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国外物流成本研究前沿及进展_一个文献综述

国外物流成本研究前沿及进展_一个文献综述

国外物流成本研究前沿及进展_一个文献综述
国外物流成本研究前沿及进展_一个文献综述

2006/23 总第355期

商业研究

 COMM ERC I AL R ES EARCH

文章编号:1001-148X (2006)23-0203-07

国外物流成本研究前沿及进展

———一个文献综述

黄湘民,刘大成,周阳方

(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北京 100084)

摘要:国外物流成本研究主要关注微观企业物流层面的实证研究。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供应商选择策

略、企业物流/配送系统设计、库存/仓储订货及优化策略、运输策略/路径选择、物流设施规划/选址、逆向/回收物流规划等专门领域,充分反映出国外物流成本研究的实用性倾向。研究表明,国外现有研究成果散落于各个学科和问题领域,建立一个系统性的理论研究框架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国外;物流成本;综述中图分类号:F25911 文献标识码:A

A L itera ture Rev i ew on the Fron ti er and Progress of

L isti c Cost Researches

HUANG Xiang -m in,L I U Da -cheng,ZHOU Yang -fang

(D epa rt m ent of Industrial Engineering,Tsinghua U nivesity,B eijing 100084,China )

Abstract:Thr ough a literature revie w,it is found out that the researches on l ogistic cost in other countries mainly focus on the e mp irical study at the level of m icr o enter p rise l ogistics 1Related researches concentrate on the supp lier selecting strategy,the design of enter p rise l ogistic and distributi on syste m,the invent ory and warehouse ordering strategy and their op ti m izati on,the choice of trans portati on strategy and trans portati on r outing,the layout and l ocati on of l ogistic fa 2cility,reverse and returned l ogistics p lanning,and other s pecific areas 1This fully indicates that the l ogistic cost resear 2ches in other countries are p rag matic -oriented 1However,it is als o f ound that current research results in foreign coun 2tries fall int o different disci p lines or areas 1Theref or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 o establish a syste matic frame work of theoretic research 1

Key words:f oreign countries;l ogistic cost;literature revie w

 收稿日期:2006-04-18

作者简介:黄湘民(1975-),男,湖南麻阳人,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博士后。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

理,区域物流规划。

“物流成本”这一概念是伴随着现代物流的

“演进”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从历史发展看,人们对物流价值的关注,最初也是体现在对降低物流成本的迫切需求上。存在一个进步的物流,也就存在一个相应进步的物流成本范畴。人们对于不断发展的现代物流认识越深入,对物流成本的研究也就越显示出其必要性。

对Elsevier S DOS/S DOL 电子期刊全文库、Aca 2dem ic Search Elit (学术期刊数据库)和Business Source Prem ier (商业资源数据库)、H igh W ire Press 电子期刊、OCLC FirstSearch 数据库、Pr oQuest 商业信息、学术研究、应用科技数据库等世界重要数据库文献检索、甄别结果表明,国外对物流成本的研究主要关注微观的企业物流层面,从企业所要解决的具体物流问题出发,如基于各种约束条件下的供应商选择策略、企业物流/配送系统设计、库存/仓储订货及优化策略、运输策略/路径选择、物流设施规划/选址、逆向/回收物流规划等,侧重于从实证研究角度来探讨企业物流成本的控制、优化策略及相关数学分析模型。

一、供应商选择策略中的物流成本

国外学者认为,原材料、零配件成本构成了产品

成品的主要部分,有时能够达到70%。[1]

在高技术企业里,物料采购及相应的服务成本甚至会达到产品总

成本的80%。[2]

因此,采购部门在企业组织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许多学者认为供应商选择策略的制

定是企业采购部门最重要的活动。

[3][4]

(一)线性规划方法的应用

Mooret 和Fear on (1973)较早论述了价格、质量和产品交付是影响供应商选择策略的重要准则。认为

?204

 ?商业研究2006/23

线性规划方法可用于进行供应商选择决策的物流成本衡量。并且讨论了计算机技术在采购领域内的其他应用。[5]Gaballa(1974)是世界上首位从实证角度将数学规划方法应用于供应商选择问题的学者。他研究了澳大利亚邮局在供应商选择中的决策模型。该模型的目标是在供应商能力、需求满足程度的约束条件下,使分配到各供应商的订单总折扣价格实现最小化。[6] Anthony和Buffa(1977)开发了一个单目标线性规划模型用以支持企业的战略采购计划。在考虑到采购预算、供应商能力和采购者需求的约束条件下,使总成本实现最小化。价格、库存成本因素被包括到目标函数中,但是订单成本、运输和验货成本等因素未被考虑到该模型中。[7]Buffa和Jacks on(1983)提出了一个多准则目标线性规划模型。在此模型中有两组因素被考虑:一是供应商属性,包括质量、价格、服务经验、交付期限(提前、延迟或按时交付);二是采购方企业的相关说明,包括物料需求、安全库存等。[8] Narasi m han和Stoynoff(1986)将一个单目标混合型整数规划模型应用于某大型制造企业,以优化面向供应商群体的订单分配及物料获取过程。该模型的目标是实现装载、运输和罚款成本总和的最小化,其约束条件主要包括:(1)供应商生产能力;(2)需求。[9] Kings man(1986)指出了运筹学研究者未能注意到的最重要问题之一,是物料和零配件采购价格在一段时间内呈现出随机变动特性。他讨论了一个线性规划概念模型和系统动力规划模型,并以之作为价格随机变动的原材料采购的研究和分析工具。[10]Turner (1988)为B ritish Coal公司提出了一个单目标线性规划模型,该模型在考虑供应商能力、最大订单量、最小订单量、顾客需求,及区域布局的约束条件下,实现总折扣价格的最小化。[11]Pan(1989)建议利用多种采购渠道以提高关键物料供应的可靠性。认为企业需要与多个供应商建立业务联系并且将订单分配给他们,大多数采购经理都同意从多个供应商订货将有助于防止缺货现象。Pan建立了一个单目标线性规划模型用以选择出最好的供应商,该模型参考了3个基本标准:(1)价格;(2)质量;(3)服务。总成本用目标函数表示,质量和服务作为该模型的约束条件。[12]W eber和Current(1993)使用了多目标线性规划用于供应商选择决策,系统地分析了相互冲突各项因素之间的交替作用。在该模型中总价格、质量和延迟交付被作为目标来考虑,并且列出了两组约束条件:一是系统的约束。是间接处于采购经理们控制之下的约束条件,如供应商能力、需求满足度、供应商建立的最小订单批量和采购总预算。二是政策的约束。包括被允许的最大供应商数量和(或者)最小供应商数量。[13]之后,Current和W eber(1994)提出了用于供应商选择的设施布局模型的数学结构。他们没有解决任何具体的供应商选择问题,但是他们阐释了供应商选择问题和设施布局模型两者之间的类似性。布局模型和供应商选择问题的复杂性表明,将两者结合起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14]

(二)非线性规划方法的应用

Shar ma等人(1989)提出了一个非线性的混合型整数目标规划模型用以解决供应商选择问题。他们在模型中考虑了价格、质量、产品交付和服务等因素,所有的准则均作为目标。物流成本降低目标与采购批量增加相关联,物流成本增加则与质量水平的提高相关联。[15]Bent on(1991)在多品类、多供应商、资源限制和数量折扣的条件下,应用拉格朗日放松法开发了一个非线性规划和启发式过程模型用于供应商的选择。该模型目标是实现采购成本、库存持有成本和订单成本的最小化。仓储能力和投资限制作为该模型的约束条件。[16]Hong和Hayya(1992)分析了J IT (准时制,Just in ti m e)采购环境。由于小定额需求是J I T系统的重要组成要素,他们讨论了将大批量订单分割为多批次交付的小订单或在多个供应商之间进行分配,以减少定额需求量。主要目标是减少成本,并通过建立两个重要假设以解决此问题,第一个假设是,N个供应商的订单成本等于或少于一家供应商订单成本的N倍;第二个假设是,采购价格必须少于某一固定价值。由于他们解决该问题的方法是建立在特定案例基础上,因此不能应用于一般情形。[17] Rosenthal等人(1995)开发了一个混合型整数规划模型以解决“打包”产品模式的供应商选择问题。购买方需要从多个供应商那里购买多种品类产品,供应商则以折扣价格提供“打包”的产品组合。他们应用单目标规划方法,并且将价格、质量、交付和供应商能力作为模型的考虑评价标准。[18]Ghodsypour和O’B rien(1997)开发了一个决策支持系统(DDS),用于减少供应商数量和对供应商的商业伙伴数量进行管理。他们应用了AHP(analytical hierarchy p r ocess)方法及混合型整数规划,并且在DDS系统中考虑到了供应商能力约束和购买方在采购预算和质量等方面的限制。[19]Ghodsypour和O’B rien(1998)开发了一个综合AHP和线性规划模型,用以帮助采购经理们在采购活动中利用系统性方法来考虑产品数量和质量上的各项因素。他们提出了一个运算法则用来对供应商选择决策过程中的不同设想方案进行敏感性分析。[20]S1H1Ghodsypour和C1O’B rien(2001)讨论了在多供应商、多种标准和供应商能力限制的约束条件下,供应商选择决策中的物流总成本问题。他们认为,在上述约束条件下,如何选择合适的供应商,以及如何将订单在供应商之间进行合理分配等问题在现有文献中很少被注意到。仅有的一些数学分析模型只是将购买商品的实际价格看作物流的成本,而没有考虑运输成本、订单和仓储成本对于供应商选择的重要性。他们开发了一个混合型的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并进行了相应的数学实例分析。该模型将实际价格、库存、运输成本纳入物流总成本的考虑范围,此外,采购预算限制、质量、服务等因素也被包括到了该模型之中。[21]

总第355期黄湘民:国外物流成本研究前沿及进展?205

 ?

