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7BUnit5 教学案

7BUnit5 教学案

7BUnit5 教学案
7BUnit5 教学案

7BUnit5Comic stri p&Welcome to the unit教学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动能和动能定理学案

7.7 动能和动能定理 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动能,知道动能的计算公式。知道动能是标量 2.知道动能定理的内容和表达式。 3.会用动能定理分析求解问题。 重点难点 本节学习动能和动能定理,正确理解动能变化和功的关系是本课的重点,养成良好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根据动能定理,按照一定的解题步骤来处理问题是本节的难点。 知识点梳理 1、物体由于________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计算公式为___________,式中速度v 为物体的对_______运动速度,根据公式可知,动能恒大于或等于零。 2、物体的动能变化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的,反映这一规律的定理叫_______,其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当__________对物体做正功时,物体的动能将增加,说明_________是物体运动的动力;当___________对物体做负功时,物体的动能将减小,说明____________是物体运动的动力;如果___________对物体不做功(例如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物体的________就不变化。动能定理指出了物体动能变化的决定因素,因此计算物体的动能变化时,必须从________做功的角度来思考,尤其是在计算变力做功时,一般都选用__________处理。 3、动能定理是无条件适用的,它是力学中的重要定理,应用动能定理的一般步骤为: ①确定研究对象,明确它的运动过程; ②正确的________是应用动能定理的前提,由于涉及合外力做功,必须正确进行________,如果出现少力或力方向错误等,则整个问题的解答已经错误; ③正确判断各个力的_______情况,什么力做功?什么力不做?什么力做正功?什么力做负功? ④正确的状态分析,由于动能定理中需要物体初末状态的动能值,因此必须正确分析清楚处末状态的运动情况; ⑤根据21222 121mv mv W -=总列方程求解; ⑥写好答案(必要时对答案进行讨论)。 课堂探究 探究一 对动能的理解 动能是标量,物体动能的大小等于物体质量与物体速度平方的乘积的一半。所以当物体的质量一定时,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速度有关。但要注意速度是矢量,动能是标量,动能只与速度的大小有关,与物体的速度无关。物体动能变化,则速度一定变化;但物体速度变化,动能不一定变化。 例1 一个质量为0.3 kg 的弹性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以6 m/s 的速度垂直撞到墙上,碰撞后小球沿相反方向运动,反弹后的速度大小与碰撞前相同,则碰撞前后小球速度变化量的大小Δv 和碰撞过程中墙对小球做功的大小W 为( ) A.Δv=0 B.Δv=12 m/s

《动能和动能定理》教学设计

《动能和动能定理》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 理解动能的概念;会用动能的定义式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1.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知道动能定理的适用范围. 2.会推导动能定理的表达式. 课时安排1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动能的概念. 2.熟练计算物体的动能. 3.会用动能定理解决力学问题,掌握用动能定理解题的一般步骤. 过程与方法 1.运用演绎推导方式推导动能定理的表达式,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2.理论联系实际,学习运用动能定理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演绎推理的过程,培养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2.通过对动能和动能定理的演绎推理,使学生从中领略到物理等自然学科中所蕴含的严谨的逻辑关系,反映了自然界的真实美.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利用大屏幕投影展示风力发电与龙卷风的视频片断,让学生观察、自主提问、分组探讨 教师引导参考问题:1.风力发电是一种重要的节能方法,风力发电的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 2.龙卷风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灾难,龙卷风为什么具有那么大的能量呢?

故事导入传说早在古希腊时期(公元前200多年)阿基米德曾经利用杠杆原理设计了投石机,它能将石块不断抛向空中,利用石块坠落时的动能,打得敌军头破血流. 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了提高这种装置的杀伤力,应该从哪方面考虑来进一步改进?学习了本节动能和动能定理,就能够理解这种装置的应用原理. 推进新课 一、动能的表达式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每一种力做功对应一种能量形式的变化.重力做功对应于重力势能的变化,弹簧弹力做功对应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变化,前几节我们学习了重力势能的基本内容.“追寻守恒量”中,已经知道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大家举例说明哪些物体具有动能. 参案:奔驰的汽车、滚动的足球、摆动的树枝、投出的篮球等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 教师引导: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有物体的质量和高度,今天我们学习的动能影响因素有哪些?通过问题启发学生探究动能的影响因素. 学生思考后总结:汽车运动得越快,具有的能量越多,应该与物体的速度有关;相同的速度,载重货车具有的能量要比小汽车具有的能量多,应该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即动能的影响因素应该是物体的质量和速度. 问题:如何验证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关系? 演示实验:让滑块A从光滑的导轨上滑下,与木块B相碰,推动木块做功. 1.让同一滑块从不同的高度滑下,可以看到:高度大时滑块把木块推得远,对木块做的功多. 2.让质量不同的木块从同一高度滑下,可以看到:质量大的滑块把木块推得远,对木块做的功多. 师生总结:物体的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它的动能就越大.即质量、速度是动能的两个影响因素. 问题:动能到底跟质量和速度有什么定量的关系呢?动能的表达式是怎样的? 情景设置一:大屏幕投影问题 一架飞机在牵引力的作用下(不计阻力),在起飞跑道上加速运动,速度越来越大,问: 1.飞机的动能如何变化?为什么? 2.飞机的动能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牵引力对飞机所做的功与飞机动能的变化之间有什么关系?

