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二战德军坦克营编制

二战德军坦克营编制

二战德军坦克营编制
二战德军坦克营编制

1942年德国陆军装甲师编制

师部:

1x师部指挥连

1x摩托化制图分队

1x警卫分队(2挺轻机枪)

1x装甲团:

团部:

1x摩托化通信排

1x装甲侦察排

1x装甲维修连

3x装甲营:

1x装甲指挥连

1x中型装甲连

2x轻型装甲连

1x装甲掷弹旅:

2x装甲掷弹团:

团部:

1x团部警卫连

1x通信排

1x工兵排(3挺轻机枪)

1x摩步排(6挺轻机枪)

1x反坦克排(3门50毫米PAK 38反坦克炮,3挺轻机枪)

2x摩步营:

3x摩步连(18挺轻机枪,4挺重机枪,3支反坦克枪,2门80毫米迫击炮)

1x重型摩步连(12挺重机枪,6门81毫米迫击炮,3门50毫米PAK 38反坦克炮,6挺轻机枪)

1x炮兵连(4门150毫米轻型步兵炮,4门75毫米轻型步兵炮)

1x炮兵团:

团部(摩托化):

1x观测连(摩托化)

1x通信排(摩托化)

2x摩托化炮兵营:

营部(2挺轻机枪):

1x通信分队

1x校射分队

3x炮兵连(3门105毫米轻型榴弹炮,2挺轻机枪)

1x轻型军需供应分队

1x摩托化重炮营:

营部(2挺轻机枪):

1x通信分队

1x校射分队

2x炮兵连(3门150毫米重型榴弹炮,2挺轻机枪)

1x炮兵连(3门100毫米K18重炮,2挺轻机枪)

师直属部队:

1x摩托化侦察营:

1x指挥连

1x摩托化通信排(2挺轻机枪)

1x重型装甲侦察车连(18门37毫米反坦克炮,24挺轻机枪)

3x摩步连(2门81毫米迫击炮,4挺重机枪,18挺轻机枪,3支反坦克枪)

1x重型摩步连:

1x工兵排(4挺轻机枪)

1x摩托化反坦克排(3挺轻机枪,3门50毫米PAK38反坦克炮)

1x摩托化反坦克排(3挺轻机枪,3支28毫米PAK41反坦克枪)

1x机械化步兵营:

营部(摩托化)(2挺轻机枪)

1x通信分队(摩托化

1x重型反坦克连(6辆Marder III Ausf M)

1x摩步连(6门50毫米PAK 38反坦克炮,4门37毫米PAK 36反坦克炮,6挺轻机枪)1x重型高炮连(12门20毫米高射炮,4挺轻机枪)

1x装甲工兵营:

营部

1x装甲工兵连(23挺轻机枪,3支反坦克枪

2x摩托化工兵连(18挺轻机枪,3支反坦克枪)

1x摩托化舟桥纵队(2挺轻机枪)

1x摩托化轻型工兵纵队(2挺轻机枪)

1x装甲通信营:

营部(摩托化)

1x装甲野战电话连(6挺轻机枪

1x装甲无线电通信连(6挺轻机枪)

1x摩托化轻型通信连(2挺轻机枪)

1x卫生营:

3x摩托化卫生连(2挺轻机枪)

3x救护车纵队(1挺轻机枪)

师军需处:

12x轻型补给纵队(2挺轻机枪)

1x重型补给纵队(2挺轻机枪)

3x重型燃料运输纵队(2挺轻机枪)

3x摩托化维修连

1x摩托化军需连

师供应处:

1x摩托化面包制作连

1x摩托化屠宰连

1x摩托化物资供应纵队

1x摩托化宪兵排(2挺轻机枪)

1x摩托化邮局

人员:

军官-407

文职-101

军士-2112

士兵-9197

总计-11817

武器装备:

反坦克枪-30支

轻机枪-174挺

重机枪-46挺

50毫米迫击炮-36门

81毫米迫击炮-18门

37毫米PAK36反坦克炮-36门50毫米PAK38反坦克炮-14门75毫米步兵炮-10门

105毫米轻型榴弹炮-24门

150毫米重型榴弹炮-4门

20毫米高射炮-12门

37毫米高射炮-2门

88毫米高射炮-4门

坦克-152辆

Marder III Ausf M-3辆

装甲车-96辆

摩托车-1300辆

汽车-510辆

马车-1462辆

二战德国一个装甲营的标准配置

按照二战前古德里安的设想,理想的装甲师应该下辖一个装甲旅,每旅辖2个坦克团(装甲团),每团辖2个坦克营(装甲营),每营辖4个坦克连,其中3个轻型坦克连(配备3号坦克),1个中型坦克连(配备4号坦克)。每连编制坦克为21辆,这样德国装甲师一共编制有336辆坦克(按西顿的说法是330辆坦克)。后来由于坦克数量不足,德国装甲师的每营从4个坦克连缩减为3个坦克连,分别为2个轻型坦克连和1个中型坦克连。但是实际上截至1939年9月1日战争爆发时,3号和4号坦克产量分别仅为98辆和211辆,根本不够编制中的装备,因此德国装甲师的坦克多为1号和2号轻型坦克顶替。

最早先是每个坦克排5辆坦克,4个排+连部2辆是一个连22辆,一个营3个轻型坦克连和1个中型坦克连加上营部应该有96个坦克。每个坦克都是5人车组。另外营应该有通讯排侦察排。团有修理连。

装甲师是德军集中使用坦克的地面突击兵团,是装甲部队的核心。在1935型的装甲师中,坦克兵力达一个旅,下属2个坦克团,每个团拥有2个坦克营,一个营坦克97辆。但在法国战役后,德军为了加快装甲部队的扩充速度,便在一些轻型师和摩托化师的基础上组建新的装甲师,,而坦克团则由老装甲师提供。因此,拥有2个坦克团的装甲第1~5师和第10师便将各自所属的2个坦克团中的一个,抽调给新建的装甲第11、13、14、15、16、21师。结果,到了1941年6月,所有德国陆军装甲师都只编有1个坦克团。各坦克团编制也不尽相同。其中,第1~8、15、18、31、33、35、36坦克团编2个坦克营。第10、11、20、25、27、29、39坦克团编有3个坦克营。

坦克团的2营制和3营制编制。

按1941年2月1日发布的编制,2营制坦克团直属有团部,装甲通信排(3号指挥坦克2辆,3号战斗坦克1辆)、轻装甲排(2号坦克5辆)、修理连、防空连(20毫米炮12门)。下属的坦克营编2个轻装坦克连,一个中装坦克连。两种坦克连的差别在于前者装备3号坦克,后者装备4号坦克。营直属有营部(指挥车1辆),指挥连(包括通信排,侦察排,拥有2号坦克5辆的坦克排,工兵排)。每个坦克连编有连部(坦克2辆),4个坦克排(一个排坦克5辆),全连坦克22辆。全营坦克72辆。2营制坦克团坦克总数为152辆。3团制坦克团的团、营直属部队及第3坦克营(第7、8轻装连,第9中装连)的编制于2营制坦克团相同。其所属的1、2坦克营每个营编有2个2、3号坦克混编轻装甲坦克连,一个中装甲坦克连。混编轻装甲坦克连编有连部(3号坦克2辆),4个坦克排,第1排2号坦克5辆,第2

至4排3号坦克各5辆,全连合计2号坦克5辆、3号坦克17辆。混编中装坦克连编有连部(4号坦克2辆),编有3个坦克排,第1排2号坦克5辆,第2、3坦克排4号坦克4辆,全连2号坦克5辆,4号坦克10辆。混编坦克营拥有65辆坦克。3营制坦克团一共拥有207辆坦克。

1941年的德国装甲师除有坦克团外,还编有1个摩托化旅(2个摩步团),1个团编有2个营(装甲步兵或摩托化步兵):摩托化步兵营955人,有冲锋枪97支、机枪72挺、50毫米迫击炮9门、81毫米迫击炮6门、步兵炮2门、反坦克炮3门、汽车140辆;装甲步兵营910人,拥有冲锋枪82支、机枪145挺、81毫米口径迫击炮6门、汽车130辆、装甲车85辆。团直属有步兵炮连,有75毫米步兵炮6门。全团2200人,420辆汽车。

装甲师属摩托化炮兵团编有2个轻型炮营(一个营525人,105毫米榴弹炮12门),1个重型炮营(650人,105毫米加农炮4门,150毫米榴弹炮8门或150毫米榴弹炮12门),1个防空营。团直属有观测连。全团汽车632辆。

装甲师属侦查营编有一个装甲连(轻型装甲汽车18辆,重型装甲汽车6辆)和3个搜索连,以及1个提供火力支援的重武器连。全营1140人,装备冲锋枪181支、机枪101挺、81毫米迫击炮3门、反坦克炮3门、汽车223辆、装甲汽车25辆。

加上1个摩托车营,1个反坦克营(551人),一个工程营(958人),1个通讯营(400人)。装甲师实力为兵员15600人,坦克总数152~207辆。

二战德军师与美军师比较

战争结束前美军共成立了16个装甲师(1—14、16、20),最早的五个装甲师成立于1941年,其中第二和第三装甲师维持1942年制重装师的编制,有九个坦克营和三个装甲步兵营,其余的14个装甲师都是三个坦克营和三个装甲步兵营的一般编制。一个一般装甲师除了师部之外有三个战斗指挥部,通常是A、B及R战斗指挥部,除了三个坦克营、三个装甲步兵营之外,另有三个装甲炮兵营、一个机械化骑兵侦察营、一个装甲工兵营,及后勤管理部队。通常还会视战况需要额外编配独立反坦克营,独立防空营等等。

德军装甲师一般有两个坦克营,美军有三个坦克营。美军坦克营有三个中型坦克连和一个轻型坦克连,中型坦克连有M4“谢尔曼”坦克(装备75mm M3 L/40火炮及M1919A4机枪2挺)18辆,轻型坦克连有M3“斯图亚特”坦克(装备37mm M5火炮及M1919A4机枪3挺)17辆,加上营部的五辆M4中型坦克,共有各式坦克76辆。三个坦克营共有各式坦克228辆。德军装甲师的坦克营分别装备Pzkpfw-Ⅳ中型坦克(装备75mm KwK 40L/43火炮及MG34机枪2挺)及Pzkpfw-Ⅴ“黑豹”中型坦克(装备75mm KwK 42L/70火炮及MG34机枪2挺),Ⅳ式坦克营有四个连,一般每连装备Ⅳ式坦克22辆,连同营部直属,在满编时约有Ⅳ式坦克98辆。豹式坦克营有四个连,一般每连装备豹式坦克17辆,连同营部直属,在满编时约有豹式坦克79辆。两个营共有各式坦克177辆,数量上只有美军的78%左右。Ⅳ式坦克的性能与M4相当,豹式坦克则在M4之上,不过在后勤维修方面,美军的出勤率在80%以上,德军的出勤率在70%以上,因此德军坦克在性能方面占优,美军坦克在数量及出勤率上胜出一筹。