二、库存成本及仓储/库存策略中的物流成本

仓储/库存问题很早就为国外学者所关注,这方面的研究也比较深入。目前仓储/库存管理和作业控制领域的国外研究文献数以千计。这主要是因为,人们在进行仓储/库存管理实践中,常常遇到许多不同情况,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及研究。不可避免涉及到各种物流成本问题,如仓储/库存能力的规划设计、订货批量模型、存货布局/分配及数量、库存规模/数量、需求流程、成本结构、服务需求及评估、补货时间的确定、补货前置期的确定、存货处理方法,等等。大多需要将库存成本/物流成本(或费用)作为仓储/库存决策及实施的重要考虑因素和分析工具。现有研究中,占据主流的是对各种库存/存货模型(I nvent ory Model)的讨论。综合国外学者的研究,大致可分为四个基本研究领域:(1)生产/库存系统;(2)库存/配送系统;(3)生产/库存/配送系统;(4)库存分配。[22]

1913年,Ford Harrisr在其论文中首次发表了著名的经济订货批量(EOQ———Econom ic O rder Quanti2 ty)模型。这篇论文被认为是最早对库存理论进行研究的公开出版文献。[23]而最早开始研究多级库存的学者则一般认为是Clark和Searf(1960),他们分析了一个不考虑批量的N-级流水系统(Serial System),并证明了对于考虑贴现和存储成本的N级流水系统,其最优库存控制策略是所谓最大订货水平(O rder-up-Level)策略。此后,许多学者从不同具体问题及角度出发,应用不同理论方法对库存管理策略进行了广泛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经典模型。例如:(1)经济订购批量存贮模型;(2)经济生产批量模型;

(3)允许缺货的经济订购批量模型;(4)允许缺货的经济生产批量模型;(5)经济订购批量折扣模型;

(6)需求为随机的单一周期的存贮模型;(7)需求为随机变量的订货批量、再订货点模型;(8)需求为随机变量的定期检查存贮量模型;(9)物料需求计划(MRP)与准时化生产方式(J I T)库存模型,等等。由于库存成本的相关讨论牵涉层面甚广,限于篇幅无法一一赘述。笔者在这里只是选取一些较典型的库存问题进行综述,以期读者通过对相关研究文献的回顾,能够概括地了解和评价仓储/库存管理策略中的物流成本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Lu Lu(1995)讨论了“一对多”供应商与采购方模式的综合库存模型。认为供应商寻求供应成本最小化的努力取决于采购方愿意并准备承担的最大成本。为了实现该模型,供应商需要知道采购方的年度需求及过去的采购频率,这些信息与数据可以根据采购方过去的采购记录和行为推断获得,并提出了一种用于处理“一对多”供应商与采购方案例的启发式方法。[24]J inn-Tsair Teng(1996)讨论了需求呈线性趋势的确定型库存补货模型。提出了一个简单有效且适于计算的优化回归方法,以确定补货点的数量及时间,以及补货订单的批量,最终实现总的订单成本、库存成本和缺货成本的最小化。[25]L iang-Yuh Ouyang 和Kun-Shan W u(1996)讨论了在限定服务水平约束下不同前置期(Lead ti m e)的混合库存模型,并将前置期和订货批量作为决策变量。他们认为,前置期在库存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大多数文献中,无论是确定型模型还是非确定型模型,前置期或是被描述为常量,或是被看作随机变量,是难以控制的。而实际上,前置期通常由以下部分组成:(1)订货准备;(2)订货实施;(3)供应商前置期;(4)交付时间;(5)入库时间。在实践中它是可以控制的。[26]Yan Dong和Kefeng Xu(2002)讨论了基于VM I(供应商管理库存,Vendor Managed Inventory)的供应链模型。他们评估了VM I(供应商管理库存)对供应链的影响。认为这种模式总是能够为采购方带来更高利润,但是供应商的利润则呈现出变动趋势。人们发现,在短期内VM I减少了供应链渠道总成本。但是在供需双方既定的成本条件下,它可能会降低采购价格,使供应商利润减少。而从长期看,它使供应商利润获得增加。因此,VM I是一种有效的供应链战略,能够从中获得很多利益。[27]Rajesh Pi p lani和S1V is wanathan(2003)开发了一个分析和评估S O I (供应商“拥有”库存,Supp lyer-Owned Inventory)战略的模型。认为S O I是一种供应商建立在购买方需求基础上,共同达成的维持和控制库存的一种“安排”。采购方从S O I中获取存货数量、类型等信息,如同是自己所“拥有”的库存。与此同时,采购方为供应商提供最新需求信息以帮助其控制库存成本。他们研究了S O I安排下不同限制因素如何影响到总成本,揭示出在S O I安排下,总的供应链成本并不会比传统模式中由采购方持有库存更高。一般来说,当采购方采用S O I安排后的所得利润也将会更高。[28] K1Skouri和S1Papachristos(2002)对现有文献中的库存模型进行综合回顾与总结的基础上,认为有5种成本被认为是关键性的成本:(1)损坏成本;(2)持有成本;(3)缺货成本;(4)机会成本;(5)补货成本。[29]Ronald S1Tibben-Lembkea和Yehuda Bas2 s ok(2005)讨论了基于延迟定制化战略的库存模型。他们表述了不同的延迟定制化问题,以及公司考虑如何利用定时化和延迟制造战略,以决定适用于延迟制造战略的优化库存水平。他们认为,采用延迟制造战略,即使当一般性普通产品的使用较其他产品耗费更多,维持其库存也会带来引人注意的利润增长。[30]这里还需提及的,是国外学者对“备品备件”库存(S pare Parts I nvent ory)及其成本问题的研究。较早系统全面地综述了备品备件库存问题的国外学者包括:Pier2 skalla和Voelker(1976)。他们对备品备件库存模型进行了一般性的概要讨论;[31]Nah mias(1981)。对用于可修复设备的备品库存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合讨论,给出了与相关库存策略联系的数学模型。将备品模型区分为3类:(1)连续性模型;(2)周期性模型;(3)基于循环队列的模型。并概述了相对应案例的分析模型。[32]W1J1

?206

 ?商业研究2006/23

Kennedya、J1Wayne Patters onb、La wrence、D1Fredendall (2002)等人则对备品备件库存研究现状及前景进行了全面阐述及分析。他们从库存管理、基于年限的补货策略、多梯队问题、可修复备件的磨损(或损耗)、专项的特殊应用等五个方面对备品备件库存进行了全面的文献回顾。[33]

三、运输成本及运输/配送策略中的物流成本

运输与仓储是物流系统的两大支柱。货物运输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被认为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国外学者对物流中的运输成本研究涵盖了宏观的全球经济、国家和区域经济(包括贸易)的战略决策,以及微观的企业运输/配送策略中的运输成本控制及优化问题。

在国际贸易理论中,运输成本被认为是市场(traded)产品及非市场(no-traded)产品的区分界限。[34]在某种程度上,运输成本依赖于地理空间因素,并且被看作是外生变量。目前,运输成本在国际贸易模式中的角色定位以及对之产生的影响,这一问题领域的研究日益引起国外学者的兴趣。Krug man (1991)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工作。他指出贸易成本规模在经济地理模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35] Deardorff(2001)在一个局部均衡框架内构建了一个比较收益分析模型。[36]Henders on等人(2001)也强调了运输成本在贸易和收益方面的角色以及影响。[37] Kumar和Hoff mann(2002)分析了贸易、运输成本和适度全球化之间的多重联系。[38]Hens Runhaar和Rob van der Heijden(2005)探讨了公共政策对货物运输成本的干预,对荷兰的纸质印刷品的物流进行了案例分析,揭示了货物运输成本对供应链中的货物运输需求进行管理控制的机制。[39]

在最近的经济学文献中,国外学者对如何测量运输成本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一些学者使用到岸价格/离岸价格(cif/fob)比率作为测量海运成本的工具。由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统计的进口货物包括了货物价格及保险(到岸价格),而出口货物则将之排除。因此可以通过同一笔贸易中两者间的不同来计算运输成本。然而一些学者对此也存在某种置疑,例如,Hummels(2001)认为根据进口国的到岸价格/离岸价格比率计算出的运输成本不能提供与时间变化趋势相关的足够信息。[40]

在企业物流层面,对运输成本的研究通常与采购、库存等活动相联系。即运输成本体现出某种一体化特性。如W hybark(1971)提出利用一种称为“A ll -unit”(全单元)数量折扣计划来处理货物成本。[41]Tersine等人(1989)提出了一种建立在货物价格折扣上的经济批量库存-运输模型。努力将“A ll-unit”或增加折扣与货物折扣相联系而建立起相应模型,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见于Tersine和Bar2 man(1994,1991),Hwang(1990),以及Lee(1986)等人的学术论文。P1Xi m ena Clark、David Dollar、A lejandro M icco(2004)等人对港口效率、海运成本和双边贸易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港口效率是装运成本的重要影响因素,如果港口效率从25%提高到75%,则装运成本会下降12%。[42]L1Abada和V ijay Aggar wal(2005)探讨了与数量相关的一体化运输成本和需求呈下降趋势的价格策略,并构建了一个确定最佳数量和最优价格的决策模型。[43]在如何认识道路运输成本方面,D1Maddis on、D1Pearce和O1Johanss on等人(1995)在《道路运输的真实成本》(The True Costs of Road Trans port)中对构成道路运输成本的各项因素,如运输的环境成本、外部成本等进行了探讨。认为这些成本因素应该被计算并分配到车辆的运输成本中。他们指出,“111对运输外部成本的估计严重依赖于采用何种成本测量理论”。[44]

