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药物制剂技术》复习题

《药物制剂技术》复习题

《药物制剂技术》复习题
《药物制剂技术》复习题

《药物制剂技术》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最早颁布的年份是:( A )

A.1953年

B. 1949年

C. 1963年

D. 1930年

2. 吐温40(HLB值15.6)与司盘60(HLB值4.7)以56: 44的比例得一混合乳化剂,则

其HLB值为:( C )

A. 9.5

B. 10.15

C. 10.8

D. 12.8

3. 某一混悬剂50ml置刻度量筒中,起始高度为16cm,2小时后沉降面高度为12cm,3小时

后沉降面高度为9.6cm,则其沉降体积比为:( B )

A. 50%

B. 60%

C. 75%

D. 40%

4. 影响浸出效果的决定性因素为:( B )

A.温度

B. 浓度梯度

C.浸出时间

D.药材粒度

5. 关于乳剂的稳定性,错误的说法:( C )

A.分层是由于分散相与连续相存在密度差面产生的不稳定现象,常用适当增加连续相的粘

度的方法来延缓。

B.转相通常是由于外加物质使乳化剂的性质改变而引起的,也受到φ值大小的影响。

C.分层是可逆的,而絮凝和破裂是不可逆的不稳定性现象。

D.加适当的抗氧剂和防腐剂可防止乳剂的酸败。

6. 浸出方法中的单渗漉法一般包括六个步骤,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 )

A. 药材粉碎润湿装筒排气浸渍渗漉

B. 药材粉碎装筒润湿排气浸渍渗漉

C. 药材粉碎装筒润湿浸渍排气渗漉

D. 药材粉碎润湿装筒浸渍排气渗漉

7. 关于单糖浆的含糖量叙述正确的是:( A )

A. 85%(g/ml)或64.7%(g/g)

B. 95%(g/ml)或94.7%(g/g)

C. 85%(g/ml)或65.7%(g/g)

D. 95%(g/ml)或65.7%(g/g)

8.下列方法不能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是:( C )

A.加入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B. 应用潜溶剂

C. 加入助悬剂

D. 制成盐类

9.在空胶囊上涂上肠溶材料,可制成肠溶胶囊。可作为肠溶材料的是:( D ) A.HPMC B. CMC-Na C. PEG D. CAP

10.关于药品包装用玻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含锆玻璃耐碱,不耐酸 B. 含钡玻璃耐酸性能好

C. 中性玻璃适用于近中性或弱酸性注射液的包装

D. 含锆玻璃耐酸,不耐碱

11.下列灭菌方法中,不属于物理灭菌法的是:( B )

A.紫外线灭菌 B. 环氧乙烷灭菌

C. 微波灭菌

D. 辐射灭菌

12.下列药物中,可以做成胶囊剂的是:( C )

A.药物的稀乙醇溶液 B. 风化性的药物

C. 含油量高的药物

D. 像KCl等易溶性的药物

13.在片剂制备中常用作崩解剂的是:( A )

A.羧甲基淀粉钠 B. 滑石粉

C.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D. 聚乙烯吡咯烷酮

14.下列药物中,可以做成胶囊剂的是:( C )

A.药物的稀乙醇溶液 B. 风化性的药物

C. 有不良臭味的药物

D. 像KCl等易溶性的药物

15.下列关于粉碎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氧化性药物和还原性药物应单独粉碎 B. 含糖量多的药材可用串研法粉碎

C. 贵细药材应单独粉碎

D. 刺激性药物不应单独粉碎

16、下列哪项措施不利于提高浸出效率:( D )

A. 适当提高温度

B. 选择合适的溶媒

C. 搅拌

D. 将药材粉碎成细粉

17、一般讲固体口服制剂吸收快慢的顺序为:()

A. 散剂>丸剂>胶囊剂>片剂

B. 散剂>片剂>胶囊剂>丸剂

C. 散剂>胶囊剂>片剂>丸剂

D. 丸剂>散剂>胶囊剂>片剂

18、关于滴眼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 滴眼剂是直接用于眼部的外用液体制剂。

B. 正常眼可耐受的pH为5.0~9.0。

C. 增加滴眼剂的粘度会使药物扩散速度减慢,不利于药物的吸收。

D. 加适当的抗氧剂和防腐剂可防止乳剂的酸败。

19、下列哪种辅料一般不用作崩解剂:( B )

A. 微晶纤维素

B. 微粉硅胶

C.淀粉

D. 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

20、对热不稳定而剂量又小的药物,可用下列哪种方法制备片剂:( B )

A.软材过筛制粒压片法

B.空白颗粒制片法

C.粉末直接压片法

D.制成包衣片

21、影响滤过的因素不包括( A )

A.待滤过液的体积 B.滤过压力差 C.滤液粘度 D.滤渣层厚度

22、下列属于无菌制剂的剂型是:( C )

A. Tablets

B. Capsules

C. Injections

D. Granules

23、可用紫外线灭菌的是:( C )

A.注射剂 B. 油脂性基质 C. 纯净的水 D. 玻璃器具

24、100级洁净度标准中微生物的净化要求是:( A )

A.沉降菌菌落数<1/皿 B. 沉降菌菌落数<3/皿

C. 浮游菌菌落数<1/立方米

D. 浮游菌菌落数<3/立方米

25、关于注射剂的配制方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原料质量不好时宜采用稀配法。

B.如有易氧化药物需加抗氧剂时,应先加药物,后加抗氧剂。

C.活性炭在碱性溶液中对杂质的吸附能力比在酸性溶液中强

D.配制油性注射液,注射用油可先用150℃~160℃干热灭菌1~2小时,冷却后进行配制。

26、下列关于液体制剂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葡萄糖溶液分散相粒径小于1nm,是均相的热力学稳定体系

B.蛋白质水溶液分散相粒径在1~100nm,是非均相的热力学不稳定体系

C.无味氯霉素混悬剂分散相粒径大于100nm,是动力学不稳定体系

D.鱼肝油乳剂分散相液滴直径>100nm,是有界面的热力学不稳定体系

27、下列关于单独粉碎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D )

A. 贵细药材应单独粉碎

B.氧化性药物和还原性药物应单独粉碎

C.挥发性强烈的药材应单独粉碎

D.含糖量较多的粘性药材应单独粉碎

28、下列哪项不是一般眼膏剂的质量检查项目:( B )

A.粒度

B.无菌

C.微生物限度

D.金属性异物

29、中国药典对片重差异检查有详细规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

A.取20片,精密称定片重并求得平均值

B.平均片重小于0.3g的片剂,重量差异限度为±7.5%

C.平均片重大于或等于0.3g的片剂,重量差异限度为±5%

D.不得有2片超出限度的一倍

30、下列有关渗透泵型控释片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渗透泵控释片由半透膜性质的包衣和易溶于水的药物为片芯所组成

B.为了药物的释放,在半透膜壳一端用激光打出若干个释药小孔

C.服药后,水分子通过半透膜进入片芯,溶解药物后由微孔流出而为机体所吸收

D.释药速率不受pH值影响

31.下列哪种制片法不适用于对湿热敏感的药物:( D )

A. 空白颗粒制片法

B. 粉末直接压片法

C. 干法制粒压片法

D. 软材过筛制粒压片法

32.某栓剂纯基质栓平均重3.0g, 含药栓平均重2.9g,平均每个栓含药物0.4g,则其置换价为:( B )

A. 1.0

B. 0.8

C. 0.5

D. 2.5

33.基质可影响软膏剂的药物透皮吸收,吸收从快到慢排列正确的是:( A )

A. O/W型>W/O型>动物油>烃类

B. W/O型>O/W型>植物油>烃类

C. O/W型>植物油>烃类>W/O型

D. 烃类>动物油>O/W型>W/O型

34.下列哪种辅料为优良的崩解剂, 但一般不用作粘合剂:( C )

A. HPMC

B. CMC—Na

C. CMS—Na

D. PVP

35.用于偏碱性药液的抗氧剂的是:( B )

A. 亚硫酸氢钠

B.硫代硫酸钠

C.维生素C

D. 焦亚硫酸钠

36.某粉粒共重50g,粒子本身占有体积40cm3,粒子间空隙占有体积25 cm3,粒子内孔隙占有体积10 cm3,则其堆密度、真密度分别为:( B )

A. 1.0 、1.25 g/cm3

B. 0.67 、1.25 g/ cm3

C. 1.5 、1.25 g/ cm3

D. 1.25 、1.5 g/ cm3

37.下列属于液体制剂的是:( C )

A. Tablets

B. Capsules

C. Emulsions

D. Ointments

38.关于渗漉法,正确的是:( B )

A.是静态提取方法

B.适于高浓度浸出制剂的制备或有效成份含量低的药材提取

C. 提取效率不高

D. 适于粘性、新鲜及易膨胀的药材

39.进行混合操作时,应注意:( C )

A.两组分比例量悬殊时,易混合均匀 B. 两组分颗粒形状差异大时,易混合均匀

C. 先将密度小者放入研钵,再加密度大者

D. 为避免混合时产生电荷,可降低湿度

40.关于缓释制剂和控释制剂,错误的说法是:( A )

A.缓释制剂为零级释药过程,控释制剂为一级释药过程

B.控释制剂的结构一般包括药物贮库、控释部分、能源部分和传递孔道四个部分

C.生物半衰期小于2小时或大于12小时的药物,往往不宜制成缓释制剂

D.水溶性药物适于制成不溶性骨架片

41.根据Fick第一扩散公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D )

A.扩散速度与浓度差成正比

B.扩散速度与扩散温度成正比

C.降低粘度有利于扩散的进行

D. 扩散系数与扩散分子半径成正比

42.下列对于热原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

A. 有一定的耐热性、不挥发

B. 有一定的耐热性、不溶于水

C. 有挥发性但可被吸附

D. 溶于水、不能被吸附

43.某注射剂中加入硫代硫酸钠作为抗氧剂时,通入的气体应该是:( B )

A. 氧气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D. 氢气

44.以下关于输液灭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A.输液从配制到灭菌以不超过12小时为宜

B.输液灭菌时一般应先预热15-30分钟

C.输液灭菌时一定要排除空气

D.输液灭菌完毕要放出蒸汽,待压力降到零后稍停片刻再缓慢地打开门

45.不同HLB值的表面活性剂用途不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 增溶剂最适范围为15-19