德军装甲师有四个掷弹兵营,而美军有三个装甲步兵营。德军的四个掷弹兵营当中只有一个是装甲掷弹兵营,其它三个都是摩托化掷弹兵营,不论机动力,火力还是防护力都与美军有一定差距。美军三个装甲步兵营全部装备半履带装甲输送车,都具备伴随坦克进行机动作战的能力。德军使用Sd.Kfz.251(乘员2人,载员10人,装备机枪2挺),美军使用M3(乘员3人,载员12人,装备机枪1挺),两者在性能方面差异不大。德军步兵数量多,但美军步兵机械化程度高。

德军装甲师有三个装甲炮兵营,美军也有三个装甲炮兵营。德军的装甲炮兵营中只有一个是机械化装甲炮兵营,装备105mm Sd.Kfz.142/2自行榴弹炮12辆及150mm s.IG.33 L/11自行榴弹炮6辆。另外两个营则是由Sd.Kfz. 251/9半履带车牵引的摩托化炮兵营。美军装甲炮兵营装备M7“牧师”自行榴弹炮(105mm M2榴弹炮及M2HB机枪1挺)18辆,三个营共54辆。德军的150mm s.IG.33 L/11自行榴弹炮性能占优,而美军自行榴弹炮数量为德军的三倍。

德军的装甲侦察营有五个连,分别为一个Sd.Kfz.221/Sd.Kfz.223轮式装甲侦察车连,一个Sd.Kfz.251/23半履带式装甲侦察车连(装备20mm KwK 38机关炮及MG42机枪1挺),两个装甲掷弹兵连,一个机械化重装备连。美军的机械化骑兵侦察营也有五个连,分别是三个机械化骑兵侦察连,装备M8“猎犬”轮式装甲侦察车(37mm M6 L/57火炮及M1919A4/A5机枪1挺),一个M3轻型坦克连及一个支持连(相当于德军的重装备连)。

美军的反坦克营及防空营都是全机械化,而德军的反坦克营及防空营则是半机械化。

另一个特点是美军采用了任务编组的战斗指挥部模式,平时各营都直属于师部,视任务需要分派给各战斗指挥部指挥,一般一个战斗指挥部由一个坦克营,一个装甲步兵营,一个装甲炮兵营组成,不过通常A、B战斗指挥部所指挥的部队比R战斗指挥部多,因此主要战

斗力都集中在这两个战斗指挥部。机械化骑兵侦察营常常独立使用,直属师部而不加入战斗指挥部。战斗指挥部的好处是平时不用负责底下各部队的后勤管理事务,负担较轻。缺点是底下的各部队缺乏向心力及协同作战能力。美军的战斗指挥部和德军的战斗群有异曲同工之妙,然而德军是以战斗群中主力部队的指挥官为战斗群指挥官,其战斗群指挥部就是部队指挥部,因此参谋军官除了自己部队的业务之外,还得兼顾战斗群的业务,常常会增加参谋军官的负担。但是由于部队平常由自己管理,士气及部队情况比较好掌握。美德的建制组成可以说各有利弊。

既使当时德军最强的装甲师,其战斗力只有美军的2/3左右(就算是号称全装甲化的装甲教导师,其装甲炮兵团中也只有一个营是机械化装甲炮兵营,甚至还有一个营在使用缴获俄军的152mm榴弹炮)。

1944年美军所采用的步兵师编制是1943年的改良,使用三三制,下辖3个步兵团,每团3个步兵营。团部的直属连队包括一个摩托化轻型榴弹炮连(105mm榴弹炮6门)和一个摩托化反坦克连(57mm反坦克炮12门)。在诺曼底的德军则采用1944年制步兵师编制,下辖3个步兵团,每团2个营。团部的直属连队包括一个步兵炮连(75mm PaK 40轻型步兵炮6门、150mm s.FH.18榴弹炮2门,马车牵引)和一个反坦克连(两个反坦克排配备88mm PaK 43反坦克炮6门,一个摩托化反坦克排配备75mm PaK 40反坦克炮3门)。德军步兵团不论是营的数量还是团部直属连队的质量都不如美军步兵团。

美军对于步兵使用的观念与德军不同,美军重视步兵整体的火力发挥,采用半自动步枪,而将轻重机枪集中到重武器排和重武器连。一个美军1944年制的步兵班有12人,装备M1“伽兰德”式半自动步枪十支,M1918BAR“勃朗宁”式自动步枪一挺,M1903“斯普林菲尔德”式狙击步枪1支。而德军则更重视轻机枪的运用,一个德军1944年制的步兵班有9到10人,装备MG42轻机枪2挺,其余人员装备步枪。如果美军和德军的步兵班正面交火,德军的整体火力强过美军,主要是因为MG42的强大火力。不过美军步兵的一大优势是火力支援非常强大,当受到正面敌军火力压制时,可以通过无线电呼叫团部进行炮火支援,美军的无线电在步兵排广泛普及,因此部队呼叫上级支援比德军方便的多。

美军步兵师的炮兵团有三个摩托化轻型榴弹炮营和一个摩托化重型榴弹炮营,总共有105mm榴弹炮36门和155mm榴弹炮12门。德军步兵师的炮兵团也是三个轻型榴弹炮营和一个重型榴弹炮营,装备105mm le.FH.42榴弹炮36门和150mm s.FH.18榴弹炮12门,不过都是由马车牵引。美德在火炮数量和性能方面差异不大,但是美军炮兵的机动性较强。

美军步兵师有一些额外的支持部队,例如机械化骑兵连,独立炮兵营,独立坦克营,独立防空营,独立坦克歼击车营等等。机械化骑兵连是装备M8装甲车,德军步兵师则是以轻步兵营当做侦察部队,其火力相当于一般的步兵营,而机动力则是依靠自行车,这个营也常常做为师属预备队使用。美军的独立坦克营和装甲师的坦克营相同,而德军步兵师则没有坦克。美军的独立坦克歼击营装备M10(装备76.2mm M7火炮)或M36(装备90mm M3火炮及M2HB机枪1挺)坦克歼击车,而德军的反坦克营则有一个摩托化反坦克连(75mm PaK 40反坦克炮12门),一个突击炮连和自行突击炮连(Sd.Kfz.142/StugⅢ自行突击炮10—14辆,装备75mm StuK L/24火炮),一个摩托化防空连(20mm Flukabwehrkanone 38或37mm Flukabwehrkanone 36/37防空炮9—12门)。因此德军在反坦克武器方面不论数量还是性能都比美军逊色。美军的防空营是由车载或牵引的四联装M2HB重机枪及牵引的40mm M2博福斯机炮组成,德军步兵师没有防空营,只有反坦克营里的摩托化防空连。

美军步兵师的摩托化程度也远超德军,除了后勤补给系统之外,美军步兵师所有炮兵单位全都是摩托化,步兵团虽然没有自己的车辆,但师部却有六个运输纵队可以负责部队机动。而德军步兵师除了后勤补给系统,只有反坦克部队为摩托化,其余的炮兵部队则依赖马车牵引,步兵团不但没有自己的车辆,师部也没有多余的运输纵队可以运载部队机动,步兵团的

后勤补给也是依赖马车。

美军步兵师实际上比较接近德军的装甲掷弹兵师。德军的装甲掷弹兵师是两个摩托化掷弹兵团六个营,团部的直属连队为摩托化步兵炮连,摩托化工兵连,有些团则有摩托化防空连。另外有一个坦克营,一般是用突击炮替代坦克,共45辆. 数量比美军独立坦克营还少。摩托化炮兵团有两个摩托化轻型榴弹炮营和一个摩托化重型榴弹炮营,有几个师的炮兵团有一个机械化榴弹炮营,不过在数量上比美军步兵师少12门105mm榴弹炮。反坦克营则是两个自行反坦克炮连(Jagdpanzer Ⅳ式坦克歼击炮,装备75mm PaK 42L/70火炮),一个机械化反坦克连或一个摩托化反坦克连(75mm PaK 40反坦克炮12门)。摩托化防空营是一个摩托化重型防空炮连(88mm Flukabwehrkanone 37防空炮8门),两个摩托化轻型防空炮连。这个重型防空炮连无疑大大强于美军的防空单位。摩托化侦察营是另一个火力,机动力强大的部队,一般是一个装甲侦察连(Sd.Kfz.221/Sd.Kfz.223轮式装甲侦察车),三个摩托化侦察连(搭乘军用卡车或装甲输送车,也有几个师是装甲化侦察连,搭乘Sd.Kfz.250/Sd.Kfz.251半履带式装甲输送车),一个摩托化重装备连。这个营也是美军机械化骑兵营无法匹敌的。

参考实战经验及装备发展,美军在1942—1943年间进一步改组步兵师编制,在新编制中步兵师人数略有下降,为14253人。主要改变都在装备上,首先M1“伽兰德”式半自动步枪成为标准步兵武器,巴祖卡火箭筒也大量配备到步兵师中(每个师557具),57mm反坦克炮取代37mm反坦克炮成为了主要的反坦克火力,75mm榴弹炮则完全被105mm榴弹炮取代;更多的改变在运输工具上,2.5吨载重车取代1.5吨载重车成为主要运输车辆,同时更多的“威利斯-奥佛兰”军用吉普与0.25吨尾车配发到基层单位中。不过虽然师建制中的运输车辆大幅增加,但在装备数量大幅增加的情况下,步兵师还是需要大量上级单位支援的运输车辆方能完成机动。

以1943年7月公布的步兵师编制表为例,每个步兵班12人,配备M1“伽兰德”式半自动步枪10支、M1918BAR“勃朗宁”式自动步枪1挺和M1903“斯普林菲尔德”式狙击步枪1支。步兵连编制为193人,由三个步兵排和一个重武器排构成,重武器排装备M1919轻机枪2挺、60mm迫击炮3门、巴祖卡火箭筒3具与M2HB重机枪1挺。步兵营编制为871人,由营部连、重武器连与三个步兵连组成;营部连下辖一个反坦克排(57mm反坦克炮3门),重武器连则有81mm迫击炮6门、M1919轻机枪8挺、巴祖卡火箭筒7具、M2HB重机枪3挺。

步兵团由指挥部、团直属连、3个步兵营与其它直属部队组成。团直属部队包括:团炮兵连(105mm榴弹炮6门)、反坦克连(57mm反坦克炮12门和一个地雷埋设排)、后勤连。

师炮兵部队人数为2,160人,由指挥部、直属连、3个轻型炮兵营加上1个中型炮兵营组成;轻型炮兵营中除营部连、后勤连外另有3个炮兵连(105mm榴弹炮12门),中型炮兵营的编制与轻型炮兵营类似,只是以155mm榴弹炮取代105mm榴弹炮。

1943年制的步兵师总员额数为14,253人,除前述战斗部队外,尚下辖侦察单位、工兵营、卫生营、补给连、弹药连、通信连及宪兵排等直属部队。

而随着战争规模逐步扩大,许多任务性配属给步兵师的单位渐渐演变为半永久性的建制单位,一般来说这样的单位包括:1个机械化骑兵连、1个以上的野战炮兵营、1个化学兵营及其它坦克、坦克歼击车和防炮单位。这使得在1944年步兵师日常管制的员额数超过了15,000人,相比装甲师司令部较成熟的组织运作方式,步兵师司令部无论在编制员额或组织上都无法负担如此庞大的作业量,因此变通的方法是以下辖各步兵团指挥部为基础,依据任务特性不同以联兵方式组织临时性的团战斗队。

1944年的德军步兵连由两个突击步枪排、三个步枪班、和包含五名狙击手的狙击班所组成。其步兵营下辖三个步兵连与一个重装连。重装备连下辖两个重机枪排(重机枪8挺)、一个迫击炮排(81mm迫击炮6门)、一个野炮排(75mm PaK 40火炮4门)。共有111人(军官3

人,士兵109人),其步兵团由两个步兵营、150mm s.FH.18榴弹炮与120mm Gr.W.40迫击炮混合的迫击炮连与一个自行突击炮连.当反坦克炮缺乏时,由铁拳火箭筒代替.

