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葡萄的生理抗寒性文献综述

摘要:抗寒性是果树生命活动的重要特性,是影响果树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本文主要综述了在低温胁迫下细胞电解质渗出率、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含量以及酶活性与抗寒性的关系及抗寒机理,为果树抗寒性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

关键词:低温胁迫;酶活性;抗寒性

长期以来温度是影响植物生存和生长发育的基本环境因素之一,是严重限制植物分布区域及影响生物产量的重要因素。而低温则是限制地球上果树分布与生长的关键因素,低温导致水果产量下降、品质变劣,严重时甚至导致果树植株直接死亡,对果农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抗寒性是植物在低温寒冷的环境下,长期适应周围环境通过本身的遗传变异和白然选择获得的一种抗寒能力,是果树的一个重要性状,它直接影响到果树向北方的发展,因此抗寒性状的研究无论对于北部引种还是抗寒育种都有重要意义,一直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已在果树抗寒机理、抗寒性鉴定、抗寒资源评价及抗寒性遗传育种等领域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果树抗寒性机理的研究随着科学的发展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1 细胞电解质渗出率与抗寒性的关系

在植物的细胞表面有一种半透性的生物膜,这种生物膜在逆境条件下可以反映出膜系统的稳定性,是植物在低温下最敏感的部分,植物在遭受低温胁迫达到一定限度时,细胞内的阳离子K+及其它溶质向外渗出,这时将受胁迫的组织材料浸泡在蒸馏水中,细胞内的离子

就会外渗到水中,由此得到的水溶液测定出电导率就是该植物组织在低温胁迫下的反映。(谢军,2011)通过对6种扁桃枝条的抗寒性研究表明:植物的抗寒性强弱与质膜的透性呈负相关,随着低温胁迫的加重和受胁迫时间的延长,质膜结构就会受到严重的破坏,细胞的外渗物质就会增加,从而造成植物的伤害,直到植物死亡。(许怡玲,2010)通过探究在低温胁迫下对玉簪根活力的影响中发现:植物细胞的外渗物质与电解质的渗出率成正比,因此电解质渗出率越高其质膜受伤害的程度就越大,但是在逆境伤害的初期和受到轻度伤害时,普遍有一个电导率下降或者变化不明显的一段时期,这便是植物本身的自我保护功能。(李素华,2012)通过用电导法鉴定几种野生花卉的抗寒性和耐热性研究发现:每一个花卉品种的相对电导率变化都会有一个明显的上升阶段,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细胞为了维持正常的渗透压,其胞内物质与外界物质也会发生交换;当外界环境变化小时,细胞的外渗率就会下降或者没有发生变化;当外界环境变化比较大时,细胞的外渗率就会突然增加,这时就会造成细胞难以恢复到正常状态而导致植株死亡,因此可以用电导法来判断低温胁迫与抗寒性的关系。

此外,还有一种测定果树抗寒性的新技术叫电阻抗图谱法,也是通过测定细胞膜在胁迫下的变化来判断植物抗寒性的大小,与电导法不同的是,它是间接测定细胞膜的变化,当电解质外渗时,胞间的电解质增加,电导率升高而电阻值下降,在国外有的学者也会将电导法和电阻法统称为电解法。

2 可溶性蛋白与抗寒性的关系

可溶性蛋白主要是通过保护作用来提高细胞抵御寒害的能力,它与一些低分子糖聚集在叶绿体及其它细胞器的周围来降低冰点的温度,使细胞免受寒害,同时还能增强原生质胶体的吸水能力和持水能力,并能增加束缚水的含量,相应地减少自由水的含量。在相同的低温胁迫条件下,可溶性蛋白含量越高,植物的抗寒性就越高。植物体中可溶性蛋白的亲水胶体性质强,作为保护质来说蛋白质比糖更有效,另外,可溶性蛋白在抗旱锻炼过程中通过调节基因表达致使植物体抗寒性的提高。

目前,低温胁迫下可溶性蛋白质的变化和逆境蛋白的诱导引起了学者的普遍重视,关于低温胁迫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关系研究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认为低温导致植物细胞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含量的增加;另一种观点认为可溶性蛋白含量在抗寒锻炼中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或者可溶性蛋白的增加与植物抗冷性的增强并不存在因果关系。而许多研究发现:在低温胁迫下会引起植物细胞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发生变化,并伴有特异蛋白的产生,且与植物的抗寒性有着密切的关系。(马兰涛,2008)通过对Guadua抗寒性的研究指出:可溶性蛋白对Guadua在抵御抗寒有一定的作用,当温度降低时,体内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会增加,它们可以结合一定的水分,从而降低细胞的浓度,使细胞免受低温的寒害,同时也可以和叶绿体结合,释放一些能量来抵御寒害。(杨向娜,2006)通过对杏的抗寒性研究发现:各温度下,抗寒性强的品种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均高于抗寒性弱的品种,且品种间差异极为显著,表明蛋白质含量与品种抗寒性之间呈正向关

系。

3 可溶性糖含量与抗寒性的关系

低温下植物中可溶性糖的积累可以作为植物代谢的能源物质,在植物的抗寒生理中起渗透和调节作用,降低水势,提高细胞的保水能力,从而降低冰点并能与膜上的成分结合,防止有毒物质与膜的接触,对细胞膜、原生质体、叶绿体以及线粒体具有保护作用;并能诱导抗寒基因的表达。植物在抗寒锻炼期间,糖含量会增加。(鲁金星,2012)通过在低温胁迫下对砧木及酿酒葡萄枝条抗寒性的研究指出:抗寒性强葡萄的品种,可溶性糖含量高,抗寒性差的葡萄品种含量低,但无论是抗寒性强的葡萄或者是弱的葡萄品种可溶性糖的含量均随温度下降而增加。(孟艳琼,2009)通过研究6种彩叶藤本植物抗寒性的生理指标发现:6种彩叶藤本植物中糖类物质的积累与其抗寒性有着密切关系,抗寒性强的植物品种金边常春藤一般比抗寒性差的品种金脉忍冬积累较多的可溶性糖,在低温胁迫下糖分的积累可以增加渗透压,冰冻时能起到保护作用,另外还植物体内的可溶性糖还可以为植物提供能源和底物,从而诱导其它与抗寒性有关的生理生化过程蛋白质的合成,有利于提高抗寒力。在低温逆境下,可溶性糖可以促进细胞中激素ABA的分泌、脂肪和蛋白质的合成。脂肪和蛋白质可以结合细胞中的自由水,激素ABA可以调节细胞的渗透率,促使抗寒基因表达,产生大量的抗寒物质抵御逆境,同时保持了细胞内外环境的平衡。