B. 去污剂最适范围为13-16

C. O/W乳化剂最适范围为8-16

D. W/O乳化剂最适范围为8-16

二、多项选择题

1. 关于干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D )

A.物料中含有的非结合水易于干燥失去,结合水则不然。

B.干燥介质的相对湿度愈小愈易干燥,因此常鼓风以加快干燥。

C.一般空气的温度高可使干燥加快,但过高易破坏有效成分。

D.一般静态干燥速度慢,动态干燥速度快。

2.注射剂生产时污染热原的途径有:( A B C D )

A. 从溶剂中带入

B. 从原料中带入

C. 从输液器具带入

D. 从容器、用具和管道等带入

3. 对于尼泊金甲酯、乙酯、丙酯、丁酯四种防腐剂,正确的是:( B D )

A. 均为水溶性

B. 不宜在碱性溶液中应用

C. 尼泊金甲酯作用最强

D. 尼泊金丁酯溶解度最小

4.防止或延缓混悬剂沉降的方法有:( A C D )

A.减小粒子半径 B. 降低粘度 C. 增大粘度

D. 增大液体介质密度以减小粒子与液体介质的密度差

5.下列乳化剂中哪些是O/W型的:( A B C )

A. HLB值为8~16的表面活性剂

B. 阿拉伯胶

C. 氢氧化镁

D.氢氧化锌

6. 可使药物制剂稳定性下降的因素有:(A B C )

A. 温度升高

B. 光线照射

C. 制剂中含有金属离子

D. 生产贮存时避免接触空气

7. 粉粒理化性质可影响:( A B C D)

A. 制剂工艺

B. 制剂有效性

C. 制剂稳定性

D. 制剂安全性

8.淀粉在片剂生产中可用作:( A B )

A. 填充剂

B. 崩解剂

C. 干燥粘合剂

D. 润滑剂

9.下列哪些为水溶性的软膏基质:( B D )

A. 凡士林

B. PEG类

C. 液状石蜡

D. 甘油明胶

10.关于滴眼剂药物吸收的影响因素,正确的说法是:( A B C D )

A.从结膜吸收的药物,易从外周血管中消除。

B.水、脂两相都能溶解的药物易透过角膜,完全解离或完全不解离的药物不易透过。

C.滴眼剂的刺激性强,也可增加药物从外周血管中的消除。

D.适当增加粘度,可延长药物与角膜的接触时间,也可降低其刺激性。

11、有关水飞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C )

A.属于混合粉碎法的一种

B.用以粉碎矿物类药物

C.粉碎用力较加液研磨小

D.水飞法粉碎结果为取用漂浮的细粉

12、有关软膏中药物经皮吸收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B C D )

A.水溶性药物的穿透力大于脂溶性药物

B.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是影响吸收的内在因素

C.药物的分子量越小,越易吸收

D.皮肤破损可增加药物的吸收

13、葡萄糖注射液出现澄明度不合格时,可采取下列哪些措施:(A B C D)

A.浓配,先配成50%-60%的浓溶液

B.加0.1%针用活性炭

C.加适量盐酸

D.配制后加热煮沸15分钟,趁热过滤脱碳

14、下列基质哪些属于类脂类:( B D )

A.凡士林

B.羊毛脂

C.石蜡

D.蜂蜡

15、关于滴丸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D )

A.滴丸疗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

B. 滴丸可使液体药物固体化

C.滴丸水溶性基质可选用不同浓度的乙醇为冷凝液

D.滴丸基质熔点较低,在一定的温度(60-100℃)下能熔化成液体,而遇骤冷又能凝固成

固体

16、关于混悬剂的稳定性,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C D )

A.通常可用降低溶解度或防止溶液中主药起化学反应的方法来增加混悬剂的稳定性。

B.混悬剂是动力学不稳定体系,而不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

C.混悬剂中的微粒与液体介质之间的密度差越大,越易发生沉降。

D.混悬剂中的粒子半径相差很大时,会加速沉降。因此在制备混悬剂时,不仅要考虑微粒

的粒度,还要考虑其大小的一致性。

17、对片剂崩解度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B D )

A.药典对普通口服片剂、包衣片剂以及肠溶衣片规定了不同的崩解时限

B.药物的溶出是片剂崩解的首要条件

C.辅料中粘合剂的粘合力越大,片剂的崩解时间越长

D.片剂经过长时间储存后,崩解时间往往减少

18、对片剂崩解度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B D )

A.药典对普通口服片剂、包衣片剂以及肠溶衣片规定了不同的崩解时限

B.药物的溶出是片剂崩解的首要条件

C.辅料中粘合剂的粘合力越大,片剂的崩解时间越长

D.片剂经过长时间储存后,崩解时间往往减少9、

19、下列关于胶囊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B C )

A.可以掩盖药物不适的苦味及臭味

B.生物利用度比丸剂、片剂高

C.可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D.药物不能定时、定位释放

20、下列药品既能做抑菌剂又能做止痛剂的是:( A D )

A.苯甲醇

B.苯乙醇

C.乙醇

D.三氯叔丁醇

21. 微晶纤维素可用作:(A B C D )

A. 填充剂

B.干燥粘合剂

C. 崩解剂

D. 助流剂

22. 可用作片剂肠溶衣材料的是:( A B D )

A. 虫胶

B.CAP

C.甲醛

D.丙烯酸树脂

23. 关于注射液的过滤,正确的说法是:( A C )

A.6号垂熔玻璃滤器,可用于无菌过滤。

B.砂滤棒滤速快,适用于大生产的精滤。

C.微孔滤膜没有过滤介质的迁移,不影响药液的pH。

D.注射剂生产中常用0.65~0.8μm孔径的滤膜,可达到除菌的要求,滤过后无需灭菌。

24. CP2005制剂通则中规定栓剂要检查的项目是:( A D )

A. 重量差异

B. 溶出度

C. 崩解时限

D. 熔变时限

25. O/W型乳剂可用以下方法鉴别:(A C )

A. 可用水稀释

B. 涂在皮肤上有油腻感

C. 可导电

D.苏丹红连续相均匀染色

26. 冷冻干燥法的优点是:(A B C D )

A.可避免药物因高热而分解变质

B. 制品含水量低、利于长期保存

C.产品持地疏松、加水后可迅速溶解

D.产品中的异物混入较少

27. 对于羟苯甲酯、乙酯、丙酯、丁酯四种防腐剂,正确的是:( B C D )

A. 均易溶于水

B. 不宜在碱性溶液中应用

C. 羟苯丁酯作用最强

D. 羟苯丁酯溶解度最小

28.关于滴眼剂,正确的说法是:( B D )

A. 与注射剂一样,要求绝对无菌

B. 一般滴眼剂为多剂量包装

C. 滴眼剂一般不得添加抑菌剂

D.为减轻刺激性和延长作用时间,可适当增加粘度29.关于输液生产, 正确的说法是:(A B D )

A.稀配法适于质量较好的原料

B.橡胶塞的成分很复杂,应用酸、碱处理后洗净。

C.活性炭用量一般为溶液的1~2%

D.隔离膜应在注射用水的动态漂洗下使用。

30.对于栓剂基质,正确的叙述是:( B C D )

A.可可豆脂是半合成脂肪酸酯,油脂性基质

B.水溶性药物在油脂性基质的栓剂中释放快

C. 水:明胶:甘油(10:20:70)常用为阴道栓基质

D.吐温-61,PEG类及聚氧乙烯40单硬脂酸酯均可作为水溶性栓剂基质使用

三、正误判断题

1. DMSO、氮酮及某些表面活性剂可用作软膏剂的穿透促进剂。( R )

2. 用极性溶剂浸出时,药材一般应先干燥;用非极性溶剂浸出时,一般应先脱脂。( W )

3. 表面活性剂毒性从大到小的顺序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阳离子

型表面活性剂。( W )

4. 在进行药液蒸发操作时,搅拌可防止液体表面结膜、防止局部过热和液体沸点的升高。

( R )

5. 有些药物如溴化物、碘化物等不宜制成片剂或胶囊服用,可将其制成液体制剂。( R )

6. 固体粉末也可用为乳化剂,如氢氧化镁、氢氧化铝可用作O/W型乳剂的乳化剂。( R )

7.《中国药典》规定胶囊剂平均装量在0.3g以下者装量差异限度为7.5%。( W )

8.栓剂替代口服剂型治疗疾病可克服口服时可能产生的胃肠道刺激,也可避免

口服剂型可能有的肝脏首过效应。( R )

9.作为抗氧剂,维生素C常用于偏酸性的水溶液中,而亚硫酸氢钠及亚硫酸钠常用于偏碱性

的水溶液中。( W )

10.流通蒸汽灭菌法可杀死繁殖期的细菌,但不能保证杀灭所有的芽胞;如加入适当的抑菌

制,则也可杀死芽胞。( R )

11.《中国药典》规定的细粉是指全部通过五号筛,并含能通过六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

其细度相当于120目。(W )

12.铝塑包装机按其成泡原理可分为吹泡型和吸泡型两种。(R )

13.软胶囊剂又称胶丸,一般生产上可用滴制法和压制法制备,其中滴制法制备的是无缝胶

囊,而压制法制备的是有缝胶囊。(R )

14.缓释制剂中的骨架片有溶蚀性骨架片、亲水凝胶骨架片和不溶性骨架片,其主要原理均

为减少溶出速度。( W )

15.微晶纤维素是一种优良的片剂辅料,它可以作为填充剂、崩解剂和助流剂,但不能作为

粘合剂使用。(W )

16.分散相乳滴合并且与连续相分离成不相混容的两层液体称为转相。( W )

17.所谓药典是由国家组织编纂、由政府颁布实施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药品标准,我国唐朝的《新修本草》堪称世界上第一部药典。(R )

18.普朗尼克和吐温-80都是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R )

19.比重较大、难溶于水而又要求特别细的药物粉碎可用水飞法。( R )

20.一般颗粒愈小流动性愈差,因此压片时加在颗粒中的助流剂应有一定的粒度,一般不能

通过二号筛。( W )

21.单冲压片机通过调节上冲下降的距离调节压片压力,这一点旋转式压片机也是一样的。( W )

22.为使栓剂中的药物尽量吸收完全,应注意栓剂塞入肛管的深度,一般应4cm以上。( W )