美军自建军起,就深受德国先进的军事体制影响,但是由于优越的环境和孤立主义政策,陆军的发展水平在二战前一般的是落后于欧洲先进水平的。大战中,通过血的教训,美军向德军学习,战术和编制终于逐步完善,直到今天,成为地球上最先进的暴力工具。

1939年战争爆发的时候,美国陆军现役部队不到20万人,体系上仍旧是为一战模式而组建的远征军的继承品,师编制采用普鲁士大编制,一个师有2万多人,极其臃肿。在闪击战的成果面前,陆军逐步改用三三制,并把分散的装甲力量整合为装甲骑兵旅和装甲师,并改用新式坦克。但是以马歇尔为首的高层并不认为集中使用坦克力量可以造成重大的战术革新,所以直到战争结束,美军也没有在战斗中使用像苏军或德军那样的装甲兵团。

下面是美军1943年制的步兵师编制简介

师部

3个步兵团

1个重型炮兵营(155mm榴弹炮12门)

3个炮兵营(105mm榴弹炮36门)

工兵营

通信连

其它勤务部队

满编制为14253人,大约2000辆各型车辆。

1943年制步兵团(大约4000人)

3个步兵营

直属连

反坦克连(57mm反坦克炮9—12门)

炮兵连(105mm榴弹炮6门)

勤务连

1个步兵营:(871人)

营部、反坦克炮3到4门

3个步兵连(每连187人)

1个重武器连(81mm迫击炮6门、M1919轻机枪8挺)

每个步兵连辖3个步兵排、1个火器排

每个排3个班,每班12人。

火器排有巴祖卡火箭筒3具、60mm迫击炮3门

合计一个步兵营拥有的武器装备如下

反坦克炮3—4门(最早为37mm,后来升级为57mm)

M2HB重机枪3挺

M1919轻机枪14挺

M1918BAR“勃朗宁”式自动步枪27支

巴祖卡火箭筒16具

60mm迫击炮9门

81mm迫击炮6门

德军1942年制的步兵师编制如下:

师部:

3个步兵团:

团部:团部警卫连、通信排、工兵排、骑兵排

炮兵团:

团部:通信分队、3个轻型炮兵营:

营部:通信分队、校射分队、3个炮兵连(105mm le.FH.42榴弹炮4门,轻机枪2挺)

重型炮兵营:

营部:通信分队、校射分队、3个炮兵连(150mm s.FH.18榴弹炮4门,轻机枪2挺)

师直属部队:侦察营、骑兵连(轻机枪9挺、反坦克枪2支、重机枪2挺)、自行车连(轻机枪12挺、反坦克枪3支、重机枪2挺、50mm Gr.W.36迫击炮3门)

摩托化支援连:1个摩托化反坦克排(轻机枪1挺,37mm PaK 36反坦克炮3门),1个步兵炮排(75mm PaK 40轻型步兵炮2门)

摩步营

营部:摩托化通信分队、3个摩步连(50mm PaK 38反坦克炮6门、37mm PaK 36反坦克炮4门,轻机枪8挺)

工兵营

营部、2个工兵连(轻机枪9挺、反坦克枪3支)、摩托化工兵连(轻机枪9挺、反坦克枪3支)、摩托化舟纵队、摩托化轻工兵连

通信营

营部:摩托化野战电话连(轻机枪6挺)、摩托化无线电通信连、摩托化轻型通信连(轻机枪2挺)

卫生营:卫生连、摩托化卫生连、野战医院(摩托化)、2个救护车纵队

师军需处: 8个轻型补给纵队、摩托化维修连、摩托化军需连

师供应处:摩托化面包制作连、摩托化屠宰连、摩托化物资供应连

新兵营:3个步兵连(轻机枪9挺、重机枪2挺、50mm Gr.W.36迫击炮3门)

兽医连

摩托化宪兵连

摩托化邮局

人员:

军官:518人

文职:102人

军士:2573人

士兵:13667人

总计:16860人

其中战斗营18个(含4个炮兵营)

武器装备:

手枪:3681支

步枪:12609支

冲锋枪:321支

反坦克枪:90支

轻机枪:425挺

重机枪:110挺

50mm Gr.W.36迫击炮:84门80mm Gr.W.34迫击炮:54门75mm PaK 40步兵炮:20门105mm le.FH.42榴弹炮:36门150mm s.FH.18榴弹炮:12门火焰喷射器:9具

装甲车:2辆

摩托车:530辆

汽车:394辆

马车:536辆

自行车:500辆

保时捷狂想曲1939-1945】附录二:国防军第653重型歼击营技术人员的两份战地报告

来源:王行健Ausf.J的日志

第一份:

653营技术军官海因茨·格洛舍(Heinz Gr?schl)向菲迪南·保时捷博士提交的实战报告

1943年7月25日

我们的战车已在前线作战3周,平均每辆车行驶了差不多500公里(包括抵达前线之前的行驶里程),我想我现有的经验已经足够让我对战车的表现和优缺点进行简略论述了。营里的高级军官和我一样,都认为这是一款设计十分成功的武器,但令人郁闷的是,现在还能正常战斗的车辆已经不多了。

非常不幸,营里的大部分战车目前都在接受维修。而且,这种情况日益严重了,因为,备件已经基本耗尽,现有的车辆部件也正在逐渐磨损消耗,目前我们还没有收到任何备件。我们本来拥有的45辆战车中,已经不见了17辆,其中7辆属于临时借调654营,其他10辆永久除籍。

刹车系统

在纽瑟德尔(Neusiedel )营地发生的一些刹车系统损坏事件已经报告给扎丁尼克(Zadnik)工程师先生,目前为止,在战场上还没出什么故障。只有两辆车各有一个刹车鼓被击穿,里面的部件全部损坏,但这两辆车还是坚持作战了一到两天。

车体

敌军火力几乎无法摧毁车体,一发击中车尾进气口侧面附近区域的76.2mm穿甲弹也只是造成了一些裂纹,目前为止尚不影响作战。焊缝比较脆弱,因为缺乏灭火装置,在焊缝附近引爆的炮弹或炸弹可能会立即引燃车辆。溅入动力室的炮弹破片可能会击穿油箱或者伤害到其他关键部件,如冷却液管。有时因为动力室内温度太高,输油管里面的燃油甚至会沸腾。把千斤顶,工具和牵引绳等抢修设备安放在车体前部和两侧是不明智的,它们会以令人想象不到的速度被打飞。

战斗室

战斗室侧面有时会被击穿,连接战斗室和车体的大铆钉质量非常之惨,有时会整根丢失。有些小的炮弹破片会从防盾处溅入战斗室,打伤乘员。战斗室内酷热难耐,有时乘员携带的手枪子弹甚至会因为过热而自己爆开(……)。据车长和炮长们反映,储存在战斗室底部的弹药因为受热,精度大受影响,经常导致打得过远而不能正确命中目标。

引擎

引擎故障经常发生,气阀经常弯曲或被扯坏,从而导致汽缸损坏,连杆弯曲以及汽缸盖破裂。依我看来,引擎出力不足是这些问题的主要成因。汽缸破裂,渗漏都是由引擎过热引起的。根据实战经验,冷却液泄漏

10升后引擎即不能运作。现有的排气管接头坚持不了太长时间,这有很大的引起火灾的风险。更换接头是很困难的工作,因为那个部位很难被接触到,并且很费时间。目前,我们无法更换任何损坏的引擎,因为备件库里已经没有引擎了。

冷却系统

频繁泄漏的水箱和有缺陷的散热隔栅给我们增加了不少工作量。大多数的泄漏都发生在水箱底部支点的焊接处,我觉得于底部支点处联通两个水箱的那根短小的刚性水管是这些泄漏的主要成因。为了防止散热隔栅出问题,我们在隔栅的枢轴上加装了垫圈,目前,冷却系统的备件依然紧缺。

发电机与电动机

早在营地的时候,这个系统就很少出问题。不过偶尔还是会因为电动机接触不良而出故障,除此之外没什么毛病。但需要说明的是,库尔斯克地区天气酷热,车辆很难彻底冷却。此外,电动机吸进了大量灰尘,但现在看起来并不碍事。

齿轮箱

这个部件也极少找麻烦,只有3辆车更换过驱动轮,齿轮箱的内部机件积聚了大量灰尘。

电气系统,电池

和先前所用系统电流方向相反的电气系统招致诸多抱怨,有一辆车就是因为电气系统故障整车烧毁的。每天我们这里都会出现烧掉保险丝或者电池耗尽的故障车,扎丁尼克先生可能已经向您报告过了。我们决定把电气系统的电流方向改回之前的常用方向,并已完成9辆车的改造工作,但不幸的是,协助我们进行改装工作的,来自博世(Bosch)公司的沙普夫(Sharpf)先生已于战斗中丧生了。电池的安装相当糟糕,第一天的战斗中我们就损失了30多个电池,电池的外壳不是被砸扁就是整个被毁了。每一辆触雷的车辆都损失了一到二个电池,有时候敌军火力的打击也会造成电池损坏。这两具电池是为无线电设备准备的,所以需求很大,有时不得不在车外携带备用电池。

无线电,时速表

无线电经常出问题,我们只能尽力去维修它们,因为我们已经没有备件了。很多车辆的时速表已经失效,所以它们就和没装时速表没什么区别。像这样的仪表很难维修,十分费时费力,而且在作战时根本没时间来替换它们

