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美育学

美育学

美育学
美育学

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美育要通过各种艺术以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来进行。通过艺术进行的美育就是艺术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美育占有重要地位。

美育定义

美育,又称美感教育。即通过培养人们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使我们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

狭义的美育,极端的定义是认为美育专指“艺术教育”;其一般的定义是认为美育指“美感教育”“审美教育”“审美观和美学素养教育”等。广义的美育,有人认为:“真正的美育是将美学原则渗透于各科教学后形成的教育。”

美育定义由狭义而广义的过程中夹杂的另一个维度的变化就是:由形式美育走向了实质美育。所谓“形式美育”指的是以培养对象的审美素养(如审美观、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等)为目标的教育活动。而“实质美育”则以上述目标为手段,追求美育的精神实质:人生的美学趣味和教育的审美境界。强调美育对诗意人生的促进功能已成为现代美育的核心。这样,美育概念就应在从狭义走向广义的同时,也实现由形式向实质的革命。[1]

历史渊源

席勒与美育

1793年,德国古典文学和古典美学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约翰·克里斯托弗·弗里德里希·冯·席勒(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von Schiller)以书信体写成的《审美教育书简》(又译《美育书简》)[2]一书,第一次在美学史上提出了比较系统和全面的美育理论,从理论上深刻阐述了美育的必要性和美育的意义,被后人称之为“第一部美育的宣言书”,并以此作为审美教育形成独立理论体系的标志。

在《美育书简》中,席勒将古代希腊社会与近代欧洲社会进行了对比,感到在古希腊社会中,人的天性是完整和谐的,具有完美的人格,个人与社会之间也十分谐调。席勒认为,近代大工业社会造成了矛盾和人性的分裂。近代社会严密的分工和职业的区别,不仅是社会和个人之间产生了严重的分裂,而且是个人本身也产生了人性的分裂。近代人在物质和精神、现实和理想、客观和主观等方面都是分裂的,已经不再像古希腊人那样处于处于完美和和谐的状态了。因此,席勒极力主张通过审美教育来克服人性的这种分裂。席勒认为,人身上有两种相反的要求,可以叫做“冲动”:一个是感性需要支配的“感性冲动”,另一个是受客观规律闲置的“理性冲动”。这两种冲动都是人的天性,完美的人性应当是二者的和谐统一。只不过在近代工业社会中,人性被分裂开了。因此,席勒指出,需要有第三种冲动即“游戏冲动”作为桥梁,将二者有机的统一起来。因为“游戏冲动”是人的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它既可以克服“感性冲动”,从自然的必要性方面强加给人的限制;又可以克服“理性冲动”,从道德的必要性方面强加给人的限制;使人具有真正完美的人性。当然,席勒在这里所说的“游戏”并不是指现实生活中的游戏,而是指与强迫相对立的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一种审美的游戏或艺术的游戏。席勒极力主张通过美育来培养理想的人、完美的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应当承认,从美育理论的发展历史来看,席勒对于美育的认识,确实突破了古希腊时期单纯把美育作为道德教育的特殊方式或补充手段的狭隘观点,把美育提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高度来认识,对后来世界各国的美育理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

蔡元培(1868—1940年)先生是前清翰林,我国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曾任中华民国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蔡元培对我国近代教育贡献极大,堪称“学界泰斗、人世楷模”。他曾提出过著名的“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这“五育”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其中美感教育是蔡元培先生一个非常有特色的教育思想,尤其以“以美育代宗教”的口号闻名于世。蔡元培“以美育代

宗教”的思想,在其《赖斐尔》、《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教育独立议》、《以美育代宗教》、《美育代宗教》等文章中都有体现,特别是1917 年他在北京神州学会的讲演词、后发表于《新青年》杂志中的《以美育代宗教说》一文,最具代表性。

虽然蔡元培并未就此写成专著,但“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贯穿于蔡元培先生一生。早在新文化运动中,他就不只一次地提出“以美育代宗教”,强调美育是一种重要的世界观教育。1938年2月8日,蔡元培逝世前两年,在为萧瑜编著的《居友学说评论》一书撰写序文时,还提到:“余在20年前,发表过‘以美育代宗教’一种主张,本欲专著一书……而人事牵制,历20年之久而未成书,真是憾事。”

蔡元培将宗教与美育进行对比,认为宗教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一、美育是自由的,而宗教是强制的;二、美育是进步的,而宗教是保守的;三、美育是普及的,而宗教是有界的。”因此,蔡元培提倡“以美育代宗教”,“鉴激刺感情之弊,而专尚陶养感情之术,则莫若舍宗教而易以纯粹之美育。”在蔡元培看来,以美育代宗教,使国人的感情勿受污染和刺激,使其受艺术熏陶而纯正,满足了人性发展的内在需求。

“以美育代宗教”是我国近代美学发展的一大思潮,早在王国维先生《去毒篇》一文便说:“美术者,上流社会之宗教也。”有关“以美育代宗教”的争论,客观上是刺激了当时人们对美学、对宗教本质属性的认识,是有其历史意义的,值得我们后人深入思考。[3]

3基本信息

美育主要包括艺术美[4]、自然美[5]、技术美[6]、旅游美[7]。

艺术美是指各种艺术作品所显现的美。艺术美作为美的一种形态,它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艺术家的创作活动作为一种精神生产活动,从本质上说,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定向化活动。因此,艺术美也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在艺术作品中通过艺术形象的感性显现。是指存在于一切艺术作品中的美,是艺术家按照一定的审美目标、审美实践要求和审美理想的指引,根据美的规律所创造的一种综合美。

自然美,是指各种自然事物呈现的美,它是社会性与自然性的统一。它的社会性指自然美的根源在于实践,它的自然性指自然事物的某些属性和特征(如色彩、线条、形状声音等)是形成自然美的必要条件。自然美包括日月星云、山水花鸟、草木鱼虫、园林四野等等,非常广阔多样。自然美作为经验现象,是人们经常能够欣赏和感受的。

