面清查,如由于存货因遭受毁损、全部或部分陈旧过时或销售价格低于成本等原因,使存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按可变现净值低于存货成本部分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可变现净值按估计售价减去估计完工成本、销售费用和税金后确定。存货跌价准备按单个存货项目的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差额提取。

(四)现值

现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融资租赁:在租赁开始日,公司(承租人)将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原账面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将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长期应付款的入账价值,并将两者的差额记录为未确认融资费用。

(五)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基础会计完整教案

. 基础会计教案 一、课程容 《基础会计》是会计学科的入门课程,也是财务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初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程的基础。对于其他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讲,学习本课程是了解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途径,它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包括对会计的定义、会计核算的职能、会计核算的对象、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性原则、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等基本理论的讲解;详细阐述会计科目和账户的设置、复式记账原理、成本计算和财产清查、会计核算程序、会计工作组织等基本核算方法;全面介绍了会计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和会计报表的编制等基本技能。 二、教学方式方法 在《基础会计》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根据会计实务操作性强的特点,决定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进行相关的实验教学;如《基础会计》中的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章节,如果只在课堂上讲理论既费时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我们将各种单据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将各个单据和整个填制过程完整地展示给学生既形象又生动,然后再进行配套的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真正实现教与学的互动。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将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比例定为3:1,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使其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了巩固。 三、配套实践性教学容 《基础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进行实验以增加感性认识。为此我校专门建立了会计模拟实验室和会计电算化实验室,组织学生进行会计模拟实验,指导学生填制会计凭证(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我们对《基础会计》这门课的教学,实现了实验场地的现场化、实验资料的标准化、实验手段的规化。会计模拟实验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深化课堂的理论教学,强化了实际操作技能,大大缩短了理论与实际的距离,为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实际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本课程的总要求 在全面学习的基础上,准确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能够应用复式记账原理熟练处理经济业务,能根据提供的实物单据准确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

基础会计学(第二版)(一诺)

2018年7月《基础会计学(第二版)》考前练习题 一、填空题 1.甲公司2017年8月1日向银行取得期限为5个月的借款100万元,月利率为千分之五,则每月计提的利息借方应计入的会计科目是______。 附:参考答案 财务费用 2.甲公司预计由于职工累积未使用的带薪休假权利而导致的预期支付的金额为15 000元。假定该企业实行累积带薪缺勤制度,使用范围仅限于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则计提该部分薪酬时,借方科目为______。 附:参考答案 应付职工薪酬 3.甲企业2010年11月份销售商品收入为1 000万元,其他业务收入30万元,发生销售退回15万元、现金折扣20万元、销售折让25万元。该企业11月份的营业收入为______万元。 附:参考答案 990 4.企业所得税征税对象指企业的______、其他所得和清算所得。 附:参考答案 生产经营所得 5.在分配归集产品成本过程中,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薪金应当在计入_________科目后再分配进入生产成本。 附:参考答案 制造费用 6.材料采购过程中无法查明原因的途中损耗,先作为___________核算,待查明原因后再作处理。 附:参考答案 待处理财产损溢 7.会计法律制度中层次最高的法律规范是______。 附:参考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二、简述题 1.简述会计基本假设。 附:参考答案 会计基本假设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设定。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会计主体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持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消减业务。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会计主体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采用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单位的会计核算应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2. 简述会计的三大分支。 附:参考答案 1.企业会计:制造业、流通业、服务业等。

财务会计学教材课后练习答案(第11、12、13、14章)

第十一章收入、费用与利润 第1题: (1)2007.12.5: 借:银行存款 180万 贷:预收账款 180万 借:发出商品 380万 贷:库存商品 380万 2007.12.31不确认收入 2008.1.31: 借:预收账款 702万 贷:主营业务收入 600万 应交税费-应缴增值税(销项税额) 102万借:主营业务成本 380万 贷:发出商品 380万 (2)2007.12.10: 借:应收票据 35.1万 贷:主营业务收入 30万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1万 借:主营业务成本 16万 贷:库存商品 16万 (3)2007.12.15: 借:银行存款 23.4万 贷:其他应付款 20万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万借:发出商品 15万 贷:库存商品 15万 2007.12.31,确认应计提的财务费用: 借:财务费用 750 贷:其他应付款 750