4 丙二醛含量与抗寒性的关系

当植物器官在逆境条件下遭受伤害时,往往会发生膜脂过氧化作用,而丙二醛则是膜脂过氧化的最终分解产物,它对质膜有毒害作用,而膜脂过氧化程度能反映出细胞膜受伤的情况。(鲁金星,2012)通过在低温胁迫下对砧木及酿酒葡萄枝条抗寒性的研究发现:在低温胁迫下葡萄枝条由于受到低温胁迫的影响,而导致葡萄枝条内生理生化发生变化,细胞内代谢被破坏,引发和加剧了膜质过氧化作用,造成细胞膜系统的损伤,而膜质过氧化最重要的产物丙二醛(MDA)可以扩散到其它部位,破坏体内多种反应的正常进行,膜质过氧化的结果,会使膜结构和膜功能受到损伤,严重时导致细胞死亡。因此丙二醛的含量可以代表生物膜的损伤程度,一般情况下丙二醛的含量越高细胞膜受损伤越严重。大量研究表明:丙二醛的含量变化能反映出胞间质过氧化的程度和植物对低温胁迫的抵抗能力,从而把丙二醛的含量变化作为植物抗寒性的指标和胞间过氧化指标。(杜希夷,2013年)通过对5种南荻一年生枝条研究发现,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丙二醛含量呈现向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胁迫温度降低时,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MDA含量增加,以此来抵抗低温影响,随后又随着温度的下降MDA含量减少,分析是由于植物体受到严重冻害损伤的结果。这与(曲凌慧,2010年)在低温胁迫下对葡萄品种梅鹿辄和贝达活性的影响研究结论相似,即通过研究得出随着温度的降低,抗寒性弱的梅鹿辄品种1年生枝条叶片细胞膜相对透性和MDA含量显著增大,而抗寒性强的品种贝达品种叶片的细胞膜相对透性和MDA含量增大幅度小于梅鹿辄。(马兰涛,2008)通过对Guadua抗寒性的研究

指出:丙二醛(MDA)可以与蛋白质、核酸发生反应,还可以使纤维素分子间的桥键变得松弛或者直接抑制蛋白的合成,造成(MDA)的积累而对膜和细胞形成一定伤害。

5 酶活性与抗寒性的关系

在植物体内存在着多种保护酶系统,他们对维持细胞膜的稳定性,降低逆境下对植物体的伤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过氧化物酶(POD)是植物膜脂过氧化的酶促防御系统中一种重要的保护酶,能将过氧化氢氧化为酚类和胺类化合物;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植物体内的内源保护酶系统,可以有效清除因环境胁迫而累积的生物自由基,其活性大小可以反应细胞对逆境的适应能力;过氧化氢酶(CAT)是细胞膜逆境胁迫下的保护酶之一,在细胞膜保护系统中的主要作用就是降低植物体内H2O2的水平,将其分解为H2O和O2,从而消除植物体内的毒害,以维持细胞膜的稳定性。当植物体受到低温胁迫时,膜上的酶系统就会遭到破坏,植物细胞就会产生一些物质,而这些物质可以破坏细胞膜的稳定性,当然细胞自身也有保护系统来阻止这些物质的产生,这个保护系统通常由一些酶组成,其中主要包括过谷肤甘肤化物酶、SOD及POD等。因此利用酶的活力作为植物抗寒性鉴定指标能推测到植物在低温下代谢功能的变化情况。

目前,果树上酶的研究报道很多,如:(杜希夷,2013年)研究得出SOD、POD酶活性随着胁迫温度的降低总体上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这说明低温胁迫可以诱发酶活性上升。随后这些指标又呈下降趋势,表明低温胁迫积累了过量的活性氧,使活性氧和防御系统

的动态平衡遭到了破坏,从而加剧了膜脂过氧化作用。(鲁金星,2012)通过在低温胁迫下对砧木及酿酒葡萄枝条抗寒性的研究指出:POD 酶活性随着胁迫温度的降低而呈现逐步降低的趋势,但SOD、CAT 酶活性均为先升高后下降,这可能是植物细胞对低温胁迫的一种保护性应急反应,故通过低温锻炼的诱导可以使葡萄细胞内防御活性氧的酶促保护系统能力增强,从而维持了细胞膜的稳定性,提高了葡萄的抗寒性,但随着胁迫温度的进一步降低,超出了品种耐受低温的范围使细胞膜受损进而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这与杜希夷的研究结果相对应。(杨向娜,2006)研究指出:各个温度下抗寒性强的品种SOD、POD酶活性均大于抗寒性弱的品种,通过方差分析和重量比较显示,在相同低温下,不仅抗寒性不同的各个品种间SOD、POD活性总体差异极为明显外,而且抗寒性强的品种(窝蜂)与抗寒性中等的品种(优一)间、抗寒性强的品种(窝蜂)与抗寒性差的品种(龙王帽)间SOD、POD活性差异也极为显著;说明SOD、POD活性与品种的抗寒性呈正向关系,即品种的SOD、POD活性越大,其抗寒能力就越强。(孙文全,1988)分别用碘量法和联苯胺比色法,对休眠的葡萄一年生枝条相同节位叶片酶活性分析,结果表明,氧化酶活性随着胁迫温度的降低呈现递减趋势,以抗寒性强的品种氧化酶活性较高,且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变化的较为缓慢,抗寒性差的品种酶活性低,且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变化的激烈。

参考文献

[1] 杜希夷,易自力.低温胁迫对5种南荻抗寒性生理指标影响的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13(21):13-15.

[2] 李素华,姬金凤.利用电导法鉴定几种野生花卉的抗寒性和耐热性[J].贵州农业科学院,2012(2):23-26.

[3] 鲁金星,姜寒玉,李唯.低温胁迫对砧木及酿酒葡萄枝条抗寒性的影响[J].果树学报,2012,29(6):1040-1046.

[4] 曲凌慧,车永梅,侯丽霞,刘新,卢江.低温胁迫对葡萄品种梅鹿辄和贝达活性氧代谢的影响[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7(2):117-121.

[5] 杨向娜,魏安智,杨途熙,郑元.仁用杏3个生理指标与抗寒性的关系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6,21(3):30-33.

[6] 谢军,耿文娟,何峰江,廖康,卢春生.以电导法配合Logistic方程测定6种扁桃枝条的抗寒性[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11,34(1):32-35.

[7] 许怡玲,遇文婧,周玉迁,等.低温胁迫对玉簪根系活力的影响[J].林业科技,2010(3):55-59.

[8]马兰涛,陈双林,李迎春.低温胁迫对Guadua amplexfolia 抗寒性生理指标的影响[J].林业科学研究,2008,21(2):235-238.

[9] 张纲.国外木本植物抗寒性测定方法综述[J].世界林业研究,2005,18(5):14-20.

[10] 田如男,薛建辉.深山含笑和乐昌含笑的抗寒性测定[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4,28(6):55-57.

[11] 郭祥泉.用膜透性、SOD酶活性和膜脂肪酸成分探讨林木抗寒性[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2012(4):6-11.

[12]章丹峰,陈晓玲,吴楠,于炜. 用电导法配合Logistic方程测定茶梅品种的抗寒性[J]. 南方农业学报,2011,10:1248-1250.

[13] 司剑华,卢素锦.低温胁迫对5种柽柳抗寒性生理指标的影响[J].中南林业大学科技学报,2010,30(8):78-81.

[14] 玛建灿,张玉洁,杨天柱.低温胁迫对喜树幼苗SOD活性、MDA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J].林业科学研究,2002,15(2):197—202.[15] 孙清鹏,许煌灿,张方秋,等.低温胁迫对大叶相思和马相思某些生理特性的影响[J].林业科学研究,2002,15(1):34—40.

[16] 张基德,李玉梅,陈艳秋,等.梨品种枝条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变化规律与抗寒性的关系[J].延边大学农学学报,2004(4):281-285.