主炮

主炮表现出色,但需要经常维修。膛线常常因为不明原因而磨损,退壳动作也容易失败,大家经常要用锤子和撬棍把空药筒从炮膛里抠出来。如果在行军时不把炮身锁紧的话,炮身会向各个方向(上下左右)胡乱晃动,最后会导致炮尾炮口之间偏斜20厘米之多。因为车内温度太高,瞄准镜也总是出故障。作战不长时间,火炮就需要校准一次。有时候,火炮行军固定器会被整个打飞。

第二份:

勃姆(Boehm)二级下士自东线1943年7月19日

第25056 F号野战通信

尊敬的哈特曼(Hartmann)将军:

我很高兴能为您提交一份有关于我们的“菲迪南”战车的应用报告。在我们进攻的第一天,我们分别遭遇了反坦克炮,支援火炮,碉堡和反坦克障碍物的阻挠,我们的战车在猛烈的炮火威胁下作战三个小时,展现了它们对支援炮兵火力的强大防御力。到这一天傍晚,敌军的一些坦克被摧毁,其余逃散,许多敌军的反坦克炮和榴弹炮炮组成员也被我们的战车吓跑。在我们的首战中,约击毁120辆敌军坦克,还消灭了很多的支援火炮,反坦克炮和碉堡。我们的损失达到了60辆次(返修一次或者被击毁一次算一辆次),大多数都是触雷造成的),作战区域埋设了大量地雷,并且探雷器也失效了。更不幸的是,我们还开进了自己人埋设的雷区,我们不得不努力脱困,但结局还算是好的。

装甲兵总监古德里安将军也和我们在一起。现在俄国人有了更多的武器,并且武器质量也有较大提高,他们的火炮数量奇多,有的炮仅剩一名炮组成员时仍然坚持射击。反坦克炮也不少,而且表现出色,我所乘坐的一辆战车,曾被一门炮击中达55次之多,最后我们还是把它消灭了。在第一次战斗中,我们有6辆车报废除籍——一辆在停车休息时,敌军炮弹凑巧落入打开的舱口内,乘员1死3伤,车辆烧毁。一辆失火烧毁(原因不明,估计是排气管泄漏所致),一辆在从沙地驶出的时候发电机起火烧毁,3辆不得不在敌军反攻之前自爆,因为它们都是被地雷所伤,难以拖曳。还有一辆车非常倒霉,它被铁路路基另一侧一辆被炸飞的III 号坦克砸中了(注意:此处说法与先前参考资料不同,以此处为准),火炮,瞄准器和战斗室焊缝受损。另一营有一辆车被大口径榴弹贯穿车顶。

第二次战斗是在奥廖尔东部参加防御,我们在整个战斗中只有两个除籍记录(其中一个为自毁),一辆车在很短的时间内取得22个战绩,营里的总战绩非常高,“菲迪南”已经成为了防御的中坚力量,早在它们取得这样辉煌成绩之前就已经是了。还有一辆战车,一口气摧毁了9辆来袭美援坦克(估计为M3 格兰特,库尔斯克战役期间苏军有不少这玩意)中的7辆。“菲迪南”的主炮实在太棒了,各种敌军坦克,包括KV2和美国坦克,挨上一两发炮弹后就基本完蛋了。但高爆弹的空药筒经常阻塞炮膛,这是件很痛苦的事情。有三辆车的炮管被击毁,我们用报废车辆的炮管给它们继续使用——报废车辆上能用的部件全被我们拆走了。我们在焊缝(具体位置不明)上加装护板——正如我所预想的那样,俄国人使用了白磷弹。

“菲迪南”已证明自己是一种决定性的兵器,因为目前没有第二款战车能对付如此之多的敌军战车。电驱动系统工作稳定,这令乘员非常惊奇。引擎和电气系统容易出问题,在大多数情况下,引擎出力实在是太少了,履带也显得过窄,如果可以根据实战经验对“菲迪南”进行改进的话,它将变得更为出色。目前,有一辆菲迪南的战斗室侧装甲被Pz IV坦克误击射穿,一辆诱导轮被反坦克炮击毁,还有一辆在400米的距离上被T34/76击穿侧装甲——当时此车正被7辆T34围殴,所幸炮弹只是贯穿了装甲,没有造成进一步的破坏。还有一辆“菲迪南”晚间在前线哨站协防时,被步兵打坏了观察装置,落入壕沟,丧失了机动能力。因此,没有机枪和观察缝过小也是很突出的问题。

把敌军所遗弃的坦克和炮兵武器留在战场上是很不明智的行为,最好是拖回我方阵地或者派出破坏小组将之摧毁。某日黄昏在两军阵地之间的无人区趴着45辆动弹不得的坦克,第二天早晨就不见了20辆,它们全被苏联人拖了回去。甚至出现过去年夏天被我们干掉的敌军坦克在冬季反攻后被敌军回收修理的情况。最近

几周之内,苏联人起码修复了50多辆坦克——我们一开始还对为什么苏军还有这么多坦克感到迷惑。这些坦克我们还要费力去重新消灭,甚至要为之付出血的代价。以我们的第一次行动为例,被遗弃的敌军坦克和炮兵武器很多都只是扔在那里无人问津,有的基本上完整无缺,还带有充足的弹药,而且我们也没有重新布设地雷。在敌军反攻得手之后,这些东西就悉数奉还给了苏联人。现在也是一样,被打瘫的美国坦克横七竖八堆在战场上,我们应该试着将其回收作为战略物资——因为我们现在的战略物资很短缺。如此,我们将很容易得到数以千吨计的钢铁,而且敌军也失去了将其战车回收维修的机会。现在我们已经有了一些缴获物资堆放场,但我希望它们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卸完货的空车皮会在火车站停留很长时间,我们完全可以趁机把回收来的物资装车运回。我听说本营的战损“菲迪南”已经得到回收,但还是有点晚了,数量也比较少,我们需要更多的像“菲迪南”一样的战车,希望能尽快生产出来新型的歼击车。

祝将军先生安好!

勃姆二级下士

美国陆军第422步兵团

美国陆军第422步兵团 美国陆军第442步兵团,正式编成于1943年4月,主要由日裔美国人组成,下辖第100独立步兵营、第522炮兵营,第232战斗工兵连等部队,隶属于第五军,主要战斗于意大利战场,是二战美军中著名的日裔战斗单位。 以日裔美国人组成的第442步兵团。编制只有3800人的第442团在整个二战共获得7次总统部队嘉奖(101空降师也只获得2次、陆战1师3 次)、21枚荣誉勋章(其中20枚为战后追授,整个二战包括战后追授美军荣誉勋章总共只颁发464枚)、52枚优秀服役十字勋章(包括19枚后来转为荣誉勋章,美军整个二战共颁发5千枚优秀服役十字勋章)、1枚优秀服役勋章、560枚银星勋章、22枚军团优异勋章、15枚士兵勋章、4000枚铜星勋章(包括1枚后来转为荣誉勋章)、9486枚紫星勋章等。442步兵团的第100步兵营则被誉为“紫星营”。 “当他们的国家抛弃了他们的时候,他们却没有抛弃国家而是义无反顾地为其奋斗,他们现在可以理直气壮地对世人说“我们是真正美国人。” 在12月7日的珍珠港事件后,美国上下陷入了一种歇斯底里的气氛中无法自拔,当美国人开始向日本帝国进行报复之前,日裔美国人却成为了复仇的对象。高达12万日裔美国人被强迫离开家园,而被关押在了集中营里包括了老人和孩子。在事件之前,许多第二代日裔美国人(Nisei)服务于夏威夷第298和299国民警卫步兵营。当然,在美日战争爆发后,美军当局也当然地判定这些人绝对不适宜继续逗留在夏威夷地区。按当时美军动听的说法,“我们并不是歧视他们,而是这里不仅不适合他们,也难以想象他们如何去在这个战场去战斗。”这些在第298和299国民警卫步兵营服役的日裔士兵们随即被扫除出了这两个部队,而被调派到了匆匆成立的“夏威夷临时步兵营”(Hawaiian Provisional Infantry Battalion)。军方对些日裔士兵的处理颇感头痛,一方面表示了对他们的极度不信任,一方面又不敢将他们遣散,因为当时不少人认为将这些熟悉美军内部事务又有很强军事能力的日裔士兵放出军营的危险太大。思前想后,陆军部最后决定把他们派往欧洲战场。1942年7月,夏威夷临时步兵营的士兵们在奥克兰登陆,在那里他们又被改编成了“第100独立步兵营”(100th Infantry Battalion Separate)。他们同时在那里接受欧战的战斗训练,直到1943年2月。 同年3月,第100独立步兵营参加了北非作战,在阿尔及利亚的奥兰登陆。就在这些日裔士兵踏上北非土地的时候为他们的国家而战的时候,他们之中大部人的家属仍被扣留在集中营过着近乎囚犯的生活。在北非,第100独立步兵营并没有遭遇什么大的战斗,到了9月第100独立步兵营

苏军编制

苏军装甲兵编制 作者的话:编制对于军队来说,就如同一个人的骨架,正是这种“骨架”赋予了士兵有机的组织和指挥,并在战争中将其最大的效率发挥出来。而装甲兵的编制尤其重要,二战中各国装甲部队采用了多种编制方式,其中特别是德国和苏联这两个国家,德苏两国装甲兵编制的变迁代表了当时世界装甲兵编制的典型走向,现代合成机械化部队编制中也带有当时的不少痕迹。在这个专辑里,我将试图详细地去描述苏德两国的装甲兵编制。计划分几个部分连载去介绍苏军从30年代后期到1945年的装甲部队编制。读者假如有问题或发现错误请写信告诉我们,我们的信箱是tank@https://www.wendangku.net/doc/709153650.html,,也可以在本站的留言簿上留言。 机械化军编制在实战中遭淘汰,苏联为了应急,1941年7月起,在战场上陆续实施了坦克师和坦克旅编制。其中仅在原来基础上改进的坦克师编制没有多大意义,而新型坦克旅却在二战苏军装甲兵编制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坦克师(1941年7月) 机械化军由于过于庞大而难以操作的事实已经很清楚了,1941年7月15日,苏联解散了所有剩余的机械化军。摩托化师被转变为普通的步兵师。坦克则被编入规模小一些的坦克师,这种新编制的坦克师和早期的坦克师很相象,只是缩小了一些。具体编制如表3.1: 师部 侦察营 10辆T-40坦克、26辆装甲车、1个摩托车连 2个坦克团 团部 3辆装甲车、3个高射机枪分队 中型坦克营 1个重坦克连(10辆KV坦克)、2个中型坦克连(每连10辆T-34坦克) 2个轻型坦克营每营3个轻型坦克连(每连10辆T-26或BT坦克) 摩托化步兵团 团部 3辆装甲车 3个步兵营每营3个步兵连、1个机枪连(12挺机枪)、1个迫击炮连(6门82mm迫击炮) 反坦克连 6门45mm反坦克武器 迫击炮连 4门120mm迫击炮 炮兵连 4门76mm火炮 炮兵团 3个炮兵营每营2个炮兵连(每连4门76mm火炮)、1个榴弹炮连(4门122mm火炮) 轻型防空营 3个轻型防空连(每连4门25mm或37mm高射炮) 师属其他部队运输、维修后勤、医疗营 主要的区别是减少了坦克排的坦克数量,由原来的5辆减少到3辆。每连坦克数量由原来的17辆减到10辆。步兵连也被缩小规模,采用了典型的“三三”编制,即下辖3个步兵排,每排由3个步兵班组成,每连总计131人、9挺轻机枪、3门50mm迫击炮。新型坦克师一共组建了10个,编号是101-112。到同年10月初,仅存3个,到1942年5月,仅存2个,第61坦克师(战前型)和第111坦克师。 坦克旅(1941年8月,编号TO 010/75-83) 新坦克师编制是老编制的一种改进版。而真正对战争走向产生深远影响的却是坦克旅编制。1941年8月,苏联开始实施新的坦克旅编制(编号为TO 010/75-83),新坦克旅规模比较小,仅辖兵员1943人、7辆KV 重型坦克、22辆T-34中型坦克以及64辆T-40轻型坦克。具体编制如表3.2: 坦克旅编制: 主要装备: 旅部 2挺轻机枪 旅部直属连下辖连部、装甲车排、交通管制排、通信排、工兵排、化学排、补给/运输排 侦察连 连部 4辆摩托车,1辆卡车 重装甲车排 5辆重型装甲车 轻装甲车排 5辆轻型装甲车 摩托车步兵排 3挺轻机枪、23辆摩托车 坦克团 团部