四、物流网络/布局策略中的物流成本

随着“新经济”时代来临,互联网、电子商务和ERP等技术使得企业能够跨越地理空间距离的障碍,并大幅度改变了企业、空间和市场之间的联系方式。然而从总体上看,企业布局的区位选择与运输仍然是物流链/网络设计的关键因素。也因此不可避免要涉及到物流成本问题的研究。

国外学者对物流布局/区位问题的研究,最早开始于货物运输网络设计和设施选址领域。这方面的研究文献很多,涉及范围也很广。人们研究货物运输网络初衷,是为寻求以各种不同方式实现总成本最小化,包括库存合并、车辆合并和末端路线合并等。这方面有代表性的学者包括B lumenfeld等人(1986)、Klincewicz(1990)和Benjam in(1989)等。Klincewicz(1990)假设运送成本与基于数量的价格-函数线性相关,而且能够事先知道每次起点发往目的地的货物运输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包含多起点、合并的末端路线和目的地的网络模型。目标是实现总的库存持有成本、运输成本的最小化。[45]设施选址问题的涵盖内容非常广泛。其中CPLP(the capaci2 tated p lant locati on p r oblem)较有代表性。这方面的研究最早见于Geoffrion和Graves(1974),他们讨论了多种日用品的配送问题。但是其模型不包括如何从多个工厂中进行选择,而且也没有将工厂运作的固定成本与之联系起来。Eiichi Taniguchi、M ichihiko Nori2 take、Tadashi Yamada和Toru Izum itani(1999)讨论了公共物流终端(public logistics ter m inals)。他们着眼于公共物流终端设计的优化目标,应用队列理论和非线性规划开发了一个用于确定最优规模及最佳布局/选址的数学模型。该模型考虑了网络中的交通状况,分析了运输成本和设施成本之间的交替作用,以实现这两种成本的最小化为目标,在日本的Kyot o-O sa2 ka地区公路网络中获得了实际应用。[46]Mark S1Daskin(1995)在《网络与离散布局:模型、方法及应用》对布局模型进行了综合研究,总结了一系列常用的布局模型及方法。[47]L inda K1Nozick和Mark A1Turnquist(2001)讨论了考虑库存、运输成本及服务质量的配送中心布局问题。他们认为,配送中心

总第355期黄湘民:国外物流成本研究前沿及进展?207

 ?

布局对物流系统设计具有关键意义。然而,设施布局策略需要充分考虑到设施成本的交替作用、库存成本、运输成本和顾客反应等因素。基于这一认识,他们提出了一个综合上述因素的模型和方法,并通过一个汽车制造厂的产品配送中心实例说明了该模型的具体应用。[48]Pedr o M1Reyes(2005)应用博弈理论讨论了地区性物流网络,并以印度和中国为例对区域内货物转运问题的具体应用进行了数学分析。[49]Chaug -I ng H su和I-J in Tsai(1999)讨论了商业零售设施的密度问题。他们分析了商业设施的物流成本与客户需求的相互作用,开发了一个确定商业零售设施密度的数学模型。假设商品从一个配送仓库直接或通过一个中转设施到达多个商业零售点,分析了每项单品的平均成本、客户需求和它们之间的联系,通过计算出最小平均物流成本,从而实现商业零售设施选址的优化。[50]

五、逆向/回收物流策略中的物流成本

随着全球化经济发展,逆向/回收物流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逆向/回收物流的规划设计包含了大量物流成本问题。需要对物流成本进行系统考察和分析。目前逆向/回收物流研究的重要性已经引起国外学者的高度重视。

从内容上看,逆向/回收物流包含了几乎所有的物流活动,例如,物流规划、运作实施、有效性控制、基于成本-绩效分析的原材料流程、在制品库存、成品库存,以及从消费者到起点的相关信息活动,是现代物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经济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例如,1994年,欧洲废纸回收量为2770万吨,每年以7%的速度递增,回收率占全年纸业消费额的43%。玻璃回收量年度增长率约为10%,1994年超过了700万吨。根据1997年统计,其回收率达到了全年消费额的60%。国外学者对于逆向/回收物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1)配送规划;(2)库存控制;(3)生产规划等领域。在配送规划方面,Guiltinan和Nwokoye(1975)首次对逆向/回收物流配送网络进行了分析,将其区分为四类不同的回收渠道。[51]Pohlen和Farris(1992)认为逆向/回收物流可采用一些较传统物流不同的形式,依靠个别渠道成员的既有功能与能力执行回收和再制造任务。为了建立有效的逆向/回收物流系统,需要重点考虑以下问题:(1)逆向/回收物流渠道中的成员?(2)逆向/回收物流配送渠道中需要实现何种功能?在哪里实现?(3)正向和逆向/回收物流渠道之间的联系?[52]在逆向/回收物流的库存控制方面,包括确定型模型和随机模型。在确定型库存模型中,首先将逆向/回收物流纳入考虑的学者是Schrady(1967)。他提出的模型类似于传统的E OQ公式。[53]这方面的学者还包括Mabini(1992)、Richter (1996)等人。随机型库存模型方面的研究文献也较丰富,有代表性的学者如Nah mias(1981)、Cho和Parlar (1991)、Mabini和Gelders(1991)等。Tung-Lai Hu、Jiuh-B iing Sheu、Kuan-Hsiung Huang(2002)讨论了有害危险品处理的回收物流成本最小化问题。提出了一个多级时间步骤、多种类有害危险品(废弃物)的成本最小化模型,该模型考虑了系统内部和外部因素的约束,如商业运作战略、政府管制等。应用案例结果表明,利用该模型方法,系统的回收物流总成本的下降幅度超过了49%。[54]

六、国外研究评述及结论

国外物流成本研究体现出很强的实用性与针对性。从研究内容及方向看,国外物流成本研究大致可分为两个主要支流。一个关注物流成本在战略层面上的特性,另一个则把焦点放在优化成本-效用的物流策略上。

国外大量文献重点讨论了物流在创造价值,以及建立与公司财务业绩联系方面所扮演的战略角色。正如R ichards on(1995)和之后的Gil m ore(2002)所强调指出的,物流控制着公司大量有重要价值的资产,对公司现金流和“底线”施加直接影响,通过持续不断地提高生产率和改善服务以增加公司价值,和公司客户服务水平及收入之间建立了强有力联系。随着全球性“外包”作为一种趋势迅速成为重要的商业战略,“捕获”和“评估”包含于全球供应链的物流成本,对于挖掘这种战略性利润日益具有紧迫性和重要性(Fagan,1991)。同全球供应商建立商业联系所带来好处的大量因素实际上也增大了物流成本。国外用以分析物流成本的技术可概略分为四类:(1)基于“复现”的成本;(2)基于“回归”的成本;(3)基于“活动”的成本;(4)基于“优化”的成本。例如,在一项较早由Fera(1998)完成的评估P公司实施国际性外包战略的可行性研究中,他对相关的成本要素进行了识别和分类,通过统计建立了一个广泛的“复现”和“非复现”成本要素用以进行远景分析。Zo2 r oya(1998)提出了一个回归模型以测量船舶运输耗费的成本动因影响。其中有3项基于时间的因素用以检查运输网络价格的影响。用于计算物流成本的基于“活动”的成本分析理论为van Da mme和van der Zon (1999)提出,用于企业管理高层分析财务信息以制定物流政策。

国外物流成本研究的另一主要支流,则主要使用基于“优化”的成本方法和技术。大量研究文献讨论和分析了系统性的物流成本。利用这种成本“优化”技术,国外学者尝试优化包括运输,且与库存和采购策略有紧密联系的物流总成本。最早的关于运输和物流成本方面的研究,起源于处于同一市场但生产不同产品的企业竞争中的完美竞争成本的经济分析。直到20世纪70年代,国外学者开始将库存持有成本与运输时间联系在一起考虑。基于优化的成本理论需要建立许多约束条件,如成本项数量、国际贸易影响、发现更容易解决方法的可能性,等等。笔者所列举的许多文献都是面向系统优化而提出的方法研究。

从国外物流成本研究的各个层面看,尽管其研究问题和内容具体而广泛,研究成果也比较多。但是总体上看,对于物流成本形成机理的理论探讨和阐述并不多见。从宏观和整体层面对于物流成本的分析、成本模型及其相关理论框架建构的讨论,从作者检索到

?208

 ?商业研究2006/23

的文献看未能找到系统性的理论阐释。可以发现,国外学者对物流成本的具体构成及相互影响,其认识彼此间也存有许多差异。国外学者多是研究具体的物流成本优化策略、方法及技术,对于物流成本理论体系的研究和探讨很少见诸于公开文献中。物流成本是现代物流学研究中的核心问题之一,但现有研究多是散落于各个学科和问题领域,人们难以通过“物流成本”这一窗口,以其为研究主线来探究不断发展、纷繁复杂却又精采绝伦的物流世界。

因此,如何建构一个系统性的基本理论研究框架,将国内外现有散布于诸多领域的有关研究成果有机联系起来,对正处于迅猛发展中的中国现代物流具有重要意义。它关系到人们采用何种视角看待物流成本,以及在实践中对物流成本如何界定?如何计量/测算?如何控制?如何优化?等等一系列现实问题。参考文献:

[1] A1Ghobadian,A1Stainer,T1Kiss,A computer2

ized vendor rating system,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I nternational Sy mposium on Logistics,The Univer2

sity of Nottingham,Nottingham,UK,July1993,

pp1321-3281

[2] C1A1Weber,J1R1Current,W1C1Bent on,Vendor

selecti on criteria and methods[J],Eur opean Journal

of Operati Research50(1991)2-181

[3] H1T1W illis,R1C1Huston,F1Pohlkamp,Eval2

uati on measures of just in ti m e supp lier perfor m2

ance[J],Pr oducti on and I nventory Management

Journal34(2)(1993)1-51

[4] D1W1Dobler,L1Lee,N1Burt,Purchasing and

Materials Management:Text and Cases,McGraw

-H ill,New York,19901

[5] D1L1Moore,H1E1Fear on,Computer-assisted

decision-making in purchasing[J],Journal of

Purchasing9(4)(1973)5-251

[6] A1A1Gaballa,Mini m u m cost all ocati on of tenders,Op2

erati onal Research Quarterly25(3)(1974)389-3981 [7] T1F1Anthony,F1P1Bu!a,Strategic purchasing

scheduling[J],Journal of Purchasing and Materi2

als Management13(3)(1977)27-311

[8] F1P1Bu!a,W1M1Jacks on,A g oal pr ogra mming

model f or purchase planning[J],Journal of Purchasing

and MaterialsManage ment19(3)(1983)27-341 [9] R1Narasi m han,K1Stoynoff,Op ti m ising aggregate

p r ocurement allocation decisi ons[J],Journal of

Purchasing and Materials Management22(1)

(1986)23-301

[10]B1G1Kings man,Purchasing raw materials with un2

certain fluctuating p rices[J],Eur 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5(1986)358-3721 [11]I1Turner,An independent system for the evalua2

tion of contract tenders[J],Operational Research

Society39(6)(1988)551-5611

[12]A1C1Pan,A llocati on of order quantity among sup2

p liers[J],Journal of Purchasing and Materials

Management25(3)(1989)36-391

[13]C1A1W eber,J1R1Current,A multi objective ap2

p r oach to vendor selection[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68(1993)173-1841 [14]J1Current,C1W eber,App licati on of facility l oca2

tion modeling constructs t o vendor selecti on[J],

Eur opean Journal of Operati onal Research76(3)

(1994)387-3921

[15]D1Shar ma,W1C1Benton,R1Srivastava,Com2

petitive strategy and purchasing decision,Proceed2

ings of the1989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Decision

Sciences I nstitute,1989,pp11088-10901 [16]W1C1Benton,Quantity discount decision under

conditions of multip le item s,multi p le supp liers and

res ource li m itati on,I nternati onal Journal of Pro2

duction Research29(10)(1991)1953-19611 [17]J1D1Hong,J1C1Hayya,Just-in-ti m e purcha2

sing:Single or multi ple s ourcing?I nternati onal Jour2

nal of Pr oducti on Econo mics27(1992)175-1811 [18]E1C1Rosenthal,J1L1Zydiak,S1S1Chaudhry,

Vendor selection with bundling,Decision Sciences

26(1)(1995)35-481

[19]S1H1Ghodsypour,C1O’B rien,A decisi on sup2

port system for reducing the number of supp liers

and managing the supp lier partnership in a J I T/

T QM environment,Pr oceedings of the Third Inter2

nati onal Sy mposium on Logistics,University of

Padua,Padua,Italy,19971

[20]S1H1Ghodsypour,C1O’B rien,A decisi on sup2

port system for supp lier selecti on using an integrat2

ed analytical hierarchy p r ocess and linear p r ogram2

m ing,I nternati onal Journal of Pr oducti on Econom2

ics56-57(1998)199-2121

[21]S1H1Ghodsypour,C1O’B rien,The total cost of lo2

gistics in supp lier selection,under conditions of

multi p le s ourcing,multip le criteria and capacity

constraint[J],Int1J1Pr oduction Econom ic73

(2001),pp115-17

[22]隋明刚,魏嶷1综述:供应链库存成本研究的现状及

其发展趋势[J],管理现代化,2000,(5):28-321 [23]F1W1Harris,Ho w many parts t o make at once,Fact o2

ry,the Magazine ofManage ment10(1913)135-1361 [24]L1Lu,A one-buyer integrated invent ory model,

Eur opena Journal of Operati onal Research81

(1995)312-3231

[25]Jinn-Tsair Teng,A deter ministic invent ory replenish2

ment model with a linear trend in de mand,Operati on

Research Letters19(1996)33-411

总第355期黄湘民:国外物流成本研究前沿及进展?209

 ?

[26]L iang-Yuh Ouyang,Kun-Shan W u,M ixture in2

ventory model invoving variable lead ti m e with a

service level constraint,Computers Op s Res1

Vol1241No191pp1875-882,19971

[27]Yan Dong,Kefeng Xu,A supp ly chain model of

vendor managed inventory,Trans portation Re2

search Part E38(2002)75-951

[28]Rajesh Pi plani,S1Vis wanathan,A model f or evalua2

ting supplier-o wned invent ory strategy,I nt1J1Pr o2

ducti on Econo mics81-82(2003)565-5711 [29]K1Skouri,S1Papachrist os,A continuous review in2

ventory model,with deteri orating item s,ti m e-var2

ying demand,linear rep lenishment cost,partially

ti m e-varying backl ogging,App lied Mathematical

Modelling26(2002)603-6171

[30]Ronald S1Tibben-Lembkea,Yehuda Bass ok,An

invent ory model for delayed cust om izati on:A hy2

brid app r oach,Eur opean Journal of Operati onal

Research165(2005)748-7641

[31]W1P1Pierskalla,J1A1Voelker,A survey of Ma2

intenance Models:the control and surveillance of

deteriorating system s,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Quarterly23(1976)353-388(an update(in

1976)of surveys perfor med by Barlow and Pr ochan

(1965)and McCall(1965)(Larry))1

[32]S1Nahm ias,Managing repairable item inventory

system s:A review,TI M S Studies in the Manage2

ment Sciences16(1981)253-2771

[33]W1J1Kennedya,J1W ayne,Patters onb,Lawrence,

D1Fredendall,An overview of recent literature on

s pare parts nventories,Int1J1Pr oducti on Econom2

ics76(2002)201-2151

[34]Sa muels on,P1A119541The transfer pr oble m and the

trans port costs,The Econo mic Journal64,264-2891 [35]Krug man,P11991:I 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 mic

geography1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 my99:483-4991 [36]Deardorff,A12001:Local comparative advantage;

trade costs and the pattern of trade,p ro2

cessed1Depart m ent of Econom ics,University of

M ichigan,M i m eo1

[37]Henders on,JV,Shalizi,Z and Venables,AJ1

2001:Geography and devel opment1Journal of E2

conom ic Geography1:81-1061

[38]Ku mar,S and Hoff mann,J12002:Gl obalisati on-the

mariti m e nexus1I n:Costas,T H and Gra m menos(eds)1

Handbook ofMariti m e Econo mics,LLP:London1 [39]Hens Runhaar,Rob van der Heijden,Public policy

intervention in freight trans port costs:effects on

p rinted media l ogistics in the Netherlands,Trans2

port Policy12(2005)35-461

[40]Hummels,D12001:Have internati onal trans porta2

tion costs declined?M i m eo,Chicago1

[41]W hybark,D1C1,19711Scheduling shi pments un2

der conditions of freight breaks and quantity dis2

counts1I nstitute Paper No1329,Krannert Gradu2

ate School,Purdue University1

[42]Xi m ena Clark,David Dollar,A lejandro M icco,Port

efficiency,mariti m e transport costs,and bilateral

trade,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 ics75

(2004)417-4501

[43]P1L1Abada,V ijay Aggar wal,I ncor porating trans2

port cost in the l ot size and p ricing decisi ons with

downward slop ing demand,I nt1J1Pr oducti on E2

conom ics95(2005)297-3051

[44]D1Maddis on,D1Pearce,O1Johanss on,The True Costs

of Road Trans port,B lueprint5,Earthscan,London

(1995)1

[45]Klincewicz J1Solving a freight trans port p roblem u2

sing facility locati on techniques1Operations Re2

search1990;38(1):99-1091

[46]Eiichi Taniguchi,M ichihiko Noritake,Tadashi Ya ma2

da,T oru I zu mitani,Opti m al size and l ocati on plan2

ning of public l ogistics ter minals,Trans portati on Re2

search Part E35(1999)207-2221

[47]Daskin,M1S1,19951Net w ork and D iscrete Loca2

tion:Models,A lgorithm s,and App licati ons1W i2

ley,New York1

[48]Linda K1Nozick,Mark A1Turnquist,I nvent ory,trans2

portati on,service quality and the l ocati on of distribu2

ti on centers,Eur opean Journal of Operati onal Re2

search129(2001)362-3711

[49]Pedr o M1Reyes,Logistics net w orks:A ga me theory ap2

plicati on f or s olving the transshi pment,Applied Mathe2

matics and Co mputati on168(2005)1419-14311 [50]Chaug-I ng H su,I-J in Tsai,Logistics cost,con2

sumer demand,and retail establishment density,

Papers Regi onl Science178,243-263(1999)1 [51]Guiltinan,J1P1,Nwokoye,N1,1975,Devel op ing

distribution cannels and system s in the emerging

recycling industries,I 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2

ical D istributi on6(1),28-381

[52]Pohlen,T1L1,Farris II,M1,1992,Reverse logistics

in p lastic recycling,I nternati onal Journal of Physi2

cal D istributi on&Management22(7),35-471 [53]Schrady,D1A1,1967,A deter ministic invent ory model

for repairable ite ms,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Quar2

terly14,391-3981

[54]Tung-Lai Hu,J iuh-B iing Sheu,Kuan-H siung

Huang,A reverse logistics cost m ini m ization model

for the treat m ent of hazardous wastes,Trans pota2

tion Research Part E38(2002)457-4731

(责任编辑:吕洪英)