[17] 沈曼.不同温度条件下常春藤叶片磷脂变化的比较分析[J].园艺学报, 2003,30(4):431-435.

[18] 钟泰林,李根有,石柏林.低温胁迫对四种野生常绿藤本植物抗寒生理指标的影响[J].北方园艺,2009(6):161-164.

[19] 姚立新,朱锐,马雯彦,等.植物抗旱、抗寒性鉴定与生理生化机理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5):11864-11866.

[21]张基德.梨品种枝条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变化规律与抗寒性的关系[J].延边大学农学学报,2004(12): 281-285.

[22]张楠楠,徐香玲.植物抗盐机理的研究[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5, 21(1): 65-68.

[23]王勇,宋宇琴,田建保等.核桃枝条电解质渗出率与抗寒性的关系[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7,29(2): 230-233.

[24]王文举,张亚红,牛锦凤等.电导法测定鲜食葡萄的抗寒性[J].果树学报,2007, 24(1): 34-37.

[25]曲柏宏,李玉梅.延边地区梨品种抗寒性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06,45(5): 615-618.

[26]李勃,刘成连,杨瑞红等.樱桃砧木抗寒性鉴定[J].果树学报,2006,23(2): 196-199.

[27]黄永红,沈洪波,陈学森.杏树抗寒生理研究初报[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6(2):191-195.

[28]郝丽娟,邵青玲.不同杏品种的抗寒性研究[J].山西果树,2006,(5):3-5.

[29]陈钮,郭爱华,姚延.自然降温条件下杏品种蛋白质、脯氨酸含量与抗寒性的关系[J].山西农业科学,2007, 35(6): 53-55.

[30]艾琳,张萍,胡成志.低温胁迫对葡萄根系膜系统和可溶性糖及脯氨酸含量的影响[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04,27(4):47-50.

[31]陈辉,郭春华,白庆武,李波.葡萄抗寒育种规律的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4,20(1):102-104.

大数据文献综述

信息资源管理文献综述 题目:大数据背景下的信息资源管理 系别:信息与工程学院 班级:2015级信本1班 姓名: 学号:1506101015 任课教师: 2017年6月 大数据背景下的信息资源管理 摘要: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的日益普遍,我们正处在一个数据爆炸性增长的“大数据”时代,在我们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数据是数据分析的前沿技术。简言之,从各种各样类型的数据中,快速获得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就是大数据技术,这也是一个企业所需要必备的技术。“大数据”一词越来越地别提及与使用,我们用它来描述和定义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据。就拿百度地图来说,我们在享受它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无偿的贡献了我们的“行踪”,比如说我们的上班地点,我们的家庭住址,甚至是我们的出行方式他们也可以知道,但我们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我们每个人在互联网进入大数据时代,都将是透明性的存在。各种数据都在迅速膨胀并变大,所以我们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并加以合理的运用。

关键词:大数据信息资源管理与利用 目录 大数据概念.......................................................... 大数据定义...................................................... 大数据来源...................................................... 传统数据库和大数据的比较........................................ 大数据技术.......................................................... 大数据的存储与管理.............................................. 大数据隐私与安全................................................ 大数据在信息管理层面的应用.......................................... 大数据在宏观信息管理层面的应用.................................. 大数据在中观信息管理层面的应用.................................. 大数据在微观信息管理层面的应用.................................. 大数据背景下我国信息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前言:大数据泛指大规模、超大规模的数据集,因可从中挖掘出有价值 的信息而倍受关注,但传统方法无法进行有效分析和处理.《华尔街日

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会计研一20101311 黄晓纯 股利政策一直是理论界及实务界研讨的问题,现金股利又是股利分配的主要方式,对现金股利的行为研究非常重要,特别是自米勒和莫迪利安尼1961年提出股利与企业价值无关理论以来,学术界不断对他们的理论提出挑战。用代理理论解释股利政策是现代股利理论研究中的主流观点。学者对现金股利政策影响因素的研究大多集中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和股东意愿方面,其中在公司内部因素颇多,多采用实证研究,多选取一些可量化的指标上,如盈利能力、资本成本、现金流量、控股股东、上年的现金股利、资本结构、流动比率、市盈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 刘淑莲,胡燕鸿(2003)以上市公司派现能力和投资机会的角度分析现金分红决策的影响因素为切入点,以2002年6月深沪两地上市的1179公司中,按照25%的比例共随机选取了在2000年底以前上市的299家公司作为样本,并剔除该年已经被ST、PT的股票。提出派现能力假设和投资机会假设,选取了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每股经营净现金流量、每股股权自由现金流量、每股净现金流量、每股红利、股利与经营现金流量比例、股利与股权自由现金流量比例、资产负债率、非流通股比例、资产总额12个变量,分析了这些变量与现金分红的相关性,主要采用分类统计和回归分析方法,利用SPSS统计软件和EXCEL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以验证我们提出的假设。首先对每股收益、股权自由现金流量、经营净现金流量、每股现金流量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又按照现金分红大小排序,分成11个子样本组,并且按照不同的股利支付比率(EPSR、FCFER)进行分类统计,发现上市公司是通过配股融资和发行新股解决分红现金不足的问题,最后将个样本的均值对个变量进行相关性检验,又得出结论中国上市公司现金分红一般不超过会计收益或账面利润,但相当一部分公司的现金分红超过其股权自由现金流量,其分红的现金来源于配股融资,且中国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和决策当期的每股收益和资产规模呈正相关,与资产负债率呈负相关。在与现金流量指标的关系上,现金分红和经营现金净流量的关系相对较密切,股权自由现金流指标的解释性很差,以及相对来说,高ROE、高ONCF和高分红的公司,大多为传统产业,高ROE 和低ONCF公司中分红较少的公司一般属于高科技行业,这表明现金分红与投资收益率和投资机会有关。 尹憬(2006)以沪市2004年度发放了现金股利的492家上市公司为样本来研究影响中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发放的因素,假设股权集中度、盈利能力、上年度现金股利的发放情况、公司规模、每股净资产、负债比率为主要因素,即假设股权越分散,每股现金股利越高,以及盈利能力越强,每股现金股利越高,上年度每股现金股利越高,当年每股现金股利越高,公司规模越高,每股现金股利越高,每股净资产越高,每股现金股利越高,负债比率越高,每股现金股利越低六大假设,选取了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第二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之差来反映股权集中度,用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来反映公司的盈利能力,用03年发放过现金股利反映现金股利的持续性,用总资产的对数来表示公司的规模,每股净资产和资产负债率用相应的公式来表示,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运用多元回归方法,运用了多重共线性检验、异方差检验、以及自相关检验,在对假设作出判断的基础上,进行了原因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接受假设盈利能力越强,每股现金股利越高,每股净资产与现金股利正相关,负债比例