技术美是人类活动的精神结晶,它是工业时代的产物。在这里,美是与功能联系在一起的,是以有用性为前提的。一把木椅,如果不符合使用的目的,坐着不舒适,即使装饰的再华丽,看起来也是不美的。中国传统艺人有一句行话,叫“艺中有技,艺不同技”。这句话说的很精辟,指出了艺术与技术的联系。绝大多数艺术,都有其技术支持。极少数没有技术支持的所谓观念艺术,其诞生之日就是终结之日,永远只能是一次性的存在。象20世纪初杜桑的《泉》,他将男小便池搬进美术馆并被视为“艺术品”,但在他之后,别人再向美术馆里搬类似的用品,就不是艺术品了。原因就在于这种所谓的艺术“创作”中不含有技术性因素。但是,仅仅具有技术也不是艺术;艺术高于技术,技术永远只能是艺术和艺术美的构成要素。技术表现的本身也具有审美价值,并构成了艺术中的“技术美”。这在中国传统艺术中看得尤为清楚。中国戏迷看戏曲演出,不叫“看戏”,叫“听戏”。为什么叫听戏呢?因为这出戏他已经看过无数遍了,人物、情节甚至连演员的表情他都早知道了。他来戏院,就是要听不同流派演员的演唱技巧。因此,他是侧着身,只用耳朵听。唱得好,他鼓掌叫好;唱得不好,他鼓倒掌,叫倒好。而有些著名演员,一出场,刚唱一句,观众就会叫好,这叫“碰头好”,被观众叫好的演员有时便会退出角色,向观众鞠躬致谢——感谢观众对他唱技的欣赏。可见,中国戏迷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观众,因为他们着重欣赏艺术中的技术美,是内行审美、专业审美技术美的特征在于表现功能的力动性,这种力动性无论在动态产品或静态产品上都可以表现出来。高耸云天的铁塔把人的视线引向天空,也把人的精神提升到超越于现世的存在。横跨江河的大桥

把两岸连接起来,使道路可以跨越障碍而延伸开来。在这些静止的直观形态上,展示出充满动势活力的没的外观。这就是技术美功能的力动性。

旅游美是游客在旅游活动中创生出来的一种美及美感。旅游美及美感发生是以旅游过程的活动为基础的,一次旅游活动过程由前过程、过程、后过程三部分构成,表现为五个节点:愿游——行游——居游——憇游——忆游组成的逻辑结构。前过程是对旅游标示物的认知,激发出旅游动机的过程——愿游;过程是游览过程,表现行游、居游、憩游;后过程是游览活动完成后游客对旅游的回忆——忆游。游客在旅游活动中因某一节点客体形象的冲击而创生的直觉形象是一种美感经验,是旅游生活的最高体验,具有神话诗性、抒情诗性、畅爽诗性、狂欢诗性、梦幻诗性的特征。

美育的任务

美育的主要任务包括:一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二是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三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四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重点是艺术美育、社会美育、自然美育和教育美育。艺术与美育各有侧重,艺术以创作与文化的理解为主,美育则以美感的培养为主。[8]

社会主义美育的基本任务是:①培养学生充分感受现实美和艺术美的能力。要求在培养他们敏锐的感觉能力的同时,发展他们高尚的审美情感;还要求培养学生审美的比较及分析能力,以区别真善美与假丑恶;培养他们审美的想象和联想能力,以掌握艺术形象。②使学生具有正确理解和善于欣赏现实美和艺术美的知识与能力;形成他们对于美和艺术的爱好。为了使学生具有艺术修养,就要使他们掌握各门艺术的基本知识,逐步形成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观点和审美标准;还要让学生分析和评价艺术作品和社会上的美好事物,以培养他们审美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激发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培养他们爱美的情感,抵制各种精神污染。③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现实美和艺术美的才能和兴趣。要使学生学会按照美的法则建设生活,把美体现在生活、劳动和其他行动中,养成他们美化环境以及生活的能力和习惯。要注意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艺术实践活动,发展他们创造艺术美的才能和兴趣,尤其要注意发展有艺术才能的学生的特长。

美育的作用

社会主义社会的美育是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培育学生心灵美、行为美服务的。它用现实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和反映在艺术形象中的先进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活动来感染受教育者。它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想象、思想、意志和性格。它能丰富学校的文化精神生活,激起学生的情绪体验,有助于培养高尚情操,提高社会主义觉悟,鼓舞学生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和创造一切美好的事物而奋发向上。

美育对德育、智育、体育都有积极的影响。美育用优美感人的艺术形象,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人们的生活、理想和斗争,使他们受到生动的思想品德教育,促进他们的政治品质、道德面貌和思想感情健康地成长。美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现实,认识历史,同时可以发展他们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还能调剂他们的生活,提高学习效果。在美育中要求整齐清洁,美化环境,也有利于健康,有助于体育的开展。

主要原则

社会主义美育的主要原则是:①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结合。把革命的思想性和完美的艺术性紧密地结合起来。②美育内容和实际生活相结合。美育的内容须富有生活气息;并渗透到学校全部生活中。③情绪体验和逻辑思维相结合。使学生在感受美和享受美的过程中,焕发高尚的情感,使学生通过逻辑思维来分析作品,加深他们对生活的认识。④艺术内容与表现方法的统一。既要使学生钻研艺术内容,加深理解;又要使他们了解艺术的表现方法,掌握表现的技能、技巧。⑤统一要求和因材施教相结合。要使全体学生都学点绘画、唱歌和其他艺术,有一般的艺术修养;也要适应学生艺术才能和兴趣的不同,因材施教。

(完整版)美育工作职责制度

普顺学校美育工作职责制度 2018年3月

普顺学校美育教研组长 岗位职责 1、督促、检查本组各学科教师按教学常规要求组织教学,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并督促本组各学科教师具体实施。 2、坚持教学科研并重,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工作,经常组织全组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有计划、有系统地组织开展教学基本功竞赛活动,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并组织教师自觉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组织教学。 3、组织教师积极参加教学研究活动,做好信息交流工作,带领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结合研究性课题,培养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督促任课教师结合教学实践写好教学总结和论文,并组织组内交流与评选工作。 4、组织各种艺术竞赛活动,抓好合唱队、美术特长生的训练工作,培养特长生,参加区、市、省、国家级竞赛,取得优异成绩。 5、组长每组织各备课组教师互相听课、说课、评课,取长补短,及时了解、检查、评价教师的教学情况,做好传、帮、带工作,加强研究课的探索与实践,为青年教师确定指导教师,使之进步、提高。 6、开学前制定教研组工作计划,学期末交本组教研计划落实情况总结,并及时报教科处备案。 7、组织各备课组每两周召开一次备课组教研会,教研组每月召开一次教研组会,严格考勤制度,做好会议记录。