2008.2.15: 借:财务费用 2250 贷:其他应付款 2250 借:库存商品 15万 贷:发出商品 15万 借:其他应付款 20.3万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51万 贷:银行存款 23.751万 第2题: 2007.12.15: 借:银行存款 100万 贷:预收账款 100万 2007年12.31: 确认收入=500×50%-0=250万 确认劳务成本=400×50%-0=200万 借:预收账款 250万 贷:主营业务收入 250万 借:主营业务成本 200万 贷:劳务成本 200万 第3题: (1)2007.1.1.: 借:固定资产清理 800万 累计折旧 200万 贷:固定资产 1000万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950万 贷:固定资产清理 800万 营业外收入 150万

基础会计学必背知识点

《会计基础》复习资料 一、学习目的 切勿依靠押题!从业考试秉求全面考核的原则,考点覆盖全面,另外这是一门新的语言,需 要通篇理解,融会贯通,否则会支离破碎,反倒不易通过。 二、重点提示全书 一级重点章节: 第三章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 第四章会计凭证; 第五章会计账簿; 第十章主要经济业务事项账务处理。 第一章总论第 一节会计概述 考点一会计的概念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 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2.会计核算方法: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成本计算、 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 考点二会计的职能1.基本职能:会计核算(首要职能) 和会计监督。 2.会计核算 1)定义:四环节:确认;计量;记录;报告;记账、 算账、报账; 2)特点:货币量度为主;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3.会计监督 1)定义:依据:真实、合法性和合理性、效益性 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 2)特点:价值指标;全过程监督 考点三会计对象1.会计的对象是特定主体的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又称为 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2.过程:资金投入、资金运用和资 金退出 (1)资金的投入:所有者投入的资金和债权人投入的资金两部分。 (2)资金的循环和周转分为供应、生产、销售三个阶段。 (3)资金的退出包括偿还各项债务、上交各项税费(如所得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等。提取盈余公积不是资金退出企业。

考点四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区分款项和有价证券) 款项是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资金;有价证券是指表示一定财产拥有权或支配权的证券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区分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各属于债权还 是债务) 4.资本的增减 5.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区分理解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概念) 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利润 分配或亏损弥补等。 第二节会计基本假设 基本假设: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考点一会计主体1.会计主体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的空间范围。 2.凡是法人单位必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考点二持续经营 1、持续经营是假定企业将按目前状 态持续经营下去; 2、对固定资产的历史成本计价,分期计提折旧费用是持续经营的体现; 考点三会计分期1、会计分期,是指将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持续的、 长短相同的 期间;(会计分期的前提是持续经营、时间范围)2、具体内 容: 1)会计期间:年度、中期(半年度、季度和月度)。 2)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与其他期间的差别,从而形成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 现制不同的记账基础,进而出现了应收、应付、预提、待摊等会计处理。 3)会计年度自公历每年的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考点三货币计量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定 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第三节会计基础 考点一会计基础的种类1.类型: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 制 (1)企业:权责发生制 (2)行政单位会计:收付实现制 (3)事业单位会计:除经营业务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其他业务也采用收付实现制2.权责发生制: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已经发生和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

《基础会计》完整版优质教学教案

一、个人简介 经济管理学院 二、课程要求 会计学科体系简介 “会计”这个词,早在我国西周时代(约在公元前1 100年到770年之间)就已经出现。但是,会计作为一种专业知识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不过是最近一、二百年的事。 会计学的分支: 从应用范围上看,可分为: 1.宏观会计学 反映和监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运行情况。 2.微观会计学 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或组织的经济活动情况。 微观会计学,按照其所服务主体的性质,可以分为: 1.预算会计(也叫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会计) 反映和监督政府的财政收支以及非营利组织的业务活动。 2.企业会计(也叫营利组织会计) 反映和监督企业经济活动情况。 企业会计,按照其服务对象,可以分为: 1.管理会计 提供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服务的、关于未来的经济信息。 2.财务会计 提供为企业外部利害关系人服务的、关于过去的经济信息。 财务会计,按照其所应用的行业,可以分为: 工业企业会计、商品流通企业会计、金融企业会计、交通运输企业会计、农业企业会计和建筑施工企业会计,等等。 会计学基础在会计学科体系中的地位。 第一章总论(绪论) 一、会计的含义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管理活动论,信息系统论。

二、会计的职能 (一)基本职能: 1. 核算 2. 监督 核算是基础,监督是保证 (二)其他职能 预测经济前景 参与经济决策 评价经营业绩等 三、会计对象 特定主体可以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四、会计目标 受托责任观 决策有用观 五、会计基本假设 1. 会计主体 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 界定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 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 2. 持续经营 3. 会计分期 年度、半年度、季度、月度。 4.货币计量 记账本位币 六、会计基础 权责发生制 收付实现制 七、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可靠性 相关性 可理解性 可比性 实质重于形式