成功团队文献修订版

成功团队文献修订版 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

成功团队文献探讨 成功团队的特质: Larson & LaFasto (1989)在 Teamwork: What Must Go Right/What Can Go Wrong.认为一个运作有效的团队,基本上具有以下八项特性: 1.清楚而令人振奋的目标(a clear, elevating goal) 高绩效团队应有清楚易懂的目标等待完成,而且这些目标可以使成员相信最后一定能得到很有价值的成果。 2.以结果为导向的团队结构(results-driven structure) 此种结构包含:清楚的角色与责任、有效的沟通系统、侦测个人绩效及提供回馈的方法、强调以事实为基础的判断。 3.有能力胜任的成员(competent members) 团队要成功很重要的因素是慎选团队成员,而成员应具有两项必备的能力,其中技术能力(technical competencies)是任何团队最起码的能力要求;而个人能力(personal competencies)则是个人沟通、陈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4.一致的共识(unified commitment) 成员对于团队所要追求的共同目标要能达成共识,因而能贡献出自己的热诚及努力。 5.合作的气氛(collaborative climate) 成功团队的本质就是团队之间的合作。要塑造一良好的工作气氛,应该要注意的要素如:诚实、开放、尊重及言行一致等基本条件。

6.卓越的标准(standards of excellence) 团队绩效必须有一明确而有意义的标准,当然团队的绩效是靠成员的集体努力,因为有达到高标准的压力,才能造就卓越的团队。 7.外界的支持与认同(external support and recognition) 团队需要靠外界来提供资源及协助,同时对团队的成就予以认同,也就是在奖赏及报酬制度上要很明确。 8.有效的领导(principled leadership) 适当的领导者对团队合作会产生很大的效应,有效的领导者能使成员追随,共同为组织的愿景及目标努力,同时也能为组织的变革从事规划及设定议程。 Carr (1992)在 Teampower:Lessons from America’s Top Companies on Putting Teampower to Work.认为一个成功的团队有八项特性 1.支持团队合作的共享价值(shared values that support teamwork) 对互信、共识、尊重、合作等价值信仰不渝。 2.清楚而有价值的目标(clear, worthwhile goals) 团队的建立本就有其目标存在,而唯有此项目标值得去努力时,团队才有成功的可能。 3.每位成员都很重要(genuine need for each member of the team) 团队需要每位成员贡献自己的才能,如此才能达成团队的目标,所以每位成员都很重要,而且要尽其所长。 4.对目标的承诺(genuine commitment to the goals)

内隐情绪启动效应的文献综述

内隐情绪启动效应的文献综述 一、情绪 (一)情绪启动 近年来,当启动刺激与探测刺激具有相同的情绪色彩时,控制组与实验组的反应会有明显的不同,这种情况被称之为情绪启动。这种情绪研究的发现为情绪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现代心理学产生不久以后,Williian James于1884年提出了被后人称为情绪的外周理论,但是由于情绪本身的复杂性,以及研究方法的困难,在其后的时间里情绪研究发展缓慢,直到20世纪60年代以后,情绪研究才出现了快速发展,早期情绪研究主要涉及情绪的生理唤醒、情绪脑机能定位、情绪的生理伴随模式、情绪发生序列、情绪与体内平衡、情绪与环境、条件性情绪反应、情绪与人格发展等课题。 情绪启动(affective priming)就是指这样一种现象,当启动刺激与目标刺激有相同效价即在评价上一致时(如: 阳光母爱蟑螂死亡),与具有不同效价即在评价上不一致时(如:蟑螂母爱阳光死亡)相比,在前一种情况下,对目标刺激(母爱死亡)的加工会更快和更准确,这通常就被称为情绪启动效应。 [1] (二)内隐情绪 为我们所熟知,弗洛伊德是无意识研究的先驱之一,在他的《性学与爱情心理学》中第三章就是对无意识情绪的阐述。他认为,本能是要寻求一种与观念或情感状态的结合。原始的本能与观念的结合之后就产生认知,而原始的本能与情绪情感状态结合后,就成为外显的情绪情感,两种结合过程之中都会伴随压抑影响作用,往往就把这种原始的观念和情感称为无意识观念和无意识情绪。而且弗洛伊德把意识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无)意识,并且指出无意识对人的心理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就像上文所提到的,在20世纪60年代后,现在心理学开始蓬勃发展,认知革命开始,而内隐学习和内隐记忆的研究也快速发展,因此内隐研究的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也相对开始成熟。在此基础上有研究表明内隐社会认知揭示了无意识认知成分参与有意识的社会认知过程。这些都为内隐情绪的研究提供了可能。 什么是内隐情绪,当今研究中尚未有一致的可被所有人认可的界定,在1999 年,Kihlstrom在《无意识心理》中明确提出“implicit emotion”这个概念,表明 内隐情绪是指某种情绪状态所导致的经验思想和行动上的变化,这种情绪状态独 立于他/她对这种情绪状态的有意识的觉知。也就是说相对于个体意识到情绪、 情感及情绪状态知觉的外显情绪,内隐情绪则是归于一个人情绪状态引发的体 验、思想或行为的改变,而这种情绪状态的引发是阈下即无意识的。 [2] 二、内隐情绪的相关研究 目前内隐情绪的研究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阈下刺激诱发内隐情绪并且因此产生的反应是被试可以觉察到的,即被试可以意识到自身的情绪反应;第二方面是阈下刺激诱发的内隐情绪并且因此产生的反应是被试不能察觉到的,即被试的内隐情绪变化是被试没有意识到的。 (一)阈下引发的内隐情绪并且有外显反应

文献综述 完整版

文献综述 近十年白居易诗歌平淡美研究综述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近十年来关于白居易的研究也是古代文学研究领域的一大趋势。主要集中在白居易的诗歌研究、散文研究、思想研究、生存哲学研究等4个方面。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来关于白居易研究的著作大致有陈友琴《白居易资料汇编》(中华书局,2005年再版)、付兴竹《白居易散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刘维,焦淑清《白居易传》(辽海出版社,2009年版)、蹇长春《白居易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等4部;研究论文达4500多篇,其中硕士学位论文余篇、博士学位论文余篇。研究领域得到很大的拓展,研究视角和方法更加多元化,研究观念也较为开放自觉。近十年来白居易研究主要的研究方向体现在白居易的诗歌研究、散文研究、思想研究、生存哲学研究等4个方面。 在白居易研究的多个方面上,成就较为突出地是关于诗歌的研究。据不完全统计,十年来关于白居易诗歌方面研究的著作有乔立智《白居易诗歌词汇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付兴林,倪超《<长恨歌>及李扬题材唐诗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张中宇《白居易<长恨歌>研究--中华文史新刊,2005年版》、胡奇光《中国古代语言艺术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等4部;研究论文达200篇,其中硕士学位论文50余篇,博士学位论文达4篇。涉及的研究范围很广泛,在研究视角与方法上呈现多样性,在观念上也比先前更为开放自觉。近十年来白居易诗歌研究的主要内容多体现在诗歌对后世文学的影响研究、诗歌语言词汇研究、诗歌意象研究、诗歌对外翻译研究、审美研究等5个方面。在不同程度上,都取得了相应的成果,50多篇硕博学位论文对白居易诗歌的相对应之处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整体上对全面了解白居易及其诗歌做出了较大贡献,对白居易集的