8、建立音、美特长生档案,规范训练队训练计划。 9、每学期做好宣传栏的布置工作,关注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体现音乐、美术学科特色。 10、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科特色,努力实践、不断创新、全面培养学生,进一步落实音美学科特色。 普顺学校美育教师 职责 一、忠诚祖国的教育事业,以高度的政治热情和崇高的使命感,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按照《中小学生守则》,严格要求学生,使之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二、明确教学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要狠抓对学生的“双基”教学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千方百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顾全大局,服从分配,自觉接受和认真负责地完成学校规定的年度、学期工作任务和工作指标,要完成或超额完成基本工作量。做到能胜任教学工作。 四、认真学习和贯彻教学大纲,明确本年级的教学要求,明确本年级教学内容在教学大纲中的地位,从而落实教学任务。每学期要完成一份教学总结或体会。 五、认真执行教学常规,落实教学各个环节的要求,精心设计

美育特色学校申报材料

美育特色学校申报材料 素质教育的实施给我校的美育工作带来了新的契机。我校的美育工作在黑山县体卫艺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我校于富校长的直接带领下和参与下,本着办“规范加特色的学校,育全面加特长人才”的办学原则,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开展艺术教育工作,不断更新、提高教师的艺术教育观念和水平,努力提高艺术教育的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把艺术教育渗透到学校的各个领域中,使艺术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及享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现将我校开展美育工作的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建立机制,完善课程管理,提高美育质量 学校在工作计划中认真部署美育工作,并成立了由校长、分管部门和艺术老师等组成的美育领导小组,健全了美育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确保了学校美育工作扎实开展,为学校美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注入了更多动力。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学校始终坚持按照上级要求开齐开足音乐、美术课程。我们以课堂为基础,深化美育教学改革,坚持日常教育教学的持续研究,学校扎根于日常的课堂教学,把变革理念运用在日常工作中,艺术教师广泛吸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优化教学过程,探索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新方法,合理运用多媒体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为了使学校美育工作落实到位,我们制定学校美育教育发展规划、确定各年级美育课程目标,确保美育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教师

结合课改,努力钻研教材,定期开展集体备课,提高备课、上课、评课的质量,真正做到教学过程的细化,努力做到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适应学生自我发展的需求。 我校还认真做好体育艺术“2+1”项目的认定工作,学校成立由体育教师、音乐教师、美术教师和班主任联合组成的“体育、艺术2+1项目”评价小组,根据县教育局制定的《“2+1项目”体育与艺术技能标准》和学校实际,由学校在学期末安排时间进行评价。 二、开展美育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近年来,学校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积极探索“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学生活动队组与校园文化相结合”、“校内美育活动与校外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全方位美育教育模式,注重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以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 (一)、打造特色,提升内涵,扎实开展“一校一品” 2013年初,在开展“一校一品”活动的背景下,我校通过多次的考察,调研,在教育局体卫艺股的肯定和支持下,最后决定把衍纸作为我校的特色活动,学校积极研发校本教材,对班主任重点培训,在全校师生中普及推广。学校11个班在周三第五、六节课固定安排二节衍纸课,一学期上十六课时。并列入课程表,专课专用,将衍纸教学纳入教学常规检查。我校现在“个个会衍纸,生生有作品”,衍纸文化在我校师生当中已深入人心,成为学校一张亮丽的名片,学校的衍纸艺术成为特色,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二)、开展多彩美育活动,落实特长培养

《美育》课程标准

《美育》课程标准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的教学,是增强大学生视觉感受能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感性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艺术不仅涉及有关的艺术知识,它还同一个人的形式感受能力、情感状态、深刻的理解力,丰富的想象力以及长期的艺术修养有关。 二、课程性质与定位 本课程是高等职业学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拓展学习领域课程。具有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特点,是从事建筑装饰设计与施工各工作岗位的一门必修课程。本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先导课程,其功能是让学生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了解必要的美术技法知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对学生就业岗位等的职业能力培养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三、课程设计思路 (一)课程设计依据:

本课程遵照教高[2006]14号、教高[2006]16号、教高厅函[2007]47号等文件精神,依据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确定本课程的目标和教学内容,具体应遵循以下原则: 1.在课程设计上,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角色转换为倡导者。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作用。根据《美育》课程特点采用正式工作环境下的实践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起最实用、前沿的知识和能力体系。并将后续课程的相关内容联系到教学环节中去,加强课程内容的有效衔接,调动所有的因素为专业课教学服务。 2.在课程内容选取上,应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即以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 3.在课程内容排列上,应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系整合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 4.在课程内容结构上,突出模块化设置,以便新技术新产品进入教学内容。 (二)具体设计思路: 本课程设计的根本出发点是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观念,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突出学习教学标准建设和借助教学平台开发网络教学资源。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全人发展。 1、确定课程目标的思路 本课程总体设计思路是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相关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驱动构建课程。围绕职业能力组织课程内容,按照工作过程设计学习过程,让学生完成具体的项目来建构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 2、设计课程内容的依据 项目的确定是以行业专家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结果为依据,课程内容的选取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循序渐进,结合建筑工程职业标准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3、采用何种教学模式 每个项目的学习都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实现学习实践一体化,教学过程中通过理论教学、实作、等多种途径,采取操作与教学交替等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重点评价学生的实

浅谈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美育的实施方法

浅谈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美育的实施方法美育对培养人的高尚道德情操,改善青少年的精神风貌,促进人的智力发展,调剂人的精神,提高人的健康水平等都起到积极的作用。1999年6月,《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的状况,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 高中生物学的教学内容蕴含着无比丰富而又无比生动的审美素材。人类不断的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包含着大量的审美因素。生物学教学作为学校美育的重要途径,应充分发挥其美育功能,使学生在学习中陶冶性情,丰富想象,受到审美熏陶,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教师应紧紧把握住教学内容的审美因素,根据每部分内容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恰当的、灵活的组织教学进程,以取得良好的美育效果。下面就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美育方法进行尝试性的探讨。 一、直观法 直观法是指在生物学教学中通过运用动植物标本,模型挂图、幻灯片、录像机和多媒体等直观手段,向学生再现美的情境,使教材内容的美以有声、有色、有形的具体形象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从而引起审美感受,培养审美感知能力。 美总是以其生动的形象来感染人,车尔尼雪夫斯基明确指出“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统治地位,美是在个别的,活生生的事物中,而不是在抽象的思维中。因此人们欣赏各种美的事物而产生美感的时候,总是从直观的形象开始的。只有通过生动具体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它的内在本质,从而得到情感的愉快”。 可以说,没有生物体直观形象,就没有对生命的审美感受。所以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充分采用直观手段展现生命美的形象,就能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直观法示例——《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教学片段 【知识能力目标】1.了解生物适应的普遍性。 2.掌握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的典型特征。 【美育目标】1.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 2.提高学生对生命美的感受力和鉴赏力。 【美育视点】生物的适应性美和多样性美 【美育方法】直观法 【课前准备】生物适应性的挂图、标本、CAI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发展、繁衍后代。环境为它们提供了生存的空间,栖息场所和饮食,所以生物与环境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但环境也并非总是那么友好和平,常常会有天敌的偷袭,那么生物体有什么本领来躲避敌害的袭击,保全生命呢?请大家举例说明。