库存管理优化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库存,在供应链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具有存储、应变等作用。是供应商的结束和公司生产的开始,也是供应的节点,合理的解决库存问题,可以有效降低公司经营成本、提高供应链的管理效率。 为解决这些公司生产经营中一定会遇到的问题,就有必要进行合理科学的库存管理。李波、洪涛在《供应链管理》一书中说到库存管理的目的就是在于把库存控制在合理水平,防止超储积压或不足,减少资金占用,最大限度的降低库存成本,以提高公司竞争力。 库存是每个公司都能遇到的管理问题,它对公司生产的连续性及公司的利润都产生重要的影响。对一个公司来说,物资库存工作能否顺利地进行,对于降低公司产品成本、提高公司经济效益意义重大。作为一个大型公司,都会面临物资的采购和库存工作,如果处理得当,就会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但是如果不能很好的协调,将会导致物资积压,资金周转不灵,严重的还会使公司停工停产。公司对其物资管理供应体制进行的一系列的改革,目的就是规范公司物资采购行为、降低采购成本、减少库存储备,一方面保障生产顺利进行,另一方面提高公司整体的竞争能力。 不合理的库存管理具有这些表现为:低效的产品挑选、落后的沟通方式、昂贵的库存成本、不科学的采购成本、不合理的库存结构、过高的质量控制成本、过长的采购周期。由于库存的不合理,公司生产过程不够流畅、停工现象时有发生、工人积极性逐渐下降、销售机会容易错失。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公司收益进一步影响公司发展,也影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建设。 所以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控制公司的库存储备,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为将来的市场竞争站稳脚跟打下坚实的基础。 长期以来,学术界主要关注的是单级库存控制方面的研究,后来供应链管理理论横空出世,多级库存控制成为学者们争相研究的对象。1915年福特哈里斯通过运用数学模型对一定时期内储存成本和订货成本最低时进行分析计算得到的订货批量,提出了经济订货模型也就是非常著名的EOQ模型。这之后,随着国内外学者们对于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问题的不断研究,发现了很多存储管理问题也依次提出相应解决办法,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最终形成了库存理论。一开始的库存理论模型仅仅是对单个公司的库存最优化。分别建立了不允许缺货,生产时间短;生产需要时间, 不允许缺货;允许缺货,生产时间短;市场占据时间,允许缺货;

文献综述--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研究

J I A N G S U U N I V E R S I T Y 本科毕业论文 文献综述 专业班级:会计学11 学生姓名:曹彩云 指导教师姓名:章文芳 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 2013 年 4 月

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研究 文献综述 所谓成本控制,是企业根据一定时期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由成本控制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以生产耗费发生事前与成本控制过程及事后分析,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以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行为。 成本控制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在一些中小企业中,管理者往往重心都倾向销售业绩的提高,而忽视了成本控制的工作。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成本的降低是增加利润的有效方法之一,降低成本已成为企业首先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国外研究综述 在国外,成本控制已经是一门非常系统的课程。国外学者一直对成本管理进行研究,并且很早就认识到成本竞争优势是企业竞争优势(技术、质量、服务、成本)的核心。他们将成本管理水平的高低视为企部管理机制的运行效果绩效指标。 1987年,库珀和卡普兰在《成本会计怎样系统地歪曲了产品成品》中第一次提出了“成本动因”(cost driver,成本驱动因子)理论,将成本比作因变量,各种独立或相互作用着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认为成本是各种独立或相互作用着的因素合力相互影响的结果。他们还是认为,业务量,比如产量,是影响成本的主要动因。主要论述了业务量对成本的制约作用,但没有考虑其他的影响因素。按照这一动因决定思想,把企业的全部成本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大类。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诸如量本利分析以及依存于产量的弹性预算等在成本费用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成本动因理论的提出,将成本控制从理论上提升到了系统的高度,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成本控制对企业的重要性。 Roger J. Binder提出成本控制是通过降低成本以提高企业成本效率的一个广泛的成本核算和管理的活动。企业在具体产品生产领域运用成本控制方法,监测、评估并最终提高其在特定领域的效率,如:部门、生产线,及内部管理的操作过程。他提出成本控制的两种应用形式:行为的管理和监督,绩效评估。 厄休特·库恩(美)在《项目成本与进度综合控制》中提出项目成本与进度综合控制是事关项目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Robert W.Ingram博士(亚拉巴马大学会计学院讲席教授)提出了按成本-预算-资本支出-内部控制-业绩评价这条主线剖析管理会计,以企业经营的日常管理为背景讲解成本会计。这些都使成本控制这一课题更加丰富与详实。

库存管理文献综述

库存管理文献综述 摘要:21世纪是供应链竞争的世纪,由于市场的激烈竞争,价格差异化优势逐渐减小,在提供同等产品或者服务下,降低库存成本却成为了业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从传统的库存管理策略,报童问题,基本经济订货模型等六个方面对库存管理进行全面系统的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库存管理的创新点,并为进一步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库存管理;文献综述;创新点 库存管理研究现状 (一)库存管理策略 基于传统的库存管理VMI,CMI和JMI的基础上,提出多级库存优化与控制的供应链库存管理方式,并从物质需求的特性、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供应链主体之间的地位的不平等,借鉴博弈论的思想,来处理主体之间的博弈和利润分享问题,借鉴商业信用方法给库存管理又提出了新的视觉,改进了传统的的库存管理策略。2011年洪芳华等人,提出了一种基于需求特性分析的物质分类方法,将具有相似需求规律的物质分为一类,通过针对不同物流的分类来设计各个子类的库存管理策略矩阵。构建动态多级库存管理模型,实现即时根据需求的变化调整库存的定额将作为以后的研究方向。2011年赵道致等人,针对普遍存在的供应链下游零售商较上游供应商强势的状况,探讨VMI的演化机理问题,分别建立了传统库存模式与VMI模式下具有强势零售商的供应链模型,得到不同库存策略下的零售商和供应商的支付矩阵,在此基础上借助双种群演化博弈方法,分别从短期和长期的稳定均衡进行分析,指出在零售商谈判能力很强的供应链环境下,利润分享模式显然不是合适的解决方法,借助于第三方物流企业参与VMI 模式成为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2012年赵道致等人,从VMI模式可能引发的信息泄露问题入手,对具有信息优势的强势零售商选择库存模式的过程建立动态博弈模型,研究市场需求波动率对库存模式的选择和信息泄露有直接影响,为强势零售商选择库存管理模型提供理论依据。2011年,柏庆国等人将传统库存模型进行扩展,研究了带运输时间的易变质产品的二级供应链库存模型,考虑两种特殊情形:(1)当制造商将生产的产品运输给下游分销商时,在运输过程中只考虑其产品变质的影响,证明了问题最优策略的唯一性(2)当假设制造商和下游分销商的需求为常数时,证明了此情形存在唯一的最优解。2012年,孙莹等人,考虑一个供应商和一个需求方构成的联合库存管理,并将缺货成本纳入库存成本中,建立成本分析模型,并将节约的成本视为剩余收益,基于鲁宾斯坦讨价还价模型对剩余收益进行分配。后续研究将针对一对多,多对一以及多对多供应链联合库存模式下的成本问题,需要寻求其他的合作博弈的方法解决收益分摊的问题。2013年王小斌考虑到需求为模糊变量的情况下,在对两级的供应链,采用供应商寄售库存(VMCI)方式,这种方式对零售商有利,但未必对供应商有利,最后设计了基于数量柔性和转移支付的激励契约实现两者之间的完美协调。2013年,彭建强对流行的JIT库存管理策略、VMI库存管理策略、JMI库存管理策略、多级库存优化与控制的供应链库存管理模式进行比较各自的优缺点,指出前三种方法关注于库存的局部优化,最后一种策略是基于供应链总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而提出的包括中心化多级库存管理和分布式库存管理。 2011年,贾涛等人研究了部分延期付款条件下的联合库存决策,将利用供

企业存货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正文、结论、参考文献.

1 引言 随着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日趋完善,存货管理也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 部分。加强存货管理是保证生产正常进行的物质基础,能有效地服务于基本生产、 技术改造的全过程。存货管理的好坏已成为衡量企业管理制度是否完善、存货储 备是否合理、流动资金占用是否最佳的重要标志。实践证明,加强存货控制和管理,会使濒临绝境的企业有起死回生的可能,反之,则会使充满活力的企业逐步陷入困境。众所周知,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市场竞争环境越来越激烈,企业的生存环境越来 越残酷。企业的竞争从增大销售、提高市场份额逐渐转变为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方面,而存货管理又是企业内部管理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 2 存货管理概述 2. 1 存货及存货管理的概念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者商品、处在生产过程 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者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 [1]。按存放地点不同分为:库存存货、在途存货和在制存货; 按取得来源不同分为自制的存货、 外购的存货、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取得的存货、接受捐赠的存货、委托加工的存 货、债务人抵债形成的存货及盘盈的存货等。 存货管理是指为了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行, 降低存货成本, 增加获利能力, 对存货进行决策、规划、控制等工作的总称。企业置留存货的原因一方面是为了保证生产或销售的经营需要;另一方面是出自价格的考虑,零购物资的价格往往较高, 而整批购买在价格上有优惠。但是,大量存货置留也会增加包括仓储费、保险费、维护费、管理人员工资在内的各项开支。因此,进行存货管理的目的就是尽力在各种成本与存货效益之间做出权衡,达到两者的最佳结合 [2]。存货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资金占用水平及资产的营运效率。存货管理包括:(1存货的决策管理,主要是对储备存货的进货决策。 (2 存货的规划管理, 是在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的前提下, 制定出一个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占用额较小的限额并分别责任到各相关部门,实行考核和奖惩,即是存货的限额责任管理。 (3存货的控制管理,