二战时期日军师团编制简介

日军的一个师团,最初完全仿制德国一个师的编制,约1.8万人,师团是基本单位,它有多种编制。但是后来随着战事的变化,作了多次改动,有的扩大,有的缩小,分为很多等级。 师团历程 抗战初期 在抗战爆发时,日军有十七个常设师团是日军的常备军。编制为四单位制,即师团下辖二个旅团。 抗战中期 抗战中期,随着正面和敌后两个战场展开,日军为适应不同战斗规模的需要,把师团分为甲、乙、丙、丁四种等级: (1)甲种师团:又称挽马师团,辖2旅团(每旅团2个步兵联队),工、骑、炮、镏各一联队,共8个联队,加上一师团部、两旅团部的非战斗人员共28200人。 (2)乙种师团:又称驮马师团,由于后期马匹不足,在甲种师团的标准上压缩了骑兵联队,改为大队(个别不设骑兵)。辖2旅团(每旅团2个步兵联队),工、炮、镏各一联队,共7个联队,加上一师团部、两旅团部的非战斗人员共24400人。 (3)丙种师团:由混成旅团扩编,辖3个步兵联队,工、炮各一联队,一般有5个联队,加上师团部的非战斗人员约15500人。 (4)丁种师团:也是由混成旅团扩编,只辖3个步兵联队,其他兵种只有大队或中队编制,约11000人。由于机动灵活,主要用于扫荡八路军的华北根据地。 (5)独立混成旅团:与师团一样是独立的战略单位,一般有2-3个步兵联队,其他兵种的人数比丁种师团还少,大约有6000-8000人。承担辅助的战略任务。 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日军又编组了两旅团制师团。师团下辖两个步兵旅团,旅团辖四个步兵大队、步兵大队辖四个步兵中队与一个机枪中队(八挺重机枪)。师团无炮兵、仅直辖工兵队、辎重队与通讯队,总人数为11980人。 抗战后期 到了一九四四年、日军又将师团分为甲乙丙三种(此时己无四单位制师团了)。甲种师团有两类、一类为原有的常设师团、总人数为2.1万人,拥有三十六门 75mm山炮或野炮。一类为原有的特设师团与三单位制师团,总人数为1.8万人。乙种师团也是三单位制师团、只是没有炮兵联队与骑兵(搜索)联队,总人数为1.4万人。丙种师团即两旅团制师团。同

美军步兵旅战斗队(IBCT)编制和岗位参考{07年资料}

美军步兵旅战斗队(IBCT)编制和岗位参考{07年资料} 步兵旅战斗队[IBCT] [3468人{282军官-34技官-3152士兵}] 旅部营 [574人{73军官-19技官-482士兵}] 旅部连 [153人{45-12-96}] 营部连 [184人{15-1-168}] 情报连 [93人{5-5-83}] 网通连 [69人{4-1-64}] 工兵连 [75人{4-0-71}] 骑兵营 [367人{35军官-0技官-332士兵}] 营部连 [137人{21-0-116}] 骑兵连 [75人{5-0-70}] 骑兵连 [75人{5-0-70}] 侦察连 [80人{4-0-76}] 步兵营 [685人{46军官-0技官-639士兵}] 营部连 [213人{25-0-188}] 步兵连 [131人{5-0-126}] 步兵连 [131人{5-0-126}] 步兵连 [131人{5-0-126}] 武器连 [79人{6-0-73}] 步兵营 [685人{46军官-0技官-639士兵}] 营部连 [213人{25-0-188}] 步兵连 [131人{5-0-126}] 步兵连 [131人{5-0-126}] 步兵连 [131人{5-0-126}] 武器连 [79人{6-0-73}] 炮兵营 [298人{26军官-2技官-270士兵}] 营部连 [110人{16-2-92}] 炮兵连 [94人{5-0-89}] 炮兵连 [94人{5-0-89}] 支援营 [859人{56军官-13技官-790士兵}] 营部连 [79人{17-2-60}] 供应连 [186人{5-2-179}] 维修连 [93人{4-5-84}] 卫生连 [71人{14-0-57}] 骑兵支援连 [93人{4-1-88}] 步兵支援连 [126人{4-1-121}] 步兵支援连 [126人{4-1-121}] 炮兵支援连 [85人{4-1-80}]

德军编制

二战德军编制 老编制步兵师(共17200人) 辖师部、侦察营、通信营、3个步兵团(3营/团)、炮兵团、反坦克营、工兵营、师辎重队。 师部:158人,轻机枪2挺,摩托17辆,轮式车辆31辆 侦察营:625人,轻机枪25挺,重机枪8挺,75毫米反坦克炮3门,20毫米防空炮3门,50毫米迫击炮3门,81毫米迫击炮4门,75毫米leIG18型轻步兵炮2门,装甲车3辆,摩托45辆,轮式车辆30辆,马车3辆,马213匹。 通信营:474人,轻机枪17挺,摩托32辆,轮式车辆103辆,马车7辆,马52匹。 炮兵团:2500人,轻机枪32挺,105毫米榴弹炮36门,105毫米火炮4门,150毫米榴弹炮8门,摩托40辆,轮式105辆,马车229辆,马2274匹。 反坦克营:550人,轻机枪18挺,75毫米反坦克炮36门,摩托45辆,轮式114辆。 工兵营:843人,轻机枪34挺,反坦克枪9支,火焰喷射器20支,摩托44辆,轮式87辆,马车19辆,马52匹。 师辎重队:2300人,轻机枪30挺,20毫米防空炮8门,摩托88辆,轮式车辆253辆,马车245辆,马735匹。 3个步兵团:各3250人,轻机枪123挺,重机枪36挺,反坦克枪27支,75毫米反坦克炮12门,50迫27门,81毫米迫击炮18门,75毫米leIG18型轻步兵炮6门,150毫米SIG33型重步兵炮2门,摩托47辆,轮式车辆73辆,马车210辆,马683匹。 1944年步兵师编制 1944年步兵师(共计12352人) 辖师部、燧发枪营、通信营、3个步兵团(2营/团)、炮兵团、反坦克营、工兵营、师辎重队。 师部:军官34名,军士87名,士兵106名,装备步枪121支,手.枪92支,冲锋枪12支,轻机枪5挺,轮式车辆32辆,摩托21辆,拖车(trailer)1辆。

二战苏军坦克军团编制

二战苏军坦克军团编制 苏联战争中后期,纵深打击军(每军4个旅) 机械化军:1个坦克旅,3个机械化旅 坦克军:3个坦克旅,1个机械化旅 一个坦克旅:3(或2)个坦克营,一个冲锋枪营,约70辆主力战车 一个坦克营:3(或2)个坦克连,每连10辆坦克,每营21辆坦克 1943年坦克旅 旅部2辆T34 6个中型坦克连,总65辆M_tank 3X坦克营[营部(1辆T34)侦察排2X坦克连(每连10辆T34) 坦克旅总计65辆T34 6辆BA64装甲汽车4门76。2毫米反坦克炮4门45/57毫米反坦克炮 坦克军总计195辆T34 8辆SU76 8辆SU122 38

辆装甲汽车37辆装甲车12门85毫米反坦克炮12门76。2毫米反坦克炮48门45/57毫米反坦克炮16门37毫米高射炮12门76毫米榴弹炮42门120毫米迫击炮40门82毫米迫击炮火箭炮若干战争中后期重坦克团或自行火炮团总21辆H_tank 团部1辆KV或IS或自行火炮4X重坦克连(每连5辆KV 或IS坦克或自行火炮) 重坦克旅或自行火炮旅12个重型坦克连,65辆H_tank 旅部2辆KV或IS或自行火炮3X重坦克团或自行火炮团1X摩托化步兵连1X技术保障分队 德军独立重坦克营/重歼击坦克营45 营部3辆虎(王)/ 象tank 3*重型坦克连【14,连部2辆,3×重坦克排(每排4辆)】 苏军二战装甲部队编制 这个只是纸面上的编制至于具体情况各装甲旅或军略有不

同1941年12月苏联坦克旅编制: 旅部 2X坦克营营部1辆T34坦克每营3个连1连5辆KV1坦克2连7辆T34 3连10辆轻型坦克 1X摩托化步兵营 侦察连 维修保养连运输连 卫生排 全旅1471人装备20两轻型坦克T34坦克16辆KV坦克10辆军用卡车156辆45毫米反坦克炮4门82毫米迫击炮8门1942年3月苏联坦克旅编制 旅部 2X坦克营营部1X轻型坦克连8辆T-60轻型坦克1X 中型坦克连10辆T-34中型坦克1X重型坦克连5辆KV重型坦克1X摩托化步兵营 防空炮连 卫生排 一共1152人装备16辆轻型坦克20辆T34坦克KV坦克10辆45毫米反坦克炮82毫米迫击炮6门1942年摩托化步兵旅编制 旅部84人、3挺冲锋枪、2挺轻机枪、2辆摩托车、3辆野战汽车、5辆卡车旅部直属连105人、2把手枪、2挺冲锋