【小马虎错题本】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易错分析 解题指导 夯实训练(部编版,含答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错题专练 第二单元 读错字音、写错字形。 【错例1】用“√”给下面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一年农事了.(le liǎo),大家笑盈盈。 (2)花开草长.(zhǎng chǎng)蝴蝶飞。 (3)秋季里,稻上场.(cháng chǎng)。 (4)我会背《场.(cháng chǎng)景歌》。 【错误答案】(1)le(2)chǎng(3)chǎng(4)cháng 【错误原因】本题错在没有正确识记易错字的读音。 【正确答案】(1)liǎo(2)zhǎng(3)cháng(4)chǎng 【解题指导】本题考查了多音字的辨析,多音字是指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也往往不同。读音有区别词性和词义的作用;根据使用情况不同,读音也不同,读音有区别用法的作用。(1)“了”[le]放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变化已经完成。[liǎo]完结。故选“liǎo”。(2)“长”[cháng]指在空间的两端之间距离大。[zhǎng]生长,成长。故选“zhǎng”。“场”[chǎng]处所;多人聚集或事情发生的地方。[cháng]翻晒作物和脱粒的平坦空地。故(3)选“cháng”,(4)选“chǎng”。 【错例2】读句子,根据拼音写字词。 (1)八月guìhuā香气浓,九月mián huā朵朵白。 (2)表弟biàn huà真大,原来那么瘦弱,现在这么强zhuàng。 (3)森林里有yáng shù、sōng bǎi、shuǐshān和 fēng shù。 【错误答案】(1)挂花绵花(2)变花状(3)扬树松柏水衫枫树 【错误原因】本题错在没有正确识记汉字的字形。

小学生错题原因分析

小学生错题原因分析(一) 家长在拿孩子的数学试卷时,发现错题原因基本为粗心或理解力不够,这两者都与孩子的智力因素或非智力因素有关,今天我们主要就后者从儿童的生理、心理、习惯、生活经历展开分析: 1、生理因素 孩子做计算题经常会出现看错符号、抄错数、漏掉数等情况,如一年级题目2+5=10,5-3=8,一遇到这种情况很多家长简单归结为孩子不认真、粗心,其实,有可能是孩子的视知觉还在发展中,视知觉能力包含了三方面的能力,一是短时间内记住所见的材料的能力;二是观察事物细微差别的能力,三是手眼协调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这些能力也在不断完善,粗心的概率自然降低。 另外孩子的视觉还是有选择性的,他们在观察事物时往往只会关注到其新奇、兴趣的部分,这会掩盖事物的整体信息。比如在计算如105-42+58=5时,孩子一看到题目,就将关键的42+58去凑100。而全然忘记了计算顺序。 2、心理因素: (1)急躁 有的学生以为自己基础很好,不加思考,就计算出结果;有的是将作业当成任务,认为早完成早轻松;有的是看到题目条件之间复杂,遂急躁,不深入思考。 (2)缺乏自信 孩子在做某一题型经常出错,会形成一种心理定势,认为自己就是不可能做对的。 3、行为习惯因素 (1)在解题后没有检查的习惯 有的学生认为自己已经做对,从不进行验算,依赖老师或家长批阅,待有错误再订正。 (2)不认真、严谨对待作业 数学具有严密的逻辑性、严谨的准确性,如果平时在解题习惯上缺乏应有的基本训练,那会很影响数学学习。比如学生平时不爱用草稿,阅题不划出关键条件等,都会造成解题错误。 (3)生活上缺乏秩序意识 这是很多小学生的共性。家长望子成龙,只希望孩子全身心投入到书本的学习上,导致他们基本生活被包办,这既使孩子失去了训练精细动作的机会,也无法培养孩子的秩序感。 4、缺少必要的生活经历 孩子对生活缺少必要的经历,所以在面对一些需要生活常识的题目时,往往会不明所以。如以下题目是填写合适的单位: 1、一辆卡车载重量是5(),有的孩子会写“千克”;

77动能和动能定理(导学案).docx

§7、7动能和动能定理 【学习目标】 1、知道动能的符号、单位和表达式,会根据动能定理的表达式计算运动物体的动能; 2、能从牛顿第二定律与运动学公式导出动能定理,理解动能定理的物理意义; 3、领会运用动能定理解题的优越性,理解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会用动能定理处理单个物体的有关问题; 4、知道动能定理也可用于变力做功与曲线运动的情景,能用动能定理计算变力所做的功。 【重难点】 1、学会运用动能定理解决问题的步骤; 2、会用动能定理处理变力做功和曲线运动的问题。 预习案 【自主学习】----- 大胆试 一、动能 1.定义:物体由于____ 而具有的能量。 2.表达式:Ek二__________ :单位:______ ,符号______ Q\J = \N^m = \kg m2ls2 3.特点:动能是________ (填“矢量”或“标量”),是 __ (填“过程量”或“状态量”)。 二、动能定理 1.内容: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_____________ o这个结论 叫做动能定理。 2.公式:W= ___________ = ______ 说明:①式中W为 _____________ ,它等于各力做功的 ________ 。②如果合外力做正功,物体的__________ :如果合外力做负功,物体的 ________ 。 3.适用范围:不仅适用于______ 做功和________ 运动,也适用于_______ 做功和________ 运动的情况。 课堂探究案 【合作探究】----- 我参与 探究点一、动能的表达式 设某物体的质量为m,在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恒力F的作用下发半一段位移1,速度由V1增加到肌,如图所示,按下面的思路推导力F对物体做功的表达式。(用m、w、V2表示)1、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是多少?內以 2、物体的加速度是多少?