高中有美术课美术课在高中学生教育中的作用

高中有美术课美术课在高中学生教育中的作用 美术课是普通中学的一门基础文化课,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即美育的主要途径。美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不可缺少的环节。美术课作为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手段和途径在中学教育中有极其 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通过审美教育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 艺术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马克思历来十分重视青年一代的审美教育,要求他们不但要掌 握科学,而且要懂得艺术。认为艺术不仅能帮助人们认识世界,而且能鼓舞人们改造世界,去创造美好生活。他曾说过,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 审美教育对人们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历来被许多有识之士所认识。我国著名的艺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曾这样说过:“能用作画一般的心来处理生活、对付人生,则生活美化、人世和平。”此为艺术的最大效用。众所周知,美的事物在生活中处处都有,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和欣赏的,因为人们认识美、发现美和鉴赏美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要通过学习、培养、训练才能逐步得到、逐步增强的。虽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各人对美的内涵的认识却大相径庭,审美的情趣和

品位更因人而异,甚至相距千里。要增加审美素养,就必须接受美的教育和熏陶,不断积累和升华对美的体验。 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正处于发育阶段,他们求知欲强,可塑性大,通过美术课对他们进行系统的美术知识教育和技能训练,对于提高他们的审美修养、审美感受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由于美术是直观形象的视觉艺术,它的鲜明生动的造型、富有情趣的色彩和直观感人的艺术特征,较适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因而它更能引起学生兴趣,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良好的审美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乃至一生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美术的审美教育作用早在古代就被人们所认识。我国在西周和春秋时期,教育制度已比较完备,在教育内容上,主要科目都有德、行、艺的内容,实际上包含了德、智、体、美几方面的内容。封建社会晚期,美术虽然未被列为必修课,但“琴、棋、书、画”却一直作为士大夫阶段— __在文化素养方面自我完善的内容之一。但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审美教育没人敢提,爱美追求几乎成了资产阶级的专利。那时,中学生美术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中学生美术教育事业发展缓慢,甚至出现了倒退。改革开放以后,中学美术教育事业也和其他各项事业一样得到了重视,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审美教育作为中学生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人们的一致认识,中学美术课得到了全面恢复,被国家教委列为普通中学的必修课。从人

学校美育工作自查报告

学校美育工作自查报告 【篇一】学校美育工作自查报告 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给我们学校的艺术教育带来了新的契机。我们学校的艺教工作在区体卫艺办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学校领导的直接参与下,本着“办规范加特色学校,育全面加特长人才”的办学原则,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开展艺术教育工作,不断更新教师们的艺术教育观念,努力提高艺术教育工作的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把艺术教育渗透于学校教育的各个领域,使学校艺教工作真正落到了实处,培养了学生在艺术方面的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和艺术修养。下面对我校一年来开展艺术教育工作的情况自查如下: 一、加强领导,建立机制,健全队伍 1、开展好艺术教育,领导是关键。学校领导清醒地认识到搞好艺术教育,开展学生艺术活动,对于培养学生高尚情操,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和谐的发展,提高学生整体综合素质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是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要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必须抓好艺术教育。在思想上,学校从领导到一般教师,从家长到学生,都形成对艺术教育的共识。大家都认识到艺术教育是学校办学品位的一种标志,是学校办学水平的一种象征。是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艺术教育在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发展中具有强大的作用。学校先后成立了艺术教育领导小组和健全艺术教

育管理体系,学校师生全员参与,各项要求做到层层落实,责任到人,保证了艺术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2、教育质量的高低,教师是关键,艺术教育也不例外。为了确保艺教质量,学校配备了精干的艺术教育专职教师队伍,这些艺术教师有较好的素质、较高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在学校中发挥了骨干带头作用。学校有专兼职艺术教师2人,全部具有合格学历,学校多次参加各级各类专业素质大赛及艺术活动,均取得良好成绩。学校在社会上有较高的声誉! 二、加大投入,完善设施,确保落实 没有相当的艺术教育的硬件设施,就不可能培养出艺术素质较高的学生。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我校多方筹措资金,积极创造条件,增加艺教投入,改善艺术教育环境,装备了音乐教室、书画室、舞蹈室等,并按要求添置了进行艺术教育所需的器材、设备、教学用具等。学校的艺教设施不断完善,确保了艺教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注重管理,严格规范,潜心教研 1、制度管理,有章可循 为了使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真正落实,全面到位,我们制订和完善有关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制度》,把艺术教育列入学校工作日程;制定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确定近期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目标及实施措施;努力提高学校艺术教育整体水平,确保艺术教育工作正常有序进行。

重视校园“美育”教育,铸造“红色文化”特色学校

重视校园“美育”教育,铸造“红色文化”特色学校 太平中学始建于1994年,坐落在川黔交界的美丽的赤水河畔。这里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学校依山傍水,气候宜人;环境优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窗明几净。蓝天与绿地相伴,假山共池沼齐辉。现有教学班18个,教职工58人,其中高级教师7人,中级教师20人,市骨干教师6人,学生1000余人。学校始终坚持“以德立校”“质量强校”、“科研兴校”、“依法治校”、“红色扬校”的办学方针,先后荣获“二级合格中学”、“县文明单位”、“县校风示范学校”、“县级教工之家示范单位”、“四川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等荣誉称号。有市级普教科研课题和实验教学课题。学校管理规范,硬件设施不断完善,有多媒体教室、微机室、校园局域网、仪器室、实验室、图书室。教学质量逐步提高,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每年输送优秀学生上百人,是莘莘学子成长的摇篮。 建校以来,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太平中学的建设和发展,都倾注了诸多的建设投入和人文关怀。学校各界领导也十分重视自身内涵提炼,不断挖掘适合太中自身发展的教育形式,努力构建“普职联教”、“警校共育”、“家校同教”、“红色扬校”等教育模式,为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美育教育。特别是近几年来,新一届领导班子充分依托“四渡赤水”的鲜活红色历史题材,结合学校自身特点,不断探索新形势下的“红色文化”的特色教育、美育教育模式,使我校德育工作呈现出一个崭新的局面。 1.在办学理念注重彰显红色文化 我校坚持弘扬太平老区革命传统,按照“凸显特色,求实创新”的教育思路,从办学理念、“三风”建设等方面构建具有红色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我校的办学理念是“秉承传统、弘扬红色、特色兴校”,办学宗旨是“思想先进、设施一流、管理规范、特色鲜明”,学校精神内涵是“理想、团结、坚韧、求实、勇胜”,校风是“严谨、文明、活泼、和谐”,教风是“治学严谨、精益求精、诲人不倦、热爱学生”,学风是“勤学、严格、多思、好问”,校训是“重德、求实、守纪、