基础会计学(第二版)李会青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概论 自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B 2. B 3. A 4. C 5. D 6. A 7. D 8. D 9. C 10. C11. C12. C13. B14. B15. D16. A17. C 18. ACD19. A20. A21.A 二、多项选择题 1. ABC 2. ABCD 3. ABCDE 4. ABD 5. AD 6. ABCD 7. ACD 8. ABC 9. ABC10. AC11. BC12. ABCD 13. AC14. ABC15. ABD16. BC17. ABC18. ABCE 19. ABC20. ABCE21.AD 22.AB 三、判断题 1.√ 2.× 3.× 4.× 5. × 6.√ 7.√ 8.× 9. √10. √11. √12. ×13.√ 业务处理题 一、资料:大安公司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 要求:根据资料,确定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并在上表的相应空栏 处划“√”。 序号项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1开户银行的存款√ 2股东甲投入的资本√ 3库存的原材料√ 4职工预借的差旅费√ 5尚未完工的产品√ 6签发并承兑的商业汇票√ 7企业提取的盈余公积金√ 8 6 个月的银行借款√ 9预收某单位的购货款√ 10应付供货单位的货款√ 11企业办公大楼√ 12应缴纳的各种税款√

13专利权√ 14生产用机器设备√ 15尚未收回的货款√ 16应付未付职工的工资√ 17 2 年期的银行借款√ 18尚未完工的产品√ 19完工入库的产品√ 20尚未分配的利润√ 二、资料:大安公司201×年 12 月 31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内容如下: 资产负债表简表单位:万元 资产年初数年末数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年初数年末数货币资金220315应付账款160F 应收账款A86应付职工薪酬4052预付账款55B应交税费1540存货360410长期负债280280长期股权投资180180实收资本 1 000 1 000固定资产600660未分配利润E195总计 1 565C总计D 1 790(1) C=1790万元 D=1565 万元 A=150 万元 B=139万元E=70万元F=223万元 (2)流动资产总额 950 万元 (3)流动负债总额315 万元 (4)净资产总额 1195 万元 三、说明下列经济业务对会计要素的影响 序号经济业务经济业务对会计要素的影响 1从银行提取现金备用资产 +资产 - (库存现金 +)(银行存款 - ) 2以银行存款购入原材料资产 +资产 - (原材料 +)(银行存款 - ) 3从银行借入 6 个月借款存入银行资产 +负债 + (银行存款 +)(短期借款 +)4收回某单位前欠货款存入银行资产 +资产 -

基础会计学教案(大专)

基础会计教案 一、课程内容 《基础会计》就是会计学科得入门课程,也就是财务会计专业得专业基础课,就是学习初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程得基础。对于其她相关专业得学生来讲,学习本课程就是了解会计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得途径,它有助于完善学生得专业知识结构,扩大学生得知识面。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会计得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与基本技能。包括对会计得定义、会计核算得职能、会计核算得对象、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得基本前提与一般性原则、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等基本理论得讲解;详细阐述会计科目与账户得设置、复式记账原理、成本计算与财产清查、会计核算程序、会计工作组织等基本核算方法;全面介绍了会计凭证得填制、账簿得登记与会计报表得编制等基本技能。 二、教学方式方法 在《基础会计》得教学过程中,我们本着以人为本得教学理念,根据会计实务操作性强得特点,决定采用理论联系实际得教学方法进行相关得实验教学;如《基础会计》中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章节,如果只在课堂上讲理论既费时又达不到预期得效果,因此我们将各种单据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将各个单据与整个填制过程完整地展示给学生既形象又生动,然后再进行配套得实验,充分调动学生得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真正实现教与学得互动。根据多年得教学经验我们将理论课与实验课得比例定为3:1,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得动手能力,又使其所学得理论知识得到了巩固。 三、配套实践性教学内容 《基础会计》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得课程,需要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进行实验以增加感性认识。为此我校专门建立了会计模拟实验室与会计电算化实验室,组织学生进行会计模拟实验,指导学生填制会计凭证(原始凭证得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得填制与审核)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我们对《基础会计》这门课得教学,实现了实验场地得现场化、实验资料得标准化、实验手段得规范化。会计模拟实验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深化课堂得理论教学,强化了实际操作技能,大大缩短了理论与实际得距离,为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实际工作打下了坚实得基础。 四、本课程得总要求