管理会计的文献综述

管理会计的文献综述 管理会计的起源,一般认为是20世纪初西方工业革命及管理学的产物。 管理会计的发展源于1911年西方管理理论中古典学派的代表人物——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 1922年.奎因坦斯第一次提出了“管理会计”这个名称。1924年,布利斯所写的一部管理会汁方面的著作《通过会汁进行经营管理》也问世了。这个时期管理会汁的特点是以标准成本、预算控制和差异分析为主要内容,其基本点是在业的战略、方向等重大问题已经确定的前提下,协助企业解决在执行过程巾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经济效果的问题关于管理会计的属性,最早在1958年,美国会计学会提出“管理会计是利用适当的技术和观念,处理历史和未来的经济信息,以帮助管理人员制定合理的经济目标方案,并协助管理部门达到其经济目标制定合理的经济决策。” 1981年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为管理会计所下的定义为:“管理会计是一个对财务信息进行确认、计量、汇总、分析、编制、解释和传递的过程,这些加工过的信息在管理中被用于内部的计划、评价和控制,并保证合理地、负责地利用企业的各种资源。” 以上两个定义强调了管理会计是一种技术和方法,它以企业为主体、主要为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充分有效地利用企业资源服务。 我国对管理会计的运用是在20世纪7O年代末伴随着管理会计理论的传入开始的,当时在一些企业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由于未及时地将这些成功的经验加以总结,并采取措施进行广泛、深入地推广,其理论严重脱离了实际,影响了他的实际应用。2008年陈建梅在《财务管理》中提出我国的管理会计是世纪年代初, 在引进西方管理会计理论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 2007年潘飞,王悦,沈红波在《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第二期中提出:我国管理会计的系统研究实际上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引入西方研究的成果开始的,起初主要是翻译和介绍类的规范性研究,还没有深入到企业实地进行研究,而那时西方已经开始盛行问卷调查和实验研究的方法,尤其是近几年,问卷调查和实验研究几乎成为了西方管理会计研究的主要方法。 1982年第二期《会计研究》中,余绪缨提出“对象问题是学科建设中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一门学科的对象, 是其特定领域有关内容的集中和概括, 是贯穿于该学科的始终的。从这个认识出发, 应如实地把现金流动( cash flow) 看作是现代管理会计的对象” 1983 年,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了体现余先生上述观点的《管理会计》教材。这是一部具有开拓性的高等财经院校统编教材。20世纪90年代之前,余先生的《管理会计》教材具有非常广泛的影响, 许多人是通过该教材才了解、理解和掌握管理会计知识, 从而对管理会计感兴趣。可以说, 该教材不仅对管理会计在中国的传播、普及与运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且也标志着余先生已经完成了对西方管理会计的引进工作, 开始进入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管理会计学科阶段。 1986年,美国全美会计师协会管理会计实务委员会对管理会计的定义是:“管理会计是向管理当局提供用于企业内部计划、评价、控制以及确保企业资源的合理使用和经济管理责任的展示所需财务信息的确认、计量、归集、分析、编报、解释和传递的过程。管理会计还包括编制供诸如股东、债权人、规则制定机构及税务当局等非管理集团使用的财务报表。”这是一个广义管理会计的概念,包括了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的服务对象也从企业管理当局扩大到了股东、债权人、规则制定机构及税务当局等非管理集团。 1987 年,美国管理大师卡普兰教授在其著作《相关性的消失:管理会计的兴衰》一书中指出:今后管理会计理论的研究必须改梁易撤,必须从实际出发,在理论和实际结合上,花大

采购成本文献综述

采购成本文献综述 会计 07-3 班关玉珍 4 号 国内研究现状 尽管国内对于采购历史悠久,但将采购视为新的战略性功能并提出,却是在20 世纪90 年代以后。过去,在许多组织机构里,采购在企业中的地位和影响都比较低。直到进入21 世纪,人们的对采购的重要性以及它对于降低组织成本的重要性才有了初步的认识,采购被视为企业价值链的源泉,采购职能从企业生存的必要条件变成管理的一个热点,人们也更深入的探求采购领域潜在的改进机会,在借鉴国外已有的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为我国管理学界开展采购的研究打开了新的局面。在这方面的主要著作有: 2004 年李雅萍编著的《采购物流》,2005年刘荔主编的《现代采购管理》,2006 年郭晖主编的《采购实务》,2007 年陶源、杨军主编的《如何控制采购成本》,2008年白世贞主编的《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系统》等。 文献方面有:李步峰、江勇和白庆华(2002)将Filip Roodhooft 和Jozef Konings (1996)的“供应商总成本”的计算模型与“所有权总成本”概念结合起来,提出了新的与“所有权总成本”概念一致的计算模型。但这一计算模型比较简单,考虑到的成本因素比较少,无法全面地反映出采购物资在使用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支出对采购决策的影响。 郭思英在2003年的第 1 期《工作研究》的第21 卷发表的《把好材料价格关降低采购成本》中论述:材料价格在企业生产成本项目中能体现为直接材料成本,材料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产品的价格,因此企业要强化物资采购管理,把好材料价格关,最大限度地追求最低的进料成本。 邵敬中、张帆(2003)认为TCC分析是战略采购的基本出发点,战略采购是以最低总成本建立业务供给渠道的过程,不是以最低采购价格获得当前所需原料的简单交易。战略采购充分平衡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优势,以降低整体供应链成本为宗旨,涵盖整个采购流程。此外,他们还认为所有权总成本等于价格、使用成本、管理成本三者之和。 郝皓、朱秋沅(2003)提出了面向需求链的战略采购。他们认为,面向需求链的战略采购是在需求链的拉动下,按订单制造的模式使采购运作更加贴近市场。面向需求链的战略采购能够更加有利于减少存货、节约成本以及加快供应速度。 刘晓、李海越、王成恩、储诚斌(2004)认为以往的介绍供应商选择方法的文献由于采购决策的不同,决定了所选用的准则、模型和方法不同,而许多文献并没有说明其模型与方法适用于哪一种采购模式,因此难以指导采购实践。他们采用分类的方法,系统地介绍和分析了自1973?2002年中公开发表的有关供应商选择的一些主要模型和方法,指出了各种研究方法的优缺点、适用范围、存在的问题,并且进一步指出未来研究

库存控制方法文献综述

库存控制方法的文献综述 专业:物流管理 班级:1552 学号: 姓名: 摘要:在保证企业生产、经营需求的前提下,使库存量经常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上;掌握库存量动态,适时、适量提出订货,避免超储或缺货;减少库存空间占用,降低库存总费用;控制库存资金占用,加速资金周转。本文参考了相关文献,总结了一系列物流库存控制方法,开展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库存量、控制方法 一、前言 库存量过大所产生的问题:增加仓库面积和库存保管费用,从而提高了产品成本;占用大量的流动资金,造成资金呆滞,既加重了货款利息等负担,又会影响资金的时间价值和机会收益;造成产成品和原材料的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造成企业资源的大量闲置,影响其合理配置和优化;掩盖了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不利于企业提高管理水平。 库存量过小所产生的问题:造成服务水平的下降,影响销售利润和企业信誉;造成生产系统原材料或其他物料供应不足,影响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使订货间隔期缩短,订货次数增加,使订货(生产)成本提高;影响生产过程的均衡性和装配时的成套性。

二、正文 目前,在库存管理中常用的方法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传统的库存管理方法,另一种是现代的库存管理方法。对于传统的库存管理方法,主要有定量订购与定期订购方法、ABC库存控制方法和经济订货批量等。对于现代库存控制方法,主要有MRP与MRPn库存控制方法、企业资源计划(ERP)和及时生产(JIT)库存控制方法等。 (一)、定量订货法 定量订货法是指当库存量下降到预定的最低库存量(订货点)时,按规定进行订货补充的一种库存控制方法。当库存量下降到订货点时,即按预先确定的订货量发出订单,经过订货期、交货周期,库存量继续下降,到达安全库存量时,收到订货,库存水平回升。采用定量订货方式必须预先确定订货点和订货量(见图1)。图1 定量定货法原理 其中:Q——批量或订货量,T——周转期,S——安全库存 1. 订货点的确定 通常订货点的确定主要取决于需求率和订货交货周期这两个因素。在需求为固定、均匀和订货交货期不变的情况下,订货点由以下公式确定: 订货点 = 平均交货期全年需求量 / 365 + 安全库存量(1)

管理会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管理会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管理会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本文关键词:参考文献,毕业论文,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本文简介:经济新常态的市场化特征下,寻求组织创新机制与高水平本土化管理会计相匹配的管理工具和方法体系,需要认清管理会计变迁的动因,并在变迁管理的引导和规范下发挥出积极的作用。希望以下管理会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对你有所帮助。管理会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一:[1]张瑞颖。独立学院应用型导向的创新创业教育探析[J 管理会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本文内容: 经济新常态的市场化特征下,寻求组织创新机制与高水平本土化管理会计相匹配的管理工具和方法体系,需要认清管理会计变迁的动因,并在变迁管理的引导和规范下发挥出积极的作用。希望以下管理会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对你有所帮助。 管理会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一: [1]张瑞颖。独立学院应用型导向的创新创业教育探析[J].当代教研论丛,2021,(08):81-82. [2]徐璟。依托校企合作重构技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J].好家长,2021,(51):48-49. [3]包纯玉,张新华。ERP时代高职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21,(10):90+92. [4]裴畅。关于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建设工作初探[J].现代职业教育,2021,

(20):78-79. [5]钟燕,唐金玉。浅谈中职班级的特色管理--寓企业财务哲学于班级管理中[J].现代职业教育,2021,(20):174-175. [6]谢小春。高职应用型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探讨[J].现代职业教育,2021,(22):68-69. [7]郭建立。浅议会计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改革[J].现代职业教育,2021,(22):76. [8]严水荷。基于供给侧改革的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中高职会计专业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21,(23):28-30. [9]张巧英。论如何实现中职学校财务会计和预算管理结合[J].现代职业教育,2021,(23):154. [10]张燕。大数据时代下高职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1,(24):31. [11]方乐。地市电大“双师型”教师成长途径探析[J].现代职业教育,2021,(22):160-161. [12]徐筱朦。浅析数学在经济学中的作用[J].中华少年,2021,(34):121. [13]杨健文。管理会计视角下高职会计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探析[J].现代职业教育,2021,(25):236. [14]李乐言。关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转型与产业调整研究[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1,(12):236. [15]何志明。基于DEA的高职专业建设绩效评价研究--以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广西教育,2021,(39):83-84. [16]何雪锋张鑫。“阿米巴”模式的管理会计体系[N].财会信报,2021-09-04(B07)。[17]何雪锋张鑫。管理会计:供给侧改革的新助手[N].财会信报,2021-09-11(B07)。[18]高思源。经