《美学与美育》教案

《美学与美育》课程讲义 本课程是培养学员具备基本的美学与美育理论知识、较高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审美塑造能力、较高的实施美育的能力的课程。本课程重视美学、美育理论向审美实践与审美教育实践能力的转化,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渗透性和复杂相关性。 第一章什么是美学 第一节美学的历史 一、美学在西方 二、美学在中国 三、中外美学研究方法 四、美学在现代人文学科中的地位和意义 第二节美学的含义 一、美学的性质 二、美学的对象 三、美学的定义 四、美学的基本问题 第三节学习美学的方法 一、美学的特点及其方法论要求 二、理论思辨与文本批评的结合 三、审美体验与理性阐释的交汇 四、学科研究与跨学科研究汇通 第二章美及其形态 第一节美的含义和特征 一、美学史上美的本质观念 二、美的含义 三、美的特征 第二节美的形态 一、自然美的特征与实质

二、社会美的特征与实质 三、艺术美的界定及其特点 四、科技美的界定及其特点 五、中西文化中美的范畴 第三章美感 第一节美感的含义和特征 一、美感与快感 二、审美心理与日常心理 三、美感的含义 四、美感的特征 第二节美感的基本心理要素 一、美感中的直觉 二、美感中的情感 三、美感中的想象 四、美感中的理解 第三节美感的深层形态——审美体验 一、审美体验的含义和特征 二、审美体验的过程 三、审美体验与艺术 四、美感的培养与美育 第四章什么是美育 第一节美育观的历史和美育的含义 一、西方美育观的演变 二、中国美育观的演普 三、美育的含义

四、美育的特征 第二节美育的地位和功能 一、现代中国的美育问题 二、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的关系 三、美育的功能 第三节美育的层面和方法 一、美育的层面 二、美育的方法 第五章形式美与美育 第一节形式美及其形成和发展 一、形式美与形式 二、形式美的普遍基础 三、形式美的社会历史根源 第二节形式美的构成 一、形式美的自然因素 二、形式美的组合规律 三、形式美的文化选择 四、形式美的艺术形态 第三节形式美教育的意义、特征和方法 一、形式美教育在美育中的意义 二、形式美教育的特征 三、形式美教育的方法 第六章艺术美与美育 第一节艺术的门类 一、艺术分类的历史 二、艺术分类的标准与意义

浅谈童话教学的美育功能

浅谈童话教学的美育功能 梅列实幼许丽萍 童话是文学体裁中的一种,主要面向儿童,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象征的手段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童话是以口头形式和书面形式存在的荒诞性与真实性和谐统一的奇妙故事,是特别容易被儿童接受的,具有历史和人类共享性的文学样式之一。它是以“幻象”为一岸,以“真实”为另一岸,其间流淌着对孩子充满诱惑的奇妙故事。 美育,即审美教育,也叫美感教育,情感教育。它借助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等美好事物,通过多种手段和途径陶冶情感,健全人的审美心理结构,培养人对美的感受力、理解力和创造美的才能。 在童话教学中美育则侧重于以美动人,以情感人。常常可以使孩子明白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好,什么是坏;能激发孩子团结友爱的高尚情感;可以使孩子学到助人为乐,勇敢顽强的精神,可激励孩子热爱生活。童话教学寓教于乐的特点可通过美的形象,唤起孩子情感的共鸣,使孩子在愉悦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了美的熏陶,获得知识,形成良好的品德习惯,使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美育功能是童话教学中最深刻的特殊功能之一,它的特殊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童话教学能培养幼儿感受美的能力 对美的事物的感受能力,是指审美者凭借审美器官,对审美对象的感知能力。“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能力。”而发现美就必须培养感受美的能力。幼儿对童话一直具有浓厚的兴趣,而这个趣就带有情感意味的注意。兴趣愈浓,观察就愈仔细,感受亦愈强烈。童话的这一美育功能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体现得更充分。通过多媒体教学,将无声的语言和有声的口头语言及形象的直观画面结合在一起,为童话教学提供带有极强感情色彩的信息集合体。幼儿的各种感官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从而拨动了幼儿“趣”的心弦,“美的情感,使幼儿兴趣盎然的去欣赏和表演童话,

学校美育工作自查报告4篇

学校美育工作自查报告4篇 我校音体美工作深入贯彻县教育局《中小学音体美教育 工作考核评估方案》、《中小学音体美教育工作考核评估细则》 和《中小学音体美学科技能考核评价方案》精神,牢固树立“健 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始终把音、体、美工作当作全面贯彻党的 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现将学校音体美工作 总结如下: 一、按照标准,完善设施 学校在紧张的用房情况下,抽出专门教室供音体美使用(后经专任教师申请,部分课程调到设备更完善的教室使用),每 学期都添置相应的设备器材,将旧的器材予以报废。 二、按照课标,开齐开足音体美课程 本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切实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艺术修养的原则,我们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制定出相关的教学计划,开齐、开足音体美课程,做到教师到位,课时落实到位,任何时候都不得随意删减挤占音体美课程,坚决 执行音体美课程设置规定,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音体美素质。 三、加强常规工作管理,促音体美质量提高 1、强调即使是副课,仍旧需要备课的原则,增强备课的 实效性,引导教师在钻研教材、优化设计和提高备课效能上下工夫。 2、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提 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增强