文献综述的类型

文献综述是"一种在分析、比较、整理、归纳一定时空范围内有关特 定课题研究的全部或大部情报的基础上,简明的类述其中的最重要部分,并标引出处的情报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的定义包含三个基本要素:首先,文献综述反映原始文献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它反映一定时期内或是某一时期一定空间范围的原始文献的内容。其次,文献综述集中反映一批相关文献的内容。其它二次文献如题录、索引、文摘、提要等一条只能揭示一篇原始文献的外表信息或内容信息,且各条目之间没有联系,而综述一篇可集中一批相关文献,且将这批文献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予以揭示,信息含量比二次文献多得多。第三,文献综述是信息分析的高级产物。书目、索引等是对原始文献的外表特征进行客观描述,不涉及文献内容,编写人员不需了解原始文献的内容,也不需具备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提要、文摘是对原始文献的 内容作简要介绍和评价,编写人员需要具有相关学科的一些基础知识,以识别和评价原始文献;文献综述则要求编写人员对综述的主题有深 入的了解,全面、系统、准确、客观地概述某一主题的内容。运用分析、比较、整理、归纳等方法对一定范围的文献进行深度加工,对于读者具有深度的引导功能,是创造性的研究活动。 文献综述的类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文献综述进行划分,最常见的方法是根据文献综述反映内容深度的不同即信息含量的不同划分按照文献综述信息含量的不同,可将文献综述分为叙述性综述、评论性综述和专题研究报告三类。

叙述性综述是围绕某一问题或专题,广泛搜集相关的文献资料,对其内容进行分析、整理和综合,并以精炼、概括的语言对有关的理论、观点、数据、方法、发展概况等作综合、客观的描述的信息分析产品。叙述性综述最主要特点是客观,即必须客观地介绍和描述原始文献中的各种观点和方法。一般不提出撰写者的评论、褒贬,只是系统地罗列。叙述性综述的特点使得读者可以在短时间内,花费较少的精力了解到本学科、专业或课题中的各种观点、方法、理论、数据,把握全局,获取资料。 评论性综述是在对某一问题或专题进行综合描述的基础上,从纵向或横向上作对比、分析和评论,提出作者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明确取舍的一种信息分析报告。评论性综述的主要特点是分析和评价,因此有人也将其称为分析性综述。评论性综述在综述各种观点、理论或方法的同时,还要对每种意见、每类数据、每种技术做出分析和评价,表明撰写者自己的看法,提出最终的评论结果。可以启发思路,引导读者寻找新的研究方向。 专题研究报告是就某一专题,一般是涉及国家经济、科研发展方向的重大课题,进行反映与评价,并提出发展对策、趋势预测。"是一种现实性、政策性和针对性很强的情报分析研究成果"。其最显著的特点是预测性,它在对各类事实或数据、理论分别介绍描述后,进行论证、预测的推演,最后提出对今后发展目标和方向的预测及规划。专题研究报告对于科研部门确定研究重点和学科发展方向,领导部门制定各项决策,有效实施管理起着参考和依据的作用。这一类综述主

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的文献综述

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的文献综述

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的文献综述 摘要:互联网作为媒体,集数据开放性、知识密集性、信息全面性、查找方便性等多种优点于一身,成为大学生认知自然、开阔眼界、储备知识的重要平台。在充分享受网络便利的同时,网络也给大学生带来了各种影响,其中,既有积极健康向上的影响,也存在着各种不利的影响,使我们大学生面临较为严峻的挑战。本文对近年来网络及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以及研究状况进行总结,试对大学生在学习中对互联网依赖程度进行探析。 关键字:网络大学生学习影响 前言:互联网,即广域网、局域网及单机按照一定的通讯协议组成的国际计算机网络。互联网技术和现代通讯系统的高速发展、广泛运用和日益普及,使得信息传播在社会生活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高校育人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网络环境下个性化、虚拟化、协作化的自主学习行为,是一种全新的网络学习行为,是当代大学生学习行为的新形式。对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进行调查,了解大学生网络学习者的学习行为规

律,促进大学生网络学习能力的提高具有一定的意义。 正文: 一、研究背景 网络是一个无穷无尽的文化信息源,它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交流互动性强和影响范围广的显著特点。如何正确认识与使用互联网对大学生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校园网给在校大学生通过网络获取各种有用信息提供了便利条件,利用网络学习已经成为在校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校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的调查研究》、《大学生网络学习情况调查研究》、《中国在校大学生网络行为分析》等文章中对中国大学生使用网络进行学习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综合来说,得出的结果如下:综合起来看,网络对大学生思想关联的影响有积极的,更有消极的。这与大学生接收信息的特点有关。大学生在接收网络信息方面表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好奇心强。青年人喜爱感受新事物、新思想,并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对一些标新立异的学说往往怀着好奇的心情去追

大数据文献综述

信息资源管理文献综述题目:大数据背景下的信息资源管理 系别:信息与工程学院 班级:2015级信本1班 姓名: 学号:1506101015 任课教师: 2017年6月

大数据背景下的信息资源管理 摘要: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的日益普遍,我们正处在一个数据爆炸性增长的“大数据”时代,在我们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数据是数据分析的前沿技术。简言之,从各种各样类型的数据中,快速获得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就是大数据技术,这也是一个企业所需要必备的技术。“大数据”一词越来越地别提及与使用,我们用它来描述和定义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据。就拿百度地图来说,我们在享受它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无偿的贡献了我们的“行踪”,比如说我们的上班地点,我们的家庭住址,甚至是我们的出行方式他们也可以知道,但我们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我们每个人在互联网进入大数据时代,都将是透明性的存在。各种数据都在迅速膨胀并变大,所以我们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并加以合理的运用。 关键词:大数据信息资源管理与利用 目录 大数据概念 (3) 大数据定义 (3) 大数据来源 (3) 传统数据库和大数据的比较 (3) 大数据技术 (4) 大数据的存储与管理 (4)

大数据隐私与安全 (5) 大数据在信息管理层面的应用 (6) 大数据在宏观信息管理层面的应用 (6) 大数据在中观信息管理层面的应用 (7) 大数据在微观信息管理层面的应用 (8) 大数据背景下我国信息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9) 前言:大数据泛指大规模、超大规模的数据集,因可从中挖掘出有价值 的信息而倍受关注,但传统方法无法进行有效分析和处理.《华尔街日 报》将大数据时代、智能化生产和无线网络革命称为引领未来繁荣的大技术变革.“世界经济论坛”报告指出大数据为新财富,价值堪比石油.因此,目前世界各国纷纷将开发利用大数据作为夺取新一轮竞争制高点的重要举措. 当前大数据分析者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数据日趋庞大,无论是入库和查询,都出现性能瓶颈;用户的应用和分析结果呈整合趋势,对实时性和响应时间要求越来越高;使用的模型越来越复杂,计算量指数级上升;传统技能和处理方法无法应对大数据挑战. 正文:

关于影响师幼关系的因素的文献综述

关于影响师幼关系的因素的文献综述 09学前(2)邵冰青00915517 国内外学着对影响师幼关系的因素做了很多研究。幼儿自身特点、家庭、教师的特点以及幼儿和教师的互动环境都影响着师幼关系的形成。 一、与幼儿相关的影响因素 幼儿作为互动的主体,其自身的特点以及所处家庭的特点影响着互动的形成。研究表明,开朗、外向、行为积极地幼儿易与老师形成良好的互动。Fein,Gariboldi,Boni(1993)的研究结果表明,幼儿气质内向或是外向直接关系着他们和老师的互动情况。Brophy,Good认为,教师会格外关心那些与自己亲近的幼儿,而这些幼儿多是积极行动,成绩优异,能够表现自己的孩子。除了幼儿自身的气质外,幼儿与父母的亲子关系也影响着互动的结果。Erickson,Pianta(1989)指出,在进入幼儿园之前,幼儿与父母之间的情感依恋情况,影响着幼儿的学习与环境适应能力,从而影响到幼儿与教师之间的互动。 二、与老师相关的影响因素 师幼关系还受到教师自身的特征,教师的教育观念等地影响。Rimm-kaufman(2002)的研究显示,教师对儿童的敏感反应是与儿童在课堂的积极调节紧密相关的,并且儿童与更敏感的老师进行互动比与不太敏感的老师互动显示出更多的主动行为。此外,奉行“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观念的老师更能幼儿形成良好的互动。Kagan,Smith(1988)通过研究得出结论,奉行“儿童中心”的教师比奉行“教师中心”的教师进行互动的时间更长,频次更多,对幼儿行为更为敏感。 三、与互动环境相关的影响因素 国外新进研究表明,班额的大小会对师幼互动发生影响。Rimm-kaufman(2002)研究显示,初期被划分为勇敢的儿童在班额较大的课堂中更容易出现拒绝任务的行为,更可能讲话,更可能向教师提出请求。Blatchford(2003)研究显示,在小班教学中,教师与幼儿的互动更为流畅,更富有个性化,但在大班教学中,幼儿更可能与同伴进行互动,而与老师互动减少。此外,幼儿园处于的环境中的噪音,卫生情况也对师幼互动的形成有一定影响。贾克(2000)研究表明,幼儿园处于的地区往往噪音级别很高,容易影响幼儿的情绪,老师也更易产生怠倦感。

(创业指南)创业团队文献整理与评析

创业团队文献整理与评析 政大科管所博士班詹子莹指导老师温肇东 目录 壹理论发展背景与缘起 (2) 贰创业团队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3) 参创业团队理论之相关文献评析 (5) 3-1创业团队的研究构面与研究议题归纳 3-2创业团队的决策程序 3-3创业团队的构成 3-4创业团队的功能与稳定 3-5创业团队的绩效 肆理论特色与研究方法 (10) 4-1理论特色 借用其它领域的理论来说明 问题点 4-2研究方法 研究构面 国内创业团队的研究现况 研究方法的批评 研究方法的困难--操作性衡量 诘语 (14) 文献 (15) 摘要 本文主要在于整理并评析创业理论中的创业团队研究的发展概况。首先,本文对创业团队研究的发展缘起以及目前研究的现况做个重点扼要的说明,并解释它对创业理论的意含与贡献,其次,则是将创业团队理论之相关文献评析做一重点回顾,尤其是创业团队的研究构面与相关研究议题等归纳,用以展现创业团队被研究者所观察的不同面向,最后则是对目前创业团队理论发展的情况以及矛盾点提出讨论,尤其是在研究方法上的瓶颈有较长篇幅的讨论,在在显示出目前创业团队理论未来发展的机会与瓶颈。 关键词New Venture Team(NVT) 、Entrepreneurial Team

个人创业家的迷思(the myth of lone entrepreneur)到创业团队的研究 很多文献和实证研究多着重于个人创业家的人格特质和行为。将创业视为单一创业家的活动,藉由成功创业家的身上找出一些特定且具代表性的人格特质和行为的研究,来预测一个人未来是否是成功的创业家以及企业创业绩效,然而,最近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成功的创业家并无共通的特色,此外,创业团队比个人创业家更能解释创业绩效,于此,在80代末期,创业团队开始成为研究者的焦点而非个人英雄创业家。除此之外,创业团队之所以得到研究者的注意,其实得力于当时相关背景的推波助澜: 一是当时高阶管理团队已经成为策略管理研究中的一项有趣的研究主题,这领域的研究刺激了创业团队研究的发展和理论的借用; 二是当时美国因应日本的威胁所提倡的「合作式的创业精神(collective entrepreneur)」解决国家竞争力的途径,如Robert Reich(1987)”Team as hero”一文中所提及的「经济的成功来自于具有天份、热情和共识的团队所创造,而非透过个人英雄创业家的迷思」,尤其是80 年代末期,策略理论已有明显重大的改变,代之而起的是以合作为基调的策略联盟或合作网络,因此团队的概念渐成为焦点。 最后,不可忽略的是当时高科技创业的蓬勃兴起,其中发现团队创业是当时的现象,而过去国内外有关创业团队的相关研究较少,主要是由于过去创业团队在一般的创业过程中不易显出其重要性,然而高科技产业的创业过程中创业团队的重要性较容易被突显出来,这主要跟高科技产业的产业特性有关,在高科技创业的历程中,由于所需的技术能力往往单凭创业者一个人是不够的,必须要有各种不同技术的人员才能拥有足够的技能能力,且是因应激烈环境的方法,因此在创业的初期通常是以创业团队的形式,以两个以上的成员共同创业,因此,创业团队对高科技创业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 创业团队研究概况 创业团队在创业的研究方面仍属于新的领域。创业团队的研究数量稀少且缺乏严谨深入的实证研究。很多证据都显示,一个优良的创业团队是创业成功与失败的企业中最大的因素,然而创业团队的研究并没有因为它的普及性以及它对创业成功绩效的影响而得到学者们的青睐。Bettenhausen(1991)分析1986-1990五年来关于团体和团队工作相关的文章,发现对于创业团队成员的主题缺乏实证研究。Kamm,Shuman,Seeger和Nurick(1990)提到尽管知道创投业者对创业团队的重视,但关于此议题的研究却很匮乏。虽然有一些关于创业团队的研究文献,但整体说来数量很少,很少人对创业团队的组成和维护多加着墨,且多大是轶事趣闻,缺乏理论的基础,因此需要系统性、描述性的研究去定义创业团队受哪些构面所影响,以及组合创业团队所需的成本与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此外,很少用深度实证研究来探讨创业团队的动力学。 之所以数量稀少的原因,可能是: Kamm,Shuman,Seeger和Nurick(1990)认为原因之一是可能是研究者大多认为个人创业和团队创业之间并没有差异。 Waton,Ponthieu和Critell(1995)认为有以下三点原因: 1.创业团队的研究较难吸引到研究参与者的注意