23.油脂类基质或注射用油溶剂比较稳定,又与水不相溶,可选用热压灭菌法灭菌。( W )

24.低熔点药物或对热敏感的药物宜用干法粉碎。( W )

25. 药物的可压性不好、在湿热条件下不稳定者可用干法制粒压片。( R )

26.注射剂生产的稀配法要求原料质量较好,环境洁净度要求也高。( R )

27.凡规定检查溶出度或释放度的,可不进行崩解时限的检查。( R )

28. 石灰搽剂为乳剂,而炉甘石洗剂为溶液剂。( W )

29.分子量小、药理作用强的小剂量药物适于制备TTS。( R )

30.用无毒PVC、聚乙烯等为骨架材料的片剂称为溶蚀性骨架片。( W )

31.热压灭菌饱和水蒸汽的压力与温度相对应,1.0Kg/cm3压力时的温度为121.5℃。( R )

32.在溶液型、胶体型、乳浊液和混悬液等液体制剂中,乳浊液吸收最快。( W )

33.难溶性药物制成的片剂往往要作溶出度检查,小剂量药物制成的片剂往往要作含量均匀

度检查。( R )

34.一般说来,适当升高温度、减少药材粒径及增加粘度均有利于药材的浸出。( W )

35.一般休止角<30°的粉粒流动性较好。( R )

36.油脂性软膏基质可用流通蒸汽法灭菌。( W )

37.注射剂根据不同情况可制成灭菌溶液、乳浊液、混悬液或无菌粉末,并均应达到无菌检

查要求。( R )

38.等渗是个物理化学概念,等张是个生物学概念;等渗溶液不一定等张,等张溶液也不一

定等渗。( R )

39.《中国药典》规定了九种筛号的药筛,一号筛的筛孔内径最小,相当于工业筛目的200

目。( W )

40.规定检查含量均匀度的胶囊剂,一般不再做装量差异检查。(R )

41.注射剂生产的配制有稀配法和浓配法两种,其中浓配法要求原料质量较好,环境洁净度

要求也高。( W )

42.流通蒸汽灭菌法可杀死繁殖期的细菌,但不能保证杀灭所有的芽胞;如加适当的抑菌制,

则也可杀死芽胞。( R )

43.基质对栓剂药物吸收也有影响,为促进吸收,一般脂溶性药物选用水溶性基质,水溶性

药物选用油脂性基质。( R )

44.分子量小、药理作用强的小剂量药物适于制备TTS。( R )

45.控释片制备时片芯含有的氯化钠,其作用是延缓主药的释放。( W )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 试述乳剂型基质软膏的制备方法。

答:(1)取油相各组分置于容器内,加热熔化,混合均匀,继续加热至70-80℃保温;(2)另取水相各组分置于另一容器内,加热至70-80℃。

(3)再把水相慢慢倒入油相中,随即向一个方向搅拌,至乳化凝结,即得乳剂型基质。(4)最后加入药物搅拌混匀至冷凝。

2. 混悬剂的稳定化措施有哪些?

答:(1)药物细粉化,并注意大小尽量一致,以延缓沉降;

(2)加入润湿剂,多为表面活性剂;

(3)加入助悬剂,增加粘度,降低沉降速度;

(4)加入絮凝剂,以产生絮凝,防止结饼。

(5)贮存时避免高温,存于阴凉处。

3.注射液配制后需要过滤,为提高滤过效率可采取哪些措施?

答:V=P∏r4t/8ηl,为了提高过滤速度,可以:

(1)加压或减压滤过以提高压力差;

(2)升高药液温度,可降低粘度;

(3)先进行预滤,以减少滤饼的厚度;

(4)设法使颗粒变粗以减少滤饼的比阻力等办法来达到加速过滤的目的。

4.试述片剂压片时发生粘冲的原因及其解决办法。

答:粘冲是片剂表面不光洁或有凹陷,或片剂边缘粗糙。主要原因及解决办法有:

(1)颗粒不够干燥,应进一步干燥;

(2)药物易吸湿,应注意相对湿度;

(3)润滑剂不够,可增加润滑剂的用量;

(4)冲模表面不光滑,应予处理或更换。

5.试述注射液滤过的器具分类及其适用范围。

答:(1)垂熔玻璃滤器常用于膜滤器前的预滤。无菌过滤可以采用 6号。

(2)砂滤棒适于预滤。

(3)板框压滤器适于大生产时预滤。

(4)微孔滤膜用于精滤。用0.22μm (或0.45μm)滤膜也可除菌过滤。

6.试述片重崩解时限不符要求的原因及其解决办法。

答:(1)崩解剂用量不足,增加其用量;

(2)粘合剂粘性太强或用量过多,减少其用量;

(3)疏水性润滑剂用量太多,减少其用量或换用其他的;

(4)压片压力过大,片剂硬度大,调整压力。

7.试述冷冻干燥制品含水量偏高的原因及其解决办法。

答:(1)液层过厚,通过改变瓶子的形状或减少装液量解决;

(2)热量供给不足,适当升高温度;

(3)真空度不够,应增加真空度。

8.药剂学的任务有哪几个方面?

答:(1)研究药剂学的基本理论与生产技术。

(2)开发新剂型和新制剂。

(3)研究开发中药新剂型。

(4)开发药剂的新辅料及国产代用品。

(5)改进生产器械与设备。

9. 区分乳剂类型有哪些方法?

答:(1)稀释法,O/W型可用水稀释,W/O型可用油稀释。

(2)导电性测定,O/W型可导电,W/O型几乎不导电。

(3)染色法,O/W型水溶性染料染色均匀,W/O型油溶性染料染色均匀。

(4)颜色, O/W型常为乳白色,W/O型接近油的颜色。

(5)皮肤感觉,O/W型开始无油腻感,W/O型有油腻感。

10. 解决中药注射剂澄明度问题的方法有哪些?

答:中药注射剂,往往在灭菌后或贮藏过程中产生浑浊或沉淀,其主要原因及解决办法是:(1)除尽杂质明胶沉淀法或醇溶液调pH法除去鞣质。

(2)调节药液适宜的pH 碱性成份调至偏酸,酸性成份调至偏碱,增大溶解度。

(3)热处理冷藏法温度改变使杂质沉淀。

(4) 合理使用增溶剂增大有效成分溶解度。

11. 影响药材浸出的因素有哪些?

答:(1)浸出溶剂、辅助剂。

(2)药材粒度。要适当粉碎成粗粒,或切成小段、薄片。

(3)温度。温度适当升高时扩散速度增加,溶解度增大,对加速浸出有利。

(4)浓度梯度。浓度梯度越大浸出速度越快,搅拌,强制浸出液循环等有助于扩大浓度梯度。

(5)压力对于组织坚实的药材有一定促进作用。

12. 试述片重差异不符要求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答:(1)颗粒粗细太悬殊,流速不一;将颗粒重制。

(2)颗粒流动性不好,加助流剂改善。

(3)下冲升降不灵活,或多冲模时精度不够。应更换或修理。

(4)加料斗内颗粒时多时少造成波动,应保持在三分之一以上。

13. 除去热原的方法有哪些?

答:答:(1)、高温法。玻璃器具洗涤干燥后,于250℃加热30分钟以上,可以破坏热原。

(2)、酸碱法。玻璃器具可用重铬酸钾硫酸清洁液或稀氢氧化钠处理以破坏热原。(3)、吸附法。活性炭对热原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同时兼有助滤和脱色作用,常用量为 0.1-0.5%。(4)离子交换法(5)凝胶过滤法。二乙氨基乙基葡萄糖凝胶(分子筛)制备无热原去离子水。(6)、反渗透法。可通过三醋酸纤维膜或聚酰胺膜除去热原。(7)、超滤法。用超滤薄膜过滤可除去热原。

五、问答题

1. 今有一片剂处方如下:

R:乙酰水杨酸 268g 对乙酰氨基酚 136g

咖啡因 33.4g 淀粉 266g

滑石粉 15g 淀粉浆(17%) q.s 轻质液状石蜡0.25g

问:(1)淀粉和淀粉浆有何作用?润滑剂是什么?为何不用硬脂酸镁?

(2)试简述制法并说明理由。

答:(1)处方中淀粉主要用作崩解剂,淀粉浆为粘合剂。润滑剂是吸附有液状石蜡的滑石粉。

硬脂酸镁可促进乙酰水杨酸分解,因此不用。

(2)制法:将对乙酰氨基酚、咖啡因与约1/3淀粉混匀,制成均匀软材,过14目筛整粒,于70℃干燥,干粒过12目筛整粒。再将此颗粒与乙酰水杨酸混合,加剩余的

淀粉(预先在100-105℃干燥)与吸附有液状石蜡的滑石粉混匀,再过12目筛,

压片。

2. 今有一注射剂处方如下:

R:维生素C 104g 依地酸二钠 0.05g 碳酸氢钠 49g 亚硫酸氢钠 2g 注射用水加至 1000ml

制法:在配制容器中,加配制量80%的注射用水, 通二氧化碳饱和, 加维生素C溶解后,分次缓缓加入碳酸氢钠,搅拌使完全溶解,加入预先配制好的依地酸二钠溶液和亚硫酸氢钠溶液,搅拌均匀,调节药液pH5.8~6.2,添加以二氧化碳饱和的注射用水至足量,用垂熔玻璃漏斗与膜滤器滤过,溶液中通二氧化碳,并在二氧化碳或氮气流下灌封,最后用100℃流通蒸汽15分钟灭菌。

问:(1)试分析处方中各成分的作用?(2)注射用水及灌封时为何要通二氧化碳或氮气?

(3)本品为何不选择热压灭菌法?

答:(1)维生素C:主药依地酸二钠:金属螯合剂,碳酸氢钠:PH值调节剂,亚硫酸氢钠:抗氧化剂,注射用水:溶剂

(2)维生素C易被氧气氧化,通二氧化碳或氮气是为了赶走氧气

(3)因为择热压灭菌温度较流通真气高,使维生素C不稳定

3.今有一乳剂型基质的软膏剂,处方如下:

R:硝酸甘油 20g 硬脂酸 170g 白凡士林 130g 单甘酯 35g 月桂醇硫酸钠 15g 甘油 100g

羟苯乙酯 1.5g 蒸馏水加至 1000g

问:(1)此软膏剂乳剂型基质的乳化剂是什么,是O/W型的还是W/O型的?