高中物理《动能和动能定理(3)》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7.动能和动能定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动能的定义式,会用动能的定义式进行计算; ②.理解动能定理及其推导过程,知道动能定理的适用范围。 2 、过程与方法 ①.运用归纳推导方式推导动能定理的表达式;②.对比分析动力学知识 与动能定理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动能定理的归纳推导,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1 、重点:动能的概念和表达式。 2、难点:动能定理的理解和应用。 授课类型】新授课 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法 直观教具与教学媒体】多媒体投影、ppt 课件、黑板、粉笔课时安排】 1 课时【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通过本章第一节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复习重力势能的表达式和动能的定义。 重力势能:E P mgh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例如:跑动的人、下落的重物。 二、新课教学 思考:物体的动能与哪些量有关? 情景1 :让滑块A 从光滑的导轨上滑下,与木块B 相碰,推动木块做功。A 滑下时所处的高度越高,碰撞后B 运动的越远。 情景2 :质量不同的滑块从光滑的导轨上同一高度滑下,与木块B 相碰,推动木块做功。滑块质量越大,碰撞后木块运动的越远。 师:根据以上两个情景,说明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速度和质量有关,且随着速度和质量的增大而增大。所以动能的表达式应该满足这样的特征。

另外,物体能量的变化一定伴随着力对物体做功,所以我们还是从 力对物体做功来探究物体动能的表达式。 (一)动能的表达式首先我们来看这样一个问题。设物体的质量为m ,在与运动方向 相同的恒定外力 F 的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所 示。试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推导出力 F 对物体做功的表达式(用m 、v1、v2 表示)。 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 ma 又根据运动学规律v22v122al 得 v2 2 2a 则力F 对物体所做的功为: 从这个式子可以看出,“12mv2”是一个具有特定意义的物理量,它的特殊意义在于:①与力对物体做的功密切相关;②随着物体质量的增大、 1 2 速度的增大而增大。这满足物体动能的特征,所以“21 mv2” 就是我们要寻 找的动能的表达式,动能用E k 来表示,则 E 1 mv 2 k2 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1 2 2 、表达式:E k 2mv; 3、单位:焦耳,简称焦,有符号J 表示; 2 2 1kg m2/ s21N m 1J w Fl 2 2 2 2 v v m(v v ) 2 1 ma 2 1 2a 2 1 2 1 2 mv2 mv1 2 2 2 1 1) l ,速度由v1 增加到v2,如图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下《不做小马虎》

4.不做“小马虎” 学情分析: 低年级学生在学习中常因马虎而抄错题、抄漏题、算错数。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因马马虎虎做错事、耽误事。这一方面是由于他们年龄小、能力有限,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缺乏责任心,没掌握克服不良习惯的方法,没有形成学习和做事认真、细心的良好习惯。本课旨在针对学生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按照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渗透责任心的教育,使学生懂得做事马马虎虎危害大,学习、做事时要认真、细心,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将受益终身。 教学目标: 1.通过反思自己的生活,初步知道马虎的危害。 2.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做事认真细心、不马虎,并且持之以恒,形成习惯。 3.掌握克服做事马虎的技巧,体验做事认真、不敷衍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知道做事粗心、马虎是不良习惯,掌握克服不良习惯的本领。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 1. 出示图片,提出问题:猜猜这图上画的是什么?从哪里看出来的?(一匹马、一只老虎……) 2. 大家说的都有道理,其实,这既像马又像虎的图叫《马虎图》。 3. 提问:听了这个故事,你们知道了什么呢? 4. 原来,我们常说的“马虎”一词就是这样来的呀!那你们知道我们现在用“马虎”指什么样的人吗?(板贴:“马虎”)

5. 小结:做事粗心的人,咱们就称他为“小马虎”(板贴:小)。 6. 今天就来说说,做个“小马虎”好不好? 活动二: 1. 刚才老师发现说到“小马虎”的时候,大家都摇头。看来,谁都不愿意当“小马虎”。可是,“小马虎”有时又不知不觉地藏在咱们身边——你们看看这个小朋友遇到的麻烦。 2. 出示课本14页中的故事,提问:这个小朋友因为“马虎”给自己带来了哪些麻烦呢? (衣服扣错了扣子、考试漏做了一道题、把小铲子弄丢了、把作业掉在家里了,还要麻烦他爸爸送到学校来。) 3.这样的“小马虎”好像随处可见啊!你有没有和他这样类似的经历? 4. 小结:是呀,“马虎”带来的麻烦真不少呀!这已经不是个别同学的烦恼了,而是大家共同的烦恼了。 活动三: 1. 同桌讨论,曾经是什么原因让你犯了“马虎”的毛病?(板贴:为什么会马虎?) 2. 归纳总结“小马虎”的原因:没有认真检查、粗心大意、走神、求快、心太急等。(随机板书) 3. 归纳小结:看来“马虎”的原因主要是做事态度不端正,没有责任心,疏忽大意,有时还因为注意力不集中,只图速度快,不够仔细。(板贴:注意力不集中没有责任心求快不求细态度不端正) 4. 过渡:是啊,这些在生活之中的小细节就让你犯了“马虎”的毛病,看来大家可要注意了,千万不做“小马虎”。