会计学原理第十一章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

第十一章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 知识目标:通过本章学习,要求了解会计电算化的含义,理解会计电算化系统与手工会计系统的差异;在了解会计电算化内容与作用的基础上,理解会计电算化的运营管理及会计软件的配置问题;了解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 技能目标:理解会计电算化与手工会计的区别,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岗位设置。 第一节会计电算化概述 一、会计电算化的含义及特点 电子计算机诞生不久,很快就被应用于会计数据处理。1954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首次运用电子计算机计算职工的薪金,揭开了人类利用计算机进行会计数据处理的序幕。 我国于1979年首次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进行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试点工作,1981年在长春召开的“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问题讨论会”上正式把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简称为“会计电算化”。这样,在我国会计界,“会计电算化”这一专有名词便被广泛使用了。 电算化会计信息处理过程具有以下特点:

1.以电子计算机为计算工具,数据处理代码化、速度快、精度高2.数据处理人机结合,系统内部控制程序化、复杂化 3.数据处理自动化,账务处理一体化 4.信息处理规范化,会计存储磁性化 5.具有选择判断及作出合理决定的逻辑功能 二、会计电算化系统与手工会计系统的比较(一)会计电算化系统与手工会计系统的共同点1.基本原理相同 2.会计的目标相同 3.所依据的会计理论和方法相同 4.应遵守的会计法规和准则相同 5.都必须保存会计档案 (二)会计电算化系统与手工会计系统的不同点 1.会计数据处理的变化 2.会计数据存储的变化 3.会计内部控制的变化 4.会计职能的演变 三、会计电算化的内容 1.会计核算电算化 2.会计管理电算化 3.会计决策支持电算化 四、会计电算化的作用

基础会计知识点汇总(完整版)

基础会计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一会计的产生 含义:会计是生产(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条件:1 生产过程较为复杂,由于管理的要求才产生了对会计的需要; 2 生产力有一定的发展,剩余产品出现,才有可能产生会计。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 (一)反映(核算)职能:处理、转换经济数据,为各类报表使用人提供信息 特点: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从价值量角度反映。 2、反映已经发生的事实。 3、有综合性、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 内容: 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财产收发、增减和使用;债券债务的发生和结算;资本、基金的增减和经费的收支;收入、费用、成本的计算;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其他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事项。 (二)会计监督(控制)职能 特点: 1、伴随会计核算进行,具有完整性、连续性。 2、利用价值指标,以财务活动为主,具有综合性。 3、具有强制性和严肃性。 内容: 1、会计资料真实可靠; 2、经济业务合法性; 3、财产安全和完整; 4、财经法纪执行。 三会计的任务:反映财务情况、监督经济活动、提供会计信息。 四会计的目标:为用户提供决策和有用的财务信息 五会计定义: 以为用户提供决策有用的财务信息为目标,以核算和监督企业和各单位经济过程为内容的一种管理活动,也是管理经济,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工具。 六会计的特点 1 会计既是一种管理经济的活动,又是经济管理的工具 2 以企业、事业等单位为服务对象

3 以货币为主要的计量尺度 七会计学学科分类 财务会计:(对外报送会计)管理会计:(对内报送会计) 八会计方法-------实现会计职能的手段。 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会计检查方法 上述三种方法以会计核算方法为基础,互相联系,形成了会计方法体系。 九会计核算方法 内容: 1、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 2、复式记账 3、填制和审核凭证 4、登记账簿 5、成本计算 6、财产清查 7、编制会计报表 会计核算与其它核算的关系 业务核算:业务活动中各种手续及其产生记录 统计核算:业务活动中数据搜集、整理与分析 会计核算:以货币计量业务活动信息 三者关系:PPT 第二章 一会计对象 就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客体,即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资金: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项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及货币本身。 资金循环:资金从货币形态开始,经过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最后回到货币资金的运动过程。 资金周转:周而复始的资金循环 该过程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考察:PPT 1、资金进入企业:通过筹资活动(发行股票或债券、借款)取得资金。 2、资金的循环周转:表现为供应、生产、销售过程. 3、资金退出企业:经营过程或资金循环周转完成时, 交纳所得税、分派盈利、偿还借款等形式而退出企业。 二会计要素 概念:指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所作的基本分类,分为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和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 内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基础会计学》练习题及答案(2)