德国坦克发展史

在坦克百年发展史上,德国不是世界上最先装备坦克的国家,但却是最早与坦克打交道的国家。英国人和法国人发明坦克,就是冲着德军机枪、火炮、堑壕和多层铁丝网构成的“最坚强”防线来的。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上台后开始扩军备战,建设起强大的坦克工业,生产出了成群的“虎豹”,装备了一支强大的帝国装甲兵团,其中不乏性能突出的坦克。然而这一切都随着第三帝国的战败烟消云散。疯狂的纳粹德国最终难逃灭亡的命运,军事工业被彻底肢解,曾经辉煌的坦克工业不复存在。当冷战来临时,作为一颗最重要的棋子,德国却被西方世界处心积虑地“化敌为友”。于是,在德国重新武装的过程中,坦克工业开始重建,现代化的“豹”式坦克的轰鸣声由远及近,王者风范再次向世人展现。 “虎豹”坦克源头 (1917—1918) 说起德国坦克,人们耳熟能详的是,二战中成群结队的“虎豹”和现代的“豹”式家族,很少有人会提及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坦克刚刚问世时,德国曾经拥有的坦克。实际上,德国坦克工业并不比英国慢多少,1917年10月就正式生产出了第一辆A7V坦克,堪称德国坦克的“鼻祖”。 研制A7V坦克的直接原因是受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索姆河会战的影响。索姆河会战发生在1916年7月1日—11月18日,英、法两国为突破德军防御并将其击退到法德边境,于是在位于法国北方的索姆河区域实施作战,双方共计伤亡130万人,是一战中最惨烈的阵地战。英军在9月15日的作战中动用了共计49辆Ⅰ型坦克,实际上只有32辆到达出发地域,在冲击时又有5辆陷入沼泽,9辆机件损坏,最后只剩下18辆参 加战斗(被德军击毁10辆),配合 步兵进攻,推进了4~5km。这是人 类战争史上第一次使用坦克,对守 备方的德军步兵产生了强烈的心理 震撼,使他们手中的武器发挥不了 多大的作用。索姆河会战中虽然参 战的坦克比较少,但毕竟是机械化 战争新时期的开端,在军事史上具 有重要的意义。 为对付英军坦克,德国人在研 制反坦克枪的同时,还积极研制本 国的坦克。1916年11月,德军总参 谋部提出了坦克的技术要求,委托 第7交通处制定坦克设计方案,并 由此定名为A7V(第7交通处的缩写) 战斗坦克。由于战争的需要,加上 采用现有的“霍尔特”拖拉机为底盘, 因而设计工作进展迅速,1917年夏 天就制成了样车,并开始了行驶试 验。随后,德国军方迫不及待地要 求生产A7V坦克。尽管样车还存在 不少问题,A7V坦克还是在同年10 月正式投产了。原计划生产100辆, 到1918年9月,德国共生产了约20 辆A7V坦克。 A7V坦克在总体布置上,有许 多独到之处。与英国的过顶履带式的 Ⅰ型和Ⅳ型坦克区别较大。A7V坦 克整体呈箱型铆接结构,没有严格 的战斗室,车上配置1门57mm低 速火炮和6挺7.92mm重机枪,火力 无疑是强大的,炮弹的弹药基数为 180发(后增加到300发),机枪 弹药基数为18 000发,堪称“世界 之最”。但由于战斗全重(30t)过 德国A7V坦克与其众多乘员

二战德国征兵制

二战德国征兵制 征兵制/动员令 到拿破仑时代为止,欧洲各国均以佣兵为常备兵来执行作战。然而法国大革命之后基于民主国家的原则,法国军队不再是“国王的军队”而成为“国民的军队”,也因此产生国民必须强制服兵役的“征兵制”,这个制度使得法国的兵力大幅增加,因而欧洲其它各国也纷纷开始采用征兵制。 其中德意志帝国的前身普鲁士王国相对于法国人口本来就比较少,即使采用征兵制能集结的兵力仍然少于法国。为了弥补这个先天的缺陷,普鲁士王国另外又把退伍军人集合起来成立了“乡土防卫队(Landwehr)”,以作为正规军的辅助部队。这项制度后来就成为世界各国“战时动员令”的原型。 所谓的“战时动员”亦即把服完兵役的士兵列为“预备役”,必要时可以重新征召;而相对于这些预备役,正在服兵役者当然就是“常备兵”了。有了这个制度,平承时期只要维持一小只常备部队,国家有必要时即可在短时间内组成大规模的兵力,当然这个制度也立刻被欧洲其它各国模仿,到一次大战时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的一般制度了。 然而这个制度最大的缺点在于:预备役军人在被召集之前早已适应一般平民的生活,更何况他们已经尝过当兵的“苦头”,也比较知道怎么在军中打混,所以即使招集了这种由后备军人所组成之部队,其战力一定不如现役部队。法国因此只把这类部队放在第二线从事一般勤务,根本没考虑过要把后备军人投入第一线。只是一次大战由于第一线正规部队的损耗过于惊人,才不得不把后备军人送到前线去。至于德国由于一开始就以法国俄国为假想敌,先天上即使采征兵制所能集结的兵力就居于劣势,加上普鲁士有“乡土防卫队”的传统,所以并没有把后备军人放在第二线,而是视同现役部队一样投入最前线去!!然而后备军人战力不如现役军人的缺点仍然存在。 为了弥补这个缺点,德国并没有如法国单独成立后备军人部队,而是采用普鲁士时代以来的做法:将后备军人与现役军人混合编组!!也就是说平承时期一个师并没有满编,战时征召后备军人添补缺员后才达到一个师应有的兵力。这样的部队虽然无法达到100%由现役军人所组成的战力,但好处是每一支部队都可视同一线部队调动!!! 新兵训练由非军事组织来代训 一次大战后,为了防止德国再度走向军事大国,凡尔赛公约不只解散了德国的参谋本部,并且在重型机枪、战车、战机等军事细节都加以详细的限制。其中最釜底抽薪的一项是,限制德国只能保有10万现役部队,而且现役军人役期必须长达12年。 兵役役期如果是两年的话,德国在两年后就可以有10万后备军人,并且从此每隔两年就可增加10万;但是役期是12年的话,要等到12年后才有10万后备军人,想要凑到20万后备军人则要花24年。因此德国在1935年重新武装时,国内只有10万现役军人及10万后备军人,除此之外有受过正规军事训练或军事经历的只剩那些曾参加过一次大战上了年纪的老兵了!!那么纳粹?德国陆军是如何在这么严格的限制中解套的呢? 首先是成立“希特勒青少年团(Hitler-Jugend)”,以教育青少年野外求生技能

二战德军火炮大全7步兵炮

精心整理步兵炮 75毫米步兵炮的主要型号: 75毫米IG37步兵炮 75毫米IG42步兵炮 76.2毫米M1927步兵炮(缴获苏联的步兵炮的德国编号,有些俄罗斯和西方国家的资料中也称呼为:75毫米IK290(r),75毫米Infanterie-Kanone290(r)) Inf.Shell38HL/B:3.5Kg(高爆榴弹) 出膛初速度:259米/秒 最大射程:3793米 单炮生产成本:6700德国马克(1939年造价) 总产量:8266门

说明: 75毫米le.IG18步兵炮是德国国防军装备的标准步兵炮,主要用来用于直瞄支援步兵作战.该炮是1932年开始研制,1937年定型量产.二战后期使用空芯装药穿甲炮弹还具有一定的反坦克能力. 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有3000门75毫米le.IG18步兵炮进入德国国防军中服役,二战中后期被更大口径的步兵炮所取代.德语中:leichteInfanterie-Geschütz的意思是:lightinfantrygun轻步兵炮.直到1945年3月,还有2549门在德军中服役. 75毫米le.IG18步兵炮的发展型号有: 75毫米le.GebirgIG18山炮 75毫米

现在保存在德国军事博物馆内的二战德军75毫米le.IG18步兵炮 1944年7.

说明: 75毫米 取代了75毫米le.IG18F步兵炮在德国伞兵火炮中的位置,所以该炮也仅仅生产了6门后就停止生产了. 德军75毫米le.IG18F步兵炮的炮尾特写历史照片 75毫米IG37步兵炮 性能参数: 口径:75毫米 长:1.80米

德军第505重型坦克营——帝国的荣耀(非宣扬纳粹) 一二战史 铁血社区

德军第505重型坦克营——帝国的荣耀(非宣扬纳粹)- 一、 二战史- 铁血社区 1943年1月29日,505重型坦克营于德国法林波斯特尔(Fallinbostel)正式组建,主要骨干来自于国防军第3和第26装甲师。德军司令部原本打算待505营组建完成后将其派往北非战场,后因虎式坦克的产量不足优先装备了另一支派往北非的部队——504重型坦克营,此事就被搁置下来。阴差阳错逃过一劫的505营被调到比利时,在那儿505营进行较长一段时间的训练。有了前面几个重型坦克营的作战经验做参考,再加上其成员大多是来自装甲师的精英,505营的训练是卓有成效,这为他在往后作战中的出色表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43年7月3日,505营在斯旺(Sauvant)少校的指挥下参加了库尔斯克战役,被配属于莫德尔元帅指挥的第9集团军麾下,这是该部队第一次参加实战。战役第一天,505营参战的27辆虎式坦克共击毁了苏军42辆坦克,其中15辆是KV-1重型坦克。此次成功的作战不仅突破了苏军第15步兵师的防线,而且对苏军第70集团军的整个右翼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在战斗中该营所有坦克都被苏军的坦克及反坦克炮火多次击中,但只有一辆被击毁。战役头几天,505营推进的速度比预想的要快。7月15日,505营在Werch Tagino附近遭到苏军从侧翼发动的反击。作为回应,505营

派去2辆虎式坦克进行阻击。结果在短短的一个小时之内,505营的2辆虎式坦克就击毁了32辆T-34坦克而自身却毫发未伤。7月22日,505营被撤回Iginka进行防御。8月4日,505营3连在进攻中击毁苏军14辆坦克而自身无一损失。第二天,3连虽然损失了333号虎式坦克但全连又击毁了15辆T-34坦克。在此期间,505营只有9辆虎式坦克完好可用,另外的17辆都因机械故障而需要修理。即便如此,505营仍然在4天内摧毁了苏军25辆坦克。9月18日,505营所有的虎式坦克都投入到进攻中去。在战斗中,505营击毁了苏军26辆T-34坦克,而唯一的损失就是200号车被苏军俘获。在整个战役中,505营作为初次参战的部队其表现可算是相当不错,战果甚丰而自身损失非常小。 [ 转自铁血社区https://www.wendangku.net/doc/709153650.html,/ ] ? 库尔斯克战役失败后,505营被派往斯摩凌斯克地区。1943年12月505营移防维帖布斯克。在前线战斗的7个月内(其中有40天时间花在了转移上),505营被确认的战绩为446辆坦克。该营的(Oberleutnant Knauth)克劳斯中尉指挥2辆虎式坦克,于一天内击毁了68辆T-34坦克,他本人因此而荣获骑士十字勋章,他所创造的全营最高战绩记录一直保持至战争结束。1944年,505营参加了众多防御作战,虽然没有遭受重大损失,但是连续的战斗逐渐消耗了全营的实力。1944年7月,在苏军发起的夏季攻势中505