可行性研究文献综述

可行性研究文献综述 一、可行性研究简介 可行性研究一词源于英语feasibility study,字义就是行得通,有可能成功的意思。自20世纪30年代作为一种组织管理方法对工程项目进行评价,使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项目获得成功之后,可行性研究这种仅限于经济评价的报告在工业发达国家成为建设项目开发程序的一个环节。 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就是投资工业项目决策前的活动,就是在事件没有发生之前的研究,就是对事务未来发展的情况、可能遇到的问题与结果的估计,具有预测性。因此,必须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充分的占有资料,运用切合实际的预测方法,科学的预测未来前景。 对于投资额较大,建设周期较长,内外协作配套关系较多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工作期较长,为了节省投资,减少资源浪费,避免对早期就应淘汰的项目做无效研究,一般将可行性研究分为机会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有时也叫详细可行性研究)与项目评价决策四个阶段。机会研究证明效果不佳的项目,就不再进行初步可行性研究;同样,如果初步可行性研究结论不可行,则不必再进行可行性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市场经济与管理科学的高度发展,在不断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可行性研究理论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与发展,至今已成为世界公认的项目评价方法。在项目投资决策之前进行可行性研究,不但有助于减少或避免项目投资失误,而且有助于项目的顺利实施与推进,总的说来,可行性研究对于项目投资决策有着以下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为项目建设立项的依据,作为向银行申请贷款或筹资的依据,作为工程设计与建设的依据,作为向当地政府与环保部门申请建设执照的依据,作为本工程建设补充基础资料的依据,作为项目与各有关部门签订合同或协议的依据,作为核准采用新技术、新设备研制计划的依据,作为企业安排项目计划与实施的依据。 二、国外可行性研究的发展历史 西方最早推行可行性研究方法的就是美国,通过采用这套方法,实现了对河流流域地区良好的开发与综合利用,二战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与管理科学的高度发展,技术经济问题越来越复杂,为了开发新产品,减少投资风险,需要采用科学方法对项目实施进行预测、分析、论证。因此20世纪60年代以来,可行性研究迅速成为投资决策前的一个普遍工作阶段,并且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理论的科学方法。这种方法在以世界银行为代表的国际经济组织对发展中国家的贷款或援助项目中迅速推广。 在19世纪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国外主要就是运用简单的财务评价方法通过对项目的收入与支出进行比较来判断项目的优劣。随着社会的发展,简单的财务评价已不能满足社会、政府与企业对项目投资决策的多元化需求。于就是,法国工程师让尔·杜比提出了“消费者剩余”的思想并在1844年发表了“公共工程效用的评价”一文。之后英国经济学家A·马歇尔正式提出了“消费者剩余”的概念,这种思想发展成为现在费用-效益分析的基础,构成了

我国产融结合效应评价文献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210234041.html, 我国产融结合效应评价文献综述 作者:王龙祥刘扬 来源:《时代金融》2016年第08期 【摘要】在我国关于产融结合的研究中,产融结合效应评价文献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将现有相关实证研究尽可能全面地纳入分析框架,通过对效应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和主要观点的回顾和评述,为未来我国产融结合效应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产融结合企业绩效企业效率评价方法 一、引言 企业产融结合是产业和金融通过一定途径进行协同发展的模式[1]。在许多发达国家,产 融结合都得到实践,因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结合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得到肯定;但在国际金融危机后,过度金融化也压垮了一些大型产业集团。这表明产融结合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 我国产融结合发端于上世纪80年代末,并于90年代后期迅速发展。学者们普遍认为实施产融结合可降低交易费用,消除企业间信息不对称,通过构建内部市场优化资源配置,为企业乃至国家经济带来积极作用。但随着德隆、农凯等企业集团相继发生严重危机,研究人员开始围绕产融结合的效应问题展开实证研究,分析我国企业实施产融结合的实际情况。本文将现有相关研究尽可能全面地纳入分析框架,通过脉络梳理,提炼精要,论其优劣,以期为我国未来产融结合效应评价建立更广阔的视野。 二、我国产融结合效应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现阶段我国关于产融结合效应评价的文献中,学者们大都将焦点放在产融结合有效性分析上。傅艳(2004)认为,若企业扣除资本成本后的资本收益大于零,即为有效的产融结合[2]。这一观点成为学者们在研究产融结合效应时的基本依据和出发点:若实施产融结合后企 业绩效或企业效率提高,就意味着企业获得了产融结合的正效应。 (一)企业绩效相关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林世协(2004)以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作为企业绩效衡量指标,运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进行显著性分析[3]。李革森(2004)考虑到证券市场因素和非市场因素,选用市盈率 和每股收益作为评价指标建立回归模型[4]。张庆亮和孙景同(2007)首先以每股收益和净资 产收益率作为衡量指标,分析产融结合前后的经营绩效;其次以每股收益和市盈率为被解释变量、金融参股比例为解释变量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方程进行研究[5]。徐赐豪(2009)从企业发 展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等六方面选取12项指标构建综合评价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方法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试论通货膨胀对财务会计的影响及对策 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表明,通货膨胀是与市场经济共生的一种现象。其基本内涵是货币价值不同程度的下跌、货币购买力不同程度的下降。但是财务会计的编制和计量的基本前提是货币价值的稳定性或者基本稳定。因此,在通货膨胀下就会动摇会计计量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基础,影响企业所有者对财务状况和真实经营成果的认知。从而影响企业管理者做出正确的财务和管理决策。本文主要就通货膨胀对财务会计的影响以及如何消除通货膨胀对会计计量的不良影响.真实反映企业在通货膨胀情况下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进行讨论,以及有助于对该问题的研究和认识.。 一、我国研究现状 (一)我国通货膨胀的特点 余艳琴(1995)认为:通货膨胀问题是困扰当前世界各国经济稳定与发展的共同问题之一。我国通货膨胀除了以抑制、隐蔽的形式表现出来以外,还有其特殊性。就是无明显周期性,是从隐蔽性转化为公开性。 王自力(2008)认为:从我国通货膨胀的形成逻辑来看,尽管我国目前爬行式通货膨胀仍将可能持续一两年的时间,但最多形成较严重的通货膨胀,发展成加速的通货膨胀的可能性很小。由于我国的货币扩张主要是由贸易顺差和外资流入引起的,因此如果人民币汇率升值进一步加快,将能有效减轻基础货币被动投入压力,缓解流动性过剩格局,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通货膨胀。 易宪容(2007)认为:中国式的通货膨胀同样是一种货币现象,它先由两大资产价格上涨(楼市与股市),然后传导到食品价格上涨并引致全面通货膨胀。最后价格上涨才传到整个经济薄弱的环节农产品及食品的价格上。因为,农业不仅与通货膨胀的权力源最远,而且在整个社会经济利益格局中最容易受到伤害的部门。正如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罗斯巴德所说的,一旦这些最弱势部门的商品和服务价格上涨,也就标志着全面的通货膨胀开始形成。 (二)通货膨产生的原因 徐瑞娥(2009)认为:我国新一轮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第一种观点认为,我国产生新一轮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结构失衡,是经济结构矛盾引发的经济总量矛盾。首先,资本收益和劳动力薪酬的要素价格不合理,不仅导致了居民收入率水平较低,也造成了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其次,居民收入率较低和居民收入差距扩大,造成了我国消费率偏低、投资率偏高与国内资金过剩和产能过剩的矛盾。再次,国内消费需求不足和产能过剩,导致我国必须通过扩大出口缓解国内产能过剩矛盾,既增大了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又扩大了我国对外贸易顺差。最后,

大数据文献综述

信息资源管理文献综述题目:大数据背景下的信息资源管理系别:信息与工程学院 班级:2015级信本1班 姓名: 学号:1506101015 任课教师: 2017年6月