自学指导书编写格式 课程名称:数据结构 编写者: 自学时间安排: 适用范围:函授(专升本)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学会分析研究计算机加工的数据结构的特性,以便为应用涉及的数据选择适当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相应的算法,并初步掌握算法的时间分析和空间分析技术。 ?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也是复杂程序设计的训练过程,要求学生编写的程序结构清楚和正确易读,符合软件工程的规范。为今后的程序设计作一些铺垫。 二、学习方法 《数据结构》这门课程对于学好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其他后续课程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但是由于课程内容繁多,许多内容有着相当的难度。所以学好它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所以一个好的学习方法就显得尤其重要。判断一个学习方法好坏的标准关键看这种学习方法是否适合于自己。所以大家在学习这么课程的过程中,应该不断吸收、总结、归纳,结合自己的特点,找出一种对自己来说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这样学习起来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 本课程的算法是用类C语言来描述的。类C语言是一种伪语言,其语法与C语言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似的。所以我们需要掌握C语言和类C语言是学好数据结构的先决条件,所以事先应该对C语言和类C语言有所了解。 对于课程中讲授的各种数据结构,学员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总结它们的特点(优缺点),比较它们之间的联系和不同点。 这门课程,学员们要利用尽可能的机会上机编写程序,实践教材中提到的算法,提高自己设计数据结构和算法的思路,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中总结经验,加深对理知识的理解。循序渐进的提高程序设计的水平 三、学习进度表

四、各章节的内容、重点、难点和作业题、思考题(分章节列出) 第1章绪论 (1) 了解数据类型、抽象数据类型、数据结构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了解问题、算法、程序、算法的代价等概念 第3章算法分析 (1) 了解渐近算法分析、算法代价的增长率等概念 (2) 了解算法的最佳情况、最差情况和平均情况 (3*) 掌握上限、下限的概念以及大O、大Ω和大Θ表示法 (4**) 掌握渐进分析的化简法则 (5) 掌握简单程序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 (6) 了解问题的代价与算法的代价的区别 (7) 了解多参数问题、空间代价、空间/时间权衡原则和实际操作中的一些因素 第4章线性表、栈和队列 (1*) 了解线性表的基本概念和抽象数据类型 (2**) 掌握顺序表的实现方法 (3**) 掌握带表头结点的单链表的实现方法 (4*) 了解线性表的两种实现方法的优点和缺点 (5) 掌握带表头结点的双链表的实现方法 (7) 了解单循环链表和双循环链表的结构 (8*) 了解栈的基本概念 (9) 掌握顺序栈的实现方法 (10) 掌握链式栈的实现方法 (11) 了解顺序栈与链式栈的比较 (12*) 了解队列的基本概念 (13) 掌握顺序队列的实现方法 (14) 掌握链式队列的实现方法 (15) 了解顺序队列与链式队列的比较 第5章二叉树 (1) 了解二叉树的定义与术语 (2) 掌握满二叉树与完全二叉树的定义 (3*) 掌握满二叉树定理及其推论 (4) 了解二叉树结点的抽象数据类型 (5*) 掌握前序、中序和后序周游二叉树的方法 (6*) 掌握用指针实现二叉树的方法 (7) 了解二叉树实现的结构性开销的计算 (8*) 掌握用数组实现完全二叉树的方法 (9**) 掌握二叉检索树的实现方法

会计学11章习题及答案

第十一章财务报表 一、单项选择题 1.会计报表中项目的数字直接来源于()。 A.原始凭证 B.记账凭证 C.日记账 D.账簿记录 2.财务报表是指企事业单位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事业单位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以及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主要是由()组成的。 A.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B.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C.会计报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 D.会计报表和附注 3.将报表分为静态报表和动态表示按报表的()划分的。 A.服务对象 B.编报主体 C.编报时间 D.经济内容 4.资产负债表中的报表项目()。 A.都是根据账户余额直接填列 B.都是对账户发生额进行分析计算后填列 C.大多数项目可以直接根据账户余额填列,少数报表项目需要根据有关账户发生额分析计算后才能填列 D.大多数项目可以直接根据账户余额填列,少数报表项目需要根据有关账户余额分析计算后才能填列 5.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项目应根据()填列。 A.“应收账款”总分类账户期末余额 B.“应收账款”总分类账户所属明细账的期末余额 C.“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中所属各明细分类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合计 D.“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总分类账所属各明细分类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合计 6.多步式利润表是通过多步计算来确定当期损益的,通常把利润的计算分解