物流成本控制文献综述教学总结

物流成本控制综述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增强,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日益激烈,传统的生产管理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市场的需求;与此同时,产业分化不断细化、产业链条逐渐拉长,物流时间和物流成本在产品总时间和总成本所占的比例显著提高。本文就从我国物流成本的构成、现状、衡量指标、控制的意义、存在的问题以及控制的途径和方法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并加以总结。 关键词:物流成本成本控制研究现状 1.引言 物流成本是指产品的空间移动或时间占有中所耗费的各种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货币表现。具体的说,它是产品在实物运动过程中,如包装、搬运装卸、运输、储存、流通加工等各个活动中所支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企业物流成本的控制是在企业物流过程中,对物流成本形成的各种因素按照事先拟定的标准严格加以监督,发现偏差就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从而使物流过程中的各项资源的消耗和费用开支限制在规定的范围内。邓凤祥的《现在物流成本管理》也指出,研究企业的物流成本构成,合理控制企业物流成本,挖掘企业第三利润源成为现代企业经营发展需要面对的新问题。 2.物流成本构成的理论研究 宋华的《物流成本的分析与控制》对物流成本的构成进行过具体的分析,他认为物流成本包括:物资流通费、信息流通费以及物流经营管理费。 (1) 物资流通费包括运输费、保管费、装卸费、包装费、流通加工费等。 (2) 信息流通费指处理和传送物流相关信息发生的费用,包括库存管理、订单管理、顾客服务等相关费用。

(3) 物流经营管理费用是指物流的计划、协调、控制等管理活动方面发生的费用,不仅包括现场物流经营管理费用,而且包括本部的物流经营管理费。3.企业物流运营成本的现状研究 《制造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这本书,将我国企业物流运营成本的现状归结为一下三点: (1)物流运输成本高 李伊松和易华合写的《物流成本管理》中曾说过,运输在整个物流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成本要占物流总成本的35%-50%,占商品价格的4%-10%,所以运输费用的减少对物流总成本的节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实际运输过程中,返程或起程空驶、迂回运输、重复运输和运力选择不当等不合理运输都会导致额外费用和消耗,打打增加物流运输的费用。同时,我国的运输业也现存很多问题,其中公路运输的低效率已成为物流业整体运营水平低下的关键原因,低效率的公路运输也抬高了物流成本。 (2)物流库存成本高 我国工业产品库存历年积累的数万亿元巨额存量难以消化,同时新生库存增量没有得到根本遏制。《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之我见》这本书就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库存成本过高已成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一道障碍,它直接导致了经济节奏缓慢,运行质量变差、流通效率低下等种种恶果。 (3) 物流管理成本高 目前,我国物流业在管理上存在一些问题,也是企业物流成本偏高的原因。黎忠的《浅议如何降低物流成本》就将企业的物流管理成本存在的问题总结为一下几点:

材料采购成本控制

制鞋有限公司 材料采购成本控制要点 “材料采购成本”是当前晋江鞋厂在成本控制上的重中之重,是最实际的成本体现。如何有效控制“材料采购成本”?这既是林总向来关注的重点,也是我们财务一直努力的目标。2004年,新厂和总厂将分开采购,这势必又给财务对“材料采购成本”的控制带来很大难度,总结去年在新厂和今年在总厂的经验,我认为对明年道崎公司在“材料采购成本”上的控制,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在“样品开发环节”必须建立材料档案 要控制“材料采购成本”,必须从源头上抓起,而“样品开发环节”上的材料原始数据正是我们对“材料采购成本”控制的源头。以往,我们道崎几乎忽视这一环节在“采购成本”控制上的作用。所以,必须首先要求开发部对每一“货号”(款式)的鞋子都要提供材料的名称、规格、宽幅(厚度)、标准计量单位和耗量等档案资料。只有这样,“材料采购成本”的控制才真正具有实际意义。 二、在“材料核算环节”必须建立车间确认程序 以前,公司的算料组根据技转组算出材料的耗量后,就直接交给采购,既不管冲裁的实际排刀,也不管仓库到位材料的实际宽幅(或者“利用率”),造成在生产过程中材料超耗后(排除人为因素),往往找不到、分不清责任,更无人承担责任(比如,关于网布宽幅1.4米和1.37米的争论从年头持续到年尾)。所以,材料算出来后,必须要求提供给冲裁车间确认,并在《备料单》上签字。另外,车线和胶水也要参照同样的程序办理。 三、在“材料确认环节”必须明确“确认权限” 外贸订单生产中,“材料确认”对于工厂来说是一个很痛苦的事情,稍微不

注意,就可能造成损失,甚至客户的索赔。道崎在这方面的教训太惨重了,这个问题必须解决!解决的方法就是在“材料确认环节”必须明确“确认权限”,即:什么材料必须在业务上由谁确认算数,无效确认的材料采购部门拒绝安排采购!财务也据此审核,对购买的“无效确认材料”拒绝结账!否则,总是为了赶进度,材料还没确认好,就买回来了,最后又被打掉,赶出来的都是“垃圾”,这些损失谁又能承担? 四、在“材料请购环节”必须建立“仓库库存日报表”制度 象我们公司这样大的规模,每天、每月、每年材料进出的次数频繁,数量巨大,如果没有坚持严格的“仓库库存日报表”制度,大家都是得过且过、以“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在做事,可想而知,这里面的损失是多么可怕!所以,《备料单》确认后,一定要求采购部门对库存材料进行查询,查询的依据就是材料仓库的《库存日报表》。要做到这一点不容易,但是。目前道崎的现状必须非要走这一条路不可,再不采取措施,每年在这方面的损失只会越来越大,总要超过百万元!非常痛心! 五、在“材料订购环节”必须坚持采用《订购单》方式 《订购单》是财务审核采购人员是否合法合理采购、仓库仓管是否合法合理验收的唯一依据!如果没有采用《订购单》,“采购”和“验收”当然会失控!供应商也就有机可趁、“有空子可钻”! 六、在“材料验收环节”必须坚持“物料检验报告”制度 去年在新厂,“物料检验报告”制度一直在发挥作用,基本上“卡”住了供应商的“颈脖子”,今年在老厂,可能是由于人员的原因,“物检报告”制度坚持得不彻底,多少总给供应商钻了一些“空子”,仓库忙起来了更是顾不上“物检”。

企业库存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企业库存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母爱时光孕婴房 [摘要]存货是企业经营活动过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流动性资产,特别是母爱时光孕婴房-属于销售母婴用品的线上与线下结合连锁行业网络,属于连锁零售超市行业,在目前线下实体店运营成本居高不下的大背景下,只有科学的进行库存管理,加快商品周转率与降低运营成本才能实现盈利。这就是说库存管理水平的强弱是制约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商业企业的库存占流动资产的比重可高达80%,因此,库存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状况。本文以母爱时光孕婴房为例分析了以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的ABC 分析原理、经济批量法、准时制库存原理及供应商管理库存原理为理论依据,并利用设施布置原理与方法及商品陈列管理的相关理论。分析母爱时光孕婴房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商品订货分类不合理、对库存的控制手段选择过于简单、仓库区域布置不合理、品类设置不合理、商品陈列位置混乱、库存管理系统不完善等问题。 [关键词】存货管理;内部控制;问题;对策 1绪论 对于连锁加盟的母婴用品零售企业而言,拥有一套适合自己企业的存货管理模式十分重要。若要在整个产品市场上持续获取利润,其最好的方法就是降低成本,加强对存货的管理。而我国的零售企业在存货管理方面的问题比大企业存在的问题更加突出和明显。例如,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对于市场风险的规避做得不到位。其次,由于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而导致的存货核算不实,储存不合理,这些都是我国零售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再者,由于管理人员素质的缺乏以及企业资源的有限,导致管理水平落后。在现如今网络高速发展的时代,传统的存货管理模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这个日益发展的社会需求,因此必须要创新管理模式。 1.1国外文献综述Claus(2011)在《浅谈如何加强存货管理》中提出:存货保管过程中可能发生霉变、损坏和偷盗等各种潜在的损失。当出现经济危机时,对于较高的库存,一旦产品价格出现跳水,公司管理层将无法回避存货价值缩水的事实。因此,企业就需要有较强的市场预测能力,把握市场前景,合理安排存货的储存数量。AltmanEI(2012)在《零售企业财务应加强存货管理》中提出:零售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很难做到随时购入所需的原材料或商品,从发出采购指令到存货入库,这个阶段需要一定的时间,这就要求零售企业储存一定的存货,因此会占用一定的资金,避免因缺货造成相关损失。 1.2国内文献综述 王华明(2012)在《建立产销联盟的供应链管理模式》中提出:存货在资产负债表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项目,是报表分析的重要指标;存货对利润表中销售成本的确有直接影响。所以存货数量的确定、价值的计量,直接关系到资产计价和损益的确定。因此,企业必须要科学准确的核算存货。徐家尊(2012)在《零售企业存货管理策略研究》中提出:欧美零售企业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高度发展优势之下,及时地控制了他们的存货,但是在亚洲,由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相对比较落后,供应商不能及时获取这些消息,因此造成了这些供应商企业的存货数量不合理,从而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损失。对于这个问题,企业应该要充分利用好现代互联网技术。