错题分析原因

答错试题后得各种错误形式、原因分析及讲评 试题得技巧与反思 经常听老师们说:这个题都讲了好几遍了,考试时还就是有这么多学生出错. 为什么会出现“老师反复纠错,学生重复出错”这种现象呢?究其原因就是:我们对讲评课得认识不够,使得讲评课得效率偏低,没有真正起到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弥补缺漏,加深理解,强化巩固得作用。分析教师方面得原因有: 1、阅卷不及时,讲评滞后,使得讲评失去了效果 (1)由于我们数学教师教学任务都比较重,压力较大,有些老师为了赶进度,考完试就忙着上新课,往往把试卷讲评课安排在辅 导时间、自习时间,使得试卷讲评滞后。 (2)不能及时阅卷或阅卷时间拖得较长。 (3) 阅完卷后,统计分析工作又不及时. 由于讲评不及时,等到讲评时,学生早已把试题与自己得解题思路忘得差不多了,而且情绪懈怠,讲评课得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2、阅卷后不作分析,没有针对性得逐题讲评 阅卷后有些教师既不作统计,也不做错因分析,试卷发给学生后就开始讲评.由于不知道学生得问题在哪,错误原因就是什么?学生思维障碍得点在哪?不了解学生想知道什么,想听什么?讲评得重点就是

什么?解决什么问题?所以在试卷讲评时,往往按试卷上试题得先后次序,不分主次,逐题讲解,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导致重点不突出,该讲得地方没讲,不需要讲得地方却反复讲,使得解答有问题得学生得问题没解决,也使好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感觉无事可做。一节课下来,收益甚微,事倍功半。 3、只重解题过程,忽视方法指导与思维训练 有些试卷讲评课,老师将试卷中得填空题、选择题只就是对对答案。而解答题也往往把重点放在哪道题错了,哪一步错了,正确得应怎样解答.而对为什么错?原因就是什么?这样得题应从哪些角度去思考?怎样思考?为什么这样思考等问题不重视,缺乏方法指导,更谈不上挖掘试题功能进行思维训练了。 4、教师一讲到底,学生主体参与不够 有些试卷讲评课,教师一讲到底,从试卷得第一题到最后一题,把自己想到得都讲出来,恐怕哪个环节没讲清楚。有得老师认为:我都讲到了,学生不会那不就是我得责任;如果哪道题我没讲到,考试时学生不会那就就是我得责任。由于老师想把自己想到得、知道得都告诉学生,而时间又就是有限得,所以只能老师讲,学生听,学生没有思考与参与得时间。 5、只讲错误,就题论题

高中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高中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动能与动能定理 1.如图所示,固定的粗糙弧形轨道下端B 点水平,上端A 与B 点的高度差为h 1=0.3 m ,倾斜传送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37°,传送带的上端C 点到B 点的高度差为 h 2=0.1125m(传送带传动轮的大小可忽略不计).一质量为m =1 kg 的滑块(可看作质点)从轨道的A 点由静止滑下,然后从B 点抛出,恰好以平行于传送带的速度从C 点落到传送带上,传送带逆时针传动,速度大小为v =0.5 m/s ,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8,且传送带足够长,滑块运动过程中空气阻力忽略不计,g =10 m/s 2,试求: (1).滑块运动至C 点时的速度v C 大小; (2).滑块由A 到B 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 f ; (3).滑块在传送带上运动时与传送带摩擦产生的热量Q . 【答案】(1)2.5 m/s (2)1 J (3)32 J 【解析】本题考查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动能定理及传送带上物体的运动规律等知识。 (1) 在C 点,竖直分速度: 22 1.5/y v gh m s == 0sin37y c v v =,解得: 2.5/c v m s = (2)C 点的水平分速度与B 点的速度相等,则372/B x C v v v cos m s ?=== 从A 到B 点的过程中,据动能定理得: 2 112 f B mgh W mv -=,解得: 1f W J = (3) 滑块在传送带上运动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3737mgcos mgsin ma μ??-= 解得: 20.4/a m s = 达到共同速度所需时间5c v v t s a -== 二者间的相对位移52 c v v x t vt m +?= -= 由于3737mgsin mgcos μ?

动能和动能定理学案及练习

《动能和动能定理》学案 (一)动能E K (1)定义:。 (2)表达式:。 (3)能量都是标量,动能是,没有负值。 (4)动能是状态量,具有瞬时性。 (4)单位:动能的单位和所有功、能的单位都一样,是,符号 。(1J=1N m=1kg m2/s2) 练习1、父亲和儿子一起溜冰,父亲的质量是60 kg,运动速度为5 m/ s,儿子的质量是30 kg,运动速度为8m/s,试问父亲和儿子谁具有的 动能大? 计算说明 练习2、质量为50 kg、运动速度为8m/s的同学在跑步中的动能是多 少? 如果这些能量全部转化为电能,能够使100W的灯正常工作多长时 间? (二)动能定理 问题1:设物体的质量为m,在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恒定外力F的作用下发 生一段位移L,速度由V l增大到V2,如图所示,试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 动学公式,推导出力F对物体做功的表达式。 (提示:W=FL=?用m、V l、V2表示) 问题2:这个结论说明了什么问题? F所做的功等于 (1)定理内容: 。