(2)此软膏剂应如何制备?请简述之。(3)本品与口服剂型比较有何特点?

答:(1)乳化剂为月桂醇硫酸钠,乳剂型基质为O/W型。

(2)取硬脂酸、单甘酯、白凡士林加热熔化,混匀,经细布过滤,保温80℃左右;另将甘油、羟苯乙酯及月桂醇硫酸钠溶于热水中,并于80℃左右缓缓加至油相中,不断

搅拌制成乳剂基质。再将硝酸甘油加至乳剂基质中混匀即得。

4.今有一片剂处方如下:

R:磺胺嘧啶 400g 甲氧苄氨嘧啶 50g

淀粉 25g 淀粉浆(8~10%) Q.S

硬脂酸镁 Q.S 制成 1000片

问:(1)处方中各成分的作用是什么?(2)试述该片剂如何制备。

答:(1)磺胺嘧啶为抗菌药,甲氧苄氨嘧啶为抗菌增效剂,共为主药;淀粉为崩解剂;淀粉浆为粘合剂;硬脂酸镁为润滑剂。

(2)取磺胺嘧啶、甲氧苄氨嘧啶与淀粉混匀。用淀粉浆适量作粘合剂制软材。过12~14目筛制粒,湿粒在70~80℃干燥,整粒。最后加入硬脂酸镁,混匀后压片。

5. 今有一乳剂型基质的软膏剂,处方如下:

R:醋酸曲氨缩松 0.25g 二甲基亚砜 15g 尿素 100g

硬脂酸 120g 白凡士林 50g 单甘酯 35g

液状石蜡 100g 甘油 50g 三乙醇胺 4g

尼泊金乙酯 1.5g 水加至 1000g

问:(1)处方中的尿素、液状石蜡及尼泊金乙酯分别有何作用?

(2)此软膏剂乳剂型基质的乳化剂是什么,是O/W型的还是W/O型的?

(3)简述此软膏剂的制备工艺。

答:(1)尿素为药物穿透促进剂,液状石蜡调节基质稠度,尼泊金乙酯为防腐剂。

(2)乳剂型基质为O/W型,乳化剂为三乙醇胺与硬脂酸反应生成的有机胺皂。

(3)取硬脂酸、单甘酯、白凡士林及液状石蜡加热熔化,混匀,经细布过滤,保温80℃左右;另将尿素、甘油、尼泊金乙酯及三乙醇胺溶于热水中,并于80℃左右缓缓加至油相中,不断搅拌制成乳剂基质。再将主药溶于二甲基亚砜后,加至乳剂基质中混匀即得。

6. 今有一片剂处方如下:

R:维生素B2 5g 淀粉 26g 糊精 42g

乙醇(50%) Q.S 硬脂酸镁 0.7g 制成 1000片

问:(1)处方中各成分的作用是什么?(2)试述该片剂如何制备。

答:(1)维生素B2为主药;淀粉为崩解剂、填充剂;糊精为填充剂、粘合剂;乙醇(50%)为润湿剂;硬脂酸镁为润滑剂。

(2)取维生素B2与淀粉按等量递加法混合,过筛混合均匀,再与糊精混合均匀。加乙醇(50%)适量制软材。过16目尼龙筛制粒,湿粒在55℃以下干燥,干粒再过16

目筛整粒。最后加入硬脂酸镁,混匀后压片。

7. 今有一注射剂处方如下:

R:盐酸普鲁卡因 20.0g 氯化钠 4.0g

盐酸(0.1mol/L) Q.S. 注射用水加至1000ml

制法:取注射用水约800 ml, 加入氯化钠搅拌溶解后,再加盐酸普鲁卡因使之溶解,用盐酸(0.1mol/L)调节药液pH 4.0~4.5,加注射用水至全量,滤过,灌封,最后用流通蒸汽30分钟灭菌。

问:(1)试分析处方中各成分的作用?(2)为何用盐酸(0.1mol/L)调节药液pH 至4.0~

4.5?(3)本品为何不选择热压灭菌法?

答:(1)盐酸普鲁卡因为主药;氯化钠调节渗透压,并有稳定作用;盐酸调节pH;注射用水为溶剂。

(2)本品最稳定pH为3.5左右,因灭菌后pH略有下降,故用盐酸(0.1mol/L)调节

药液pH 至4.0~4.5。

(3)盐酸普鲁卡因水解所致含量下降,与灭菌温度有关,温度高含量下降多,故不选择热压灭菌法。

传染病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总论部分: 1、关于传染病感染过程的各种表现,下列哪项说法是正确的?D A.隐性感染极为少见 B.病原体感染必引起发病 C.每个传染病都存在潜伏性感染 D.显性感染的传染病不过是各种不同的表现之一,而不是全部 E.病原体必引起炎症过程和各种病理改变 2、关于病原携带者的论述,正确的是?D A.所有的传染病均有病原携带者 B. 病原携带者不是重要的传染源 C.发生于临床症状之前者称为健康携带者 D.病原携带者不显出临床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 E.处于潜伏性感染状者就是病原携带者 3、隐性感染增加时:E A.病原携带者增加 B. 慢性感染病人增加 C.潜伏性感染增加 D.显性感染增加 E.免疫人群扩大 4、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细则规定,属于强制管理的传染病是:B A.爱滋病 B. 鼠疫 C. 乙型肝炎 D. 疟疾 E. 麻风病 5、斑疹伤寒患者血清中可测出对变形杆菌“OX19”,的抗体,是属于:D A.间接凝集反应 B. 直接凝集反应 C. 反向凝集试验 D.交叉凝集反应 E.反向间接凝集反应 6、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细则规定,下列疾病不属于乙类传染病是:E A.病毒性肝炎 B. 登革热 C. 炭疽 D. 爱滋病 E. 血吸虫病

7、某些传染病常出现周期性流行,其主要原因是?C A.传播途径的改变 B.传染源的积累 C.易感人群的积累 D.病原体抗原性的改变 E.自然因素周期性的改变 8、传染过程中,下列哪种感染类型增多对防止传染病的流行有积极意义?B A.病原体被清除 B.隐性感染者 C. 病原携带者 D.潜伏性感染 E.显性感染 9、表现为“显性感染”占优势的疾病是:B A.流行性乙型脑炎 B.天花 C.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D.百日咳 E.脊髓灰质炎 10、隐性感染的发现主要是通过:C A.咽拭子或血清培养等获得病原体 B.生化检查 C.特异性免疫检查 D.病理检查 E.体征的发现 11、人体能对抗再感染的主要原因是:B A.非特异性免疫能力 B.特异性免疫能力 C.预防用药 D.增强体质 E.注射疫苗 12、有关IgG,下列哪项是错误的?D A.是人体最重要的抗体 B.是人血清中含量最高的 C.是唯一能穿过胎盘的抗体 D.是凝集试验中的主要反应抗体 E.是胎盘球蛋白、丙种球蛋白中的主要抗体 13、抗原抗体复合物属于下列哪一型超敏反应?C A.Ⅰ型 B.Ⅱ型 C.Ⅲ型 D.Ⅳ型 E.Ⅴ型 14、感染性疾病和传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是:B A.是否有病原体 B.是否有传染性 C.是否有感染后免疫 D.是否有发热 E.是否有毒血症症状 15、人体被病原体侵袭后不出现临床症状,但可产生特异性免疫,称:C A.病原体被消灭 B.潜伏性感染 C.隐性感染 D.显性感染 E.带菌者

传染病学试题及答案(二)

《传染病学》考试题及答案 一、A1 型选择题(最佳选择题):题干为一短句,每题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共50题,每题1分) 1.艾滋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是:B A. 口腔念珠菌病 B.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C. 外阴部疱疹病毒感染 D. 疱疹性直肠炎 E. 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 2.下列哪项是脑膜炎球菌的正确特性D A.属奈瑟菌属,革兰染色阳性 B. 能产生毒力较强的 外毒素 C. 在脑脊液及瘀点涂片中,该菌多在中性粒细胞外,少数在细胞内 D. 抵抗力弱,在体外能产生自溶酶而易于自溶 E. 在含胆汁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3.我国预防血吸虫病的重点措施是:C A. 灭螺 B. 普治 C. 灭螺和普治 D. 粪便和水源管理 E. 保护易感人群 4.自疟疾非流行区到海南旅游,预防措施可采取:A A. 乙胺嘧啶25mg,每周1次 B. 氯喹0.3g,每周1次 C. 哌喹0.6g,2~4周1次 D. 甲氟喹0.25g,每周1次 E. 周效磺胺0.5g,每周1次 5.痢疾杆菌致病作用的决定因素是A A. 内毒素 B. 肠毒素 C. 神经毒素 D. 细胞毒素 E. 侵袭作用 6.非特异性的全身反应症状始见于传染病的B A. 潜伏期 B. 前驱期 C. 症状明显期 D. 恢复期 E. 以上都不是 7.菌痢的病原体属于:A A. 志贺菌属 B. 沙门菌属 C. 类志贺毗邻单胞菌属 D. 弧菌属 E. 弯曲菌属 8.下列哪项不为传染源C A. 显性感染 B. 隐性感染 C. 潜伏性感染 D. 病原携带状态 E. 受感染的动物 9.阿米巴病组织损伤主要是由什么引起的:D A. 溶组织内阿米巴的机械性损伤 B. 溶组织内阿米巴释放的毒素 C. 迟发型