苏联军队与美国军队的编制特色

苏联军队与美国军队的编制特色 百度贴吧> 二战吧作者:海因莱希归来 苏联军队与美国军队的编制特色 陆军:苏联陆军80年代总数140万左右,分为A/B/C/D四种架构,总共有多达200个现役师。其中的A类部队约占到师总数的1/5左右,它们是装备大量先进坦克和车辆,拥有极其强悍突击力的部队,主要部署在东德和乌克兰。远东也有很少部分的A类部队。这些部队基本满编。B类部队,这些部队一般达不到满编状态,和平时期只有70-80%的编制,装备数量基本满编,装备较A类部队较差,属于二线部队。这两种部队是无需动员,可以直接参战的部队,师的数量只有一半不到。C类部队,人员编制只有一半左右,坦克满编,其余装备基本不满编。战时需要一个月左右补充和动员。D类部队,占苏军的1/3左右,基本不编制人员和车辆,只有一个空架子,需要三个月至半年左右才可以上战场。其余的还有一些后备役部队,没有日常的军事训练,只是简单的作登记。苏军的编制数量极其庞大,人数却并不算多,盖因那些只占空架子的部队太多所致。苏军的编制较为臃肿,军事革新较慢,苏军曾在70年代末在一个旅试点引入空地一体战法,效果很好,被建议全军推广,但是推广到80年代末也只推行了几个旅而已。从中我们可以发现苏军架构过于臃肿,效率比较低下。 苏军可能由于二战的经验,部署了很多方面军属炮兵师/军,编制了大量的重炮和火箭炮。这在西方国家是见不到这样的编制的。在70-80年代经过整改,很多炮兵军裁撤掉了,但是炮兵师这个编制却保留到了最后。西方的军事家们非常看不起苏军的类似编制,认为此代表了苏军的突破编制过于臃肿。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言,炮兵集约作战是苏军的特色,不过的确是存在臃肿的嫌疑。 苏军还有一个特色是野战后勤人员很少而且集约化,苏联的前线部队,哪怕是A类王牌也是基本不编制后勤人员的,后勤完全依赖于方面军的专业人员(苏军认为,将后勤交给专业人员效果更好)。这就导致了苏军突击力极强,但长期作战能力很差,应该避免长期的消耗战,这是与苏军高度提倡速战速决与首战即决战的思路分不开的。 苏军的后勤体制不仅是装备弹药油料的补充很有问题,人员的补充同样是一个大问题。苏军没有类似美军那样的高素质士官体系(这我以后谈美军时要提到),后补人员的指导是交给少量的军官的。这种后补方式的特色是损失部分老兵后战斗力急剧下滑,损失30%左右就长期无法作战,只能撤编。在苏德战争中,苏军这一特点表现的很明显,苏联有大量的部队损失了30%左右就不得不取消建制。战争打到后面,什么XXX 步兵师这种编制都出来了…这是由于苏军没有高效的后勤补充体制所造成的。

二战德军各兵种部队所用的一些缩写和名称翻译系列篇

A Abt, Abtl (Abteilung) 装甲营(这个词在德国部队之中运用极为广泛,而在装甲部队和炮兵部队之中多数情况下指的是营级单位。而同样这个词在空军之中则指的是特别附属部门和部队,如Flakabteilung 防空部队;而在海军之中则是称呼一个专职部队的全体队员,如Funkabteilung通讯组全体。) Abshn (Abschnitt) 分区、分组(此词同样属常用之词,这里的意思主要指的是地理位置上的战斗分区。同样这个词在SS党卫队当中则要说成为旅队分区了。) ARW (Achtradwagen) 拥有八个轮的重型卡车或是装甲车 (a) (amerikanisch) 美制 Anh (Anh?nger) 拖车,一般情况下指的是坦克后面拽着的弹药车或是扫雷车一类的 Art (Artillerie) 炮兵 Aufkl (Aufkl?rer) 侦查兵,多数情况下指的是空军的侦察机,而在装甲部队或是陆军部队当中如果说起侦察兵的话,也会用到Vorhut这个词,最起码在一些非正规军文之中是这样说的! Ausf (Ausführung) 型号 B BW (Bataillonswagen) 团队指挥车 Bef Wg (Befehlswagen) 一线挂指挥旗的指挥战车 PzBergeWg (Panzerbergewagen) 坦克救护装甲车

Brig (Brigade) 旅 BL (Brückenleger) 架桥工程车 D DB (Daimler Benz)戴姆勒"奔驰 (d) (deutsch)德制 DAK (Deutsches Afrika Korps) 德国非洲军团(专指隆帅的部队) DW (Durchbruchwagen) 阵地突击装甲车,同时也可以指主力的攻击先锋坦克 E (e) (englisch) 英制 E (Entwicklung) 研究、研制,多数值得是研究的级别 Einh (Einheit) 部队,这个词也很常用,而其意思太广,并不易进行专门翻译的。但是这个词多数用在正规公文或是对外的公开命令中。

二战德国元帅—魏克斯

二战德国元帅—魏克斯 马克西米连·冯·魏克斯 全名是马克西米利安·马里亚·约瑟夫·卡尔·加布里尔·拉莫拉尔·赖希斯弗赖赫尔·冯·魏克斯·楚·格隆(德语:Maximilian Maria Joseph Karl Gabriel Lamoral Reichsfreiherr von Weichs zu Glon,1881年11月12日德绍- 1954年6月27日波恩),德国军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元帅。 1981-1940 1881年11月12日,魏克斯出生在德绍,父亲是安哈尔特公爵的马夫长。 1900年,魏克斯中学毕业并参军,服役于驻兰茨胡特的巴伐利亚重骑兵团。1902年,魏克斯晋升少尉。 1904年,魏克斯任团副官,后来调往一马术学校服役。 1910年,魏克斯进入巴伐利亚军事学院受训,毕业后被派往巴伐利亚的参谋本部指挥中心。 1914年3月,魏克斯晋升骑兵上尉。 1914年8月,一战爆发,魏克斯随巴伐利亚骑兵师开赴前线。10月,调任第四骑兵旅副官,转战于洛林和佛兰德等地。 1915年5月,魏克斯调任步兵第五师的第二参谋官,参加了香比尼激战、马斯河与莫塞尔河的阵地战,以及阿图瓦、佛兰德和阿拉斯等地的战斗。 1918年,德国野战陆军撤回本土,魏克斯任第二军司令部参谋官。此后,他先后任过骑兵第三师参谋官和骑兵第十八团连长。 1925年,魏克斯晋升少校,并任德累斯顿步兵学校战术教官。 1928年,魏克斯晋升中校,任驻斯图加特的骑兵第十八团团长。 1930年,魏克斯任驻法兰克福的骑兵第一师参谋长,同年晋升上 校。 1933年10月,魏克斯任驻波茨坦第三军区步兵指挥官,后任骑兵第三师师长。1935年10月,第三骑兵师被改编为国防军第一装甲师,魏克斯继续任其师长。1936年。魏克斯晋升骑兵将军,奉调代理第七军区(驻慕尼黑)司令兼第七军军长。 1937年至1939年10月,魏克斯任驻纽伦堡的第十三军军长。其间参加了占领苏台德区和波兰的战役。 1940年6月9日,魏克斯指挥第二集团军司令参加了西方战役。在进攻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的作战中,他的集团军一直负责由南面保障进攻各集团军的翼侧。此时,被配置在埃纳河一线。战斗打响后,魏克斯指挥所属部队不顾法军的激烈抵抗,突破了其在埃纳河的防御并迅速向南挺进(参见法兰西战役)。6月17日,法国请求投降,22日停战。7月,魏克斯晋升上将。 1941-1942 1941年4月,希特勒预定对希腊和南斯拉夫动武。魏克斯上将的第二集团军辖

二战德军e系列坦克

被誉为末日战车的德国E系列坦克 二战后期,德国为了应付盟军和苏军的强大的坦克攻势,提出了E系列坦克计划,也就是“通用坦克计划”,于1942年5月德国第6兵工厂总工程师海因里希·克尼坎普正式提出。这些车的技术是相当先进的,其通用化的设计思想也相当富有前瞻性。可惜的是,随着柏林城燃起的熊熊烈火,E系列战车也和第三帝国一起埋没于历史之中。作为德军新一代的主力战车,E系列主要共有E-10、E-25、E-50、E-75、E-100这几个代表型号。 E-10高性能轻型战车——KHD公司的“驱逐战车38(D)”用于取代“追猎者”。它采用38(D)坦克底盘,原型车装75毫米Pak39 L/48炮。生产型装75毫米L/70炮,战斗力和“黑豹”相当,正面装甲80毫米厚,倾角和“追猎者”相同。该车有几处创新:一是发动机,采用“梅巴赫”HL64燃油喷射式发动机。二是悬挂,为“全轮独立式液压悬挂”,时至今

日也只有法国的“勒克莱尔”坦克与之类似;三是变速装置和发动机后置使维护简捷,同时加大了战斗室的有效空间。这种E-10的外形紧凑,全重16吨,车高仅1.75米。载弹量55发,公路时速70千米。 E-10的另两种方案,其一是轻型多用途坦克,同样以38(D)坦克为基础,小巧的车体竟也能装上威力强大的75毫米L/70炮。另外一种是轻型标准化自行火炮,它将取代德军原有的105毫米以下口径全部牵引和自行火炮。E-10小巧的车体却拥有相当强大的战力,IS-2和M-26等重型坦克在E-10面前也得小心翼翼。

E-25驱逐战车——保时捷E-25驱逐战车的先进性与E-10一样,E-10所具有的所有优点E-25也完全具备(E-25也可以像E-10一样自由调整车身高度,可以“蹲着”或“趴着”开炮),不过由于车体加大,E-25的战斗能力更加强大。捷E-25主炮是新型的75毫米Pak44/2 L/70炮,辅助武器是一门可以360度悬转的20毫米机关炮。E-25的正面装甲与E-10相同,也是80毫米,不过为了加大车内空间而使车体正面倾角由E-10的30度增为45度,E-25的车体高度也比E-10略高,和追猎者相当(追猎者的车高为2.17米)。