为()。 A.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和每股收益 B.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应税利润和净利润 C.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D.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二、多项选择题 1.会计报表主要包括()。 A.资产负债表 B. 利润表 C.现金流量表 D.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E.报表附注 2. 财务报告的使用者有()。 A.投资者 B.债权人 C.捐赠者 D.上级主管部门和财税部门 E.其内部管理人员和广大职工群众 3.下列报表中,属于内部报表的是()。 A.单位报表 B.商品产品成本表 C.制造费用明细表 D.期间费用明细表 E.产品成本明细表 4. 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项目应根据()等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之和填列。 A.原材料 B.生产成本 C.工程物资 D.库存商品 E.在途物资 5.下列账户中,可能影响资产负债表中“应付账款”项目的有()。 A.应收账款 B.预收账款 C.应付账款 D.预付账款 E.应付票据 6.利用资产负债表资料,可以()。 A.了解企业的资产总额及其分布和结构 B.了解企业负债总额及其结构 C.了解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 D.了解企业股东权益总额及其结构 E.判断企业财务状况的发展趋势 7. 填报资产负债表期末数,可以分别采用的具体方法有()。

(完整版)初级会计学(第六版)重点归类

1、会计的基本职能 2、会计要素(资产的特征、收入包括的内容) 3、会计恒等式(或会计基本等式) 4、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5、会计记账基础—权责发生制原则与收付实现制 6、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可靠性、重要性、可比性、谨慎性) 7、会计科目与账户的联系与区别 8、账户按会计要素分类 9、复式记账法的含义 10、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借贷记账法的含义、理论基础、记账符号、记账规则) 11、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 12、会计分录的含义与基本内容 13、试算平衡公式 14、借贷记账法的应用 15、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盘存账户、调整账户) 16会计凭证按用途和填制程序分类 17会计账簿的种类 18、固定资产取得成本的计算 19、存货计价方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 20、期末账项调整 21、对账 22、财产清查的种类 23、财产清查的一般方法 24、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25、未达账项的四种情况 注:彩色字体为计算题、问答题、业务题范围。 1、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作为经济管理工作所具有的功能或能够发挥的作用。 会计的基本职能概括为两个:核算和监督。 (会计核算是会计的首要职能,也是全部会计管理工作的基础。是通过对经济活动信息转换成为会计信息,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并进行公正报告的工作。 会计核算职能的基本特点是:1.会计核算主要从价值量上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状况。2.会计核算具有完 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3.会计核算要对各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反 映。 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另一个基本职能。通过预测、决策、控制、分析、考评等具体 方法,促使经济活动按照规定的要求运行,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会计监督具有以下特点:1.会计监督主要通过价值指标进行。2.会计要对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 3.会计监督的依据有合法性及合理性。) (会计核算与监督联系)会计的核算职能与监督职能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对经济业务 活动进行正确核算的基础上,才可能提供可靠资料作为监督依据;同时,也只有搞好 会计监督,保证经济业务按规定的要求进行,并且达到预期目的,才能发挥会计核算 的作用。 2、会计要素是从会计的角度解释构成企业经济活动的必要因素,也是根据交易或事项对于可确定的财务会计对象 的分类或概括。 (资产的特征:1.资产必须是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拥有是指拥有产权(所有权);控制是指虽然没有产权,但有支配使用权。2.资产是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它的形态各异,但都能给企业带 来经济利益。3.资产是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未来的交易可能形成的资产不能加以确认。 4.它必须能以货币计量,不能确认和计量其价值的不能作为资产。

《基础会计学》思考与练习答案1

第一章概论 一、单项选择题: 1、B 2、A 3、A 4、A 5、A 6、A 7、B 8、C 9、A 10、B 11、C 12、B 13、B 14、A 15、C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ABCD 3、ABC 4、ABCD 5、ABCD 6、ABC 7、AB 8、ABCD 9、ABC 10、BCD 11、BCD 12、ABC 13、ABD 14、BC 15、ABCD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第二章账户与复式记账 一、单项选择题: 1、A 2、D 3、D 4、B 5、C 6、D 7、A 8、A 9、D 10、C 11、D 12、C 13、D 14、A 15、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AD 3、ABD 4、ABC 5、ABCD 6、AD 7、AC 8、ACD 9、BCD 10、BC 11、BCD 12、ABD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四、实务题: (一)练习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 ⑴借:库存现金 5,000 贷:银行存款 5,000 ⑵借:银行存款 100,000 贷:长期借款 100,000 ⑶借:原材料 160,000 贷:实收资本 160,000 ⑷借:固定资产 80,000