(2)动能定理的表达式:W=ΔE k=E K2-E K1= 。 问题3:如果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动能定理中的W表示什么意义?(3)适用范围 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既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变力做功,一般用于单个物体的研究。(也可用于系统的研究,但是用于系统时要慎重,易错。) (4)动能定理的理解 ①W合>0,ΔE k 0, E k2 E k1,动能是的,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动能; ② W合<0,ΔE k 0, E k2____E k1,动能是的,动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5)用动能定理解题的一般步骤: ①确定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 ②分析物理过程,分析研究对象在运动过程中的受力情况,画受力示意图,及过程状态草图,明确各力做功情况,即是否做功,是正功还是负功。 ③找出研究过程中物体的初、末状态的动能(或动能的变化量) ④根据动能定理建立方程,代入数据求解。 例1、下列关于运动物体的合外力做功和动能、速度变化的关系,正确的是( ) A.物体做变速运动,合外力一定不为零,动能一定变化 B.若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为零,则合外力一定为零 C.物体的合外力做功,它的速度大小一定发生变化 D.物体的动能不变,所受的合外力必定为零 例2、一辆质量为m,速度为v0的汽车在关闭发动机后于水平地面滑行了距离L后停下来,试求汽车受到的阻力。

动能动能定理教学设计

动能动能定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动能的概念. 2.知道动能的公式,会用动能的公式进行分析和计算. 3.理解动能定理及其推导过程,知道动能定理的适用范围,会用动能定理进行计算. 二、能力目标 1.运用演绎推导方式推导动能和动能定理的表达式. 2.理论联系实际,在运用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1、通过动能和动能定理的演绎推导,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2、在理解和运用过程中养成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按科学规律办事的习惯。 ●学法引导通过教师利用学生的知识,通过演绎推论从理论上来推导动能和动能定理的表达形式,并组织学生进行辨析、提高认识;通过对比分析,体会到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优点;通过实例分析,来确定动能定理的使用步骤。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教学重点1、动能的概念. 2.动能定理及其应用. 二、教学难点 对动能定理的理解和应用. 三、解决办法在功能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推理归纳、通过教师的讲解、通过多媒体演示,通过实例分析等方法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方法推理归纳法、讲授法、电教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用具CAI课件.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1、教师通过演绎推理,导出公式,通过例题分析,引导学生对概念再认识。2、学生通过观察、听讲、分析演练、讨论总结来确定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规律。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新课用多媒体展示思考题: 运动员用200N的平均作用力将质量为 0.5kg静止的足球,以20m/s的速度踢出,在地面上滚动了50m远,那么运动员对球所做的功是________。学生可能回答:W=Fs=200×50J=10000J 解释错误原因:做功的两个因素是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足球有地面上滚动50m的过程中运动员并没有力作用在足球上;运动员对球做功的过程是踢球的过程,但位移不是50m,所以这种方法是错误的。留下悬念:用以前所学知识不能解决这一问题,想知道正确的解答方法吗?请认真学习本节内容《动能动能定理》。 二、新课教学 <一>、动能 1、什么是动能?它与哪些因素有关?观看视频:流动的河水能推动水轮做功,流动的河水具有能量演示实验:(用CAI课件中的动画) ①介绍实验装置:让小球从光滑的导轨上滑下,与木块相碰,推动木块做功. ②演示并观察现象 a.让质量不同的小球从同一高度滑下,可以看到:质量大的小球把木块推得远,对木块做的功多. b.让质量相同的小球从不同的高度滑下,可以看到:高度大的小球把木块推得远,对木块做的功多. 学生答: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它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质量越大,速度越大,物体的动能就越大。 引入:那么,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之间有什么定量关系呢?我们先来研究这个问题

【小马虎错题本】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易错分析 解题指导 夯实训练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错题专练 第一单元 读错字音、写错字形。 【错例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鹅.卵(é)屹.立(yì)跳跃.(yào)顿.时(dùn) B.霎.时(chà)俗.语(sú)横贯.(guàn)坠.落(zhuì) C.巢.穴(cháo)洱.海(ěr)芦苇.(wěi)睡眠.(mán) D.霸.占(bà)冒昧.(mèi)昂.首(áng)运载.(zài) 【错误答案】A、B、C 【错误原因】本题错在没有正确识记多音字或易错字的读音。 【正确答案】D 【解题指导】这道题是对多音字和易错字辨析的考查。加点的字都是平时易读错的,一定要记住它们的正确读音。解答这类题时,首先我们要注意易错字的字形,不要读成形近字的读音,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正确拼读。其次在读多音字时,要理解多音字的意思,根据意思选择不同的读音。A项中,“跳跃”的“跃”的读音应为“yuè”;B项中,“霎时”的“霎”的读音应为“shà”;C项中,“睡眠”的“眠”的读音应为“mián”;D项正确,故选D。 【错例2】下列生字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牵引海潮镀亮堤坝根据 B.辽阔踊越民俗芦苇庄嫁 C.崩溃填写鹅毛秋罗多余 D.田埂盼望滚动逐渐卵生 【错误答案】A、C、D 【错误原因】本题错在没有正确识记汉字的字形。 【正确答案】B 【解题指导】本题是对生字书写和运用的考查。解答时,先读词语,然后根据词义分析书写是否正确,找出书写有误的一项即可。D项中,“踊跃”指情绪激烈,争先恐后,比喻做某事积极,因此应该是“跃”,不应该是“越”;“庄稼”指的是农田里的禾麦作物,应