水产微生物学复习资料

水产微生物学复习辅导资料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微生物:指个体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看不见,必须借助光镜或电镜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2.微生物学:研究微生物形态结构、生理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分类进化和生命活动基本规律以及微生物与人类、动植物和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并将其应用于农牧渔业、工业、环境保护、医药卫生、生物工程等领域的科学。 3.水产微生物学:是微生物学应用于水产养殖业后而形成的微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是在研微生物学的—般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研究微生物与水产环境、水生动物疾病、水产品的关系,旨在改善养殖环境、防治水产动物疾病和防止水产品腐败变质。 二、杂题 1.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有:细菌、放线菌、霉形菌、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蓝细菌。 2.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有:真菌(酵母菌、霉菌)、原生动物等。 3.按结构差异,微生物的类型分为三类:非细胞型微生物、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核细胞型微生物。非细胞型微生物主要是病毒。 4.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检测技术有:检样处理、细胞与动物接种、MLD和LD50测定、致病因子分析等。 5.用于微生物的免疫学技术主要是:抗原和抗体的制备、凝集、沉淀和抗体标记技术等。 6.研究病毒大小和形态的方法有:电子显微镜法、超滤膜过滤法、超速离心法和电离辐射与X线衍射法。 三、问(简)答题 1.微生物有那些特性? 答: ①个体微小,结构简单。 ②种类繁多,分类广泛。 ○3群居混杂,相生相克。 ④生长繁殖快,适应能力强。 ⑤生物遗传性状典型,实验技术体系完善。 2.微生物有哪些作用? 答:(1)有益方面:①推动自然界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②净化环境,维持生态平衡。 ③维护人和动物健康。④制造加工食品和生物工程。⑤用于生物科学研究和生物工 程。 (2)有害方面:某些微生物能引起人和动植物疾病,毁坏工农业产品,农副产品和生活用品 第二章细菌 一、名词解释 1.细菌:是指个体微小、形态与结构简单、具有细胞壁、原始核质,无核仁和核膜,除核糖 体外无其他细胞器的原核生物。 2.菌落:一般经过18-24小时的培养后,单个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或内部生长分裂繁殖成一

传染病学试题库

试题库 总论: 1、预防肠道传染病“三管一灭”,下列何者错误: A 灭苍蝇 B 管理粪便 C 管理水源 D 管理饮食 E 预防接种 2、接触病毒性肝炎患者后,常用于浸泡的消毒液为: A 3%来苏尔 B 70%酒精 C 0.3%过氧乙酸 D 0.1%新洁尔灭 E 高锰酸钾溶液 3、下列何者不属于需立即报告的传染病: A 鼠疫 B 霍乱 C 艾滋病 D 肺炭疽 E 伤寒 4、隐性感染的主要意义: A 轻型病人增加 B 显性感染减少 C 带菌状态减少 D 潜在性感染增加 E 免疫人群扩大 5、传染过程中,一般哪种情况较多: A 病原体被清除 B 隐性感染 C 显性感染 D 潜在性感染 E 病原携带者 6、感染后的结局以下何种最常见: A 病原体被清除 B 隐性感染 C 显性感染 D 潜在性感染 E 病原携带者 7、预防肠道传染病“三管一灭”,下列何者错误: A 管理病人 B 管理粪便 C 管理水源 D 管理饮食 E 消灭苍蝇 8、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A 病原体 B 传染性 C 地方性、季节性 D 免疫性 E 易感性 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A 有病原体 B 有传染性 C 有地方性、季节性 D 有免疫性 E 有易感性 2、预防消化道传染病的主导措施是: A 治疗病人 B 检出带菌者 C 隔离接触者 D 切断传播途径 E 预防接种 10、我国规定管理的传染病是: A 二大类二十五种 B 二大类十八种 C 三大类二十五种 D 三大类二十四种 E 三大类三十五种 11、提示近期感染的免疫球蛋白: A IgA B IgM C IgG D Ig E E IgD 1、预防传染病,保护易感者的关键措施是: A 个人防护 B 预防接种 C 药物预防 D 改善营养 E 增强体质 12、病原体侵入人体,临床上不显示任何症状、体征,但可产生特异性免疫 被称为: A 病原体被清除 B 隐性感染C病原携带者 D 显性感染 E 潜在性感染 12、构成传染病流行过程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A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B 病原体数量、毒力、侵入途径 C 病原体、人体、和它们所处环境 D 传染源、易感人群和外周环境 E 自然因素、社会因素、人体因素 13、下列属于强制管理的传染病是: A 伤寒 B 菌痢C霍乱 D 病毒性肝炎 E 艾滋病 A.无传染性 B.具有免疫力 C.病毒无复制 D.注射过乙肝疫苗 E.传染性强 63. 有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HBsAg(+),HBeIgG(+),抗-HBcIgM(+)说明此病人: A.无传染性 B.具有免疫力 C.病毒无复制 D.注射过乙肝疫苗 E.传染性强 64. 有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HBsAg(+) 抗-HBcIgG(+) HBVDNA(-)说明此病人 A.无传染性 B.具有免疫力 C.病毒无复制 D.注射过乙肝疫苗 E.传染性强

病理学考试传染病习题及答案

传染病习题及答案 一、 A 型选择题 1. 结核病灶中巨噬细胞转变为类上皮细胞是由于 A. 吞噬的结核杆菌数量过多 B. 吞噬的结核杆菌释放毒素 C. 吞噬的结核杆菌不能被杀死 D. 吞噬的结核杆菌毒力较强 E. 吞噬的结核杆菌破坏、释放出磷脂 2. 对结核病最有诊断价值的基本病理变化是 A. 含大量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渗出液 B. 灰白色、半透明状的粟粒大小结节 C. 找到 Langhans 巨细胞 D. 干酪样坏死 E. 类上皮细胞 3. 关于原发性肺结核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指初次感染结核菌而在肺内发生的病变 B. 原发综合征形成 C. 原发灶及淋巴结不发生干酪样坏死 D. 可发生血行播散到各器官 E. 结核菌常经淋巴道引流到肺门淋巴结 4. 结核结节主要由什么细胞构成? A .浆细胞 B .淋巴细胞 C. 成纤维细胞 D. 类上皮细胞和 Langhans 巨细胞 E. 巨噬细胞 5. 原发性肺结核的肺内原发病灶常位于 A. 肺尖 B. 肺上叶下部或肺下叶上部靠近胸膜处 C. 肺门 D. 肺膈面 E. 脏胸膜面 6. 下列哪种疾病最易引起肠管狭窄? A. 肠阿米巴病 B. 肠伤寒 C. 肠结核 D. 细菌性痢疾 E. 菌群失调性假膜性肠炎 7. 以下哪一项不是结核转向愈合时的改变? A. 吸收、消散 B. 钙化 C. 纤维包裹 D. 纤维化 E. 病灶周围出现渗出、继发坏死以及溶解液化 8. 血行播散性结核病最罕见的部位是 A .肺 B. 心肌 C. 肾 D. 脊柱

9. 结核球是指 A. 直径小于 2cm 的干酪样坏死灶 B. 状似大叶性肺炎的干酪样坏死灶 C. 孤立性的境界不清楚的干酪样坏死灶 D. 无纤维包裹的干酪样坏死灶 E .直径 2 ~ 5cm ,有纤维包裹的、孤立的、境界分明的干酪样坏死灶 10. 结核病好转的最好方式是 A. 吸收消散 B. 硬结、钙化 C. 纤维包裹 D. 纤维化 E. 纤维包裹及钙化 11. 结核性肉芽肿内最基本的细胞成分是 A. 类上皮细胞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a8990083.html,nghans 巨细胞 C. 成纤维细胞 D. 淋巴细胞 E. 浆细胞 12. Langhans 巨细胞是由哪种细胞演化而来的? A. 中性粒细胞 B. 淋巴细胞 C. 类上皮细胞 D. 浆细胞 E. 成纤维细胞 13. 局灶型肺结核以何种病变为主? A. 增生性病变 B. 渗出性病变 C. 变质性病变 D. 渗出性病变和变质性病变 E. 增生性病变和渗出性病变 14. 伤寒病理变化的最主要特征是 A. 肠管发生溃疡 B. 同时脾大 C. 末梢血白细胞减少 D. 皮肤出现玫瑰疹 E. 以单核巨噬细胞增生为主 15. 细菌性痢疾的好发部位是 A. 结肠上段 B. 回肠 C. 直肠和乙状结肠 D. 空肠 E. 盲肠 16. 一病人患病已 3 周,有持续性高热,心率过缓,腹胀,腹泻。因中毒性体克死亡,尸检发现弥漫性腹膜炎,回肠孤立和集合淋巴小结肿胀,坏死和溃疡形成,并有穿孔,脾大,应考虑 A. 细菌性痢疾 B. 肠结核 C. 恶性淋巴瘤 D .伤寒 E. 所谓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 17. 伤寒时血培养最易获得阳性结果的时期是在肠病变的 A. 潜伏期 B. 槐样肿胀期 C. 坏死期 D. 溃疡期

《卫生微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卫生微生物(一) 一、名词解释 1.指示微生物:就是在常规卫生监测中,用以指示样品卫生状况及安全性的(非致病)微生物(或细菌)。 2.消毒:就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3.生物战剂:在战争中用来伤害人、畜与毁坏农作物、植被等的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称为生物战剂。 4.土著微生物:就是指一个给定的生境中能生存、生长繁殖、代谢活跃的微生物,并能与来自她群落的微生物进行有效的竞争。它们已经适应了这个生境。 5.高效消毒剂:可杀灭所有种类微生物(包括细菌芽胞),达到消毒合格要求的消毒剂,如戊二醛、过氧乙酸等。 6.微生物气溶胶:以固体或液体微小颗粒分散于空气中的分散体系称为气溶胶。其中的气体就是分散介质。固体或液体微小颗粒如尘埃、飞沫、飞沫核及其中的微生物称为分散相,分散悬浮于分散介质(空气)中,形成所谓微生物气溶胶。 7.水分活性值:就是指食品在密闭容器内的水蒸气压与相同温度下的纯水蒸气压的比值。 二、填空 1.微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有限制因子定律、耐受性定律、综合作用定律。P12 2.菌落总数包括细菌菌落总数、霉菌菌落总数与酵母菌菌落总数。P43 3.紫外线消毒的影响因素有照射剂量、照射距离、环境温度。P68 4.生物战剂的生物学特性就是繁殖能力、可传染性、防治困难、稳定性较差。P86 5.生物战剂所致传染病的特点就是流行过程异常、流行特征异常。P90 6.用于食品霉菌、酵母菌计数的培养基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孟加拉红与高盐察氏培养基P289 7.按微生物要求,将药品分为规定灭菌药品与非规定灭菌药品两大类。P233 8.我国评价化妆品细菌安全性指标包括、、与特定菌的检验 三、简答题 1、简述水微生物的生态功能。P101 答:水微生物的生态学功能大体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能进行光能与化能自养;2)能降解有机物为无机物,这些无机物可作为生产者的原料;3)能同化可溶性有机物并把它们重新引入食物网;4)能进行无机元素的循环;5)细菌可以作为原生动物的食物;6)土著微生物能攻击外来微生物,使后者很难生存。 2.鲜蛋的抑菌物质及其抑菌作用P181 答:禽蛋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就是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良好环境。但就是禽蛋又具有良好的防御微生物侵入的结构及各种天然抑菌条菌物质。蛋壳有保护作用,蛋壳表面有壳胶膜,可保护鲜蛋不受微生物侵入。蛋白内含有许多溶菌、杀菌等作用的因子,如溶菌酶,这就是一种碱性蛋白,作用于革兰阳性菌的胞壁肽聚糖,使之裂解而溶菌。此外,在蛋白中还有一种伴清蛋白,它能螯合重金属离子,特别就是铁、铜、锌等离子,结果使这些离子不能被细菌利用,就是一种重要的抑菌物质。 四、问答