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促进学生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同时,也重视特长生的培养。 3、平时注重加强音体美教师的业务培训,鼓励教师积极 参加各级的教研活动和在职进修,提高业务能力,接受教学的前 沿信息,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 4、注重兴趣小组的训练,认真做好特长学生的摸底工作,做好特长学生的档案整理,并针对学生的特点做出培训计划,扎 实抓好平时各兴趣小组的训练工作。音乐方面的有声乐等的培训; 体育方面有乒乓球对等,鼓励学生多参加 体育锻炼,增强学生的竞技水平;美术通过书画展等形式 展示学生的美术天赋。 5、加强检查监督,定期和不定期地检查计划、教案,促 使教师精心备课,设计教案,“不打无准备之仗”,并加强看课 的力度,促使教师认真上课,不随意调课,保证音体美功课不被 易用、占用。 三、以体艺项目为载体,掀起校园文体活动高潮 我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艺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教导处认真计划、组织好一学期内学生体艺活动和每天的早操活 动和感恩手语操,并把开展课外体艺活动制度化、规范化和多样化。本学年主要开展了运动会、演讲赛、文艺展演、书画比赛, 美术老师把学生的作品张贴到宣传橱窗上,装裱挂到走廊上,同时,这些活动也提高了学生、教师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极大 的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陶冶了学生的情趣,锻炼了学生 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广大师生锻炼了身体,增强了体质。同学间及师生间增进了相互 的信任和了解,班级体的荣誉感在活动期间得到集中体现。从而

美育课教案-彩虹色的花

安悦阅绘本美育课 二、绘本美育课教案一: 1.课程名称:绘本美育课 2.学习对象:2-5岁儿童 3.学习时间:60分钟 4.课程简介:本课程是包含绘本阅读、美术、创意表达的综合美育课程。通过绘本教育的情景导入,融合多种教学技法,让孩子感受温暖的亲情友情,爱父母,爱长辈,爱家庭,爱朋友,手足情深等价值观熏陶教育,学习处理人际关系、情绪管理、自我肯定等一定的社交技能,孩子在课程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想象力、开发动手能力,并在充满趣味性的氛围中培养艺术气质。 5.课程主题:亲子关系、温馨友情、语言表达、创造思维、独立能力、想象力、心灵成长、情绪管理、自我认同、品格培养、科学智慧、生命知识、早期审美发展等。 6.课堂流程: 暖场音乐 老师绘本故事 提高孩子语言表达能力 宝宝手工(画画、折纸、软泥)操作 作品展示 老师评语 再见歌 7.一个课程教案: 音乐暖场:黄色潜水艇 故事绘本:彩虹色的花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情节,能用适当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2、感受故事中彩虹色的花与他人分享快乐,尽力帮助他人的美好情感。 注: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可用不同的讲述方法,低龄儿童以老师 讲授为主,3岁以上儿童可以交流互动。 讲故事活动过程: (一)通过图片对比,激发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1、教师:小朋友们觉得花美吗?哪里美呢?(出示美丽的花,引导幼儿说出花是七彩的,就像天空中的彩虹) 2、教师:可是,这朵美丽的花最后却枯萎凋零变成了这样(出示枯萎凋零的花),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到故事中去寻找答案吧! (指导策略:兴趣是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最佳途径,通过图片对比,调动幼儿的好奇心,同时设置了悬念,让幼儿带着疑问来倾听故事,出示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花的图片还起到了前后呼应的作用。) (二)讲述故事,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幻灯片1)引出故事题目《彩虹色的花》。“初春的一天,积雪还没有化掉,在原野上突然开了一朵彩虹色的花。终于能见到太阳,她十分高兴,很想跟每个人分享自己的快乐”。 2、(幻灯片2)教师讲述故事并提问:彩虹色的花心情怎么样?她想干什么?接下来让我们

谈生物学美的教育

谈生物学美的教育 美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热爱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审美教育。通过审美教育来全面地培养人们对美的感情,从而使自己的心灵净化、人品美化、感情高尚化。生物学中蕴含着丰富的美育资源,如能充分挖掘运用,不仅能使学生获得书本上的科学知识,而且能够多方面提高学生素质,对启示学生发现美,探索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并能感受人与自然的协调美,进而使学生在情感、人品、审美观等方面有所提高。 一、对生物美本质的认识 首先,几乎所有成功的生物学结论都会有充足的美育理论要求的那种“合乎规律性与合乎目的性的统一”,即生物学含有足够的美的本质。一方面,生物学家在对生命的现象和运动规律研究时,尽管运用的手段不同,但“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来给自己提供一种客观性,探求生命运动,合乎他们自己内在尺度的形式。”例如孟德尔遗传实验,实际正是他设置一定的条件表达自己预先设想的目的,从而揭示出两大遗传基本规律。 另一方面,考察生物学史,不难发现,生物学在实现其合乎规律性与合乎目的性统一的过程中,例如,对生命的认识,从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和分类,到细胞水平,至现在因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使人们对生命本质的认识从现象深入到本质。又因达尔文《物种起源》的诞生,使生物学研究又进入宏观领域。 总之,生物学家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群体的审美意识和审美个性,创造出具有社会功利性的人化形式,使其确能揭示出生物在形态、结构、生理、遗传和变异、进化、生态等中所蕴含的合乎规律性与合乎目的性的统一,即为生物学的美育本质。 二、生物学中蕴含的美 美的基本形态有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三类,生物科学美是一种自然美。生物学中蕴含的美的主要形式有“和谐、简洁、多样统一、对称”。 ⒈和谐美和谐是指组成整体的部分与部分之间、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协调一致。和谐给人一种恰如其分、浑然天成、井然有序、轻松自如的美感。例如生物全息律揭示生物体每一相对独立的部分是整体的成比例的缩小,它使我们能理解为什么东北虎尾部的斑纹数与身上的斑纹数相等、斑马各节肢与主体斑纹数相等等现象,并体会到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的协调对应。此外,生物学中的对称、周期、循环、交替、平衡等无一不包含和谐、圆满、匀称、均衡的美感。 ⒉简洁美由于生物学揭示了生物形态构造、生理生化、发生和遗传进化等规律的简单性而产生的美感,称为生物学的简洁美。例如,细胞学说揭示了地球上