该是“禾”字旁,不应该是“女”字旁。因此书写有误的一项是D。 1.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霎.时(shàchà)屹.立(qǐyì)一模.一样(mómú) 山脉.(mài mò)抛.开(pāo páo)漫天卷.地(juǎn juàn) 花卉.(huìhùi)颤.动(zhàn chàn)人迹罕.至(hǎn hàn) 2.读拼音,写词语。 lǒng zhào zhújiàn yóu rúpútao dìzhèn cháo shuǐqīpàn kuān kuò 3.给下面的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错例1】写出“新鲜”在词句中的意思。(只填选项) A.没有变质; B.没有枯萎; C.不含杂质; D.事物出现不久,不普遍。 (1)新鲜 ..的花瓣。() (2)空气非常新鲜 ..。() (3)商店的蔬菜非常新鲜 ..。() (4)视频聊天已经不是新鲜 ..事了。() 【错误答案】(1)A (2)D (3)C (4)B 【错误原因】本题错在没有正确理解多义词的含义。 【正确答案】(1)B (2)C (3)A (4)D 【解题指导】这道题考查的是对多义词的理解。解答时,先把句子的意思读懂,思考所要解释的词语在句中的意思,再用选定的答案,替换句子中所要解释的词语,然后认真读一

错题分析原因

答错试题后的各种错误形式、原因分析及讲评 试题的技巧与反思 经常听老师们说:这个题都讲了好几遍了,考试时还是有这么多学生出错。 为什么会出现“老师反复纠错,学生重复出错”这种现象呢?究其原因是:我们对讲评课的认识不够,使得讲评课的效率偏低,没有真正起到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弥补缺漏,加深理解,强化巩固的作用。分析教师方面的原因有: 1、阅卷不及时,讲评滞后,使得讲评失去了效果 (1)由于我们数学教师教学任务都比较重,压力较大,有些老师为了赶进度,考完试就忙着上新课,往往把试卷讲评课安排在辅导时间、自习时间,使得试卷讲评滞后。 (2)不能及时阅卷或阅卷时间拖得较长。 (3)阅完卷后,统计分析工作又不及时。 由于讲评不及时,等到讲评时,学生早已把试题和自己的解题思路忘得差不多了,而且情绪懈怠,讲评课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2、阅卷后不作分析,没有针对性的逐题讲评 阅卷后有些教师既不作统计,也不做错因分析,试卷发给学生后就开始讲评。由于不知道学生的问题在哪,错误原因是什么?学生思维障碍的点在哪?不了解学生想知道什么,想听什么?讲评的重点是

什么?解决什么问题?所以在试卷讲评时,往往按试卷上试题的先后次序,不分主次,逐题讲解,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导致重点不突出,该讲的地方没讲,不需要讲的地方却反复讲,使得解答有问题的学生的问题没解决,也使好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感觉无事可做。一节课下来,收益甚微,事倍功半。 3、只重解题过程,忽视方法指导与思维训练 有些试卷讲评课,老师将试卷中的填空题、选择题只是对对答案。而解答题也往往把重点放在哪道题错了,哪一步错了,正确的应怎样解答。而对为什么错?原因是什么?这样的题应从哪些角度去思考?怎样思考?为什么这样思考等问题不重视,缺乏方法指导,更谈不上挖掘试题功能进行思维训练了。 4、教师一讲到底,学生主体参与不够 有些试卷讲评课,教师一讲到底,从试卷的第一题到最后一题,把自己想到的都讲出来,恐怕哪个环节没讲清楚。有的老师认为:我都讲到了,学生不会那不是我的责任;如果哪道题我没讲到,考试时学生不会那就是我的责任。由于老师想把自己想到的、知道的都告诉学生,而时间又是有限的,所以只能老师讲,学生听,学生没有思考与参与的时间。 5、只讲错误,就题论题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动能定理导学案

2012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导学案 六、机械能(3) 动能定理 【导学目标】 1、正确理解动能的概念。 2、理解动能定理的推导与简单应用。 【知识要点】 一、动能 1、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表达式:E k =_____________。 2、动能是______量,且恒为正值,在国际单位制中,能的单位是________。 3、动能是状态量,公式中的v 一般是指________速度。 二、动能定理 1、动能定理:作用在物体上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于物体____________,即w=_________________,动能定理反映了力对空间的积累效应。 2、注意:①动能定理可以由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导出。②可以证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无论是什么性质,即无论是变力还是恒力,无论物体作直线运动还是曲线运动,动能定理都适用。 3、动能定理最佳应用范围:动能定理主要用于解决变力做功、曲线运动、多过程动力学问题,对于未知加速度a 和时间t ,或不必求加速度a 和时间t 的动力学问题,一般用动能定理求解为最佳方案。 【典型剖析】 [例1] 在竖直平面内,一根光滑金属杆弯成如图所示形状,相应的曲线方程为y=2.5cos (kx+ 3 2 π)(单位: m),式中k=1 m -1 .将一光滑小环套在该金属杆上,并从x=0处以v 0=5 m/s 的初 速度沿杆向下运动,取重力加速度g=10 m/s 2 .则当小环运动到x= 3 m 时的速度大小v= m/s;该小环在x 轴方向最远能运动到x= m 处. [例2]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小球用长为L 的轻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小球静止在平衡位置.现用一水平恒力F 向右拉小球,已知F=0.75mg ,问: (1)在恒定拉力F 作用下,细线拉过多大角度时小球速度最大?(2)小球的最大速度是多少? [例3]总质量为M 的列车,沿平直轨道作匀速直线运动,其末节质量为m 的车厢中途脱钩,待司机发觉时,机车已行驶了L 的距离,于是立即关闭油门撤去牵引力.设运动过程中阻力始终与质量成正比,机车的牵引力是恒定的.当列车的两部分都停止时,它们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动能和动能定理》教学反思(4篇)