贷:银行存款 80,000 ⑸借:短期借款 10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0 ⑹借:管理费用 2,000 库存现金 500 贷:其他应收款 2,500 ⑺借:银行存款 30,000 贷:应收账款 30,000 (二)练习借贷记账法试算平衡的方法: 1、根据上述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⑴借:预付账款 15,000 贷:银行存款 15,000 ⑵借:短期借款 30,000 贷:银行存款 30,000 ⑶借:银行存款 200,000 贷:实收资本 200,000 ⑷借:其他应收款 1,000 贷:库存现金 1,000 ⑸借:应付账款 50,000 贷:银行存款 50,000 ⑹借:银行存款 9,500 贷:应收账款 9,500 ⑺借:固定资产 60,000 贷:银行存款 60,000 2、开设账户并登记期初余额,根据会计分录登记各账户: 借库存现金贷借银行存款贷期初余额 1,800 期初余额 258,000 ⑷ 1,000 ⑶ 200,000 ⑹ 9,500 ⑴ 15,000 ⑵ 30,000 ⑸ 50,000 ⑺ 60,000 本期发生额本期发生额 1,000 期未余额 800 本期发生额 209,500 本期发生额 155,000 期未余额 312,500 借应收账款贷借其他应收款贷 期初余额 40,000 期初余额 200 ⑹ 9,500 ⑷ 1,000 本期发生额本期发生额 9,500 本期发生额 1,000 本期发生额 期未余额 30,500 期未余额 1,200 借预付账款贷借固定资产贷 期初余额 10,000 期初余额 750,000

2020年专升本《基础会计学》考试大纲

2020年专升本《基础会计学》考试大纲 一、总纲 本大纲适用于:安徽省属普通高校(以及经过批准举办普通高等职业教育的成人高等院校)的应届全日制普通高职(专科)毕业生;安徽省高校毕业的具有普通高职(专科)学历的退役士兵。考试是国家承认的招收专科学生升入本科阶段学习的选拔性考试,旨在考核学生对于本课程是否达到进入本科学习水平的基本要求。考试需在统一规定的时间内,采用闭卷方式进行。 本大纲旨在规定课程学习和考试的内容和范围,是实施课程考试的重要依据,也是指导学生高效学习的纲领性文件,有助于考试标准的规范化和具体化。 本大纲的制定旨在贯彻国家和安徽省的相关要求,依据有关政策文件,根据“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原则,实现培养会计专业高级应用性人才的目标。考查内容以企业会计账务处理过程为主线,围绕会计的产生发展、职能目标、核算方法、会计对象与要素、会计信息的确认与计量、权责发生制、借贷记账法、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账户的分类、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以及财产清查和财务报告等内容展开。使学生具备过硬的会计综合运用能力的理论基础,掌握一定的会计综合运用技能方法,熟练运用会计记账规则从事会计核算和相应的管理活动。考试以基础会计学相关理论知识为基础,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应用性,通过对各章节知识要点的扎实掌握,具备相关会计基本理论和从事会计工作的业务技能。

二、学科考查内容纲要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本课程考试参考书目:《基础会计》(第六版),陈国辉、迟旭升编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9年 《基础会计》课程是会计学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在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对本课程的相关概念、基本理论、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以及相关案例的教学,培养学生对会计行业相关领域的学习与探究兴趣,解决现代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和具体的记账方法等实务操作问题,使得学生具备更为扎实和全面的学科素养。具体包括: 1.能力目标 能够从事会计最基本的核算工作; 能够掌握会计职业的就业能力和会计岗位初步职业判断能力; 能够完成从填制和审核凭证、设置和登记账簿、编制财务报告一系列会计工作流程; 能够进行财产清查工作和错账查找工作。 2.知识目标 理解会计的概念、职能、目标;掌握会计核算基本前提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具体内容,会计工作流程; 理解会计要素、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掌握会计等式和借贷记账法; 掌握企业采购业务、生产业务、销售业务等日常核算;

基础会计教案(教学设计)

【课题】会计的概述(一) 【授课教师】 阚龙彪。 【授课班级】 20XX级财会一班。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会计的概念、特点、职能;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2.能力目标:围绕会计概念这个中心,了解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加深对会计概念及其涵义的理解。 3、德育目标:围绕会计概念、职能这个中心,教育引导学生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账;不做假账。 【教学重点、难点】 参见配套教学用书《基础会计教学参考书》P1 1.教学重点:会计的概念、职能。 2.教学难点:会计的概念和两大职能。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财会专业课的第一堂课,本节课影响整个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学生对企业、对会计都比较抽象。对会计的学习比较茫然,所以本节课用了四分之一的时间进行引导,激发学生学习会计的兴趣;树立会计职业道德观。 【教学媒体】 配套多媒体课件《基础会计》第一章第一节。 【课时安排】 1课时(45分钟)。 【教学过程】 一、导入(10分钟) 给学生看一些关于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图片。 人类为了生存,就必须有满足衣、食、住、行等需要的物质资料,因而就要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这时人们有个良好的愿望:希望以尽可能少的劳动耗费、尽可能节省的劳动占用,来取得尽可能大的劳动成果,为此,就必须采用一定的方式方法对生产活动加强管理。当社会再生产活动日益复杂,人们单凭头脑记忆来管理生产活动已不能适应客观需要时,在人类社会中就首先产生了原