中学教学中美术课的作用

中学教学中美术课的作用 美术课是普通中学的一门基础文化课,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即美育的主要途径。美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不可缺少的环节。美术课作为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手段和途径在中学教育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通过审美教育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马克思历来十分重视青年一代的审美教育,要求他们不但要掌握科学,而且要懂得艺术。认为艺术不仅能帮助人们认识世界,而且能鼓舞人们改造世界,去创造美好生活。他曾说过,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 审美教育对人们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历来被许多有识之士所认识。我国著名的艺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曾这样说过:“能用作画一般的心来处理生活、对付人生,则生活美化、人世和平。”此为艺术的最大效用。众所周知,美的事物在生活中处处都有,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和欣赏的,因为人们认识美、发现美和鉴赏美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要通过学习、培养、训练才能逐步得到、逐步增强的。虽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各人对美的内涵的认识却大相径庭,审美的情趣和品位更因人而异,甚至相距千里。要增加审美素养,就必须接受美的教育和熏陶,不断积累和升华对美的体验。 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正处于发育阶段,属于从少年向青年过渡时期,他们求知欲强,可塑性大,通过美术课对他们进行系统的美术知识教育和技能训练,对于提高他们 的审美修养、审美感受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由于美术是直观形象的视觉艺术,它的鲜明生动的造型、富有情趣的色彩和直观感人的艺术特征,较适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因而它更能引起学生兴趣,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良好的审美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乃至一生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美术的审美教育作用早在古代就被人们所认识。我国在西周和春秋时期,教育制度已比较完备,在教育内容上,主要科目都有德、行、艺的内容,实际上包含了德、智、体、美几方面的内容。封建社会晚期,美术虽然未被列为必修课,但“琴、棋、书、画”却一直作为士大夫阶段—知识分子在文化素养方面自我完善的内容之一。但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审美教育没人敢提,爱美追求几乎成了资产阶级的专利。那时,

学校美育工作总结

学校美育工作总结 篇一:美育教育工作总结XX 试验站小学美育教育工作总结 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给我们学校的美育教育带来了新的契机。XX年我校在上级部门的关心指导下,经过学校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美育教育工作有了长足的进步。从教师到学生,从社会到家长,对美育教育有了新的认识,学生艺术水平、观赏能力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新的提高。我们在艺术教育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为了更新教师观念,提高教师的认识,学校利用教师集中学习的机会,向教师宣传美育教育对小学生成长的作用及长远影响,提高全体教师对艺术教育的思想认识,转变教师“唯分是从”的片面认识,为顺利开展美育教育活动打下扎实的思想基础,全面推进学生的素质教育。 二、加强宣传,得到家长的支持。 为了得到社会、家长的支持,我们利用家长会的机会,向家长介绍学校的美育教育项目及学校的开展情况,宣传早期艺术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对家长提出在家庭里要着力培养孩子学习艺术的兴趣,给家长在如何培养孩子的美育

兴趣方面予指导,鼓励家长支持孩子参加各类比赛活动。 三、挖掘潜力,健全美育教师队伍。 要搞美育教育,必须要有一支素质比较高、热爱艺术的教师 队伍。音、体、美组教师热爱本职工作,工作热情高涨,任劳任怨。除做好本职工作外,还积极帮助完成一些学校的艺术活动。本学期,全组教师通力合作,很好地完成了一系列活动。 四、强化教学,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我校将美育教育常规工作作为学校的重要基础工作来抓。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普及提高相结合。一方面要求老师上好艺术课,敦促教师精心备课、认真上课,牢牢把握美育教育的主阵地——课堂,严防挤占挪用现象的发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庆六一文艺汇演比赛活动中,都能拿出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作品。我校剪纸在老师教----学生学的过程中,学生已经慢慢爱上剪纸。 五、注重环境建设,营造艺术氛围。 随着学校规范化验收的通过,我校的环境充满艺术气息,在校园建设上优化育人环境,创造良好艺术氛围。每月的学生作品展览继续进行,得到了校领导和老师学生的一致

整体创建美育特色 推进学校内涵发展

整体创建美育特色,推进学校内涵发展 ——东方村尾学校发展规划(2013年9月~2016年7月)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政治、文化转型的关键时期。至2020年,我国将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至2050年,我国将挺进中等发达的国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校以《“以美养德,以美育人”中小学育人模式课题研究方案》为行动指南,制订此《整体创建美育特色,推进学校内涵发展——东方村尾学校发展规划(2013年9月~2016年7月)》。 一、背景分析 (一)学校概况 东方村尾学校于2009年9月创建,学校占地面积20156平方米,建筑面积16868平方米。学校以科学先进的设施打造专业化教学环境,教学设施比较齐全,所有班级均配置电脑多媒体,实物投影,拥有闭路电视、有线广播、校内网站等现代信息技术设施;建有多功能电教室、图书室、足球场、篮球场、塑胶场地、音乐室、舞蹈房、美术室、多媒体教室、电脑房、自然实验室、理化实验室、史地室等。 学校现有5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056人,都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现有教师115人,专任教师106人,中共党员26人,大专及本科学历占教师数100%,其中特级教师1人,中学高级教师3人。 三年来,学校积极探寻特色发展之路,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提升,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区的认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办学规模逐年攀升。 (二)发展优势 过去三年中,学校办学经验有所积淀,学校管理、教学常规、教师队伍建设等各项工作有序展开、稳步推进、持续提升。 1、以课堂教学为抓手,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学校以课堂教学改进为切入口,以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效能为目标, 坚持开展公开课。从加强学科组建设入手,组织教师开展公开课评议反思活动;从制度建设入手,加强教学规范管理,落实教学质量监控制度。 2、以校本研修为载体,教师专业素养不断提升 结合学校的工作实际,以抓学习、抓制度、抓管理、抓激励为基本策略,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整体提升。

浅谈生物教学中的美育策略

浅谈生物教学中的美育策略 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的教育.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及其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无论是生命体自身表现的形状、结构与功能的协调一致,还是在生物群体生存过程中体现的多种原则、规律,都蕴藏了丰富的美感.这为美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因此生物课堂应是美育的主要阵地,然而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实施美育,让学生认识领悟生物美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正确的审美观?笔者结合平时的教学经验,认为可以首先从以下两个方面去尝试. 一、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 教师应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把所教的知识与美育体系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美的角度去理解丰富多彩的生物界、复杂奥妙的生命现象、生命规律.生物教学中有丰富的美育内容,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物世界的自然美 自然美是自然事物的美.生物是自然界中最活跃、最生动的音符,是自然美的重要组成部分.陆地上有茂盛的森林、广袤的草原、农田等,是那样的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在海洋中有各种鱼类、海藻,绚丽多姿、美不胜收.春天,