《动能和动能定理》教学反思(4篇) 《动能和动能定理》教学反思第一篇: 通过前几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已认识到某个力对物体做了功就一定对应着某种能量的变化。在《追寻守恒量》,学生已知道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那么,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呢?引起动能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就是本节课要研究的内容。本节内容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拓展了求功的思路,也是为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学习打下了基础。这节课首先是帮助学生了解动能的表达式,掌握动能定理的内容,学会简单应用动能定理解决物理问题,体会到应用动能定理研究问题的优越性。动能定理主要从功和动能的变化的两个方面来入手。里面包含了:功、能、质量、速度、力、位移等物理量,综合性很高。并且动能定理几乎贯穿了高物理的所有章节,因此,学好本节内容至关重要。教学时我按照以下的思路进行:导入新课─探究动能的相关因素(定性)─探究功与动能的关系(推理、演绎)─问题引领、总结知识─知识应用─方法总结─巩固训练,课堂效果较好。不过通过反思,我认为在这节课教学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部分学生课前预习不足。 部分学生没有认真预习《导学案》《动能和动能定理》以及之前几节学过的内容,所以这部分学生知识遗忘比较严重,在课堂上不能主动积极参与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来,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被动的在学。因此,我要加强课前的

督促和检查。 2、应加强实验探究 在探究动能的相关因素(定性)时,本节课只是让学生进行了充分的思考及想象,但没有通过实验实际操作,如果事先准备好实验器材,让学生当堂实验,效果会更好。 3、语言要精练 课堂语言较流利,但语言的严谨性和准确性还有待继续提高。部分内容讲解过于详细,无疑浪费课堂上的宝贵时间,不利于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以后要做到详略得当,把握好尺度。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我会加强对教材和教法的研究,并且充分研究学情,让“导学案”在课堂教学发挥重要的作用,打造高效的课堂。 《动能和动能定理》教学反思第二篇: 1.教学预设的科学性是指“程序化问题”的设计上。基于学生的认知发展基础和先验经验,紧扣课时目标精心设计。它的有效性是指能否调动学生发展的内驱力,基于教材的理解进行有效地学习,实现自主性学习的目的。只有程序性问题切入学生的发展基础,才能做到有效的任务驱动。为此对学生的学习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主要问题都必须是在课前精心设计好的,问题要紧扣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克服难点、发展能力、学会学习,要有代表性,能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像推导动能定理的.时候,必须设计程序化的问题:如

分析错题原因

分析考试解题出现错误的原因考试的功能有两种:检验与选拔。 除了中考、高考、竞赛类考试以外,其余几乎都就是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中发现问题,帮助学生查漏补缺、调整学习方法。所以,考后试卷分析其实就是考试的一部分,或者说,与分数的获得相比,考后试卷分析才就是真正收获的手段。 一、分析策略 所谓考后试卷分析,就是指考试后订正试卷中出现的错误,分析考试的收获以及考试暴露出的问题,然后归类,逐一进行对照并制订出自我提高的措施与方法。所以,试卷分析要讲究以下四个策略: 从逐题分析到整体分析,从每一道错题入手,分析错误的知识原因、能力原因、解题习惯原因等。 1、分析思路就是: ①道题考查的知识点就是什么? ②知识点的内容就是什么? ③这道题就是怎样运用这一知识点解决问题的? ④这道题的解题过程就是什么? ⑤这道题还有其她的解法不? 在此基础上,学生就可以进行整体分析,拿出一个总体结论了。 2、丢分的原因: 通常情况下,学生考试丢分的原因大体有三种: 即知识不清、问题情景不清与表述不清。 所谓“知识不清”,就就是在考试之前没有把知识学清楚,丢分发生在考试之前,与考试发挥没有关系。 所谓“问题情景不清”,就就是审题不清,没有把问题瞧明白,或就是不能把问题瞧明白。这就是一个审题能力、审题习惯问题。