水产微生物学

水产微生物学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 微生物: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群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必须借助显微镜放大数百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清楚的一类微小生物的总称。 2. 微生物学:是在细胞、分子或群体水平上研究微生物形态结构、生理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分类进化和生命活动基本规律以及微生物与人类、动植物和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并将其应用于农牧渔业、工业、环境保护、医药卫生、生物工程等领域的科学。 3. 水产微生物学:是微生物学应用于水产养殖业后而形成的微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其主要任务是在研微生物学的—般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研究微生物与水产养殖环境、水产动物饲料、水产动物疾病和水产品保鲜、贮藏的关系,充分发挥微生物在改善养殖环境、提高抗病力和健康水平、防治水产动物疾病以及防止水产品腐败变质中的作用。 二、杂题 1、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菌、放线菌、霉形菌、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蓝细菌。 2、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菌、原生动物等。 3、按结构差异,微生物有三种类型:非细胞型微生物(主要是病毒)、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4、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检测技术有:检样处理、细胞与动物接种、MLD口LD50测定、致病因子分析等 5、用于微生物的免疫学技术有:抗原和抗体的制备、凝集、沉淀和抗体标记技术等。 6、研究病毒大小和形态的方法有:电子显微镜法、超滤膜过滤法、超速离心法、电离辐射与X线衍射法。 三.问答题 1、微生物有哪些特性? ①个体微小,结构简单②种类繁多,分类广泛 ③群居混杂,相生相克④生长繁殖快,适应能力强。 ⑤生物遗传性状典型,实验技术体系完善。 2、微生物的主要作用 1 )有益方面:①推动自然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②净化环境,维持生态平衡 ③维护人和动物健康④ 制造加工食品和工农业产品⑤用于生物科学研究和生物工程 2 )有害方面:①某些微生物能引起人和动植物疾病 ②毁坏工农业产品,农副产品和生活用品 第二章细菌 一、名词解释 1 、细菌:是指个体微小、形态与结构简单、具有细胞壁和原始核质,无核仁和核膜,除核糖体外无其他细胞器的原核生物。 2、菌落:某个细菌在适合生长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在适宜的条件下,经过一定时间培养,多

流行病学题库1-2-10

流行病学题库1-2-10

问题: [单选,A1型题]下列哪一项不是使人群易感性降低的因素() A.传染病流行 B.易感人口的迁出 C.计划免疫 D.免疫人口的死亡 E.隐性感染后免疫人口增加 免疫人口死亡会导致人群易感性升高。

问题: [单选,A1型题]在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暴露标志和效应标志是结合疾病的不同阶段和研究需要确定的;根据研究目的不同,许多情况下,一项生物标志() A.作为暴露标志就不能作为效应标志 B.作为效应标志就不能作为暴露标志 C.有时作为效应标志,有时也可作为暴露标志 D.可以同时既是暴露标志又是效应标志 E.只是作为暴露标志 本题考点为充分理解暴露发病连续带模型的含义。根据暴露发病连续带模型,暴露和效应是相对的。因此很多情况下,一项生物标志在某个研究中可能是效应标志,而在下一级效应标志的影响因素研究中,它有可能作为暴露标志。

问题: [单选,A1型题]分子流行病学与传统流行病学的主要区别是() A.研究对象不同 B.测量的结局不同 C.研究目标不同 D.群体调查方法不同 E.设计思想不同 本题考点为分子流行病学对传统流行病学的发展。传统流行病学测量的结局一般都是疾病的最终结局,如发病、死亡等;而分子流行病学根据疾病自然史原理,将疾病发生、发展分解为不同阶段,并以一系列生物标志测量来代表疾病不同阶段的结局测量,这是对传统流行病学一个大的发展。(广东11选5 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7a8990083.html,)

问题: [单选,A1型题]分子流行病学是流行病学的新阶段,关于其认识正确的是() A.从微观方面研究疾病和健康 B.从宏观方面研究疾病和健康 C.宏观和微观综合研究疾病和健康 D.相当于大批量检测临床标本 E.不需要人群现场就可研究 分子生物学技术和流行病学设计的综合应用产生了分子流行病学。

传染病学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10分) 1.传染源: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2.感染:人和病原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也是病原体对人体的寄生过程。 3.病原携带者: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排出体外,而无临床表现的人。 4.暴发:某种传染病在短时间、小范围内发病人数急剧增多。 5.流行过程:传染病的病原体从传染源的体内排出,经过一定的传播途径侵入易感者而形成新的传染,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 构成感染的必备条件是病原体人体环境。 2. 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包括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3. 传染源包括传染病患者病原携带者隐性感染者受感染的动物 4. 常见的水平传播途径有 4.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虫媒传播血液-体液传播土壤传播 5. 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有 .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6.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是 .特异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病学特征有免疫性 7. 典型急性传染病的病程经过可分为 .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4个阶段。 8. 传染病的诊断需要综合分析 .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资料三方面资料。 9. 传染病的治疗方法中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是。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对的打√,错的打×) 1.传染过程必然导致传染病。F 2.所有传染病都有传染性。T 3.构成传染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即传染源、病原体、传染途径。F 4.隐性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病理损害轻,不出现或出现不明显的临床表现,通过免疫学检测可测得抗体。T 5.传染病只是传染过程的一种表现形式。T 6.有传染性是传染病与其它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点。T 7.所有的病原携带者都是传染源。T 8.抗生素对病毒性疾病有效。F 9.人群对某些传染病易感性的高低明显影响传染病的发生。T 10.切断传播途径的目的在于消灭被污染环境中的病原体和传播病原体的生物媒介。T 四、简答题(10分) 简述感染过程的五种表现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感染过程有病原体被消灭或排出体外、病原携带状态、隐性感染、显性感染、潜伏性感染五种表现。以上五种表现不一定一成不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变,如潜伏性感染在人体抵抗力下降时,可转变为显性感染。一般认为隐性感染最常见,其次为病原携带状态,显性感染所占比例最低,但易于识别。 五、选择题(共40分) (一)A1型题(每题1分) ( B )1.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可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并不断排除体外,而人体不出现任何症状,这称为 A.隐性感染B.病原携带状态C.显性感染D.潜伏性感染E.轻型感染

微生物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微生物学》课程期末考试试题解答及评分标准99b 一.判断改错题(判断下列每小题的正错,认为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 错误的打“×”,并予以改正,每小题1.5分,共15分) 01.真菌典型营养体呈现丝状或管状,叫做菌丝(√) 02.专性寄生菌并不局限利用有生命力的有机物作碳源。(×) 改正:专性寄生菌只利用有生命力的有机物作碳源 03.根据微生物生长温度范围和最适温度,通常把微生物分成高温性、中温性、低温性三 大类。(√) 04.放线菌、细菌生长适宜的pH范围:最宜以中性偏酸;(×) 改正:放线菌,细菌生长适宜中性或中性偏碱。 05.厌气性微生物只能在较高的氧化还原电位(≥0.1伏)生长,常在0.3-0.4V生长。(×) 改正:厌气性微生物只能在较低的氧化还原电位(≤0.1伏)才能生长,常在 0.1V生长; 06.波长200-300nm紫外光都有杀菌效能,一般以250-280nm杀菌力最强。(√) 07.碱性染料有显著的抑菌作用。(√) 08.设计培养能分解纤维素菌的培养基,可以采用合成培养基。(×) 改正:能分解纤维素菌的培养基,培养基中需加有机营养物:纤维素。

09.液体培养基稀释培养测数法,取定量稀释菌液,经培养找出临界级数,可以间接测定 样品活菌数。(√) 10.共生固氮微生物,二种微生物必须紧密地生长在一起才能固定氨态氮,由固氮的共生 菌进行分子态氮的还原作用。(√) 一.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答案,并将正确的答案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正确的答案未选全或有选错的,该小题无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1.放线菌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核微生物,其细胞形态(A;B;C;) A.有细胞壁; B.由分支菌丝组成; C.无核仁; D.菌体无鞭毛; E.菌体中有芽孢。 12.支原体[Mycoplasma],介乎于细菌与立克次体之间的原核微生物,其特点是:(A;B;)A.有细胞壁;B.能人工培养; C.有核仁; D.有鞭毛; E.非细胞型微生物。 13.无机化合物的微生物转化中,其硝化作用包括:(C;D;E;) A.硝酸还原成亚硝酸; B.硝酸还原成NH 3;C.NH 3转化成亚硝酸;D.铵盐转化成亚硝酸; E.亚硝酸盐转化成硝酸盐。 14.单细胞微生物一次培养生长曲线中,其对数生长期的特点:(A;D; E;)

流行病学试题试题库完整.doc

1、病例对照研究是根据是否患病分组.而队列研究是根据是否暴露分组。 2、流行病学中的“暴露”是指曾经接触过某个因素或处于某种状态.或具备某种特征。 3、匹配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研究效率.控制混杂因素 .个体匹配一般不超过 4 。 4、现况调查所用的指标主要是患病率。 5、影响预测值的因素有灵敏度、特异度、患病率。 6、RR值是指暴露组的发病危险性是非暴露组的多少倍。 7、实验流行病学与队列研究的共同点是前瞻性研究.设立对照.验证假设。 8、评价预防措施效果的主要指标有保护率和效果指数。 9、移民流行病学可以探索疾病发生与遗传和环境的关系谁大的一种研究 方法。 10、在描述性研究中.一般无须特设对照 .其研究资料的主要分析指标是患病率。 11、流行病学所说的偏倚一般可归纳为:信息偏倚、选择偏倚、混杂偏倚。 12、疾病的人群分布中最重要的因素年龄.几乎各种疾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都与此变量有关。 13、病例对照研究选择病例时较理想的病例类型是新发病例。 14、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分析进行病例组与对照组均衡性检验的目的是减少混杂因素。 15、进行推断性统计所计算的RR值远小于1.表明暴露与疾病之间呈负相关。 16、疾病发生的基本条件是病因、宿主和环境。 17、抽样调查的样本大小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现患率和精确度。