二战德国火炮大全系列1防空炮

20毫米 Flak: global 系列: 5种变型发展: 20毫米 C/30 L 20毫米 Flak 28 20毫米 MG 151/20 Drilling 20毫米 Flak 30 20毫米 FlaK 38 20毫米 Flak 28性能参数: 口径:20毫米 人员:5人 出膛速度:830米/秒 平射射程:4400米 高射射高:3700米 说明:该炮是德国一战凡尔塞条约签定已来发展的第一种高射炮,尽管设计比较原始,但是有些还是在德军中服役到1939年。1928年,瑞士曾经购买过该炮 20毫米 Flak 30 高射炮性能参数: 口径: 20 毫米 炮架长: 4米 长: 2.30 米 宽: 1.80 米 高: 1.6 米 射速: 120发/秒 出膛速度: 900 米/秒 射程: 4 800 米 射高: 2 200 米 说明:最初的20毫米 Flak 28,进一步发展了海军的自动高射炮20毫米 C/30 L。20毫米 C/30 L便于修理与维护,进入海军服役是在1934年。20毫米 Flak 30则是二战爆发德军的主要防空炮,是二战前德军防空部队的标准配置火炮。尽管20毫米 Flak 30后来被深灰色的20毫米 Flak 38所取代,主要缺点是火力不足。 20毫米 Flak 36 高射炮性能参数: 口径: 20毫米 炮架长: 4.30 米 长: 2.25 米 宽: 2.40 米

射速: 800 发/分 出糖速度: 900 米/秒 射程: 4 800 米 射高: 2 200米 装备20毫米 Flak 36 高射炮的德军Wirbelwind自行高炮 20毫米 Flak 38 高射炮性能参数: 口径: 20 毫米 L/112.5 (112.5为倍径) 炮架长: 4.00 米 长: 2.25 米 宽: 1.80米

二战德军第508重坦克营

二战德军第508重坦克营 第508重坦克营 第508重坦克营于1943年9月25日被组建,少量人员来自第8装甲师,大部分人都是第190装甲团抽调过来的,1943年12月10日至1944年1月24日,该营接收了45辆虎式坦克。1944年2月29日,在补充了一辆虎式坦克后,该营出动41辆虎式坦克对安齐奥的美军发动进攻,在经过了200千米左右的履带行军后,该营有60%的虎式坦克由于机械故障无法使用。在经过三个月左右的战斗后,该营的虎式坦克遭到了极大的消耗,根据报告,截止到1944年5月26日,算上新补充进来的坦克,第508重坦克营在安齐奥地区的虎式坦克仅剩24辆,该营共战损虎式坦克39辆!第508重坦克营损失的虎式坦克大部分是由于海军舰炮的轰击造成的,其他部队的豹式坦克和象式坦克歼击车也是如此。 1944年3月23日,该营补充了5辆虎式坦克,4月25日又补充了6辆,1944年6月5日,该营又补充了27辆虎式坦克,其巨大的战损由此可见一斑。1945年2月,第508重坦克营把他们残存的15辆虎式坦克移交给了第504重坦克营,随后该营返回德国本土换装新的虎王坦克。

508重坦克营的第1连的连部坦克A2号老虎。这个坦克的数字编号并不是508重坦克营的正统书写方式,甚至老兵们也不能回忆起它。在507重坦克营和大德意志师的重装甲部队中字母A通常表明是第一连连部。 数字2表明是连部的第二辆坦克。 508重坦克营,1944年6月,意大利。 508重坦克营的第1连。炮塔上没有数字编号。在工厂修理时,战术编号往往被擦掉,敷设防磁装甲和喷涂伪装色都十分匆忙,如果坦克乘员有时间就自己涂战术编号。此时往往在坦克上只有数字而没有其他标记, 有时甚至只在储物箱孤零零地写上连编号。 508重坦克营虎的储物箱细节,储物箱上的J实际上是德语中的I,指Instantsetzung(修理)。它不是战术

二战德军进攻苏联编制

二战德军进攻苏联的陆军兵力编制 (仅属1941年6月开始进攻苏联时的编制,不包括后来的改编、扩编和重组)1941年6月22日凌晨4时30分,德军在北起波罗的海﹑南至黑海的1800多公里的漫长战在线分为北方、中央、南方3个集团军群约160万地面兵力向苏联发动突然袭击。北方集团军群任务是歼灭波罗的海沿岸的苏军,进攻列宁格勒。中央集团军群的任务是围歼位于白俄罗斯的苏军,进而进攻苏联的心脏莫斯科。南方集团军群任务是向基辅和整个乌克兰总方向进攻,把在乌克兰的苏军主力消灭在第聂伯河以西。德军疯狂进攻苏联的兵力十分庞大恐怖且很突然,给苏联军民带来了无尽的灾难,苏军英勇防御,直到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才扭转一直被动的局面。以下是当时德军北方、中央、南方3个集团军群编制: 一、北方集团军群(32万) 1、北方集团军群司令部(约2万人) ——直辖第23步兵军(第251步兵师、第254步兵师) 2、第18集团军(约8万人): ——第1步兵军(第1步兵师、第11步兵师、第21步兵师) ——第26步兵军(第61步兵师、第217步兵师) ——第38步兵军(第58步兵师、第291步兵师) 3、第16集团军(约9万人): ——直辖第253步兵师 ——第2步兵军(第12步兵师、第32步兵师、第121步兵师) ——第10步兵军(第30步兵师、第126步兵师) ——第28步兵军(第122步兵师、第123步兵师) 4、第4 装甲集群(约10万人): ——第41装甲军(第1装甲师、第6装甲师、第8装甲师,第36摩托化师,

第269步兵师) ——第56装甲军(第3装甲师、第3党卫装甲师,第3摩托化师,第290步兵师) 5、第101后方地域司令部(约3万人) ——第207警卫师、281警卫师、285警卫师 二、中央集团军群(64万) 1、中央集团军群司令部(约4万人) ——直辖第102后方地域司令部(第204警卫师、282警卫师) ——直辖第2集团军司令部(第401警卫师) 2、第4 集团军(约25万人,巨型集团军) ——直辖第255步兵师、267步兵师、293步兵师,第286警卫师 ——第7 军(第7步兵师、第23步兵师、第258步兵师、第268步兵师,第221警卫师) ——第9 军(第17步兵师、第137步兵师、第263步兵师、第292步兵师)——第12军(第29摩托化师,第31步兵师、第34步兵师) ——第13军(第78步兵师,第26摩化师) ——第43军(第131步兵师、第134步兵师、第252步兵师) ——第53军(第45师步兵师、第52步兵师、第167步兵师) 3、第9 集团军(约17万人): ——直辖第102步兵师、第900步兵师,第403警卫师,摩托化旅。 ——第5 军(第5步兵师、第35步兵师、第161步兵师) ——第6 军(第6步兵师、第26步兵师)

二战德国军事用语

德国军事用语 Abteilung〔Abt〕:分遣队,部门单位,德军常用于“营”级部队,也可作为“营”的代名词。 Abteilungkommandeur:分遣队指挥官,营长。 Adjutant:副官。 Ausfürung〔Ausf〕:型号,相当于英语中的“TYPE”。 Befehlspanzer:指挥坦克。 Befehlshaber:司令,特指集团军级或集群级指挥官,这里的集群指类似“肯夫集群”规模的部队。 Bergepanzer:装甲抢修车,回收用坦克。 Bertriebstoff:汽油、燃料。 Beutepanzer:俘获的敌军坦克。 Dienstgrad:级别、军衔。 Dienstgradabzeichen:军衔级别徽章、标志物。 Einheitsfeldmütze:山地帽,一九四三年以前德国山地兵使用,后全军广泛使用的带檐软帽。 Feldgrau:德军三六型制服上衣色,“田野灰”。 Feldjacke:装甲兵、列车兵战斗夹克服。 Feldmütze:船形便帽。 Feuerwerker:技术兵。 Fliegerabwehekanone〔Flak〕:高射炮。 Flakvierling:四联装高射炮。 Funker:机电员,特指旋转炮塔坦克内的。 Funklenkwagen:无线电遥控的车辆。 Gasschützunteroffizier:防化兵军士。 Gepanzerter〔gp〕:使…装甲化,赋予…装甲。 Heer:德国陆军 Hilfswillige〔Hiwi〕:参加德军的俄罗斯志愿兵。 Hoheitsabzeichen:国家徽章,指德军制服上的老鹰标志。 Instandsetzung/Instandhaltung:整修、整备。 Jagdbomber〔Jabo〕:对地攻击机。 Jagdpanzer:驱逐坦克、全装甲坦克歼击车。 Kampfgruppe:战斗群〔机动部队〕。 Kriegsausrüstungsnachweisung〔KAN〕:战时兵力表〔包括装备〕。

二战德军坦克营编制

1942年德国陆军装甲师编制 师部: 1x师部指挥连 1x摩托化制图分队 1x警卫分队(2挺轻机枪) 1x装甲团: 团部: 1x摩托化通信排 1x装甲侦察排 1x装甲维修连 3x装甲营: 1x装甲指挥连 1x中型装甲连 2x轻型装甲连 1x装甲掷弹旅: 2x装甲掷弹团: 团部: 1x团部警卫连 1x通信排 1x工兵排(3挺轻机枪) 1x摩步排(6挺轻机枪) 1x反坦克排(3门50毫米PAK 38反坦克炮,3挺轻机枪) 2x摩步营: 3x摩步连(18挺轻机枪,4挺重机枪,3支反坦克枪,2门80毫米迫击炮) 1x重型摩步连(12挺重机枪,6门81毫米迫击炮,3门50毫米PAK 38反坦克炮,6挺轻机枪) 1x炮兵连(4门150毫米轻型步兵炮,4门75毫米轻型步兵炮) 1x炮兵团: 团部(摩托化): 1x观测连(摩托化) 1x通信排(摩托化) 2x摩托化炮兵营:

营部(2挺轻机枪): 1x通信分队 1x校射分队 3x炮兵连(3门105毫米轻型榴弹炮,2挺轻机枪) 1x轻型军需供应分队 1x摩托化重炮营: 营部(2挺轻机枪): 1x通信分队 1x校射分队 2x炮兵连(3门150毫米重型榴弹炮,2挺轻机枪) 1x炮兵连(3门100毫米K18重炮,2挺轻机枪) 师直属部队: 1x摩托化侦察营: 1x指挥连 1x摩托化通信排(2挺轻机枪) 1x重型装甲侦察车连(18门37毫米反坦克炮,24挺轻机枪) 3x摩步连(2门81毫米迫击炮,4挺重机枪,18挺轻机枪,3支反坦克枪) 1x重型摩步连: 1x工兵排(4挺轻机枪) 1x摩托化反坦克排(3挺轻机枪,3门50毫米PAK38反坦克炮) 1x摩托化反坦克排(3挺轻机枪,3支28毫米PAK41反坦克枪) 1x机械化步兵营: 营部(摩托化)(2挺轻机枪) 1x通信分队(摩托化 1x重型反坦克连(6辆Marder III Ausf M) 1x摩步连(6门50毫米PAK 38反坦克炮,4门37毫米PAK 36反坦克炮,6挺轻机枪)1x重型高炮连(12门20毫米高射炮,4挺轻机枪) 1x装甲工兵营: 营部 1x装甲工兵连(23挺轻机枪,3支反坦克枪 2x摩托化工兵连(18挺轻机枪,3支反坦克枪) 1x摩托化舟桥纵队(2挺轻机枪) 1x摩托化轻型工兵纵队(2挺轻机枪)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