始计量、记录行为,继而产生了会计。 会计最初只是“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即在“生产时间之外附带地把收支、支付日等等记录下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剩余产品的大量出现,会计才逐渐地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职能。 经济越发达,会计越重要。举例……,所以我们要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账;不做假账。 二、新授课 (一)什么是会计 1.会计的产生和发展(7分钟) 学生自学,教师归纳: (1)会计的产生 会计是适应人类生产实践和经济管理的客观需要而产生的,并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而发展。 使用配套光盘——第一章第一节,学生看演示: 从开始的堆积石块、刻木记事、结绳记数到刻契记数一步步向前发展。 (2)会计的发展 会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起源于生产实践,是为管理生产活动而产生的。 会计在中国的发展 西周——出现“司会”官职 西汉——出现“计簿、薄书”的账册 宋代——官厅会计(四柱清册) 明末清初——龙门账 资本主义萌芽阶段——四脚账 清后期——借贷记账法 二十世纪——电算化会计 会计在世界的发展 远古——印度的农业记账员 1494年——意大利的复式记账法 二战后——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分化

《基础会计》完整教案

-- 基础会计教案 一、课程内容 《基础会计》是会计学科的入门课程,也是财务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初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程的基础。对于其他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讲,学习本课程是了解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途径,它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包括对会计的定义、会计核算的职能、会计核算的对象、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性原则、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等基本理论的讲解;详细阐述会计科目和账户的设置、复式记账原理、成本计算和财产清查、会计核算程序、会计工作组织等基本核算方法;全面介绍了会计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和会计报表的编制等基本技能。 二、教学方式方法 在《基础会计》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根据会计实务操作性强的特点,决定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进行相关的实验教学;如《基础会计》中的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章节,如果只在课堂上讲理论既费时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我们将各种单据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将各个单据和整个填制过程完整地展示给学生既形象又生动,然后再进行配套的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真正实现教与学的互动。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将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比例定为3:1,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使其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了巩固。 三、配套实践性教学内容 《基础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进行实验以增加感性认识。为此我校专门建立了会计模拟实验室和会计电算化实验室,组织学生进行会计模拟实验,指导学生填制会计凭证(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我们对《基础会计》这门课的教学,实现了实验场地的现场化、实验资料的标准化、实验手段的规范化。会计模拟实验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深化课堂的理论教学,强化了实际操作技能,大大缩短了理论与实际的距离,为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实际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本课程的总要求 在全面学习的基础上,准确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能够应用复式记账原理熟练处理经济业务,能根据提供的实物单据准确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

《基础会计》完整教案设计

基础会计教案 课程责任教师刘晓菲- 一、课程内容 《基础会计》是会计学科的入门课程,也是财务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初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程的基础。对于其他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讲,学习本课程是了解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途径,它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包括对会计的定义、会计核算的职能、会计核算的对象、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性原则、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等基本理论的讲解;详细阐述会计科目和账户的设置、复式记账原理、成本计算和财产清查、会计核算程序、会计工作组织等基本核算方法;全面介绍了会计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和会计报表的编制等基本技能。 二、教学方式方法 在《基础会计》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根据会计实务操作性强的特点,决定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进行相关的实验教学;如《基础会计》中的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章节,如果只在课堂上讲理论既费时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我们将各种单据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将各个单据和整个填制过程完整地展示给学生既形象又生动,然后再进行配套的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真正实现教与学的互动。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将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比例定为3:1,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使其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了巩固。 三、配套实践性教学内容 《基础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进行实验以增加感性认识。为此我校专门建立了会计模拟实验室和会计电算化实验室,组织学生进行会计模拟实验,指导学生填制会计凭证(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我们对《基础会计》这门课的教学,实现了实验场地的现场化、实验资料的标准化、实验手段的规范化。会计模拟实验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深化课堂的理论教学,强化了实际操作技能,大大缩短了理论与实际的距离,为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实际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本课程的总要求 在全面学习的基础上,准确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能够应用复式记账原理熟练处理经济业务,能根据提供的实物单据准确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 五、本课程总课时:总学时72学时,4学分,一学期开设。 第一章总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