18、时点患病率中的“时点”一词.在理论上时无长度。但实际上在现场调查 时要尽可 能的缩短调查期限.一般不超过一个月 .仍认为是时点患病率。 19、目前.用于流行病学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的软件种类繁多.请列出三种权威的应用较多的软件 SAS 、 SPSS 、 STATA 。 20、描述疾病分布,其资料来源分为普查、抽样调查 . 名词解释答案 1、危险行为:指一种已经证明会增加人们患某种疾病的易感性或有损健康的行为。 2、续发率:指在某些传染病最短潜伏期到最长潜伏期之间.易感接触者中发病的人数占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比。 3、流行:是疾病流行强度的一种表达方式.指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历年散发水平。 4、大流行:当疾病发病率水平超过该地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流行水平且跨越国界、州界时。 5、爆发: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相同的病人出现.这些人多有相同的传染源或传播途径。 6、虚假关联:可以看作是人为的、偶然的、假二次的或由于几率、偏倚或未能控制其他变量而引起的所有非因果关联。(该名词现已罕用。) 7、生态趋势研究:指连续观察不同人群中某疾病或健康状态的发生率或死亡率.了解其变动趋势。 8、生态学研究:比较不同人群中某疾病或健康状态.他们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别.以了解某疾病或健康状态在不同人群中分布有无异同点.从而探索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找出值得进一步深入分析的线索。 9、归因危险度百分比:又称病因分值.指暴露人群中归因于暴露的发病或死亡占全部病因的百分比。

传染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

传染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种传播方式是人感染肺鼠疫的主要途径:( D ) A、鼠蚤吮吸病鼠血液后再叮咬人 B、人剥食 C、接触患有肺鼠疫的病人 D、以上都不是 2、艾滋病毒不可以通过下列哪种方式传播(C) A、共用针头或注射器 B、性接触 C、日常生活接触 D、母婴传播 3、哪种肝炎病毒为DNA病毒:( B ) A、HAV B、HBV C、HCV D、HDV 4、重型肝炎最重要的诊断依据是(D) A.频繁呕吐 B.黄疸进行性加深 C.出现中毒性腹胀、腹水 D.凝血酶原活动度小于40% 5、狂犬病临床分期为:(D ) A、兴奋期,麻痹期,恢复期 B、前驱期,麻痹期,恢复期 C、前驱期,兴奋期,恢复期 D、前驱期,兴奋期,麻痹期 (二)多项选择题 6、人群易感性降低的主要原因可分为( B D) A.外来人口的增加 B.人工主动免疫的推广 C.出生人口的增加 D.隐性感染的增多 E.文化水平的提高 7、水痘皮疹的特点是 ACDE A.皮疹分布呈向心性 B.全身症状与皮疹多少无关 C.同一部位可见各阶段的皮疹 D.疱疹内疱疹液初为透明,后渐转混浊 E.脱痂后不留瘢痕 8.下面哪一项是正确的 ABCE A.乙型肝炎常可见到家庭集聚现象 B.丙型肝炎慢性化高

C.甲型肝炎多见于儿童 D.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可重叠丁型肝炎感染 E.晚期妊娠妇女戊型肝炎病死率高 9、乙脑极期的抽搐特征有 ABD A.多见于病程第2~5天 B.可以由高热、脑实质炎症及脑水肿所致 C.不一定均有意识障碍 D.先见于面部、眼肌、口唇的小抽搐,随后呈肢体阵挛性抽搐 E.严重者可出现全身性抽搐强直性痉挛,可历时数分钟,不可能至数十分钟 10、SARS的传播途径是AC A.飞沫传播 B.消化道传播 C.接触传播 D.虫媒传播 E.血液制品传播 二、填空题 1、引起流感暴发流行的是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 2、医疗机构发现疑似麻疹病例时, 6 小时内报告, 48 小时内调查。 3、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 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4、艾滋病主要的传播途径包括: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 母婴传播。 5、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防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和医院感染。 三、问答题 1、什么叫传染病暴发?什么叫传染病流行? 传染病暴发是指某地区某病在短时间内(一般以小时、天、周或月计算)发病数突然增多的现象。 传染病流行是指某种传染病在某一地区,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散发发病)水平时(一般为前三年平均发病率的3~10倍)称流行。 传染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10分) 1.传染源: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2.感染:人和病原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也是病原体对人体的寄生过程。 3.病原携带者: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排出体外,而无临床表现的人。 4.暴发:某种传染病在短时间、小范围内发病人数急剧增多。

微生物学试卷4及答案

微生物学试卷四 一.选择题1、在下列两本古籍中记载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制曲工艺: A.梦溪笔谈和天工开物; B.天工开物和齐民要术; C.齐民要术和水经注; D.梦溪笔谈和水经注。 2、至今人类已知道的微生物种数达 万种;万种;万种;万种。答:() 3、在人体肠道中数量最多的微生物是: A.大肠杆菌; B.拟杆菌; C.双歧杆菌; D.粪链球菌。答:() 4、在微生物5大共性中,最基本的一个共性是: A.体积小,面积大, B.吸收多,转化快; C.生长旺,繁殖快; D.适应强,易变异。 5、量度细菌个体大小最常用的方法是下面的哪一种 A.采用显微镜测微尺; B.通过摄影法; C.通过照相制成图片,再按放大倍数测算; D.测定分子量大小。 6、蓝细菌的“色素天线”是指: A.藻青素和藻红素; B.-胡萝卜素; C.叶绿素a; D.氧化胡萝卜素。答:() 7、出芽繁殖的酵母菌细胞,当子细胞离开母细胞时,在母细胞上留下一个 A.蒂痕; B.微体; C.芽痕; D.膜边体。答:() 8、霉菌菌丝成熟区细胞壁内层、中层和外层的化学组分分别是: A.几丁质层、蛋白质层、葡聚糖蛋白质层; B.几丁质层、蛋白质层、纤维素层; C.纤维素层、蛋白质层、葡聚糖层; D.几丁质层、葡聚糖层、葡聚糖蛋白质层。 答:() 9、在霉菌菌丝顶端区,细胞壁内层和外层的成分分别是: A.几丁质层、蛋白质层; B.几丁质层、葡聚糖层; C.蛋白质层、葡聚糖层; D.蛋白质层、几丁质层。 10、一步生长曲线主要可分: A.隐晦期、裂解期、平稳期; B.潜伏期、裂解期、平稳期; C.延迟期、裂解期、平稳期; D.胞内积累期、裂解期、平稳期。 11、生活在低营养环境下的微生物欲获得无机离子、有机离子和一些糖类等浓缩形式的营养物,通常采用的运输方式是: A.主动运输; B.基团移位; C.单纯扩散; D.促进扩散。 12、在下列四类微生物中,不利用卡尔文循环固定二氧化碳的一类细菌是: A.蓝细菌; B.光合细菌; C.化能自养菌; D.化能异养菌。 13、青霉素可抑制细菌细胞壁肽聚糖合成中的: A.转氨酶; B.转肽酶; C.转糖基酶;-丙氨酸消旋酶。 14、酶活性的调节属于酶分子水平上的代谢调节,它包括酶活性的 A.激活; B.抑制; C.阻遏; D.激活和抑制。 二填空题(将正确答案填写在横线上方。)(本大题共12 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24 分) 1、在微生物的连续生长过程中向培养基中不断流加____________液或_________液,以稳定培养基的_______值,称为pH的_________调节。 2、______________组合培养基可用于培养细菌;________________组合培养基可用于培养放线菌。

传染病学试题库

传染病学试题库 试题总论库: 1,预防肠道传染病“三管一绝”,以下哪一项是错的: A灭蝇B管理粪便C管理水源D管理饮食e预防接种 2,接触病毒性肝炎患者后,浸泡常用的消毒剂是 A 3%来苏消毒剂 B 70%酒精 C 0.3%过氧乙酸 D 0.1%新洁尔灭e高锰酸钾溶液3 以下哪种疾病不是应立即报告的传染病: A鼠疫B霍乱C艾滋病D肺炭疽E伤寒4隐性感染的主要意义: A轻症患者增加B显性感染,减少C携带者状态,减少D潜在感染,增加E免疫人群,扩大5,感染期间,哪种更常见一般: A病原体清除b隐性感染c显性感染d潜在感染e病原体携带者6,这是感染后最常见的结局: A病原体清除b隐性感染c显性感染d潜在感染e病原体携带者7,预防肠道传染病“三管一灭”,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管理病人b管理排泄物c管理水源d管理饮食e消灭苍蝇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A病原体b传染性c地方性、季节性d免疫性e易感性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A具有病原体b具有传染性c具有地方性、季节性d具有免疫力e 具有易感性2,预防消化道传染病的主要措施是: A治疗,病人b检测带菌者,c隔离接触者,d切断传播途径,e接种疫苗,10,

我国规定的传染病有: A,两大类,二十五种,b,两大类,十八种,c,三大类,二十五种,d,三大类,二十四种,e,三大类11、 表示近期感染的免疫球蛋白: aigabigm c iggd ige igd1,预防传染病,保护易感人群的关键措施是: A个人防护b预防性接种c药物预防d改善营养e增强体质12、 病原体侵入人体,临床上未出现任何症状和体征。但是,能产生特异性免疫的 被称为: A病原体被清除b隐性感染c病原体携带者d显性感染e潜在感染12,构成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A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b病原体数量、毒力、入侵途径c 病原体、人体及其环境d传染源、易感人群及周围环境e自然因素、社会因素、人体因素13、 属于强制管理的下列传染病有:伤寒 A、乙型细菌性痢疾、丙型霍乱、丁型病毒性肝炎、戊型艾滋病A、非传染性乙型肝炎、免疫丙型肝炎、病毒复制丁型肝炎、注射乙型肝炎疫苗戊型肝炎、高传染性乙型肝炎63。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HBsAg (+)、hbigg (+)、抗-HBcIgM(+)表明该患者:a .非传染性乙型肝炎免疫丙型肝炎病毒非复制型乙型肝炎疫苗注射e .高传染性 64。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HBsAg(+)抗-HBcIgG(+) HBVDNA(-)