百花争艳,冬天,梅花傲放;显微镜下的微观世界更是多彩多姿、奥妙无穷.生物界形成了自然界最有变化,最有生机的自然美. 2.生物作用的生态美 生物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生物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地把CO2、H2O等简单的无机物制造成复杂的有机物,给自己和其他生物提供丰富的有机养料.同时把光能转变成为化学能,为各类动物提供可利用的能量.为人类社会也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光合作用中吸收CO2产生O2,使大气中O2和CO2的含量保持稳定,多种生物得以生存繁衍,自然界的重要化学变化――燃烧等氧化反应得以进行,人类得以生存发展.形形色色的微生物,是净化自然界的清道夫,他们不断将动植物的尸体、动物排泄物中的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回到自然界,促进了生物界与无机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3.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和谐美 生物体的构造总是与功能相协调、相一致,精巧的结构总是与高效的功能相吻合.如线粒体是细胞内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有氧呼吸包括一系列复杂的反应,要依靠多种酶的催化.与之相适应的是,在线粒体的构造中,内膜向内凹陷,增加了内膜的表面积,从而使附着于内膜上的酶增多,

浅谈小学美术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浅谈小学美术教育的意 义和作用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浅谈小学美术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美术常常与音乐、体育被当作调节学习情绪的“小三门”,学生们因为大量的课外作业也愿意将每周少得可怜的一两节美术课改为语数课。到临大考时,把美术课改成自习更是天经地义的事,而且皆大欢喜。许多学校没有专门的美术教室,连起码的一些美术教具,如几何体、石膏像等也没有;没有专职美术教师,有的学校只好让不懂美术的教师兼职上美术课。“赶鸭子上架”的教师,为了混过美术课只好在课前先请人在黑板上画个图案,然后挂在教室里让学生画,自己拿起语文或数学作业在改,有的干脆在上课时拿一个牙罐往讲台上一放,让学生自己写生;美术对学习其他学科的启蒙和铺路架桥的功能。下面试就小学美术的功能谈谈个人的粗浅认识: 1 美术能促进少年儿童的创造力的发展 儿童从小就喜欢画画,就想表达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情感,从他会拿笔起,就在纸上、地面上或是墙壁上画出千奇百怪的形象,由于儿童缺乏明确的数和量的观念,不理解透视现象和空间关系,因此,在画画时常常忽略了物体的大小、高低、远近的比例关系。把人物、大树、房屋画成高低一样,有时把地上的汽车天上的飞机画在一条水平线上,把雨伞画成帽子那么小。但尽管儿童画得不象、画得使人发笑,可他要画一辆汽车或飞机,总要事先有个考虑,这样不间断的思考和进行美术创作活动,就是在发展儿童的创造力。

美术活动首先要经过观察、感知客观事物的形象、结构、比例、色彩、空间位置等。然后运用正确的方法,把客观事物表现出来,这样就培养了儿童的观察力、记忆力及认识事物的能力。儿童作画,主观创造的成份较多,往往不着边际,异想天开,这就发展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儿童的思维特点是直观行动性,而画画和手工活动恰恰符合了这一点,也就锻炼了儿童的思维能力。美术活动不仅要动脑,还要动手;这样儿童的手指肌肉也得到发展;使动作协调。要使画面效果好看,就要求儿童有正确的审美观,知道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这就促使儿童的审美能力的发展。实践表明,美术教学有如下主要优点: 用比较法指导少儿在观测对象时对物体各部分之间的长、宽、深的比例以及物体与物体之间大小与位置、物体与画面之间进反复比较,得出各部分的比例关系,掌握物体之间的特征,可以培养少儿的观察能力。 .用联系法指导少儿在组成物写生或景物写生中观察哪个是主体物,哪个是陪衬物,再观察被挡住物体的可见部分时,要联系到不可见的部分,使少儿对描绘对象进行由表及里的现象,从而找出形体的结构规律,可以培养少儿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整体观念。 .用默化画法训练少儿的观察力,可以培养少儿的记忆力和默画能力。 综上所述,美术教育活动对发展儿童少年的智力和培养创造力是相当有意义的。能陶冶少儿美好的情操,启发他们潜在的智慧和

【最新】“以美育德,打造‘尚美’学校文化”特色文化汇报

“以美育德,打造‘尚美’学校文化”特色文 化汇报 “以美育德,打造‘尚美’学校文化”特色文化汇报 学校文化是学校中的全体师生在一定价值取向的指导下,所依循的行为方式和精神状态的综合反映,是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打造特色文化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要求,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内容,是学校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必然要求。“以美育德”表达了德育与美育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尚美”文化对和谐人格、健康人格和理想人格的养成有积极的作用。 二、项目建设内容 (一)创设“尚美”校园环境——优雅“外壳”传神 1.校园环境布置 清新、淡雅成为陈桥中心小学校园环境关键词,一草一木会说话,一墙一壁皆育人。 2.班级特色主题布置 一年级“求乐”之美、二年级“求美”之美、三年级“求善”之美、四年级“求真”之美、五年级“求实”之美、六年级“求新”之美。六年级毕业时,学生对“乐、美、善、真、实、新”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从而绽放儿童美丽心灵。 (二)丰富“尚美”课程内容——化育美的心灵

1、开发学科特色课程,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自主学习”意识 学校以语文基础课程为主,开发了《古诗文赏析》、《弟子规》诵读等使学生享受中华传统之美; 2、开发班级特色课程,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自强生存”意识 我校各班级根据校情、班情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将班级的大小事务设置为若干个岗位,通过学生自主申报、公开竞岗、同学评岗、定期换岗等方式,为每个人的成长提供自我管理的舞台。 3、开发校本特色课程,培养农村留守儿童的“特长发展”意识 (1)经典诵读校本课程。(2)茶艺文化校本课程。(3)科学探究校本课程。(4)体艺发展校本课程。 (三)打造“尚美”求真课堂——促进生命成长 学校积极探讨“自主习得-自主探索-强化训练”的农村小学高效课堂,以课题促课改,以课改促质量,以质量促特色的策略来培育“尚美”特色的课堂文化,令“美”的旋律贯穿课堂,构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形成“尚美启智、以美育人”的尚美智慧课堂,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美”的熏陶。(四)放飞“尚美”幸福梦想——涵养精神生命 1、教师之美 (1)美在责任。(2)美在大爱。(3)美在团队。 2、学生之美 (1)美在学习求真。(2)美在做人求善。(3)美在言行求美。(4)美在性格求乐。 三、项目预期效能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