文献综述 质量管理

专业文献综述 题目: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 姓名: 学院: 工学院 专业: 工业工程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 2009年12 月25 日 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 摘要:在现代社会,施工单位对其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工作是越来越重视了,甚至已经把质量作为企业的生命线,作为在投标中最重要的筹码,项目经理自身也实行了质量终身制。在施工单位中,目标和进度都必须是以质量为前提的。本文分析了质量控制的含义及其重要性,介绍了当前质量控制的主要理论,还有国内外质量控制的发展现状,对当前在质量控制方面主要采取的4M1E也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理论; Construction Project Quality Control Li Nan Sun Yuhua Abstract:In the modern community,the construction units have already been paying much attention to quality work,quality is a business’s lifeline and becomes an important bargaining in the bidding,the project manager also carries out quality tenure.The object and progress of Construction units must be based on the quality.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meaning and importance of quality control ,introduces the current theory of quality control and the development of quality control an home and aborad,confers the method of 4M1E.It sums up others methods and meas ures in the quality control. Key words: Construction;Quality control;Theory; 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进一步迅猛发展,同行业的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从价格竞争转为质量竞争。二战后,日本依靠高质量产品在美国市场上占的一席之地,我国也在1979年也成立了质量管理协会,1990开始贯彻ISO9000质量标准和质量体系认证,质量控制观念已经逐步深入人心。 一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为了达到工程规范或者规定对数据质量要求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措施。另一种理解,质量控制就是为了通过监视质量的形成过程,消除质量环上所有阶段能够引起不合格或者不满意效果的因素,达到质量要求,获取经济效益,而采取的各种质量技术和活动。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是施工单位的中心工作,所有施工技术的组织与实施、施工过程的安排与进度控制,都必须以保证施工质量为前提。而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很多,一旦发生质量事故,后果非常严重,对企业、个人都是极大的损失。而且随着经济全球话的到来,很多中国企业已经开始“走出去”,开展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因此保证工程的建设质量,对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是十分关键和必要的。要保证工程的建设质量,就必须做好施工的质量控制工作。 二质量控制的主要理论 1 戴明的质量管理理论 帮助日本改善质量文明全球的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提出了14条质量管理原则,

关于库存管理文献综述

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 文献综述 题目:关于库存管理文献综述 姓名:聂岩松 学号:09335220 专业:物流管理 指导老师:周永祥 职称:讲师 二零一三年五月

库存管理是物流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为企业保证库存货物的完好无损,确保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近年来中国学者一直对企业物流战略发展保持了高度的关注。本文收集了2007年至2009年来对我国仓库管理方面的相关研究文献,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目前关于仓库管理研究的主要方向和主要观点进行了分类和探析,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进而明确了接下来研究的方向和目的。 关键字:库存;库存管理;文献综述;

库存管理(Inventory Management)是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实现合作以及供应链实现集成管理的关键。库存管理技术也一直是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net)技术的重要研究领域。在激烈变化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供应链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性。在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合作过程中,存在着各种产生内生不确定性和外生不确定性的因素。这些不确定性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衔接不确定性(Uncertainty Of Interface)和运作不确定性(Uncertainty Of Operation)。供应链的这些不确定性对供应链的库存产生了很大影响。企业为了能及时满足客户需求,避免发生缺货或应对供应链不确定因素,需要有一定的库存库存管理的目的是在保持较高客户服务水平的前提下,对企业的库存水平进行控制,尽可能地降低库存水平,减少企业的成本负担,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随着供应链管理的推广和应用,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管理研究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其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管理策略方面。

发挥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作用文献综述

发挥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作用文献综述 本文从管理会计的职能作用、管理会计的起源、管理会计在当前企业中的应用现状、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应用不足的原因、发挥管理会计职能的建议五个方面展开综述。 标签:管理会计企业作用 《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4〕27号文件指出“管理会计是会计的重要分支,主要服务于单位(包括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下同)内部管理需要,是通过利用相关信息,有机融合财务与业务活动,在单位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管理活动。管理会计工作是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总体部署,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已经成为财政改革的重要方向;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价值创造力已经成为企业的内在需要;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已经成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在要求。这就要求财政部门顺时应势,大力发展管理会计。……推动会计人才上水平、会计工作上层次、会计事业上台阶。” 现代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会计的辅助核算与监督,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对企业的发展有重要影响,财务会计是“外部报告会计”,而管理会计是被称为“内部报告会计”,是指以企业现在和未来的资金运动为对象,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它是以现代管理科学为基础,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运用一系列专门的方式、方法,通过确认、计量、归集、编制与解释,传递一系列工作,对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进行规划、决策和控制、考核的一种管理活动。现代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这两大分支,它们既相互协调统一,又相互制约发展。据了解,在美国90%以上财务岗位是管理会计,而在中国恰恰相反,管理会计岗位不到10%,专家预言,未来十年中国传统会计岗位削减80%,管理会计岗位上升至2/3以上比例。管理会计在我国几十年的发展过程已经为它在企业中的应用打好了一定的基础,人才素质的普遍提高更是为中小企业运用管理会计架起了桥梁。 一、管理会计的职能作用 管理会计在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中正在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管理会计的核心理念中,价值的创造与维护是最为重要的两点。基于此,管理会计是企业的战略、业务、财务一体化最有效的工具。管理会计的对象是以使用价值为基础的价值管理。从实質上讲,管理会计的对象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从管理体现经济效益角度看,管理会计的对象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价值运动;从实践角度看,管理会计的对象是作业管理和价值管理的复合。现代管理会计的职能作用,从财务会计单纯的核算扩展到解析过去、控制现在、筹划未来有机地结合起来。管理会计的预测、决策、规划(预算)、控制、评价职能在解析过去、控制现在、筹划未来中发挥作用,管理会计的具体目标是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企业成本控制参考文献,自考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合集

参考文献,企业成本控制参考文献,自考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合集 参考文献(小3号黑体,居中) ×××××××(小4号宋体,行距18磅)××××× [1] 樊华论.现代企业成本控制[J]中国煤田地质2003(06) [2] 李明侠.关于强化企业成本控制若干问题的分析[J]中国总会计师2009(07) [3] 张翼.浅谈企业成本控制目标的确定与企业理财的合理性协调[J]山东:煤炭科技2004(02) [4] 孙雷平浅谈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0(01) [5] 李政采购过程控制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06) [6] 刘红霞企业成本管理前沿问题研究中国工商 2011(09) [7] 李蕊爱现代企业成本控制研究中国商业出版社 2010(05) [8] 王桦宇企业用工成本控制与法律风险防范: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0(03) [9] 樊行健成本费用内部控制大连出版社 2010(01) [10] 刘丽敏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下企业环境成本控制冶金工业出版社 2010(04) [11] 黄雄明企业质量成本控制方法与实践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9 (03) [12] 赵振智油田企业成本核算与控制研究石油工业 2009 (11) [13] 蒋义企业成本控制手册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9 (08) [14] 克而瑞中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赢在成本控制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9 (06)

[15] 王德敏成本费用控制精细化管理全案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9 (09) [16] 周云采购成本控制与供应商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08) [17] 王淑敏工厂成本费用控制精细化管理手册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0(08) ? ? ? ? ? ? ? ? ? ? ? ? ? ? ? ? ? ? 【唯美句子】走累的时候,我就到升国旗哪里的一角台阶坐下,双手抚膝,再闭眼,让心灵受到阳光的洗涤。懒洋洋的幸福。 顶 3 收藏 2

企业成本管理文献综述

企业成本管理控制理论文献综述 企业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价格的竞争,而价格又取决于成本,甚至可以说,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成本竞争。传统的成本管理是适应大工业革命的出现而产生和发展的,但是,近几年来,企业环境的巨大变化(全球竞争力增强;生产与信息技术的提高;更关注于顾客;新的管理组织形式;企业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环境的改变)已导致了成本管理实务的显着调整。[1]定 1.企业成本管理理论发展 1.1成本管理理论的空间范围:由制造成本到社会产品生命周期成本 据统计表明,产品的研发、制造、管理,销售和售后服务成本的比重如下:研发成本占55%、制造成本占16%、管理成本占8%、销售成本占15%、售后服务成本占6%,在这样的成本结构下,传统的成本核算和管理已不能传送准确合理的成本信息,而成本信息是企业高效管理所需的关键信息。因此,为达到成本管理的目标,成本内涵的拓展就必然成为当代成本管理的显着特征,也就是说,成本管理的空间范围由制造成本拓展到了社会产品生命周期成本。 1.2成本管理理论视野:由日常经营管理到战略成本管理 战略成本管理是通过战略性成本信息的提供与分析利用,以促进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成本持续降低环境的建立,是传统成本管理对竞争环境变化所作出的一种适应性变革,是当代成本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甚至可以说,现代成本管理体系以战略成本管理为理念指导,以价值链分析为基础,以作业成本法和成本企画为方法论指导,以全面质量管理为提高顾客价值的目标与保障的一个成本系统工程。 1.3成本管理理论的控制环节:从下游延伸至上游 被誉为现代成本管理理论的两朵奇葩的作业成本管理与成本企画,从中游和上游对成本实施“改善控制”与“革新控制”,与传统的从下游入手对成本进行“维持控制”形成鲜明对比。作业成本管理通过尽可能消除“不增值作业”,改进“增值作业”,优化“作业链”和“价值链”,达到最终增加“顾客价值”和“企业价值”的目的。作业成本管理是企业成本管理领域一项革命性变革。“成本企画”是日本人倡导的一种有助于达成高品质、多功能、低成本的成本管理方法,旨在企业策划、开发产品时,设定符合顾客需求的品质、价格、信赖性及交货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