传染病学试题附答案

传染病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种传播方式是人感染肺鼠疫的主要途径:( D ) A、鼠蚤吮吸病鼠血液后再叮咬人 B、人剥食 C、接触患有肺鼠疫的病人 D、以上都不是 2、艾滋病毒不可以通过下列哪种方式传播(C) A、共用针头或注射器 B、性接触 C、日常生活接触 D、母婴传播 3、哪种肝炎病毒为DNA病毒:( B ) A、HAV B、HBV C、HCV D、HDV 4、重型肝炎最重要的诊断依据是(D) A.频繁呕吐 B.黄疸进行性加深 C.出现中毒性腹胀、腹水 D.凝血酶原活动度小于40% 5、狂犬病临床分期为:(D ) A、兴奋期,麻痹期,恢复期 B、前驱期,麻痹期,恢复期 C、前驱期,兴奋期,恢复期 D、前驱期,兴奋期,麻痹期 (二)多项选择题 6、人群易感性降低的主要原因可分为( B D) A.外来人口的增加 B.人工主动免疫的推广 C.出生人口的增加 D.隐性感染的增多 E.文化水平的提高 7、水痘皮疹的特点是 ACDE A.皮疹分布呈向心性 B.全身症状与皮疹多少无关 C.同一部位可见各阶段的皮疹 D.疱疹内疱疹液初为透明,后渐转混浊 E.脱痂后不留瘢痕 8.下面哪一项是正确的 ABCE A.乙型肝炎常可见到家庭集聚现象 B.丙型肝炎慢性化高 C.甲型肝炎多见于儿童 D.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可重叠丁型肝炎感染

E.晚期妊娠妇女戊型肝炎病死率高 9、乙脑极期的抽搐特征有 ABD A.多见于病程第2~5天 B.可以由高热、脑实质炎症及脑水肿所致 C.不一定均有意识障碍 D.先见于面部、眼肌、口唇的小抽搐,随后呈肢体阵挛性抽搐 E.严重者可出现全身性抽搐强直性痉挛,可历时数分钟,不可能至数十分钟 10、SARS的传播途径是AC A.飞沫传播 B.消化道传播 C.接触传播 D.虫媒传播 E.血液制品传播 二、填空题 1、引起流感暴发流行的是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 2、医疗机构发现疑似麻疹病例时, 6 小时内报告, 48 小时内调查。 3、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 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4、艾滋病主要的传播途径包括: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 母婴传播。 5、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防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和医院感染。 三、问答题 1、什么叫传染病暴发?什么叫传染病流行? 传染病暴发是指某地区某病在短时间内(一般以小时、天、周或月计算)发病数突然增多的现象。 传染病流行是指某种传染病在某一地区,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散发发病)水平时(一般为前三年平均发病率的3~10倍)称流行。

微生物学试题库及答案

微生物学练习题 0绪论 五,问答题 1.微生物根据大小,结构,化学组成分为哪三大类微生物各大类微生物有何特点包括哪些种类的微生物 1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一,填空题 1.测量细菌大小用以表示的单位是___________. 2.细菌按其外形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类型. 3.细菌的基本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4.某些细菌具有的特殊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 5.细菌细胞壁最基本的化学组成是____________. 6.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化学组成除了有肽聚糖外,还有____________. 7.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化学组成主要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8.菌毛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 9.在消毒灭菌时应以杀死___________作为判断灭菌效果的指标. 10.细菌的形态鉴别染色法最常用的是___________,其次是_________. 三,选择题 【A型题】 1.保护菌体,维持细菌的固有形态的结构是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浆 E.包膜 2.革兰阳性菌细胞壁中的磷壁酸的作用是 A.抗吞噬作用 B.溶血作用 C.毒素作用 D.侵袭酶作用 E.粘附作用 3.细菌核糖体的分子沉降系数为 A.30S B.40S C.60S D.70S E.80S 4.普通光学显微镜用油镜不能观察到的结构为 A.菌毛 B.荚膜 C.鞭毛 D.芽胞 E.包涵体 5.下列哪类微生物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 A.霉菌 B.腮腺炎病毒 C.放线菌 D.支原体 E.立克次体 6.下列中不是细菌的基本结构的是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核质 E.荚膜 7.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中与致病性密切相关的重要成分是 A.特异性多糖 B.脂蛋白 C.肽聚糖 D.脂多糖 E. 微孔蛋白 8.普通菌毛主要与细菌的 A.运动有关 B.致病性有关

水产微生物学试题

《水产微生物学》试卷 A卷闭卷适用专业:水产09级、水产(营) 姓名:学号:专业:班级:座位号: 一、名词解释 colony:菌落):由一个或者数个同种细菌(或其他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而形成的肉眼可见的,具有一定形态的独立培养物群体,也叫克隆。 1. 2.免疫:生物机体识别自己和异己、排除异己,维持自身稳定和平衡的保护性反应。 3.抗原抗体反应:抗原与相应的抗体无论在体内或者体外相遇,均可发生的各种特异性免 疫反应。 MLD:能使特定的实验动物感染后一定时限内死亡的最小的活的微生物量或者毒素量。 4. 外毒素:外毒素是病原菌在生长繁殖期间分泌到周围环境中的、抗原性强毒性也强的一种蛋白质类代谢产物,主要由革兰氏阳性菌产生,少数革兰氏阴性菌也能产生,其活性不稳定,对热和某些化学物质敏感,容易受到破坏。 5. 病毒:目前个体最微小,,结构最简单的生命形式,仅具有一种核酸,缺少完整酶系不能单独完成物质代谢,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只能在特定的动物体内一定部位的活的细胞中依靠核酸复制生长繁殖和遗传变异的非细胞结构微生物。 6. 二、填空 1 微生物的分类:螺旋体真菌放线菌细菌(0. 2 — 800 μm)立克次氏体(0. 3 — 2.0 μm)衣原体(0.2 — 0.3 μm)霉形体(0.2 — 0.25 μm)病毒 2 是微生物学之父,是第一个分离出来的水生细菌。 3 细菌的特殊结构有:A荚膜B微荚膜C黏液层D鞭毛E纤毛F芽孢 4 免疫的功能有; 防御感染,自身稳定,免疫监视. 5:免疫球蛋白有: 6:根据细菌的呼吸类型,可以把细菌分为:

7:免疫的过程为: 三、选择题 1:鱼体内主要的免疫球蛋白是: 四:多选 五:判断题 六:解答题: 1 鱼类抗体产生特点。 2 细菌的分类依据。 3 细菌生长曲线的特点。 4 病毒复制的过程。 四、论述题: 1.临床上有一嗜水气单胞菌疑是病例,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验证。

《流行病学》期末考试试题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A卷

《流行病学》期末考试试题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A卷 专业班级《流行病学》试题A卷 一、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关于“流行病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流行病学是从群体角度研究疾病与健康 B、流行病学研究的病种仅限于传染病 C、流行病学从疾病分布入手探讨疾病的流行因素 D、流行病学属于预防医学的范畴 2.队列研究是属于()的研究方法 A、描述流行病学 B、分析流行病学 C、实验流行病学 D、理论流行病学 3.流行病学研究范围为() A、传染病 B、非传染病 C、健康问题 D、一切疾病和健康 4.疾病分布是指 () A、年龄、性别和职业分布 B、季节、地区和年龄分布 C、性别、人群和地区分布 D、人群、时间和地区分布 5.当一种疗法可以延长病人寿命,但不能治愈疾病,则人群中 () A、该病的发病率会升高 B、该病的患病率会升高 C、该病的患病率会降低 D、该病的发病率会降低 6.食物中毒爆发调查时,应选用的指标是 () A、患病率 B、罹患率 C、感染率 D、续发率 7.某市历年流脑发病率均在12/10万~20/10万之间,去年该县流脑发病率为16/10万,其流行强度为() A、散发 B、暴发 C、流行 D、大流行 8.现况调查的结果常用下列哪种指标() A、发病率 B、死亡率 C、患病率 D、病死率 9.拟调查某地人群高血压的现患率,可采用的研究方法为() A、病例对照研究 B、队列研究 C、实验研究 D、现况研究 10.在抽样调查中,下列哪种抽样方法的抽样误差最小()

A、单纯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 11.某乡5000户约2万人口,欲抽其1/5人口进行某病调查,随机抽取1户开始后,即每隔5户抽取1户, 抽到的户,其每个成员均进行调查。这种抽样方法为() A、分层抽样 B、系统抽样 C、整群抽样 D、多级抽样 12.下列哪一种偏倚病例对照研究中不会出现() A、选择偏倚 B、信息偏倚 C、回忆偏倚 D、失访偏倚 13.欲进行吸烟与肺癌的病例对照研究,下列不能作为对照的是 () A、支气管炎病人 B、胃病病人 C、意外损伤病人 D、肠道传染病人 14.队列研究的对象是 () A、未患某病的人群 B、患某病具有暴露因素的人群 C、患某病的人群 D、未患某病而有暴露因素的人群 15.队列研究中,如果随访时间较长,观察人数变动较大时,多采用下列哪种指标表示发病水平 () A、年发病率 B、发病密度 C、累积发病率 D、罹患率 16.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中采用盲法是为了控制() A、选择偏倚 B、信息偏倚 C、混杂偏倚 D、回忆偏倚 17.流行病学观察性研究与实验性研究的根本区别是 () A、设立对照组 B、不设立对照组 C、样本含量存在差别 D、是否人为控制研究条件 (18~20题请参照下列资料) 某社区年均人口为9万,年内共死亡150人,其中60岁以上死亡100人;在全部死亡者中,因肿瘤死亡 人数为50人。 A、 0.56‰ B、 1.66‰ C、 0.33‰ D、 1.11‰ E、33.33% 18.该社区年度总死亡率为() 19.该社区60岁以上人口死亡率为() 20.该社区肿瘤死亡率为() (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1.流行病学的特征有 ( ) A、个体特征 B、预防为主的特征 C、对比的特征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