所谓“表述不清”,指的就是虽然知识具备、审题清楚,问题能够解决,但表述凌乱、词不达意。上述问题逐步由低级发展到高级。研究这三者所造成的丢分比例,用数字说话,也就能够得到整体结论,找到整体方向了。 3、从数字分析到性质分析 要点有三: ①统计各科因各种原因的丢分数值。如计算失误失分、审题不清失分、考虑不周失分、公式记错失分、概念不清失分等。 ②找出最不该丢的5~10分。这些分数就是最有希望获得的,找出来很有必要。在后续学习中,努力找回这些分数可望可即。如果真正做到这些,那么不同学科累计在一起,总分提高也就很可观了。 ③任何一处失分,有可能就是偶然性失分,也有可能就是必然性失分,学生要学会透过现象瞧本质,找到失分的真正原因从口头分析到书面分析。 在学习过程中,反思十分必要。所谓反思,就就是自己与自己对话。这样的对话可能就是潜意识的,可能就是口头表达,最好书面表达。从潜意识的存在到口头表达就是一次进步,从口头表达到书面表达又就是一次进步。书面表达就是考后试卷分析的最高级形式。所以,建议学生在考试后写出书面的试卷分析。这个分析就是反观自己的一面镜子,就是以后进步的重要阶梯。 4、从归因分析到对策分析 以上分析,都属现象分析,在此基础上,学生就可以进行归因分析与对策分析。三种分析逐层递进:现象分析回答了“什么样”,归因分析回答“为什么”,对策分析回答“怎么办”。对此,学生要首先做到心中有数,下面将做详细探讨。 二、九字诀

4.4动能和动能定理导学案(1)

4.4动能和动能定理导学案(1) 【学习目标】 1. 理解动能的概念,理解动能定理及动能定理的推导过程。 2. 知道动能定理的适用条件,知道动能定理解题的步骤。 【温故知新】 设物体的质量为m ,在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恒定外力F 的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x ,速度由v l 增大到v 2,如图所示,试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推导出力F 对物体做功的表达式。 【新课内容】 一、动能 1.定义: 。 2.公式: 。 3.单位:动能的单位和所有能量的单位一样,都是 ,符号 . 4.动能是 量。物体的速度变化,动能________(一定/不一定)变化。 【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动能不变,则其速度一定也不变。 B.物体的速度不变,则其动能不变。 C.物体的动能不变,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改变。 D.物体的动能不变,说明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一定等于零。 二、动能定理 1.定理内容: . 2.动能定理的表达式: . 注:(1)W 指的是合力所做的功。 (2)即适用于恒力的做功,也适用于变力做功。 (3)不仅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 (4)E k 是相对于地面的动能。 3.合外力做正功,动能_______________;合外力做负功,动能_________________. 【例2】质量为500g 的小球,从某一高处由静止自由下落。当小球下落2m 时,小球的动能是多少? 【变式训练】如图所示,将一块质量m=2kg 的石头从离地面H=2m 高处由静止开始释放,落入 1 υ2 υ

泥潭并陷入泥中h=5cm深处,不计空气阻力,求泥对石头的平均阻力。(取g=10m/s2) 【例3】竖直上抛一质量为200g的小球,初速度为10m/s,当小球落回抛出点时,速度为5m/s.求小球从抛出到落回抛出点过程中克服空气阻力所做的功. 【例4】如图所示,AB为半径为0.8m 的1/4光滑圆弧轨道,动摩擦因数为0.2的水平轨道BC。现有质量m=1kg的物体,自A点从静止起下滑,到C点刚好停止。求(1)物体滑到B点时,小球的速度(2)物体在水平轨道上滑行距离。 【变式训练】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体,沿半径为R的1/4圆弧形轨道自P点由静止起运动,在轨道底端Q处撤去F,物体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物体最后在水平轨道上滑行距离s后停在M点。求:(1)全过程中摩擦力做的功;(2)在弧形轨道上摩擦力做的功;(3)到Q点时的速度。 M 【课堂小结】 1.动能定理的优点: (1)动能定理不涉及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和时间,用它来处理问题要比牛顿定律方便;(2)动能定理能够解决变力做功和曲线运动问题,而牛顿运动解决这样一类问题非常困难。2.用动能定理解题的一般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 (2)分析物理过程,分析研究对象在运动过程中的受力情况,画受力示意图,及过程状态草图,明确各力做功情况,即是否做功,是正功还是负功。 (3)找出研究过程中物体的初、末状态的动能(或动能的变化量) (4)根据动能定理建立方程,代入数据求解

动能和动能定理教学设计

《动能和动能定理》教学设计吴忠回中物理组周凤琴

教学过程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观看视频、提出 问题:重力做功 使物体的重力 重力势能发生 变化 观察视频1----体会力做功使物体的能量发生变 化 观察视频2----思考问题----知道本节课学习目 的 精彩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 力,问题的设计使学生明确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一、动能动能的定义?回答: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初中已经学习了什么是动 能,所以请学生回忆并回 答。 动能大小和哪 些因素有关? 物体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学生已有知识的调用 动能的表达 式? 给出理想的光 滑平面上拉力 使物体运动的 情景 学生猜想调动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 生大胆猜想 情景: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 在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发生一 段位移L,速度由v1增加到v2, 推导: (1)力F对物体所做功的大小。 (2)物体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3)力F与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的关系 让学生参与知识的探究过 程,体会科学的严谨性,感 受得到真理的乐趣 总结:表达式自己总结,更有助于学生理 解和记忆 练习:设计两道 习题 练习1、改变物体的质量和速度,都可能使物体的 动能发生改变。在下列几种情形下,物体的动能 各是原来的几倍? A、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到原来的2倍 B、速度不变,质量增大到原来的2倍 C、质量减半,速度增大到原来的4倍 D、速度减半,质量增大到原来的4倍 动能表达式的简单运算 练习2、一个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它的速度是 否变化?它的动能是否变化? 动能是标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