大数据背景下的信息资源管理 摘要: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的日益普遍,我们正处在一个数据爆炸性增长的“大数据”时代,在我们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数据是数据分析的前沿技术。简言之,从各种各样类型的数据中,快速获得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就是大数据技术,这也是一个企业所需要必备的技术。“大数据”一词越来越地别提及与使用,我们用它来描述和定义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据。就拿百度地图来说,我们在享受它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无偿的贡献了我们的“行踪”,比如说我们的上班地点,我们的家庭住址,甚至是我们的出行方式他们也可以知道,但我们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我们每个人在互联网进入大数据时代,都将是透明性的存在。各种数据都在迅速膨胀并变大,所以我们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并加以合理的运用。 关键词:大数据信息资源管理与利用 目录 大数据概念 (2) 大数据定义 (2) 大数据来源 (2) 传统数据库和大数据的比较 (3) 大数据技术 (3) 大数据的存储与管理 (4) 大数据隐私与安全 (4) 大数据在信息管理层面的应用 (5) 大数据在宏观信息管理层面的应用 (5) 大数据在中观信息管理层面的应用 (6) 大数据在微观信息管理层面的应用 (7) 大数据背景下我国信息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8)

前言:大数据泛指大规模、超大规模的数据集,因可从中挖掘出有价值 的信息而倍受关注,但传统方法无法进行有效分析和处理.《华尔街日 报》将大数据时代、智能化生产和无线网络革命称为引领未来繁荣的 大技术变革.“世界经济论坛”报告指出大数据为新财富,价值堪比 石油.因此,目前世界各国纷纷将开发利用大数据作为夺取新一轮竞 争制高点的重要举措. 当前大数据分析者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数据日趋庞大,无论是入 库和查询,都出现性能瓶颈;用户的应用和分析结果呈整合趋势,对 实时性和响应时间要求越来越高;使用的模型越来越复杂,计算量指 数级上升;传统技能和处理方法无法应对大数据挑战. 正文: 大数据概念 大数据定义 维基百科对大数据的定义则简单明了:大数据是指利用常用软件工具捕获、管理和处理数据所耗时间超过可容忍时间的数据集。也就是说大数据是一个体量特别大,数据类别特别大的数据集,并且这样的数据集无法用传统数据库工具对其内容进行抓取、管理 大数据来源 1)来自人类活动:人们通过社会网络、互联网、健康、金融、经济、交通等活动过程所产生的各类数据,包括微博、病人医疗记录、文字、图形、视频等

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因素——文献综述

前言 本人毕业设计的论题是《后危机时代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早前有些国内外学者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规划分析,但如今经济已经步入了“后危机时代”,国际贸易保护主义风险加剧,其波动情况值得关注,并且在美联储启动二次量化宽松政策和各国竞相压低本国汇率的外部情况下,中国人民币汇率问题再次被推到了漩涡中心。因此基于“后危机时代”这个大背景,本文的论述对今后把握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情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本文根据早前国内外学者对人民币汇率的研究成果,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大胆地将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情况置于“后危机时代”背景下来进行研究,对当前理论界和学术界的各种观点进行了全面梳理。本文主要查阅了近几年有关人民币汇率、汇率决定理论及人民币汇率理论的文献期刊。

1 后危机时代 1.1后危机时代的概念 所谓后危机时代(后金融危机时代),就是指随着危机的缓和,而而进入相对平稳期。但是由于固有的危机并没有,或是不可能完全解决,而使世界经济等方面仍存在这很多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是缓和与未知的动荡并存的状态。 2009年下半年以来,在全球大规模的经济政策刺激下,世界经济逐渐走出衰退,开始缓慢复苏。主要世界组织和预测机构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趋于乐观,连续几次上调预测结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2010年1月26日公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中预测2010年全球经济增长3,9%,高于该组织2009年10月预计的3.1%;预计2011年全球经济会继续加速增长,预计增幅,预计增幅为4.3%,也高于上次预计的4.2%。其中,2010年美国增长2.7%,欧元区增长1.0%,日本增长1.7%。在金砖四国中,中国增长10.0%,印度增长7.7%,巴西增长4.7%,俄罗斯增长4.0%。全球经济正在进入好于预期的复苏期,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表现出不同的经济增长速度。预计未来几年,发达国家经济将保持平稳低速增长,发展中国家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报告中显示,2010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2.1%和6.0%,2011年增速将达到2.4%和6.3%。 1.2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发展趋势 一是世界市场比危机之前变得更加拥挤。一些主要发达国家在这次危机后会提高储蓄,减少消费。 二是新兴市场将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危机之后,发达国家将有可能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美国、西欧经济不会衰退或者负增长,但会有一段时间的零增长。而发展中国家势头强劲,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达到8%,印度明年要达到9%,拉美国家明年会有5%左右的增长。 三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在回归实体经济。金融永远是和风险相联系的,过去片面强调金融,过度依赖金融。现在各国开始认识到,要积极保持和发展实体经济,才是经济的基础。

(团队建设)成功团队文献

成功团队文献探讨 成功团队的特质: Larson & LaFasto (1989)在Teamwork: What Must Go Right/What Can Go Wrong.认为一个运作有效的团队,基本上具有以下八项特性: 1.清楚而令人振奋的目标(a clear, elevating goal) 高绩效团队应有清楚易懂的目标等待完成,而且这些目标可以使成员相信最后一定能得到很有价值的成果。 2.以结果为导向的团队结构(results-driven structure) 此种结构包含:清楚的角色与责任、有效的沟通系统、侦测个人绩效及提供回馈的方法、强调以事实为基础的判断。 3.有能力胜任的成员(competent members) 团队要成功很重要的因素是慎选团队成员,而成员应具有两项必备的能力,其中技术能力(technical competencies)是任何团队最起码的能力要求;而个人能力(personal competencies)则是个人沟通、陈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4.一致的共识(unified commitment) 成员对于团队所要追求的共同目标要能达成共识,因而能贡献出自己的热诚及努力。 5.合作的气氛(collaborative climate) 成功团队的本质就是团队之间的合作。要塑造一良好的工作气氛,应该要注意的要素如:诚实、开放、尊重及言行一致等基本条件。 6.卓越的标准(standards of excellence) 团队绩效必须有一明确而有意义的标准,当然团队的绩效是靠成员的集体努力,因为有达到高标准的压力,才能造就卓越的团队。

7.外界的支持与认同(external support and recognition) 团队需要靠外界来提供资源及协助,同时对团队的成就予以认同,也就是在奖赏及报酬制度上要很明确。 8.有效的领导(principled leadership) 适当的领导者对团队合作会产生很大的效应,有效的领导者能使成员追随,共同为组织的愿景及目标努力,同时也能为组织的变革从事规划及设定议程。 Carr (1992)在Teampower:Lessons from America’s Top Companies on Putting Teampower to Work.认为一个成功的团队有八项特性 1.支持团队合作的共享价值(shared values that support teamwork) 对互信、共识、尊重、合作等价值信仰不渝。 2.清楚而有价值的目标(clear, worthwhile goals) 团队的建立本就有其目标存在,而唯有此项目标值得去努力时,团队才有成功的可能。 3.每位成员都很重要(genuine need for each member of the team) 团队需要每位成员贡献自己的才能,如此才能达成团队的目标,所以每位成员都很重要,而且要尽其所长。 4.对目标的承诺(genuine commitment to the goals) 成员对团队目标的真正承诺要去达成,是团队行事的基础,也团队成功的必要条件。 5.目标明确而可衡量(specific, measurable objectives) 团队目标必须明确,使成员了解如何去达成,而目标若要有意义,基本上对其结果必须要有一个明确可衡量的指针。 6.直接、迅速、可靠而有效地对团队做回馈(direct, prompt, dependable, and usable feedback to the team)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